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9 04:29:51
序论:在您撰写临床心理学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摘 要: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各种新的负面社会现象出现,这些社会现象的背后反映出的是愈加复杂的社会心理问题。基于临床心理学的特点和研究内容探讨了社会心理问题的特点、成因,以及预防干预模式的构建,以期减少相关心理问题的产生。
关键词:临床心理学;社会心理问题;预防干预模式
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趋进步,让我们的视野不断开阔,但是在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也出现了不少不和谐的因素。越来越多的社会争议现象层出不穷,一些严重的社会暴力事件也屡禁不止,这些猛烈地冲击着社会的安定和人民正确价值观的树立,这些行为和现象的背后折射出的是社会中已经存在并有可能继续发展的个人或群体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了要减少这一系列问题的产生,本文尝试运用临床心理学的视角积极地构建社会心理问题的预防干预模式,希望可以对相关问题和研究予以帮助。
一、社会心理问题
社会心理问题是指个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对自身的前途和未来丧失信心或对他人、组织或社会怨恨、不满的一种心理失衡现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特征。
1.发展适应性社会心理问题的普遍性
这种心理问题是指个体自身不能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特别是对自我能力、自我素质方面的认知,其心理素质及心理潜能没有得到有效、全面的发展,无法与所处的社会环境相适应,主要表现在自负或缺乏自信,志向过高或偏低,责任目标严重缺失等。在这一方面上至社会精英,下至平民百姓,很多人都会出现这样的心理问题,如:“芙蓉姐姐”、“伪娘”、“富二代拼爹”等现象所反映的心理问题。
2.暴力性社会心理问题的极端性
这是一类多以暴力、个体毁灭、恶性群体事件等极端的方式为表现形式的社会心理问题。当个体遭遇人际关系的严重冲突、重大挫折、重大创伤或面临重大抉择时,会表现出情绪焦虑、恐惧或者抑郁,有的则表现为沮丧、退缩、自暴自弃,或者更严重的则表现出异常愤怒甚至引发冲动报复的行为。这种心理投射的目标如果明确便会摧毁目标,投射在自身可能会自杀或自虐,投射在他人身上则可能会危及社会群众的生命健康,从而对自身和社会产生恶劣的影响。如,“富士康跳楼事件”、“福建南平小学伤人案”等背后所隐藏的严重社会心理问题。
3.社会心理问题的蔓延传染性
如同人生理疾病的病毒传播一样,不良心理问题也同样具有传染性,而且蔓延的速度和程度也更为广泛,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昭然若揭。如各种形式的“炫富”现象以及全国各地出现的多起针对少年儿童的杀戮事件等,都说明了当前的社会心理问题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消极示范作用非常明显。
二、临床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Clinical Psychology)属于应用心理学的范畴,临床心理学注重研究人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发生原因和性质诊断,挖掘潜在的心理病理现象,并且针对心理问题、障碍等采取综合有效地预防和矫治措施。它的最终目的是对有不适应问题、有心理苦恼的人进行援助,帮助他们恢复心理或精神的健康状态,它以被援助者的心理适应和人格发展作为根本目的。
临床心理学也探讨一般性的心理规律和行为问题,但更加关注的是这些一般性的原则如何塑造和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试图寻找个体的生活环境、心理状态、人格特征、行为活动、社会环境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进行治疗和干预,同时注重的是对各种心理信息进行测量评估。因此,要想对社会心理问题进行预防干预,从临床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我们一定能找到一些想要的答案。
三、社会心理问题原因分析
我国当前社会心理问题的产生,与社会的大环境是密切相关的,是诸多社会问题愈演愈烈的结果。所以分析当前社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对构建其合理健康的预防干预模式有重要作用。
1.社会的不平等和分化现象严重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经济在快速增长,政治也在不断地稳固,但是面临着人口多基数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国情,有限的资源在分配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在这部分人中,富二代炫富,学术论文造假,官员贪污受贿等负性社会事件充斥于耳,投射出的是拜金主义和急功近利的金钱观和价值观,是对自我缺乏认同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公认的社会不平等现象,如教育、医疗、住房等长期得不到根本性地解决,社会阶层的分化越开越严重,如农民工、下岗工人、蜗居族、蚁族等社会草根群体不断出现,广大社会底层人民无法享受到或很少享受到应有的待遇,与此同时贫富差距还在不断地拉大,生活在底层的人民难以对社会产生认同感,容易引发心理问题。
2.社会支持缺失,社会信任不足
现代都市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生活压力大,工作时间长,与亲人朋友相互交流的时间减少,而科技的进步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相对削弱了人际间的亲密互动,眼神和肢体语言交流能力的下降,使一部分人在真正面对他人的时候无法领会对方的指示,难以融入群体,容易产生人际适应的社会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在当今的市场经济和多元化社会中,人员流动频繁,人与人的关系虽然已经打破了血缘和地域关系的界限,但是带来的却是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社会上出现的“汽车碰瓷“”、“保险诈骗”、“搀扶老人”等社会现象都是目前社会信任不足所引起的。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会导致人情淡漠。如果群体之间不信任,会导致群体敌对心理的产生;人民对政府部门的不信任,会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长此以往,就会引发个体或群体的社会心理问题。
3.社会教育和心理保障体系缺失
目前社会已经开始重视对人的心理辅导和人格健全教育,但是现实情况却令人担忧。在重好成绩,考好大学,找好工作的社会大背景下使得家长和教师过分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对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心理健康的塑造,因而那些不良心理因素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梳理。而且人们对心理咨询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主动寻求帮助的人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另一方面,社会目前的相关的心理保障机制还不够健全,缺少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对出现心理问题的人员进行心理分析和专业帮助。
四、预防干预模式
社会心理问题在我们的身边发生的越来越复杂化、多样化,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更甚者对整个社会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而临床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心理问题形成和矫治的应用性学科,在实践中应该为相关心理问题的防范和干预建立自己独有的模式。
1.利用临床心理学的社会服务性,建立全民心理信息档案
临床心理学的专业性质是追求正确目标的共同性,建立群体的规范意识与正确行为,从而减少个体行为上的偏差。其关注的不仅是外在的和被意识到的心理问题,更看重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潜在的心理问题。它所关注的领域是整个社会的心理问题,着重于提高群众的社会规范意识和心理健康水平,因而具有社会公共服务性。在此基础上,我们知道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受到宏环境和微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的,但是一个人的人格在其一生中是相对稳定的。我们想要预防社会心理问题的发生,就应该全面掌握国民的心理健康动态,积极建立全民心理信息档案,才能及时地采取措施防止心理问题的出现。这种心理信息档案的建立,应该是从小到大不断变化的,就如同我们的人事档案一样,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需要不断地更新和变化,如从学校、用人单位、再到社区建立一个跨越时间和地域的心理健康档案。这样我们可以掌握个体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且如果个体发生社会心理问题并采取极端方式时我们也有确切的档案资料来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采取措施。同时有助于相关人员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介绍心理健康常识,建立全民心理健康的普查和监测机制,从而规范人们的社会意识和行为,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2.运用临床心理学的发展教育性,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临床心理学的目的是帮助个体分析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在整个过程中,个体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的调节适应能力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在之前的分析中,人们社会心理问题的出现其本质都是自我需求与社会供给相冲突的结果。但是面对同样的社会环境,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大不相同,所产生的社会心理问题也特点各异,这些都是受个体自身所受教育以及看待问题角度的不同所影响的。这就要求心理健康工作者们给予心理健康指导、人际关系适应指导、心理咨询辅导等形式来引导人们树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如:学会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以及困难、挫折和荣誉;充分了解自己并肯定自己,能够掌握自己的思想行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有独立谋生的意愿和能力,追求理想但不脱离实际;愿意与他人建立有质量的亲密关系,拥有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这样就在教育指导和心理问题之间建立起了以提高个体自我调节能力为主要工具的社会心理疏导机制,通过临床心理学发展教育性的运用,相信可以建立社会心理调适系统,充分提高个体自我调节能力,以适应社会的不断变化。
3.实施临床心理学的干预操作性,进行心理问题矫治
临床心理学在研究心理问题预防的同时也注重对已经发现的心理问题进行矫治和预防。从临床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对社会心理问题的预防个干预机制主要就是指心理干预,包括情绪认知干预和行为干预及建立社会支持等多重形式。这些都需要通过专业技能考试的,有长期实践经验的专业心理咨询人员进行操作。这样的心理问题治疗有规范的实施流程:要对心理问题严重的人员给予快速有效的心理评估并记录在心理健康档案;其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干预预防方案;再次要分阶段采取不同的技术来实施干预;最后要做好相关的回访工作,以确保心理问题疏导的效果。另一方面,针对某些严重心理问题造成社会严重后果的案例,社会舆论和公共媒体要给予客观评论,以防止这种恶性的心理问题蔓延。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城打工,这也就导致留守儿童的出现。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群体越来越大,而在他们身上也凸显了一定的社会心理问题,表现为任性、冷漠、内向、孤独等性格特征。要从人本主义关怀出发,从行为疗法的角度出发采取干预的措施,以期能有效预防以及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
关键词:留守儿童;农民工;干预
一、引言
随着大批量的农民工进城,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留守儿童的问题。我国现有流动人口已经过亿,由于各种政策、条件还不允许,所以他们的子女便守在老家,由祖辈们照顾起居,若祖辈们不在了,便是年长的照顾年幼的孩子。由于一年中鲜少能见到父母,缺少父母的关爱、照顾以及各方面的悉心指导,导致留守儿童产生诸多的心理问题。由此形成的所谓“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1-2]。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在户籍所在地,不能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而由其他监护人长期监护抚养或独立生活的儿童。段成荣、周福林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表0.95‰的抽样数据,推算出我国14岁以下留守儿童数量为2290.45万人左右。在全部留守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高达86.5%。一项历时5年的调查显示,农村儿童的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要比城市儿童严重得多,检出率高达19.8%,差不多每5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存在心理问题或行为异常,而城市儿童的检出率只有8.1%。据另一项调查显示,有55.5%的留守儿童表现为任性、冷漠、内向、孤独等性格特征[3]。
一般来说,心理学意义上的社会经济地位是经济资本(如家庭经济收入、父母职业地位)、人力资本(如父母受教育程度、工作技能)和社会资本(如单亲家庭)的结合,这三者都影响着儿童的发展。高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为子女提供了大量的辅助性条件和社会支持,而低社会经济地位的儿童在这些资源上的不足使其处于发展的高危状况中。对于低社会经济地位尤其是贫困儿童的发展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对贫困家庭的重视和社会福利改革极大地推动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留守儿童在当今中国社会生活中属于典型的低社会经济地位儿童,对留守儿童的研究不仅应该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更应该给出干预的措施。
本研究在对低社会经济地位儿童的心理问题作出描述的同时,提出针对这些心理问题的干预策略。
二、留守儿童的特点、心理问题
1.性格缺陷
农村留守儿童长期脱离父母生活,而临时监护人只能给留守儿童局限于吃饱穿暖少生病之类的表层关怀,无法给他们全面的教育。在调查中发现,在留守儿童当中,放纵溺爱型家长的比例比其他儿童要高得多。这在无形中逐渐助长了他们自私、任性、霸道、蛮横、叛逆、以自我为核心等极端性格。
2.亲情缺失
留守儿童与父母分离,长期缺乏亲情的安慰和关怀,因此大多便存在着焦虑和紧张等情绪,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差。幼年时期他们体验最多的是孤独与寂寞并且过早体验了无助的感觉,内心封闭、孤独、不合群,不愿与他人交往,害怕被别人欺负,寻求保护或自我保护的意识特强[4]。影响了孩子的行为、心理、人格与智力的发展。
3.价值扭曲
外出务工的最终目的是希望能尽快改变贫困的现状,因此,急切致富心理膨胀,极少关注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部分父母由于无法照顾子女而心生内疚,于是采用“物质+金钱+放任教育”的方式进行补偿,结果导致留守儿童逐渐养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读书无用论”、“拜金”思想抬头,认为金钱万能,很多学生小学或初中毕业就立即外出打工赚钱,放弃继续求学的机会。
4.学习普遍差
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较为低下,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家庭来看,亲情关系作为一种情感因素,对孩子的学习动机、态度、性格等产生重大的影响,成为间接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而且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农民工把孩子学业定位太低,只限于九年义务教育。但实际上,部分务工子女甚至连九年义务教育都没有完成。
从学校来看,现在的学校,尤其是边远山村的小学,师资配备不足,教学任务繁重,很难注重到每个学生。
从留守儿童自身来看,由于年龄尚幼,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没有看到知识的重要性,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根本就不注重学习。
三、预防策略
要解决关于留守儿童的社会问题,要从根本原因下手。而其根本原因便是农民工进城引起的。然而农民工进城是大趋势,城市需要农民工的参与,而农民工也需要城市的依托,因此我们只有从其他方面着手,在不杜绝农民工进城的同时,改善留守儿童的问题。
1.社会政策的改善、政府工作的扶持
第一,政府要努力提供给农民工生存的基本保障,例如住房以及暂时户口。只有这样,农民工才可以安心踏实的工作,并有机会将子女接到城市中学习。
第二,政府要提倡学校放宽对学生生源地的要求,给予农民工子女一定的求学机会。避免父母与子女相隔两地。
第三,政府要实行某些措施以扶持农业,减免农业税,增加补贴的额度,不至于让农民工满足不了基本的生活需求。大力扶持副业,鼓励利用资源发展创业。
第四,有关部门要通过多种方式,构建父母子女沟通机制,筑起留守儿童与父母情感交流的桥梁。
2.学校
完善学校教书与育人的教育功能;增设相关课程,加强精神、心理、生理及行为方面的指导教育;班主任及老师要给留守儿童特别的关爱。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留守儿童培养健全的人格,保持良好的心理环境。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一是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包括心理训练、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知识讲座等,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二是个别咨询与辅导。开设心理咨询室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一对一的直接沟通指导,排解心理困扰。三是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建立民主、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班级、团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3.父母
父母关爱的缺失是导致留守儿童各种问题发生的主要以及重要因素。做好父母的工作是避免留守儿童各种问题发生的关键。家长们要将对孩子及时的关爱提高到意识层面,要知道孩子心的发展成长更为重要,因为很多不良少年是因为得不到父母、同伴以及社会的关爱而产生的。家长要经常与子女联系,多与孩子沟通,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家长也要经常与监护人以及老师联系和交流。
4.监护人
监护人要尽力照顾孩子的各方面发展,要知道孩子的发展不止需要食物与衣服,他们还需要关注、引导、关心和爱。所以监护人要提高意识,照顾关心孩子的各方面发展。
四、临床理论的干预机制
未雨绸缪是没错的,可是在现今的社会,我们所提出的认为有效的预防措施,在很多时候并不能真正有效防止留守儿童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而且现在的留守儿童也已经产生了很多心理问题。所以我们不仅要提出预防措施,更要提出有效的干预治疗措施。针对留守儿童的诸多心理问题,研究者提出以下几点加以干预。
1.从人本主义关怀出发
留守儿童之所以会出现诸如此类的心理问题,究其原因是得不到正确的关爱。所以我们要从根本着手,给与他们适当的关爱。人本主义理论对于这一点是做得极好的。人本主义中,最具影响力的两个人是罗杰斯和马斯洛。
罗杰斯认为探索和实现个人潜能的过程被称为自我实现。什么决定了我们是否能自我实现?决定因素是童年经历。当儿童有自我意识的时候,他们自动形成了对罗杰斯所谓的积极评价的要求,即来自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人物的友爱和赞同,如果孩子没有及时体验到这些,那么将严重阻碍自我实现的发展。留守儿童之所以出现这些心理问题,与他们没有得到父母的关爱、激励是分不开的,所以根据罗杰斯的理论我们要及时给与孩子关爱,让他们能够实现自我。此时个人中心疗法比较适合,因为留守儿童缺爱,所以他们希望被关注被爱护,如果运用尊重、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等技术会让孩子体会到关注与关爱,从而较好的沟通以及解决问题。
马斯洛提出了五个需求层次,首先是物质需要,其次是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对于留守儿童而言虽然得到祖辈的疼爱和呵护,但由于自幼缺少父母的关爱,爱和归属的需要往往处于匮乏状态,容易引起心理上的压力,产生孤独、寂寞、敏感、焦虑等不良情绪。所以,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外出打工的父母们,不仅要注意满足孩子们的物质需要、安全需要,还要满足他们的归属与爱的需要。
2.从行为疗法的角度
行为疗法包括很多,但是强化疗法比较适合给留守儿童使用。留守儿童不仅缺少父母的关爱与关注,他们还缺少正确的引导,没有正确的标准来衡量许多事情,因此,留守儿童会在很多问题上发生致命的错误,对留守儿童许多外显行为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运用强化疗法是比较有效的。强化疗法是指在孩子做对某件事情时给与积极的奖励,在做错某件事情时,不给与奖励(淡化或者漠视)或者给与惩罚。长此以往,孩子就能够知道事情对错的标准。
