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4 11:42:11
序论:在您撰写儿童心理学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摘要: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健康发育起重要的作用。除了家庭外,幼儿最早进入的托儿所、幼儿园等集体机构对其心理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应结合幼儿心里发展的特点,有规律地进行正面教育。本文在认识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幼儿成长重要影响的基础上,尝试提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该注意的几方内容,以期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有所助益。
关键词:儿童心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我国曾经有过一个城市做过调查,发现孩子患有各种身体疾病的约占65%,而有心理障碍的却占受检人数的69.9%,超过了身体疾病的患者。这一结果的形成一方面是因为心理健康的隐蔽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多年来对心理健康的漠视。儿童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对自己、他人行动的认知,对心理状态彼此间相互联系的认知均与其心理理论发展水平有关。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主要标志是达到对于“错误信念”的认知。大量研究表明,3-5岁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4岁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关键期,主要标志是获得对一级错误信念的认知;5岁左右的儿童逐渐能够对一级错误信念的认知发展到对二级错误信念的认知,此时儿童逐渐开始谈及自己或他人的想法、愿望、感受和认知,开始能够与他人分享信息;他们开始具有同情心,知道什么可能使人感到伤心,什么可以用来安慰人。所以,在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要注意到对于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的培养。儿童出生以后遇到一个具体的生活环境就是家庭,之后随着年龄的成长将面临学校教育。本文试就儿童心理教育问题从家庭以及学校两个方面的提出建议,希望对儿童心理的成长有所帮助。
一、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的启蒙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河北张家口的某幼儿园做了一个以40名3-4岁的幼儿以及家长为调查对象的调查中,显示以下问题:
(一)文化水平的高低反映出幼儿家庭教育的环境
基本上是文化程度高的父母,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较少,文化程度低的父母,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较多。
(二)家庭成员中的父母对幼儿的教育方式不同
即采用表扬鼓励的教育方法有利于幼儿形成健康的心理,经常运用威胁打骂的教育方式,往往会使儿童发展产生多方面的问题。
(三)儿童心理健康发展需要和家长适度的精神交流
以上的调查对于我们提出家庭对于幼儿的教育的建议具有关键性的指导意义。家长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要以民主和开发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但是,有的家长的教育方式还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认为“不打不成材”。所以一旦孩子的成绩不好或者犯错误,就动辄棍棒相向。其实这是个错误的观点。长期处于家长高压政策下的孩子们容易出现幼稚、缺乏主见、缺乏独立性、神经质等问题。一部分的孩子可能出现极端的情况,变的更加反抗和暴力。另外的一种教育孩子的错误方式是家长们对于孩子的发展采取“放任”的态度。他们认为孩子们的成熟是水到渠成的,认为很多道理孩子们长大了就自然而然的明白。于是他们对孩子们漠不关心。在这样形态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往往因为得不到适度的关心而产生孤独感,逐渐形成富于攻击、冷酷、自我、甚至是放荡等不良的品质。
二、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文化程度家长都应该注重自己正确的教育观念的形成。家长对待儿童教育方面的认知和观念,直接决定了他们对待孩子的方式和行为。所以家长们形成一套正确的教育儿童的观念是至关重要的,家长们应加强自身的修养、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儿童教育和心理素质,多一些育儿知识。以上本文提到了诸多家长错误的教育观念,包括“严厉教管”、“自然成熟”等,都是值得改进的。以下我提出几点建议:
(一)培养良好的家庭气氛
这对于儿童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美国一位心理学家通过对4000名独生子女的调查发现:家庭气氛活跃、常有笑声陪伴的家庭,孩子们的智商都比不和睦的家庭高。研究人员发现在气氛愉悦的家庭中学习、生活、能使知识面拓宽。反之。所以对于父母来说,形成和睦的夫妻关系对于孩子们的心理教育有潜在的巨大作用。在大量的青少年犯罪的案件中,绝大数的少年罪犯来自于单亲家庭。父母对抗、父母分居、父母离异、父母再婚等这些因素会导致孩子们的心理变化。容易出现不安全感、内疚感、自卑、猜忌的心理。所以家长们要注重对于家庭气氛的培养。
(二)采用积极教育方法
通过上文的比较看出,采取表扬鼓励的教育方法和采取威胁打骂的教育的方式对于孩子们的心理建设的影响完全是南辕北辙的,且会极大地影响幼儿的个性品质。所以多鼓励孩子,让孩子们增加自信心,往积极乐观的方向发展。
(三)亲子间采取正确的沟通态度和行为方式
亲子沟通是指家庭中父母——子女之间交换信息、资料、观点、意见、情感和态度,以达到共同的了解、信任与互相合作的过程。亲子沟通的质量、状况、方式等将会影响儿童的自我概念的确立、道德判断的形成、学业成绩、和心理行为问题。父母应该在平时的时间有意识的分配专门与孩子玩耍、交谈的时间。从中了解和解决孩子们的心理变化、需求、困惑。
(四)一些细节上,家长还是要注意
包括:对孩子们要有适度的期望值。福禄倍尔曾说过:“假如儿童有两条腿而要求他马上站起来走路,那么你一定是会是他变得软弱的弯脚人。”保护孩子们的自尊心,不要在陌生人面前批判孩子。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曾说过:“自尊心是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及其小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上的露珠”,这的确是一个真理。父母应该帮助孩子们保护自尊心并找到正确的情绪宣泄的方式,从而逐步控制孩子的发脾气程度。上述提到了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毋庸置疑,家庭因素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
三、学校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影响
儿童成长期是生理和心理的塑造阶段,在认知、情感、自制力都不成熟,还需要学校和老师的指导。因此,除了家庭教育外学校和老师的角色要从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向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转变。影响儿童健康心理发展的因素很多,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的影响主要有:教材内容的影响、教师的影响、校园环境及校风的影响。下面我就学校教育对儿童的心理影响做些具体的探讨。
(一)在教材的选择上来说,教材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文化的选择结果
对于儿童的价值观形成,行为准则进行文化灌输。但是另外一方面来说,教材也为儿童提供了效仿的模式。所以教材对于儿童的成长是很重要的。要注重对于教材的更新,以及教材的内容要与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结合。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二)教师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的是提问——回答的模式。在教学中若采取有效的课堂模式提问能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到书本知识的同时营造出良好的心理环境。例如语文课堂上对于诗歌声情并茂的朗读和人文思维,都能为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引导、疏通;激励和启迪等作用。老师要对儿童的导读发挥作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鱼,教师要指导他们的阅读方法,让孩子们在阅读中学习,通过良好书籍的作用,对他们的心理发展进行引导。
(三)校园环境及校风的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整洁美观的校园环境能培养学生美的情感、美的品质,使学生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文明习惯。有一句话叫:文明的环境使人不得不文明,文明的环境使人没有必要不文明。在美丽干净以及舒适的环境中,孩子们能够以最轻松的心情专注于自己的学习过程中。校风对于孩子心理的作用也是很大的。如果周围的孩子们都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乐观的生活态度、健康的心理,对于孩子们本身会起到一个良性的暗示作用,甚至能“净化”一些入“歧途”的儿童们的身心。
很多家长抱怨自己在孩子们的身上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正如上文举到的很多实例,看出其实很多家长做了“无用功”,甚至还会对孩子们的身心成长造成不良的影响。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于孩子的教育家长不可只停留在孩子们的身体健康这个层面,还要足够重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对孩子采取正确的方式进行引导和教育。学校作为孩子们的第二任亲密接触的老师,也是任重而道远。正如上文所说的,学校和老师的角色要从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向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转变。在教材的选择上、老师的教学方法上、校园环境和校风上都下功夫。这样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双管齐下,希望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起到帮助作用,为孩子未来的良好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 本文介绍了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中的教学思想,从主动学习观、通过动作学习、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施教三个方面阐述了皮亚杰思想在基础教育教学中的价值和意义,并强调了皮亚杰思想对传统教学方法不足之处的弥补。
关键词: 皮亚杰儿童心理学理论基础教育教学实践指导
让・皮亚杰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也是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虽然他没有系统地论述他的教育观点,但是他的理论中凸显出来的教育思想却是不容忽视的。例如现代教育学中的结构主义教育理论,其根源之一便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他的一些观点,如发现学习论、准备性原则、个别差异论、认知冲突协调论、同伴交往法等对教育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儿童心理学理论对基础教育教学有着较好的实践指导价值。
一、主动学习观
皮亚杰强调儿童心理发展的本质是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他指出,真正的学习是学生主动的、自发的学习,而不是教师传授的学习。正确的教育能够加速儿童的发展。他曾指出:“良好的方法可以增进学生的效能,乃至加速他们的心理成长而无所损害。”①“智力的发展依赖于自然的、自发的过程,这就是说,家庭或学校教育可以利用和加速这种发展过程,但是这种过程并不是产生于教育,相反,它们乃是任何形式的教学产生效果的先在的和必要的条件。”②由此,皮亚杰认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尊重儿童学习的愿望,不能强加给学生。教师的作用是间接的,教师不应该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儿童,而是介绍问题和对策,让儿童自己主动地、自发地学习。教师除了为儿童提供主动、自发学习机会外,还可选择一定的材料,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促进儿童的发展。
皮亚杰的上述理论对教育界的影响较大。美国密执安州的海伊斯科普(Highscope)教育研究所从1962年开始进行了一种把皮亚杰理论变为教育实践的认知发展课程实验,研究者们很重视儿童自我发动的主动学习,认为年幼儿童是通过自我发动的活动而学习概念、培养兴趣和发展才能的。通过10年的追踪比较研究,实验者们得出这样的结论:“那些在三四岁时参加了海伊斯科普学前课程研究项目的儿童,在后来的小学和中学学习中,在毕业后自己所在的工作岗位上,以及在社会性行为方面,其表现都明显好于那些当年未参加过海伊斯科普学前课程的儿童。”③1979年在美国出版的《活动中的幼儿――幼儿认知发展课程》一书记载了30年来认知发展课程的研究成果,已经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出版。
基础教育阶段的儿童注意品质较差,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还兼有叛逆的特点,因此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容易使学生对课堂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烦心理。但是,这一阶段的儿童好奇心强,喜欢探索,学习风格的可塑性强。受皮亚杰主动学习观的启示,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科学地设计课程,多设置一些课堂主动探索和体验的环节,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的提高是有帮助的。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实际上也是一种主动学习观。
二、通过动作学习
皮亚杰认为,动作是联结主客体的桥梁和中介,一切知识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认识的形成主要是一种活动的内化作用。也就是说,儿童只有自己具体地和自发地参与各种活动,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形成他们自己的假设,给予证实或否定。他还认为,只是观察别人的活动,包括观察教师的活动在内,儿童并不能形成新的认识结构。他指出,认识起源于动作,思维只不过是内化了的动作――在头脑中进行的具有可逆性、不变性和整体结构的活动。他十分强调动作在儿童的认知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认为知识不是来自物体本身,而是来自动作,他把知识分为物理知识和数理逻辑知识,二者均起源于动作。物理经验是个体作用于物体,得到所观察物体的知识;数理逻辑经验是指个体作用于物体,从而理解动作间的协调结果。总之,二者都是个体在对客体所施加的动作中收集的信息。因此,皮亚杰认为在基础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放手让儿童去动手、动脑探索外部世界,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系统。
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应注重体验式教学和直观教学的作用,在教学中设置情境、提供材料,让儿童自由操作、实验、观察、思考,自己认识事物、发现物体、得出答案,而不能只靠课堂上听教师的讲解,看教师的演示。同时,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要为学生提供反面例证,促使学生重新进行组合和思考。
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施教
这里面有两层含义:一是按学生的年龄特征来实施教学,二是因材施教。皮亚杰的阶段理论认为,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形成下个阶段的必要条件。前一阶段的结构是构成后一阶段的结构的基础;发展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只有在前面发展的基础上才可能出现进一步的发展。由于儿童还不具备应有的认知结构,因此教师如果把超越儿童发展阶段的知识教给了儿童,儿童就不可能真正理解知识,只能造成精力和时间的浪费。因此,教师不要强迫儿童学习他们没有认识的材料,否则将出现欲速则不达的情况。同时教师要注重儿童的个别差异。尽管皮亚杰强调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但他不否认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他的阶段理论指出,由于各种因素,如环境、教育、文化以及个体的动机等的差异,阶段可以提前或推迟。因此,他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根据儿童的年龄阶段,而且要面对认知发展上的先后差异,不能只考虑全班学生所处的共同发展阶段和集体需要,而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相应的学习内容和方法,提出不同的进度要求,使教学个别化。
