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究

时间:2022-10-09 13:59:19

序论:在您撰写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究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究

所谓的双创就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学生步入社会必须具备的两项技能就是创新与创业,创业的前提就是创新。基于双创背景下,高校教育还是要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思维与能力的培养,为学生鼓励,使其有足够的信心,在面对就业的时候从容稳定。

一、目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

(一)创业资金缺乏

不管在什么事情上,资金都是最大的因素,很多大学生创业资金都是由家庭资助、在校奖学金等,也就是说融资途径非常受限。大学生刚步入社会,因为信用程度较低,可以筹备到的启动资金也比较少,有些学生可能会因为资金不足导致创业失败。即使有一些投资企业会选择给大学生优秀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是因为想获取更大的利益。实施项目的时候,因为大学生社会经验有限、企业发现项目在市场发展前景不明确,决定撤资或者不按期给予资金支持,最终失败。

(二)学生未接受系统性创业教育

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相对缓慢,高校都是由教师承担创新创业培训教育,具备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技能的师资队伍并不强大。针对一些正在开展创新培训课程的高校讲,因为专业限制的因素,必须在创业课堂上才可以讲授创业知识,未能实现现场创业实践,致使大学生并不能真正掌握创业的流程,甚至对创业遇到的困难没有心理准备,容易出现一遇到困难就退缩的情况[1]。另外,因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经验与创业能力有限,创业的时候会遇到一些棘手且专业性的问题,常常在这个时候会有力不从心的感受,致使项目失败。

(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未能协同发展

因为受应试教育影响,过去传统创新创业教育更为重视讲授理论知识,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致使学生缺乏创新创业的能力。高校在面临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时候存在脱节现象,所以创新创业教育的时候应用填鸭式传统教学方式,没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更没有按照专业特征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最后创新创业教育不能融入整合培养体系[2]。针对专业教育拥有完善的教育教学制度,创新创业教育学科定位不准确,依然缺乏系统性且规范性的课程设置,理论与实践不能协同发展,未能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

(四)大学生创新创业态度存在问题

很多学生会认为,创新创业的收入比朝九晚五固定工作更可观,在国家有关政策的引导与社会舆论影响中,学生会有很强的经济观念,更愿意自己创业经商,这部分的大学生对开发的项目没有深入的了解,就是跟上社会发展走,盲目选择项目,就看当前流行什么就选择什么,依赖自己的一腔热血,在此过程中忽视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致使项目由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态度失败告终。

二、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意义

(一)提升就业率

毕业生的就业率、师资水平、科学研究水平都属于考量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当然这些指标与后期高校招生数量与规模有直接的关系,甚至影响着外界对本校的评价、国家财政资金发放等。因此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情况,及时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调整自己心态,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就业,遇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3]。使学生在创业的时候不盲目,坚持初心追求梦想,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指导的时候,还要注意在师资、课程体系方面的严格要求,建设实训基地、寻找合作企业等。另外,随着高校每年招生数量的增加,每年毕业生的数量也是直线上升,已经出现毕业等于失业的现象,难以就业,政府部门要推动就业以及创业的发展,坚持创业给予优惠、补助的原则,缓解就业压力。政府部门为创造出大量的就业岗位,在为学生提供工作机会的同时缓解就业压力。

(二)使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

现在处于知识就是金钱的时代,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既可以满足其自身发展的需求,还可以在双创环境中帮助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在提升大学生市场竞争实力的同时在创业中挖掘大学生潜力。与传统就业教育存在差异,创新创业教育更为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至此高校必须想办法提升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其创业技能,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深度结合,使其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三)为社会发展助力

人才是一切的根本,必须有高素养、高水准的综合型人才才可以为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做贡献,高校经过系统、专业的培训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才可以为社会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因为年轻人就是祖国的希望也是祖国的未来,注重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可以提升大学生综合实力,增加学生创业成功的可能性。能力强的创业大学生可以提升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综合素养,为市场输入新鲜的活力,优化市场经济风气[4]。另外社会的发展也需要高水平的创业人员,因为创业者会依靠自身能力创造更多利益,为社会的发展添砖加瓦。

三、双创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途径

(一)学生方面

大学生要想在社会中立足,还是要具备创新创业技能,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足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高校通过创建平台,引导大学生将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中,推动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建设实践活动平台,还需要学校方面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考虑与企业长期合作,建设大学生实践基地、安排学生顶岗实习,使学生在校办企业中可以学习实践知识。高校也要结合学生专业,积极组织与开展社会实践竞赛活动与科技产品设计活动,不断吸引更多大学生思考以及研究创新创业。注意产学的结合,使大学生可以将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践协同发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5]。首先大学生要具备培养自身创新创业意识,只有自己主观意愿想要提升才会主动学习、用不同的方式提升自己能力。只要拥有创新创业想法,就不会再畏手畏脚,因为自身更加明确只有行动才可以实现梦想。学生必须认真学习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对成功创业的例子有足够的兴趣,先进行模仿,随后根据自己的想法创新,充分应用互联网技术或者向专业教师咨询的方式,了解创业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有意识地提升自己创新思维。其次,提升自身创业技能,不管是哪个领域以及行业,都是需要将大学中学习的知识得到充分的应用。大学生的责任就是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切勿忘记自己上学的初衷,更不要在相对放松的环境中纵容自己玩乐,要想为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就必须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6]。俗话说:独木不成林,大学生还是要积极融入创业集体中,借鉴成功的经验,与同学深入沟通交流,采取兼职、实习、合伙创业等方式锻炼自己,提升自己能力。最后,大学生也要在创新创业中提升个人道德素养以及心理素质,步入社会以后,在人才济济的企业中有较强的心理素质、正确的职业道德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树立正确的观念、爱岗敬业、不断提升自身觉悟。

