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1 17:30:37
序论:在您撰写提升风险防御能力策略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分之二国土面积,从根本上减轻灾害风险仍需要长时期不懈努力。本期采访到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陈红旗,以自然资源部相关规划为基本线,结合地质灾害防治发展现状、经验做法、成果应用和实践成效,努力探索基于地质灾害防治规律与成效复盘的风险管理技术体系建设方向和路径。
1.分析地质灾害防治形势
问:请谈一下我国地质灾害状况,以及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显著成效,并进一步分析当前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形势。答:我国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构造与地震活动强烈,加上人类工程活动影响,地质灾害易发、多发、频发。“十三五”期间,全面推进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和应急救援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全国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全面建成,基层地质灾害防治水平大幅提升,因灾群死群伤事件显著减少,重特大风险隐患基本可控,防灾减灾取得明显成效。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34218起,共造成1234人死亡(失踪),较“十二五”期间减少39%;因灾死亡(失踪)年平均人数比“十二五”和“十一五”10年间的年平均人数下降67.5%。“十三五”期间,全国共成功预报地质灾害4296起,涉及可能伤亡人员145589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49.6亿元。
2.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唐山市考察时针对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出了“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地质灾害防治”。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指出,要建立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提高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开展灾害事故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公共基础设施安全加固和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提升工程,提升洪涝干旱、森林草原火灾、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防御工程标准”。落实上述要求,需要系统掌握地质灾害隐患风险底数,客观评价风险动态变化,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防范措施,切实提高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能力,支撑服务国民经济与社会高质量发展。
3.遵循并充分认识到我国地质灾害长期易发高发自然规律。
受地质环境条件、极端天气、气候变化、地震和人类工程活动加剧影响,我国地质灾害仍将长期处于高发态势,局部地区地质灾害风险呈上升趋势。根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趋强,降水呈显著增多趋势,台风、强降雨特别是局地强降雨多发易发,地质灾害风险加剧;全球气候变暖推动青藏高原气候暖湿化现象和趋势加剧,冰崩、冰湖溃决并形成冰岩灾害链的风险显著增加。根据地震部门研究预测,部分区域发生强震可能性大,未来地质灾害风险将进一步加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山区大量的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和农村居民自建房,由于设防工程标准尚低或缺乏相关标准,导致新老地质灾害风险隐患交织。
4.地质灾害风险防御科技支撑能力仍十分薄弱。
地质灾害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形成机理复杂,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动态性、复杂性、差异性和不确定性。在技术方面,精准识别地质灾害风险隐患、精准把握成灾致灾规律、精准实施预警预报亟需原型观测、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和机制完善。利用综合遥感技术识别地质灾害隐患能力尚有较大提升空间,空天地协同观测与数据同化应用仍需协同共享机制保障。地质灾害易发性、危险性与风险评价模型与区划方法,还不能适应灾害场景差异,准确度和精度不高,还不能满足当前风险管控刚性约束支撑的需求。监测网覆盖程度仍显不足,点面融合预警预报能力尚未形成。在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方面,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仍以地质灾害隐患点管控为主要模式,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危险区及风险预警区管控能力不足,与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的统筹不够,尚不能满足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要求。有效预防地质灾害,精准实施风险管控,急需创新管理方法,同步提升防灾减灾信息化水平,不断增强新技术新方法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5.研究地质灾害基本规律
问:请谈一下地质灾害都有什么共性问题,如何有效解决难题,提供安全保障?答:地质灾害的种类很多,目前防治的重点主要是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具有隐蔽性、动态性两个显著特征。
5.1隐蔽性。
地质灾害隐患主要受岩土地质体结构的控制,并受降水、地震等因素的强烈影响。地质灾害发生,表面看是坡体失稳、沟谷洪流和地表破裂,本质上是岩土地质体的结构受到严重破坏,自身强度无法自持稳定。岩土地质体结构隐伏在地表以下,地面调查仅能看到出露的表象,难以发现和准确把握。同时,岩土地质体是非均质的,现阶段人类还无法对其物理力学特征加以精准量化,因而对地质灾害精准地时间、空间预测预警是困难的。这是地质灾害与安全生产管理最本质的区别,除了人的管理,更重要是的对自然规律把握,努力将滑坡、崩塌、泥石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转变为资源环境自然休养生息的功能。
5.2动态性。