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处于身心高速发育的阶段,年龄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指标。举例来说,11岁的儿童和13岁的儿童虽然只相差2岁,但是身心特征却可能相去甚远。而这样的两个儿童却极有可能在同一个班。按皮亚杰的理论,教师不能不重视这一差异,在组织集体教学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年龄小的学生的接受能力,采用班内分组辅导、个别帮扶、成立互助组等方法来弥补集体教学的不足。另外,传统教学法采用的是“大锅饭”式的教育方式,忽视学生的个体特点,对学生的充分发展是不利的。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认知风格、兴趣爱好等个体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和辅导。
【摘要】艺术专业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其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有着自身的独特性,这一独特性对艺术专业学生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方式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教学必须考虑艺术专业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从改革教学内容、建设校本教材,结合专业特点、丰富教学方法,融洽师生关系、提高学习效能等方面入手开展教学改革。
【关键词】艺术专业;学前儿童心理学;教学改革
一、问题的提出
一名合格的幼教工作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重要的教育理论基础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不可或缺的专业必修课。然而,在一些开设艺术类专业的院(系),比如音乐舞蹈系,《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教学效果却不太理想。笔者拟以所执教的长沙师范学校音乐舞蹈系为例探讨有关《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问题。
二、现状分析
笔者在音乐舞蹈系从事《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教学工作已6年有余。回顾多年的教学工作,我发现,影响音乐舞蹈系《学前儿童心理学》教学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习方法的特殊性
音乐舞蹈系下设音乐教育和舞蹈表演两个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主要是技能技巧课,涉及的学习内容大多比较具体、形象,正是这一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学习方法和教师教学方法的特殊性。〔1〕
技能技巧类课程的教师多采用示范和练习相结合的方法实施教学,其形式主要是分组教学或个别教学,较有利于师生沟通,也有利于因材施教。而学生也主要是在反复练习中理解、领会并巩固技能技巧类课程的知识及技术要领的。而《学前儿童心理学》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相对于技能技巧类课程来说,内容抽象得多,由于受教学内容的限制,教学方法往往以讲授为主。另外,基础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形式往往为大班教学,有时甚至是不同专业的学生合班上大课,人数多达数百人。一个教师要同时面对数百个学生,很难谈得上有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和开展因材施教。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与技能技巧类课程,在内容、形式和方法上都显著不同,容易感到枯燥、乏味。
2.学习动机的特殊性
音乐舞蹈系学生普遍存在着不重视基础理论课程学习的倾向。笔者曾对音乐舞蹈系65名学生作过调查,学生认为学习基础理论课是为了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学生只有6人,仅占9%;而认为学习基础理论课只是为了考试过关的学生却有54人,占到了83%;大部分学生认为,只要自己有较好的专业技能,不愁将来找不到工作,至于基础理论课程学习的好坏,对今后前途的影响不大。可见,音乐舞蹈系多数学生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更多的是受外在动机支配,缺乏持久的动力。〔2〕
3.学习态度的特殊性
音乐舞蹈系多数学生选择艺术专业的原因是他们在文化课学习上的先天不足,而正是这种先天不足,使得他们往往把自己学业成绩的不佳归因于自己学习能力不高,觉得自己难以应付文化课课程的学习任务,从而产生了在文化课学习上的习得性无助,具体表现为情感上的心灰意冷、自暴自弃;行为上的逃避学习,产生诸如抄袭作业、无故旷课、上课心不在焉等情况。〔3〕
许多音乐舞蹈系学生在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这门课程时产生了心理矛盾:一方面他们认为自己的专业特殊,无需具有太高的基础理论素养;另一方面他们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不如别人,产生了学不好基础理论课的自卑心理。这种矛盾心态体现在学习上,直接导致了《学前儿童心理学》等基础理论课程课堂气氛沉闷,参与度低。
三、改革建议
1.改革教学内容,建设校本教材
艺术专业学生的文化基础通常相对薄弱,进入专业学习阶段以后,学习内容又以具体形象为主,因而不太习惯抽象化的思维方式。然而,目前《学前儿童心理学》教材大都体系陈旧、内容僵化,并且理论性过强,缺乏实际案例,再加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材的依赖性又比较强,因此无形中更加大了学生领会学前儿童心理学基本理论的难度,并直接导致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低下。笔者调查还发现,目前大多数《学前儿童心理学》教材几乎不介绍普通心理学知识,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存在一定缺陷,如果教师仅仅用这样的教材来授课,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有关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知识。〔4〕
因此,要想提高艺术专业学生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效果,我们首先要改革教学内容,开发既能满足幼儿教育工作实际需要又符合艺术专业学生学习特点的校本教材。笔者认为,该教材应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普通心理学的一些基础知识;二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知识,内容可重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应尽可能反映当今国内外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三是根据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原则,在着重阐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适当加入一些有关心理测量的内容。
2.结合专业特点,丰富教学方法
如前所述,由于受教学内容的限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课堂教学不可能完全摒弃讲授法,而艺术专业学生学习的特殊性又告诉我们课堂上不宜作过多的讲解,因此探索新的适合艺术专业学生学习特点的更为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很有必要。
(1)自我分析法。作为一门研究“人”的科学,心理学学习的初期阶段需要学习者进行大量的自我剖析。在学习普通心理学及学前儿童心理学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心理学理论知识剖析自我,回顾自我成长历程及分析期间的各类发展规律,是激发他们学习热情、帮助他们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心理素养和培养学科感情的重要途径。
(2)角色扮演法。可根据各年龄段幼儿不同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让学生在课堂上模仿幼儿的行为表现,揣摩幼儿的心理特点,以帮助学生理解幼儿心理现象。
(3)案例分析法。由教师或学生在课堂上就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以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幼儿心理现象的能力。
(4)合作学习法。在合适的教学环节上,以主题形式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促进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学习。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采用一些直观、具体、形象的方法辅助教学,如利用教学录像、视频、挂图等,变单一的言语传授为图像、语音、符号、动画等多媒体方法综合传递,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记忆效果。
3.融洽师生关系,提高学习效能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研究发现,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其知识技能的获得和学习成绩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如前所述,很多艺术专业学生对自己在基础理论课学习方面碰到的困难归因不当,这是他们在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时信心不足的主要原因,这种归因也大大降低了他们学习该课程的自我效能感。因此,要想改善艺术专业学生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这一课程的效果,很重要的一点是提升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笔者认为,要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首先要改善课堂上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切忌表现出高高在上的权威态度,应更多地以指导者或合作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及时给予鼓励或回应。可有意识地发挥艺术专业学生想象力丰富、极具创造性的优势,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以形成师生共同讨论的良好氛围。
其次,要改变学生的错误归因。比如,当讲到“能力”这个概念时,我们针对艺术专业学生的心理特点,把重点放在能力的个体差异分析上,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艺术专业学生在基础理论课的学习上与其他专业学生的差异并不证明他们比其他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差,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进一步坚定只要肯付出、相信自己、不怕失败,就一定能获得丰厚回报的信念。
我们知道,信心是学习的基础,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更是学习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5〕对于艺术专业《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教学,只有在深入研究学生学习心理特点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伴随着信息技术科学发展与新课程改革,积极、稳步地开展新课程改革、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创新活动,持续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引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加强团队合作,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会创造”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参与科技创新和学科竞赛并不纯粹是为了获奖,更是为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学科交叉,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科学的兴趣、态度和合作竞争能力。宗旨是:向中学生普及科学知识,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为他们提供相互交流以及学习的机会;学科竞赛属于课外活动,坚持学有余力、有兴趣的学生自愿参加的原则。
创新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不可动摇的动力,但是不能强求一味的新鲜,要根据小学儿童发展时期的不同心理状态来制定创新的目标和过程。
小学儿童是个体发展的重要时期。小学阶段是儿童在各方面是打基础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教育、学习对于儿童今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儿童身心发展具有特殊性。在这个阶段儿童生理、心理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教育过程中只有遵循这些特点采取有效教育、教学措施才能促进儿童的发展,取得良好的效果。
小学儿童身心发展与教育存在辩证关系。小学儿童的身心如何发展,向哪里发展,不是由外因机械决定的,也不是由内因孤立决定的,而是由适合于内因的一定外因和内因共同决定的。
科技创新活动坚持点与面普及的形式。两者都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方式。我注重以学生为本,提倡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和增强创新能力的理念。应该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创新教育为重点,以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推进各类学科竞赛为抓手,拓展和深化实践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将一切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知识增进、能力提高、素质养成的活动,都看作是课程;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家长、学生和社会的参与积极性。
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老师和家长,社会都是孩子学习的对象。创新活动是增长孩子见识,对孩子未来有巨大影响的活动,所以一定要非常的注意。
举个例子来讲,儿童心理学中讲到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可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小学低年级儿童由于其高级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备,其有意注意的选择性和稳定性都较差,他们还不太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容易被新颖、奇特、突发的无关刺激所吸引,因而容易分心。所以新生入学之初,首要的一个教学任务就是注意力的培养,促进儿童有意注意的发展。对小学低年级儿童来讲,一堂课45分钟都要求他们保持高度的集中,这是不科学的,特别是当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单调乏味的时候。教师在教学中不可以强制小学生集中注意力,而应当通过新颖、生动、活泼的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规律巧妙地结合,延长学生的注意保持时间,保证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
到小学高年级,由于儿童高级神经系统的发展和成熟,也由于经常性的学习行为习惯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自控能力,使有意注意的稳定性不断增强。同时注意分配和注意转移能力也有很大发展。这样的注意是可以利用的。无意注意也就是不随意注意,这主要是由事物本身的特点所引起的、没有既定意图的、不需特别努力的一种注意状态。对于小学生说来,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教学的直观性,由于对课业本身的兴趣(例如画
(下转第28页)
(上接第27页)
图、朗读),由于在课堂上听到或看到的东西所引起的情绪激动,都能引起儿童的注意,所有这些,都是无意注意。在小学教学上,应该怎样利用儿童的无意注意呢?
