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0 05:25:00
序论:在您撰写经济类毕业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摘要:毕业论文是对大学生四年专业学习的一次综合检验。它判断经济类专业毕业生是否具备了以下技能:用于解决经济问题的逻辑思维;从数据中进行观察和推断;运用良好的笔头写作和口头表达来阐述思想。毕业论文不但不应取消,而且应从选题、过程、写作及答辩等环节,进一步完善论文指导工作。其中,选题环节除学生自选和教师指定外增加双向互动式选题;过程指导重视文献阅读和实地调查;写作环节突出现作范式和逻辑思维;答辩环节实行回避制和匿名制。
关键词:选题;过程指导;写作指导
自参加工作以来,笔者每年都会参与经济类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和答辩工作。总的感受是,只有三成左右的学生论文写得比较令人满意,另外七成左右的学生论文写得不令人满意,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主要问题表现为:从学生方面看,一些学生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态度不认真,不愿意投入时间,只是从网上复制、粘贴和拼凑,勉强糊弄一篇论文,敷衍了事,空耗指导教师的精力;从指导教师方面看,一些教师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存在把关不严和混工作量的现象。这两方面原因共同导致了许多高校在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和答辩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放水”现象。针对上述现象,近些年来,国内教育界出现一股声音,认为本科毕业论文创新有限,空耗师生的时间,应该取消毕业论文。笔者认为,这种看法片面而短视。毕业论文具有一定的考察难度,是对大学生四年专业学习的一个综合检验。就经济类专业而言,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主要是检验通过四年经济学的学习,毕业生们是否具备了用于解决经济问题的逻辑思维;是否掌握了相关经济理论和方法,并能够从数据中进行观察和推断;是否能够运用引人入胜的笔头写作和口头表达来阐述思想。因此,毕业论文不但不应取消,而且应该采取措施加以完善。指导教师应尽力与学生一起合作,争取每个学生都能做出一篇好的论文。学生撰写的毕业论文不够理想,除了学生对自己的论文不负责以及指导教师不尽心以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师生对毕业论文所涉及到的科学研究、写作技巧以及指导方法等存在认识不足。本文将就教师指导毕业论文和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谈一谈笔者十年来的认识和感悟,借此机会,抛砖引玉,以便更好地推动毕业论文指导工作。虽然本文分析的主要对象是经济类专业,但是对其他社会科学专业也会有所启发。由于目前许多省属高校采用毕业论文(设计)智能管理系统,因而本文将按照该系统管理的流程:选题、过程和答辩,探讨毕业论文指导工作。
一、选题指导
每年大约11~12月份,高校便会布置大四学生毕业论文任务,若干学生会被分配给系里指定的教师。学生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指导教师,商讨选题事宜。对于师生来说,选题非常重要。如果选题目正确,则后续工作比较容易开展,而如果选题不当,则后期学生可能面临写不下去或写不好的困境,甚至不得不因此重新换题。教务处和各个二级教学单位对此项工作也很重视,会检查学生的选题,一些高校为了强化选题论证,甚至要求进行开题答辩。毕业论文选题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学生自选,另一种是教师指定。学生自选是一种“自下而上”地选择论文题目,这种方式给予学生充分的选题自主权,尊重学生的兴趣和意愿。这种选题方式虽然暂时省掉了指导教师的麻烦,但是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学生囿于知识和经验,对选题缺乏必要的鉴别能力,选题缺乏理论和实践价值,而且容易造成学生之间选题重复或与往届重复。另外,学生选出的题目五花八门,一些选题明显超出指导教师的指导范围,导致教师难以跟踪和指导学生后续研究和写作。教师指定是一种“自上而下”地选择论文题目。指导教师结合自身所承担的科研项目、研究方向以及研究热点,给学生指定题目。由于指导教师长期从事科研工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科研经验,具有较强的学术鉴别力,因而指定的题目往往学术或应用价值较高。但是,这种“命题式”作文有时不一定符合学生自身的兴趣和特长,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研究积极性。上述两种选题方式各有优劣。不同的学生适用不同的选题方式。除上述两种方式以外,笔者认为,还存在第三种选题方式,即指导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选题。比如,指导教师或者由几个教师组成的团队根据团队科研情况,向学生提供一组选题“菜单”,学生在此基础上凭借兴趣自由选择题目。这种选题方式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结合,是师生互动式的。指导教师既不强行指定题目,也不完全放任学生选题不管。它给予了学生一定的自主权,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选题在教师科研领域范围之内,指导教师有能力实际指导,并且师生可以组成研究团队。部分教师认为,本科生水平低,不具备科研能力和经验,因而不愿意将学生纳入自身的科研活动中。笔者认为,将学生吸收到科研活动中,充当教师的研究助手,一方面学生通过“真刀实枪”地参与科研活动,锻炼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协助完成社会调查和数据录入,有助于节省教师宝贵的时间,教师可以腾出时间从事更重要的科研工作。在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过程中,学生对课题的建议有时也会给教师带来意想不到的灵感。因此,第三种选题方式对师生是互利的,也有助于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大目标。在毕业论文选题方面,教学管理部门通常要求学生选题时应遵循“宜小不宜大”原则。“宜小不宜大”原则在实践中如何把握呢?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教学管理部门要求学生的论文题目名称中不出现“中国**”这样的大字眼,选题要定位于解决某个地区或者行业的经济问题。但是,笔者认为,这种理解方式存在偏差,比如,“**市产业结构优化问题与对策研究”和“国外对华反倾销对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的影响”这两个题目孰大孰小呢?显然,前一个题目实际并不小,后一个题目实际并不大。选题的关键是寻找恰当的科学命题,不应仅仅以地理和产业为界。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如何选择利用资源的学问,研究议题涵盖范围广泛,既可以是农村、农业和农民方面的经济问题,也可以是城市、工商业和工人方面的经济问题。教师在指导学生选题时,应注意把握三个原则:一是评估学生是否有能力完成所选择的题目,能否搜集到必要的资料数据;二是尊重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克服毕业论文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三是适当结合学生未来的工作事业发展方向,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二、过程指导
在题目确定以后,许多学生仍然不知道该研究什么,怎么开展研究,缺乏研究思路,甚至于一些基本概念都搞不清楚,更谈不上凝练出科学命题。在学生研究和撰写过程中,指导教师需要及时地给予学生指点,必要时还需“手把手地”教。首先,指导学生阅读现有文献。大量阅读研究领域内国内外优秀文献,是开展科研工作的一项必要任务[1]。阅读优秀的、经典的文献,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果放任学生参考质量低劣的网络材料,则容易导致学生论文呈现"garbagein,garbageout"状态。指导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图书馆的纸质或电子资源,如何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挑选出与课题研究最相关的三五篇文献。指导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向学生推荐与课题相关的优秀文献。然后,学生精读这些重要文献。文献阅读是一个“批判性或挑战性阅读(criticalreading)”过程。它不仅要求学生知道一篇文献的主要观点,而且要了解背后所依赖的假定条件和逻辑关系,能够指出文献存在的问题,并思考如何进一步改进,等等。文献阅读不仅仅是浏览,还应学会做阅读笔记。其次,鼓励学生深入基层,实地调查。经济学是经世济民的学问,与社会经济生活紧密联系。学生坐在宿舍冥思苦想,不知如何下笔时,不如深入基层,实地调查,从现实中寻找有价值的问题。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科院的周立三院士曾讲过,没有到过的地方,不要写文章。通过调研,有助于学生了解基层面临的真实经济问题,获得感性认识。指导教师要为学生深入基层调研积极创造机会和条件。在指导学生实地调查时,要尽量避免走马观花,道听途说,一定要实际到现场看,跟当事人聊,倾听受访对象的陈述,重视跟“懂行”的基层人士交流,因为他们提供的信息往往更有价值。将调查中搜集的相关资料数据,带回学校研究。最后,在做毕业论文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学习新的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经济类专业科学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2]。理论研究主要是利用数学或文字语言进行演绎推理,给出经济体中几个关键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经验研究则通过统计和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收集数据,归纳或检验有关经济理论的推论或假说是否成立。目前,学生按照“现状、问题和对策”三步骤来研究和撰写的比较常见。严格意义上讲,这种研究范式属于传统的对策研究,不属于现论和经验研究范畴。这种对策研究想要做得好,需要一定的功底,需要对经济问题有透彻的了解,通过入木三分的刻画,准确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拿捏住问题的“七寸”。但是,大多数学生还达不到这个水平。今后应鼓励学生采用现代的研究范式,进行理论和经验研究。由于纯粹的理论研究相对比较困难,不是大多数学生的努力方向,因而鼓励学生尝试经验研究是一个较好的选择。根据笔者的指导经验,虽然经验研究刚开始时比较困难,需要学生自学相关经济理论和定量方法,花时间搜集和整理数据,比较繁琐和辛苦,但是一旦获得正确的结果,那么后续的论文撰写就会比较容易。相比之下,一些学生选择对策研究或理论研究,到后面常常感觉到写不下去。
三、写作指导
每个学生刚开始时都不太清楚如何撰写规范的毕业论文,不知道论文的基本结构,缺乏必要的写作技巧。指导老师可将往届的优秀毕业论文提供给学生翻阅,帮助学生明确毕业论文的写作规范和格式。通常,现代规范的经济类专业毕业论文结构包括引言、文献综述、理论分析、实证分析、结论以及参考文献等。引言部分介绍研究背景,交代为什么要研究该题目,引出研究意义,以及点出主要观点。文献综述是现代学术研究的规范要求,突出该课题研究在现有研究领域中占据的位置。理论分析部分说明课题研究依旧的理论框架,构建有关经济变量的逻辑体系,给出有待检验的推论假说。实证分析部分交代研究所使用的模型、数据来源、估计结果及其经济意义解释。最后是结论部分,总结全文,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毕业论文写作的表述方式包括文字、数据图表和数学模型等。不同方法各有其优点和缺点。目前,多数学生习惯于文字表述。实际上,一些理论观点最好借助直观的数据图表或抽象的数学模型来阐述,因为这样会更形象、更简洁。许多学生没有掌握制作精美的统计图表,以支撑文章观点,有的文章中即使有图表,也没能够进行详尽科学的说明;同时,缺乏抽象思维能力,不能够灵活地运用数学语言来表达经济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写作包括完成初稿和最终定稿两个阶段。在学生撰写初稿时,教师应鼓励学生一鼓作气写下去,着重构建出文章的逻辑体系,不必过多地关注词藻修辞。撰写初稿时,宜尽量多写,以备修改时删减。指导教师在辅导学生论文初稿修改时,重点是查看论文的框架是否合理,思路是否清晰,逻辑是否严谨,有没有明显的漏洞。在定稿阶段,指导教师则要适当地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水平,语言要尽可能地简单、准确地表达,句与句之间要有语义的逻辑联系,力争做到通顺、规范。
