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5 04:20:39
序论:在您撰写心理医学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途径
通过文献的研究显示,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普遍存在。面对个人问题、学习压力、就业问题和家庭问题的出现,使得学生的心理防线收到很大打击。因此社会及高校要高度重视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将其真正纳入到研究生教育质量培养过程中。
1、研究生要加强自我教育,提升自我素质。自我教育是自我意识的最高表现,是人自觉解决思想矛盾、心理问题,促使自己思想行为从“现有”向“应有”方向转化、从目前心理状态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动力。是研究生完善自我,正确面对挫折,树立积极向上乐观的态度的重要手段。研究生要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对对待自己与他人,为他人着想,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遇到问题及时找辅导员、导师或学校心理咨询部门解决问题,及早摆正心态,形成健康、积极的情感与态度。研究生作为高学历的知识性人才,具有稳定的价值观,应打开心胸,怀着一颗感恩与包容的心态与老师和同学交往,积极参加文体活动,用合理的方式宣泄压抑的情绪,从而以积极饱满的心态学习。
2、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为有效解决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高校要建立健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和工作机制。组织专业的教职队伍与研究生培养单位紧密配合,及时有效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高校应把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人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规划,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研究生培养和管理的全过程。学校应为研究生分阶段检测、排查心理健康问题,并采取干预机制。如在入学前、学习过程中、毕业前进行心理检测与干预治疗。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对象、不同问题做相应的专题讲座与心理健康教育咨询辅导。辅导员以及心理教育团队跟踪辅导学生心理问题,监理研究生心理档案,建立不同类型学生问题的干预方案,及时有效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使他们早日将心理问题解决到完善状态,给与研究生真正的心灵慰藉。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研究生群体助理积极向上的心理,正确面对挫折,促进其人格发展与完善。
3、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丰富研究生的课余生活。研究生的研究学习生活是枯燥而乏味的。学校要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是学生参与文化活动中去,从而丰富其精神生活,提高个人心理素质。通过参加健康愉快的问题活动,可以广泛交朋友,使得研究生走出自我,走出书本,同时培养人际交流与沟通能力的重要途径。高校应该鼓励研究生组建心理健康社团,开展自我教育的健康讲坛。开展多领域学术讲座,让学生接受来自著名高校的专家学者的前沿报告,使研究生有积极的心态和充足的动力。
4、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我们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就是能把它最终落实到生产生活实际当中。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要强化研究生实践教育环节,将社会实践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必要环节,做到有计划、有规范、有考核,形成长效机制。积极与企事业单位、部队、地方政府等共同建立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建立社会实践保障体系,安排必要的研究生社会实践专项经费。研究生要结合个人专业知识和研究成果,以科研报告、技术开发和推广、挂职锻炼等形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并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中接受教育、增长才干。
5、发挥导师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指导作用。医学院校的研究生的大部分时间在跟导师做课题研究以及临床试验,导师是研究生的引路人,在学生学习阶段起着重要的作用,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就像父母与孩子,研究生的内心对导师有种极大的依赖感和信赖感。高校应中加强导师、辅导员进行心理知识讲座与培训,使他们对研究生的心理疏导掌握一定的方法与技巧。同时,导师要多关心学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我,增强研究生的择业信心以及正确对待挫折的心态,正视理想与现实、专业与兴趣的冲突。同时增加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个人问题的情况,尽可能帮助学生减轻经济负担的压力,从而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
二、结语
总之,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是一项复杂的体统工程,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要针对群里性心理健康问题制定出不同解决方案,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研究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使其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态享受学习与生活的乐趣。
作者:李占则 单位:赤峰学院附属医院
1对象与方法
1.1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SDS)于健康教育月活动前后,对456名学生焦虑分级法和抑郁分级法进行评定。焦虑分级标准:无焦虑<50分,轻度焦虑为≥50且<60分,中度以上焦虑≥60分;抑郁分级标准:无抑郁<50分,轻度抑郁为≥50且<60,中度以上抑郁≥60分。本校第二附属医院心理咨询医师和校心理专业教师针对医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即对观察组学生进行为期2个月的“恋爱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心理防御的措施”、“应急与心理健康”、“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处理”和“寻求和利用社会支持”为内容等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每周安排1次,每次2~4h。采用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授课或讲座。授课过程中,讲授内容与问题解答形式相结合,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统一,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身心体验提出问题并在课堂上针对问题深入讨论,尽可能使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并把自己日常生活感受与课堂知识相融合。对照组学生不安排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
1.2统计处理
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干预前焦虑、抑郁状况456名大学生焦虑、抑郁的总检出率分别为10.42%、16.72%,评分分别为(38.68±8.54)、(40.25±10.19)。轻度焦虑者18人(7.96%);中度以上焦虑者24人(10.62%);轻度抑郁者26人(11.50%);中度以上抑郁者18人(7.96%)。观察组与对照组间焦虑、抑郁评分差异不具有显著性。
2.2干预前、后两组学生SAS、SDS自身比较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和抑郁程度均较干预前有所降低(P<0.05);对照组干预后的焦虑和抑郁程度与干预前无显著差异。
2.3干预后两组学生SAS、SDS结果比较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和两组学生干预后焦虑、抑郁不同水平的构成比χ2检验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医学生抑郁状态和焦虑情绪的发生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医学生特点简称为“三高二低”,即成才欲望高,自我定位高,社会和家庭期望值高,但社会阅历低,心理承受能力低。他们面临当前严峻就业形势,在遇到学习压力大、生活适应能力差和情绪情感等问题时,极易产生心理落差和情绪波动,继而导致焦虑和抑郁。抑郁情绪带给医学生的个人学业、校园生活及对社会就业缺乏信心,也将影响其处理人际关系和医患关系。
本研究显示,医学生中焦虑、抑郁的总检出率分别为10.42%、16.72%。与许毅、张灏和叶晓云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表明医学生焦虑、抑郁问题的状况亦应高度关注。之前,我校对医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建立“校心理咨询室”,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患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心理咨询”,或每学期开展一次“团体心理辅导”等形式进行干预,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心理疾患问题的学生数量增加,单独室内咨询和个别干预的方式已满足不了医学生的需要,本研究采用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对医学生进行心理干预,以课堂教学结合讲座形式进行,以“问题讨论为中心”和“个人体验为主题”进行课堂讨论互动,个人心理问题与授课内容融合,使学生知识结构进一步优化,学生学会有效寻求和利用社会支持,提升自己对生活的信心。
干预后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焦虑和抑郁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中度以上焦虑和抑郁的检出率明显下降。表明在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月教育活动,可预防或减少大学生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发生。可促进医学生自身心理状况的认识,提高其对各种常见心理问题的自我调节,是一种缓解或减少焦虑、抑郁的有效方式。
作者:王东平 詹合琴 卫世强 单位: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新乡医学院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解放军 371 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
一、引起医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1.学业适应压力
医学生自入学开始就面临着各种学业适应压力。医学教育课程多、学制长、医学生需要在五年的时间里付出比其它专业学生多得多的努力,才能完成学业。在进入临床实习之前,解剖课程首先是个公认的压力,其他的压力如医学教育的高要求、日益加重的医学学习和科研压力,资格考试如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等,都是引发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进入实习后,医学生离开熟悉的学校环境去到不同的医院不同的科室实习,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可采取较为自由的学习方式,但是学生却需要掌握大量的临床知识和技能,学生更多看到的是自己的不足而不是进步。在这个阶段,对于一些尤为上进的学生来说,由于担忧学业成绩,更容易引发心理障碍,导致表现焦虑。而值班任务,面对患者死亡,个人问题等往往都会加重这一时期学业上的适应压力。
2.经历临床实践伦理冲突的压力
目前还存在少数医护人员因为抑郁沮丧、筋疲力尽、过度压力等常见问题而导致职业道德观念和责任意识淡薄,服务态度差,有区别对待病人及收红包等不良医疗行为,这些行为常使医学生对医德医风原则和社会现实的差异产生困惑和压力。很多医学生在进入临床后,在与带教老师,进修医生、住院医师的互动中,难免会接触到这些不良行为,如写下并非亲自检查的病例报告,有区别的对待病人等,这些行为传递了医护人员个人价值、品质和道德基准等非常重要的信息,与课堂上宣扬的伦理观念和职业道德有所冲突,由于对自己职业的形象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医学生极易出现认识上的冲突和道德选择的迷失。
3.面对临终者痛苦的压力
多数患者都是病情严重才住院,大多数医学生在临床实践阶段都会遇到病人病危和死亡,并目睹过在奄奄一息的病人身上采用一切最先进的技术,来延续其生命的无效治疗。但是由于医学教育在医学科学方面的局限性,医学课程往往注重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并没有过多提及如何面对此类患者,经常遇到这类事情,而又缺乏相应的教育与心理准备,学生们会在照顾这类病人时出现害怕,难过、震惊、焦虑等情绪。
4.经济压力
经济压力主要出现在贫困和特困医学生这一群体,由于自身的经济压力,此类学生往往会出现自卑感、焦虑感和挫败感,希望融入群体和得到周围环境的支持,但是又不愿意接受他人的同情和怜悯,容易变得脆弱、敏感、多疑。这些问题会导致此类学生人际关系不良,觉得事事不顺心,形成攻击性心理,甚至出现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5.就业压力
医学院校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就业渠道相对较窄。加之近年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医学生的就业不容乐观。城市里的三甲医院甚至二甲医院都需要硕士或以上学历,改行或者到偏远地区就业是相当一部分医学生面临的尴尬选择。大多数医学生都对就业有很大担忧,因为对前途的迷茫和担心加重了医学生的心理负担。
二、医学院校的应对措施
1.设立心理健康课程
医学生所学的部分课程与心理健康有关,如《医学心理学》《社会医学》等,这是医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条件。在这些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医学院校可以组织专业的师资力量,结合医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身心发展特点,开设包含心理科学常识、心理调节、压力管理等内容的医学心理学和精神医学课程,使医学生掌握预防身心疾病、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方法。医学院校还可以通过开展就业指导课端正医学生的就业观,在帮助他们寻找恰当职业定位的同时疏导心理问题。
2.普及压力管理方法及知识
压力诱发焦虑、不胜任感、抑郁,愤怒和人际关系敏感,这些是与心理问题发病率有关联的。接受,面对和处理压力可以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病率。通过专题讲座、专栏宣传等形式普及压力管理知识,能让医学生了解压力在心理和生理的运行机制,引导医学生发现压力,面对压力、在减低紧张、焦虑的同时增加积极应对的意识和策略。
3.发现并帮助有心理问题学生
仅仅让医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并不能减少压力,一旦发现这类学生,他们需要个性化的疏导,医学院校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哪里可以获得帮助,同时要处理使用这些资源的障碍。由于忌讳心理健康的污名,医学生更希望从校外寻求帮助而不是从自己的学校寻求帮助。因此,建立心理咨询室,提供专业咨询并对学生的个人心理档案保密是十分重要的。同时还应关注特殊群体,对不同情况、不同背景的学生如新生、贫困生、毕业生等分别进行有针对性辅导,积极干预,做到有的放矢。
4.促进医学生个人自我保健