首先,应该充分利用儿童的学习兴趣。教师善于了解儿童学习兴趣发展的特点,就能有助于掌握和利用儿童的无意注意。低年级儿童往往对学习过程本身更有兴趣,以后才逐步对学习内容感到兴趣;低年级儿童对具体事物更有兴趣,以后才逐步对抽象的事物感到兴趣;低年级儿童一般还没有分化性兴趣,以后才逐步产生分化性兴趣;等等。
其次,应该充分利用教材的直观性。小学儿童的无意注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材的具体性和直观性,因此,适当运用直观教具,教师特别注意言语的直观性等等,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在运用直观性时,也必须竭力避免把儿童的注意引到不必要的方面去。为此,在利用儿童的无意注意时,必须积极组织儿童的注意,使无意注意沿着必要的方向前进。
另一方面,就像是从众心理一样,还有着消极的作用。从众心理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在科技研究领域,也时常出现,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尤为明显,给创新带来重重阻碍。其从众心理主要表现在对权威人士或者其他相关科研人员的服从和顺应,也就像是儿童对老师的盲从。从众心理对科技创新有着消极影响,从众心理在现实中主要表现为服从和顺应。这主要是由从众的心理基础决定的,通常情况下,个体都期望被他人喜欢和接受或者期望自己正确。从众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有时个体并没有自己的意见,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有时个体有自己的意见,但与大多数人或其他人的看法都不同,在群体压力下,放弃原先的意见,改变态度,转变立场。它是一种直接的、感情的心理反应,不能与丧失立场、没有原则混为一谈。
从众心理和科技创新的本质背道而驰。科技创新的本质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积累新知识,并应用到产品或服务中去,以促进企业获得成功、人们生活得到改善、国民经济实力得到增强、社会取得进步。思维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同样一个问题,思维不同,所得出的结论是不一样的。有意识的克服从众心理有益于实现思维创新,最终达到科技创新。因此,要想使自己有科技创新能力,首先应具有创新精神,不轻信传统,不迷信权威,不唯书是崇,不囿于思维定势,真正意义上的做到思维创新。这也就从根本上抵御了从众心理。
综上所述,真正的科教创新是基于教师队伍对儿童心理了解的基础上,实施的针对素质教育衍生出来的一种方法,只有真正的了解分析不同时期的儿童的特点,情绪,想法,才能真正地搞好创新教育,实现科教创新和素质教育。
人们进行音乐活动,无论是表演、欣赏,还是创作,都是心理活动的过程。在音乐活动中,首先涉及到的是听觉和动觉,接着便是发展丰富的想象并对音乐做出情感反应。人们由感知音乐声响,到对此做出主观的反应,都是心理活动。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能引导和控制学生的心理过程,即要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引发他们丰富的情感,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体现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就是把握不同年龄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合理安排音乐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感受、鉴赏音乐的能力。
激趣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童趣的故事串联课堂 例如:教唱二年级歌曲《小花猫和小老鼠》时,教师给学生讲故事:从前,有一只小花猫和一只小老鼠,一个瞪着小眼珠,龇着两只小牙,长着八字胡;一个张着大眼睛,说话喵喵叫。有一天它们相遇了,猜猜看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听了歌曲你就会知道了。这样,很自然地就激起他们的好奇心。但故事不宜过长,应恰到好处,不能因故事冲击了教学,造成喧宾夺主的后果。
有趣的活动引导学习 例如:在教学《共产儿童团歌》一课时,教师生动地描述儿童团员们雄纠纠气昂昂的模样,然后带领同学们模仿儿童团员们走路时的模样,通过生动的模仿活动激起学生们学唱歌曲的兴趣,然后因势利导,乘学生的兴趣进入教学。
风趣的语言启发歌唱 低年级学生思想单纯,幼稚的心灵却很有爱心,他们对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尤其是对小猫、小狗之类的小动物更是关怀备至。根据儿童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可以选用富有趣味性的发声练习曲,启发学生歌唱。
生成教学:增强理解能力
顺应本性,实施开放性教学 例如:在教二分、四分、八分音符时,笔者努力营造了一个让学生自身感受、想象的音乐环境,把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分别比作爷爷的脚步、爸爸的脚步和孩子的脚步,使学生得到感性的认识。接着,笔者再让学生仔细聆听发出的不同节拍的脚步声,由学生听辨这是谁的脚步,然后再把听到的声音说出来,从而完成由声音感知到口头表达的过渡。又如:在创编环节,笔者经常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编表演的比赛。在《小伞花》这首歌曲学唱后,让学生根据歌曲的主题、内容、情感特色来编排舞蹈动作、创作旁白、制作道具、设计人物造型等。在各组的汇报演出中,虽然学生的“作品”质量参差不齐,但每位学生通过在作品中担任不同的角色,获得了不同的经验,从而最大程度地感受、理解、想象,接受艺术的熏陶。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地获取知识,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迎合好奇心,开展探究式教学 例如:在三年级刚开始接触轮唱这种演唱形式时,笔者通过让学生多次聆听和观察曲谱,找出轮唱和齐唱的不同点和相同点,然后分组探寻轮唱该如何去唱,最后通过汇报演出的形式展示每组的结果。通过这样的探究式教学,不仅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能动教学:提升学习自信心
先学后教,把学习选择权交给学生 这种方法的一般模式为:提前一节课告诉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让学生通过查阅书刊、网上查询等渠道去搜集相关音乐知识,积累更多的“第一手资料”;接着,学生根据教材围绕音乐教学内容展开自学;然后在课堂上,教师答疑解惑,组织有效探究活动和讨论;最后让学生在音乐演唱、演奏和表演等方面展示自己的才华。以上环节简练一下就是:提出问题、教师引导、探索讨论、展示评价。其中,探索讨论是中心环节,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如学习苏少版音乐五上第三单元《梨园英秀》时,首先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上网查询有关戏曲的相关知识和音像资料的任务,然后在课堂上组织了戏曲知识的大讨论,接着根据学生的要求,学习了戏曲的相关动作,并引导学生把动作编排入歌曲《梨园英秀》中,最后分组进行了展演。通过以上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并对未知领域产生好奇心,促使他们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
主动参与,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这种方法是通过创设情境(初步参与)、引导自学(独立参与)、组织交往(合作参与)、精讲解疑(深入参与)、总结演练(拓展参与)等过程来实现的。在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除了作为主导者的角色,也应该以体验者的身份进入角色,和学生一起参与课堂学习与活动,从而激发课堂活泼、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同时对活动中学生的创造性意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如在欣赏《未孵化的鸟雏的舞蹈》时,笔者和学生一起参与到表演中去,扮演鸟妈妈,学生们扮演鸟宝宝,通过和学生间的沟通交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音乐的内涵和音乐带给大家的快乐。
音乐教学是一门视、听、动多方面结合的情感艺术。只有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这样的学习效果才是深刻的、有效的。所以,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因地制宜地采用一些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达成高效课堂的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句容市华阳实验小学)
摘要:书籍,承载知识的文化产物,其外在的立体形态及内部的立体结构同文字与图画信息一起,成为了与读者交流最为直接的载体。本文研究的幼儿是3-6岁的幼儿立体书籍是结合了书本和玩具两种属性的书籍形式,在形态结构上展现出极为丰富的多元性和变化性,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个超越二维的立体化空间,让他们感受到视觉,触觉等感官刺激,进一步促进了他们的认知发展。通过分析幼儿感知觉认知特点与书籍形态设计的关系用于指导幼儿立体书籍设计。
关键词:儿童心理学;本能认知;立体书籍
一切与眼睛有关的视觉活动都可以理解为阅读。福勒认为阅读是一种发现行为。对于幼儿来说,早期阅读的主要目的不仅是增加知识,使幼儿对图书和文字产生兴趣,更重要的是让他们通过多种途径,认识和接受各种信息,为大脑的发育,今后的能力发展打下基础。[1]
幼儿的阅读行为是对作品在空间范畴内的浏览。阅读具有“游戏”的性质。即用一些代码去取代文本原有的代码,阅读过程不仅是简单的视觉“解码”,而是视体验的“再编码”。所以,当我们的书籍设计指向3~6岁幼儿这一特定的对象时,就有必要根据我们研究所依据的认知发展的理念,探讨书籍如何以它的形态完成对于幼儿认知需要的满足,实现早期的教育。
一、人的需求层次
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其中包含物质的和精神的不同层面,需要作为人的本性需要是人对世界作用的尺度和中心,也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表现。[2]
唐纳德A・诺曼在其著作《情感化设计》中,指出人类认知物品的三个层次,分别为:本能水平――物品的外观表现;行为水平――物品的内在行为(功能等);反思水平――物品对人的思维、情感的影响意义。[3]三种水平的关系是依据时间先后顺序,依次是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最终反思层又反作用于前两者。这一规律揭示了人们对物品认知的规律以及什么样的物品能够激发人们的喜爱。
结合认知的需要,幼儿书籍设计也应在形态上满足幼儿本能、行为以及反思三个层次的需求。
二、幼儿本能层认知与书籍立体设计
本能认知是指瞬时的情感效果,喜欢或是厌恶。在人的本能水平上,视觉、触觉、听觉等感觉处于支配地位。外形、形态、物理手感、材料质地和重量等感觉是重要的。
(一)视觉认知特点在设计中的体现
1.幼儿的视觉观察
英国语言哲学家古德曼指出:“眼睛并不是作为一架自动仪器单独工作的,而是作为复杂多变的有机体的一个部分工作的。眼睛看什么、怎么看、都得受到趣味的控制。它选择、舍弃、组织、辨别、联系、归纳、分析、构筑。与其说是反映,倒不如说是接纳和创造。”[4]
幼儿的视觉是经由吸引而始,通过感觉一知觉一思维是对各类视觉符号的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静止的“看”,书静而视点不止。通过幼儿视点的不断变化,不同色彩的刺激,距离的时近时远,和翻阅时的空间流动,多侧面,多形式感的知觉就在阅读中产生。
2.视觉认知特点在书籍设计中的体现
由皮亚杰理论可以看出,早期幼儿的智力发展主要靠通过与周围环境的感觉运动接触,即通过他加以客体的行动和这些行动所产生的结果来认识世界。也就是说外界的刺激,主要是能够调动感官如视觉、听觉、触觉的刺激,能够满足幼儿生理需要;随着幼儿的手的灵活性的发展,满足孩子的探索,手与眼的配合,有助于幼儿从反射运动期向智慧运动期过渡,促进幼儿大脑及智力的发展。[5]
根据上述的发展特质,书籍设计应有如下特点:
这一时期的幼儿书籍设计可以采用多种绘画风格,如写实的、具象的培养幼儿的认知力和审美能力。目前幼儿书籍中的图画部分,大都是世界上知名插图画家作品,他们运用各种材质,营造故事情节,让幼儿在阅读过程中,享受文学,也感染到美学熏陶。
如下图的Emily的作品:Emily是获格林威大奖的作者,书中可爱的人物形象,和谐淡雅的色调,有趣生动的画面,处处体现出作者迎合小朋友们的阅读需求的良苦用心。
图1 Monkey and Me 绘本
(二)听觉认知特点在设计中的体现
1.幼儿的听觉觉认知发展
人脑中主管视觉和听觉的皮质,也属于发育最早的区域之一,在出生后的第3个月便可望达到峰值水平。幼儿的听觉认知不仅要求具有检测声音的能力,而且也要求具有感知不同声音之间差异的能力。研究发现,他们能听到并辨别出声音的差异,并对其作出反应。通常会从多种语言中觉察出基本的声音来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精确。
2.听觉认知特点在书籍设计中的体现
最初在书籍中可加入简单的儿歌,随着幼儿其他各项能力的发育,幼儿慢慢会以声音唱和或模仿你的动作。这时应该添加多种音乐节奏或多种声音元素来帮助幼儿认知的发展。
(三)嗅觉认知特点在设计中的体现
1.幼儿的嗅觉认知发展
研究表明:新生儿已能对各种气味作出相应的各不相同的反应,如“喜爱”好闻的气味,“讨厌”或“躲避”不好闻的气味。新生儿已能够由嗅觉建立起食物性条件反射,并具有初步的嗅觉空间定位能力。
2.嗅觉认知特点在书籍设计中的体现
