时间:2022-10-24 16:07:17
序论:在您撰写绿色生态发展研究范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绿色生态住宅是一种环保、节能的建筑。保证绿色生态住宅的建设质量,既是所有设计师的责任,也是所有建筑工人的责任。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充分发挥绿色生态住宅建筑的作用,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绿色生态住宅建筑的特点
第一,在绿色生态住宅建筑建设过程中,设计人员通常会选择自然环境良好、空气新鲜的绿地,并且要在房子周围种植植物,从而达到净化空气、保护周围的文化设施、保持自然生态平衡的目的。第二,绿色生态住宅建筑的能源消耗较低,因为它主要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的清洁新能源,所以能够有效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第三,在建筑布局方面,绿色生态住宅建筑必须通过充分利用太阳能、减小体形系数等方式来减少采暖与制冷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同时,绿色生态住宅建筑的围护结构要采用保温性能较强的材料以及合理的构造形式。第四,绿色生态住宅建筑必须注重节约资源以及对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比如,在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对玻璃、砖等建筑材料进行回收利用,以降低施工成本。
2绿色生态住宅建筑的设计原则
2.1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原则
在设计绿色生态住宅建筑时,设计人员要遵循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原则。绿色生态住宅建筑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住宅建筑的设计上,设计人员要注重长远发展,统筹规划,使房屋与环境能够和谐相处。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有必要对建筑周围的环境进行现场勘察。比如,设计人员要加强对建筑所在地的气候和地理特征、光照、风向、当地文化等的调查,从而为建设绿色生态住宅建筑奠定基础。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合理应用科学技术来保护周围环境,减少建筑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的破坏,维护建筑周边环境的自然生态平衡。另外,由于建筑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噪声、粉尘等问题,对建筑周边环境和居民的生活造成不利影响,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源上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从而有效保护建筑周边的生态环境。
2.2以人为本、健康舒适原则
在绿色生态住宅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健康舒适原则,尽可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建筑的舒适性,给用户带来更好的居住体验。绿色生态住宅的设计应以人为本,加强住宅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沟通,使人们在健康舒适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同时,绿色生态住宅建筑的整体设计必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施工人员建设绿色生态住宅建筑时,要积极利用各种自然条件,创造良好的外部景观,从而有效提高建筑室外环境质量,提高建筑的舒适性,减少建筑建设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3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要点
3.1实现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
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要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目前,中国人多地少。因此,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在建设绿色生态住宅建筑时,设计人员应该要合理布局建筑空间,从而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例如,设计人员可设计以高层小户型为主的绿色生态住宅建筑,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改善我国人多地少的现状。
3.2做好朝向设计
朝向设计是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实际作业时,设计人员要提前了解建筑建设区域的通风情况,选择通风条件最好的位置进行设计。例如,建筑主卧室的窗户应尽量朝南,与阳台呼应,形成空气对流,改善室内的自然通风效果。
3.3采用自然光源
在建设绿色生态住宅建筑时,设计人员要重视采光设计。建筑照明部分应采用自然光源,降低人工照明的使用频率。与人工照明相比,自然光源能够帮助人们缓解疲劳,有利于减少电源辐射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绿色生态住宅建筑增加自然采光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设计人员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透明玻璃窗户或者安装窗户反光板来增强采光效果。
3.4强化节能设计
在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重视的问题是节能。对此,设计人员可以设置特殊的外墙保温层,以提高建筑的保温效果,减少室内外热量交换和能耗。在先进的技术和设计理念的支持下,设计人员要有效利用各种可循环利用的材料,改进传统施工工艺,从而降低资源消耗。例如,设计人员可以使用玻璃、混凝土、钢材等可以循环利用的材料来减少住房建设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除此之外,设计人员还可以积极利用清洁能源(如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来达到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的目的。其中,太阳能在绿色生态住宅建筑中使用比较普遍。太阳能是一种典型的绿色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绿色生态住宅建筑使用太阳能可以有效减少传统能源的消耗。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可在建筑屋顶安装反射部件和采光器,将阳光引入室内,改善建筑物的室内采光环境。在冬季,设计人员可采用被动式供暖设计,合理利用采光器,在白天储存大量的太阳能,供晚上使用,从而降低建筑的采暖能耗;在夏季,设计人员可采用遮阳设计来减少夏季阳光的照射,降低室内温度,减少能耗。
3.5水资源循环利用
节约水资源是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可在建筑的给排水系统中安装节水器,确保节水器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有效节约水资源。同时,设计人员还要根据住宅建筑的周边环境,利用地面雨水和屋顶雨水收集技术来加强雨水的循环利用,从而减少住宅建筑对水资源的需求,改善社区环境。
3.6加大绿化面积
在建设绿色生态住宅建筑时,设计人员要增加建筑的绿化面积。大面积的绿化不仅可以有效避免建筑产生“热岛效应”,有利于降低建筑周边环境的温度,还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降低噪声,给人们带来更舒适的居住体验。
3.7营造住宅区的自然生态环境
在建设绿色生态住宅建筑时,设计人员要重视营造住宅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目前,许多中国建筑是在建设完成后再进行景观设计的,住宅区内一般会有大量的人工景观,比如喷水池、雕像等。这种人工景观违背了自然规律,不仅不利于维持小区正常的生态平衡,还会增加环境保护和物业管理的成本。因此,在生态住宅建设中,设计人员首先要营造自然的生态环境,分析植被、微生物、动物和人类之间关系,研究大自然对人类的影响;其次要按照自然规律对住宅区进行合理规划,提高居住区的环境质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4绿色生态住宅建筑的发展趋势
现在,人们都在追求良好的住宅环境,绿色生态住宅建筑势必会成为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绿色生态住宅建筑将会变得更加智能化,建造方便舒适的智能化住宅将是绿色生态住宅建筑的主要发展方向。未来,绿色生态住宅建筑可以应用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现代图像显示技术等多种先进科学技术来提高自身的节能效果,给人们带来更舒适的居住体验。绿色生态住宅建筑将会加强对住宅节能设计理念的应用,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建筑师将会结合住宅节能设计理念,采用不同的方法来优化建筑形态、建筑布局、建筑朝向。建筑师在建设绿色生态住宅建筑时,应顺应自然,遵循可持续发展、和谐共处原则,提高建筑居住的舒适性。未来,建筑师在建造绿色生态住宅建筑时,要建立良好的生态住宅区环境体系,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创造更好的生态效益,有效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5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绿色生态住宅建筑的优势逐渐凸显。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能够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节约建设成本。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尊重自然规律,维持自然生态平衡,不盲目更新扩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作者:周庆辉 单位:广东省重工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绿色生态发展研究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强调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并提出“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表明“绿色发展”将成为引领扶贫的新趋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并不是孤立的存在,农村绿色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必须贯穿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始终。