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指消除心理障碍,还包括身体、心理、情绪,心灵等方面更高的生活质量。医学院校可以适时在班级、宿舍、专业之间组织有关心理健康座谈,让医学生可以有机会与教师、同学表达,分析和分享感受,教师和高年级学生关于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的现身说法会让低年级的学生了解如何减压,如何促进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同学之间的讨论则可以帮助学生经历冲突,培养自我意识,促进共情。这样的共享反思能帮助学生认识到他们的问题并不是唯一的,提供他人如何解决同样问题的方式能让他们更积极地面对个人的心理问题。文化、艺术、体育活动有利于促进人的积极心理,医学院校还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医学生从单调的学习生活中解脱出来,宣泄负面情绪,获得积极体验,塑造健康人格。
作者:范熙 单位:广州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本文作者:孔令玲 单位:滨州医学院烟台校区医学人文研究中心
创设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一定的情景)下,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情景是学习环境中重要要素。情景,又称为教学情景或学习情景,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的现实环境。教学情景的创设是指创设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主题意义进行理解的情景,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2]。为了不仅要讲授专业知识,还要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掌握及运用这些知识,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使经典实验研究在课堂上再现,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对经典实验研究的过程及所体现的心理学思想有深刻的认识。例如讲到“减数法实验”中的“证明某些短时记忆信息可以有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两个连续阶段的实验”时,教师事先编好减数法反应时实验的电脑程序备用。授课过程中,首先简要说明实验程序及要求,然后请一名学生作被试来完成准备好的减数法反应时实验,其余同学作为观察者认真观察被试的反应过程。实验是这样进行的:第一步,被试通过操作电脑首先将并排的两个字母“A”、“A”同时呈现出来,然后让被试指出这一对字母是否相同并按键做出反应,记录反应时。接着,字母“A”、“A”对相继呈现,时间间隔分别为1秒和2秒。第二步,呈现“A”、“a”字母对,呈现方式和实验程序同“A”、“A”对。随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请一位同学把实验数据整理,并做出图表。针对实验结果,让同学们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很快学生就能清楚的确定,某些短时记忆信息可以有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两个阶段。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使原本感觉很复杂的实验研究变得简单易懂,同时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体会了所学知识的内涵,利于对知识的掌握,而且能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
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知识的普及,网络不可避免地进入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教育信息资源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充分发挥Internet资源的优势,使计算机成为多样化的工具———信息获取工具、交流工具、情景创设工具、认知工具、评价工具,并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在利用教育信息资源方面,主要围绕课堂教学过程中实验设计作业和研究报告作业来学习和掌握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信息资源。如在讲完实验设计部分内容后,给学生布置以“三个和尚的故事”为原型进行实验设计作业。通过设计性实验作业的完成,了解“自变量”、“因变量”、“相关变量”等基础概念及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作业以3~5人自由组成小组形式完成,即由他们共同完成此项作业。学生在完成实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各种渠道(除了传统的查阅文献的方式外,还要通过CNKI、维普等文献数据库资源获得资料文献)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并对文献进行研读和综述。文献查阅的同时,还要经常组织一些相关的讨论,讨论既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也可以把大家汇集在一起共同探讨完成实验设计的新思路及存在的问题,并布置下一步进行的工作。通过讨论,不断反思,以达到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的目的。在学期末,我们会专门安排时间,要求以小组形式进行汇报。通常采用答辩的形式,首先由本小组一名成员陈述实验设计内容,然后由其他小组同学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提问,小组成员当场作答。实验设计的过程中,在教师的协助下,学生依靠小组的力量相对独立的完成作业,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唤醒他们的探索意识,触发他们的创新意识。通过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不仅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学与培养科研能力并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缺乏实践,缺乏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专家们反映的当前心理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3]。而这一问题也直接影响到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的质量。传统的实验心理学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多,实践教学少,但是学生对心理学的应用技能课程的需要程度都很高。根据教学目标及学生的需求,我们把理论学习和实验学习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并适当增加实验设计与操作的课时,使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及时的强化和运用。在实验学习中,不仅注重专业知识的讲授,还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研究能力,按照严格的研究实验的要求设计实验、控制实验过程、分析和统计实验结果、撰写实验(研究)报告,提高学生的心理学基本研究能力。利用医学院的资源优势,让学生参加与患者有关的课题,如初产妇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在与孕妇访谈、测量的基础上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最终形成实验报告,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科研中,加深对理论和操作技能的掌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外,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学校组织的大学生创新基金,提高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感性认识,为以后做科研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讲授本学科相关领域的最新成就和学术动向,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的发展情况。通过教学和培养科研能力的结合,不仅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能力。
考试方式灵活多样,全面评价学生学习能力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和组成部分,是督导学校教学、实现人才培养标的重要手段,也是学校检测和评价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效果及取得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往往通过学生考试成绩来看他学习的效果。但是实验心理学作为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课程性质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实施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操作实验仪器的能力,独立从事实验研究及问题解决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考试得分高的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方面并不见得比得分低的学生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往往是所使用的考查方式不恰当。什么样的考查方式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实际运用能力呢?我们摒弃了在期末进行一次笔试的考试方式,把考核方式分为笔试和作业两大部分。笔试部分主要以选择题、简答题和分析应用题等形式考察学生对实验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等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在出题过程中尽量不出只需直接提取的题目,而选择需要经过思考重组后才能解答的问题,将考题的着眼点放在检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作业由平时所布置的实验设计成绩和平时考核成绩组成,占总成绩20%。#p#分页标题#e#
本文作者:王立波 邵佳玉 李为 付路 张一凡 单位:辽宁省鞍山市卫生监督所 鞍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近年来,我国医学心理学的研究与实践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并将此项内容纳入医学院校的教学讨论之中。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和医学相结合的一门科学,它将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研究心理因素内在人体健康与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规律。医学心理学研究的范围和涉及的领域相当广阔,在理论方面以生活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作为两大支柱,医学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也有很多,如神经心理学、变态心理学、护理心理学、缺陷心理学和药理心理学等等。但与职业卫生有关的职业医学心理研究工作目前还不甚多,本人仅就自己多年从事职业卫生工作实践及对职业医学心理方面的理解,浅探职业医学心理问题中监督与被监督之间的关系及有关问题。
1建立新型的监督与被监督关系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在人民内部的一切互相关系上建立和发展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在职业卫生监督执法活动中,监督与被监督双方自觉地接受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约束,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信赖,建立文明、和谐、融洽的新型的监督与被监督关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改革开放形式下搞好卫生监督工作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建立新型监督与被监督关系的要素
1•1监督与被监督双方要懂法、知法、守法
目前职业卫生监督与被监督关系的矛盾冲突主要是由于缺少有关法律知识,被监督单位的主管领导或负责人缺少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法规与政策的了解和掌握,认为企业只要把经济效益搞上去,职工能发出去工资和奖金,企业能扩大再生产就行,对其他事很冷漠,于是,生产急需的原材料、煤、水、电、设备等列入重要位置,而职业卫生工作却被打入冷宫,迟迟排不上号,甚至对卫生监督人员产生反感心理。而在卫生监督人员一方,有个别人也缺乏法制观念,不能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让有些企业钻空子,所以我认为职业卫生监督队伍本身的法制建设也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1•2监督与被监督双方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
从卫生监督人员一方,要注意对被监督单位的同情与理解,要从心理及社会的角度去了解企业负责人的心理需要,分析接触有害作业职工的内心状况。就我们监督单位来讲,由于目前卫生监督人员数量有限及代步工具的不足,对所辖区域内企业的卫生监督覆盖面还不够,对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产业大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方面普及不够,对接触有害作业而给人体带来的职业危害的结局宣传力度也不够等等问题,我们应加强医学心理学及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卫生监督人员懂得分析被监督对象的心理需求,帮助他们认识在职业病危害对生产力影响的同时也是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必须引起重视,从而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中。在被监督一方,由于目前一些企业经济滑坡、体制改革、有的甚至倒闭、买断工龄、职工放假,工资发放有困难,企业领导往往在如何提高经济效益、盘活企业方面大动脑筋,凡是对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事他才肯做,进而忽视了职业危害对职工长期毒害作用。
1•3学会使用文明语言
语言是职业卫生监督和被监督工作交往的主要手段之一。从心理方面来说,卫生监督与被监督双方的要求和感受是不一样的。卫生监督人员要在工作中严格执法,宣传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使被监督对象能较自觉地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而被监督方首先要考虑本企业的经济状况及其他方面的具体情况,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才情愿做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诸如接受卫生学监测、健康监护等项工作。所以卫生监督人员及时地分析被监督对象心理状况,使用文明语言交流的效果,往往是给予严格的和科学合理的监督,使其自觉的接受卫生监督,而不文明语言的使用,往往僵化卫生监督与被监督双方关系,导致被监督对象对卫生监督工作的心理障碍及反感。
2非业务方面的监督与被监督关系
