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8 09:24:56
序论:在您撰写中文专业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摘 要:正如“孔子班”在国际流行一样,国学传播又一次成为热议的内容。从《三字经》到《论语》,从《庄子》到《中庸》,无论是何学派,国学经典都在用其特有的方式融入生活。自然,中文专业对于国学经典的学习更有其必要性。本文将借由“咸阳师范学院”事例从学习国学经典教育的意义、教学现状和解决对策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咸阳师范学院;国学经典;中文专业;对策研究
“渭水穿南,旧截ū保山水俱阳,故称咸阳”。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从在当年秦始皇横扫六国时便赢得了“中国第一帝都”的美誉。虽历经朝代更替,但咸阳一直是京畿重地,所以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自然,受其影响,咸阳的历史文化氛围十分浓厚。为弘扬中华文明,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建设精神家园,咸阳师范学院举办“咏颂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明”国学经典咏颂会、国学知识大赛、邀请专家做国学经典阅读报告等活动,师生一起共同演绎国学经典,推广国学。中文专业的师生更是首当其冲,取得佳绩,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 国学经典教育的意义
国学根本上是教导“如何做人”。四书五经是中国人的基本信仰与信念,是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道,即便是乡间不识字的“下里巴人”,也在自觉实践其中的道理。“仁爱”“恪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直到今天依然是全人类文明中最光辉、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国学经典中蕴涵的传统美德,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人格,提升素养。同时,华夏五千年灿烂文明,通过对国学的学习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培养和塑造出具有民族意识、经世致用的下一代。尊师重道,长幼有序的礼仪道德观念也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发挥其重要作用,如果失去这些观念,就容易造成混乱的社会局面。梁启超曾说:“《论语》《孟子》是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支配着中国人的内外生活”,其中的道理名言,一部分已经形成全社会共同意识,只有了解它才不会产生偏差与隔阂,更好地适应社会[1]。人活着,要活得有价值,有格调,有意义,有尊严。当代中文专业的学生更是需要从国学经典中领悟自我,提升境界,从个人出发,关爱国家、关心社会,以己之力奉献创造。
2中文专业学习国学存在的问题
所谓中文系的立系之本就是中国悠久而伟大的传统文化,但是随着现代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像应用写作、对外汉语教学等科目对比古代汉语等传统科目要受欢迎得多。不可否认,为了更快融入社会,这样的应用型教学更受欢迎,但是他们实际上是有所缺失的中文人才。现代中文专业最缺乏的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单单是诗词歌赋,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及其需要学习的精神。中国的传统文化带有其千百年传承下来的的人文精神,中文专业作为这种人文精神的“亲传继承者”,更应该有其鲜明的特色,重点在于古典文学,辅以现代应用教学。可事实上两者经常本末倒置。
咸阳师范学院中文专业中的汉语言文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中等学校进行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中文专业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和最新成就;懂得教育理论,掌握教学方法和规律。但事实上,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教育不足的情况,尤其汉语言专业与国学研究息息相关但分析其中文专业现状仍然有以下几点问题:
2.1 国学研究不深入
在大多数教学当中国学经典并不是必读科目。咸阳师范学院汉语言专业中除了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等学科其余中文专业教学对于国学的探讨并不十分看重。但事实上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等学科同样需要国学经典作为辅助。
2.2 国学经典不普及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即使作为在小学就要求背诵的经典国学《三字经》其普及度依然不够广泛[2]。诚然,在高校教育中对于国学经典的要求更多,对于学习研究要求更精更专,但是仅仅自己钻研不做出普及仍然是不够的。
2.3 国学经典无用论
从就业角度来看,国学经典并不是必考项目,因而十分容易忽视甚至无视其重要性。虽然很多学生把国学经典当做课外拓展阅读,的确有所收获。但是没有相应的教师指导依然不够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3解决对策
3.1 加深研究
针对咸阳师范学院汉语言专业中的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对应开展国学科目教学,将其作为单独的学科进行讲解。此外,除了必修课,还开设了一些国学选修课。鼓励教师针对国学经典阅读申报各种研究科题,此论文就是研究成果之一。通过以上举措,一方面对于学分制度的需要提供新项目,另一方面加强国学经典在中文专业的分量,从深入研究角度出发加强国学在汉语言专业中的影响。并为学生考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2 推广普及
为了让中文专业乃至全校师生重视国学经典,咸阳师范学院开展了多种普及活动。“咏颂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明”国学经典咏颂会就是典型范例。伴随着典雅悠扬的古乐,身着传统汉服的“古代儒生”走上舞台,集体咏诵《弟子规》;随后,学子们又登上T台表演“汉服秀”,还有柔美灵秀的古典舞蹈、劲健婉转的京剧表演、自在随意的书法表演、空灵动人的古筝与竹笛演奏、刚柔并济的太极表演等,依托现代表演元素传播古典传统文化,生动地阐释着博大精深的国学经典文化,将现代设备与古代表演创新结合,不再是枯燥无味的专家讲座,而是运用现代科技展现经典的魅力。科技处和文学与传播学院邀请“长江学者”李浩教授作了题为“经典阅读四题”的学术报告,讲授经典阅读的要义,对学生提出的经典阅读问题予以深入浅出的解答。一再鼓励大家,在人类知识日益碎片化阅读的乱象中,一定要静下心来潜学阅读,感受经典的魅力。国学不只是书本,还有各式各样的文化传统。如咸阳师范学院一样,借由其他方式进行,其收效会超出预计,带来更大的收获。
3.3 加强比重
落实到实际生活,学生时代的一切学习经历在很大意义上是为了更好地工作。除了将来做教师需要坚实的国学功底外,现在已经有一些公司在面试时准备与国学相关联的题目以考验学生是否适合公司需要。例如对国学经典语句的解读,对国学故事作评论等。中文专业的学生在文字方面确实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对于国学经典的解读如果没有提前准备很难做出正确的或者说公司需要的解答。因此从就业的多元化来讲,中文专业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上也要加强经典阅读的比重。
4 结束语
国学经典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这些对于享受前人荫凉的当代人来说是十分宝贵的财富。中文专业的学生更应该明确其重要性,无论是学业要求还是自身追求,都应该对其有确切的认识做出相应的努力。推动国学经典的普及,让它在国内国际发光发热是一大目标,中文专业的学生们更需要挑起担子,敢于承担责任。相信随着国学经典教育的更加深入,不只是中文专业学生,更能让所有学生、祖国未来共同承担这一使命。
【摘要】目前速录行业是一门新兴的职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比例还不协调,特别是社会公检司法部门中对这一类型人才的需求。因此,研究和探索培养速录专业人才的模式,以提高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为目标,为适应社会发展培养出一批高素质复合型的速录人才。
【关键词】亚伟中文速录 专业人才 培养模式 探索与研究
一、亚伟中文速录专业的发展现状
亚伟中文速录是由专业的速录师使用的输入方法,通过汉语拼音的方法,将电脑与速记技术相结合,是一种快速记录语言的专业设备。1994年,唐亚伟教授研制成功第一台键盘电脑速记机,后被称为“亚伟中文速录机”。随着速录专业进入高职院校,亚伟中文专业速录也开始作为一门专业的技能课程在各个高校开设。目前主要广泛使用在社会公检司法部门、网络直播、新闻记者采访、同声传译等领域,社会对速录人才的需求量较大,而且收入相对较高。因此,需要加大对速录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大推广和应用的力度,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还应该注重培养速录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的技能,提高速录人员的实力。
虽然目前速录专业在快速的发展,但是我国速录行业与外国的相比较而言,起步比较晚,而且相对在经验上存在着不足之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对速录专业的推广力度不够,再加上不合理的、不科学的培养模式;素质教育理念的薄弱,素质培养与技能培养的比例不协调;目前高校中的教师在专业水平和授课技巧上存在着不足;由于教学方向的不明确,导致培养出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造成的。因此,当前我国的速录行业,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通过完善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创新性的复合型人才,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1]。
二、探索和研究亚伟中文速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培养方案与时俱进
各高校在设立速录专业的时候,应该充分的了解整个行业发展的新动态,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方式。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将产学结合,提高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将速录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的技能操作相结合,打造素质教育教学。与此同时,还要根据速录专业就业前景的特征,创新课程体系,打造职业教育。将校企合作的模式进行到底,为学生提供实践动手的机会,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的掌握。保持与时俱进的理念,积极创新和探索新的培养方案,不断增强学生的综合水平和专业技能。
(二)明确教育的目标
速录教育的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在教育培训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循这一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创新。随着速录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需要加快培养出高素质的速录人才,在数量与质量上要同时的增长。人才培养的模式应该越来越规范化和体系化,从师资这一源头开始,逐步提高教师与学生的整体水平和教学的质量,全面促进行业的快速发展。
(三)创新教育方式
为了实现教育方式的创新,一定要遵循两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方面是一定要以素质教育为教学的根本理念,在注重专业技能学习的同时,也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行业潮流;另一方面是加强校企合作,将培养人才的目标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结合,注重职业教育。培养、教育速录专业人才,就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为社会服务。因此,必须创新教育方式,树立服务的教育理念。在加强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与能力,为学生提供职业感知的机会,并通过社会实践提高学生在市场中的职业竞争力。
(四)以适合的专业背景设置速录课程体系
虽然目前我国的一些高等院校多是文秘等专业中增加速录选修课程,我校以计算机应用专业为背景,并增设了速录专业课程,即在具备计算机专业技术的基础上掌握速录技能,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就业路径。
(五)以就业需求为教学导向
如果想做好职业教育,就必须以就业需求作为教学的导向,学校需要根据行业需求,明确岗位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产学结合,培养出的人才符合市场的需求。目前我国的大学时就业的形式十分的严峻,这就是由于教学导向多是以理论型教育,造成学生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市场需求的技能相脱离,因为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自然就会出现就业难的问题。
(六)注重提高师资水平
提高师资水平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完善:一方面是教师首先需要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增加自身实战的经验,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全面、彻底的解决学生的问题,通过增加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进而促进学生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真正做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摘要】实训课程在中文专业课程体系中比较薄弱,这与其学生技能要求并不相称。在大学课程体系中适当增强演讲与口才、经典背诵、作文训练等实训课程,并通过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大纲的指引和规范,这既加强学生的基础能力培养,又为中文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锻炼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实训课程;基础技能,应用型,课程体系
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都证明此为分层次的组成部分,如英国学者PeterTKnight&MantzYorke提出了著名的的USEM理论,认为大学生的可雇佣性由学科理解力(SubjectUnderstanding,专业知识的掌握度)、技能(Skills,专业技能与基础技能)、自我效能感(Efficacy,自信心)以及元认知(Meta-cognition,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发展)能力组成;国内学者谢志远也将就业能力分为基础性能力、专业能力、差异性能力三个一级维度[1]。
由此可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但要看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同时也应注重学生基础能力培养,基础能力和专业能力是相辅相成的。但现在高等学校都过于偏重学生专业能力这种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而对学生基础就业能力的培养普遍关注不足,使得学生情商不足,人际交往能力不强,明显削弱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基础技能包括基础能力和专业基础能力两大部分,这一点中文专业学生也不例外。基础能力包括英语能力、计算机能力、沟通交际能力,专业基础能力则包括汉语言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这些能力的有效培养能尽力保障中文专业大学生就业后的基本工作能力、基本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情商培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调动诸多教学手段进行全面教学改革,通过开设适当的实验课程来有效提高学生基础技能,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是行之有效的一条途径。
关于中文专业大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现行教学状况的不足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思想上的忽视。这种忽视具体体现有三:一是对中文专业学生基本技能的内涵和外延缺乏研究。什么才是中文专业学生应该培养而且迫切需要的基础能力?在这个基础上又应该设置怎样的课程加以锻炼?这些都没有认真细致的研究和规划,因而在大学一二年级没有针对性地开设有效的专业基础技能实训课程。二是在课程设置中没有遵循教学规律对学生基础技能进行有效安排。基础能力的培养应该在专业能力之前,因为它是专业技能的坚实基础。但因为没有对基础能力引起高度重视,认识也较模糊,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出现了随意安排的现象。三是由于对中文专业大学生的基础技能缺乏细致研究,因而针对性的技能培训课程也极少,学生基础技能培养明显缺乏课程教学的保障。
二、基础技能培养缺乏实训环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文专业学生的就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个方面传统的就业渠道面临巨大挑战,另一个方面新的就业渠道又纷纷涌现,如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宣传、策划、营销、秘书等岗位有需要大量中文专业的应用型人才。但我们还是主要依靠传统的专业实习手段来进行实训,如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而没有针对基础技能培养的手段丰富的实训环节。譬如培养学生较强的语言表达和文学鉴赏能力时,主要依赖语言类和文学类专业基础课,这些课程基本都是理论课;即便是写作和普通话课程,也缺乏系统的学生实训,学生的能力培养夹杂在老师的理论教学当中。当然这种情况除了思想认识和教学研究不力之外,也和实训手段、实训经费、实训室建设滞后密切相关。
三、缺乏有意识的情商培养。情商,是情感智商的简称,它“是一个人掌控自己的情绪、情感,理解控制他人情绪、情感,以及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情绪、情感的能力,是衡量一个人驾驭情绪情感水平高低的标尺”[2]。良好的情商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随着自我情绪管理能力和移情能力的提升,更有利于自我发展能力的凝炼。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就业后主要从事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同时因其就业面宽的特点,需要就业后进行再次择业的能力培养,因此更应注重情商培育。但由于我们对教育成效、人才培养认识偏颇,明显缺失学生情商培养的目标性和计划性,也没有对此有日常性的教育和培养,往往是将这一重要课题简单地归结为心理健康问题,一般交由学校心理健康中心一个单位来解决。
针对当前的现状,为使中文专业大学生基础技能得到稳固和提高,一个有效的手段就是加强实训类课程建设。技能的培育和锻炼,离不开实践,只有动手,才能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总体来说,加强实训类课程建设的作用有三:
一、突出人才培养方案的应用型特征。人才培养方案集中体现了高校的办学思路、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定位,它的培养目标是学校人才定位的根本指南。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新升格的本科院校一般将自己定位为应用型本科学校,这也意味着学校的各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但以汉语言文学为主的中文专业作为老牌专业,人才培养往往重在理论型、研究型。即便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学校也重在师范技能培养。这种培养目标无疑不适合当前社会对中文专业人才就业面宽、岗位变化大的要求。
二、强化非结构化环节设计,有效弥补课程体系的不足。胡有林老师在《基于系统思维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一文中指出:当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个明显不足就是对于非结构化的环节缺乏充分考虑,也就是说对于课堂以外的课余时间的总体设计和要求重视不够。这一点,在一贯重视统一范式学习过程的中文专业来说,体现得尤为明显。因此,在课程设置优化的同时也要充分关注学生课余时间的学习安排。但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自我约束力不强以及大学以后很难迅速适应大学学习新特点的不足,通过实训课程安排延伸到课外是是一个极好的解决方式,它既能和低年级的专业基础课程相呼应,又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课余的学习方向和学习方式。同时,通过这种课后的师生互动,也能有效拉近师生距离,从而反哺课堂教学。
