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铁路运输安全论文

时间:2022-05-21 03:31:38

序论:在您撰写铁路运输安全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铁路运输安全论文

铁路运输安全论文:关于铁路运输安全的主要问题分析

摘 要:铁路运输安全是铁路工作的重中之重,铁路运输安全问题频出。针对铁路运输安全问题,本文研究了铁路运输安全工作存在的不足,从“人”“机”“环境”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其影响,提出了铁路安全管理的举措。

关键词:铁路运输 安全 问题

引 言

铁路运输安全是铁路运输系统的核心目标,是铁路运输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障。铁路运输必须始终坚持将安全工作摆在首位。近年来,随着铁路的大规模建设和广泛提速,并且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给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对铁路运输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铁路运输安全形势波动较大,重大、特大事故常有发生,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其不适应。

1.铁路运输安全工作存在的不足

我国铁路安全面临巨大的压力,形势十分严峻。根据调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1)快速的工业化进程给铁路运输造成沉重的压力

我国在逐步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实施现代化的进程中,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发展加快,危险货物的运输量不断增加,潜在的安全隐患增多。同时,城市化带动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向城市,地区之间、城市之间的人员交流频繁,铁路运输的客流量显著增加,运输负荷较重,铁路运线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2)地质灾害频繁造成众多事故

我国地形复杂,气候多变,近年来的灾害较多,如洪水、地震、山体滑坡造成路基坍塌、桥梁断裂、线路中断。这给铁路运输安全造成重大隐患。自青藏铁路运营来,如何保证在高寒缺氧、生态脆弱、多年冻土、雷电频繁、常年风沙下稳定安全的运行,也是铁路安全工作的一个难题。

(3)管理体制改革给运输安全带来诸多挑战

自2005年铁道部实施全路撤销铁路分局,实施铁路局直管站段体制和运输生产力布局大范围调整以来,安全基础建设要不断深化,新体制下的安全管理体系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新的安全检查监督制度要尽快建立和健全,这些都是新的命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4)管理人员责任意识淡薄、管理水平低下

我国铁路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够,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于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业务能力。当管理人员责任意识淡薄,存在得过且过的思想时,安全工作隐患重重。

2.铁路运输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2.1铁路运输中“人”的影响分析

铁路运输系统人员子系统中的“人”是指作为工作主体的人(操作人员或决策人员)。在整个运输生产的组织和指挥,运输设备的操纵和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作业计划的拟定和下达,以及环境的适应和优化,都要靠人来完成,人在整个铁路运输系统中起着主导作用。

2.2铁路运输中“机”的影响分析

铁路运输系统中的“机”是指人所控制的一切对象(设备或生产过程)的总称,如铁路行车系统的线路、车站、机车车辆、通信信号等。铁路运输存在的设备种类多、数量大、整体性强、延伸面广,配置分散、连续运转、冲击剧烈、自然力影响大、设备有形损耗严重,运用中设备监控难度大、故障处理时间紧等不利因素。

2.3铁路运输中“环境”的影响分析

铁路运输系统环境子系统是由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作业环境三个要素构成的,由于人和机总是处于特定的环境中工作,环境不断地对人和机产生着各种影响,进而影响着运输安全。

3.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举措

从目前情况来看,在实施安全管理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以下几个重点。

(1)建立高效、完善的安全管理体制,落实安全监管的责任

要针对铁路快速发展的实际,认真分析当前安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具有超前思维的安全管理体系、机制,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和机制,进而把握安全主动性,向路内、路外提供可靠的安全保证。

(2)预防为主,提高预警,完善安全监管的考核评价机制

要坚持“预防为主,提高预警”的原则,将安全事故防患于未然,扼杀于萌芽。通过建立合理有效的安全监管考核机制,逐级开展安全监管职责的履行情况的考核,从而促进安全责任的有效落实。要健全和完善安全监管考核评价机制。

(3)依法构建社会公众和地方政府参与铁路运输安全监管的途径和制度

铁路运输安全关系到沿线人民群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社会公众有对安全保护工作的知情权和监管权。如发现有危害铁路运输安全的行为,应该向监管机构或者政府部门报告,铁路部门应该依法接受社会公众对其安全工作的监督。

(4)转变干部工作作风,提高员工业务素质

领导干部要转变工作作风、不搞形式主义,确保每项工作落到实处。从实际出发,完善、补强安全管理体系,并做到适用、可操作。要认真研究各个岗位、作业环节的关键点,同时对关键点实施有效的对策措施。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对待不同时期、不同情况要把握方向,不能一概而论,避免走向两个极端。

同时,要加强职工业务学习,对职工业务进行有计划、分步骤定期培训考试,使职工业务素质稳步提升。并且,要坚持优胜劣汰原则,通过竞争上岗、职工评议等各个方面综合评定职工,实现优胜劣汰,增强职工危机感,促进职工业务素质提高强化其安全意识。

4.总结

安全是铁路运输永恒的主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铁路要取得并保持其优势,就必须在改善服务质量和保证安全上下功夫,其中安全是基本前提。我国铁路运输虽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并在工作中存在不足,但铁路系统自上而下的工作及改革不可磨灭。本文针对铁路安全的分析和建议,可以为铁路安全运营提供一定的参考。

铁路运输安全论文:浅谈铁路运输安全

摘要:铁路运输是目前我国采取主要的运输方式,因此,它的运输安全问题不仅影响着个人的经济利益,同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保障,所以我们要切实采取可行措施提高我国铁路运输安全。本文以铁路运输安全的影响因素为基础,提出了目前我国铁路运输安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对策

一、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因素

铁路运输是一项受到铁路内部和外部因素共同影响的行业,但是,所以从铁路的内部和外部两个主要部分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

第一,铁路从业人员的个人原因影响铁路运输安全。铁路运输从业人员的个人过错是造成铁路运输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目前,从铁路运输的综合情况来看,从业人员的个人原因对铁路运输安全的影响主要是,铁路的管理者对于铁路运输管理并不严格,而且对运输过程中一些细节事物也不予以重视,而且管理人员对铁路运输的管理不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以致对运输中的所有人员的工作实施细则造成不良影响,此外,人员也缺乏铁路运输相关方面的知识和素质,使得在运输中出现突发问题无法给以技术解决。最后是对铁路运输中的安全问题与经济问题的谁是主体的问题给以混淆。使得人员的主观原因严重威胁到了铁路运输安全。

第二,铁路运输设备陈旧或更新影响铁路运输安全。铁路的修建和铁路列车的设计都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程,同样,他们的使用时间也一般较长。但是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这些运输设备没有经过及时的维修,难免出现失控的现象而出项安全问题。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新型的铁路运输设备不断的出现,而面对这种情况却往往缺乏高技能与素质的人员,而原来的使用、维修规范无法适用于新型的铁路运输设备而导致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会导致铁路出现的问题无法得到完善的解决,进而影响到铁路运输的安全。

第三,铁路运输相关的外部因素影响铁路运输安全。上面的两种影响因素都是从铁路的内部角度进行分析。而外部因素主要包括铁路运输的自然环境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自然环境主要是指铁路在运输的过程中遇到的天气问题,其中隐含的因素就是自然环境导致铁轨出现故障进而导致铁路运输没有安全保障。而社会环境就是在投入铁路及列车建设时的投入资金和技术原因,这些从根本上影响着铁路运输的安全。此外,还包括铁路和火车在使用过程中的检修和维修。这种影响因素是影响铁路运输的外部因素,同时也是从客观角度而谈的。

二、目前我国铁路运输安全所存在的问题

从20世纪后,伴随着我国大量铁路的修建,也发生了很多大型的铁路安全事故,其中还包括了铁路客运运输,而且从我国对铁路运输安全的调查数据中我们也可发现,我国在铁路运输安全的保障方面还很薄弱,存在着很多影响运输安全的隐患。

第一,铁路运输安全意识淡化。不仅是铁路,很多运输方式中都存在着安全意识淡化的问题,在人们的认知中,都是认为铁路修建技术是先进的,而设备也是最新型的,所以不存在安全隐患,因此,人们在行车运输途中在思想上和心中并不存在过度的安全意识。进而所采取的保护措施也会有所简化,甚至根本没有安全保护措施。最为严重的是一些铁路的从业人员在进行安全教育时也不加以重视。这种现象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就会导致在铁路运输真正出现安全问题时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自保。

第二,对铁路运输事故等安全问题处理不及时。这种现象在现代社会中常常见到,都是在危险真正出现后才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然后派出大量的人员进行事故调查,暂时性的引起了重视。而且在对安全问题的处理也都会随着事故的发生而延后,而且在善后的过程中对相关人员的处罚也不到位,以致他们今后仍会对安全问题松懈。因此,对铁路运输事故的处理不及时的长期发展会使一些员工对安全问题产生麻痹,即使发生事故也漫不经心,导致安全保障滞后。

第三,对铁路运输缺乏科学的管理方式。在铁路运输中,往往都是采用形式单一,操作简单的管理方式,但是随着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这种传统的管理方式也不再适用。因为,传统的管理方式对于现代铁路运输管理使得信息传递滞后,而且对于管理目标缺乏考核标准所以无法切实落实管理制度。

第四,缺乏铁路运输安全问题的相关奖罚制度。任何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说都要从人的角度入手。而对于目前我国的铁路方面却缺乏严格的强制制度,致使人员松懈。尤其是对相关事故处理人员实施的惩罚不到位,使得这些人员很快就会忘记自己所受到的处罚而无法充分意识到安全的隐患问题。

三、解决铁路运输安全问题的对策

面对铁路运输方面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要积极的采取措施给以解决,以下就是对解决相关问题的几点对策。

第一,提高铁路运输安全的安全理念。尽管制度法律对人们的行为起到一定的强制作用,但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铁路运输的安全问题,就要从人的角度入手,即是提高人们对于铁路运输安全的理念。所以,为了实现这个目的,首先可以对人们进行适当的安全指导,使铁路从业人员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乘客,要加强他们的安全乘车意识,将他们的安全意识与道德行为及逆行那个统一,以对铁路运输安全起到最基本的保障。其次,制定并执行相关的法律,用强制性的手段来为人们进行安全教育,但是在实施法律的同时并不提倡忽视情的作用,因此要做到寓情于法,在以“法”为主的安全教育中,融入情的本质特征,这样才能够将群体的氛围相互融合。

第二,实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机制。有了安全制度作为指导,还要有先进的管理方法,将安全问题充分的融入管理方式中,不仅使铁路运输的从业人员和乘客意识到安全保障,同时也能够对运输过程中出现的突发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和解决,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更多的保障。而实施安全管理机制就是要对传统的管理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打破旧的管理观念,指导铁路人员能够积极的融入到铁路安全的保障中,同时要建立全方位的信息传递模式,使铁路运输出现问题能够及时,准确的传递到上层管理人员中以便进行解决措施的制定。

第三,提高铁路运输从业人员的工作素质。铁路安全建设同时也是人文素质的建设,而铁路从业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铁路的服务质量,所以只有从铁路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入手,才能够使铁路安全素质的得到全面开展和建设。同时,铁路人员素质的提高也会转变为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动力,而且专业而素质高的工作人员在面对铁路事故时也能够从容面对,在保证自己冷静的同时帮助乘客冷静下来,再进行适当的自保措施。

第四,重视已发生事故的相关信息。铁路的个性工作都是相互关联的,所以,对于以前发生的事故的相关信息可以为今后避免出现相关的安全问题提供信息。对事故发生的相关数据也会为事故处理技术的提高提供依据,并能够将事故发生的责任分摊到事故的直接人员。同时通过对事故原因的分析可以指导铁路运输提高相关方面的管理,使事故的发生原因更加准确而客观,以减少出现类似的问题。

总之,铁路运输要有安全方面的保证,在运输行业的激烈竞争中,只有效率及速度是不够的,只有在此基础上将铁路运输的安全服务提高上去,才能够保证铁路运输快速发展。

铁路运输安全论文:我国铁路运输安全问题分析与研究

摘要:文章分析了铁路运输安全的影响因素,针对不同的情况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影响因素;安全分析;解决建议

一、铁路运输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运输从业人员主观过错的影响

运输人员主观过错方面的影响因素,是造成铁路运输安全问题的最大隐患。目前,铁路运输从业人员主观过错影响安全的具体表现主要有以下方面:管理者抓安全工作管理不严、作风不实;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现象较为普遍;人员素质不高,思想、情绪不稳定;安全管理手段和方法比较落后;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没有摆正。

凡事都应遵循法规、准则,安全也不例外。幸福和痛苦,仅在一念之差,只缘于你触碰了那本不该碰的“高压线”。安全关乎你、我、他,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有可能以你、以我、以他,甚至更多的无辜生命为代价,在岗一天,就要尽职一天。岗位上的一时疏忽,也许留给你的是一世的苦痛与不幸。

安全责任,重在落实。

纵观历往,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导致的安全事故,事后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取得教训,大多都是因为人的安全意识未到位、物的隐患未消除系列问题所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不管是什么,但都不是大家所愿的。

