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4 10:10:14
序论:在您撰写品牌建设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摘要 工业品牌建设与普通消费品牌的品牌打造有众多不同之处。作为玻璃行业的市场挑战者,福耀玻璃在品牌建设方面有不少成功经验。本文以福耀玻璃为例,探求工业品牌建设的方法,希望能对本土工业品牌有所助益。
关键词 品牌联想 品牌资产 工业品牌
黄合水认为,“品牌资产是消费者关于品牌的知识,是有关品牌的所有营销活动给消费者造成的心理事实”。也就是说,要建立品牌资产就必须让所有的营销活动都能接触到消费者并造成积极的品牌联想。然而,对于汽车玻璃行业而言,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是:当我们提起福特、别克、大众、丰田、本田等汽车品牌的时候,大部分消费者都会竖起大拇指。然而当我们提起福耀的时候,也许很多人闻所未闻。这是因为,福耀作为上游供应商,所面临的主要受众群体不是普通消费者,而是经销商或者是汽车生产厂商。也就是说,福耀所要进行的不是B2C的沟通和传播,而是B2B的营销。因此,福耀的品牌形象首先应该在这些经销商或汽车生产厂商中建立,所期望的传播效果也就不是普通意义上在大众媒体上的传播所能形成的,而是需要通过一种独特的传播方式和途径才能形成。
大卫·阿克认为,品牌资产应该由品牌认知、品牌联想、品牌忠诚、主观质量和其他权益等组成。尽管福耀属于工业品牌,在品牌资产建立过程中的战术选择上,与普通大众消费品千差万别,但其战术背后的战略决策思路仍然离不开以上几个方面,下面我们就从这几个方面对福耀品牌运营进行剖析。
一、一步曲:品牌资产的建立
建立品牌认知。工业品牌应善于运用所有机会暴露自己的品牌。福耀利用与他人结盟的时机获得媒体的广泛关注。作为全球500强,法国的圣戈班在汽车零配件领域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福耀却是一个不为人知的中国小品牌。在攀上这个“好亲戚”后,福耀合理利用圣戈班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全面提升了自身价值。1996年,圣戈班投资1530万美元,与福耀合资成立万达汽车玻璃有限公司。其中法方控股51%,中资占49%。与世界500强结缘提高了福耀在行业中的地位,为福耀带来了更多媒体曝光机会,也增强了福耀进入行业第一集团的底气。
建立品牌联想。“福耀是一个负责任的公司”、“福耀是汽车玻璃行业领导者,他代表中国未来民营企业的发展方向,是民营企业积极效仿的典范”、“福耀是全球汽车玻璃专业供应商典范……”这些对于福耀的描述是我们了解福耀品牌的窗口,也是福耀经过不断地传播所形成的积极的品牌联想。
一个品牌所拥有品牌资产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品牌联想中积极因素的多寡,以及众多品牌联想点与品牌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联程度。一个强势品牌,其品牌联想往往包括:高质量的产品、完善的售后服务、人性化的企业形象、为社会和消费者付出并时刻关心社会的良好企业公民等。拥有这些品牌联想属性,需要综合各种品牌传播元素和营销手段,在整合营销传播视野下对各种品牌行为进行构筑和培育。福耀集团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消费者沟通,建立品牌联想。
第一、建立共同产品属性、利益和态度。
建立高质量认知。质量是任何一个企业和品牌成功的最基本元素,基于高质量基础上的品牌建设才是真正的优秀强势品牌成长的必由之路。因此,任何一个有远见卓识的强势品牌在创业之始都会将提高产品质量作为企业头等大事来抓,并持续不断地向更高质量迈进。福耀对于产品质量地不断追求一直是行业人士津津乐道的话题。福耀从创业之初就重视企业质量管理,保证出厂产品达到零缺陷要求。早在1995年,福耀集团就通过了IS09002质量体系认证,这不仅为福耀的产品取得了国际市场准人证,还在国内汽车玻璃行业树立了重视质量的典范。福耀还制定了质量战略体系,保证全球的任何一个办公室和工厂都能按照这一体系进行运作(见图1),最终达到全面的顾客满意。
第二、建立信誉,丰满品牌联想。
一个强势品牌的品牌行为所传递的信誉信息,可以让该品牌拥有全球联想。这种联想的核心能力是:可以支持公司业绩不断攀升;在品牌遭遇危机时迅速缓解险情,转危为安;或者降低因为品牌延伸或品牌线延伸时所带来的系统风险。当然,对于消费者来说,拥有高信誉的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有心理上的安全保证,这种消费者感觉是品牌资产的重要来源。
在专业领域优势地位地确认,即公司要有能力制造和销售专业水平高的产品和服务。2006年福耀集团研究院还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等联合认定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另外。企业可以通过诚实的交易表明关心消费者需求的态度,赢得目标消费群的尊重和信任。1996年,福耀向美国同行取经,引入严格的审计制度。并于1999年聘请安达信执行审计工作。正是由于这种模范自律行为,使福耀赢得了“海关信得过单位”、“银行AAA级信用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福耀在行业和消费者心目中的信任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第三、持续的公关活动,树立责任公民形象。
任何一个品牌要想建立强势地位,增加品牌资产,必须让消费者时刻感知到其存在的价值,而这种价值在如今的社会上已经不仅仅体现在,企业能为社会和消费者提供多优秀的产品或服务,更重要的是要体现企业作为社会成员如何关心周围环境、如何帮助弱势群体以及企业在多大程度上投身公益事业等指标。这些指标样本的演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一个品牌的众多联想点中及其重要的因素。
首先,由公关传播来构建品牌认知。2003年,福耀在海南文昌成立福耀硅砂有限公司,为扩大福耀在当地的品牌认知,同时正值当地居民饮水困难,福耀决定出资500万元,帮助当地政府改善居民饮水情况。这一举动得到了当地媒体
的广泛报道,受到了当地居民的热烈欢迎,这提高了福耀的品牌知名度,形成了积极的品牌偏好。其次,唤起消费者品牌感受。社会营销,公共关系等活动可以唤起消费者的社会认同和自我尊重两种品牌感受,这种感受也正是品牌资产大的重要来源。激发消费者对于帮助别人的一种认同,以及帮助别人所获得的赞许和光荣感来激发消费者对于品牌赞助行为的赞许和认同,从而得到更多消费者的潜意识支持。2006年,福建遭遇百年不遇的“桑美”台风,受灾地区面临重建家园的困境。曹德旺拿出个人收入200万元支持灾后重建工作。也就在这一年,福耀赢得了“中国社会责任百家优秀企业”称号,福耀的品牌形象得到进一步丰满。
二、二部曲:品牌资产的保护
强势品牌要维持其强势地位、小品牌要想发展成为全国品牌甚至国际知名品牌以及市场挑战者要不断向市场领导者发起攻击,所有这些企业目标行为都离不开品牌资产地不断增值。然而,“创业容易守业难”,维护品牌资产要比建设一个新品牌艰难的多,因此,对于任何一个已经在市场 上立足的品牌或意欲占据市场领导地位的品牌来说,维护品牌资产才是摆在他们面前更为重要的工作。
维护品牌资产的传播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广告歌、广告语、包装、商标、知识产权、申请专利、法律手段等,这些企业行为都能在比较宽泛的领域保护品牌资产。福耀也不例外,它在这些领域同样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福耀首先在世界各地注册以“福耀”命名的公司。如福耀在开拓北美市场的时候作为缓兵之计,首先注册了“绿榕”玻璃公司,当福耀已经在北美市场取得稳定地位的时候,即,2005年3月马上在美国South Carolina注册成立福耀(北美)有限公司,全面取代原绿榕玻璃公司在北美的福耀汽车玻璃销售业务。然而,意想不到地是,这种对于品牌资产地保护一开始竟然源自于曹德旺朴素的爱国情结:他认为一个优秀的商人必须是爱国的,也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成功。因此,曹德旺拒绝为某些OEM产品打上其他竞争品牌或合作品牌的标志,却在出口产品上都打上了“FY”标记,目的是为国家赚取更多的外汇。结果几年后,“FY”成为中国汽车玻璃行业迄今为止唯一的“中国驰名商标”。2007年2月,福耀董事长曹德旺还被授予“第三届(2006年度)中国品牌建设实践创新贡献奖”称号。
福耀在1989年就注册了“福耀FY”商标,并于1998年申请扩大注册,类别覆盖至全类中的39件,其中经营、经销类商标3件,防御性商标36件;同时还于t994年在美国申请了商标注册。福耀集团不断增强商标保护意识,针对假冒“福耀FY”商标的不法行为,公司还专门成立了商标管理机构。专人专职负责查处假冒产品。
可以说,福耀这些品牌保护行为在创业之初也许来自于曹德旺浓厚的主观爱国情结,但客观上却保护了品牌资产。福耀还以另外一种更为直接、更为有效的方式给国内同行上了一堂保护品牌资产的课,即应诉加拿大和美国的反倾销调查。
2001年12月18日加拿大PPG公司向加拿大海关总署提出对我国包括福耀等四家出口风窗玻璃厂家的反倾销指控,海关总署初步裁定产业侵害成立,福耀需承担24.09%的反倾销税。为此,福耀作出最快的反应,专门派工作组赴加拿大公开聆讯,批驳PPG公司假借反倾销之名,试图控制市场的野心,最终,翔实的材料令法官修改了决议。
三、三步曲:品牌资产的管理
不断强化品牌。一个优势品牌时刻面临品牌老化的危险,同时还不得不面对挑战品牌的竞争压力。如果没有持续保持品牌曝光度,不断强化品牌,很可能面临被消费者遗忘的危险。因此,国际知名品牌在广告或公关投入上都呈现递增的态势,其目的就是要使自己的营销、广告和公关努力得到消费者和社会的认同,通过这些手段不断强化品牌,让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头脑中保持持续性。
强化品牌最重要的考虑是,品牌收到的市场营销支持的一致性。而一致性的关键在于,维持品牌联想的强度和偏好性。那些在研究与开发以及营销上得不到充分支持的品牌,面临着技术上落伍、过时、不恰当,甚至被遗忘的危险。尽管福耀基本没有在大众媒体上投入一分钱,但它的营销和公关支持却一直维持高稳定增长状态,使得福耀品牌在不断地继承与扬弃中得到强化。
产品线延伸。强势品牌取得品牌成功的关键之一就是懂得如何平衡各类资产。通常情况下,建立品牌资产靠地是打造品牌知名度、高认知质量、品牌联想、和顾客忠诚等,但当品牌资产建立起来之后,一个更具有战略性的问题就摆在面前了:怎样将品牌做大、做强,品牌资产的各个要素如何平衡?阿克认为,平衡品牌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现有产品族中向上或向下进行产品线延伸,另一种就是进行品牌延伸,即将品牌扩展到其他产品线领域。福耀经过品牌发展的艰难阵痛期后,最终选择了产品线延伸的策略,并一直坚持到现在,其目标是“为中国人造中国的玻璃”。
1993年,福耀披露了上市后的第一份年报,“福耀玻璃”当时除汽车玻璃主业外,还涉足了房地产、装修工程和证券等领域。福耀试图利用品牌延伸来弥补主营业务收入的下滑缺口,想通过房地产、装修的利润盘活主营玻璃业务。然而,事实证明,这种“不务正业”的做法影响了股民的情绪,也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曹德旺在研究了一些大型跨国公司的报表后,认识到分散投资不如主营突出,因此重新选定了“为汽车玻璃专业供应商树立典范”的专业化道路。福耀开始逐渐向玻璃产品的纵向发展,进行产品线延伸:汽车玻璃原材料——高级浮法玻璃的制造。2004年,“福耀玻璃”与美国PPG化敌为友,斥资lO亿元引进其两条高级浮法玻璃生产线,还从德国购买设备,建造了1条年产能12万吨的高级浮法玻璃线。截至2006年,福耀高级浮法玻璃年生产能力达到近40万吨,其中60-70%可用作汽车玻璃,基本满足自用。这为福耀节省了不小的开支,同时为争夺上游市场打下良好的基础。
塑造品牌文化。调整组织内部结构,以最合理的组织构架和最科学的管理体系来维护强势品牌的硬件性能,同时在组织和员工之间建立一种和谐、高效率的企业文化,通过这种文化灵魂建立组织和员工的共同价值观。这种共同的信念是建立强势品牌必不可少的动作。当然,这些方面的动作可能包括很多,比如:清晰界定了的价值、规范以及组织符号、高层管理人员明确支持品牌;任何可能将品牌置于危险境地的行动都理所当然地被排除和禁止。
品牌文化是最终确保组织获得可靠优势的驱动因素,而不是程序或结构。这不是口头的承诺或口号,而是一种信念。品牌文化是一个品牌长期管理的最重要元素之一,因为它是一个品牌能成为百年品牌。成就万里长城万里长的奇迹地最深层支持力量。虽然福耀只有短短20年历史,和其他行业强势品牌相比,在成立时间上有非常大的差距。但企业历史地长短不代表文化积奠的多寡。曹德旺认为,企业和品牌的竞争从表面上看是技术、管理或市场的竞争,但归根到底是文化的竞争。企业的一切行为都属于品牌文化的范畴,因此,员工的一举一动,企业的外在、内在形象都是品牌文化的外在表现。在这方面,福耀将自己的企业愿景定位为“成就全球汽车玻璃专业供应商典范”。
作为工业品牌,福耀玻璃经历了以非传统模式锻造品牌的历程。它透过建立商业信誉和口碑效应赢得品牌认知;通过管理创新和社会营销等建立积极的品牌联想,使得品牌形象日渐丰满;通过应诉反倾销调查等行动维护品牌资产。在日益崛起的海峡西岸,福耀俨然成为工业品牌的绿色巨擘,在不久的将来,相信它会越走越远。
树立良好的品牌是一个企业发展所追求的目标,企业拥有良好的品牌就等于拥有了广阔的市场,农村信用社当然也不例外。
目前,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如法人制度改革等。但是,有特色的农村信用社品牌还是没有建立起来,农村信用社的品牌建设为什么这么难,这么缓慢呢?笔者通过分析,认为可能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农村信用社的用人机制不灵活,人才资源缺乏
要建立良好的农村信用社品牌,就必须要有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目前,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而每一个网点几乎不足10人,人力资源分散,用人机制不灵活,且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年龄结构呈现老化。根据调查显示,目前农村信用社系统本科以上学历的员工占比不到8%,35岁以上员工占比达70%,电脑科技人员偏少等。因此,就目前来说,农村信用社的年轻型员工和高学历高科技人才缺乏,人力资源的缺乏和用人机制的不灵活性严重阻碍了农村信用社品牌建设的速度。
二是农村信用社的电子化和网络服务功能依然不强
尽管目前农村信用社的电子化水平和网络服务水平较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还是远落后于其它的专业性银行,很难适应集团业务的开发,而且信用社目前的网络资源又不集中,难以满足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
三是农村信用社的内在动力和对外宣传不足
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奉行的是传统的经营理念,其资金成本大,资产历史包袱重,加之起点低、人才方面和硬件方面又处于劣势,这些都导致了农村信用社新产品开发难、中间业务拓展难等问题,从而影响到农村信用社的品牌建设。
再者,农村信用社对外宣传其品牌的力度不够,使得群众难以认识到农村信用社的网络拓展、新业务拓展状况以及农村信用社在农村的金融主力军作用,从而影响了客户到信用社存款的积极性和信用社的外部品牌形象。
农村信用社要加快品牌建设的步伐,就必须提高全员对加快品牌建设步伐的重要性认识,并采取有力措施,如做到优化人力资源、加快网络和电子化建设、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加大信用社品牌宣传力度,就一定能够快速打造出农村信用社自身的金融品牌,永远在金融界立于不败之地。
[论文关键词]广西农产品 区域品牌 产业聚集 特色农产品
[论文摘要]农产品品牌建设已成为农产品生产和经营的重要手段。广西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特色农业资源,加速推进和实施广西农产品品牌建设,既是广西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历史选择,也是走广西农业向世界的必然趋势。
农业发展问题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根本问题。“十一五”时期,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显著提高。绝大多数农产品已从品种、数量短缺转为区域性和结构性过剩,消费方式也由纯粹的有形物质消费方式向通过物质消费追求精神享受的文化消费方式转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已经从价格竞争、质量竞争和服务竞争转向了品牌竞争。农产品销售难现象突出,增产不增收成为阻碍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农产品以价格参与国际竞争的时代将即过去,农产品品牌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品牌就是竞争力,农产品品牌建设已成为农产品生产和经营的重要手段,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是农产品实现市场价值的重要保证,是将传统农业改造为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
一、广西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意义
广西南临北部湾,东接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西南出海大通道贯穿其中,是中国与东盟多区域合作的重要交汇点,是中国与东盟之间唯一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也是中国唯一的具有沿海、沿江、沿边优势的少数民族自治区。随着中国东盟国际博览会会址永久落户南宁及以中国和东盟两大经济实体为依托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推进,环北部湾地区正在形成一个跨省区、跨世界的“环北部湾经济圈”。环北部湾经济圈被看成是中国沿海地区继环渤海湾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之后的新增长极。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广西成为大西南与外界经济联系的纽带,也将广西推向了大西南参与国际竞争的排头兵。2006年,广西将区域开放开发与国家战略利益紧密融合,提出“一轴两翼”的“M”型以及“两廊一圈”战略构思,在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全局的基础上搭建了更加有效参与多区域合作的战略平台,广西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多区域合作的开放大格局中。
广西是典型的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农业仍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农业基础薄弱。广西农业要走向世界,实现与国际接轨具有很大的挑战。广西具有适应亚热带植物生长的气候条件,农业资源丰富,农产品品种多、产量大:有全国有名的水果大省,广西素有“罗汉果故乡”之称;是全国重要的桑蚕生产基地,蚕茧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3;是全国最大的木薯种植基地,木薯面积、产量及木薯淀粉产量均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广西还是全国蔗糖大省,连续13年保持全国龙头地位,广西糖价的波动已直接影响到郑州蔗糖期货市场交易价格的变化。广西农产品出口逐年增长,2006年仅与越南贸易额就达15亿元,约占中越贸易总额的15%。
广西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特色农业资源无疑为广西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为广西发展外向型农业经济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但广西农业发展十分落后,农产品生产经营满足不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农产品供给结构和供给质量的新的需求。广西农村一家一户式的生产方式十分普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极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落后,缺乏龙头企业,农户间、企业间缺乏合作协同,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十分突出。广西农业产业化程度低严重削弱了农产品竞争能力,直接影响农产品供给和价格、品质的稳定性末叶极大地制约了广西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广西农产品品牌少,整体品牌竞争力不强,高知名度的品牌不多。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滞后直接影响到了广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市场的开拓,阻碍了广西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的发展。
品牌就是竞争力,加速推进和实施广西农产品品牌建设,既是广西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历史选择,也是走广西农业向世界、实现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趋势。农产品市场竞争水平的高低与农产品产地(区域)有密切关系,创建区域品牌是提升区域农产品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广西既要做农产品品牌,还要做具有广西特色的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国际化,使广西不仅仅是农业大省,还是农产品品牌大省,真正提高广西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二、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内涵
农产品品牌,是使用在农产品上,用以区别其他同类和类似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显著标记。农产品品牌是以农产品的产地、品种、质量等差异为基础,以商标、口号、包装、形象等为表现形式,帮助消费者识别农产品质量并形成购买偏好,传递农产品与竞争产品相区别的核心利益。农产品品牌也是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整合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等资源为自己的商品或服务所确定的具有个性特色和竞争优势,并能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名称和标志的组合,是消费者接受得到的对选购商品有支持作用的重要信息源。