已经有嗅觉材料来实现人们对“书香”的渴望。这种方式就是用香料做成胶囊,掺入要用的油墨中,根据需要应用到书籍中去。这样印刷出来的书籍就会带有不同的香味,数据表明,丝网印刷用的油墨材料香味能保持十年以上,胶印用的油墨材料香味能维持一年左右。目前可供选择的香味有各种水果、花草植物、饮料食品等等。
幼儿书中也有很多加入嗅觉的元素。
图2 带香味的触摸认知书
(四)味觉认知特点在设计中的体现
1.幼儿的味觉认知发展
幼儿都经历过口的敏感期,在这个时期里,幼儿把一切食物和非食物都放进嘴里,品尝它的味道,感受它们的软硬,冷暖。丰富着自己的认知世界。吃纸,吃书也是家常便饭。
2.味觉认知特点在书籍设计中的体现
幼儿的认知系统的建立,要靠颜色,形状和味道的对应来一步步逐渐完成。因此幼儿书的设计完全可以尝试采用一些新的技术,把味道加入纸张,来完整阅读过程中真正的味觉体验。
(五)触觉认知特点在设计中的体现
幼儿触认知是建立在手部发育的基础上的。下图中,通过两条平行线来演示收的发展,每条线里面还有很多小线,最粗的线表示一年的间隔,细一点的线表示6个月的间隔。
图3 手部动作的发育
手的技巧发展与心理是同步的,通过手的帮助,儿童的智力可以发展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因此我们应在书籍设计中给幼儿一个能力的环境。
1.幼儿的触觉认知发展
从生理上分析,幼儿的皮肤对外界的刺激相当敏感。从书开始与幼儿接触,感觉器官就展开积极的工作,这一特点自然要求设计师在考虑书籍外观的同时更要考虑到幼儿在接触书籍时的特殊感觉。
2.触觉认知特点在书籍设计中的体现
早期教育理论认为,让婴幼儿尽早触摸不同材质的物体,有助于刺激婴幼儿增强对世界的理解和适应能力,刺激人脑加快发育。例如“材质书”多以书籍的主题来设计材质,如果主题是动物,内页就会用毛皮为材质让婴幼儿触摸;如果主题是生活,里头就会有各种材质的布料;其他还有篮球的材质、轮胎的材质、布或硬皮等材质。
如下图英国Usborne出品颜色很鲜艳的一本触摸数数认知书。本书设计成触摸书,有凹凸不平塑料(河马的衣服)、各种动物的绒毛、闪闪发光的亮纸等多种不同材质镶嵌在书里,让幼儿学习数数和认识动物的同时,一起来摸摸,孩子可触摸到各种各样柔软粗糙的不同材料,并学习认识动植物和各种颇色,从而达到开发早期智力的目的。
图4 触摸书
综合以上分析,对于设计师而言,应尽可能使所设计的书籍在本能层次上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官刺激载入美学性、趣味性符合儿童独特的需求,使所设计的书籍给幼儿带来满足的心理感受。
作者简介:张莹,1982年7月,女,河南省郑州市人。助教,硕士研究生。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包装印刷系装潢教研室教师。
可能老师们会说学过心理学,但学的那些内容都忘得差不多了。这些都没关系,重要的是这些内容曾在你思维的河流淌过,那么它就会留下涤荡过的痕迹。而这些痕迹就可能是你教育生活中时常出现的教育火花。而现在,我们再来那么一小点心理学的提醒,也许能给你在教育中的说理能力一次心灵的加油。
说理,就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的一种教育方式。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说理就是通过师生之间的沟通,共同运行一种思维逻辑,以强化或改造原有的经验,并建构一种正确的思想,从而获得情感认同,改变原有的认识的思想教育活动。
小学生也需要我们教师向他们讲道理。毕竟小学生还小,理不讲心不明,理不明行不笃。懂了理,就能逐渐远离非理性,增强自我调控能力。英国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中就明确指出:“说理是对待儿童的真正办法。”
不过,在说理的方式上,我们需要不断地改进,要更多地关注儿童的接受性心理,更多采用儿童的方式,将抽象枯燥的做人道理,化作形象的力量,以触动儿童的心灵,影响儿童的言行。为此,我们需要认真研究不同学段孩子的心理特征,恰当把握说理的时机,巧妙选择说理的方式――从心理学的层面上重新审视、优化我们的说理方式。
一、最匹配的说理才是最好的――注意不同年段学生的心理倾向
在对小学生进行讲理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到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与一般规律。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处于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上升的阶段。也就是说,儿童更多的是一个“非理性”的人。在把握生活世界与人际关系的过程中,感性占据了主要的地位。
同时,小学阶段,学生心理又是连续发展的,在不同的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因此,我们要选择与儿童心理最匹配的说理方式,形成更强大的合力(顺应力量),才能取得最优化的教育效果。
1.中低年级的小学生宜采用“故事性”的说理方式,以激活他们的“模仿性心理”与“故事化心理”。卢梭说,儿童时期就是理性的“睡眠”期。儿童,尤其是处于小学中低年级的儿童,属于童年中前期。他们处于故事性思维的阶段,保持着接近原始状态的听故事的需求这一人类的本能。他们运行的是故事性思维――凭借故事来进行直觉型的自我观照。因此,采用故事型的说理方式是最有效的。如果教师能根据所讲之“理”,去选择匹配的童话或寓言故事,或“创编”一个有针对性的故事来巧妙点拨、劝说孩子,就可以起到“自然教育”的良好功用。比如低年级的孩子容易挑食,但直接地说理,难以奏效。如果运用《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这个绘本故事来感性地说理,孩子们的“模仿性心理机制”就被故事激活了,学着故事中的查理和萝拉,把番茄美幻成月亮果汁,他们就很开心地把原本拒绝的蔬菜给吃下去了。
另外,跟童年中期的儿童说理时,还可以采用“托借偶像说理法”。儿童也有自己心目中的偶像,像《东方儿童》节目中的月亮姐姐等。如果托言“月亮姐姐说如何如何”,童年中期的儿童就容易接受教师的说理。当然,有必要时也可以采用逆向说理法。故意顺着孩子的意愿去做某事并加以夸张,放大其中的不合适之处,使其最终明白其中的害处,自动地改变原先错误的做法。例如,有些一年级的小男生,不喜欢多穿衣服。如果是在秋天,你可以试着和他讲,把外套脱掉更方便,再进一步说脱掉衬衣会更轻松,最后你索性对他说打赤膊才痛快呢。如此步步推进,错误之处就被放大,学生就会明确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了――穿衣要保暖,不能怕麻烦。
2.高年级的小学生宜采用“我信息”的说理方式,以激发他们的“自强心理”和“自省心理”。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高年级学生处于童年中后期。这个时期的儿童自我意识显著增强,他们开始具有思辨能力,认识自身的过程也已开始,内心体验迅速丰富,自我意识不断强化,把自己的言行当作一种认识对象进行思考,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进行新的认识,对于自己依附于他人的被动关系进行反省和评价。这是一个人争取独立的本性决定的。他们力图从依赖心理和批评的境况中挣脱出来获得主动。由于这个时期的孩子高度重视“我的作用”,所以在认识上有许多偏激、片面等简单的思想错误。采用“我信息”的说理方式比较合适。所谓“我信息”是指教师所释放的信息允许学生作为第一当事人来自主地看待问题,由他本人作出判断与选择。这些信息关切到学生的心理感受,便于使用同理心来优化我们的说理方式。
(1)采用无声化的说理方式――借助匹配的成长小说。这个阶段的儿童有自强心理、自省(自观)心理,同时,他们更相信书籍,尤其是儿童小说中所蕴藏的道理。因此我们在和高年级学生说理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儿童小说(成长小说)的作用。儿童成长小说写的是一段成长的过程。在童年中后期,成长的历程其实是无序与复杂的,成长小说将这样一个过程极为真实地和盘托出。它使处于成长阶段的儿童获得更真实的人生体验――读出“我”的影子,“我”的信息。这样的书籍贴近高年级学生的生活,解答了他们成长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自然而然地成为高年级学生的人生向导。如果我们针对学生的思想问题,选择匹配的成长小说推介给学生,进行一种无声的说理,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的说理方式看似简单,却为学生提供了自我观照、自我确认、自我选择、自我建构的机会,让他们有充分的自由选择感,可以引发有足够自动力的自我教育与自我成长。
(2)采用非连续的说理方式――设置相似的问题情境。针对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还可以采用“情境说理法”。与高年级的学生一起看儿童情景剧或观察现实生活,让他们实话实说,实境点评,辨别好坏。如果所选的情境和学生所存在的问题相类似,也就是说带他们进入了一种相似的情境,也就具有了“我信息”的情境。由此,他们就会很自然地加以自我观照,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例如,带几个随便扔垃圾的学生到菜市场参观,引导他们评说乱扔垃圾的现象,并倾听环卫工人的工作介绍,他们个个面带羞愧之色,回来之后,就会努力改正乱扔垃圾的坏习惯。
二、最需要的说理才是最好的――注意不同的时机和相应技巧
说理的效果如何,与教师对学生讲道理的时机和技巧的把握有很大的关系。对孩子说理时,特别是发生特殊事件的时候,我们应当实时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充分预测学生的心理诉求――最需要的是教师什么样的帮助。
1.事发之前的说理需要做到“实事求是”。事发之前,我们的说理要适度,要实事求是。儿童只有发自内心地相信教师所讲之理,才能照理而行。而且,事发之前的说理还需要有针对性。这里所说的针对性,就是要饱含儿童的“我信息”。让学生充分感觉到教师所讲之事很近,和自己关系非常密切。这就需要教师在说理之前认真研究每个儿童的心理个性,建立相关的心理档案,研究相应的说理时机与技巧。
2.事发之时的说理需要观测“学生心脉”。要了解学生此时的情绪状况。与他人发生冲突的时候,一般的学生都容易冲动与偏激。对教师所讲之理不容易听得进去,不容易接受不同的意见。因此,事发之时,教师要保持克制。冷静与沉默的注视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说理,即使需要发声说理,也要冷静,简洁,干脆利落。随时观察学生的心理反应,不断调适学生的心态与情绪,相应地调整说理的方案。
3.事发之后的说理需要学习“倾听”。要给学生申辩的机会。跟学生说理时,高年级学生可能会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辩解,教师应给予他们申辩的机会。我们应该先倾听后说理。真诚的倾听是一种以精神性支持为基础的说理,是对学生的心理感受与生活处境的关切,容易与儿童缩短心理距离,获得非强制性的协调和谐,为后续的说理提供最合适的心理环境。“倾听”不仅是对言说者的尊重,更是营造一种对话的和谐氛围。
三、最适度的说理才是最好的――注意过度演绎产生的逆反效应
“数生十过,不如奖生一长。”跟孩子讲道理,应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如果一味地数落孩子、责怪孩子只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
1.说理忌讳“故意放大”――要求不可苛刻,防止产生信度衰减。跟小学生讲道理应合情合理,充分考虑到学生理解所能达成的可能性。不能为了引起学生的重视,就夸大事实,无限度地渲染问题的严重性。教师的要求过分苛刻,学生就会觉得教师冷漠无情,和教师产生越来越远的心理距离,造成信度衰减。所谓信度衰减,是由于以往的经验积累,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不信任,导致怀疑、抵制等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一旦引发了信度衰减,说理所需要的基本心理条件就被破坏了,教师就会越讲越被动。
2.说理忌讳“重复唠叨”――频率不可过高,防止产生超限现象。我们不少教师在和小学生说理时,喜欢苦口婆心,可是孩子却很厌烦。其实小学生很讨厌教师的唠叨,同一个理,用同一种方式,讲了千遍万遍,如此可能引发学生的超限逆反。所谓超限逆反是指同样的刺激物,由于刺激强度过大,刺激时间过长,或机械地、无时间间隔地重复作用于个体,引起个体产生的一种逆反心理。所以,我们在说理时,一定要提醒自己语言要简洁,千万不可嗦;一定要适可而止,不可反反复复,抓住学生的问题不放,更不可什么事情都要把学生的某个问题扯上。
3.说理忌讳“消极沟通”――否定不可过多,防止产生自主逆反。小学生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很强,如果教师一味地批评,那么在说理过程中所传递的就是消极的“他信息”(释放的信息来自教师这个他者),而不是积极的“我信息”;所进行的沟通是“他―他沟通”,而不是“我―你沟通”。处在独立自主意识迅速发展期的小学生,强烈要求成人予以尊重,给他们以独立、自由支配的权利。如果教师在说理时对待学生很武断、很粗暴,这时他们就有可能拒绝本来愿意接受的道理,拒绝本来愿意承担的责任,从而引发一种自主逆反的心理现象。这个时候,学生会萌生严重的焦虑感,故意与外界对抗,以确立自我。缺少了良好的沟通关系,说理就会很难奏效。
(江苏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 吴丽华)
做好钢琴培训工作,必须运用儿童心理学的原理。提高琴童对钢琴艺术的认识,培养他们学习钢琴的兴趣。让琴童对钢琴从好奇――枯燥――爱钢琴――钻钢琴――成为小钢琴迷,学出成效,不断巩固钢琴培训成果。
钢琴教学 儿童心理学 兴趣
钢琴是一门非常优美、雅致的键盘艺术,堪称“音乐之王”。钢琴培训工作,是琴童们渴望掌握这门艺术的梦想和企盼。做好这项工作与儿童心理学密切相关。因为人的任何活动都伴有心理现象,人的精神面貌和行为规范往往都是由人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点表现出来的。因此,在钢琴培训工作中就要特备注意研究和运用儿童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
一、提高“认识活动”,激发琴童学习钢琴的兴趣