既然发现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放任问题而不顾,一味地追究责任,急于惩处责任人。对于已经存在的事实,我们不能推诿卸责,相反地,应该理性面对,有所担当,敢于担负责任;遇到问题迎难而上解决问题,尽可能的将伤害减至最小范围内,尽最大努力将伤害和损失减至最小范围内。

从以往发生的事故案例中,我们可以找出或者看到当下发生事故的身影。我们无法做到未卜先知,却可以通过事后所总结的经验教训,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到防微杜渐,确保我们日后不再重蹈其覆辙。

安全问题要日日讲、月月讲、年年讲、重复讲,坚持用常态化的教育牢固人的安全意识,用铁一般的制度保证安全弦紧绷,用刻不容缓地执行保证安全责任的落实。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当我们有时听到看到工作和生活中,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因偶尔一次疏忽而瞬间消逝的时候,无不为他们感到惋惜。如果他们在工作是能注意一下,旁边有谁提醒一下,也许,许多事故可以防范,悲剧就不会上演。然而,没有也许,一次的疏忽将会让你后悔终身。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如果我们不能从这些惨痛的事故中吸取经验教训,那么事故也许会在某天不期而遇。

责任重于泰山,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不在于制度的缺失,而是在于责任意识的淡薄,在于管理安全工作的不到位,将责任落实工作作为主题,可谓是切中要害。

安全责任重在落实,应着力完善安全责任制,保障安全责任传递到岗、落实到每一个人,同时,努力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加强对外协队伍的管理,强化组织绩效考核促进责任落实,深化安全思想保障工作。

总之,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只要我们有强烈的安全意识,自觉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强化责任落实,对自己的安全责任做到心中有数,实时掌控,那么安全就一定有保证。

(二)运载工具和运输设备失控的影响

是指铁路运载工具、运输设备和铁路行车设备,在非正常情况下发生的危机铁路运输行车安全的情况:铁路高新技术的应用发展较快,运输设备更新较大,而现场人员的技术素质跟不上,同时,一些新上设备缺乏相应的使用、管理、维修制度,责任不落实等;一些行车设备失修,维修费用不到位,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线监控技术的成熟,真正意义上的设备问题越来越少,而从业人员问题、管理制度落后等因素则成了安全失控主因素。

(三)铁路运输外部环境突变的影响

铁路运输企业所面临的自然环境和外部社会环境,比如高速、重载给铁路运输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衍化出一系列的课题;再比如青藏铁路的高寒、高原环境等也给铁路安全运营带来许多可变因素。在某种特殊条件下产生的危及铁路运输生产安全的情况:一是自然环境的影响。所有这些异常的自然环境都会危及铁路行车安全,并诱发安全事故。二是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

二、提高铁路运输安全的建议

(一)安全目标责任制度

每年初制定年度安全管理工作安排,确定全年安全目标并下达全年安全工作要点及制定实现安全目标的推进计划和保证措施,层层分解落实到班组、岗位和个人。

(二)岗位思想政治工作制度

1、“一岗双责”,即各级行政(业务)干部和班组长,在负责抓好安全管理的同时,负责抓好思想政治工作。

2、“一班全程”,思想工作制度,即班前看情绪,思想工作做在先;班中作业看表现,互相鼓励多提醒;交班看小结,找准问题有措施。

(三)安全教育制度

各站段每月有针对性地进行一次“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季节性防范、违章违纪分析等安全教育活动。

(四)安全信息反馈分析和通报制度

各站段根据事故的种类建立信息的反馈途径,将信息及时快速准确地传送到领导手中,以便做出及时处理,应对突发事件,事后要有安全通报。

(五)干部职工技术业务培训考核制度

为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技术业务素质,强化作业标准化的落实,增强干部的管理水平,干部以科室为单位组织业务学习。

(六)班组管理制度

由车间各职能部门负责制定班组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制定“双达标”一体化考核办法及班组长考核办法;针对行车工作的季节性特点提前进行各工种的专题培训考试,考试成绩纳入“双达标一体化考核”,竞争上岗。

三、建设贴合实际的铁路安全文化

(一)提升安全管理理念

1、通过安全文化的引导,使各岗位工作人员把安全生产的价值与自身的

劳动价值和人生价值统一起来,建立起崭新的安全伦理道德和行规范,实现人的价值最大化。

2、提升“法情并重”的安全管理理念。“法”与“情”都有着其本质的文化特征,以法为重心的管理,反映的是“个人本位”的文化特征,而以“情”为特质的管理,其文化特征是“人伦本位”,是以道德精神为背景,讲究群体氛围和群体关系,重视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个体对群体的义务和奉献。

3、提升“无为而治”的安全管理理念。“无为”思想的核心是尊重和顺应客观规律,强调自我管理,主张人在法规条文的规范下,尽情地、主动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

(二)创新安全管理机制

有了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还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和具体的管理方法作保证。机制创新的关键是转变观念,突破思维定势,引导职工们积极地为企业的安全工作献计献策,从而形成一个富有实效性的、多元化、立体化、全员化、自约化的安全管理机制。

(三)提高职工安全素质

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就是铁路职工安全文化素质的建设。职工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必然促进铁路安全科学技术的繁荣。铁路安全科学技术要转换为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的第一生产力,就要利用安全科学的思路和方法,提高铁路技术装备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唯有不断提高铁路安全科技水平,才能不断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

(四)营造安全的氛围

要在工作的各个部门营造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的环境和氛围,建立起职工共同的安全需求和价值取向,使每名职工将自己的行为自然地用安全文化进行规范。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要注重抓好3个环节:日常性的安全文化活动要以班组为单位开展;安全文化建设要与车务段的日常工作相结合;安全文化建设要用发展的眼光,面向未来,着眼持久。

四、研究结论

安全是铁路运输永恒的主题。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下,铁路要取得优势,就必须在改善服务质量和保证安全方面下功夫,其中安全是前提!

铁路运输安全论文:淮北矿业集团铁路运输处车务既有线施工安全管理

摘要:文章就淮北矿业集团原有的站场、线路、信号等设备的新换代施工情况,论述如何在保证生产施工两不误的前提下提高安全管理系数方法。

关键词:既有线 施工 安全管理

前言

随着我国“大投入、大开发、大跨越”战略的实施,淮北矿业集团原煤的产量与运量不断提升,矿区铁路原有的站场、线路、信号等设备已渐趋老化,有的设备已进入淘汰期,需更新换代,行车调度指挥系统尚需进一步完善,矿区铁路运输能力已不能满足运量的需求。这些问题制约着矿区铁路的发展,从长远利益来看,既有线技术设备的施工改造是为了扩充运输能力,改善行车和运输环境,施工与运输二者的出发点及最终目标上是一致的,但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在既有线上大量的技术设备改造施工,影响到一定的运输效率和运输能力,给铁路运输的安全生产构成极大的威胁,严重干扰了铁路正常的运输组织秩序,对铁路安全控制,安全管理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既有线改造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对矿区铁路原有的站场、线路、运输设备等进行改建是在运输不间断、车流不断增加、任务不断加重的条件下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则凸现出施工与安全、施工与运输生产的矛盾。为保证施工与运输生产顺利完成,实现安全生产,就必须强化施工与安全生产的组织协调工作。施工与运输、施工与安全、施工与效益矛盾突显出来。分析施工对安全生产的影响主要归纳为一下两方面:

1、运输组织方面

车站站场技术改造工作持续时间长,单线区间封锁施工都会造成铁路通过能力下降,影响运输生产。作业人员对新设备操作方法不熟练,影响设备能力的发挥,装运施工材料的车辆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及时卸空,占用部分线路,影响着运输生产和机车运用能力。

2、运输安全方面

在站场技术改造未全部竣工前,车站不可能制定出完善的《车站行车工作细则》,新旧设备作业办法造成作业方法不完善或不断修改、新旧设备同时会交替使用、作业办法变更频繁,易造成作业人员麻痹大意,甚至错误操作,增加了人为的不安全因素,从而影响安全生产。

二、施工前期的组织准备工作

在运营线上进行改造施工不同于修建新的铁路线路。施工现场的作业机械,特别是大型机械,长期处于作业的动态中,对行车安全构成的危胁很大,一但放松管理,侵入列车运行线的限界,就会造成车毁人亡的严重后果,所以既要考虑工程自身的质量要求、工期要求,又必须考虑施工对运输效率、运输能力的影响,施工对货运组织、行车组织的安全,严格限制机械作业区域,加强对操作手的安全教育和相关培训。

编制一个安全系数大、对运输效率和能力干扰小、充分发挥施工单位人力、物力、财力的综合力,确保工期和工程质量的最优施工组织方案,是既有线上施工的首要任务。在研讨优化施工组织方案的过程中,车务须积极主动参与其中严格把关,施工单位应反复与使用单位协商,使用单位在关键技术改造工程要提前介入,从安全的角度,从运输效率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意见。即在施工方案设计前,就与施工和设计部门联系共同商定施工方案。全面了解施工方法以及时间为序的具体安排,掌握参加作业的人员情况、机械情况,从而了解对行车、客运、货运组织的影响范围。根据施工项目影响安全运输的范围及不利因素,按轻重缓急安排施工项目,拟订出最优作业方案。对参加施工作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特长进行分析,采用最佳配置,实现分工负责制,定人、定项目、定工作量。为缩短每次施工作业时间。安全顺利地完成施工任务,根据施工特点和施工中发生的问题,积极组织有关人员反复演练,提高施工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应变能力,为顺利施工打下基础。平衡好施工、安全、运输三者的关系,在保工期、保工程质量,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减少对运输干扰,效率服从安全、工期服从质量,以安全为核心。

三、既有线施工安全管理

有了优化的施工组织方案以后,就等于明确了施工对运输的影响范围,接下来车务部门须经分析影响范围,结合有关办理行车的命令和货运业务办理的具体情况来确保安全的安全防范措施。

1、行车安全组织措施

因施工的影响,站内列车或调车信号部分或全部停止使用,有关道岔的操纵和加锁的方式的改变,即站内联锁条件的变化;因施工的影响,区间信号部分或全部停用,列车放行方式的改变,即闭塞方式的改变,由此带来了大量的非正常行车。

对于大量的非正常情况行车应从以下作业环节上,为保证规章、制度得到落实而制订的细化措施。首先,在施工前施工领导人必须办理要点手续,并将双方必须将施工的注意事项进行说明。在得到行车调度员的同意施工的调度命令后,方可施工。其次,确保接发车进路正确的措施。进路简言之,就是列车站内运行的径路,在非正常情况,列车进路上的道岔都处于或部分处于失去联锁的状态,即道岔的开通方向,道岔尖轨是否密贴,列车经过时是否会中途转换,从设备本身都不能保证列车运行安全,需要用人工控制的方法来保证列车运行安全。这就要求我们有严格的组织措施。我们主要的做法就是“双确认制度”和“站务人员跟班制”即一人作业,一人监控。在扳倒员进行作业的过程中,站务人员现场进行监督确认。进路上出问题必是车毁人亡,轻则也是脱线、掉道,后果十分严重。

2、现场管理组织措施

施工现场是我们必须抓好的重要环节,如果施工现场出现任何问题那都将给我们的安全工作带来巨大的隐患和事故。抓好现场组织管理,严格监控现场施工作业不超越区域,不超时限,不论机械作业,还是人力作业不得超出影响行车运输的预定作业范围,必须设有现场负责人进行防护,现场负责人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责任意识,认真负起责任。在我处站改过程中充分发挥值班站长负责制。由值班站长以及处段质检小组人员组成的现场负责小组,能够确保关键岗位、关键作业环节有人监控。

努力保证夜间照明。为了减少施工对运输组织的影响,经常会组织夜间施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保证良好的夜间照明。但是有的时候由于施工的原因常常会出现照明停用,要做好临时照明的超前准备工作,照明要充足,在这方面要舍得必要的投入。要做好各方面的应急预案。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和车站设施,货流的具体情况,分析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以外伤害的隐患,做好应急处理和预案。

3、 现场监控安全措施

强化现场监控力度,这一环节是确保安全的关键中的关键,是个核心环节。施工前必须做周密、细致的调查,认真核对图纸、配线;施工中严格按计划施工,不扩大影响范围;未联系登记好绝不动线;施工后必须做好全面试验。施工人员必须能随时与行车部门保持联系。有的施工单位对这个问题不够重视,这是安全观念淡薄的表现。这就要求建设单位必须十分重视抓好安全方面的指导和监理工作。引导接车就是在进站信号机停止使用的情况下,改为引导信号或引导手信号接车。在有计划的施工中,通常采用引导手信号接车,一般引导员的岗位在进站信号机外方的适当位置。监控人员到岗后,要履行以下监控职责:(1)监控备品是否齐全。(2)坚控引导作业出场及时。(3)监控引导员站位准确。(4)监控及时规范显示引导手信号。

