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时间:2022-10-14 14:00:23

序论:在您撰写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高等职业教育要为社会输送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离不开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活动。课程思政就是三全育人视域下对每位教师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基本要求,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是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潜移默化中将党的教育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呈现在高职教育领域,践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要求,改变重视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轻视思想培育和道德养成的现象,规范和引导学校教师将“立德树人”根本目标落实到每一堂课,切实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教育作用。众所周知,高校既是知识文化交流的高地,也是意识形态交锋的前沿阵地,因此教师应坚持价值导向,使课程思政成为三全育人的重要阵地。历史经验和国际环境证明,失去价值导向就失去了高等职业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方向,就失去了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主体责任。为方便阐述,本文结合高等职业院校开设的城市轨道交通站务管理课程进行探讨,期望得到专家指导、同行分享,以便不断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一、理清课程定位,设定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城市轨道交通站务管理课程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是通过任务驱动、项目化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站务管理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站务员岗位各项业务的操作能力,能熟练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票务与现金管理、客运服务与客流组织、乘客服务与投诉处理、车站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工作。依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城市轨道交通站务管理课程的思政育人目标是,深度挖掘提炼地铁站务管理与服务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提炼出地铁站务人员所必备的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认真热情的工作态度、积极向上为乘客优质服务的价值观念,以及实现中国梦舍我其谁的主人翁精神,并合理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将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科技强国、爱国主义、团队合作意识等教育元素,技能实践所蕴含的安全第一、乘客至上、劳动光荣、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通过课件、案例、视频、微课、现场示范、讨论等各种形式,各有侧重地有机融入每一堂课中,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二、研讨课程教学,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意识

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关键因素,是落实课程思政“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环节。要通过专业教研活动统一课程团队对职责的认知。专业课教师不仅是传授站务管理知识、培训站务管理技能的“教书匠”,更应成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浇花浇心的灵魂工程师,要成为指导学生价值认知、引导学生价值判断、塑造学生良好品行的“大先生”。为此,要做好课程教学前的各项基础性准备工作,才能在教学时有备无患、有的放矢。

(一)教师要树立课程思政意识,明确课程思政责任教师是课程思政的直接实践者,“教育者先受教育”是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只有具备充分的课程思政意识,才能有热情、有激情地将思政元素自觉融入教学过程。如果一名教师,自己头脑中缺少“课程思政”这根弦,很难在教学过程中将思政元素贯穿其中,也很难让学生恰如其分地体验到“沉浸式”思政教育。除了学科教研团队、课程团队进行专项研讨、申报校内外专业课程思政研究项目外,教师应利用每周固定进行的政治理论学习或专题教研活动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意识,充分利用党务干部培训、外聘专家课程思政专题讲座、教育部高教司组织的“高校教师思政教学能力培训”,以及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的网上思政专项培训,提高课程思政教学的理论素养。同时二级教学单位多次召开课程思政研讨会,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结合任教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示范,使专任教师学习更多课程思政教学理论、方法,以用于课程思政的教学改进与实施。

(二)教师要修身养性,行动上成为学生的表率我们课程团队认同上海大学顾晓英教授“只有真心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教师才有可能以情感人;只有掌握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教师才有可能以事载道、以事明理”的论述。试想,如果教师课堂上牢骚满腹,生活中充斥各种“负能量”,其很难做到满怀深情地教书育人,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为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所以作为专业课教师更要约束自己的言行,将日常言行、教学行为主动与党和国家的教育规范相结合,主动与承担的教学任务相融合。同时应将教学内容对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进行梳理,严守意识形态阵地,真正将三全育人的理念牢记于心、实践于行。

三、精心设计,选好课程思政的载体与容器

(一)完善课程标准和教材建设,保障课程思政教学的基础载体课程团队在立德树人、产教融合的视域下每年动态更新课程标准。课程思政,如同身体健康之必需的“钙”,又如健康食谱中的“盐”,缺之无“骨”,少之无“味”。一是修订完善课程标准。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站务管理类课程来讲,既有职业岗位知识学习、岗位技能训练,又有意识形态属性,通过课程标准的修订规范教什么、怎么教,将思政内容如何进入课堂进行规范引导。

二是选择适当的教材。作为专业核心课程的教材不仅是专业教学内容的重要文本,还是承载国家意志等思政元素的重要载体。选择的教材从内容到形式,必须符合教授站务管理课程的思政要求。三是精选适合思政元素融入的案例、视频、图片、政策法规等,在蓝墨云课堂、易智教平台上建成课程资源库,形成立体的课程资源,作为教学的补充材料。当然如果某门课程已经建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库则利用该资源库;如果尚未建成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则要求学校在课程开发方面给予更多支持,丰富课程思政的教学载体。