这里主要指的是关于职业卫生执法监督过程中,监督与被监督之间的社会心理方面,即通常所说的服务态度、医德医风等方面,这是卫生监督工作中最基本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因为这是被监督对象对卫生监督工作是否满意的根本点。一般来说,被监督单位不仅要求卫生监督部门要有良好的职业卫生监测、职业性健康监护及职业病的诊断及治疗方面的手段,还要求卫生监督人员要有良好的素质(包括合理的知识结构、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了解职业医学发展规律及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全心全意为职业人群服务的高度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一般认为,在卫生监督与被监督关系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卫生监督人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也有个别不尊重卫生监督人员的劳动,不体谅卫生监督单位的客观困难而难为卫生监督人员的情况。
社会分工是人类社会特征之一,行业随着这种进步而越趋分化,从事不同职业劳动的群体所处的环境和诸条件变化的情况下,经过长期职业养成的习惯逐渐形成独特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因此,从事某些特殊职业的群体,都有各自的职业医学心理问题,其中包括群体行为特色及个体适应该行业的心理条件,群体中易患的心理疾病、劳动条件导致心理障碍及其防治、如何保持身体健康等等问题。随着当前工业企业的飞速发展,有关职业医学心理方面的研究工作必将逐渐展开,职业卫生监督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养,才能胜任新形式下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才能尽可能地满足被监督对象的愿望。职业医学心理研究工作的开展,必将在卫生监督、职业卫生教育及职业医学专业进展等方面显示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反过来它也必将服务于职业卫生监督工作,对保护职业群体的身心健康起到较大保障作用。
本文作者:张月英 单位:山东德州学院医疗保健中心
近年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了快速的交叉融合,其中表现之一就是社会学融入到医学科学之中,成为医学心理学中举足轻重的研究因素,组成社会的个体——人,并不是没有疾病的发生才称为健康,健康已由社会学的介入而延广到有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并完全适应于社会环境的人的积极状态[1]。由此可知,社会心理状态是诱发人体患病的重要因素之一,重视对社会心理的研究就是对医学研究的重大推进。
1古代哲理的医学心理探讨
1.1《内经》中的医学心理分析
《内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巨著,成书时间大约在战国至秦汉之间。《内经》中对医学社会心理学的论断具有唯物主义思想的本性[2]。在《内经》理论中,如“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素问•天元纪大论》)以上理论印证了道家代表老子之哲理:“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之名曰大”。(《道德经•二十五章》)认为世间有气,气有规律性,物是气的一部分,人也是这样。表明人具有社会性,是受社会环境所作用的,而且社会环境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从而调节人的生理规律。若气运合一,则人健康发展,反之,人则呈病态发展。《灵枢•决气》将气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五脏之气、六腑之气、经络之气等类别,并认为精微之气的运动、变化是整体之气变化的基础,而心理活动也是人体特殊的、运动的精微之气及其表现形式:“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为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柔刚,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以上论述也表明了人的心理活动是社会的组成部分,神、魂、魄、意、志、思、虑、智等是人的心理活动受社会影响的医学表现。心理活动作为精微之气的产物,与人体健康有内在的联系。“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灵枢•本藏》)心理活动失常则破坏气在人体内的正常流转而导致疾病,或影响疾病的痊愈。“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藏……”(《灵枢•百病始生》)
1.2道教对医学心理控制的分析
老子曰:“致虚静,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老子》第十六章)这便是老子所提出的养静论的原理与原则。他指出生命的源头,是以静态为根基的,所以要修养恢复到生命原始的静态,才是合乎常道[3]。庄子也说过:“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尤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庄子•天道》)认为圣人不是因为觉得清静有好处才有意清静,万物不足以挠乱内心的清静才是真正的清静。因此,道教把“清静”作为道教教义之一。如同《真仙直指》所说的“清其心源”、“静其心海”,在修炼中追求一种“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的常清常静的境界。道教有《清静经》如云:“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若能常谴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任何情绪活动总是伴随着生理、生化的变化,控制和调节情绪状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很大,即情绪与心身健康关系密切。如果不能有效地自我调节情绪,消化其心理的冲突,则可结郁成疾。道教的清静实际上就是学会掌握自己,控制调节情绪,适应自然环境以维持心理健康。
1.3对古代诗歌中的医学心理分析
现代医学心理学认为,作为社会总和的人,一生中都会与成千上万的人进行交往,虽然其交往的形式千差万别,但每个人都有其交往的目的和需要,并且希望达到目的。一旦愿望实现了,需要满足了,就会产生相应的肯定性情感体验,尤其是人生处于逆境时,容易发生种种不同的心理障碍,这时候需要从人际交往中得到某种慰籍,或宣泄愤懑,或倾诉悲伤,或抒写感慨,或激励友情。这样,情感就能得到某种程度的释放,心理上得到某种平衡,且不唯在精神上能减轻压力,还能在困境中见到希望与光明,增强生活的勇气[4]。所以,古诗歌中有很多都是以物咏志、借景抒情。如唐代白居易在《舟中夜雨》中云:“江云暗悠悠,江风冷修修。夜雨滴船背,夜浪打船头。船中有病客,左降到江州。”诗人伫立船头,极目江天,云雾迷蒙,秋风肃瑟,心事浩茫,仰天长叹!因为忠而遭妒,贤而不用,满腔忧愤,心如火焚。于是,在诗人的眼中,一切景物都染上了感伤的色彩,夜雨冷冷,浊浪汹汹,这是诗人心理感情色彩的表现。当这种沉重的伤感超过人的承受能力时,就会引起某种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由社会文化环境产生的畸形作用而致。个体的人格受到损伤,心理健康受到损害,产生心理障碍,从而直接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导致疾病的产生,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2现代医学心理学的探讨
2.1现代医学心理学的发展
现代医学心理学包括现代健康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等。①健康心理学的发展。自从健康心理学于1978年正式建立以来,已经经历了学科专业的辉煌阶段,吸引了来自许多领域人们的广泛关注。健康心理学理论的模式焦点是生物—心理—社会模式[5]。这个模式认为,尽管疾病的原始发生是由物理性损害引发的,但疾病的危险因子、症状的严重程度、疾病的时间过程和预后等都被一系列复杂的社会心理变量所影响。目前健康心理学的研究侧重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和自我防卫机制两个方面。健康的应对和适当的自我防卫均是心理健康的标志,当前在我国广泛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培养人们健康的应对方式和适当的自我防卫方式,从而提高国民的心理素质,增强国力。②临床心理学的发展。心理测量是临床心理学的早期成果,但关于它的使用、报告、质量控制等无明确规定。面向21世纪,基层保健和家庭医疗服务将会蓬勃发展,为适应此发展,医学模式和医疗服务模式必须加速改革,由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过渡,这样才符合21世纪教育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而临床心理学的分支——行为医学必将弥补这些不足。③咨询心理学的发展。咨询心理学作为应用心理学的一支,它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帮助咨询对象发现自己的问题及根源,从而挖掘来访者本身潜在的能力,来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以提高对生活的适应性和调节周围环境的能力。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心理咨询在国外得到了很大发展,目前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80年代,这一类型学科在我国也开始发展起来。它之所以能够得到迅速发展,正是因为符合了社会的需要,并且与文明社会的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相适应。社会发展对心理咨询的需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精神生活也日趋复杂;人的社会化程度越高,人际交往就越频繁;社会生活的节奏越快,由心理社会因素带来的纠葛也就越多。b.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化,健康的标准更加完善。c.心身医学的发展使人们不断明确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特别是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的重要影响,而这些疾病又是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命。d.随着社会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自我意识也不断增强。现代社会的人,需要更多的理解,需要有充分显示自己才能的机会。#p#分页标题#e#
2.2现代医学心理学之心理神经免疫学研究
目前,世界上正兴起一门引人注目的新医学,这就是心理神经免疫学。科学家认为,人的心理状态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用精神力量可以医治疾病。科学研究证明,任何心情变化都会影响机体的健康[6]。比如,轻松输快的心情可以增强免疫能力,预防疾病的传染。相反,抑郁紧张的心情则会破坏机体的免疫能力。科学家们预言,临床应用心理神经疗法将是医学史上的一次革命。恐惧、紧张、失败、孤独感之所以有损于健康,是因为这种精神状态能在大脑内发出某种信号,继而在神经末稍产生一种分子,这种分子发出的信息,能使抗体细胞疲惫不堪,削弱其免疫的能力。此外,免疫系统内还有第二个联络网,这就是生化网。带有信息的分子无需经过神经纤维,直接在血液中流动,传递信息。科学家已经发现了80多个这样的“信息载体”,人的感情反应即产生于此,直接影响人们的思想情绪。医务人员对7651名45~54岁的男性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没有女伴的男人死亡率是有女伴男人的一倍多,他们日常生活都很紧张,肾上腺消耗大量的激素。实践已经证明,精神因素在治疗癌症的过程中也起积极的作用。医务人员随意把86位患乳腺癌已扩散的女性分为两组,一组用正常的方法进行治疗,另一组除正常的治疗外,每周还举行一次“集体疗法会议”。会上,她们各自畅述自己的病情,也就是进行精神疗法。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同时进行精神治疗的一组病人平均又多活了27个月,有3名患者经过精神治疗至今仍健在。
3医学心理临床治疗分析
从2010年5月1日—2011年5月1日,我们对某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和精神科门诊病例738例进行会诊、分析。通过定期门诊随访,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3(CCMD-3)》诊断,对不同的病人,根据其病情状况,采取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这738例病人中,以青、中年居多,其中19~40岁者490例,占66.4%。本案文化程度分布中,学历在大专以上者共523例,占70.8%,说明人群中心理健康的程度与文化程度有关。本案还表明,就诊者以焦虑、抑郁、疑虑、思维障碍等心理描述为主诉,大多有失眠、头晕、胸闷、心悸、乏力等躯体症状。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认知行为治疗,此能较好地解决患者的心理疾病。中枢神经系统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在治疗抑郁障碍方面成为首选药物,另外抗精神病药的首选药物也由氯氮平和氯丙嗪变为奥氮平和奎硫平等。综合上述分析表明,对心理问题的重视和自我意识程度与整个社会环境有关,因此,医务人员有向社会宣传和教育的义务,以提高人们对心理障碍的认知水平。
本文作者:孙莉 谢红涛 王政科 何敏慧 徐巧萍 冯永林 扬佩娣 孙皓东 王祖承 盛尤荣 李虹 单位: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 静安区精神卫生中心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寻求心理帮助的需求也明显上升,为此近年众多的专科及综合性医院先后开展了医学心理咨询机构。为了解全市医学心理咨询门诊现况,更好地为规范发展医学心理咨询事业提供依据,我院和静安区精神卫生中心合作,受上海市精神卫生临床质控中心委托,对全市70家开展医学心理咨询门诊随机抽取40家进行门诊执业资格、从业人员、环境状况、心理问题诊断治疗相关流程、咨客情况等相关内容作了现场调查,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在全市70家医学心理咨询门诊抽取40家进行调查。
1.2调查内容
1.2.1基本情况:包括名称、成立时间、执业范围合法性及门诊每周开设时间。
1.2.2设置情况:包括人员方面的职称、专/兼职、培训方式、人员配备,环境方面的诊室设置及布置、宣传方式。
1.2.3流程情况:包括门诊建卡、写卡模式、费用结算、来诊方式、初复诊时间设置、诊断及治疗情况。
1.2.4咨客相关情况:性别、年龄差异,心理问题及相关行为。
1.3调查方法
将调查内容设计成表格与问卷相结合的调查表,调研人员统一培训后,逐一上门调查。调查时间为2006年3月1日至2006年3月31日。调查结束后将有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一般情况
因一家机构在调查时已关闭,另一家与其他医院合并,故本次调查有效资料38份,其中区精神卫生中心9家(24%),综合性医院18家(47%),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家(16%),其他专科医院5家(13%);具有执业资质的有30家(79%);机构创建时间≥20年3家(8%),10~19年14家(37%),5~9年8家(21%)≤4年的13家(34%)。38家机构中每周安排咨询时间≤1天17家(45%),每天均开设门诊的16家(42%)余下5家为每周开设门诊时间2~5天不等。
2.2从业人员及环境设置
38家机构中从业人员共157人(医生115人,护士27人,其余15人为心理评估师与治疗师等相关人员),医生中高级职称54人(47%)、中级职称61人(53%)。门诊医生专职者12人(10%),精神科兼职者72人(63%),神经内科兼职者10人(9%),其他科兼职者共21人(18%)。所有医师均参加市精神卫生中心开设的心理咨询培训班,但接受培训时间小于6个月的多见。门诊环境设置情况:诊室有专业布置的29家(76%),简单布置的17家(45%)。对外作过例如海报、报纸广告等宣传工作的有26家(68%)。
2.3门诊流程情况
对咨客有专门登记的11家(30%),多为精神专科医院;门诊卡实行医院代管模式的7家(18%),咨客保管模式16家(42%),以上两种方式并用的5家(13%);门诊病史书写按内科模式有30家(79%),对个人史缺乏记录,按照精神科模式的8家(21%),个人史有详细记录。有诊断复核的21家(55%),有告知书3家(8%),对咨客做性格测试的13家(34%)。就诊方式采用预约式15家(39%),自行来诊的21家(55%),允许代诊的1家(3%)。初诊时间≥50分钟7家(18%),30~40分钟29家(76%),≤20分钟2家(5%);复诊时间≥20分钟10家(26%),10~20分钟15家(39%),≤10分钟13家(34%)。被调查机构均采用CCMD-3或DSM-Ⅳ诊断标准与市精神卫生临床质控手册规定相结合的方式。在心理治疗方法使用中应用方法≥3种的24家(63%);<3种的14家(37%)。用药方面抗精神病药、情感稳定剂、抗焦虑催眠药、促智药四种中,种类齐全且品种较多的有20家(占53%),以情感稳定剂、抗焦虑催眠药为主的11家(29%),仅有情感稳定剂、抗焦虑催眠药,且品种较少的7家(占18%)。调查机构均认为门诊收费过低。
2.4咨客相关情况