(二)高校方面

因为高校资源的有限性,大学生会盲目创业,往往会以失败告终。大学生缺乏创业能力,高校要有一定的行为,充分应用高校资源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引导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业技能[7]。高校负责人可以结合社会资源,给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帮助,经过整合社会资源,孵化大学生创业园、建设创业基地、安排学生顶岗实习,为学生安排专业的创业教师做指导。高校就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场所,然而当前部分高校关于创业的师资力量弱化、创新创业课程设置存在问题等,致使创新创业大学生不能及时接受专业的指导。学校可以考虑与社会深度合作,邀请成功企业家与创业人士具体指导,或者是担任实践的导师,开展专题讲座、结合学生当前的状态引导学生。举个例子,消防工程专业的学生,高校方面可以邀请消防局的有关技术人员为学生开展知识讲座,或者是邀请消防公司的技术人员为学生创业流程做指导。还有会计专业的学生,高校方面与当地正规的会计公司合作,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为学生传授当前工作中应用的知识以及技术,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锻炼丰富自己,提升实践能力[8]。高校经过与社会方面合作,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请创新创业导师引导学生,引导学生了解企业文化以及工作经验,在实践中提升创新意识以及创业技能。或者营造创新创业的氛围,加强培养大学生群体的创新创业认知,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同时改变传统观念,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专业素养与就业能力,保证创业教育与德育教育协同发展,当然也要结合实际情况,编制创新创业评价制度与激励体系,深层次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为了培养出更优秀的大学生,高校方面需要注意:

1.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用不同的培养方式培养不同阶段的大学生,不断优化创新创业课程体制,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日常的课程中,激发创新潜力,吸引学生兴趣。

2.建设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已经有很多高校设置创新创业学院或者是部门,给大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这些部门主要负责指导学生就业事项。高校也有与创新创业有关的社团,其实这些对大学生就业都有一定的帮助[9]。3.组建专业的教师队伍,因为教师就是授道解惑者,教师需要参与每个环节,该师资队伍主要由校内专任教师、行业有关学者、企业领导构成,监督引导学生稳定发展。培养师资队伍的时候,高校要为教师提供更多学习的机会以及优良的学习环境,教师方面要做到终身学习、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高校招聘年轻有为的教师给学校的教师队伍输送新鲜的血液。

(三)政策方面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为了保证培养出创新创业型人才,还是要适当增加对高校的投资,只有拥有足够的资金才可以建设双创教师队伍、发展人才培养项目。国家要注重大学生创新创业,不断鼓励地方与高校建立创新创业基金,制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方案,提供更多优惠以及更多的资源[10]。基于双创的背景下,政府部门要鼓励地方筹集创业基金、给办公场所提供优惠,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多途径。

(四)在教学体系中贯穿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在教育中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树立优化课内加强课外的认知,应用理论、实践、应用的方式或者课内外相结合、注重培养能力、理论与实践融合发展的教学方式,这样就可以形成低年级重视基本技能、高年级重视实践教学,构建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虚拟与实践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自己思考设计实习方案,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创新实践教学内容,实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目标。总而言之,在教学体系中更为重视教育的阶段,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给社会输送更多技能过硬、基础扎实、创新型人才,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率,切实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但是还需要多方面的鼓励以及支持,需要有关部门的资金与政策扶持、学生也要有提升自身创新创业能力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安益强.新医科背景下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考评档案建设[J].卫生职业教育,2022,40(8):20-21.

[2]钟美,段子萍.基于学科竞赛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研究——以西南林业大学会计学院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2,43(9):110-111.

[3]庄敏.茶文化融入英语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探讨[J].福建茶叶,2022,44(3):132-134.

[4]汪东平.高职院校食品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探究——评《食品专业创新创业训练》[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2,13(5):1687.

[5]郭册,姜孟珂,吕航,等.人力资本视角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经济师,2022(3):149-150,153.

[6]李安然,肖友平.基于“KSAOs”模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协同体系构建[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2(5):36-42.

[7]陈文丽.基于创新创业项目和竞赛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影响实证分析——以东莞城市学院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22,13(1):77-83.

[8]谢玉洁,于长乐,吕华鲜.“互联网+”大赛背景下地方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J].内江科技,2022,43(2):85-86,102.

[9]郑睿,邓红章.“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建构与实证——以陕西省部分高校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报,2022,34(3):92-107.

[10]仲旦彦,闫秋羽.个性化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分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3):123-125.

作者:刘帆 单位:西安思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