“兴趣”是对事物感觉喜爱或关切的情绪,它与认识、情感、意志等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对钢琴的兴趣,是孩子们学习钢琴知识、掌握弹钢琴技能的驱动力,它对琴童学琴起着支持、推动和促进作用。培养琴童学习钢琴的兴趣,首先要提高“认识活动”,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
针对当代儿童的心理特点,在指导他们学习、掌握钢琴技艺过程中,自始至终要善于疏通,不能简单粗暴压服,要善于引导,手把手的耐心指导,反复多变地纠正他们在弹琴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缺点和错误,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要注意培养琴童高昂的学习兴趣。学琴初期要抓住琴童感到好玩、好奇的心理,善于用形象的动作和通俗的语言,像对朋友一样与他们交流,不断激发他们积极的学习热情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琴童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学习的动力,从而出现由“苦学”变“乐学”,有“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局面。这就是说提高了琴童的“认识活动”,就会增加他们学习钢琴的热情,学习钢琴的兴趣越浓,学习的劲头就越足,学习的效果就越大。
二、满足“需要”,调动琴童学习钢琴的积极性
马克思指出:“驱使人们产生积极活动的精神动力,离不开人们一定的、物资的、精神的需要和追求”。人的活动总是为某种需要所驱使。琴童学习钢琴的整个过程和各个不同阶段,都有心理上和物质上的优势需要。如初学儿童心想有个和善可亲、琴技优秀的教师,有个良好的学琴环境等。那么教师就应积极创造优美舒适的教学环境,教师本人则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精心备课,严谨授课。进入正常教学则要满足他们的求知愿望,使程度高的吃好,程度低的吃饱。对绝大数琴童要按教学计划要求,因人施教,因材施教,自始至终要重视基本功的训练,让他们一丝不苟地完成旧课,聚精会神地领受新课。对少数和个别学得快、进步大、要求多学的琴童,除加强手指肌能得训练和听觉的训练外,还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节奏感、精确地“拍点”训练和各种表情符号的把握,明确旋律线条走向、乐句、乐段、曲式、结构的划分,不断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还告诉我们,当某种需要得到满足以后,为此需要而奋斗的行动就会逐渐减退,就会产生新的需要来激发新的动机将人的行为引向新的方向。比如,学琴进入考级阶段,琴童对弹琴的要领和操作方法基本掌握之后,他们就有了更高的求知欲望和兴趣,想达到一级、二级、九级、十级。
在考级过程中,教师要按照考级的程序和要求,实实在在的帮助琴童排忧解难,增强他们考级的信心。对考上级的孩子要列榜表扬奖励,鼓励他们再上一层楼。对未考上级的孩子,要指出他们失力的原因,同时要配合他们的家长,人情的给他们讲道理,语重心长的安慰他们,鼓励他们加倍努力,积极进取,学出好成绩。这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消极变为积极。由此得知,琴童学习钢琴的心理过程总是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动,在方向正确的前提下,动机越强烈,琴童学习钢琴的积极性就越高。
三、分析“定势”规律,提高教学效果
“定势”是完整的心理状态,人们的认识、评价和活动都是由定势决定的。近年来“钢琴热”遍及全国大地,小孩学琴成了一股社会“热流”。家长们更是望子成龙,买钢琴、请家教、送孩子上钢琴培训班。期望自己的孩子早日能弹奏出动听的乐曲,早日考上钢琴十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则要配合家长把琴童的定势引向正确的方向。即要顺势而行,又要抓住不放,通过教师反复示范,让琴童知道怎样是对、怎样是错,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还要让孩子们知道弹琴不是单纯的手指演奏,需要眼、耳、脑、心共同配合。要求他们识谱、读谱、背乐谱,按着乐谱弹奏,背谱弹琴。把乐谱中标记的一切速度记号、拍好、调号、表情记号等看仔细、记在心里。
当然,教师首先要身体力行,为人师表,而且要言必行,行必果,言行一致,成为琴童的楷模,形成肯定的定势。这样一来,由于琴童对教师的敬重而更加喜欢学钢琴,老师教的能用心听,记在心里,学以致用,教学效果明显上升。
四、借助“强化”手段,激发琴童奋发向上的热情
“强化”是一种行为控制的手段。对琴童学琴的积极表现予以肯定和奖赏,使之受到鼓舞,继续保持和巩固,叫“正强化”。反之,对琴童的某种行为予以否定和批评,使之减弱和消退,叫“负强化”。我们在培训过程中,主要运用“正强化”手段,为前面所讲的表扬鼓励等方式,激发琴童学琴的兴趣和积极性。当然,为促进教学,正确引导琴童克服困难,学好钢琴,“负强化”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就是对其缺点和错误,要给与严肃的批评,甚至给予必要的处理,要“软硬兼施”,达到有效抵制一切错误行为的目的。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学的时间长了,琴童的精力容易分散坐不住,这就要有适当的强制措施,根据不同年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短来规定练琴时间,一般情况下,初学儿童练上30分钟,半年后练到40分左右为宜。有了时间的制约,还要对练琴提出明确要求和具体目标,严师出高徒,强调每弹一遍每一个音的正确性,不要简单规定弹几遍、弹多长时间,要有“质”的要求。
只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发扬优点中克服缺点,从失效和错误中吸取教训,从挫折中找出正确的方向,琴童们就会不断激发出奋发向上的热情,努力钻研,不断前进,学出好成绩。
五、掌握“反馈”调节过程,巩固钢琴培训成果
人的认识过程,就是一个反馈调节过程。我们知道,许多琴童是在社会影响和父母操办下来学钢琴的。对音乐和钢琴艺术的认识,从好奇变为枯燥,从认识片面到认识全面,从不理解到理解,从错误到正确,从怕学到愿学,总要有一个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有长有短,有快有慢,往往有反复,甚至出现多次反复。因此,在钢琴培训过程中,必须掌握“反馈”调节过程,积极争取,耐心等待,不犯“急性病”,要允许孩子反复。在练琴过程中,要按“反馈”规律,有针对性地耐心讲解钢琴有关知识,人情准确地示范一些钢琴弹奏要领和技巧,帮助琴童一个一个的排除忧虑,解除困难。
除常规弹练外,还要组织他们听音乐会、演奏会,给琴童们欣赏优美演奏和演唱的机会,是他们在不断的熏陶中感受音乐的美,在美好的享受中,提高琴童对音乐的感受力。
通过以上各种新的活动信息不断反馈到琴童的大脑,并指令其自觉行动――爱钢琴、弹钢琴,成为一个小钢琴迷。
【摘要】目的:探究对不同时期的儿童心理进行特殊护理,对儿童患者的心理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8月间我院儿科收诊的400例儿童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00例,对照组200例,针对观察组儿童的不同心理时期采取特殊护理方式,对照组儿童则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儿童在不同心理时期愿意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人数比对照组多,P
【关键词】儿童心理学;心理学;护理
儿童心理学是有关心理学家专门研究儿童心理的一门学科。儿童心理学护理不同于成人心理护理,此时,工作人员不仅要从生理上诊治患者的疾病,而且还要和儿童患者经常进行沟通交流,随时了解儿童的心理状态,尽量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如果对其采取的护理方法不正确,反而会增加儿童患者的恐惧感,不愿接受医护人员的治疗【1】。对我院儿科门诊在2012年2月至8月间收诊的400例儿童患者进行调查,对观察组儿童患者的不同心理时期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对照组儿童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月至8月间我院儿科收诊的400例儿童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00例(男106例,女94例),年龄为0.1至11岁,平均5.2±4.5岁,对照组200例(男102例,女98例),年龄为0.1至10岁,平均4.8±4.2岁。经统计,两组其他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
观察组:针对不同心理时期的儿童患者进行特殊心理护理。
婴儿期儿童(3岁以下):通过满足患者的情感需要来达到其愿意配合治疗。在护理时,对患者采取皮肤接触,怀抱患儿,轻轻抚摸患者的皮肤,同时陪患儿一起玩玩具,逐渐建立患儿对自己的信任感。
学前儿童(4到7岁):对该时期的患者应该有耐心,多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多做做小游戏,通过游戏里的小故事来帮助患者逐步接受治疗,让他们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避免采取强硬、命令的语气对患者进行治疗【2】。
学龄儿童(8到12岁):护理人员应该及时了解患儿的心理状况,经常与患儿进行交谈,了解他们的需求,并随时鼓励他们,告诉他们要做勇敢听话的好孩子。
1.3评价标准
患儿愿意主动配合护理人员工作,或者有条件的答应护理人员接受治疗视为配合。若出现强烈反对现象或者消极哭闹拒绝接受护理人员的治疗视为不配合。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l5.0的软件,采用百分比技术方法表示计数资料,采取X2校验方法对比两组数据差异,P>0.05时没有统计学意义,P
2结果
观察组的儿童经过特殊护理后,处于婴儿期的儿童有13例愿意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处于学前期的儿童有47例愿意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处于学龄期的儿童有73例愿意配合医护人员治疗。而对照组的婴儿期、学前儿童、以及学龄儿童愿意配合医护人员在治疗的数量分别是4例、33例、62例。两组分别在不同时期进行对比,P都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儿童成长不同时期心理分期:
1.婴儿时期:这段时期的儿童生长发育很快,所谓的心理安全感也微乎其微,只想与自己最亲近人在一起【3】。同时,这个时期的儿童也可以进行简单的思考、想象等脑部活动,在我们眼里,这段时期的儿童的思想是极其幼稚的,因此,我们可以抓住婴儿期儿童的心理状态,与他们多多进行交流,时常抱抱、抚摸他们,让他们消除对我们的心理陌生感,逐渐建立儿童与医护人员的信任关系。另外,与该段时期的儿童患者一起玩玩具,和他们分享一下其他勇敢小朋友的治疗经历,也有助于婴儿期儿童患者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
2.学前儿童:这段时期的儿童似乎一直处于活动状态,他们的好奇心在这段期间表现的更加明显,他们感觉任何事物都是新奇的、好玩的,“爱玩”、“爱闹”、“不休息”似乎成为他们乐此不疲的特点。针对这一时期,护理人员应对他们多一点耐心,多和他们沟通交流。尽量避免采取强硬的口气对患儿进行治疗,通过和患者多做一些小游戏,以及游戏里的小故事来帮助患儿逐步接受治疗,通过示教让这段时期的儿童患者了解自己将要接受的治疗方法,消除他们由心底而产生的恐惧,有助于他们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3.学龄儿童:这段时期的儿童患者已经达到了成人的思考能力,具有一定的自我情绪调控,但是遇到从未见过的事情时也会出现心理上的紧张激动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护理工作人员应该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经常与患者进行交谈,通过浅显易懂的话语了解该段时期的儿童患者所需要的帮助,不建议医护人员对该段时期的儿童患者继续采取恐吓等护理方法,可以不断鼓励他们,告诉他们要学会勇敢,做一个不怕困难的好孩子。
总之,通过对观察组儿童的不同心理时期进行有针对性的特殊护理后,处于婴儿期的儿童有13例愿意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处于学前期的儿童有47例愿意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处于学龄期的儿童有73例愿意配合医护人员治疗,与对照组相比,差距明显,P都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所以说,通过对不同时期的儿童患者进行特殊护理,能提高儿童对医护人员的工作配合率,值得临床推广。
儿童成长过程中,舞蹈教育不仅在儿童素质强化和技能提高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儿童身心发展领域有利于培养注意力与观察力、增强记忆力、开发思维、培养创造力、陶冶情操、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以及提高文化修养等,成为儿童教育不可缺少的门类。
一 儿童舞蹈教学的现状
当前儿童舞蹈教学活动过程中,很多教师或儿童家长往往将目光局限于儿童应试能力的培养上,一味追求赛事或活动获奖,忽视了对儿童求知欲和创新思维的激发,存有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这种灌输和“模式化”的表演,不但不能让学生感受到舞蹈带来的乐趣和轻松,还可能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和厌烦情绪,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偏离开发儿童智力和培养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合作精神的舞蹈教学初衷。