三、有利于学生的情商培育。中文专业学生的基础技能实训课程主要包括写作、演讲、辩论以及经典名篇的背诵与理解。这些实训项目大多与陶冶学生情操、满足学生正当情感需求有密切关系,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观、美学倾向有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譬如当我们在阅读优秀作品、吟诵经典篇章的时候,就在锻炼我们感知自身与他人的情感、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联、从而达到更好地辨识和理解他人情感来调控自身情绪的效用。像演讲、辩论以及写作实训的开设,更能够不断地增强自我意识、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因此也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情商水平。而且这些实训进入课程建设体系,通过具体的实训大纲和工作室项目教学的特点来加以实施和保障,使得这些实训项目既能人人参与,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效果。
我国的应试教育使得中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缺失了基础技能培养,因而在进入大学以后普遍体现出自我调控与人际交往能力不强,语言表达能力偏弱的不足。同时,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也使得当代青年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承担了巨大的压力,但是中文专业学生对此的要求又比其他专业更为突出,因此在大学低年级时,通过实训课程的强势介入来加强学生的基础技能培养是大学课程体系改革一个值得重视的途径。
【摘要】本文阐述了中文专业创业教育的师资团队的分阶设置的结构模式及其得以实现的保障措施。将创业教育所需的九类人士分属校、院两级创业委员会,依据创业教育的不同培养阶段分别设置师资组合,形成不同的四阶师资结构模式。这样的分阶设置,权责明确,能有效地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有效整合教育资源,避免师资、时间、精力以及经济上的浪费。
【关键词】中文专业 创业教育 师资团队 分阶设置
相对于美、英、日等发达国家,我国的创业教育还很滞后,其中原因很多,但究其根本原因,无疑是创业教育师资的缺乏。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的薄弱是制约创业教育工作质量的重大因素。
一、创业教育师资团队的人员分阶构成模式
(一)创业教育师资团队的人员构成模式
中文专业的创业教育不能孤立的进行,它是学校创业教育的一个有机部分。只靠中文专业的教师,创业教育是难以进行。中文专业的学生只依靠自己的专业知识,要想创业,也是难以实现的。创业教育涉及经济管理、法律、政策、心理、社会、文化以及各种技术等诸多专业学科,是一种繁难的立足于某一专业教育基础上的跨专业式的、多专业融合的漫长的教育过程,更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多学科的复式教育。
创业教育师资团队的构成人员,必须要能满足创业教育的这一特殊性与多面性要求。构成如下:1、院级主要领导1位,负责统筹安排全院的创业教育。这样有利于校内外教育资源的整合及有效利用,便于宏观调控创业教育的各个环节;2、各级系领导1 位,负责具体落实自己学院的创业教育,将有利于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3、专职创业教育教师若干名,为创业教育提供创业教育理论支持,普及创业意识,为各院兼职创业教育教师提供培训;4、各专业学科骨干教师1 位,为创业教育提供可能需要到的专业知识、技术、理论等的支持;5、校外成功的企业家,企业家的经验和教训具有很好的激励和借鉴作用,能增强学生创业的信心,并可能为创业教育的实践环节提供实训的场所和机会等。
(二)创业教育师资团队的院、系两级构成模式
以上各类人员在学校的创业教育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能彼此互相配合,形成有机的整体,将能大大提高创业教育的实效。如何将各类专家形成有机的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呢?创业教育既要体现专业特色,又要避免由各个学院来负责各自负责本学院的创业教育而导致的师资、时间、精力以及经济上的浪费。所以,创业教育最好由学校和学院共同负责,在学校的统筹下由各学院具体负责本学院的创业教育。
(三)创业教育师资团队的分阶构成模式的得出
依据创业教育的四步分阶培养模式,各个阶段的培养对象、目的和方法的不同,所用到的教师在权利、能力以及专业知识上也应有所差异与区别。在创业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应根据培养阶段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设置组合。
1、第一阶段的创业教育主要由学校创业委员会统筹安排,本学院创业委员会具体负责。由系创业委员会统一安排各系的上课时间和地点。
2.第二阶段创业知识的培养,由创业班的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安排及教学。这样便于协调创业班学生的专业教学与创业教学的上课时间。系的兼职创业教师可负责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如再缺少相关课程的教学人员,可申请由校级创业委员会向各学院协调解决。
3.第三阶段创业能力的培养由学校创业委员会整体负责。这样,可以从整体上宏观掌控和调控学校创业教育的各个方面,便于有效整合学校的教育资源,进行统筹计划;便于求得社会各界对校级学生创业团队的帮助;便于增强对学生实训或真实创业的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阶段创业教育无论采用哪种实训方式,校创业委员会的相关人员要全程给予知识、技术、策略、法律和心理等各个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并可对创业团队的实训进行适当的干预与调控。
二、分阶式师资团队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职责明确
首先,校、院两级级专职创业教师负责全校和各所属学院的创业氛围的营造;创意意识的宣传、普及;对兼职创业教师进行创业理论的培训和指导;负责创业教育相关课程的设置;实训基地的建设等。其次,兼职创业教师在其所属学院的院级创业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配合院专职创业教师进行本学院创业教育的宣传;结合本专业特色,开设部分创业课程;服从校级创业委员会的工作调遣。最后,外聘专家要负责创业教育相关方面知识、经验的教学和指导;有责任参加创业论坛、案例讨论和项目风险评估等。
(二)激励机制
1、工作量计算要有利于兼职创业教育人员。兼职教师的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量减半,从时间上鼓励教师去从事创业教育。将指导学生创业实践、参与创业咨询、开讲座等的工作折算成教学工作量,按每个课时多少金额,给予经济奖励。鼓励老师编写创业教育的相关教材和论文,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2、允许教师停薪留职去创业。鼓励教师到企业进修,进修期间工资、津贴照发。据有关调查显示:“89.9%的教师认为丰富的深入企业的经历或者双师型教师更能有效指导大学生创业。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这个总体看法是正确的。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具有创业经历的人极少,成为教师之后就没有动力、精力和能力再进行创业及相关活动。”因此,要想培养出众多的有创业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政府、学校必须要解决教师们在经济上的顾虑,这是很现实的一个问题。
3、承认创业教育的研究成果在现有的专业职称的评定中的地位。目前,“很多普通任课教师对创业教育并不积极,重要原因在于职称评审制度。该制度要求教师必须在已有的某个学科和专业范围内发展,而创业教育工作不会对其专业产生帮助,不会有利于职称晋升和学术成长。”针对这一实际问题,国家可承认创业教育的研究成果在现有的专业职称的评定中的地位,以消除老师们的这一顾虑。
笔者依据中文专业创业教育的四步分阶培养模式,构建了创业教育师资团队的分阶设置的结构模式。将创业教育所需的9 类人士分属校、院两级创业委员会,根据培养阶段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师资组合,明确各级、个人的职责,形成有机的创业教育师资团队。这样的分阶设置,权责明确,能有效地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有效整合教育资源,避免师资、时间、精力乃至经济上的浪费。
摘要:企业期待专业的人才既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又有与工作相关的专业技能,还具备计算机、外语等能力。高校中文专业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可结合这些需求进行些许改善。
关键词:企业需求;高校教学;学生学习
企业在推动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地位日益凸显。为营造良好企业文化、增强竞争力,企业也亟需一批中文专业的人才。调研团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平台,通过企业深访、毕业生问卷调查等形式,进一步了解到企业对中文专业人才的需求。现将调研所得结论、建议概述如下:
结论
大部分企业在录用中文专业人才时,很看重是否有相关工作经验或实习经验。最重视本专业的技能依次为:文书写作、交际与公关、策划与部署、资料与信息的处理。认为本专业人才仍需提高:企业管理知识及能力、文书写作处理技能、沟通交流技巧、秘书理论和实务知识、现代办公技术。其他像是礼仪知识、公众演讲能力、广告知识及技能等也有所涉及。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基本看法,最强烈的四种声音分别是:①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内容基本与本专业无关。说明本专业学生需广泛涉猎,打下基础。②知识渊博、人文素养高,加之工作后学习其他技能,发展后劲足。说明本专业对学生人文情怀的培育仍是关键。③职业定位不清晰,能力知识宽而不精。故将来有志于在某类型企业工作的学生,需学习与就业领域相关的某种技能。④知识结构不合理,没有反映出业界的发展现实。可见本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优化知识体系,既有广博的文史哲知识,又有精深的专门知识;同时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实用技能。中文专业的教学则可在传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社会职业岗位的要求,融入新的课程与教学方法。
不同领域的企业,对中文专业人才也有不同的要求。如金融领域,青睐获得过与工作内容相关的第二学位证书的人才。建议中文专业人才多接触社会,在工作过程中应活跃思维,锻炼创新能力。传媒行业招聘时,青睐有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获得过重要相关奖项的学生。希望本专业学生提高广告、新闻知识及技能;拓宽见识与眼界;锻炼自学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同时了解所从事行业需具备的素质,还要熟悉整个行业的流程。
不同类型的企业也有自己的要求。比如国营企业青睐有党员身份,在校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且文笔佳的中文专业人才。合资企业希望人才外语水平高;借助中文专业长期熏陶而成的人文修养,缓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隔阂。
除企业外,调研团也调研了部分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整个调研情况来看:
敬业、责任心强等仍是各类用人单位最基本的要求,在此基础上,中文专业人才要具备的能力,前五种依次为:写作能力、沟通交际能力、计算机及新媒体技术、外语应用能力、审美能力。
建议
学生学习:
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的自学方法,以便将来在跨学科的背景下能较快入手,还可厚积薄发。多创造机会进行理论学习、应用实践。作为本专业的学生,要培养用人单位亟需本专业学生具备的五种能力,首先要不断提高本专业基础知识。在这一过程中要培养筛选、处理知识的能力。如今在云计算、云存储的技术水平里,获取知识相当容易,要选择好的阅读文本,学习准确的知识还要学好文献学:文献学继承了优秀的文化,传承传播优秀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对文献材料的掌握也是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只有很好地掌握文献学基础知识,才能比较系统地掌握与计算机中文信息处理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获取新知识和从事高新科学研究和实践的能力,成为具有较高人文科学素养和自然科学素养,在文理交叉方面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在学好文献学的基础上,可借鉴训诂学学习方法,贯通中国文脉,提升文字水平,通晓中国文化发展次第,至少行文流畅,无错字病句,文字水平应明显高于其他专业学生。参考比较文学学习方法,拓展研读海外经典作品,博闻强识,开阔自身视野,对中外文学史中出现的经典文本和经典文论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而且要注重质疑和独立思考意识的培养,常思考已有观点是否正确,有无其他解读和看法,通过质疑和思考,学会选择、过滤、怀疑、更正、添加、进而再创造等;培养和树立全球化时代知识分子所应具有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视域;对中国传统文化在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的机遇和挑战中有理性的认识;自觉关注并思考东西方文化融合与冲突并存背景下世界文化、中国文化的走向。
其次,在夯实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抓住锻炼、实习机会;不断训练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掌握数字媒体技术、教育技术、网络与信息系统技术等。提升外语水平:在能听、会说的基础上,能阅读外文原版图书、适应外语授课、会查阅外文资料,熟练使用外文网络进行网上学习与外文文献检索。
再次,认真写作阅读札记,进而转化为科研成果,甚至可以将这些成果编辑成册,形成阅读、分析、理解文本能力的同时,提高了自主搜集材料、综合运用知识、创新创造的能力。
最后,可采取双学位或第二学位的方式,掌握欲从事领域的相关知识及技能;还应发展业余爱好,陶冶自身情操,提升审美水平;生活中敏于观察、勤于思考、善于综合、勇于创新。
高校教学:
可采取低年级实施专业教育,高年级分版块教学的方式。即低年级只按二级学科分专业,每个专业不再具体分方向,而是开展宽口径、厚基础的通识教育。学生前两年广泛学习中文专业各门类知识,到了大三,依据兴趣学习不同版块的知识。
前两年的教学要抓住现有优势,继续夯实学生广博的人文知识,将学生培养成学养深厚的人才。教学重点可放在精研文学作品、修习写作课程、加强评论鉴赏方面。精研文学作品,就是让同学们深入学习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在学习的过程中博闻强记,提升人文素养,培养学生艺术感和审美判断能力,让学生对作品的把握转变为对社会历史变迁、人物形象性格的理解。同时还可加入报告选题和论证部分,让同学们按要求做PPT和发言,组织学生讨论、开展辩论、话剧表演等,通过这些方式既为以后工作中的文书写作、公众演讲、媒体技术使用打下基础,又潜移默化地改善学生观念、塑造更完美的人格。修习写作课程,就是要学习文学写作、公文写作、新闻写作等各类型的写作内容,平时指导学生多练笔,强化写作实践。加强评论鉴赏课程,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这类课程可采取学生授课、点评等方式。这样,在发掘并解决问题,品评鉴赏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辩证思考、文献资料搜集、研读、品评之能力。
大三伊始,根据学校特色、社会需求设立不同的版块,对学生采取分班授课。即同学们在前两个学年学习中文专业的基础上,根据兴趣、择业方向选择加入不同的学习版块。比如学校可设立考研版块、公务员与文秘版块、教育教学版块、新闻传播版块、文化产业发展与管理版块、金融版块。每一版块的教学,均融入理论学习、实践锻炼两方面,且开设任何版块,都要有英语、计算机、新媒体技术的相关课程。
在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时,对致力于继续深造的同学,可多讲授如何治学、练笔、论文写作技巧、课题申报经验等,平时也要多给学生创造参加学术会议、田野考察的机会。对想要直接入职的学生,其论文加入社会调研的因素,促使学生主动捕捉和追踪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且对相关问题出现的原因及影响做出理性分析。
因调研的时间有限,受访企业的涵盖面较广,问卷调查采取的也是非概率抽样,故不能用于推断整体情况,只可帮助获得一定的信息。(作者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
摘 要:作为在高校学科建设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工科院校中文专业一直有其自身的特色和定位。本文通过对某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代表进行就业访谈,从就业准备、就业状况和就业心理等各个方面探索工科院校中文本科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为工科院校中文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指导,也为切实增强工科院校中文专业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实践依据。
关键词:工科院校 汉语言文学专业 就业访谈 核心竞争力
基金项目:北方工业大学2015年大学生科技活动项目基金支持
从清华大学复办中文系开始,理工科院校也开始逐步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这不仅改变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多元化,而且也满足了社会和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工科院校中文专业在高校学科建设发展中一直有其自身的特色和定位。中文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也直接影响到工科学校整体的就业工作水平。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方法
作为工科院校的文科毕业生,如何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获得更好的职业生涯发展,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
在了解了高等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后,我们引入了“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希望通过对工科院校中文专业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调查分析,为目前的工科院校中文专业的教育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建议。本文采取施炜、张苏(2010)的观点,把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定义为:在大学生能力系统中起主导作用、能使大学生在就业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并可持续发展的、独特的并不易被人模仿的一种综合性能力。①我们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毕业生就业现象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个案访谈。
经过问卷筛选和他人推荐,我们相继联系了08-11级的学生代表赵平、邵雅彤、薛畅和田宇骁作为访谈对象。他们针对自己和他人的就业情况,与我们分享了很多在就读期间和工作阶段的感受,本文将以我们与他们的交流对话为主,间或地谈及其他毕业生的情况。本文希望通过访谈,探讨如何在新形势下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也争取为其他工科院校的中文专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研究结果
(一)背景介绍
赵平目前在北京从事影视编剧类的工作;邵雅彤目前在北京某广告公司,从事PPT制作方面的工作;薛畅目前是北京某高校的在读硕士研究生;田宇骁则在家乡从事中学教师的工作。(应采访者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二)就业准备
我们的谈话内容,基本上是结合各位毕业生所填的问卷,按照就业准备、就业情况和就业感受三个方面来开展。总体来看,在本科毕业后直接选择工作的毕业生,多在本科高年级阶段进行了实习、兼职等积极的就业准备。
我们:“在问卷中,您反复强调了校外工作经验的重要性,您可以详细谈一谈您都有哪些兼职实习的经历吗?您为什么选择这类兼职,能不能简单谈谈这些校外实习经验给您带来的收获?”
