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小学教学研究论文

时间:2022-05-18 08:26:23

序论:在您撰写小学教学研究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小学教学研究论文

小学教学研究论文:小学英语词汇课多媒体教学研究

摘要: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多的已经被现代多媒体技术取代,使得现在教学更加生动,令学生对知识理解更为深刻,这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对我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小学教育。小学教育对一个人接受教育的好坏起着基础的作用,一个人在小学学习的知识,会令他受益终生,有时候终身不忘。我国现在在世界大舞台上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学好英语显得尤为重要,学好英语能使一个人对外交流能力加强,在小学打好基础就更为重要,所以教师应用多媒体应用于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英语词汇量,为以后的深入学习提供基础。

关键词:

多媒体;小学英语词汇课;教学研究

在我国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发展国民素质,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柱,特别是小学教育发展现已成为重中之重了。我国现已经在小学开设英语教学,这可以使我国拥有越来也多可以对外交流的潜在人才。在近些年不少学校将多媒体引入到课堂中,加大了同学对英语的学习热情。但是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多媒体教学,分析我国基于多媒体的小学英语词汇课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多媒体教学的基本概况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将多媒体技术与教学相互融合,最简单的就是使用计算机,投影仪,音响等仪器进行教学。相比于传统教育,更便于教师使用以及调节课堂进度,便于学生理解课堂内容以及记忆知识。现在多媒体教学不仅仅已经深入到小学,初中,高中以及大学这样传统意义上的学校,还已经被许多课外活动,公司培训以及其他教育机构所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正常、广泛地使用是现在各种课堂教学地主要方式,加快了国家的教育事业地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地健康稳定地发展确保了我国的各类人才地培养,为祖国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后备力量,促进我国的国民素质以及经济发展。现在人才资源好坏与否已经成为现如今各国实力比拼的一大看点,国家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现在多媒体教育是一种大热的趋势,全国各地都已经普及使用了。不过因为我国现有的技术受限,现在我国的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发展还有着很多问题,当务之急我们应该尽快的解决现有问题,不断完善我国的多媒体教育体系,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提供大力的支持,促进我国优质人才地培养,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

2基于多媒体的小学英语词汇课教学研究的基本现状

2.1基于多媒体的小学英语词汇课教学研究的必要性

我国许多小学将多媒体教育应用于小学英语词汇课的教学是符合现我国如今的国情的。我国现在加入WTO已经许多年了,并且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人民在世界的大舞台上越来越不可小觑。与世界接触越多,英语就显得尤为重要,利用现如今世界最多国家应用的官方语言的英语作为一种沟通的桥梁,使世界更为了解中国文化,了解现如今的中国国情,我们也可以多多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我国与外国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这是十分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有利于国家之间进行友好的交流,获取更多的文化知识以及经济利益。而小学教育是一个人受教育的重要阶段,小学教育往往可以让一个人受益终生,在此时学习英语可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词汇量又往往是学习英语的重中之重,丰富的词汇量可以令英语的听、说、读、写等更加简单,可以说词汇量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基于多媒体的小学英语词汇课教学可以更为生动,更为形象,更为快速的令学生学习到英语单词的意义,加大词汇量的储备。老师也可以更为便利地讲解单词,更为便利地调节课堂进度。虽然现在许多多媒体的新兴技术的应用还处于初步阶段,技术还不够成熟,但是不能否认的是现在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英语的教育上已经初具规模了,现如今的发展水平主要就是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课堂内容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还可以加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加大学生的记忆点。这不仅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节约了备课时间,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速率,并且将纸质的教学内容录入电脑,可以节省购买纸质用品和制作模具的资金,降低了学校的教学成本,并且教学内容更方便储存,更能长时间的存储,不利丢失,解决了教师的后顾之忧。综上,我们必须注重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英语词汇课上的应用,其实也不应该仅仅是在英语词汇课上,也可以是各种课程;也不应该仅仅是小学课堂上,也可以在各个学校或教育机构里。换句话说就是我国应该在各种教学中都大力推进正确的多媒体教学的使用与发展,因为正确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得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更好的理解知识,对所学知识更好的进行利用,学为己用,学有所成。

2.2基于多媒体的小学英语词汇课教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措施

我们已经清楚了在小学词汇课上应用多媒体技术是相当重要的,但是就目前我国的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并且现如今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还是有很多的问题的。第一点,就是我国的有些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了解并不够多,对多媒体教学技术的熟练程度不够。虽然现在我国的教师数量不断增加,但是能真正融会贯通,真正能把多媒体教学技术与授课技能结合在一起的教师并不多,使得有些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时并不能快速有效的使用起来,不能发挥自己真正的教学水平,浪费了自己的教育才华。所以我国可以培养教师使用多媒体的能力,使教师能够通过多媒体技术将自己的教学水平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教学内容更为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来。第二点,就是多媒体教学大多依靠各种仪器,只要是仪器就会有发生故障的时候,需要进行维修,若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维修就会浪费上课时间内,得不偿失。所以我国在日常就应该对多媒体仪器进行检查,以备不时之需,令课堂内容更完整,更有连贯性。

3结论

多媒体在英语词汇课上的使用使英语词汇教学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近年来我国多媒体教学使用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表明我们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多媒体教学的利用能力仍有待进一步地加强。

作者:徐玉红 单位:黑龙江省北安市和平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论文:人教版小学体育教学研究

摘要:

为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以及贯彻以“健康第一的目标”,文章首先论述了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的建立,其次分析了当前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的地方,最后从习惯培养高于技术培养、注重实践教学及教材内容生活儿童化三个方面阐释了人教版小学体育的侧重点。

关键词:

小学体育;人教版;教学目标

新课改后的小学体育课堂,一改从前不科学的“自由运动”方式,将素质教育、健康教育作为核心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小学体育的教学中培养团队精神,健康习惯,让学生将科学运动作为一生的习惯,从而获得良好的体魄和强健的身体。此外,在人教版的小学体育教学中,还要求教师改变之前“一言堂”的教学方式,采用新课改后特有的“导学互动”模式教学,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孩子的天性,培养创新思维。

一、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的建立

人教版小学体育课程体系对教学目标的制定有三个标准,第一,培养运动习惯。孩子运动的习惯是需要在体育课上打好基础的。比如体育知识的启蒙,科学锻炼的启蒙,像短跑,俯卧撑,蛙跳等等简单科学的锻炼方式只有在体育课上才能获得。此外,一些体育知识的传授,比如运动不宜过猛;如果拉伤肌肉,骨折要怎么处理;流血,痉挛,要怎么缓和等等。在体育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让小学生掌握一些体育知识和运动知识。第二,培养学生运动的兴趣。让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体会到体育的美好和运动的乐趣,让坚持锻炼身体成为孩子一生的好习惯。让学生在一步步达成目标的同时培养自己的成就感和运动的兴趣。第三,情商的提升。体育课绝不仅仅是锻炼学生的身体,还有个人意志和群体意识。学生在锻炼身体中所获取的坚韧意志即使是在日后的生活中也会是最珍贵的一笔宝藏。此外,体育课作为户外课,是一个培养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的良好机会,可以让学生在团体游戏中体会和他人游戏的快乐,培养团队意识。

二、小学体育教育需要注意的内容

小学体育教育需要注意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学生的参与度。小学体育的教学主要内容就是培养孩子积极的心态,能够根据个人喜好主动参加到集体活动中来。而在这个过程中则需要教师的引导,将孩子引入集体。第二,运动技能。小学生的体育运动远远没有初中高中要求那么高,更多的是体现在舞蹈,体操,和短跑方面。所以对于小学体育教学内容来说,激发孩子潜力,培养孩子兴趣,引导孩子的团体意识参与度才是教师的主要关注点。

三、人教版小学体育的侧重点

对小学体育教育需要注意的内容进行分析了以后,我们要对人教版小学体育的侧重点要格外注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习惯培养高于技术培养。在新课改后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体育技能的掌握要求大大降低,但是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要求却大大提高。如每天的短跑锻炼,每天的跳绳训练等等。体育教学不再是一味的技能教学,要求教师将课堂交给学生,注重学生的课堂体验,以及课堂兴趣激发,以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二,注重实践教学。在新课改之前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教授的课程都以理论为主,动手为辅;而在新版的人教版教材中,则根据小学生的好奇、好动、认知敏感等特征考虑学生的感受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以运动为主,理论为辅,充分发挥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应该提倡“习惯培养第一”,弱化以运动技能为目的的体育教学。第三,教材内容生活儿童化。在小学生的认知过程中,生活化的内容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所以新课改后的教材尽量以童趣,童心,理解为主。在日常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将体育教学的内容儿童化,将死板的技能教学改为游戏教学,在激发孩子运动兴趣的同时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团队意识、集体荣誉感以及成就感。

四、结语

新课改后的人教版小学体育教材,在融入之前教材优越性的同时也提高了原有的教材水准。毕竟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的思想成熟期也渐渐提早,教材的改变正是适应着时代的潮流,将原有的技能化教学改变为素质教学,使得小学体育教育模式更适合小学生,符合学生的心理要求和生理要求。而课堂主体的改变也正是“新课改”中导学互动的具体运用,有利于学生养成勤于运动的好习惯。

作者:陈林 单位:重庆市巴南区恒大城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论文:小学数学学习特点教学研究

【摘要】

众所周知,小学数学有着一定的特殊性,数学学科的学习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基础。鉴于此,如何充分利用好小学数学的学习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升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成为了小学数学学科教师所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分别从学科特点、学生特点和教学特点加以分析,提出了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对策,以期用于指导具体的教学实践,进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习特点;教学;对策

相对于其他学习阶段,小学阶段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同时,数学学科的学习也有着自身的特点,这就要求作为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师,应当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合理的设定好教学目标,掌握与控制好教学进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锻炼与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一、小学数学学习的特点