二 儿童心理特征的应用对舞蹈教学的促进作用
1.能激发儿童学习舞蹈的兴趣
如果一个人对某个事物缺乏热爱,哪怕是最基本的心理接受,他是不可能真正学习或掌握它的。儿童的心智远没有成熟,认知力和思维力非常有限,很难对某一事物做出科学的、理性的判断,因此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培养儿童的兴趣十分关键。儿童比较容易接受感染力强、生动活泼和富有情趣的事物,在教学过程中应多采取启发诱导、激励鼓舞的方法,培养和加深他们对舞蹈的喜爱。例如,针对儿童喜欢形象思维,在示范前最好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童话故事的形式或情景类似的游戏,将舞蹈要表现的内容、场景讲给他们,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解决教学枯燥乏味的问题。
2.能集中儿童学习舞蹈的注意力
教学实践表明,注意是事物认识过程的开端。心理学实验表明,人对某一事物的注意力不会持续太久。尤其在儿童舞蹈教学中,儿童的注意力受内外因的影响很大,每时每刻都可能发生转移,注意力持续平均不到15分钟。要使幼儿整个活动都保持注意力集中很难,但通过一些措施方法是可以做到或改善的。例如,儿童的注意力在前半节课相对集中,教师应抓住这段时间,把新的舞蹈动作和较难做到位的动作安排在这段时间,后半节课用来巩固练习或形体训练等。另外,儿童舞蹈教学还应该根据本班儿童的心理特点,多配合采用视频、音乐等多媒体综合教学手段,避免单一枯燥的课堂灌输,有利于集中儿童学习舞蹈的注意力。
3.能培养儿童学习舞蹈的创造力
儿童舞蹈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儿童对舞蹈的理解力,充分理解掌握其内涵,还可以通过形象的动作,充分调动他们丰富的想象力,进而培养创造性思维。因此,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应从调动儿童的感官入手,充分释放他们的内心世界。例如,可以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激励他们以自己喜爱的方式,参与制作一些形象的、略带夸张的舞蹈道具,或者让他们配合敲打舞蹈节奏等,使他们通过视觉、听觉配合形体动作来感受舞蹈形象,这样舞蹈教学就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 儿童心理特征对舞蹈教学的基本要求
儿童爱玩、爱模仿、表现欲强、好奇等心理特征明显,在从事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就必须根据这些特征进行针对性教育,才能达到培育培养的质效。以下几个原则需要重点把握:
1.“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是事物发展进步的客观规律,教学中“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幼儿的个性为根本出发点,把提高他们基本能力素质问题置于课程设计中。就儿童舞蹈教学而言就是要特别重视儿童这个教学主体,尊重和满足他们舞蹈教学的不同需要。比如在舞蹈编排过程中,可以针对儿童天真好动、想象力丰富的特征,鼓励他们自己创造编排动作。如要编排一个骑马的动作,就可以先让他们自己想象骑马的样子,把自己心目中的动作表演出来,教师再根据动作的观赏性、上下连贯性等方面进行统一,并进一步引导大家认同。这样一来既有利于儿童创造力和自信心的培养,又能准确找到儿童心目中的舞蹈动作,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2.整体与个体并重的原则
除儿童柔韧性、协调性等身体先天条件对舞蹈教学效果影响明显外,儿童的思维认知水平、注意力集中程度、想象力、创造力等心理先天条件对舞蹈教学效果也有着明显的影响。因此,在幼儿先天条件不尽相同的情况下,如何提升班级的整体教学质量,如何发挥个体优势,成为一道舞蹈教师必须要权衡的课题。目前,因为出成绩、出彩头的需要造成轻整体、重个体的现象十分普遍,往往把部分工作精力放在少数儿童身上,只重视个别“明星”的培养,而忽视了整体协调发展,打压了很多儿童对舞蹈的心理需求,导致舞蹈教学偏离提高儿童综合素质这个出发点,这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反思。
3.循序渐进的原则
任何教学活动都应有其本身的顺序性、渐进性,儿童舞蹈教学活动也不例外,这也是符合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指出的结论,即一切智力活动的形成过程都可以归纳为“了解活动”、“运用实物”、“外部语言参与”、“内部语言参与”、“过程简约化”五个阶段。因此,舞蹈教师要合理利用这些规律并尝试让儿童也掌握这一规律,不可操之过急、盲目蛮干。比如,在实际舞蹈编排中,应先进行单个动作的编排并加以变化,然后引导儿童一乐句、一乐段地编排。在他们掌握单个动作的基础上,再逐个对舞蹈中的乐句、乐段进行编排,接着根据情节添加所要表达的感情,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舞蹈。需要注意的是,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还要根据儿童身心发展阶段的共性与个性,突出重点内容,尽量避免重复,要从不同层面反映儿童舞蹈的特点,使儿童得到更多、更全面的锻炼。
为什么入睡仪式很重要?
入睡仪式是指宝宝晚上入睡前做的一些活动,这通常是在父母所希望的入睡时间,要对宝宝做的一些准备工作。这对宝宝和父母来说同样的重要。
入睡仪式有助于培养宝宝的自主睡眠
入睡仪式就是一种“仪式”,或者说是一种“程序”。比如,父母每晚在同一个时间里喂宝宝吃的、给宝宝洗澡、讲故事、唱催眠曲、给宝宝一个晚安吻等,久而久之,宝宝就知道应该准备睡觉了。这个过程需要基本相同地进行,不要提前,也不要有什么惊喜,如果一旦出现变化,宝宝就不知道什么情况是该睡觉的时间了。
能给宝宝带来安全感
儿童心理学家Stephan Valentin博士认为,睡觉是一种孤独的状态,入睡仪式能帮助宝宝做好和父母分开的准备。当事情每天都有顺序地,以同一种方式发生的时候,宝宝每天的期待就能得到满足,父母细心的照料也让宝宝感到舒适,所有的这一切,会让宝宝有安全感。
可以从0岁开始
如果父母愿意的话,可以从宝宝O岁(或者一个星期后)开始实施睡眠仪式。这可以帮助宝宝开始认识到:白天结束了,晚上开始了。最晚到宝宝6个月或者8个月大时,就需要每天晚上都重复进行。许多宝宝到1岁半时,就可以自己命令了'他们可以清楚地告诉父母,怎样他们才能入睡:读哪个故事(一直听同一个故事,并且不能跳过某页!),用哪个瓶子和睡前奶。
需要父母花费时间和精力来培养
宝宝的整套入睡仪式需要父母花费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如果一直惦记着外出聚会或者看电视剧,你的不安情绪和焦虑就会传染给宝宝。入睡仪式最重要的就是父母和宝宝之间的亲密联系。
不同照顾者在宝宝睡前所做的一切最好不要轻易地改变
在一个家庭里,照料宝宝的除了爸爸和妈妈,可能有其他的照顾人,那么在宝宝睡觉前所做的仪式必须是一样的吗?其实,宝宝能够分辨出爸爸和妈妈,以及其他抚养者行为的不同。但是,专家建议,所有的人在宝宝睡觉前所做的一切最好不要轻易地改变,否则宝宝会觉得缺少了什么,久久不能入睡。
入睡仪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调整和替换
如果你的宝宝这几周必须要伴着吹风机的响声才能入睡,可能会令你抓狂。对此,儿童心理学家认为没有什么万能药方,入睡仪式是一个阶段,会产生并随着宝宝成长而逐渐消失,甚至是可以用其他方式来替换的。令人欣慰的是,当某一种方式让你感到有足够大的压力时,几乎都可以做到,结束一个让人抓狂、麻烦的入睡习惯,并尝试一个新的入睡仪式。
睡前一起捉怪兽
宝宝:Nelle,4岁
入睡仪式:Nelle要把房间中的怪兽都赶走,所以爸爸妈妈每天晚上要狩猎恶魔。爸爸用大手电筒照亮儿童房的每一个角落:谁在衣柜下面?是不是藏在装袜子的抽屉里?在床单下面吗?谁在窗帘后面沙沙作响?四处寻找一番,最终以“把怪兽吓跑了”这样的结局来收尾,宝宝就会安心地开始睡觉了。
形成原因:自从Nelle—年前自己睡儿童房开始,吱吱作响的旧地板让他感到非常害怕。于是,就开始每晚帮他抓怪兽。没想到,这竟然成了他的入睡仪式了,每天都要上演一番。
执行难度:一开始会觉得抓怪兽游戏很累人,但希望就在眼前。几个星期下来,Nelle觉得他的入睡仪式越来越有意思,已经不像最开始时那么害怕藏在床底下的小矮人了,他希望能够找到这个怪兽,并把它吓跑。等怪兽吓跑的那一天,我想就可以结束他的这个入睡仪式了。
不玩爸爸的智能手机就不睡觉
宝宝:Live Alexander,2岁
入睡仪式:Live睡觉时,首先要爸爸挨着他躺在床上,然后把i Phone放在爸爸肚子上,之后看动画片系列剧,看一集之后开始睡觉。这几件事必须要一起做,缺一不可。
形成原因:一年半以前,Live开始在自己的床上睡觉,但他不喜欢自己待着。因此,爸爸就躺在旁边陪他。然后,两个人开始一起看了第一集动画片。这种感觉好极了,所以他开始把这一套作为入睡仪式,想改都改不了。
执行难度:中等。还好他只需要看一集,大概20分钟就可以了。现在家中所有的成员,都能够背出这部动画片所有的剧情了。
和白天说晚安
宝宝:Gabriel,1岁
入睡仪式:Gabriel入睡很简单,最重要的是:要和所有的东西说再见。尽管他大部分时间说法语(他的爸爸是法国人,妈妈是英国人),但告别时却要用英语:“晚安,白天。晚安,儿童房。晚安,泰迪熊。晚安,小猫咪。”在关灯睡觉前,他会和所有喜欢的东西挥手告别。
形成原因:很简单,一年前妈妈从一本母婴杂志上学到了这个方法,并一直应用至今。
执行难度:没有。没有比Gabriel的入睡仪式再简单的了。挥手告别后他会安静地躺在床上,自己决定何时闭上眼睛。一般可以马上入睡,有时他会再玩一会儿毛绒玩具。
握着大人的手入睡
宝宝:Theresa,2岁
入睡仪式:每天晚上,她要从众多玩具中挑出5到7只毛绒玩具放到枕头边上,用一条大毛毯,一边盖住她自己,一边盖住这些毛绒玩具,最重要的是她需要一只手。Theresa需要握着妈妈或者爸爸的一只手,并需要另一只手的指尖抚摩着手背,直到她睡着。
形成原因:半岁时Theresa第一次感冒,那天她很难受,妈妈用了这种方式来安抚她,她感觉很放松,并安稳地睡觉。自此之后,她入睡前都要抓着一只手才行。
执行难度:对于Theresa来讲,握住谁的手都行,所以保姆陪她入睡也没有问题。我们也一直试图在寻找一个可替代人手的东西,比如用樱桃核填充的毛绒驴玩具。
Tips
入睡前给爸爸的忠告
很多爸爸会选择在晚上时间和宝宝嬉戏,宝宝也会很兴奋。可是宝宝的情绪一旦被调动起来,妈妈哄宝宝睡觉就难了所以,爸爸们一定要预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宝宝在睡觉前平静下来。只有这样,宝宝不仅玩好了,而且刚好也累了,从而有利于宝宝上床后迅速入睡。
作者简介:刘璐,女,(1991.6-),民族:汉,籍贯:辽宁省辽阳市,所在学校:沈阳师范大学,专业:应用心理学。
摘要:特殊儿童是一个急需关注的群体,特殊儿童心理学是在这中需要下自然萌生的学科。它在中国还是一门极为年轻的学科,无论是在研究还是在学科课程设置上都存在着问题。本文集中从学科定位、研究现状以及学科设置三个方面论述了我国的特殊儿童心理学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特殊儿童;心理学
在人类社会飞速现代化的进程之中,“人”成为了时代的中心与永恒的主题。在这种语境之下,特殊儿童作为极为特别的一个群体越来越受到关注。关注特殊儿童,必然要回答如何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的问题,那么特殊儿童心理学这个涵盖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特殊学科应运而生。事实上,相较于国外的累累硕果,特殊儿童心理学在国内才刚刚起步,并不成熟。那么什么是特殊儿童心理学、它的特点是什么、它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又是如何的,都是我们急需回答的问题。
一、 特殊儿童心理学的学科定位
特殊儿童心理学,是以特殊儿童的心理为研究对象的,它着重探讨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归纳特殊儿童心理现象的规律,最终以完成对特殊儿童的必须教育为旨归。很显然,特殊儿童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一) 特殊儿童心理学与心理学
可以肯定的是,特殊儿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从这一方面来说,特殊儿童心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对对象的心理现象,包括情感、认知、记忆、注意、思维等等进行研究,从而认清对象心理现象的普遍规律,掌握对象心理发展的总体趋势。只是研究的对象具有特殊性——他们是特殊儿童。以上的研究结果可以很好的指导对特殊儿童的照看、教育甚至康复。由此来看,作为心理学分支的特殊儿童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意义很强的学科。
同时需要强调的是,特殊儿童心理学与心理学内部的其他分支也有极强的交叉性。比如:普通心理学作为基础学科为特殊儿童心理学提供了基本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发展心理学为特殊儿童心理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儿童心理学作为特殊儿童心理学补充,为特殊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可能。
可见,仅仅从心理学的方面来看,把特殊儿童心理学当做独立的学科都是不可能的。
(二) 特殊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学
说教育学可能范围太广,或许我们可以在特殊教育学中找到特殊儿童心理学的位置。从特殊教育学一方面来说,特殊儿童心理学不再是一门应用学科,它成为了一门基础理论学科。其目的在于为鉴别特殊儿童提供标准,为实施特殊教育提供依据与方法。
由此可见,特殊儿童心理学是一门丰富而复杂的交叉学科,它即有理论作用又有实践意义。特殊儿童心理学的学科界定为我们特殊儿童心理的研究提供了方向,拓宽了道路。
二、 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的研究现状
那么我国的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呢?
