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7 15:01:00
序论:在您撰写学校体育教育安全理论研究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2020年6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深入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的通知》,强调要总结运用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经验,深刻认识爱国是核心,卫生是根本,运动是方式的爱国卫生运动内涵,改善校园整体环境,开展传染病防控,呵护心理健康[1]。2021年5月,《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2021年工作要点》提出,要构建统筹教育系统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工作协调机制,着力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确保校园不出现规模性输入和反弹,严防校园出现聚集性疫情[2]。由上述可知,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长期影响下,学校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应肩负起更重要的责任和义务。要保障学校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确保学生学业、毕业不受影响,实现生命健康、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的3个统一。必须深刻认识学校体育教育是落实这一目标的重要前提,要全面开展体育的安全理论教育,加强体育教育安全理论改革,弘扬爱国卫生运动精神,将新冠疫情带来的挑战转变为机遇,促进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夯实体育教育现代化要求,全面推进学生健康素养和健康第一的观念革新。
1学校体育教育安全理论的改革起因
1.1COVID-19造成的学校体育教育“停摆”
新冠疫情初期,全国人民都加强了对自身安全的全面防护,各小、初、中、高学校在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工作指导意见下逐步采用网络线上教学模式代替集中授课模式,以规避病毒的传播。事实证明,采用网络教学,其效果尽管缺乏集中授课的互动性和社交属性,但也完全能够满足一般课程的学习需求,且学生、教师反馈较为良好。然而,在这一局面下,体育教育却面临着截然不同的困境,从疫情初期的忙乱不堪,到学生缺乏家用体育学习设施,以及学习效果的显著倒退,再到教师教学计划的全面更新和教师教学手段匮乏,一系列问题凸显了体育教育缺乏一套完整的应急预案,致使教师和学生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困难。尽管随着师生共同努力和疫苗的有效研发,这一艰难阶段已逐渐远去,但有必要针对这一阶段的学校体育教育“停摆”现象进行深入挖掘。
1.2基于《中国青少年儿童伤害现状回顾报告》的安全理论困局
2017年,中国疾控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全球儿童安全组织联合发布了最新版《中国青少年儿童伤害现状回顾报告》,显示我国0~19岁青少年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溺水、道路交通伤害和跌倒/坠落,全球每天有2000多名儿童死于非故意或故意伤害,有数以千计的受伤儿童就医,而且往往会留下终身残疾[3]。全国伤害监测系统根据2010—2015年0~18岁病例伤害发生地点统计发现,在学校与公共场所出现伤害案例的比例高达10.72%,位居第三位,是除居住场所外事故比例最严重的地点之一(见图1)。可以预见,学校安全理论教育的匮乏是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而要解决这一薄弱环节,应以体育教师作为主要理论实践和操作者,在体育授课中加入生命、运动风险、卫生、公共安全、健康教育等内容,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自身安全意识;另一方面,也将对体育课程的开展起到积极作用。
2学校体育教育安全理论的五个维度
学校体育教育安全理论是以生命教育、运动风险教育、卫生教育、公共安全教育、健康教育5个维度为基础,对体育教育课程进行补充,以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复杂社会环境,具备一定的外界免疫力所进行的体育特殊教育。
2.1生命教育