咨客性别女性多于男性的33家(87%),男女比例相当的5家(13%);年龄层多见青、中年的12家(占32%)。疾病类别中儿童以学习问题、多动症多见,青少年以学习问题、精神分裂症多见,青、中年以工作、婚姻问题及焦虑症、抑郁症多见,老年以抑郁症、老年痴呆症多见。门诊中遇到重性精神疾病者26家(68%),均采取建议转诊的处理方式。咨客相关行为调查中:有陪同者占60%,来咨询社会问题者占30%,定期咨询1年以上占45%,仅咨询一次者占19%。
3讨论
人力资源配置及专业水平的规范、专业化;我市医学心理咨询从业人员普遍存在总数不多,专职太少,具有一定学历、职称,但接受专业化、系统化培训时间太短,门诊开设时间过短的问题。从业医生大多是精神专科出身,受过较专业的精神病学的培训及临床实践,又通过心理咨询及治疗的专业培训,兼做医学心理工作有一定年限,临床经验丰富,专业水平高,但多偏重医学用药治疗为主,缺乏全面的心理治疗方法的使用,并且因为是兼职,心理咨询只是本职工作的一个相关部分,人数少,所能提供的咨询服务及治疗时间有限,远不能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综合性医院的门诊医生多由精神专科医生兼职或其他专业医师经过短期培训后转向心理专业工作。从业人员来源的多元化、门槛过低及商业取向等因素影响使得管理较复杂,服务质量得不到保证。[1]目前医学心理咨询多为短期培训班,缺乏规范系统的学习及实践量化的过程即上岗工作,无法从根本上快速、专业地推动该专业的职业化发展。在人员配置方面,心理治疗师及护士较缺乏,这对医学心理咨询事业合理化、个体化的开展及咨询疗效有影响。从事咨询工作的人员无统一规范的资格证书或上岗证,对全市统筹管理也带来困难。
咨询环境设置个性化及宣传工作的全面化:调查发现大多数门诊诊室有独立诊室,使用面积达到规定标准,但对治疗起积极作用的专业性装饰方面缺乏投入,如诊室颜色、装饰画、音响、图书等。工作人员有良好素质,工作严谨,对取得咨客信任,构筑牢固的依从性关系起到积极作用。在宣传力度方面较薄弱,应借助媒体广泛宣传,以社区为载体,提高市民对心理问题的知晓率,为全民心理健康保健提供平台。门诊评估、诊断及治疗方法的规范化、个体化:调查显示门诊诊断标准统一、规范,有利于疾病治疗及研究交流,在心理评估及治疗方面存在局限性。能为心理咨询提供依据、增强诊断客观性的心理测验等评估方法在调查机构中开展不够。[3]门诊治疗方面仍以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方面薄弱,一些家庭治疗、催眠治疗等个体化治疗方法及集体治疗方法在门诊治疗中的选用较局限,缺乏专业化,这主要受到医疗水平不到位及人员配备不合理的客观条件影响。建议初期以药物为主,对症治疗调整情绪、改善睡眠,积极牢固咨访关系;中后期以对因治疗为目的,认知治疗为核心的多心理治疗方式相结合,侧重于剖析心理冲突、消除心理障碍,辅助药物治疗解决咨客的心理疾病较好。[4]#p#分页标题#e#
门诊工作流程的合理性:门诊流程总体上缺乏合理、正规的时间程序设置,咨客无法得到系统、连续、高密度的深入治疗。在求诊方式中有部分机构开展的预约式,能在最短时间、最少中间环节达到最满意的服务质量,可缓解咨询过程中咨客的敏感、焦虑、愤怒、攻击和脱落,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提高疗效,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前景。[5]代诊方式无法了解咨客的真实情况,不应采用。因为初诊主要是了解咨客病史资料,进行心理诊断与评估,稳固咨询关系,故时间的设置不小于50分钟较为科学。咨询频率初期采用一周一次的较普遍,后期较随意;咨询周期的时长以2个月多见,一年及更长时间的较少,可能与疗效、咨客自身心理问题程度及咨询目标不同有关。被调查机构缺乏规范、有效的咨询后期疗效评估体系,门诊流程安排较随意,易使咨询关系变质,降低疗效,甚至影响门诊的长期发展。而咨询时长、频率及治疗周期的一贯性和个体化,疗效评估体系的建立,有利于稳固咨访关系纽带,保障咨客权益,增加科学性和严谨性。[6]门诊收费与价值体现:目前收费标准是以市物价局制订的标准收取,与其他医疗技能收费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与社会心理咨询收费相比更低。
这主要受工作形式的特殊性及市民生活水平所限,价值体现无法得到公众接受与认同;社会方面对医学心理咨询职业化表现淡漠,将其视为精神医学附属分支,不予重视。现在多数医学毕业生不愿去精神医学心理机构,而更愿意至综合性医院的心理专业科室经过相关短暂培训即上岗,心理专业毕业的硕士生因缺乏精神专科临床经验使医学心理咨询专业化、专职化发展受到限制。合理收费对于咨客来讲,保证了在特定时限内创建治疗氛围,使咨客有安全感,促进了自我暴露以及情绪发泄,增加依从性;对从业人员来讲,有助于进行全方位、高水平、高强度、长期学习培训,提供高质量治疗水平,促进医学心理卫生事业健康稳步地发展。
咨客情况分析:咨客性别分布女性多,可能与当今社会女性应激反应多,易表露负面情绪,主动要求改善有关。我市已有专为女性开设的医学心理咨询门诊,对女性心理问题有了一定的重视。各年龄段的主要咨询问题符合其年龄段的心理特征,中青年的咨询问题和范围较广,与他们承受的家庭、社会压力大有关,心理健康更值得注意。在病种方面焦虑、抑郁等神经症多见,这符合医学心理咨询门诊诊治范围。咨客复诊率低、咨询一次较多的现象,主要受医学心理咨询门诊开放式的结尾、咨询方式疗效及咨客自身多因素影响,故需提高治疗效果与质量,建立咨访之间良好的信赖关系,广泛开展心理卫生普及工作。重性精神障碍在门诊病历中占有一定比例,说明大众对重性精神疾病了解不全面,医学心理咨询门诊就成为重性精神疾病早发现、早干预的主要治疗场合;且在疾病的康复期除了坚持服药外,同样需要有心理康复和社会支持,给予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指导,防止病情复发。但对于重性精神疾病咨客还是应转诊至精神专科门诊就治。门诊设置的合理、合法化:在机构设置方面已打破以往以封闭式精神专科医院为主的模式。
在综合性医院及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门诊,借助于综合性医院的有利条件,快速发展精神卫生事业,同时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促进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最大范围地向市民提供整体的心身服务,有利于扩大服务对象与范围,促进大众心理素质的提高。在部分儿童、妇幼保健中心开展门诊,折射出我市近年医学心理咨询事业发展更趋于个体化及全面化,对该专业向更精细分支发展提供方向。被调查机构有极少数为非法执业,门诊管理工作需加大监督执法力度。WTO预测21世纪将是发生心理障碍及精神疾病的高峰期,因此加强医学心理咨询门诊工作,不断提高技巧和水平,规范门诊工作,提升咨询和治疗质量,增进大众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是每位医学心理咨询工作者应尽的职责和义务。[8]
针对本次调研发现的若干问题,作以下几点建议:在精神专科医院、综合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理、有序发展心理咨询事业的同时明确不同类型机构的分工,优化资源;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门诊机构及人员进行规范整治、分配,制定长期、系统人员培训计划,提升医学心理咨询评估、诊断、治疗技术,促进专业化、专职化的长远、高效发展;对门诊软、硬件进行有效投入,以临床需求为依托,制定合理、个性化流程及收费制度,保障咨访双方利益;借助媒体,采取多样化方式进行宣传工作,消除公众对医学心理咨询工作的误解,减少不良行为,提高公民心理健康水平,创建和谐社会。
作者:刘刚 单位: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治疗手段也随之改变,不仅是指生物医学传统模式的治疗,更应该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治疗。在这种新的治疗模式下,医务人员所面对的不是孤立的疾病而是活生生的个体,有着经历、个性、需求、经验等特征的人,而且人与人有着差异性,医务人员在处理人的健康问题时,还要特别注意人患病后的心理变化[1]。大量研究证明,有相当一部分疾病,其发病、进展、预后、转归、预防和治疗都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即心理因素不仅是引起躯体疾病的诱因,而且会影响疾病的全过程[2]。
1.医师因素
医生的工作失误、服务态度不好与部分医师缺乏职业道德有关,例如个别年轻医师瞧不起贫穷、农村、老年患者等,因此难以“微笑服务”;个别医生害怕患者的疾病传染给自己,和患者保持距离,态度因此显得冷淡;有的医生甚至产生拿红包的观念,患方给红包则热情服务全力救助,否则态度生硬,诊治马虎、开药贵,也不认真履行患者的知情权[3];还有一些医生为了高额的药品回扣而为患者开具没有治疗价值的高价药,小病当大病治、检查不认真、操作不规范等等。个别综合医院有实习医师单独从事医疗活动等,这些都会使患者对医生产生猜疑和偏见。对策:首先,医务人员应认真负责、对患者态度和蔼、举止端庄、语言亲切,热情大方、主动关心体贴患者,只有与病人多沟通,进行深层次的交流,才能正确把握病情。要充分说明开具检查和药品对患者病情的必要性等,有针对性的进行耐心的解释,打消患者的猜疑心理。医生通过恰当的交谈,有针对性的进行耐心的解释,以扎实的理论知识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其次,实习医师必须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才能参与诊疗活动,这样可以加深患者对带教老师的信任感。同时提高自身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不断学习,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
2.环境因素
病区是一个具有特殊性质的人文环境,住院病人由于机体处于异常状态,不得不离开以前熟悉的生活、工作环境,进入生疏的病区生活环境,因周围环境陌生,往往难以接受周围陌生的人群和集体化的生活方式,往往变得多疑、少语,尤其是子女或家属工作忙,未能及时来探视,当看到病友家属照顾十分周到时,易产生孤独、畏惧的心理[4]。医院环境中病友的病情恶化或死亡亦对患者的影响很大,患者多有沉重的心理压力。病区既是一个具有特殊性质的人文环境又是一个必须符合医疗、卫生原则,满足病人身、心需要的物理环境。医院卫生环境差,如病房脏、乱、差,空气污浊,光线昏暗、噪音等,亦对患者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对策:医务人员应主动介绍周围环境和同室病友,多与其交谈,以了解其心理活动,排除疑问,打消顾虑。也可安排一些有益于患者身心健康的活动,如下棋、健康讲座等。对患者有问必答、有求必应;进行每项检查操作前做好相关情况介绍和精神支持;同时多为患者和家属宣传疾病相关知识、住院环境等,使患者在和谐的人文环境中相处,从而满足患者的生理及心理需求。对心理承受力强的患者,教会他们面对病友死亡的情境不畏惧、不焦虑、不回避,积极应对,合理解决;对心理承受力差的患者,可以设法为其调换病房,使之暂时离开恐惧的环境,同时疏泄和平定患者情绪。当病友的尸体移走后,医务人员要尽早抽时间看望患者,适时给予安慰、鼓励,充分调动患者心理的积极因素,以促进健康。同时加强病区和病房管理,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和睡眠条件,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适宜的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夜间应尽量使用地灯,避免灯光直射患者面部,安全舒适的病房环境展现了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控制陪护人员、及时制止家属喧哗、保持病房安静,最大限度的减少噪音,同时应根据每个人的生活条件和文化修养,满足其对睡眠条件的特殊要求。
3.社会、家庭因素
社会、家庭因素与配偶、父母、子女、亲朋好友及单位的支持程度有关。多见于亲人不在身边,如家庭支持不足,家庭功能退化及过重的家庭压力都可使患者产生孤独感、心情沉闷、郁郁寡欢,甚至以消极的态度应付治疗。特别是家庭支持缺如的患者,更渴望得到朋友、同事、单位或社会性管理机构的大力支持,使患病后脆弱的心灵得到安慰和呵护。对策:鼓励患者配偶、父母、子女或朋友陪在身边,有些患者家属因工作等原因不在身边,可以使用电话、网络等形式对患者进行沟通。关心体贴患者心身健康的需求,为其提供各种各样的帮助,使患者感到有安全和信赖感,从不良的心理环境中解脱出来。同时调动和鼓励患者各项社会关系,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给予关怀,要有意识的告诉朋友多来探视,带些患者平时爱吃的东西。亲友的探视哪怕只有几分钟,对病人也是莫大的安慰。患者亲朋好友、单位和要好同事的配合工作,让他们积极主动的支持、配合医院做好患者心理治疗工作,使患者处于较好的社会和谐范围之中,并使其产生良好的心境,以利积极配合治疗。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同辈支持(病友支持)对健康也会产生有力的影响,同辈可以设身处地的理解目标人群的处境,而通常的社会网络是不能做到的。研究表明,同辈关系越相似,所提供的支持越容易得到理解,越能够提供有效的帮助。Parent[5]等研究第一次经历心脏手术的男性患者时发现,同辈支持可以减少住院期间的焦虑,接受同辈支持的小组中患者的自我效能和能力都有所增加。
4.自身因素
绝大多数患者对自身疾病及治疗缺乏医学知识,尤其是外科创伤和肿瘤患者,觉得自己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所以表现为痛不欲生的悲伤心理;亦有部分患者对预后缺乏认知,此时患者因担心是否会留下后遗症或残疾而产生心理压力,如:五官和面部创伤的患者,怕治愈后影响形象;四肢骨折患者,怕预后功能损伤,从而表现为情绪低落,抑郁等。对策: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时要热情、主动、认真的进行检查、通过交谈了解患者的焦虑原因,讲解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演变过程及治疗方法;同时对患者和家属宣传卫生保健和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还可以请同病房已近痊愈的患者介绍经验,使患者多方面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措施,以缓解患者焦虑症状。对于担心愈后生活质量的病人,适时给予安慰、鼓励,向患者介绍相同成功病例,有条件的可以请已治愈的患者现身说法,增强病人的安全感和对治疗的信任度,解除患者的疑虑,充分调动患者心理的积极因素,从而减轻心理压力。
5.经济因素
随着医疗保险的进一步深化,公费医疗被取代,医疗费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以往享受公费医疗的慢性病病人,难以接受医疗改革后的变化。另外,医疗材料的更新、大量的一次性医疗用品、手术用品的使用、手术难度的进一步提高、新技术的开展、新检查项目的临床应用等,导致病人住院费用大幅度增加。由于部分患者家庭的经济状况较差,担心不能支付高额的住院费用,并影响今后的生活,使精神负担加重,产生焦虑抑郁症状[1]。资料表明[6],患者收入高低与抑郁呈负相关,随着收入的增加,抑郁与焦虑均明显改善。对策:医生应当了解病人的心理需求,应尽可能地考虑到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选择适宜的诊疗方案,在确保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做到能用国产药的不用进口药,能做常规检查的不做大检查,尽量节约开支,避免因经济负担过重而使病人产生心理障碍。
【内容摘要】留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一直是高校及政府的重点关注问题,本文以医学留学生为主要对象,探究他们在留学期间可能会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从各方面解释产生问题的原因,并从医学留学生自身方面,学校方面等提出应对他们心理问题的对策,并以医学留学生为代表,进一步帮助留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完善留学生心理健康。
【关键词】医学留学生;心理健康;心理问题
各国联系越来越密切和全球化经济的到来,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大学生来华学习,留学生人数逐步上升,以学习中国传统医学的人数居多。所以本文以医学留学生这一群体为对象,探究留学生的心理问题。人类学家KalverOberg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著名的“文化休克”理论,指出人从一种文化移入到另一种文化中而成为旅居者与旅居地文化接触时,会面临很多变化和冲击,产生种种心理问题,如丧失心理安定,产生各种心理、行为的变化,以及情感方面的障碍等,并导致了他们较高的得病率和住院率[1]。留学生作为旅居者选择来华学习并与中国文化接触时可能会出现“文化休克”的现象。他们会出现哪些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又将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在多元文化融合的环境下,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医学留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
(一)孤独感与社交融入问题。