小结

安全生产是天字号的工程,一切作业都必须紧紧围绕安全生产这个中心,而铁路运输安全涉及到车、机、工、电等各个部门多个行业。因此在行车工作中必须贯彻“安全第一”的方针,坚持集中领导、统一指挥、逐级负责的原则。各部门必须加强联劳协作,协调动作,组织均衡生产,充分挖掘运输潜力,不断提高运输效率,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努力完成煤炭运输任务。

铁路运输安全论文: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体制及综合监控管理系统的探究

摘要:在经济体制改革、运输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对铁路运输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分析了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健全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改革管理工作方式等方面提出改善措施。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监督体制;监控

引言

铁路运输作为我国的主要运输形式,其安全性不仅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还决定着铁路运输与其他的运输方式间的竞争力及声誉等,可见提高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水平的意义很重大。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艰巨、漫长的工作。

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的建设速度越来越快,铁路网络的覆盖面越来越大,铁路的运输能力越来越强,同时对铁路运输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铁路安全运输仍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法律法规不健全

为了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保障铁路的安全运输、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并维护国家利益,我国前后颁布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根据《中华人名共和国铁路法》和《中华人名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4年12月22日国务院第74次常务会议通过并于2005年4月1日起施《铁路运输安全条例》。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和施行对降低铁路事故,保障运输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在现行的相关法律体系中,仍存在内部规章多,但法律法规少,法律约束效率低的弊病。内部制定的规章制度等虽说也对铁路运输安全起到一定的制约,但其存在普遍适用性低、法律效力不强的缺陷,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铁路运输中约束、协调各种关系的主要依据仍应该是法律。然而现行的铁路相关法律法规大多数还是最初为适应计划经济体制而建立的,很多条款与市场经济下铁路运输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不利于对铁路安全运输的管理。

监管体制不完善

我国对铁路安全运输的监管,是由铁道部制定并下发铁路运输安全的目标、任务及安全法规等,对铁路安全运输实行高度统一的管理体制,各铁路局设立专职部门相应负责安全管理,具体操作则是由各铁路站、段来完成。也就是说,我国现行的铁路安全监管是由铁道部、各铁路局及各铁路站、段内部设立安全监管部门,通过自我监管的模式来完成,这些监管部门具有行政管理和监管控制的双重职能,但铁路安全运输缺乏外部监管机制。铁路事故发生时,有些部门顾及到内部经济损失及不良影响,经常不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为铁路运输埋下安全隐患。

安全管理方式落后

我国铁路安全管理体系朝着“逐级负责制、领导负责和岗位权责”的方向改革,将对铁路的安全监管与基础建设相结合,强化管理制度,并取得了初步效果。但目前我国的铁路安全管理仍存在着管理与落实不同步、设备的购置及维修资金不足等问题。很多时候,安全管理工作能够下达却很难落实。

铁路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各国铁路专家普遍认为,技术设备故障、调度指挥失当和司机缺乏警惕是造成铁路事故的主要原因,可见铁路运输系统内部上至管理层,下到基层各职员都与铁路运输的安全管理息息相关。但目前我国铁路部门的内部管理水平仍需加强,铁路部门的职工责任意识、工作态度等方面仍有待提高。有些干部安全管理意识不够,有些职工文化水平低、不按章办事的现象时有发生,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形成障碍。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体制改革建议

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建立健全的安全法律法规,规范安全生产及运输行为,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维护铁路企业合法权益的最基本手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运输市场全面开放,运输行业的市场竞争日益加剧,铁路运输的安全管理备受重视。首先,应从我国铁路的安全运输的各个层面入手,制定健全、清晰、细致、覆盖面广的法律法规,删除旧的法律法规中内容陈旧过时甚至矛盾的部分,补充涉及不全面地部分,使铁路运输的相关法律法规能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以促进铁路运输业的更好发展;其次,要强化各铁路部门的法律意识,以法律为基础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及管理体系,加强各铁路部门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

进一步完善监管体制

我国的铁路部门具有行政管理和监管的双重职责,但缺乏外部监管机构,导致出现重大事故后,铁路部门的处理常有不严格依照规章制度办事的情况。为维护铁路运输各项法规的顺利实施,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进行,应设立代表政府的专门的铁路安全监督机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铁路运输进行监督。专门监督机构应不设立决策权及实施权,它对铁路运输只监督不干预。

加强安全管理工作

首先,实施从管理层到基层职员的逐级责任制度,让安全运输与每位铁路工作者的工作密切关联起来,明确每个职位的权责范围,同时还应建立起安全管理落实机制,将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切实落到实处;其次,可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引入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等长效机制,对职工的工作效果进行考核评价,并予以奖惩,实行岗位竞聘制,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端正工作态度,保证安全运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再次,应该定期对安全运输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在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安全管理制度;最后,还应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通过培训和实践等方式向路内外人员普及安全法律法规及相关的常识等。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很多铁路运输事故都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司机警惕性不高、设备故障未及时排除、调度指挥不当等人为因素都是导致铁路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铁路职工的工作能力和职业修养等是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可通过职业培训和引入绩效考评制度等方式,提高铁路职员的工作能力和主动性,从而整体提升铁路职员的素质。

安全监控综合管理系统的构建

为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必须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不断进行安全技术的全面改革和创新,建立起一个网络化的铁路运输综合监控管理系统,该监控系统应属于综合调度系统的范畴,它是以运输安全为核心运行的,不涉及专业技术及施工安全等问题。安全监控系统应由三部分组成,安全监控的基本单元、安全监控网络和综合监控管理中心。构建安全监控基本单元,包括对货车安全技术装备、客车安全技术装备、机务安全技术装备、工务和电务安全技术装备、车辆安全检测技术装备及抢险救援技术装备等的监控;构建安全监控网络包括,安全数据测报点与监控中心的网络连接、铁路局与站之间的安全中心网络连接、系统服务对象与铁路局及站的安全监控中心的网络连接;综合监控管理中心负责存储及处理信息并提供信息服务,对运输安全进行监督和管理。

铁路运输安全论文:我国铁路运输安全问题分析与研究

摘要:文章分析了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措施。

关键词:影响因素;安全分析;解决建议

一、铁路运输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运输从业人员主观过错的影响

运输人员主观过错方面的影响因素,是造成铁路运输安全问题的最大隐患。目前,铁路运输从业人员主观过错影响安全的具体表现主要有以下方面:管理者抓安全工作管理不严、作风不实;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现象较为普遍;人员素质不高,思想、情绪不稳定;安全管理手段和方法比较落后;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没有摆正。

(二)运载工具和运输设备失控的影响

其是指铁路运载工具、运输设备和铁路行车设备,在非正常情况下发生的危机铁路运输行车安全的情况:铁路高新技术的应用发展较快,运输设备更新较大,而现场人员的技术素质跟不上,同时,一些新上设备缺乏相应的使用、管理、维修制度,责任不落实等;一些行车设备失修,维修费用不到位,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等。

(三)铁路运输外部环境突变的影响

铁路运输企业所面临的自然环境和外部社会环境,在某种特殊条件下产生的危及铁路运输生产安全的情况:一是自然环境的影响。所有这些异常的自然环境都会危及铁路行车安全,并诱发安全事故。二是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

二、提高铁路运输安全的建议

(一)安全目标责任制度

每年初制定年度安全管理工作安排,确定全年安全目标并下达全年安全工作要点及制定实现安全目标的推进计划和保证措施,层层分解落实到班组、岗位和个人。

(二)岗位思想政治工作制度

1、“一岗双责”,即各级行政(业务)干部和班组长,在负责抓好安全管理的同时,负责抓好思想政治工作。

2、“一班全程”,思想工作制度,即班前看情绪,思想工作做在先;班中作业看表现,互相鼓励多提醒;交班看小结,找准问题有措施。

(三)安全教育制度

各站段每月有针对性地进行一次“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季节性防范、违章违纪分析等安全教育活动。

(四)安全信息反馈分析和通报制度

各站段根据事故的种类建立信息的反馈途径,将信息及时快速准确地传送到领导手中,以便做出及时处理,应对突发事件,事后要有安全通报。

(五)干部职工技术业务培训考核制度

为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技术业务素质,强化作业标准化的落实,增强干部的管理水平,干部以科室为单位组织业务学习。

(六)班组管理制度

由车站各职能部门负责制定班组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制定“双达标”一体化考核办法及班组长考核办法;针对行车工作的季节性特点提前进行各工种的专题培训考试,考试成绩纳入“双达标一体化考核”,竞争上岗。

三、建设实际的铁路安全文化

(一)提升安全管理理念

1、通过安全文化的引导,使各岗位工作人员把安全生产的价值与自身的劳动价值和人生价值统一起来,建立起崭新的安全伦理道德和行规范,实现人的价值最大化。

2、提升“法情并重”的安全管理理念。“法”与“情”都有着其本质的文化特征,以法为重心的管理,反映的是“个人本位”的文化特征,而以“情”为特质的管理,其文化特征是“人伦本位”,是以道德精神为背景,讲究群体氛围和群体关系,重视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个体对群体的义务和奉献。

3、提升“无为而治”的安全管理理念。“无为”思想的核心是尊重和顺应客观规律,强调自我管理,主张人在法规条文的规范下,尽情地、主动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

(二)创新安全管理机制

有了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还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和具体的管理方法作保证。机制创新的关键是转变观念,突破思维定势,引导职工们积极地为企业的安全工作献计献策,从而形成一个富有实效性的、多元化、立体化、全员化、自约化的安全管理机制。

(三)提高职工安全素质

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就是铁路职工安全文化素质的建设。职工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必然促进铁路安全科学技术的繁荣。铁路安全科学技术要转换为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的第一生产力,就要利用安全科学的思路和方法,提高铁路技术装备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唯有不断提高铁路安全科技水平,才能不断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

(四)营造安全的氛围

要在工作的各个部门营造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的环境和氛围,建立起职工共同的安全需求和价值取向,使每名职工将自己的行为自然地用安全文化进行规范。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要注重抓好3个环节:日常性的安全文化活动要以班组为单位开展;安全文化建设要与车务段的日常工作相结合;安全文化建设要用发展的眼光,面向未来,着眼持久。

四、研究结论

安全是铁路运输永恒的主题。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下,铁路要取得优势,就必须在改善服务质量和保证安全方面下功夫,其中安全是前提!

(作者单位:王博,北京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陈森,齐齐哈尔铁路车务段)

铁路运输安全论文:铁路运输进款资金安全浅析

摘 要:铁路在运输收入进款管理方面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办法,但是在风险分析上不够系统和全面,在应对策略上不尽合理,因此,如何确保铁路运输进款资金安全是一个急需我们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铁路运输收入;进款资金;资金安全

一、铁路运输进款资金风险点分析

铁路运输进款资金风险存在的关键点在于运输进款的收取、存放、送存、上缴及支付等各个环节之中。

(一)运输进款资金收取、存放的风险点

1.收取过程中的风险主要包括:收取的现金是否是假币,收取的支票是否是空头支票或作废支票,经允许后付费用的企业其信誉是否良好、所欠款项能否收回。

2.存放处所的风险主要包括:存放的进款是否存在被抢、被盗的风险,是否存在内部人员携款潜逃的风险。

3.收到的现金是否及时送存银行,库存现金增加是否存在保管风险。

(二)运输进款资金在递缴、送存过程中的风险

由于运输进款收取的特点是点多、线长,每一个移运过程都存在风险。

1.收款处向存放处所送存及从车站向银行送存时是否存在被抢的风险。

2.通过列车车递运输收入进款时,是否存在被抢、被盗风险。

3.在送存过程的各交接环节是否存在因交接手续不清而造成运输进款资金短少丢失的风险。

(三)运输进款资金上缴及支付过程中的风险

1.上缴进款是否存在上级运输收入专户不能及时收到的风险。

2.退还旅客货主运杂费是否存在多退、重退的风险。

3.支付是否经过授权审批,是否存在未经审批而窃取资金的风险;银行支付款票据是付存在流失而造成进款资金被转出的风险。

二、铁路运输进款资金安全分析

目前铁路运输进款资金安全管理中存在许多不足,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尚不完善,不便于实际操作。一是部分运输站段建立的内控制度上下一边粗的现象依然存在,完全按照路局的模式,不便于各工作岗位的实际操作。二是作为内控制度组织部分的安全控制流程,未及时更新,不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三是个别站段流程设计无法反映实际情况,更谈不上落实。

2.日常执行力不强。即便是内控制度中明确规定的,仍有个别环节和岗位仍未按规定执行。

3.风险管理的意识不强。明知道其他单位已经发生了类似事故,但仍是有制度不执行,总抱有侥幸心理。

三、确保铁路运输进款资金安全的有效途径

(一)进一步加强内控制度建设

实践证明,铁路运输进款资金风险控制,内控制度建设是基础。

1.源头控制,加强硬件投入。以运输收入进款资金的源头收款处所为控制点,对货币资金收入进行控制,按需配备多种防范设施设备,确保存储和保管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2.强化检查考核,促进制度落实。(1)严格执行账户检查制度,站段收入科对运输收入专户的检查,每月必须达到两次。(2)要加强对支票、印鉴的检查,印鉴是否落实分管制度、支票是否建立登记簿并在使用时及时登记。