在欧洲发达国家,特殊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从70年代就开始起步,出现了不少重要的论著。与国外相比,我国显然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但是不得不说,我国对特殊儿童心理的关注正在逐渐升温,研究内容与对象也在逐渐丰富。
从研究文献数量来看,自80年代至今,每年发表的特殊儿童心理学论文都在不断的增多。从开始的每年几篇到如今的几十几百,虽偶有回落,但总体上数量呈上升趋势。
研究的对象也在不断的丰富之中。狭义的特殊儿童,一般是指那些生理缺陷明显的儿童,也就是残疾儿童;广义的特殊儿童,除残疾儿童外还包括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比如:学习障碍儿童、孤独症儿童、弱智儿童、超常儿童等等。我国对特殊儿童的研究范围是在不断扩大的。但仍然集中在对学习障碍儿童、弱智儿童的研究。
从研究内容来看,近三十年更是从单一走向多元,涵盖面越来越广。包括对认知能力的研究、智力量表的制作、对特殊儿童的诊断与界定的研究以及对特殊儿童如何回归社会的研究等等方面都有涉及。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虽然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的发展总体上来看是乐观的,但不得不说我们仍缺少规范化系统化的研究。比如:大多数研究仍停留在经验描述层面,没有严谨科学的方法与完善的理论支撑。并且大多数学者都只针对一个比较熟悉的方面进行研究,使得特殊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专作较多而系统而全面的论述则少见。这都是我们下一步应当努力的方向。
三、 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的课程建设
我们前面已经论述过,特殊儿童心理学属于心理学与特殊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因此在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的课程主要针对高校的特殊教育专业以及心理学专业开设。在这两个专业之中其课程的设置主要有这样几种方式:
第一, 在特殊教育的框架之中开设特殊儿童心理学课程,以研究心理特点为主。
第二, 直接以特殊儿童心理学作为课程重点,涉及特殊儿童心理学的方方面面。
第三, 进一步细化学科,将特殊儿童心理学中的某一个方面作为专题开设课程。包括专门的认知发展研究课程、特殊儿童诊断界定课程等等。
这些课程都以是教育学以及心理学为依托,在大框架之中细化分流产生的。
与课程相适应的是专门教材的编写。比如在《特殊教育概论》、《特殊教育学》、《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等教材中都突出讲到了特殊儿童心理的问题。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999年至2000年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了一套中等特殊教育师范学校专业教科书。这套教科书被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其中包括:《盲童心理学》、《智力落后儿童心理学》、《聋童心理学》三本。可见特殊儿童心理学在课程设置中逐渐被重视起来。
但是,我们仍能看到目前的课程建设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第一, 特殊儿童教育课程并没有受到重视。这一门特殊教育以及心理学必须应当囊括进的学科并不是在所有高校中都开设的。到目前为止,也只有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少部分的高等学府在其特殊教育专业或心理学专业开设了这门课程,而大多数的师范院校则忽略了这门课程。并且,在这少数的几所院校之中,这门课程的开设学时也不够。
第二, 特殊儿童心理学的专业教师不足。由于这门学科是刚刚兴起的年轻学科,因此经过系统理论学习的专业人才并不多甚至没有,这使得高校中即使开设了相关课程也没有功底扎实或经验丰富的教师讲授。使得多数时候这门课程成为了纸上谈兵。
第三, 特殊儿童心理学的教材仍然匮乏且不系统。除我们上述提到的少数教材外,其他系统的论述特殊儿童心理学的专著少之又少。同时,与研究现状存在同样的问题,教材多集中于对某一方面的研究,但是全面而成体系的教材则没有。
现存的这些问题,使得我们的特殊儿童心理学教育处在施展不开的窘境。因此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特殊儿童心理学被重视起来,有更科学的课程设置,从而培养出更多、更专业的特教等方面的人才是我们必须面对的。
总而言之,我国的特殊儿童心理学仍处于方兴未艾之际。这一处于心理学与特殊教育学框架下的新兴学科需要更多的关注与研究。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应该关注特殊儿童群体,努力使得他们融入社会,学会生活。因此特殊儿童心理学应当在这一片充满爱的热土上发展起来。(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摘 要:幼儿园中的学习和生活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本文从相关儿童心理学的理论出发,讨论了在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设计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旨在通过对儿童心理的研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到儿童的需求,了解什么样的户外活动空间能够促进儿童的发展,从而在幼儿园中为孩子们创造出更适合他们活动的空间,为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成长做出一份努力。
关键词:儿童心理学;幼儿园;户外空间
童年是最无忧无虑的时光,儿童永远是世界上最纯真的存在。作为景观设计师,为了孩子的成长,我们可以尽量设计出适合儿童活动的场所,尤其是能让他们自由自在玩耍的户外空间。而幼儿园作为承载了儿童重要成长阶段的场所,其户外空间的设计更应得到我们的加倍重视。此外,若能够结合对相关儿童心理学的研究,相信会对实际设计有更多的启发和帮助。
1 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设计的重要性
我国心理学家根据实际情况,将儿童的幼儿期定为3~6岁这1阶段,一般在幼儿园中学习[1]。可见,幼儿园教育可以说是儿童期的一个开端,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幼儿园的户外空间是幼儿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孩子们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游戏。著名儿童心理学家 J·皮亚杰说:“儿童游戏乃是一种最令人惊叹不已的社会教育。” [2] 苏霍姆林斯基称:“在游戏之中,儿童的眼前展现了一个世界,展现了个性的创造能力” [3] 。优秀的幼儿园户外空间设计可以为儿童提供合适的游戏场地,促进儿童的游戏活动和健康成长。
当然,已经有许多的设计师和学者为此做出过努力,其中最为著名的著作之一便是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2位教授所著《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4],在儿童保育户外空间这一章,作者不仅作了较为全面的文献综述和讨论,也对设计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许多方面都做了较为详实的叙述,为我们在设计幼儿园的户外空间时提供了较为全面的资料。但是笔者认为,如果能够结合相关的幼儿心理研究理论,将能够使设计更加的科学和人性化。这也是笔者在本文中试图讨论的课题。
2 设计结合儿童心理学
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揭示儿童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的一门科学。通过对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知道什么样的幼儿园户外空间是儿童喜欢并需要的,在此基础上做出的设计才能良好的辅助儿童的健康成长。
2.1 划分不同游戏空间
美国心理学家帕腾根据儿童在游戏中的相互关系,对游戏进行了以下分类。
此外,在幼儿时期,儿童已经开始形成性别角色观念,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性别化行为会表现的越来越明显。儿童在户外活动空间中进行游戏时,性别化行为也很明显。
综上所述,不同的社会性水平和不同性别的儿童需要的游戏类型都会有所不同,进而需要的活动空间也就不同。
首先,为了避免同一种游戏内容使一些孩子感到厌烦或使另一些孩子感到挫败,空间的划分是十分必要的。其次,为了使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孩子互相交流友好相处,场地也无需过分细分。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区域,彼此之间利用植物或者座椅等进行区分或者以道路进行连接,这种“障碍”会提示孩子哪些范围是适合自己玩耍的地方,同时也能通过“障碍”观察到其它区域内儿童的活动,从而判断自己要不要“越界”。最后,休息和独处的空间也需得到安排。
2.2 设计中应体现对特殊儿童的关怀
身体有残缺的儿童。他们通常不能像别的孩子一样自由玩耍,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或者被其他的孩子排斥。因此,对于这些孩子,我们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爱护,帮助他们得到良好的身心锻炼,走出阴影。
身体残疾的儿童需要加强锻炼和活动。无障碍设计显然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为残疾儿童的行动提供很多方便。此外,虽然每个残障儿童的情况都不一样,为他们所做的设计也应该有所侧重,比如,对于肢体残障儿童,地面的坡度、道路宽度、游戏器械等都要严格按照要求设置;对于智力残障儿童,设计的重点是组织顺畅的空间秩序,加上丰富的色彩、声音、质感等都可以刺激他们的神经。[7] 但是在幼儿园有限的空间中我们常常做不到如此细致,因此,要找出最为基本的问题,那就是要解决交通障碍,技巧障碍和信息障碍,使他们能够自由通行,并且在教师的帮助下可以参加一些游戏。
2.3 丰富多彩的设计要素
心理学家认为,儿童的感知觉、注意力、记忆、思维等认知能力在幼儿期会迅速发展。而这种发展依赖于幼儿的各种感官,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都充分地敞开,接受各种适宜的刺激。在此阶段,教育者一方面要创设一种刺激丰富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要充分尊重和引导儿童的兴趣[8] 。
2.3.1 植物造景。不同的植物,其颜色、气味、外形、花朵、果实等都有所不同,随着季节的转换又会产生很多变化。
在选择植物种类时,首先要选择生命力强和便于管理的物种。其次,要考虑功能要求,比如,夏季遮阴、降尘除噪。然后,要适当选择具有观赏性的植物,儿童对于形状奇特、色彩鲜艳和有独特质感的植物会显示出更多的兴趣和热情。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定要选择对儿童无危害的植物,坚决不能使用有刺、有毒和有刺激的物种。在进行植物配植时,要注意常绿植物和色叶植物的搭配,为孩子营造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这也符合儿童活泼的天性;建议常绿和落叶、乔木和灌木的多层次搭配,在丰富空间的同时也能满足多种功能需求;在幼儿园区的重要节点处要进行特别处理,可以利用大体量或者具有独特树形的植物进行强调。
2.3.2 其它自然元素。儿童天生是与大自然亲近的,水、沙、石等自然元素都能给儿童带来游戏的灵感。建议根据幼儿园学生的数量在户外空间中设置面积和大小合适的沙坑,可以在沙坑周围摆放长椅作为边界。同时在沙坑旁边应该有可以遮阳的植物或者伞,既可以丰富景观又具有实用价值。此外,还可以在空地和绿化范围内增加石块的摆放,有时你会发现,仅仅是几块石头就可以令孩子们玩的不亦乐乎。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在园区内设置浅水池,儿童生来是亲水的,若与喷泉、雕塑和一些小品结合则更具趣味。 各种各样的自然元素都能为儿童提供丰富的刺激,应该被广泛地应用到幼儿园的户外空间中。
2.3.3 游乐器械。游戏器械能给孩子们提供大量的锻炼体力和脑力的机会。我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认为,当环境不断地对儿童现有的心理发展水平提出挑战时,它向儿童提出的新要求与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会不断推动着儿童的心理发展。[9] 因此,我们常会发现,像秋千、滑梯等单一的游戏器械很容易令孩子乏味,而能提供更多挑战性和选择性的组合型游戏器械,则可以令儿童保持长久的兴趣。同时,儿童游戏器械的安全性要受到足够重视,材料的选择、尺寸或是安装过程等环节都应该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
2.4 充分尊重儿童的意愿
心理学研究表明,丰富的刺激能够促进儿童脑的发育和智力的发展。当然,儿童也不是被动地顺应环境,而是主动地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他们会主动地选择适合自己的环境,改变不适合自己或自己不喜欢的环境,建构和创造适合自己的新环境[10] 。
设计师应该把自己当成孩子,不仅要从儿童的角度去想问题,更需要与他们平等、真诚地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一方面,在设计之初,我们可以在幼儿园周围,与将来有可能进入该幼儿园学习的小朋友接触,去了解他们心目中的幼儿园是什么样的。而儿童的思考毕竟是不成熟的,这就需要我们去把孩子的理想变成现实。另一方面,可以实地考察其它已经建成的幼儿园,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充分了解孩子们对该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的满意和不满意之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自己的设计所利用。
3 结语
通过对相关的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能够为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的设计提供更多具有人性化和科学依据的指导。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让孩子们在幼儿园中获得更多的欢乐,更强健的体魄,更健康的心灵。
【摘要】 小学的数学教学需结合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只有遵循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努力从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抽象思维;赏识教育,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巧妙提问,鼓励学生学习的信心等方面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才能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 儿童心理学;小学数学;数学教学
数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有人说“数学是人类知识活动留下来的最具威力的知识工具,是一些现象的根源”. 印度数学家拉奥曾经这样说道:“一个国家的科学水平可以用它消耗的数学来度量.”可见,数学在一个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小学教育是国家的基础教育,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夯实小学生数学素养基础的关键时期. 俗话说:“育人先育心. ”因此,小学的数学教学应该结合不同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这样才能因材施教,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的注意、认知、思维以及意志等心理结构的学科. 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在心理发展上有着一定的规律和特点.