五、结语
总之,我国留守儿童是庞大的特殊的群体,他们身上所产生的问题是急需解决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新课题与难题,并且将是这个时期内长期存在且又无法回避的问题。由于这庞大的群体仍在不断壮大,问题的严重性更加凸显,为此,我们必须把这些问题纳入社会经济总目标,综合解决,才能标本兼治。作为心理学工作者,应当高度重视,将其上升为日常工作的重点之一去研究解决,才能全面彻底地解决这个问题。
摘要:目的 对应用心理学知识对骨科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实施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74例骨科住院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7例。采用常规骨科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干预;在常规骨科干预基础上应用心理学知识对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干预前后SAS和SDS水平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临床干预方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心理学知识对骨科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实施干预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心理学 骨科 治疗 医疗纠纷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医疗纠纷与其他纠纷一样,是权利冲突与碰撞的一种必然结果,是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与患者在利益方面发生冲突的具体表现,也是患者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的一个必然结果,更是相关医疗机构在依法行医的意识上无法做到尽快适应和转变角色的一个必然结果[1]。本次研究对骨科住院治疗患者应用心理学知识进行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研究过程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1年3月-2013年3月抽取74例骨科住院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中男21例,女16例;患者年龄18-86岁,平均年龄(46.2±1.4)岁;发病时间1-13小时,平均发病时间(4.1±0.7)小时;观察组患者中男22例,女15例;患者年龄19-88岁,平均年龄(46.4±1.3)岁;发病时间1-12小时,平均发病时间(4.3±0.6)小时。所有入选患者均未精神或心理疾病。本次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等自然指标方面进行组间比较P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干预方式
采用常规骨科护理模式在治疗期间实施干预。
1.2.2 观察组干预方式
在常规骨科干预基础上应用心理学知识在治疗期间实施干预,主要内容包括:① 专注患者关心自身疾病的心理,将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过程向其进行介绍,说明配合治疗的具体方法;② 抓住患者自身性格特点,根据其社会角色和文化程度,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③ 通过日常交谈,了解患者心结之所在,通过语言沟通和心理治疗帮助其走出心灵困境,克服不良心态[2、3]。
1.3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SAS和SDS水平的改善幅度、住院治疗期间不良心理状态、住院治疗总时间、医疗纠纷发生率、临床干预方式满意度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SAS和SDS水平的改善幅度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前SAS评分为(63.96±3.41)分,干预后为(57.93±3.16)分,组内差异显著(P
2.2 住院治疗期间不良心理状态
对照组患者在接受常规干预期间有8例出现抑郁情绪,有11例出现紧张情绪,有9例出现焦虑情绪,有7例出现恐惧情绪,所占该组患者比例分为21.6%、29.7%、24.3%、18.9%;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心理学干预期间有2例出现抑郁情绪,有3例出现紧张情绪,有2例出现焦虑情绪,有1例出现恐惧情绪,所占该组患者比例分为5.4%、8.1%、5.4%、2.7%。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不良心理状态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2.3 医疗纠纷发生率和临床干预方式满意度
对照组骨科患者在住院接受治疗期间有8例医疗纠纷事件发生,该组医疗纠纷发生率达到21.6%;观察组骨科患者在住院接受治疗期间有1例医疗纠纷事件发生,该组医疗纠纷发生率达到2.7%。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医疗纠纷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2.4 住院治疗时间
对照组患者共计住院接受治疗(18.52±2.31)d;观察组患者共计住院接受治疗(12.17±2.95)d。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总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3 体会
在骨科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应该让患者切实感觉医务人员是一位懂医的朋友,能够帮助其解决身边的实际困难。医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该科学、实事求是地将病情和疾病所存在的风险向患者或向其家属告知。需要实施手术治疗、接受特殊检查或治疗的,应当在第一时间将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向其进行说明,并取得书面同意,以使医患纠纷的实际临床发生率降低[4]。
[摘 要] 近年来,随着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的上升,国家对于学校心理辅导工作日益重视,然而在防范学生心理问题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临床心理学意义的角度探询预防学生心理问题,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以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 青少年;心理健康;临床心理学;学校心理辅导
一、引言
青少年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发育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变化,在学习、生活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以及自我意识等方面会出现各种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在成长时期,如果心理不健康,会导致躯体疾病,甚至会发生偏离社会规则的事情。所以关心青少年的成长,早期发现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发展非常重要。
二、学校心理辅导的意义
学校心理辅导目前受到高度重视,关于如何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讨论广泛开展。在探询学校心理辅导模式的过程中,临床心理学的应用有其特有的意义。首先,临床心理学注重对人类个体的能力和特点的测量和评估。这种测量和评估通常是针对个人的,有时也针对大样本群体。因为其具有针对性,收集的资料更加可靠。其次,临床心理学工作者要综合来自临床实践和其他研究中的知识,努力去对某一个体进行评估,并最终理解和帮助他。临床心理学工作者虽然也对一般性的心理规律以及行为问题感兴趣,但他们更关心这些一般性的原则如何塑造和影响一个人的生活,以及如何进行治疗和干预。同时,临床心理学家在对心理困扰进行干预时更注重理论研究和系统的评估结果的作用,而不像精神病学家和社会工作者那样直接关注治疗。
三、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的为防范学生心理问题,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然而,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师资培养问题。当前从事学校心理辅导的教师大多数是半路出家,有团队干部、班主任、校医、政治课教师等,对心理学知识尤其是心理辅导的基本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和掌握。
信息与技术缺乏的问题。中小学中往往缺乏必要的评估手段,测量工具落后,许多修订的量表因不合国情而不能发挥评价作用,对心理辅导的发展极为不利。而且由于部分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较低,特别是缺乏相应行为规范的约束和指导,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失控现象时常发生,并造成了一些极为负面的影响。
流于形式的问题。相当数量的学校和教育工作者错误地认为,素质教育、心理辅导仅仅是形式而已,升学、“应试教育”才是根本。因此有些学校虽然名义上开展了心理辅导的实验和研究,也开设了心理教育的课程,配备了教师,设置了心理咨询与辅导室,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等,但是由于忽视教育者自身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最终使学生心理辅导流于形式,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地区间差异问题。当前,学校心理辅导上海、北京等地区已进行了近20年的研究与实践,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就全国内地而言,发展极不平衡,悬殊很大。有相当多的地区对此还很陌生,连最基本的常识和观念也很少了解,违背心理健康教育的行为和事件常常发生。特别是广大农村的中小学,无论是重视程度、普及面还是发展水平都很不理想,两者差距十分显著。
四、对策
对于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在学校心理辅导模式中,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临床专业水平,二要切实做好学生的临床测量评估工作。
学校心理辅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推进这项工作向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必须建立一支训练有素、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师资队伍。增加师资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有更多的高等学校大力发展相关专业,为普通学校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有关心理辅导专业人员的积极介入,将对此项工作专业化发展方向有积极的意义。另外学校心理咨询教师遇到自己无法提供有效帮助的个案时,要及时将其转介到校外的专业机构接受咨询或治疗。
学校开展心理辅导工作时,要以预防为主。而且在发现学生刚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发现,不至于日后酿成大错,这就体现了心理测验评估的重要性。在临床心理学领域,至今尚没有一种方法能完全替代心理测验对心理特征进行客观定量的评估。心理评估在医学心理学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临床心理学的两个基本任务:一是临床心理评估;一是心理治疗与咨询。显然评估是治疗和咨询的重要前提和依据,同时心理评估还可对治疗和咨询的效果做出判定。
临床心理学对于防范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意义重大,在学校心理辅导模式中除了要加强师资队伍的临床心理学师资和注重临床心理测验的应用外,还应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进行全方位的教育。重视全体教师充分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将对学生的心理辅导渗透于各利中,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这是团体心理辅导最重要、最大量的心理素质训练。学科教学心理教育的渗透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促进课堂学习认知、情感与行为技能发展的活动。
【摘要】目的:探索临床心理学研究生接受精神科实践学习的效果,并为以后培训的改进和推广提供启发。方法:为客观评估精神科实习效果,选取2009—2012年间在安定医院接受精神科实习培训的研究生共37人,另外选取安定医院2008年和2010年的第1年住院医师共40人。比较临床心理学研究生在培训后参加精神科症状学基础知识闭卷考试的得分与第1年住院医师在该考试上的得分差异情况;同时从曾受训的学生中选取36名发放自编精神科实习情况调查表,来考察受训学生对培训的主观看法和感受。
【关键词】精神科实习;症状学;临床心理学培训;调查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相应的,对临床心理学专业人员的培训也逐渐进入系统化的阶段。在实际工作中,临床心理学家常常会遇到来访者表现出精神病症状,需进行转介的情况,如何对来访者进行观察以评估是否需要精神科医生的介入是非常重要的。若没有及时建议来访者接受精神科治疗,延误了病情,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临床心理学家不仅需要掌握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理论和技术还要掌握基本的精神科常识,以及积累与各类精神障碍病人接触的经验。
欧美各国在对临床心理学专业人员的培训上,均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学生不仅需要完成相应科目的学习,还要在医院、咨询中心等机构积累一定时长的临床实习经验。如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PA)则规定,学生必须在督导下积累1500 h以上的临床经验方可取得职业资格。学生通常是在大学的临床心理培训门诊,大学的心理咨询中心,APA指定的精神病医院,综合医院的心理科、精神科等机构完成这一要求的实践。澳大利亚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分会在对研究生的项目认证中,要求必须在课程作业期间对学生进行实习培训。硕士生要求1000 h的实习,而博士生要求1500 h。德国对于心理学的心理治疗师的培训分为理论部分、实践培训部分、临床实践部分、自我体验部分、其他理论学习及论文报告共5个部分。其中临床实践部分明确规定应包括精神病院工作600 h,占总培训时长的14.3%。
目前我国还没有明确的关于临床心理学专业人员接受精神科实习的培训规定。然而,我国精神科疾病的患病人数又是一个不能忽略的数量。一项针对我国四省63004人的抽样调查显示,1个月内任一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为17.5%(95%的置信区间为16.6—18.5),心境障碍的患病率为6.1%(5.7~6.6),焦虑障碍为5.6%(5.0~6.3)。如果临床心理专业人员对临床实践学习,尤其是对精神科疾病的实践经验缺乏,可能会导致在实践中存在不能及时甄别精神病症状或未能及时转介而延误治疗的情况。
在国外,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与精神科医生一样,是一个国家心理健康领域的主力军。例如在德国,从事心理治疗工作的心理学背景的心理治疗师占3/4之多,他们与精神科医生共同从事对各类精神障碍、心身疾病病人的治疗工作。而我国经过良好培训的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人员严重不足,迫切需要加强对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人才的培养。
从发达国家的专业人员培养情况看,我国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重点应放在对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研究生的培养上。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员注册系统的注册标准(2007)规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中应该包括心理针对临床或咨询心理学领域的实习(见注册标准2.08)等。对于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实习及接受督导的情况提出了具体规定。此外,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对注册实习机构(见注册标准4)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陈红等对22所高校本科生、研究生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培养课程及计划进行了研究,发现我国高校在此方面与国际发达国家对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研究生的培养存在明显差距。研究发现仅有21.4%的学校既包括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实习,也包括精神病学的实习;在实习时间方面的要求也很不一致,时间比较短或没有具体的时间要求等现象突出。在陈红等研究的学校中,许多是211重点大学,而全国众多的非重点大学的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和方案,可能情况更为参差不齐。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教研室参考国际发达国家的重要大学的情况,自2003年就开始制定对临床心理学专业硕士、博士的培养方案,至2009年共进行了4次修订。事实上,从1990年代开始,进入临床心理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都必须经历在北京大学或其他高校、中学等心理咨询或治疗中心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实习过程,并由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教研室的教师提供个体或集体督导。鉴于临床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尚缺乏精神病学的临床经验,这一手册规定临床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需具备至少240~320 h的精神科临床实践和学习经验。自2002年起,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系教研室每年利用假期安排临床心理学低年级研究生赴精神科实习,此后逐渐固定到北京市安定医院进行为期6—8周的精神科临床实践和学习。
由于目前国内尚没有针对临床心理学研究生进行精神科临床实习的相关研究,本文希望通过对近四年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系研究生进行赴精神科临床实习的情况进行总结,以探讨临床心理学研究生接受精神科实践学习的效果和影响,并为以后培训的改进提供依据,为国内相关培训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进入精神科实习的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均学习过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引论、心理测量等与临床心理学相关的课程。
样本1:为客观评估精神科实习效果,本研究选取2009~2012年间接受安定医院精神科实习培训的研究生共37人作为研究对象,接受培训时的年龄21—28岁,平均年龄(23±1)岁,其中男生5人,女生32人。29人本科所学专业为心理学,2人为临床医学,另有6人所学专业分别为护理、新闻传播、社会工作、动物科学、公共事业管理和植物保护。除1人本科毕业后因考研耽搁1年外,其余均本科毕业后直接升入研究生阶段。在完成6~8周的临床实习后,所有受训者均参加精神病学理论知识考试。考试题目由安定医院精神科第1年住院医师考试题库抽取,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
同时选取2008年和2010年安定医院第1年住院医师共40人为对照组,均为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年龄24—28岁,平均年龄(26±1)岁,其中男生10人,女生30人。收集其在完成1年的临床实习后参加该考试的成绩作为对照组成绩。
样本203:为考察受训研究生对精神科实习培训的主观看法和感受,在2005—2012年间接受过安定医院精神科实习培训的人员中,选取36名受训者发放自编调查问卷,其中男生8人,女生28人,28人本科所学专业为心理学,2人为临床医学,另有6人所学专业分别为护理、新闻传播、社会工作、动物科学、公共事业管理和植物保护。受训者填写问卷时的年龄21—29岁,平均年龄(24±2)岁,参加培训时的年龄21—28岁,平均年龄(23±1)岁,至今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年限0—7年,平均工作年限为(1±2)年。
1.2实习培训内容
临床心理学研究生进行精神科实习的主要培训内容包括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两个部分,具体方案由本文第一作者根据北京安定医院临床精神病学的教学大纲结合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研究生的实习要求而总结制定。
理论培训部分主要涉及精神科症状学诊断、常见精神科疾病的介绍等;临床实践部分包括实习研究生在医生的指导下与病人直接接触,积累对精神疾病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症状学的了解等。研究生要先在具备精神科背景和心理治疗经验的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理论学习,随后被分入不同的病区,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临床访谈和学习,参与查房和案例讨论。理论培训部分的培训内容及要求见表1。