四、结论与建议
毕业论文是对学生的一次综合锻炼。指导教师应对学生严格要求。指导教师严肃态度,学生才会端正思想,认真学习和研究课题内容,最终完成一篇合格的毕业论文,为大学四年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通过毕业论文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经济学思想理论、技术方法和写作表达,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为了更好地指导毕业论文工作,结合工作中的体会,笔者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师生之间要定期或不定期保持沟通。指导教师应鼓励学生带着问题来找自己讨论,并平等地对待学生。由于大四学生外出找工作或者到就业单位实习,经常不在学校,因而指导教师可建立论文指导QQ群,这样既方便师生之间的交流,一些共性的问题也可及时地向所有学生指出,有助于提高指导效率。第二,指导教师要帮助学生协调好找工作和做论文之间的关系。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是毕业生的头等大事,也是学校工作的重点。指导教师在论文指导过程中,要关心学生找工作的情况,指导学生协调好找工作和做论文的时间安排,努力做到工作就业和毕业论文两不耽误。第三,指导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一方面,不能拿硕士博士或自己搞科研的高标准来要求每一个毕业生。毕竟现在学生找工作的压力非常大,时间比较紧。对于省属普通院校而言,本科毕业论文不一定要有多大创新,但一定要求学生把所研究的问题讲清楚。另一方面,也不应认为本科生水平低,不可能做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因而疏于指导,放任自流,导致最后论文漏洞百出,学生什么东西也没学到。指导老师要耐心地指导每一个学生,也许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第四,论文答辩环节尽可能实行回避制和匿名制。在以往的毕业论文答辩中,出现过由于答辩委员对学生论文提出较为尖锐的意见而导致同事关系紧张的情况,或者参加答辩的教师因为学生的指导教师是学院领导而不好意思就论文提意见。一个比较好的办法是实行答辩环节回避制和匿名制,即分组答辩时指导教师不参加其学生答辩,同时,要求学生上交的论文隐去指导教师的姓名。据笔者了解,目前绝大多数院校实行了答辩回避制,但是匿名制执行得不够。通过匿名制,答辩委员可以不必顾忌同事或领导的人情关系,大胆、实事求是地就每篇学生论文指出其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修改完善的建议,有助于提高论文质量。
作者:张旭青 单位: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一、经济类本科毕业论文的特点
1、选题范围宽且时效性强。经济类毕业论文选题宽泛,涉及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既有需要深入探讨的理论问题,更有许多亟须解决的实践问题,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热点问题。并且,由于经济形势时常变化,热点也在随时切换,因此,经济类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有很强的时效性。宽泛的选题范围给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选题带来了一定困难,一是形成了本科学生知识面有限与选题所需要解决问题宽泛而多样的矛盾,学生所选择的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往往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很难解决的;二是热点问题都是涉及面广的问题,如选题较大则本科毕业论文解决不了,如选题较小则由于所掌握的知识深度不够而深入不下去。三是选题时效性的特点要求学生平时对经济信息有所跟踪。
2、论文多为应用性论文。由于受学生理论水平的限制,绝大多数的毕业论文都是对实际经济问题的应用研究,理论研究的论文很少。在笔者近10年的论文指导过程中,选择经济理论进行研究的学生不到5%。应用性强的论文对学生写作要求相对较高,一是要求学生抓住经济现象的本质,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实证的分析能力,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二是要求学生对所分析实际经济问题的结论上升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层次;三是要求学生对经济现象的分析寻求理论支撑,在所学理论的框架和范畴下分析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3、方法实证性多。应用性强的论文决定了其分析方法的实证性要求。分析方法的实证性就是要用现实的数据和案例来分析经济现象,揭示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即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得出经济现象的原因和解决措施,为上升到规范分析打下可证实的基础,这是学习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典型分析过程。方法实证性多要求:一要掌握主要调研和分析方法,分析方法掌握不熟练往往不能准确地揭示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二要搜集较为翔实的数据,数据要求系统性、权威性和代表性;三要正确说明数据分析结果的经济含义和政策含义,这是实证分析的最后落脚点。
4、撰写规范性严。经济类毕业论文应用性强和实证方法多的特点要求论文的撰写十分规范。一是从结构上来看对经济现象的分析要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架构和写作架构,三者缺一不可;二是理论支撑和现实问题分析要融合,即现实问题的分析要有理论支撑,理论分析也要以现实问题为对象;三是要求数据和引证科学合理,数据除符合系统性、权威性和代表性要求外,获取第一手数据显得格外重要。
5、论文撰写过程难以有效控制。经济类本科毕业论文多数无须实验,而是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而且这一过程多在学生临近毕业的实习阶段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时间与其求职、考研、出国等规划发生冲突,难以兼顾招聘、备考和毕业论文之间的关系。指导老师只能通过“遥控”对学生进行指导,其效果大打折扣。
二、经济类本科毕业论文易出现的问题
1、论文选题不够科学、合理。文科类的本科论文指导老师较难获得科研课题,且由于本科生的理论功底不够,本科生中只有很少人参加导师课题的研究。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均以老师指定范围或自拟为主,因此选题时常存在不够科学合理之处。据笔者多年指导本科论文的经验,主要表现在:一是选题过大过空,如“论中美经贸关系”;二是选题不符合学术论文要求,如“近期中国股市走势分析”;三是选题只考虑个人兴趣而不考虑与自己所学专业的相关性,能培养和检验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和综合利用的能力。
2、论文缺少严谨性。部分论文泛泛而谈,缺乏实证基础,材料不能支撑论文的观点,论证不充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少必要的数据和例证,论点多来自自己凭空臆想;二是数据和例证的选取不恰当,只是简单罗列和堆砌,不能很好地支撑论文观点;三是数据不系统,系列数据采集较少或缺失较多,不能真实反映经济现象的本质。
3、论文格式不规范。毕业论文属于学术论文,应具备学术文体的一般特征,主要内容包括:题目、作者、提纲、摘要、关键词、正文和参考文献几个部分。学生态度不端正,加之论文主体是拼凑而成,毕业论文的格式混乱。如:结构不合理、论述重复、字号不统一、错字病句百出、图表不规范、文理不通、参考文献引用不规范。其中,参考文献引用不规范是比较普遍和比较严重的问题。
4、论文内容抄袭、拼凑现象较为严重。当前学生可获得资料来源很多,如往届毕业论文、专用学术期刊网、学校的图书馆、院系的资料室。特别是对于经济类而言,网络上的财经类文章更是多如牛毛。这使得部分学生在写作时采取拷贝加粘贴的方法,用几天的时间就能完成学校规定用10周时间完成的毕业论文,更有甚者直接在一些专门从事“”的业务网站上购买论文。学生自创性论文比例逐年降低。
三、提高经济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造成经济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即有学生自身方面的,如对毕业论文撰写缺乏重视、自身水平所限等等;也有来自学校方面的,如毕业论文规章制度安排不尽合理、指导老师时间精力有限等等。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笔者的多年经验,就如何提高经济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确保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提出以下对策:
1、提高对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对毕业论文的认识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前提。学校管理层、教师和学生都要认识到毕业论文是高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独立的实践教学环节,它与其他教学环节彼此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它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具有不可替代性。同时,它也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四年所学知识的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是提高学生科研训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2、推行科研导师制。学生在临近毕业时面对求职、考研、出国等规划的多重压力,时间仓促,不太可能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做好毕业论文。为此,可推行导师科研导师制。即导师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社会实践等科研活动,科研导师制以科研为纽带,通过让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而且学生可以提前进入毕业论文的准备阶段,如搜集跟踪资料、确立选题方向等。这样既可以发现和培养学生自身的专业领域兴趣,为后期毕业论文撰写打下基础。
3、出台具体的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操作规范和奖惩措施。学校管理层应出台具体的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激励措施和操作规范,调动指导老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使指导老师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中去。对于优秀毕业论文撰写者的指导老师给予奖励,而对于质量欠佳的毕业论文撰写者的指导老师给予适度惩罚。奖惩措施同样适用于学生。特别是对于抄袭问题而言,应制定相关的规定,对于检测出来的抄袭论文要有严厉的惩罚措施,使得学生不敢轻易抄袭。如同当前我国治理酒驾一样,严厉的惩罚措施使得驾驶员不敢以身试法。
4、指导老师对毕业论文写作进行过程管理。指导老师应将过程管理思想用于毕业论文指导中,对学生论文创作进行全程指导与管理,努力使得学生在论文写作中得到培养和锻炼,进而保证论文的质量达到要求。鉴于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的惯例,论文指导分为选题、拟定提纲、论文初稿修改、论文终稿修改几个步骤。指导老师应在每个环节进行管理和指导,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有机结合、集成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毕业论文质量过程控制图见图1。