(二)进一步加强培训教育,提高人员素质

1.加强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1)加强对单位负责人为首的单位管理层的教育,增强管理层的法制观念,严格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监督,减少因决策失误而造成的运输进款资金风险。(2)加强对进款人员、收款人员的教育。通过正面教育和对违纪违规案例的分析解剖,增强具体经办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预防职务犯罪。

2.加强专业技能教育。(1)坚持抓好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使经办人员熟练掌握收入相关岗位的专业知识技能,防止由于错办、误办而造成的进款资金风险。(2)要加强对内控制度的培训教育,使经办人员知道每一环节都有什么制度要求,并严格按照制度要求执行,防止制度流于形式。

(三)加强风险意识教育

风险意识的缺失,往往是造成资金安全事件的直接诱因,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是要领导重视。其次是形成制度。最后是要坚持长抓不懈。

铁路运输安全论文:探讨与分析影响矿区铁路运输安全的心理保障因素

摘要:当人的心理想象处于积极状态时,感知快速、思维敏捷、动作可靠,运输安全就能得到保证;否则人的感知、思维和反应机能就不能正常发挥,差错增多,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就很大。通过分析研究影响安全运输中人的几种心理因素,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措施,提高人的心理素质,最大限度地减少心态对安全运输的不良影响,从而提高矿区铁路运输的安全系数。

关键词:安全运输 心理因素 不良影响 提高 安全系数

此课题通过心理学原理,研究运输生产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遏制不良因素,从而减少行车事故的发生。在运输生产过程中,人的操作过程主要有三个环节,即接收信息、操纵控制设备、观察调整运行,所有这些行为均受心理现象影响。在日常工作中如果从这三个方面入手,使人的心理现象处于积极状态,就能减少一些人为原因造成的事故,从而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系数。

1、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矿区铁路设备系统的更新与完善,安全运输有了一定的保障。如何从另一方面把好安全运输关,这就要从人的因素进行着手分析。当人的心理现象处于积极状态时,感知加快、思维敏捷、动作可靠,能保证运输安全;否则人的感知、思维和反应机能就不能正常发挥,差错增多,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就很大。通过分析人的心理因素,把由消极的心理现象所产生的侥幸、麻痹、惰性、烦闷和好奇等心理倾向引发的事故找出它们发生深层次的原因,探讨出心理保障因素,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和措施,提高人的心理素质,从而减少人为事故的发生。

2、研修过程

通过对近几年我处发生行车事故案例的分析研究表明,人为事故发生率占85.3%,主要表现可归结为人员素质偏低。针对人的因素造成行车事故重点研究分析。

2.1运输安全与心理现象的关系

按照心理学原理,心理现象是人的大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它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的方面,而且各自都包含一些复杂的心理要素和具体表现形式。通过调查、研究影响运输安全的心理要素,主要有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注意、情绪和疲劳等。

2.2感觉和知觉与运输安全

感觉是人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属性的直接反映。知觉是客观事物的各种表面现象和诸多属性通过人的各种感官在大脑中的综合反映,知觉不仅依赖现实的感觉,而且也依赖于以往感觉在大脑中的积累,二者密不可分,通常称之为感知觉。在运输生产过程中,一些事故是由于人的感知觉发生错误(如误认信号、误听或误传命令等)而造成的。

2.3记忆和思维与运输安全

记忆是人脑对所经历的人和事的识记、保持和重现,思维是大脑在感知和记忆基础上对客观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判断和推理的心理过程。在运输工作中行车人员忘记将计划变更内容及时准确地通知作业人员,或因情况变化,不能立即分析判断、采取措施,就会因贻误时机而直接危及行车安全。

2.4注意和情绪与运输安全

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状态,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需要或是否符合自己的愿望和观点而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体验。注意是保证运输安全的基本心理条件,如果作业人员的注意力不集中,或不能及时转移注意力,都有可能导致运输事故的发生;而情绪不稳、心态不佳是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

2.5疲劳与运输安全

疲劳是人在连续工作一段时间后,体力和精力消耗超过正常限度所出现的生理心理机能衰退的现象。铁路运输工作中,列车运行速度快、噪音大、职工连续工作时间长,耗费的身心能量多,因此研究和减轻疲劳,对保证运输安全有重要意义。

3、成果主要内容(运输安全心理的保障条件)

通过分析影响运输安全的心理要素,探讨出减少和防止一些消极因素发生的保障条件。

3.1增强安全意识

意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思维和方式等心理活动发展到高级阶段时的心理沉淀。意识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具有客观现象的作用,牢固的安全意识是运输安全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增强个人安全意识可确保安全自控,增强群体安全意识可实现安全互控和联控。其主要途径有:

(1)坚持正面教育。不定期举办安全培训班,使广大职工正确认识处理好安全与效益,安全与个人、集体之间的关系;安全与自控、互控、联控之间的关系,使安全意识的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2)通过典型事例。在班组中树立典型示范,使班组成员学、比有榜样,赶、超有对象,牢固树立遵章守纪光荣,让标准化作业成为自觉习惯。

(3)利用从众心理。在职工中充分发挥优良作风和集体荣誉感,加大制度和纪律的约束力,增强群体一致向上的凝聚力,形成“要我安全”变成“我要安全”的良好氛围。

3.2激励安全动机

激励是指运用精神和物质手段去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激励手段呈多元化趋势。铁路运输安全生产的长期实践证明,竞赛与奖励相结合的方法是激励广大职工安全生产积极性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举办一年一次的技术比武活动和各班组之间的信号操联手对抗赛,从而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热情。

3.3提高技术业务能力

知识和技能是人的能力形成的基础,并能促使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人的记忆能力。为了提高职工的技术业务能力,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坚持开展全员业务知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教育,强化非正常情况下的作业应变能力,进行系统超前培训,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2)对职工教育坚持“重现场需要、重实际操作、重实际成效”,改进了培训方式好方法,在全段开展培训、演练一体化的模式。

(3)经常在各班组中开展“学标、对标、达标”活动,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组织各工种所有在职职工按照作业标准反复学、反复练,提高了职工的业务技能。

4、效果效益分析

通过发现研究了影响安全运输中人的几种心理因素,采取了几种有效的手段和措施,提高了人的心理素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心态对安全运输的不良影响,从而提高了矿区铁路运输的安全系数。今年和去年相比,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行车事故降低了68%,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铁路运输安全论文:加强矿区铁路运输的安全管理

摘 要 预防与控制矿区铁路行车事故的发生,是铁路运输部门所要加强的重要工作内容。矿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特点是系统性、动态性和复杂性,影响矿区铁路运输安全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员、管理和设备以及部门和工种之间分工等,加强矿区铁路运输的安全管理有效措施是健全和完善铁路运输安全的综合管理体系、强化业务培训提升职工技术业务素质以及严格安全检查制度并综合运用多种管理手段。

关键词 矿区铁路 安全管理 影响因素

铁路运输是一个设备联网和生产联动复杂的大系统,由于各个生产环节之间和各个工种之间高度关联,所以对于管理、装备以及作业都有很高的要求,可以说,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任务非常艰巨。矿区铁路专用线相比国铁来说,因为设备比较落后,职工的业务素质比较低,安全管理的体系还不够健全,从而造成事故频发。近些年来,许多矿区铁路运输企业都加大了安全管理的力度,对于运输设备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更新和改造,虽然使运输安全的控制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但是预防与控制矿区铁路行车事故的发生,依然是铁路运输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一、矿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特点

矿区铁路运输和其它的运输方式相比,具有非常显著的特点;即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性要求,其生产系统可以说是由多工种组成的“大联动机”。各个工种各个环节的结合部较多,高度关联、运输设备数量庞大,设备布局表现为延续纵深,操作人员各个岗位独立分散。铁路运输的这些特点,使各项安全管理具有以下的特殊性。

1、系统性。铁路运输的安全问题牵涉到运输生产的各个环节和铁路技术系统的各个方面,包括设备、人员和环境以及管理等诸多因素,必须从整体角度出发,用系统工程的观点来加以分析和处理。

2、动态性。铁路运输生产“位移”的过程常常处于时空的巨大变换当中,各种不可预料的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很多,非正常情况和意外事件经常发生,这就使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存在很大难度。

3、复杂性。铁路运输系统的生产活动属于全天候和开放性作业,运输安全既要受到内部管理因素、人员素质和运输设备的影响,又要受到外界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综合影响。二、影响矿区铁路运输安全的主要因素

1、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人员因素和管理因素以及设备因素。作业人员平时业务素质参差不齐,责任心不强,不遵守安全规章和作业标准、人为大意等往往会导致发生行车事故。对于运输生产来说,仅仅依靠安全技术系统与人的可靠性,往往不能杜绝安全事故。在设备因素方面,因为设备老化和维修不及时,造成机车运行技术状态不佳,这不仅仅直接影响到铁路运输的效率,也容易造成行车事故发生。

2、外部因素。部门和工种之间分工不够明确,配合不够协调也很容易产生行车事故。另外,受到气候的影响,雨雪、大风和浓雾天气很容易使设备产生故障,严重影响作业人员的视觉和知觉。加上严寒酷暑使作业不很方便,个别作业人员常常会由此简化作业程序,或凭感觉臆测行车,就容易造成行车事故。再次,因为铁路运输线路长、停靠点多、覆盖面广,社会治安不好,厂矿车辆和装卸车人员不了解铁路行车的相关规定和人为破坏铁路行车设备等诸多问题时有发生,从而给行车安全带来巨大隐患。三、加强矿区铁路运输的安全管理有效措施

1、健全和完善铁路运输安全的综合管理体系。先进合理的规章制度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我们要采用各种形式,通过有效的宣传教育,让职工认识到规章制度是用血的教训换来的科学总结。要做好好设备的维护管理和使用工作,让设备始终保持质量良好的运行状态,并依据季节变化和铁路运输的特点来制定管理计划,及时更换先进的设备,依靠设备的先进性和稳定性。此外,还必须加强班组管理,并强化班组的自控机制,引进有效竞争机制,择优选拔优秀人才加强岗位的自控和互控。

2、要努力做好安全分析和预测。要在对问题进行详实完善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事故预测,结合生产状况,充分预测到气候、环境和治安等可能发生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并做好状况判断与防范措施。要提前做好现场调研,首先列举出铁路运输生产过程中,具有规律性、普遍性和倾向性的问题,并是在作业过程中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据此问题的性质和影响程度以及责任类别来分类收集,从而使分析预测准确、方便和快捷。

3、强化业务培训,提升职工技术业务素质。矿区铁路运输要努力打造一支以中级技术人员为主体、以高级技术工人和技师为骨干的结构科学合理的职工队伍。要实现以上目标,就需要对职工强化强化日常的业务培训,、强化实战作业的技能培训和强化事件应急技能与事故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各个工种职工应急救援的业务能力。

4、严格安全检查制度。依据实施的周期,安全检查可以分为定期检查(日检、周检、月检、季检或百日检、半年检、年检)和不定期检查(专项检查、重要节日检查或者视安全状况随机进行的检查),并结合值班站长跟班检查和安全监督人员机动检查措施,共同构建周密的检查防线。另外,对于自然灾害、人为灾害以及其它可能危及铁路行车安全的设备各种险患进行严格的检查和验收。

5、综合运用多种管理手段。要在科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行政手段应有的效能,在作出各种决策的时候,考虑到职工的心理承受能力;在经济手段上,应当善于通过工资、奖金和罚款等各种经济措施,来调动和提高铁路运输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要通过贯彻执行企业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和法规来规范职工安全生产的行为。当然,在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中,必须综合地运用以上各种管理手段,努力形成一套相互衔接的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模式,才能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从而保证矿区运输安全。

铁路运输安全论文: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主要问题及铁路货运管理体制改革

摘要:本文第一部分从从业人员素质问题、设施老化、稳定性差等方面就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逐一展开讨论。第二部分从加大对新技术、新设备等的研发及推广力度、对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改造、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大胆进行制度革新等就上一部分分析的问题进行解决。最后分析了铁路货运管理体制的改革举措。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管理 货运体制改革

铁路安全是铁路运输的核心目标,其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近年来,我国铁路进行了大规模的提速扩能以及路局直管站(段)的机构改革。这些对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带来了诸多的挑战及不便。随着铁路的提速,也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和严重性。

一、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

从业人员的素质是实现铁路安全运行的保证。职工素质分为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两方面,这两方面对铁路车行安全、高速高效完成铁路运输任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些单位领导对职工思想教育不到位,不能做到常抓不懈,不去及时洞察职工的思想动态,不去切实解决职工中存在的问题,不为职工排忧解难,使部分职工怨声载道、消积怠工,将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来,后果极其严重。