后扶贫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入关键期,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自我发展能力弱、生态环境脆弱的广大连片特困区是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以及焦点、难点区域,是乡村振兴最难啃的硬骨头。既是连片特困区,同时也是生态安全保护区的武陵山片区涵盖71个县(市、区)以及9个世居少数民族,是我国25个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以及14个绝对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地区之一,绿色生态是其最大的优势,繁荣富强是其最大的短板。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新的国家战略,武陵山片区是欠发达地区,但作为全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有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先天优势,要把优势把持住、短板补起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绿色发展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武陵山片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兴旺发达的不二选择。
1相关研究进展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红灯全面拉亮,这要求人们必须走出固有的乡村发展思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发展纳入五大发展理念,对于全面推进精准脱贫精准扶贫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两山理论”指导下,学界对于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给予了足够的关注与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研究内容大致涉及以下三方面。一是分析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当前农村依然存在着生活垃圾处理不当、大气污染严重、土地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等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人们必须转变发展观念,不同于“黑色发展”,以全体农村居民生计改善为根本导向,与当地实地相结合利用生态资源发展生态产业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支持,才能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乡村。二是研究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学者们尝试从高校实践、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社会资本、短视频、政策转移接续、产业发展等不同研究视角研究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效衔接问题,发现在川滇藏连片贫困区、滇黔桂石漠化片区、凉山彝族自治州、贵州省六枝特区、广西德保县等地脱贫后的返贫问题依然存在。三是研究农村绿色发展路径。尊重自然,推动乡村绿色发展,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研究发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要结合当地实际,政府、企业、居民各参与主体协同共进,从法律、配套服务、实践三个层面着力,树立绿色价值观,提高村民生态文明素质,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生态创新制度,完善绿色发展反馈机制,引导人才和资本定向流动。已有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贫困地区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关系、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绿色发展的策略与路径、乡村振兴的策略与机制、国外经验借鉴,但多基于理论,怎么样才能更好地将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武陵山片区地理位置偏远、内生动力不足,同时其绿色发展政策有待完善、环境污染问题突出,是我国连片贫困的典型区域,尚未构建起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多元机制。
2武陵山片区面临的挑战
2.1教育水平与绿色发展意识有待提高
贫困问题是一个不可逃避的社会问题,武陵山区部分贫困村民还处在多维贫困状态或者极易返贫状态,而教育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原因,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拔除穷根的治本之策。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是14617元,武陵山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668元,远低于一般地区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相较于一般地区,武陵山地区教师数量不足、教学质量不高、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可用设备缺失等问题依然存在,还存在城乡教育二元观念不同、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等问题。同时农村大量青壮年去城市打工,乡村甚至出现空心化现象[1],“职业教育培训”“雨露计划”等培训质量和方法也有待创新。
2.2经济落后
武陵山片区不仅面临着和一般地区相同的各种共性问题,山地建设条件和敏感脆弱的生态环境也使得资源与生态环境矛盾更加尖锐。第一,产业基础薄弱。当地政府更倾向于高耗能、高污染型企业,发展资金来源单一,产业链短且不完整,经济发展后劲不足。武陵山试验区企业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片面追求经济总量,没有互补的产业网络,产业发展重复率高,“工业三废”大面积蔓延,污染处理水平低下,如“锰三角”区域环境至今尚未有效恢复[2]。第二,基础设施薄弱。武陵山试验区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水利设施和设备老化失修,包括90%的村落存在基础设施落后问题,村道路硬化率不足、饮水困难、消防饮水难保障、信号差、水利设施老化、医疗卫生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等问题依然存在,其中,交通瓶颈是制约经济的关键因素。
2.3生态环境承载力差
武陵山试验区幅员辽阔,是典型喀斯特岩溶地貌发育,境内多山,地形垂直落差大,部分地区土壤酸化、石漠化严重,森林植被破坏严重,威胁了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进程,极易出现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现象,生态欠债问题日益突出,出现大量“生态贫民”。绿水青山是武陵山试验区最宝贵的资源和最大的特色,而当地政府、居民牺牲了相应的资源使用权和经济发展权,将生态补偿的资金优先使用到乡村振兴工作中去,落入“贫困陷阱”。
2.4协同机制存在梗阻
武陵山片区生态条件优越,政策环境良好,但发展软环境亟需提高,经济发展长期徘徊在较低水平,管理制度严重落后,而制度建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政策实施过程中,国家目标与地方目标存在差异,同时,武陵山片区分属四省市,行政主体众多,由于各市、州各有相关政策,相关主体利益博弈现象存在,导致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不高,片区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深度协同推进有待加强[3]。另一方面,如:湘黔夜郎文化之争、恩施大龙潭水库时常有蓝藻出现、土家族文化旅游资源“分崩离析”式开发等情况的出现,表明武陵山片区跨区域合作意识欠缺[4]。
3多元机制
3.1健全和落实管理机制
首先,加强法制建设、实施依法治理,让社会主义法制精神和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其次,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利用教育扶贫综合信息平台,准确获知贫困地区学生家庭状况、就业信息、分布情况,保证他们得到最有效、及时的救助;最后,合理制定武陵山片区教育信息化政策,加大中央政府对武陵山片区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构建城乡教育共同体,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不断改变当地居民落后观念[5]。
3.2健全内外动力提升机制
首先,加大财政支出,加快武陵山区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山区的基础设施投资要远高于平原地区,通自来水、通因特网、通硬化路、通电,从而改善环境设施;完善产业发展配套设施,改善吉首、张家界、铜仁等地的高速公路、铁路、机场,使得小城镇与“中心地”连接起来;完善水利设施建设,增强武陵山片区防洪抗旱排涝的能力[6]。其次,淘汰“三高”产业,尽快退出劣势产业,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促进农业资源持续利用;培育龙头产业,树立品牌效应,为当地提供经济支撑。最后,加强农业生态培训、在各类学校开展环境保护课、普及大数据营销理念与技术、普及延长产业链的农业实用技术,提升当地居民参与度,加快武陵山地区数字经济发展[7]。