赵平:“大三的时候选择兼职,一个原因是无法忍受大学生活的烦闷,另一个原因是想试试能不能挣钱,所以选择实习职业也并非‘我有兴趣我有天赋我一定要做这件事’,大多是机缘巧合,比如,我的第一份兼职是海鲜酒店里画宣传海报的,一张‘基围虾98/斤’五块钱。而这些实习带给我最大的收益就是――别骄傲,别浮躁,工作生活的压力不同于学校,狠狠打你一次自然懂得收敛和其中道理。”
邵雅彤:“我从大二暑假开始实习,去做新媒体运营,之后的两份实习也是这个方向。至于为何选择,当然是因为喜欢从事些有创意、不单调的工作,而且这样的工作岗位又比较多。至于学弟学妹们去选择什么职业方向,完全因人而异。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工作经验在学校是不会学到的,每次去面试,哪怕是实习,有过实习经验的也会更有优势,毕竟没有哪个企业愿意用时间和财力去培养一个可能经验到手就跳槽走人的应届毕业生。如果实习经验相对丰富,是一个非常有力的竞争优势。至于收获,就是得到了一份在自己看来还算不错的公司的offer,做自己真心喜欢的事情。”
我们:“原来学长学姐也是在逐渐摸索中,才形成了自己对就业的认识。那其他的毕业生也都是情况类似吗?”
田宇骁:“周围人到了高年级,也各有各的选择吧!有积极准备考研和公务员考试的,也有出去学托福雅思准备出国的。就算是出去兼职,方向也很不一样。家教、促销、校园……几乎各行各业都有吧。不可能所有中文系的同学都会对中文方向的就业感兴趣,我想你们自己也深有体会吧。但是我从最后的结果发现,其实大部分人还是选择了与中文相关的职业,毕竟四年的光阴也不是小的积淀。最后选择的职业,自然是有多方面的因素,但不可能不受大学的影响。”
随后,我们谈及了应聘和面试的相关话题。赵平委婉地向我们表示,他由于受到家里的帮助,并没有在这一环节遇到太多波折。田宇骁则说,他基本上是按照正常的流程获得目前的工作,只要自身具备实力,一切皆有可能。
(三)就业之后的情况
之后,我们又聊了一些毕业生们目前的工作情况。
我们:“赵平学长,您在问卷中谈到,对您当前的有关戏剧影视方面的工作还是比较满意的,那么您可以具体谈一谈您在工作中是如何继续开发个人潜力的吗?”
赵平:“其实,做影视创作之类的普遍智商不会差别太多,所以潜力之类的说法无非是‘对某些事物有相对敏感的审美体验’,并无‘天赋异禀’之说,说‘继续开发潜力’,首先别把自己看作高人一等。应当勤勤恳恳,从最简单的做起。经验和能力是学出来的。不管多聪明,一定要勤奋。”
我们:“谢谢您的回答。因为我们的课题跟‘就业核心竞争力’相关,所以还是想多问问您这方面的内容。您在问卷中表示,在大学阶段,完善专业知识和专业以外的技能对您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方面十分有帮助,那么在实际工作中,您的哪些技能或专业知识对您的个人潜力和后期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他:“所谓核心竞争力和专业知识,在我们学校的范围内只是皮毛,并没有太大的深造,因此别指望在学校里能够学到你想要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但学校毕竟是温床,是为工作做技能储备的第一阶段,因此所谓的‘核心竞争力和专业知识’就是‘在校期间尽你所能,把你感兴趣的东西都学一遍’。这样到了工作生活中,你不难发现,只要你有兴趣去提升,都可以有所尝试。我觉得哪有什么一时一段的核心竞争力,人生都是一个过程。我们自己想明白了,好好利用身边的资源,多加努力,总不至于太差。”
我们:“雅彤学姐,您为什么选择了广告宣传方向的职业?在学校没有专门培养的情况下,您是如何掌握职业化PPT的制作技巧的?”
邵雅彤:“因为我喜欢,其实就是这么简单的理由。至于制作PPT,每家企业都有自己不同的基调,比如时尚公司肯定和互联网公司的风格就大相径庭,所以PPT的制作,完全取决于你对现今就职公司的了解以及产品的了解。PPT排版很重要,想要博人眼球,就要多去看看之前会的PPT怎么做的,多在微博上或者公众号上看看人家的排版设计。如果非要说核心竞争力的话,应该是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和一点创新的精神吧!”
(四)就业感受
在访谈的最后,我们向各位毕业生表示了感谢,并请他们谈一谈对“就业”这一话题的总体感受。
赵平:“就业无先后之分,早一步晚一步都不见得比别人强在哪。也希望你们以后多多努力。今天在这里跟你们讲,只是谈谈个人的经验总结,实际上是自吹自擂了。中文系只是一汪浅水,文学专业只是大学一门起步技能,然而金生沙砾,蚌出污泥,凡事只要努力,最终大多会有所得。”
邵雅彤:“最重要的,是实践出真知。快去实习吧。等到毕业时,你能拿出自己做过的一手好PPT,还能拿出自己曾经做过的活动,有自己的业绩,HR一定会对你另眼相看。”
薛畅:“机遇总是在路上。10级的一个学妹在本科期间担任学院的学生干部,现在已经在校团委获得了助理一类的工作;还有一个学长专业成绩平平,但因为在多媒体设备方面的突出才能,现在已经留校成为技术指导老师。我个人现在也有通过老师接洽工作。每一步都是挑战和展示,就业并非一劳永逸。努力发现、思考和培养你自己的长处,才是真正属于你的核心竞争力。”
田宇骁:“就业说到底是为了生存,除此之外应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多多了解这个世界,不要人云亦云,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可还有“乌合之众”和“三人成虎”一说呢!认真想一想对于“就业”,自己更高的期待是什么,或许就可以帮助自己进行更好的选择。”
三、讨论总结
通过与各位毕业生的接触,我们了解到了毕业生对“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真实看法,也深深地认识到了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之浅薄。“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虽然只是一个空洞的概念,但它的培养却是我们可以努力的方向。
对于学校来说,除了本身完善课程结构,增加教育教学与社会需求的契合程度之外,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对往届毕业生的经验介绍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具体到工科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把目标定位于培养应用型的高级中文人才上,密切关注社会需求的实际情况,大力开展实践创新类课程,保证学生在应用实践方面具体突出能力。而学生自身也应当积极努力,树立就业核心竞争意识,努力用学校和社会上的各种资源,打造自身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与学校和院系携手,让工科院校的中文专业走出自己的特色。
摘 要:工科院校文科专业在高校学科建设发展中一直有其自身的特色和定位。文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也直接影响到学校整体的就业工作水平。本文通过对北方工业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的调研分析,努力探索工科院校中文本科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为工科院校中文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指导,也为切实增强工科院校中文专业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实践依据。
关键词:工科院校 汉语言文学 就业 核心竞争力
基金项目:北方工业大学2015年大学生科技活动项目基金支持
当前社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个性化需求越来越明显,知识经济的转型正逐步加快。在此背景下,社会对于人才有着更高的需求,也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目标。我们针对某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进行调研访谈,尝试分析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多知识结构、多层次培养、多方案实施的核心竞争力,也为工科院校中文专业今后的教学发展提供适当建议。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方法
从清华大学复办中文系开始,理工科院校也开始逐步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这一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也普遍呈现出三种态势――综合性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和理工类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相比较而言,综合性院校注重宽泛的研究性教育,师范类院校以传统教学为主体,而理工类院校则更注重为企事业单位输送具有人文素养的应用型中文人才。
我们以某工科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采取自编问卷调查的方式,发放调查问卷并进行统计分析;并且就调查问卷的内容,有针对性地与被调查人员进行深入细致的电话访谈。
二、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含义
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包含就业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两个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和定义。余冠军和肖友平(2012)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团体或参与竞争的个体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是其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战胜的技术或能力,是组织或个体具备的应对变革与激烈的外部竞争,并且取胜于竞争对手的能力的集合。①
核心竞争力这一表述源于美国,最早是由经济学家Prahalad C. K.和Hamel G.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一篇题为《企业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y of the corporation)的论文中提出,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存技能和整合不同技能的知识和技能。” ②自此之后,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便在经济和管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所谓个人核心竞争力,是指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具有竞争优势的。独特的知识和技能。打造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其目的就是增强个人的竞争优势,保证自身的不可替代性。
自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被引入到高等教育领域中后,就越来越受到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通过认真分析专家学者有关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界定,加之对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现状的调查结果,以及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相关要求,我们采用了连树青(2013)的观点,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是:大学生个体通过学习和实践所积累的一系列知识和能力的有机集合体。它不易被他人模仿,能使自己在求职时获得成功,并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取得可持续发展。同时,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性也不容忽视,它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发挥作用,这也是核心竞争力与非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的区别之一。
三、工科院校中文专业就业现状与分析
我们自2015年8月,在专业的在线问卷调查平台上相关调查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58份。
(一)实践实习对就业核心竞争力有巨大促进作用
通过调查发现,毕业生在选择工作的过程中,更看重“发展机会”这一方面的因素,占调查比例的46.55%。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同学是从大三、大四开始初步完成自己的职业规划,绝大部分的同学认为就业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校外实践,高达82.76%。这一数据也与其他选项的数据分析不谋而合。“提供实习岗位”这一选项在“学校应该继续完善何种方面的就业指导”一题中高达70.69% ,位列榜首。在“由学生到职场人转变的过程中,做了何种准备”一题中,“主动寻找就业机会”有79.31% ,“兼职实习”有65.52%,分列一二。从数据上基本可以看出,同学们希望能通过实际的工作经验来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二)实践实习机会与工作需求不对等
然而,有一道题的选项经过数据分析后,又与上面的结论有明显的矛盾。在获取工作过程中,学生遇到的困难有如下几个方面,其中“缺乏工作经验”所占比例最大为56.9%。如果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同学在工作前都有过校外实践经验,那这些稍有矛盾的数据结果,或许也可以从某一层面反映出一些问题――学生在校外实践工作岗位的选择问题上稍有偏差,缺乏明确的就业目标,导致曾经的实习岗位和工作内容与最终的工作有些出入。这样的结论,也可以和毕业生认为什么时候大体上形成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这道题的选项情况相互关联。“大三大四才开始规划”的占到了39.66% ,排名第一;而排名第二的则是“工作以后”这个选项,达到了24.14%;“目前还没有规划的选项”也有5.17% 。这样的结果显然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
(三)学习与创新能力对就业核心竞争力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具体针对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问题上,“学习能力的养成”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适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在另外一道关于“毕业生认为在工作过程中,仍然发挥重要的核心竞争作用”的问题中,“学习能力”仍占首位。由此我们也可以粗略分析,认为学习能力是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因素。而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特殊性,写作能力也是毕业生不可忽视的。在受访者中,有43.1%的毕业生认为,“写作能力”在其工作中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传统专业,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方向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学校和学生应当共同努力,在教学和就业上创新实践,为工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寻找新的发展思路。我们从此次的调查报告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毕业生目前从事的行业类型繁多,教师、出版、新闻、文秘、行政、媒体、戏剧影视、广告等均有涉及。在就业相关度上,一半以上的同学认为“目前从事的职业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比较相关”。由此可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范围非常广。传统的就业方向,如语文教师等的社会需求已有所局限,并逐渐趋向于饱和。相较于传统职业,文案和策划类的岗位正随着文化产业的繁荣而不断发展壮大,纸质媒体的编辑类岗位也逐渐向网络运营的新媒体行业转型,行业所需的专业能力也有所变化。因此,在“在以下本科专业课程中,哪些使您在工作中受益”一题中,毕业生们首推“文化创意产业类课程”,也不无道理。
(四)就业核心竞争力的获得要内外兼修
早在设计题目之初,我们就曾参考过一些文献资料,“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缺乏”不是个例,而是普遍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在调查问卷中,我们也设计了其他相应的问题,希望能从数据结果中得出一些解决办法。“在本科阶段,得到过学校如下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方面的帮助”一题中,“大学教育对整体人格的培养”、“专业课的学习以及实践展示类课程对能力的培养”的比例基本持平,均达到50%以上,而“相关讲座课程的学习”这一选项只有22.41% 。不难看出,实践性的帮助远比相关课程的设置更受学生关注。在最后一项开放性问题――“学校和院系在培养我校中文系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上还有哪些不足”中,我们也收到了不少毕业生的回复,其中不乏中肯意见,总结出来也多与课程设置和实践经验有关。在参与问卷调查的,我校2006级到2011级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生中,认为能供职于目前的工作,优势之一为“掌握的专业知识”所占比例最大为48.28%,而“具有校外工作经验”则为37.93%。可见就业核心竞争力的获得要内外兼修,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缺一不可。
综上所述,对于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需要学生与高校间的共同努力,这两点的相互支持密不可分。其中,专业技能是核心,学习能力是基石,创新能力是灵魂,人际交往能力是保障,团队合作能力是关键。学校应当加强就业心理辅导机制,完善自身的就业指导体系,帮助学生寻找更符合自身需求的实践实习机会。具体到工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把目标定位于培养应用型的高级中文人才上,密切关注社会需求的实际情况,大力开展实践创新类课程,保证学生在应用实践方面具体突出能力。而学生自身也应当积极努力,树立就业核心竞争意识,③努力用学校和社会上的各种资源,打造自身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与学校和院系携手,让工科院校的中文专业形成自己的特色。
摘 要: 中文师范专业《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课程应紧扣中学语文新课标,从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的分类训练、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的综合训练及课程训练的手段与方法上进行训练模式的革新,践行“讲练结合、重在运用”的开放性的实践教学路径,切实提高中文师范生的核心师范素养。
关键词: 《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 中文师范专业 训练模式
《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课程是面向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学生开设的教师教育课程,其目的在于提高中文师范生在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上的教师职业技能。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有关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这一部分的讲授一直是归于《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之下的,也就是说,对于如何进行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的教学基本上只停留在理论讲授的层面,纵然在课堂上教师做过一些举例阐释,但是这些理论知识如何被中文师范生熟练掌握与运用,这一点是被忽视的。为此,本课程的教学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讲授有关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的理论知识,更应将重点放在理论化用的训练上,即训练中文师范生如何将这些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己进行课程设计与评价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可从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的分类训练、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的综合训练及课程训练的手段与方法上进行全面的训练模式的革新。