作者:何锋 涂圣华 单位: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近几年来,经济类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现象比较明显,比如论点不新颖、抄袭痕迹明显、格式不规范、结构不合理等,主要原因是论文选题不合理、学生没有掌握论文撰写方法与技巧、论文指导与写作过程的管理制度流于形式或缺失,以及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形同虚设等。要提高论文质量,不仅要思想上重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结合自己兴趣点来选题,院系要适时开设论文写作课程并且完善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同时,高校管理部门也应该建立并完善相关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毕业论文 选题 质量评价体系 论文写作课程 保障措施
毕业论文写作是本科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主要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笔者每年都要指导经济类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但近几年来,毕业生的论文质量出现了明显下滑的问题。因此,本文试图分析经济类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及保障措施。
一、经济类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主要表现
经济类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下滑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论点不新颖,抄袭痕迹明显。由于网络上各种现成的经济类论文、已有研究成果、文献资料非常多,很多学生就采取敷衍、应付的态度,一味复制粘贴已有的材料,将别人的成果据为己有,自然也就不能对所研究的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提出新颖、有创新的论点了。第二,论文格式不规范,结构不合理。从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到论文中的摘要、目录、引言、结论和参考文献,大部分高校都有专门的格式要求和写作规范,但是大部分学生都对论文这些格式要求不甚清楚,以至于毕业论文的格式普遍存在不规范的现象。更重要的是,在写作过程中,一些学生的论文结构不合理、逻辑关系混乱,这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二、经济类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主要原因
从笔者近十多年来的论文指导实践来看,经济类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下滑主要还是与选题、论文撰写方法、论文写作过程管理以及论文质量评价有关。
(一)选题不合理
选题是毕业论文撰写的第一环节,选题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论文写作能否顺利进行以及论文的质量。论文选题不合理主要表现为:第一,选题太大、太小或太老。比如,有的选题为“中国产业发展问题研究”,题目太大,只能泛泛而论,无法深入研究;有的选题为“××县农业产业结构问题研究”,题目又太小,数据资料的搜集会有一定的难度;有的选题过于陈旧,比如“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现成的文献资料非常多,学生就随便抄抄了事。第二,学生对选题不感兴趣。有些高校基本上都是采取指导老师命题、学生选题的方式来确定选题,学生对拿到手的选题没有兴趣,对论文写作自然没兴趣。
(二)学生没有掌握论文撰写方法与技巧
整个论文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完成的内容主要包括文献综述、论文提纲、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之前就应该了解这几个内容各自的涵义以及写作的方法。但从笔者的指导实践来看,绝大多数学生根本不了解这些内容,更不知道如何安排论文结构、如何撰写论文。因此,在指导论文期间,指导老师就不得不花费很大精力来讲解这些内容。
(三)论文指导与写作过程的管理制度流于形式或缺失
许多高校为加强论文质量管理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在实践中执行起来不够严格,一些制度又处于缺失的状态。一是指导老师指导学生的数量、指导次数等规定执行不到位。为了保证论文的质量,高校一般都会明文限定每位老师指导学生的人数以及每周指导学生的次数。但由于近几年来学生人数多、老师人数相对较少,结果一些老师指导学生人数甚至超过了限制人数的一倍多。再者,指导老师由于还要承担繁重的教学、科研等任务,指导论文精力有限,不可避免地出现论文指导次数不达标的现象;二是约束制度缺失,毕业生对论文写作不认真、不重视。论文写作期间,正是学生忙于应聘、实习的时候,再加上学生总觉得指导老师和学校不会为难他们,论文写好写坏最终都能顺利通过,这就造成许多学生经常缺席论文指导,有些学生甚至只是在答辩前的半个月或一个星期内突击复制抄袭论文,其论文的质量自然很低。
(四)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形同虚设
论文质量评价是检验论文合格与否的最后一关,但是一些高校的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形同虚设:第一,学校只抓论文重复率。论文重复率由学校来组织检查,一般重复率不超过30%就算过关,准予进入论文评阅阶段;第二,评分比例失调。一般是由指导老师、评阅老师和答辩组共同评定论文的成绩,各部分成绩占有一定的规定比例。如某高校的经济类专业学生论文总评成绩中,指导老师评阅成绩占50%,评阅老师评阅成绩占20%,答辩组评阅成绩占30%。一般,只要指导老师评阅成绩高于90分,即便评阅老师和答辩组评30分,该学生论文也能及格。在这样的论文质量评价体系下,极易造成几个严重的问题:一是学生一味追求降低重复率,通过各种攻略来处理论文,结果论文中的句子、专业术语被改得一塌糊涂,严重影响了论文的质量;二是指导老师不想因论文成绩影响学生答辩甚至毕业,从而违心地给实际很差的论文评了高分;评阅老师又碍于情面和不想得罪同事的心理,从而也违心地评了及格分,答辩组也是这样。这样的评价体系,结果就使得一些质量很差的论文通过了评阅,并最终通过了答辩。
三、提高经济类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及保障措施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提高经济类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
(一)思想上要重视
从学校、院系到指导老师,要把毕业论文写作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对毕业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强化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从思想上端正态度,高度重视。
(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点来选题
在选题问题上,笔者认为可以变被动选题为主动选题。一是专业课老师在授课时可以引导学生选择课程中感兴趣的问题进一步查阅资料,提前了解感兴趣的问题;二是学生在平时要广泛阅读专业书刊,关注理论与实践的前沿问题,及时发现感兴趣的问题;三是学生要经常参加社会实践及进行专业实习,了解所学专业中的实际问题;四是院系可以定期举办本专业专题讲座,向学生介绍当前热点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的热情。这样,学生在大四时就可以根据平时积累的专业知识和兴趣点来进行主动选题了。
(三)适时开设论文写作课程
毕业论文撰写方法与技巧属于经济类专业学生的共性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在选题之前给学生开设一门论文写作课程,通过集中授课让学生了解与论文写作相关的问题,比如文献综述的写法、文献资料的搜集渠道、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流程和学校的各项相关制度规定;比如论文框架结构安排等等,强化学生对毕业论文撰写方法和技巧的认识。开设这样的课程,有利于指导老师在后期的论文指导过程中更多地关注每个学生论文中的具体个性问题,也有利于提高论文指导的效率,进而有利于提高学生论文的质量。
(四)完善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
第一,降低指导老师评阅成绩所占的比例。比如降到30%,这样可以降低由于指导老师评分过高使很差的论文过关的概率。第二,匿名评阅,并且增加同一篇论文的评阅老师数目。比如同一篇论文,由指导老师之外的另外5位老师对论文进行评阅,评分在60分以上的视为同意参加答辩。在这一环节,可以规定必须至少一半以上的评阅老师同意答辩,该生论文才能够进入答辩程序。第三,提高评阅老师评阅成绩所占比例。比如,将评阅老师的评分提高为40%。因为评阅环节评分人数最多,也是比较公正的一个环节,应该相应提高评阅成绩所占的比例。第四,所有评阅环节均在教务系统内匿名进行,论文的最终总评成绩由教务系统来自动生成。通过完善论文质量评价体系,既可以提高论文评阅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又可以尽量避免出现因怕得罪同事而违心打高分的现象,同时还可以倒逼指导老师和学生更加重视论文的指导和写作,从而提高论文的质量。
(五)管理部门应建立并完善相关的保障措施
为进一步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高校管理部门的相关保障措施也必须到位。第一,教务系统必须先进科学。比如,在评阅阶段,学生的姓名和专业班级信息、指导老师的信息等必须能够自动隐去,以保障论文评阅的客观性。再比如,教务系统必须能够自动生成学生论文的最终成绩,所有资料可以在线打印,并直接存档。第二,制定适当的奖惩制度。比如,在论文评阅阶段,对符合条件能够进入答辩环节的论文按数量和质量对指导老师进行物质奖励,同时也要对不能进入答辩环节的论文指导老师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比如减少工作量等;对优秀论文的指导老师给予更有利的奖励。通过这样的奖惩制度来促使指导老师认真负责地指导论文写作。第三,严格论文指导中的过程管理。学校应安排专人严查学生每周参与论文指导的次数,一周一查,少于规定参与指导次数的,直接取消参加论文答辩的资格。第四,简化论文指导过程中的文件管理程序。一些院校制定了严格的过程文件管理程序,对包括开题报告、外文翻译、论文格式、导师评语、领导签字、院系盖章等在内的各种复杂的文件都制定了严格的要求。这样的管理,使师生们疲于按要求填写、修改各种文件,严重分散了指导老师和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不利于提高论文本身的质量。
摘要:就业问题事关学生、学校和社会的发展,独立学院作为新建的地方民办本科院校,其就业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对社会的服务功能,通过对独立学院经济类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可为毕业生就业、学校教育的调整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独立学院;经济类;就业
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就业质量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独立学院招生规模大、人才培养多,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只鲜活力量,随着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发展,对就业情况适时进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有效地作出调整,激活教育对社会经济的服务功能。
一、云南省独立学院发展简介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别办学形式,自上世纪90年代末在江浙一带创办以来,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截止2015年,云南省7所独立学院学生人数接近9万人,占云南省高校总人数的十分之一。7所独立学院中,5所院校设有经济类专业,学生人数占比不小。就整体而言,云南省独立学院发展迅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现面临着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型的需要。
二、云南省某独立学院经济类毕业生就业现状
该学院是一所文理兼容并蓄的综合类院校,在校生人数超过万人,目前经济类学生占全部在校学生的三分之一。从毕业生信息来看,2014届全校毕业生人数2504人,经济类毕业生599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3%;2015届毕业生人数3523人,经济类毕业生767人,占比为22%;2016届毕业生3130人,经济类毕业生697人,占比为22%。根据经济学院近两年的就业情况统计和就业情况跟踪调查,学生的就业情况如表1所示:
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此独立学院经济类毕业生就业具有以下特点:
1、就业规模增长快速,就业质量稳步发展。通过表1我们可以看出,毕业生人数2015年比2014年增长了28%。各类型机构单位的就业人数均逐年增加,最终的签约率随之增长,反映出就业质量稳步发展。
2、自主创业人数增多,但总体比例较低。2014年,599名毕业生中有4人选择自主创业,占总人数的1%,而767名2015届毕业生中有15人选择自主创业,比例为2%,从简单的数据来看,自主创业人数每年有增加,但与规模庞大的毕业生队伍相比,数量仍显渺小。
3、毕业生的就业定位合理,能结合自身实际理性选择就业岗位。从毕业生就业去向来看,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占比平均为15.5%,自主创业占1.5%,民企占76.4%。但从和学生的座谈和调研得知,尽管大多数学生家长倾向于让学生就职于“编制”内单位或大型国企,但独立学院毕业生表示,凭自身情况,他们更喜欢选择灵活性强,发展潜力大的民营企业,可更全面锻炼提升自己的能力。
4、毕业生的就业紧迫感增强。从未签约的学生来看,只有不到1%的毕业生没有找到接受单位,或是还未开始找工作,这说明学生的就业紧迫感强,都希望在离校前能敲定工作。
三、云南省独立学院经济类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根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主持的“中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与预测”课题的研究划分标准,正式签约率在30%―50%,表明毕业生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就业有一定困难,甚至可能产生就业危机;灵活就业率在50%―70%之间,表示灵活就业已有一定的困难。这些数据综合分析反映出目前我省经济类毕业生的就业存在着以下问题:
1、经济类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大。纵观近几年经济类专业的招生及报到情况,在生源萎缩和经济形势发展不明朗的背景下,经济类学生的入学人数仍然保持着正增长,这也能预计未来学生就业的压力。
2、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中小规模的非国有单位,可能存在隐性失业。虽然在中小规模的非国有单位工作具有灵活性和发展性的优势,但由于这些企业缺乏政府政策的支持,会存在因户籍政策限制、人事费用较高、就业成本增加、企业用工成本提高、劳动保障制度不健全、用工制度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到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的就业吸引力。调查显示在中小规模的非国有单位任职的学生中有47.4%的学生在工作头三年内会频繁换换单位,换工作。
3、自主创业的空间仍有待拓展。尽管学生的就业紧迫感增强,但学生的自主创业的意识仍然不够,这一方面跟学生的传统择业观有关,但也可能反映了政府、学校的就业指导宣讲不够或者就业平台搭建不充分。
四、云南省独立学院经济类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对策
1、建立健全社会公共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援助。教育、人事、劳动保障部门各自所属的人才(力)市场要加强合作,在网络联盟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实现就业信息资源共享,对高校毕业生免费开展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和就业推荐服务,强化对高校毕业生的公共就业服务,以解决日益紧张的就业形势。
2、政府、学校联手,开设创业培训,鼓励学生创业。扩大就业,应该在挖掘自主创业等方面下功夫。目前,政府应从完善和落实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从简政放权、减免税收等政策方面引导和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拓宽就业渠道;学校则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训,将创业教育和培训纳入学校教育教学体系,让学生在校期间了解并掌握创业理论及技能,熟悉取得经营资格程序和筹措资金渠道,经营经验和原则,并鼓励学生实际操作。使每个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具有创业意识,具备创业技能,并懂得创业风险
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目前一部分学生在就业问题上仍存在“等、靠、要”的被动型就业观念,盲目追求大城市、高工资,就业期望值较高,不愿到基层就业等陈旧观念影响着毕业生顺利就业。学校应加强学生的就业观念教育,提高毕业生的自我就业能力。(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摘 要:以计量经济学等为核心课程的经济类本科生培养机制下,量化研究在经济类研究中越来越普遍,但量化研究需要大量数据的支撑。为实现本科生量化研究能力的培养,同时提升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需要开设经济类专业院校构建教学用数据支持平台,为教学服务。
关键词:经济类专业;量化研究;数据支持平台
当前经济类学生的培养体系中,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以数量研究为特征的学科成为了核心课程。经济类本科生不仅需具备良好的经济学专业知识,还需具备一定的量化研究能力。而在量化研究能力的培养过程中,确实地使用当前经济运行的实际数据进行分析是必要的。为了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环境,建立为经济类专业的数据动脚平台就成为必然之选。
一、数据支持平台概念
所谓的数据支持平台是指为学生提供可获得教学和研究的相关经济数据的软件和硬件的集合,具体可设计包括:数据采集实验室;数据分析实验室;数据库(数据建设实验室)等。数据支持平台是一个集成平台,可作为整个经济类专业开设学院的基础平台。
二、数据支持平台建设的重要性
数据是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支撑,这一点对经济学科尤其重要。
首先,由于科研基础的薄弱和信息获得的滞后性,公开的二手数据目前科研工作价值逐渐降低。收集获得第一手数据值得重视,基于自身一手数据的论文有绝对的竞争力。数据支持平台可以提升整个经济类院校教师的科研水平。
其次,学生参与数据收集、数据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无疑提升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学生对自身感兴趣的经济、社会问题,以及发生在身边的现象收集数据,加深对社会问题的理解。同时在问卷中,与受访者联系,有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社交沟通能力,不但使重要的社会实践,而且增强学生就业和就业后的社会适应能力。
再次,可作为经济学院的对外合作的一个窗口。
三、数据支持平台内容设计
1、定位
数据支持平台应当作为经济类相关专业通用的数据平台,成为特色实践和特色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应当为教师提供教学和研究所需的数据,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学习和研究的数据支持。
2、服务对象
数据支持平台的对象包括了服务主体的服务内容。其中服务主体主要是为校内外教师和学生提供服务,服务内容包括了校内外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学生的科研以及社会实践、与统计和计量经济学等相关课程相衔接的实验和实践、此外还可以考虑对校内开放,有偿接受其他文科学院学生科研,为其他学院教师科研有偿服务;接受学校委托进行师德学风、学校建设、大学生生活、就业等等调查;向社会开放,接受企事业、地方政府、咨询机构、社会公益组织等等委托为其调查。
3、调查功能
数据支持平台的调查功能可以包括多个方面,具体而言:
(1)市场调查:主要针对产品品牌知名度、市场渗透率和市场占有率,居民消费观念、消费习惯和生活形态,媒体覆盖率接触率和广告到达率等。主要委托对象是工商企业、媒体单位和研究机构。
(2)社情民意调查:主要包括居民对市政建设、环境治理、治安情况以及就业、教育、住房现状的评价。此类调查主要由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委托。
(3)行业行风调查:包括政策透明度、办事程序和办事效率以及办事人员工作态度等。主要服务对象为党政纠风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和大型企业集团,如工商、税务、公安、银行、电信等。
(4)社会热点问题、分配问题、公共服务评价调查等
(5)网络调查。这是这个数据支持平台发展的方向之一。从前瞻性角度来说,随因特网发展和电脑普及,网络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网络是最大的受众媒体,网络调查将是统计调查未来发展方向。私密性、敏感的、设计人文生活的热点话题、包括政治统计都会在网络进行。因此个数据支持平台必须能开展网络调查。
四、数据支持平台技术模块设想
数据支持平台可包括:数据采集实验室;数据分析实验室;数据库(数据建设实验室)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
1、数据采集实验室
数据采集方式可包括包括传统的问卷调查和电脑辅助调查两种。具体而言,传统的问卷调查的问题设计是电脑辅助调查的基础,因此应与保留,作为辅助调查手段。电脑辅助调查模块要集成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系统CATI和计算机辅助人员访问CAPI(Computer Assisted Personal Interviewing)。具有高智能的问卷评价体系,以及可以与通行数据库对接。CATI系统通常的工作形式是:访员坐在计算机前,面对屏幕上的问卷,向通话另一端的被访者读出问题,并将被访者回答的结果通过鼠标或键盘记录到计算机中去;督导在另一台计算机前借助局域网和电话交换机的辅助对整个访问工作进行现场监控。CAPI系统通常的工作形式是:问卷由计算机管理与呈现,被访者回答的结果被访问员(或被访者)通过鼠标、键盘、手写笔或触摸屏等直接记录入计算机内。访问结束,数据通过互联网、邮寄或无线网等方式传送到中央服务器。汇总后的数据无需做太多整理便可直接用于统计分析。
CATI和CAPI都有现成的技术和成套软件。CAPI是发展趋势,因此我们这个模块选择集成CATI功能的CAPI系统,因此需要新购置电脑中有一部分是移动电脑,承载面访功能。
2、数据库(数据建设实验室)
对于一些收据如就业、教育、住房等需要定期、长期、连续调查收集,这样经过很多届学生、多年的积累,可以汇集成自有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可以支持教师的科研创新团队,同时可以对外出售、租用、转让,因此必须加强数据库的建设。
3、数据分析实验室
数据分析实验室主要包括了建立可考虑有已有的计量分析平台、由学院前期购进SPSS完成。
综上所述,为提高经济类本科教学的质量,提升相关专业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水平,特别是培养经济类本科生的量化研究能力,构建数据支持平台是具有必要性的。通过数据采集实验室、数据分析实验室和数据库三方面的建设,为教师和学生全面提供了教学和研究所需的数据支撑,并且还可为学校内外的其他教学和研究单位提供服务。因此建立数据支持平台具有现实的意义。
【摘 要】目前中国人才市场的就业情况反馈来看,高校在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方面尚未做出预期的贡献,课堂教学改革受到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无法为社会提供所需要的人才,所以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由于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与之对应的经济类专业课堂教育改革也就存在着紧迫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高校;经济专业;课堂改革
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交相辉映之下,急需深化经济类专业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动创新性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这是摆在所有高校教职人员面前需要重视的问题。