3.3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首先,建立专门或兼职的乡村环卫队,梯次改造农村厕所,推行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鼓励“电代煤”“气代煤”,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垃圾就地分类循环使用,治理城区周边脏乱差的生活环境;鼓励村民从事农家乐、亲子郊游、农事体验、乡村旅游、佛教文化院,以促进当地自身发展。其次,统一耕种、施肥、管理,秸秆还田,提高化肥使用率,遏制化肥、农药滥用情况,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及奖惩机制与利益补偿机制[8],如: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地膜污染防治项目,确保环保红线不可触犯。最后,推进武陵山片区荒漠化、土壤酸化、水土流失、旱涝综合治理,如陕西省的“生态脱贫通道”、四川省的“别样靠山吃山路”、安徽绩溪的“生态美超市”等均达到了保护生态和解决就业的双重目的;建立第三方监督与评估机制以及监测预警机制,治理、修复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与退耕还湖工程、石漠化治理、监控矿山开采、河流水体污染治理等工程[9]。同时,对武陵山片区内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名胜古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进行有效保护,确保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
3.4创新协同机制
首先,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高校之间的合作网络,加强多股力量间的跨区域合作,树立各部门合作意识,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区域的合作与交流,在武陵山建立一个工作机构,负责具体项目的落实;定期进行会议交流,积极协调各方主体之间的关系,政府要建立与企业、社会组织、高校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充分发挥吉首大学、怀化学院、邵阳学院等高校的作用,积极创建跨省协作创新区[10]。其次,通过市场化运作以及充分利用媒体网络,引入知名企业,借助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实现要素双向流动,建立电子商务平台。最后,强化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过程中的人才支撑,将他们放在农村工作队伍重要位置,建立稳定农村人才队伍的激励机制;公共资源配置核心应由城镇逐渐向农村倾斜,让致力家乡建设的人安心,充分发挥优秀人才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4小结
本研究构建四位一体的多元机制,其中,提高教育水平与绿色发展意识的管理机制是基础,加快武陵山区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建设、完善产业分工协同体系的内外动力提升机制是可靠保障,生态补偿机制是重要抓手,加强多股力量间的跨区域合作的协同机制是关键。
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中,融入美术设计理念,可以提高设计的美观性,也利于提高设计的整体性。应用美术设计理念,可以从整体设计、简洁实用、虚实结合、融入环境等方面展开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以提高设计水平,展示设计美感,实现设计目标。综合应用美术设计理念,优化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体现设计的实用性与美观性,将美术设计融入到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体系之中,从而提高设计质量,提升设计水平。
作者:张怀英 苟凯歌 周忠丽 单位:吉首大学商学院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
绿色生态发展研究3
1工程整合,遵循设计整体思想
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是系统复杂的工作,涉及管道布局、水力计算、安装等多个环节,不可避免地与其他工程设计出现交叉。为确保工程项目建设顺利展开,建设项目功能有效发挥,以及体现设计的准确性与美观性,可以遵循美术设计“整体性”思想,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在此基础上推敲构图设计。优化给水排水工程构思,并结合构思形成合理、美观、大方又能够与其他工程设计契合的设计方案,为工程项目的建设实施提供依据。以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为例,作为建筑物设计的重要组成,应当与建筑结构、供暖与排风系统、电气与燃气系统等协调统一起来,协调给水排水内部各系统,构建形成整体,满足人们生活舒适的要求,也能带给人以协调有序的艺术美感。因此在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时,以整体设计为理念,体现出美术设计中的一致性、统一性。要实现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与其他工程设计的统一,要求设计人员注重与其他工程设计者的交流沟通,充分获取与建筑物相关的各方面信息,遵循合作、协同的设计艺术,展开积极、高效的合作,从建筑物整体美的设计角度推进各方面具体工作,对于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目标的实现也有积极意义。
2简洁实用,展示美的线条设计
在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中,可以应用美术设计中简约的思想,体现出设计的简洁、使用,化繁为简,科学的设计呈现出美的线条,实用的同时,也能带给人以美的观感。我国传统文化中讲究“师法自然”。在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中,既要确保给水排水工程的功能性,也要体现出系统的简约化。无论是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文件及图纸的表达,还是设计方式的选择,以及设计方案的呈现,都应尽可能地以简洁、直观、清晰的方式呈现出来,以简洁的线条及文字,传递出应有的信息,体现出设计思想的精简,也契合了给水供水工程设计中经济性的原则和要求。用简洁的方式来表达,完成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给人以美观的视觉体验,也成为美术设计理念在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巧妙应用,体现出了设计思想的相通。
3虚实结合,满足设计审美要求
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应当体现出物质与精神的契合,应当借鉴美术设计中虚实结合的思想,以优化内部设计结构,提升工程美观性,满足设计审美的要求,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社会公众对居住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满足用户需求,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既要注重设计的实用性、安全性,也要考虑设计的舒适性、美观性,从而实现用户物质需求及精神需求的满足,这也正符合美术设计中虚实相结合的基本要求。以住宅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为例,在设计过程中,遵循虚实结合,应当考虑给排水系统与建筑功能、美观的协调统一。比如室外给排水系统设计中,考虑到用户对美观的要求,应当尽可能地沿道路平行于建筑物敷设管道;室外消火栓、消防水泵接合器也要体现出与室外景观的统一,可以优先考虑设置在绿化带内,也能避免对用户正常生活造成不利影响。在住宅室内给排水系统设计中,也要满足设计审美的要求,如科学设计水表箱的位置,以免破坏室内空间的秩序感,尽可能地降低各类给排水管道的存在感,以通过精心的设计保持建筑物本身的美观。为提升建筑物整体设计的美观性,应当在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的各环节做到虚实结合,从小细节入手,综合考虑用户对设计美观的需求和要求,才能获得用户对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的认可。有了美术设计思想的融入,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与建设才能凸显出艺术性,美化环境之余,也能带给人们以美的视觉体验及愉悦的心理体验。
4融入环境,契合绿色生态理念
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要体现出与环境的适宜性,融入到项目本身及周边环境之中,使之呈现出和谐之美,方能实现理想化的设计效果。以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为例,建筑物中给水排水系统与建筑物是融合在一起的,而建筑物与环境、与文化之间又存在紧密的关联。科学应用美术设计的思想,也要在给水排水设计中考虑到周围环境的因素,体现出与环境的契合,带给人以和谐之美感。在具体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活动展开时,应尽量与周边的生态环境相协调。这也要求设计者们注重对环境的评估,综合考虑各方面的环境特征,从而促进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与环境的统一。给水排水系统设计及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对水资源的浪费,以及给水排水压力过大的现象,与绿色生态的设计理念相背离。基于此,要优化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也要以绿色、环保、生态为基本原则,通过精心巧妙的设计,提高给水供给及排水处理的效率,合理利用太阳能等绿色能源,善于应用新型设备实现节水效果等。在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生态效益,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体现出对后代人生存生活的关注。采取合理的设计方法,避免在设计及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和影响,综合考虑用户的实际需求,利用好各类资源高效地推进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及建设,搭建形成完善的系统,发挥出应用的功效。
整体而言,在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中应用美术设计思想,可以体现出设计理念的科学性与艺术性,能够实现工程设计实用性与美观性的统一,满足不同群体对给水排水工程的基本需求。美术设计中整体性思想、简约理念、虚实结合原则及绿色生态的要求,有利于促进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水平的提升,从而实现理想的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建设效果。
作者:赵宏斌 单位:长治学院美术系
绿色生态发展研究4