一、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的分类训练
从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教学三个方面进行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的分类训练,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各类课型的课程设计与评价,为提高中文师范生的课程设计与评价的实践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有关阅读教学的课程设计与评价。
以文字及视频经典案例为基础,对阅读教学基本技能,各类文体的教学和阅读教学评价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而后进行阅读教学设计与评价的实战演练,具体训练方式如下:
1.布置有关阅读教学课程设计的作业,学生课后完成。教师将作业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在课堂上做逐一讲解之后,重点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文本细读,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而增加其教学设计的深度。
2.针对作业中出现问题较多的环节(比如导语设计、提问设计等)与设计能力较弱的文体(比如在说明文及文言文等文体上,学生课程设计能力较薄弱),下次课上进行当堂的反复训练,而后学生互改,教师抽查,消除课程设计中存在的系列问题的同时,还可训练学生进行教学评价的能力。
3.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教学视频,其中,优质课视频以供中师生品味与学习语文教学名师们的课程设计思路及精髓,而随堂教学实录则可用于训练中师生对于阅读教学的综合评价能力。
(二)有关作文教学的课程设计与评价。
1.以文字及视频经典案例为基础,讲解有关各类写作基本能力训练(摄材能力训练、思考能力训练、言语能力训练、修改能力训练)的设计方法与技巧,以及如何进行作文教学评价(细化为写作的评价、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和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等)。
2.通过布置课后作业与当堂训练的方式,教师评讲及学生反复演练后,中文师范生方能较为熟练地进行作文教学的设计与评价。
(三)有关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教学的课程设计与评价。
1.结合语文新课标,对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方法,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与内容,以及如何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的评价进行言简意赅的讲解。
2.凭借一些文字及视频的经典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教学案例,中文师范生从案例中学习进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设计与评价的思路与方法,并通过当堂练习,学生互改与教师抽改,找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教师再做讲解,学生再做相应训练,力争在课堂上解决一些普遍存在的相关问题。
二、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的综合训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了“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①等教学建议及“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②等评价建议。上述建议的提出势必对中文师范生进行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的能力有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分类训练的基础上,必须引导中文师范生进行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的综合训练。
(一)语文课程设计综合训练。
1.展示一些语文优质课课堂教学实录及播放一些名师授课视频,引导学生理出其中蕴藏的教学设计,并就前述上课训练及作业中仍然存在的一些教学设计中的薄弱环节,随堂进行一些教学设计的分段训练。
2.训练学生在进行语文课程设计时,将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适时融合,比如,学完说明文,学生感受了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的好处,这时,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用所学的上述说明方法写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对象(动物、植物等),从而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融合;综合性学习更是能布置学生围绕讨论的主题进行课前阅读,课堂上写出由此主题引发的想法,并将自己的看法进行口头表达,从而形成囊括阅读、写作及口语交际于一体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通过以上训练,促使中文师范生将语文课程设计的各种知识与方法融会贯通。
(二)语文课程评价综合训练。
1.针对在第一阶段的评价训练中学生容易忽视的一些方面再做训练,比如中师生在评价时往往能注意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做得好与不好的地方,但忽视了学生对于教师授课的反应及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等等。
2.训练中师生不仅要从所展示的课堂实录的案例中发现教师教学设计上值得学习的可取之处,还要找出该设计中的不足之处,而此不足之处对于学生自我语文课程设计能力的反思与建构也相当有利。
3.训练中师生熟练掌握与运用各种类型的评价,即在评价时注重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等。
三、课程训练的手段与方法
如果本课程的教学仅仅停留在讲理论,或者不讲理论只进行单纯的训练,抑或是单单局限于课堂上的时间进行训练,或者单凭教师一人之力进行单向的讲练,中文师范生的课程设计与评价的能力就很难得以根本性的提高。因此,本课程的训练将采取如下手段与方法:
(一)突出案例教学,将理论融入实际操作当中。
本课程涉及相当部分有关课程设计与评价的理论讲解,这些内容较难为学生所消化,因此,本课程在教学中将大量引入案例,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将所学理论融会贯通,提高进行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注重训练,理论阐述与实践训练相结合。
课堂上精要讲述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的相关理论知识,随讲随练,讲练结合,侧重训练,力图使学生在课堂上将所学知识通过实践训练的强化得到最大限度的消化吸收。
(三)以提高能力为主,课堂讲授与课外交流相结合。
本课程的课时有限,如何进行课程设计与评价涉及相当多的理论知识,且学生需要较多的时间将理论融入实践,因此,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进行沟通,答疑解惑,以求增强中文师范生在课程设计与评价上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课堂上,学生之间进行训练作业的相互评改。
学生间进行训练作业的当堂互改,不仅能节省时间,一有问题,当堂提出,教师当堂解答,还能有效训练学生进行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借助多媒体,最大限度地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
通过多媒体将一些中学语文教师的课程设计与评价的相关案例(包括随堂教学实录及优质课、竞赛课的文本案例及视频案例)进行展示,使学生能更直观地获得丰富的教育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另外,为配合上述训练,本课程的考核主要采用实践操作的形式,考核成绩综合计分:平时成绩50%(出勤10%,课堂集中训练20%,课后作业20%),期末考试50%(即针对给出的文章和教学案例,学生独立进行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
综上所述,在语文新课标背景下,中文师范专业《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课程的训练应走出一条“讲练结合、重在运用”的开放性的实践教学路径,通过对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教学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与评价的训练,引导中文师范生熟练掌握各类课型的教学设计及教学评价的组织,提高其核心师范素养。
摘 要 地方本科院校中文专业“美学概论”虽是一门重哲学思辨的理论课,却必须担负培养学生审美人格、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责任,因此实践性教学至关重要。“美学概论”的实践性教学可从调整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手段、发挥第二课堂作用等多个环节入手,全面改革“美学概论”的课堂教学,达到加深学生的理论认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美学概论” 实践性教学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社会对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突出。地方本科院校中文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备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较强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审美能力以及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相关工作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实践教学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
“美学概论”课程是中文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主要研究美的本质和审美活动,哲学思辨性强,因而比较重视美学理论体系的传授。但地方本科院校的“美学概论”课程不应把培养美学理论研究性人才作为课程的目标,而应着重学生审美人格的培养、审美能力的提高、人文精神的铸造。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系统传授美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应该采用多种多样的审美实践,加强学生审美的情趣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成就自己的审美人格和审美情操,提高自己的审美分析能力。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调整教材内容
我国现今出版发行的“美学概论”教材版本很多,各自的理论基点和体系都不一样,各有各的优点与侧重点。所以美学教师应以现有教材为基点,综合各种教材,科学地把握教学的主要内容,构建一套完整、有序、与时俱进、最能贴近学生学习情况的教学体系。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调整,按照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特点,在有限的课时内,慢慢地构建了自己的“美学概论”课程教学体系。笔者认为,美学是立足于审美经验所形成的对美的基本认识,那“美学概论”的知识体系应包括美的发展历史、美的本质、美的体验、美的范畴、美的形态、美的创造以及美的功能等多个方面。课程内容的讲解应将“中国古典美学”和“西方美学”的有关内容整合进来,以美学的某些基础理论、核心命题为中心,先对古今中外不同的观点加以介绍、分析,然后作出总结与述评,引导学生得出自己的认知,并用这种认知去观照现实的审美现象与审美活动。
“美学概论”是一门理论课,理论是对已有实践的总结,但却往往滞后于现有实践情况。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今的美学活动在审美对象、审美文本、审美媒介、审美语境、审美体验、审美价值、审美生产与消费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但现有的“美学概论”教材内容根本跟不上这种转变。因此需要结合现状更新教学内容,可以将诸如生存美学与实践美学的论争、新实践美学建设问题、生态美学的现实性问题、“日常生活审美化”等带有前沿性的内容纳入到教学中来,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前沿意识。另外教师还应将审美中心转向当下,扩大关注对象,可以将诸如文学、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绘画、雕塑、建筑、园林、科技、服饰、动漫、赛博空间等含有审美元素的一切文本形式当成审美对象,用审美情境吸引学生、熏陶学生,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激发审美情趣,使审美规律通过审美经验内化于学生头脑中。
2 创新教学方式
传统的“美学概论”课程教学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与逻辑性,大多采用单一的灌输式讲授法,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疲劳、审美疲劳。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 “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是教育成功的保证。”①为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有必要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打破教师主宰课堂的传统,减少一人讲众人听的时间,增加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机会,推动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1 问题启发式
问题启发式就是以问题引出论题,用问题启发思考和研究。一般而言,疑问式比陈述式更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有兴趣听下去,追随着教师的讲授进程,展开思考、寻找答案,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当然,也可以采用逆向思维,提问题的主体在老师和学生之间自由转换。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以考察学生对该课程相关知识掌握的情况,对理论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学生也可以主动积极向教师提问,这样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对该课程的关注点、疑难点以及兴趣点怎样分布,有利于教师教学重点难点的调整,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2 体验讨论式
叶朗教授说:“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生活世界’。人的‘生活世界’是人与世界的‘共在世界’,是活的世界,这就决定了人文学科不能采取经验科学主体与客体分离的研究方法,而要采取一种‘体验’的方法,采取一种‘讨论’的方法。”②在教学中,对于一些有争议的疑难问题、没有定论的命题、可能有所创新或具有独特见解与体会的新课题等,都可以采取体验讨论式进行。
还可以让学生体验教师角色,站上讲堂进行授课。如在讲述“美的表现形态”时,课前由老师布置任务,学生自主选择自然美、社会美、形式美、艺术美中任一命题;在此基础上查找相关资料,并撰写课程论文,制作相应课件;在正式上课时,由学生自由上台阐释自己的观点。选择同一主题的同学如有不同意见,可以进行补充、或提出质疑、进行反驳或辩论。
3 优化教学手段
3.1 应用多媒体课件
“美学概论”内容多为概念命题,比较抽象难懂。为了提高课堂质量,有必要尽量使抽象内容形象化。多媒体教学可以同时呈现文字、图片、画面、声音,可以同时让学生获得视听的满足与愉悦;可以让学生在动静结合中既获取大量的理论知识,又感受生动感性的美学现象,在感知色彩丰富的图像、美妙动听的旋律、情景交融的意境之后,情感上产生共鸣,精神上获得自由。
为了让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应在课前认真制作课件,不仅要让课件的内容与教学计划的内容相符,还应把教学内容直观化、形象化、新颖化、生动化,以期能够感染学生、感动学生、影响学生,让学生能结合具体感性材料理解所学抽象内容,并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3.2 建立多媒体网站
建立与“美学概论”课程内容配套的教学网站,可以使得教学的空间和时间被大大扩展与延长,并能极大地增加教学内容的知识容量,并促进师生交流与互动,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
可以将教学网站分成三个功能区。一个是课堂讲座区,包括课程与师资简介、教学大纲与日历、教学教案与课件、参考文献等内容,帮助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点的印象。一个是教学多媒体素材区,可以上传课堂教学录像,开辟各种艺术类型欣赏区,如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剧、影视等,不断更新学术动态信息,不定时公开教师及学生的教研教改成果。此区域内容主要采用超链接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艺术及美的感性认知,扩展其知识宽度,启发学生联想思维能力。一个是教学交流反馈区,可以开辟BBS论坛、在线交流页面、留言板、电子信箱等,以此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并及时替学生答疑解惑;还可以上传习题精选、模拟试卷,以此来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可以极大地增加教学内容的信息量,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变平面为立体,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以期大幅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4 最大程度发挥第二课堂作用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一个教师的力量也是有限的。长期把学生束缚在一个教师的有限课堂内,最终效果会不尽如人意。可以“请进来”又“走出去”,扩大学生眼界,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认知。
4.1 “请进来”
可以充分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请校内外一些造诣较高的艺术教师和艺术家进课堂讲座,以此弥补美学教师本身知识积累有限的不足。一个人的时间与精力都是有限的,中文专业的“美学概论”的课程教师一般都是文艺学专业科班出身,对相关的美学理论知识掌握会比较全面,但不一定对所有艺术类型的相关创作技巧都精通。专业的艺术教师或艺术家长期从事相关艺术创作与研究,专业素养更高,让他们走进课堂给学生以专业指导,可以加深学生对此类艺术的理论认知,提高学生用美学理论阐述美学活动的能力。
还可以结合课程培养计划,联合各类艺术系以及各种文化艺术机构,不定时举办高雅艺术汇报活动。如组织观赏教师教学音乐会、音乐舞蹈汇报会、大学生艺术节、艺术作品展、诗词朗诵会等,使学生有机会接受较高水平的艺术熏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敏感力和鉴赏力,加深对理论的认知。