在我国一些地区,铁路在职人员存在文化偏低、年龄偏大、业务水平不过关等情况。铁路基层单位对职工培训、技能考核重视不够、流于形式,业务技能在职工绩效考核中比重较小等,职工缺乏学习业务的高涨热情,致使日常靠设备指挥行车、把控安全,遇到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差,这是铁路安全运输的一大隐患。

2、部分设施老化,稳定性差

虽然近年来我国在铁路设备上的投入逐年加大,更新速度以及改造力度都高于往年,但在铁路运输过程中由于设备发生故障而引发的事故还时有发生。这给安全运输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诸如:在春运期间,如果旅客列车发生故障,无法正常运行,就会造成大量旅客的长期滞留,一方面容易使旅客情绪激化,影响稳定,另一方面对其他线路及列车的正常运行也造成一定的干扰。

3、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不足

近年来随着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和巨大发展,对铁路设备、设施的更新及投入也越来越多,但是铁路的管理机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缺乏明确的事故责任制,这给列车的安全运行埋下了隐患。此外,在一些地方铁路,缺乏对安全管理的认识,管理大多只停留在口号和宣传上,而没有进行实质性的落实,或者是落实不到位。这种现象与现代化安全生产的标准极不相符。

4、运能与运量矛盾突出

铁路运输一直作为“大动脉”支持并促进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在综合运输网中扮演着“骨干”的角色,担负着我国60%~70%的客、货量。但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发展飞速向前的进程中,社会对原料、能源的需求量也在大幅度提升。另外,人口基数的逐年上升,客流的增加导致客运量的增长,既有铁路干线运力已趋向饱和,运载能力与运量需求之间的明显矛盾也愈发凸显。长久以来,我国对铁路运输设备设施虽然有一定的投入和支持,但仍远远不足,难以满足设备更新的需要,加之铁路高税收政策的制约,导致铁路发展处于一个极为缓慢的阶段中,直至目前,仍尚未形成一个真正的运输网,举我国三大干线(京广、京沪、京哈)为例,它们长度在全路营业里程中约占10%,却承担着全路约43%的旅客周转量与及约37%的货物周转量,不合理的结构与紧张的运输能力,导致了“货难运、人难行”,给铁路运输带来了隐患,也给其进行安全管控造成了困难。

5、移动设备、固定设备存在缺陷

直至当前,我国铁路设备条件与西方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表现出其明显的能力短缺。优良的设备质量(包括移动设备与固定设备)不仅能够为运输安全提供一个良好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运输安全的良好保障。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对运输的快捷度及安全性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环视近几年铁路运输的变化,最为显著的是列车时速的不断提升,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着设备稳定性差,易产生故障等情况,与实现现代化铁路的自动控制仍存在着较大差距,多数情况下仍由人工进行操控,一旦出现人为疏忽,极易产生严重的事故。另外,监控装置在对车站调车,转线等作业的监控上存在着盲点,尚未能实现有效防止发生调车事故。

6、应急机制不完善

在各类交通运输中,虽然铁路是相对安全的运输方式,但近几年仍存在着各种因素所带来的安全威胁,有来自自然灾害也有来自铁路自身,而一套完整全面的应急机制往往能够将威胁降到最低亦或化险为夷。目前铁路的预警制度,在故障发生时往往只会通达调度部门,再由调度部门通知司机减速或停车,并不会将原因告知列车司机与营运人员,这也导致了他们在面对旅客的询问时出现“一问三不知”的情况,这时候,有些焦躁的旅客便会出现心理上的猜疑与对未知情况的恐慌,极易出现人员骚乱的场面。另外,有些铁路营运机构虽然逐级设立了应急管理机构,但仍存在着职责界限模糊、程序繁琐、责任不落实、处置效率及应急响应低下等情况,铁路部门间尚未形成一个真正完整的配合协调机制。

二、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对策

1、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在铁路运输实际工作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应对新入职职工进行严格挑选,尽量选用高素质的员工,对其适应性还要经常进行检查。职工入职后,要对其进行全面的爱岗敬业、主人翁意识教育。领导要率先垂范,树立模范榜样。要做职工的贴心人,切实为职工排忧解难,做职工的良师益友,让职工以愉快的心情自觉投入到安全生产中来。其次,要定期在员工中进行安全宣传及教育。竭力创造一种“安全第一”的良好气氛,有助于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和自觉性。第三,要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减少对员工健康、心理带来的不良影响。第四,要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培训,提高职业技能水平。第五,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行为准则。要积极制定并落实奖惩相结合的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才能增强职工的责任意识。

2、加大对新技术、新设备等的研发及推广力度

先进可靠的技术设备往往可以降低或者排除由于人为失误所导致的后果。在铁路运输中安全、技术部门应该加强对技术研发的投入,要研发一种适合铁路运输并可以替换人工的先进技术模式。另外在安全技术设备上,还要结合自身具体的实际情况来对技术设备进行选择及改进。

采用先进可靠的铁路运输技术设备,可以有效地排除或减少人为错误所产生的严重后果。铁路管理部门应以现有设备为基础,来制定一套可行的安全技术装备体系的规划方案。

3、对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改造

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在安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找准影响运行的薄弱环节及关键因素。要对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改造、重点把控,实现以少带多、以点带面。就目前形势来看,安全管理的工作重心应该在作业现场。特别是班组,诸如机车乘务员班组、车站值班员班组等,安全信息管理的关键则是设备的检测及预警。安全管理要结合铁路运输中的所有薄弱环节,特别是其中的关键性因素。

4、提高计划的准确性,最大限度地组织均衡运输

在铁路运输中,我们常常打着“安全第一”的口号,而这也将作为铁路运输的最根本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则无疑是“预防为主”。因此,要充分认识在整个运输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树立安全意识,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注意细节管理,以铁路硬件设备与软件设备的现状为基准,考虑运量与运能之间的协调,从而保证和提高计划实施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最大限度地实现均衡运输。

5、完善新形势下的应急保障机制

铁路运输事故的产生是人、机及环境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所致的,是经由系列事故链所致的,在这样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中,要做好对其管理,当务之急是完善目前的应急保障体系,展开交通预警管控。铁路运输灾害预警机制的构建,即在铁路运输组织与及设施的组织管理当中,制定一种在铁路运输事故产生时,若出现与预警机制中所预测的属同质性的,能够有效的进行免疫。因此铁路运输灾害应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更新风险防范意识,深入研究与掌握铁路事故的产生规律,通过对人、设备、环境与管理方式的实时监测,进行风险识别,从而提高安全工作的超前性与预见性,进一步提高应急保障机制制定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6、大胆的进行制度革新

首先,要改革对创新人员的选拔任用制度。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讲,要严格把好用人关,对每个岗位安排合适的人员。特别是对铁路运输的关键岗位进行人员安排。其次,要对激励约束制度进行创新。在制度建设中要以目标为向导,以强化铁路职工意识为重点。注重培养职工的自我约束意识,强化安全生产,增强职工发挥积极性、创造性的能动性。最后,要制定新的考核机制,这是为了使员工正确认识考核的需要,也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及方法。这是对员工的个人工作进行评定的依据。也是寻找差距与不足的有效途径。在考核过程中,被考核人员要加强同管理者之间的沟通,只有这样才能反馈新制度的缺点及不足。如果一项考核制度,大多数员工对此心存不满,那么就要进行适时的调整。

三、铁路货运管理体制改革

1、建立完善政府权力约束监督机制

首先,要对政府行为进行规范,建立政府的约束机制是十分迫切而必要的。在健全政府约束机制时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落实:首先要给与社会监督足够的重视。社会的舆论、个人等来自个人方面的监督可以检测政府的行为是否规范,政务是否公正、公开、公平。另外,还要健全信访制度。其次,仅仅通过社会的监督还远远不够,还要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对铁路建设及运营业进行监督。这个机构在设立之后要避免受到来自其它方面的介入及干扰。

2、铁路货运企业组织机构重建建议方案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在铁路货运中有着不同的管理特点。应该有一个类似于事业部的组织对全国各地的具体市场情况进行调查,并制定出不同的运输形式,以及制定可以由各铁路局各自调整的浮动价格机制。在铁路货运公司设置相应的部门,这是顺应现代物流企业运营机制的现实表现。具体体现在对信息系统部,市场营销部,人力资源管理部,物流运营部,客户服务部等部门的建立及改革。

3、进行货运资源的合理整合

对货运资源进行整合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整合,一方面是对管理资源的整合,一方面是对营销资源的整合。对前者的整合,主要从对铁路货运分散经营的状态要有所改变,即将同铁路货运等相关的货运车间、装卸仓库等机构组织进行有机的整合。组建一个独具特色的铁路货运物流企业。这样有助于综合物流运输,可以做到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后者主要指的是围绕分散经营而言。不同的货运企业掌握的客户信息资源不同,在以往长期的合作中,形成了良好的业务往来关系。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有利于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及满意度。

4、健全铁路货运的物流运营体系

在铁路运输中开展现代物流营运模式,一定要依照现代物流理论。建立健全具有我国铁路特色的物流运行体系。当然业务流程的优化要从客户需求出发。在具体实践中要以保障客户利益为先导,并提高在铁路货运中的服务质量,改进传统铁路货运中,成本不断增加、效率十分低下等问题。特别是在托运受理、到达交付等方面要加快改进的步伐。在铁路的货运中最终实现仓储、运输、配送等一条龙服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铁路货运中也要加强对市场营销工作的开展。铁路货运公司要以市场为依托建立一个具有自身运输特色的市场营销体系。另外还可以通过和现代物流企业进行合作,通过建立一些物流信息平台,来实现物流与信息的广泛传播。这不仅可以加快各种物流相结合的步伐,也可以加快信息在各种物流间的传递,以及紧密业务联系。依照现代物流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要求,在铁路货运企业中加大对人力资源的规划、开发及管理。培养职工对企业的认知度。定期在职工中开展业务教育,提高员工的素质。通过有效的激励考核制度,激发职工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创造性。

四、总结

确保铁路运输安全对保障人民生命财产,提高铁路运输效率,提升铁路社会形象,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铁路运输部门在安全管理上要加强对自身的要求。应该对铁路运输安全管理进行及时合理分析,对这些问题积极的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方案。另外,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既铁路的综合运输效能,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对整个铁路货运体制亦需进行调整。

铁路运输安全论文:冶金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一、安全文化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实施安全文化是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良方妙药。引起事故的直接原因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即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发生的重要根源,因此安全工作首先要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问题,这主要是依靠安全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来实现。但是,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是有局限性的,并不能解决所有的物的不安全状态问题。正由于此,控制、改善人的不安全行为就显得尤为重要。实施安全文化就是通过普及安全管理理念、安全价值准则,丰富安全文化载体,使企业安全文化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在潜移默化中改善人的不安全理念和行为,减少和杜绝事故的发生。

第二,实施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手段的重要补充和重要方面。从目前企业的情况看,现有的科学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对于搞好企业安全生产来说是不够的。科技手段达不到完全的生产的本质安全化,需要用管理手段做补充,对于安全管理尤其是这样。在安全管理上,时时监督企业每一位职工遵章守纪,是不可能的事,这就必然带来安全管理上的漏洞。安全文化的应运而生,弥补了安全管理手段的不足。安全文化能使企业领导和员工都纳入集体安全情绪的环境氛围中,产生有约束力的安全控制机制,使企业成为有共同价值观的、有共同追求的、有凝聚力的集体。

二、积极探索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践途径

第一,培育安全理念文化。安全理念是一种精神理念,安全理念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安全生产工作中积淀、总结、提炼出来的,广大干部职工能够普遍接受并自觉遵循的无形的制度。莱钢运输部经过多年的安全生产实践,总结出来的“安全为天、大局为上” 安全理念就被全体职工所共同遵循,这一安全理念无时不刻在影响着每一位干部职工。

第二,培育安全行为文化。一是通过教育、培训、岗位练兵等手段,提高职工的基本素质、作业技能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二是抓职工的行为养成。提高职工的自控能力,就是要从日常行为抓起。用先进的安全理念、安全知识、安全技术、安全行为方式培育每一个人、规范每一个人,使企业的每一名职工,都能在安全文化的约束下主动规范自己的言行。三是重视职工的安全心理,认真研究职工的心理因素,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使脱离安全生产的行为回到安全生产的轨道上来。

第三,培育安全制度文化。培育安全制度文化,就是要把机制建设放在运输安全的实践过程中加以运用和把握。根据形势任务变化、新技术新设备的大量运用、运输工艺变化等,从实践中总结、提炼成功的经验、做法,不断对规章制度进行整合和完善,找出科学的、规律性的东西,健全适应时展要求和企业实际的安全目标、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建立为广大职工所主动接受、自觉遵循的安全管理机制和行为规范。

第四,培育安全环境文化。一是保证必要的投入,加快推进技术创新,探索现代安全管理手段,推广应用各种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提高行车设备的科技含量;二是重视职工的精神需要,通过改善职工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在不断提高职工物质生活水平同时,尽可能地满足职工求知、求美、求乐的精神追求,激发职工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三是抓好安全品牌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单位安全管理、基础建设、队伍素质的实际,大力宣传和弘扬先进典型,引领职工保安全的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打造服务品牌。