大美绿屏,绿映双城,润泽津沽。2017年5月,天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作出“滨海新区与中心城区要严格中间地带规划管控,形成绿色森林屏障”的决策部署。这是天津全面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举措,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战略性工程,是城市发展观念的一场深刻变革。五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充分展现了天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深谋远虑和坚定决心。
一、五年的建设实践,全面夯实了绿色生态屏障的绿色基底
五年来,天津坚持宜林则林、宜水则水、宜田则田、宜农则农的原则,按照“三级管控”要求,统筹推进“十大重点工程”建设,高标准实现了近期规划建设目标,蓝绿空间达到65%以上,呈现出“双城屏障、津沽绿谷”的良好风貌。
1.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完整构建法规规划体系。编制完成《天津市双城中间绿色生态屏障区规划(2018—2035年)》和6个分区规划;水系、路网、造林绿化、环境保护、文化旅游、园区治理6个专项规划;农田、道路、建设管控、产业发展等6个细则导则。出台《天津市绿色生态屏障管控地区管理若干规定》,形成法规、规划、导则(细则)、方案、配套文件等5个方面39项成果,完整构建“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张蓝图干到底”的法规规划体系。
2.坚持林田水草系统治理,整体实施生态修复保护。聚力实施拆迁整治,释放修复生态空间17.2平方公里;全面开展造林绿化,一级管控区新造林11.59万亩,林地面积达到19.11万亩,森林绿化覆盖率达到26%以上;系统实施水生态环境治理,启动水系连通与治理工程21项,修复保护3大湿地片区,关停机井721眼,地下水位平均回升9.46米,初步形成屏障区水系南北互济、河湖互联、干渠互通、坑塘互供、毛细互溶、引调自如的绿色生态水网。
3.坚持生态就是民生福祉,统筹推进生态惠民工程。高标准农田已成规模,新建高标准农田20794亩,提升改造2.82万亩,规范建设农业附属设施290多座,亩产贡献率达到10%以上,推动了屏障区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编制完成30个保留村庄发展规划,启动实施8个人居环境示范村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100%,村容村貌、居住环境得到全面改善,乡村振兴跃上新台阶。
4.坚持用最严标准治污除乱,全面整治区域生态环境。实施大气污染治理工程69项,PM2.5平均浓度下降到39微克/立方米;水污染治理工程26项,全部消除劣Ⅴ类水质;土壤治理工程21项,完成288处用地污染情况排查;撤销30余个规模小、污染重的工业聚集区,取缔3000余家“散乱污”企业;启动以建设海绵城市为重点的生态基础设施工程20余项;启动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目标。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决定性胜利。
5.坚持以生态利民为导向,配套建设生态服务设施。建设完成生态路、林间路、田间路三级路网体系约488公里,基本形成“5横2纵”路网骨架,营造了“林下曲径通幽、田间阡陌纵横”的自然生态场景。创建了“大林、大水、大绿、大田”的生态旅游场景,建设完成配套服务设施,提升完善20余处旅游景区,奠定了发展生态、乡村、文化、工业和红色游的良好基础。
二、五年的建设实践,更加彰显了绿色生态
屏障建设的显著成效天津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规划建设绿色生态屏障,下的是先手棋、算的是长远账、布的是大战略,具有里程碑意义和划时代影响。
1.重塑城市空间体系,为未来发展谋定了大格局。天津拿出近两个中心城区的面积来建设绿色生态屏障,是对未来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预置和谋定。2021年,天津市委第十一届九次全会确定构建“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绿色生态屏障成为双城发展格局的主动之为和超前预置。正是由于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之间有了这个绿屏,才终止了双城之间一直以来相向发展的蔓延趋势,彻底改变了摊大饼式的扩张模式,有效支撑了集约、紧凑、精明的“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
2.复构津沽绿色之洲,为城市发展集聚了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就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强调,要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绿色生态屏障完整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重现水丰、绿茂、大林、大绿的津沽特色风貌,推动美丽天津建设跃上了新高度。全面实施的拆迁治理,留白留璞留出了大面积的生态区域,与城市布局相辉映,成为都市田园、都市森林、都市湿地水乡,为未来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绿色发展空间。绿色生态屏障建设以生态优先和创新引领为原则,以高端、智能、绿色为发展方向,集聚了引领天津向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理念、新空间、新动能和大智慧。
3.终结生态系统破碎趋势,为城市安全筑起了新屏障。绿色生态屏障以“一片绿洲”重塑了城市生态体系,引育出集优的生态空间。通过系统的修复治理,将多种生态单元连为一体,形成更多规模性的生态廊道、森林绿地、滨水生态和农林复合区,终止了生态破碎化的局面。连接延伸七里海、北大港两大湿地,将山水林田湖草连成一体,形成天津“三区二带中屏障”的生态大格局,整体提升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串联京津冀生态大系统,与北京、雄安生态区域对接融合,构筑形成首都“生态护城河”,筑起完整连接的京津冀环首都生态安全屏障带。
三、五年的建设实践,系统显现了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的重大价值
1.体现了厚植的城市名片价值。绿色生态屏障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天津的显性力和知名度。修复完成的300多平方公里规模性生态区域,复归了津沽自然历史风貌,近20万亩绿地和大面积的湿地田野,为天津植入了更多的绿色生机,绿屏点缀的自然景观与天津厚重的历史文貌融为一体,丰富了城市内涵,提升了城市品质,靓丽了城市名片。绿色生态屏障以绿色之光扮靓天津这座文化名城,以绿色之洲融合沽水之城,展现出天津新时代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人文风格与历史文脉,彰显出新天津新时代新作为新形象。
2.形成了巨大的绿色引领价值。绿色生态屏障以高质量成果倒逼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撤销取缔低效能、高污染的工业园区,有效净化了发展环境,增强了区域发展的竞争力、吸引力;全面修复治理的生态环境成为吸引高质量产业聚集的良好品牌,合理构建的生态格局为产业发展创造了广泛而良好的畅想空间;打造“天津智谷”“天津绿谷”“天津细胞谷”,以新理念新业态促进产业存量变绿,催生了农业、旅游、制造等多种新业态,引育了研发、创新、服务等众多新动能。
3.产生了显著的生态环境价值。整体改善了气候条件,起到了“净化器”“加湿器”“降温器”的作用,有效缓解阻断了双城“超大干岛”“超大热岛”的形成。系统优化了生态环境,19.1万亩林地每年吸收二氧化硫13余万吨,释放氧气30余万吨,每年增加涵养水源48万立方米,有效遏制了地面沉降。丰富完善了物种生境,吸引40余种野生鸟类、10余种陆地野生动物栖息繁衍。单位面积固碳量增加到344.53克/平方米,打造了每年15—20万吨的森林碳汇,有效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4.带来了突出的乡村振兴价值。130多个村的群众全部住进了设施齐全的绿色小区,未整合的村庄全部成为美丽乡村,促进了乡村绿色转型,改善了民生福祉。绿色农业全面发展,推广种植高品质小站稻6万余亩,实施稻蟹混养2.5万余亩,新种植经济林木5000余亩,有序发展特色种植、淡水养殖、设施农业、林下经济等生态农业和都市农业,农产品价值平均提高10%以上。激发了农村发展潜力,创造了农业+康养、农业+文创、农业+民俗、农业+研学等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条件。
四、五年的建设实践,厘清了持续推进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的思路与目标
五年的建设,打牢了基础,积累了经验,进一步明晰了目标方向。后续建设要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建设“绿色发展标志性样板”的目标要求,全面提升“水库、粮库、钱库、碳库”功能,把绿色生态屏障建设成为高质量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新时代作品。
1.立足百年千年大计,保持持续推进的战略定力。坚定不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定力执着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拼劲,一年接着一年干,苦干实干、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把这项战略工程建设好维护好。坚持目标不变、方向不变,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每一年度的建设任务,科学规范、有力有序、高质高效地推进各项建设。
2.全力攻坚难点堵点,扩大规模性生态区域。着眼形成“成林、成片、成规模、大场景、大格局”的生态区域,全力推进拆迁整治,优化二三级管控区生态空间,力争到“十四五”末蓝绿空间占比达到67%以上。充分利用荒地、滩地和拆迁修复用地开展植树造林,确保一级管控区森林绿化覆盖率接近30%。加快清除堵点卡点,畅通生态廊道,拓展生态空间,构建更多大系统、大场景的生态区域。
3.坚持系统建设理念,打造区域生态治理新高地。推进水生态环境治理,实现绿色生态屏障水系南北互济、连通顺畅、水清岸绿、引调自如。加快工业源、移动源、面源和土壤污染的综合治理,使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成为常态。积极推进海绵城市理念在屏障区落地见效。完善生态路网建设,全面建成“五横二纵”的“天”字型生态道路。
4.整体提高生态服务功能,促进绿色转型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发展智能科技产业。深化生态惠民工程,持续推进保留村庄人居环境整治,着力发展具有屏障区特色的绿色循环农业,带动文化旅游、近郊农业观光、生态休闲业的发展。加强建成区的精细化管理,提高碳汇和生态服务功能。
作者:范树合 单位: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二级巡视员绿色生态发展研究1
