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地球科学论文

时间:2022-05-22 10:22:42

序论:在您撰写地球科学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地球科学论文

地球科学论文:从《地球科学概论》教学入手培养大学新生学地学的兴趣

摘要:本文从《地球科学概论》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环节出发对如何培养大学新生学地质的兴趣进行了的探讨。笔者认为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热爱地学的情怀,调动学生学习地学的热情,在兴趣的驱动下掌握地质知识。

关键词:《地球科学概论》;学习兴趣;教学方法;实践性教学环节

《地球科学概论》是地质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后续专业核心课程――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矿床学、地球物理学、煤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水文地质学等的基础课程。因此,《地球科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好坏直接关系到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劣。地学是七大基础学科之一,其研究对象具有时空广泛、地质作用异常复杂的特征,而且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因此在30多个学时的理论课程学习中,学生总反映课程内容多、学时少、知识点多、难于理解和掌握。针对这种现象,如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教学的重要任务。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指出:“学习的最大刺激是对所学知识发生兴趣”,能够有效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和热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力争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大学新生的学习兴趣,指导他们正确认识地学,爱上地质行业。

一、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1.讲好绪论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热爱地学的情怀。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绪论是一门课的总纲。绪论对提升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信心和兴趣有极大的影响,因此上好绪论课对教学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在讲授《地球科学概论》绪论时,首先告诉学生讲授的主要目的,不是帮助他们应付考试,而是让他们学会欣赏美丽的地球以及地学研究的方法。绪论主要讲三个问题:(1)介绍本课程的性质和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地学的特点以及后续所学课程,使同学们了解大学期间主要的专业课,从而对地质工程专业有个概括的认知;了解专业特点和就业方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通晓专业课的学习方法。(2)介绍学习地学的目的和意义。(3)介绍学习的方法。例如,在讲授地学的研究意义时,着重介绍地学的理论和实际价值;宇宙、生命的起源以及演化等悬而未决的重大理论问题的最终解决有赖于地学的发展,地学在寻找、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中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作为七大自然学科地学的重要性。关于如何学好的问题,着重强调地学的实践性,野外调查是研究地学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注重野外调查,学会运用“将今论古”的思维方法。

2.充分利用电子教学课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电子教学课件可以把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媒体素材融为一体用于课堂教学。《地球科学概论》是一门非常适合运用电子教学课件展示的课程,电子课件应减少文字叙述的内容,主要是标题、要点及重要内容的展示,讲课时边讲边演示,学生边听边看,充分调动听觉和视觉功能。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的电化教学条件,讲到有关内容时,放映相关的动画、视频。例如,讲“构造运动”时让学生观看《造山运动》等视频;讲“地球动力系统”时放映《大陆漂移》、《板块运动》、《海底扩张》等动画视频。制作精良的电子课件可以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应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启发式教学是指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行思考,从而善于使用自己的思维器官。《地球科学概论》中的许多地质作用,可以用“将今论古”的思维方式进行启发式教学,因此为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通过提问启发学生的地学思维。例如在讲解风化作用与剥蚀作用前,先以典型的风化地貌,如风蚀蘑菇、石林、雅丹地貌等图片提出问题,由此引出风化作用的概念、类型、影响因素等,这样往往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收获较好的教学效果。其他的地质作用,如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都可以应用这种启发式教学。

4.引入地学未解之谜激发学生探索地学奥秘的动力,提高学习热情。地学中有许多未解之谜,在授课中讲到相关章节时适当介绍,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地学的兴趣和热爱地学的情怀。如讲到地球起源时介绍宇宙起源之谜、生命起源之谜;讲到地质年代生物进化时引入恐龙灭绝之谜;讲到海底扩张学说时引入地磁倒转之谜;讲授地震作用时引入南北两极很少发生地震之谜;等等。

5.把人文精神融入地学教育之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地学教育的任务在于育人,教学中要善于挖掘课本中的人文精神。如在学习地球动力系统时,把魏格纳的探索精神和他对地质学的伟大贡献贯穿在大陆漂移的讲解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执着追求精神;又如在学习侵蚀作用曲流河的形成时,告诉学生每个人的人生就像弯曲的河流,曲折是常态,教育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永不气馁。

6.根据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地球科学概论》内容多、课时少,各章节之间逻辑关系较弱,授课方式必须根据内容进行调整,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讲授如何记忆地质年代表时,把地质年代表用通俗联想的语言串起来,如寒冷的冬季(寒武纪)、冷的缩成圈(奥陶纪)、被志留(志留纪)人家就起、主人端出泥盆(泥盆纪)、加上石炭(石炭纪)、叠了一层(二叠纪)又叠一层(三叠纪)、烤了猪猡(侏罗纪)、又烤白面馒头(白垩纪)、吃饱喝足后如沐春风(第三纪)、重获新生(第四纪),这样的记忆方法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完成。

二、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地球科学概论》的实践环节包括两部分:一是室内实验课,二是野外教学实习。

1.上好室内实验课。结合《地球科学概论》课程的授课环节,统筹安排室内实验课,实验课内容须与讲课内容相衔接、紧扣,这样安排可以起到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使学生加深理论知识的巩固。同时,可使学生学习不枯燥,如上“矿物”实验课是在上完地壳的物质组成课后马上进行矿物、岩石的标本观察、描述。还可以安排学生参观学院的地质标本陈列室,对于陈列室里上千种丰富多彩的矿物和岩石标本,重点介绍一些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标本,比如玛瑙、水晶等的成因和产地,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

2.加强野外教学实习。《地球科学概论》有一周的野外认识实习,这次实习是学生接触的第一次地质实践活动,主要任务是通过实地考察地质和地貌特点,使学生对地质作用的产生原因、形成过程、基本特点及其一般规律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初步掌握地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引领学生入门地质学行业,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地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增强学生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地质实习是非常艰苦的,如果学生在第一次实习中只有艰辛的体验,往往会产生畏难情绪,打击学生学地学的热情,因此实习地的选择非常重要,尽可能选择地质现象丰富的路线,还要考虑选择景色秀美的地方作为《地球科学概论》认识实习地点,让初次接触地学的大学新生学会用专业的眼光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冲淡实习的艰辛,提高实习的兴趣。我们一般把《地球科学概论》实习地点安排在包头市昆都仑水库,在具有丰富的地质现象的风景区进行实习。在实习过程中,教师首先对实习地的风土人情、历史地理进行提前备课,把地质现象与人文、风俗、经济发展联系起来介绍。这些都会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从而也增强其对地学的兴趣。

总之,地质工作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是一项艰巨而超前的任务,我们在培养地质人才过程中的第一步就是要正确引导刚刚入学的新生对地学的兴趣,因为兴趣关系到培养人才的成败。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但是只有把个人的兴趣同祖国的需要联系在一起,树立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和主人翁意识,这样的兴趣才能持久,才有巨大的生命力。

地球科学论文: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球科学教育发展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本文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为例分析和总结了该院地球科学教育发展的特点。通过深入的分析,我们了解到该院地学教育的发展体现了研究性、交叉性、互动性和系统性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尝试对我国高等地质教育改革提出建议。

【关键词】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球科学教育发展

一、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及地球科学学院概况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以下简称ANU)于1946年由澳大利亚政府创建。该校拥有教职员工3600多人,学生13500多人,学生以研究生为主,本科生较少。ANU是一所在教学和研究方面均卓有成效的世界一流大学。在整个发展过程中,ANU始终以研究为主,同时又不忽视大学的教学工作。教学及研究水平获得了国际认可,享有很好的声誉,曾两度被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品质保证委员会评议为第一等级大学。全校有大小图书馆10个,藏书量超过100万册,为本校师生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ANU地球科学学院是前地球科学系和海洋科学学院与2008年1月合并形成,该院主要以培养研究生为主,同时培养少量的本科生。ANU地球科学被评为澳大利亚国内大学同类学科中最优秀的学科,在世界同类学科中排名前十。地学院在物理、化学、材料性能和地球环境研究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该院地球科学研究主要涉及四个研究领域:地球化学、地球环境、地球材料与工艺和地球物理学。该院在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中贯彻学校“发现”的文化,并且渗透到所从事的一切活动中,从而使该院在教学和科研中不断有新的突破。

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球科学教育发展特点

致力于建立世界地球科学领域中一流顶尖大学,ANU地球科学教育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体现了以下独特的特点:

1.广泛的地学研究视角

ANU地球科学研究的根本问题是解决地球的形成、演化、目前的性质和在太阳系中的地位。强调在全球范围的视角下进行研究和教学,同时就具有全球意义的问题提供一个独特的南半球的观点。另外,地球科学学院还负责从全球的角度来研究澳大利亚大陆及其周边海洋的历史、地理和独特的环境条件。

2.独特而优越的研究条件

学校为研究提供了大量设施,包括核磁共振观察仪、高清晰度显微镜、多功能望远镜。同时,它还在堪培拉的Mt Stromlo和新南威士州的Siding Spring设置了观察中心。学校拥有大量的现代化设施,其中包括设备优良的演讲厅和实验室,全澳洲大学中最先进、容量最大的超级计算机设备。作为主要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研究领域,ANU的天文台分布范围从喜马拉雅山到南极洲,涵盖了地壳最古老和最干旱的部分,包括三个主要的海洋,从热带到极地的气候体验。

3.系统性和交叉性的研究课题

ANU地球科学还研究商业和社会的发展对地球的影响,如自然资源的形成、景观和环境的变化和演变。该领域是国家研究中心的优先项目,主要研究我们居住的地球如何形成、澳大利亚的自然资源、居住在澳大利亚的人类的过去和现在对环境和景观的影响,关注未来全球变化的可能性。随着人口和经济持续增长,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加,社会对地球科学人才的需求将日益增加,要求其提供知识丰富、信息灵通的毕业生。

4.各系统平衡性的研究

为了使研究更加全面、系统,2008年1月地球科学系和海洋科学学院合并形成了现在的地球科学学院。过去几年研究关注的重点是“固体地球”,目前注重“固体地球”和“海洋与环境”之间研究的平衡。研究也关注地表的变化过程,景观和气候变化。自从原地球系的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和环境地球化学以及原海洋科学学院的古海洋学的引进,通过对现有工作人员、化学海洋学、海洋碳循环等研究课题的不断整合,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研究更加具有系统性和平衡性。

5.影响较大的地球科学研究

ANU的地球科学计划在世界综合性大学同类计划中是一致公认的前十名大学之一,它出版刊物的影响在澳大利亚全国大学出版刊物中名列前茅。该院物理、化学和地球材料特性研究以及环境条件和气候变化研究在澳大利亚首屈一指。由于澳大利亚独特的地理位置,该国环境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和土地过度利用,国家对自然资源严重依赖,以及澳大利亚作为该地区最发达国家,ANU必须通过在地球科学教学和研究的领先项目为国家做出贡献。该院将致力于保持其在该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将资源转移到日益重要的新的地球科学领域并表现出灵活性。

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学院学生培养特点

ANU地学院允许学生同时选修多个学位课程,这形成了ANU与其它学校不同的特色。因为地球科学是一个综合性领域,需要广博的学科知识。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获得技能,并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全球公民而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该院要求学生在第一学年至少选修一门选修课程。此外还要求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选修一些针对性的课程。该院把基础知识延伸到专业的职业化教育中,复合学位的选择和灵活的课程设计使学生的学习能跨越基础和专业的各领域,让学生探索出有效的学习方法。强调团队合作和跨学科研究是该院在地学研究领域能不断有所发现和创新的关键。