品牌竞争是农产品竞争的主要方式,品牌竞争的核心体现在所塑造的品牌是否具强势、是否是名牌。农产品有品牌,但不一定是名牌。名牌是指在一定的行销区域内产品质量好、市场占有率高、信誉良好、经济效益显著的产品,是品牌做大做强后“质量、市场、效益”统一的结果,是一个集知名度和美誉度双高于一身的品牌。名牌一旦被创立则会在市场上产生一种张力和征服效应,反过来名牌的连锁效应会带动和推进更多的品牌成为名牌。名牌是强势品牌,名牌往往上升为区域品牌。区域品牌是指某个行政地理区域范围内形成的具有相当规模和较强生产能力、较高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的产业产品,形成以生产区域地址为名的品牌。区域品牌具有区域性和品牌效应两个内容。区域性是指品牌一般被限定在一个地区范围内,并带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品牌效应则指一个地方产业产品的主体和形象,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区域品牌既有一般品牌的特点,又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和强烈的个性;既代表特定的商品属性,又体现特定区域的价值感和文化。
农产品区域品牌是一个地域内农业生产经营者用的公共品牌的标志,它是以特定特色化、规模化的农产品的地域集聚为基础的。区域品牌还可以进一步分为某种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品牌、乡镇级区域品牌、县市级区域品牌、地市级区域品牌、省级区域品牌以及跨行政区域品牌等。农产品区域品牌更便于消费者获取识别效应,区别其它地区同类产品和服务。良好的区域品牌具有正向的外部性,能够产生“晕轮效益”,使区域内的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和产品获得美好的形象,更加容易获得市场的青睐。区域品牌具有产权模糊性和机会、利益共享的特点。区域品牌的这种公共特征决定了品牌的“集体”或“联合”意义,使得诸多分散的小规模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能够利用“区域品牌”,以及分享品牌带来的增值收益。
根据品牌的使用体态,区域品牌有实体品牌和虚拟品牌两种类型。实体区域品牌和虚拟区域品牌的区别在于是否能够注册、以及感觉上的具体和抽象两方面。农产品是具体、可以感触得到的,因此经过注册就成为了具有实体表现形式的实体品牌,实体农产品品牌能够直接区别不同农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产品,如“桂林三花酒”;区域名称经过注册成地理标志(区别特定原产地的标记)的均属于实体区域品牌。然而多数区域品牌是虚拟品牌,即是未经过或不能够注册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品牌,它仅仅是消费者对某一地域农产品的综合感受,如“广西龙眼”,虚拟区域品牌的形成是市场对该区域农产品品牌以及名牌接纳的结果,是真正意义上的“品牌”。虚拟区域品牌的培育更加具挑战性。无论是实体区域品牌,还是虚拟区域品牌,都是一个特定区域的共同品牌,是区域农产品的“代言人”。区域品牌一旦形成,则其同一性便决定了品牌的共创性和资源共享等特点,区域品牌为一个地域所共同拥有,这样便为地域农产品创“全国第一”、“世界闻名”等奠定了基础。区域品牌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特定区域(县、乡、市或省)的“脸面”、是一张经济名片。
三、广西农产品区域品牌创建对策
农产品区域品牌是实现农产品品牌经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农产品区域品牌,是现代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特色化、区域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区域品牌建设与区域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应充分挖掘广西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核心价值,做好产业聚集和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发展农产品产业带和优势产业区,促使广西资源优势和特有区域优势转变为农产品品牌的竞争优势。
首先,明确品牌定位,突显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核心价值。清晰的品牌定位才有品牌核心价值的稳定,区域品牌的定位要从本区域的实际出发,在区域文化底蕴的基础之上建立品牌定位。区域品牌,蕴含了具有地理特征、资源优势和悠久的人文历史渊源内涵,脱离了特定区域,产品的市场认知度及产品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因此要坚持独特性、优势性、创造性的原则,着力挖掘广西农业的独特资源和优势,挖掘广西地域品牌的文化内涵,使广西区域品牌既有区域和民族特色,又兼顾不同消费群体的文化背景和审美情趣,品牌建设更有针对性。广西可借东盟国际博览会东道主地位,通过举办如农博会、农产品贸易洽谈会、招商会等形式进行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宣传和推广;应充分发挥和利用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地飞歌”、“三月三”民歌节和“印象刘三姐”、“梦幻漓江”等平台实施农产品的整合营销。还可运用区域品牌及其包含的资本进行发展、延伸,结合产业和产品档次,突出广西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核心价值和“兼容性”,树立起良好的区域品牌形象,提升广西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其次,依托农业产业化,获取农产品品牌聚集效应。农业属于零散产业,单个农户或中小企业规模不利于区域品牌形象的树立,农业产业化是区域品牌创建的基础条件,农产品产业化经营能够满足品牌对农产品质量、规模和科技含量的市场要求。农产品产业化经营实际上是农产品产业链条的延伸,是“你无我有、你小我大、你劣我优”的资源整合。广西可通过发展产业链长、关联产业多的大型龙头企业,积极开展农产品产业化经营,提高聚集度,获取规模效应。如通过各种中介组织、或龙头企业将分散农户经营同市场需求联系起来,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形成生产和流通的各个主体有机结合、相互协作、共同发展机制。通过“农工商”联合,不仅有利于农产品的市场化运作,降低农户的风险程度,而且能够极大地提升农产品附加价值以及树立良好的区域品牌形象。
广西还应依托产业聚集获取农产品品牌聚集效应。农业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内,基于当地独特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特色人文环境,围绕某一主导产业的种植、养殖等大农业生产活动为基础,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组织、协会、科研院所等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高度集中,并形成产业强势竞争力的现象。从产业集群的聚集性和区域品牌的关系来看,产业集群的发展将使当地产生优势产业群,从而有利于区域品牌的形成。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共同构成了地区农产品产业竞争力,良好的区域品牌必然是以大量良好的企业强势品牌为基础的,强势企业品牌构筑和充实强势区域品牌。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的有效结合,既能表现地方名特农产品的统一形象,又能突出企业产品的个性和特点,两者相互促进、交互发展。
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也是实施农业产业化、创建农产品区域品牌的重要条件。要建立农产品区域品牌就要有规模大品质高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特别是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广西应以农产品“区域品牌”为介质,通过对农产品产业链的整合,形成“虚拟营销组织”,使处于分散状态下的生产者、经营者实现集中,从而使广西区内“农户、基地、企业”获取聚集规模经济效应,增加集聚系统内产业对产品的有效供给,从根本上增强广西农产品及其产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再次,发展特色农产品,化差异、稀缺为区域品牌优势。品牌建设可促进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规模种植基地建设和专业化生产,反过来,特色农产品、农产品基地建设促进农产品市场价值的提升,是农产品产业化形成与发展的核心。广西应努力瞄准市场需求和消费热点,依据农产品资源优势,有针对性地重点抓优质新兴优势产业的发展,并推动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如广西桂北地区的罗汉果种植区,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近九成。积极发展名、特、优、新等精品农产品,实现农业由数量扩张型增长转变到质量优化型增长。发展特色农产品可从农产品基地抓起,要树立“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意识。在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打破地区、县、乡镇行政区划分界限,充分发挥特色农产品的绿色环保性、保健性、特色性和廉价劳动力带来的低价位等比较优势,把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整合区域资源,实行优化布局,进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区域化战略布局,推动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促进区域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特色经济的形成。
确立广西农产品品牌特色,塑造品牌形象,充分发挥特色农产品的特色优势,化差异、稀缺为区域品牌优势。一方面以现有品牌企业带动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另一方面以地域传统名优农产品和特有文化为基础注册商标,形成区域品牌,避免众多农户分散注册带来的品牌“窜货”;加大广西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力度,提升了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如广西“田阳香芒”等3个产品获得原产地证明商标,“容县沙田柚”等6个产品获得原产地域产品标志称号,灵山等23个县(乡、镇)被评为中国特产之乡,有力地推动了广西品牌农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品牌已不再是简单的标识或信号,区域品牌的效应与区域市场经济有着互为表里、互为中介、互相融通的关系。农产品品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制定科学的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规划,要结合当地农产品竞争力和资源现状,把特色农产品基地、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区域品牌建设结合在一起,并将区域品牌发展规划纳入到广西区域发展战略中。目前广西农产品品牌建设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品牌文化的国际融合性、区域内整体的整合营销能力、品牌资产及其增值、品牌管理组织及其制度等问题,如何加强农产品区域品牌管理,如何进一步整合区域优势资源,加强农产品自主创新等将成为广西品牌建设中的新课题。
论文关键词:长株潭 两型社会 文化产业 文化品牌
论文摘要:优秀的品牌文化可以使消费者对其产品形成一种文化的自觉,拉动经济增长。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发展文化产业具有重要意义。长株潭群具有雄厚的文化产业基础,在某些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区域品牌,但在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在文化品牌的建设中,我们必须将文化与市场相结合,开展文化企业强强联合,开发新的文化品牌工程,坚持“走出去”战略,开展文化的主动和系统输出。
1982年12月,时任湖南长株潭城市群研究会会长张萍向湖南省政协四届六次会议提交议案“把长沙、株洲、湘潭在经济上联结起来,逐步形成湖南的综合经济中心。”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为“两型社会”改革实验区。
两型社会是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两型社会建设中,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资源与环境的冲突越来越明显。在这种冲突中,为了保持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必须做好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转型。而文化产业适应了此次转型的要求。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是具有精神娱乐性的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活动。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充分运用文化产业的隶属精神文化具有环保特征,形成了长株潭群独特的文化品牌,进而有效推动了湖南“两型社会”的建设。
一、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文化品牌发展现状
湖南文化产业拥有雄厚的发展基础,长株潭群更是湖湘文化的集群区。在传统文化方面,湘绣、浏阳花炮、花鼓戏、木偶皮影戏等,都独具特色。在文化产业上,长株潭群形成了极具发展潜力的“湘军”:电视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演艺湘军、体育湘军。1996年到2005年,湖南文化产业产值年均递增12%,2006年文化产业全行业增加值,比上年131.94亿元,增长率为24..65%。(资料来源:《湖南统计年鉴(2007)》)。
文化产业逐渐长株潭乃至整个湖南的经济新增长点。借助于湖南报业、广电、出版和演艺四个车轮,长株潭文化产业迅速崛起。另外,在市场上,长株潭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拥有了广阔、稳定的省内市场和国内市场,并且在国际市场上也占据了一席之地。
在两型社会建设中,长株潭充分利用湖湘文化优势,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形成了该城市群独具一格的文化品牌。在电视业上,湖南影视制作是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重要的生产基地。至今,湖南卫视的收视率稳居中国省级卫视第一。从《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超级女声》等娱乐节目到湖南卫视自制大型电视剧《一起来看流星雨》、《恰同学少年》、《丑女无敌》等节目,湖南卫视获得了全国观众甚至海外观众的一致好评,从而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出版业上,长株潭群中各大学院校拥有了较为健全的出版机构,开展相互合作,促进了湖南出版成为中国地方出版实力的三强之一。具有头等影响力的体育类报刊《体坛周报》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在“两型社会”建设下,长株潭经济发展迅速,精神需求也逐渐变得重要。文化产业适应了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产业在各大行业涉足,并形成了对应的文化品牌,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平衡发展。
二、文化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长株潭文化产业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品牌,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1.文化产业行业分布不平衡。长株潭群文化产业形成了文化品牌,“电视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演艺湘军”享誉国内外。文化产业集聚在广电、出版、动漫及演艺方面,而在纸质新闻一块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缺口。这样限制了长株潭群的均衡发展,更会束缚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进程与效果。在社会需求千变万化和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要重视新闻平面媒体及相关创意产业的发展,与时俱进。
2.文化产业软实力不强。文化软实力的实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它本质上是与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强盛和自信相伴随的。长株潭群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文化产业发展迅速。然而在长株潭群也同时存在着文化体制改革盲目市场化的问题,从而造成文化单位国有资产的流失。
3.文化贸易发展较为落后。在所有长株潭群文化产业中,只有湘绣和部分动漫产业正在开展着“走出去”战略,而在具有雄厚文化底蕴的长株潭地区尚存在许多可以积极进行对外贸易的产业,这些产业的销售市场还仅仅局限于国内甚至省内。究其原因,文化企业自身创新能力尚有欠缺,且缺乏正确积极的对外贸易战略。
4.文化产业链衔接度不够。长株潭积极开展“两型社会”建设,但在文化的产业链上并没有形成很好的衔接度。长株潭的文化产业必须带动相关产业部门的发展,比如酒店、餐饮、旅游、休闲、商业、娱乐等部门,通过文化扩大长株潭群企业的影响,提高经营层次,从而激发整个城市圈的文化潜力。而长株潭群在这根产业链上出现了断层。
三、文化品牌建设对策
1.积极挖掘具有发展潜力的文化品牌,开发具有代表性的长株潭文化遗址、艺术画廊等文化品牌工程。同时充分挖掘文化资源,提高文化产品的附加值。长株潭具有极具特色的文化元素,如湘绣、花鼓戏和皮影戏等,我们可以充分借助群众力量,打造时尚与传统有机结合的文化品牌。例如,在传统的湘绣上,我们可以将湘绣用于时尚的装裱,在服装和饰品上融入具有时尚感的刺绣,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2.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对传统文化产业进行改造提升。在长株潭两型社会的建设中,传统文化产业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但是结构过于单一,且文化产业行业分布不均衡,这将影响到长株潭群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促使传统文化产业行业多元化,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入多元文化元素。同时,长株潭群需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建立一批设备齐全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显现文化产业独自的特色,并逐渐形成强势品牌。
3.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不仅需要政府的强有力宏观调控,更应该充分运用市场“无形的手”来进行调节。首先,长株潭群需尽快建立适合各类文化产业行业发展的市场,通过对文化产业行业的探索,为其打造出专业的市场,促进文化产业的技术创新、资本运作等有效开展。
同时,需加强文化产业的整合。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文化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长株潭在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发挥文化的力量。整合不同文化特色,将各种民间传统习俗融合,从而形成一批具有民族风格的民间文化品牌。对长株潭乃是全省全国文化进行整合,将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塑造区域特色经济,从而提升文化产业的整体软实力。自古湖湘文化有“经世致用”、“心忧天下”、“敢为人先”之说,我们需要将这种精神形成一种促使长株潭群打破地域局限,整体发展的理念,推动长株潭朝着共同的经济发展目标努力,形成一个更紧密的经济整体。在两型社会建设中,长株潭群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组合,而是要通过沟通、合作和创新来促使三市文化实现融合,然后形成整体文化优势。
通过建立有序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长株潭文化资源和文化要素得到合理开发与利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健全文化生产要素市场网路体系,从而构建出长株潭地区同一的文化大市场。
4.培育品牌,增强文化软实力。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长株潭可以将丰厚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文化产业优势。比如,我们可以积极打造一批娱乐机构,该机构属于民营。通过民营产业,将长株潭民间优秀传统文化推向产业化和市场化道路。
5.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在长株潭群文化产业建设过程中,需要坚持走出去战略,促进文化的互动,进而提升文化的穿透力和成长力。
长株潭文化产业应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开发名牌文化产品,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同时,我们要集中力量保护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商标品牌,努力扩大国际知名度,将长株潭地区建设成为中国重要的文化产品出口地。
另外,我们需努力推进长株潭文化产业走向国际化。做好保底工作时,加强动漫、影视、出版等文化产业的出口贸易,加强跨国公司建设,在传播湖湘文化的同时,扩大和巩固出口外贸市场的基地。并与国外相关文化产业开展合作,形成强强联合,形成国际统一的大市场。
论文关键词:玩具业;自主品牌;整合营销;品牌建设
论文摘要:我国虽是玩具制造大国,但玩具产业一直处于世界玩具产业价值链的最薄弱环节。加快推进玩具企业自主品牌建设是我国玩具产业的当务之急。应实施整合营销战略,打造企业整体形象和品牌形象,全面提升品牌附加值,并实施与相关产业的战略联盟,推动我国玩具产业规模化、现代化。
一、我国玩具产业的现状
玩具产业是指以全民游戏、休闲、启智的用具为经营对象的所有配套支撑企业的集合。相对于传统玩具行业手工作坊型的生产方式来说,现代玩具产业作为一项完整的产业化形态,是通过导人现代化设计观念以及现代产业化的开发创作、生产、流通和营销的概念模式而确立的。现代玩具产业的发展在经历了成长阶段、发展阶段后现已进人成熟阶段。现阶段世界玩具产业品牌化战略发展与其它各产业间的关系日趋成熟和紧密,玩具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内涵越来越高,玩具产业完全融人主流文化,并更多地进人人们日常生活领域。