(二)找准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学习、技能训练有机融合的“节点”与“容器”课程思政不是纯粹的思政课程,不能将思政内容生硬地“塞”进课程教学中,不能指望一节课解决思政教学内容不足的问题,要使两者内容科学融合,使思政元素自然合理地融入课堂教学。从课程标准、整体设计再到单元设计,对应不同的教学内容,将思政元素进行有机融合,将每一个教学分单元(单次课)的知识点、技能点与最为匹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进行先行设计,比如将“爱岗敬业”与课程中的“客运服务”相对应、将“乘客至上”理念对应到“应急管理”项目,避免仅靠教学时的现场发挥,减少“无的放矢”的随机性。单元设计需要用心雕琢思政载体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将课前讨论与预习、课中训练与学习、课后拓展与调研等思政元素串接融合成思政教学的“珍珠链”。

(三)做好专业知识与思政素材的衔接设计,提升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的可行性课程思政着力探索构建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教学的整体设计过程中,努力挖掘、提炼思政元素,根据课程内容,合理融入项目任务。例如在培养学生独立操作AFC系统(地铁售检票系统)前,观摩地铁站务人员规范熟练操作的视频资料,不仅要融入职业精神、职业行为习惯养成,还要理解票务处理时“严谨高效、票款相符”的职业素养。在乘客服务和投诉处理时,融合“微笑服务、换位思考”;在应对和处置车站突发事件教学中,从案例引入、知识要素学习、技能规范要领训练,都融入“安全第一,救人第一”的价值观等。

四、科学实施,贯彻课程思政的课堂主渠道作用

课堂上注重理论探讨、观点辩论、案例剖析、技能培养,尤其注重知识、技能与思想素质教育的三维合一。例如客运组织中的“客伤处理”项目,我们采用的是探究式学习。一般来讲,如果车站管理区域内发生客伤事件,处理的难点在于取证。教学中除了组织学生观看站务人员演练客伤处理的短片外,还要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以掌握客伤处理的原则、流程、要点。然后各组汇报演练并相互点评,最后在教师点评时,延伸拓展到“看到路人摔倒扶不扶”的问题讨论,借以纠正“不敢扶、不能扶”的错误认知,并引导“要扶,要用正确的方式去扶,视需要及时拨打120”等结论。教学实施过程中,要着力提升课程学生参与度、内容吸引力,增强课程思政的感染力。

(一)巧妙嫁接课程内容,让思政元素与知识、技能“水乳交融”教学过程中思政内容的落实,就如同厨师将准备好的各种原料、调料进行炒制烹饪并制作出精美菜肴一样,教师将课前准备的案例、图片、人物、故事等,在教学过程中与知识、技能进行融合,使思政内容融入知识学习之中。比如在讲授“车站布局”内容时,通过“南京地铁新街口站—亚洲最大地铁站—中国基建实力—增进爱国情怀”,将“热爱祖国”融入具体的案例教学中,优化思政融合的逻辑性,避免因果不清、逻辑不科学的空洞说教。

(二)把握“明”“暗”两条线索,让思政元素嵌入评价标准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必然设置许多技能项目,在项目技能训练、技能培养的同时,教师要注重同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比如“城轨运营应急演练”仿真平台中进行模拟演练,在学生组队训练进入平台时必须明确人员角色,至少包括行车调度员、值班站长、客运值班员、行车值班员、站务员等,项目训练验收时的小组成绩取决于每个成员(角色)的正确操作与流程配合(仿真平台系统完整记录操作情况、配合情况并自动赋分),正面引导学生团结协作。该门课程教学设置了多项实操环节的团队PK,评分标准设置中赋予“团队协作”较高的权重,检验思政融合的教学效果是否明显提升。通过项目小组实地调研车站促进团队分工协作;通过行车闭塞法的演练、应急处理情景剧等体现“统一指挥”“安全第一”“乘客至上”理念的提升;通过站务服务礼仪展示、技能比赛等,提升精神风貌、服务意识。

(三)善用新颖案例与翔实数据,让事实与数据作为思政载体

生活中想要说服他人时,人们善于用摆事实、讲道理达到“事实胜于雄辩”的效果。例如我们在讲授“疫情常态下的客流组织”时,把客流数据、疫情数据进行图表列示,直观易懂易记,结合课前学生自己预习时搜集的疫情数据,能够更直接地彰显中国的抗疫效果、中国的抗疫精神、中国的制度优势,这比空洞的说教能够更深地打下思政教育的烙印。同时,国内地铁公司在疫情防控条件下坚持地铁开行,保障居民出行需求,站务人员坚守岗位的案例与图片,也是职业素养教育的要求与成效。