(一)学科特点

众所周知,数学学科有着抽象性的特点。这对于小学阶段数学学科的教学和学习活动而言,也更是如此。由于数学学科的抽象性特点以及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与学习呈现出一定的难度。这是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数学的基本知识储备量较少,思维能力较差,尚未培养成较为成熟的思维方式。鉴于此,作为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师来说,应当根据此学科抽象性的特点,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来做好具体的教学工作。

(二)学生特点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年龄较小,对于基本数学知识的认知程度有限,在理解上也很可能存在偏差。因此,针对于学生的这一客观特点,作为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师来说,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具体来说,应当合理的设置好教学目标,科学的统筹好教学内容,并通过系统化的教学方式,形象化的为学生讲解具体的数学知识,以期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很好的把握数学规律,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

(三)教学特点

在教学方面,小学数学学科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上都有着一定的特点。首先,在教学内容上有着较强的逻辑性。具体来说,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要对各种数量关系进行分析,找到数量空间变化的规律,做好数量之间关系的分析。同时,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师还要及时的掌握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办法做好相应的辅导工作,进而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小学阶段的教学与其他阶段的教学有着明显的区别。作为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师来说,应当充分利用好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不断完善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再次,在教学过程方面,小学数学的具体教学要求有着较强的连贯性和递进性。由于具体教学内容的知识点较为分散,这就要求相关教师应当系统的规划教学内容,由浅到深的加深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二、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对教学的影响

(一)有利于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养与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教学对策

针对小学数学学科逻辑性较强的特点,以及其在内容上呈现出较为难懂的特点,作为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师来说,应当合理、形象的设计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实际事例与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效结合,以期加深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同时,根据学科抽象性的特点,着重注意将抽象化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点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还应当做好知识点的汇集工作,以便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有利于采用具有层次性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讲解数学知识

任何学科知识的学习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这对于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和学习来说,也更是如此。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有限、认知程度不高的特点,作为数学学科的教师来说,应当结合具体的、实际的教学情况,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做好教学工作。同时,还要根据每一个同学理解知识的程度,做好分类教学工作,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从易到难,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探索新知的精神

针对于学生主体年龄较小的特点,相关教师在教学的形式上还要多加变化,采用灵活的方式开展具体的数学学科的教学活动。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安排,一方面能够更好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能够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师来说,还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与提高学生探索新知的精神,启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安排教学计划和具体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还应当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顺数学的基础知识,进而使得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小学数学学科有着自身特有的学习特点。因此,作为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师来说,应当在充分尊重学科、学生、教学特点的前提下,坚持以学生为本,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努力做好相关的教学工作。通过系统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扎实学生的数学基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期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邓丽耘 单位:昆明市西山区昆湖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论文:小学体育课辅助教材教学研究

摘要:

辅助教材是小学体育课中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所设置的教学环节,这个环节的教学应与主教材一样,要有教学目标、技能展现、严密组织、趣味性、教育性和安全性。本文旨在为小学体育教师更科学、合理、有效地开展辅助教材提供借鉴。

关键词:

小学体育;辅助教材;策略

因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一般在体育课的基本部分除了学习主要内容外,会安排另一种学习内容,这种学习内容我们称之为辅助教材。既然称为辅助教材,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对主教材的辅助、补充和延续,其类似于“课课练”的补偿性体能练习,但又广于“课课练”,可以是技能学习的延续。不管是哪一种,都应目标明确、组织严密、形式活泼,上好辅助教材是实现高效体育课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组织小学体育课辅助教材的教学进行探讨。

1定位目标,丰富手段

辅助教材的安排与设计应与主教材一样有学习目标,通过这个练习可以发展学生的某项身体素质。我们在各类公开课中常可看到执教者的教案中写着“通过某练习发展学生柔韧、灵敏、力量等身体素质”,在设计中也采用了丰富多样的练习手段,如一节武术课的辅助教材中,教师安排了立卧撑、推小车、跳短绳、蹲跳起等练习内容,这些项目涉及了上下肢和腰腹等部位的力量。通过分组循环的形式轮流练习,乍一看形式多样、组织连贯、场面热闹,可较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是仔细分析后发现并非如此,在总共10min的时间里,教师需要分别示范讲解4种练习的方法和要求,然后每一组之间轮换时需要用到一定的时间调动队伍,期间还需要踏步调整呼吸,以实际练习时间6min计算,每项平均用时1min多一点,试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如何能较好地发展某一项身体素质呢?虽然发展身体素质要遵循全面性原则,但也要考虑各项素质的练习是否扎实有效。任何一项素质提升都是在一定时间、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刺激下才能产生效果,而上述案例中的每项练习却犹如蜻蜓点水一般,各项练习所产生的刺激无法对相应素质的提高起较好效果。笔者认为,因时间有限,以重点发展某一项身体素质为宜,组织形式和练习方法可多样化。例如,以发展腿部力量为目标,教师可安排多种形式的腿部练习,如各种形式的连续向前、向左右的单、双脚跳,可集体练习、分组练习、分组轮换练习、游戏等不同形式。如此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又有足够时间和强度的刺激的练习,将获得理想的锻炼效果。

2延伸技能,深入拓展

辅助教材的选择应结合主教材展开,根据主教材的技术合理安排,既能巩固和提高主教材所学技术的关键动作,又能发展相应的专项身体素质,使技能和体能双丰收。但是所选内容应考虑教材特点和主教材的练习密度与强度,如主教材为跑、跳类项目,且有较高练习密度和练习强度时,安排专项辅助教材则可能对学生身心发展造成负面影响。而其他如体操、球类、投掷等项目,即使练习密度高,其练习强度和运动量也不会很高,所以安排专项辅助教材比较适宜。例如,排球垫球教学中脚步移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考虑到学生的掌握程度不高,运用能力较差等实际情况,可在辅助教材中安排脚步移动练习,进行进一步学习,既可以是“弓步、并步与滑步、交叉步”等单纯的步法练习,也可以在步法中结合手臂的垫球动作,使体能练习和专项技术练习相结合,延伸了主教材的技术学习,又发展了身体素质,可谓一举两得。但是应考虑学生掌握技术的实际情况,如果技术掌握不熟练,则不能进行速度过快的组合练习,如蹲踞式跳远课中安排接力跑与单跳双落动作相结合的比赛,因为接力跑时学生追求的是比赛的速度,所以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跑的更快上,对单跳双落的跳远动作敷衍了事,不但不能对主教材所学技能起帮助作用,还非常容易造成动作不规范、不到位等负面影响。因此,此类练习应具有比快为主的竞技化、切实发展体能的实用化和便于上手的简易化,使学生能以规范的技术进行练习,真正得到有效的锻炼,避免流于形式。

3讲究密度,追求实效

辅助教材并非是简单地玩一玩、练一练,应追求对体能、技能、兴趣等方面实际产生效果,所以如何设计、组织,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增加练习数量,使其产生最佳效果,是体育教师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应简化练习方式,降低练习难度,这样不但利于教师讲解示范,还有助于学生快速理解方法和要求,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其次,应合理布置场地,避免从主教材的学习场地到辅助教材学习场地进行较长距离的队伍调动和繁琐的场地布置,从而减少无效时间。再次,需合理分组,增加练习组数,使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机会,如接力跑,分4组和分8组练习密度相差1倍,所以在场地器材允许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增加练习组数,以提高练习密度。最后,尽可能一物多用,使课堂更加简洁、紧凑,避免过多的器材摆放和拿取造成时间浪费。

4重视趣味,延续学习

辅助教材的游戏化和趣味化是广大体育教师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此法避免了单调枯燥的训练化模式,使学生在大汗淋漓的同时,还能自觉地参与到运动中来。它不但是上课的需要,也是延伸学生学习兴趣,将练习方法积极运用到课外的有效手段。在学生身体素质普遍较低的现状下,辅助教材的设计,一方面是要“低起点”,这可让学生觉得实现目标并不遥远,容易和教师达成共识,建立在自觉性、主动性的基础上的体育课效果将是事半功倍的;另一方面是要“小步子”,这是从为学生创造容易成功的角度出发,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减少他们在体育活动中经常碰到的失误、失败和落后,使他们对体育课更感兴趣。调整、改变练习的难度和条件,逐步提高,达到循序渐进。例如,学习山羊分腿腾跃前先进行原地跳背、助跑跳背等练习,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学习山羊分腿腾跃打下基础;然后逐步过渡到跳低山羊,使学生不惧怕腾跃障碍,从而消除恐惧心理,减轻心理压力。在适应和熟练过低山羊后,逐步提高山羊高度和踏板距离,可更好地学习山羊分腿腾跃技术。

5渗透德育,延伸价值

体育锻炼是培养学生优良品质的良好途径,如团队协作、互帮互助、勇敢果断、坚忍不拔等精神品质都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体育锻炼或体育游戏进行培养。辅助教材作为小学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教材本身所能体现的品德价值外,教师在课中的适时引导和利用突发事件进行的教育引导显得更为重要和有效。例如,“开火车”游戏,该游戏自身所体现的是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游戏使学生知道团队与协作的重要性,并形成合作意识,而缺少教师引导,学生则很难体会其深层含义。例如,有个别学生随意性强,对自己组是否能快速成功地完成比赛无关紧要,对自己组最终的名次也不屑一顾,这不但对此类学生没有教育意义,还会影响其他原本想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学生。如果教师发现该现象后,及时停止游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顺利、快速地完成,如果游戏中途跳不动了怎么办,如果发现自己跟不上节奏了怎么办等,让学生知道自己是团队中的一员,只有通过每个人的努力才能成功到达终点;当你感到累了只有坚持住才能成功到达终点;当队友摔倒时帮助他快速站起。只有自己跟上团队的节奏才能成功到达终点时,无形中学生的团队意识、助人为乐精神和坚毅品质才会形成,使教材的价值也进一步扩展。