1. 儿童注意的特点
处于这个时期的儿童往往注意不稳定,不持久,精力无法集中,容易受内外部不确定因素的干扰,注意的范围小,且不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经常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2. 儿童感知觉特点
这个时期的学生往往对事物特点缺乏准确的感知能力,而且不能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对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也比较笼统、模糊,做作业的时候也经常会出现看错题的现象.
3. 儿童思维发展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也逐渐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并且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因为处于过渡期,所以小学生的思维还无法完全脱离与感性经验的联系.
4. 儿童个性发展特点
小学生的情感往往比较外露,喜怒常形于色,情感内容也日渐丰富. 但是他们的意志力还比较弱,自控能力差,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自我评价受思维的限制往往会体现的比较片面,不能够正确全面地评价自己和他人.
二、儿童心理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生处于童年时期,心理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充分遵循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有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数学课程教学,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1. 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著名作家托尔斯泰曾经这样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注意不稳定、不持久,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巧妙的教案设计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能够有效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一种带有很大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只有让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发自内心地去学习. 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针对数学课程中的重难点结合生活实际提出有趣味性的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 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抽象思维
小学生的感知觉是极其敏感的,一切新奇的事物都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他们的思维正处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转变的过程中,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中积极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对时间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建构,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分数的概念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就叫分数. 这对于小学生而言,就比较抽象.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分蛋糕”的情境. 蛋糕是一个整体,爸爸、妈妈一人吃了一份蛋糕,自己吃了两份,总共是四份. 那么爸爸和妈妈各吃了蛋糕的四分之一,自己吃了蛋糕的四分之二,即二分之一. 从情境中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激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 赏识教育,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小学生的个性发展还不完善,缺乏正确的自我评价能力,对父母和教师的评价具有很大的依赖性.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教师不失时机地对小学生进行鼓励、引导和激励,强化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心理学表明:人的行为都是强化的结果,经常性的鼓励是一个人不断取得进步的强大动力. 对小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是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 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适时进行表扬,极大地满足学生的成就感. 受到教师的反复表扬,学生的行为就会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有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努力做一名好学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4. 巧妙提问,鼓励学生学习的信心
数学家康托尔说:“在数学的领域里,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 ”同样在数学的课堂上也需要提问的艺术.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受年龄的限制,对数学课程中充斥的抽象化概念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在对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容易丧失信心. 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上设置巧妙的提问,为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学生一般比较被动,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教师对学生的提问要以激发学生自信为目的. 对学生的提问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程度进行,可以从稍微简单的问题入手,给学生以满足感,继而逐渐深入问题. 学生在接受提问的过程中,一方面得到了老师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可以引起全班学生的关注,正确的回答会让学生很有成就感. 随着提问的不断深入,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不断拓展.
综上所述,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其自身的心理发展特点. 随着儿童心理学研究的不断发展,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了参考性的建议. 教师只有遵循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才能顺利实现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
【摘 要】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健康发育起重要的作用。除了家庭外,幼儿最早进入的托儿所、幼儿园等集体机构对其心理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应结合幼儿心里发展的特点,有规律地进行正面教育。本文在认识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幼儿成长重要影响的基础上,尝试提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该注意的几方内容,以期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有所助益。
【关键词】儿童心理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儿童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对自己、他人行动的认知,对心理状态彼此间相互联系的认知均与其心理理论发展水平有关。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主要标志是达到对于“错误信念”的认知。大量研究表明,3-5岁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4岁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关键期,主要标志是获得对一级错误信念的认知;5岁左右的儿童逐渐能够对一级错误信念的认知发展到对二级错误信念的认知,此时儿童逐渐开始谈及自己或他人的想法、愿望、感受和认知,开始能够与他人分享信息;他们开始具有同情心,知道什么可能使人感到伤心,什么可以用来安慰人。所以,在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要注意到对于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的培养。儿童出生以后遇到一个具体的生活环境就是家庭,之后随着年龄的成长将面临学校教育。本文试就儿童心理教育问题从家庭以及学校两个方面的提出建议,希望对儿童心理的成长有所帮助。
一、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的启蒙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吉林通化县的某幼儿园做了一个以40名3-4岁的幼儿以及家长为调查对象的调查中,显示以下问题:
(一)文化水平的高低反映出幼儿家庭教育的环境。基本上是文化程度高的父母,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较少,文化程度低的父母,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较多。
(二)家庭成员中的父母对幼儿的教育方式不同。即采用表扬鼓励的教育方法有利于幼儿形成健康的心理,经常运用威胁打骂的教育方式,往往会使儿童发展产生多方面的问题。
(三)儿童心理健康发展需要和家长适度的精神交流。以上的调查对于我们提出家庭对于幼儿的教育的建议具有关键性的指导意义。家长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要以民主和开发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但是,有的家长的教育方式还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认为“不打不成材”。所以一旦孩子的成绩不好或者犯错误,就动辄棍棒相向。其实这是个错误的观点。长期处于家长高压政策下的孩子们容易出现幼稚、缺乏主见、缺乏独立性、神经质等问题。一部分的孩子可能出现极端的情况,变的更加反抗和暴力。另外的一种教育孩子的错误方式是家长们对于孩子的发展采取“放任”的态度。他们认为孩子们的成熟是水到渠成的,认为很多道理孩子们长大了就自然而然的明白。于是他们对孩子们漠不关心。在这样形态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往往因为得不到适度的关心而产生孤独感,逐渐形成富于攻击、冷酷、自我、甚至是放荡等不良的品质。
二、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文化程度家长都应该注重自己正确的教育观念的形成。家长对待儿童教育方面的认知和观念,直接决定了他们对待孩子的方式和行为。所以家长们形成一套正确的教育儿童的观念是至关重要的,家长们应加强自身的修养、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儿童教育和心理素质,多一些育儿知识。以上本文提到了诸多家长错误的教育观念,包括“严厉教管”、“自然成熟”等,都是值得改进的。以下我提出几点建议:
(一)培养良好的家庭气氛。这对于儿童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美国一位心理学家通过对4000名独生子女的调查发现:家庭气氛活跃、常有笑声陪伴的家庭,孩子们的智商都比不和睦的家庭高。研究人员发现在气氛愉悦的家庭中学习、生活、能使知识面拓宽。反之。所以对于父母来说,形成和睦的夫妻关系对于孩子们的心理教育有潜在的巨大作用。在大量的青少年犯罪的案件中,绝大数的少年罪犯来自于单亲家庭。父母对抗、父母分居、父母离异、父母再婚等这些因素会导致孩子们的心理变化。容易出现不安全感、内疚感、自卑、猜忌的心理。所以家长们要注重对于家庭气氛的培养。
(二)采用积极教育方法。通过上文的比较看出,采取表扬鼓励的教育方法和采取威胁打骂的教育的方式对于孩子们的心理建设的影响完全是南辕北辙的,且会极大地影响幼儿的个性品质。所以多鼓励孩子,让孩子们增加自信心,往积极乐观的方向发展。
(三)亲子间采取正确的沟通态度和行为方式。亲子沟通是指家庭中父母——子女之间交换信息、资料、观点、意见、情感和态度,以达到共同的了解、信任与互相合作的过程。亲子沟通的质量、状况、方式等将会影响儿童的自我概念的确立、道德判断的形成、学业成绩、和心理行为问题。父母应该在平时的时间有意识的分配专门与孩子玩耍、交谈的时间。从中了解和解决孩子们的心理变化、需求、困惑。
三、学校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影响
儿童成长期是生理和心理的塑造阶段,在认知、情感、自制力都不成熟,还需要学校和老师的指导。因此,除了家庭教育外学校和老师的角色要从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向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转变。影响儿童健康心理发展的因素很多,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的影响主要有:教材内容的影响、教师的影响、校园环境及校风的影响。下面我就学校教育对儿童的心理影响做些具体的探讨。
(一)在教材的选择上来说,教材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文化的选择结果。对于儿童的价值观形成,行为准则进行文化灌输。但是另外一方面来说,教材也为儿童提供了效仿的模式。所以教材对于儿童的成长是很重要的。要注重对于教材的更新,以及教材的内容要与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结合。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二)教师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的是提问——回答的模式。在教学中若采取有效的课堂模式提问能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到书本知识的同时营造出良好的心理环境。例如语文课堂上对于诗歌声情并茂的朗读和人文思维,都能为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引导、疏通;激励和启迪等作用。老师要对儿童的导读发挥作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鱼,教师要指导他们的阅读方法,让孩子们在阅读中学习,通过良好书籍的作用,对他们的心理发展进行引导。正如上文所说的,学校和老师的角色要从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向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转变。在教材的选择上、老师的教学方法上、校园环境和校风上都下功夫。这样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双管齐下,希望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起到帮助作用,为孩子未来的良好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