改革开放后,由于我国在劳动力和厂房租用等方面具有的优势,全球玩具生产战略中心不断向我国转移,逐步形成了以广东、福建为中心、辐射全国及全球的玩具加工中心。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玩具制造国,全球约80%的玩具在我国境内制造。玩具出口也成为我国商品出口五大支柱之一。中国玩具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V 11月,我国玩具制造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96 679 626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 300;实现累计主营业务收人89 877 215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8600;实现累计利润总额2 038 750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 98 %。虽然受到了人民币升值、劳动力价格上涨、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检测成本增长、全球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行业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但是随着内销市场的不断完善和规范,国家在政策方面对玩具、动漫、游戏等“创意产业”的倾斜和大力扶持,我国的玩具产业将进人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黄金期。我国玩具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发展商机。据专家预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大量成人加人到玩具消费行列,我国内地玩具市场未来将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销售额将超过1 000亿元人民币。
我国虽然是玩具制造大国,但却不是玩具生产强国,更不是玩具品牌强国。根据“微笑曲线”(图1)可知,玩具业产业链利润呈现“U',字型,曲线左端是指研发、原材料采购、设计,也就是上游企业,属于附加值的高位;右端是指品牌、营销,包括各种各样的服务,也就是下游企业,也属于附加值的高位;中段为组装、制造,也就是制造企业,属于附加值的低位。我国玩具产业所处的中段正是整个价值链中最不赚钱、且容易被同行以更低的成本优势取代的部分。企业虽能生产出国际水准的玩具,却缺少具有自主产权、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玩具自主品牌,只能成为国外品牌的贴牌加工基地,产品溢价能力低,没有市场主动权和附加值空间。生产了世界上80%的玩具,却只赚到了20%甚至更低的利润。自2007年8月以来,我国玩具产业成为中国企业营销安全事故的重灾区。“美泰召回”、“合俊倒闭”等事件之后,2009年又遭印度“封杀”。一系列营销危机和事故,暴露了我国玩具产业掩藏在繁荣背后的深刻危机,使得我国玩具出口速度呈现下降趋势,国际市场开始萎缩,印度等国趁虚而入,开始抢占我国玩具产业的国际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玩具产业若不转变传统的经营模式,玩具企业若不在产品创新、核心技术、自主品牌培育及服务上下功夫,将很难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若不对企业营销活动进行战略整合,将很难赢得更大的市场和利润空间。因此实施整合营销战略,加快推进玩具企业自主品牌建设进程,是我国玩具产业的当务之急。
二、整合营销战略的内涵及其实施
(一)整合营销的定义及其演变
整合营销理论创始人之一、美国学者舒尔茨早期对其下的定义是:“整合营销(Integrated Marketing)是一个业务战略过程,它是指制定、优化、执行并评价协调的、可测度的、有说服力的品牌传播计划,这些活动的受众包括消费者、顾客、潜在顾客、内部和外部受众及其他目标。”其内涵是:“以消费者为核心重组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综合协调地使用各种形式的传播方式,以统一的目标和统一的传播形象,传递一致的产品信息,实现与消费者的双向沟通,迅速树立产品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建立产品品牌与消费者长期密切的关系,更有效地达到广告传播和产品行销的目的。”闭这一定义将重点放在企业的商业运作过程上,强调整合营销对品牌传播与塑造的作用。
近年来舒尔茨又对整合营销的含义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提出:“整合营销就是一种适合于所有企业中信息传播及内部沟通的管理体制,而这种传播与沟通就是尽可能与其潜在的客户和其他一些公共群体(如雇员、立法者、媒体和金融团体)保持一种良好的、积极的关系。”即整合营销既是一种营销手段、理念和营销模式,更是一种沟通手段和管理体制。对外具有整合各种信息综合传播企业信息和品牌的功能,对内则有通过各种沟通渠道和方式实现有效管理的作用。Cal舒尔茨重点强调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的整合和对外传播信息及渠道的整合,并认为这才是整合营销战略的发展趋势和基本的发展方向。
整合营销目前在我国的应用主要局限于大企业,且主要应用于企业形象塑造、品牌传播、市场营销要素的组合等领域,重点是被作为一种营销手段。随着整合营销理论的不断发展,整合营销应该走出营销而进人企业战略管理的层面,并用其对企业组织和管理模式进行再造。通过长期研究和实践发现,整合营销战略对于中小企业,特别是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的玩具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整合营销理论在玩具企业中既可作为一种营销理念和营销手段,更可以用做一种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管理手段,从而使发展了的整合营销可以得到更充分的实施。整合营销应该成为中小企业整合各类资源,实现有效品牌传播和战略管理的有效手段。
(二)整合营销实施思路
整合营销是一种对各种营销工具和手段的系统化结合,根据环境进行即时性的动态修正,以使交换双方在交互中实现价值增殖的营销理念与方法。企业应结合整合营销的理论,根据企业实际来实施整合营销战略。基本的操作思路如下:其一,以整合为中心。着重强调以消费者为中心,整合利用企业所有资源,实现企业的高度一体化营销。既包括企业营销过程、营销方式以及营销管理等方面的整合,也包括对企业内外的商流、物流及信息流的整合。宏观而言,整体的产业链都属于被整合的范畴。其二,讲求系统化管理。系统配置企业所有资源,使企业各层次、各部门和各岗位,总公司、子公司,产品供应商与经销商及相关合作伙伴协调行动,形成竞争优势。其三,强调协调与统一。企业营销活动的协调性不仅仅是企业内部各环节、各部门的协调一致,而且也强调企业与外部环境协调一致、共同努力以实现整合营销。其四,注重规模化与现代化。整合营销十分注重企业的规模化与现代化经营。规模化能使企业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为企业有效地实施整合营销提供效益保障。整合营销同样也依赖于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现代化可为企业实施整合营销提供客观基础。
三、我国玩具企业自主品牌建设滞后的原因
目前关于自主品牌的定义,理论界主要从企业品牌、集群区域品牌、国家形象品牌三个层面来理解和创建。结合我国玩具产业发展现状,自主品牌是在玩具企业参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竞争的大背景下,企业处于产业链低端,所获利益甚微的情况下提出的,强调品牌的所有权、决策权归本国所有,同时与品牌相关的收益能够流人本国。
近年来,我国玩具企业已开始尝试转型,有意识地把自己的经营策略逐步转移到产品研发、建立品牌、市场营销等价值链环节。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骨干企业正在成长起来,涌现出一批如“北京蓝猫”、“澄海奥迪”、“江苏好孩子”等国内著名玩具品牌。但从整体来看,由于我国玩具企业对品牌效应的基础还没有足够的理解,对品牌还不能进行科学系统的整合营销,致使玩具自主品牌成长缓慢。
(一)企业营销水平低,品牌形象混乱
现代营销的中心和出发点是消费者,企业必须借助信息社会的一切手段了解目标消费者群体。企业树立品牌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着消费者进行,通过双向沟通,培养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综合运用各种传播和营销手段,向目标消费者群体传播鲜明一致的品牌形象,更有效地达到品牌传播和产品营销的目的。我国玩具企业营销水平低,整合营销意识不强,具体表现为:(1)玩具产品的设计与生产跟大众心理、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联系不紧密。品牌形象的塑造缺乏与目标消费者的互动交流,品牌主题的打造很少依托文化进行提炼和扩散,不能赋予品牌一系列的思想、个性、行为,很难找到准确适合的诉求点,最终的品牌形象难以被目标消费者理解和接受。(2)品牌的传播大多借助单一的手段,品牌形象在传播过程中容易被弱化或扭曲。与教育、动漫、文具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传播力整合不够,缺少配合,不能很好地提升品牌形象。(3)品牌定位、品牌主题变化频繁,不能形成鲜明一致的品牌形象,消费者易造成品牌形象的认知混乱。
(二)产品附加价值低,品牌竞争力弱
品牌的附加价值是指品牌中所包含的能够超然于产品实体,给消费者带来信任感、满足感和荣誉感的抽象价值。它能使消费者获得一种心理满足从而形成一种商品溢价。由于我国玩具企业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缺乏自主创新的产品,使我国玩具产业始终处于产业链利润末端。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个出口到美国的芭比娃娃,市场零售价高达9. 9美元,而我国生产企业仅分得0. 35美元的加工费。由于品牌附加值低,品牌竞争力不强,我国玩具的品牌影响力及营业收人大多限于国内,目前还谈不上全球经营。究其原因在于:(1)企业战略管理能力不强。很多玩具生产企业往往只顾眼前利益,缺乏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通盘考虑,既没有既定的方向也没有既定的目标,也就没有核心竞争力。(2)企业缺乏合作意识。玩具企业往往难以借助自身力量来提高研发能力,但又不愿意与国内外的大学和科研院所合作,导致产业升级困难。(3)国家主管部门缺乏对玩具产业布局的引导,致使玩具产业没有形成高中低相结合的合理产业布局,地区分布相对集中且附加值不高。
(三)品牌运作缺乏战略思维,短期行为严重
营销战略是以品牌作为核心竞争力,以获取差别利润和价值为目标的经营战略,一般的营销策略达不到这个高度。我国玩具企业品牌运作缺乏战略思维、短期行为严重的主要原因是:(1)与复杂多变的市场经营环境有关。全球金融危机使一些玩具企业对未来市场的动向很难把握,无法预测未来政策和环境变化,所以就觉得中短期规划似乎比长远规划更现实,动态战略调整比静态战略规划更重要。(2)与企业品牌寿命短,难以形成强势品牌有关。企业营销还处于低水平阶段,起点低、寿命短是多数企业品牌的共同点。多数企业在企业文化方面缺乏建树,营销战略规划缺失。(3)与被国外玩具商掌控有关。一些国外玩具商为了保证自己的垄断地位,把上游和下游市场牢牢摸在手中,以订单为诱饵,扶植企业进行大规模生产,导致我国玩具企业对国外玩具商的依赖越来越强、越来越没有自由。
(四)营销安全管理体系缺失,危机公关能力低下
营销安全理论认为,营销危机是指由于企业宏观、微观环境的突变或营销管理的异常,使企业陷人极端窘困的一种状态。玩具行业的营销危机表明,在该行业的外强背后隐藏着严重的营销安全隐患。玩具行业之所以成为我国企业营销安全事故的重灾区,原因在于:(1)缺乏危机预警机制,不能及时发现危机。玩具行业危机的爆发表面看是由于看似偶然的事件引爆,但实则必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玩具行业的企业营销安全预警机制的缺失,导致关键营销安全要素未能得到有效监控。(2)缺乏危机处理机制,不能有效处理危机。著名企业危机管理与公关专家奥古斯丁指出:每一次的危机本身既包含导致失败的根源,也孕育着成功的种子。而我国玩具企业由于缺乏正确的危机处理机制,不能有效处理危机。(3)缺乏危机修复机制,不能有效修复危机。危机发生以后,玩具企业也采取了一些修复措施,虽然这对于恢复玩具企业的形象、信誉,促进销售有一定作用,但是玩具行业未来的营销安全依然没有保障。
四、整合营销战略在玩具企业自主品牌建设中的实施
在玩具企业实施整合营销,就是为了建立、维护和传播品牌,加强客户关系,而对品牌进行计划实施和监督的一系列营销工作。实施整合营销战略,实现企业从制造为核心向市场为核心的方向转变,可以使企业内外部的各种资源和要素通过整合产生协同效应,使企业逐步从加工制造转变成为设计、生产、营销和服务等为一体的新型企业。
(一)整合企业内部资源,打造企业整体形象
要打破玩具企业管理内耗等普遍性障碍,建立规则、标准,规范流程,提升效益,消除沟通的障碍,得到员工的认同和支持,就必须对企业内部营销资源进行规划整合。只有以整合营销为基础重整企业的营销和整体管理战略,才能使企业每个部门的每个成员和每个职能都负起沟通的责任,使企业发出的所有信息都起到加强企业形象的作用,并最终实现塑造独特的企业形象、创造最大的品牌价值这一整合营销的终级目标。玩具企业可以建立“整合营销中心”,协调与产品研发、企划公关、销售服务三大职能部门的工作,从整体上把握好市场和企业管理。通过部门整合将原先分离于数个部门中相互有关联的岗位和部门整合为一个职能部门,避免部门和岗位的重复设置及水平沟通障碍,整体减少企业经营软成本。
在完成内部资源整合和组织机构建设后,玩具企业管理者需要建立CIS系统。CIS (Corporate IdentitySystem,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是针对企业经营理念与精神文化,运用整体传达给企业内部与社会大众,并使其对企业产生一致的认同感或价值观,从而达到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促销产品或服务的设计系统。CIS是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它代表着信誉、产品质量、人员素质等。它富有个性的、独特的精神能准确地表达给所有利益相关者,使其产生一致的认同感与价值观,使企业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得到社会的接受和肯定。一些美式或日式卡通品牌的运作模式值得我们去借鉴。其卡通形象在上市前先制定出一套完整的Style-Guide(类似于企业视觉识别系统)。其中包括该卡通形象的标志、标准字体和颜色、人物设定以及应用许可条文等。这种规范、系统化的运作模式,有助于为后续延伸产品提供标准化依据,玩具企业应该重视系统的品牌规划而并非功利地以短期利润主导企业行为。
(二)整合营销传播手段,传播塑造鲜明一致的品牌形象
在实施营销传播过程中,要以消费者为中心实现高度的一体化营销。要求企业变单一传播手段为多种传播手段的综合,要坚持“一个观点,一个声音”的原则。玩具品牌应抓住消费者的感知品味和产品的特色,着重塑造品牌联想,提升消费者感知价值。同时必须在塑造品牌感知的基础上强化品牌的个性。对不同类型的细分市场进行科学的调查分析和评估,了解消费群对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的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进行品牌形象塑造。借助于个性的广告主题、广告语、差异化服务特点等,努力塑造良好的一致的品牌形象。日本三丽鸥公司对时下流行“可爱文化”的准确把握和形象成功塑造,使旗下的He1loKitty品牌成为一种消费文化符号。通过品牌形象许可授权模式发展卡通延伸产业,并通过网络娱乐模式进人主流文化。
玩具产品很容易受到人们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心理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只有与消费者建立长期一贯的联系才能及时发现和满足其需求。因此,在品牌传播中必须变单一传播手段为综合传播手段。一方面要将传播渠道本身的信息传递与不同渠道进行横向的浅层次的有机整合。注意整合使用各种载体,选择适合品牌传播的方式,达到最有效的传播影响力,让消费者能够通过不同的途径接触到的信息都是连贯的同一主题。另一方面进行纵向的深层次的整合,通过深层次的整合将品牌的美誉度和忠诚度培育起来,并加强传播这一品牌核心价值,使品牌的可接受程度最大化。
(三)将品牌建设扩展到价值链每一环节上,全面提升品牌附加值
玩具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是一个有机的服务链条,它包括设计、生产高质量的产品,通过有效传播让消费者认知该产品,搭建销售平台,为消费者提供咨询、运输、安装、维修等服务,回收顾客反馈等内容。因此,玩具企业在保持原有规模生产优势的基础上,可采取后向一体化策略,进行科技研发和产品创新,对产品进行细分与精耕细作,在上游打造自己的核心品类优势。也可采取前向一体化策略,对品牌进行创新培育,提供优质服务,在下游开拓出自己的市场分销网络。同时,还必须在技术、产品、营销方式、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这样企业借助为消费者提供的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形象价值,就可以逐步全面培养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全面提升品牌附加值。
(四)对渠道与终端进行规划、定位,掌控主流销售渠道
只有拥有自己的市场基础和渠道网络,才有可能对市场有控制力,才有可能拥有市场的溢价能力和主动权。选择好渠道商和渠道结构对于降低成本和增加价值具有决定性作用。目前,我国玩具企业必须有效地避免依靠单一市场的风险,紧紧抓住原有市场,及时关注新兴市场,积极拓宽玩具出口渠道。采用垂直分销渠道等模式,积极开拓国内市场。此外,企业可将自己的玩具产品按档次、产品特征、同类产品竞争程度、目标群体特征进行分类,制定出主流终端与辅助终端的终端群组合策略。企业应对自身渠道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品牌形象在与消费者接触的各个层面上是一致的、鲜明的。从利润空间和创新看,玩具企业应该更重视高端市场的占有和应用品牌许可授权的方式。高档玩具应重视高端渠道的建设,通过商场专柜、专卖店等形式销售产品。品牌许可授权这种商业运作模式在卡通玩具行业被普遍看好。一个品牌的拥有者将其品牌特征授权给其他产品或服务使用,不但能够发展多种延伸产品抢占多元化市场,也可以借机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完善企业营销安全管理体系,增强危机修复能力
我国著名营销安全专家李蔚教授在其提出的“营销安全三维结构模型”中指出,影响企业营销安全的要素包括环境、市场、战略、策略和运作等内外部要素,外部环境和市场的演变可能对营销安全构成威胁,内部要素的恶化可能形成企业营销安全的软肋。我国玩具企业近年来遭受的一系列营销危机和事故,要求企业必须完善自身的营销安全管理体系,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玩具企业应牢固树立危机意识,对于可能因质量、安全等问题而引发的产品危机,不仅要有足够的心理预防,还应多方分析其他企业的类似危机案例,总结并吸取教训。应在企业的信息收集管理系统基础上,建立健全危机预警机制、危机处理机制、危机修复机制。高度重视危机修复的准备工作,包括组织机构、人员培训、预案积累、危机演练等方面。
(六)实施与相关产业的战略联盟,推动玩具产业规模化、现代化
目前玩具产业在上下游连接带动游戏、纺织、化工、电子、动漫、影视、教育等20多个产业,它们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形成了硕大的“产业链”。这些天然的条件赋予了玩具产业与其他产业实施战略联盟的可能,以及提供向周边产业链延伸的条件,一旦发力,必将推动整个玩具业的发展。以迪斯尼公司为例,美式卡通将大众传媒的作用提到首位,卡通形象直接通过大众媒体接近消费者,随后根据其受欢迎程度,进一步将卡通形象大规模商品化。迪斯尼公司坚持“制造欢乐、销售欢乐”的品牌定位,采取创新模式,把卡通形象的制作流程变成一种特定模版,用现代工业流水线生产的方式,打造影视、出版、玩具、主题公园等环环相扣的家庭娱乐组合产业链,一步步将迪斯尼公司推向新的高峰。日本卡通则是将影视、出版和玩具、文具等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相互促进,构成一个良性循环的产业结构。这种拉长产业链的方式,提高了品牌的文化创新能力。
目前我国玩具生产企业有2万多家,玩具与教育结合无疑是玩具行业走出低迷的途径之一。蓝猫与伟易达结成战略联盟,成立了蓝猫教育玩具总汇。另外,与动漫的结合也是战略升级路径之一。目前全球动漫产业的产值近5 000亿美元,中国玩具业很有必要整合动漫业资源,优劣互补衍生出新产业。国内规模较大的玩具企业已开始介人动漫文化产业,现有奥飞、弊威、小白龙、广东佳奇等公司。因此,玩具业应当早日实施战略联盟,积极寻求“战略伙伴”,使产业之路越走越广阔。
[摘 要] 在会计市场的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要走内涵建设与发展之路。文章从品牌的内涵、品牌建设的战略意义以及品牌建设的途径三个方面对会计师事务所建设与发展提出了若干思考。
[关键词] 会计师事务所 建设 发展 品牌战略
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多年中得到了飞速发展,特别是自1998年会计师事务所脱钩改制以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会计市场的不断扩大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等,注册会计师行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事务所的规模和效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入世后会计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面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会计师事务所必须造势而为,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出自己的品牌,以品牌来赢得国内市场、占领国际市场。本文拟从会计师事务所品牌的内涵、品牌建设的战略意义以及建设的途径三个方面略陈管见。
一、会计师事务所品牌的内涵