人与自然都是生命,生命之间具有共同的属性,服从着同一种秩序,遵循着相同的原理,具有相同的追求生存的价值指向[4]。这里所指的生命教育是不同于风险教育的一种对现实生命的尊重、理解、信任和敬畏,是一种以思想感悟提升为教育目标的具体呈现。例如,2018年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网民张某某在“5·12”纪念日发表侮辱地震受难者言论,尽管其表态纯属玩笑,但这一行径已经违反了法律,其本人也受到了法律的严惩,这一无知行径就是缺乏生命教育的表现。应该意识到生命教育是教育安全理论的核心,需要从体育教师以活动与探究、情境与体验、生命叙事和倾听等方式入手,提高学生生命意识,使学生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前进道路、行为举止负责,并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运动风险教育运动风险教育是在生命认知基础上与体育教育相关度最高的安全理论维度之一。它要求当代学生在运动的整个环节要做到“两个符合”。其一是运动要与人体内在最大承载能力相符合,这与健康教育的维度息息相关,是在保障自身生命安全基础上对运动强度、运动量进行合理适配和把握的能力。其二是运动要与外界环境相符合,如2019年一老人横穿篮球场被撞伤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其最终结果宣判学生无责。在这一事件中,学生和老人均忽略了运动与外界环境的关系,老人认为在篮球场可以随意走动,学生认为在篮球场只需关注运动本身,两种思维均有其局限性,任何一方的受伤都将违背体育锻炼的本质——生命和健康。因此,开展运动风险教育,既是对外界风险的防范,同时也是构建合理完善体育教学课堂的重要环节。
2.3卫生教育
韩佳[5]研究认为,体育教学要培养青少年儿童的良好卫生习惯,建立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事实上,体育的卫生教育包含了两个子概念,分别为学校体育设施卫生和人体需求卫生。学校体育设施卫生是指学校体育教学开展所必须遵循的卫生基本原则,根据《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学校体育教学的开展规范,以及体育场地器材、学生健康体检是这一标准的重点内容。从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情况看,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应急储备较为薄弱,器械消毒规范流程有待完善,校医务室人员配备和值班安排不合理。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身体需求是人的第一需求,人体需求卫生则是在这一需求基础上对体育生理卫生知识的再教育,是对人体各个器官的基本了解和合理使用需求。
2.4公共安全教育
公共安全教育承担着维护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使命,而体育与公共安全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如2021年白银百公里越野赛21人遇难事件,一方面,说明赛事组织方的体育赛事公共安全措施薄弱;另一方面,以生命为代价阐释了野外方向辨别、求救、生存技能的重要性。再如,2018年西安马拉松发生踩踏事件,家长和青少年儿童如何有序安全地进行疏散与避险也是公共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教育开展过程中,理应将公共安全教育理念、风险、方式等融入教学目标的设定中,从而提高学生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安全评估能力、安全操作技能[6]。
2.5健康教育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4个层面[7]。因此,可以认为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运动风险教育、卫生教育、公共安全教育一脉相承,生命教育主思想,风险教育主预防,卫生教育主需求,公共安全教育主环境。健康教育与其他维度最大区别在于,它是将健康抽象化为一种价值观念,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这种价值观念的形成将成为托举起每个人美好生活的重要前提,也将成为支撑起民族复兴伟业主要精力来源,学校体育教育必须树立大健康教育观念,开展相关研究,合理形成匹配于大健康的治理发展格局。
3后疫情时代学校体育教育安全理论实践路径
人民日报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形成合力——新中国70年奋斗历程的启示》中提到,在顶层设计中把握改革发展的方向和节奏,以基层探索实现试点风险可控,把基层的成功经验迅速推广,使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良性互动才是新中国70年发展的重要经验[8]。学校体育教育安全理论要改革,要实现长期发展,必须遵循这一理念,从制度建设出发,推动常态化体育教育安全理论的普及,并逐步建立起风险告知、保险等制度,全面优化学校体育运动设施与场地,并创新学校体育教育安全评价体系。
3.1推进体育教育安全理论教育常态化,注重区域性实施成效