1.3工具
1.3.1精神病学考试题目
考试题目共包含100道选择题,所有题目均抽取自安定医院第1年住院医师期末考试题库,内容包括症状学、精神疾病的分类、表现、特点以及常见精神科药物的疗效和使用等。每题计1分,满分100分。
1.3.2自编精神科实习情况调查表
共包含19个条目,其中2个为开放性条目。条目1~13均为实习培训的大纲中所涉及的内容,包括精神病学理论知识、诊断标准和方法、对精神病人的访谈;条目14~17为心理评估、测量与心理治疗的应用等。调查问卷的条目的编制主要考虑临床心理学研究生在精神病医院实习涉及3大部分内容:精神病学基础知识,精神疾病的鉴别、诊断与精神科治疗,精神疾病的心理评估、测量与心理治疗。受训者根据自己对实习的看法和感受,对每条目进行1(完全没有收获或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工作完全没有帮助)~7(收获非常大或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工作帮助非常大)点计分。条目18和条目19为开放性条目,要求受训者补充其他收获和提出改进建议。
1.4统计方法
本研究为单因素组间设计,描述性统计指标包括平均值和标准差计算,采用独立样本£检验比较两组被试在精神科症状学基础知识考试上的得分差别。采用软件SPSS13.0完成。
2 结果
2.1精神病学理论考试成绩
精神病学理论考试临床心理学研究生(样本1)所得分数的范围为65~90分,平均得分(81±5),40名第1年住院医师得分范围为62—96分,平均得分(77±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2.38,P
2.2自编精神科实习情况调查表得分情况
对样本2在自编精神科实习情况调查表各条目得分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得分最高的3个条目是:“症状学相关知识”“精神疾病的精神科治疗原则”以及“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特征”。得分最低的3个条目是“心理测量工具在精神科病人中的应用”“精神药物治疗后病程发展特点”以及“精神疾病的心理治疗方法”(表2)。’
对样本2在开放性条目上所填写内容进行整理,其中关于“其他收获”部分报告人次在3次以上的内容有“与病人直接接触,改变对精神科病人的偏见”以及“参与专家查房、案例讨论”。而关于“改进建议”部分,报告人次在3次以上的内容有“希望增加实习时间,接触更多科室”和“希望得到更多专家、医生的指导并参与案例讨论”等(表2)。
3 讨论
3.1培训的现况和改进
本研究结果显示,临床心理学研究生参加精神病学理论考试的成绩略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提示在接受了为期6—8周的精神科理论知识培训之后,临床心理学的研究生能够基本掌握精神病学基础知识,包括症状学、各主要精神障碍的症状和诊断标准等。而从主观问卷的调查结果来看,学生感到“收获最大”或“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工作帮助最大”的3个条目也正是“症状学相关知识”、“了解精神疾病的症状特点”以及“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特征”,说明虽然培训内容偏重精神科基础知识而不是心理咨询的技巧,但是心理学系的研究生仍然感到有很大收获,其所掌握的精神科基础知识对他们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工作也有很大帮助。
以下分别从培训的日程安排、培训方式和教师选择3个方面详细讨论培训的现况和未来应考虑的改进。
首先,从培训的日程和内容设置来看,目前为期6~8周的培训基本能够实现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包括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两部分。从精神病学理论考试的结果来看,理论学习部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另外,主观问卷的结果显示研究生在精神病学理论知识、诊断标准和方法两个方面均感到收获很大。不过,主观问卷的结果也提示培训的安排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报告对于“访谈与心理治疗的应用”这一内容感到收获较小。一项对大学、精神科(精神病医院)以及综合医院的心理门诊负责人的研究发现,各机构负责人认为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具有扎实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职业能力非常重要。因此,在今后的培训中可以考虑加入精神科中的心理治疗应用这一方面的相关内容,具体应包括对精神科病人进行心理评估、心理测量、精神疾病的心理治疗原则和心理治疗方法等。
另外,在开放性条目上,许多学生报告希望能够增加实习时间,接触更多的科室和病人。故在今后的培训安排中,也可以考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延长实习时间。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注册系统的注册标准并未明确规定具体的实习时间的要求,是考虑到目前的国情。国外发达国家临床心理学学生的实习时间通常为1年,根据我国的情况,可考虑将精神科实习时间定为1~3个月;进行心理治疗或心理咨询的临床实习时间可以在3—6个月或更长时间。
其次,从培训的方式上来看,目前的培训采取理论与见习相结合的培训方式,而受训学生在精神科症状学测验中得到良好成绩和主观问卷的作答情况可以基本反映这一培训方式的适用性。通过理论的讲授可使学生形成精神疾病症状学的基本概念和思考问题的基本框架,而通过在病房中与患者的直接接触,则可以增加学生对精神疾病的感性认识。
最后,从教师的选择上来看,目前的培训选择既有精神科背景又有丰富的心理治疗经验的老师来带教,本文作者认为这一点对于保障培训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与患者的接触中,同时拥有精神科背景和心理治疗经验的老师也能够更好地解答同学们的困惑,分享针对精神科疾病的心理治疗经验,指导学生将心理学知识与精神科的诊断评估结合在一起,综合的理解问题。这也是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注册系统为什么规定注册实习机构中必须拥有已经注册的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督导师和心理师的原因。因此,在实习机构带教老师的选择上,应选择同时具有精神科背景和心理治疗经验的老师以保障培训的效果。
3.2培训的意义
目前心理治疗与咨询专业人员的数量与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相比,所占比例太少。而且这些心理治疗与咨询从业人员受训背景也存在较大差异,存在只学习过临床心理学相关知识而缺乏其他必要实践培训就直接从事临床或服务工作,或直接将所从事的精神健康或心理健康工作冠以临床心理的名义从事临床治疗的情况。如果按照西方发达国家的比例来推算,我国需要约86万心理治疗与咨询专业人员。而这个理想状态目前还难以实现,心理咨询治疗领域专业人员的缺口仍然很大。
我国特有的羞耻感文化往往衍生出病耻感,许多病人及其家人在羞耻的情绪影响下迟迟不肯到精神病专科医院就诊,其中一部分人则有可能转而到心理咨询门诊来寻求帮助。这就需要临床心理学专业工作者具备一定的精神科症状学常识。因此,规范而系统的精神科临床实习就显得尤为重要,有助于提高临床心理学研究生对精神科疾病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其与病人直接接触的经验,提高临床实践的胜任力。
4 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存在以下一些不足:其一,由于缺少对受训学生在参加培训前的“基线”水平的测量,因此学生在参加培训前所掌握的知识和技巧的程度的不同可能会对研究的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这种笔试成绩主要反映了受试者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能等同于实际应用的能力。其二,由于实际的培训安排受到时间、地点等的限制,不同年度的受训学生所接受培训的时间长短并不统一,培训时在不同的科室实习的时间也未能做到完全统一。另外研究所采用的样本量偏小,对照组的选取在学科背景等方面未能做到完全匹配等,也会对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今后的相关研究可以在受训前加入基线水平的测量,增加实际运用能力如病例评估等方面的测试,以更客观地考察培训的效果。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将受训内容和时间标准化,并收集更多学生参与培训的效果情况,以降低受训时长、学生个人因素等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精神卫生法已经颁布,预计未来会有更多的心理学专业人员进入医疗系统从事心理治疗工作,这就更需要重视对于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人员的精神科基础知识和诊断评估技巧的培训。此外,随着《精神卫生法》的实施,临床心理学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对临床心理学研究生进入精神科实习的相应制度建设和系统培训有待引起进一步的重视。
摘要:目的 通过对中西医和心理学领域关于消化性溃疡文献的搜索整理,归纳出一套临床干预路径。方法 文献查找及归纳。结果 基本了解学界对于消化性溃疡的干预方法,提出自己的改良观点。结论 目前临床对消化性溃疡的心理干预多采用健康教育,没有系统的心理临床路径的干预模式。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心理;临床;干预路径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也可以发生于酸性胃液接触的任何部位,如食管下段、胃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空肠及具有异位胃粘膜的Mecke1憩室,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本病绝大多数患者是以中上腹疼痛起病,或以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作为首次症状。消化性溃疡疼痛特点:长期反复发作;反复周期性发作;溃疡疼痛与饮食之间的关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和节律性;十二指肠疼痛多出现中在上腹部,或在脐上方或在脐上方偏右处。
1 国外对于消化性溃疡的研究情况
溃疡病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大量研究表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是由一种或多种有害因素引起的。各种与发病有关的因素如胃酸、胃蛋白酶、感染、遗传、体质、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神经精神因素等,通过不同途径或机制,导致上述侵袭作用增强和或防护机制减弱,均可促发溃疡发生。
1.1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以下称PU)致病因
临床上将PU致病的主要病因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幽门螺杆菌;二是非甾体类抗炎药;三是其他因素,包括遗传、精神心理、饮食习惯和生活事件等。
1.1.1 幽门螺杆菌(HP)
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Marshall和Warren自人的胃粘膜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使PU的病因学和治疗学发生了重大变革:一是PU患者的HP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二是HP感染者发生消化性溃疡危性显著增加[2];三是大量临床研究证实,成功根除HP后溃疡复发率明显下降[3]。
1.1.2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美国每年约10万患者因使用NSAIDs出现不良反应入院,其中15%~25%导致消化性溃疡[4]。国外有学者对1625例NSAIDs服用者长期随访发现,服用NSAIDs导致PU的危险系数为2.12,比HP感染阳性的意义更大[5]。已有PU的患者继续服用NSAIDs,溃疡愈合后其再发率为35.8%,对照组为8.3%[6]。
1.2 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
治疗原则是消除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预防复发和避免并发症;选择药物要效果好、价廉、使用方便和个体化;必要时手术治疗。
根除HP治疗是消化性溃疡治疗的关键。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在治疗上相同点在应用制酸药物(包括H2受体阻滞剂或质子泵抑制剂及一般碱性药物)杀灭HP;不同点是胃溃疡的治疗需用促进胃排空药物;而十二指肠溃疡则不宜应用,而多用抗胆碱药物。目前多使用联合治疗方法进行HP根除治疗。三联疗法为一种铋剂或PPI加上两种抗生素。如初次治疗失败可使用铋剂+PPI+2种抗生素的四联疗法。
2 中医对消化性溃疡的研究
2.1 定义及临床表现
中医认为消化性溃疡属于“胃脘痛”的范畴,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凡由于脾胃受损,气血不调所引起的胃脘部疼痛,称之为胃痛,又称胃脘痛,发病时常伴有脘胀、纳呆、泛酸、嘈杂、恶心呕吐等症状[7]。
2.2 中医对于消化性溃疡的病因病机解释
中医认为胃痛的发生主要是由外感寒邪、饮食不节、七情失和、久病体虚等因素,影响了胃气的和降,导致气机不畅,不通则痛。根据具体辩证不同,对于胃痛的解释有如下几种。
2.2.1 寒邪客胃,气机郁滞
外感寒邪,客于胃腑,寒性凝滞,阳气被遏,气机不畅,寒主收引,胃络拘急,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故胃卒然暴作。寒邪得温则痛减,遇寒则痛增;热能胜寒,故喜热饮;胃无热邪,故口淡不渴;苔薄白属寒,脉弦主痛,紧主寒。
2.2.2 饮食不节,脾胃受损
暴饮暴食,宿食停滞;或过食生冷,寒积胃脘;或恣食肥甘辛辣厚味,湿热中阻;或饥饱失常,脾失健运,均可损及脾胃,以致脾胃气机不和,遂成胃痛。寒湿内阻,则有中脘胀闷,泛吐清水,得温痛减,苔白腻等气机不运之象。
2.2.3 情志失畅,肝胃不和
抑郁恼怒,神智不畅,致肝失疏泄,横逆犯胃,气机阻滞,而成胃痛。脘痛连胁,嗳气,每因情志因素而痛。
2.2.4 体虚久病劳累,脾胃虚弱
禀赋不足,或久病脾胃受损,或劳倦过度,均可导致脾胃虚弱,或为中焦虚寒,胃失温养,或为胃阴不足,胃失濡养,而致胃痛隐隐。
2.3 中医对于消化性溃疡的鉴别
中医概念中,胃痛与胃痞、真心痛、胁痛、腹痛的症状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却又不尽相同。
2.3.1 胃痛与胃痞
胃痛以疼痛为主;胃痞则是心下痞塞满闷,触之无形,按之不通的病症。
2.3.2 胃痛与真心痛
胃痛多表现为胀痛、刺痛、隐痛,有反复发作史,一般无放射痛,伴有嗳气、泛酸、嘈杂等脾胃证候;典型真心痛是当胸而痛,且多为绞痛、紧缩样痛或压榨样痛,痛引肩臂,伴有心悸气短,甚至汗出,病势危急。
2.3.3 胃痛与胁痛
胃痛以胃脘部疼痛为主症,多伴泛酸、嘈杂;胁痛以两肋疼痛为主。
2.3.4 胃痛与腹痛
胃痛指心窝以下胃脘部发生疼痛;腹痛是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
2.4 中医对消化性溃疡的干预手段
中医针对外感寒邪、饮食不节、七情失和、久病体虚等因素进行干预的治法常以理气和胃止痛为基本原则。邪实者以祛邪为急,正虚者以扶正当先,虚实夹杂者则应邪正兼顾。
沙洪杰用平胃安中汤治疗消化性溃疡,分为脾胃虚寒、肝胃不和、瘀血阻络、脾胃阴虚四型,在治疗中随症加减,治疗上以扶证祛邪为法[8]。王红、王芳等把消化性溃疡分为五型:肝胃不和型采用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法;脾胃虚寒型以温运脾阳、健脾和胃为法;肝胃瘀热型以清热和胃、疏肝止痛为法;胃阴不足型以滋阴养胃、佐以调气法;瘀血阻滞型以逐瘀通腑,缓急止疼为法[9]。任小强认为消化性溃疡属中医学胃脘痛范畴,辨证以寒、热、虚、实,气滞,血瘀为纲,治宜疏理气机以止痛,分4型进行辨证治疗[10]。金强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3 心理学对消化性溃疡的研究
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指导下,学界逐渐发现引起PU的因素除了HP以及NSAIDs外,包括遗传、饮食习惯、吸烟饮酒、生活状态及生活事件、精神等因素都与PU发病有关,尤其是老年消化性溃疡与精神心理因素的关系较年轻人更加密切。因此,学界针对上述心理因素进行了广泛研究,具体研究结论如下。
3.1 遗传
PU患者家属中,PU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单卵双生儿患消化性溃疡病者占50%,双卵双生儿仅占14%[14]。
3.2 饮食习惯
饮食无规律和暴饮暴食与PU密切相关,不良习惯可影响消化功能,造成消化不良,而消化不良可削弱胃粘膜的屏障作用,并影响粘膜的修复[15]。爱吃零食也被认为是PU易发因素之一,因为吃零食后,刺激胃酸分泌,多余的胃酸损伤胃及十二指肠粘膜,造成PU[4]。
3.3 吸烟饮酒
研究指出,吸烟者较不吸烟者PU发生率高2倍[4]。而关于饮酒诱发PU这一结论,目前学界尚存在争议。有的学者认为饮酒量和年限与PU显著相关。因为酒精可对胃粘膜产生刺激而破坏胃粘膜屏障;促使胃酸和胃蛋白酶原分泌增加;影响幽门括约肌的关闭功能;减少胃十二指肠粘膜内的血流量,促使溃疡的发生及复发[16]。而Peterson、Barnett的研究结果指出饮酒与PU并没有明显相关[17]。
3.4 生活状态及生活事件
某些整天处于紧张状态或过度疲劳的职业人群,容易出现PU甚至消化道出血。其机制与精神紧张、过度疲劳、熬夜等可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粘膜血流异常而导致缺血缺氧,进而促使溃疡形成[18]。人们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也称应激源,造成心理应激并可能进而各种躯体症状,属于心身疾病。Venstein的研究结果表明生活事件刺激会导致PU的产生[19]。
3.5 精神因素
紧张、焦虑、情绪波动大会引发PU,具体促发溃疡的机制尚不清楚,有的研究结果表明,紧张、焦虑和过分压抑等情绪,可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通路而影响消化系统功能,进而与PU的发生密切相关[20]。美国对4500位成年人进行13年跟踪观察,其中68%承认自己有紧张情绪,208位患有PU,相对危险性为1.4~2.9[21]。此外,大多数PU患者都有焦虑、抑郁或焦虑合并抑郁等明显的不良情绪,情绪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也是PU的一个致病因素[22]。
3.6 人格因素
Piper(1977)等人研究发现消化性溃疡患者更多具有内向神经质特点,表现为人际关系淡漠、刻板、僵化和保守的倾向,孤僻、好静、悲观,遇事思虑过度,易怒但又常压在心里不能发泄出来。卢云芳研究发现极端A型性格与消化性溃疡关系密切[23]。张晓萍,杨泽之认为具有这些性格的人好胜心强、雄心勃勃,有时间紧迫感,心理上经常处于紧张、急躁、焦虑、忙乱状态,情绪反应激烈[24]。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具有A型性格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患者是胃溃疡患者的2倍,说明A型性格的人群更易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卢宁等研究发现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个性多为内向情绪不稳定性,并证实这种个性倾向是消化性溃疡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25]。
3.7 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的缺乏使个体得不到情感的支持,无安全感,不易保持身心健康。社会支持的缺乏是消化性溃疡的高危因素[26]。Medalie等研究发现消化性溃疡和应对方式明显关联[27]。黄慧婷发现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消极应对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8]。
4 A型行为量表研究
在国外研究中,A型行为的鉴别诊断方法大致有两种,一是录像临床检查,也称为定式晤谈,是由弗里德曼和罗森曼开发的第一个TABP检测工具;另一种则是各种自评式问卷调查,包括Jenkins活动测量问卷、Framingham A型行为量表和德克萨斯A-B型行为测验。上述量表中,测试效果最好的是VCE(SI),因为晤谈时能提供一种唤起特定行为和情感外在表现的环境,通过对其言行的观察和评定而得到阳性结果。而大多数自评问卷因为受到主观影响,个体对于自身的阳性行为表现未能察觉而造成测试效果与SI比较而言略差。但量表比起SI而言,对于实施者技术要求不高,简单方便,因此仍然具有很大的使用空间。
5 临床心理干预
5.1 消化性溃疡传统治疗手段的不足之处
目前临床上对消化性溃疡的心理干预多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它要求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的,完整的连续体,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的、心理的和行为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消化性溃疡是典型的心身疾病,是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5.2 消化性溃疡临床心理干预
消化性溃疡患者心理干预的方法也从最初单纯的认知疗法(目前常用的主要是理性情绪疗法、自我指导训练、Beck认知治疗和问题解决治疗等)逐渐发展为认知疗法与行为疗法相结合进行干预。其中行为疗法针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主要干预手段是渐进肌肉放松训练。近来又引入了以绘画治疗、书法治疗、音乐治疗为代表的艺术心理治疗手段对患者进行干预,让患者置身于安静缓慢的情景中,与原本A型行为进行拮抗缓和原本焦虑的情绪。
综合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干预手段以及心理社会因素研究,我们发现,对消化性溃疡进行心理的临床干预大部分都是结合了健康教育或者以某个单一心理技术进行临床干预,在人员上都是以传统医生和护士为主。在方法上,还是以知识的传播和单一技术即时干预为主,没有真正地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各种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在对患者的心理支持上,停留在一般的理解和同情,是站在医护人员的角度,指导病人怎么去改善自己的行为,未能做到帮助患者化解生活矛盾,也未能让患者在离开医院之后能够凭借接受到的临床心理干预方法得到成长。