品牌的定义很多,按传统定义是指企业给自己的产品规定的商业名称,通常由文字、标记、符号、图案和颜色等要素组合而成。根据《Random House英语大词典》中的解释:“品牌是代表某一种产品或服务的广为人知的名称” (杜纳.E.科耐普) 。由此可知,品牌首先是一种广为人知的名称,这表明并不是任何名称都可以称之为品牌。由名称转变为品牌的必要条件就是要求广为人知,也就是说,一种成为品牌的名称在某一范围内是为人熟知的;其次,品牌具有代表性,当提及到某一品牌时,人们会立即想到该品牌所代表的一种商品或服务,即品牌在认知上具有一种替代作用;再次,品牌是一种潜在的资源,具有可开发性;最后,品牌不但可以代表某一商品,同样它可以代表一种服务。在我国,人们对商品的品牌意识比较强,而对服务的品牌意识则相对较弱。会计服务领域就是其中一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第二条规定:“注册会计师是依法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并接受委托从事审计和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的执业人员。”第三条规定:“注册会计师执行业务,应当加入会计师事务所。”这就是说,会计师事务所所提供的审计、会计咨询、会计服务等业务属于服务的范畴,但与一般服务相比又有其特殊性,表现为其工作的专业性、职业的风险性和竞争的国际性。尤其是竞争所面临的不仅仅是来自于国内同行的竞争,而是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已经成为WTO的成员,根据世贸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之规定,我国的许多服务贸易领域将向国外开放,其中,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将成为国外会计公司的争夺对象。如世界著名的国际会计公司,它们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技术优势、先进的管理等将会更多地在我国许多大中城市设立相应机构、布设网点,抢占中国的会计市场,其他国外会计公司也将会紧跟其后。因此,在会计市场的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要生存、要发展,必须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依靠品牌赢得市场。在各行各业都在注重品牌运营的形势下,会计师事务所品牌建设显得更为迫切。世界著名的品牌策略大师大卫•奥格威曾对其作过深刻的描述: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品牌的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广告方式的无形总和。品牌同时也是因消费者对其使用的印象,以及自身的经验所界定(周朝琦、侯龙文)。鉴于此,我们认为,会计师事务所的品牌是内部控制、职业道德、执业水平和事务所文化等方面综合凝结的一种象征。
其实无论是商品的品牌运营还是服务的品牌运营,我国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之间都有差距。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差距有日益缩小的趋势,但是还依然存在。会计师事务所品牌的差距就更明显,国际著名的“四大”会计公司利用其品牌不但在国际会计市场上占主导地位,而且在我国的会计市场上占有相当大的份额。我们认为,“四大”的品牌在这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叶韶勋),这好比某一知名品牌的商品在市场上很畅销,占了重要的市场份额一样。“四大”会计公司的品牌所表现出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秀的员工素质、先进的执业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专业化的服务和庞大的公司规模等使其无论是在国际会计市场还是在国内会计市场的竞争中都占有优势。
二、会计师事务所品牌建设的战略意义
一个成功的品牌是一个好的产品、服务、人或地方,使购买者或使用者获得相关的或独特的最能满足他们需要的价值和附加值。而且,它的成功源于面对竞争者能够继续保持这些附加价值(周朝琦、侯龙文)。会计事务所的品牌对于会计事务所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好的品牌是事务所拥有的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能够给其带来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很高的经济收益。我们认为,加强会计事务所的品牌建设具有以下几点战略意义:
(一) 加强品牌建设是事务所创造较高收益的源泉
一个成功的品牌能给企业带来超额收益,会计师事务所所提供的审计、会计咨询和会计服务业务均属有偿服务的范畴,并且必须以恪守独立、客观、公正为基本原则。根据商品的品牌内涵,我们认为,会计师事务所的品牌是内部控制、职业道德、执业水平和事务所文化等方面综合凝结的外在表现,是一种象征。事务所收益的高低,能否占有更大份额的会计市场,取决于注册会计师执业水平、职业道德、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等因素。因此,提高会计师事务所品牌的社会认可度,就能使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水平、职业道德等得到认可,从而提高会计事务所的收益。收益的提高具体表现在:(1)通过事务所品牌的感召力占领更大的会计市场“份额”;(2)与一般服务相类似,品牌能增加事务所提供与其他事务所同等服务所获取的“附加值”。
(二) 加强品牌建设有利于会计师事务所在竞争中赢得优势
我国加入WTO后,会计市场进一步开放,一些国际著名的会计公司进入我国,与国内的事务所争夺市场,使得会计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在竞争中,获取比其他同行高的收益是赢得胜利的关键。会计事务所通过品牌建设,使自己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其实,这两者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品牌能使事务所在竞争中赢得优势,获取高额的收益,在事务所占有优势,争取到更大市场份额的同时又能够促进品牌的推广并提高其社会的认可度。两者相辅相成,共同进步。
(三) 加强品牌建设有利于提高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整体形象
品牌作为会计师事务所执业水平等的外在表现(象征),起到了“窗口”作用,加强品牌建设,在使事务所品牌的社会认可度提高的同时,也能够使事务所的社会形象得到改变,以使经历一系列上市公司信息造假案后日益下降的注册会计师的社会形象有所提升。品牌是文化的载体,事务所品牌所代表的独立、客观、公正的诚信文化将随着事务所品牌建设的成功而深入人心。我们认为,一旦全行业加强品牌建设,在不久的将来,注册会计师不再仅仅是一门职业的名称,作为行业品牌,他还象征着诚信文化,从而提高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社会形象。
(四)加强品牌建设有利于解决竞标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最近几年,审计委托人以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的方式选择会计师事务所的现象日益增多,会计师事务所也日益重视通过投标方式承接审计业务。这虽然能够降低审计费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计师事务所在投标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投标价格往往压得很低,甚至低于审计成本,不仅导致审计质量下降和会计市场恶性竞争,而且也损失行业形象。主要原因就是“审计服务与其他商品和服务不同,其最终产品通常是标准格式的审计报告,审计委托人无法判断审计质量。”我们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将隐含在标准格式的审计报告中的审计过程借助一种可比较的介质进行转化。使不同的审计过程之间具有可比性。而品牌作为事务所执业水平、质量控制、职业道德等的象征,就能够担当起介质的角色,因为,审计过程是以执业水平、职业道德、质量控制、事务所文化底蕴等为基础的。借助品牌这一“介质”,就不再单纯从审计报价来决定中标的结果,而是同时考虑审计报价和品牌。这样就能从一定程度上促进压价等恶性竞争问题的解决。
三、会计师事务所品牌建设的途径
意识到事务所品牌的巨大作用后,我们就应该在品牌建设上下工夫。《职业道德准则》规定,“会计师事务所不得在电台、电视台、报纸杂志等新闻媒介上直接或间接地做诋毁同业或自我夸张、内容虚假、容易引起误解的广告,也不能向委托单位或其他组织散发具有上述倾向的函件。”《注册会计师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注册会计师不得对其能力进行广告宣传以招揽业务。”《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要求,会计师事务所不得利用新闻媒体对其能力进行广告宣传。从上述相关规定可知,会计师事务所品牌建设不同于一般企业,不能通过广告的宣传来提高社会认可度。因此,目前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的品牌建设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品牌建设的基础: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的文化建设
品牌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品牌的灵魂,是凝结在品牌上的企业精华(周朝琦、侯龙文)。会计师事务所品牌建设离不开事务所的文化建设。品牌的成功需要一定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的支撑,事务所通过文化建设,可以丰富品牌的文化内涵、增强事务所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将恪守独立、客观、公允的执业原则,将诚信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融入到品牌中去。这样的品牌不但易于为社会所接受,也更能够显示出经久不衰的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会计师事务所的文化建设也是培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团队精神的基础。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传统的管理方法与手段已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文化与人文管理悄然兴起,成为管理的新模式。人文管理模式强调在管理中要以人为本,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会计师事务所是一个智力群体,发起人、出资人乃至全体从业人员之间的协作至关重要,这决定着整个事务所能否不断壮大、健康发展。事务所既然是一个智力群体,就应该让其自由组合,让那些真正志同道合、有事业心的人默契配合,这样的事务所才有亲和力和凝聚力,才有活力和发展前途。
(二) 品牌建设的关键:提高执业水平,加强员工综合素质教育
质量是品牌的生命。会计师事务所应坚持“质量第一”的办所方针,把质量意识、风险意识、服务意识等贯穿于事务所执业的全过程。无论是审计服务,还是会计咨询,抑或是其他会计服务,从业人员的执业水平和职业道德影响着服务质量的高低。因此,提高执业水平,加强员工的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员工的职业道德就成为了事务所品牌建设的关键。
而要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执业队伍,会计师事务所必须要以战略眼光重视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加大教育投入。为此,一方面要强化注册会计师的后续教育,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准;另一方面要注重建立人才的培养引进机制,努力提高执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 品牌建设的延伸:注重理论研究,形成事务所的品牌特色。
理论来自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注册会计师从事会计实务工作,必须以会计理论作指导,才能提高执业水平。与此同时,注册会计师在从事实务工作的过程中又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把这些经验再抽象为理论,又能更好的指导今后的工作。鼓励事务所从业人员从事理论研究,形成的理论成果不但能提高执业水平,通过在一些学术刊物上的公开发表,还可以提高事务所的知名度,形成事务所的业务特色和理论特色,从而能形成事务所的品牌特色。
当然,事务所品牌建设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如通过聘请一些著名的专家、学者为事务所的高级顾问,不但可以解决执业中出现的问题,而且可以提高事务所的知名度和权威性,使得事务所的品牌树立比较迅速;另外,寻求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也能够促进事务所品牌的建设。只有会计师事务所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根据自身的环境而制定符合自己的品牌发展之路,这才是非常科学的途径。
品牌的树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要求立竿见影,“四大”品牌的创立也是经过百年的积累。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松懈,要想跟国际上的著名会计公司竞争,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树立品牌意识,努力打造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名牌。品牌是与卓越的执业质量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信誉联系在一起的,创品牌是一条漫长的探索道路,是不断学习和进步的结果。只有放弃短期行为,面向未来,不断努力,才能打造出我国的名牌事务所,为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走向世界奠定基础。
摘 要 近年来我国为了促进会计职业实现全面、持续、健康的发展,积极推进了人才培养战略、准则趋同战略和做大做强战略,并逐步取得了成效。但是随着审计风险的不断扩大,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受损逐渐成了公认的该行业的系统风险。所以,如何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诚信意识和品牌意识是现阶段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战略”实施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品牌 诚信 做大做强
一、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实施“诚信品牌”战略的必要性
1、品牌建设有利于会计师事务所独立性的加强和审计质量的提升
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主要是合伙制和有限责任制两种,均需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和依法纳税。其业务不同于其他企业,对外提供的不是有实体的产品,而是服务,且该服务也不同于提供服务或劳务的其他企业,既不能通过包装来提升其盈利能力,也不能对外宣传自己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所以,会计师事务所的“产品”盈利弹性较小,只能靠过硬的服务质量来提高委托人和使用人的信赖。理论上的品牌是企业产品、文化和个性等的集合,代表一个企业的全部,但实践上的品牌是消费者对产品、文化、企业实力等的认知印象,是企业所有或某一部分在消费者心中的投影。而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业务在委托人,尤其是投资者心中的真正投影就是可信赖程度的高低。所以,在目前整个社会诚信严重缺失的情形下,从事签证业务的审计更应是“以诚吸客,以信悦客”,只有会计师事务所以诚信品牌建设为目标,才能有意识地、自觉地遵守独立性,才能做到客观和公正,促使企业加强审计质量控制,提高审计质量和降低审计风险,逐渐实现会计师事务所的大和强。
2、诚信品牌的建设有利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降低和行业声誉的维护
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原则是“独立、客观、公正”,其中独立性在一百多年以来一直是注册会计审计的本质和灵魂。但是,理论上的会计师事务所与委托人间的委托关系与实际中的委托关系有很大的差异,实际中的审计独立性受到很大的损害,这种受损源于独立审计的制度安排[1]。在目前尚未建立解决审计独立性受损的新制度框架的情形下,我国各事务所为了面对国际知名事务所的竞争,就必须想办法自身突出重围,另辟新径。尤其是近年来上市公司的审计风险在日益扩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诚信也受到很大的威胁,上市公司的审计风险具有特殊性,不只体现于审计主体法律责任的重大,关键会波及整个行业的声誉[2]。所以,为了降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审计风险,增强人们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诚信,维护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声誉,会计师事务所要走诚信品牌建设。
二、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现状分析
1、从审计市场的集中程度来分析
我国在2002、2003年以业务收入为指标计算的审计市场CR4分别为14.94%和16.21%,CR10分别为19.03%和20.19%[3]。在2003年有证券、期货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72家,上市公司1290家,其中“四大”审计客户数占上市公司总数的比例仅为6.12%,而美国在2001年向SEC(证券交易所)呈报审计报告的公众公司大约有15000家,约有700家事务所审计公众公司,其中“四大”拥有的公众公司客户高约70%,另外88家会计师事务所拥有20%的客户,其他600多家事务所仅占有10%的公众公司的客户,在2002年高达80%[1]。这一比例在意大利和日本是80%,在荷兰是90%,而在伦敦最大的100家上市公司全部都由“四大”审计。由此可见,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业务集中度并不高,是个分散的市场、买方市场、竞争激烈的市场,当然也是一个独立性容易受损、诚信容易出现危机的市场。
2、从事务所业务收入和CPA的数量变化情况来分析(表2-1)
截至2006年4月30日,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达5639家,注册会计师6.98万人,具有证券、期货审计资格的事务所73家,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约1380家。我国1992年允许外资在华设立会计事务所以来,现形成普华永道、毕马威华振、德勤华永和安永华明“四大”所和14家分所的格局,外资事务所的数量并不多,但瓜分了很大一块业务市场,如2004年度全行业业务收入达到138亿元,其中百强事务所的业务收入达约71亿元,四大约32.2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51%和23%,四大的业务收入占百强所的45%。究其原因,主要是2001年银广夏、郑百文等事件的爆发,使国内资事务所的诚信一路走低且出现危机;相关部门给予了外资事务所超国民待遇,如上市公司IPO、再融资时的“补充审计”,以及贷款公司的信用审计等[4];外资事务所的审计收费高。除此之外,从表2-1中可看出,一方面自2002年以来外资事务所业务收入的增长远远高于内资事务所,由此可见内资事务所2001年造成的诚信缺失带来的损失是多么惨重;另一方面外资事务所CPA的增长呈现负增长,但是外资事务所的人才扩张十分迅猛,说明外资事务所的人才战略主要集中于事务所整体素质的提高,更加注重员工的团队精神和企业文化的融合,并非仅仅于业务素质的提高,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2005年的科龙造假和普华永道被责令整改。
三、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诚信品牌的建设
诚信品牌是会计师事务所的主流文化,需要企业全体工作人员的认可和配合,不仅要求每个员工在思想上有清晰的认知,得到足够的重视,而且要求每个员工在行动上要予以具体落实,从一点一滴做起。会计师事务所在进行诚信品牌建设时,将诚信作为对外服务的宗旨,品牌建设作为追求的目标。但是,诚信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事先制定品牌建设规划。
诚信品牌的定位:品牌定位就是将品牌在潜在顾客的心目中定一个恰当的位置,是整个品牌化运作的基础,从品牌的发展阶段来看,属于品牌导入阶段。会计事务所的品牌定位很清晰,就是诚信。证券市场是信息市场,信息披露是否及时、准确,信息披露的全面性是建立公众对证券市场的信心基础,而会计师事务所的诚信会震慑上市公司的造假和增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所以,诚信不仅要作为事务所的战略目标去实施,而且要成为事务所的经营理念去灌输。
诚信品牌的形象塑造:品牌形象包括产品形象和企业形象。会计师事务所会随被审计对象一样会成为“公众公司”,相对于业务收入这个关键指标来说,声誉、诚信对事务所来说更加重要,所以首先应注重维护产品形象,提高审计报告的可信赖程度。在企业形象中,最重要的是业务收入增长和CPA增长,只追求业务的增长而忽视CPA增长很容易出现审计失败,为了保证事务所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同步提升,还可以广纳高学历的相关专业人士,同时遵循用人规则“有才无德不用,有德无才可用,有德有才重用”。而业务收入的增长除稳定原有客户外,还可以通过晋升有证券、期货审计资格的行列来承接大客户、通过合伙制形式进行事务所间的自愿联合、重组等方式来进行。
诚信品牌的扩张:品牌效应产生且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可以考虑品牌的扩张,在品牌的扩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过快扩张带来的危险,主要是大而不强的危险。品牌扩张有业务扩张和规模扩张。此时的规模扩张不同于品牌形象塑造中仅靠业务收入增长和CPA增长而带来的规模的扩大,而是要进行规模扩张的战略规划,这适合于已有证券审计资格的73家事务所。一方面中注协在“做大做强”战略的指引下成立专门的评估委员会,对全国5639家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审计档案的调阅、审计现场的亲临等方式,实地考察其内部治理、质量控制等的运行状况,并展开全面评估,旨在通过一套严格的评估体系来提高事务所达标的门槛,迫使中小型事务所自动寻求合作伙伴,实现合伙或重组;另一方面大型事务经过缜密地调查、考察后,通过建立分所等方式吸收、合并中小型事务所,从而拓展国内、海外市场。业务扩张主要是拓展资产评估业务、税收筹划业务和会计服务业务等,但一定要注意保持审计业务的独立性。
除此之外,在以上品牌形象塑造和诚信品牌扩张过程中还要依靠内部质量控制进行品牌的自我维护,对大多数客户保持谨慎的,对个别客户尤其是财务状况不佳保持警惕。当事务所陷入法律诉讼案件时,还需聘请专业律师进行法律维护。
摘要:我国餐饮业已经进入了品牌餐饮阶段,许多餐饮企业在品牌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些骄人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还有相当数量的餐饮企业对品牌建设重视不够。二是:在品牌建设过程当中更偏向诸如包装、装潢等外显的东西,而忽视了品牌的内在的诸如文化、个性的东西。
关键词:餐饮企业 品牌 品牌建设
综观国外餐饮企业的发展,无一不是依靠其雄厚的品牌实力,如麦当劳、肯德基等。我国餐饮企业也出现了像“全聚德”,“狗不理”,“陶然居”等著名餐饮品牌,但其品牌影响力还仅限于国内。令人欣慰的是我国餐饮企业已经开始重视品牌建设,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餐饮企业品牌建设取得的成绩