体育教育安全理论要步入全国体育课堂,必须出台一系列的指导性纲要、文件,联动全国各重点小、初、中、高学校,对安全理论的具体目标、意义、课堂设计方案等作出详细评价和开展试点工程,并将其作为学校体育教育水平评估的重要依据,从顶层制度设计出发,确保安全理论教育实现常态化和稳步发展。在这一实施过程中,还要高度关注城乡和不同地域间的认知水平、教育水平等差异性对体育教育安全理论开展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体育教育示范区、示范校对边缘山区、贫穷落后区的帮扶作用,大力推进相关地区科学研究立项,集结政府、社会、社区资源力量,带动更多专家、学者加入安全教育体系,实现区域间均衡发展。
3.2完善学生风险告知、保险制度,学校体育运动设施与场地全面优化
体育教育安全理论的全面普及,不仅应体现在讲授内容的融入中,还应以新冠疫情为契机对体育教育课程进行总体设计,尤其是在准备与开始环节进行全面优化。这一优化从体育教育开展前的学校体育运动设施与场地全面优化入手,对现有器材储备进行清点,必须满足人手一套练习器材的需求,以满足诸如此次疫情的居家锻炼需求,要实现器材、设备的学生自主管理和专业人员的集中管理、汇总相耦合。对现有场地的医疗配备情况进行摸底,配备充足的医疗人员、医疗器械,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逐步更新场地自动化消毒系统、通风系统,保障学生处在卫生的课堂环境中。通过对目前学生体育课程风险告知、保险制度的不足,开展全面调研,并将风险告知制度细化为心理疾病告知、身体疾病告知、运动风险告知、应急方案告知、监护人告知四部分。心理疾病告知主要是要求学生对自身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异常告知.身体疾病告知是指先天性疾病和后天各器官协调运动能力的不适告知。运动风险告知是由教师向学生普及的一系列基础运动尝试,如运动场地行走、奔跑规范,最大心率与运动关系等。应急方案告知是指天气预警、疾病防控预警下的学生课程设计方案和居家锻炼指南告知。监护人告知是指要预留学生监护人联系方式,以备不时之需。保险制度则要求学校为每一名学生购买运动险或其他类型保险,以确保各类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开展理赔和对学生进行妥善安置。在此一系列的安全保障之下,才能使体育教育整个系统更加完善,安全机制得到长期发展。
3.3建立问责与惩处机制,创新学校体育教育安全评价体系
学校体育教育不仅要实现学生自我安全理论的学习,也要建立起管理者、教育者安全理论下问责与惩处机制,创新学校体育教育安全评价体系。问责与惩处机制除现有的教师教学事故认定办法外,还应从法律层面对因个人严重疏忽造成的事故进行量刑与判罚,这一过程要求明确体育伤害事故与法律责任认定的量刑标准、适用性、免责条例,建立起一套适用于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和地方警务系统的认定办法,以此加强体育教师和管理者责任心,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要创新学校体育教育安全评价,必须建立起整个体育教育运动环节的评估体系,指定评估专员,细分事故责任主体,对不达标的学校坚决予以纠正或取缔,同时也要将安全理论教育在学校各级人员中同步开展,达到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均具有安全理论的基础保障。
4结语
不难看出,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学校体育教育安全理论革命是适应现阶段体育教育发展的,是妥善应对未来体育教育出现的各种问题和避免事故发生,实现学生终身受益的教育理念。它要求全国上下共同努力打造学生生命安全的防火墙,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思想观念、行动的全面增强,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环节的全面优化。只有在全国教育系统的共同努力下,才能稳定好、维护好国家的动力源泉,以此为中国梦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部署深入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EB/OL].(2020-06-23)[2021-11-12].
[2]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2021年工作要点》[EB/OL].(2021-04-21)[2021-11-11].
[3]于素梅,姜国芳.安全教育护航一体化体育课程[J].中国应急管理,2021(4):58-61.
[4]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N].人民日报,2021-04-23(2).
[5]韩佳.体育教学应将体育卫生保健教育贯穿始终[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0,27(1):116,119.
[6]吕先波,梁英.学校体育教学渗透公共安全教育的研究[J].运动,2012(4):71-72.
[7]陈永丽.健康的十大标准看看你符合几条[J].健康向导,2020,26(6):39.
[8]本报评论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形成合力(人民观点)[N].人民日报,2019-08-09(5).
作者:张旋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