(四)因事因时利导,课程思政应做到与时俱进

初期领到教学任务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时,某些影响较大的事件可能尚未出现,无法考虑进去,而根据教学进程需要引入事件或案例时,就需要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根据新出现的事件、案例与课程相关的程度融入思政教育。比如,结合国内某市一次性开通五条地铁线融入中国发展日新月异,结合购票支付方式的变更融入学习新技术的必要性,等等。地铁的自助购票、无接触扫码乘车随着技术进步在全国很快推广开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讨论得很热烈,大家在乘坐地铁出行时深刻体验到中国社会的飞速进步、生活便捷程度明显提升。但同时设置“不识字、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外地老年乘客,如何得到便捷的地铁服务”的问题进行讨论,让大家体会到“以人为本”应如何落实到站务人员每一个岗位。既做到课程思政内容的与时俱进,又避免老生常谈、生硬切换,努力提升教学效果,增强课程思政的感染力。

五、全程拓展,承担教师全过程育人的岗位职责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计划中明确提出引导专业课教师加强课程思政建设,自觉将思政教育全面融入专业建设和专业课程,强化对学生的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教育和职业习惯培养。为此,教师要合理利用线上教学平台、教学微信群、微博进行课外拓展。线上教学平台的使用,可以充分拓展网络的实时性、交互性,有利于课外拓展,也有利于通过热点讨论进行核心价值观引导。

(一)结合国际热点,利用案例,彰显中国实力

青年大学生关心时政,但青年人容易冲动,容易相信网上某些虚假宣传,需要结合课程进行课外的延伸与引导。主要是结合专业进行课外拓展,比如,通过微信公众号的分享、热点文章推送、热点讨论微信群进行。

(二)善用明星热点,正面引导社会价值标准

追星是部分年轻人的习惯,需要引导那些“无脑追星”行为。在这个自媒体发达的信息时代,年轻人容易受其中不良影响,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喜好以便引导,宣传那些德艺双馨的明星、科学大腕,从小事做起,从追星引导做起。

(三)关注经济热点,引导爱国情怀

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伟大成就,利用图片、统计报表、最新数据、前后对比等,用事实与数据去说话,引导学生更加坚定地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这项课外拓展与延伸,结合学工系统的相关活动融合进行。

(四)剖析行业热点,进行正面引导和解读

作为交通运营管理类专业,引导学生关注交通行业中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全国各地轨道交通发展中出现的热点问题。用案例、人物、行业发展解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让大家理解并支持进行技术创新,推动本专业的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和比赛;利用与公共交通、城市地铁、共享交通相关的社会关注的焦点、生活中的痛点,反衬我国社会治理的进步、人权的保护、交通强国建设的成就等。六、与时俱进,在课程思政实践总结基础上持续改进持续的教学实践让我们体会到,课程思政是实现教育“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目标的重要载体和途径,要做到做好。

(一)业务、思政双强化,教师首先要成为课程思政的“储能站”

要实施好课程思政,就要站在时代的高度,提升教师上好每节课的思政意识、思政能力。课程团队每位教师既要加强业务学习、提升教学技能,又要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关注形势与政策,比如,团队每位成员通过参加“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党校”网课、“学习强国”App学习、交通运输厅党校网上学习等,使课程思政总能保持“源头活水”的输入,课程思政教学常讲常新。

(二)管教、管导不偏废,教师努力去做教书育人的“大先生”

作为专业课教师,本身要追求成为教书育人的“大先生”,注意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用正确的行为影响人、用台上台下的表现引导人,行为世范,关心关爱学生成长,“亲其师才能信其道”。通过日常对学生成长、成熟的关心关爱,增厚师生感情。

(三)因时、因势讲技巧,教师努力提升课程思政的实效性

将知识学习、技能训练、思政教育与时事形势结合起来。比如,在学习“地铁车站特殊情况下的客流组织”时,搜集、精选最近一段时期下新闻图片与视频片段,地铁公司员工坚持“乘客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既突出了业务要求,又弘扬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四)持续建设与待改进问题

教学方法多样、教学手段创新、课程考核科学,有利于保障课程思政教学成效,这需要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与提炼。同时,为适应课程思政建设不断深入,要做好课程配套教材的更新、持续进行微课以及典型案例、图片、视频的搜集、整理、应用,才能较好地满足专业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的供给。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顾晓英.教师是做好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关键[J].中国高等教育,2020(6):19-21.

[3]于桂花.“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路径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15):27-29.

[4]赵继伟.“课程思政”:涵义、理念、问题与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9,17(2):114-119.

[5]教育部等九部委.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EB/OL].(2020-9-29)[2022-01-01].

作者:黄体允 单位: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