在对消化性溃疡的心理社会因素的研究中,研究还是比较深入,从各个方面阐明了消化性溃疡病人是怎么被这些心理社会的因素影响,从而可探讨出一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生理指标的具体方法。但这些研究主要还是探讨这些因素是怎样对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发展转归起到作用;另外还有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根据每个因素的特征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干预手段,只是这些手段没有从中进行临床上的实验验证,并且也没有把各种手段系统地结合到一起形成完整的临床路径。
摘要:心理障碍被视为某种适应不良的心理过程的表现,这使得对心理障碍的理解限定于纯粹的病理性模型。理解心理障碍需要理解这些现象的进化起源和功能,这是一种广义的积极心理学的思路。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看临床心理学,可以丰富对异常心理现象的理解,为异常心理现象提供进化的解释,藉此为临床工作拓展新的思路。这种探讨将有助于在进化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之间引起更多的良性互动,有助于推动临床心理学的积极心理学转向,这对于进化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都是一种丰富的可能。
关键词:进化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病理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精神分析
进化心理学(Evolutionary psychology)是当代心理学的一种新取向。进化心理学将进化生物学的方法应用于心理学研究,应用进化的思想解释人类心理及行为,从而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人类行为的综合观点。进化心理学家把人类的思维看作是为了应付特异的环境挑战而数百万年来不断进化的信息加工装置,具有模块性和适应性的特征。进化心理学把“过去”看作理解心理机制的关键,把适应和压力看作心理进化的动力,认为心理机制是由“模块”构成的,功能分析是理解心理机制的主要途径,行为是心理机制与环境互动的结果。进化心理学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学分支,而是采用进化的方法看待和研究所有的心理现象,所以进化心理学可以和所有的心理学分支发生作用。
临床心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诞生于1896年的宾夕法尼亚大学。但临床心理学的思想及心理治疗的思想,很早就出现于哲学和宗教的传统中。从这个角度而言,临床心理学的实际存在早于这个名词被确立下来。事实上,临床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的探究和实践,在18到19世纪的欧洲,已经逐渐在神经科医生和精神科医生中开展开来。作为这场运动的体现和成果,精神分析是临床心理学的第一个范式,产生了对病理心理学的系统理解及干预方面的全面革新。自此之后,临床心理学逐渐独立于精神医学,开始探究自身的范式。临床心理学的诞生受到诸多历史、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作为重要的时代精神,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的巨著《物种起源》是精神分析的重要思想源头。100多年以来,进化理论和临床心理学都经历了长足的进展,当代重要的进化理论——进化心理学对临床心理学的影响,及二者的交互增益,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一、进化心理学的兴起和基本观点
进化思想源远流长,西方的进化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 611—547 B.C.)。进化思想成为一门系统化的科学开始于达尔文(charles Darwin 1809—1882)划时代的工作。随后,进化思想深入到生命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心理学的发展。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在他的名著《心理学原理》中首次使用了“进化心理学”这个名词。1989年人类行为和进化协会成立,并出版了《进化与人类行为杂志》(Journal 0,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标志着进化心理学的诞生。其主要创始人有David Buss、Jerome H Barkow、Leda Cosmides和John Tooby。在进化心理学的框架下,相关的研究在不同的领域内展开并获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如性选择与亲本投资理论、认知模块理论等等。进化心理学认可并采纳所有已存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并将这些研究方法置于进化的大背景下,构建出某种元心理研究方法。这样一来,无论是人类的认知过程、个体差异,还是社会文化心理,都可以从进化的角度探究,以探明它们在种群的进化过程中解决了何种适应问题,以及以什么方式解决了该问题。
进化心理学一经创立便迅速与心理学的其他分支相融合,如进化社会心理学,进化认知心理学等等。国内专家叶浩生、许波、张雷、熊哲宏从不同角度介绍了进化心理学的进展并翻译了相关著作。这些著作及文章的发表,推动了进化心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进化心理学的知名研究者,University of New Mexico的Geoffrey Miller曾著文指出,亚洲的进化心理学研究将会后来居上,取得更大的成果。由于没有基督教意识形态因素对于进化思想的阻碍,而且中国传统思想中本来就包含了丰富的演化思想,开展实证工作将会有较小的阻碍,这些结果可以与西方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研究,从而丰富对大尺度的心理进化的研究。可以预计,进化心理学未来在中国会有更好的发展。这对于中国的心理学研究是一个重要的启示,包括临床心理学。
进化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是:(1)过去是理解心理机制的关键。这里所说的“过去”,不只是指个体的成长发展经历,更主要的是指人类种系进化史。今天活着的每一个人,以及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文化现象,都是进化的产物,是保存完好的“活化石”,能帮助我们了解祖先的过去,能从中找到进化在现代人身上留下的印痕。(2)功能分析是理解心理机制的主要途径。“适应是演化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人的某种特征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能够可靠地、有效地、经济地、精确地解决某种适应问题。心理学的中心任务就是去发现、描述或解释人的心理机制,而确定、描述和解释心理机制的主要方法是功能分析。(3)生存与繁殖问题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个体的生存与繁殖对种属的存续、发展非常关键,更因为个体存续、发展要依存于诸多社会关系,所以,在此基础上演化形成的心理机制在性质上必然具有许多重要的社会特征,这些特征由于对群体的繁衍有积极意义而被保存下来。(4)心理机制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演化物。(5)模块性是心理机制整体组织的特性。人的心理是由一些认知模块装配而成的,每个模块都有特定的功能,当然,特定范围的机制的存在并不排除性质上更一般意义的机制存在。(6)人的行为是心理机制和环境互动作用的结果。
从这些观点中我们不难看出,进化心理学强调了心理现象的时间性和历史性,从而内蕴地在所有心理结构和功能中探究其适应于既往环境的意义;其次,进化心理学尝试从生物一心理一社会的大框架下思考心理问题,研究某种心理机能如何相应于大脑的功能回路,而这个回路又是由于何种基因突变而产生,产生于哪个时期,该时期又面对着何种适应问题。该问题或是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带来的挑战,或是由于人类社会的变迁带来的影响;再次,进化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含有某种解释的属性,这会影响到进化心理学的科学地位,也会刺激其发展出更为系统的研究范式,会丰富与之相应的科学哲学的讨论。
二、进化心理学对临床心理学的影响
进化心理学提供了对于人类认知、儿童发展、社会文化等心理学诸多分支的新视角,是一种对人类心理与行为的“远因解释”(ultimate causes),即在所有可以获得的科学证据下所做的最为终极的解释。进化提供了最广泛看待人类的可能视角,一种“范式转换”,从进化的起源和基本的发展需求的角度界定人类天性的基本组分。与此相应,现代进化心理学可以为临床心理学提供一个更适合的整合框架,正如Glantz和Pearce所说的,进化可以提供一个心理治疗的统一基础。这对于目前建基于不同的哲学内核,以风格迥异的方式实践,日益采用彼此无法理解的语言阐述理论的临床心理学诸流派而言,会是一个走向统一范式的机会。
进化思想在临床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中一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达尔文的表弟高尔顿将进化思想应用于个体差异的研究,成为现代人格理论的鼻祖。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曾经在进化思想的影响下,提出了人格的驱力理论。其后继者荣格则进一步将人格奠基于种系发生的历史,提出了集体无意识、原型等概念。20世纪中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兴起削弱了进化思想的影响,与此相应的行为治疗也不看重人格形成的发展方面与进化方面。不过,由于行为主义的这种简约性,得以孤立并精细研究多种心理机能的特征,这对于从进化思想到进化心理学的过渡,做了数据和研究方法上的准备。随后,进化心理学的兴起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宽广的视野,可以审视这些曾被孤立研究的诸心理过程是如何被整合并封装起来,形成人类独特的适应器——“意识”的。正常的心理现象如感知觉,及异常的心理现象如恐怖症等,都可以从有机体对环境的适应方面得到新的理解。大量的相关文献得以涌现,我们以“evolution”及“clinical psy-chology”为关键词在PsycINFO数据库中进行搜索,在1885年到2011年间共有1448篇文献,而从1991年至2011年间则有1097篇文献。
下面,我们将从异常心理形成机理和进化心理学对临床心理学实践的影响两方面进行阐述,并以临床心理学中的重要分支——精神分析为范例,探讨进化心理学对其理论发展和临床实践的影响。
(一)病理心理现象的进化心理学解释
进化心理学对病理心理提供的是一种“远因解释”,即病理心理何以作为生物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某种机制而在基因库中保存下来,并在下一代生物体中作为表现型(phenotype),在相应环境刺激出现时而呈现自身。其中一些心理障碍可能是由于进化设计(evolutionary design)与新的环境不适配(mismatch)所引起的,并由此区分缺陷(defects)与防御(defenses)。其中,缺陷是一些生理或心理系统的功能缺失,没有任何的作用;而与此相反,防御是自然选择的反应,用以保护有机体免于外部的威胁。适应性的防御需要有机体能够察觉到其所在环境中的威胁,并以合适的方式做出应对。由此,这些防御机制的作用使得有机体免于危害,并减少未来发生危害的可能性。这些防御机制包括对潜在的威胁和丧失保持敏感和警惕,并在合适的时候激活生理心理系统用以应对。而适应性的作用也会转变为不够适应的,如过度的或不适当的反应则产生病理心理症状。从这个角度而言,没有“天生”的异常心理,除去进化过程的“噪声”所带来的非适应过程之外,或许大量的异常心理都有着、或者是曾经有积极的适应意义。这一观点对于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的二分法提出了并非基于道德而是基于科学的挑战,这是一种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
焦虑障碍是重要的精神心理障碍,在美国的精神障碍诊断手册(DSM-4-TR)和国际精神障碍分类诊断(ICD-10)中都是重要的项目。严重的焦虑障碍可以限制个体的社会功能,极大地消极影响个体的主观感受。焦虑障碍有很多表现:特殊恐怖症、惊恐发作、广泛焦虑障碍、社交恐怖症、强迫症等等,其核心是对恐惧的病理性回避。从进化的角度看,恐惧在哺乳动物的进化中扮演着重要作用。一个恐惧模块(fear module)可能在进化中被选择保留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行为一心理一神经系统,专门用于解决潜在的生命威胁情境。某些情境(如流血、高空、陌生人、可能存在天敌的旷野或狭窄通道)对人类的先祖非常具有威胁作用,对于今天的人类则成为某种进化的负担,发展成某种特殊恐怖症,如对血恐怖症、高空恐怖症、对人恐怖症、广场恐怖症或幽闭恐怖症。这些恐惧模块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逐渐具有了选择性(selectivi—ty)、自动性(automaticity)、封装性(encapsulation)等特性,并由专门的神经回路控制,这些回路更可能定位于皮层下组织甚至是脑干区域。这样的特性使得病患即使意识到恐惧的不合理性和非适切性,也仍然难以用意识活动加以控制。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的症状也可以得到进化的解释。强迫症可以被理解为一个由进化而来的规避危险策略的连续统(continuum)中的一极,一种病理性的对未来情境的元认知表征(cognitive meta-representation),即对于自身想法和行为的后果的表征。这种“元表征”能力在人类进化中具有积极的适应意义,有助于人类先祖更好地预测未来及自身行为的可能后果,失去弹性地使用这种表征能力将使个体产生强迫的症状。
抑郁症对人类健康有着莫大的危害,这使得抑郁可能由进化所保留并对个体有所助益的观点很难理解。尽管大多数抑郁可能是功能不良的,而能够体验到一定程度内的抑郁感受将有助于适应一些特殊的情境,这使得它也为自然选择所保留。不同的抑郁症状用于应对不同的适应问题:抑郁症状中的内疚、反复思考、疲倦、悲观会使个体保存能量,并丧失进一步犯错误的可能性与动力;而哭泣、悲伤则有助于吸引到社会帮助以渡过难关。抑郁可能有助于当事人更多地关注社交风险,对来自他人的社交威胁保持高度的敏感,并规避可能带来更多社交风险的行为,如屈从、放弃对高自尊的追求等等。特殊的抑郁症,如产后抑郁,可能是向其他妇女发出求助信号,以征求帮助共同照顾新生儿。季节性的抑郁则有助于哺乳动物在食物匮乏的冬季增加睡眠,减少活动以保存能量。不过,对于抑郁症患者的自杀行为,尚无法从利于个体的角度做出合理的解释,或许是某种群体水平的调节,但这其中存在着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
最严重的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的进化起源,至今仍是一个谜。因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较少可能结婚并生育后代,所以为什么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基因会保存在基因库中难以理解。有人认为精神分裂症是人类获得语言能力的一种代价,或者是进化过程中不必要的副产物,但这些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二)进化心理学对心理治疗的启示
当今的心理治疗可以分为许多流派,但总体上可以分成精神分析一精神动力学派,认知行为学派与存在主义一人本主义学派。不同的学派对心理治疗的界定、功用、理论取向、目标、治疗师的作用、治疗关系等等有不尽相同的看法。其中,精神分析一精神动力学派与进化理论有着非常深厚的渊源,留待下文详述。当代的进化心理学思想也为认知治疗师所看重。传统的认知治疗侧重于发现来访者与症状相关的自动思维(automatic thoughts),并通过一系列的提问技术深入到来访者内心的适应不良的图式(maladaptive schema)。但将大多数的适应不良图式放在进化心理学的框架下却是可以被理解的。比如向恐怖症的来访者解释道,当事人对于特定物体或场合的恐惧,既非由于人格之脆弱,也非理性之缺乏,而无非是被放大了的正常心理过程,这样的话,来访者便不会因对自己有苛刻的批评与责难而引发新一轮恶性循环。Paul Gilbert在其主编的《进化理论与认知治疗》一书中附有大量实例,提供了矫正患者不良信念的一种更广阔的视角。
针对抑郁症的进化心理学理解,Toney J.Carey发明了一种围绕病患所体验到的“无用感”的“多维度途径”(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着力于改善病患由于更多地关注社交风险而持续地强化自身的无用感而带来的退缩症状,并发现该种途径使得病患恢复更快,并有较少的复发率。除了抑郁症外,基于进化心理学理解的认知治疗还广泛地应用到特殊恐怖症、边缘型人格障碍中。进化心理学所提供的“元认知”思路,有助于病患从超出个人的框架重新审视自己的问题,这种变化了的思维方式将带来情绪、行为、人际等一系列的变化。
进化心理学对于心理治疗的影响是多层面、多维度的。从治疗的伦理学角度,从某种程度而言,进化思想在本质上撼动了心理治疗的“校正”观念。正常与异常的截然划分,在进化心理学上是站不住脚的,这有利于消解某种内隐于心理治疗理念中的对病患的歧视。其次,这还会引发对心理治疗的哲学思考。“治疗”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治疗关系的本质又是什么,有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心理治疗“金规则”,如何看待心理治疗的文化负荷等。从具体的技术而言,使患者接受进化心理学的理念,而得以从不同的维度审视自己的问题,通过理解人在群体的进化史中的位置和作用而彰显出存在的意义,这是一种深刻的积极心理学取向。最后,从心理治疗的整合而言,进化心理学也可以提供一个大的背景和对话平台,这对于不同心理治疗流派之间加强沟通、保持心理治疗体系的持久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三)进化心理学对精神分析的影响
19世纪末,奥地利人弗洛伊德创立了精神分析,这是心理治疗的第一个系统的范式。弗洛伊德的思想先驱有布伦塔诺、叔本华与尼采、赫尔墨霍茨、布罗伊尔、沙可等,最重要的应该还是由达尔文所创立的进化论。早期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是驱力理论,弗洛伊德假定人类有生命保存的本能和性本能,而达尔文也曾经假定过通过自然选择的进化和通过性选择的进化两种途径。前者强调个体的生存,后者强调种族繁衍,这与弗洛伊德双重本能的说法是一致的。与弗洛伊德同期的另一位精神分析大师荣格也从进化论中汲取了灵感。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反映了人类在以往历史进化过程中的集体经验,即种系发生的历史。我们之所以能够很容易地以某种方式感知到某些东西并对它做出反应,是因为这些东西早已先天地存在于我们的集体无意识之中,而原型(archetype)是这些进化遗迹的体现。在弗洛伊德之后,美国精神分析理论家哈特曼丰富了弗洛伊德的后期思想并创立了自我心理学(ego psychology),提出了“自我的无冲突区域”,指出自我(ego)并非只是冲突协调的产物,而是积极适应外在环境的工具。当代的自我心理学家进一步引入进化心理学的思想,认为自我通过对感觉和情绪的加工,从而更适应主体和客体的需求。此外,进化思想和进化心理学对精神分析的影响,还表现在逐渐丰富和改变精神分析的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如本能、驱力等等。
当代精神分析注重与实验心理学、认知科学、人类学和婴儿研究的结合。英国精神分析学家鲍尔比将进化理论再次引入到精神分析中,提出了当代精神分析的重要分支——依恋理论(attachment theory)。依恋理论认为,婴儿对母亲的依恋是进化的重要策略,依恋模式的异常是很多精神心理障碍的诱因。在依恋理论的基础上,英国学者福纳吉进一步将心理化(metallization)的概念引入到精神分析临床实践中,指出心理化是重要的进化成就,有助于婴幼儿发展出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这是婴儿逐渐发展出主体间的参与能力,从而进入并参与社会行为的极其重要的适应机制。该机制的紊乱会带来与人际关系相关的障碍,采用特定的方法训练并重新启动该功能的发育,是治疗此类障碍的关键。目前,福纳吉和他的同事已经发展出针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基于心理化的治疗方式。
进化心理学还为整合精神分析的不同分支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元理论。在进化心理学框架下,当代精神分析的两大范式——驱力理论与关系理论得到了一个有效的通约。在进化的视角下,个体的生物属性并不仅仅包含着驱力的原始成分:性和攻击,还内在地包含着与他人发生关系的心理潜能,关系内在地包含于驱力中,驱力的层级展开必定包含关系的维度,关系则为驱力的实现提供前提,二者都是进化的结果。从事临床工作的精神分析师们也利用进化心理学来丰富对被分析者的理解,指出浪漫的激情与安全的依恋之间存在着适应性的辩证关系。这一视角将有助于从病理性的个案中理解人类面临的共同冲突,从而从更深刻的角度理解人类复杂的内心世界、婚姻和家庭模式以及社会文化现象。
三、小结及展望——临床心理学的积极转向
进化心理学是当代进化理论在心理学中的最新运用,其显著特点就是寻求人类心理及行为的远因解释,这使得心理学各个分支的研究成果都可以得到更深入的诠释,包括各种异常心理。积极心理学也是心理学的一个新近取向,是对传统心理学的继承和批判。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异常心理并非只是一个进化的垃圾袋,而是有其适应的意义。这对于更深入地理解人类的心灵痛苦,并从一个广阔的角度获得意义提供了某种可能。从这个角度而言,进化心理学有助于引导临床心理学走向某种广义的积极心理学。有关进化心理学是一种解释学(hermeneutics)还是一种基于实验的科学的争论还在继续,有关进化心理学过于强调生物因素而忽视文化因素的批评也在继续。尽管进化心理学的阵营中已经有学者进行了回复,如摹因(meme)和文化进化等概念的提出,这对于一个正在形成的学科来讲,争论和批评都是正常的。对异常心理的进化心理学研究不仅会丰富临床心理学本身,也会为进化心理学提供更多的证据。
临床心理学的研究需要范式,进化心理学可以提供一个范式。在进化心理学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整合来自生物学、人类学、文化学等学科的知识,丰富我们对于人类内心世界和心灵痛苦的认知,使人们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内心和人生。这对于中国的临床心理学的发展也是重要的启示。
【摘要】中医学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提出人体自身的完整性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根据疾病与心理障碍的调适与失调,提出了“忧恐悲喜怒,令得以其次,故令人无大病矣。”等基本理论思想,可以更好地指导进化心理学在土家族人心理障碍方面的临床研究。
【关键词】整体观念临床进化心理学土家族人心理障碍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中医学认识到情志的重要性,七情内伤会直接损伤内脏精气,引发多种情志病症。而情志作为中医学对现代心理学情绪的特定称谓,认识到人对内外环境变化进行认知评价会产生心理上的复杂反应。心理学家通过明确心理障碍的具体标准,以中医学“整体思想”来研究土家族人的心理障碍方面的问题,本文简述如下,以供今后进一步学术探讨与交叉研究之用。