三、正确把握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基本原则

第一,以人为本,注重科学性。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因此,在培育安全文化中,必须不断提高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始终。

第二,要把握规律,注重预防性。安全工作虽然头绪很多,但有其内在的规律可循,我们培育安全文化就是要善于从超前性、预防性、规律性和根本性的问题抓起,把握安全生产的内在规律,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注重日常行为养成,灌输安全工作理念,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多做超前预想预防的工作,为运输安全的长治久安、持续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有的放矢,注重实践性。培育安全文化建设应该本着循序渐进、实践检验的基本原则,既要有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又要有切实可行的近期目标,切实做到长远规划与近期目标相统一,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相统一。

第四,全员参与,注重自觉性。安全文化建设只有紧紧依靠职工群众,时时刻刻尊重职工群众,才能充分发动职工群众积极广泛地、实实在在地参与安全文化建设,调动他们确保安全生产的积极性,激发蕴藏在职工群众中的无穷智慧。

(作者单位: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莱钢运输部)

铁路运输安全论文:争岗位之先创业绩之优构筑铁路运输安全的第一道屏障

摘要:本文旨在讨论如何在铁路运输安全工作中构筑安全屏障,并就有效提升线路、信号设备对运输效率和安全保障等工作展开分析。

关键词:思想;机制;能力;关键;氛围

如何突破目前线路、信号设备对运输效率提升和安全保障的瓶颈制约,构筑铁路运输安全的第一道屏障?围绕这一议题,我们支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确定了:以“融入中心、服务生产”为出发点,以建设“五好基层党组织”和发挥好党员“五带头”作用为抓手,以 “强三基、除四害、认真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为活动主线 的工作思路,并在实际工作中一步步地把工作夯实,集全体干部、党员职工之力,突出了“五个强化”,(即宣教引导、作风转变、素质培养、攻坚克难、凝心聚力五方面的工作),争岗位之先、创业绩之优,为构筑铁路运输安全的第一道屏障提供了“五个支撑”(即思想、机制、能力、关键、氛围五方面的支撑)。

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

1、强化“宣教引导”为构筑第一道屏障提供思想支撑

为激发职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积极性,我们利用多种形式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从而使每一名职工树立了立足本职“争岗位之先 创业绩之优”的思想。一是让精心工作的理念融入职工的思想。我们的工务、电务工种在铁路运输部是“独一份”,并且在中石化企业铁路中也没有形成相应的“比创”标准和机制,“先从哪里争,优从哪里创”制约着职工的思想,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支部号召职工开展“三比”活动,即:与国铁比,比标准、比质量;与历史比,比数据、比提高,与运输段和机辆段比,比管理、比安全。“三比”活动比出了我们存在的思想上松、状态上散、标准上低、手脚上懒的现象和不足,更重要的是比出了我们今后工作的目标和方向。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铁路运输部 “安全、专业、高效、严格”大家谈活动,在全体职工中展开了“如何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大讨论活动,确定了“让精心成为习惯、将优秀变成标准”的日常工作准则和行为规范,使职工固化了“精心要从点滴做起、在细微处养成”的观念。二让能动的工作态度转变职工的思想,面对点多、线长、设备老化、检维修力量和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我们的职工一度发出了“要钱没钱、要物没物、要人没人,信号、线路怎么保”的感叹。我们支部经过深入思考,决定在工作中要从“被动修”向“主动养”转变,在制订科学合理的检维修工作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检重于修、养重于修、静态保动态、质量保安全”工作思路。并利用职工大会及班组学习讨论等多种活动,将新的工作思路深入职工心中(如2月16日我们组织了2011年形势任务教育及工作誓师大会,党员带领职工宣读了“我是工电人”的誓言),引导职工向精心能动的工作态度要安全、向干部作风要安全、向人员素质要安全,确保干一处、成一处、保一处。三是让党员的先锋形象引领职工的思想。做工作中的小标兵:我们在启动“创先争优”活动讨论、组织党员签订“五带头”个人承诺的基础上,提炼了党员的 “盏盏信号均为担当、节节线路均为承诺”的公开誓言,将生产任务量化为每个为党员的责任,变成党员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内在动力。广大党员在岗位上精检细修,自觉地将誓言践行在岗位上。我们《工电风采》简报中开辟了“盏盏信号均为担当、节节线路均为承诺”的展示平台,我们有16名党员的精心工作事迹在栏木中均有记载。做责任区内的小先生。为使职工业务素质争先,党员在责任区内广泛开展了“上讲台”、“一帮一”“业务党课”等活动。在2011年技能鉴定组织工作中,为有效提高鉴定通过率、同时保证鉴定证书与持有者的实际技能相匹配,3名支委、技师、党员班组长以“师徒结对”形式对责任区内报名参加技能鉴定的线路工、信号工、道口工(参加中、高级鉴定的人员)重点帮扶、传带技能。从3月11日公布的北京铁路局技能鉴定结果来看,工电段2011年“技师带徒”活动成效显著,被传带的徒弟实操考试通过率100%。

2、强化“作风转变”,为构筑第一道屏障提供机制支撑

干部的工作作风就是职工的工作劲头,我们按照“五好基层党组织”的要求,眼睛向内抓管理,眼睛向外抓服务,促使段领导和职能干部前移办公现场、下沉工作重心,确保各项工作标准的提升、工作质量的提升。

转变作风从改进管理模式做起:一是实行了检维修质量作业验收制度。强化对标排查,工电段检维修工作质量考核组每月对工务、电务系统的检维修工作要进行不少于一次的质量抽查活动。抽查结果与责任制考核挂钩,以制度强化检维修质量的提升。二是坚持干部跟班作业制,段长、技术管理人员、安全人员每周不少于2次渗透到检维修任务布置、现场作业、结果验收等各个环节中,层层把控提高工作质量、消除安全隐患。三是定期添乘机车制度,为了及时掌握动态情况下设备状况,切实感受静态下不易察觉的设备病害,我们以添乘机车的方式对线路质量进行检查、验收。现场体验途经区段线路的质量、沿途树木侵限、信号显示、道口通行效率等情况,及时对问题的整治工作进行安排。

转变作风从改进服务方式做起:一是加强与相关站段的互访制度,站段间定期互访,是我们铁路运输部“比学赶帮超”活动的具体举措。我们支部严格落实此制度,坚持每季定期走访及特殊情况下临时走访相结合,以走访活动为契机,达到了“学习与交流并举、管理与服务共进”的目的。二是坚持了“质量服务跟踪卡”活动。为了使检维修工作向更高的层次迈进,广大党员在实现线路、信号高质量维修的基础上,实行检维修工作无边界管理,坚持了“服务质跟踪卡”活动,改变了自己维修、自己验收的模式,主动征求使用单位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质量服务跟踪卡”活动,我们检维修工作的及时性和职工的服务态度有了较大改观。如为了达到“信号设备故障排除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这一要求,有些职工在单位车辆安排不开的情况下,往往是自己想办法克服困难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确保了信号设备故障修复工作的及时性。

3、强化“素质培养”, 为构筑第一道屏障提供能力支撑

职工素质的高低决定企业走的远近。为打牢工电段发展的基础,我们支部坚持“抓延伸、师带徒、请进来、”三管齐下,来有针对性地提升干部职工的素质。

抓延伸,拓宽班组长的管理能力。一是重培训,强化能力培养,坚持《班组长工作写实》制度以及每周进行批阅的方式对班组长工作思路进行梳理,以督促其改进工作方法,及时对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二是压担子,将铁路运输部考核工电段的各项指标全部分解到各个班组,让各个班组制定实现指标的工作措施,同时双管齐下,将完成任务情况纳入段经济责任制考核细则的考核项中,增强了各个班组长工作压力和完成工作的能动性。三是争金牌,结合铁路运输部在班组中开展的“比学赶帮超”活动,我们重点对考核细则进行了讲解。要求党员班组长要带领班组按部金牌班组考核的内容去制订班组全面管理措施,促进班组管理水平的提升。我们的机械化班自活动开展以来,蝉连了三个季度奖项。并被评为了2011年度燕化公司的红旗班组。

“师带徒”,打造检维修精兵高手。为有针对地强化工务、电务系统高技能人才、班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适应检维修工作的需要,按照铁路运输部的总体工作安排和我们2012年的教育计划,我们于2月25日上午以《任务书》下达的形式启动了“技师带徒”活动。《任务书》对师徒进行双向考核,其中明确规定了1条:对授艺不尽职、学习不专心的师徒,除扣除师傅的津贴外,师徒均不能参加当年的评先活动。

单纯的“师带徒”和职工岗位实践学习,短时期内可提高职工的业务技能,长期以往,就会产生传授技能的衰减和职工技能提升空间受限的现象,针对这一瓶颈问题,去年底我们外聘北京铁路局技能鉴定中心的辅导老师举办了信号、线路系统的实操培训班,授课内容:以“技能鉴定中、高级实操鉴定题库”为主线,穿插“信号、线路《检维修技术规程及技术标准》”和“日常检维修工作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等内容。授课方式:采用课堂授课与现场实物对照讲解方式进行,以最大限度地给职工直观感。培训效果为广大职工所认可:在给职工传授技艺、解疑释惑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职工感受到目前工作与专业化水平之间差距的存在。另外,我们又选送3名骨干外委石家庄铁路学校进行一年的培训,不仅充实了他们的理论和实操技能,也为工电的“小教员”进行了充电。

4、强化“攻坚克难”, 为构筑第一道屏障提供关键支撑

为了确保检修生产运行平稳,我们支部积极搭平台、寻载体,进一步将“创先争优”活动的目标、内容、载体、形式具体化,逐渐渗透到每个岗位、每项工作、每个环节中。广大党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岗位实际开展了党员的“盯防、卡控、攻关”、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盏盏信号均为担当、节节线路均为承诺”誓言。

盯重点。针对点多,面广、设备老化的问题,我们充分利用党员责任区这一有效载体,在以班组、人员为责任区范围的基础上,又实施了党员设备管理责任区,23名党员将21处咽喉重点设备和日常不易维护保养的部位,纳入责任区的安全控制之中,我们支部定期检查设备的巡检记录和故障处理情况,并将其纳入对党员的考核。目前,形成了安全关键环节、关键部位有党员盯防的安全防线。

卡关键。强化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广泛开展 “强三基除四害” “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排查活动,并制订整改方案。在活动中,广大党员纷纷献言进计,提出了建议性的建议和意见232条,我们在梳理、归纳的基础上制订《四害隐患排查整改方案》及《“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整改方案》。在整改方案推进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专人负责,逐项推进”的管理跟踪模式,并在每月支委会上对整改方案的进展情况进行月度梳理。目前,《四害隐患排查整改方案》中所列的17项工作已全部收尾,《“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整改方案》中所列整改措施正在有序推进。

攻难关。技术攻关活动是在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的,我们工电段组建了由党员技术干部、党员技师、党员班组长、党员骨干共计10人组成工务、电务两大系统的攻关小组,对“突破线路、信号设备老化问题对检维修工作的瓶颈制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制订破解对策。目前,技术攻关活动的前期调研工作已全面铺开,攻关活动将于6月份收尾,力争向建党90周年献礼。

5、强化“凝心聚力”,为构筑第一道屏障提供氛围支撑

为使“争岗位之先 创业绩之优”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我们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凝心聚力的活动。今年一季度举行了以“执行”为主题的“我是工电人宣誓“活动,旨在统一干部职工思想,提振士气,为年度工作强势启动拉开帷幕。去年10月份举行了以协创为主题的“定向越野竞赛”特色党日活动,广大党员充分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和合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了组织观念和“创先争优”意识。 去年四季度我们举行了以“感恩企业,感谢员工”的职工联欢会活动。活动以《工电2011年DV视频---迎风展旗》、《职工影像PPT》播放的形式,回顾了工电段2011年走过的历程;段、班组及职工分层次对上级领导、友邻班组、下属员工“一路同行”中的“理解、支持和配合”表示了真挚的谢意;对于“今后的路”,广大职工表示要立足本职、精心工作,力争来年扛回的红旗更多、获得的奖牌更重。活动以一曲“感恩的心”开场,以齐声高歌“团结就是力量”收尾。我们开展感恩活动,有利于引导职工学会心存感恩,也有利于各层级管理者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将对员工的感谢之情适时表达出来,进而形成更强的合力,使工电段充满生机。通过上述系统文化活动,工电段凝聚了人心,提升了士气!

综上所述,近两年来,工电段党支部的工作得到了铁运部党委的肯定,在2011年被推荐上报且被燕化公司评定为先进党支部,同时,也被铁路运输部党委命名为“信得过”的文化动车组。

铁路运输安全论文:浅谈如何做好铁路运输安全工作

[摘 要]本文从建立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强化职工安全教育工作、大力使用先进的运输设备、抓好班组安全管理工作和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奖励活动五个方面,阐述了做好铁路运输安全工作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设备

安全是铁路运输的生命线,是运输生产永恒的主题。安全工作涉及铁路运输的方方面面,关乎铁路企业的和谐稳定,关乎每一个职工的切身利益,它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还有可能上升到政治问题,一点也不能轻视。因此,对一个铁路运输企业来说,安全工作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那么怎样才能做好铁路运输安全工作呢?

