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互联网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分析

时间:2022-04-25 04:20:30

序论:在您撰写互联网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分析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互联网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分析

互联网是一个非常开放的移动平台,里面包括了大量的信息数据,有很多的细微点很难被监督管理机构所察觉。如果高校想要在互联网领域占据一定的话语权,就需要尽可能的深入互联网,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运用互联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改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有效的实现在如今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一、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实现对理念的的创新

因为我国很多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最初的关注重点只是对互联网的批判,没有重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组和创新,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创新无法跟上如今时代的理念创新。虽然目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大致上实现了在理念上的改变,也进行了理念的创新,但是也仅仅在理念上实现了创新,并没有在实际的方法和手段上实现创新[1]。在实际生活中,高校在互联网+时代下,仍然在运用传统的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种灌输式的教育宣传方法,并没有真正的将思想政治理念传递给学生,只是在形式上的教导。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时,还是对互联网媒体存在防备和不信任,更多的只是批判的进行。我国高校的传统媒体运用的是由点到面的单向传播方法,对思想政治观点进行数据资源的把关、议程设置、二级传递控制和框架的嵌入,能够使对思想政治的宣传实现一定的效果。但是互联网媒体的传播方法是由多个点向多个点进行的双向或多项式的非线性传递,造成进行把关的成本支出增高,对议程的设置出现多样化,对框架批判的形势加强,导致主流的宣传意识失去效果,影响了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2.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法跟上社会和技术的发展

如今,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产生了巨大的转变,传统的媒体渐渐被网络媒体所代替,互联网变成目前高校学生运用和学习的基础媒介。站在学生运用媒体习惯的角度上看,学生大多都只是从网络上看最新的时事新闻,几乎不看主流的媒体[2]。很多大学生会聚集在互联网媒体上,而且目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又是大学生,因此,高校需要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逐渐向着互联网媒体转变。但是我国很多高校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没有因时而变、与时俱进,甚至有些高校反而对互联网先进行了抵制,随后才慢慢接纳。并且高校在对互联网进行接纳时,几乎是完全被动进行的,最开始根本没办法正视互联网媒体环境,无法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转变,有的高校还想要回到传统的教育方式上去。高校在运用互联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最初是抱着批判的眼光去实施的,只看到了网络对学生的危害和存在的网络风险。这种情况下,会直接影响到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重组。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处在互联网媒体之外,互联网只可以当作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助工具[3]。这会造成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无法跟上社会和技术的飞速发展,阻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二、加强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对策

1.深入互联网,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

在互联网+时代下,深入网络之中实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转变和改革,已经迫在眉睫。针对这个问题,高校可以以的亲民执政理念当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参考依据[4]。高校也要始终坚持落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政治思想策略,较好的学习和借鉴我国领袖所倡导的平易近人风范和亲民爱民的政治思想。高校需要以自身的行为给学生的模范和表率,充分的展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导学生要认真学习思想政治理念。近几年,一首网络歌曲《爱着》在网络上走红。里面的歌词表达了只有家庭和睦,相亲相爱,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强大,这样的中心思想感动了无数网友,使其产生共鸣,向“”和“”学习的热潮也随之燃起,还有很多网友因此加强了心中的家国情怀和爱国精神[5]。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不需要用特别华丽的语言来渲染政治思想和理论,只需要运用最具民生、最实际的生活化语言和思想对学生进行感化。高校可以创建一个汇集趣味性、政治性和思想性于一体的网络平台,进行全面的思想政治创新教育。高校教师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平时所关注的热点,对其进行教育和解析,并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得到学生们的信任。还要始终贯彻服务和教育相互融合的教育方法,以人为本,增强师生间的网络沟通,并紧抓热点,引起学生的关注。高校要指导学生创建互动化、生活化、多样化的互联网平台,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传递给学生。

2.将学生作为主体,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

高校要将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转变我国传统的以教师和课堂为重点,实施的一对多的教学方式。但是这不是要完全摈弃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只是转变了传统的主导思想。如果教师只是想要一味地进行主导,那么师生间的关系就只是传授者和接受者的关系[6]。在这样的传统关系中,教师没有重点关注学生对学习的感受和体验。但是如果高校教师将指导学生作为必要的职责,将学生放在和自己平等的级别上去对待,那么师生间的关系就变成了主体间关系。在师生的主体间关系里,高校教师不但可以较好的维护自身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重点作用,还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感受当成思想政治教学里的重点核心问题去对待。高校教师需要掌握学生的心理,重视学生的不同个性,时刻的关注着学生任何时间中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体验感,从而实现较好的因材施教,这些都是高校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的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因为学生受到了教师的关心和鼓励,课堂就会成为学生习惯的地点,学生得到了鼓励和肯定,就会更加专注于学习。高校教师也需要试着将自身放在与学生相同的位置上,尽可能的获得学生的好感和信任,进而使学生可以理解教师的特点和想法,更加尊重教师的思想政治教导和传递。在互联网+时代下,运用互联网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快的理解思想政治的深刻涵义,也有利于教师增强对学生的了解,时刻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7]。

3.实现高校教师教学的互联网粉丝效应

因为网络所包含的数据资源量极大,在这么多数据信息之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几乎没有受到过人们的重视。可以受到人们重视的数据资源普遍都拥有一个特征,那就是这样的数据资源可以为互联网使用者提供一定的体验感。所以,高校教师可以提供给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的环节,使所有的教学环节都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互联网体验感,塑造成特定的商品,使学生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是促进各大高校学生,主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查看的一个必要的网络方法。我国的各大高校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资源和团队有很多,有很多的优秀人才,但是我国传统单一的线下教育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如今的教育需求,没办法做到对信息资源的共享。而在互联网+的时代下,移动平台可以让这些优秀的信息资源和师资力量,能够及时的形成共享,与其它学者进行互动和交流。这样的情况下,这些优秀的数据资源和师资力量就可以在互联网上实现传递和共享,还可以被吸收、消化和模仿[8]。站在大学生的视角去看,互联网移动平台的出现,可以帮助他们运用网络进行数据资源和知识点的一键查找和选择,获取最适合最优质的资源信息,进而体验到最佳的思想政治教育感受。并且高校的教师也能够利用互联网进行数据资源的复制、下载和一键检索,也可以将这些感受和体验利用互联网进行转化,科学的运用到线下的课堂教学中去,进而实现对数据资源的共享和复制,使学生体会到极致的课堂感受。而且互联网移动平台还能够利用对明星教师的发掘和推广,加强其吸引力,不断吸取关注粉丝量,逐渐形成了关注度、好感度和信任感,将这样的关注度也发挥到线下的传统课堂教学中,实现高校课堂签到率的有效提升。

三、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之下,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时,需要深入互联网,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并实现高校教师的互联网粉丝效应,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张端.“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

[2]孙飞,赵攀.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

[4]卢玥,任念文.“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索[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

[5]李金.“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选择[J].学术论坛,2016

[7]张志.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

[8]刘慰.论“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6

作者:陈心怡 单位:河北经贸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