1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的主要特点
首先,中医学将人体看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在长期的生产与临床实践中深刻认识到人体是一个内外联系、自我调节和自我适应的有机整体。运用古典哲学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思想,中医学认识到人体的各个脏腑形体官窍的结构和功能都是作为人体一部分而存在的。通过非常注重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可以更好地把握病情的实质,作出正确的诊断。其次,中医学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是相统一的。中医学认识到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界的阳光、水、温度、生物圈等,如果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可以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人体健康。这体现了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再次,中医学认识到人与社会环境是相统一的。人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它的好坏也对人体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人之所以为人,是人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法律、婚姻、人际关系等社会因素紧密相关,当这种社会因素与人体不相适应时,稳定、有序、平衡、协调的健康状态就会被破坏,从而成为邪气影响人体的正气而致病。
2 进化心理学的核心概念
在相应的背景下,如果一种机制未能执行它在进化中所形成的设计功能,那我们就可以说该机制发生了功能障碍。
3 进化心理学所致问题的表现
3.1 当面临相应的适应性问题时
由于设计功能未能被激活,常会出现一些由心理障碍引起的行为异常现象。例如土家族人强调存在的“基本问题”,如老人正常死亡后举行丧礼时,常常会以笑丧的形式,这反映了土家族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对于死亡有自己的独特理解。如果存在心理障碍时,扭曲的思维方式会让他们在面对死亡的降临时,非喜悦而是痛苦。
3.2 当机制在不应该激活的背景下被激活时
外显与可观察的行为方式,周围环境的条件反射与影响效果,反映了条件性情感反应在新情境中的泛化和发展。例如土家族人通过哭嫁,有回忆母女情深,有诉说分离别哭,有感谢父母养恩,有教女为人处世等等,可见其十分丰富的感情内涵。在哭嫁歌时,一般即席而坐,见谁哭谁,以娘婶多见。如果这种哭嫁过多地倾向于不合适的对象,缺乏哀婉离别,甚至有一种报复的冲动,苦笑皆非,于情于理不合,凸显的就是变态心理下“患病行为”的刺激强化。
3.3 当一种机制未能和其他机制相互协调时
协调的失败,可能存在对信息加工的不完全性和缺少言语理解的相互协作,也有器质性损伤参与调节作用。由于机制的“平均”功能所伴随的正常错误,人类在用相应的心理机制来对自身和他人的配偶价值进行比较和评估,并非将主要经历和策略用在吸引同自己比较相配的对象中。例如在恩施地区的梭布垭石林,每年一度的土家族女儿会主要通过对歌和诗意,来表达青年男女对理想爱情伴侣的追寻与选择,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前来观赏。但是由于受各种媒体的影响,如土家族人看到的节目主持人和女演员都十分漂亮,这就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较高的比较标准,因而低估了自己配偶的价值。为了在女儿会上能吸引更多的目光,一些土家姑娘可能因为抑郁、体型等功能障碍而出现不协调。
4 中医学“整体观念”在土家族人心理障碍中的应用
4.1 中医学“整体理论”在土家族人心理障碍方面的丰富内涵
以“整体观念”作指导的中医学,在长期的医学临床实践中,认识到七情会影响人的身心。如土家族人十分信奉的《灵枢.本神》道:“是故怵剔思虑者则伤神……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愁乐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它本身强调了心理方面的异常会引来人们情志上的疾患,与进化临床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心理障碍存在许多同源性。在整体分析土家族人远古环境与现在环境之间的差别性时,由于适应性问题的主要特征发生了改变,会引发土家族人不同的心理问题。这些与中医学七情治病还受到年代心理特征、当前生理状态等紧密相联。
4.2 中医学“整体观念” 指导进化临床心理学
以整体观来辨病求因,中医学认识到人体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分析进化临床心理学时可把心理障碍的问题与其相似的问题进行分类归纳,统筹兼顾地利用进化形成的心理机制去正常地挖掘其设计功能。
4.3 中医学“整体观念”应用于土家族人心理障碍的治疗
在多年的生活生产与临床实践中,以“整体观念”为思想指导的中医学摸索了一些独特的治疗方法,如在土家族地区十分流行的针灸、推拿、气功、穴位封闭等。这些方法因为成本低且简单而易于操作,特别对一些疑难的心理障碍具有独到的疗效。如因七情不畅引发的顽固性呃逆的土家族病人可针刺内关或穴位封闭;惊恐过度所致发热的土家族病人可针刺十宣放血;耳穴压豆可解决长期因为心理障碍所致土家族病人的睡眠状态紊乱等。通过权衡土家族病人心理障碍的整体表现形式,熟悉土家族人的人体经络循行走向和分布状况,结合土家族的民族医药特色,可以帮助更多存在心理障碍的土家族人走向康复。
【摘要】积极心理学作为20世纪末在美国兴起的心理学狂潮,是一门旨在促进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发展完善和自我实现的科学,它的出现对心理学各子学科的发展产生了影响。本文旨在阐述积极心理学的出现对临床心理学基本模式,以及评估、治疗方式的影响,并以此对积极临床心理学的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积极临床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20世纪末在美国兴起的一个研究领域,是一门旨在促进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发展完善和自我实现的科学。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促使心理学从只关注于修复生命中的问题到同时致力于建立生命中的美好品质。”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一转以往心理学的研究,开始关注人性、社会和生活的积极面。临床心理学于1866年L.Witrmer向美国心理协会(APA)提出,临床心理学的成长与发展与心理测量、心理治疗,心理卫生运动关系紧密。临床心理学对医学模式的侧重强调对病人的治疗,而忽视了对人的力量与美德的促进。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积极临床治疗并非以消除来访者的症状为首要目标,而是注重发动来访者身上存在的种种能力和自助潜力。积极临床心理学在心理治疗的同时兼顾人的自我完善,具有积极的意义。
1 积极临床心理学概述
1.1 积极临床理论主张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生命系统是一个开放的、自我决定的系统,既有潜在的自我冲突,也有自我完善的内在能力,个体一般都能自我决定其最终发展状态。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包括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人格、美德与使个体完善的积极社会,这三个层面人类的力量与美德可以帮助人们应对,减轻和预防心理问题,是人们构建适应能力的关键因素,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基点。在过去几十年里,临床心理学与精神病学成为治疗创伤的学科,人类积极的力量与美德未受到重视,从而使得临床心理学的发展存在不平衡。以力量与美德为出发点的积极临床心理学治疗模式和干预措施,将可以帮助个体建构那些有利的人类品质,更好地预防精神以及躯体疾病的发生。以人类的力量与美德为核心取向的积极临床心理学模式下,研究者们将更加关注如何获得持久的幸福。
1.2 积极临床心理学的现状
积极心理学的出现让许多人认为除积极心理学以外的其它心理学研究与实践必定都属于“消极心理学”。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传统的临床心理学与精神病学,针对精神疾病建立了良好的科学体系,对许多临床心理症状有细致的分类以及可靠有效的测量评估方法;并且发展出了有效的药物及心理干预措施,使得许多无法治疗的精神紊乱能得到有效的缓解,有的甚至是痊愈。精神病理学模式下的临床心理学现如今发展势头良好,从而忽视了对人类积极品质的研究。因此,发展积极临床心理学不是也不能够取代传统的临床心理学,而是要成为必要合理的补充,促进完整的临床心理学体系的构建。
积极临床心理学要建立成熟完善的操作体系需要更多努力,建立的力量与美德分类目录以及编制的调查问卷已初具规模,但要成为有效可靠的测量工具,满足以力量与美德为取向的病因学与干预体系研究的需要,则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家和儒家思想中都包含着深刻的心性修养理念,认为美德能直接影响人的心理状态和寿命,美德能够预防疾病的发生。在美国开展的积极临床心理学研究,也将为我国的相关研究带来启示。
2 积极心理学影响下的临床心理学
2.1 内核思想的转换
临床心理学自建立就以病理思想,医学模式为核心思想,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与其的衍生学派的理论便在精神病学与临床心理学领域中占主导地位。精神分析理论对内隐心理过程、性,积极冲动的重视也给了病理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沃土。公众认为临床心理学是一门对“精神疾病”或“意识疾病”的医疗实践。病理思想把那些前来寻求帮助的人看的很被动,而忽视了人们寻求自我完善的积极主动性。积极心理学思想强调的是目标、幸福感、满意度、幸福、交际能力、坚持、聪明、智慧、个体责任感。关注的是怎么使生活更加精彩,帮助人们更加的自主。这些目标给心理学的功能提出了一个概念,更加注重人们的心理健康,和人们的优势长处。基于积极心理学思想的临床心理学应该赞同精神失调是个体自身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以及对完美的关注应该优先于脆弱。
2.2 心理诊断与测量方式的变化
20世纪50年代美国精神医学协会出版的《精神障碍的诊断与分类手册》―DSM,到1980年的第三版后,DSM的影响力突飞猛进。DSM-Ⅲ中许多的精神诊断的标准都是基于医学模式。例如:精神失调被定义为具有临床意义的行为与心理综合症。DSM上的所谓的疾病诊断分类可能只是症状现象的堆积;性格力量与临床心理问题的病因之间有可能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即一种特定的力量能减轻一组特定紊乱的发展。2000年美国心理协会(APA)在Mayerson基金会的资助下, VIA(Values in Action Classification of Strengths)项目开始,经过五年的时间,《性格力量与美德:分类手册》的出版对人的24种积极特质进行了分类;分为智慧、勇气、人类、正义、节制、卓越,六大美德。以人类的力量为核心,界定了人类力量与美德的概念。
2.3 心理疾病预防模式的变化
哲学家Wartofsky认为:在高级水平上,我们可以通过三种科学途径区分个体和人类的发展;亚里士多德对美德的理解、达尔文或进化的观点,社会和文化历史或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这些主要观点都代表不同的关于人类的本性和人的发展的先验基本假设。他们的理论并没有在当今被忽视,反而代表着当前科学正在进行的重要项目。积极心理学不赞同达尔文的进化论的观点。然而,以“积极的个人特质、个体自我提高的愿望以及根据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潜能”为基本观点的积极心理学代表亚里士多德的传统理论。积极临床心理学模式,将成为传统临床心理学的有益补充,二者的融合可以满足人们减轻与预防心理问题的需要,而且可以促进个体的成长及社会的发展。
3 积极临床心理学的实践运用
积极心理学发展由理论方面探讨进而重点转向应用领域,尤其是积极心理学的干预方法研究。临床心理学对积极心理学发展迅速做出的反应,整合了一些主要积极心理学干预理论与方法。
3.1 感恩练习
感恩是指个体用感激情绪了解或回应因他人的恩惠/帮助而使自己获得积极经验或结果的一种人格特质。McCullougy(2004)等学者将感恩定义为一种道德情绪,感恩情绪预示着个人的社会关系的变化,但感恩产生的互惠动机不同于由债务和不平等引发的动机。作为道德的增强剂,感恩表达能增加恩人在未来再次助人的机会。McCullough等开发的感恩问卷(GQ)-6(六个项目,感恩性格的自陈式量表),发现该感恩特质与积极情感、幸福、亲社会行为、特质与宗教性,精神呈正相关。
3.2 宽恕的临床干预
宽恕是指被冒犯者的亲社会动机的转变过程,它有助于被冒犯者消除愤怒情绪,提升积极的情感体验。Lawler-Row和Scott(2007)分对宽恕进行了三个维度的界定:宽恕的指向、宽恕的方向,宽恕的形式。Engrith等人的研究建立的宽恕的过程模型。该模型包含体验伤害、决定宽恕、实施宽恕,深化阶段等四个阶段。帮助来访者树立宽恕意识,改变来访者对冒犯者的消极认知,促使来访者真正地宽恕冒犯者。临床运用上对宽恕治疗还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3.2.1 宽恕冒犯者就是和冒犯者和解;
3.2.2 宽恕治疗会导致道德化和宗教化的倾向;
3.2.3 宽恕只是治疗的工具,不是治疗的目标。
3.3 创伤后成长的临床治疗
创伤后成长是人们与主要的生活危机斗争后所体验到的一种积极的心理改变。其概念已经应用于表示创伤后成长现象,包括积极心理变化,与压力相关的成长,积极情绪,健康发展,欣欣向荣。积极的处理模式和应对变化方式使人们从逆境中获得力量。因为,创伤后成长比低水平压力出现更强烈的严重危机感受。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创伤的新认识强调不应只从负向的病理学角度来看待,更需从“转化”的角度来认识,将创伤看成是一种契机,个体可由此学习到如何克服困境,增强自我力量,实现自我超越。
3.4 身体运动
Seligman认为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建立不仅帮助个人和团体忍受压力并且生存下去,但也要健康发展的特质”。身体活动是一种人类的行为,它将有助于个人和团体的生存和发展。从个人的角度上看,身体活动可以防止精神疾病,建立积极的情感,缓解个体对生活的压力。从团体的水平上看,身体活动使团体可能更健康,从而增加团体社会资本。从心理功能的角度看,最有力的支持身体活动作用的证据来自于抑郁症。所以经常性的身体运动,对于一些心理问题有很好的作用,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作为亲近大自然的力量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手段。
4 总结与展望
构建积极临床心理学的同时,我们要适应一种全新的方法与价值观。积极心理学思想强调的是幸福感、满意度、交际能力、坚持、智慧、个体责任感。关注的是怎么使生活更加精彩,帮助人们更加的自主。这些目标给心理学的功能提出了一个概念,更加注重人们的心理健康,和人们的优势长处。更确切的说,积极临床心理学关注人类幸福感的程度和减轻心理压力都一样。基于积极心理学思想的临床心理学对完美的关注应该优先于脆弱。基于病理思想的临床心理学与积极临床心理学的不同点并非是治疗方法的不同,而是关注点的不同。积极临床心理学是强调关注扩大人类力量并不断探究什么对于人类行为是重要的,对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哪些行为是重要的。因此,对于临床心理学的这一主要转变,不仅是方法上的简单变化,而是观点与任务上的革新。
【关键词】 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资格认证;伦理规范;医疗保险;介绍
近二三十年来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虽有了较快发展,但是仍然难以适应社会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其发展和完善需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1]。在心理健康服务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临床心理学专业在我国仍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目前我国极为缺乏受过系统专业训练的临床心理学人员,且没有相应的从业资格认定的法律法规。本文主要介绍了澳大利亚临床心理学的培训和管理情况,同时就其在培训和管理中出现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了述评,以期为我国临床心理学的培训和管理工作以及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发展提供借鉴。
1 学历教育
在澳大利亚,临床心理学从业人员的培养主要遵循“4+2”模式,“4”指接受4年的大学培训,“2”指在已注册心理学家督导下的2年工作经验(supervised work experience)。但2年的工作经验只是注册部门的要求,不属于学历教育的内容。近年随着社会的发展, 澳大利亚心理学会(Australian Psychological Society, APS)明确指出学会把主要精力放在硕士生的培养上,不对博士培训进行优先考虑[2],但实质上,澳大利亚的博士培训已经走到了APS的前面,发展很快。
1.1本科生的培养
在本科生的培养中,前三年(通常情况下,第一学年25%的时间,第二和第三学年的50%的时间)学习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评估、生理心理学、知觉心理学等主要课程。不同学校对每门课程的侧重有所不同。大多数学校都很重视研究方法和统计学课程的学习,且会要求学生对这两门课程进行四年的连续性学习。第四年,称为“荣誉学年”(the Honors year),与其他多数国家不同的是: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在督导下完成一个研究项目,写出9000字的论文。另外,要求学生参加学科重要领域的较高水平的研讨会(higherlevel seminars),并就伦理和一些专业问题进行讨论[3]。
1.2研究生的培养
1.2.1培养模式和理论取向
APS的认证方针中规定无论是培训还是实践,都要以科学家-实践者模式(ScientistPractitioner model)为基础[3] 。有调查显示50%的临床心理学研究生培训项目都是以循证(evidencebased)治疗方法为基础的,且84%的课程以认知行为治疗理论为主要的理论取向(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4]。
1.2.2 培养结构
临床心理学研究生学位分三种:心理学硕士(Master of Psychology),心理学博士(Doctor of Psychology,D.Psych.或Psy.D.),哲学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 PhD)。其中,硕士培养在20世纪70年代被引入,哲学博士培养在80年代开始,心理学博士培养90年代出现[4]。
硕士学位通常要用2年的时间来完成。其中课程作业(coursework)占培训总时间的50%,实习占25%,进行研究的时间占25%[3]。
传统的PhD学位属纯研究性质的学位,沿袭英国的培训模式,要求学生在3-4年的时间内在督导下完成一篇有重大价值的论文,有的学校另有少量课程作业要求。此外,在很多学校学生可以同时进行PhD研究和完成硕士学位的课程作业,毕业获取双学位[3]。
新兴的D Psych学位培训时间为3年,与硕士培养相比,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工作[3]。
1.2.3实习培训
澳大利亚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分会(APS Clinical College)在对研究生的项目认证中,要求必须在课程作业期间对学生进行实习培训。实习分为校内实习(internships)和校外实习(externships)。校内实习指在学校内部诊所(inhouse clinic,附属于心理学院或大学)进行的实习。学生必须完成一轮的校内实习和两到三轮的校外实习。大多数学校都会对校外实习的督导进行培训。校外实习督导大多数是没有报酬的,部分学校给予校内实习督导报酬(每个小时25-160美元)。硕士生要求进行1000个小时的临床实习,其中包括200个小时的被督导时间(平均每周接受1-2个小时的督导。督导活动包括:小组案例讨论,陪督导外出会诊等)[4]。D Psych要求进行1500个小时的督导实习[5]。
2 继续教育
大多数临床心理学家都会参加某种形式的继续教育,这与近来澳大利亚心理学会对继续教育的重视不无关系。有调查表明[6]:参加研讨会(workshop attendance)是最受临床心理学家欢迎的继续教育形式,其次依次为自学(selfdirected learning)、参加会议(conference attendance)、额外的督导实习(additional supervised experience)、同伴督导(peer supervision)、学学课程(additional university courses)等。其中26.6%的临床心理学家把APS作为进行继续教育的首选机构;11%选择利用大学的教育课程;约60%利用其他专业机构提供的培训。
3 政府和专业学会对培训及从业的管理
3.1培训项目的认证
2004年以前,对培训项目的认证工作由APS负责,APS每五年对大学的培训项目进行一次评估考核[3]。2004年,由心理学注册委员会(Council of Psychology Registration Boards)和APS联合组成的澳大利亚心理学家认证委员会(Australian Psychology Accreditation Council,APAC)成为认证教育培训的机构。APAC的成立使注册部门也参与到项目的认证工作中[4]。
3.2注册要求
在澳大利亚,可以通过两条途径获得注册资格:通过四年的大学学习,获取心理学学士,或者在三年的文科或科学学士之中主修心理学,然后再读一年的荣誉课程,之后在已注册心理学家指导下积累2年的工作经验(supervised work experience)(“4+2”培养模式);或者再接受两年的培训,获取硕士学位(6年的培训模式)。除了常规的申请过程外,没有额外的考试要求[2]。
3.3职业伦理教育和职业伦理规范
1995年,APS在其课程认证方针中加入了对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有关研究和从业的伦理道德教育的要求[7]。
此外,APS在1997年的第31届会员大会上颁布了现行的伦理规范法典(Code of ethics),并分别在1999年和2002的会议上进行了修订[8]。法典提出了总则中的三个原则(即在任何情况下都应优先考虑的原则):第一,责任(Responsibility ),指会员应该对其所做的专业化决策负责。第二,能力(Competence),即会员应该具备适当的技能并在其专业实践中继续学习。第三,规则(Propriety),指来访者及公众的福利、职业的完整性应该高于会员及其上司和同事的利益。具体内容上,法典对心理测量程序、与来访者的关系、心理学教育、督导和培训、研究、研究结果的报告和发表、公开陈述与广告、会员与专业人员的关系八个方面作了明确详细的规定。另外,该法典还包含一系列指导方针,用以对一般性原则进行阐述,以增强其应用性。可见,法典的颁布使得各层级、各领域的行为都有了一个可操作的规范要求。APS下设有专业伦理委员会,负责伦理教育工作并对伦理投诉问题进行管理。