一、目前高校经济类专业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的高等教育机构经济类专业课堂教学的现实情况来看,虽然部分学校都设有特色累的教学方法或者教学计划,但是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问题。譬如:教学目标依然是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课程设置不科学,导向性不明确,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不明显,无法体现出经济类专业应有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同时,由于学科特性决定了大部分教材和课堂教学目标都以严格的学科体系为重点,理论课时间较多,没有让学生感觉到课堂所授内容与实际经济生活之间的联系;实践课程过少,或与现实生活脱节。已有的实践课程也与理论课程缺乏串联性。
二、高校经济类专业课堂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法
就经济类专业的课堂教学来说,其课程覆盖的半径大,内容涉及面较多、成体系的内容较为繁杂,而经济类专业的课堂教学又有着与其他专业教学所不同的特点和自身要求,需要按照实际情况来制定适合经济类专业教学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第一、经济类课程教学必须能够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并且与学生的日常社会实践相结合。由于经济学专业的课堂教学承担着培养大学生经济常识理论体系、奠定专业素养以及为未来就业实践提供专业支持的重要任务,又承担着协助学生形成基本经济学思维以及专业入门的敲门砖。所以说除了教师需要发挥自身能力尽力的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大纲,同时也需要学生发挥自身的能动性,配合教师进行课程教学工作。大学教育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能够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充分发散大学生的思维,同时向学生授予专业化的引导和培养,所以说从这个意义上,向学生传递完整的经济学体系是没有必要的。因此,经济学类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必须非常强调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学习的结合,使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之前,就养成良好的自我学习与积极思考的习惯。
第二,在进行经济类专业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把握教学重点,点、线、面三结合。根据经济类专业课程的特点,课堂教学不可能也不必要向学生系统完整地介绍各门课程的知识。对于工具类课程以外的大多数经济学类专业基础课程,如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经济学原理类课程,以及财政学、货币银行学、经济法等经济运行与管理类课程来说,就需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既要向学生展示该学科的突出特点以及重点问题,又要勾画出本学科的发展主线。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要关注宏观主体,又要关注微观,具体到点,使得课程与实践能够较好的结合。至于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工具类课程,除了突出学科发展的主线,向学生揭示出学科大貌,使得学生掌握经济类学专业学习、研究中迫切需要的、最新的操作工具、并十分注重所学工具的实战演练,是这类课程教学最基本的方式与方法。
第三,经济类学科的课堂教学,必须在授课方式和方法上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学科的进步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既要兼容并包,广泛吸纳相关学科的有用材料,紧跟时展的潮流,将不同的学科融汇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目前,各学科的课堂教学都处于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之中,也涌现出了一大批新颖、有效,能够被学生接受,又具有较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启发式、研讨式等教学方式与案例法、演练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刚刚取代了传统的课堂灌输与导读方式,并形成了以学生为主,教师进行引导的全面的教学互动理念,这些变化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和调整的需要。当前高等教育机构正在树立的以人为本,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就需要教学机构和人员能够根据不同人才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材料,在同一的课堂教学的前提下,有能够制定出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个性化教学手段,这是对于经济累课堂教学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要求。所以说,高校经济类课堂教学改革,绝对不是单纯的改变教学方法,用新的替代旧的,而是需要吸收先进经验,通过大量的实践和借鉴学习中来最终形成适合本专业基础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第四、高校经济类专业的课堂改革,需要根据当前教育技术的发展进行改变,结合新技术和新思维。当前社会处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阶段,并且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培养国家未来人才的高等教育机构,代表着新事物发展的最前沿,理所当然的应该成为信息技术的受益者和接收者。所以说,在当前的高校经济类专业的课堂改革过程中,就需要最大限度的使用当前的信息技术成就,借助互联网和多媒体的多种特性,不断的推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化教学,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接受课程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氛围。这是一种趋势,也是必须要进行改革的重点所在,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学改革,在下一步必须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不仅是各大高校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经济类专业的课堂改革需要尽快解决的课题。
总而言之,高校经济类专业的课堂改革,需要基于对本学科教学内容和理念高度理解的前提之下。要先准确定位、明确课程设置、内容调整,对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改变,并不打折扣的进行贯彻和落实;同时,还需要与相关的学校、相关的学科进行共享和借鉴,相关的改革工作才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
摘 要:《刑法修正案(八)》在2011年5月1日开始实施,在这次修改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规定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将不会再判处死刑,我国死刑罪名将由68个减至55个,我们国家虽然仍然具有死刑制度,但是却在废除死刑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当然死刑的设置以及废除,是与当前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个人的价值观、伦理观、道德关系等相互作用的产物,随着当前人权发展,以及现代文明的发展,死刑本质上不道德、残忍以及对预防犯罪作用不大的一面逐渐被人们意识到,死刑并不可能从根本上预防犯罪,死刑的废除是一个逐渐消亡的过程,在我们国家已经逐步展开。力求从经济犯罪的死刑废除的理论争议、适用状况,以及死刑废除原因、制度建设等方面逐步剖析当前为什么应当废除死刑,特别是对经济类犯罪的死刑废除的紧迫性。
关键词:死刑废除;经济类犯罪;刑法修正案(八)
贝卡利亚在其著作《论犯罪与刑法》中第一次提出废除和限制死刑,直到2013年的今天死刑存废之争仍在继续。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已有117个国家在法律上或事实上废除了死刑[1],自1990年起,平均每年有3个国家废除死刑。我国的香港、澳门也已废除死刑。现在美国的一些州及日本仍执行死刑,其他发达国家均已废除死刑,我们国家的《刑法修正案(八)》也将死刑的适用制度进行了限制,规定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将不会再判处死刑,我国死刑罪名将由68个减至55个。这是《刑法修正案(八)》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项修改,也从侧面反映了我们国家的立法机关在部分犯罪领域,特别是经济类犯罪中对死刑废除制度的认可。同时为进一步严格控制和慎用死刑,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把死刑核准权收归最高人民法院,《刑法修正案(八)》又减少13个死刑罪名,占中国刑法死刑罪名的近五分之一,应该说,我们国家在死刑废除制度上又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一、经济类犯罪中死刑废止之理论探讨与死刑废除的原因
目前全球117个国家废除死刑制度,只剩下78个国家依然保留死刑制度,我们国家是这78个保留死刑制度的国家之一,死刑存废越来越多地与这个国家的人权发展水平、法制发展状况,以及社会文明程度联系紧密,成为一个国家的重要的人权、法制以及文明程度的重要评判标准。作为刑事法律制度中重要的经济类犯罪,是198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中首次提出经济犯罪一词,经济犯罪是指在商品经济的运行领域中,为谋取不法利益,违反国家法律规定,严重侵犯国家管理制度、破坏社会经济秩序,依照刑法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2]。在我们国家经济类犯罪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一类是我国刑法分则第三章规定的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另一类是我国刑法分则第五章规定的侵犯财产罪,以及刑法分则规定的侵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犯罪,如制造及贩卖假药罪、贿赂罪,也属于经济犯罪的范畴。
经济类犯罪中死刑制度的适用也一直存在争论,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死刑立法过多,以及我国的死刑司法状况也令人担忧,死刑制度的弊端也日益显现,我国刑法的基本精神体现着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因此一些学者以及实务专家建议,中国应当通过完善的刑事立法和司法的方式努力减少和限制死刑的适用,笔者认为死刑作为最严厉的刑法,其积极意义在于预防功能,但是作为预防犯罪分子再犯罪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死刑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除了死刑以外使用长期的隔离或者流放也可以预防犯罪分子再犯罪。作为经济类的犯罪,我国刑法分则也规定了很多种,其中第140条至第149条中规定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生产、销售假药罪等规定中我们可以看到,经济类犯罪判处死刑不仅要求造成的损失达到一定的数额,并且要求情节特别严重,可见在经济类犯罪中,数额的认定并不是适用死刑的唯一标准。并且在我们国家规定的单位犯罪中,对单位基本都是判处罚金,对直接责任人除处以的刑罚,在单位犯罪中也没有适用死刑。然而无论是单位犯罪或者是自然人犯罪,讲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作为一种拟制的人,在刑法面前却没有做到相应的平等,并不是不能将单位注销、解散,而是因为单位有可能涉及很多善良的人的利益,法律为了从整理利益出发,为了保护那些无辜人的利益而没有对单位适用死刑。那么我们分析一下,如果一个应当判处死刑的人,将其处以死刑可以减轻被害人及其亲属的痛苦吗?一个判处死刑的人的死亡可以震慑其他人防止他们再犯相同类型的罪行吗?