绿色生态住宅是一种环保、节能的建筑。保证绿色生态住宅的建设质量,既是所有设计师的责任,也是所有建筑工人的责任。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充分发挥绿色生态住宅建筑的作用,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绿色生态住宅建筑的特点
第一,在绿色生态住宅建筑建设过程中,设计人员通常会选择自然环境良好、空气新鲜的绿地,并且要在房子周围种植植物,从而达到净化空气、保护周围的文化设施、保持自然生态平衡的目的。第二,绿色生态住宅建筑的能源消耗较低,因为它主要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的清洁新能源,所以能够有效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第三,在建筑布局方面,绿色生态住宅建筑必须通过充分利用太阳能、减小体形系数等方式来减少采暖与制冷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同时,绿色生态住宅建筑的围护结构要采用保温性能较强的材料以及合理的构造形式。第四,绿色生态住宅建筑必须注重节约资源以及对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比如,在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对玻璃、砖等建筑材料进行回收利用,以降低施工成本。
2绿色生态住宅建筑的设计原则
2.1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原则
在设计绿色生态住宅建筑时,设计人员要遵循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原则。绿色生态住宅建筑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住宅建筑的设计上,设计人员要注重长远发展,统筹规划,使房屋与环境能够和谐相处。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有必要对建筑周围的环境进行现场勘察。比如,设计人员要加强对建筑所在地的气候和地理特征、光照、风向、当地文化等的调查,从而为建设绿色生态住宅建筑奠定基础。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合理应用科学技术来保护周围环境,减少建筑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的破坏,维护建筑周边环境的自然生态平衡。另外,由于建筑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噪声、粉尘等问题,对建筑周边环境和居民的生活造成不利影响,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源上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从而有效保护建筑周边的生态环境。
2.2以人为本、健康舒适原则
在绿色生态住宅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健康舒适原则,尽可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建筑的舒适性,给用户带来更好的居住体验。绿色生态住宅的设计应以人为本,加强住宅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沟通,使人们在健康舒适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同时,绿色生态住宅建筑的整体设计必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施工人员建设绿色生态住宅建筑时,要积极利用各种自然条件,创造良好的外部景观,从而有效提高建筑室外环境质量,提高建筑的舒适性,减少建筑建设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3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要点
3.1实现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
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要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目前,中国人多地少。因此,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在建设绿色生态住宅建筑时,设计人员应该要合理布局建筑空间,从而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例如,设计人员可设计以高层小户型为主的绿色生态住宅建筑,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改善我国人多地少的现状。
3.2做好朝向设计
朝向设计是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实际作业时,设计人员要提前了解建筑建设区域的通风情况,选择通风条件最好的位置进行设计。例如,建筑主卧室的窗户应尽量朝南,与阳台呼应,形成空气对流,改善室内的自然通风效果。
3.3采用自然光源
在建设绿色生态住宅建筑时,设计人员要重视采光设计。建筑照明部分应采用自然光源,降低人工照明的使用频率。与人工照明相比,自然光源能够帮助人们缓解疲劳,有利于减少电源辐射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绿色生态住宅建筑增加自然采光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设计人员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透明玻璃窗户或者安装窗户反光板来增强采光效果。
3.4强化节能设计
在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重视的问题是节能。对此,设计人员可以设置特殊的外墙保温层,以提高建筑的保温效果,减少室内外热量交换和能耗。在先进的技术和设计理念的支持下,设计人员要有效利用各种可循环利用的材料,改进传统施工工艺,从而降低资源消耗。例如,设计人员可以使用玻璃、混凝土、钢材等可以循环利用的材料来减少住房建设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除此之外,设计人员还可以积极利用清洁能源(如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来达到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的目的。其中,太阳能在绿色生态住宅建筑中使用比较普遍。太阳能是一种典型的绿色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绿色生态住宅建筑使用太阳能可以有效减少传统能源的消耗。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可在建筑屋顶安装反射部件和采光器,将阳光引入室内,改善建筑物的室内采光环境。在冬季,设计人员可采用被动式供暖设计,合理利用采光器,在白天储存大量的太阳能,供晚上使用,从而降低建筑的采暖能耗;在夏季,设计人员可采用遮阳设计来减少夏季阳光的照射,降低室内温度,减少能耗。
3.5水资源循环利用
节约水资源是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可在建筑的给排水系统中安装节水器,确保节水器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有效节约水资源。同时,设计人员还要根据住宅建筑的周边环境,利用地面雨水和屋顶雨水收集技术来加强雨水的循环利用,从而减少住宅建筑对水资源的需求,改善社区环境。
3.6加大绿化面积
在建设绿色生态住宅建筑时,设计人员要增加建筑的绿化面积。大面积的绿化不仅可以有效避免建筑产生“热岛效应”,有利于降低建筑周边环境的温度,还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降低噪声,给人们带来更舒适的居住体验。
3.7营造住宅区的自然生态环境
在建设绿色生态住宅建筑时,设计人员要重视营造住宅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目前,许多中国建筑是在建设完成后再进行景观设计的,住宅区内一般会有大量的人工景观,比如喷水池、雕像等。这种人工景观违背了自然规律,不仅不利于维持小区正常的生态平衡,还会增加环境保护和物业管理的成本。因此,在生态住宅建设中,设计人员首先要营造自然的生态环境,分析植被、微生物、动物和人类之间关系,研究大自然对人类的影响;其次要按照自然规律对住宅区进行合理规划,提高居住区的环境质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4绿色生态住宅建筑的发展趋势
现在,人们都在追求良好的住宅环境,绿色生态住宅建筑势必会成为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绿色生态住宅建筑将会变得更加智能化,建造方便舒适的智能化住宅将是绿色生态住宅建筑的主要发展方向。未来,绿色生态住宅建筑可以应用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现代图像显示技术等多种先进科学技术来提高自身的节能效果,给人们带来更舒适的居住体验。绿色生态住宅建筑将会加强对住宅节能设计理念的应用,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建筑师将会结合住宅节能设计理念,采用不同的方法来优化建筑形态、建筑布局、建筑朝向。建筑师在建设绿色生态住宅建筑时,应顺应自然,遵循可持续发展、和谐共处原则,提高建筑居住的舒适性。未来,建筑师在建造绿色生态住宅建筑时,要建立良好的生态住宅区环境体系,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创造更好的生态效益,有效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5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绿色生态住宅建筑的优势逐渐凸显。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能够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节约建设成本。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尊重自然规律,维持自然生态平衡,不盲目更新扩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作者:周庆辉 单位:广东省重工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绿色生态发展研究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强调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并提出“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表明“绿色发展”将成为引领扶贫的新趋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并不是孤立的存在,农村绿色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必须贯穿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始终。