3.4资金投入
一些政府资金政策和奖学金规范只是针对那些具备研究性质的培养项目的。其中,教育科学培训部(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cience and Training,DEST)负责区分鉴定一个学位是否满足研究性质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课程项目将得不到资助,必须通过其他的方法,如让学生支付巨额学费来承担项目培训[2]。可见,学位性质对政府的资金投入方向有很大的影响。
3.5医疗保险
有三种形式的医疗保险可以为心理学家所使用[9]。第一种:更好地获得心理保健保险(The Better Access to Mental Health care) 。2006年12月1日此保险体系引入了新的心理健康医疗保险项目,使患有心理障碍的人可以获得包括心理学家在内的较大范围的心理健康工作者的服务。新的保险项目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所有的已注册心理学家的,另一类只提供给临床心理学家。第二种:孕期咨询医疗保险(Pregnancy Support Counseling),2006年12月1日启动,为有怀孕焦虑的女性提供非指导性的咨询。第三种:健康与牙科联合医疗保险(Allied Health and Dental Care ),2004年7月开始启用,是针对那些有慢性疾病且需心理服务的人群的保险项目。医疗保险项目在心理健康服务行业中的启用,为从业增加了财政收入担保,同时也给临床心理学职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益处 [6]。
4 培训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启示
4.1培养模式面临挑战
在澳大利亚,无论是培训还是从业,虽然官方都要求遵循科学家-实践者模式,但在实践中并没有完全按照规定贯彻执行[2],学生称缺乏此模式的有效示范[10],从业者倾向于采取特殊的解释方法[11]。尽管近来在其他国家(如美国)科学家-实践者模式受到了更侧重于临床实践的D Psych学位和需要较少政府资金投入的硕士学位的挑战,但是澳大利亚心理学家对国际上有关培训模式变化问题的探讨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5]。另外,因为APS在对培训项目认证时要求所有的项目都包含有一个重要的研究项目,所以,只要APS的这一规定要求存在,不管这种模式的利弊如何,这种模式仍将持续下去[2]。
4.2 注册标准上存在的问题和争议
4.2.1 “4+2”模式的弊端 这种“学徒式”的培训模式是英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应用过的[5]。Skilbeck评价其为“一条糟糕的培训路线” [12]。经此方式积累的应用培训是不充足的[5],从很多已注册的心理学家申请读硕士学位即可看出。另外,经此模式培训的从业者所接受的伦理道德培训也不充足[5]。4年的培训模式中的督导是常规教学、同伴咨询以及其他很多与督导的本义毫不相关的活动的代名词[5]。此外,注册部门没有对进入2年的督导下的工作提出最低学业表现要求,只有一个督导评价工作表现,没有课程作业要求,2年的督导工作过程中没有应用研究的要求[13]等。
4.2.2注册标准的提高存在争议。无论是与英国还是与北美相比,澳大利亚临床心理学的职业教育的长度和水平都处于弱势[6]。为此,在有无必要将注册标准提升至博士水平的培训问题上存有很多争议。强调大学的重要性以及重视理论培训的研究者认为有必要增加培训时间和长度[6]。然而有些专家则认为[14]没有必要增加培训时间,因为培训时间不等同于培训质量,临床的理论教育不能替代实习经验,他们主张通过重新调整本科4年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来提高从业者的能力。其次,尽管2000年APS对其会员资格就做出了新的变化要求-要求拥有硕士学历资格才能申请成为APS会员,同时建议政府部门将从业标准也相应提高。但至今没有一个州政府做出响应[5]。政府和APS之间缺乏合作,不但阻碍了从业标准的提升,也可能已经导致了能力较差的从业者数量的增加[5]。从APS说服政府把培训标准提升至硕士水平的不成功的经验可以推知博士水平的从业要求短期内更不可能实现[2]。此外,已经注册的低学历水平的从业者,尤其是那些身居管理部门的人员,也不愿意促成高学历标准的形成[2]。这也是培训水平的提高所面临的一个阻碍。
4.3研究生培养项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3.1 学生对研究缺乏兴趣,PhD学位不能按时读完 很多学生对研究不感兴趣,只对实习感兴趣,使科学家-实践者培训模式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同时这也是很多学生不能在规定的3.5年时间内完成PhD论文,延迟毕业的主要原因[3]。
4.3.2 课程设置需要增添新内容 当前,大多数临床心理学研究生项目培训主任都认为有必要增加现有培训课程的内容[3]。包括社区心理健康、康复、智力障碍、神经心理学、研究方法论、训练心理学、本土问题等。其中,在培训项目中增加对老年人问题的关注是各培训主任的最一致见解。然而课程内容的增加,除了没有多余的授课时间及缺乏相应领域的专家教师的限制因素外,还必须考虑APS对所开设课程内容及所用时间的要求和规定。
4.3.3 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研究生培养项目中的实习培训是由大学自己来安排控制的,所以学生通过实习获得的能力水平是参差不齐的[5]。此外,如前所述,经“4+2”模式培养出的欲获得注册的人员的从业能力也不充足。因此,如何保证学生通过实习获得较高水平的从业能力成为心理学家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昆士兰州心理学家委员会为此采取了一些措施[15],第一,对实习机构的督导进行统一的培训和认证。①对督导的培训和认证:接受两天的研习班培训,在参加研习班后的4-6个月内进行评估和认证。评估包括对督导知识的测查、把相关知识应用于案例的能力、在督导会议录像中表现出的督导技能、对督导能力的自我陈述、被督导者的反馈等。培训和评估工作由有丰富的督导经验的专家来担任。②经过最初的培训和认证后,要求督导每三年参加一次进修课程――为期1天的关于督导的高级技能的课程培训。第二,要求申请独立从业的人员必需达到6种基本能力:学科知识、心理评估能力、干预策略、研究评价能力、交流能力、伦理法律知识及把这种知识应用于工作的能力。
然而能力要求的提出能否保证实习质量,什么样的行为构成能力以及如何评价能力,在这些问题上还存有许多争议,尚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综上所述,澳大利亚临床心理学的培训和管理已形成了一个较规范和较完善的体系。学会对培训项目的统一认证、对学生的伦理教育的重视、对从业人员的伦理规范管理,以及政府对医疗保险的启用等方面都有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尽管在培养模式、注册标准、课程设置、实习培训等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争议,但我们从中也可获得某些启示。
摘要:受到社会、组织及自身发展因素的影响,美国临床心理学在不同时期存在着不同的培养模式。文章选取“科学家-实践者”模式、“实践者-学者”模式、“临床心理科学家”模式、“当下的临床科学家”模式及“循证实践者”模式等五种最具代表性的经典模式,介绍了1949年以来美国临床心理学培养模式的特点及发展规律。认为“循证实践者”模式修正了前面四种培养模式的个体主义倾向,将单个的“科学家-实践者”,分化成“科学家”与“实践者”两个集团,强调实践者遵循科学家提供的最佳证据,考虑病人的特征、文化与价值观,在管理者协调下开展实践。这种模式代表着当代临床心理学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科学家-实践者”模式;“实践者-学者”模式;“临床心理科学家”模式;“当下的临床科学家”模式:“循证实践者”模式
1 引言
临床心理学是“将科学、理论与实践整合起来理解、预测和改善人们的适应不良、能力缺乏或情绪不适,提高人们适应环境与调控自身的能力促进个人发展”的一门学科。临床心理学家主要在私人诊所、医院、学校、企业、法律系统、咨询中心、政府机关及部队等领域,从事着改善、提高人们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教学、督导、咨询、公共政策、专业治疗等多种工作,对社会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怎样更好地培养能够适应时代要求的临床心理学家已经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但是,临床心理学始终处在不断流动、演变的过程中,临床心理学家也一直没有固定的形象对其进行培养的模式同样在不断的变化(Wiens,1969)。早期的临床心理学家通常是“直观的实践者”(intuitive practitioner),他们忽视研究证据,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老师的教导及发表在期刊上的个案进行实践。1949年,Boulder会议提出了著名的“科学家一实践者”(scientist-practitioner)模式,正式将科学研究的训练列为临床心理学家培养计划的一部分。该模式影响很大,开启了美国临床心理学培养“模式化”的时代,但它本身并没有成为临床心理学唯一的培养模式。此后。美国临床心理学几经变迁,在不同年代呈现出不同的培养模式。本文从中选择了五种最富代表性的模式,介绍了近60年来美国临床心理学培养模式的演进轨迹及可能的发展趋势,希望能对中国临床心理学工作者的培养、教育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 四种经典的临床心理学培养模式
2.1 “科学家-实践者”模式
1949年8~9月,73名心理学家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Boulder举行了为期15天的会议,就70个问题的解决方案达成了一致共识。其中最为著名的一项成果就是提出了一种新的临床心理学培养模式,史称“科学家一实践者”模式或“Boulder模式”(Baker&Benjamin,2000)。该模式认为社会对临床心理学的需求主要包括心理学实践与科学研究两个方面。其核心目标是将临床心理学家培养成既能从事科学研究,又具有临床技能的“科学家一实践者”。它主要有以下特征:1)基于科学原理对病人进行心理测验、评估与干预:2)治疗决策应整合科学研究的成果;3)利用科学研究改善心理治疗的疗效;4)毕业生首先被训练成为心理学工作者,然后才是临床治疗者;5)最高学历是博士学位,毕业时应呈交有创新贡献的学位论文。
“科学家一实践者”模式一直是临床心理学培养的经典模式,在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Shapiro,2002)。它深刻地影响了后世临床心理学家培养的理念与实践:1)它首次将临床心理学的研究技能与实践技能区分开来。在此前的教育中,虽然有些机构更倾向于教授研究技能,而另一些更倾向于教授实践技能,但并没有将研究与实践严格分离开来。“科学家一实践者”模式的出现,以“科学家”、“实践者”的方式来界定临床心理学家的形象,以非常直观的形式将研究与实践进行了分离。2)强调科学研究的作用。临床心理学毕业生(尤其是博士生)的培养应该像其他学术性专业一样,教授他们科学研究的方法,训练他们运用已有的科学结论,以科学的方法、工具及技术来治疗病人并在治疗过程中同时进行“基于实践的研究”(practice-based research)。因此,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博士一般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PlaD),直到今天,大部分临床心理学博士还在接受这种学位。3)强调临床心理学家的培养必须有专门的、独立的机构。该模式认为主要的培养机构应是属于大学的具有资质的心理学系,它们有着专门的培养计划与相应的教学人员、设备配置。其他机构,如医学院或独立的研究机构不具有培养资格。
“科学家-实践者”模式的出现引发了巨大争议,其争论一直持续到今天。它富于理想主义色彩。试图培养全能的临床心理学家。但在现实的操作过程中,并非所有人都希望同时具备研究与实践两种技能,他们具有不同的偏好。对那些只想学习实践技能的人来说,严格的科学训练是枯燥、乏味的经历,甚至只是一种时间上的浪费。事实上,这种模式的发展的确与其初衷相悖,培养出来的首先是科学家(研究的生产者),然后才是实践者(研究的消费者)。大部分毕业生倾向于寻求研究的岗位,继续从事着科学研究,其中部分人甚至终生不再从事治疗实践。
2.2 “实践者-学者”(practitioner-scholar)模式
当“科学家一实践者”模式在美国盛行时,英国临床心理学界则采取了另外一种不同的培养模式。Monte Shapiro(英国临床心理学的创造者之一)认为临床心理学应更多地培养“应用科学家”(applied scientist),主要训练学生“使用”而非“生产”科学研究(shapiro,1967)。在他看来,临床心理学家需要重视科学知识,但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去从事研究。他们应重点发展应用科学研究的能力:1)将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应用于临床心理学领域;2)使用已经被科学证明有效的评估方法;3)以科学的态度进行临床实践,形成关于病人病症的本质及决定因素的假设,并收集研究数据以检验这些假设。
在英国培养模式的影响下,美国心理学界开始反思“科学家一实践者”模式相对忽视实践的弊端。1973年,在科罗拉多州的另一个城市Vail召开了“心理学职业培养水平与模式”的会议,在会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更偏向于培养实践者而不是科学家的教育模式,史称“实践者一学者”模式或“Vail模式”。它主要有以下特征:1)降低研究训练的比重,强调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将毕业生首先培养成能应用科学知识来解决病人具体问题的“实践者”,然后才是懂得研究并“消费”研究的“学者”。2)拓展了临床心理学培养机构的范围。它直接导致了面向应用的心理学博士学位(PsyD)的出现,除了大学的心理学系外,大学附属的职
业学院甚至某些具有资质的、独立的临床心理学私营培训机构也可以授予这种博士学位。2009年,APA认可的美国心理学博士学位授予机构已经发展到59家。3)它的入学门槛比“科学家一实践者”模式要低,但一般要求学生具有更多的实践经历。4)课程设置更偏重于实习与实践。
“实践者-学者”模式与“科学家-实践者”模式从“实践者”在连词中位置的不同就可大致看出两者的区别。前者的毕业生更多地成为了有执照的临床工作者,他们大多认可自己是实践者而非教育家或研究员:后者的毕业生一般继续从事学术研究,大多成为了研究者或教师。两者各有所长,但都同时受到了批评。“科学家一实践者”模式的毕业生在理论上应能同时胜任科学研究与治疗实践,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一般经历6~7年才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的毕业生确实知晓不少的理论知识,但相对缺乏实践与动手的能力。他们到了实习地点还不知道如何实施与解释心理测验,对于病人缺乏共情,不懂案例解析(case formulation),甚至不能开口进行简单的心理咨询。“实践者一学者”模式急于求成,大批量地生产心理学博士,其毕业生一般拥有较好的实践技能,但其中一些人不能完成一个简单的治疗研究,甚至难以看懂相关的研究报告。
“实践者一学者”模式与“科学家一实践者”模式看似对立,但并非只能“二中选一。事实上,它们各有千秋、相辅相成,满足了学生的不同兴趣。前者使毕业生不会忘记自己职业的主要目标,用心理学的知识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后者使毕业生不只是简单、被动地使用研究知识或变成“从心理学贩子买进技术的人”。
2.3 “临床心理科学家”(clinical psychological scientist)模式
“实践者-学者”模式培养机构的拓展,降低了临床心理学招生的准入门槛。自主经营的职业学校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大批量地生产毕业生。但是,这些培养机构的经费、师资、实习资源等均不够稳定,其毕业生质量不平衡,整体质量呈下降的趋势。
1990年,Richard Mcfall就任APA临床心理学分会的第三分支(section III)的主席。在他发表的就职演说中,批判了前面提到的两种模式。高调地宣示了临床心理学的科学性。认为临床心理学培养毕业生的目标应该是“临床心理科学家”。在这篇引起广泛争议的演说中Mcfall用强硬的措辞及绝对的语调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其后发表的文章题目就是《临床心理科学宣言》),提出了有关临床心理科学的一条基本原理及两条推论:
基本原理:科学的临床心理学是唯一合法并可接受的临床心理学形式:
推论1:在未达到以下四个标准之前,除非是严格地控制了实验条件,否则不应该向公众提供心理学服务:1)必须清晰地描述服务的本质;2)必须清晰地阐述服务所应获得的利益;3)这些利益应该经科学证明确实有效;4)必须实证地消除可能出现的弊大于利的负面效应。
推论2:临床心理学的博士培养项目主要的和压倒一切的目标必须是尽可能培养出能胜任工作的临床科学家。
在“推论2”中,Mcfall对“科学家一实践者”模式进行了质疑与批判,认为该模式的培养目标是自相矛盾的。从语义上说,如果科学家与实践者是同义词,那么中间的连接号就没有必要;如果两者具有不同的意义与目标,是相互竞争的“二选一或相互补充的“独立成分”,那么要培养有“两个头”的临床心理学家就很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他认为“科学家一实践者”模式实际上预设了一种二元论立场,即把临床心理学划分为两个对立的领域:要么是临床科学。要么是临床实践。但是,研究生培养毕竟不同于中专或职业学校对技术工人的培养,科学的培养模式不应只关注学生特殊领域实践技能的培养。它应该是严格的、独立的、学术性的,有着自由的批判性思考,并能成功地解决问题。因此,良好的临床实践技能是临床心理科学家培养的“题中应有之义”。
Mcfall提出的“临床心理科学家”培养模式产生了重大反响。1991年,由他所领导的第三分支正式更名为“临床心理科学协会”。1994年,25名著名的临床心理学家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召开了主题为“21世纪的临床科学”的会议,成立了临床心理科学研究院。这个组织隶属于美国心理协会(APS),设有多个研究生培养项目。是临床心理学研究生与住院医生重要的培训机构。它的使命是发展临床科学,训练毕业生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提高人类的适应功能,对人类行为、情感、认知及健康方面的问题进行评估、理解、改善及预防。在多个方面应用与科学证据一致的知识(APCS,2009)。其主要的目标是:1)培养既能促进科学发展又能运用科学知识的毕业生:2)促进临床研究、理论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整合;3)提高临床科学在培训、研究、经济赞助和就业等方面获得更多资源的机会:4)以灵活、创新的方式运用临床科学,治疗人类的疾患与障碍:5)促进临床心理科学在决策者、实践者及消费者群体中传播(Trull&Phares,2005,p,52)。
2.4“当下的临床科学家”(local clinical scientist)模式
“临床心理科学家”模式再次强调了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认为毕业生应更多地是一个面向临床问题的科学家。“这种劳动分工听起来是符合逻辑的,但它存在着许多潜在的缺点”:1)临床科学家可能太过远离实践,不能做出对实践者有意义的研究:2)实践者有可能被迫沦为研究的消费者或纯粹的技术工;3)知识的创新往往来源于临床实践,而非来自于纯粹的研究;4)抽象的研究与具体的实践之间存在距离,研究的执行不能完全代替实践的开展。
Stricker和Trierweiler(1995)提出了一种名叫“当下的临床科学家”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并不主张所有毕业生都进行科学研究,转而强调毕业生应该以科学家从事研究的态度投入到治疗实践中。它强调将治疗场所当作科学研究的实验室,针对“当下的”(10cal)病人进行细致的观察,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所谓“当下的”词,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含义:1)指普遍的科学知识在具体情境中的应用。普遍的、抽象的科学知识与具体的、鲜活的治疗实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鸿沟(research-practice gap)。要在治疗中应用科学知识,就必须解决科学研究的“可推广性”问题,而这又有赖于掌握着科学知识的治疗者,让他们针对当时当地的情境,进行合适的治疗;2)指有关特定群体(尤指某一文化或亚文化群体)的知识;3)指有关临床研究的特殊的、具体的研究方法(如质化研究中,研究者本人在治疗过程中所进行的研究);4)指当下的“时一空”概念,即指当时当地具体的治疗者、病人及治疗环境)。
“当下的临床科学家”模式鼓励科学的批判性
思考,主张在具体的临床情境中应用科学知识,但它并不反对生产科学知识,“这种态度并不能表述为唯一地、严格地使用经实验证明有效的方法”(Stricker,2000)。临床心理学家同样有义务进行科学研究,但这些研究并不局限于随机、控制的研究,其他的许多研究,如质化研究、单一个案研究等均是科学研究的方法。总之,这种模式最核心的思想就是将治疗者与病人的每一次互动都当作是一个科学研究的课题,治疗者要从研究文献中获得证据,尽最大努力去应用它,并将其与自己在具体情境中的直觉经验结合起来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总结经验以应用于下一位病人。
3 促进临床心理学培养模式演进的社会、组织因素分析
上文在阐述四种培养模式的演进时,只关注了临床心理学内部的发展因素,并未完整地说明这些模式演进的背景及原因。下文将结合临床心理学发展相关的社会、组织因素,从更广泛的时代背景下来审视促进这些培养模式进行更替的动力因素。
众所周知,美国心理学界一直存在着分歧甚至分裂。心理学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职业?心理学家是科学家还是职业家?是知识的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心理学科的资源应该向科学还是向应用倾斜?这些问题一直在困扰着心理学家们,在组织机构、成员的价值观及行事风格等方面,均存在着类似于斯诺所说的“两种文化”。这“两种文化”的争斗,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时代精神”,反过来影响着临床心理学界对下一代的培养与教育。
1892年,APA刚成立时,霍尔通知的26名成员中绝大部分是心理科学家。APA也更多地是一个“知识分子学会”。此后,以铁钦纳等人为代表的学院派认为心理学应该是一门纯科学,以商业性营利为目标的应用心理学是不可容忍。不能登堂入室的。从事临床、应用的心理学家在学会中地位较低,很少被选入领导岗位。1917年,临床心理学家不堪忍受,退出APA,组建了“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学会”。APA为了保持组织的完整,修改了自己的章程。成立了临床心理学分会,接纳出走的临床心理学家,使这一危机暂时消解。但到了1938年,分歧再度恶化。部分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家再次宣布退出APA,成立了“美国应用心理学学会”,与APA分庭抗礼长达4年。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为共同应对国家危机,两个组织才再次合二为一。在这样一段时间里,“心理学是一门科学,首先应该培养科学家”的理念始终占据上风。临床心理学家一直处于劣势,但其试图证明自己地位的呼声也从未被淹没。所以,在1949年Boulder会议上提出的“科学家一实践者”模式实质上是双方角力的结果,其势力的对比从“科学家”与“实践者”在连接词中的顺序就可窥一斑。