餐饮是我国增长最迅速的行业之一,改革开放至今,其销售额增长了161倍,人均消费额增长118.4倍,增长速度远远超过GDP和人均国民收入。在过去不到20年的时间里,餐饮业每年都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有预测认为,中国餐饮业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2008年将突破万亿元大关。伴随着餐饮市场强劲的增长势头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餐饮品牌,北京的“全聚德”、“东来顺”,“皇城老妈”,天津的“狗不理”,重庆的“陶然居”,“小天鹅”,内蒙古的“小肥羊”等,已成功进入多地市场,并抢占了多地餐饮业的制高点。从国家到地方也都十分重视餐饮企业的品牌建设,商务部从2006起在餐饮业开展表彰,每年都将评选出代表性强的品牌企业,以总结和推广我国餐饮业发展经验,学习和弘扬先进,促进我国餐饮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国十大餐饮品牌企业”和“中国餐饮企业一百强”应运而生,这些品牌餐饮企业无论是从营业收入还是从市场占有率上都远远超过其他餐饮企业,而且已经在老百姓心目中形成了比较稳固的口碑。但这些品牌企业影响仅局限于国内某一区域,几乎没有产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餐饮企业品牌。
二、我国餐饮企业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餐饮企业正在大兴连锁之风,大兴超大规模之风,但是如果缺乏内部功能强大的发展,不能培养出能真正代表我国餐饮的品牌,很容易把企业膨胀成为泡沫。我国餐饮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存在两大方面的问题,一是品牌建设横向覆盖面还不广,二是品牌建设纵向表面化,没有真正理解品牌建设的内核。现在仍然还有许多餐饮企业主没有品牌建设的意识,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这些规模较小的企业一般分布在中小城市。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全国每天有3000家餐饮企业关门倒闭,而绝大部分都是没有形成规模,没有形成品牌的中小餐饮企业。他们在激励的市场环境中,在国内外的名优餐饮品牌企业的冲击下纷纷落马。可见,没有品牌的餐饮企业要想在品牌餐饮时代生存是何等的艰难。品牌到底是什么?很多企业认为品牌是形象、是产品,更甚至认为品牌就是装潢,这是对品牌理解的低级阶段,我想这就是他们关门倒闭的原因所在。品牌是一种附加在产品及服务上,最后归属于产品名称或服务名称之上的综合特征、其目的是藉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并使之与同行的产品和劳务区别开来,使消费者乐意并持续使用你的产品和享受你的服务。这两大方面的问题若得不到彻底解决,我国的餐饮企业就根本树立不起来真正属于自己的,像麦当劳、肯德基那样具有影响力的品牌。
三、关于我国餐饮企业品牌建设的两点建议
我国的餐饮业得力于新世纪国家对饮食行业的高度重视,发展迅速,但是我们缺少像麦当劳、肯德基那样的知名品牌,虽然那不过仅仅是一个快餐餐厅。好的品牌可以带来额外的收益,知名品牌的定价,往往可以顺理成章地比普通品牌高出15%—40%(即使在经济衰退时期,也能高出10%左右)。比溢价销售更为重要的,是品牌的无形资产。有人估计,美国在线公司的账面资产只占其全部资产的3%,其余97%为品牌无形资产。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更是高达700亿美元。可口可乐公司前CEO,已故的郭思达(Roberto Goizueta)曾说:“本公司所有的厂房和设备都可以在一夜之间化为灰烬,但是公司的价值几乎毫发无损;公司的价值实际上存在于我们的品牌特许专营合同和公司的集体知识中。我国的餐饮业发展到现在,不仅应该具有做品牌的意识,而且应该树立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餐饮品牌。
(1)在建立品牌过程中,要充分注意结合我国差异性的文化特征
餐饮业其实是形象产业,它与文化有着很深的渊源,因此,以差异化的文化保持与众不同的形象是至关重要的。餐饮品牌是餐饮文化的浓缩,目前,餐饮业者正以丰富的想象力把人类的灿烂文化包容到餐饮产品和服务、树立品牌形象和创新企业文化中来。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及理性消费时代的来临,未来我国餐饮业竞争将更多的生存和发展表现为品牌的竞争。是否拥有著名的品牌,将直接决定餐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中国的餐饮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因此我国的餐饮品牌,应立足于博大的中华饮食文化,植根于“民以食为天”的传统思想,打造中国特色的餐饮品牌,而不仅仅是一味的拿来主义,将国外的洋品牌搬来用。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当我们缔造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餐饮品牌时,这个品牌也会影响世界。
(2)提供品牌餐饮产品时,尤其要注重餐饮企业自身的形象,充分注重整体产品观念
一个餐饮企业的形象就是其品牌所孕育的文化,品牌价值的核心就在于企业文化。如果没有卓越的企业价值观和哲学信仰,再高明的经营战略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中国餐饮的暴利时代已成为历史,大众化消费、理性消费成为主流。微利时代的到来,激励的市场环境警告我们,谁拥有良好的餐饮品牌,谁的企业在人们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谁就会生存下来,否则下课。餐饮企业形象作为一种“无形的经营资源”,就是社会公众包括员工心目中对企业整体的评价,它是公众对企业的发展史、创始人、主管人员、员工、团结气氛、行为准则、物质条件、产品、服务、企业名称等的总体认知,反映了公众对企业的整体特点、总的精神的了解和情感倾向。建立品牌旅游餐饮应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为了诱发顾客的消费行为和启发适合餐饮旅游企业预期目标的顾客偏好,要加强与顾客的联络。良好的企业形象能够引导和影响员工的行为,这是管理中关键的一环。企业形象与企业现实之间的相互吻合是企业所追求的长期目标。一个餐厅的品牌,就像一个人的名字。名人因人而出名,人名因名人而身价倍增。前几年一个餐厅也许仅仅是依靠位置、价格、质量、服务、菜品等其中的某些项目来竞争。但随着餐饮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和成熟,餐饮企业之间就已不再是单项要素的竞争了,而是以综合能力为基础的品牌竞争。在餐饮业,普通品牌的餐厅、酒楼每过一两年就要装修一次,否则就要被装修投入高的对手挤垮。但知名品牌不是这样,顾客是冲着“麦当劳”三个字去的。
结束语
综合目前现状,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餐饮市场已日趋成熟,并逐步成长起一批有规模、有实力,而且具有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餐饮公司,逐渐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餐饮品牌。伴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我国经济必然会迎来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毫无疑问,顺势而为,餐饮业又将会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论文关键字:蓝海战略;中小企业;义乌
论文摘要:蓝海战略开拓了一种全新品牌建设思路,运用价值创新的方法重新划定产业的边界;结合义乌市中小袜业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无品牌发展策略。
1蓝海战略简介
1.1蓝海战略的提出
针对“红海战略”带来的弊端, 2005年,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W·钱·金博士和莫博尼博士根据100年来, 三十个重要产业, 150家成功企业研究分析成功的提出了“蓝海战略”的理论。认为“蓝海”就是所有当今不存在的行业, 而当前所有已经存在的行业就是“红海”。基于现状, 企业只有在“红海”之外通过价值创新战略寻求蕴涵丰厚利润与发展空间的“蓝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1.2战略的核心理念—价值创新
价值创新是蓝海战略的基石。深陷红海战略的企业都是采用常规的方法, 即在已有的产业秩序中树立自己的防御地位, 竞相去击败对手,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随着市场空间的越加窄小, 利润和增长的前途越来越暗淡, 产品变成货品, 激烈的竞争使市场变得越加血腥, 企业陷入困境之中。与之相反, 蓝海代表了新的市场空间, 蓝海的开拓者并不把竞争作为自己的标杆, 他突破现有竞争边界看市场, 将不同市场的顾客价值元素筛选并重新排列, 通过增加和创造现有产业未提供的某些价值元素, 剔除和减少产业现有的某些价值元素, 从而实现同时追求“成本领先”和“差异化”, 即以较低的成本为顾客提供价值上的突破。这个新的战略逻辑我们称之为: 价值创新。
2义乌中小袜业企业品牌发展现状
现在世界袜业的生产基地是义乌等浙江袜业块状区域,袜业的现状是:义乌生产厂家多、袜子品种多、各类袜子款式多;注册商标少、有名气的品牌少、国际名牌更少,其原因是与中国袜业的现状有关。现在中国袜业现状是:经营规模小,力量分散,专业集中度低,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在袜子企业显得很陌生,科研与新品开发、品种改良、规模生产、设备更新等方面显得乏力,也严重阻碍了生产和发展。造成如今大型袜子企业较少(如:义乌知名的袜业只有“梦娜”、“浪莎”、“振汉”、“芬莉”)而中小型袜业遍地开花,家庭作坊式袜业经久不衰的场面。据新华网2006年初的报道,我国有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品牌,这些企业多为中小企业。
3义乌中小袜业企业品牌发展存在的问题
3.1品牌意识不强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思想束缚和市场经济发育不完善的制约,主要表现为:商标注册不及时。注册商标是树立品牌的前提。我国一些企业既不注重商标的国内注册,也不及时在海外注册;品牌资源闲置、浪费现象严重;营销手段单一;品牌自我保护意识差一些企业缺乏对自主品牌的有效保护,受大量假冒仿冒产品的侵害,使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培育起来的品牌优势丧失,导致企业效益下降甚至破产倒闭。
3.2技术创新力度不够美国兰德公司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只有技术独立,才有经济独立,才有政治独立。”对品牌来说也是如此。自主创新是自主品牌创立及其价值提升的主要源泉。只有以领先的自主技术、领先的自主标准,才能创造出领先的自主品牌。义乌地区袜业企业偏小,由于研发经费投入不足、重引进轻消化吸收、从事研发的技术人员缺乏等原因,导致义乌袜业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多,支撑形成自主品牌的技术创新严重不足。
4义乌中小袜业企业品牌建设的思考
4.1义乌中小袜业企业实施蓝海战略的优势
义乌中小袜业企业不能参与主流市场的竞争。因为主流市场的规模很大,社会关注度高,会成为那些大企业尤其是知名品牌的重视目标,结果很容易就变成竞争激烈的红海。所以中小企业要能抵挡住各种诱惑,坚持走次主流市场的道路。很多企业无法与浪莎、梦娜和振汉之类企业竞争。
4.2义乌中小袜业企业不能靠同质化的产品去参与市场竞争, 必须靠产品创新去赢得部分消费者的信赖,这是市场营销最基本的要求
即企业在进入某个市场之前必须明确我们为哪个客户群体服务。当然在中国很多企业都是在没有目标的情况下成长起来的, 所以大家对目标客户的选择并不重视。结果是很多企业做大了才发现它们没有定位,没有忠诚的客户群体, 只能靠抓机会过日子, 只能靠价格战和广告战去竞争。其实, 对中小企业来说一旦在产品差异化上有突破自然就有了生存的空间因为有差异化的市场一般不会太大, 自然不会招致大企业的进攻。
4.3义乌中小袜业企业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 所以不能在核心产品层面上创新, 只能在客户需求层面上去创新用现成的技术, 现成的原材料和工艺去开发有独到价值的产品。当然前提是深刻理解目标客户的需求。换句话说企业的市场营销重点要从“舞台表演”转到“地下工作”。从注重市场宣传转到注重市场调查, 注重产品定义靠贴近市场来寻找创新的源泉。如果一个中小企业的新产品根本就不是市场部说了算,而是研发部门或技术部门说了算,就很容易陷入技术导向或产品导向的误区离市场越来越远。
4.4很多义乌中小袜业中小企业都有这样的认识误区,以为产品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企业只要把关注点从技术转到市场, 从竞争转到客户, 从炒作转到务实就不难发现客户价值创新是不需要花费大量金钱的。一个中小企业只要有两个明白产品市场和产品创新的市场营销人员, 就能在半年到一年时间里定义出有独到价值的差异化产品开辟一片蓝海。
5义乌中小袜业企业蓝海战略实施建议--实施无品牌策略
5.1无品牌营销也必须保证质量
消费者已经对袜子的质量重视起来,即使中小企业采用的是无品牌营销,他们也需要保证产品的质量。企业的经营最主要的目的应该是争取利润最大化,那么最基本的就是把好袜子的质量关。具体来说中小袜业要重视把好原料进口关,每批进来的原料都要求对方提供合格的检测报告,生产过程和成品检验也要重视质量把关,包括对后道整理、染色的质量把关,严格按规范技术要求操作。只有保证产品的质量,企业才有更广的生存空间。
5.2正确认识无品牌
首先,无品牌策略是指包含了品牌的因素,因为在有多个生产商可以选择的情况下,零售商或者特许人就需要找到支持他选择的理由,而这些理由中就已经包含着生产商之间的“品牌”的不同。如果我们这样理解品牌,那么无品牌化也是一种“品牌战略”,并不是人们心中的没有品牌了。换言之无品牌不是不重视品牌,而是依附于其他品牌。其次,袜子之所以采用无品牌策略,那是因为:袜子价格弹性很低且透明,同一款袜子不同品牌间的价差不大;袜子的单价不高,属于日常生活必需品;袜子没有特殊含义,不易引起消费者特殊性联想;消费者产品品质没有特殊的要求,只要符合有关标准即可。
5.3无品牌营销也必须重视产品创新
义乌的袜子有着多元化和大市场的特点,外贸销路已得到很大拓展,仅美国一家对中国袜子“设限”,影响不会很大。首先义乌无品牌袜业可以多向中东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市场进行出口。其次义乌中小袜业要对其他一些欧洲国家做一定的措施,防止他们跟着效仿美国对我国袜业进行出口限制。
其次,无品牌营销也必须重视产品创新,因为“产品的品质和多样性,是企业赢得市场主动权的制胜法宝。”在自主创新上,具体做到“四新”,即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开发新产品。
在新产品开发上,注重差别化,体现个性化,向医疗用袜、行业用袜方向发展。比如在行业用袜上,现已有边防军人用袜,海员、航运用袜等既防水又保暖的用袜。
5.4无品牌营销可采用零售商品牌
义乌中小袜业没有雄厚的资金,所以采用无品牌营销,其中之一是零售商品牌,它是商业竞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零售商利用自身的无形资产和整体优势为提升自身的整体形象,增强消费者的认同感,以维持其竞争地位而采取的一种竞争战略。
中小企业与大型零售商联合,采用零售商品牌具有许多优势:首先是价格优势;其次是信誊优势;第三是销售优势;最后是把握市场需求优势。无品牌营销是中小袜业的一种生存之道。但无品牌策略的适用范围是有限的,不是任何一种产品都适合采用无品牌营销,而袜子它是具备了使用无品牌营销的条件。
论文关键词:长株潭 两型社会 文化产业 文化品牌
论文摘要:优秀的品牌文化可以使消费者对其产品形成一种文化的自觉,拉动经济增长。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发展文化产业具有重要意义。长株潭群具有雄厚的文化产业基础,在某些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区域品牌,但在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在文化品牌的建设中,我们必须将文化与市场相结合,开展文化企业强强联合,开发新的文化品牌工程,坚持“走出去”战略,开展文化的主动和系统输出。
1982年12月,时任湖南长株潭城市群研究会会长张萍向湖南省政协四届六次会议提交议案“把长沙、株洲、湘潭在经济上联结起来,逐步形成湖南的综合经济中心。”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为“两型社会”改革实验区。
两型社会是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两型社会建设中,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资源与环境的冲突越来越明显。在这种冲突中,为了保持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必须做好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转型。而文化产业适应了此次转型的要求。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是具有精神娱乐性的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活动。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充分运用文化产业的隶属精神文化具有环保特征,形成了长株潭群独特的文化品牌,进而有效推动了湖南“两型社会”的建设。
一、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文化品牌发展现状
湖南文化产业拥有雄厚的发展基础,长株潭群更是湖湘文化的集群区。在传统文化方面,湘绣、浏阳花炮、花鼓戏、木偶皮影戏等,都独具特色。在文化产业上,长株潭群形成了极具发展潜力的“湘军”:电视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演艺湘军、体育湘军。1996年到2005年,湖南文化产业产值年均递增12%,2006年文化产业全行业增加值,比上年131.94亿元,增长率为24..65%。(资料来源:《湖南统计年鉴(2007)》)。
文化产业逐渐长株潭乃至整个湖南的经济新增长点。借助于湖南报业、广电、出版和演艺四个车轮,长株潭文化产业迅速崛起。另外,在市场上,长株潭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拥有了广阔、稳定的省内市场和国内市场,并且在国际市场上也占据了一席之地。
在两型社会建设中,长株潭充分利用湖湘文化优势,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形成了该城市群独具一格的文化品牌。在电视业上,湖南影视制作是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重要的生产基地。至今,湖南卫视的收视率稳居中国省级卫视第一。从《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超级女声》等娱乐节目到湖南卫视自制大型电视剧《一起来看流星雨》、《恰同学少年》、《丑女无敌》等节目,湖南卫视获得了全国观众甚至海外观众的一致好评,从而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出版业上,长株潭群中各大学院校拥有了较为健全的出版机构,开展相互合作,促进了湖南出版成为中国地方出版实力的三强之一。具有头等影响力的体育类报刊《体坛周报》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在“两型社会”建设下,长株潭经济发展迅速,精神需求也逐渐变得重要。文化产业适应了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产业在各大行业涉足,并形成了对应的文化品牌,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平衡发展。
二、文化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长株潭文化产业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品牌,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1.文化产业行业分布不平衡。长株潭群文化产业形成了文化品牌,“电视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演艺湘军”享誉国内外。文化产业集聚在广电、出版、动漫及演艺方面,而在纸质新闻一块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缺口。这样限制了长株潭群的均衡发展,更会束缚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进程与效果。在社会需求千变万化和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要重视新闻平面媒体及相关创意产业的发展,与时俱进。
2.文化产业软实力不强。文化软实力的实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它本质上是与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强盛和自信相伴随的。长株潭群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文化产业发展迅速。然而在长株潭群也同时存在着文化体制改革盲目市场化的问题,从而造成文化单位国有资产的流失。
3.文化贸易发展较为落后。在所有长株潭群文化产业中,只有湘绣和部分动漫产业正在开展着“走出去”战略,而在具有雄厚文化底蕴的长株潭地区尚存在许多可以积极进行对外贸易的产业,这些产业的销售市场还仅仅局限于国内甚至省内。究其原因,文化企业自身创新能力尚有欠缺,且缺乏正确积极的对外贸易战略。
4.文化产业链衔接度不够。长株潭积极开展“两型社会”建设,但在文化的产业链上并没有形成很好的衔接度。长株潭的文化产业必须带动相关产业部门的发展,比如酒店、餐饮、旅游、休闲、商业、娱乐等部门,通过文化扩大长株潭群企业的影响,提高经营层次,从而激发整个城市圈的文化潜力。而长株潭群在这根产业链上出现了断层。
三、文化品牌建设对策
1.积极挖掘具有发展潜力的文化品牌,开发具有代表性的长株潭文化遗址、艺术画廊等文化品牌工程。同时充分挖掘文化资源,提高文化产品的附加值。长株潭具有极具特色的文化元素,如湘绣、花鼓戏和皮影戏等,我们可以充分借助群众力量,打造时尚与传统有机结合的文化品牌。例如,在传统的湘绣上,我们可以将湘绣用于时尚的装裱,在服装和饰品上融入具有时尚感的刺绣,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2.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对传统文化产业进行改造提升。在长株潭两型社会的建设中,传统文化产业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但是结构过于单一,且文化产业行业分布不均衡,这将影响到长株潭群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促使传统文化产业行业多元化,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入多元文化元素。同时,长株潭群需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建立一批设备齐全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显现文化产业独自的特色,并逐渐形成强势品牌。