后扶贫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入关键期,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自我发展能力弱、生态环境脆弱的广大连片特困区是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以及焦点、难点区域,是乡村振兴最难啃的硬骨头。既是连片特困区,同时也是生态安全保护区的武陵山片区涵盖71个县(市、区)以及9个世居少数民族,是我国25个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以及14个绝对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地区之一,绿色生态是其最大的优势,繁荣富强是其最大的短板。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新的国家战略,武陵山片区是欠发达地区,但作为全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有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先天优势,要把优势把持住、短板补起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绿色发展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武陵山片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兴旺发达的不二选择。
1相关研究进展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红灯全面拉亮,这要求人们必须走出固有的乡村发展思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发展纳入五大发展理念,对于全面推进精准脱贫精准扶贫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两山理论”指导下,学界对于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给予了足够的关注与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研究内容大致涉及以下三方面。一是分析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当前农村依然存在着生活垃圾处理不当、大气污染严重、土地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等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人们必须转变发展观念,不同于“黑色发展”,以全体农村居民生计改善为根本导向,与当地实地相结合利用生态资源发展生态产业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支持,才能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乡村。二是研究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学者们尝试从高校实践、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社会资本、短视频、政策转移接续、产业发展等不同研究视角研究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效衔接问题,发现在川滇藏连片贫困区、滇黔桂石漠化片区、凉山彝族自治州、贵州省六枝特区、广西德保县等地脱贫后的返贫问题依然存在。三是研究农村绿色发展路径。尊重自然,推动乡村绿色发展,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研究发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要结合当地实际,政府、企业、居民各参与主体协同共进,从法律、配套服务、实践三个层面着力,树立绿色价值观,提高村民生态文明素质,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生态创新制度,完善绿色发展反馈机制,引导人才和资本定向流动。已有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贫困地区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关系、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绿色发展的策略与路径、乡村振兴的策略与机制、国外经验借鉴,但多基于理论,怎么样才能更好地将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武陵山片区地理位置偏远、内生动力不足,同时其绿色发展政策有待完善、环境污染问题突出,是我国连片贫困的典型区域,尚未构建起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多元机制。
2武陵山片区面临的挑战
2.1教育水平与绿色发展意识有待提高
贫困问题是一个不可逃避的社会问题,武陵山区部分贫困村民还处在多维贫困状态或者极易返贫状态,而教育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原因,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拔除穷根的治本之策。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是14617元,武陵山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668元,远低于一般地区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相较于一般地区,武陵山地区教师数量不足、教学质量不高、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可用设备缺失等问题依然存在,还存在城乡教育二元观念不同、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等问题。同时农村大量青壮年去城市打工,乡村甚至出现空心化现象[1],“职业教育培训”“雨露计划”等培训质量和方法也有待创新。
2.2经济落后
武陵山片区不仅面临着和一般地区相同的各种共性问题,山地建设条件和敏感脆弱的生态环境也使得资源与生态环境矛盾更加尖锐。第一,产业基础薄弱。当地政府更倾向于高耗能、高污染型企业,发展资金来源单一,产业链短且不完整,经济发展后劲不足。武陵山试验区企业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片面追求经济总量,没有互补的产业网络,产业发展重复率高,“工业三废”大面积蔓延,污染处理水平低下,如“锰三角”区域环境至今尚未有效恢复[2]。第二,基础设施薄弱。武陵山试验区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水利设施和设备老化失修,包括90%的村落存在基础设施落后问题,村道路硬化率不足、饮水困难、消防饮水难保障、信号差、水利设施老化、医疗卫生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等问题依然存在,其中,交通瓶颈是制约经济的关键因素。
2.3生态环境承载力差
武陵山试验区幅员辽阔,是典型喀斯特岩溶地貌发育,境内多山,地形垂直落差大,部分地区土壤酸化、石漠化严重,森林植被破坏严重,威胁了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进程,极易出现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现象,生态欠债问题日益突出,出现大量“生态贫民”。绿水青山是武陵山试验区最宝贵的资源和最大的特色,而当地政府、居民牺牲了相应的资源使用权和经济发展权,将生态补偿的资金优先使用到乡村振兴工作中去,落入“贫困陷阱”。
2.4协同机制存在梗阻
武陵山片区生态条件优越,政策环境良好,但发展软环境亟需提高,经济发展长期徘徊在较低水平,管理制度严重落后,而制度建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政策实施过程中,国家目标与地方目标存在差异,同时,武陵山片区分属四省市,行政主体众多,由于各市、州各有相关政策,相关主体利益博弈现象存在,导致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不高,片区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深度协同推进有待加强[3]。另一方面,如:湘黔夜郎文化之争、恩施大龙潭水库时常有蓝藻出现、土家族文化旅游资源“分崩离析”式开发等情况的出现,表明武陵山片区跨区域合作意识欠缺[4]。
3多元机制
3.1健全和落实管理机制
首先,加强法制建设、实施依法治理,让社会主义法制精神和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其次,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利用教育扶贫综合信息平台,准确获知贫困地区学生家庭状况、就业信息、分布情况,保证他们得到最有效、及时的救助;最后,合理制定武陵山片区教育信息化政策,加大中央政府对武陵山片区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构建城乡教育共同体,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不断改变当地居民落后观念[5]。
3.2健全内外动力提升机制
首先,加大财政支出,加快武陵山区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山区的基础设施投资要远高于平原地区,通自来水、通因特网、通硬化路、通电,从而改善环境设施;完善产业发展配套设施,改善吉首、张家界、铜仁等地的高速公路、铁路、机场,使得小城镇与“中心地”连接起来;完善水利设施建设,增强武陵山片区防洪抗旱排涝的能力[6]。其次,淘汰“三高”产业,尽快退出劣势产业,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促进农业资源持续利用;培育龙头产业,树立品牌效应,为当地提供经济支撑。最后,加强农业生态培训、在各类学校开展环境保护课、普及大数据营销理念与技术、普及延长产业链的农业实用技术,提升当地居民参与度,加快武陵山地区数字经济发展[7]。