孤独感是一种封闭心理的反映,是感到自己没有亲密的朋友可以与之交谈,没有可以使自己感到高兴的事,感到与世隔绝,内心充满孤单和寂寞[2]。孤独感是医学留学生较为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之一,当留学生离开自己熟悉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独自在异国学习生活时,语言交流沟通障碍使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融入中国学校的学习生活,时常会感到孤独和寂寞。一些留学生面临这种变化和冲击时通过自身调节是能逐渐摆脱这种孤独感,与周围的人能愉快相处。而部分适应能力较弱的留学生会因为这种孤独感干扰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甚至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他们有些甚至会逃避与老师和学生的交流,封闭自我,不能够正常融入他们所在的环境而出现孤独等消极情绪。重庆医科大学对在校221位本科留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4%的医科留学生表示完全不能和中国学生交流,甚至有3%的医科留学生不愿意与中国学生及其它国家留学生有任何往来[3]。数据调查得出留学生在留学期间很有可能出现孤独感及社交融入障碍,值得我们关注这一现象。
(二)挫折感及学业问题。
挫折感是对人生的思索、学业的担忧、爱情的烦恼、社交的障碍而体验到令人失意的挫折心理[2]。留学生来华开始留学生活,他们首先要面对的是自己的学业问题。由于文化差异,部分留学生与老师和同学之间沟通和交流时可能会因为汉语水平或学习能力较差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打击而使他们产生挫折感,如此循环他们会拒绝寻求学业上的帮助,加上医学专业课的难度高,对留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高,导致他们的学习压力大,挫折感也会越来越强,出现更多的消极情绪,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三)焦虑和抑郁。
焦虑是指人类在与环境作斗争及生存适应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基本人类情绪。部分留学生同中国学生一样,当他们面对繁重的学业任务或考试时就会产生焦虑的情绪。当他们找不到发泄这种压力和情绪的方法时,会逐渐淤积在心里。著名心理学家伯克威茨认为“痛苦往往引起愤怒,痛苦的刺激导致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引向于产生侵犯行为”[4]。长时间的这种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得不到释放的时候,他们可能会反抗老师的教育和管理甚至出现打架斗殴等暴力行为。
(四)恋爱与性心理问题。
留学生大多处于青少年中后期,性发育成熟是其重要特征,恋爱与性问题是不可避免的。留学生来到中国,对各种事物和人充满好奇和热情,很容易进入恋爱状态。但恋爱双方由于恋爱价值观和性文化的差异,很容易产生分歧和矛盾。同中国大学生一样,当部分留学生遇到恋爱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同时缺少家人和朋友的关怀和帮助,很容易产生消极的心理情绪甚至自杀。
二、医学留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缺乏交流与沟通。
缺乏良好、有效的交流与沟通最主要的原因是留学生的汉语水平问题。对汉语言文化的学习对每个留学生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中国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留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学好汉语。语言障碍影响医学留学生同中国学生的学术交流及专业知识的探讨,不利于留学生自身的发展及学业的进步,同时也影响了留学生的人际交往发展。心理承受能力弱的留学生,可能会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而对其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医学专业学习压力较大。
中外教育体制的差异导致了教学方式的不同。西方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提倡教师和学生多交流互动,鼓励学生进行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法。而中国教育以老师为中心,强调老师的权威性,导致了老师和学生间缺乏交流和互动性,因此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专业的学习要求高,课程任务繁重,对留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的要求较高,加上大学老师授课内容具有高度的总结性和概括性,需要留学生花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预习和复习。部分抗压能力较弱的留学生因为学习压力较大而出现一系列的消极情绪和心理健康问题。
(三)不同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之间的差异。
中国人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深受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而来华留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深受西方平等自由开放思想文化的影响。从宗教信仰方面来看,中国人的宗教观念较弱,只有少部分的人信仰佛教,而来华留学生的宗教观念较强,绝大部分人信仰基督教或伊斯兰教。这两种文化差异和宗教冲突如果长期存在,会对留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另外部分留学生习惯于和同胞交流与沟通,不愿意和中国的老师和同学打交道。这使他们很难融于周围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易产生误解和隔阂。
三、医学生留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一)留学生应注重汉语言文化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汉语水平。
加强来华留学生的汉语言文化的学习,提高汉语水平,是留学生融入周围学习和生活环境的桥梁和基础。学习汉语不仅可以提高他们医学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能力,减轻学业压力,还有利于增强他们的交流表达能力,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拉近与中国老师和同学之间的距离,让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等方面得到援助和指导,这对缓解焦虑和抑郁等负面的情绪有很重要的支持作用。所以高校在注重留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理解和掌握程度的同时,更应着重提高留学生的汉语水平,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既能帮助留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习俗,又能给他们展示自己国家民族特色的机会,从而增进他们与中国大学生的交流,减轻他们因地域差异和文化差异带来的不适感。
(二)注重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密切关注留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国外的许多研究者把社会文化适应和个人心理适应情况合并为“社会与心理适应”[5]。Kealey(1989)认为跨文化适应有正面和负面的心理变量,如生活满意度是正面变量,抑郁和焦虑是负面变量,旅居者生活满意度高,抑郁和焦虑等负面情绪少,就达到跨文化适应。被大部分研究者认同的跨文化适应的分类方式是ward及其同事的观点[6]。留学生来到一个全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势必需要一段缓冲期去适应新环境,那么学校国际交流处的管理人员或是留学生的授课老师在这段缓冲期内应着重培养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正确引导。如果说教育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那么人性化的管理服务则是吸引外国留学生的亮点[7]。美国、加拿大等国际学生教育大国普遍设有专业心理咨询部门或专职心理辅导教师为留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日本东京大学等高校也都设立了学生咨询处或烦恼咨询室。新西兰理工大学专门为中国留学生专门设立了中国学生咨询室,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帮助[8]。相应地我国学校也可以建立专门的留学生心理咨询室和治疗室,组织相关管理人员和老师进行心理咨询等方面的培训,使他们在与留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发现部分留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例如因学业压力和经济负担而产生的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同学间的不愉快交往和恋爱受挫等情感纠纷,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在每个学期学校可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不定时对留学生进行心理监测,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当发现部分学生出现消极情绪时能及时而有效解决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综上所述,医学院留学生作为我国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国际社会和教育界对他们的关注度也比较高,所以对他们心理健康问题等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要。希望在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的引导下能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来华的留学生活,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在中国度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作者:邹明菲 尹艳霞 卢然 单位:长沙医学院
【摘要】伴随着医学的发展,安乐死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当今的一个热门话题,成为各理论界中存在争议最多、论点分歧最广的研究领域之一。它是一件严肃的议题,牵涉到生命、人权、医学、伦理、哲学、法律、教育、心理、社会、文化、风俗等各个方面,触及医护人员、患者和家庭以及社会等复杂关系。本文就从医学心理学的角度对安乐死这一话题进行论述,并对其必要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安乐死;医学;心理学
古往今来,不管东方还是西方,各界人士对死亡这个话题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那么,如何选择死亡?伴随医学与科技的长足进步,我们在尝试不断探索生命奥秘的同时,也开始慢慢意识到长生不老只是个虚无缥缈的传说,生命总有走向终点的那一刻,死亡这个话题,固然沉重却也是无法逃避,那么就只能用理智的态度重新对死亡加以审视,于是,安乐死这个词应运而生。自上个世纪30年代,就有许多欧美国家对这个棘手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并因此而掀起一场新的人权运动的高潮。之后,一些国家开始着手试图为安乐死问题立法但都以失败而告终,直到2000年11月28日,荷兰众议院通过安乐死法案。2001年4月10日,该法案又获参议院通过,从而使荷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使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1]。而在我国,人们对安乐死的研究是从“”以后开始的,在人们看起来似乎很新鲜的“安乐死”也随着西方文化的输入日益被人们关注。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有少数学者发表文章介绍国外的情况,到1986年陕西人王明成请求医生对其母亲实行安乐死而被检察机关以故意杀人罪提起公诉,由此引发了各界对安乐死问题的积极关注;之后,于1988年7月召开全国首次安乐死学术讨论会;到如今,这个话题已经从学术领域走向社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安乐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必将为广大人民所认识,因而也值得我们对它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安乐死问题的定义及分类
安乐死一词最早始于希腊文euthanasia,原意为“无痛苦的、幸福的死亡”[2],词典中多有两种解释:一为安然的死亡,二为无痛致死术,现代意义上的安乐死多指后者。依据加拿大参议院负责全国性安乐死与协助自杀争议专门委员会,可将安乐死定义为:一人意欲结束另一人生命以解除其痛苦而有意采取的致人于死的行为[3]。它可以根据接受者的意识、决定、表达能力和此行为是否合乎其心愿(若其意愿可知的话)以及接受者是否知道将被施行安乐死而分为:自由意愿、非自由意愿和无意愿性[3]。由此,如果将这些类别组合在一起,我认为有四种安乐死的类型,即:自愿被动安乐死:患者自愿放弃治疗而死亡;非自愿被动安乐死:在患者不知情或无决定能力的前提下,结束其治疗而致死亡;自愿主动安乐死:患者自愿注射药物或其他干预措施而死亡;非自愿主动安乐死:在患者不知情或无决定能力的前提下,注射药物或其他干预措施而使其死亡。安乐死的提出,是顺应现代社会发展、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疾病与癌症的患病率逐年增长所不可避免的问题,涉及医学、伦理、哲学、法律、教育、心理、社会、文化、风俗等各个方面。消除病人的痛苦是谁都同意去做的,无止境的痛苦是人类最害怕的一件事,它尤甚于死亡本身。因此,所有对死亡的研究首要强调的就是生命的意义和珍贵。安乐死,能够使濒死者在死亡过程中精神上和躯体上的痛苦减轻到最小,从而达到相对舒适幸福的理想状态,它并非决定生或死,而是决定死亡时的痛苦或安乐状态,它是生命终结的新方式,是一种文明的死亡。
二、从医学心理学中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患关系的角度分析安乐死
1.医学模式转变的角度。
医学模式是人们对疾病和健康的基本看法及态度,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医学研究的对象、方法、范畴和基本对策[4]。最初是由英国学者提出的“生物医学模式”,它是通过把实验方法引入医学领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5]。可是随着医学的进步,人们渐渐发现单纯用生物医学模式的理论观点,会导致人的社会性一面被忽视,从而在面对一些复杂的临床问题时不能得到满意合理的解释。于是,又有学者进一步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种模式认为在分析人们健康与疾病的同时必须考虑到个体心理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4]。由此可见,传统的医学模式并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医学界的要求。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人作为主体在满足基本需要的同时,更应满足更高层次的需要,比如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而传统的医学模式不仅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存在感,更忽略了人们这种高层次需要的满足。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考虑了多种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这一点既符合格式塔心理学流派中“整体”的观点,也是我们研究和探讨有关安乐死问题的重要理论基础。
2.医患关系的角度。
众所周知,每一种医学行为都涉及到两类当事人:医生和患者,医患关系是医学心理学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它指的是在医疗过程中医生与病人(患者)相互间特定的医治关系[5]。伴随安乐死问题研究的深入,也不得不让人对其所引发的医患关系问题进行一系列的讨论。自此话题受到广泛关注后,相信感到最进退维谷的便是医者了。他们一方面出于责任和义务,希望可以尽快缓解患者的痛苦,但另一方面,救死扶伤的职业准则又使他们不能够这样做。可是,施行安乐死真的与人权要求及医生的职业准则相悖吗?的确,社会主义医德的基本原则就是“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的身心健康服务”,但是这并不妨碍有条件地实施安乐死。生命权固然神圣,不可违法剥夺,但死亡选择权也是人权的固有的重要权利,应当尊重并加以保护。过去我们说责任和义务,却忽视了现阶段医学科学技术不能救治的病人无奈与痛苦的现实和迫切希望解脱的意愿,而现代医德则更注重价值以及病人的尊严和权利,它要求医生不仅需要对当前病人负责,更需要对他人、对社会负责。从这个角度说,医生实行安乐死也是如此,作为医护人员在竭力抢救病人生命的同时,也应该对他们做出生命价值的判断,借助现代医疗仪器设备延长一个无价值的生命,增加社会不必要的负担,是不具有道德意义的。