死刑其实对于犯罪并没有足够的威慑力。首先,我们可以从犯罪的根源去看待这个问题,犯罪是一个综合产物,是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个人的价值观、伦理观、道德关系、家庭关系综合的相互作用的产物,其实是一种社会根源。作为一种社会根源,死刑当然不可能根除犯罪的社会根源。中国清末伟大的法律改革家和法学家沈家本曾经提出:“苟不能化其心,而专任刑罚,民失义方,动罹刑纲,求世休和,焉可得哉?”沈家本在研究明朝历史后提出了很多观点,其中之一就是指出朱元璋严峻刑罚而收效甚微,指出:“上之人不知本原之务,而徒欲下之人不为,非也。于是重其刑诛谓可止奸而禁暴,究之奸能止乎?暴能禁乎?朝治而幕犯,暮治而晨亦如之,尸未移而人为继踵,治愈重而犯愈多”,“见重刑之无效,治世之道当探其源也”。沈家本得出的结论是:“化民之道,固在政教,不在刑威也。”[3]其实通俗点说,就是预防犯罪不在于刑法的轻重,要预防犯罪其本源还在于社会的综合治理。比如,在《刑法修正案(八)》公布之前,我们国家对于经济类犯罪一直实行严厉打击,一旦查出,严惩不贷,甚至大量适用死刑,如广东省汕尾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00年9月22日以(2000)汕中法刑初字第63号刑事判决一次就对卓振沅等7人伪造货币案判处了死刑(此案后经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对卓振沅等七人执行死刑)[4],这只是前几年金融类犯罪案件之一,观察前几年的集资诈骗罪、票据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等判处死刑的案例也时有所闻,但是那几年,中国金融犯罪案件却大量增加,这表明虽然我们国家对金融类犯罪规定了死刑,但是其威慑力却是十分有限的,这也为《刑法修正案(八)》减少13个死刑罪名埋下伏笔,其中就包括票据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等一些金融类犯罪。
其次,刑法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在我们国家过失类犯罪不适用死刑,在我们国家故意犯罪中才有死刑适用的问题。然而我们所奉行的是不知法不免责,然而在当今的中国国情中,以及受到长期的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在我国很多落后愚昧的地方,很多犯罪人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确实违反法律规定。当一个人在正常状态下,无法了解法律的时候,无法认识到自己的行为违法时候,是否应当对其进行一定的减免,而不能一刀切地适用死刑。可以适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刑罚。又如,《刑法》第19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理论界的说法是因为这类人的接受教育的可能性远远低于正常人,所以不同于正常人,他们低于常人的部分可能正是对于行为违法性的认识或者是罪与非罪的认识。因此,为了体现法律的公平与正义,对于因为一定客观原因而导致的违法性认识错误,进而实施的违法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进行减免也是没有争议的,而不能只一味地要求主客观相统一。只要主观上有犯罪行为,客观上实施了犯罪行为,而不考虑具体的客观情况。对于经济类犯罪,在《刑法修正案(八)》修改之处,有很多专家学者,建议不仅要取消13种罪名的死刑,还要取消13种罪名相似的犯罪。其中就包括集资诈骗罪,学者们的观点认为集资诈骗罪[5],被害人一般来说也有一定的过错,但是最后《刑法修正案(八)》保留了集资诈骗罪的死刑。笔者认为应当尽快取消集资诈骗罪的死刑。《刑法修正案(八)》中取消的13种死刑罪名中,经济类犯罪就占了9种,具体包括:走私贵重金属罪与走私文物罪、走私珍贵动物罪、走私普通货物罪与物品罪、票据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及抵扣税款发票罪、伪造并出售伪造的增值专用发票罪。除了立法予以明确规定废除死刑的以外。
最后,从死刑的另一个基本原则――罪责刑相适应的角度考虑,经济类犯罪适用死刑也违背了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作为刑法的一个基本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5条明确规定:“刑法的轻重应当结合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触犯刑法的人最终所受的刑罚要结合犯罪性质、犯罪情节以及社会危害性等综合因素对其处以适当的刑罚,这也体现了刑法的基本精神,教育与惩罚相适应。结合这些基本的因素,反思经济类犯罪中死刑的存在也是不合理的。主要原因:一方面,经济类犯罪的犯罪目的主要是谋求经济利益,然而人的生命是高于一切的,在人的生命与经济利益之间相比较,人的生命也肯定是高于经济利益的,然而一个人因为追求经济利益触犯了刑法,却要以生命来弥补,这在情理上也是难以接受的。财产价值高于生命价值不具有对等性,刑罚的目的是通过打击一个价值位阶较低的以保护一个价值位阶较高的。因此,当一个人因为侵犯财产而被判处死刑,被剥夺生命的时候,生命在财产面前显得微不足道。另一方面从危险程度考虑,相对于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例如故意杀人、抢劫等暴力犯罪的主观恶性与经济类犯罪的主观恶性而言是较小的,这也不符合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
二、经济类犯罪死刑废除后制度设计
(一)加大事后追偿力度,建立终身偿还机制
《刑罚修正案(八)》废除了13个犯罪的死刑适用,例如将《刑法》第200条修改为:“单位犯本节第192条、第194条、第195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去除了死刑的适用,保障了犯罪分子的生命权,但是同时我们也要弥补被害人的财产损失,除了要对犯罪分子的犯罪收益进行追缴,不足部分要从犯罪分子的个人财产中进行追偿。如果被害人的财产损失仍然没有得到清偿,应当怎么样清偿,笔者认为应当建立一种追偿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69条规定:“有劳动能力的罪犯必须参加劳动。”罪犯参加劳动有教育罪犯和创造经济价值双重意义。目前中国监狱给予罪犯的劳动报酬只是象征性的,罪犯所得劳动报酬远远低于市场工人工资水平。我们国家应当适当增加罪犯的劳动报酬,并且规定其中部分比例的报酬是用来偿还被害人的财产损失。笔者曾经在社会生活中看到过一起民间借贷,最后发展成为集资诈骗罪。但是财产已经被犯罪分子挥霍一空,被害人因此生活艰苦,举步维艰。犯罪分子的所有财产不足以清偿被害人的全部损失。虽然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被害人获得了一定的赔偿,但是仍然不足其应付日常的生活开支。并且犯罪分子在监狱服刑期间,收入甚微,也很难补偿被害人的损失。笔者认为提高犯罪分子的劳动报酬,可以用这部分劳动补偿来弥补被害人的经济补偿,这样也可以适当减轻被害人的生活压力,同时也维护了犯罪分子的生命权,对于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其刑满释放以后规定其收入除了维持自身的基本生活以及其要抚养的丧失劳动能力的家人的基本生活以外的一定比例的收入用来偿还被害人的经济损失直至偿还完毕。
我国《监狱法》第72条规定,“监狱对参加劳动的罪犯,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报酬并执行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规定”。但是这项规定在我国却没有很好地得到执行,或者是报酬标准非常低。就笔者所了解的一些省市监狱的报酬标准,比如江苏省的监狱,在2008年所制定的报酬标准是每月8元钱,从这里可以看出来我们国家罪犯的劳动报酬权并未得到很好的保护,根据联合国《囚犯待遇最低标准规则》,第76条规定,对囚犯的工作应订立公平报酬的制度。但是我国的罪犯待遇标准太低,甚至有些国家认为我国发给的劳动报酬带有一种恩赐性质,实质上不属于劳动报酬。这也成为西方国家用来攻击我国对囚犯人权保障不到位的把柄。在我们国家提倡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监狱却未能做到监狱法制化的要求,因此,笔者建议,有关单位应当按照目前的有关规定,制定合理的犯罪分子劳动补偿,维护罪犯的基本权利,同时结合有关犯罪分子经济追偿制度的要求,按照一定的比例偿还受害人的损失。这样可以减轻受害人的损失,保障受害人的基本生活,才是废除死刑制度带来的积极意义之一。仅仅维护了犯罪分子的生命权,但是受害人的损失却没有因为废除死刑制度而获得任何意义的改变,这也是不公平的。因此,在考虑犯罪人死刑的同时,也应当把受害人的利益考虑进去。
提高相应的罪犯的劳动报酬,既彰显了现代刑罚理念,又体现了对人的权利的关怀,能够使罪犯感受到自己确实被尊重,体会到劳动的喜悦,这也可以提高他们参加劳动的积极性。对于罪犯的家人来说,这项措施可以挽救罪犯的家庭,维持罪犯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可以使罪犯安心改造。此外,按照一定的比例强制扣除一部分给受害人,体现了国家对受害人的尊重与关怀,也有利于逐渐化解受害人与犯罪分子之间因为犯罪所带来的仇恨。
(二)适当加重有期徒刑的期限
废除死刑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步骤逐步进行,经济类犯罪的死刑废除更要如此。但是对于曾经应当判处死刑而改为无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的,应当适当增加其服刑的期限,在保证犯罪分子的生命权的同时,也考虑到被害人和大众的心理,使被害人和大众可以接受对于犯罪分子的这种刑罚,更容易接受经济类犯罪的死刑废除,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社会动荡。同时延长罪犯服刑期限,对犯罪分子也是一种威慑,使犯罪分子明白,一旦自己的犯罪行为被发现,不仅达不到曾经的目的,反而有可能丧失自由;不但享受不到正常的生活,还有可能一辈子要背负偿还被害人的损失。当他们意识到这种刑罚的后果,以后再次犯罪的可能性相信会明显变小,这比实施死刑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更好。
三、结论
根据《刑法修正案(八)》废除的13个死刑,也使我们看到了我们国家逐步废除死刑的曙光。对于经济类犯罪的死刑适用在我们目前的状况下,表现得更为谨慎。比如前段时间接连发生的案件被判处无期徒刑,刘志军虽然被判处死刑,但缓期两年执行。但根据我们国家的规定,只要其不再故意犯罪,也不会执行死刑。从这两个比较有影响力的案件中我们看到我们国家在死刑立即执行的适用上,显得尤为谨慎,特别对于经济类犯罪,在废除死刑上也基本上达成了共识,人的生命是高于一切的,在人的生命与经济利益之间相比较,人的生命也肯定是高于经济利益的。然而一个人因为追求经济利益触犯了刑法,却要以生命来弥补,已经严重地价值不对等,并且《刑法》的基本目的是教育为主、惩罚为辅,死刑在预防犯罪方面也未能产生足够的威慑力,我们国家也一直在逐步地循序渐进地对死刑废除进行改革,最终必将会废除死刑制度。
【摘 要】我国倡导高校教育要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案例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是一种开拓性的尝试。在面向经济类专业学生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中,不应仅局限于理论数学推导的演示和课本理论题目的解答,针对概率论这门具有很强实用性的学科,案例教学应成为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本文阐述了案例教学在经济类专业《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中的重大意义,并对案例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着重讨论了面对经济类专业学生,如何通过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济类专业;教学改革;案例教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应用广泛的一门基础学科,对理工、经济、金融、管理甚至是社会学的各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都有重要的工具支持作用,因此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将这门课程定为理工、经济、管理、社会学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在经济学、金融学方向诸多课程中都涉及随机现象的研究和概率模型的运用,因此《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对经济类专业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有很大帮助。由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实用背景很广,对多数经济类专业的学生而言,该课程的应用意义大于理论意义,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结合实际,提倡案例教学,增强学生的对概率模型建立的参与感,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应用能力的目的,同时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将得到提高。
一、案例教学法在经济类专业《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中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数学和统计学类的基础课程,常常会被大学生认为是大学课程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和“学过即忘”、“考过即丢”的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也不例外。在案例教学中,理论知识建立在大量的案例基础上,让学生们了解理论知识的建立的实际背景,使他们更容易接受概率论的理论知识,理解模型建立的基本思想,从而加深对知识的印象,不易遗忘。比如在两个事件独立性判断标准的教学中,可以选取若干支股票价格涨落数据(如一年中的价格数据),让学生判断股票A的价格上升与股票B的价格上升是否相互独立。这样的实际案例在教学中的效果,往往比课本给出的理论性概况性较强的应用题求解教学的效果要好。
2.有利于学生了解概率统计应用中第一手资料的获取方法
在教学中,尤其是讲解完课所给的应用题后,笔者常常遇到学生提问,应用题中所给的概率数据是怎么得来的,甚是有学生觉得概率论是建立在捏造概率参数基础上的空中楼阁。引用案例教学,使得学生能亲身感受统计资料的获取过程,不论这一过程是通过直观的第一手数据,或是通过各类年鉴和其他资料查询,都将慢慢打消学生对概率统计学科的误解,真正了解这门学科的研究基础和获取材料的方法,使学生认识到概率统计是一门真实可信,科学有用的学科。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数学和统计学类课程的教学往往偏重理论教学和课本知识,而我国大学数学和统计学类的课本编写的理论性也比较强,学习过程中,学生很难从中了解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也不容易将所学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引入案例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的判断分析和解决能力。在一些比较复杂的案例作业中,还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共同完成。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在经济类专业《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中的案例教学法的注意要点