4.2 “走出去”
“请进来”之外还可以“走出去”,把学生们带到自然中,带到艺术的世界里,让自然去教育学生,让艺术作品去启发学生,最大程度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讲授“自然美”之后,可以尽可能争取学校的支持,由课程教师和班主任带队,组织学生到所在学校附近的一些风景名胜区游览参观。每个地方独特的地理环境、地质面貌、古朴的民俗民风可以充实学生对自然美特点的认知,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开阔学生的审美胸怀、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
讲授“艺术美”之时,可以适当组织学生到省博物馆、科技馆、艺术馆、省大剧院等艺术活动场所去观摩各种艺术作品、观赏各种音乐影视戏剧名剧,培养欣赏古今中外各种优秀艺术作品的习惯,使学生在审美艺术的陶冶中提升艺术素养,获得审美感悟。
同时,要求学生在活动之后撰写考察报告或课程论文,在课堂上进行现场汇报,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与交流,甚至还可以指导学生对初稿进行修改、定稿,筛选出部分优秀论文汇编成一个班级的《审美考察论文报告集》,作业成绩以一定比例计入本课程的总成绩。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通过实地参观的方式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并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认知。
总之,“美学概论”课程应注重实践性教学,从多个环节入手,铸造人文精神,营造审美氛围,成就审美人格,提高审美能力,并使学生能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认知,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摘 要:时至当下,中文学科面临诸多问题的挑战,而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要面对的问题更为严峻,至为重要的问题是中文专业大学生文本阅读的兴趣及能力日趋低下,这些包括兴趣、方法、媒体、时间和追求的问题。怎样才能更好地引导中文专业学生培养阅读兴趣并提高对经典文本的感受成为当下中文学科教学所亟待解决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专业教学;文本阅读;感受经典;兴趣培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趋繁荣,当下大学生面临形形色色的诱惑,与20世纪相比,文本阅读在大学生中似乎成为一件奢侈的事情,也使得谈论文本阅读好像不合时宜。目前,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现状是:文本阅读被碎片化、浅阅读,现代文学的经典阅读渐离渐远。笔者在十余年的中文专业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强烈地感受到当下大学生经典文学作品阅读量过少,以至于课堂教学时难以构成有效互动,形成教师上课口干舌燥,而大部分学生则无动于衷,即使鲁迅作品也知者寥寥。因此,呼吁大学生重视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已刻不容缓。
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会见中外记者时特别强调,“书籍和阅读可以说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说,用闲暇时间来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拥有财富,可以说终身受益。”他希望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全民阅读的学习氛围。总理的观点显然具有时代的针对性,当下的阅读氛围与总理期待相距甚远。与阅读相较,学者更愿意赶潮,挥舞时下学术热潮所追捧的所谓宏大叙事、和谐概念。而针对具体经典文学作品的研究论文则凤毛麟角。与此相应,现代文学史教学中,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或文坛论争等相关知识占据了相关课程的更多课时。期末学分考核也是按照教学大纲,主要以文学史知识为主体,课堂上的文本分析日趋凋零,有的则如蜻蜓点水,甚而至于缺席课堂教学。
大学老师忽视文本感受与研究,缺少对经典作品的分析与见解,久而久之,只能照本宣科,难以从文本中汲取文学的审美内涵,仅能就教材而论道。此种现象同样束缚了大学生的思考空间,制约了大学生的独自分析能力的培养,降低了其学习阅读文本的兴致。受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选择课题研究时,亦喜欢选择更具有“理论深度”或宏观的课题作毕业论文或其他研究,因为具体作家作品分析研究相对而言属于“小格局”,特别是大多数经典作品早已为大家熟知,如鲁迅作品的文本分析,即为大多数学生视为禁区,因为鲁迅作品文本分析实在难以在前人基础上有所创新。所以说,现代文学的文本阅读与文学研究渐行渐远,同时,大学课堂中踪迹难觅亦是不争的事实。
这显然是一个教育的误区。因为文学的本质是审美,文学的根本在于作品,失去作品(文本)的支撑,现代文学史也就失去其存在的根据,更遑论文学背景、文学思潮之类的宏大课题,因为文学的基础、影响来自于作品,离开了作品,其他皆是无本之木、空中楼阁。对于文学研究本身而言,对作品的研究乃最基本的工作,只有逐步深入而细致地阅读、分析并进一步挖掘文学作品之意义、内涵,方能体会出文学审美的真义,亦才能顺理成章地研究各种文学思潮,探寻现代文学史的规律及其意义。反之,失去对现代文学作品研究的基础性工作,而把文学思潮等宏大叙事作为研究的主体方向,无疑丧失了文学研究的基本内涵,实乃本末倒置的研究行为。
因此,本人认为,现代文学教学重视文本阅读乃当务之急,现代文学作品阅读应该被视为大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素质。大学教育不能仅仅着眼于职业性视角,更应当着眼于素质教育,中文专业大学生学习现代文学史课程,其根本目的乃为提升其文学审美能力。而文学审美能力的提升不可能在空谈中实现,而提高文学审美能力,唯有大量现代文学文本阅读体验方能奏效,否则,只是水中花,镜中月而已。对中文专业大学生而言,本科阶段也是一个重要的打基础时期,对他们来说,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在本科阶段打下良好扎实的文本阅读能力,对其将来专业研究大有裨益,因为大学时代是人生阅读的黄金时期,笔者对此深有感触,因为是未来的时间里,他们将很难拥有大学时期如此充裕的时间与精力得以阅读现代文学经典作品,而缺乏配套的丰富文本阅读,将来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均没有机会派上用场,所谓学术研究只能是空谈。
而中文专业现代文学方向需要进一步突出作品研究,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尤应强调现代文学作品的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首先,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其审美经验及规范仍然粗疏,而建立与完善其审美及规范则需广泛的文本阅读实践。与中国古典文学相较而言,由于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历史短暂及其渊源西方文学导致传统的缺失,现代文学在语言及文体形式等方面的创作实践还属小字辈,其中作品审美的范式构建与文本鉴赏标准的实践,均与科学化距离甚远。由于没有足够长时间的检验与淘汰,所谓的现代文学经典作品在更大程度上实乃学术界为了研究的需要而着力构建的结果,如九叶诗人穆旦、荷花淀作家孙犁等,不足百年的时间积累与历练在积淀厚重的古代文学面前略显稚嫩,其文学魅力亦难以与古典文学的经典相媲美,最明显的例子即现代新诗的创作,即使流播众口的徐志摩之《再别康桥》亦难以招架唐诗宋词的文学魅力,更遑论其他新诗如何立于中国诗歌之林了。因此,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学科来说,当务之急需要建立起符合科学规范的文学标准与审美规范,真正完成其经典化进程,这当然需要建立在文本阅读及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所以说,广泛的文本阅读乃不可或缺的前提。最为重要就是在大学生本科阶段学习方方面面均应大力倡导现代文学文本阅读,尤其经典作品的反复阅读,如鲁迅先生的小说、散文等,更应该多阅读以培养大学生的阅读语感,只有且仅有重视中文专业学生文本阅读能力培养,才有可能为现代文学学科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众所周知,现代文学史诸种文学体裁中,散文取得的成就较高,当下散文创作成就斐然,但散文的标准迄今为止学术界一直没有较为公认的定义,散文优劣亦缺乏指向性较为明朗的标准。根据接受美学,不同阅读期待的读者感悟可能截然不同。例如,在不同的读者阅读同一篇散文,基于“载道”或“言志”的知识屏幕,使得其以不同标准审读,则评价可能相差甚远。当下所谓“散文经典”,时常遭到或学术或无厘头的种种吐槽――散文仅仅其中一端而已。现代文学诸题材中,不论小说还是戏剧,尤其新诗领域,不同程度地存在价值、标准不一,许多新诗的经典化并没有经历时光的淘洗,更多为人为因素使然。因此,此种情况迫切需要以正确的文学审美规范来约束,而文学审美规范的建立需要以大量文本阅读与研究为基础才有可能。
其次,由于时代的局限,特别是近现代中国积贫积弱的政治环境所导致的生存焦虑,使得强烈的政治文化对文学的渗透影响巨大,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来讲,政治化解读影响了几代人对现代文学的认知,如1981年版《鲁迅全集》的编订,对近现代人物的注释表现最为明显,直至2005年再修订才回归正常的学术路径。因此,现代文学文本解读和评价依然问题甚夥,误读现象在所难免,如此则严重地影响了文学审美的认识。这种认知误区的矫正也需要在文本阅读体验中来改正。如对朱自清《荷塘月色》的阅读理解,教学大纲中及教学实践中往往趋向于作者受到反革命大屠杀这种政治背景上所进行的创作,而从现有资料及相关研究来看,这明显是误读。
再如,现代诗歌的评价方面,凸显政治观点的视角,对于政治色彩浓郁《王贵与李香香》则持高度认可态度,反之,很少提及其他文学成就更为突出的新诗作品。对于作家的评价如出一辙,如荷花淀派代表作家孙犁,众所周知,孙犁作品风格多样,但受传统意识形态思想观念的制约,现在大学课堂通行文学史论著大多局限于《荷花淀》等风格清新的作品,而对其他风格的如《琴和箫》《秋千》等作品却认识有限,如此则不能对孙犁所有作品进行清晰认识与评价。再如,在新文化运动中崛起的周作人,文学史大多关注闲适小品文,而其走上文坛创作的大量的“飚发凌厉”的散文却付之阙如。同样,以美文著称的朱自清散文也并非仅“婉约”如《荷塘月色》《梅雨潭》《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其《白种人――上帝的骄子》《执政府大屠杀记》《乞丐》等沉郁愤激作品同样值得大学生阅读与探究。诸如此类的文学史写作存在诸多局限,现在完全有必要对现代作家作品进行全面的阅读,只有如此,才可正确而全面认知真正的现代文学史,这样将会有效改变现代文学史版图分布。当下止于空谈(现在现当代文学史写作如过江之鲫,但真正能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深入研究的文学史著作却罕如真璧,问题即尚“空谈”而少务实),翔实充分的文本阅读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这就需要以切实的文本阅读研究和教学实践为基础。
再次,培养大学生的现代文学作品阅读能力无疑会更好地促进其对现代文学的兴趣。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堂教学中,相较而言,大学生对现代文学兴趣较大,其作品也为学生喜爱。不过,据笔者十余年来的观察,当今大学生的现代文学作品阅读量呈明显下降趋势。而在课堂上,“低头党”学生越来越普遍,课堂玩弄手机成为课堂教学顽疾,已经为众多高等教育有识之士视为高等教育的头号问题。要改变这种现象,教师的引导责任凸现出来,这需要高校教师进一步引导大学生切身体验感悟现代文学的魅力,其中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沉入文本阅读中,以经典文学作品自身的魅力去感染大学生,培养学生热爱文学。而现代文学作品以其高度的现实性写作强烈地表达了作家对现实社会关注(如左翼文学的勃发),大学生通过现代文学文本阅读,无疑将会更深入了解认识民国社会现实,加深大学生对当下社会关怀的热情。
更为重要的是,对现代文学作品文本的综合分析是文本阅读能力的重中之重,另外还需要恰当表达,这也是培养大学生写作能力所必需的途径之一,也可以有效地强化培养大学生的写作思维。因此,大学生写作能力及思维能力训练离不开现代文学文本阅读训练。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大学生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还将促进他们现代文学史的学习,大多数学生上课普遍认为现代文学史过于抽象,事实上恰恰相反,以鲁迅的作品为例,大学生只要通读鲁迅的作品,就能够借助其独特而深刻的文本形成深刻记忆,从而更牢固更可靠认识鲁迅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避免了枯燥的背诵文学史内容。
众所周知,现代文学的文本阅读能力并非孤立能力,而是综合了多方面的内容知识:包括对作品文本的理解,即读懂作品,知道作者想通过作品说什么、在说什么。例如,鲁迅的《故事新编》掺入了许多现代元素,作者如此书写并非仅仅“油滑”,其中具有多种现实的考量。大学生理解鲁迅经典作品时时常因其作品的深刻内涵而感到力不从心,这不仅反映出大学生文体学知识的欠缺,也反映了当代大学生阅读经验的不足;此外,大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也表现欠佳,学生在对文学作品进行优劣判断时,时常难以评判文本的优劣之处,文学作品的思想艺术特点及不足把握得不够准确明晰。这些都需要相关文学史常识及文学理论奠定基础;最后是学生的表达能力要求有相当的文字功底。
与此相应,笔者认为,现代文学教学应该从多方入手,全面而细致地培养大学生阅读能力。首先,需倡导大学生从个人兴趣出发大量阅读原作,以提高学生的文本感悟及能力。唯有广泛文本阅读,方能有效分辨作品的高下优劣,培养出文学敏锐感悟力,舍此则别无他途。因此,笔者特别指出,本人并不太赞同时下流行的为大学生提供“阅读书目”的做法。这种“喂食”方法局限了同学们的阅读视野,与文学学习的内在规律背道而驰,不是科学的引导方式。孔夫子主张因材施教,恰恰说明学生学习的差异性的客观存在,只有从学生个性出发,从兴趣出发引导学生寻找阅读兴奋点方能有效地进入浩瀚的阅读世界;另外,可以以文学史为纲,阅读经典文本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阅读途径。另外,教育界认为应该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学生在现代文学阅读方面可以自由创新。如前所述,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型不足,由此,为大学生的解读和思考留下了充裕的空间,因此,有必要在课堂上鼓励同学们敢于质疑与独立思考,培养其尽信书不如无书的信念,正确引导大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思考并根据个人的喜好从文本出发进行鉴赏评论。特别是具有很大争议的作家,如张爱玲、茅盾等人的作品均可以来一次再阐释,这样无疑可以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加深对文学史的学习和掌握。
除了勇于质疑原有的文学史观念定势,采用比较文学研究法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比如,现代文学史评论散文成就时,闲适小品文是其重点,周作人、梁实秋、林语堂等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位闲适小品文作家教育背景不同,性格各异,虽同为闲适散文,但其中依然具有明显差异性,对此,可以允许大学生对其进行比较,分析评判各自风格及其艺术成就。通过比较式阅读法,可显著增加大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自然相应地深化了对作品的理解与认知。
最后,鼓励大学生加强文学理论知识及文学史知识的学习,提高写作能力。文学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综合多方面知识,也与文学感悟、分力、写作均有密切联系。换句话说,需要相当的文学理论素养、文学史基本知识及多方位思想素养,方能对作者知人论世,方能更正确、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反之,大量的文本阅读可以更直接促进大学生文学史及理论运用,培养他们独立思考习惯、能力及创新精神。因此,在培养大学生阅读能力过程中,需指导他们注意文学史、文学理论知识的阅读与吸收,自觉地把阅读实践与文学史、理论配合学习,方能产生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此外,要求同学们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将现代文学经典文学作品阅读实践表现出来,可以采取读书报告会等形式彰显个人阅读实践。如此一来,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目标就有望收到良好的效果。
摘 要:教材是一定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和教学内容的载体,是实施人才培养的基本工具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之一。现有的中文专业本科基础课教材,大多是基于过去专业化知识教育编写的,已不适应当代人才培养的需要,研编新教材是现实所需。我们针对新需求,按照新理念,尝试编写了以原典研读为主旨的《高等院校中文专业创新性学习系列教材》和以“创新学习、自主学习”为导向的《高等学校语言文学名著导读系列教材》,初步取得了良好成效。 关键词:中文教材;素质教育;心智教育;创新学习;自主学习;原典研读 一、老专业遇到新问题
现代的中文专业导源于我国古代教育,萌芽于近代学堂,成长于现代大学。经由文史哲一体,到以专门课程形式独立,再进而形成贯通古今、兼容中外的完整的学科专业体系。它在发展过程中深受两方面影响:一是中国的教育传统,二是前苏联的专业化教育模式。前者主要来源于经学教育,特别注重知识传承。后者是职业导向,致力于专才培养。两者固然都各有其优长,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切合了相应的时代需要,但如果片面化,尤其是两者叠加,就会产生明显的负面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在上述大背景下的中文本科专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两者叠加,实施的是“专业化的知识传承教育”,主要致力于培养中国语言文学“专才”――专门的传承者和研究者。
因此,中文本科专业从课程设置,到教材编写,基本上都是按照上述培养理念和目标进行的。课程构成上,多为通论性、概论性、通史性课程,主要为学生介绍学科基本知识。这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教材的主旨和面貌――服务于专业知识传授的“知识集成”。例如文学主干课程,一般分别叫“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而不叫“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等,教材也就自然而然地叫“XX文学史”。这表明,文学主干课程教学的重点是“文学史”知识,而非文学的主体――作品。学生获得的主要是关于“史”的记忆,而对鲜活的文学作品研读品鉴不多。语言课也主要注重语言学知识的讲解,而不大重视应用。
客观地说,现有的铺天盖地的中文本科基础课教材,大多是适应过去时代需要编撰的,有其不可否认的价值和贡献,其中也不乏特色鲜明、质量上乘之作。但是,时移世易,从总体上看,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不少教材存在如下几点比较突出的共性问题:
(1)立足知识传授、专业教育,而忽视心智启迪和基础素质及普适能力的培养,教材近乎专业知识集,大多除了设有少量的练习题之外,基本上没有让学生自主学习、研讨和训练的设计及相关内容,主要满足教师讲授专业知识的需要。这恰恰顺应了学生从中学沿袭下来的应试性学习的习惯,重温教师台上讲、学生被动听的老套式,从而导致学生只关注教材中有限的专业知识,满足于知识要点的记忆(主要以备考试之需),而缺乏能动思考、深入探究和自我训练,不注重消化吸收、内化为素质和能力。这容易造成学生视野狭窄,思路僵化,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2)习惯于“定于一”,兼收并蓄不够。少有启发学生思辨、质疑和进行思想碰撞的设计,缺乏不同学术视角、不同观点、立场和方法的内容。启发性、研讨性、学术性不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3)设计封闭,功能单一,较少为学生课外自主研习、实践训练、拓展提高给予引导,提供学习资料,更未能对具有较大学术潜能、更多学识追求以及浓厚创新意识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即使学生有进一步阅读、训练、思考、探索的愿望,但由于教材较少提供相关的内容和引导,学生往往茫然不知所措或盲目行事。这在客观上制约了学生的发展。
(4)教学内容较为陈旧,吸收新知识、新观念、新成果不多,缺乏时代气息。例如信息化和全球化对语言文学已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但在很多教材中没有得到反映。