6消除隐患,确保安全

安全是体育课的头等大事,体育教师会在课前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对场地器材、学生着装、学生是否携带危险物品、教材本身的安全性、天气状况等进行排查,并做好准备活动。但主要从主教材的角度进行考虑,对辅助教材中可能产生的危险则警惕性不足,而辅助教材是课的重要部分,其运动量、运动强度、练习范围等很多时候都要高于主教材。由于安全隐患有一定的隐蔽性,所以要对辅助教材中可能产生的安全事故提前预设,了解哪些方面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例如,以游戏的形式展开时,活动强度和幅度是否会太大、组织是否会太难、站位是否正确等;作为“课课练”形式的体能锻炼时,则要考虑是否需要专项准备活动,练习难度是否适合大部分学生等。不管以何种形式开展,教师在课中的观察和调控都非常重要,对有安全隐患的苗头要及时制止,如学生不遵守纪律、捣乱搞破坏、注意力分散、错误的方法等。同时,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与面色变化,如出现表情呆滞、嘴唇发白等现象时,要及时调整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或者增加休息时间等。所以,体育教师要正确认识辅助教材,从多方面考虑以规避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王海达 单位:浙江省余姚市三七市镇胜利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论文:小学体育器材教学研究

摘要:

体育器材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不仅通过正确的是使用,可以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拥有健康的体魄,也可以在学生的体育锻炼中培养学生运动上的兴趣。文章通过小学器材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使用现状以及对策,进行了相关的探讨,仅供相关人士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体育器材;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对策分析

为了让学生的身体机能得到充分的训练,可以让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体魄学习其他科目上的学习活动。教师在对学生开展体育与教育过程中,应该选择合适的器材让学生在对器材的使用过程中,锻炼身体机能,增强学生的抵抗力。体育器材的使用,不仅可以减轻体育教师的教学负担,也可以给体育课程增加更多的趣味性。让学生在集体锻炼过程中,感受合作的乐趣。

1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1.1体育器材在选择上的不够合理

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时,为了加强锻炼上的效果,会相应地使用一些体育器材,教师在对体育器材进行选择时,如果可以科学合理的根据小学生的身体发育特点,进行器材上的选择,就可以让这些体育器材在课堂中发挥最大的器材辅助作用。与此同时,不同种类的体育器材,也可以对学生身体相应的部分进行锻炼。但是很多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在选择器材的时候没有对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全面的考虑,选择出一些并不适合此年龄阶段学生适合使用的教体育器材。这样的情况,就会直接导致许多学生在对体育器材进行使用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严重的,可能会对学生的身体发育造成相应的伤害。与此同时,每位学生的身体机能与素质都是各不相同的,教师在选择器材的时候很可能没有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接受能力进行全面的考虑,选择出的体育器材,有可能对某些学生比较合适,但是有些学生可能对于这方面的锻炼,并没有太多的天赋,这也会直接导致许多学生在体育器材的使用过程中,积极性不高。

1.2器材选择与课堂内容不符

教师在对器材进行选择时,也应该根据课堂的教材内容进行相应的规划。随着新课标改革的内容的不断深入,体育课程开展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因为当今时代更注重学生的德、意、智、体全面发展。这说明,体育锻炼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大。但是,有些体育教师还遵循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情况的发生,就会直接导致学校购进的新型体育器材无法得到良好的使用。许多教师没有对新型体育器材进行全面的了解,就将这些器材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这不仅可能会对学生的身体造成伤害,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误解体育器材的功能与效用。课程设计与体育器材上的合理搭配,对于课堂效果的发挥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学教师必须在开展课堂内容过程中,对器材的使用方法进行全面的掌握,在传授给学生。最后,应选择合适的器材对学生的身体机能进行锻炼,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给自己良好的身体素质打下基础。

1.3没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器材进行规化

如果想要学生在体育器材的使用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意识,就必须选择合适的器材来开展学生身体技能上的锻炼内容。小学教学过程中,体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本学科,不仅对学生身体发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对于学生的体育天赋开发,同样具有非常积极的引导作用。但是,许多学校在购买与建设体育器材过程中,往往没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这些器材进行选择。甚至有些小学校园中出现很多成人化的体育使用器材,这种情况的发生,不仅造成了大量的体育器材出现浪费的情况,也让许多学生得不到有效的身体机能锻,甚至往往因为学生过早的接触这些成人化的体育器材,而导致身体在锻炼过程中影响了孩子正常的生长发育。例如,许多学校为了培养孩子在体育运动上的兴趣,会在校园内设置相应的篮球架。篮球架的设置,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以及身高特点进行相应的设计,但许多学校在实际规划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这项重点的考虑内容,在购买篮球架时,直接购买符合成人身高的篮球架。成人身高篮球架上的设计,对于小学生身高来说,显然是不合理的,而此时小学生接受这样的篮球训练,可能会打消小学生热爱运动的自信心。如果这种问题得不到及时的处理,不仅影响了体育器材的效能发挥,也在很大程度上挫败了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

2激发学生体育兴趣,教师应采用的方法

2.1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我国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致使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现当代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少有机会接触自己动手制作的体育用具或是玩具,致使现在的小学生在动手能力上远不如八十年代出生的孩子。主要的原因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国民经济水平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但是,做游戏是孩子爱玩的天性,物质条件的无法满足,致使许多小学生开始选用自己动手制作玩具的方法,丰富自己的课外娱乐生活。动手制作体育用具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自主创造能力。所以,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应该积极鼓励当代小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体育用具或玩具,这样可以培养孩子对新生事物的好奇以及丰富的想象力,与此同时,在制作器材的过程中,还可以了解这些小器材的结构,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

2.2相互间的合作与竞争,有利于学生学习观的形成

自制体育器材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认识、创新和实践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参与其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制作体育器材时,要注意提示学生注意器材制作的合理性、安全性、实用性和创新性,这势必会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欲望;同时学生间的竞争、交流合作更加强烈地激发学生去思考,使学生主动地去研究该项运动项目的特点,对该运动项目进行更深入地学习。

2.3丰富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

儿童是玩的艺术家,生活中接触的任何东西在他们的世界里都可能变成充满童趣的玩具。例如最常见的酒瓶盖、瓦片和石子等都可能变成他们心爱的玩具,玩出各种花样。我们可以把他们这些心爱的玩具引进体育课堂,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比如利用自制的高跷、陀螺、板羽球和保龄球等开展体育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

3结论

通过以上的论述可以发现,想要让小学生的体育运动天赋以及身体机能,得到良好的挖掘与训练,就必须选择适宜的体育器材,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以及身体基础构造,对体育器材的选择进行科学的规划。这不仅利于学生更好、更快的成长,也能有效的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挖掘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天赋与潜能。教师在对器材进行选择时,也应该从教学的实际出发,对体育器材在学生使用过程中的功能发挥,进行深入的研究。让学生在体育器材的使用过程中,可以最大限度的锻炼体育技能以及提高身体素质。只有这样,体育课上的教学功能才能得到有效发挥,为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

作者:宋世亮 单位:吉林省第二实验高新学校

小学教学研究论文:微课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研究

摘要:

伴随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各个领域之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面对当前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方式而言,以微课为基础的教育形式逐渐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使用,而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推动下,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和教育模式,给我国更多小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课堂体验,同时也丰富了传统形式下小学课堂的教学内容。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全面应用的背景下,立足于小学信息技术这一学科,研究在当前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微课这种全新的教学手段,目的是实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创新化发展,为构建属于现代化背景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做出贡献。

关键词:

微课;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教学形式

引言

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也成为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一种生活工作使用的工具,而信息技术教学也随之占据了各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环节。微课作为一种新型课程表现模式,实践表明,通过微课教学方法可以让小学生对多媒体信息教学设备进行更加合理的应用,投入到高效、自主课堂学习当中。基于此,本文接下来将主要对微课在小学生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讨论,提出利用微课作为小学生学习的平台,发挥微课自身的高效性、畅通性和开放性,吸纳更多的小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到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使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真正地成为学生吸收知识、平等交流和良好互动的高效课堂,达到全面提升小学生信息技术综合素养的根本目的。

一、相关概念界定

1.微课

微课最早出现在北爱荷华大学LeRoyA.McGrew教授60秒课程,还有纳皮尔大学T.P.Kee一分钟演讲中。当前热议的微课概念则是在2008年美国圣胡安学院DavidPen-rose所提出的。微课最早是佛山教育局胡铁生先生带到国内的,他以原有教育资源应用率低的现状为基础,最先提出微课这种围绕微视频的新型教育资源。胡铁生针对微课提出了三种定义,其一为微课将视频作为主载体,记录教师在课程教学时以某一知识点或某一教学环节作为中心而展开精彩教学活动全过程;其二为微课是按照新课标与课堂教学具体情况,其主要载体为教学视频,记录教育人员课堂教学时针对某一知识点或某一教学环节所开展的精彩教学活动所需的各类教学资源集合体;其三为微课也叫微课程,为微型的视频网课的简称,其主要载体为微型的教学视频,结合某一知识点或某一教学环节等所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满足多种学习模式在线视频型课程资源。凭借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第一种说法至第二种说法的变化包括:增加按照新课标与课堂教学具体情况;拓展微课内容,除视频外,还包含各种教学资源有机集合体(比如习题、作业等),仍旧为资源包形式。而第二种说法至第三种说法的变化包括:删除第二种说法当中添加通识性词语按照新课标与课堂教学具体情况;注重将微型的教学视频当作载体;声明知识点与教学环节的实际内涵,以及微课资源存在情境性,还有其可以支持众多学习方式特点。综合胡铁生先生的观点,可以发现其认为微课是中心为微型视频资源包,当中资源可以一起形成特定教学情境,实现特定知识化教学,同时满足不同教学模式。而我国其他学者也从自身视野对微课做出了解读。比如张一春老师指出微课指的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收获最理想效果,凭借教学精心进行信息化设计,通过流媒体方式展示以某一知识点或某一教学环节为中心而开展的完整、简短教与学活动。通过以上两位学者观点的总结,我们发现张一春与胡老师定义比起来,其把学习方式更具体细化成自主学习方式,并注重课程与视频要通过精心设计完成。还有,国内部分微课大赛对于微课内涵也予以了说明。比如首届中小学的微课大赛对微课下达如下定义:微课全称可叫作微型视频课,将教学视频作为主要表现形式,围绕知识点、重难点、习题与实践操作等教学过程与有关资源的集合整体。经过分析有关微课各类定义,可以发现众多专家针对微课所下定义存在下述共同点:一是以视频形式作为主要载体;二是时间约为五到十分钟的短视频,有些甚至在一分钟左右;三是一堂微课讲述一个知识点就可以。通过总结上述观点,本文把微课定义成:微课为带有短小精悍特点,其主要载体为教学视频,围绕知识点(重难点、考点、疑点等)、各类题目(考题、例题与练习题等)、实践操作等开展教学过程与相关资源集合体。