1.本科生教育培养特点

(1)强调学科的综合性和交叉性,培养学生科学意识。本科生除了要学好专业基础知识课程外,还要广泛涉猎其它学科知识,此外还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选修一门针对性的课程。该院要求每位本科生在第一学期至少选修一门以上的选修课程。学院从新生入学就对其进行科学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

(2)进行鼓励教育,树立学生信心。本科学生在其接触地球科学的最初阶段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学院这时会对学生进行鼓励教育。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给他们信心,发挥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该院还同国际社会的学者合作,探索并解决澳大利亚和世界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在会议上发言提问。由于一直被鼓励获取更多的知识,该院的学生培养了信心和能力,这样在以后的学术和专业生涯中,他们可以对自身所遇到的一切问题进行解答。

(3)强调基础知识学习和实践锻炼相结合。除了基础课程学习之外,教师会指导学生参加一些简单的实践活动,创造野外实习或实验的机会,促进师生之间建立起团队意识和互动关系。目前,ANU地球科学学院经常在夏季暑假期间对学生开展短途野外实习、对研究和职业生涯进行指导、外出郊游远足、进行简单的野外观察和样本采集等丰富的活动。

(4)加强教师指导,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本科生在开学之初就有固定的教员带领,指导学生学习和研究。由于获得了学校和国家更多的资助,该院还计划和其它院系合作,引进更多的其它学科的优秀教师和研究人员,一方面减轻了每位教师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从而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科研中去;另一方面学生可以从来自于与地球科学相关的更多专业或研究方向的老师那里获得新信息、拓宽知识范围、启发新思路。

2.研究生教育培养特点

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地球科学研究院,ANU地球科学学院实施以培养研究生为主的教育发展战略:创建以学生培养为中心的地球科学专业、引进更多优秀的教职人员尤其是那些能够有效实践该院发展目标的优秀人才,进一步拓宽和深化研究团队的研究领域,逐步建立有着良好科研氛围的机制。

(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个性化培养教育模式。充分围绕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个性化的教学是该院教学活动的一个特色。该院发展战略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创造一个最大程度上以学生为中心的地球科学院系。

(2)贯彻“发现”理念,促进学生探索创新。该院秉承学校“发现”的文化和“重要的是发现事物的本质”的校训,在教学和科研中要求学生不断去发现新事物,探索事物的本质,并且渗透到一切教育和科研活动中,使“发现”的理念深入人心,培养学生对于他们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深入的广泛的新的理解。

(3)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的学科知识。该院非常重视培养学生全面的学科知识,因为地球科学研究是一个涉及到各个方面的综合性研究领域,它要求研究者具备广博精深的系统知识。为此,该院和其它学院合作,广泛引进不同学科和专业人才,不断探索扩大研究领域,师生可以在其专业和职业范围里研究学习,也可以跨越专业和职业的范围去工作,因此能使该院在研究和教学领域不断有所发现和创新。

(4)注重学习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该院强调本院教授、研究人员和专职学生事务管理者要从研究生资金资助、就业指导到未来学术生涯规划等给学生以全程指导,要考虑如何帮助学生将学习、工作和职业规划很好地结合起来。

四、对我国地球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1.积极吸收优秀人才,加强对外交流。

澳大利亚由于本国人口较少,积极吸收世界各国外来人口,因此留学生比例较大。ANU地球科学学院每年也招收大量的外国留学生,在本国学生和外国学生如何培养上,该院采取了灵活的培养模式。在入学时间、学制、入学申请和课程的学习上都有不同的灵活方式。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范围越来越大、程度越来越广,高等教育的对外交流也逐步加深。外国专家、学者、海外学生来我国交流、学习也逐渐增多。因此我国高等地质教育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诸如培养模式、学制、入学方式等方面可以借鉴ANU地学院的经验。

2.以“发现”为理念,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方式。

ANU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不断向学生贯彻“发现”的理念,使这一理念深入人心,鼓励学生不断去探索新事物,发现新问题,这是该院在研究流域能不断创新的关键。该院充分考虑到每位研究生的不同特点,根据本人实际情况制定培养方案,这样能充分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我国高等地质教育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应避免“一刀切”的现象,充分考虑每一位学生的特点,积极鼓励,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学科间的交流,建立系统综合的学科知识体系。

ANU地学院在发展的过程中非常注意和其它领域的专家、学科相结合,不断探索新的发展领域,用新的视角去研究课题。允许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跨学校选修课程,鼓励不同领域的专家到该院交流、任教,这是其在地学研究领域一直能居于领跑者地位的关键。对我国高等地质教育来说,“各领域如地质学、地理学、大气科学等传统学科领域因囿于专业面过窄等原因无法适应当代地球科学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借鉴ANU地学院的经验,加强不同学科、专家学者之间的交流,加强与国内外高校之间的合作,开阔视野,扩大研究领域,提高我国地学教育和科研水平。

4.积极鼓励参与各种研究活动,提高学生科学研究能力。

ANU地球科学学院要求每位研究生除了专业课学习之外,主要跟从导师从事研究工作和野外实践活动。同时,该院积极为研究生创造各种国内、国际的学术交流、研讨会议,鼓励学生在会议上发言、提问。校内外各种团体之间也定期开展交流活动。这种活跃的学术培养模式可以为我们所借鉴。我国有关地球科学教育的高校和专业研究机构间应建立更为紧密的学术和教学合作关系,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动,使学生能不断接触到该学科领域的不同观点,掌握该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新的理论及研究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促进我国地学研究发展。

五、结 语

ANU地球科学学院专业的发展规划是基于澳大利亚本国或者说发达国家地球科学研究近年来的发展和变化趋势而制定的。该院一直把实现在地球科学领域世界级顶尖一流学科作为其发展的方向,随着近年来不断发展,该院地球科学领域研究在世界的影响不断加强,基本上实现了该院的目标。如何对未来中国高等地质教育做出科学的定位,就要求我们将中国地球科学的未来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世界政治、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大背景下去思考。“如何从外部的国家产业和基础科学发展的制度层面,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层面,从地球科学自身发展的层面等多角度综合分析、协调一致”,并积极借鉴ANU地学院及西方发达国家高等地质教育的经验和教训,促进我国地质教育协调发展。

地球科学论文:浅析构造地质学的作用与地球科学的发展

摘要:地球科学研究地球的历史。通过对地球内部物质成分、岩层的结构和构造以及埋藏在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等的研究,科学家推断出了地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各地质历史时期的古地理环境和构造运动,生命的起源与演化过程等。这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了解,同时帮助我们预测地球今后的发展变化趋势。

关键词:地球科学 地质 构造

一、概述

地球科学与能源、资源、环境、气候、地质灾害的预测与防治等学科是紧密相连,而这些学科都是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地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科学就是要发现并有效的利用这个物质基础,更好的为人类的发展服务。地球上已探明的各种矿产资源与能源储量相当丰富,但在合理开采利用方面还做得很不够,过度开采,破坏环境等问题非常突出。为了人类长远的发展,在合理利用地球现有能源和资源的同时还应积极开发新型可再生能源,同时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1世纪以来,国内外关于自然灾害和地质灾害问题的研究越来越重视,特别是重大突发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研究成为目前的热点领域,在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监测预警、风险评估、灾害防治和应急救灾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和演化趋势与岩石圈、生物圈、水圈、大气圈、人类甚至宇宙密不可分,构成了地质灾害系统,它是一个具有众多因素且规模巨大多层次结构、多子系统、多重时间标度、多种控制参量和多样的作用过程,这就决定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非线性的、开放的灾害系统,同时也是具有不确定性和社会经济性等特征的复杂系统。因此,要重视对灾害发生机理及其区域性规律的认识, 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如GIS 技术等。我国地质灾害研究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使我国地质灾害研究向着法制化、科学化方向前进。

二、构造地质学在地质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分支学科之一,主要研究组成岩石圈的各种地质体的构造现象、组合型式及其形成和发育规律。一般根据其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差异,将构造地质学区分为狭义构造地质学和广义构造地质学。前者主要是对小区域或中、小尺度地质体的各种构造变形、变位现象,如褶皱、断裂、面理、线理等构造现象进行识别、描述和成因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各种构造的几何学形态、产状、规模、组合及其空间关系和发展过程;各种构造的发生条件和形成机制;并进而探讨产生这些构造的构造运动方向、方式、强度和动力学过程。而广义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大到岩石圈的结构及地壳的巨大单元,如岩石圈板块、大陆和大洋、山脉和盆地等的形成和发展;小到岩石内部组构的细微变化,乃至矿物晶格位错,几乎涉及从10-8-108cm不同空间尺度的构造现象。

构造与气候及地表过程的相互作用。关键的问题有:①构造与剥蚀-沉积的关系;②构造地貌和气候的相互作用;③如何从地貌与沉积中定量分离气候与构造信息;④气候与构造耦合的时间尺度、耦合的门限值;⑤不同时间尺度内的地貌动态定量重建。

构造地质学新理论和新技术方法在矿产资源、工程建设、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继续取得进展,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其他学科的推动作用更加明显。在“十一五期间实施的“全国媒体资源潜力评价”项目中,以板块构造和地球动力学为指导,深入开展构造控煤作用的研究。合大地构造单元和赋煤单元特征,划分了全国赋煤构造单元;建立了控煤构造样式分类系统,对找煤预测和煤炭资源开发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三、 地球科学发展方向

今后,地球科学还将有很大的发展。关于地球科学的发展方向,温总理将其概括为六点:“第一,地球、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如果再大一点,还应该包括天体。第二,地质构造,特别是板块运动给地壳带来的变化。第三,矿产资源和能源,尤其要重视新的实践与理论。地质科学要同经济、社会、环境紧密结合,主要表现在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节约资源,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有两件事情可能大家注意到了:一是我国地质工作者最近在内蒙古煤田勘探中发现铀矿与煤共生。煤层里经常含有铀、钍、锗、镓、铟这类稀有和放射性元素,但是煤层中的大型铀矿还很少发现。二是页岩气的发现和开发。应该说我们在这方面起步晚了一点,在开发实践上落后了一些。有人说,页岩气的开发与利用可能改变世界能源格局。美国页岩气开采已经到了实用地步。一些天然气很丰富的国家由此感到忧虑。我们国家具备页岩气的储存和开发条件,但是它的开采技术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管道输送的要求是很高的。在矿产和能源开发利用的理论和实践上,不要局限于书本,而要不断地探索新的实践和理论。第四,地质灾害与防治。这已经成为涉及人民利益的重大问题。从汶川大地震到舟曲泥石流,无一不与地质灾害有关。但是有效的预报、预防和治理,我们还差很多。在指挥汶川地震抢险的过程中,我对此深有体会。在舟曲发生泥石流以后,我又认识到,从甘肃到四川直至云南,这一带由于地质构造等原因造成岩石的崩塌,再加上多年的冲积物堆积,有许多冲沟都有突发泥石流的危险,必须提早预报、提早防治。第五,现代科学在地质学的应用。从大的方面讲,地质学的综合性主要表现在地质学与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的结合,地质勘查工作运用遥感、测试、钻探、掘进等技术手段。现在看来不够了,它要涉及天体、地球、环境、生物的变化和相互作用以及信息、航天、海洋、生命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第六,地质科学要开发新的领域。过去讲微观,小到原子、分子,现在不够了,要研究粒子。过去讲宏观是由地壳到地球深部,现在也不够了,宏观要研究天体,大到宇宙。过去讲古生物只研究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现在还要研究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人、环境、地球、天体构成一个整体。因此,地质学专业要开一些新的学科,比如气候学,特别是古气候学。” 随着时代的进步,地球科学将逐渐趋于完善。彼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类文明在地球上开出灿烂的花朵。