显而易见,过去那些单纯服务于专业知识传授的教材已经不合时宜。
当今,中文专业教育面临很多新情况乃至严峻挑战,需要积极应对:其一,社会对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期待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富于创新精神的人才,而不欢迎只会死记硬背的书生。这就需要我们从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及模式,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进行改革。其二,信息化和全球化发展,催生了很多新的语言文学现象,例如网络语言、大量的字母词、语言信息技术、网络文学等,并促使语言文学的表达手段、表现形式和语言观、文学观,以及人们的交流方式和文化消费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甚至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这为中文专业提出了很多新的命题、需求和新的教学内容,需要我们及时跟进。其三,网络及各种新技术带来了教学手段、学习方式和学习资源形态的巨大变化,教材编写应该与时俱进,充分考虑这些变化。其四,社会的复杂化、科学发展的综合化,使得任何个人,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参与社会竞争,都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很强的适应能力和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这也应纳入培养目标的考量。其五,不断深化的高等教育改革也在理念、模式、方法乃至课程体系及课时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也需要中文专业做相应调整。这些都表明,中文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因此,着眼时代需要,转变教育理念,吸收新的教学成果、学术成果和现有教材的经验,进行教材编写的新探索,已是现实之急需。 二、新需求呼唤新理念
先进的教材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
当今社会呼唤培养综合素质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眼光的人才,这就决定了中文专业教育必须由过去的专业化知识教育转向以培养人的健全人格、综合素质和核心能力为重点的全人教育。着力发展人的心智,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健全人格、实践能力、发展能力、创新能力和广泛适应能力。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探索并在逐步推进的“素质教育”(Quality Education),大体上体现了当今国内外教育发展的主流走势。它着眼人的发展,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实践能力等。素质教育的实施,对于改变中小学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扭转高校过分强调专业教育而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能力的培养这一状况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从总体上看,目前高校的素质教育主要着力点在于文化素质教育,还没有在相关各个层面充分贯彻,尤其在专业教育环节体现不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些高校实施的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主要着眼于学生作为有责任感的公民的基本需要,而对全体学生开展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基本教育,这是对素质教育的推进,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这些理念和做法,无疑都对我们新的教学改革、教材编写具有指导意义。
美国很多大学实施的心智教育(Liberal Education,也译作“通识教育”)也很具有借鉴价值。美国高等教育协会对心智教育的界定是:“一种能够增强并培养个体应对复杂性、多样性和变革的能力。它既强调有关更宽广范围的渊博知识(例如包括:科学、文化、社会在内的知识),又强调在某一特殊领域内取得专业的成就。这一教育理念不仅帮助学生形成社会责任感,同样帮助他们获得宽广知识和相关知识领域所需的智能和技能(例如:交际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智能与技能的运用能力。”显然,心智教育不是针对某一职业而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而是致力于发展学生深层次的心智和能力,即学生未来无论从事哪一种职业都可以发挥作用的素质和能力。因为他们认为,只有那些拥有良好素质和多种能力,并能够在多变的环境中加以灵活运用的人,才是面向未来做最佳准备的学生。因此,教育者仅将学校看作探索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一个培养好奇心、发现新兴趣和形成良好能力的地方,而非预先确定学生的兴趣并对其进行专业培养的地方。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是宽广的准备、多方面的知识,并通过多样的形式对其加以训练[1]。这对于我们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很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综观当今世界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潮流,我们深切感到,为了适应新时代对中文人才的新要求,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改变知识传授型的专业教育,探索以培养人的健全人格、综合素质和核心能力为重点的全人教育。与此相应,我们的专业教材应充分体现如下理念:在重视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拓展,强化学生训练,指导学生探究,激发学生创新,着力将传授知识与提高素质、培养能力、启发心智融为一体,充分发挥教材的综合功能。 三、新尝试初获好成效
正是为了应对人才观和教育理念的发展变化,自2002年起,笔者便与武汉大学中文系时任主任龙泉明教授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试点,开展以更新教育理念,改革培养模式,优化培养方案为核心的全面的教学改革,并启动了相应的教材建设。
我们首先针对当时存在的如下突出问题开展改革:在课程设置上,通论性、概论性、通史性课程多,原典性课程少。从教学模式看,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重点,学生被动听得多,主动读得少,积极思考和自觉动笔更少。这便导致学生养成了对教师的过分依赖和对教材的一味拘泥。因而,学生阅读量小,读写说能力弱,理论知识较空泛,专业基础欠扎实,视野较狭窄,更缺乏勤于思索的习惯、勇于质疑的意识、大胆批判和积极创新的精神。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便从调整课程体系入手,大刀阔斧地压缩通论性、概论性、通史性课程,增加原典阅读和实践性课程。减少教师讲授时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研讨的比重。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的师生有机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其中,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开设语言文学名著导读系列课程(并把部分纳入必修课)和开展一系列的相关研习活动,旨在强化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为了保障这些改革的落实,2007年我们正式成立了武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实践教学中心,直接为相关教学改革提供软硬件支持和管理服务。
改革中我们深切感到,新的理念和做法必须要有相应的教材才能得以体现和落实,因此,我们把教材更新作为整体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先后组织编写了两个系列的配套教材。
首先,为了加大原典阅读的力度,配合新开设的语言文学名著导读系列课程,我们于2003年组编了《高等学校语言文学名著导读系列教材》(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精选了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外的语言文学名作。编写原则是:突出原著,扼要导读,体现特色,适宜教学。与一般选本不同的是,我们的主旨是为学生提供原汁原味的原典精选。因而,我们的工夫主要在于“选”。力图尽我们所能选出真正能够反映学科轮廓、代表学科精粹的精品来。“导读”部分,只是提供一些基本的背景知识和有助于阅读理解的重要资料(主要是摘选代表不同观点的评点材料),提出一些引导性的意见,尽量多给一些启发,少给一点成说。其目的是把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研读,自己咀嚼,自己品味,自己感悟,从而获得思维的训练、能力的锻炼、知识的积累、感情的熏陶和思想的升华。
而后,我们又酝酿编写一套适应新需要、体现上述新理念的主干基础课教材。多年来潜心其事,在进行实践探索和广泛调研的同时,也注重相关理论研究,不断优化思路。经过几年的精心准备,于2007年正式组建了编委会,约请本院和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学术带头人或知名教授担任各书主编和主要撰稿人,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讨,不断深化认识、完善思路、优化设计。进而确立了以倡导“创新学习、自主学习”为主导、以培养高素质、强能力、创新型、国际化人才为旨归的编写方针和特色追求,命名为《高等院校中文专业创新性学习系列教材》(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涵盖了中文专业全部基础主干课(11门)。
这套教材是配合我们的教学改革,针对现行教材存在的问题,根据当今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而设计编写的。旨在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自主学习,养成勤于思辨的习惯,强化不断探索的意识,增添勇于质疑的胆略,培育大胆创新的精神和能力。这也是我们把这套教材命名为“创新性学习系列教材”的用意所在。这套教材的编写,主要致力于体现如下特色:
(1)注重基础与拓展的有机结合。即在浓缩现行教材重要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增加拓展性的内容,给学生提供进一步拓展提高的空间、路径和条件。
(2)体现将知识传授与素质提高、能力培养、心智启迪融为一体的理念。在教材中增加探究性内容和训练性环节,以促使学生发挥能动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深入钻研,注重训练,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3)贯彻课内外一体的精神,将课堂内外整体设计,注重课内和课外学习的有机衔接,强化实践环节,加强对学生课外学习和训练的指导。除了提供课堂教学所需要的内容之外,还增加指导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自我研讨和训练的内容,将教学延伸至课外,实现课内课外的有机结合和优势互补,帮助学生有效地利用课余时间。
(4)引导学生改变被动学习、简单记忆的惯性,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创新性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在内容组织和写法上,尽量多给学生一些启发性引导,少给一点成说和定论,把较多的空间留给学生,要求学生自己体悟、思辨和训练。
(5)强化原著研读。即浓缩概述性、通史性内容,加大经典原著阅读阐释比重,促使学生扎扎实实地读原典,把学习落到实处,从而夯实专业基础,汲取各方面的营养,获得全面提高。
(6)构建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除了纸质教材之外,我们还以实践教学中心为平台,投入数十万元,先后设立三批资源建设项目,发动教师研制和搜集成了与之配套的辅助性数字化教学资源,如适应学生自主学习的电子文献库、专题资料数据库、习题与训练项目库、自我检测系统、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师生互动学习平台等,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方便适用、全方位的学习服务。
这套教材在基本结构上,各章一般都由以下四个板块组成:
(1)基础知识。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和组织颁布的以及现在通行的各门课程要求,参照全国有影响的各种教材的做法,精选基础教学内容。本着“守正出新”的原则,去粗取精,提纲挈领,注重点面结合。一方面重视知识的系统性、普适性和知识结构的完整性、科学性,另一面突出重点问题,深入讲解,并努力吸收新学术成果。此外,对于中学讲授过的和其他相关课程有所涉及的内容,一般只作简要归纳和适当拓展与深化,不作重复性铺陈。
(2)导学训练。就本章的课内外学习和训练提出指导性意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掌握方法,自主研习,创新学习。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其一,导学。对本章的学习提出意见和建议,有时也对主要内容进行归纳,对疑难问题和关键点进行阐释。其二,思考题。着重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本章的内容进行爬梳、归纳、提炼和发挥,或就一些问题进行理论思考。其三,实践训练。设计了一些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的实践性、研讨性项目,要求学生联系学过的知识去验证、训练、研讨、演绎、发挥。
(3)研讨平台。就本章涉及的若干重要内容或有争议的问题、热点问题提出讨论,旨在强化、深化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精神,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研究能力。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问题概述,就要研讨的问题做引导性的简单概述,包括适当介绍相关的学术史尤其是最新进展,为学生思考提供背景知识,指点方向和路径。二是资料选辑,围绕要研讨的问题选辑一些重要著作和论文中的重要片段,包括立场、观点、视角、方法各不相同的材料和最新学术前沿信息,供学生学习、思考,以丰富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启发学生思维。
(4)拓展指南。介绍有助于本章学习理解的文献资料和有助于进一步深化提高或开展专题研究的文献资料。不仅包括纸本文献,也包括各类电子文献、数据库和网络资源等,以引导学生广泛而有效地利用各种相关资源进行深入学习和探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重点文献资料介绍。选择与本章内容有关的若干种重要文献进行简要介绍,以便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其二,其他重要文献资料目录与线索。
以上四个板块中,“基础知识”和“导学训练”是基础部分,主要提供本科生应该掌握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系统知识,培养本科生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研讨平台”和“拓展指南”两个板块是提高部分,一方面是对基础部分的提高和深化,另一方面也是对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做好铺垫、指点路径和方法,在程度上注意了与研究生阶段的区别与衔接。主旨是从各科教学入手,引导学生学会怎样自主学习、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简而言之,提高部分的主要作用是: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学会思考,掌握方法,提高素质和能力。据各方面反馈,上述板块的设计及内容受到学生欢迎。
《高等院校中文专业创新性学习系列教材》和《高等学校语言文学名著导读系列教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使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得到了较好的体现,保证了教学改革的有效落实,也得到了很好的反响。当然,教材建设本身就是一项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与时俱进的常青事业,探索创新是永恒的。我们的尝试,与其他同仁一样,无非是应时代之需,在责任和义务的驱使下,为这项永恒的事业做一份努力而已。毋庸讳言,作为一种新的探索,肯定还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待进一步努力。
内容摘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中文专业素养的综合体现,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分析调查,对目前中文专业大学生写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写作教学改革提供参考资料,对中文专业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写作 调查分析 探讨 对策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里,写作成为信息传递的重要途径,写作能力无疑是社会人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能力。尤其对中文专业的大学生,专业写作能力应当是核心素质和专业素养的重要体现。然而,当前中文专业的大学生写作能力却不容乐观。由此可见,全面提升中文专业大学生写作能力势在必行。
一、中文专业大学生写作现状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法和个案分析法对本校中文专业在校大学生的写作现状进行了调查。共发放了260份问卷,收回了调查了251份问卷,从调查情况得出,中文专业学生在写作上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学生写作处于被动状态边缘化境地
受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写作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种无形的负担。即便是中文专业的大学生,一方面由于未能摆脱中学应试作文思维模式,另一方面写作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导致他们写作兴趣缺失,处于被动写作状态。调查发现,如表一所示,大部分学生写作并不是出于自身对于写作的热爱,而是出于被动写作的状态。从学生对写作的态度来看,中文专业学生对写作能力重要性的认识稍有偏颇,甚至忽视对自身写作能力的提升。如今,由于“考级”、“考研”、“考公”等潮流的来袭,多数学生从入学开始便将大量时间花费在各种考试的准备上,无暇顾及写作训练。
(二)学生思维能力不强
思维能力是写作行为的“内力”,即学生的观察能力、感受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而今中文专业学生对客观事物缺乏准确深刻的理解,导致写作成品空洞,立意不深,内容单一。此外,写作是最能表现学生思维个性的创造性活动,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已陷入了窘境。其次,阅读能力是思维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当前,受视觉文化等大众文化的冲击,大多数中文专业大学生阅读数量和阅读质量逐渐走下坡路,其阅读能力只达到基本合格的水平。阅读能力的弱化必然不利于大学生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三)写作教学实效性低
影响高校中文专业写作教学实效性的因素如下:首先,课程安排不合理。中文专业的写作课程一般设置在大一年级。然而,经调查发现,只有少数学生对课程的设置是满意的,表明我们再课程的设置存在很大问题。在设置写作课存在的弊病如下:第一,写作教学缺乏连续性。在大一写作课结束后,其他课程均与写作没有密切的联系。各科老师都有各自的教学目标及计划,学生大部分时间花费在新知识上,并且缺少老师的引导,导致学生写作量的匮乏。第二,写作课程的设置与学生实际情况相脱离。一年级的学生处于“幼稚无知”阶段,并没有具备专业学科的相关知识,无法将其与写作活动进行系统的整合。其次,教学方式依旧传统。