3.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不仅需要政府的强有力宏观调控,更应该充分运用市场“无形的手”来进行调节。首先,长株潭群需尽快建立适合各类文化产业行业发展的市场,通过对文化产业行业的探索,为其打造出专业的市场,促进文化产业的技术创新、资本运作等有效开展。
同时,需加强文化产业的整合。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文化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长株潭在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发挥文化的力量。整合不同文化特色,将各种民间传统习俗融合,从而形成一批具有民族风格的民间文化品牌。对长株潭乃是全省全国文化进行整合,将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塑造区域特色经济,从而提升文化产业的整体软实力。自古湖湘文化有“经世致用”、“心忧天下”、“敢为人先”之说,我们需要将这种精神形成一种促使长株潭群打破地域局限,整体发展的理念,推动长株潭朝着共同的经济发展目标努力,形成一个更紧密的经济整体。在两型社会建设中,长株潭群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组合,而是要通过沟通、合作和创新来促使三市文化实现融合,然后形成整体文化优势。
通过建立有序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长株潭文化资源和文化要素得到合理开发与利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健全文化生产要素市场网路体系,从而构建出长株潭地区同一的文化大市场。
4.培育品牌,增强文化软实力。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长株潭可以将丰厚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文化产业优势。比如,我们可以积极打造一批娱乐机构,该机构属于民营。通过民营产业,将长株潭民间优秀传统文化推向产业化和市场化道路。
5.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在长株潭群文化产业建设过程中,需要坚持走出去战略,促进文化的互动,进而提升文化的穿透力和成长力。
长株潭文化产业应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开发名牌文化产品,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同时,我们要集中力量保护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商标品牌,努力扩大国际知名度,将长株潭地区建设成为中国重要的文化产品出口地。
另外,我们需努力推进长株潭文化产业走向国际化。做好保底工作时,加强动漫、影视、出版等文化产业的出口贸易,加强跨国公司建设,在传播湖湘文化的同时,扩大和巩固出口外贸市场的基地。并与国外相关文化产业开展合作,形成强强联合,形成国际统一的大市场。
论文关键词:玩具业;自主品牌;整合营销;品牌建设
论文摘要:我国虽是玩具制造大国,但玩具产业一直处于世界玩具产业价值链的最薄弱环节。加快推进玩具企业自主品牌建设是我国玩具产业的当务之急。应实施整合营销战略,打造企业整体形象和品牌形象,全面提升品牌附加值,并实施与相关产业的战略联盟,推动我国玩具产业规模化、现代化。
一、我国玩具产业的现状
玩具产业是指以全民游戏、休闲、启智的用具为经营对象的所有配套支撑企业的集合。相对于传统玩具行业手工作坊型的生产方式来说,现代玩具产业作为一项完整的产业化形态,是通过导人现代化设计观念以及现代产业化的开发创作、生产、流通和营销的概念模式而确立的。现代玩具产业的发展在经历了成长阶段、发展阶段后现已进人成熟阶段。现阶段世界玩具产业品牌化战略发展与其它各产业间的关系日趋成熟和紧密,玩具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内涵越来越高,玩具产业完全融人主流文化,并更多地进人人们日常生活领域。
改革开放后,由于我国在劳动力和厂房租用等方面具有的优势,全球玩具生产战略中心不断向我国转移,逐步形成了以广东、福建为中心、辐射全国及全球的玩具加工中心。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玩具制造国,全球约80%的玩具在我国境内制造。玩具出口也成为我国商品出口五大支柱之一。中国玩具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V 11月,我国玩具制造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96 679 626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 300;实现累计主营业务收人89 877 215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8600;实现累计利润总额2 038 750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 98 %。虽然受到了人民币升值、劳动力价格上涨、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检测成本增长、全球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行业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但是随着内销市场的不断完善和规范,国家在政策方面对玩具、动漫、游戏等“创意产业”的倾斜和大力扶持,我国的玩具产业将进人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黄金期。我国玩具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发展商机。据专家预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大量成人加人到玩具消费行列,我国内地玩具市场未来将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销售额将超过1 000亿元人民币。
我国虽然是玩具制造大国,但却不是玩具生产强国,更不是玩具品牌强国。根据“微笑曲线”(图1)可知,玩具业产业链利润呈现“U',字型,曲线左端是指研发、原材料采购、设计,也就是上游企业,属于附加值的高位;右端是指品牌、营销,包括各种各样的服务,也就是下游企业,也属于附加值的高位;中段为组装、制造,也就是制造企业,属于附加值的低位。我国玩具产业所处的中段正是整个价值链中最不赚钱、且容易被同行以更低的成本优势取代的部分。企业虽能生产出国际水准的玩具,却缺少具有自主产权、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玩具自主品牌,只能成为国外品牌的贴牌加工基地,产品溢价能力低,没有市场主动权和附加值空间。生产了世界上80%的玩具,却只赚到了20%甚至更低的利润。自2007年8月以来,我国玩具产业成为中国企业营销安全事故的重灾区。“美泰召回”、“合俊倒闭”等事件之后,2009年又遭印度“封杀”。一系列营销危机和事故,暴露了我国玩具产业掩藏在繁荣背后的深刻危机,使得我国玩具出口速度呈现下降趋势,国际市场开始萎缩,印度等国趁虚而入,开始抢占我国玩具产业的国际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玩具产业若不转变传统的经营模式,玩具企业若不在产品创新、核心技术、自主品牌培育及服务上下功夫,将很难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若不对企业营销活动进行战略整合,将很难赢得更大的市场和利润空间。因此实施整合营销战略,加快推进玩具企业自主品牌建设进程,是我国玩具产业的当务之急。
二、整合营销战略的内涵及其实施
(一)整合营销的定义及其演变
整合营销理论创始人之一、美国学者舒尔茨早期对其下的定义是:“整合营销(Integrated Marketing)是一个业务战略过程,它是指制定、优化、执行并评价协调的、可测度的、有说服力的品牌传播计划,这些活动的受众包括消费者、顾客、潜在顾客、内部和外部受众及其他目标。”其内涵是:“以消费者为核心重组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综合协调地使用各种形式的传播方式,以统一的目标和统一的传播形象,传递一致的产品信息,实现与消费者的双向沟通,迅速树立产品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建立产品品牌与消费者长期密切的关系,更有效地达到广告传播和产品行销的目的。”闭这一定义将重点放在企业的商业运作过程上,强调整合营销对品牌传播与塑造的作用。
近年来舒尔茨又对整合营销的含义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提出:“整合营销就是一种适合于所有企业中信息传播及内部沟通的管理体制,而这种传播与沟通就是尽可能与其潜在的客户和其他一些公共群体(如雇员、立法者、媒体和金融团体)保持一种良好的、积极的关系。”即整合营销既是一种营销手段、理念和营销模式,更是一种沟通手段和管理体制。对外具有整合各种信息综合传播企业信息和品牌的功能,对内则有通过各种沟通渠道和方式实现有效管理的作用。Cal舒尔茨重点强调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的整合和对外传播信息及渠道的整合,并认为这才是整合营销战略的发展趋势和基本的发展方向。
整合营销目前在我国的应用主要局限于大企业,且主要应用于企业形象塑造、品牌传播、市场营销要素的组合等领域,重点是被作为一种营销手段。随着整合营销理论的不断发展,整合营销应该走出营销而进人企业战略管理的层面,并用其对企业组织和管理模式进行再造。通过长期研究和实践发现,整合营销战略对于中小企业,特别是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的玩具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整合营销理论在玩具企业中既可作为一种营销理念和营销手段,更可以用做一种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管理手段,从而使发展了的整合营销可以得到更充分的实施。整合营销应该成为中小企业整合各类资源,实现有效品牌传播和战略管理的有效手段。
(二)整合营销实施思路
整合营销是一种对各种营销工具和手段的系统化结合,根据环境进行即时性的动态修正,以使交换双方在交互中实现价值增殖的营销理念与方法。企业应结合整合营销的理论,根据企业实际来实施整合营销战略。基本的操作思路如下:其一,以整合为中心。着重强调以消费者为中心,整合利用企业所有资源,实现企业的高度一体化营销。既包括企业营销过程、营销方式以及营销管理等方面的整合,也包括对企业内外的商流、物流及信息流的整合。宏观而言,整体的产业链都属于被整合的范畴。其二,讲求系统化管理。系统配置企业所有资源,使企业各层次、各部门和各岗位,总公司、子公司,产品供应商与经销商及相关合作伙伴协调行动,形成竞争优势。其三,强调协调与统一。企业营销活动的协调性不仅仅是企业内部各环节、各部门的协调一致,而且也强调企业与外部环境协调一致、共同努力以实现整合营销。其四,注重规模化与现代化。整合营销十分注重企业的规模化与现代化经营。规模化能使企业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为企业有效地实施整合营销提供效益保障。整合营销同样也依赖于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现代化可为企业实施整合营销提供客观基础。
三、我国玩具企业自主品牌建设滞后的原因
目前关于自主品牌的定义,理论界主要从企业品牌、集群区域品牌、国家形象品牌三个层面来理解和创建。结合我国玩具产业发展现状,自主品牌是在玩具企业参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竞争的大背景下,企业处于产业链低端,所获利益甚微的情况下提出的,强调品牌的所有权、决策权归本国所有,同时与品牌相关的收益能够流人本国。
近年来,我国玩具企业已开始尝试转型,有意识地把自己的经营策略逐步转移到产品研发、建立品牌、市场营销等价值链环节。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骨干企业正在成长起来,涌现出一批如“北京蓝猫”、“澄海奥迪”、“江苏好孩子”等国内著名玩具品牌。但从整体来看,由于我国玩具企业对品牌效应的基础还没有足够的理解,对品牌还不能进行科学系统的整合营销,致使玩具自主品牌成长缓慢。
(一)企业营销水平低,品牌形象混乱
现代营销的中心和出发点是消费者,企业必须借助信息社会的一切手段了解目标消费者群体。企业树立品牌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着消费者进行,通过双向沟通,培养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综合运用各种传播和营销手段,向目标消费者群体传播鲜明一致的品牌形象,更有效地达到品牌传播和产品营销的目的。我国玩具企业营销水平低,整合营销意识不强,具体表现为:(1)玩具产品的设计与生产跟大众心理、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联系不紧密。品牌形象的塑造缺乏与目标消费者的互动交流,品牌主题的打造很少依托文化进行提炼和扩散,不能赋予品牌一系列的思想、个性、行为,很难找到准确适合的诉求点,最终的品牌形象难以被目标消费者理解和接受。(2)品牌的传播大多借助单一的手段,品牌形象在传播过程中容易被弱化或扭曲。与教育、动漫、文具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传播力整合不够,缺少配合,不能很好地提升品牌形象。(3)品牌定位、品牌主题变化频繁,不能形成鲜明一致的品牌形象,消费者易造成品牌形象的认知混乱。
(二)产品附加价值低,品牌竞争力弱
品牌的附加价值是指品牌中所包含的能够超然于产品实体,给消费者带来信任感、满足感和荣誉感的抽象价值。它能使消费者获得一种心理满足从而形成一种商品溢价。由于我国玩具企业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缺乏自主创新的产品,使我国玩具产业始终处于产业链利润末端。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个出口到美国的芭比娃娃,市场零售价高达9. 9美元,而我国生产企业仅分得0. 35美元的加工费。由于品牌附加值低,品牌竞争力不强,我国玩具的品牌影响力及营业收人大多限于国内,目前还谈不上全球经营。究其原因在于:(1)企业战略管理能力不强。很多玩具生产企业往往只顾眼前利益,缺乏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通盘考虑,既没有既定的方向也没有既定的目标,也就没有核心竞争力。(2)企业缺乏合作意识。玩具企业往往难以借助自身力量来提高研发能力,但又不愿意与国内外的大学和科研院所合作,导致产业升级困难。(3)国家主管部门缺乏对玩具产业布局的引导,致使玩具产业没有形成高中低相结合的合理产业布局,地区分布相对集中且附加值不高。
(三)品牌运作缺乏战略思维,短期行为严重
营销战略是以品牌作为核心竞争力,以获取差别利润和价值为目标的经营战略,一般的营销策略达不到这个高度。我国玩具企业品牌运作缺乏战略思维、短期行为严重的主要原因是:(1)与复杂多变的市场经营环境有关。全球金融危机使一些玩具企业对未来市场的动向很难把握,无法预测未来政策和环境变化,所以就觉得中短期规划似乎比长远规划更现实,动态战略调整比静态战略规划更重要。(2)与企业品牌寿命短,难以形成强势品牌有关。企业营销还处于低水平阶段,起点低、寿命短是多数企业品牌的共同点。多数企业在企业文化方面缺乏建树,营销战略规划缺失。(3)与被国外玩具商掌控有关。一些国外玩具商为了保证自己的垄断地位,把上游和下游市场牢牢摸在手中,以订单为诱饵,扶植企业进行大规模生产,导致我国玩具企业对国外玩具商的依赖越来越强、越来越没有自由。
(四)营销安全管理体系缺失,危机公关能力低下
营销安全理论认为,营销危机是指由于企业宏观、微观环境的突变或营销管理的异常,使企业陷人极端窘困的一种状态。玩具行业的营销危机表明,在该行业的外强背后隐藏着严重的营销安全隐患。玩具行业之所以成为我国企业营销安全事故的重灾区,原因在于:(1)缺乏危机预警机制,不能及时发现危机。玩具行业危机的爆发表面看是由于看似偶然的事件引爆,但实则必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玩具行业的企业营销安全预警机制的缺失,导致关键营销安全要素未能得到有效监控。(2)缺乏危机处理机制,不能有效处理危机。著名企业危机管理与公关专家奥古斯丁指出:每一次的危机本身既包含导致失败的根源,也孕育着成功的种子。而我国玩具企业由于缺乏正确的危机处理机制,不能有效处理危机。(3)缺乏危机修复机制,不能有效修复危机。危机发生以后,玩具企业也采取了一些修复措施,虽然这对于恢复玩具企业的形象、信誉,促进销售有一定作用,但是玩具行业未来的营销安全依然没有保障。
四、整合营销战略在玩具企业自主品牌建设中的实施
在玩具企业实施整合营销,就是为了建立、维护和传播品牌,加强客户关系,而对品牌进行计划实施和监督的一系列营销工作。实施整合营销战略,实现企业从制造为核心向市场为核心的方向转变,可以使企业内外部的各种资源和要素通过整合产生协同效应,使企业逐步从加工制造转变成为设计、生产、营销和服务等为一体的新型企业。
(一)整合企业内部资源,打造企业整体形象
要打破玩具企业管理内耗等普遍性障碍,建立规则、标准,规范流程,提升效益,消除沟通的障碍,得到员工的认同和支持,就必须对企业内部营销资源进行规划整合。只有以整合营销为基础重整企业的营销和整体管理战略,才能使企业每个部门的每个成员和每个职能都负起沟通的责任,使企业发出的所有信息都起到加强企业形象的作用,并最终实现塑造独特的企业形象、创造最大的品牌价值这一整合营销的终级目标。玩具企业可以建立“整合营销中心”,协调与产品研发、企划公关、销售服务三大职能部门的工作,从整体上把握好市场和企业管理。通过部门整合将原先分离于数个部门中相互有关联的岗位和部门整合为一个职能部门,避免部门和岗位的重复设置及水平沟通障碍,整体减少企业经营软成本。
在完成内部资源整合和组织机构建设后,玩具企业管理者需要建立CIS系统。CIS (Corporate IdentitySystem,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是针对企业经营理念与精神文化,运用整体传达给企业内部与社会大众,并使其对企业产生一致的认同感或价值观,从而达到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促销产品或服务的设计系统。CIS是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它代表着信誉、产品质量、人员素质等。它富有个性的、独特的精神能准确地表达给所有利益相关者,使其产生一致的认同感与价值观,使企业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得到社会的接受和肯定。一些美式或日式卡通品牌的运作模式值得我们去借鉴。其卡通形象在上市前先制定出一套完整的Style-Guide(类似于企业视觉识别系统)。其中包括该卡通形象的标志、标准字体和颜色、人物设定以及应用许可条文等。这种规范、系统化的运作模式,有助于为后续延伸产品提供标准化依据,玩具企业应该重视系统的品牌规划而并非功利地以短期利润主导企业行为。
(二)整合营销传播手段,传播塑造鲜明一致的品牌形象
在实施营销传播过程中,要以消费者为中心实现高度的一体化营销。要求企业变单一传播手段为多种传播手段的综合,要坚持“一个观点,一个声音”的原则。玩具品牌应抓住消费者的感知品味和产品的特色,着重塑造品牌联想,提升消费者感知价值。同时必须在塑造品牌感知的基础上强化品牌的个性。对不同类型的细分市场进行科学的调查分析和评估,了解消费群对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的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进行品牌形象塑造。借助于个性的广告主题、广告语、差异化服务特点等,努力塑造良好的一致的品牌形象。日本三丽鸥公司对时下流行“可爱文化”的准确把握和形象成功塑造,使旗下的He1loKitty品牌成为一种消费文化符号。通过品牌形象许可授权模式发展卡通延伸产业,并通过网络娱乐模式进人主流文化。
玩具产品很容易受到人们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心理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只有与消费者建立长期一贯的联系才能及时发现和满足其需求。因此,在品牌传播中必须变单一传播手段为综合传播手段。一方面要将传播渠道本身的信息传递与不同渠道进行横向的浅层次的有机整合。注意整合使用各种载体,选择适合品牌传播的方式,达到最有效的传播影响力,让消费者能够通过不同的途径接触到的信息都是连贯的同一主题。另一方面进行纵向的深层次的整合,通过深层次的整合将品牌的美誉度和忠诚度培育起来,并加强传播这一品牌核心价值,使品牌的可接受程度最大化。
(三)将品牌建设扩展到价值链每一环节上,全面提升品牌附加值
玩具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是一个有机的服务链条,它包括设计、生产高质量的产品,通过有效传播让消费者认知该产品,搭建销售平台,为消费者提供咨询、运输、安装、维修等服务,回收顾客反馈等内容。因此,玩具企业在保持原有规模生产优势的基础上,可采取后向一体化策略,进行科技研发和产品创新,对产品进行细分与精耕细作,在上游打造自己的核心品类优势。也可采取前向一体化策略,对品牌进行创新培育,提供优质服务,在下游开拓出自己的市场分销网络。同时,还必须在技术、产品、营销方式、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这样企业借助为消费者提供的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形象价值,就可以逐步全面培养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全面提升品牌附加值。
(四)对渠道与终端进行规划、定位,掌控主流销售渠道
只有拥有自己的市场基础和渠道网络,才有可能对市场有控制力,才有可能拥有市场的溢价能力和主动权。选择好渠道商和渠道结构对于降低成本和增加价值具有决定性作用。目前,我国玩具企业必须有效地避免依靠单一市场的风险,紧紧抓住原有市场,及时关注新兴市场,积极拓宽玩具出口渠道。采用垂直分销渠道等模式,积极开拓国内市场。此外,企业可将自己的玩具产品按档次、产品特征、同类产品竞争程度、目标群体特征进行分类,制定出主流终端与辅助终端的终端群组合策略。企业应对自身渠道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品牌形象在与消费者接触的各个层面上是一致的、鲜明的。从利润空间和创新看,玩具企业应该更重视高端市场的占有和应用品牌许可授权的方式。高档玩具应重视高端渠道的建设,通过商场专柜、专卖店等形式销售产品。品牌许可授权这种商业运作模式在卡通玩具行业被普遍看好。一个品牌的拥有者将其品牌特征授权给其他产品或服务使用,不但能够发展多种延伸产品抢占多元化市场,也可以借机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完善企业营销安全管理体系,增强危机修复能力
我国著名营销安全专家李蔚教授在其提出的“营销安全三维结构模型”中指出,影响企业营销安全的要素包括环境、市场、战略、策略和运作等内外部要素,外部环境和市场的演变可能对营销安全构成威胁,内部要素的恶化可能形成企业营销安全的软肋。我国玩具企业近年来遭受的一系列营销危机和事故,要求企业必须完善自身的营销安全管理体系,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玩具企业应牢固树立危机意识,对于可能因质量、安全等问题而引发的产品危机,不仅要有足够的心理预防,还应多方分析其他企业的类似危机案例,总结并吸取教训。应在企业的信息收集管理系统基础上,建立健全危机预警机制、危机处理机制、危机修复机制。高度重视危机修复的准备工作,包括组织机构、人员培训、预案积累、危机演练等方面。