三、安乐死的必要性分析
由前文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安乐死问题之所以能在当下被各界广泛关注,可以说是医学发展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的表现。因此,在考虑到安乐死问题的特殊性和社会背景的基础上,结合医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我所认为的安乐死的必要性:
1.从患者自身的角度。
在以前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候,人们的寿命普遍较短,由于受到医疗条件的限制,一旦不幸患上重病便只能等待死亡。而如今的医疗水平已经能够使很多过去治疗起来简直是天方夜谭的疾病变得不在话下。但这同时也带来了一个负面效应,就是将个体的死亡变成了一个更加漫长而又痛苦的过程,疾病所带来的身体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负担日益加剧,这也不得不引发人们对死亡意识的觉醒与死亡权利的争取。
2.从患者家属的角度。
中国人特别讲究人情、面子,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下,要想对自己的亲人实施安乐死无疑会是顾虑重重,举步维艰。可是,大家是否考虑过,亲属长期陪护患者,无论身体上、精神上还是经济上都要同时承受着巨大的消耗,众所周知生命的延续离不开物质,而延续一个无价值的生命所付出的代价已成为家庭和社会的沉重包袱。就像连在一条索链上的几个登山者一样,其中一个失足跌落山崖,而其他人毫无办法去营救他,这时,我们是出于人道一味地拖在崖边以至最后同归于尽,还是挥剑斩情以少数换取多数呢?我们想后者还是明智的,也是被死者理解的。
3.从医护人员的角度。
医生这个职业,一直以来被人们誉为“白衣天使”,但当他们面对那些现代医学无法救治的重病患者时,让他们在延长痛苦折磨中死去,这真的是救死扶伤吗?病人身患绝症、濒临死亡、痛苦难忍,此时若只是一味地把人的生命看成是第一位,这除了延长患者自身和家人的痛苦,还能带给他们什么呢?何不给予他们自己选择生死的主动权呢?因此,从这个方面说,尊重患者自身的意愿,适当的实施安乐死也未必不妥。
4.从医疗卫生和医学发展的角度。
随着医学的发展,现在我们定义死亡,是以不可逆的昏迷或脑死亡作为死亡标准的。而实施安乐死,正是以这种新的死亡标准为依据的,脑死亡注定了机体各个器官将很快出现死亡,在目前的医疗水平下,大脑尚不可置换,因此,脑死亡者实际上“社会人”已不复存在。但是,安乐死有利于器官移植等学科的技术进步,选择安乐死的患者在捐献遗体、器官方面的积极性比其他形式死亡的患者高,为器官移植、遗体解剖、医学教学等方面提供更多的物质条件,从而推动了医学科学的发展。
5.从生命价值的角度。
生命除了具有肉体属性以外,还具有社会和精神属性。生命价值论认为,生命质量标准分为三个层次:主要质量、根本质量和操作质量。极度痛苦的晚期癌症病人与不可逆的昏迷病人等都已经丧失了生命的根本质量。生命价值论认为生命质量高则对他人和社会贡献多。该理论的提出,也为全面认识人的生命存在意义提供了科学论证。传统医学伦理学注重人的生命的至上性,以挽救一切人的生命为己任,无论生命质量如何低劣,对他人及社会无意义也仍然视为神圣的。而事实上,当与质量和价值同在时,生命是一道立体多彩的风景,但是当生命只剩等死和惧死时,价值之火早已灰飞烟灭。
6.从人文关怀的角度。
心理学中有三大流派,分别是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史上“一场重大的变革”,也是“人关于自身知识的一个新纪元”[6]。它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于安乐死问题而言,就是要求我们尊重患者个人的意愿和行为,让患者在生命中的最后阶段能够变被动为主动,体验以病人为中心的更加个性化、主体化的医疗模式,从而获得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双重安全感和满足感。生是人之向往,死总令人畏惧,安乐死是一种特殊的死亡方式,也是一种美的死亡方式,它源于精神上对死亡必然性的领悟及对肉体痛苦和死亡恐惧的战胜,蕴含着伟大、崇高等壮美成分,也昭示着生命尊严的永恒。我们因之深爱,而绝对不愿也不忍亲人或患者死去,也正因爱之深切,我们又何忍其痛苦然后死去,没有往日的风度和安详,只有被痛苦所扭曲的面庞和令我们心碎的呻吟?感情和道德是不完全等同的,感情上无论“安乐”与否,“死”都是不能接受的,而道理上安乐死却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爱。同样,也正因为死之必然,所以关于安乐死问题的探讨必定存在许多复杂的冲突和矛盾,但是我们仍旧有理由确信,死不是生的结束,而是生的延续,人们在追求“优生”的同时,也有追求“优死”的权利,人类文明的脚步也一定会在这种激烈争论中得以向前迈进。
作者:郑瑞璇 汪萌芽 单位:皖南医学院 人文与管理学院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心理学教学在医学教育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1987年卫生部规定医学心理学要成为医科院校的必修课。近30年来,我国卫生医疗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但医患关系紧张事件时有发生,成为当今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医患沟通作为医患关系的重要组成因素,是医学心理学课程的研究内容之一,也是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核心理念。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是医患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培养和发展医学生的相关人文素质,对从根本上改善医患关系,意义极其深远。
一、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引发的对医学心理学的思考
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为提高全球医学教育质量,制定出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标准要求本科医学的人才培养环节必须将医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养二者并重起来培养,同时,还应建立与现代医学模式相匹配的课程体系。交流与沟通技能项目在该标准中被特别重视,并独立作为一大领域,共设9条标准,主要包括与病患及其亲属、同事和其他专业人员的交流沟通能力以及良好的书写表达能力等。为促进中国医学教育的国际化,规范医学教育管理,我国于2002年成立“医学教育标准课题组”,研究与思考我国医学教育标准的问题。2009年9月,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印发《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对照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分析中国医学心理学教育的现状,发现我国医学心理学教学与医学教育标准的要求确实存在较大差距。
(一)学科定位不准
为了临床专业学生顺利通过执业医师考试,目前我国医学高校的医学心理学课程的内容主要按照执业医师考试《医学心理学考试大纲》的要求来设置,涉及八大部分内容:绪论、医学心理学基础、心理卫生、心身疾病、心理评估、心理治疗、医患关系和患者心理问题。其中,医学心理学基础、心理卫生、心身疾病、心理评估和心理治疗(尤其花费较多时间讲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占了很大篇幅,而与医患沟通极为重要的医患关系和患者心理问题等内容基本不讲授。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核心是要求学生形成与病人、同事的沟通能力。这说明,我们花费较多时间讲的神秘内容与教育部、卫生部要培养合格医生的目标没有太大关系,医学心理学的课程定位与教育部和卫生部的要求是脱离的。
(二)人才培养目标不明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在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要求下,它的教育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如何在健康和疾病中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智、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最终使医学生形成健康的道德情操、高品位的人格修养以及人际沟通思维能力和多维知识视野,而不仅仅是通过执业医师考试。针对医学心理学的人才培养目标的修订,重新探索临床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模式是医学心理学教学改革的目的。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的著名的《福岗宣言》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三)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当前医学心理学教学的最大缺陷是只传授知识,不训练技能。医学生面临学校教育与临床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例如,医学生在校接受的是“医患沟通”的理论学习,这些理论大多源于西方文化土壤,在临床实习时可能并不适用。临床医师只有具备丰富的本土化的医学人文知识和良好的语言沟通技巧,善于理解病人的心情和处境,以患者能理解的语言与其沟通,才能建立有效的医患交流平台。善用肢体语言,学会用病人和病人家属可以接受的方式表达,才会获得患者的理解、信任与配合。
二、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一)课程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医生
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要求临床专业学生经过5年的培养,应该实现三大目标: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项目有12条,其中包括医学生应关爱病人,有交流、沟通的意识,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尊重个人信仰,有团队合作精神项等内容,这与医学心理学密切相关。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共有23条,其中涉及医患沟通的有5条。根据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医学心理学的课程目标在思想观念层面应全面提升医学生的人文情怀,牢固树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思想,在技能层面加强人际沟通和医患沟通技巧,以培养人文技能为目标,培养合格的医生。
(二)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
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学会学习;能形成与病人及同事的沟通能力;懂得尊重生命,具有人文情怀。这就要求医学心理学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需要重新调整和完善。一是在医学心理学基础知识部分适当增加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人际交往技巧和团体意识的养成等内容。二是在临床心理部分加上医患沟通技巧训练,在病人心理章节增加临终关怀内容。此外,将课程教学时间调整为两阶段教学,基础知识部分放在大一第一学期,临床部分内容放在大四第二学期,将部分实验课内容放在临床见习中讲授。通过加强医患沟通的实训化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医学生的人文技能。
三、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一)教学方法改革
医学心理学教师要带头开展启发式教学、情境模拟教学、标准病人教学等调动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医患关系的内容来进行情境模拟教学。例如,给学生制造一个临床中传递坏消息的医疗活动场景,让学生分别扮演患者或医生、护士等不同角色,参与模拟的传递坏消息的医疗服务情境中来,通过情境模拟以及角色互换,使学生真正体会患者的痛苦,认识医务人员在面对现代医学的有限与无奈时需要医患双方共同承担风险。医生希望共同承担,必须应用有效的沟通技巧,准确地表达内心愿望,以此获得病人及家属的理解。在教学中,引入标准化的病人课程,鼓励有兴趣的学生接受各类标准化病人培训,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价值,给学生换位思考的机会,使学生从患者角度来感受和思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对今后正确处理医患关系大有好处。此外,应建立有利于自主性学习的医学心理学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外学习。
(二)评价方式改革
考核与评价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教学评价作为检验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应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充分体现灵活性与全面性等特点。考核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同时,其能有效地考查教师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教学评价可兼顾课堂讨论、结业考试、论文撰写等形式,不仅要考核理论知识,还要结合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和患者评价等考核实践技能。积极探索和推行医学心理学教育考试评价制度,建立以考核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考核内容体系,改变传统的试卷形式,从而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技能和人文素质水平。
(三)加强人文实践
医学心理学教师应采取各种形式的人文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例如,可以在新生入学和实习前,组织宣读《医学生誓词》;定期举办人文社科系列讲座、医学人文论坛等活动。开展“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医疗咨询服务、与留守儿童或空巢老人结对服务等,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尊重生命和热爱生活的人文精神。医学是一门人性化的科学,医患关系是医疗中的根本关系。因此,医学心理学课程承担重要的培养任务,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应以学生为本,以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为指导,精心组织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保证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秀 单位:皖南医学院心理学教研室
随着近年来高职高专医学院的扩招,学医的人员在逐渐增加,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引发了很多社会性问题的出现。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年龄、学业、恋爱等情况的影响,使得高职高专的学生在医学方面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困惑,甚至有的学生出现自杀、逃课、休学等情况,心理问题成为高职高专面临的普遍问题。
一、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的常见问题
在高职高专上学的学生大部分处于18到22岁之间,这个时间段正是学生心理与生理发生变化的时期,这个时期学生的自我社会意识浅薄、发育不成熟、容易冲动,是心理不成熟的主要表现,学校应具体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消除学生的不良心理因素。
1.学业因素