地球科学论文:关于《地球科学概论》选修课教学的思考

摘要:《地球科学概论》是地质学基础教育的一门启蒙课程,其重要作用在于使学生对地球科学有一个概略、全面的了解,起着构筑专业知识结构基本框架的作用。根据《地球科学概论》的课程特色和所学专业特点,探讨多种方式开展教学,加强学生对学科的感性认识,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地质认知和地质思维,搭建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知识框架。

关键词:地球科学概论;选修课;教学思考

《地球科学概论》是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跨专业选修课。该课程以传播地球科学基础理论知识为主,是地球科学教学体系中的先导性课程,起着构筑专业知识结构基本框架的作用。地球科学是涵盖地质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大气科学、环境科学等的集成基本科学。近年来,人们已经认识到地球是一个具有复杂的、交互影响的、动态的、开放的、非线性系统。因此,在教学中应偏重于整体、综合与创新的地球系统科学概念,从地球系统科学的大思路出发,强调地球系统的综合研究。针对环境工程专业,还应注重加强大气科学、环境地质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同时,要结合各个基础学科门类的最新研究进展,突出地球科学基本问题,涵盖地球历史、地球系统、地质资源和环境为主题的教学体系。虽然该课程开设时间较长,但因课程涉及面广,在不同高等院校、不同专业之间,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也有较大差异。教学内容的构建与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演进,均因学生专业层次和老师的认识不同具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如何紧跟专业与学科发展的时代步伐,与时俱进,使课程教学既能反应该门课程应有的学科内涵,又能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达到应有的培养目标,是地球科学概论教学中应时刻关注的问题。

一、课程教学思想的转变

《地球科学概论》是环境工程专业学生接触到的最早的一门地质基本课程,是在原来《普通地质学》、《基础地质学》等课程基础上顺应地球系统科学发展而来的。其课程内容虽然是以传统的《普通地质学》为基础,但增添了诸如行星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和资源与环境等相关内容,是从更广阔的视野来阐明地质学问题,对非地质专业学生起到地质学科启蒙与专业知识体系搭建的作用。该门课程可以看作是地质学的一个大“绪论”,学科定位是一门地学素质教育课程。虽然教学对象并不是地质专业的学生,但并不意味着非地质专业的学生不需要学习地质专业方面的知识。对于环境工程专业来说,其培养目标涉及到与地质学相关知识的许多问题,诸如减轻自然的人为灾害、水源净化、大气演变、有毒及放射性矿物处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矿区沉陷治理、以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等。课程内容可以为保持生态环境、控制环境污染和可持续发展等提供地球科学知识与服务。因此,该课程教学的重要目的是向学生传授地球科学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球观,形成人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素质,最终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和知识框架搭建打下基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家对地球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形成了各门专业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但科学家们渐渐认识到要从整体论的观点出发,研究地球及其内部的各个子系统,即各圈层内部以及各圈层之间的运动变化的全过程、形成机制以及可能发生的变化趋势。而过去地球科学内各分支学科只注重研究各子系统的内部,及其在特定时间内的结构与作用过程。从整体论的观点出发来研究地球系统科学是一种更广阔、更全面的地球观。因此,现有教学应体现现有科学进步对地球科学的观念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对地球内部各个系统的认识,还要体现在对地球系统的整体认识、科学技术的应用与地学思维的认识、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及人与地球协调发展的认识等方面。

二、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与取舍

《地球科学概论》与《普通地质学》区别不大,后者主要阐述的是地球的各种地质作用以及各种地质作用的产物,是相对较纯的地质学内容;前者则是在后者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形成的,不仅包含了《普通地质学》的内容,还拓展到大气科学、海洋科学、水文科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内容。学科间的跨度交叉与渗透,要求教学内容更要反应地球科学的进展,拓宽与人有关的地球科学内容,才能更及时有效地反映课程内涵,传递知识。但地球科学的范围太广了,而学时是有限的。因此,作为一门环境工程专业的跨专业选修课程,其学科定位是一门地质学的素质教育选修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向学生传授地球科学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构筑专业知识结构的基本框架,建立正确的地球观。因此,在传授地球科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应着重传授地球圈层的相互作用、地球科学的系统性。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地球系统的地质作用过程、不同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可以正确论证地球科学与人类生产与生活、社会需求与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并且让学生更进一步认识到地球科学在寻找、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自然环境,预报和减轻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实用价值和实际意义,以及掌握如何运用地球科学的手段与思维解决、减轻人类面临的环境、灾害和资源等重大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根据专业课程定位、结构授课对象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本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在绪论部分,应着重介绍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展示地球科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与环境科学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在课程后续章节讲授过程中,应在保留经典知识的同时,兼顾地质学科的发展前沿与动向,不断对相应内容进行更新和深化,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更新学生的知识体系。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选修课程,《地球科学概论》理论教学一般安排3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讲授绪论,主要有地球科学的发展、研究内容和方法、意义及其与环境科学的联系等内容;第二部分讲地球起源与演化和物质组成,主要有宇宙中的地球、地球与其所处环境的起源与演化、如何知道地球的过去、地球的物质组成等内容;第三部分讲地球的内外圈层,主要有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的内部圈层、内外圈层的相互作用、内部圈层相互作用及物质转化与机制等内容;第四部分讲地球系统科学和资源环境问题,主要有新地球观、地球系统科学、人与资源、维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等内容。为了提高使用教材的教学效果,各章开始讲解之前,均以提要的形式对本章授课内容进行兴趣引入,并将章节重难点提前告知。各章结束后,针对章节内容部署有思考题和联系题。为了引导和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各章后还提供了可以进一步阅读的书目,为学生进一步拓展、扩充知识范围与深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供了基础。结合课间课余时间与学生展开讨论和互动性教学,使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更能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在有限的学时中,面对地球科学大量的知识内容,如果讲授内容面面俱到,学生反而会感到庞杂和难以接受,学着吃力,兴趣也会下降。因此,教学内容设置还在涵盖课程主体内容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接合近年来学科内的进展,并将环境恶化、环境灾害、资源短缺等与环境工程专业有关的环境问题结合起来讲述,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

据了解,不少学生选这门课不是因为认识到学习地球科学的作用与意义,而是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学分与选课任务。还有一些学生认为,该门课程并非自己所学专业的主体课程,存在学与不学一个样、少学与多学一个样的懈怠心理,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学习目的不清、兴趣不高、甚至逃课等现象。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将“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贯穿于教学课堂之中,让学生们尽量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本门课程的重要作用,努力调动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引导式、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讨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把授课内容做成形象、直观的教学课件,让学生更易于理解知识点,有助于其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达到更好的授课效果。课件制作要突出生动、明晰、条理性强的特点,并多插入形象的图版以丰富内容,呈现出高质量的教学课件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利用多媒体的同时,要注意与传统板书结合,通过适当板书、适当提问、问题引导,在课堂上达到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讲课避免照本宣科,更应结合实际,对重点、难点要做到深入浅出。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起点,鼓励学生积极发问、主动参与,以延伸性思维为主要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现象,用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见解或观点。然后,老师再进行逐一解答,并给出正确的分析研究结果,教给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巩固与理解。这种教学方式与“填鸭式”的学习相比,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大增加。

地球科学论文:关于新时期《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摘要:地球科学概论是高等学校地学类学生最早接触到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肩负着地质学启蒙教育的使命,在教学过程中更应体现素质教育、地学思维模式、专业兴趣和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合作和吃苦耐劳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地球科学概论;素质教育;地学思维模式;启蒙教育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加剧以及全球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带来人口迅速膨胀,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不断加大,巨灾发生频率和造成的损失呈明显上升趋势。

联合国机构“国际减灾战略”2010年1月在日内瓦全球自然灾害最新统计报告指出,1990―1999年,全球平均每年发生258起自然灾害,平均每年造成4.3万人死亡。2000―2009年,全球共发生3852起自然灾害,直接导致超过78万人死亡,近20亿人受到影响,经济损失高达9600亿美元。其中,亚洲遭受自然灾害的打击最严重,死伤人数约占全球总数的85%。正因如此,地球科学知识已成为当代教育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内外一些综合性大学开始尝试对所有理工专业或与地学相关专业的大学本科生开设《地球科学概论》或《普通地质学》课程,将地球科学知识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用意在于激励每位新世纪的学子认识地球、了解地球,珍惜自然资源、爱护生存环境,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笔者在高校从事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深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比较重。现就《地球科学概论》课程中教学的注意事项谈点体会,供地学界同仁讨论。

一、《地球科学概论》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

早期的老教授(万天丰,2006)就已经谈到了地球科学概论是素质教育,而不是应试教育。《地球科学概论》这门课在讲授的时候要更多的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合理开发和利用各种自然资源,科学管理和保护地球系统(包括人类自身生存的环境)。为什么现在会有高频率的厄尔尼诺现象、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呢?这些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平常的生活影响了地球的环境。因此通过这门课的教与学的过程,使刚进校大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地球、善待地球。“90后”的大学生生活在不缺衣、不少食的时代,对于节约自然资源、环保、低碳生活意识不到,而有的是相互的攀比,奢侈浪费。如何帮助这一代学生提高综合素质,需要我们更多的在上地球科学概论中加强引导,也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贯穿的思想。

二、《地球科学概论》担负着启蒙教育,培养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

《地球科学概论》作为高校地学类学生接触到的最早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启蒙教育课程,而不是分支学科,地球科学概论仅仅是地质学的一个大“绪论”,是帮助学生从外行走向内行的第一步。其主要内容包括地球的基本知识、内、外动力作用、地质学的发展与演化等(汪新文,1999),涉及地学的方方面面,学科多、涵盖面广,是将学生引入地学专业殿堂的奠基课程。启蒙教育最大的特点是培养学生对专业方向的学习兴趣。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促进学生创新性学习的自主性,成为代课教师需要深思的问题。

第一,活跃课堂氛围,在课堂上先设悬念,学生一起讨论形成原因,然后讲解;增加互动性,挖掘学生的想象力。

第二,以故事的形式讲科学道理,将一些科普知识贯穿在里面,讲一些地质现象,如飞来峰怎么回事?玄武岩的柱状节理,魔鬼城和月牙泉等一些旅游景观石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探索世界的能力。

第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放映一些光盘、录像。例如,讲外动力地质作用时,让同学们观看地下溶洞、石林、浩瀚的海洋和冰川;讲内动力地质作用时,让同学们观看火山、地震;讲地质灾害时,就放映滑坡和泥石流;讲到环境地质时,就放映桂林山水,让同学们去领略桂林山水的神韵,认识桂林山水的灵山秀水。通过影像,让同学们懂得环保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以实践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在课程理论教学过程中,利用校外实践安排学生认识学校周边的地层剖面,在现场教学岩性识别、层理构造、断层、节理识别和岩层产状测量方法。这种实践教学无疑加深了理论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为以后的地质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地球科学概论》以培养学生地学思维能力为主