(六)实施与相关产业的战略联盟,推动玩具产业规模化、现代化
目前玩具产业在上下游连接带动游戏、纺织、化工、电子、动漫、影视、教育等20多个产业,它们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形成了硕大的“产业链”。这些天然的条件赋予了玩具产业与其他产业实施战略联盟的可能,以及提供向周边产业链延伸的条件,一旦发力,必将推动整个玩具业的发展。以迪斯尼公司为例,美式卡通将大众传媒的作用提到首位,卡通形象直接通过大众媒体接近消费者,随后根据其受欢迎程度,进一步将卡通形象大规模商品化。迪斯尼公司坚持“制造欢乐、销售欢乐”的品牌定位,采取创新模式,把卡通形象的制作流程变成一种特定模版,用现代工业流水线生产的方式,打造影视、出版、玩具、主题公园等环环相扣的家庭娱乐组合产业链,一步步将迪斯尼公司推向新的高峰。日本卡通则是将影视、出版和玩具、文具等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相互促进,构成一个良性循环的产业结构。这种拉长产业链的方式,提高了品牌的文化创新能力。
目前我国玩具生产企业有2万多家,玩具与教育结合无疑是玩具行业走出低迷的途径之一。蓝猫与伟易达结成战略联盟,成立了蓝猫教育玩具总汇。另外,与动漫的结合也是战略升级路径之一。目前全球动漫产业的产值近5 000亿美元,中国玩具业很有必要整合动漫业资源,优劣互补衍生出新产业。国内规模较大的玩具企业已开始介人动漫文化产业,现有奥飞、弊威、小白龙、广东佳奇等公司。因此,玩具业应当早日实施战略联盟,积极寻求“战略伙伴”,使产业之路越走越广阔。
[论文关键词]广西农产品 区域品牌 产业聚集 特色农产品
[论文摘要]农产品品牌建设已成为农产品生产和经营的重要手段。广西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特色农业资源,加速推进和实施广西农产品品牌建设,既是广西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历史选择,也是走广西农业向世界的必然趋势。
农业发展问题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根本问题。“十一五”时期,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显著提高。绝大多数农产品已从品种、数量短缺转为区域性和结构性过剩,消费方式也由纯粹的有形物质消费方式向通过物质消费追求精神享受的文化消费方式转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已经从价格竞争、质量竞争和服务竞争转向了品牌竞争。农产品销售难现象突出,增产不增收成为阻碍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农产品以价格参与国际竞争的时代将即过去,农产品品牌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品牌就是竞争力,农产品品牌建设已成为农产品生产和经营的重要手段,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是农产品实现市场价值的重要保证,是将传统农业改造为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
一、广西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意义
广西南临北部湾,东接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西南出海大通道贯穿其中,是中国与东盟多区域合作的重要交汇点,是中国与东盟之间唯一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也是中国唯一的具有沿海、沿江、沿边优势的少数民族自治区。随着中国东盟国际博览会会址永久落户南宁及以中国和东盟两大经济实体为依托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推进,环北部湾地区正在形成一个跨省区、跨世界的“环北部湾经济圈”。环北部湾经济圈被看成是中国沿海地区继环渤海湾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之后的新增长极。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广西成为大西南与外界经济联系的纽带,也将广西推向了大西南参与国际竞争的排头兵。2006年,广西将区域开放开发与国家战略利益紧密融合,提出“一轴两翼”的“M”型以及“两廊一圈”战略构思,在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全局的基础上搭建了更加有效参与多区域合作的战略平台,广西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多区域合作的开放大格局中。
广西是典型的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农业仍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农业基础薄弱。广西农业要走向世界,实现与国际接轨具有很大的挑战。广西具有适应亚热带植物生长的气候条件,农业资源丰富,农产品品种多、产量大:有全国有名的水果大省,广西素有“罗汉果故乡”之称;是全国重要的桑蚕生产基地,蚕茧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3;是全国最大的木薯种植基地,木薯面积、产量及木薯淀粉产量均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广西还是全国蔗糖大省,连续13年保持全国龙头地位,广西糖价的波动已直接影响到郑州蔗糖期货市场交易价格的变化。广西农产品出口逐年增长,2006年仅与越南贸易额就达15亿元,约占中越贸易总额的15%。
广西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特色农业资源无疑为广西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为广西发展外向型农业经济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但广西农业发展十分落后,农产品生产经营满足不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农产品供给结构和供给质量的新的需求。广西农村一家一户式的生产方式十分普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极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落后,缺乏龙头企业,农户间、企业间缺乏合作协同,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十分突出。广西农业产业化程度低严重削弱了农产品竞争能力,直接影响农产品供给和价格、品质的稳定性末叶极大地制约了广西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广西农产品品牌少,整体品牌竞争力不强,高知名度的品牌不多。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滞后直接影响到了广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市场的开拓,阻碍了广西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的发展。
品牌就是竞争力,加速推进和实施广西农产品品牌建设,既是广西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历史选择,也是走广西农业向世界、实现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趋势。农产品市场竞争水平的高低与农产品产地(区域)有密切关系,创建区域品牌是提升区域农产品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广西既要做农产品品牌,还要做具有广西特色的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国际化,使广西不仅仅是农业大省,还是农产品品牌大省,真正提高广西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二、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内涵
农产品品牌,是使用在农产品上,用以区别其他同类和类似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显著标记。农产品品牌是以农产品的产地、品种、质量等差异为基础,以商标、口号、包装、形象等为表现形式,帮助消费者识别农产品质量并形成购买偏好,传递农产品与竞争产品相区别的核心利益。农产品品牌也是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整合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等资源为自己的商品或服务所确定的具有个性特色和竞争优势,并能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名称和标志的组合,是消费者接受得到的对选购商品有支持作用的重要信息源。
品牌竞争是农产品竞争的主要方式,品牌竞争的核心体现在所塑造的品牌是否具强势、是否是名牌。农产品有品牌,但不一定是名牌。名牌是指在一定的行销区域内产品质量好、市场占有率高、信誉良好、经济效益显著的产品,是品牌做大做强后“质量、市场、效益”统一的结果,是一个集知名度和美誉度双高于一身的品牌。名牌一旦被创立则会在市场上产生一种张力和征服效应,反过来名牌的连锁效应会带动和推进更多的品牌成为名牌。名牌是强势品牌,名牌往往上升为区域品牌。区域品牌是指某个行政地理区域范围内形成的具有相当规模和较强生产能力、较高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的产业产品,形成以生产区域地址为名的品牌。区域品牌具有区域性和品牌效应两个内容。区域性是指品牌一般被限定在一个地区范围内,并带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品牌效应则指一个地方产业产品的主体和形象,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区域品牌既有一般品牌的特点,又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和强烈的个性;既代表特定的商品属性,又体现特定区域的价值感和文化。
农产品区域品牌是一个地域内农业生产经营者用的公共品牌的标志,它是以特定特色化、规模化的农产品的地域集聚为基础的。区域品牌还可以进一步分为某种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品牌、乡镇级区域品牌、县市级区域品牌、地市级区域品牌、省级区域品牌以及跨行政区域品牌等。农产品区域品牌更便于消费者获取识别效应,区别其它地区同类产品和服务。良好的区域品牌具有正向的外部性,能够产生“晕轮效益”,使区域内的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和产品获得美好的形象,更加容易获得市场的青睐。区域品牌具有产权模糊性和机会、利益共享的特点。区域品牌的这种公共特征决定了品牌的“集体”或“联合”意义,使得诸多分散的小规模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能够利用“区域品牌”,以及分享品牌带来的增值收益。
根据品牌的使用体态,区域品牌有实体品牌和虚拟品牌两种类型。实体区域品牌和虚拟区域品牌的区别在于是否能够注册、以及感觉上的具体和抽象两方面。农产品是具体、可以感触得到的,因此经过注册就成为了具有实体表现形式的实体品牌,实体农产品品牌能够直接区别不同农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产品,如“桂林三花酒”;区域名称经过注册成地理标志(区别特定原产地的标记)的均属于实体区域品牌。然而多数区域品牌是虚拟品牌,即是未经过或不能够注册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品牌,它仅仅是消费者对某一地域农产品的综合感受,如“广西龙眼”,虚拟区域品牌的形成是市场对该区域农产品品牌以及名牌接纳的结果,是真正意义上的“品牌”。虚拟区域品牌的培育更加具挑战性。无论是实体区域品牌,还是虚拟区域品牌,都是一个特定区域的共同品牌,是区域农产品的“代言人”。区域品牌一旦形成,则其同一性便决定了品牌的共创性和资源共享等特点,区域品牌为一个地域所共同拥有,这样便为地域农产品创“全国第一”、“世界闻名”等奠定了基础。区域品牌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特定区域(县、乡、市或省)的“脸面”、是一张经济名片。
三、广西农产品区域品牌创建对策
农产品区域品牌是实现农产品品牌经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农产品区域品牌,是现代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特色化、区域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区域品牌建设与区域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应充分挖掘广西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核心价值,做好产业聚集和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发展农产品产业带和优势产业区,促使广西资源优势和特有区域优势转变为农产品品牌的竞争优势。
首先,明确品牌定位,突显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核心价值。清晰的品牌定位才有品牌核心价值的稳定,区域品牌的定位要从本区域的实际出发,在区域文化底蕴的基础之上建立品牌定位。区域品牌,蕴含了具有地理特征、资源优势和悠久的人文历史渊源内涵,脱离了特定区域,产品的市场认知度及产品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因此要坚持独特性、优势性、创造性的原则,着力挖掘广西农业的独特资源和优势,挖掘广西地域品牌的文化内涵,使广西区域品牌既有区域和民族特色,又兼顾不同消费群体的文化背景和审美情趣,品牌建设更有针对性。广西可借东盟国际博览会东道主地位,通过举办如农博会、农产品贸易洽谈会、招商会等形式进行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宣传和推广;应充分发挥和利用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地飞歌”、“三月三”民歌节和“印象刘三姐”、“梦幻漓江”等平台实施农产品的整合营销。还可运用区域品牌及其包含的资本进行发展、延伸,结合产业和产品档次,突出广西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核心价值和“兼容性”,树立起良好的区域品牌形象,提升广西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其次,依托农业产业化,获取农产品品牌聚集效应。农业属于零散产业,单个农户或中小企业规模不利于区域品牌形象的树立,农业产业化是区域品牌创建的基础条件,农产品产业化经营能够满足品牌对农产品质量、规模和科技含量的市场要求。农产品产业化经营实际上是农产品产业链条的延伸,是“你无我有、你小我大、你劣我优”的资源整合。广西可通过发展产业链长、关联产业多的大型龙头企业,积极开展农产品产业化经营,提高聚集度,获取规模效应。如通过各种中介组织、或龙头企业将分散农户经营同市场需求联系起来,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形成生产和流通的各个主体有机结合、相互协作、共同发展机制。通过“农工商”联合,不仅有利于农产品的市场化运作,降低农户的风险程度,而且能够极大地提升农产品附加价值以及树立良好的区域品牌形象。
广西还应依托产业聚集获取农产品品牌聚集效应。农业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内,基于当地独特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特色人文环境,围绕某一主导产业的种植、养殖等大农业生产活动为基础,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组织、协会、科研院所等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高度集中,并形成产业强势竞争力的现象。从产业集群的聚集性和区域品牌的关系来看,产业集群的发展将使当地产生优势产业群,从而有利于区域品牌的形成。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共同构成了地区农产品产业竞争力,良好的区域品牌必然是以大量良好的企业强势品牌为基础的,强势企业品牌构筑和充实强势区域品牌。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的有效结合,既能表现地方名特农产品的统一形象,又能突出企业产品的个性和特点,两者相互促进、交互发展。
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也是实施农业产业化、创建农产品区域品牌的重要条件。要建立农产品区域品牌就要有规模大品质高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特别是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广西应以农产品“区域品牌”为介质,通过对农产品产业链的整合,形成“虚拟营销组织”,使处于分散状态下的生产者、经营者实现集中,从而使广西区内“农户、基地、企业”获取聚集规模经济效应,增加集聚系统内产业对产品的有效供给,从根本上增强广西农产品及其产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再次,发展特色农产品,化差异、稀缺为区域品牌优势。品牌建设可促进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规模种植基地建设和专业化生产,反过来,特色农产品、农产品基地建设促进农产品市场价值的提升,是农产品产业化形成与发展的核心。广西应努力瞄准市场需求和消费热点,依据农产品资源优势,有针对性地重点抓优质新兴优势产业的发展,并推动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如广西桂北地区的罗汉果种植区,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近九成。积极发展名、特、优、新等精品农产品,实现农业由数量扩张型增长转变到质量优化型增长。发展特色农产品可从农产品基地抓起,要树立“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意识。在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打破地区、县、乡镇行政区划分界限,充分发挥特色农产品的绿色环保性、保健性、特色性和廉价劳动力带来的低价位等比较优势,把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整合区域资源,实行优化布局,进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区域化战略布局,推动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促进区域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特色经济的形成。
确立广西农产品品牌特色,塑造品牌形象,充分发挥特色农产品的特色优势,化差异、稀缺为区域品牌优势。一方面以现有品牌企业带动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另一方面以地域传统名优农产品和特有文化为基础注册商标,形成区域品牌,避免众多农户分散注册带来的品牌“窜货”;加大广西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力度,提升了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如广西“田阳香芒”等3个产品获得原产地证明商标,“容县沙田柚”等6个产品获得原产地域产品标志称号,灵山等23个县(乡、镇)被评为中国特产之乡,有力地推动了广西品牌农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品牌已不再是简单的标识或信号,区域品牌的效应与区域市场经济有着互为表里、互为中介、互相融通的关系。农产品品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制定科学的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规划,要结合当地农产品竞争力和资源现状,把特色农产品基地、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区域品牌建设结合在一起,并将区域品牌发展规划纳入到广西区域发展战略中。目前广西农产品品牌建设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品牌文化的国际融合性、区域内整体的整合营销能力、品牌资产及其增值、品牌管理组织及其制度等问题,如何加强农产品区域品牌管理,如何进一步整合区域优势资源,加强农产品自主创新等将成为广西品牌建设中的新课题。
[摘 要] 在会计市场的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要走内涵建设与发展之路。文章从品牌的内涵、品牌建设的战略意义以及品牌建设的途径三个方面对会计师事务所建设与发展提出了若干思考。
[关键词] 会计师事务所 建设 发展 品牌战略
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多年中得到了飞速发展,特别是自1998年会计师事务所脱钩改制以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会计市场的不断扩大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等,注册会计师行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事务所的规模和效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入世后会计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面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会计师事务所必须造势而为,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出自己的品牌,以品牌来赢得国内市场、占领国际市场。本文拟从会计师事务所品牌的内涵、品牌建设的战略意义以及建设的途径三个方面略陈管见。
一、会计师事务所品牌的内涵