在高职高专中,医学生的主要学习期是三年,在前两年主要进行理论方面的学习,在第三年进行临床实习。在很多负面条件的制约下,学生的心理情绪会产生很大的转变,如果不能及时的进行心理辅导,学生就会出现不认真听讲、逃课、不专心听讲等现象,会产生烦恼、焦虑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应该及时对学生开展医学的心理专题讲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人际关系的影响
在学生学习期间,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处于迅速发展阶段,学生都渴望达到物质与精神的满足。但是现实生活中,学生们缺乏独立的自我磨练机会,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但凡受到一些委屈,就会出现严重的负面情绪,在自我的潜意识中拒绝与父母交流。甚至有的学生不惜浪费大量的时间在网络中,试图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得到自我满足,例如在网络中进行游戏,进行虚拟的聊天。当他们回归现实的时候,他们就会对生活中具体存在的事物感到失望,随着悲观情绪的逐渐积累,学生的情绪变得十分不稳定,对学习产生强烈的敌对状态,导致了一些不珍惜生命的悲剧发生。另一种人群由于家庭情况的落魄,自己很难积极面对,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学生不愿意与他人进行交流,变得孤僻、自卑,从而出现心理障碍,人际关系变得冷淡。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保证心理状态的必要准备,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
二、班主任开展医学生心理教育的优势
特尔曼曾经说:“取得成就的因素不在于智力、学历等,而在于是否具备自信心、进取心、意志力等健康心理品质。”由此可见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于一个人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
1.医学生对班主任具有依赖性
在我们的学校生活中,班主任是学生主要的管理者,对学生而言具有强烈的威严感和权威感,医学生对班主任具有强烈的仰慕感。班主任如果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真诚的尊重医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医学生,就会更加的得到医学生的信赖与接纳,可以使得心理教育顺利的进展起来。
2.可以开展多样化的心理教育形式
在严谨的医学问题解决上,好的班级氛围是实现医学生心理教学的基础,班主任在学生的心理辅导上应该树立起启迪性和权威性,创建并优化教学环境,给学生提供一个民主、和谐、团结、向上的班级氛围,增加班级的凝聚性,促进良好的班集体形成,使心理学教育顺利的实施下去。
3.可以加强班主任与学生进行沟通
对于班主任而言,他(她)掌握着班级同学最详细的信息,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心理学具有“对症下药”的特点,可以根据医学生的特点进行适当地辅导,同时班主任经常会与学生的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可以调动家长的责任心,共同完成医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与道德观。
三、班主任实时开展心理教育
1.加强自身的修养,以实际影响医学生
班主任与学生的相处时间相比比较长,对学生的身心都具有很大的影响。班主任在解决学生心理的问题时是“最好的医生”,加强班主任自身的思想品德教育,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以健康、乐观的精神影响医学生,关心爱护医学生,使学生积极的释放心理压力排除心理问题。
2.在讲课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在医学生的教育中,与其他学科不一样,医学具有很高的严密性和专业性,在讲述知识的时候,班主任应该抓住医学生的特点,制定好的教学方案,让课堂活跃起来,消除学生对知识难度产生的心理障碍。
3.把握医学生心理规律,及早发现治疗
在班主任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特点会比较了解,如果在日常的生活中发现行为举止或语言态度有异常的学生,班主任应该及时的对学生进行疏导与沟通,在情况严重的时候应该在保密的情况下与学生家长合理的配合心理医生的治疗,避免学生产生自我压力,使每一位医学生都积极的成长起来。
四、结束语
班主任是学生职业生涯中的另一位“父母”,在教学的过程中努力完成班主任的任务,与每一位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及时的发现并解决问题,积极的指导学生完成医学的学习。高职高专医学生心理上的健康与否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对整个社会也具有很大的影响,班主任应该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使每一位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作者:刘皓月 单位:江苏护理职业学院
医学心理学是医学和心理学相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应用科学,既注重理论也强调应用和实践,在医学生以后医学临床工作中有着重要意义。其授课内容和学习方法都有别于医学生的其他课程,而现有教材较多沿袭了医学教育领域中重知识、轻方法论,重结果、轻过程的传统,不能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给医学生讲授这门课程,不应仅限于灌输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内容,更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达到既能传授专业知识,又能兼顾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效果。
一、医学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面对医学的发展和不断增长的社会卫生保健需求,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调整,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从总体情况看,医学毕业生还存在以下问题: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差;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面过窄;思维不活跃,缺少创造性思维;综合素质不高等。这些都与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总课时太多、课程结构不合理、基础不厚实、课程内容陈旧、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薄弱、选修课太少且不规范等有关。医学心理学专业是一个新的、年轻的专业,但作为医学专业的一个专业方向,同样存在上述问题,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和满足当今医学的发展需求,急需我们进行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改革。在思想认识和实际教学中,增强医学院毕业学生的医学心理学素质,为以后的从医工作做好基础,是现阶段医学心理学教学的必要任务。
二、医学心理学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实验和实践相对较少。
现阶段的医学心理学教学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忽略了实际情况的运用和锻炼,学生普遍认为只要掌握了理论到时候就能够处理好出现的所有问题。而学校方面由于条件或者资金投入的不足导致学生的实验和实践机会的缺乏。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现实运用能力得不到足够的锻炼,在毕业参加工作后,当遇到问题时,很难将理论转化成实际,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差,给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2.对医学心理学不重视。
大多数医学学校都将心理学作为一门必修课程来对待,但是仍然有些学校对医学心理学的重视不够,将医学心理学这门课程只当做考查学科对待,造成课时安排和教师投入的严重不足。这种情况直接导致教师的责任心和学生学习本学科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降低,给医学心理学教学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即使有的学校把医学心理学当做必修课程,也没有给予课程应有的重视,认为这一学科本身就是对理论的掌握,并没有开展专门的学科实践教学活动,只当做能够通过资格考试的理论模式进行教学,忽略了心理学的实践和实验在毕业工作后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3.评价体系比较落后。
由于重视度不够导致学科评价体系的落后,主要表现为学校对毕业学生的重理论轻实践能力的考核,只要学生在毕业时理论掌握得扎实就是一名合格的毕业生,这种考核方式缺乏对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考核的有效手段,造成毕业工作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理论与实践灵活运用的能力,往往工作起来处理实际问题比较吃力。旧的课程评价体系已经跟不上社会卫生保健事业和医学发展的要求,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对传统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和调整。
4.教学过程中的语言障碍和教学内容的抽象性。
医学心理学本身就是一门内容枯燥、专业性语言抽象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方式学习起来相对较难理解和记忆。伴随着社会教育的发展和西部开发的进行,西部(新疆、西藏等)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较多,汉语水平较低,对医学心理学专业词汇的理解、记忆较为困难,他们对于传统的讲说式教学方式的吸收能力较低,学习效果非常不好。传统的说课方式不能满足西部地区的教学要求,急需我们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的理解记忆能力和学习效率,以促进各个地区的医学事业的发展。
三、改革的措施与建议
1.让医学心理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有机融合。
医学心理学是涉及多学科知识的一门交叉学科,不仅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等许多医学课程中的有关基础知识,还涉及到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人类学、社会学、伦理学、哲学等广泛学科领域的相关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医学心理学教师应努力把医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并使之跨出心理学的范畴,发散到其他相关学科,努力做到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让学生在学习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时能够做到有机融合。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医学心理学与有关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之间的沟通,如哲学、社会学、人类学、伦理学、美学等方面的知识都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与讲授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医学心理学的同时,其人文素质也能够得到一定的提高。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除了进行传统的理论讲授外,还可以采用角色扮演、辩论、启发式教学等方式,培养和引导学生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并将自己的思想和理念融入到课堂中,在参与和思考中学习;使学生主动成为教学过程中积极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增加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将书本上的知识吸收转变为自己的知识。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学生的各种感官调动起来,从视听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把眼睛所看、耳朵所听、心里所想融为一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讲授知觉的特性和情绪的理论时,挑选了有代表性的图片(如双关图形、各种表情的照片等)和Flash动画,使所讲授的抽象概念和原理变得直观、形象,易于理解记忆和接受。例如在讲授心理障碍和心理干预的有关概念和理论时,通过介绍与大学生有关的实际案例,联系《心理访谈》有关专题,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3.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医学心理学的教学目的,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理论,更重要的是培养和塑造学生健全完善的人格,让学生能够在现实和未来的生活中去实践所学的理论。教师备课要格外下功夫,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以外各种有效的信息资源,如有意识地收集一些电视或报刊上的真实案例、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故事、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尽量采用现实生活中的案例,结合自己或身边的事情,以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为中心,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重在使学生能将所学的观点、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和以后的临床实践中。另外,还可推荐相应的图书、网站、电视节目、经典电影等让学生查阅和观看,开拓学生的视野,提供更多的资料让学生去了解,去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建立健全完善的教学评价组织和评价体系。
学校首先要在认识上提高对医学心理学的重视,加大对学科教学师资力量的投入。开展与学科相关的实验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成立专门的学科评价组织,定期对医学心理学学科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以提高专业教师的责任心和教育水平。完善学生毕业时的学科评价体系,通过学生实践和实验的能力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来判定学生的综合能力,引导学生对医学心理学的重视,自觉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医学生以后的临床医学工作打下基础。
5.采用双语教学,改善授课方式,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能力。
西部(如新疆、西藏等)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较高,民族语言丰富。由于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较低,加之医学心理学概念比较抽象、空洞,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这门课程的知识较难掌握。在对民族学生就读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语言教学,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教师的优势和作用。对于比较难以掌握的专业词汇使用相应的民族语言进行解释,使学生易于理解。结合多种现代化教学方式,例如图片、影视素材的穿插等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应用来增强理解和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提高医学心理学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既学到知识,又提高能力,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探询与精心设计各种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互动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同时,还要避免一些重形式、轻内容,表面热闹,过分依赖现代多媒体,缺乏对学生深入系统引导的现象。医学心理学的现代教学模式,还需要每一位医学心理学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道路上不断地悉心摸索,密切结合学生群体的实际,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才能达到有力推进素质教育的目的。