自然地质作用是不停息的地球动力过程,与外部能量交换也分四季昼夜变化,对地表影响是动态的。例如,对一处滑坡体的观察描述多是静态的,经历一个水文年或者一次强降雨过程,可能导致滑坡体结构与稳定性发生明显改变。在山区,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是大概率事件。由于构造因素的影响、气候条件的变化、各种内外力地质过程的作用、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地质灾害隐患也在相应发生着变化,没有发现隐患的地方可以出现新的隐患,小的隐患可以发展成大的隐患,甚至灾害的类型也可以发生变化。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类活动空间不断拓展,经济呈现产业空间链式。山区具有特殊资源禀赋与生态优势,势必成为必要的生产、生活场所,但承灾体与滑坡体时有小概率遭遇,将导致灾害事件发生。
6.健全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
问:请谈一下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理论依据和技术发展方向,特别谈一谈风险防控技术体系建设路径是什么?答:坚持以防为主,最大限度防范和化解地质灾害风险,推动地质灾害防治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需要对哪里容易发生心里有底,动态摸排危险点在哪里,还要将风险排序,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持续推进地质灾害风险隐患识别、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和基层防灾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服务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进入“十四五”以来,各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加强隐患识别,突出解决“隐患在哪里”问题,人防技防并重提高“什么时候发生”的预警能力,加快风险评价推动“隐患点+风险区双控”,加强综合治理提升防御工程标准等工作要点。预计到2025年,地质灾害风险防控为主的综2022年福建武平“5·27”群发地质灾害现场。合防治体系将得以建立,防治能力和防御工程标准将明显提升,
7.增强区域表层地球动力学认知。
任何国土空间都是在特定地质体上,为其功能提供资源环境基础,同时其开发利用又对资源环境造成压力。与传统学科比较,以地球系统科学思维,进行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研究,可以充分实现全局性、整体性、系统性、功能性之理念。为主动融入和服务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需要了解区域稳定动力学环境,找到资源禀赋、生态本地和红线约束。地壳稳定性、地震、活动断裂、山盆格局、气候分区、水文格局等地质环境条件,决定了区域非稳定动力学环境。区域非稳定动力学环境导致国土空间结构失调与功能不适宜。例如,建设适宜性、用地方向、布局合理性、防灾减灾完整性、建设性质、开发利用强度、设防标准等。依据区域地球表层动力稳定性,评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制定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清单,发挥地质灾害风险规划管控优势。
8.加强广域地质灾害风险隐患识别。
充分利用基于星载、航空、地面的空天地一体化多源立体观测体系,开展多方法、分层次、多尺度综合遥感调查,全面开展地质灾害易发区隐患早期识别和地面验证,进一步掌握地质灾害隐患底数及动态变化情况,为地质灾害风险防控智慧服务平台和风险区管控提供地质灾害隐患动态变化及地质灾害风险点、风险区信息。加强地质灾害综合遥感识别技术研发,基于星载、航空、地面的空天地一体化多源立体综合遥感观测技术,研发地表变化和形变信息快速提取技术和中低空遥感数据实时高速传输与快速处理技术,对灾害易发区进行综合遥感识别。
9.提升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技术水平。
充分发挥地质灾害防治“第一道防线”作用,继续保持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全覆盖。持续提升群测群防管理和技术水平,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制度和机制,完善网格化管理模式,加强群测群防员遴选,强化监测设备配备和技术培训,提高识灾、观测、辨灾、处置、自救、互救等能力,健全完善群测群防成功避险奖励机制,充分发挥第一响应优势。现代北斗、物联网及传感器技术为研发低成本、低功耗、便捷实用的监测仪器提供了可能,通过加强具有普适性的监测技术与方法的推广应用,将促进群测群防技术水平提升。研发低成本的便携型和抛撒型监测预警装备,基于地质灾害形成机理、动力学过程与成灾机理研究,构建多类型多参数高精度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模型和自适应预警技术,也将提高应对重大灾害的能力。
10.提升地质灾害风险预警预报精度。
深化全国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进一步推进国家、省、市、县四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网络建设,实现地质灾害易发区市级、县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全覆盖。进一步加大预警网格密度,提高预警时长,加密预警频次,提升预警精准度和时效性。结合地质灾害风险防控智慧服务平台基础数据,及时发布不同条件下区域地质灾害危害性等级,通过信息平台及时发送防灾责任人和专业技术队伍,进一步确定区域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健全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网络,实现地质灾害易发区市级、县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全覆盖。提高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网格密度、预警时长和频次,提升预警精准度和时效性。及时发布不同条件下区域地质灾害危害性等级,通过信息平台及时发送防灾责任人和专业技术队伍,及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11.探索地质灾害风险数字治理路径。
基于历史地质灾害调查数据库和地质灾害综合遥感识别、风险调查、精细调查、风险区划、实时监测、预警处置、综合治理等数据,充分发挥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开放共享优势,为深化提高数据采集频率与质量,共同深化对风险分布、发育特征、坡体变形、承灾体、动态风险、灾情险情处置、工程治理、搬迁避让等信息的挖掘,增进对不同区域灾害风险规律的认识,因地制宜制定管控策略,以适应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形势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