地球科学概论或普通地质学既然是一门课程,总要讲授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其主要内容是讲授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包括全面介绍地球知识;研究地球的动力类型和来源、各种动力如何驱使地球不断运动以及运动的过程和产物;研究各种动力改造地表以及物质循环规律等。这就需要培养他们观察问题的能力,怎么认识地球,怎么来思考地质现象。首先,地球科学系统思维方式认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必须从系统和整合的观点出发,研究地球大系统及其子系统,即地球整体及其各圈层内部以及圈层之间的运动变化的全过程、形成机制以及可能发生的变化趋势。其次,地球科学系统思维方式认为,地球是一个演化系统,它时时发生着各种类型的相互作用,从而表现出地球系统的复杂性。实际上,地质历史是一个渐变与突变的相互交替、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第三,地球科学系统思维方式认为,地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白屯,2001)。地球系统自从诞生以来,整个系统与周围环境之间就一直发生着质量、能量与动量的交换。如地震就是很好的例子。第四,地球科学系统思维方式认为,地球的进化是以自组织的、不可逆的和进化的方式进行的(白屯,2001)。经过近年来的研究,证明了地球整体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不可逆的演化过程。

四、《地球科学概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地质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许多理论和概念都要通过实践来验证和深化,因此,要重视各种实践环节,以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在校本科生学习过程中整体上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听课多、实践机会少、学习兴趣和热情不高、动手能力差。就“地球科学概论”这门课程来说,该门课程涉及内容广,涵盖构造地质学、沉积学、岩石学、晶体光学、大地构造学等各门课程中的内容,知识点多,尽管教学中增加了图片,但地质理论依然抽象复杂难以理解;加上课时量的压缩,内容多而进度快,以及学生的知识起点低,因此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生对理论的理解跟不上的状况。地球科学概论这门课本身就与实践密切相关,很多地质现象只能通过图片来观赏,加上实验课课时比较少,学生只记住了理论知识,而实践动手能力很差,因此这方面的能力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地球科学概论》安排了一定的实验课时,实验课的目的主要训练学生的动手技能、认识能力和研究方法。学习肉眼识别一些常见的矿物、岩石和古生物化石,在野外能够认识地层和构造变形等现象;初步学习一点野外工作能力,学会阅读最简单的地质图,学习罗盘、锤子以及放大镜的使用方法等。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在实践中应用,这是我们在《地球科学概论》教学中要贯穿的一条主线。因此在《地球科学概论》教学中,一方面,抓住实验课的教学环节,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勤于动手、敢于思考,在教学的过程中,以抽查的形式让学生描述每一块岩石的特征;另一方面,开展全年级地质技能竞赛,针对岩性的识别、产状的实地测量和地形图的识别和判读等,开展地质技能竞赛。这样的教学方法既巩固了理论知识,又锻炼了实际动手能力,增添了学习的激情和兴趣。

五、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团队合作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学生将来工作和生活中必须具备的素质,各行各业,都强调在工作中体现这两种精神。因此,在高等教育过程中,我们将这种观念和理念时刻的贯穿于教学工作中。地球科学概论作为第一门专业基础课,除课堂教学外,还有野外地质认识实习,刚好可以借助这个环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吃苦耐劳精神和生存能力等方面。“90后”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个性彰显,普遍生活在富裕的生活条件下,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缺乏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野外地质认识实习正是磨炼意志、锻炼生存能力的一个好机会。在野外实习环节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工作,将定位坐标、测量产状、描述岩性、采集标本、地质构造分析等任务分工到个人,各小组的成员采用讨论式都发表意见,集思广益最终完成最终图件的绘制和成果的总结。同时在完成时间、图件的美观、地质认识的准确度等多方面,开展小组之间的地质比赛,这样在培养团队合作的同时,也增加了责任心培养。野外实践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有效途径。在地质认识实习中,要顶着太阳爬大山、走长路,同时要对地质现象、地貌进行观察分析,采集样品。这就要求学生要有好的身体素质和精神毅力。野外地质认识实习是把书本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基本地质技能,也培养学生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等思想品质,激发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通过实践体验,提高吃苦奋斗行为的自觉性,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

总之,自20世纪以来,人类对地球的影响效应一直以空前的速率增长,人口、资源、环境、灾害问题日益突出,成为摆在人类发展面前的四大难题,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正面临着危机。因此,作为高校的一名老师,更要在《地球科学概论》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体现素质教育的优越性,把这门课的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地学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学生团队合作和吃苦耐劳等多方面结合起来,培养出更优秀的、高素质的地质工作者。

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科学概论》教学课程设计探讨与实践

摘要:根据地学类专业需要,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学生自身条件,提出了应合理科学地设置《地球科学概论》的具体教学内容、教学难点和重点,为了充分调动学生们学习科学知识,培训专业基本技能和思考科学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地球科学概论》;教学方式;教学质量

1 引言

地球是一个巨大和复杂的动力系统,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同时,它也是一颗正在运动和演变的星体,具有独特的圈层结构和地表环境。目前,随着全球的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大幅度提高,但我们面临的难题和挑战也在不断增加,比如人口控制、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减灾防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等,这些重大问题都与地球环境有着密切联系。由此可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地球[1]。 “地球科学概论”是地学类专业的入门课,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课, 其重要作用在于使学生对地球科学有一个概略的、全面的了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2]。其教学目的是通过重点介绍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主要研究方法,使学生较全面了解现代地球科学的主要成就、基本知识和时空观念,训练学生掌握一些重要的基本技能,启发学生主动钻研地球科学的精神,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增进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的兴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同时为现在的相关专业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3]。

2 科学合理安排课程内容

“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是地学类专业(比如大气科学、遥感和大气探测等专业)的本科入门课。这门课程内容信息量大,具有空间尺度的广泛性与微观性,时间尺度的漫长性与瞬间性,地球系统的整体性与分异性,自然过程的复杂性与有序性等特点[4],教师如在有限的学时中讲授内容面面俱到,学生会感到所学内容庞杂,难以形成系统;如果教师授课内容过于深入,对于学生而言,学起来吃力,学习兴趣也会降低。针对这些问题,教学内容设置的原则主要贯彻少而精、全而新,即在涵盖“地球科学概论”课程主体内容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引入当前地球科学研究的重大新认识、新进展和新突破,并与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现实生活问题结合起来讲述。通过此课程的学习,使地球科学各专业的学生树立起科学的自然观、辩证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可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培养学生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动手能力,最终达到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增添人才的目的。

“地球科学概论”这门课课程内容主要分四大部分:①地球系统的相关背景知识简要介绍,重点讲述天球坐标系、天体运动规律和时间的计量;②简要介绍地球表面特征,包括地形和地貌和地球内部结构,重点描述大地构造学说; ③重点讲授三大重要圈层:大气圈、冰雪圈和水圈;④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或地图投影。

首先,让学生对这门课有初步的了解,让他们知道前人是怎么看待与我们生命息息相关的地球,他们做了哪些工作,目前还存在些什么问题,地球是怎样起源,有关宇宙的演变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然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热情和积极性,最后探讨我们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

3 探寻高效的教学方式方法

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是一个人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材的必需条件,研究和探索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的规律,对于学生个人及社会的发展都有不可估量的贡献[5]。笔者十分赞同陈蓉等关于学习和教学的观点,即学习是知识的获得,学习是知识的构建。在学生学习和教师教授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获取,甚至影响学生对课程、学科的好恶取向。因此教师必需按照教学规律从专业课程的特点入手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尽量采取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教好书育好人。新颖、鲜活的教学方法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保证教学质量的捷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要与时俱进,积极主动改进以往的传统教学方法,并结合当前新的教学手段,将多媒体、网络、数字博物馆、虚拟野外实习等多种多样的辅助教学系统应用到“地球科学概论”的教学中。教师的课件制作力求达到重点突出、内容清晰和说理生动、条理性强,并穿插形象的图片及短片视频等丰富内容,避免单调。力图以图文音画并茂的高质量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最为关键的还是教师的讲课质量。教师们传道授业解惑,分析疑点,给学生选留思考题,对启发学生,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非常有益。教师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学习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教师讲授课程时尽可能的不采用照本宣科方式,而是注重引导启发,注重理论结合实际,通过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解难点、重点问题。

比如在讲授到地貌时可以以桂林和黄土高原为例。由于桂林温度较高,降水量较大,地表径流相对稳定,流水侵入石灰石把裂缝扩大变成地下洞穴,降水使流水得以更新和有效补充,于是地下洞穴慢慢地变成地下河道。水是自然的雕刻师,千百年来它都在无情地雕刻着石灰石,缓慢的腐蚀作用造成了今天看到的桂林山水。而黄土高原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的边缘,沟壑纵横,气候较干旱,降水稀少,较易形成沟,较难形成河流。利用动漫演示或图片展示不过几分钟,但是可以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影响使学生充分理解了地貌的形成、地壳的上升运动、风化剥蚀作用、地下河流以及洞穴的形成过程等。又如大陆漂移,通过多媒体的大陆漂移的动漫循环演绎,让学生们形象的了解到两亿年前地球上所有陆地是连在一起的超大陆,后来慢慢分裂漂移形成了当今的格局,经过演示学生有了明确的概念。再来从古生物、古气候、地形地貌、岩石圈层等方面的证据证实大陆漂移学说,使得学生对此理论认识清晰。大量具有典型意义的地质现象图片,令人赏心悦目,一些多解的地质现象,也给学生留下了无限遐想空间,使学生既掌握了学习内容,又培养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推理和创新精神,大大激发了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明显。

对大气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大气圈的基本结构特征和内部系统如何演变等科学问题都是他们十分关注的。大气的运动与不同种类的作用力有着密切联系,即由于力的作用而产生大气的运动,其中有一个地转偏向力,也叫科氏力,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那么,我们将如何来讲解这个力,让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可以利用举实例来引入这个概念。首先提出“我们生活在北半球,为什么火车运行方向轨道的右侧比较光滑?”这个问题接着问南北向的双轨火车为什么要设置成右侧轨道火车运行方向为北,而左侧为南?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设计了一个有趣的试验,即在一张白纸上画直线段并定南北两个端点,选取北端点为起点,从该点按原方向匀速画直线段,同时顺时针匀速转动白纸。接着,类似方法,开始点仍取北端点,旋转方向改为逆时针匀速转动白纸。比较新画出的两条“直线段”与原直线的差异。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用地转偏向力的公式来解释,并进一步讨论地转偏向力的物理含义。通过亲身实践,学生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地转偏向力的概念和各项物理含义及其应用。

4 结语

教师要积极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教学方法,配合多媒体音像教学、电化录像片观看教学、典型实物、模型、挂图例析等多种教学手段,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完美结合。我们不仅要掌握这些教学方法,而且还要能够灵活运用,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这门课程把学生引入地球科学的殿堂,使学生对本专业发生极大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践精神和创新精神。

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科学文化视角下的人类生存方式

【摘要】地球科学文化是在人类的长期的生存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不同时期的地球科学文化,代表人类不同的生存理念,体现为不同的生存方式。本文从地球科学文化的三个不同时期:古代地球科学文化、近代地球科学文化、现代地球科学文化,分别对人类的不同的生存方式进行分析和审视,归纳和总结地球科学文化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地球科学文化;生存方式

“文化不仅是我们赖以生活的一切,在很大程度上,它还是我们为之生活的一切。”地球科学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生存实践中认识地球、开发地球、利用地球、保护地球,在与地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体系,以地球科学为基础,以谋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目标,与时代主题紧密联系,是一种先进文化。当今社会人类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也是一种文化危机的体现。从地球科学文化的视角分析人类的生存方式,旨在引导人们改变生存理念,转变生存方式,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一、古代地球科学文化对人类生存方式的诠释