3.3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首先,建立专门或兼职的乡村环卫队,梯次改造农村厕所,推行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鼓励“电代煤”“气代煤”,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垃圾就地分类循环使用,治理城区周边脏乱差的生活环境;鼓励村民从事农家乐、亲子郊游、农事体验、乡村旅游、佛教文化院,以促进当地自身发展。其次,统一耕种、施肥、管理,秸秆还田,提高化肥使用率,遏制化肥、农药滥用情况,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及奖惩机制与利益补偿机制[8],如: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地膜污染防治项目,确保环保红线不可触犯。最后,推进武陵山片区荒漠化、土壤酸化、水土流失、旱涝综合治理,如陕西省的“生态脱贫通道”、四川省的“别样靠山吃山路”、安徽绩溪的“生态美超市”等均达到了保护生态和解决就业的双重目的;建立第三方监督与评估机制以及监测预警机制,治理、修复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与退耕还湖工程、石漠化治理、监控矿山开采、河流水体污染治理等工程[9]。同时,对武陵山片区内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名胜古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进行有效保护,确保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
3.4创新协同机制
首先,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高校之间的合作网络,加强多股力量间的跨区域合作,树立各部门合作意识,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区域的合作与交流,在武陵山建立一个工作机构,负责具体项目的落实;定期进行会议交流,积极协调各方主体之间的关系,政府要建立与企业、社会组织、高校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充分发挥吉首大学、怀化学院、邵阳学院等高校的作用,积极创建跨省协作创新区[10]。其次,通过市场化运作以及充分利用媒体网络,引入知名企业,借助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实现要素双向流动,建立电子商务平台。最后,强化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过程中的人才支撑,将他们放在农村工作队伍重要位置,建立稳定农村人才队伍的激励机制;公共资源配置核心应由城镇逐渐向农村倾斜,让致力家乡建设的人安心,充分发挥优秀人才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4小结
本研究构建四位一体的多元机制,其中,提高教育水平与绿色发展意识的管理机制是基础,加快武陵山区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建设、完善产业分工协同体系的内外动力提升机制是可靠保障,生态补偿机制是重要抓手,加强多股力量间的跨区域合作的协同机制是关键。
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中,融入美术设计理念,可以提高设计的美观性,也利于提高设计的整体性。应用美术设计理念,可以从整体设计、简洁实用、虚实结合、融入环境等方面展开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以提高设计水平,展示设计美感,实现设计目标。综合应用美术设计理念,优化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体现设计的实用性与美观性,将美术设计融入到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体系之中,从而提高设计质量,提升设计水平。
作者:张怀英 苟凯歌 周忠丽 单位:吉首大学商学院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
绿色生态发展研究3
1工程整合,遵循设计整体思想
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是系统复杂的工作,涉及管道布局、水力计算、安装等多个环节,不可避免地与其他工程设计出现交叉。为确保工程项目建设顺利展开,建设项目功能有效发挥,以及体现设计的准确性与美观性,可以遵循美术设计“整体性”思想,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在此基础上推敲构图设计。优化给水排水工程构思,并结合构思形成合理、美观、大方又能够与其他工程设计契合的设计方案,为工程项目的建设实施提供依据。以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为例,作为建筑物设计的重要组成,应当与建筑结构、供暖与排风系统、电气与燃气系统等协调统一起来,协调给水排水内部各系统,构建形成整体,满足人们生活舒适的要求,也能带给人以协调有序的艺术美感。因此在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时,以整体设计为理念,体现出美术设计中的一致性、统一性。要实现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与其他工程设计的统一,要求设计人员注重与其他工程设计者的交流沟通,充分获取与建筑物相关的各方面信息,遵循合作、协同的设计艺术,展开积极、高效的合作,从建筑物整体美的设计角度推进各方面具体工作,对于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目标的实现也有积极意义。
2简洁实用,展示美的线条设计
在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中,可以应用美术设计中简约的思想,体现出设计的简洁、使用,化繁为简,科学的设计呈现出美的线条,实用的同时,也能带给人以美的观感。我国传统文化中讲究“师法自然”。在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中,既要确保给水排水工程的功能性,也要体现出系统的简约化。无论是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文件及图纸的表达,还是设计方式的选择,以及设计方案的呈现,都应尽可能地以简洁、直观、清晰的方式呈现出来,以简洁的线条及文字,传递出应有的信息,体现出设计思想的精简,也契合了给水供水工程设计中经济性的原则和要求。用简洁的方式来表达,完成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给人以美观的视觉体验,也成为美术设计理念在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巧妙应用,体现出了设计思想的相通。
3虚实结合,满足设计审美要求
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应当体现出物质与精神的契合,应当借鉴美术设计中虚实结合的思想,以优化内部设计结构,提升工程美观性,满足设计审美的要求,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社会公众对居住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满足用户需求,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既要注重设计的实用性、安全性,也要考虑设计的舒适性、美观性,从而实现用户物质需求及精神需求的满足,这也正符合美术设计中虚实相结合的基本要求。以住宅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为例,在设计过程中,遵循虚实结合,应当考虑给排水系统与建筑功能、美观的协调统一。比如室外给排水系统设计中,考虑到用户对美观的要求,应当尽可能地沿道路平行于建筑物敷设管道;室外消火栓、消防水泵接合器也要体现出与室外景观的统一,可以优先考虑设置在绿化带内,也能避免对用户正常生活造成不利影响。在住宅室内给排水系统设计中,也要满足设计审美的要求,如科学设计水表箱的位置,以免破坏室内空间的秩序感,尽可能地降低各类给排水管道的存在感,以通过精心的设计保持建筑物本身的美观。为提升建筑物整体设计的美观性,应当在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的各环节做到虚实结合,从小细节入手,综合考虑用户对设计美观的需求和要求,才能获得用户对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的认可。有了美术设计思想的融入,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与建设才能凸显出艺术性,美化环境之余,也能带给人们以美的视觉体验及愉悦的心理体验。
4融入环境,契合绿色生态理念
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要体现出与环境的适宜性,融入到项目本身及周边环境之中,使之呈现出和谐之美,方能实现理想化的设计效果。以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为例,建筑物中给水排水系统与建筑物是融合在一起的,而建筑物与环境、与文化之间又存在紧密的关联。科学应用美术设计的思想,也要在给水排水设计中考虑到周围环境的因素,体现出与环境的契合,带给人以和谐之美感。在具体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活动展开时,应尽量与周边的生态环境相协调。这也要求设计者们注重对环境的评估,综合考虑各方面的环境特征,从而促进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与环境的统一。给水排水系统设计及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对水资源的浪费,以及给水排水压力过大的现象,与绿色生态的设计理念相背离。基于此,要优化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也要以绿色、环保、生态为基本原则,通过精心巧妙的设计,提高给水供给及排水处理的效率,合理利用太阳能等绿色能源,善于应用新型设备实现节水效果等。在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生态效益,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体现出对后代人生存生活的关注。采取合理的设计方法,避免在设计及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和影响,综合考虑用户的实际需求,利用好各类资源高效地推进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及建设,搭建形成完善的系统,发挥出应用的功效。
整体而言,在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中应用美术设计思想,可以体现出设计理念的科学性与艺术性,能够实现工程设计实用性与美观性的统一,满足不同群体对给水排水工程的基本需求。美术设计中整体性思想、简约理念、虚实结合原则及绿色生态的要求,有利于促进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水平的提升,从而实现理想的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建设效果。
作者:赵宏斌 单位:长治学院美术系
绿色生态发展研究4