二、提升中文专业大学生写作能力的对策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观念和写作思维
正确的写作观念和思维的养成,是决定写作能力高低的本质原因。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中文专业大学生写作能力的现实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观,激发学生“想写作”的意识,树立学生真情实感的表达能力,培养接地气的心灵作者。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大多数学生依旧保持传统的应试思维习惯,将自己局限于主题先行的固定模式。因此,一方面教师应通过写作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能力、想象能力等;一方面尽可能减少外界束缚,发展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由言论,表达个性。而且,教师必须针对学生写作上薄弱的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相关专题,对其进行特殊训练,使之得以强化。例如,如何对语句锤炼、怎样推理合乎逻辑、如何提取有效信息等。教师应定期考察,督促学生课后自行测试,以达到教学效果。
(二)改善写作教学模式
高校中文专业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首先,由于写作教程繁杂,教师应选择针对性强的写作教材,使教学内容适应社会需求。并且,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选择教学内容,因材施教,以主体性和专业性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此外,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应用文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与相关文体进行重点讲授,强化学生对写作实用性的认识。同时,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几种常用文体写作方法的基础上,更应强化学生应试及就业的必要文体。这样,学生学习其他文体的写作必能找到突破口。其次,写作教学活动不能仅停留在理论传输上,教师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写作实践。因此,教师要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灵活设置写作实践场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撰写科研报告、电影评论、工作总结等。
(三)整合中文专业学科教学资源,科学设置写作课程
写作课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一门课程。大学四年应是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最佳时机。高校应以全面提升中文专业学生写作能力为目标,科学安排写作课程的时间,持续地贯穿于大学生本科四年。“写作课程时间安排,即按照高等教育的节律合理安排写作课程及授课时机。”写作能力是中文专业专业素养综合体现。设置各类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专业素质,其必然与写作能力的提升密切相关。高校应将中文专业课程进行统筹整合,形成全面提升写作能力的系统。把专业必修课当作系统中的要素,促使其与写作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并且,教师应切实发挥学术指导作用。例如,古代文学、文艺理论等,任课教师应结合课程任务指导学生围绕某话题撰写论文。这既能巩固新知识,又能增加写作训练,达到理想教学目标。
(四)完善写作教学的评价机制
建立一个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应将传统的以考试为主的评价机制转变为多维的评价机制。对于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写作能力应将被纳入等级考试及硬性考核指标中,以此激发学生主动训练写作的动机。当前,大学英语四六级等级考试的推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同时,以学生发表作品作为教学评价的一项指标。学生写作成品发表的质与量应量化为中文专业学生的学分,强化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高校应加大写作课学分的比例,加深学生对写作的重视程度。
(五)让写作与进入生活
写作源于生活,写作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的纸上谈兵,学生必须通过实实在在的写作训练,讲写作与实际相结合,才将将写作理论知识转化为写作技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生活随处有写作的理念。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应从日记的形式着手,通过观察、感受、思考,记录生活的点滴,持之以恒必将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其次,教师应强化学生对日常应用写作训练的重视程度,如邀请信、请假条、通知等。学生只有在课后对此类文体强加练习,才能在日后生活中规范表达,灵活运用。
三、结论
综上所述,专业写作能力是中文专业大学生不可缺少的生存技能,然而目前学生写作中存在诸多问题。结合现状,政府应在写作教育上予以政策倾斜,大力推进写作教学的改革与创新;高校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重心,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建立全面提高中文大学生写作能力为根本目标的教学体系,为现代社会输送高质量的写作人才。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 要:非通用语教育是高校外语教育中具有特殊意义的有机组成部分。非通用语学习者除了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之外,还要面对跨文化交际带来的挑战和培养社会文化能力的素质要求。
关键词:非通用语;专业教学;文化导入;内容
随着对外交流合作的日益频繁以及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国内对非通用语人才的需求逐年上升,非通用语人才已成为外语人才队伍中不可替代的特殊力量。国内外的大好形势为非通用语教育带来了广阔前景,也无形中对高校非通用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新要求。从某种程度讲,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层次的非通用语教育规模及其教育质量,不仅客观反映了国家综合外语水平的高低和外语人才战略储备的水平,还能反映国家文化对外宣传交流的资源配置实力。从现实情况看,相比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国家,我国在非通用语高等教育领域的教学和研究规模呈现出明显不足。我国高校的非通用语教育以亚非欧语种为主,这其中不乏对象国政治经济影响力相对较弱,但语言文化高度发达丰富的语种。从长远来看,非通用语高等教育将在多语种、多文化的基础上满足我国在世界舞台上多元化文化传播和维护拓展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作为一种亟需的战略教育资源,非通用语教学的整体质量亟需从根本上得以优化提升。
提高非通用语专业教学的质量,加强语言教学中对象国文化的导入和渗透,实现非通用语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每个非通用语教师的使命和职责所在。本文以笔者在中国传媒大学的孟加拉语专业教学为例,初步探讨非通用语专业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涵和意义。
非通用语专业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基本内容
外语基础教学阶段文化导入的内容问题在外语教学界是一个较有争议的议题。以吕必松、赵贤州、张占一等为代表的学者们主张将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内容分为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两类。交际文化指那种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直接影响信息准确传递(即引起偏差或误解)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知识文化指的是那种两个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时,不影响准确传递信息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胡文仲1994)。这样划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突出交际文化在外语基础教学阶段的重要性。这样的划分对于现阶段的非通用语教学尤其是本科非通用语的课程设置具有相当的实用性。
以孟加拉语本科教学为例:文化教学可以大体植入两类课程。“知识文化”这一部分文化教学放在“孟加拉语对象国社会信息与概况”“亚非影视赏析”“孟加拉语文学选读”这类课程中实施,设置在高年级学习阶段。“交际文化”这部分文化教学放在“孟加拉语口语”“孟加拉语视听说”“孟加拉语高级试听” 这类课程中实施践行,这类课程贯穿于四年的学习始终。这样,“知识文化”和 “交际文化”区分开来教学,保证了 “交际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对二者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导入也体现了文化教学应遵循的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阶段性原则。由于非通用语学生要在4年内实现从零基础到全面掌握该种语言听、说、读、写的能力飞跃,需要在有限的学时内尽可能培养出非通用语的交际应用能力,以便较快适应毕业后专业领域内工作的实际需要,这种侧重交际文化教学的文化观在现阶段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体系下还是能够适应非通用语教学需要的。
然而,如果考虑到学习环境、学习者需求、教育目的的因素,非通用语教学又与 “大语种”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有所不同。首先,学生不生活在目的语环境中,日常交际活动用汉语进行。以孟加拉语专业为例:与英语、日语、韩语等专业的学习者相比,此专业学生所能利用的学习媒体资源十分有限,在现实中也很难创造出类似“英语角”这样的模拟交际环境,仅靠口语或视听说课程的课堂时间不能保证交际文化教学的效果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其次,非通用语种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选择了专业领域之外的工作,或者在工作中直接使用外语进行口头交际的机会比较有限,他们可能更多地以非通用语语言文化为背景知识,从事与对象国外交、文化、经贸相关的工作,也有一些人将此外语作为专业阅读的工具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再者,外语教育从根本上而言是一种人文教育,力图使学习者成为具有更高素质和更完善人格情操的人。外语学习的目的不能被肤浅地理解为学习一种谋生的技能,或应付日常交际的工具。非通用语教育也不应局限于只培养具备基本语言能力却对目的语对象国的社会制度、思想流派、宗教、文学、艺术等知之甚少的学习者。不理解一种价值观念系统所依托的文化,就不能理解这种文化系统中的交际行为, 跨文化交际语言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非通用语教学在宏观层面旨在培养学生的对象国社会文化能力。社会文化能力不仅包括所学外语的语言能力(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技能的运用)、语用能力(具体语境中得体使用语言的能力),还包括理解、评价、整合已有语言知识技能并用其有效加工对象国社会文化信息的能力。具体来讲,社会文化能力包括: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有理性的洞察力和感情的移情能力;对所接受的文化信息有理性批判的能力;将目的语的文化信息和已知文化图示相融合,对目的语文化的精神财富真正地摄取、消化、吸收。这些诠释社会文化能力的重要内涵对非通用语教学有着显著的教学指导意义。
例如:在笔者所教授的 “孟加拉语高级阅读”课上既有将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简化的精缩版故事性的课文,也有印度古典名作《沙恭达罗》的精缩版散文性的课文。类似这样的课文都是在近年来非通用语教学改革中为了更好适应文化导入教学的需要而新添的教学内容。让孟加拉语专业的学生了解孟加拉语文化(从历史渊源来讲,孟加拉文化很大程度上隶属于印度文化体系)伟大的人文成就是很有意义的。学生在“罗摩衍那”的故事中看到信仰印度教的孟加拉语文化成为心目中的英雄,体会到了印度教神话人物所具有的智慧、勇气、尊严、荣耀,了解到印度教孟加拉族文化价值观中所弘扬的美德,所坚持的情怀。“沙恭达罗”的故事中,学生们调动自身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绪去看沙恭达罗这位静修林美女的形象,感受印度教文化对美的定义和诠释,在沙恭达罗与国王豆扇陀悲欢离合的爱情中体会印度教文化对因果业力的理解。当然,在孟加拉语教学的文化导入中,还必须注意到孟加拉文化既体现在以印度教文化为中心的印度的孟加拉族群体中,也体现在以伊斯兰教文化为主流的孟加拉国的孟加拉族群体中,两个文化群体同为孟加拉族人,但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二者的文化是迥异的。总之,只有学习、体悟、吸纳了目的语文化的精神内涵,把握其价值观念体系,学生才能够设身处地了解目的语对象国民族的精神世界,视其所视、感其所感,在语言能力的培养中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非通用语专业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意义
文化适应力是非通用语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姆斯(D.Hymes)首先提出“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指出“交际能力”的四个评判标准是可能性、可行性、适宜性、实际操作性。可能性就是外语教师经常强调的语言正确性,即语法、语音、词汇上看是否正确。而可行性、适宜性、实际操作性本质是指语言使用者的语用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
在孟加拉语的日常教学中,常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在大一、大二时的孟加拉语的语音、语法基础都很不错,成绩也名列前茅。但是到了大三,早期形成的语言学习优势就开始走下坡路。他们会造出一些形式上符合语法规则,但一说出来就会让孟加拉人很难理解的句子;或是分不清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差异,写出语用不得体的小作文。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会对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产生的语言信息差异和词语的某些层面意义的差异感到费解,从而影响他们的交际表达。例如:孟加拉语单词 “???????”这个词的意义为“放弃”,但是这个词不能用在所有需表达“放弃”的句中。原因是“???????”这个词有着丰富的孟加拉文化内涵。它原指在以信仰印度教为主的印度西孟加拉邦,人们在庆祝杜尔迦女神节的最后一天将隆重祭拜后的装饰华美的杜尔迦女神神像投入河中的仪式。“???????”这个词所指的“放弃”,绝非世俗意义中的各种放弃,而是饱含深刻的印度教宗教内涵,一种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宗教意味。在孟加拉语教学中的文化内容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充分地学习和理解孟加拉语的语义系统所包含的文化内容和所体现的文化精神。此外,也要让学生习得文化背景不同所造成的语言结构差异,掌握把孟加拉语语言社会背景和人际关系文化相联结起来所应遵守的语用规则。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培养出学生的文化适应力,能够与孟加拉人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前面所述的语言交际能力实际是获得进一步的文化知识的必要前提和手段。外语学习的终极目标在于获得在外族文化信息中扬弃贯通的能力,即在跨文化交流和汲取外族文化时具备感受能力、欣赏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等,能够有效地洞察外族文化现实,有良好的评价能力,避免思维定势和刻板印象,较好地抵抗文化适应,形成自然的整合能力。如果一名外语学习者只有语言能力,而没有交际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那么他还没能真正地入门;如果他只具备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而缺乏在外族文化信息中扬弃贯通的能力,那么他充其量只是个完美的语言模仿者。只有三者兼备的学习者,才能有效地加工和汲取目的语的社会文化信息,成为一名合格的文化传播者,将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在自身的人格中有机地整合为一体,使人格向更加健康、丰富、完整的方向发展。
孟加拉语专业教学在当前的非通用语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案例性。尽管孟加拉语属于非通用语种,但全世界约有2.4亿人以孟加拉语为母语,其使用人口数超过了不少所谓的“大语种”。孟加拉民族涌现出像罗宾德罗纳特・泰戈尔、阿马蒂亚・森、穆罕默德・尤努斯这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一样的世界级文化精英,孟加拉文化(包括印度西孟加拉邦的文化与孟加拉国的文化)为世界文明贡献了瞩目的人文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讲,孟加拉语属于语言文化高度发达的“小语种”。目前,像孟加拉语这样的非通用语种的教学处于语境资源相对匮乏、办学条件相对受限的历史阶段中。由于客观现实原因,像很多其他非通用语种一样,孟加拉语本科教育的教学战略和体系有待全面的规划。在科学规划本科教学的进程中,由于理论认知的不足和办学条件的局限,对文化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一直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和系统的定位,导致长期以来非通用语教育在课程规划设置和教学研究方面对文化教学缺乏自觉性和系统性。对于学习外语专业和将来从事跨文化交际的外语工作者而言,他们不仅要成为具备深厚的语言基础的人才,还要成为精通对象国民族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体系、精神内蕴的跨文化交际外语人才。这是新时代对我国非通用语人才在综合素质上提出的新要求。有鉴于此,非通用语教育中的文化导入将具有提纲挈领的重要教学意义。
全球化浪潮卷席世界的今天,全球化的内涵不限于经济层面,而是以某种方式渗透到文化领域,其文化内涵日益凸显。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多姿多彩,文化无优劣之分,无高低贵贱之分。世界文明发展史中的各种文明、文化既相互区分、冲突,又相互沟通、融合,由此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在各民族文化交流传播的全球化进程中,植根于各民族的语言文化力量焕发着生机和力量,成为各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软实力和精神后盾。中国正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文化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外语语言文化的教育成为我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文化交流传播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步入全球化的进程不仅是一个经济过程,也是一个精神文化的进化过程。在此过程中,外民族文化输入和本民族文化重构将实现一次又一次的碰撞和结合,中国将能够在与各民族和国家进行文化交流的同时发掘实现自身的文化价值。有鉴于此,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将具有时代性的战略意义。