古代地球科学文化蕴含在人类的整体认识中,主要对自己周围的环境、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及自身与自然的关系,“泛神论”的自然观是此时地球科学文化的核心价值。

原始社会是人类的“童年时期”,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是零星的、原始的,对地球的思考是直观的、猜测的。由于智力水平的低下,人类并不能把自身与周围环境、事物区别开来,人与自然处于混沌一体中。风雨雷电、日月运行等各种自然现象激起了人类的强烈好奇心,但是人类却无法给予正确解释。加之大自然在人类面前展示了巨大的威力,人类只能通过想象,赋予它们以神性,于是人类头脑中便呈现一幅万物有灵的自然图景。图腾崇拜、巫术、祭祀等是这一时期的文化表现形式。人类在凶悍的自然面前,只能完全服从自然。正如马克思所说:“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因而这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自然宗教)。”人类通过对采集、狩猎等生存手段获取生存资料,通过祭祀祈祷、巫术占卜、不断迁徙的形式来应对大自然的各种灾害,维持生存,这是屈从自然生存理念的体现。与这种生存理念相一致的是原始的自然生存。在原始自然生存中,人类是作为自然的奴隶而存在的,自然界是人之外的至高无上的统治人类的力量,人类匍匐在自然之神的脚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完全被动的关系,是人类最低级水平的生存方式,严重的阻碍了人类的发展,历经了漫长的几百万年,人类才进入农业社会。

进入农业社会,受人类认识水平及科学技术手段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还是初步的、零散的,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对地球上的许多现象都不能给以科学的解释,把它们都看成是天意或上帝的安排,由此形成了敬畏、适应地球(自然)为主导价值观的地球科学文化。例如把某种资源看成是上天的恩赐,如我国的“河伯娶媳”这一民间传说就代表了此种思想。在古代地球科学文化看来,由于人类不能正确解释各种地球现象,为了维持人类的生存,人类只能通过对天意或上帝旨意的服从而顺应自然,这就是此时人类的生存理念,与之对应的人类生存方式是农业自然生存。农业自然生存方式下,人类的生产活动基本只是利用和强化自然,人类驾驭自然的能力还不高,人与自然处于初级的平衡状态,在相当程度上保持了生态平衡。但是,这种平衡是与人类对自然的开发不足和人类的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不够紧密联系的,是人对自然的一种消极态度,它不能带来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能真正的使人类获得解放。因此,这不是人类向往和追求的理想境界。

农业社会时期的古代地球科学文化把地球以及地球中一些现象看成不可违的天意,否认了地球的物质性,否认了地球系统的内在规律性,否认了人类认识地球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阻碍了地球科学文化的进步。与此同时,相对远古时期而言,农业社会时代的古代地球科学文化,表明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和利用的加深,反映人类的主体能动性和自信心不断增强,人类把自己提升到高于其它世界万物的地位,人类由自然神的奴隶变成了在天命或神的支配下的地球自然的主人,开始了人类解放的征程。

二、近代地球科学文化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反思

近代这里主要指工业社会时代。此时人类对地球的形状、大小有了比较准确的认识,对于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有了清晰的认识,特别是哥白尼《天体运行论》一书的出版,把人类从神学、宗教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人类的主体地位开始确立。

产业革命的产生和发展,极大的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驾驭自然的能力增强,人类在与自然的斗争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人类的主体地位得到极度彰显,由此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为主导价值取向的地球科学文化。它的实质是人的自我中心主义,是人类整个现代文明的思想基础。它的典型表现就人统治自然,人的利益是唯一的尺度,人以自身利益对待他人和其他事物,地球是一座巨大的宝藏,人类对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绝,因此人类可以凭借科学技术的力量不断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一座座矿山被开发,一条条河流被截断,一处处湖海被切割(如围湖造田、围海造田等)……它所体现的人类生存理念是征服自然和统治自然,自然臣服于人类脚下。它使人类获得了巨大的物质享受,同时也造成了森林大面积消失,物种急剧减少,各种人为地质灾害不断加剧,气候极度异常等各种生态环境问题。这是由于人类活动超出了地球的承受极限,地球运行出现异常,人类社会发展陷入危机之中。这就是工业时代的技术生存方式。

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主导价值取向的地球科学文化,把人俨然看成了驾驭和征服自然和地球的“神”,彰显了人类的主体性地位,使人类获得大大的解放,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极大的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水平。但是近代地球科学文化将人与自然、人与地球截然分离,割断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忽视了地球作为一个系统所具有的规律性,造成了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只顾及了自然、地球的工具价值、经济价值等外在价值,而忽视自然、地球的生态、审美等多种价值,造成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垃圾的大量排放;只顾及了人类的利益,而忽视了其它物种的利益,引起了物种的减少和消失;只顾及对自然的开发、利用,缺少对自然的关爱和保护,带来了威胁人类和地球持续发展的危机。在人类中心主义为主导价值导向的地球科学文化及与之对应的生存理念的作用下,人类统治自然,“征服”地球的思想变成了现实,人类走上了技术生存之路。人类利用技术不断地向自然索取资源,人类获得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取得了对自然的空前胜利。但正如恩格斯所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我们对自然的胜李,对于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技术生存在使人从自然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时候。但由于对物质欲望的过度追求,又使人类成了新的物质的奴隶,淹没在物质世界中,活在焦虑、疲惫之中,造成人的片面发展。

三、现代地球科学文化对人类生存方式的解读

现代地球科学文化认为人类是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的生存要受到自然的影响,人类也影响自然的发展变化,正是生物的进化才引起环境的演化,才产生了适宜生物生存的环境,由此形成了此时的促进人地和谐,谋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主导价值取向的现代地球科学文化。它要求人类的活动要遵循自然的规律,符合生态原理,促进环境各要素的有机协调,保持地球系统的良好运行,实现人与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现代地球科学文化包括自然资源有限、自然环境资源有限、自然环境资源有价等观点。现代地球科学文化强调地球是人类唯一的生存家园,人类只是地球系统的一部分,人类世是地球系统发展演化的一个阶段,善待和关爱地球、与地球和谐共存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人类要自觉协调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妥善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人类的发展观、生存观、世界观等必须符合自然法则和地球科学原理,建立全球道德政策框架,加强管理地球系统,促进地球系统朝着有利于人类健康发展的方向运行。与此相对应,人类形成了尊重自然的生存理念,引导人类选择生态生存的科学生存方式。生态生存要求改变传统的高消费、高污染、低产出的生产模式,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选择清洁、高效的生产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危害,追求简洁高尚的生活方式,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利益,维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类与地球系统的和谐共存。生态生存是人类通过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活动,使自然朝着有利于人类发展的方向发展,人与自然互利共存,共生共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全新阶段。

以“人地和谐”为主导价值观的现代地球科学文化,是人类在不断认识地球、利用和开发地球的基础上产生的一个新的质的飞跃。它从辩证、系统的观点出发,不仅说明了人类与地球的有机联系,同时也表明了地球系统对人类所具有的多种价值;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地球,人类必须关爱地球,保护地球,适可而止的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物种的多用性;人与各种生物及至整个自然界都处于平等的位置,人类与其他生物相比而言,只是多了看管和保护地球系统的权利。此时的人类不仅从自然的奴役下解放出来,也从物质的奴役下解放出来,实现人类的真正解放,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

地球科学论文:关于地球科学研究生教育的一些思考

[摘 要]研究生教育处于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既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主体,具有关键性和引领性。地学工作者应正视当前地球科学研究生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弱点,不断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和体制,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提高我国地球科学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为我国地球科学事业人才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地球科学 研究生教育 质量

随着“科技兴国”战略的提出,研究生教育得到了国家和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研究生教育大国的行列,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如何应对挑战并解决问题,为地球科学事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当前地球科学研究生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之一。

一、地球科学研究生教育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学生考研目的不明确,思想动力不足

研究生作为国家着力培养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需要对我国的地球科学事业有所担当,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然而,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考研目的不明确,对自己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没有清醒的认识,仅仅是以能考上研究生为目标,对自己未来的专业和学业缺乏足够的了解。还有一部分人持有混文凭的态度。在美国,所有系科获得博士学位的平均时间达7年以上,人文社科博士甚至要超过8年,[1]而在我国,博士学位的获得一般只需要3-4年的时间,较低的时间成本,带来的实际利益却很多。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在找工作、申请职称、职务升迁等方面会比其他人有更多的机会,因此在部分人眼里,读博很大程度上成为获取更多资源、缓解就业压力的手段。

(二)地学专业知识不够,基本功不扎实

地球科学是一门探索性很强的学科,这主要由地质体本身的复杂性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决定的。地质体是极其复杂的研究对象,有复杂的物质成分,不同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结构方式,并且在漫长的时间和广袤的空间内经历一系列地质作用影响,所形成的地质现象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转化,造成了不同地区的地质体存在较大的区域特殊性。因此要求地学专业人员必须有很强的综合分析能力,能从复杂的地学现象和海量的信息中找出研究主线,综合各方资料对研究内容做出合理的解释,得出正确的论断。但是目前我国的传统教育方式主要为灌输式,学生养成单向接受的习惯,对具体问题缺乏想象力和观察力,缺乏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导致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薄弱。

(三)研究生导师队伍质量参差不齐

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实施者,是研究生科研、学术活动的指导者,也是研究生培养质量最主要的关系人和监督者。研究生期间的学习、生活、科研活动等,都有赖于导师的循循诱导与言传身教。总的来看,大多数导师都能认真负责地在学习和生活上给学生以关怀和指导,但在目前浮躁的社会大环境下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导师非专业职务较多,事务缠身,非业务活动繁多,无暇顾及学生;还有部分导师忙于课题,自己精力不够,便把任务分派给学生,部分学生表面上跟着导师做课题,实质是给导师打工,因此没有时间和精力投入自己所从事领域里的前沿问题的研究。

二、研究生教学质量下降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择业观的影响

地球科学是一门以观测为基础、探索性很强的学科。明末徐霞客经过30多年旅行,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作了详细记录,著成《徐霞客游记》;洪堡走遍了西欧、北亚、南北美,成为公认的近代地球物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我国地学教育的开拓者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李四光、刘东生等始终把野外调查活动作为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来对待,他们认为野外调查是全面提升学生专业素质的重要手段。[2]上述地球科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地学人才成长速度较慢,刚刚入职的工作者收入偏低的现象。而现今社会普遍浮躁,生活压力大,学生及家长对工作条件、薪酬、发展前景要求非常高,错误地认为从事地球科学领域的工作艰苦,因此对学生不具有吸引力。

(二)生源质量的影响

以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为例,每年转系转专业、出国读研的学生比例约为10%-15%,而这些学生基本是学习成绩优异,绩点排名前15%的学生。本科生拔尖人才的流失不仅对研究生的生源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而且对其他学生专业思想的稳定性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三)数量扩招的影响

自上世纪末期开始我国研究生招生数量就急剧增长,1997年全国录取研究生5.1万人,2013年招收60.8万人,增长了11.9倍。在地球科学专业方向,以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为例,研究生招生人数从建院之初的2001年的95人增加到2013年的196人,招生规模扩大一倍。同时我国还存在博士生数量过大的问题,国际研究生教育发达国家的博士生与硕士生的比例一般为1∶10,而我国已达到1∶6左右。[3]博士生人数比例过大势必会给指导教师带来时间和精力上的压力,影响学生培养质量。