作者:巴哈古丽·阿尔斯郎 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理医学中心
1基础教育领域对医学心理学科的需求
基础教育领域中最常见到的心理问题就是小儿智力、认知发展和学业适应问题。在对这些问题进行评估时我们依据的标准就是学生发育的标准。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进行心理问题评估时需要采用不同年龄的评价标准(尺度)。有些认知障碍或者发育障碍的个体,虽然在年龄段上有明显的异常,但问题的根源却需要用病理的标准来判断。在我国幼儿教育和基础教育中,常会发现一些类似多动、注意力缺陷、学习能力低下等行为障碍方面的儿童。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学生的问题很少有人察觉到是学生自身的“疾病”。一方面从监护者来看或者从学校教师方面来看,除了严重的行为异常如多动症的孩子,那些没有明显精神和行为异常的学生,不会被当作有问题的学生来对待。这种困境,仅仅靠教学部门或者家长是解决不了的。鉴于我国师范类院校的实际,在学校开设有关小儿发育等医学知识的课程存在一定困难。在人才的培养体制和知识的传播途径上出现了空白,所以在这方面亟须多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医学心理学科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个空白。首先,医学心理学工作者通过对幼儿教育、中小学教师进行医学和发育等理论知识的传授,使学校教师们了解到这些学生的问题根源在哪里。学校教师一旦明确学生精神行为问题的根源所在,就会自然而然地改变对待学生的态度,而不把他们的问题当作是“品行”问题。从而减少对于问题学生的训斥、体罚乃至恶性伤害事件的发生。其次,医学心理学工作者通过对那些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心理发展评估,并给予适当的干预治疗措施,使学生尽可能感受学校生活的乐趣。再次,医学心理学工作者可以通过对学生家长进行有关孩子认知发育等医学以及心理学知识的宣讲,让他们正确看待自己孩子的问题,理解并接纳孩子的问题,并通过与学校教师及心理工作者的密切配合,给孩子的成长提供最有效的帮助,而不是简单训斥和体罚,给他们的身心发展造成人为的二次伤害。所以,医学心理学工作者的工作不仅仅是大学课堂的讲台和心理咨询室,还应在基础教育的校园里。
2当前我国医学教育体系中人文学科教育对医学心理学科的需求
医学伦理学和医学心理学是医学教育体系当中具有人文内涵的学科。医学伦理学是引导医学发展的方向,规范医疗实践活动中医患双方行为以及相互关系的学科,而医学心理学是研究解决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健康关系的学科。同时,医学心理学也是关系个体人格发展成熟与否的学科,关系到他们对于自身和社会的认知评价与应对方式。有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临床医师在医学人文认知方面存在着差异。从医时间越长对于医学人文本质的认知越深刻。一些从医时间较短的年轻医师往往对于医学人文本质的认知不到位,所以医学院校应该加强对未来医疗事业主力军的年轻医师和高学历医师临床医疗实践医学人文认识的培养。2012年温岭杀医案中的当事者连某,在接受治疗后自我感觉并没有好转,有些症状反而加重了。据报道:连某手术后对医院包括对主治医师在内进行了多次上访投诉,均未得到让其满意的答复。而院方给连某的解释答复是根据各种化验和检查的数据影像等资料,得出连某的病已经治愈,没有再治疗的必要,但连某断然拒绝这样的解释。其本人诉说他的呼吸、睡眠等感觉不但没有好转,而且比以前更严重。在这个事件中,单纯从患者的角度看,医院方面没有充分考虑连某的心理感受和需求。多次投诉上访,终究没有得到足以让他消除心中疑惑的答复,一次次的投诉未果转化成一次次的愤怒,终于以一种非理性的方式发泄出来,使双方都付出了沉重代价。心理学告诉我们积压在内心的各种不满必须以适当的方式途径、在适当的时候发泄出来。一个人承受的压力和不满,如果超出他能承受的极限时就会以极端的形式爆发出来。如果医院方面在接受连某投诉过程中能考虑到他的感受和心理需求的话,结局可能不是这样。从这个角度看无论是媒体、医院方面还是社会公众单纯谴责连某的行为,而不反思医院以及医师方面的不足,既不公正也不客观,更不能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另外,医疗中的“生”和“死”是最常见而又最重要的现象。无论是对患者还是对医护人员自身,都是无法回避的问题。由于医学生或者年轻医护人员的人生阅历不够,在面对患者死亡时,少有人会体验到即将死亡患者的恐惧焦虑以及其家属的悲痛,一些医务人员可能表现得较为冷漠和无动于衷。医学心理学科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谋求医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与成熟,培养他们树立科学的生死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能够用恰当的方式为死亡患者和家属提供恰当的帮助。所以,从以上种种现象看,具有丰高收入者文精神内涵的医学心理学科对培养医学生以及年轻医疗卫生人员人文情怀有着重要作用,在我国医学教育体系当中开展多方位的人文教育工作显得紧迫而又重要。
3我国国民健康面临的主要威胁对医学心理学科的社会需求
当前威胁我国国民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以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癌症以及呼吸系统疾病为主。中国网2014年3月7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WHO)了《全球癌症报告2014》。该报告显示作为人口大国,中国的癌症蔓延趋势不容乐观,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数的绝对数值依然位居世界首位。其中以胃癌、食道癌、大肠癌为代表的消化道癌症威胁最为显著,中国食道癌患者的死亡人数约占全球一半,胃癌新增和死亡人数占比也超过了40%。这些疾病的发作与患者的性格、饮食行为习惯等密切相关。不良的摄食行为,也是影响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与饮食行为密切相伴的吸烟、酗酒行为同样也是影响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依靠禁烟的宣传教育和局部的控烟禁酒措施取得的效果是有限的,想要从根本上减少这类疾病的发生,就必须改变危险人群不适当的认知观念,最终达到减少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又如,性行为既是一个与人类自身繁衍发展有关的本能行为,又是一个与人类社会文化密切相关的行为。危险的性行为和不当的性行为对国民健康的影响是很大的,消除和控制不良性行为是解除部分疾病的最有效的手段,有学者主张通过道德的力量和法律的力量来加以控制。然而,这两种方式都是以性行为影响到第三者利益为前提的手段,一旦性行为的主体关系不够或者对第三者的影响较小时就没有限制性行为的影响力了。控制这类人群的不良性行为,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性行为者主动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属于不良、危险或者不道德的行为,尽可能避免此种性行为的发生。因此,我们在除了对危险人群进行适当的性健康教育,将危害降到最低外,还应当对青少年进行健康积极的性教育,培养其健康的性行为观念。对于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通过弘扬优秀的文化。在这方面医学心理学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通过真实的病例来警示行为的主体,另一方面通过心理学的手段来查找可以影响性行为的社会文化因素,并通过与政府社会发展、文化宣传、卫生教育部门的协同努力,来倡导弘扬优秀文化,促进国民健康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所以,作为医学心理学工作者,应当探索与这些疾病密切相关的心理行为的文化根源,并对各民族优秀的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价值观和文化传统进行传播、宣传。现阶段我国民众的生存环境、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方式正处在重大变化时期。而且基于这些变化又带来了民众价值观、生死观等的变化。这些变化一方面迫使我们必须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康复治疗中的作用和意义,同时又促使我们必须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两方面没有哪一个环节可以不考虑心理的因素。所以医学心理学科在我国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肩负着重大而又艰巨的使命。
作者:祁正庆 孟竟玲 单位:青海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部 青海大学医学院医学伦理学教研室
一、教学对象和方法
1.教学对象。
教学对象为我校2007级、2008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对照组28人;实验组29人。
2.教学内容。
对照组和实验组所用教材均为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统一教材。
3.教学方法。
对照组按传统讲授法教学。实验组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开展研讨教学,实验组和对照组基本由相同教师授课。研讨教学由教师指导、学生主持,学生以班级单位参与。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心理学课程授课总学时为40学时(每学时40分钟)。对照组授课采用传统讲授法教学。实验组中,研讨教学共计29学时,占总学时数的72.5%;传统教学共计11学时,占总学时数的27.5%。研讨教学中,学生需按照专题准备研讨内容、组织研讨活动,每人负责组织研讨教学1学时(1学时/人,29人,共计29学时);传统教学中,教师总结教学内容、提炼知识点,强调重点、解释难点;与此同时精选经典专题进行知识拓展。准备阶段:教师提前两个月将准备好的课程标准、教材、任务分配及要求分发给实验组每位学生,要求实验组29名学生根据任务分配及要求组织与设计研讨内容,主持研讨1学时研讨教学。继而,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建构和学习。学生利用暑假及课余时间进行研讨教学准备,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和整合并以幻灯片的形式进行研讨教学,并可通过电子邮箱、QQ等交流平台与教师进行交流。每次上课前两周,学生对研讨内容进行细化与准备汇报,老师提出修改建议和进行内容指点。在实施阶段,每次教学中,教师首先介绍本次教学的主题,随后由名学生主持研讨教学,其他学生可进行提问,同时进行讨论,最后教师就本次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总结,注重引导,及时纠正错误、发现问题等,并就主题相关的知识进行适当专题拓展。
4.教学评价。
(1)考试成绩。课程结束后组织统一期末考试,将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平均成绩以及在各分数段分布情况进行比较。(2)学生对教学满意度评价。以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效果、教学师资等为指标设计问卷调查表。问卷的每项均按4点量表计分:不满意为1分,基本满意2分,满意3分,非常满意4分。5.统计处理。应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
二、结果
1.教学改革对期末考试成绩的影响。
课程结束后组织统进行期末考试,满分为100分。实验组学生平均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且成绩在70分以上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
2.教学改革对学生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教学满意度的影响,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众多指标的满意度上无显著性差异,而对于教学中教员讲解、教学方法采用指标的满意度上,实验组明显低于。
三、讨论
本研究中,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发其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的思维能力,特在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医学心理学专业必修课教学过程中引入研讨教学模式。结果表明,采用研讨教学模式的班级期未考试平均成绩和分数段分布均优于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班级,证实研讨教学模式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是从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效果、教学师资四个方面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是评价教学效果不可或缺的一个指标。本研究教学结束后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从整体上看,两组在众多指标的满意度上无显著性差异,但实验组在教学方法与教员讲解的满意度低于对照组。因此,本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研讨教学模式虽能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但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却在一定程度上并未表现出优势。在后续的教学联系会上,实验组大多数学生指出,研讨教学比传统讲授法更适合自己,更能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创造性思维,并希望继续在课堂中采用此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但由于本门课程的研讨教学比例较大,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前准备和课后消化,学习负担与压力较大,故而学生满意度有限。因此,学生希望适当减少研讨教学比例,从而适度减轻课前和课后的压力。通过对医学心理学研讨式教学的探索,我们认为在实施研讨式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教师的宏观指导能力是决定研讨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学科知识,而且还要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善于从学生的评论和观点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果教师本身不能适应这种教学法、课堂掌控能力差,学生的汇报和研讨易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其次,需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觉自愿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如果学生自学能力差或者有抵触情绪,也无法保证研讨教学过程顺利进行。最后,研讨教学模式的实施较为消耗时间、精力,故而该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中所占比例不易过大,否则会增加学生学习压力和负荷,反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因此,作为教师不仅需要不断从学术素养、人格魅力、敬业精神等各方面提高自己,还需要进一步尊重学生、了解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进行更多的交流,才能真正实现“学有所获,教学相长,日学日进”的教育目的。
作者:王立菲 冯正直 单位:第三军医大学心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