2.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与信息技术课程特点

从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角度讲,小学生还停留在认知发展时期具体运算的阶段,此阶段小学生对于自身行为管理能力偏差,在学习的时候专注时间并不长,也就几分钟而已,但三年后学生对于知识记忆会存在一定策略性,而且可以对学习内容依据自身记忆策略加以理解与记忆。由儿童心理学层面出发,小学生有更强烈的学习欲望与积极性,学习自身感兴趣内容,而这也正是他们更加愿意学习带有趣味性知识的原因;而从小学信息技术这门学科角度来讲,相较语文与数学等科目来说,距离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对更远,但是教学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是十分重要的,而也只有这种教学才可被称之为有意义教学与高效率教学。所以对小学生来讲,与实际生活相去甚远的信息技术课程未免显得枯燥乏味,没办法长时间保持注意力与学习兴趣,也无法达到理想教学效果。但需注意的是,作为21世纪国家与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掌握信息技术能力是必须的,也会对学习者未来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将信息技术课程学好不但是给未来学习打好基础,而且处于信息时代下对人的全面发展也是极为有利的。

二、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方向

所谓微课,指的是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以音频、视频、Flash等多元化形式的工具为载体,通过如实记录教师整体课堂的教学侧重点、优秀教学环节以及课堂教学的精彩时刻等,为学生展现更加人性化、现代化的教学手法,从而打造符合现代学生学习需求和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高效课堂。

1.远程教学的应用

在微课教学模式下,利用互联网中的远程操控技术,为了更加细致和充分地动态展现信息技术情景再现和信息技术对话语境,因此微课教学模式下会通过远程教学的应用形式,来应用在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之中[1]。

2.实时互动的应用

微课对于小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和日常信息技术沟通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利用微课这种传播速度快、信息含量大以及公共交流便捷的现代化教学工具,展现出实时互动的应用形式,其能够大大减少信息的流通时间,有效地促进了信息技术信息交流速度和频率,使更多学生在微课的影响下提升了信息技术学习效率,调动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使小学生可以较为自由地进行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学习,从整体上提升小学生信息技术掌握能力和交流水平。

三、将微课带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途径

1.翻转应用模式

在微课的基础上,信息技术语言的输入和输出模式更加注重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流程的掌握程度。这种语言的输入和输出体现在微课平台上的“互动性”更为广泛,也正是微课软件自身的良好自由性,为信息技术学习平台打造了基本框架。小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其借鉴的工具多为网络终端内部的软件,而微课作为软件行列的其中一种,在小学生群体中具备了很高的普及程度,几乎每个小学生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微课”。基于此,微课软件作为覆盖性极强的应用软件,为构建属于小学生群体的信息技术学习模式提供了非常可靠的技术支持。在信息技术学习平台中,教师不是作为领导者,而是作为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讨论者和点拨者,融入到小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以此利用高度覆盖性和促进性的学习应用模式,来带动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2]。

2.引导应用模式

在互联网平台基础上建立的微课教学模式体现了更具自由性和开放性的应用特点。这样的教学行为区别于传统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方式,脱离了教师作为单一教育者的操作模式,而是教师与学生可以实现双向互动、实现良好交流并且教师对学生又发挥引导功能的教学应用模式。在微课构建的教师引导性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其展现出来的教师引导性教学应用模式,更加提倡教师以“理性教育”结合“感性文化”的方式对信息技术语言进行深入性的教学,来达到满足小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心理需求,丰富了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的交流层次,使教师的单一性教学工作转变成与学生进行良好互动、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教学课堂,体现出微课教学模式下的教师引导性功能。

3.自学应用模式

以微课为基础构建出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推动了小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将整体教学工作由“教学”转向为学生的“自学”。微课作为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产物,为现代化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构建创造了非常良好的外在环境和内在支持,以此构建出的外向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其全面提升了小学生对信息技术语言的掌握技能和信息技术语言的掌握水平。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微课这种更具创新性的教学方式,立足于多角度提升小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语言的掌握熟悉度和成熟度,从而全方位提升小学生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与此同时,微课的教学模式下,通过让班级内部学生组建成不同观点的小组,每个小组都表达自己的观点,将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变成更具公平、公开和公正理念的小型辩论会,充分激发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自学潜力[3]。

四、基于微课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策略

1.立足于彰显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延伸性

使用微课这一全新的教学方式,将其应用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立足于彰显互联网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延伸性。针对小学校园里的课堂形式而言,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由于课时有限,会使得很多发散性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有必要详细讲解的内容无法全面地在课堂上进行讲解。那么对于微课创造出的教学模式来说,就可以构建属于小学生群体的开放性信息技术学习平台。在微课教学方式的引导下,使得信息技术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和充实,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案,立足于属于每名学生的自身情况和实际学习水平的信息技术课堂内容,达到因人而异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为了充分体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高效性和全面性,在微课形式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工作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其他相关技术,与微课形式充分结合起来。比如通过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利用微课作为每个信息技术章节的主要讲解模块,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视频以及同声传译的方式,使小学生能够对视频中的每个信息技术语句都能够从汉译、语法、语境等多方面进行解读[4]。这种建立在微课基础上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能够使得既定范围内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内容得到充分的延展和引申,同时更提高了小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提高了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时效性,充分地彰显出现代互联网应用的现实意义,突出微课自身的应用价值。

2.立足于体现新媒体融入信息技术教学的优越性

微课自研发使用开始,其最大的特色便是利用精湛短小的视频作为传播教学信息的主要载体和途径,这样能够以传递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的方式,为学生动态讲解信息技术知识。与此同时,微课作为新媒体形式之一,也能够通过应用视频的方式对教师以往教学工作的精彩课堂以及优秀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进行演示,让学生在实际的课堂视频中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式,达到对小学生“点拨”的作用。因此,微课实现了多元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流程,以此来构建出在现代化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互动式信息技术教学平台。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语言,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利用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语言的多元性,从听、说、读、写各个角度来对信息技术进行全面的了解,以此来进一步开展教学工作。微课集合了互动环节、动态讲解环节、课外交流环节等,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在微课这种展现新媒体形式先进性的引导下,也体现了新媒体融入到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的优越性,这样才能够发挥信息技术自身的语言特点,突出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从更加实践性的角度带动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效率和教学质量。

3.立足于突出小学生的学习主体角色

微课具备了较为显著的特征,其实现了实时性的双方信息的沟通和传递[5]。那么作为信息沟通对象和进行信息交流的主体———小学生而言,在微课形式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中,教师首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性功能,同时更要突出现代小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地位。微课能够使每个小学生更加自主和自由地选择自己想要学习的信息技术课程和学习内容,突出了学生作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发挥了小学生对不同信息技术课程的自主选择性。基于此,在应用微课的教学模式下,积极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性交流,通过利用微课的多元化形式,将带有信息技术信息的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综合的方式插入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甚至多方的互动式交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快速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的环境中,为了提升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相关教育人员便需要从教学方式上进行转变,积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作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工具,以此带动整体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事业实现高效化发展。本文以上通过将微课这一应用程度极高、使用范围极广的新兴教学方式科学地结合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工作中,使二者无缝对接,形成更具创新理念和现代化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通过思考微课对现代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发挥的推动作用,以及微课作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具存在的可行性,站在微课作为信息化技术集合体的视角来进一步思考小学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从而提出具体的应用策略,目的是促进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工作能够更加科学地利用微课这一全新的教学工具,从而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质量和教学效率,以此来真正达到我国素质化教育的最终目标。

作者:聂凯 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

小学教学研究论文: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教学研究

摘要:

我国新一轮教育体制改革越来越强调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而语文是一门依靠积累的学科,要求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应该夯实基础,功底扎实,有丰富的积累。所以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本文将小学语文与最新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相结合,通过对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的重点模块探讨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更好地应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自主;合作;探究

引言: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强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老师则作为学习过程中的辅助角色,而在小学语文学科中,要结合语文学习的重点和特点来探讨如何应用这种教学模式。

1小学语文的重要性和特点

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而小学语文又是基础中的基础。语文培养的是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学生的情商、价值观等,如果语文理解能力不好,自然也学不了英语等语言,对分析、逻辑推理等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影响学生的情商,使学生不善表达,不“会”说话。而素质教育指出,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应试上,语文学科也是一样。尤其是小学语文,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识字、写字、读懂课文、背诵诗词等这些能够应付成绩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能真正赋予学生基本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逻辑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口头及书面的表达能力;给予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国学的兴趣,激发学生高尚的学习动机,从而树立远大理想。

2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2.1转变小学语文教学的教育理念:

首先,无论从学校、教师还是校长和家长,都应该把对语文学习的认识从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中转变过来。人们不应该仅仅是因为高考分数结构的改变而更重视语文基础教育,而是真正意识到教育部这么做的根本目的,认识到小学语文教育对一个人成长与成才的终身影响,意识到真正要培养的是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生活中还经常见到一些家长,孩子甚至才两三岁,就开始拼命地教识字,让背诗,而在培养孩子阅读和复述阅读内容的习惯方面并不是很重视,造成了很多孩子刚上小学,虽然识字量很大,但读课文磕磕绊绊、理解力差,最后对语文学习丧失兴趣。教师也应该重视起这些问题,结合新一代的教育理念正确的引导,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自主、合作、创新”的教学模式,重拾学生对于语文的兴趣和学习的信心。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的能力、逻辑和表达能力,保护学生的创新的思想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

2.2教师要给学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没有目标做一切事情都是盲目的,就像在海上航行没有灯塔,随波逐流,最终也无法到达理想的彼岸。所以在教学中,教师的第一个角色就是要确定重点、明确学习的目标和方向,这也是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步。如一篇新的课文,教师让学生提前自主学习,那么教师的教案就应该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设计开始。先设置一些与这篇课文相关的问题,提示学生预习和学习的重点方向,给学生制定一个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理解,奔着学习目标去自主学习。既提高了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又增强了自主学习的效果,不至于学生“自主盲目学习”,浪费时间又没有效果,以至于丧失了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2.3联系生活,设计实践,合作探究学习:

要知道,知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所有的知识都是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或者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的,小学语文教学也不应脱离生活实际。我们说在自主学习的模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起到了主要作用,但这并不代表教师不用花更多心思在教学上。反而,在自主学习模式,教师需要花更多的心思设计教学。尤其是语文学科,是我们在生活中运用最多的一门学科,我们平时看书、读报、说话、写信、甚至于看电视都是语文学科的应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多设计实践探究,让学生们合作学习。比如讲到寓言故事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们分成小组,联系生活实际,自己排练,做道具,进行表演和展示。这样学生对此则寓言的理解会更加深刻,记忆会更加持久。而且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可以增进学生间的感情,给学生更多互相交流的机会,提高学生的情商,在配合与协作的过程,锻炼学生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提出自己的建议,其他学生做的不对的地方,自己如何与其进行沟通等能力。

2.4课堂上要有更多的互动和交流: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更多地给学生互动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去分享自己的观点,支持学生发散思维,支持学生独到的见解,而自己更多时候作为一个旁听者。首先在讲一篇新的课文的时候,传统的课堂一定是老师先读一遍,有时候会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去读,但是遇到篇幅较长的课文,老师读完之后就开始下一个环节了。教师们会普遍认为学生朗读经常出错,会误导其他学生,不熟练,也会耽误时间。但其实,宝贵的课堂时间如果只是教师一个人在讲才是真正的耽误学生。尽量让学生去读课文,可以在预习时就提出要求,告诉学生,在课堂上会有朗读课文的环节,学生在课下做了充分的准备之后,其实阅读的能力并不比老师差多少。另外,有些老师提出问题后,如果没有学生举手回答,老师就自问自答。其实学生之所以不举手回答问题,可能是由于问题设置比较难,或者是怕回答错误不敢举手,或者是学生比较内向,有想法却不愿意说出,看没有人举手,自己也不举手等。其实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老师引导不利,如果问题是一步一步设置的,并且老师充分考虑了学生情况,问题不会难到没有人回答的地步;如果老师平时很支持和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发散思维思考问题,而不是用一个标准答案限制了学生的思想,就不会出现学生不敢回答的情况。课堂气氛是否活跃与教师的课堂内容设计、引导方式、是否愿意给学生们交流的机会等直接相关。

结束语:

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施行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而这个教学模式虽然是以学生为中心,但是要区分清楚的是,“学”是以学生为主,而“教”,教师还是主角,所以教师在这个学习模式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教师的教学设计十分重要。要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以及合作和探究学习实践的设定。

作者:李艳艳 单位: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四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论文:互联网+小学英语微视频教学研究

摘要

当今,信息技术不断进步,互联网+得到了更广泛的普及和应用。在教育和技术紧密的结合中,互联网平台和观念对小学英语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小学英语微视频教学也获得了很大成效。通过微视频教学,促进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有效配合。教师调整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增强自主学习能力。以教学中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对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英语微视频教学的开发和运用进行探讨,旨在研究如何优化微视频教学,促进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微视频;小学英语

在互联网+时代中,师生可以运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在这个广阔的平台中,增进交流,探索更好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如今,微视频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方式,为人们所广泛应用,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必然趋势。

一、小学英语微视频的开发和运用

小学英语微视频是以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某一个小学英语知识点为中心,教师进行信息整合,使用教育教学技术,制作成一般不超过20分钟的微视频,更加系统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利用网络中的优秀网站,社交平台,教育技术等先进教学辅助设备,与时代接轨,掌握现代技术。把微视频制作得专业化、人性化、游戏化,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反复播放学习,尽快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提高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更多英语知识,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一)小学英语微视频的素材选择

微视频作为一种辅助教学和学习方式,要以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互联网+大环境中,有许许多多可供采用的网络资源。有趣的英语动画片或电影片段,搞笑的精彩镜头,有教育意义的国外广告,等等,都可被教师用来剪辑合成,制作成适合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教学资料。在网络资源中,搜索和某一知识点相关的内容,发挥聪明才智,将各种素材优化整合,凝练知识点。这些步骤不仅锻炼教师资源搜集、整理和呈现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小学生自主探究好习惯的养成。

(二)小学英语微视频的技术应用

在互联网+不断取得成效的今天,微视频的录制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手机自拍,可以微信微视频,可以微格教室录制,也可以用camtasia、mooc等专业技术制作。后期经过编辑和修改,精益求精,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高效率地讲解知识点,提高教学效率。在博客、微信、微博、QQ群中和学生共享,帮助学生对时间做出更好地规划,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三)小学英语微视频的自身优势

1.教师在整合教学资源、提炼重点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更深入地把握教材,跟上时代脚步,将小学英语知识和生活自然融合。对搜索到的资料进行筛选,选择难度适宜的素材。教师的录制之前的工作较多,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认真收集网络资料,然后进行加工整理,尽量保证微视频的品质。而且微视频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作品,需要反复斟酌,多次修改。教师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不断打磨,一次次锻炼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水平。更正错误的过程也是不断完善的过程。

2.改变以往小学生只在课堂上学习英语的状况。课下也对精彩纷呈的教学微视频充满兴趣,适合当今社会随时随地学习的形式。学生通过人机互动,借助平台学习,完成相关任务,在快乐中学习小学英语。网上听读英语小故事,欣赏电影片段并模仿,这些新型的英语学习方法贴近学生生活,让英语学习时刻充满新鲜感,引导学生不由自主地想学习,想了解,想掌握英语。这样的学习效果很有效,在放松的状态中自然习得英语知识,消化难点。解决了部分小学生厌学,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等不良学习习惯的问题。

二、小学英语微视频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实践

(一)教师要善于思考

在知识膨胀、技术不断进步的发展趋势中,教师要勤动脑,多思考,做一名新时代的优秀教师。信息技术和教育的紧密结合,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把握时代脉搏,充分发挥互联网+和微视频买的优势,教师可以做到事半功倍。教师专业化是教育发展的一个主流趋势,教师不能只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者”角色。作为一名教师,既要会教书,又要善于思考,应努力成为具有思辨力、擅于创新的研究型教师。

(二)教师要熟悉学生情况

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挖掘相关网络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完善微视频教学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进一步增强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微视频的中心内容始终面向学生,要适应学生学习能力,适合他们当前的学习情况。因此,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空间对学生进行微视频教学。这样,既不会影响正常的教学,又有所收益,让微视频真正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

三、小学英语微视频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

(一)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

学生通过反复观看微视频,可以更深理解所学内容,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因此,学生一定要学会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微视频教学,让学习变得轻松愉快,知识不再枯燥乏味,学生也就不知不觉自发地喜欢学习,主动参与一些跟读模仿、录音和背诵课文等互动活动。一些难度不大的原版短篇英文小故事,就特别受学生欢迎,被反复播放,反复欣赏。在这种主动学习中,学生慢慢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提高自制力。

(二)学生要乐于探究

微视频虽然都比较精短,但涵盖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学生在学习小学英语教学微视频的过程中,应该找出重点并且拓展,自己探索更多的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可能要覆盖多个相关知识点,学生认真学习领会重要知识点后,会对相关知识点产生更大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其在学习中主动探究其他知识点。学生使用这样的学习方式获得的知识,记忆更加清楚,理解也更加深刻。

四、小学英语微视频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社交平台共享微视频

互联网+环境下,许多适合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网站和平台流行起来。教师可以选择相应素材,编辑融入微视频中,并通过社交平台和学生们分享。同时,学生也可制作学结的微视频,或者是自己想和同学们分享的拓展资源。在四年级下册学习第五单元食物板块时,我们用微视频教学后,布置的任务是让学生合作改编情景剧表演出来,并且录制成微视频,几个小组的学生都高质量完成了相关任务。他们愿意参与合作性的活动,在动手动脑,合作表演的过程中,还和同学们共同进步了很多,微视频的制作也能像微电影一样精彩。

(二)针对听说读写不同板块进行不同设计

网络中的各式各样资源可以分类归纳整理的。通过罗列不同板块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分专项对学生英语学习进行练习。这样一个个击破难点,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学生的个人录音作业,在线完成英语绘本阅读,听力时间的统计都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很大便利。教师可以迅速掌握学生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从而对自己的教学情况做出正确的分析。学生通过了解自己和他人学习情况的统计差别,及时查漏补缺,尽快扬长避短。