1.案例选择的针对性
这里的案例针对性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在讲授某个概率理论时,案例选择要针对相关理论。这个要求主要是为了使案例联系阶段教学的主要内容,加深学生对某一理论的理解和记忆。二是面向经济类专业学生,选择案例时最好针对经济、金融、管理等相关方面,增强学生将概率理论运用到所学专业研究中的能力,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兴趣一种手段。
2.控制案例的复杂程度
一般高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教学都是安排一个学期的课程,由于课时的限制,案例教学中应注意控制案例的复杂程度。笔者认为一般以一个案例的解决运用一到两个知识点为宜,这样的案例比较容易选择,针对性也比较强,结合相应的知识点教学效果较好。在临近期末课本知识点基本已介绍完毕的恰当时间可适当安排一个大案例,综合运用四个以上知识点,组织学生以小组作业和报告的形式完成。
3.适当调整考评制度
目前多数高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考评制度中期末考试占分很高,平时成绩占分较低,而平时成绩的判定主要根据考勤率、课堂测试和平时作业。笔者认为,数学理论知识和学术推导对经济类专业学生的用处较小,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他们的综合素质提高有更大影响。因此,《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应从要求学生掌握概率论的数学理论推导转变到提高学生对概率论的直观理解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上。因此,考评制度应进行适当调整,增加平时成绩的分量,提高学生平时参与案例讨论、解决案例问题、完成案例作业的积极性。
4.注意案例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案例教学有多种形式,可以结合课堂讲解、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多种形式,并综合考虑课时限制进行安排。对于案例解决方案,也可以通过选取多种解决方法、错误示范等方式,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并使学生看到在实际问题中的理论运用的多样性,形成发散思维,这对培养经济类专业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尤其重要。在学生作业中,甚至可以包括对分析过程语言表达十分清晰,是否有说服力等方面进行要求,在日常作业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5.精心设计案例教学的课堂引导
与传统教学相比,案例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需要熟练了解教材内容,表达清晰,语言生动基本上就可以胜任该门课程的教学了。但案例教学大量接触实际案例,教师必须熟知案例的背景,了解与案例相关的行业知识,才能对现场讨论中学生各种发散思维所引发的问题进行互动、引导和解答。所以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更要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只有对铺垫、案例引用、讨论、分析、形成解决方案、点评的整个案例教学流程做到精心安排,才能使案例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经济类专业都开设了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但却存在着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教材建设落后、考核手段单一等问题。本文以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探讨了目前经济类专业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教育中存在的突出教学问题,并提出了已经在教学中得到实施验证、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高职;经济类专业;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教育
一、背景及现状
1.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设置不科学
财经类专业一般是指经济类和经济管理类专业,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开设有会计、电子商务、金融管理与实务、工商企业管理、物流管理等财经类专业。这些专业都根据本专业的需要开设了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如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开设有计算机应用基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网页设计与制作等计算机技术课程。但这些课程在开设的过程中,往往是照搬了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如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差不多。而除了电子商务专业的其他经济类专业,虽然也都开设有《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但对课程与专业的关系同样没有明确。
2.文理兼收等原因导致生源计算机水平差别较大
目前财经类专业的生源基本都是文理兼收的高中毕业生,这就造成了该专业的学生计算机基础和计算机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文科生重在形象思维能力,所以在一些经济类课程中学习能力较强,而理科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强,在学习计算机技术课程的时候表现出较强的学习能力。这就造成了文科生在学习计算机技术课程时较吃力,兴趣提不上来,而理科生又感到学习内容偏简单,也影响学习的积极性。
3.实践教学与经济类专业联系不大,教学方法单一,教材建设落后
目前经济类专业计算机课程的教育基本沿用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也基本采用课堂讲授+机房上机的模式,并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特别是实践教学的内容设计与经济类专业本身的实践活动联系不大,这些都造成了学生对所学认识不够,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另外,针对高职经济类专业的计算机课程的教材相对落后,导致任课教师也只能选用适合计算机专业的教材,教材的适用性不强。
4.计算机课程师资培养滞后
目前经济类专业承担计算机课程教学任务的师资很多是校内计算机专业的兼职教师,同时具备财经类知识背景又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专业教师严重匮乏。这样就造成了该专业的计算机类课程的任课教师对经济类专业并不了解,经济类知识掌握不多,教学时仍然沿用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只教好自己所担任的具体课程,在教学中计算机技术知识与经济类知识之间不能很好地融合,教学目标与整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并不一致。
5.考核手段单一
现在多数经济类专业的计算机课程的考核形式仍然为笔试,有些专业还把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考核项目之一。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在考试前不得不进行应付考试的复习,考后这些东西就没有用了,而真正到了实际应用计算机工作时,却又“笨手笨脚”,不能很好地利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二、改革课程体系,加快教材建设步伐
在2006年6月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文件中,根据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及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基本要求,将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划分为“计算机系统与平台”、“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分析与信息处理”、“应用系统开发”等四个领域。为了能更好地理解、组织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又将上述知识领域所涉及的内容划分为概念性基础、技术与方法、应用技能等三个层次。教育部提出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在计算机基础教学方面的四个领域三个层次,对于经济类专业的计算机课程体系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1.要根据工作岗位设计课程体系。在进行市场调研时发现,很多高职经济类专业的就业岗位对Excel提出了具体要求。如在中华英才网上搜索到的百度移信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招聘的应收应付会计岗位要求熟练使用Office办公软件(包括Word, Excel),在592招聘网上搜索到的广州市毕柏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招聘的国际电子商务岗位要求熟悉Excel等办公软件、基本网页设计和图片处理者优先,许多招聘高职经济类专业毕业生的企业也都提出了对Excel的要求,所以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强调了对Excel的教学。
2.在以往建设经济类专业的教学体系的时候,往往都只有经济类的教师调研与制定,缺少计算机老师的参与,导致存在对计算机技术课程重视不够、了解不深等问题。而要科学地构建经济类专业教学体系,就一定要计算机老师参与,要把计算机应用技术提高到与其他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同样重要的地位,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科学地构建经济类专业的计算机技术课程体系。
3.对于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其他专业课程联系起来,将计算机技术与经济类专业知识融合交叉,让计算机技术切实地解决经济类工作中的问题,课程内容更有针对性和适用性,这样学生学习能够更有积极性,能够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根据以上的原则和方法,在我校2011级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设计的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这些课程的设计涵盖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文件中提出的四个领域,在内容上划分为三个层次,同时充分考虑到了计算机技术与电子商务的交叉融合,如《电子商务网络技术基础》和《电子商务系统建设与管理》。但目前这两门课适用于高职院校经济类专业的教材并不多,所以一定要加强教材的建设,开发适用于高职院校经济类专业的计算机技术教材,要充分考虑到知识的融合性、适用性和实用性。
摘 要:经济类文章在商务英语翻译中所占比例较高,也是实际工作和翻译资格考试的常用文体。因此,熟悉经济类文章的特点及翻译技巧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及协助学生准备翻译考试。本文尝试归纳经济类文章的语言及行文特点,并梳理出相应的翻译技巧。
关键词:经济 商务英语 翻译技巧
1 商务英语经济类文章的主要特点
商务英语经济类文章主要包括以下目的:描述社会经济事件、讲述特定经济现象、对某经济现象作判断或评述。其行文特点首先体现在经济类术语的广泛使用,如谈及财政收入、政府开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等。其次,商务英语经济类文章常使用简单句,很少出现太高深复杂的句式。再次,数字及单位换算频繁出现。经济类文章避免不了的是数字的大量采用,目的在引用实际数据进而描述经济事件的发生及转变。最后,商务英语经济类文章有其特定的措辞。在该文体中的动词及名词采用和日常生活英语的措辞有区别,经济类文章的措辞常使用较中性、专业、正式的词汇。
在翻译教学中,经济类文章的教学像把双刃刀。首先,该文体很少出现复杂句式、常使用简单句、文章常以时间或内在逻辑进行较清晰的排列,这些都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但专业术语的广泛出现、数字单位的转换、措辞的专业化都给商务英语经济翻译带来一定的难度,翻译人员需要有意识地加强与此相关的翻译难点与侧重点。
2 商务英语经济类文章的常用翻译技巧
2.1 专业术语
经济类文章常见的专业术语多为名词性结构,如财政收入、外贸进出口总额、工业总产值。经济术语十分广泛,通常翻译人员要大量接触同类文章、积累丰富的经济术语,以便应对实际翻译过程中频繁出现的术语。但翻译人员在接触不同经济材料时也会遇上未接触过的术语,因而在翻译过程中容易产生障碍。但只要明白经济术语多为复合名词词组,便可采用分译法先拆分成独立单词、再组合成词组。例如,财政收入拆分为“财政”,译为finance,再译“收入”income,然后根据英语语法合并为financial income或financial revenue。再如“外贸进出口总额”可拆成“外贸、进出口、总额”,再把前两项意思接近的的foreign和import and export二者取一,组合为import and export total volume。当然在经济领域人们早有约定俗成的常用词组,但翻译人员在没有对所有专业术语进行记忆的情况下,采用拆分翻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专业术语的翻译障碍。
2.2 常用简单句式