(四)课程建设缺乏精品意识

目前研究生课程建设缺乏特色,缺乏产生精品和特色的机制和手段;有个别课程多年来讲授的内容未曾更新、太过陈旧,跟不上时展的要求;过多、过频开设新课,对新开课的教学目的、评估把关不严,从而造成培养的人才专业知识不扎实,缺乏创新能力,培养质量下降。

三、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对策

(一)加强研究生教育的过程管理,完善研究生培养制度

必须坚持思想教育和理论学习制度,坚定献身祖国地球科学事业的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实行综合考试、开题、预答辩以及学位论文匿名评审等制度,把握关键培养环节,抓好研究生教育的督促检查。通过加强科研的动态管理,做好量化考评、跟踪评估的工作。通过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调动导师和研究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

(二)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是巩固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为此,首先要提高导师的师德师风和学术造诣。一方面,良好的师风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导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高水平的科学研究能力是培养高水平的研究生的前提条件。其次加强导师队伍管理,通过引入评估、竞争和奖惩机制,提高导师的工作积极性。再次,优化导师队伍结构,选拔德才兼备的中青年人才补充到导师队伍中来,增强导师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三)建立分层次、多样化的培养目标

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国家提高国民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美国在上个世纪初和中叶分别迎来了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两次迅速发展时期,1958年与1940年相比,美国高校授予的硕士学位数增长了1.6倍,博士学位数增长了2.8倍。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生招生数量每年急剧膨胀,但是随着研究生人数的剧增,地学领域研究生的培养方向和制度却没有随社会与学生的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以2013年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为例,在统分统招的硕士生中有将近50%的学生选择与所学专业无关或关系不大的领域就业;在统分统招的博士生中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从事与专业毫不相关或应用型的工作。因此应当建立分层次、多样化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与制度,从大量培养学术性人才转向学术性、职业性、应用性并重的培养模式。

(四)加强对地球科学的宣传与普及

建国初期,国家百废待兴,急需地球科学领域的人才,当时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地学科学家,如李四光、王烈、丁文江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一些新学科的出现和地位的上升,地球科学的传统地位受到了挑战,发展空间受到挤压。虽然随着科技手段的不断创新,地球科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也在不断创新,但大众对此并不是十分了解,他们对地球科学的认识仍然停留在肩背背包、头戴草帽、手拿铁锤的60年代的印象,对地球科学的误解和“体面舒适”生活的追求给地球科学专业的招生带来非常负面的影响。因此加大地球科学知识的宣传与普及,提升地球科学的形象和感染力,培养学生对地球科学职业正确的认识、兴趣、职业观,是非常必要的。

四、结束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发,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我们应充分把握有利时机,正视当前地球科学研究生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弱点,不断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和体制,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为我国地球科学事业人才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地球科学论文:测绘专业地球科学概论教学模式

摘要:本文从课程国际化教学模式的探索出发,通过概述《地球科学概论》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其进行课程国际化的可行性。以武汉大学测绘学院为例,应用新版布鲁姆目标分类标准,简要探讨学院授课历史悠久的《地球科学概论》课程国际化的实施与改善。

关键词:《地球科学概论》;课程国际化;新版布鲁姆目标分类理论;测绘工程

一、引言

为了顺应国家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诉求,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课程国际化是必然的趋势,其中教师和学生的英语水平为国际化最基本的条件。近年来,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尝试开办多门双语或全英语课程,但由于教学内容专业性较强,使得课程国际化教学效果不大理想。课程国际化强调培养具有国际眼光和热爱祖国的“全球通”人才,课程具有开放性、共享性、通用性的特征。在学科课程选择上,应选择国际通用性强,能与国际接轨的课程[1]。《地球科学概论》课程以科学普及为核心的教学思想,着重培养地学思维而非传授技能[2],旨在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思考与相互交叉的意识,这是本学院开办该课程的主要目标。该课程具有课程国际化的基本特征,以双语或全英语进行教学能有助增加课程学习的趣味。本文以本学院为例,从课程教学现状分析出发,以新版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为依托[3],探讨《地球科学概论》课程国际化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二、《地球科学概论》课程与国际化教学现况

《地球科学概论》为测绘工程的通识必修课,本课程从宇宙出发,介绍宇宙起源、行星与恒星的关系、地球的演化,以至地球各圈层的特性、变化及其相互作用。随着地球科学与测绘技术交叉融合内容日益增加,课程在不同的章节中加入测绘技术在地球科学的应用与发展部分,让测绘工程学生建立起对地球环境、资源及灾害等问题的基本的认识,为此课程增加了测绘专业特色。随着我国对国际化办学、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视,有必要开展国际化课程,拓展我国学生的国际视野,同时吸引国际留学生,促进多元化文化背景与国际化办学基础[4]。本学院从2004年起,先后开始《大地测量学》、《工程测量学》、《GPS原理与应用》等双语精品课程,并纳入本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方案,教学模式表现为英文教材与中文授课相结合[5],但仔细考察该双语教学模式,其优势仅体现为对教学资源充分的使用。继上述双语教学实践,2012年引进外籍教授R.Tenzer,以全英语教授《物理大地测量学》课程,课程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生中按自愿原则,形成约30人的小班听课规模,达到了课程观念、目标、内容、过程及评价国际化的要求。《地球科学概论》作为引导前瞻性课程,课程国际化具有开放性、共享性、通用性的基本特征。一般而言,国际化课程成功的因素包括:发动者的作用、教师参与、资源、专业发展支持、学习领域、语言学习及技术[6]。从本学院条件看,课程内容可选择性进行深度与广度的调整,可以以测绘技术在地学应用出发,广泛介绍并导出与地球科学相互交叉的部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思考。目前,不少教师有国外学习的经验和背景,长期活跃在地球科学和测绘技术研究领域的前沿,使得课程国际化实施的可行性大大提高。

三、课程国际化教学实施

实行课程国际化教学,必须采用国外通用的教学理论。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布鲁姆在1956年提出了认知目标分类法,其后称为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随着网络的发展,Iz和Fok首次应用该目标分类法,为大地测量学的题目分类,以网络考试形式,评估学生对课程认知的水平,发现此分类法与学生认知的水平有较大的相关性[7]。随着现今的需求,该分类体系于2001年做出修订,从一维分类扩展到二维框架[8]。新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恰好提供了理论基础,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为了使《地球科学概论》课程目标明确、内容恰当、顺序合理、层次分明、考核高效,我们将应用新版的分类法,为实现测绘课程国际化提供理论应用的参考。1.新版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新版的分类法将教育目标的分类从一维分类体系扩展成二维框架: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知识维度分为四类:事实知识、概念知识、程序知识和元认知知识。认知过程维度由低至高分为六类: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新。此分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教学目标、过程与结果系统性的评估,已应用在《测绘专业英语》课程[9]。下面以《地球科学导论》[10]教材为例,说明其分类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2.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始端和末端,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与整个教学过程息息相关,最后亦为教学结果评估提供依据。要确立教学目标,首先要区分《地球科学概论》所包含的知识类型:(1)事实知识:明确地球科学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如地球是圆的事实;(2)概念知识:认知各种概念,如什么是地球系统、径流和蒸发量;(3)程序知识:认识输入和输出的计算步骤,如推算地球年龄的计算;(4)元认知知识:以上述知识综合理解和评价相关事物,如建立思维导图记忆知识[11]。上述教材可以确立教学目标,分为如下四层:(1)对地球科学有基本的认识:可通过了解和记忆事实知识,把握整个课程结构,与事实知识和元认知知识对应;(2)对概念知识的认知:可通过回答课后思考题理解并区分各种概念的类同与差异;(3)对某部分有深入的认知:可通过阅读书目文献与该部分知识相结合,以及与元认知知识对应,检测现有的理解水平;(4)对某部分有创新性的认知:能与相关学术前沿相衔接,可通过创新生成新的知识和认知。上述教学目标与此分类法认知过程维度相对应:(1)对应记忆:须记忆地球系统的基本知识;(2)对应理解和运用:须理解某一部分的知识并运用知识解答课后思考题;(3)对应分析和评价:须分析阅读书目中文献与该部分知识的相同和差异,并对其异同点进行评价;(4)对应创新:须对该部分知识融会贯通,并结合该部分相关学术前沿提出自己的观点。在具体实施教学活动中,须根据实际教学活动情况对教学目标加以调整,使之达到更好的效果。3.实施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途径,其实施须循序渐进。教师可在上课首5分钟播放地球科学课程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对后续的内容有大概的理解,随后通过教师讲解与活动便可达到记忆层次,透过教师互动提问和回答加深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课堂完结前,教师再次提出不同的思考问题,让学生有更宏观的理解,并在下次课再反复提问相关知识,达致元认知的体验。结合前沿学术文献或自选题目做1—2次口头报告,提出创新观点和看法,达致相互自主学习。目前互动率占课程四分之一,要达到课程国际化水平尚有一段距离。4.评估教学结果。教学结果评估是教学过程的直接反映,目的是检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下表是2015年的期末考试题型分类,分为简答题(8小题,32%)、论述题(4小题,36%)、分析题(2小题,32%)。通过上述的目标分类理论,对考试题型作出定量的评价(表1)。由上表统计,基础的记忆和理解层次占32%,运用和分析分别为18%和50%,分析部分比例较为臃肿,既没考核认知过程维度中的评价和创新部分,亦没涉及知识维度中的程序和元认知知识,体现了教学结果评估的缺陷,不利于评估学生评价和创新的能力,亦没顾及学生的操作(即程序)与联系和综合(即元认知)的能力。因此,采用此分类检测有助于教师更全面提高教学效率;未来可适度将比重放在评价和创新层次的知识上,在今后的考查中增加操作与联系和综合的内容。

四、结语

新布鲁姆目标分类法在国际化课程开展的技术上提供了较好的范例,将其应用于地球科学概论国际化教学实践中,有利于建立明确的教学目标,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高效地评估教学过程。以武汉大学测绘学院为例,此目标分类法结合学院政策的支持、良好师资的参与、充足经费的投入、以及全英语或双语的实施,能够有效推动课程国际化进程,而《地球科学概论》课程国际化的成功实行,也将为其他课程的国际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霍学深 贺清 肖翼忻 单位: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地球科学论文:依托地球科学实验室,开发特色校本课程

【摘 要】对于学校来讲,如何有效利用自身的资源打造出适合本校与学生的校本课程是必须要进行积极思考的问题。在文中从本校所拥有的地球科学实验室出发,就本校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介绍,以期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有效借鉴。

【关键词】校本课程;地球科学实验室;资源

一、以“地球科学”为核心的特色校本课程研究的背景

(一)学校特色发展的需要

教师根据高中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依托地球科学重点实验室和本区优质的地质资源,结合学校育人特色,开展适合高中学生特色校本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探索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学校特色化发展之路。

(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地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几乎辐 射到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因此在“地球科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鼓励教师进行多学科的整合,从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古生物学等方面深入研究,探索跨学科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型培养模式。各科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地球科学,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为研究性学习、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平台。

(三)丰富的校内外资源为依托

学校拥有先进的北京市地球科学重点实验室和一座现代化的天象馆,共计400余平方米。

门头沟地质资源非常丰富,在地质界素有“天然地质博物馆”、“中国地质工作摇篮”的美誉。丰富的地质地貌资源,为开展“地球科学”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资源保障。学校教师依托丰富的地质资源和地球科学实验室,积极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引导学生开展各种研究性性活动,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二、依托地球科学实验室,建构特色校本课程