总之,互联网+这个大环境,为小学英语微视频教学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了小学英语教学的变革,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自主学习水平。在微视频发展初期,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今后,教师和学生还要更加熟练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推动英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赵心玮 单位:滨州实验学校

小学教学研究论文:新课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研究

摘要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不断改革创新,为了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方法开始层出不穷。主要以学生的主动创新学习为主,师生互动为中心,老师课堂上讲述为辅,这是目前教学活动的其中一种新方法。主要研究并分析在新的课程背景下数学小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新课程背景;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分析

一、新课程背景下数学小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时间年头已久,也取得了不错的效益,但是,目前仍存在老师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辛苦,学习效果不理想,小学的数学教学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原因是教学过程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数学小学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教学时间长与学生学习效益低下、老师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与任务不够明确、学生学习过程中进步和学生的发展老师关注度还有待加强、课堂上的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不够灵活,一直采用以前的教学方法,创新意识低下。所以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研究尤为关键。

二、新课程背景下数学小学有效教学策略

1.注重教学时间与效益

所谓的教学时间与效益就是花最少的时间,取得最高的学习效益。有效益的教学是指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的高低水平,而不是说老师所教内容越多,老师越辛苦,老师的教学效益就高。要全面看待教学时间与效益,有效益的教学是一种及为特殊的学习效益,老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了教学效益好坏。在新的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全面改革老师的教学观念,时刻关注教学效益的高低,使学生学习效益高。学生死背书的学习方式效益低下,死背书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知识,要使学生自主学习,先理解知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保障教学的有效性。

2.明确教学目标与任务

教学目标的恰当确定不仅是有效教学活动的出发点而且是对小学教学有效间接预设,学生有效的学习小学数学知识的目标不仅要提高学生在数学方面的技能,还要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态度及热爱程度。对小学生教学目标过低会使学生忘却对数学知识学习本身的目地与初衷,从而盲目自大。而小学生的教学目标过高,则会使学生对数学望而却步,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

3.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判断学生取得进步和发展与否是衡量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依据和尺度,学生的全面进步与发展是目前小学教学工作的重中之中。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实现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目标。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学习,注重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是改革后新课程的一大亮点。因为每个学生的数学基础和能力水平都不一样,老师能以自己教学方式,对学生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与策略,使学生获得每个人的自己预期目标与效果,也就是说只要学生达到自己应有的进步与发展,那么老师就已经实现了小学生的有效数学教学。只要老师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明确自己的目标,明确学生的需求,促成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树立能为所有小学生提供周到服务的意识与思想,那就可以使小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快速发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完美诠释。

4.选择灵活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目标能否按时实现,很大程度取决于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好坏。老师要选择灵活的适合小学生发展与学习教学方法,要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结合,在现有学生的数学经验和知识基础上,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吸引小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数学本身对于小学生本身来说就晦涩难懂,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注意力的持续时间不会太长,更易走神。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在课上如果老师只是一味地自导自演,学生就会很快会失去注意力和兴趣,而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请学生回答问题。老师还可以让学生模拟教学情境,提前预习,下次课堂让小学生来讲课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问策略、提问技巧和提问内容也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想要引起学生思想上和学习上的共鸣提问就是不错的选择,而提问作为教学中的一门艺术,可以实现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思想对话,也是老师的需求。

三、结论

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在小学,小学生的有效数学教学在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尤为关键,这一阶段的小学有效数学教学对小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有深远的影响。只要掌握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如注重小学生的教学时间与效益,明确小学生教学目标与任务,关注小学生的进步与发展、灵活的选择小学生教学方法,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学习,注重学生的兴趣与爱好,进步与发展,就能增加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实现小学生数学的有效教学,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杨秀萍 单位:山东省青州市云门山街道十里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论文:农村小学生活资源科学教学研究

摘要:

小学的科学教学主要是以植物和动物的内容为主,由于农村小学的地理位置大都坐落在农村,加之生源都以农村生活的孩子为主,因此,合理挖掘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将会大大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课程资源育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11版)在教学实施建议中这样提到:“要充分重视科学教学的实践性与生活性,把教室作为科学教学的主战场,把课外生活作为科学教学的延伸。”笔者认为,只有当科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相结合,才能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共同发展。那么,身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如何开发生活资源促进学生科学实践能力的发展呢?

一、在课堂中把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

新课程标准强调科学课程的实践性和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要想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参与,就必须依照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把新知识的传授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中,并使教学目标的设置能够在学生跳一跳就能实现的水平,这样学生才不会因为课堂过难或过易而产生厌烦情绪。比如,笔者在教学《植物的繁殖》这课时,大胆地剔除了教材中学生不熟悉的案例,比如,蒲公英、水稻、山药等,而是根据当地农业的发展,选取了学生比较常见的农作物作为教学案例,包括小麦、萝卜、白菜、红薯等。由于这些都是当地农村常种植的农作物,而几乎每个孩子都有下田帮父母劳作的经验,因此,他们对这些植物并不陌生。在学生充分熟悉教材的情况下,笔者设计了开放的探究式教学模式,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调查你身边的常见的植物是怎样繁殖的。学生在听到我介绍这种探究的教学模式后,都非常积极、踊跃地报名参加,希望在自己了解的领域里大展身手。在调查研究后,学生以有关“植物的繁殖”的报告会的形式,汇报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并根据教材中的知识点成功地对植物的繁殖方式进行了分类,包括利用种子繁殖和利用根、茎繁殖两种方式。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还使课堂教学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挖掘丰富的生活资源,实施现场教学

科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思考的能力。而观察能力的锻炼,需要直观的教学道具。一般情况下,教师都是借助多媒体展示实物的图片,或者把标本带入课堂中。虽然这种教学道具,有利于学生快速总结实物的特点并进行高效率地教学,但教具并不等于真实的科学环境和观察实体,不能给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感受。教师可以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实施现场教学,即把学生带入真实的科学环境中,让学生边进行观察教师边引导。尤其是小学的科学教学大都是以揭示生活中存在的科学现象为主,因此,把教学带入生活中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科学研究场所。比如,一条河流里面的蝌蚪、青蛙、水草、鱼都是小学教材中重点教学的对象;大自然中的各种植物树木等也都是最生动的教学素材,通过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身边的生物现象,更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天人合一的环境观,达到环境保护教育的目的。比如,笔者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的《蚂蚁的观察》这课时,就摒弃了一般的以教室为主要教学场所,多媒体视频的播放为主要教学手段的课堂教学模式,而是大胆地采用了现场教学的模式,带学生们去蚂蚁的巢穴进行实地观察,并一边观察一边写报告,交流观察心得。这样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能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改进观察的方式并最终使得观察更加准确、全面,通过言语交流和概括促进思考,使观察更加深刻。通过这次现场教学的实施,学生们对科学教学更加感兴趣了,每个人都在现场教学中获得了愉快的体验和努力观察并有所收获的成就感,对科学教学的意义也有了深刻的认识。

三、使五彩缤纷的家庭生活作为科学探索的大舞台

除了校园以外,家庭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第二大重要场所,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心理等素质大都受童年生活以及他们父母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善于开发校外活动,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在五彩缤纷的家庭生活环境中挖掘科学原理,进行科学探索。比如,笔者的一位学生就曾在课堂中提出自己的科学小发现,他说:“冬天早上起床的时候,窗户上面会有一层薄薄的冰花,非常好看。老师,请问这是什么原理?”由于这一科学原理超出了学生们的知识范围,也不是本年级的教学内容,但学生的探索精神非常可贵,于是笔者当时并没有急着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鼓励学生利用现代信息工具、校图书馆及实验室等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寻找这一现象背后蕴含的科学原理。于是,当下一堂课时,学生非常热情,纷纷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自己发现的原理解释,并且还引申出来一系列与此相关的现象,比如,有的同学说:“冬天出门能够看到自己哈出的雾气,这其实是水蒸汽”;有的同学说:“夏天从冰箱里拿出可乐、西瓜等,可乐瓶子上、西瓜表皮也会有一层水珠”;有的同学则说:“煮稀饭的时候,如果你打开锅盖,会看到锅盖里面有一层水珠”。在热烈的讨论之后,笔者引导学生积极总结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大家都根据自己的调查和研究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些都是由于冷热不均造成的空气凝结成水的现象。经过这次完全由学生放手去探究的课程,学生搜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总之,小学科学的教学目的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交试验善于利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把学生们培养成小科学家。

作者:梁根利 刘洪兵 单位:济宁市兖州区大安镇中心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论文:新课程小学英语兴趣教学研究

所谓兴趣教学,即在学习中给学生创设积极乐观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进行自主、主动的探究,兴趣盎然地学习知识。兴趣教学的好处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

一、兴趣教学的好处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受自己都好恶的影响比较大,只有对自己感兴趣的科目,他们才能提起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反之,如果对这个科目不感兴趣,那上课的时候,就像打蔫的茄子一样无精打采,带着这样的情绪学习,学习效率可想而知。

2.有利于将知识化难为易

学生都有一个体验,即如果自己愿意做的事情,那么再苦再难他们都不会抱怨,都会津津有味地去探索和钻研。而当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原本看起来枯燥乏味的知识时,繁难的课文忽然变得简单了,枯燥的单词和语法也突然变得有趣了,而这一切都是源于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有了兴趣。

3.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

学生对一门课程是否真心喜爱与跟这门学科教师的关系好坏是有直接关系的。当学生带着满满的兴趣去上课时,教师心情愉悦,会不吝溢美之词夸奖学生,经过夸奖之后的学生会更加兴高采烈,把对科目老师的喜爱悉数转移到对英语的热爱上去。长此以往,有利于整体成绩的提高。

二、如何开展兴趣教学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我们应该怎样激发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开展趣味教学呢?教师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进行着手。