1 建立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确保铁路运输工作安全进行规章制度有遗漏、不严密,与现场实际不符等均会影响运输安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完善,铁路运输企业在不断地发展和扩大,使用的运输设备也越来越先进,技术人员要深入现场,根据设备的变化及时修改相应的作业程序及制度。工务、电务、机务、车辆、车务等部门要及时提供相关技术资料,帮助站方完成《车站工作组织细则》、《行车组织规则》、《安全规章制度》、《岗位工作标准》等的修订、补充和完善,以及帮助站方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防范措施。针对临时性施工,如改造线路、改造道口、迁移道岔、大修线路等,要及时制定作业办法和安全防范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对于运输设备的临时故障,如突然断电、道岔故障不能通过连锁系统搬动、线路出线红光带、线路出现压不死现象等,要制订相应的安全作业办法,确保运输安全。对于水灾、雷击、暴风雨雪等自然灾害,要提前制定相应的《紧急情况下的安全运输保产预案》,以便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应对自如,同时确保铁路运输工作的安全。

2 强化职工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全站职工安全文化素质职工的安全教育是保证运输生产安全的关键,只有职工在安全意识上从一种本能的反应上升到在主观上去认识运输生产的客观规律、去阻止和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观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才能真正抓好运输生产安全,因此安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车间要加强对外用工、换岗职工、新进职工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要利用安全活动日活动加强职工对《技规》、《站细》、《行规》、《安规》、《各工种岗位工作标准》等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加强职工对各种安全规定的记忆,提高职工的操作技能、增强职工的标准化操作,实现人人“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的目标,为运输安全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车间还要利用休息时间进行事故案例教育,增强职工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强化作业人员对规章制度的理解,力争通过宣传教育和培训改变职工传统的、不合规章的思维观念,彻底打消职工心中对安全事故存在的侥幸心理,提高职工安全文化素质,确保铁路运输安全。

3 大力使用先进的运输设备,为安全工作创造良好条件早期的铁路运输企业完全使用人工进行行车、调车作业,站调通过手写的方式下达作业计划;扳道员通过手摇把搬动道岔;在弯道处进行顶送作业时,由于司机看不到前方信号机是否已经正确开放,需要几个调车员同时在列车上依次传递信号;顶送作业中遇到影响行车安全的情况时,调车员只能使用跑步的方式将信息传递给司机和站调;当时作业效率极其低下,安全得不到任何保障,只要见到断胳膊断腿的人们都会很自然地认为是铁路运输行业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铁路运输企业陆续使用了先进的运输设备,如全电子计算机信号连锁系统,使手摇道岔成为了历史;手持机的使用,大大方便了调车员与司机、站调间的信息交换,列车在弯道运行时,也不再需要几个调车员在列车上传递信号了。目前,我公司铁路运输正在使用调度集中系统,调度计划系统、物流系统和计划无线传输系统。调度集中系统是一套用于调度员在指挥中心控制和监督信号设备、机车运行状况、机车作业状况和物资流动状况,实现一站多场的计算机综合监控系统。这些先进设备的大量使用,大大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职工的作业效率,最重要的是使职工的人身安全得到了更加有力的保障。

4 抓好班组安全管理工作,为运输安全提供坚实的基础铁路安全运输稳定与否,与班组安全管理有着直接的关系。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最基层的管理单元,是企业进行安全教育的前沿阵地,是企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起点和终点都体现在班组安全管理之中。因此,抓好班组安全管理是保证铁路运输生产安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班组长在做好班组安全管理工作中,一定要严格要求职工自觉地遵守和执行劳动纪律、作业纪律、作业标准、各种安全规章制度等。班组长要充分利用班前时间向职工交代清楚现场影响安全的各种因素,提醒职工作业中随时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班组长还应积极鼓励职工查找各种安全隐患,能自行解决的自己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向上级汇报,并同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职工作业安全。对习惯性违章作业的职工,班组长一定要严加考核,力争杜绝职工的“三违”行为。班组长还要抓好季节转换及节假日中的安全教育工作。只有班组安全管理工作实实在在地搞好了,铁路企业安全生产才会有坚实的基础。

5 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奖励活动,激励职工安全运输积极性每年年底铁路运输公司都会在各个车间评选出“安全金牌单位”、“安全优胜单位”,对不同奖项的单位给予不同金额的奖励,以此来促进职工安全运输的积极性。铁运公司实行的是安全一票否决制度,即不管运输任务完成得再好,只要出了安全事故,年终便不能获得任何奖励,因此,每个单位的领导都特别重视本车间的安全工作。除了年终奖励外,平时实行安全累进奖,即年初确定累进基数和每月增加数,如果不出事故,每过一个月就加上这个增加数,直到累计满一年后再重新累计,不管其间出了任何安全事故该累进奖即为零,然后再以此为基础重新累计。比如确定累进基数人均为100元,每月增加数为10元,那么第二个月人均为110元,第三个月为人均为120元,依次累加;如果出了安全事故,累进奖人均便为0元,第二个月人均为10元,第三个月人均为20元,依次累加,直到满一年。不仅如此,如果车间出了安全事故,由此造成的损失全由该车间承担,而车间则让班组承担,班组再让责任人承担;对于大的事故,责任人无法承担时,由全车间所有职工承担;如果车间也无法承担时,再由整个铁路运输公司所有职工共同承担。每个季度公司都会认真开展安全大检查活动,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要求车间严格按照隐患整改制度及时进行整改;对不能及时进行整改的,制定出安全防范措施,并及时上报公司协调处理;对检查不合格的车间严格进行经济考核。这些制度使得安全工作与每个职工的经济收入直接挂钩,激励了职工安全运输的积极性,增强了职工安全运输的责任心。

6 结 论

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安全工作也永远没有满分。安全工作只有通过全公司职工的共同努力,全过程、全方位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安全工作,才能确保铁路运输工作的安全,才能让铁路运输工作不断发展壮大。

铁路运输安全论文: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因素及改进措施

摘 要:安全生产是铁路运输永恒的主题,也是铁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确保安全生产的“有序可控,基本稳定”,关键在管理。铁路即是生产部门,同时有是社会服务部门。铁路运输担负着大量旅客及货物运送任务,其服务质量和安全程度,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切身利益,若安全得不到保障,也就无信誉可言。由于铁路运输生产是庞大的联动机,任何一个环节发生事故,都会影响到全局甚至全路,影响整个运输工作,也对铁路的自身生产造成破坏。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 影响因素 安全管理 改进措施

一、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因素

在铁路运输过程中,维持铁路运输生产所必备的先进技术设备、完善的规章制度和高素质的运营人员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稳定的“三大因素”。铁路运输企业的设备、制度和人员情况在其安全生产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铁路运输设备对安全的影响

对行车设备的改造施工及故障处理,多数情况需停止信号联锁的使用,要在无联锁的情况下接发列车,操纵台无显示、信号停用、道岔失去联锁,从准备进路、交递凭证、引导接车到区间列车的掌握均由人工来完成,对接发列车安全影响较大。设备临时故障是在作业人员无准备的情况下,信号及联锁设备发生变化,一般在水害、雷击、暴风雨雪等自然环境下及设备老化等时,易发生临时故障,对运输安全影响也较大。很多事故都是在这些情况下发生的。

(二)规章制度对安全的影响

规章制度有遗漏、不够严密,与现场实际不符等均会影响运输安全。规章制度不完善的原因主要是:

1.深入现场实际不够,未能随设备的变化及时修改相应的作业程序及制度;

2.工务、电务部门不能及时提供相关技术资料,影响车务部门对《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的修订、补充和完善,以及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防范措施;

3.没有针对设备的临时变化,及时制定出作业办法和安全措施,使作业过程缺乏安全保障。

(三)作业人员对安全的影响

1.作业人员对规章制度的掌握或理解有误,影响作业安全;2. 作业人员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简化作业过程,影响作业

安全;

3. 作业人员应变能力较差,对突发事件处理不当,影响作业安全。

综上所述,在设备改造施工及临时故障等情况下,如果规章制度不完善,设备作业人员应变能力较差,就会影响运输安全。因此,强化设备、制度、人员及其相互间的协调配合,是确保运输安全稳定的关键。

二、改进措施

作为铁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是我们最根本的活动,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情,是我们必须确保的重中之重,那么,加强和改进安全管理工作,不但要盯住现场管理和控制,同时也要强化安全基础建设,而且更要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安全管理的软实力。

(一)要强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就必须解决思想认识、安全观念问题

要解决安全问题,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和安全观念问题。要充分意识到认识不提高,铁路难以发展,只有思想认识提高了,思想观念转变了,才能意识到企业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才能意识到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对于铁路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未来意义。因为铁路的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稳定,事关国家形象,决定铁路发展的环境和进程。我们要通过深入学习安全管理、安全文化的基础理论,来提高大家对安全发展的认识,强化大家安全发展的理念。

(二)要强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就必须讲真话、干实事

铁路不发展不行、发展不好不行,要想快发展、好发展就是要干实事、实干事。所谓讲真话:就是要既能发现问题,又敢于暴露问题,不怕揭疤亮丑,把问题摆在桌面上,不藏、不遮、不掩、不盖、不掖,敢于把真正的安全隐患、问题讲出来,不怕得罪领导、不怕得罪职工、不怕得罪朋友;所谓干实事:就是干点解决问题的事,干点有利于安全生产的事,干点职工群众关心的、希望解决的事。只有讲真话,实事才能干实,只有讲真话,才能知道问题和隐患所在,才能有干实事的前提和条件,在具体工作中必须做到“不以事小而不为,不以事杂而乱为,不以事急而盲为,不以事难而怕为”。既要认真负责又要开拓创新。

(三)要强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就必须坚持不断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

不断提高员工素质,人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是企业发展的的动力和源泉。只有高素质的人才、高质量的管理、切合企业实际的经营战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在提高人的素质上下功夫。提高职工安全文化素质的最根本途径就是根据企业的特点,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安全文化教育,以创造和建立保护员工身心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围为首要条件。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形成人人重视安全,人人为安全尽责的良好氛围。

(四)要强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就必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我们要努力建立三个系统:一是建立全员的安全文化承诺系统。就是全体干部职工都要对安全生产和职工人身安全,旅客的人身安全做出郑重的承诺。做到安全人人有责,安全人人承责。二是建立安全文化的奖惩系统。这种系统的建立能够促进安全行为,抑制或改正不安全行为。三是建立安全文化的信息反馈系统。就是指企业内部所建立的、能够有效地对安全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在事故发生之前就被识别并由员工向管理者反馈信息的系统。一个良好的“信息文化”的重要性体现在:对安全问题可以自愿地、不受约束地向上级报告,这样可使职工在日常的工作中对安全问题的关注。

(五)要强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就是要树立大安全观

企业发生事故,绝大部分是职工的安全意识淡薄造成的,因此,以预防人的不安全行为生产为目的,从安全文化的角度要求人们建立安全新观念。但是现在我们部分干部职工的安全观念不同,我们应利用一切宣传媒介和手段,有效地传播、教育和影响干部职工,建立大安全观念,通过宣传教育途径,使人人都具有科学的安全观、职业伦理道德,都具备自我约束自身的安全行为规范。这样就实现了人人保安全,人人想安全,人人都安全的目标。

(六)要强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就必须坚持开展多种多样的安全文化活动

企业要增强凝聚力,当然要靠经营上的高效益和职工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心灵的认可、感情的交融、共同的价值取向也必不可少。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活动,是增强员工凝聚力,培养安全意识的一种好形式。因此,要广泛地开展认同性活动、娱乐活动、激励性活动、教育活动;张贴安全标语、提合理化建议;举办安全论文研讨、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事故安全展览;建立光荣台、违章人员曝光台;评选最佳班组、先进个人;开展安全竞赛活动,实行安全考核,一票否决制。通过各种活动方式向干部职工灌输和渗透企业安全观,取得广大员工的认同。才能形成共同的安全理念,形成共同的安全价值观。

总之,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就是要解决共同价值观问题,就是要解决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问题,就是要解决人人保安全、人人想安全的问题。从而,在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实现源头治理。

铁路运输安全论文:提升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提要] 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的长寿之道。如何有效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有效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有效杜绝违章作业发生,营造人人学、人人讲、人人做的安全文化氛围,建设有铁路运输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文化;研究

一、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的内在效能

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是铁路运输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在安全生产运营实践中,经过长期积淀和不断总结提炼而形成的,具有鲜明的铁路运输行业特色,是企业所倡导、职工所认同、员工所遵循的安全思维意识、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是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精神、观念和物态的总和。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是一个多元复合体,它包括安全意识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精神文化、安全技术文化、安全设施文化、安全环境文化和安全物质文化。以上八种安全文化立体交叉,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层层推进,其中安全意识文化是安全文化的最高层,有统驭功能,是安全文化的核心。