(一)特色校本课程的组织形式

1.基础性课程――基础知识学习

基础性课程主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地球科学基础知识的普及,开展地质科普讲座,创造科研氛围。

2.探究性课程――地学实验研究

探究性课程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以地球科学实验室为依托,在高一高二年级通过双向选择,针对一些对地球科学充满热情、拥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拔尖学生,开设大学先修课程和微课题研究活动,并聘请大学教授、科普场馆的专家等对学生进行辅导,通过小课题研究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

(二)整合优势资源,对校内外资源进行教学化开发

1.校茸试

学校内部的课程资源非常丰富,目前已经建成一座现代化的天象馆、完善了拥有二十年观测历史的地震监测室,还有北京市“地球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丰富的校内资源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设备保障。地球科学实验室有先进的天文望远镜、各种各样的岩石矿物,还有内外力作用模拟台等,教师以此为依托,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层次和能力,积极开发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

2.校外资源

北京市拥有丰富的科技、文化与教育等资源,在地球科学系列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过程中,学校积极与高等院校和科普场馆建立联系,不断的进行课程资源的积累和课程特色的开发,如走进灵溪地质科普走廊、参观中国地质博物馆、探寻沿河城古火山口等,形成以“地球科学”为核心的探究类校本课程,并使之系统化、科学化。

(三)“跨学段、跨学科”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课程模式

1.初高中跨学段阶梯式培养模式

我校是一所典型的具有初高中的完全中学,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 不断尝试初高中衔接创新人才的培养研究,包括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转变、课程内容的整合与完善,以及在此推动下的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美丽的石头会说话》在开发课程中,也在不断的尝试与实践,将课程进行分段分类有效整合,面向初高中学生开展参观中国地质博物馆、科普讲座、野外地质考察等活动,引导不同阶段的学生共同参与和交流。

2.物化生跨学科合作式培养模式

教师从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古生物学等方面深入挖掘岩石的特点,如生物教师结合化石讲解地球的古环境,化学教师结合分子式探索不同岩石的成分,物理教师结合物理知识探索变质岩的形成等,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岩石矿物的成因和特征,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为研究性学习、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平台。

三、以“地球科学”为核心的特色校本课程建设的实施效果

(一)转变了学生的思维

在学习和参加的各种地质考察过程中,面对美丽的大自然,丰富多彩的地质地貌景观等,学生的情感被激发,更加热爱周围的一切,开始尝试着用发现的眼睛看待周围的一切。在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学校还聘请高等院校和科普场馆的专家对学生进行指导,在与教授们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思维更加活跃,学会了思考与质疑,科学素养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对地球科学充满了好奇与向往。

(二)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在校本课程开放与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在成长,教师也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在活动设计过程中,教师依托区域地质资源和地球科学实验室,积极进行特色实践活动开发与研究,地质知识不断丰富、专业素养不断提升。在课程建设与考察过程中,学校鼓励教师外出考察,积极聘请高等院校与科普场馆的专家、教授对教师进行培训和指导。

(三)丰富了学校校本课程形式

依托地球科学实验室建构特色校本课程,丰富了学校课程形式,为创新实践类课程重要组成部分,在打造学校特色,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地球科学”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实现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同成长、共进步。在此基础上,学校将对该课程的内容与形式进行不断的提升与完善,力争成为学校的品牌,师生的幸福港湾。

地球科学论文:提高地球科学学科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探讨

摘要: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高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一个重要的教学过程,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中最后一个综合性的必修实践课程。本文结合近几年地球科学学科毕业设计(论文)(以下简称为毕业设计)的实践探索,提出了建立完善的毕业设计的规章制度,保证管理过程和监督到位,严把审题关、选题关,提高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和毕业生对毕业设计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提高地球科学学科毕业设计的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地球科学;毕业设计;质量

一、引言

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关键手段,是大学四年教学过程的综合性实践环节。地球科学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理论课程之外,还以野外实习教学和室内实验教学为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等的培养。这些特点决定了地球科学学科相关专业的毕业设计在开展过程中要从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提高毕业设计完成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本文结合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近几年来的实践教学管理和探索,将所采取的组织管理具体办法进行论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加强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和实施

(一)建立完善的毕业设计制度与机构

1.在学校毕业设计工作条例的基础上,根据地球科学学科的特点,地球科学学院于2015年10月份修订了地球科学学科的毕业设计教学大纲。大纲明确指出,应使学生对所学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的知识体系得到综合应用和深化,使学生明确和掌握地质、石油工程和勘探技术方法,能够综合应用各种知识和技术按照行业相关标准进行相应的研究和设计。

2.针对学科特点,学科组制定了详细的毕业设计实施细则,明确了其工作流程及各个环节的质量要求及相应措施,使每位指导教师和毕业生都能有章可循,实现规范化管理,严格按照学校教务处毕业设计工作条例及地球科学学科毕业设计工作部署指导和完成毕业设计。

3.专门成立以教学院长为组长的毕业设计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教学院长、教学委员会主任、专业系主任、教学秘书等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对毕业设计期间的学生情况、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等开展讨论和审核,并具体开展工作,同时落实合作指导企业导师,每年至少选派15%以上的学生到油田或相关单位进行毕业设计工作。

(二)毕业设计管理制度的实施措施

严格的规章制度是搞好毕业设计的关键因素,客观上由于毕业设计与课堂教学差别的存在,导致主观上学生存在放松意识,一定程度上导致毕业生对毕业设计的精力投入不够。因此学院狠抓管理,严格考勤制度,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对违反规定无辜缺勤累计一周者,取消其毕业设计答辩资格,既保证了毕业设计质量,同时也提高了毕业生对毕业设计重要性的认识。这样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能够为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严把毕业设计题目审核关和学生选题关

(一)毕业设计题目申报及审核

在毕业设计的题目申报上,要求毕业设计题目既要考虑题目内容、难易程度、工作量、知识覆盖面等是否能满足本科教学基本要求,又要和生产科研相结合。我们规定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申报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毕业设计内容必须是指导老师正在进行的或者刚结束不久并有待深入分析研究的科研真题、生产真题、工程设计等类型题目,每个题目必须有充分的文献资料、分析化验资料、生产实际资料支撑,使每个学生的毕业设计经过努力能够完成。

2.毕业设计题目必须首先认定题目的来源、深度、范围等符合本科学生在校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实际情况,然后上报系里经主管系领导审核并对需要整改的题目提出修改意见通知相关老师进行整改,直至审核批准才能通过,各系审核修改后再同意上报学院毕业设计领导小组进行二次审核,确保题目符合理工科本科教学要求。

3.学院与油田企业、科研院所合作指导的毕业设计题目要求学生到现场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且题目必须反映当代地球科学发展水平,并坚持一生一题。

(二)重视学生选题环节

选题是毕业生完成高质量论文的关键所在。毕业设计题目申报完毕后,根据题目类型、研究方向,经地球科学学院相关系主管领导、学院毕业设计领导小组两级审核后进入学院毕业设计选题系统,学生在网上选择各自感兴趣的题目和导师,选题完成一周内,学生和导师见面交流。

为了体现毕业设计选题的公开、公正性和方便、实用性,地球科学学院开发了毕业设计管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以下功能:①题目查询:对提供的毕业设计题目可按导师、题目等关键字进行查询、浏览参考。②学生选题:学生根据自己意向选择毕业设计题目。③选题管理:实行师生双向选择。④网上操作:该系统从征题、选题、题目查询、成绩管理等都在网上操作,师生可以通过网络充分交流。这样既避免了选题的盲目性,也有利于因材施教[1],进一步保障了题目申报、学生选题的规范管理。

四、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师生间的交流

(一)优化指导教师团队,合作指导学生

在毕业设计的完成过程中,指导老师的专业知R和能力水平会直接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高低。毕业设计是综合性的实践教学过程,涉及到的知识面较宽,不仅需要具备扎实而系统的理论知识,同时也需要丰富的工程实践知识和科研背景[2]。例如,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一些老教师有着相当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甚至有的有多年的油田企业工作经历,但对一些新型软件不熟悉;而近几年新引进的年轻教师,都具有博士学位,具有丰富的科研经历,但是在与学生沟通、交流方面经验不足。因此,地球科学学院提倡让老-中-青年教师组成指导教师梯队,进行分工合作,从而可对学生进行互补式指导,有效提高地球科学学科毕业设计的质量。

(二)化毕业设计阶段师生间的交流

指导教师和所带学生之间的定期、有效互动是一篇毕业设计高质量完成的基本保证。地球科学学科的教师一般都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有时会出现投入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精力和时间不足;而毕业生也同时面临找工作、考研面试等不能保证潜心做好毕业设计,这种双向的不确定性导致大多数师生间缺乏交流。地球科学学院在此问题上参考研究生的管理模式,即在毕业设计期间,学生都要参加课题组组会和毕业设计开题答辩、中期答辩,同时要保证组会要定期进行开会研讨,以使学生养成按计划开展工作的良好习惯。无论是毕业设计前期的任务书下达、查找阅读文献、中期的实践内容,还是后期的数据分析、按照格式撰写论文,都必须做到指导教师与学生的密切交流,确保毕业设计的进度和质量。[3]

五、结语

近几年,地球科学学院对如何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进行了初步改革和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本科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学生取得了一系列学术成果,发表了一些有价值的学术论文,比如程文杰(学号201108007)同学于2015年7月在《地球》刊物上《孕育黑金的沃土―缺氧沉积》;孙跃东(学号201205213)同学于2016年4月在《地球科学前沿》《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等,这些都是毕业设计期间,学生结合自己的毕业设计研究方向主动探究、指导老师密切参与的结果,并且得到了学校主管部门的一致好评。

地球科学论文:测绘专业《地球科学概论》课程国际化教学模式的初探

摘要:本文从课程国际化教学模式的探索出发,通过概述《地球科学概论》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其进行课程国际化的可行性。以武汉大学测绘学院为例,应用新版布鲁姆目标分类标准,简要探讨学院授课历史悠久的《地球科学概论》课程国际化的实施与改善。

关键词:《地球科学概论》;课程国际化;新版布鲁姆目标分类理论;测绘工程

一、引言

为了顺应国家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诉求,推进际化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课程国际化是必然的趋势,其中教师和学生的英语水平为国际化最基本的条件。近年来,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尝试开办多门双语或全英语课程,但由于教学内容专业性较强,使得课程国际化教学效果不大理想。

课程国际化强调培养具有国际眼光和热爱祖国的“全球通”人才,课程具有开放性、共享性、通用性的特征。在学科课程选择上,应选择国际通用性强,能与国际接轨的课程[1]。《地球科学概论》课程以科学普及为核心的教学思想,着重培养地学思维而非传授技能[2],旨在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思考与相互交叉的意识,这是本学院开办该课程的主要目标。该课程具有课程国际化的基本特征,以双语或全英语进行教学能有助增加课程学习的趣味。

本文以本学院为例,从课程教学现状分析出发,以新版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为依托[3],探讨《地球科学概论》课程国际化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二、《地球科学概论》课程与国际化教学现况

《地球科学概论》为测绘工程的通识必修课,本课程从宇宙出发,介绍宇宙起源、行星与恒星的关系、地球的演化,以至地球各圈层的特性、变化及其相互作用。随着地球科学与测绘技术交叉融合内容日益增加,课程在不同的章节中加入测绘技术在地球科学的应用与发展部分,让测绘工程学生建立起对地球环境、资源及灾害等问题的基本的认识,为此课程增加了测绘专业特色。