1.活跃课堂气氛,增加情境教学

小学生正处在活泼好动的年级,如果课堂死气沉沉,呆板枯燥,很容易让他们感觉英语课无聊,而活跃的课堂气氛才是学生乐于上这门课程的直接原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够在玩耍中轻而易举地掌握所要学习到的知识,教师在实施教学的时候,应该多设置一些小学生喜欢的情境,比如,学习水果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置分别让学生扮演小商贩和顾客,让小商贩依次向顾客介绍自己水果的名称,在对话的过程中,水果的名称就会被学生牢记于心了。

2.集中学生智慧,点燃学生热情

学生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的脑袋里常常蕴含着很多千奇百怪的想法,这些想法运用到课堂上,有可能就是好的学习方法。教师不能忽略他们的头脑,小学生其实有着非凡的创造力,教师要善于开启他们的智慧,让他们为怎么把课堂变得更丰富多彩,更容易吸收知识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比如,在记忆单词这一部分,很多同学都有自己的小窍门,或者联想记忆或者编故事,如果能够集思广益,把每个同学的智慧集中起来,达到资源共享的地步,而且更能激发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他们觉得自己是课堂的小主人,愿意兴致勃勃地研究怎样才能更快更好地吸收知识、学习知识,点燃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

3.布置趣味作业,开展课外延伸

家庭作业是辅助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一提起家庭作业,很多学生就噘嘴,学生不愿意写作业,尤其不愿意写繁重、重复的枯燥作业。这是和他们的现状分不开的,眼下很多小学生课下生活并不轻松,除了课本上的作业之外,家长还给安排了很多课外辅导班,属于学生自己的时间少之又少。如果家庭作业再繁重的话,学生就会苦不堪言,对这门科目容易产生抵触心理。所以,教师布置作业的时候,一定要以有效、简练为原则,学生掌握了的知识就不要重复布置了。另外,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趣味性的作业,比如,让学生看一部英文版的电影或者让学生读一读英文版的小故事,说一说自己从电影中学会了几个单词,认识了什么小动物或者植物,以及看完电影之后的观后感。这样的作业符合学生的兴趣,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学到的知识,也可以激发起他们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帮他们认识一个除了课本之外的英文世界,可谓收益颇多。

4.常用积极评价,增加学生自信

积极的评价能够带给人愉悦感和自信感,从内心感到喜悦和舒畅。小学生是非常在意教师对自己的评价的,如果教师常用“棒极了!”“你怎么背诵得这么流利呢?”等积极的评价来赞美学生,就会让学生的内心产生一种自信感,他们会感到自己在英语课上的学习是游刃有余的,是受到老师肯定的,老师是喜欢自己的。教师不但自己要常常表扬学生,而且还要让全班同学都对被表扬者赞扬或者鼓掌,让被表扬者感受到光荣和自豪。积极的评价,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爱上英语课堂,进而对英语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新课程强调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究和积极探索,而不是简单地罗列知识和被动吸收。兴趣教学在这种要求下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让学生带着兴趣投入到课堂中,才能燃起他们对英语课堂浓厚的热情,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努力从课堂上到课堂下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让他们爱上英语课。

作者:陈红燕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阳山实验小学校

小学教学研究论文: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研究

摘要:

在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中,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认识基本的科学现象和自然规律,制作学具,培养其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教师一方面要利用现有教具进行教学,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农村的资源优势,方可顺利地完成科学教学任务。

关键词:

提高;农村小学;科学;教学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有关教育部门加强了对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的普及与重视。面对这一可喜的局面,广大教师有必要研究相关问题。为此,笔者结合多年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经验,谈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科学教学。

1合理设计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心理学角度看,兴趣是引导并维持儿童“注意”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1]。实际上,只要对事物有了兴趣,小学生就能愉快地探究它,使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成为精神愉快、孜孜不倦的快乐行为。例如,在上三年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材料在水中的沉浮”一课时,笔者所使用的器材学生都比较熟悉,如铅笔、卷笔刀、塑料尺、橡皮泥,教师自备的火柴盒、药瓶、牙膏皮、学生学具盒等,增加了学生的亲切感。笔者让学生拿出学具盒,以小组合作形式找出有关“沉和浮”的实验器材。当学生验证有盖的小瓶浮在水面而橡皮泥却沉入水底时,笔者提问:“能否变有盖小瓶沉入水底而橡皮泥浮在水面呢?”学生听后一边积极思考,一边试验。有的往小瓶里装沙,有的装水,试验很快就成功了。可怎样使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学生却束手无策。笔者启发他们:“船怎么能浮在水面呢?”学生听后,紧锁的眉头展开了,很快想到把橡皮泥捏成船或碗的形状,就自然浮在水面了。

2指导学生认识基本的自然现象和规律

2.1指导学生观察和猜想

观察是认识自然现象的第一步。客观而言,只有正确地认识自然现象,才能掌握其中的规律。所以,教师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开展观察、猜想等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动脑等能力。例如,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为“寻访小动物”,作为农村土生土长的学生,要寻找小动物可以说非常容易。为此,笔者把观察、调查记录表发到每个小组并把他们带到室外,观察大树周围、墙角砖块下、花坛、花坛泥土里、草丛中等地方,看看都生长着什么样的小动物。学生将观察结果填在表格中:花坛里有蝴蝶,花坛泥土里有蚯蚓,砖块下有不知名的小虫,草丛中有蟋蟀、蝗虫、瓢虫等。然后,笔者引导学生讨论观察的结果,并在小组内进行展示。进而,笔者引导学生讨论:在观察活动中,我们能做到什么?学生得出结论:一是爱护小动物、不伤害它们。二是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爱护它们的共同家园。三是注意安全,不在危险的地方活动。因为笔者把整节课都交给了学生,让他们通过观察、发现、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交流等完成科学探究,遂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固化了所学知识。

2.2启发学生思考和分析

在科学教学中,除了调动学生的兴趣外,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思考和分析教学内容及所遇到的问题。例如,在学习“寻访小动物”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到校外找动物,当学生搬开砖块发现底下有很多不知名的小虫时,却不知如何记录下来。这时,笔者启发学生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不仅让学生得到了锻炼,而且其思考和分析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3自制教具,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农村学校仅有的科学教学仪器远远满足不了教学的需求,这就需要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带领学生制作科学教具。农村有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各具特色的岩石、土壤及虫鱼鸟兽等,是学生获得第一手资料及科学知识的理想场所。例如,教师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带领学生到野外考察、采集、制作标本,并对优秀者予以奖励。

4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指导学生学习时,教师可根据学习内容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家乡,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或介绍科学家的故事,一方面能培养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能引导其树立献身科学的远大理想。农村小学科学教学需要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相关问题,以期达到切实提高科学教学质量的目标。当然,该项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方可取得满意的结果。

作者:谭忠琼 单位:三都县丰乐镇中心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论文:网络信息小学音乐教学研究

摘要:

网络信息环境下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它主要是要把原先那种教学模式进行自我完善,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来实现与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整合,提高小学生对于音乐课程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真正让网络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发挥出自身的实效性与实用性功能。

关键词:

网络信息环境;小学音乐教学;模式整合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获得了广泛认可与普遍使用。那么,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也应该跟上时展的潮流,充分利用好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来对小学生展开全面的音乐素质教育工作,尽可能地转变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引领小学生创新学习思维,陶冶自己的音乐情操,使其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小学生。

一、网络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功能

网络信息技术对于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来说有着很多优势,能够发挥出不同的功能:

1.它可以进一步协调德育与美育的共同发展。

应该说,任何一门功课的教学都有着相同的教育功能,小学音乐教学也是一样的。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生动形象的演示与详细到位的分解,这可以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中的含义,引发小学生情感层面的共鸣,还可以进一步丰富小学生的内心情感。

2.它可以大大提高小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地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引导小学生对于各种不同的音乐风格与规模有一个更为透彻的了解与深入的理解,让小学生通过一些更为形象生动的音乐教学展示来获取更为丰富的音乐感受与体验,这将有利于真正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最终促使他们的音乐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并最终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水平。

3.它可以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本身应该充满了乐趣,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与制约,我国当前的小学音乐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显得有些呆板乏味。为了改变这样的教学现状,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好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来营造出一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让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具有独特的教学魅力与优势。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求知欲,可以引导他们更好地创新音乐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综合音乐素养。

二、网络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网络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还是具有不少优势的,它可以通过实时的演示和播放功能来实现视听同步的教学模式,让小学生在强烈的视觉冲击与听觉感受下逐步受到更好的音乐艺术感染,让网络信息技术发挥出自身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工具性作用。具体的应用方法阐述如下:

1.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来建立一个音乐教学信息网络资源库。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应充分利用好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来营造出一个较为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让生性活泼好动的小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去。比如说,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建立一个与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有关的校内教学信息网站,以便于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各种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与一些优秀音乐教学经验的互动交流,还可以为师生间的交流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信息平台,让教师更为及时地了解到学生的音乐学习情况,也可以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及时求助于教师。

2.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来创新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与教学模式。

在当前现代化的网络信息环境之下,小学音乐教师需要认清教育教学形势,树立起一个与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相匹配的教师观、学生观以及人才观等,真正把一直以来提倡的素质教育理念与主体性教育思想融入到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去,让小学音乐教师由一个主要的教学核心转变为一个学生音乐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从而促使学生由原先的被动学唱转变为一个积极主动的音乐学习参与者与爱好者。那么,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小学音乐教学当然离不开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作为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成为教师进行教学的辅助工具,更应该成为学生进行小学音乐学习的重要工具,引导小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音乐欣赏与学习,自主建构属于自己的音乐体系,真正提高自己的音乐综合素质。