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根植于全体员工的心灵之中,潜藏着巨大的效能,在企业发展壮大中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渗透力。安全文化效能的发挥主要体现在导向效能、激励效能、凝聚效能三大方面,使“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幸福”的价值观成为全体员工的行为指南,促使全体员工按照安全文化的要求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使自己的行为不脱离安全目标的轨迹;促使全体员工为实现生存安全与健康、企业稳定与扩展、家庭平安与幸福、社会进步与文明的目标而凝聚在一起。

建设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具有无形资产稳定增值的特点,它随着时间的流转而不变,随着空间的扩展而持久,随着长期的实践而积淀,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丰满,随着科学的进步而完善。建设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是实现铁路运输生产运营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是对企业安全管理理念的创新,是树立铁路运输安全形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铁路运输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建设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包含表层、中层、深层三大内容:表层主要是指包括站容段貌、职场环境等见之于形、闻之于声的文化环境的建设;中层主要是指包括组织机构、规章制度、作业标准等安全管理制度及其落实机制的建设;深层主要是指包括安全思维理念和行为准则、安全道德素养和价值取向等积淀于铁路运输企业广大员工心灵中的安全意识形态的建设。三大层次是一个有机统一、互相交织、不可分割的整体。

安全源于精细,事故出自随意。铁路运输企业通过长期坚持不懈地建设和导引安全文化,达到人人讲安全、懂安全、会安全的境界,全体员工“一举一动有规矩,一招一式有秩序”,营造“安全生产一体化、日常管理自主化、专业管理精细化、革新创造奖励化”的格局,不但对企业的发展壮大是保障,对总体的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的经营理念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存在的问题

(一)员工对安全文化的领悟程度较低。一是对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效能和本质缺乏深刻的理解。部分普通员工对于安全文化只是一个熟悉的名词;二是对加强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没有把安全文化看成一种科学的安全管理,领悟不到安全价值取向、安全伦理道德、安全行为规范、安全管理理念、安全文化知识、安全文化氛围的潜在巨能;三是对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管理的异同认识不清。部分管理人员不清楚两者既有相同的效能,又有不同的作用,认为既然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管理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保证安全,只要安全不出问题也就意味着安全文化建设得到了加强。故此,采用简单的刚性制度替代柔性的安全文化建设,或者是将惩罚力度加大作为提升安全文化建设水平的主要手段。

(二)管理者对企业安全文化主体理解有误。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的主体应该既包括管理者也包括企业员工,缺一不可。但是,部分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对企业安全文化主体的理解有错误倾向:一是把企业家文化看成企业安全文化;二是认为企业安全文化是针对企业员工的,以此鼓励和约束员工在工作中创先争优,而管理者高高在上,游离于所倡导和要求的企业安全文化之外。

(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显现在表层氛围的营造上。部分铁路运输企业的基层段、队、工区、班组,把企业安全文化看成是安全+文化,将安全与文化交融一体,精力主要放在企业安全文化氛围的营造上,投入的是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张贴令人震撼的标语、摆放精心策划的展板,停留在表层建设阶段,没有把表层、中层、深层有效地对接起来,影响了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效能的发挥。

(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机制缺失。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规模宏大,任务繁重,需要充足的人力、财力、物力作保障。部分铁路运输企业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没有设置独立的组织机构,配备专职的工作人员,投入充足的财力,建设的实效难以落实。

三、提升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加强人的安全意识,培养安全习惯,规范安全行为。人的安全权、生命权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在现代社会里,要构建安全第一的哲学观、安全是生产力的认识观、安全是生存质量的效益观、安全理念的价值观。铁路运输企业在生产运营中,要设置合理安全的风险观、人机协调的系统观、预防为主的科学观、遵章守法的法制观、爱护健康的情感观。加强安全意识,提高人的健康价值。

俗话说:“习惯养成自然”。培养人的安全习惯意味着发展安全行为文化。在铁路运输企业生产运营中,危险与安全是相伴而生的,危险是人们受到威胁或伤害的状态;安全是人们未受到威胁或伤害的一种状态。所以,我们必须遵守技术规范、技术标准、操作规程,进行行为文化建设,控制不良行为,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规范人的安全行为意味着建立安全制度文化。制度主要是规范人们的行为趋向,告诉人们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铁路运输企业在生产运营中,必须建立法制观念、强化法制意识、端正法制态度,科学制定规章,严格执法程序。

(二)构建科学的安全文化运行机制。一是构建分工明确、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二是构建逐级落实、措施得力的管理机制;三是构建公正客观、实事求是的考评机制;四是构建层层把关、奖惩分明的激励约束机制;五是构建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的协调机制。五种机制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共同形成科学完善的安全文化运行机制体系。

(三)不断变革创新企业安全文化体系。铁路运输企业要发展壮大,就必须与时俱进,融入时代精神,以市场竞争为导向,以积累沉淀为基础,以生产运营为中心,不断进行安全文化创新。通过安全文化创新引领企业的安全意识创新、安全管理创新、安全机制创新和安全技术创新,构建企业价值取向与管理实践相结合的企业安全文化体系。

(四)培育和重视员工生命的安全情感。“善待生命,珍惜健康”是“人之常情”,铁路运输企业在生产运营中,一是要用“热情”宣传安全,教育、激励、约束员工;二是要用“衷情”服务支持安全技术人员;三是要用“深情”关怀保护和温暖员工;四是要用“柔情”举措规范员工安全行为;五是要用“绝情”管理严爱员工;六是要用“无情”事故启发员工。

(五)实现安全文化管理理念的六大转变。铁路运输企业在采用现代安全管理技术的同时,一是将单项管理转变为总体管理;二是将事后处理转变为预前分析;三是将事故管理转变为隐患管理;四是将对象管理转变为动力管理;五是将静态管理转变为动态管理;六是将传统常规手段转变为现代法治手段。

(六)拓展有效的企业安全文化活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规范管理为基础。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事故防范活动、安全技能演习、安全宣传活动、安全教育活动、安全管理活动、安全科技活动、安全检查活动、安全报告活动、安全评审活动,等等。

总之,文化是一种情怀,文化是一种力量,文化是一种影响,文化是一种温暖。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就是在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保护人的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提升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创立企业之道、树立企业之魂、塑造企业之形、营造企业之围,把企业感性安全文化向理性安全文化延伸,全面推进企业发展壮大。

铁路运输安全论文:对于地方铁路运输安全问题的探索以及建议

[摘要]通过对地方铁路进行统一的运输安全调查与研究,得出在过去的铁路工作中,地方铁路在运输安全中出现的问题分布在各个方面,其中包括:工作人员的非安全操作;物品本身的危险状态;铁路系统管理的不完善性;对于铁路安全运行未进行全面分析和客观评定。针对这些具体的情况,笔者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设备的维修与防护,工作人员的配制与管理,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与体系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希望对于地方铁路的运输安全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字]地方铁路;运输安全;问题;探索;建议

1.引言

近些年来,在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作用之下,我国各行各业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之状,这其中也包括铁路行业。高新技术的崛起将铁路运输带到了一个更加高端的发展方向,使得运输工具的承载能力与前进速度都达到了人们难以想象的高度。然而,高速和重载的便捷之下,隐藏着却是安全问题的不断增多,很显然,近些年铁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机率在逐渐上升,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受到了相应的威胁,国家的经济也因此受到巨大的损失,因此,铁路运输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地方铁路作为铁路运输系统的分支,直接影响着整个铁路运输系统的安全运行,因此,必须受到足够的重视。地方铁路运输因为地理位置以及本地产业等因素的影响,它们各自的主体职能就可能各不相同,但是,调查研究表明,地方铁路运输中遇到的安全问题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本篇文章将就地方铁路运输的安全问题展开讨论,并且提出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定的建议。

2.地方铁路在运输安全中出现的问题

2.1工作人员的非安全操作

引发铁路运输安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工作人员的行为失当以及违规操作都是常见的事故引发因素。很多时候,人们觉得事故发生的概率都非常小,只要不出大错误就不会有什么事儿,因此,地方上很多铁路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都是非常的淡薄,一些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不强,整体素质都比较低下。

面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不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往往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在日常的工作中,很多组织人员都是胡乱指挥一通,一些老职工对于日常工作轻车熟路之后,就像机器一样机械地作业,没有一点防范意识。长久处于安逸状态的地方工作人员。由于不经常参加培训以及练习,很多工作人员不具备对于危险状况做应急处理的基本技能,这就使得运输安全面临挑战时,不能恰当及时地被处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危险性也相应增大。

2.2物品本身的危险状态

2.2.1硬件因素:地方铁路运输的硬件设施往往比较差,很多重要设备因为年代长久以及维修护理工作没做好,都已经破旧不堪,这就使得运输事故发生的概率大大升高;由于地方铁路的运行管理不够完善,很多线路需要维修却未能及时发现,而且及时发现了也未能上报,因此,线路维修工作非常不到位;很多铁路线路的岔号都比较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因为很长时间没有检修,一些道口和区间的标志以及牌子都已经模糊不全,增加了运输的危险性;地方上的很多火车年代都已经很长久了,不论是蒸汽机车还是公用车辆的破损性都很大,而且比较重要的通讯设施等也比较破旧。

2.2.2环境条件:铁路沿线的一些区段由于地理位置等原因,嘹望起来比较困难,再加上线路上的树木很多时候又阻碍工作人员的视线,而铁路线路本身布设又经常影响到周围建筑,而且还增加了人们出行的危险性,这些问题都是长久以来就存在的,而且未能得到彻底的解决;很多乡下村里的道路条件得到了巨大的改善,车辆的拥有量也逐渐升高,这样间接增大了铁路道口的行车数量;因为自然灾害不是人为可以避免的,例如,大雾、雨雪以及暴风等,这些自然条件都会严重影响地方铁路运输的安全,增加事故发生的机率。

2.3铁路系统管理的不完善性

我们国家铁路运输中的很多管理细则的更新完善都比较滞后,设备本身的更新就相对迟缓,而设备的使用细则以及改进之后的注意事项等绝大多数都是通过文字的方式进行传达学习,并不能够非常正规地进行国家管理细则的编排与下发;对于铁路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不能建立完善的监督与奖惩制度,定期的培养与训练也非常缺乏,进行的一些考核也都是非常的形式,没有起到实际的意义;地方上的很多铁路运输机构缺少完善的管理体系,对于可能发生的紧急事故的防范预案都没能做出完善的方案设计,对于出现的问题只能当下处理,很多时候都比较慌乱,显得非常的被动,不能够真正的未雨绸缪,因此,事故发生的处理工作做的非常糟糕。

2.4对于铁路安全运行未进行全面分析和客观评定

通过分析研究长久以来地方的铁路运输事故,我们发现,地方铁路运输事故的发生状况都比较相似,然而,工作人员却很少能够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归类,并且进行总结存档;对于引发事故的一些重要的条件和因子,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到相应的最优解决方案;对于细节的关注度非常小,不能够从运输的各个细小环节着手,进行全方位的点位分析,从细小和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隐患。

3.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的一些建议

3.1设备的维修与防护工作做到位

这一举措包括如下几项工作:第一,将一些破旧的蒸汽机车进行大淘汰,将它们用内燃机车进行代替,与此同时,还需要进行信号装置、监控设备以及调度工具这三大器件的优化配置;第二,将一些破旧的公用车辆淘汰,用新型的车辆进行过代替,与此同时,也要进行车辆检修设备的配置,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检修人员的工作力度和强度,并且将检修的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第三,进行过通讯设备以及系统的全方位改造,不仅要达到信号集中调控的目标,而且要将信号传输的质量真正提升一个层次。

3.2对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配制与管理

这一举措包括如下几项工作:第一,对于整个铁路运输机构进行安全化建设,不断完善工作人员的工作制度。以工作人员为主体,进行定期的技能培训,逐步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而且还要经常性地举办一些活动和比赛,真正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第二,对于工作人员在安全方面的工作一定要做到赏罚分明,逐步培养出他们自觉的安全行为习惯;第三,进行定期的考核与评定,抽题测试业务技能,而评定结果和工资奖金联成一体,形成公平公正的竞争之风。

3.3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与体系

这一举措包括如下几项工作:第一,将通过网络建设安全管理进行系统化设计,进一步明确各个岗位的对应责任,并且进行彼此的监督,实现安全管理一体化;第二,建设出一套完善的安全监督与管理制度,并且加强其执行力度;第三,地方铁路对于其每一区段都应该进行过严格的管理,遵照国家规定进行铁路运行;第四,显著提升生产调度在铁路运行系统的地位,进一步促进地方铁路在调度方面的统一管理和集中指挥,从而确保运输工作的顺利完成。

4.结语

地方铁路运输的安全不仅仅关系着整个铁路运输系统的正常运转,而且还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利益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铁路运输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本篇文章对地方铁路运输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且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希望对相关人士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