随着我国对国际化办学、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视,有必要开展国际化课程,拓展我国学生的国际视野,同时吸引国际留学生,促进多元化文化背景与国际化办学基础[4]。本学院从2004年起,先后开始《大地测量学》、《工程测量学》、《GPS原理与应用》等双语精品课程,并纳入本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方案,教学模式表现为英文教材与中文授课相结合[5],但仔细考察该双语教学模式,其优势仅体现为对教学资源充分的使用。

继上述双语教学实践,2012年引进外籍教授R.Tenzer,以全英语教授《物理大地测量学》课程,课程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生中按自愿原则,形成约30人的小班听课规模,达到了课程观念、目标、内容、过程及评价国际化的要求。

《地球科学概论》作为引导前瞻性课程,课程国际化具有开放性、共享性、通用性的基本特征。一般而言,国际化课程成功的因素包括:发动者的作用、教师参与、资源、专业发展支持、学习领域、语言学习及技术[6]。从本学院条件看,课程内容可选择性进行深度与广度的调整,可以以测绘技术在地学应用出发,广泛介绍并导出与地球科学相互交叉的部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思考。目前,不少教师有国外学习的经验和背景,长期活跃在地球科学和测绘技术研究领域的前沿,使得课程国际化实施的可行性大大提高。

三、课程国际化教学实施

实行课程国际化教学,必须采用国外通用的教学理论。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布鲁姆在1956年提出了认知目标分类法,其后称为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随着网络的发展,Iz和Fok首次应用该目标分类法,为大地测量学的题目分类,以网络考试形式,评估学生对课程认知的水平,发现此分类法与学生认知的水平有较大的相关性[7]。

随着现今的需求,该分类体系于2001年做出修订,从一维分类扩展到二维框架[8]。新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恰好提供了理论基础,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为了使《地球科学概论》课程目标明确、内容恰当、顺序合理、层次分明、考核高效,我们将应用新版的分类法,为实现测绘课程国际化提供理论应用的参考。

1.新版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新版的分类法将教育目标的分类从一维分类体系扩展成二维框架: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知识维度分为四类:事实知识、概念知识、程序知识和元认知知识。认知过程维度由低至高分为六类: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新。此分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教学目标、过程与结果系统性的评估,已应用在《测绘专业英语》课程[9]。下面以《地球科学导论》[10]教材为例,说明其分类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2.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始端和末端,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与整个教学过程息息相关,最后亦为教学结果评估提供依据。要确立教学目标,首先要区分《地球科学概论》所包含的知识类型:(1)事实知识:明确地球科学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如地球是圆的事实;(2)概念知识:认知各种概念,如什么是地球系统、径流和蒸发量;(3)程序知识:认识输入和输出的计算步骤,如推算地球年龄的计算;(4)元认知知识:以上述知识综合理解和评价相关事物,如建立思维导图记忆知识[11]。

上述教材可以确立教学目标,分为如下四层:(1)对地球科学有基本的认识:可通过了解和记忆事实知识,把握整个课程结构,与事实知识和元认知知识对应;(2)对概念知识的认知:可通过回答课后思考题理解并区分各种概念的类同与差异;(3)对某部分有深入的认知:可通过阅读书目文献与该部分知识相结合,以及与元认知知识对应,检测现有的理解水平;(4)对某部分有创新性的认知:能与相关学术前沿相衔接,可通过创新生成新的知识和认知。

上述教学目标与此分类法认知过程维度相对应:(1)对应记忆:须记忆地球系统的基本知识;(2)对应理解和运用:须理解某一部分的知识并运用知识解答课后思考题;(3)对应分析和评价:须分析阅读书目中文献与该部分知识的相同和差异,并对其异同点进行评价;(4)对应创新:须对该部分知识融会贯通,并结合该部分相关学术前沿提出自己的观点。在具体实施教学活动中,须根据实际教学活动情况对教学目标加以调整,使之达到更好的效果。

3.施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途径,其实施须循序渐进。教师可在上课首5分钟播放地球科学课程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对后续的内容有大概的理解,随后通过教师讲解与活动便可达到记忆层次,透过教师互动提问和回答加深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课堂完结前,教师再次提出不同的思考问题,让学生有更宏观的理解,并在下次课再反复提问相关知识,达致元认知的体验。

结合前沿学术文献或自选题目做1―2次口头报告,提出创新观点和看法,达致相互自主学习。目前互动率占课程四分之一,要达到课程国际化水平尚有一段距离。

4.评估教学结果。教学结果评估是教学过程的直接反映,目的是检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下表是2015年的期末考试题型分类,分为简答题(8小题,32%)、论述题(4小题,36%)、分析题(2小题,32%)。通过上述的目标分类理论,对考试题型作出定量的评价(表1)。

由上表统计,基础的记忆和理解层次占32%,运用和分析分别为18%和50%,分析部分比例较为臃肿,既没考核认知过程维度中的评价和创新部分,亦没涉及知识维度中的程序和元认知知识,体现了教学结果评估的缺陷,不利于评估学生评价和创新的能力,亦没顾及学生的操作(即程序)与联系和综合(即元认知)的能力。因此,采用此分类检测有助于教师更全面提高教学效率;未来可适度将比重放在评价和创新层次的知识上,在今后的考查中增加操作与联系和综合的内容。

四、结语

新布鲁姆目标分类法在国际化课程开展的技术上提供了较好的范例,将其应用于地球科学概论国际化教学实践中,有利于建立明确的教学目标,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高效地评估教学过程。以武汉大学测绘学院为例,此目标分类法结合学院政策的支持、良好师资的参与、充足经费的投入、以及全英语或双语的实施,能够有效推动课程国际化进程,而《地球科学概论》课程国际化的成功实行,也将为其他课程的国际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地球科学论文:发挥地质工作者在地球科学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摘 要 本文从文化与地球科学文化入手,认为建设与发展地球科学文化,传播地学知识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必然要求;通过分析地质工作者所具有的特质,认为地质工作者是地球科学文化传播的支柱力量,要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以期通过发挥地质工作者作用,建设与发展地球科学文化,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用文化的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关键词 文化;地球科学文化;传播;地质工作者

人类演化进程中自始至终都贯穿着文化这一主线,它伴随人类的产生与发展而产生、积淀、升华,是社会实践与人类文明的必然产物。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物质文化生活愈加丰富,文化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中的作用更加突显。可以说,文化已经变成一种战略资源和宝贵财富,在是一个民族、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成为提高全民整体素质的根本所在。用文化的力量促进社会的发展已经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

时代的发展呼唤文化的提升、文化的创新与文化的重塑。在这一过程中,地球科学文化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一方面,地球科学的发展要求地球科学文化的进步。科技与文化的相互需求、互动共进是人类文明演化的特点,也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一种趋势。从地球科学的整个发展过程来看,地球科学的探索史也是地球科学文化的发展史。目前,在文化、经济、科技一体化趋势下,地球科学文化不仅仅具有意识形态特征,它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生产力;另一方面,地球科学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的子体系,地球科学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一脉相承。从最初的山顶洞文化到人对各种自然现象的认识乃至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等,文化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进程几乎都能看到地球科学文化的影子。无怪乎有人说“中华地学文化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文化创新史”。地球科学文化的加强必将启迪人们反思自己的文化,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及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

地球科学的进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地球科学不仅仅要作为一种专门知识被人们接受,而且要作为一种文化在全社会传播,要深入到大众的理解中。建设与发展地球科学文化,传播地学知识是人类应对日益严重的社会和自然挑战、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必然要求。发展地球科学文化最基本的是要在地球科学与公众之间架起桥梁[ 1 ]。发展科学事业,推动国家高技术的发展,是科技工作者的职责。普及科学技术也是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这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是历史的发展与变革赋予他们的使命。“在历史上,科学普及一直是科学家与公众交流勾通的重要方式,也是科学家服务于社会的重要途径。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科学家始终将科学普及视为自己责无旁贷的使命,因此,科学家的双肩上同时担有两个重任,一个是探索和揭开科学的奥秘,另一个同样重要的任务是把科学告诉公众”[2]。在地学领域,地球科学文化的普及与传播,就是地质工作者将地学知识通过各种途径告诉给公众,深入到普通民众的理解中。

传播地球科学文化应以“普及地学知识,提倡地学方法,传播地学思想,宏扬地学精神”为己任,以提高公众地学文化素养为宗旨,以促进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为归宿。其中首先涉及的是“人”的作用,在建设地球科学文化的过程中只有充分发挥地质工作者的作用,才能真正构筑起地球与人类协调发展的坐标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当然,地球科学文化的传播与普及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化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许多人的工作才能完成。但,其中地质工作者是地球科学文化普及与传播的支柱力量,这是由他们的特质决定的:

第一,地质工作者是地学知识的掌握者,他们工作在第一线,地质行业的第一手资料来源于他们。因此,地质工作者具有传播地球科学文化的先天优势。这是地质工作者能够承担起传播地球科学文化责任与义务的基础条件。

第二,地质工作者因其工作的性质而具有丰富的阅历。江河湖海、山川平原,处处留下的足迹为地质科学文化的普遍传播拓开道路的同时为地质工作者开展地学文化传播准备了丰富的素材。

第三,地质工作者中的很多都是多才多艺,能够将专业的知识与成果开发转化成为适合不同层面人群理解接受、能广泛传播的文化产品。使地球科学文化传播具有丰富的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更有利于地学知识向全民文化的转化。

第四,地质工作者具有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精神。从中国地质事业起步开始,地质工作者就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不懈、拼搏进取。地质行业精神是地质工作者传播地球科学文化并不断取得进步的精神保证。

另外,地质工作者普遍受到过较好的教育,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理解力强、嗅觉敏锐,能够利用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开展传播与普及地球科学文化的工作。

地质工作者所具有的优势与特点要求他们走在建设与发展地球科学文化的前沿,承担起发展、传播地球科学文化的责任与义务。地质工作者要率先研究、总结与发展地球科学文化,认识其内涵,积极营造良好的地学文化环境和社会氛围,让全社会认同地球科学文化。作者认为,传播地球科学文化,担负起历史使命要求地质工作者首先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第一,转变观念,否定地球科学是地质工作者的专利,这是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建设地球科学文化的前提条件。地质工作者要在建设和发展地球科学文化中有所作为就必须跳出行业的小圈子,着眼于整个社会的需要,使地球科学文化植根于地质队伍,繁茂于普通民众。

第二,加强学习,在进一步加强地质工作力度,储备地学各分支学科知识的同时,认清自己在传播地球科学文化方面的责任,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努力在地质行业内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为地球科学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强根固本。

第三,重视文化产品,按照市场规律运作,在充分利用、整合现有资源基础上、加强研究、不断创新、推出有特色、有市场的地学文化精品,不断创作出高水平、影响广泛的科普作品,推动地球科学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发展。

第四,强化行业精神。地球科学文化的传播与普及、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长期庞大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地质工作者充分发挥地质行业精神,长期努力、坚持不懈。

第五,地质行业的决策者,是地质工作者群体的重要一分子,应该在地学文化的传播与普及过程中积极创造条件,改善环境,建立、健全机制,为发挥地质队伍的作用提供更好的政策支持和财力、物力保证。

地球科学文化的普及宣传工作是地质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但仅有行业内人员的参加还是不够的。“科普工作应该是一项既定国策”,应该受到全国上上下下、各行各业的普遍重视[3]。地球科学文化融入社会能够引导人们探索面临的全局性、系统性问题,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观,可以为地质工作者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地质事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我们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用文化的力量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