品牌的定义很多,按传统定义是指企业给自己的产品规定的商业名称,通常由文字、标记、符号、图案和颜色等要素组合而成。根据《Random House英语大词典》中的解释:“品牌是代表某一种产品或服务的广为人知的名称” (杜纳.E.科耐普) 。由此可知,品牌首先是一种广为人知的名称,这表明并不是任何名称都可以称之为品牌。由名称转变为品牌的必要条件就是要求广为人知,也就是说,一种成为品牌的名称在某一范围内是为人熟知的;其次,品牌具有代表性,当提及到某一品牌时,人们会立即想到该品牌所代表的一种商品或服务,即品牌在认知上具有一种替代作用;再次,品牌是一种潜在的资源,具有可开发性;最后,品牌不但可以代表某一商品,同样它可以代表一种服务。在我国,人们对商品的品牌意识比较强,而对服务的品牌意识则相对较弱。会计服务领域就是其中一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第二条规定:“注册会计师是依法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并接受委托从事审计和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的执业人员。”第三条规定:“注册会计师执行业务,应当加入会计师事务所。”这就是说,会计师事务所所提供的审计、会计咨询、会计服务等业务属于服务的范畴,但与一般服务相比又有其特殊性,表现为其工作的专业性、职业的风险性和竞争的国际性。尤其是竞争所面临的不仅仅是来自于国内同行的竞争,而是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已经成为WTO的成员,根据世贸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之规定,我国的许多服务贸易领域将向国外开放,其中,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将成为国外会计公司的争夺对象。如世界著名的国际会计公司,它们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技术优势、先进的管理等将会更多地在我国许多大中城市设立相应机构、布设网点,抢占中国的会计市场,其他国外会计公司也将会紧跟其后。因此,在会计市场的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要生存、要发展,必须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依靠品牌赢得市场。在各行各业都在注重品牌运营的形势下,会计师事务所品牌建设显得更为迫切。世界著名的品牌策略大师大卫•奥格威曾对其作过深刻的描述: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品牌的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广告方式的无形总和。品牌同时也是因消费者对其使用的印象,以及自身的经验所界定(周朝琦、侯龙文)。鉴于此,我们认为,会计师事务所的品牌是内部控制、职业道德、执业水平和事务所文化等方面综合凝结的一种象征。
其实无论是商品的品牌运营还是服务的品牌运营,我国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之间都有差距。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差距有日益缩小的趋势,但是还依然存在。会计师事务所品牌的差距就更明显,国际著名的“四大”会计公司利用其品牌不但在国际会计市场上占主导地位,而且在我国的会计市场上占有相当大的份额。我们认为,“四大”的品牌在这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叶韶勋),这好比某一知名品牌的商品在市场上很畅销,占了重要的市场份额一样。“四大”会计公司的品牌所表现出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秀的员工素质、先进的执业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专业化的服务和庞大的公司规模等使其无论是在国际会计市场还是在国内会计市场的竞争中都占有优势。
二、会计师事务所品牌建设的战略意义
一个成功的品牌是一个好的产品、服务、人或地方,使购买者或使用者获得相关的或独特的最能满足他们需要的价值和附加值。而且,它的成功源于面对竞争者能够继续保持这些附加价值(周朝琦、侯龙文)。会计事务所的品牌对于会计事务所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好的品牌是事务所拥有的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能够给其带来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很高的经济收益。我们认为,加强会计事务所的品牌建设具有以下几点战略意义:
(一) 加强品牌建设是事务所创造较高收益的源泉
一个成功的品牌能给企业带来超额收益,会计师事务所所提供的审计、会计咨询和会计服务业务均属有偿服务的范畴,并且必须以恪守独立、客观、公正为基本原则。根据商品的品牌内涵,我们认为,会计师事务所的品牌是内部控制、职业道德、执业水平和事务所文化等方面综合凝结的外在表现,是一种象征。事务所收益的高低,能否占有更大份额的会计市场,取决于注册会计师执业水平、职业道德、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等因素。因此,提高会计师事务所品牌的社会认可度,就能使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水平、职业道德等得到认可,从而提高会计事务所的收益。收益的提高具体表现在:(1)通过事务所品牌的感召力占领更大的会计市场“份额”;(2)与一般服务相类似,品牌能增加事务所提供与其他事务所同等服务所获取的“附加值”。
(二) 加强品牌建设有利于会计师事务所在竞争中赢得优势
我国加入WTO后,会计市场进一步开放,一些国际著名的会计公司进入我国,与国内的事务所争夺市场,使得会计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在竞争中,获取比其他同行高的收益是赢得胜利的关键。会计事务所通过品牌建设,使自己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其实,这两者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品牌能使事务所在竞争中赢得优势,获取高额的收益,在事务所占有优势,争取到更大市场份额的同时又能够促进品牌的推广并提高其社会的认可度。两者相辅相成,共同进步。
(三) 加强品牌建设有利于提高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整体形象
品牌作为会计师事务所执业水平等的外在表现(象征),起到了“窗口”作用,加强品牌建设,在使事务所品牌的社会认可度提高的同时,也能够使事务所的社会形象得到改变,以使经历一系列上市公司信息造假案后日益下降的注册会计师的社会形象有所提升。品牌是文化的载体,事务所品牌所代表的独立、客观、公正的诚信文化将随着事务所品牌建设的成功而深入人心。我们认为,一旦全行业加强品牌建设,在不久的将来,注册会计师不再仅仅是一门职业的名称,作为行业品牌,他还象征着诚信文化,从而提高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社会形象。
(四)加强品牌建设有利于解决竞标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最近几年,审计委托人以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的方式选择会计师事务所的现象日益增多,会计师事务所也日益重视通过投标方式承接审计业务。这虽然能够降低审计费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计师事务所在投标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投标价格往往压得很低,甚至低于审计成本,不仅导致审计质量下降和会计市场恶性竞争,而且也损失行业形象。主要原因就是“审计服务与其他商品和服务不同,其最终产品通常是标准格式的审计报告,审计委托人无法判断审计质量。”我们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将隐含在标准格式的审计报告中的审计过程借助一种可比较的介质进行转化。使不同的审计过程之间具有可比性。而品牌作为事务所执业水平、质量控制、职业道德等的象征,就能够担当起介质的角色,因为,审计过程是以执业水平、职业道德、质量控制、事务所文化底蕴等为基础的。借助品牌这一“介质”,就不再单纯从审计报价来决定中标的结果,而是同时考虑审计报价和品牌。这样就能从一定程度上促进压价等恶性竞争问题的解决。
三、会计师事务所品牌建设的途径
意识到事务所品牌的巨大作用后,我们就应该在品牌建设上下工夫。《职业道德准则》规定,“会计师事务所不得在电台、电视台、报纸杂志等新闻媒介上直接或间接地做诋毁同业或自我夸张、内容虚假、容易引起误解的广告,也不能向委托单位或其他组织散发具有上述倾向的函件。”《注册会计师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注册会计师不得对其能力进行广告宣传以招揽业务。”《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要求,会计师事务所不得利用新闻媒体对其能力进行广告宣传。从上述相关规定可知,会计师事务所品牌建设不同于一般企业,不能通过广告的宣传来提高社会认可度。因此,目前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的品牌建设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品牌建设的基础: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的文化建设
品牌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品牌的灵魂,是凝结在品牌上的企业精华(周朝琦、侯龙文)。会计师事务所品牌建设离不开事务所的文化建设。品牌的成功需要一定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的支撑,事务所通过文化建设,可以丰富品牌的文化内涵、增强事务所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将恪守独立、客观、公允的执业原则,将诚信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融入到品牌中去。这样的品牌不但易于为社会所接受,也更能够显示出经久不衰的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会计师事务所的文化建设也是培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团队精神的基础。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传统的管理方法与手段已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文化与人文管理悄然兴起,成为管理的新模式。人文管理模式强调在管理中要以人为本,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会计师事务所是一个智力群体,发起人、出资人乃至全体从业人员之间的协作至关重要,这决定着整个事务所能否不断壮大、健康发展。事务所既然是一个智力群体,就应该让其自由组合,让那些真正志同道合、有事业心的人默契配合,这样的事务所才有亲和力和凝聚力,才有活力和发展前途。
(二) 品牌建设的关键:提高执业水平,加强员工综合素质教育
质量是品牌的生命。会计师事务所应坚持“质量第一”的办所方针,把质量意识、风险意识、服务意识等贯穿于事务所执业的全过程。无论是审计服务,还是会计咨询,抑或是其他会计服务,从业人员的执业水平和职业道德影响着服务质量的高低。因此,提高执业水平,加强员工的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员工的职业道德就成为了事务所品牌建设的关键。
而要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执业队伍,会计师事务所必须要以战略眼光重视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加大教育投入。为此,一方面要强化注册会计师的后续教育,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准;另一方面要注重建立人才的培养引进机制,努力提高执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 品牌建设的延伸:注重理论研究,形成事务所的品牌特色。
理论来自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注册会计师从事会计实务工作,必须以会计理论作指导,才能提高执业水平。与此同时,注册会计师在从事实务工作的过程中又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把这些经验再抽象为理论,又能更好的指导今后的工作。鼓励事务所从业人员从事理论研究,形成的理论成果不但能提高执业水平,通过在一些学术刊物上的公开发表,还可以提高事务所的知名度,形成事务所的业务特色和理论特色,从而能形成事务所的品牌特色。
当然,事务所品牌建设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如通过聘请一些著名的专家、学者为事务所的高级顾问,不但可以解决执业中出现的问题,而且可以提高事务所的知名度和权威性,使得事务所的品牌树立比较迅速;另外,寻求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也能够促进事务所品牌的建设。只有会计师事务所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根据自身的环境而制定符合自己的品牌发展之路,这才是非常科学的途径。
品牌的树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要求立竿见影,“四大”品牌的创立也是经过百年的积累。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松懈,要想跟国际上的著名会计公司竞争,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树立品牌意识,努力打造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名牌。品牌是与卓越的执业质量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信誉联系在一起的,创品牌是一条漫长的探索道路,是不断学习和进步的结果。只有放弃短期行为,面向未来,不断努力,才能打造出我国的名牌事务所,为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走向世界奠定基础。
摘 要 近年来我国为了促进会计职业实现全面、持续、健康的发展,积极推进了人才培养战略、准则趋同战略和做大做强战略,并逐步取得了成效。但是随着审计风险的不断扩大,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受损逐渐成了公认的该行业的系统风险。所以,如何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诚信意识和品牌意识是现阶段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战略”实施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品牌 诚信 做大做强
一、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实施“诚信品牌”战略的必要性
1、品牌建设有利于会计师事务所独立性的加强和审计质量的提升
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主要是合伙制和有限责任制两种,均需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和依法纳税。其业务不同于其他企业,对外提供的不是有实体的产品,而是服务,且该服务也不同于提供服务或劳务的其他企业,既不能通过包装来提升其盈利能力,也不能对外宣传自己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所以,会计师事务所的“产品”盈利弹性较小,只能靠过硬的服务质量来提高委托人和使用人的信赖。理论上的品牌是企业产品、文化和个性等的集合,代表一个企业的全部,但实践上的品牌是消费者对产品、文化、企业实力等的认知印象,是企业所有或某一部分在消费者心中的投影。而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业务在委托人,尤其是投资者心中的真正投影就是可信赖程度的高低。所以,在目前整个社会诚信严重缺失的情形下,从事签证业务的审计更应是“以诚吸客,以信悦客”,只有会计师事务所以诚信品牌建设为目标,才能有意识地、自觉地遵守独立性,才能做到客观和公正,促使企业加强审计质量控制,提高审计质量和降低审计风险,逐渐实现会计师事务所的大和强。
2、诚信品牌的建设有利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降低和行业声誉的维护
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原则是“独立、客观、公正”,其中独立性在一百多年以来一直是注册会计审计的本质和灵魂。但是,理论上的会计师事务所与委托人间的委托关系与实际中的委托关系有很大的差异,实际中的审计独立性受到很大的损害,这种受损源于独立审计的制度安排[1]。在目前尚未建立解决审计独立性受损的新制度框架的情形下,我国各事务所为了面对国际知名事务所的竞争,就必须想办法自身突出重围,另辟新径。尤其是近年来上市公司的审计风险在日益扩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诚信也受到很大的威胁,上市公司的审计风险具有特殊性,不只体现于审计主体法律责任的重大,关键会波及整个行业的声誉[2]。所以,为了降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审计风险,增强人们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诚信,维护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声誉,会计师事务所要走诚信品牌建设。
二、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现状分析
1、从审计市场的集中程度来分析
我国在2002、2003年以业务收入为指标计算的审计市场CR4分别为14.94%和16.21%,CR10分别为19.03%和20.19%[3]。在2003年有证券、期货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72家,上市公司1290家,其中“四大”审计客户数占上市公司总数的比例仅为6.12%,而美国在2001年向SEC(证券交易所)呈报审计报告的公众公司大约有15000家,约有700家事务所审计公众公司,其中“四大”拥有的公众公司客户高约70%,另外88家会计师事务所拥有20%的客户,其他600多家事务所仅占有10%的公众公司的客户,在2002年高达80%[1]。这一比例在意大利和日本是80%,在荷兰是90%,而在伦敦最大的100家上市公司全部都由“四大”审计。由此可见,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业务集中度并不高,是个分散的市场、买方市场、竞争激烈的市场,当然也是一个独立性容易受损、诚信容易出现危机的市场。
2、从事务所业务收入和CPA的数量变化情况来分析(表2-1)
截至2006年4月30日,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达5639家,注册会计师6.98万人,具有证券、期货审计资格的事务所73家,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约1380家。我国1992年允许外资在华设立会计事务所以来,现形成普华永道、毕马威华振、德勤华永和安永华明“四大”所和14家分所的格局,外资事务所的数量并不多,但瓜分了很大一块业务市场,如2004年度全行业业务收入达到138亿元,其中百强事务所的业务收入达约71亿元,四大约32.2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51%和23%,四大的业务收入占百强所的45%。究其原因,主要是2001年银广夏、郑百文等事件的爆发,使国内资事务所的诚信一路走低且出现危机;相关部门给予了外资事务所超国民待遇,如上市公司IPO、再融资时的“补充审计”,以及贷款公司的信用审计等[4];外资事务所的审计收费高。除此之外,从表2-1中可看出,一方面自2002年以来外资事务所业务收入的增长远远高于内资事务所,由此可见内资事务所2001年造成的诚信缺失带来的损失是多么惨重;另一方面外资事务所CPA的增长呈现负增长,但是外资事务所的人才扩张十分迅猛,说明外资事务所的人才战略主要集中于事务所整体素质的提高,更加注重员工的团队精神和企业文化的融合,并非仅仅于业务素质的提高,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2005年的科龙造假和普华永道被责令整改。
综上所述,基于外资事务所诚信的被置疑和整个审计市场竞争的加剧,我国内资事务所面临一定的机遇和挑战。
三、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诚信品牌的建设
诚信品牌是会计师事务所的主流文化,需要企业全体工作人员的认可和配合,不仅要求每个员工在思想上有清晰的认知,得到足够的重视,而且要求每个员工在行动上要予以具体落实,从一点一滴做起。会计师事务所在进行诚信品牌建设时,将诚信作为对外服务的宗旨,品牌建设作为追求的目标。但是,诚信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事先制定品牌建设规划。
诚信品牌的定位:品牌定位就是将品牌在潜在顾客的心目中定一个恰当的位置,是整个品牌化运作的基础,从品牌的发展阶段来看,属于品牌导入阶段。会计事务所的品牌定位很清晰,就是诚信。证券市场是信息市场,信息披露是否及时、准确,信息披露的全面性是建立公众对证券市场的信心基础,而会计师事务所的诚信会震慑上市公司的造假和增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所以,诚信不仅要作为事务所的战略目标去实施,而且要成为事务所的经营理念去灌输。
诚信品牌的形象塑造:品牌形象包括产品形象和企业形象。会计师事务所会随被审计对象一样会成为“公众公司”,相对于业务收入这个关键指标来说,声誉、诚信对事务所来说更加重要,所以首先应注重维护产品形象,提高审计报告的可信赖程度。在企业形象中,最重要的是业务收入增长和CPA增长,只追求业务的增长而忽视CPA增长很容易出现审计失败,为了保证事务所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同步提升,还可以广纳高学历的相关专业人士,同时遵循用人规则“有才无德不用,有德无才可用,有德有才重用”。而业务收入的增长除稳定原有客户外,还可以通过晋升有证券、期货审计资格的行列来承接大客户、通过合伙制形式进行事务所间的自愿联合、重组等方式来进行。
诚信品牌的扩张:品牌效应产生且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可以考虑品牌的扩张,在品牌的扩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过快扩张带来的危险,主要是大而不强的危险。品牌扩张有业务扩张和规模扩张。此时的规模扩张不同于品牌形象塑造中仅靠业务收入增长和CPA增长而带来的规模的扩大,而是要进行规模扩张的战略规划,这适合于已有证券审计资格的73家事务所。一方面中注协在“做大做强”战略的指引下成立专门的评估委员会,对全国5639家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审计档案的调阅、审计现场的亲临等方式,实地考察其内部治理、质量控制等的运行状况,并展开全面评估,旨在通过一套严格的评估体系来提高事务所达标的门槛,迫使中小型事务所自动寻求合作伙伴,实现合伙或重组;另一方面大型事务经过缜密地调查、考察后,通过建立分所等方式吸收、合并中小型事务所,从而拓展国内、海外市场。业务扩张主要是拓展资产评估业务、税收筹划业务和会计服务业务等,但一定要注意保持审计业务的独立性。
除此之外,在以上品牌形象塑造和诚信品牌扩张过程中还要依靠内部质量控制进行品牌的自我维护,对大多数客户保持谨慎的,对个别客户尤其是财务状况不佳保持警惕。当事务所陷入法律诉讼案件时,还需聘请专业律师进行法律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