二战结束后,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战争中受到心理创伤的人们数以万计,这大幅增加了社会对临床心理学家的需求。美国联邦政府及国防部加大了对临床心理学的投资力度。心理学要能马上、直接地解决实际问题,学院派的心理学家在巨大的社会需求面前开始处于劣势。双方的势力对比此消彼长,越来越多的临床心理学家掌控了APA的各个要位,APA代表大会讨论的议题绝大部分与应用、临床心理学相关,从事科学研究的学院派心理学家受到排斥。1988年,学院派的科学家们终于忍无可忍,包括班杜拉等人在内的部分科学家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宣布从APA分裂出来,另建了美国心理协会(APS),其成员在半年内就超过了5000人,直到今天仍与APA并存。在临床心理学占据上风的时代氛围中。出现了以直接面向临床的治疗者为主要培养目标的“实践者-学者”模式,并将“实践者”放在连接号的前面也就可以理解了。
但几乎在Vail会议召开的同时,美国面向老年人的联邦医疗保险(Medicare)与面向穷人与低收入者的医疗补助制度(Medicaid)正在深入开展。美国的医疗费用迅速增长,人均医疗费用在全世界名列前茅,但国民的健康情况仍不容乐观。即使到了21世纪,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还在指出,美国的人均医疗费用支出比其他工业化国家都高,但其国民健康情况却没有比其他国家更好。1973年,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医疗费用,同时又不至于损害到国民健康的利益,美国健康维持组织(HMO)通过了一个法案条例(Act of 1973),强制改变原有的医疗体系,对医院进行了大幅改革,以缩减医疗开支、提高医疗效率。一场声势浩大的“管理医疗”(managed care)运动开始兴起。
管理医疗主要采取以下途径来达到自己的目标:1)在管理上拉近医生与病人的距离,节省中间的管理费用;2)将保险的部分资金用于预防而不是治疗疾病;3)严格监管医疗进程,要求治疗者使用经科学证明最为有效的治疗方式,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最后一点是“管理医疗”的核心理念,对临床心理学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后,随着越来越多的精神疾病被纳入管理医疗的投保范围,临床心理学家不再按提供服务的时间直接向病人收费(pay-for-serviee),转而开始与保险公司等第三方付款机构进行接触。
管理医疗使临床心理学的培养模式再一次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在管理医疗看来,雇佣一个临床心理学博士的钱可以用来雇佣2~3个其他的社会工作者,如果博士能做的事其他人也能做那为什么要多花几倍的钱?所以,临床心理学家必须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证明付款机构所付的钱是值得的。那该怎么证明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充分利用手中所持有的“心理科学”。现实的压力迫使临床心理学家们再次回到科学的行列,运用科学的方法,不仅证明自己所采取的治疗最为有效,同时还得证明服务的成本-效益最为“划算”。美国临床心理学界为了培养能够适应这一发展趋势的毕业生,Mcfall措辞强烈的宣言、“临床心理科学家”模式以及隶属于APS的临床科学研究院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但是,严格的科学并不能解决所有具体的临床问题。因此,作为“临床心理科学家”模式的一种继承与修正,“当下的临床科学家”模式的出现也就在情理之中。
4 “循证实践者”(evidence-based practitioner)模式的兴起
4.1 上述四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上述临床心理学的四种培养模式符合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它们均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承认临床心理学家应同时具有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的能力。这在本质上并没有跳出1949年Boulder会议所提出的培养框架,只不过其中一些模式更强调科学研究训练与科学知识的生产,而另一些模式则更强调临床实践及科学知识的消费。Belar(2000)在纪念“科学家一实践者”模式确立50周年的一篇文章中指出,“科学家一实践者”模式至今仍然是具有诱惑力的临床心理学家培养的基础模式。Stricker也曾坦诚地宣称自己所提出的“当下的临床科学家”模式
并没有超越“科学家一实践者”模式,只是使其更可操作,为它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实例(Stricker,2003)。
的确,可能没有其他模式可以完全替代“科学家一实践者”模式,但并不代表着它不可以被超越。上述包括“科学家一实践者”模式在内的四种培养模式实际上都存在着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它们均奉行个体主义,认为面对病人的那个“治疗者”就是解决问题的全部力量,而没有意识到这个“治疗者”,在某种意义上仅仅是利用临床心理学成果的一个“翻译工具”,他/她的背后有着整个临床心理学体系作为支撑。在当代人类疾病谱不断变化、科学研究不断积累的情况下,单个人已经不可能穷尽所有的知识,很难成为研究与实践俱佳的“全人”。将整个临床心理学家看作一个集团,在集团内进行一定的分工合作已是大势所趋。这些模式试图培养单个的临床心理学家去解决自己面对的所有问题,而不是培养所有的临床心理学家共同来解决所面对的一个问题。它们没有考虑到时代正在发生的变化,没有将整个临床心理学事业的发展当作“一盘棋”,已经不能很好适应时代的发展。“循证实践者”培养模式在这种情势下应运而生。它特别强调临床心理学家分工合作、集团作战,将从事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临床实践的人分离开来,让他们在管理者的协调下共同解决所有的问题。
4.2 “循证实践者”模式的形成及核心理念
“循证实践者”模式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管理医疗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加上心理药物治疗的夹击,临床心理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spring,2007)。就在此时,管理医疗的始作俑者――临床医学领域对自己面临的挑战做出了回应。1991年,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概念正式出现,主张“医生严谨、清晰、明智地运用当前晟佳的证据为患者个体进行医疗决策”。循证医学试图通过医生“遵循最佳证据进行治疗”以迎合管理医疗要求的方式,给临床心理学以巨大的启示。1993年,APA临床心理学分会通过了有关最佳心理治疗的判定标准及培养、传播问题的一个文件――《培训与传播实证有效的心理治疗》,并于1995年公开发表(Task Force On Promo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Psychological Procedures,1995)。
该文件首次提出了“实证有效治疗”的概念(empirically validated treatments,EVT,后来被改称为实证支持治疗,EST),鼓励临床心理学家遵循经科学证明最为有效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并将所有治疗的研究证据分为三个等级:“制定完善治疗”、“可能有效治疗”与“实验治疗”。“制定完善治疗”是最佳的临床研究证据,完全可以也应该以手册、指南等形式进行推广。“可能有效治疗”的级别比“制定完善治疗”要低,对实验控制与样本数量的要求也没那么严格,推荐的强度相对要低,但也是治疗者可参考的重要证据。“实验治疗”是指达不到“可能有效治疗”标准的研究证据,其研究方法尚须改进,结论也有待进一步的验证。这样,APA临床心理学分会以三级证据的形式将所有证据分为三类,为判断证据的级别提出了具体的标准,并于1996年、1998年发表了两个更新文件,共计指定了16个“制定完善治疗”与55个“可能有效治疗”。
此一文件的出现拯救了危机关头的临床心理学,受到了美国政府及管理医疗公司的热捧。1996年,APA职业资格鉴定委员会(committee 0nAccreditation)决定将教授EST作为临床心理学博士与实习医生培养项目的一个部分。联邦心理健康方面的财政资助开始向EST倾斜,很多管理医疗与保险公司也据之形成了更为严谨的补偿或理赔制度(Levant,2005)。该文件发表10年后,EST清单上所推荐的治疗方式大部分都得到了广泛地的传播与应用,遵循有效的研究证据进行治疗实践的观念也已经深入人心。
但是,EST受实证主义的影响过大,其标准过于严格,排除质化研究、个案研究等得来的证据,受到了大量的批评。2005年,APA成立了由时任主席Ronald F.Levant任命,Carol D.Goodheart(已确定为2010年APA主席)牵头的一个联合工作组,总结了1993年以来临床心理学分会的经验与教训,起草了一个名叫《心理学中的循证实践》的文件。经APA代表大会通过,成为了代表APA立场的政策文件,发表在2006年的《美国心理学家》上。此文件正式提出了心理学中循证实践的概念,主张“遵循最佳证据进行实践”,要求治疗者在意识到病人特征、文化与偏好的情况下,将最佳的可供使用的研究证据与临床者的专业技能整合起来,以指导心理学的具体实践。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大的方面:1)研究者的最佳证据:2)治疗者的临床技能;3)病人的特征、文化与偏好。下面图1与图2分别是笔者总结的循证实践的结构图及参考Page&Stritzke所作的循证实践执行过程图。
心理学中循证实践的兴起不可避免地对临床心理学的培养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循证实践者”模式开始形成(注意,这里的“实践者”包括从事临床心理学实践的所有的人,主要包括研究者与治疗者)。与前面的培养模式相比,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将临床心理学看作一个整体,将研究者、治疗者、管理者分开来进行有倾向性的重点培养,让其各司其职。集团作战。研究者应关注实践领域的问题,为治疗者提供高质量的研究证据:治疗者应学会检索、评价相应的研究证据,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在综合病人主观意愿的基础上作出临床决策;管理者应具备“循证管理”的能力,协调各方运作,使其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
第二,将临床研究从基础研究中分离出来,主要培养研究者进行临床研究的技能。心理学的基础研究也很重要,但有生理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科目在研究这些领域。临床心理学家应更多地应用这些知识,并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发展新的临床研究方法,获得可供治疗者直接使用的研究结论。
第三,培养具有“循证管理”能力的管理者。传统的管理者大都基于自己的理论倾向,在相关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行政决策。因此管理效果不佳。“循证实践者”模式培养的管理者相信研究证据的作用,更多遵循相关的研究证据进行决策。他们组织专家评价已有的研究、建立研究证据的数据库,制定指南、手册或标准,将晦涩难懂的研究结论翻译、分发给治疗者;利用财政资助、课题申请、著作出版、等杠杆,“追使”研究者关注急需研究的问题;教育病人及第三方付款机构,协调、平衡各方的利益,促进临床心理学的整体运作。
第四,特别强调“病人中心”理念。心理学的循证实践将病人的特征、偏好与价值观看作其概念的“三极”之一,在培养模式中强调病人不同文
化、民族/种族、性别、性取向、宗教信仰及社会阶层等因素对治疗过程的影响,主张临床心理学家与病人在最佳证据的基础上,共同作出治疗决策。这样,病人在治疗之前就了解治疗可能导致的结局,因而提高了参与治疗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第五,在课程设置方面,更加强调EST的教育。一般而言,“科学家-实践者”模式、“临床心理科学家”模式、“当下的临床科学家”模式很重视统计、研究设计、行为的生理基础、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治疗理论与流派等基础课程,强调科研能力的培养。它们虽然也重视临床实践与实习,但所占总学时的比例较“实践者一学者”模式明显要少。后者的课程设置更倾向于实用化的治疗技术,一些培训机构在第一学年集中开设基础课程后,就开始让学生进行长达4~5年的实践实习,以丰富其临床实战经验。“循证实践者”模式则更为整合,在强调对有意成为研究者的学生进行严格科研训练的同时,加强对有志于临床实践的学生有关“制定完善治疗”的学习,促进两者的相互交流,增进两者对彼此在个人兴趣、关注主题、优势能力及话语体系等方面差异的了解,让他们学会集团协作、共同应对疾病的挑战。
4.3 “循证实践者”的培养过程
Norcross,Hogan和Koocher(2007)建议将“循证实践者”的培养主要分三个步骤。这些步骤之间有一定的重叠,但还是有着明显的界限。
第一步,传播循证实践理念。已有实证研究证明被动地传播循证心理治疗的材料(如治疗手册、指南等),并不必然导致治疗者行为的改变,也不能改善治疗的结局。只有缺乏经验的治疗者才相信治疗研究能改善他们的治疗实践,熟练的治疗者一般对传播的材料持不信任的态度,通常弃而不用。因此,有必要在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广泛传播循证实践理念。这比单一传播治疗手册或指南要更为有效。一般而言,接受过循证实践教育的治疗者更倾向于在自己的治疗实践中进行循证心理治疗。
第二步,教授循证心理治疗技术。在培养过程中,应该让治疗者学会提出问题、检索问题、批判评价研究报告、将研究应用于具体实践、评估整个治疗进程的有效性等技术。通过对这些技术的学习与掌握,扫除障碍,让他们在治疗实践中自觉地进行循证实践。
第三步,实施循证心理治疗。不要试图通过一次培训就使治疗者在所有的实践中都进行循证实践。事实上,长期、系统、多层次、多维度地对学生进行培养与教育,才是改变治疗者行为方式的最重要手段。要掌握学生接受“循证实践者”模式的过程,让学生在经历探索、接受、初步实施、自觉实施、维持、革新等阶段后,最终成为循证实践的忠实拥护者。
4.4 “循证实践者”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循证实践者”模式毕竟是新生之物,本身还存在着众多问题:1)“循证实践者”模式的具体培养计划、步骤、考评标准等尚在不断发展,本身有待“循证”。“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尽管大伙都试图跟上循证实践的潮流,许多培训项目与课程并没有为他们教授与执行循证心理治疗提供任何的研究证据。”也提出,在循证实践的时代里,有关职业心理学家的培训与考试(如职业心理学家执业考试,Examination forProfessional Practice in Psychology,EPPP)应该纳入经验证据,确立更可预测的标准,以增加考试的效度。2)该模式的执行理念还有待进一步普及。当前,大多数实践者仍在基于传统的信息资源(如临床经验、专家意见及教科书等)进行实践,在遇到问题时较少查看实践指南、考科蓝数据库(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及其他的循证心理治疗资源。一般而言,较高的职业倦怠感、较大的年龄、较短的直接接触病人的时间、对治疗研究持负向态度、手头缺少相关的循证心理治疗资源以及缺少必要的循证心理治疗训练等因素,都会成为人们接受与推行“循证实践者”模式的“障碍物”。31当前大部分临床心理学研究证据都是针对白人中产阶级的,对不同文化的病人不“敏感”。因此,在增加能够“文化胜任”的研究证据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处在不同文化中的临床心理学家关注文化变量,将研究很好地翻译、迁移到现实情境中。
5 总结与展望
回顾美国临床心理学的五种培养模式,其中最具革新意义的当属“科学家一实践者”及“循证实践者”两种模式。前者敏锐地把握到临床心理学中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两个方面,强调培养同时具有研究及实践能力的临床心理学家。这是对临床心理学家形象的一次细化,后世所有的培养模式在这一点上都没有跳出它所规定的框架。后者从概念框架及具体操作方面将整个临床心理学当作一盘棋,强调分工合作,将以前单个的“科学家一实践者”,分化成“科学家”与“实践者”两个集团,让所有临床心理学家共同应对现实的挑战。这是对临床心理学家培养过程中个体主义倾向的一次修正,代表着当代临床心理学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
有必要说明的是,“循证实践者”模式主张研究者与实践者各司其职、各行其责,但并非对两者进行了人为的割裂。事实上,其概念本身就注重研究者与实践者的统一。是对前面诸多模式的整合与超越。研究者并非不懂实践,只是更多地从事实践方面的研究,更类似于“临床心理科学家”;实践者并非不懂研究,他们可能在实践过程中从事研究,并以研究者的态度从事实践,更类似于“实践者-学者”或“当下的临床科学家”。而且,该模式还强调管理者作为“润滑剂”及“催化剂”进行协调,强调临床心理学家必须结合病人的主观意愿及价值观进行临床决策,充分体现出临床心理“科学”的“人文”关怀。这一切,都充分说明“循证实践者”模式不只是对之前模式的简单重复,而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对未来美国临床心理学产生重要影响的培养模式。
美国临床心理学培养模式的演进对中国临床心理学工作者的培养同样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1)培养目标方面。应同时培养学生基础的科研能力与临床技能,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学生的兴趣及可能的就业取向,有倾向性地重点发展他们一个方面的能力。2)培养内容方面。对于未来的研究者,应主要培养他们进行临床研究的能力,在国外临床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病症,逐渐发展针对中国人有效的研究证据:对于未来的实践者,应重点培养他们检索、评价、运用研究证据的能力,在课堂中教授他们经典的、已然被研究证明对中国人确实有效的最佳治疗方案:对于未来的管理者,应培养其循证管理的能力,教授他们团体协作理念,创建适合中国人的研究证据数据库及相关的治疗手册、指南与标准。3)培养机构方面。规范培养机构,确保其在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图书资料、实验平台、实习基地、教学经费等方面具有资质;拓展教育范围,不仅要教育未来的临床心理学从业者,还要借助出版物、媒体等,向政府机关、保险公司及社会大众传达临床心理学的科学理念及最新进展。4)将“循证”理念应用于培养过程本身。对课程设置、资格考试与毕业生研究水平、临床技能方面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让临床心理学家的培养工作本身经受科学的检验,在遵循科学研究证据的基础上顺利开展。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工作。为了完成好这个工作,传统的班主任工作理论要求班主任做到“三勤”。即腿勤、眼勤、嘴勤。笔者作为一名教师,长期担任初中班主任工作,时刻在践行这一要求。实践中体会到这种方法有一定的作用。但这种方法费时费力,效果差是却不言而喻的。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是由他的心理状态决定的。因而只要班主任能抓住学生的心理,利用临床心理学的某些技术,就能有效地解决此类问题,进而也提高了班主任的工作技能。下面介绍两种方法。
一、厌恶疗法
厌恶疗法的原理是经典条件反射。利用回避学习的原理,把令人厌恶的刺激,如电击、催吐、语言责备、想象等,与行为人的不良行为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条件反射,以对抗原有的不良行为,进而消除这种不良行为。黄小军同学是我的一名学生。有一次,我看见他正偷偷躲在操场的一个角落里抽烟。我很生气,把他叫到跟前,训斥说:“学生不能抽烟,你知道吗?”他低着头小声回答说:“知道。”“那为什么还明知故犯?”我声色俱厉地问他。但这次他却没有回答我,一直愣在那里。看到这种情况,我真恨不能把他揍一顿。我压住怒火,问他是什么原因,结果他还站在那里,一言不发。后来被我问急了,低声地说:“不知道。”听到这里,我的怒火也渐渐消了。转而一想,也许学生是真的不知道。再问他为什么,也无济于事。想到这里,我对他说,以后不要再抽了。就让他走了。
学生走后,我陷入困惑,抽烟不知道原因,那改正起来多难。突然我想到,连自己也不知道原因,却能做出这样的行为,这不正是心理有问题吗?能不能利用心理治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根据心理学的理论,行为的发生一定是有原因的。我想他在抽烟后产生了愉快的体验,才能维持这种行为。要改变这种行为,只要让他的行为产生痛苦、厌恶的体验,那么他的行为就会有所改变。那心理学中的厌恶疗法就是针对这种情形的。想到这里,我决定在他身上试一试。
我找来黄小军,对他说明了来意。他很愿意配合我的试验。引导他说:“你现在想象一下,你正在抽一支烟。你深深地吸了一口。黄白的,浓浓的烟雾慢慢进入了你的肺。你的肺是鲜亮的、淡红的,你看见了吗。现在浓烟正慢慢熏着你的肺,你的肺慢慢地变黑了,如同火焰熏着的腊肉一样。”我看了看他的表情,他的脸上有了一丝恐慌。我继续引导他说:“现在你的肺有点黑水了,慢慢地流下来,你的肺开始流脓了,黄色的、腥臭的脓正慢慢流下来了。”我看了看他的表情,他的喉咙哽咽着,好象努力吸气的样子。我又继续引导他说:“你的肺彻底腐烂了,成片的苍蝇围在上面,上面还生了蛆虫......”。
事情过去了很长时间,我通过了解其他学生,他们都说黄小军同学没有抽烟了。看来对黄亚军同学的治疗是有很好的效果的。这种做法改变了一个学生的不良行为。对于这件事,我总结到:这种做法一定要了解学生的个性。黄小军同学不太讲究个人卫生,他心理的耐受性要强一些,因而有必要想象的令人恶心些,才能凑效。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每个班主任都能掌握。
二、情感疗法
根据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每个人天生有一种被所在群体接纳、受到家人和周围其他的关心、爱护以及异的需要。根据这一理论产生情感疗法。情感疗法是教师用真挚、热情和友好的语言、表情和行为,向学生表达自己的关怀、重视和尽力关心,使学生对老师对学校产生朋友般的信赖。由于减少其身心压力,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以此来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有如下案例:
今年带初三,工作学习任务异常繁重。前几天,我班的李平同学请假回家治病,我同意了。可是过了几天他还没有到校。我打电话给他的家长,他的家长说昨天就到校了。我一听就知道这家伙肯定是跑了。那该如何办呢?我急的团团转。想想平时的李平同学留给我的印象是听话,有礼貌,对老师特别尊敬。为什么这样好学生也去逃学,实在想不通。当务之急还是把他找回来。该如何找他回来呢?想来想去,针对他性格的特点,何不给他来个情感治疗呢?