总体来说,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已经为小学音乐教学提供了很多有利的条件,它使得音乐教学中的教师地位与学生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让师生重新认识了音乐教学过程的本质,采取了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与方法,营造了一个更为立体化且多元化的音乐教学空间。但是,我们在实现二者有机整合的过程中,还应该重视几个问题,即小学音乐教师不应该过分依赖于网络信息技术,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基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引导他们正确地使用网络信息资源,从而发挥出网络信息技术的积极效应,避免其负面影响,真正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效率与效果。

作者:徐晓丽 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石各庄镇许家哨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论文:小学语文汉字教育教学研究

摘要:

汉字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基本教学任务,但同时也是最为困难的教学任务,因新课程标准在识字写字方面提出了一定要满足“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要求,其认为学生一定要会写和会认语言文字,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另外其还要求教师在这项标准下,要对教学方法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因此本文就小学语文汉字教育教学进行研究。

关键词:

新课标;小学语文;汉字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汉字教学是重难点内容,新课改标准对汉字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汉字过程中要根绝汉字的部首特点和构字规律,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和探究文字特点,积极改进教学模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汉字学习兴趣,纠正学生在汉字学习中出现的错字和书写问题。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要将汉字的形、音、义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读音、想义、看形的汉字学习习惯,同时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改正小学汉字教学中的缺点,引导学生具备基本的学习汉字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拓学生学习的思维。

1要明确学生为主导的课程观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性和工具性相互作用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只有学好语文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握其他信息,在小学语文汉字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汉字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学生发展为主导、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体,密切关注学生学习情况,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汉字学习兴趣。

2把握语文的特点

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现代汉语的实际运用情况来看,教师应该重视汉语音拼写和汉字书写这两个语文汉字教学最重要的部分,汉字教学要注意把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部首,按照规定的笔顺规则规范写字,引导学生在书写的间架结构,体会汉字的形体美,另外汉字的部首既要对其进行分析,也要注意书写的规范程度,避免出现课堂教学和语文教学脱离的情况。

3书写汉字教学

汉字是表达我们想要表达的语言,是传达和记录想要表达的重要载体,因此一定要重视汉字书写的实用性,那么这就要求我们要写好字、写规范字,并且具备基本的汉字能力和素养。写字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意志,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俗语说“字如其人”,是指一个人的写字风格能够体现自己的意志和文化素养,但如今多数小学生的字迹存在许多问题,首先错别字特别多,其次就是书写潦草不清。主要由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方面是书写态度不端正,许多学生没有足够的意识,认为书写不重要只要会写就足够了,而且认为书写的好坏跟成绩的关系不大,所以就导致了学生不重视书写的美观。另一方面,汉字书写的顺序混乱,主要是因为学习汉字书写的时候对汉字的笔顺规则混淆不清,因此需要加强学生对笔顺规则的学习,这样才能写出工整的汉字。

4认字教学

认字教学主要有两种方式教学:递推式教学和区别教学。

4.1递推式教学:

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汉字,由汉字本身的含义发音来发挥学生想象力联系到相关的生字,这样就能增加学生的词汇量,但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额实际学习情况,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并记忆相关的文字,要从学生自身的学习生活出发,举一反三,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独有的知识体系。另外,教师也要密切关注学生学习情况,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并给予学生指导性的评价,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还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4.2区别教学:

要抓住相同部首汉字或者相似地方进行区分和辨别,既要发现相同的地方也要强调不同的地方,经过比较之后,需要重点把握不同地方的字形结构以及不同汉字的不同意义及用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记忆力。但是一切区分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为主,否则学生会听不懂教师所讲的内容,甚至会对学习产生消极情绪,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解决方法。

5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分析学生出现错别字的原因并纠正。有些汉字发音相同,所以更容易使得小学生在字义理解方面出现问题,如果在小学阶段不能正确理解汉字的形、音、义,那么很容易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出现“张冠李戴”的问题。这些错别字出现是因为小学生对汉字的构字规律不能好好理解,所以在小学阶段要根据形旁不同意义来区分,尽量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另外在讲授一些复杂的汉字时,一定要提醒学生避免出现错误,因小学生天生好动,传统的重复教学难以达到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需要运用丰富多样的活动来开展汉字教学,并且监督学生及时纠正错误,牢固掌握汉字的正确书写方式才能避免错别字的出现。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基础汉字教学,需要重视汉字教学,教师也要顺应时代的要求实时更新教学模式,这样提高学生的汉字学习和写作阅读水平。

作者:翁玉馨 单位:海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小学教学研究论文:小学音乐教育趣味教学研究

摘要:

趣味是儿童认识世界万物的一种最主要的途径,而趣味教学引入到小学音乐教学中能够很好的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笔者在本文中,首先对小学音乐趣味教学的概念进行了总体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游戏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利用学生的主体性实现生动音乐教学和利用音乐的节奏性提升课堂教学趣味等几点音乐趣味教学的具体实施措施。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育;趣味教学;课堂教学

小学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基础与启蒙,在小学生情操陶冶、智慧启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趣味教学是一种更加重视小学生心里活动的教学模式,将趣味教学引入到小学音乐教学中,能够在生动活泼、趣味盎然的氛围中完成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的教学目标,同时又将丰富的情感融入到了教学中[1]。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趣味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显著的提高小学音乐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还能够使师生感情得到良好的交流。笔者以下就结合自己的相关教学经验,对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趣味教学应用进行一些阐述,以期能够为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提供参考。

一、小学音乐趣味教学概述

小学音乐趣味教学模式指的是以围绕学生的音乐理想、音乐兴趣、音乐感情、音乐情绪以及音乐目标等多方面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兴趣性,并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的习惯,使学生具备音乐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来说,其最主要的目的并不是给小学生传授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2]。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趣味教学的具体实施

(一)利用游戏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

就小学生而言,其对于音乐课的求知欲望是比较强的,但是就其本身来说,其理解能力和坚持性较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出化繁为简、由简入深的教学方案。同时在此基础上,可结合一些生活经验和儿童成长的心理特点,设计一些小游戏,将其融入到音乐教学中,以游戏带动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积极主动的融入到音乐学习中来[3]。例如在进行歌曲《大鹿》教学时,可采取小小擂台赛的游戏方式,首先由教师教唱,并且在教唱之前告知小朋友们,教唱完成后要进行歌唱擂台赛。然后将小朋友分为若干小组,比赛演唱歌曲《大鹿》。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小朋友们进行表演唱,力求表现出与其他组不一样的,属于自己的内容。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担任组织和评委的角色,而每个学生都是歌唱选手。然后教师对每组小朋友的歌唱表演进行点评,并且评比出最佳表演小组,可给予“表演星”等称号作为奖励,积极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学习。又例如在进行歌曲《小花猫和小老鼠》教学时,可以给学生欣赏一些小花猫与小老鼠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小花猫与小老鼠的灵巧特征,并且提前制作一些猫、鼠头饰,让学生戴上,然后以轻快、风趣、幽默的曲调进行演唱。演唱完毕后,教师可向学生提问,“说说你最喜欢哪一段歌词?”、“你能给大家演唱一段你喜欢的歌词吗?”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与教师之间互动起来,积极调动课堂趣味性。通过这样的游戏、评比、创编、表演活动,不仅仅能够引导学生体会到同学间合作的乐趣,同时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感知音乐美的能力,真正做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

(二)利用学生的主体性实现生动音乐教学

实现生动音乐的教学根本在于变更原有的课堂模式,在音乐教学中利用好学生的主体性也能够很好的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在音乐知识的教育中,往往存在一些理论性的知识,对于这类知识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的进行理论性讲解,那很容易导致课堂气氛枯燥乏味,学生难以理解,印象浅薄。因此,在这类音乐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大力挖掘学生的主体性的精妙之处,利于使用肢体语言进行教学,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4]。比如说在教授《国旗,国旗真美丽》这一课时,老师完全可以避免对学生的简单传授,如果只告诉学生歌曲,带学生唱那么就不能达到这一课所要达到的目的,而且容易导致课堂的氛围死板。因此,在教授《国旗,国旗真美丽》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拿出一面国旗,让学生面对国旗行少先队队礼,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在进行授课前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交流有关国旗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对国旗有一个心理上的感受,这样可以便于下一步的教学工作的开展。这样的教学方式,通过将枯燥难懂的音乐理论知识转变成通俗易懂又具有特色的肢体语言,不仅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化,同时也使整个课堂教学的气氛变得更加活跃、有趣,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利用音乐的节奏性提升课堂教学趣味

音乐本身具备的律动性就是一种极具趣味性的东西,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把握并且利用好音乐本身所具备的这种律动的特性,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小朋友具有爱动的天性,这种天性与音乐的律动性具有非常好的契合性[5]。基于这一点,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配合着音乐的律动,活跃起来,从而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例如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跟随自己演奏的旋律,用不同的形状的动作来表示音符的高低,例如在旋律低时,学生可以将手放在身体下方进行摇摆,而在旋律高时,则将手举过头顶进行摇摆。例如在进行《杜鹃圆舞曲》乐曲欣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感受整支曲子的3/4拍的节奏感,并且让学生对三拍子舞曲的特点进行理解。然后再次引导学生辨听《杜鹃圆舞曲》中各个部分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和音乐情绪,引导学生积极讨论,用不同的肢体动作对舞曲各个部分的旋律进行表现。还可以鼓励个别小朋友跟随旋律进行舞蹈,然后通过师生的一致努力,编排出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全班的小朋友们都跟随舞曲旋律动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能够使学生对整个舞曲有更加深刻的感受,同时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整个音乐教学课堂趣味盎然。

三、结语

将趣味教学模式引入到小学音乐教学中,不仅能够增加音乐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实现音乐的趣味教学,提高音乐教学趣味性以及音乐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并不是不可能的,只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能够围绕教学大纲,积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就能够实现寓教于乐的趣味教学目的,从而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使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氛围中,不断地提高其音乐审美能力。

作者:伍菊香 单位:昆山市陆家镇菉溪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