对于高校非通用语教育者而言,如何培养出适应21世纪国家文化对外传播战略需要的优秀外语人才,让中国的文化与文明走向世界各个角落,也让各国各民族的文化精粹为我所知、为我所用,是一个需要慎重思考和认真研究的问题。在实现民族精神文明现代化的全球趋势中,非通用语的教育者应当坚持非通用语的学科定位和内涵发展,在语言教育中科学导入文化教学,造就具有中国情怀、世界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外语水平出众、通晓国际规则的非通用语种高层次国际化人才。文化教学的准确定位和恰当导入,将使非通用语教学事业真正服务于国家的战略亟需,使一代又一代的非通用语人才更好地承担“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理解中国”的使命。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 要:在大学英语专业精读课中,要充分重视对文化意识的培养,把文化同语言的教学内容相互融合。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学英语专业精度课中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文化意识培养的对策,以期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精读课;文化意识
一、大学英语专业精读课中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文化是一种可以经由社会学习而获得的知识。同时我们也认为文化其实就包含的语言,即语言是文化的重要部分,因为语言是通过人类特有的语言能力加上社会化发展、后天学习而获得的完整知识体系。有些语言学家更是认为语言不仅仅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事实上文化中的其他部分也可以通过语言来表现。语言是人类思维方式及习惯的表现,所以可以说人类思维的工具及文化的承载体就是语言,同样语言也在某种也可以影响着人类的文化与思维。人类不仅仅是生活在所谓客观世界之中,也不是仅仅存在于社会活动之中,事实上人类生活已经被人类社会作为沟通“工具”即一种特定语言所支配。所以我们可以说,一种群体的语言支撑起了人类真正生活的世界。每一种文化都反映了特定的语言习惯,同样相同的语言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表现的含义也不尽相同。
我国大学外语教学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着极大的弊端,只是单单地认为外语教学就是教会学生能够表达正确的意思而语法没有错误,事实上严重忽视了不同语言下其他民族文化意识的培养。近些年来这一情况有所好转,由于注重学生言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而形成的各种教学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作用地不断提高,由此引发了各种教学理论将文化因素纳入到外语的学习过程之中进行论证。真正上课的外语教师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将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也融入到了日常教学中。语言具有很多文化方面的特点。第一,语言由于是人类社会在不断进化中而形成的一种精神财富,为人类社会共有,所以自然属于文化的一部分。目前可以说,研究文化与语言关系的研究者们无一例外地都认为语言是文化重要部分。如何通过社会语言的观点帮助教学,如何在实际外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一个值得人们思考的新问题。通过已有的外语教学经验,我们认为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可以借由以下方几个路径。
二、大学英语专业精读中文化意识培养对策
本文认为大学英语专业精读中文化意识培养的主要对策有:
(一)总体把握教学大纲
在考虑到语言的功能、意义及结构等因素之外,还要总体的把握教学大纲。在教学大纲中把目的语相关的文化知识融入到教材中去,还要尽自己最大能力的确定外教在教学环节中的目的语的导入的重点,从而让英语文化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编辑使用教材的时候要与目的语的文化相结合。课本中的练习、对话、及课文等材料的选编要重点考察他们在目的语的社会风俗习惯和语文化背景知识的案例等方面的代表性与典型性。事实上,当前在改编教材上已经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其中的进步也是很明显的。所以也能促进教师教授语言,结合文化内涵与文化背景展开教学活动,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三)恰到好处的进行课堂文化渗透
恰当的进行英语课堂文化的渗透,其具体的方法有三大类:第一是通过单词讲解英语文化内涵。语言构成的三要素是词汇、语音及语法。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宗教、政治制度、风俗习惯等对词汇的影响表现为其感情色彩和附加意义上。所以在讲课中,要重点对词汇进行讲解,从词汇的比喻义对比、象形对比、本义对比再到文化历史意义的对比,分清词汇的褒贬含义。第二种方法是根据书本的知识,介绍课文背景。外教可以根据英语的背景知识,来促进和传播本国的文化背景知识。在精读课堂上,通过语言材料最大资源的为教学所用。第三种方法是通过话题感受他国文化。不同的文化国度有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举例来说,中国喜欢谈论婚姻、收入、家庭,然而在英美国家都十分重视隐私,这类的话题会很少涉及。我们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外国的图片与物品,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到英语文化知识,了解国外的雕塑、艺术、风土人情与建筑风格。还要鼓励学生与留学生或外教多交流,通过沟通了解外国人的礼节、忌讳、习俗等文化习俗。
(四)通过课外活动加深学生的文化知识
帮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拓展文化知识和目的语。举例来说,可以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英语报纸、期刊以及英语文化作品,提升学生阅读过程中积累的社会关系、社会风俗、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与意识。另外,还要多鼓励学生在课后观看英语录像片和英语原版电影,不但可以学习影视本身的文化外,还能通过表演了解与目的语有关的非言语交流的手段和方法。
(五)要鼓励学生多同外教沟通
从英语语境来说,同讲本族语的人交流能够促进英语运用能力的进步。让外教多给学生教授写作、听力、口语、英美概况等类型的知识,鼓励学生课后要多与外教沟通交流,这样便能学到许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社会文化知识。
(六)展开与文化有关的专题研讨
多开展与文化相关的专题研讨活动,然后还要结合中文对应的文化背景进行区分。举例来说,可以开展阅读英美文化书籍,来了解英美文化,再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发散性的谈论与介绍,在此基础上再与中文的文化相区别。通过开展介绍、对比、分析、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目的语的文化敏感性以及学习外语的积极性。
三、结语
在大学英语专业精读课中,教师除了为学生传授知识外,还要重视对英语文化知识的介绍,下意识的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消弭中外文化的障碍,加强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敏感性,充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本文认为应从宏观的视角,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与教授目的语的文化知识。
摘 要:编写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教学中的文化经典课程教材至少应考虑四个方面的因素:文化的基本结构、学习者的汉语水平、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特色。编者应充分考虑到教材的可操作性,使教学更加形象化,更加有针对性,更加实用。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文化经典课程;教材
“留学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是面向海外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教育,目的是培养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并且胜任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该专业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设置课程能指导他们更好了解中国文化。文化经典课程就是基于此而设立的,其教学效果与教材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教材是教育思想和教学原则、要求、方法的物化,是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中介物。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依据,也体现了对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
一、文化经典课程教材的实质
文化经典课程的教材,其实属于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的范畴。
对外汉语文化教材是指专为开设文化课程而编写的课本或教科书,依托文化而编写的汉语语言类教材则不属于此列。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出如下特点: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但缺少经典性教材;内容相当宽泛,取舍上随意性很大,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体例自由多样,但不分水平等级,缺少共识;使用对象涵盖面较宽,但定位失据。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发展,这些情况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将会阻碍教学效率的提高,影响教学效果。而这些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人们对“文化”的概念和“文化课程”的定位存在着理解上的差异。“文化”有广义、狭义之分,编写者的理解往往影响着对内容的选择,结果或者泛而无边,或者深而过窄。而文化教学到底是“文化搭台,语言唱戏”合适,抑或相反才合适?不同的理解在体例上就会造成差异,甚至可能在实践中混为一谈。
笔者认为既然教材是教学大纲的体现,要把教学大纲规定的学科性质、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等具体化,成为实施教学的凭借。那么编写留学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教学中的文化经典课程教材至少应考虑四个方面的因素:文化的基本结构、学习者的汉语水平、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特色。
文化是一个浩如烟海的庞大系统。一般而言可以从认知的角度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表层文化,即可以视听或直接感知的文化现象;二是深层文化,即思想、观念、制度等看不见摸不着的文化本质。由于对留学生的文化教学是在非母语状态下的异文化教学,对于缺少中国文化背景知识的留学生来说,文化的传授自然会受学习者汉语水平和培养目标的限制。对初、中级阶段的留学生来说,中国文化的学习是以“了解”为主,是一种感性认识,教材的编写主要帮助学习者了解汉语背景下的社会和社会生活是怎么样的。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这个阶段的留学生,已经积累了足够的汉语知识,也具备了熟练的汉语应用能力。对他们而言,仅仅“知其然”是不够的,教材的编写更主要的是解决“知其所以然”,帮助学习者理解汉语背景下的社会和社会生活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
此外,虽然讲授内容都与中国文化有关,但是文化经典课程与概论性质的中国文化课程并不完全相同。概论性质的中国文化课程主要从文学、历史、书法、社会习俗等方面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当代文化发展现状,让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特点与概况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如果说这是面上的横向扩展,那么文化经典课程就是点上的纵向深入,不仅要求能够以点带面地加深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感性了解,而且要求能够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作理性的思考和阐述。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一点,编写文化类教材时教学双方很容易出现“供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华东师范大学2007级(本科)对外汉语专业陈××等7名同学曾以该学院的中国学生和留学生为调查对象,就对外中国文化教学做了一份调研报告。调查显示中国学生心目中,外国留学生最需要学习的是如饮食文化这样的低端文化,因为这些文化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其次是中国的历史、思想和汉字文化等,再次是建筑、地理、古代文学等,至于音乐、舞蹈和中国古代科技则不是考虑的重点――这和留学生反馈的信息有一定的差别。同时不同语言阶段的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各方面的需求度基本一致,到硕士阶段对深层文化的关注度则有明显上升。
二、文化经典课程教材的功能
基于以上因素,笔者认为这门课程的教材至少应具备如下功能。
首先,是目标功能。依据教学大纲所编写的课本,不仅要在总体上能够体现教学的总目标,具体到每一课教学目标也要明确。其次,是训练功能。虽说汉语基本能力(听、说、读、写)的训练不是该类教材的主要功能,但经典阅读和赏析却离不开这些基本能力,同时也能促进这些能力的提高。第三,示范功能。教材以文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文化,选中的课文应是学生学习汉语的“范例”,将之前学生所接触到的零散的、非系统的文化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新旧联系,以求融会贯通。第四,讲解功能。现代教学论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强调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由于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一般来讲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因此要发挥教材的讲解功能,让学生凭借教材的讲解进行学习,主动地去分析、去接受。第五,检测功能。检测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对教学的反馈,促进教学的进一步完善;一是强化学习结果,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认知能力的共同提高。
三、文化经典课程教材的内容及排列顺序
考虑到该课程教材应具备的功能,再考虑到课时、学生数量、教学资源等多方面的因素,笔者认为,该课程教材的编写可以分为九个部分,其主要内容及排列顺序如下。
1.生产篇。人类社会的发展首先是生产的发展,科技则是第一生产力。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时至今日,“科技兴农”仍然是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以航天科技为代表的高端技术也迅速发展,因此本篇选取的经典文章都和中国科技发展有关。
2.生活篇。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各种生活资料,本篇所选和中国人日常的“衣食住行”关系密切。
3.情感篇。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形成了各种关系,情感的羁绊由此而生,本篇即以人们的各种情感为主题选文。
4.思想篇。思想即理性认识,是对感性认识加工的结果。本篇所选集中在对中国人行为方式有重大影响的思想观念。
5.艺术篇。思想情感形诸于外,于是便有了异彩纷呈的中华艺术,本篇主要介绍具有代表性的书法、绘画、丝竹音乐和武术。
6.民俗篇。在生产、生活中,产生了许多习俗,并不断演变。本篇所选集中在介绍与节庆有关的习俗。
7.风土篇。中国地域辽阔,人文环境复杂,本篇所选主要是从“城市”角度来看中国各地风情。
8.民族篇。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自然也是重点所在。本篇所选集中在民族文化遗产和民族发展上。
9.交流篇。自古以来,中外文化交流不断,本篇所选将涉及不同时期中外的文化交流。
四、文化经典课程教材的体例
当内容初步确定后,下一步就是教材编写的关键性步骤:设计教材体例――教材各组成部分的搭配、排列及其组织形式。笔者设计了如下的体例。
1.全书分九个单元,具体内容及先后顺序见上文。每一单元开始都有“概述”,对主题进行简要说明。
2.每个单元分成四章,每一章以点带面,不仅能让学生对中国文化有整体的了解,而且能从这一点出发进行深入思考,以期对中国文化有更深的认知。
3.每章下分为6个部分:导语,正文,理解思考,知识链接,影像阅读,深入思考。
“导语”部分是对每章主题、背景和作者的简介;“正文”部分所选侧重现当代文章,兼顾各种文体;“理解思考”部分着眼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针对“正文”提出文章赏析的相关问题;“知识链接”部分是介绍“正文”所涉及的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影像阅读”部分在与“正文”同步给予学生感性认知的同时,促进学生“听”能力的提高;“深入思考”部分主要结合中国现状提出讨论话题,促进学生“说”能力的提高。
当然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实际灵活处理教材。就算是硕士阶段的留学生,仅仅凭借书本的抽象知识,也无法真正理解中国文化。即使是华裔子弟,也会因为生长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出现理解上的障碍。为了避免学习者或者浅尝辄止,或者半途而废,在编写该课程教材时,要避免厚古薄今、重“知”轻“行”,充分考虑到教材的可操作性,使教学更加形象化,更加有针对性,更加实用。
形象化是指教材的内容能最大可能地通过各种传播媒介转化为可视、可听、可感,甚至可触摸的形象,使教学可以改照本宣科为实践中掌握。譬如“艺术篇”中涉及的书法、绘画、丝竹音乐和武术,单纯的语言讲解有时候让文化背景各异的学习者难免有云里雾里之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提供观摩和基本阶段的练习,在观摩和练习中解决难点问题。
针对性是指可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围绕某个文化主题的文化考察项目,使学习者对之有切身的体验。譬如针对“生产篇”“生活篇”,笔者围绕“经济发展”这个主题,组织学习者分别参观了广州市经济开发区和粤北的贫困区,让他们切实了解到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以及仍然存在的贫困现象。这种活动的安排,需要事前的了解和事后的回顾,避免考察过程中的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事前对主题的了解,可以通过文字阅读和形象化展示进行,并布置一定的思考题作为考察任务,为事后回顾做准备;事后回顾,一般先以讨论或课堂发言的方式总结这次考察,然后让学生以作文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感受。
实用性是指教材的内容能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能让他们具体运用于实际生活。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练习如何使用所掌握的文化知识,将传统文化知识现代化。如在“思想篇”中介绍中国文化中的“孝”时,不能仅仅只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讲解,应该结合中国当代的家庭生活的实际,像“4+2+1”结构模式、“空巢”现象、“留守”现象等,帮助留学生真正了解中国当代社会,而不只是停留在历史和传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