我从同学那里找到他的联系电话。针对他的心理状态,我给他发了一个短信:“你现在在哪里?能回来吗?”我想,这个短信能使他感到老师是关心他的,他不能一味任性胡来。后来的事实了证实了我的猜想。他在检讨书中写道:“当我收到你的短信时,我很感动。为自己的一时冲动任性的做法感到后悔、自责。并且也感到你关心着我。”果然,几分钟后,我就收到了他的短信:“老师,我错了。我明天就回来!”看到此短信,我算松了口气,我的方法总算是凑效了。为了进一步加强效果,让他早点回来,在第二天,我时不时给他发个短信,问问他到什么地方来了、走路还是坐车、吃饭了没有等等。这些看似平常的举措效果还真不错,他晚上就回到了学校。回来后他表示: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要任性冲动,要学会镇定稳重,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不懈。我又对他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目前,他的情绪稳定,已全身心投入学习中去了。
事后,我总结经验,学生对老师是有着天然的感情的。而老师只要表达出对学生的情感,设身处地与学生共情,为他减少心中无名的压力,用师生之间的信赖真诚的情感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这就是情感治疗的巨大功效。但这种方法一定是建立在对学生性格的深刻了解之上的。因而做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平时认真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总结出学生的性格特点。
综观以上两个案例,它们对学生的行为问题都有改善作用。我们可以发现,学生的心理直接导致了学生的行为。而学生的心理世界如同变化莫测的天气。虽然天气捉摸不定,但是却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我们抓住它的规律,就一定能预报出它的阴晴风雨,同时化害为利。还要说明,这两种方法的使用一定要建立在对学生个性的深刻了解之上。以上两个案例充分说明,临床心理学技术是班级管理中一种重要的工具。掌握这种工具,可以有效地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
摘要:在中医的临床实践中,其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诸多方面都蕴藏了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体现了中医学自发地包蕴了对人类心理现象以及心身相互关系的正确认识。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医临床中的心理学思想还存在着朴素、直观、笼统的缺陷。因而,有待我们进一步发掘、整理和提高。
关键词:中医临床;心理学思想;病因病机;七情;情志五行模式;以情相胜;暗示;条件反射说
中华大地孕育出灿烂的东方文化,产生了祖国医学。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其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诸多方面都蕴藏了丰富的心理学思想。本人从医四十余年,对此感触皮多。但终因学识浅薄,加之涉猎心理学专科时间未久,更是未窥其奥,故对中医临床实践中的心理学思想,仅能“掠影”而已、未妥之处,敬祈师长同道教正。
1 病因病机的心理学思想
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心理因素的确几乎是无处不有,不可忽视。中医认为,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如郁症,肝气不达;七情失调,气机紊乱;智力低下,肾气不足;心悸,心血不足等。各种不良的心理因素可以引起多种疾病,一些身体疾病也可以伴随或导致一些心理疾患。常见的有:郁郁症、百合病、奔豚气、癫狂、失眠、心悸、痴呆等。
心理病机虽繁,但总不外乎阴阳。如阴证沉默、悲哀、无(少)言;而阳证则多言、躁动、谩骂。外在的表现不同,内在的心理病机也各有差异。
社会心理因素,常常引起许多疾病。如失恋离婚、丧偶亡子或人际关系紧张等诸多社会因素,而怒气是最常见表现,因为怒则气上,气血上搏,可见面赤、头痛、眩晕、呃逆、口苦、甚则吐血、呕血、耳聋、失明、乃致晕佧厥倒,危及生命。相反,“恐则气下”,肾气失固,可见二便失禁,甚至气坠而亡。
2 诊断中的心理学思想
中医诊断的望、闻、问、切四诊,其过程是从感知到思维,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一种职业心理活动过程。
2.1 望诊:首重望神,“神”是指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包括精神,意识、思维等。因此,望神是望诊中审查心理因素的根本。望神的关键又在于望目,目为心灵的窗口,是神的标帜。望诊以神、色、形、态为纲目。
胖人多痰,瘦人多火。瘦人多火,其偏狭,性急,行为焦躁不安;胖人多痰,多湿,其宽柔、性缓,行为迟缓安静。强调辨别个体心身差异是中医诊断、治疗的特色之一。
阴静阳躁,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狂躁的病人,阳气过盛,体态沉静,抑郁。望诊中首先宜分辨其心理因素的阴阳属性。
2.2 闻诊:即医生通过听觉、嗅觉、根据患者发出的声音判断其心理状态:悲叹,啼哭为凄切,呜咽嘶鸣;狂笑,笑示快意,声扬外散;盛怒,呼叫以示反抗,声动色厉;叹息,无可奈何,摇头;呻吟,痛苦,馁性之情。《内经》说过:“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医生根据这些不同情绪来推断疾病的性质、部位及程度。
2.3 问诊:《素问・征四失论》:“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常,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能病中?”《素问・疏五过论》:“凡诊者,必知终始……离绝菀结,忧恐喜怒”;“饮食居处,暴喜暴乐,始乐后苦,皆伤精气”;“必问贵贱,封君败伤,及欲候王……”――通过这样的问诊,对疾病的缘由,病人的生活经历,心理状态等全面、深入的了解来判断疾病。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问诊不仅便于发掘深层的心理因素,同时也是与病人交流情感的重要一环。平易近人的仔细询问,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取得病人的信任与充分合作,依据其发病的社会心理背景,针对不同情况,解决病人的社会心理问题,这无疑是一贴绝妙的辅助治疗剂。因而,我们应当重视:①忖度人情,问诊时,了解病人情绪状态和产生过程,目前处境等方面。②宜于启发,不宜暗示,使病人有所领悟,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病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③注意病人“顾左右而言他”,他事闲言,反露真相,不放过与疾病相关的“细小”苗头,这对某些疑难杂症而言,往往可出奇制胜。总之,问诊中的心理问题相当广泛,应当尤为重视。
2.4 切诊:切诊包括切脉和触诊,中医医生切脉,是中医诊断的特色之一。如脉若琴弦,是谓弦脉,示有心病,或发怒生病等。
3 治疗中的心理学思想
3.1 以情相胜的心理治疗:所谓“以情相胜”,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云:肝(木)“在志为怒”,心(火)“在志为喜”,脾(土)“在志为思”,肺(金)“在志为悲”,肾(水)“在志为恐”。这种按木、火、土、金、水五行相制相胜的原理形成的情志五行模式为以情相胜的治疗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据此,我们就可以以另一种情绪刺激去纠正病人原先的异常情绪状态。按照巴甫洛夫的神经条件反射说,情绪反应属于神经系统的暂时联系,它可以被新的暂时联系所代替。可以认为,以情相胜就是以一种新的兴奋灶去抵销或冲淡原来的优势中心。然而,中医情志五行模式中情志之间的逻辑联系,即某一情志可以胜另一情志的特定关系,在巴甫洛夫神经反射说中却是不包含的。从实际情况看,以悲胜怒,悲者必不怒;以恐胜喜,恐惧者必不喜;以怒胜思,怒气升腾,思结必散;以喜胜忧,其忧自消;以思胜恐,多思则明达而无所恐。前贤医家根据以情相胜的原则治疗某些情志因素疾病不乏其例。兹举“怒胜思”一例,以窥其端:
《儒门事亲》卷七・不寐:“一富家妇人,伤思虑过甚,二年不寐,无药可疗。其夫求戴人治之,戴人曰:两手脉俱缓,此脾受之也,脾主思故也。乃与其夫以怒而激之,多取其财,饮酒数日,不处一法而去。其人大怒汗出,是夜困眠。如此者八九日不寤,自是而食进,脉得其平”。
《儒门事亲》还从理论上对情志更相为治作了进一步阐发:“悲可以治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胜悲,以谑浪戏狎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以迫遽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污辱欺罔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夺之。凡此五者,必诡诈谲怪,无所不至,然后可以动人耳目,易人视听”。诚可谓经验之谈。
3.2 移精变气的心理治疗:此即“易移精气,变利气血”通过转移患者病理体验而却病,如一位过分注意胸部疼痛的病人,医生采取转移注意的方法,将他一侧耳部点刺出血,且暗示疼痛已转移到耳部,几日后,耳痛消失,胸痛随之而愈。
3.3 暗示治疗:有些患者,正面开导不易接受,必须通过侧面暗示方能有效。这时用药治病是假,通过药而治“心”,实际药物只起一种暗示作用。如一位考试紧张焦虑症的学生,考前用一种并不常见的廉价药物,佯称其高级名贵特效以加强暗示功能,服用而即显效。
4 结语
我们看到,反映在中医临床实践中的心理学思想是相互唯物的,自发辩证的。它揭示了心理与生理辩证的对立统一关系,阐明了心与身相互作用的双向效应(心理因素既致病,又治病)。
其次,我们还应该看到,中医临床中的心理学思想,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带有朴素、直观、笼统等缺陷,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整理和提高。
摘 要:文章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三个层面上论述了当今我国存在的一些社会心理问题及原因,重点在这三个层面上从临床心理学的角度运用卡普兰提出的三级预防机制加以防范和干预。
关键词:社会心理问题;预防;社会支持
一、现在社会的心理问题及原因
我国社会进入了新的转型期,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人际关系也越来越复杂;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也常使人们处于失衡状态。人存在于自然、他人和自己的关系中,依次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的层面来分析现在人的困惑。
(一)人与自然的层面
随着工业文明的出现,人把改造自然同时也是破坏自然当做发展人的特质的途径,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环境破坏和污染随处可见。
1、空气污染带来的心理问题
汽车尾气造成的光化学烟雾,煤燃烧造成的空气污染。这些污染使居民产生恐惧情绪,紧张过度、惊慌失措。汽车尾气排出的铅,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铅会对人的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影响其身心健康。
2、噪声污染带来的心理问题
噪声是人们生活中的一大公害,侵扰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容易出现情绪反常、烦躁、易怒、睡眠障碍、记忆力降低等[1]。
(二)人与人的层面
从社会发展看,古代社会人与人之间联系是紧密的,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人与人之间那种坦率的、富有人情味的关系越来越少见,取而代之的是相互利用和相互操纵。
1、安全感的减低
一些商家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大众的利益。食品安全问题最具代表性,三聚氰胺事件、染色馒头、瘦肉精事件、毒豆芽、塑化剂问题等等。它们造成的危害让人们触目惊心,人们最基本的安全需要就很难满足。
2、报复心理和心理分化
处于弱势、劣势的个体易产生不服、埋怨的情绪,产生 "仇富心理",若得不到宣泄,易心理积怨,衍变成对竞争对手的敌意、仇视,甚至引发暗算、报复行为,极易造成暴力事件;收入较高、地位较高的人群会形成"歧视、炫耀心理",二者的摩擦,易产生矛盾,且很易激化,造成严重的社会矛盾。
(三)人与自我的层面上
1、迷失自我
意识掩盖了人的真实自我,使人的真实自我处于无意识的受压抑状态。现在人忙于追求金钱、权力、荣誉,自以为在追求幸福,一旦真的得到了这些东西,又感到茫然和空虚,弗洛姆称之为现代人的通病[2]。
2、抑郁和焦虑
人们普遍认为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社会或他人的认可,假如一个不被市场所接受,那他就一无所有、如同一件卖不出去的商品,易造成个体自卑、焦虑和抑郁心理。
二、临床心理学和三级预防
广义的临床心理学注重研究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以及心身疾病的发生原因、性质诊断,并采取综合有效的矫治帮助康复[3]。临床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主要任务是应用心理学的原则和技术去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各方面的压力和困扰,解除心理上的痛苦,达到心身健康。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预防就在心理健康专业人员中慢慢流行起来,心理学家区分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卡普兰还提出了第三类预防,叫三级预防。一级预防是在第一阶段就预防疾病的发生,通过营造心理健康的环境,加强个人力量来避免心理疾病,它针对所有人。二级预防重点是预防特定疾病的高危人群发病。三级预防重点是疾病一产生就给予治疗[4]。
三、社会心理问题的防范与干预模式
本文采用临床心理学理论,对上文提到的社会心理问题从三级预防的角度进行防范。
(一)人与自然的层面上
在一级预防上,需借助社会上各方力量的帮助,如通过媒体宣传,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
在二级预防上,工作环境有化学污染或生活在稀土矿开发区及工业城市的人是重点目标,他们可以养殖一些花草,如芦荟、吊兰、虎尾兰等一些天然的清道夫,既减少有害物质对伤害,又陶冶情操;可利用节假日去郊区、风景优美的地方游玩,自然环境的心理可愈性有助于释放内心情绪的焦虑和抑郁。
在三级预防上,因环境而有身心疾病的人,如弱智儿童和自闭儿童,应去专业的机构治疗。发挥社会支持的作用,社会支持是一般是来自亲人、友人、同事、学校、单位等有形的和无形的援助,作为患者的社会支持者应给予他们物质和精神的支持,用爱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生活。照顾异常孩子的家长也需要关怀,也应给他们一定的帮助。
(二)人与人的层面上
在一级预防上,应提高超我对本我和自我的约束力。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追求快乐原则、自我追求现实原则、超我追求良心原则。一些商家之所以做出一些有悖于良心的事、一些富人歧视一些弱势群体,是因为超我的约束力不够。超我源于童年期父母、学校、社会教育中获得的社会规范,是在后天形成的。父母及学校有责任、义务加强孩子正确价值观的培养。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提到,孩子会模仿家长,家长要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就应端正价值观和规范日常言行。
在二级预防上,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最值得我们关注,以农民工为例。他们干着比别人重的活,拿着比别人低的工资,又受他人的歧视,心理上极易产生焦虑和忧郁。这些弱势群体可从认知上加以调节,多跟自己比较,跟之前的自己比较,跟处境相同的人比较,减少内心的无价值感和不平衡感。多合理利用自己的社会支持去弥补内心不平衡。
在三级预防上,人际不和谐、人际疏远导致的心理疾病日益增多。我们应留意身边的人,若发现其言行与以前大不同或偏离常人,应陪同他们或鼓励他们去看心理医生,即使他们已确认有心理疾病,我们也不应将心理疾病看成他们其心理特征,不要戴有色眼镜看待他们,多给他们精神和物质支持,减少其人际压力和缩短其康复期。
(三)人与自己的层面上
在一级预防上,人们应多关注自己的内心,关注自己真正的需要。对自己的成败进行合理的归因,乐观积极面对成败。
在二级预防上,儿童期有心理创伤,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的,缺乏自信、悲观、依赖他人、情感脆弱、适应不良的人易抑郁和焦虑,改善他们的心理状况,需要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在家庭方面,家长应努力为孩子们营造民主宽松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家有发言权但应避免满足孩子的一切需要,为孩子成熟人格的塑造建立一个良好的家庭基础。在个人方面,心情抑郁焦虑时善用自己的社会支持来排解和疏导,发现自身的认知偏差,进行合理的归因。
在三级预防上,正处抑郁焦虑不能自拔的人,应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在缓和期和康复期接受心理咨询。其社会支持者应及了解他们心理疾病的类型和爆发周期,在他们的爆发期时刻留意他们,在其治疗期间给予支持和鼓励,做为旁观者我们要减少对他们的歧视。
四、总结
以上只是从临床心理学的角度提出的一些针对社会心理问题的建议,较侧重于家庭和个人的角度。社会心理是人们对社会内部结构和社会运行现状较为直接的主观反映[6],社会心理问题也是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所以社会心理问题不能只依靠个人、家庭的力量,它需要来自政府和社会各界人的共同努力。
【摘 要】大学生自杀心理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公共社会卫生问题和严重的社会问题。针对大学生自杀心理的预防与干预模式的构建已经成为临床心理学备受关注并亟待解决的社会心理问题。本文引入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介入到构建临床心理学对大学生自杀心理的防范与干预模式之中,从分析模式的现状,到积极心理学介入模式构建的四个方面进行细致分析,展现出积极心理学对于大学生自杀心理的防范与干预模式有良好的补充完善作用。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 自杀心理 防范与干预模式
一 问题提出
自杀,位于青年人前三位的死因之中。我国最新的自杀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平均自杀率为23/10万,在人口重要的死亡原因中排列第5位;而在15~34岁人群的死亡原因中,自杀更是第一位的原因。另有资料报道,大学生自杀率高于同龄人,是同龄人的2~4倍,并且自杀已经成为我国大学生中仅次于意外伤害事故的第二位死亡原因。针对大学生自杀心理的预防与干预模式的构建,已经成为临床心理学备受关注并亟待解决的社会心理问题。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是利用心理学已经比较完善与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与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种心理学思潮。
1998年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Seligman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在年度大会上他第一次在正式场合使用了“积极心理学”一词,并于2000年和Csikszentmihalyi在《美国心理学家》上发表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中正式提出。Sheldon和LauraKing在2001年的定义道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点:“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其研究重点是人自身的积极因素,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的力量和优秀的品质来帮助有问题的人、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力,以获得良好生活。
二 大学生自杀心理防范与干预模式研究现状
1.大学生自杀心理防范与干预政策研究
高校领导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和维护高校稳定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把其摆于重要位置;加大了经费投入,扎实开展各项工作,构建了决策有人定、工作有人做、落实有人抓的有效机制和工作网络。但各高校发展不平衡,部分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认识不够,抓的力度和落实上不够,表现为心理咨询机构尚不健全,或是挂了牌子没有队伍,或是因缺少经费和场地,没有坚持开展工作。
2.大学生自杀心理防范与干预策略研究
各高校立足于本校实际和现有的资源,坚持教育、宣传、培训和辅导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更多学生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为识别、预防、化解大学生心理危机做出贡献。但是大学生对于自杀者、自杀行为认知差异大,存在认知上的误区,对自杀者的人格特征、行为表现不能鉴别和辨识,更缺乏自杀自救和助人的技能;自杀死亡的大学生,大部分事前未曾向学校心理咨询机构或其他专业机构求助。关于大学生自杀原因与干预策略的研究为大学生自杀心理的防范与干预模式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础。
3.大学生自杀心理防范与干预教师培训
高校通过提高教师素质,主要立足在职教师培训,安排教师进修提高,注意引进高学历教师从事专职心理健康工作。但是和国外相比,国内教师队伍有待充实,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发达国家高校中从事此工作的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为1∶1500,我国部分高校规定为1∶5000或1∶30,其中有心理学背景的人少之又少。咨询和干预中制度建设缺乏、应急能力差、不规范操作多,无法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导致学生不必要的死亡,影响心理咨询和自杀干预的声誉,不利于长期发展。
4.高校全员参与大学生自杀预防和干预模式建立的基础研究
国内外学者提出多种预防和干预模式,不同模式之间分歧焦点主要集中在干预的时间、目标和相关因素定位。通过对大学生自杀原因和自杀结果影响因素的分析,对自杀干预因素进行定位,从而将降低自杀的危险因素和增强大学生自杀的保护因素作为自杀预防和干预的目标。
三 积极心理学介入大学生自杀心理防范与干预模式
积极心理学从心理评估、危机干预、生命教育课程与积极心理咨询四个方面渗透到高校针对大学生自杀心理防范与干预模式的构建之中。
1.积极心理测评的介入
高校应用临床心理学问卷对于入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通常使用UPI、SCL-90、MMPI等临床心理中的量表或者问卷对大学生进行测评。这种心理测评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筛查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时对心理健康现状的不良个体可以进行心理辅导与咨询,但是关注的是大学生心理的消极面,而没有测评大学生心理的积极面。相较言之,积极心理的介入能够有效提高心理咨询与辅导,心理学知识的普及;有益于改善“心理学、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在大学生心中的刻板印象,学生发现学校与教师更加关注的是发现其身上的美德与积极情绪而非“问题与病症”,就更容易配合学校与教师进行心理普查与测评,更愿意接受关于心理学的科普知识与心理活动。在评估内容方面更多涉及积极情绪、乐观程度、灵活思维、学习生活投入度、品格优势(智慧与知识、勇气、仁爱、正义、节制)、社会健康(信任、友谊)、家庭健康与精神世界健康等维度。
2.积极心理危机干预的介入
以往临床心理学对于高校大学生自杀的危机干预主要集中在自杀心理防范手段、时间与方式上,而积极心理学对于大学生自杀心理的关注点与健康心理学相对一致,关注点集中在营造积极心理的氛围上。干预内容倾向于关注建立心理复原力、建立性格优势、建立强有力的人际关系。建立复原力应用了发现幸福的ABCDE模式,其中A代表不好的事情(adversity);B代表当事情发生时自动浮现在头脑中的观念与想法(belief);C代表这个想法引发的后果(consequence);D代表反驳(disputation);E代表成功反驳后的启发(energi zation)。应用这种“简―平―快”的五段式危机干预介入大学生自杀心理干预大大提高了干预效力。
3.生命教育课程的介入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课程已经十分普及,但是大学生对于生命的意义、幸福的持续这些问题没有深入地思考过,所以在生理、心理、生活态度、压力事件、家庭因素与社会因素六个主导大学生自杀的因素影响下,处在青年初期的大学生自我统一性尚未完善,容易产生轻生自杀的冲动。
4.积极心理咨询的介入
第一,积极心理咨询崇尚积极的价值取向。积极心理治疗理论认为对心理问题的咨询,不能依靠对问题的修补来为人类谋取幸福,而应集中注意力增进和培养人类自身的各种积极力量,主张一切从积极出发,用积极的视角看待个体的心理问题,倡导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对个体的心理或行为问题做出新的解读。
第二,倡导“以人为本”的道德关怀。积极心理治疗理论提倡积极的人性关怀,给来访者施加道德以外的压力与身心带来痛苦。强调积极心理治疗理论及其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应用的手段与方法上体现道德关怀,要求在咨询过程中不仅要接受被治疗者过去形成的形态,也要肯定他们拥有未知的能力和发展的可能性。
第三,强调整合的咨询方法。积极心理咨询在整合人本主义、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叙事治疗等多种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创建了自身独特的咨询阶段理论。它把心理咨询的全过程分为辅助与主导咨询两个部分。其中,主导咨询部分是整个积极心理咨询的核心,共包含五个阶段,观察和保持距离阶段、调查阶段、场合鼓励阶段、语言表达阶段、扩大目标阶段,而辅助部分着重发挥为主导咨询部分提供准备与巩固成果的作用,包括初始谈话和辅助性治疗(贯穿于治疗始终,采用讲故事形式,着眼于营造轻松治疗氛围,转变来访者认识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