大美绿屏,绿映双城,润泽津沽。2017年5月,天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作出“滨海新区与中心城区要严格中间地带规划管控,形成绿色森林屏障”的决策部署。这是天津全面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举措,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战略性工程,是城市发展观念的一场深刻变革。五年来,在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充分展现了天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深谋远虑和坚定决心。
一、五年的建设实践,全面夯实了绿色生态屏障的绿色基底
五年来,天津坚持宜林则林、宜水则水、宜田则田、宜农则农的原则,按照“三级管控”要求,统筹推进“十大重点工程”建设,高标准实现了近期规划建设目标,蓝绿空间达到65%以上,呈现出“双城屏障、津沽绿谷”的良好风貌。
1.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完整构建法规规划体系。编制完成《天津市双城中间绿色生态屏障区规划(2018—2035年)》和6个分区规划;水系、路网、造林绿化、环境保护、文化旅游、园区治理6个专项规划;农田、道路、建设管控、产业发展等6个细则导则。出台《天津市绿色生态屏障管控地区管理若干规定》,形成法规、规划、导则(细则)、方案、配套文件等5个方面39项成果,完整构建“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张蓝图干到底”的法规规划体系。
2.坚持林田水草系统治理,整体实施生态修复保护。聚力实施拆迁整治,释放修复生态空间17.2平方公里;全面开展造林绿化,一级管控区新造林11.59万亩,林地面积达到19.11万亩,森林绿化覆盖率达到26%以上;系统实施水生态环境治理,启动水系连通与治理工程21项,修复保护3大湿地片区,关停机井721眼,地下水位平均回升9.46米,初步形成屏障区水系南北互济、河湖互联、干渠互通、坑塘互供、毛细互溶、引调自如的绿色生态水网。
3.坚持生态就是民生福祉,统筹推进生态惠民工程。高标准农田已成规模,新建高标准农田20794亩,提升改造2.82万亩,规范建设农业附属设施290多座,亩产贡献率达到10%以上,推动了屏障区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编制完成30个保留村庄发展规划,启动实施8个人居环境示范村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100%,村容村貌、居住环境得到全面改善,乡村振兴跃上新台阶。
4.坚持用最严标准治污除乱,全面整治区域生态环境。实施大气污染治理工程69项,PM2.5平均浓度下降到39微克/立方米;水污染治理工程26项,全部消除劣Ⅴ类水质;土壤治理工程21项,完成288处用地污染情况排查;撤销30余个规模小、污染重的工业聚集区,取缔3000余家“散乱污”企业;启动以建设海绵城市为重点的生态基础设施工程20余项;启动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目标。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决定性胜利。
5.坚持以生态利民为导向,配套建设生态服务设施。建设完成生态路、林间路、田间路三级路网体系约488公里,基本形成“5横2纵”路网骨架,营造了“林下曲径通幽、田间阡陌纵横”的自然生态场景。创建了“大林、大水、大绿、大田”的生态旅游场景,建设完成配套服务设施,提升完善20余处旅游景区,奠定了发展生态、乡村、文化、工业和红色游的良好基础。
二、五年的建设实践,更加彰显了绿色生态
屏障建设的显著成效天津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规划建设绿色生态屏障,下的是先手棋、算的是长远账、布的是大战略,具有里程碑意义和划时代影响。
1.重塑城市空间体系,为未来发展谋定了大格局。天津拿出近两个中心城区的面积来建设绿色生态屏障,是对未来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预置和谋定。2021年,天津市委第十一届九次全会确定构建“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绿色生态屏障成为双城发展格局的主动之为和超前预置。正是由于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之间有了这个绿屏,才终止了双城之间一直以来相向发展的蔓延趋势,彻底改变了摊大饼式的扩张模式,有效支撑了集约、紧凑、精明的“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
2.复构津沽绿色之洲,为城市发展集聚了新动能。就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强调,要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绿色生态屏障完整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重现水丰、绿茂、大林、大绿的津沽特色风貌,推动美丽天津建设跃上了新高度。全面实施的拆迁治理,留白留璞留出了大面积的生态区域,与城市布局相辉映,成为都市田园、都市森林、都市湿地水乡,为未来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绿色发展空间。绿色生态屏障建设以生态优先和创新引领为原则,以高端、智能、绿色为发展方向,集聚了引领天津向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理念、新空间、新动能和大智慧。
3.终结生态系统破碎趋势,为城市安全筑起了新屏障。绿色生态屏障以“一片绿洲”重塑了城市生态体系,引育出集优的生态空间。通过系统的修复治理,将多种生态单元连为一体,形成更多规模性的生态廊道、森林绿地、滨水生态和农林复合区,终止了生态破碎化的局面。连接延伸七里海、北大港两大湿地,将山水林田湖草连成一体,形成天津“三区二带中屏障”的生态大格局,整体提升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串联京津冀生态大系统,与北京、雄安生态区域对接融合,构筑形成首都“生态护城河”,筑起完整连接的京津冀环首都生态安全屏障带。
三、五年的建设实践,系统显现了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的重大价值
1.体现了厚植的城市名片价值。绿色生态屏障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天津的显性力和知名度。修复完成的300多平方公里规模性生态区域,复归了津沽自然历史风貌,近20万亩绿地和大面积的湿地田野,为天津植入了更多的绿色生机,绿屏点缀的自然景观与天津厚重的历史文貌融为一体,丰富了城市内涵,提升了城市品质,靓丽了城市名片。绿色生态屏障以绿色之光扮靓天津这座文化名城,以绿色之洲融合沽水之城,展现出天津新时代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人文风格与历史文脉,彰显出新天津新时代新作为新形象。
2.形成了巨大的绿色引领价值。绿色生态屏障以高质量成果倒逼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撤销取缔低效能、高污染的工业园区,有效净化了发展环境,增强了区域发展的竞争力、吸引力;全面修复治理的生态环境成为吸引高质量产业聚集的良好品牌,合理构建的生态格局为产业发展创造了广泛而良好的畅想空间;打造“天津智谷”“天津绿谷”“天津细胞谷”,以新理念新业态促进产业存量变绿,催生了农业、旅游、制造等多种新业态,引育了研发、创新、服务等众多新动能。
3.产生了显著的生态环境价值。整体改善了气候条件,起到了“净化器”“加湿器”“降温器”的作用,有效缓解阻断了双城“超大干岛”“超大热岛”的形成。系统优化了生态环境,19.1万亩林地每年吸收二氧化硫13余万吨,释放氧气30余万吨,每年增加涵养水源48万立方米,有效遏制了地面沉降。丰富完善了物种生境,吸引40余种野生鸟类、10余种陆地野生动物栖息繁衍。单位面积固碳量增加到344.53克/平方米,打造了每年15—20万吨的森林碳汇,有效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4.带来了突出的乡村振兴价值。130多个村的群众全部住进了设施齐全的绿色小区,未整合的村庄全部成为美丽乡村,促进了乡村绿色转型,改善了民生福祉。绿色农业全面发展,推广种植高品质小站稻6万余亩,实施稻蟹混养2.5万余亩,新种植经济林木5000余亩,有序发展特色种植、淡水养殖、设施农业、林下经济等生态农业和都市农业,农产品价值平均提高10%以上。激发了农村发展潜力,创造了农业+康养、农业+文创、农业+民俗、农业+研学等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条件。
四、五年的建设实践,厘清了持续推进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的思路与目标
五年的建设,打牢了基础,积累了经验,进一步明晰了目标方向。后续建设要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建设“绿色发展标志性样板”的目标要求,全面提升“水库、粮库、钱库、碳库”功能,把绿色生态屏障建设成为高质量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新时代作品。
1.立足百年千年大计,保持持续推进的战略定力。坚定不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以“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定力执着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拼劲,一年接着一年干,苦干实干、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把这项战略工程建设好维护好。坚持目标不变、方向不变,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每一年度的建设任务,科学规范、有力有序、高质高效地推进各项建设。
2.全力攻坚难点堵点,扩大规模性生态区域。着眼形成“成林、成片、成规模、大场景、大格局”的生态区域,全力推进拆迁整治,优化二三级管控区生态空间,力争到“十四五”末蓝绿空间占比达到67%以上。充分利用荒地、滩地和拆迁修复用地开展植树造林,确保一级管控区森林绿化覆盖率接近30%。加快清除堵点卡点,畅通生态廊道,拓展生态空间,构建更多大系统、大场景的生态区域。
3.坚持系统建设理念,打造区域生态治理新高地。推进水生态环境治理,实现绿色生态屏障水系南北互济、连通顺畅、水清岸绿、引调自如。加快工业源、移动源、面源和土壤污染的综合治理,使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成为常态。积极推进海绵城市理念在屏障区落地见效。完善生态路网建设,全面建成“五横二纵”的“天”字型生态道路。
4.整体提高生态服务功能,促进绿色转型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发展智能科技产业。深化生态惠民工程,持续推进保留村庄人居环境整治,着力发展具有屏障区特色的绿色循环农业,带动文化旅游、近郊农业观光、生态休闲业的发展。加强建成区的精细化管理,提高碳汇和生态服务功能。
作者:范树合 单位: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二级巡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