和时政新闻类文章相比较,经济类文章很少出现复杂的从句,句子间内在逻辑一般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因此常使用简单句,并有其常用的短语句式。在此列举常见的几例典型句子。其一为描述性句子,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1亿元,平均每年增长9.9%。在此简单句中,“平均每年增长……”在同类文章中频繁出现,翻译人员可采用拆分翻译法,译为“with an annual growth rate of”。其二为经济排名,如,不少重要产品产量跃居世界首位。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二位。两例句均讲述排名,常用译法为“comes first in the world、ranking second in the world、take the third place in the globe”。其三是数据比较,数据比较常以倍数形式表达。例如,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2001年比1990年增长了6.1倍。在倍数的翻译上注意代词的使用,例句中倍数的表达可译为while the growth in 2001 is 6.1 times higher than that in 1990。以上为常用的句式之一,翻译人员需要在实践中多练习和加强记忆,便能译出流畅的译文。
2.3 数字及单位翻译
经济类文章中常出现数据的罗列,目的在直观地用数据的比较进行描述经济现象。但在商务文章的中英互译中,中文数字单位和英文数字单位不是逐一对应的,所以翻译人员需要熟悉两种语言之间的单位转换方法。首先,中英文数字单位对应的有:百hundred,千thousand,百万million。除此以外的单位都没有一对一的中英对应。翻译人员需要以此三项基本单位作为基准,在翻译的时候以就近原则进行换算。例如单位“一亿”可译为100million,或0.1billion。但按单位换算,“亿”以billion作为基础来转换能使数字表达简单化。以上是单位的单独转换,而实际文章中当数字和单位同时出现会增加翻译的难度,例如,工业总产值为5897亿元。此时,翻译人员可以按先译单位、再转换数字的步骤进行翻译。把“亿”变为0.1billion,再乘以数字5897,可得出589.7billion。
2.4 措辞专业化
经济类文章的内容和描述对象均比较宏观,多数谈及国家或国际间的经济现象,所以除了经济数据比较大之外,还有所采用的措辞都十分专业与正式,和一般的生活用语有明显的区别。翻译人员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握好用词专业化这点。以动词为例,经济类文章句子简洁导致动词的采用多为并列形式。例如,例句A welfare state attempts to give all this to every member of the community的动词attempts to give,还有类似的designed to secure和aims to prevent,可译为并列形式“设法给予、旨在保障”。
3 结语
经济类文章的特点是行文逻辑多按时间顺序、使用句式简单,但同时出现大量经济术语和专业表达,因此,所使用的措辞和一般的商务文件和时政日常用语都不太一致,这需要翻译人员要注意区分其语法、句式和措辞特点,有针对地进行记忆和归纳,并大量进行翻译实践以加强翻译速度和效率。在翻译资格考试中,经济类文章是考核的一大重点,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翻译实践,以便掌握经济类文章的特点和提高翻译质量。
摘要:通过对经济类应用数学课程改革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21世纪人才培养目标,形成经济类应用数学课程改革的系列理念,加以实践,以适应高职人才专业基础知识“必需、够用”的原则。
关键词:经济类专业;应用数学;课程改革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数学的应用已渗透到自然、生命、社会科学及经济管理等众多领域。高职经济类应用数学课程作为一门服务于经济类各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与工具课,更广泛应用于经济领域。
依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经济类应用数学课程必须明确以“理论知识够用为度,结合专业突出应用为主线,培养学生整体素质为目的”的教学指导思想,遵循“拓宽基础、培养能力、重在应用”的宗旨。
一、经济类应用数学课程改革的现状
我院经济类应用数学课程涉及到会计、金融证券、财务管理等15个专业,分别在第一学年中的第一或第二学期开课,计划60课时。自2005年起,本着“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我院经济类应用数学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保持原有的数学体系,压缩讲授内容,增加了大量的实际应用。然而,对于数学课的“教的没有用、用的没有教”等问题却依然存在。带着这些问题,学院数学课程组通过调查发现,高职数学课程越是强调其学科的独立性,就越是难以发挥作用,其实际价值难以体现,只有把数学课程教学融合于专业,契合学生实际,才能发挥数学课程应有的价值。因此形成了经济类应用数学课程建设改革的系列理念。
1、整体优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准确把握经济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经济类专业是以培养经济、管理等方面实用型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因此,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应突出“应用”的主旨,从而与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与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相适应,与高等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相衔接。
2、以能力培养为切入点,充分体现课程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发展性
数学作为一种工具在数据分析、计算推理等方面为其他学科提供思想和方法,数学的基础地位无可代替。应用数学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需有所学、学有所用”的原则,从能力培养出发,发掘学生的潜在创新思维,进而以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教学素质.
3、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应用数学的学习内容应当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而内容的呈现也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同时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接受能力基础之上。而教师也不是被动的,应调动一切可行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为学习和实践提供有效的知识工具和良好的思维素质。
4、加强现代数学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数学技术,加强计算机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数学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的学习活动整合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同时可以解决计算繁琐、课时紧张的问题。
5、构建本课程新的评价体系,以新的视角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
课程评价是课程设计的最终环节,由于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必须改变通常的平时成绩加期末成绩的考核方式,把实践教学部分列入考核。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要关注数学知识的掌握,更要关注数学知识的运用。
二、经济类应用数学课程改革内容
1、依据课程的设计理念,从工作岗位搜集与数学有关的经济问题,围绕解决这些经济问题,共同研讨设计课程内容,力争把有限的教学时间和精力用在专业最需要的内容上。即从经济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该“用什么”出发,确定学生该“学什么”,得到教师该“教什么”。使岗位、学生、教师相融合,教、学、用一体化。
2、形成“案例――建模――求解――分析”阶段式教学模式
从岗位中所涉及的具体经济问题出发,将其转化为数学问题――案例,数量化后转化为数学关系式――建模,对所得关系式通过学习数学知识寻找计算模型最优节的方法――求解,对所得结果进行判断、预测――分析,为进行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这种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既服务了专业,也强化了学生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材建设
编写《应用数学基础》校本教材,以“案例驱动”为实例,并且将Mathematica软件融入课程内容,以培养学生使用数学技术的能力。选用PowerPoint 等多媒体开发工具,完成教学课件制作。
4、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开展案例教学、数学实验教学和部分项目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将经济领域的新知识、新内容、新案例及时反映到教学中来,原创了大量适合高职高专教育的数学案例和数学实验项目,加强了数学与生活实际和专业的紧密联系,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数学应用意识、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与能力。
5、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随着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改革,考核的方式方法也必须改变。将学生的日常学习和期终考核相结合,增加平时学习情况占总评成绩的比重,引起学生对平时学习的重视,总评成绩由五方面内容构成:平时作业占10%;平时考勤占10%;平时测验占10%;实验占20%(将上机实验和基础理论学习相结合);期末成绩占50%。考试内容在覆盖所学知识点的前提下,降低难度,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实际应用能力。
数学教学改革是科学的发展迫切要求,教学改革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为我院学生提高专升本通过率奠定了基础。当然,在教学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值得今后进一步探索、改进和提高。数学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积极推进数学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数学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追求。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由此可见,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党和国家未来关注的热点之一,就业问题也再一次上升到国家制度层面。就业是民生之本,而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最新调查显示,截至目前,今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比往年下降了7~9个百分点,就连一直是各高校热门专业的经济类专业本科生,就业形势也相对比较严峻。但来自高校和招聘行业的数据却给出了另一种解读,就业岗位的总量与往年相比并没有很大变化,出现变化的是就业岗位的结构和招聘需求。
关键词:经济类;本科毕业生;就业方向
1 经济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1.1 对经济类专业本科毕业生需求变大,但整体仍呈供大于求的形势
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加速,形成了桐乡转型升级的新要求。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处于重大调整期,调结构、促民生将成为重要战略抉择,要求桐乡强化创新驱动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区域经济格局深度转变,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要求桐乡纺织、皮草、丝绸等特色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在桐乡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和桐乡升级转型过程中,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与此相对应,经济生活领域呈现出繁荣丰富的景象,商贸领域更是异常活跃,并在深度与广度上都在快速地深化和拓展。
随着桐乡地区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市场主体的自主性不断增强,必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直面市场进行抉择。由于市场竞争的残酷性,决策行为的压力增大,风险提高。为了规避风险,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更加积极地进行各种市场谋划和设计。作为把握和决定企业命运的财务部门,对相关人才的需求自然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今,要求经济类从业者具备的信息筛选能力、分析把握能力和决策判断能力,都需要专业素质的培养方可取得,也就是说对受过大学四年较全面的培训复合型人才需求变大。
1.2 许多企业招聘悄然降低学历门槛,经验却成就业“硬杠”
就经济类专业就业方向而言,多数大学毕业生最后会选择去企业从事相关财务工作。但就我们走访桐乡春季人才招聘洽谈会结果来看,应届本科生在应聘中并无优势。大部分企业招聘将门槛定在专科或专科以上,整场招聘会只有一家企业在招聘启事上明文要求招聘今年大学应届毕业生。
从上述采访中我们是否就此可以得出工作经验比学历重要这样的结论呢?答案显然不是。此次参加招聘会的大多是中小企业,所以对人才的学历要求并不高,但放眼整个桐乡就业市场,乃至整个中国就业市场,学历仍是资格评估的重要组成,但或许已不再是决定性因素。做一个比喻,如果工作经验是CPU和硬盘,那么学历便是显卡。没有显卡,再好的硬件也没办法显现出来。
1.3 物以稀为贵,经济男成“瑰宝”,女生求职竞争力不如男生
近年来,浙江桐乡每年均有5000左右大学毕业生,女大学生占到相当比例,她们受到良好教育,富于智慧和活力,是参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不可替代的人才资源。但在走访桐乡春季人才招聘洽谈会过程中我们调查发现,在相关经济类岗位招聘过程中,68.98%的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求职者的性别有明确要求,31.02%的用人单位没有性别要求。而一些招聘启事中没有明确性别要求的用人单位,私下仍是欢迎男生。“如果参加最后复试的是一男一女,只要男生的表现不是差得离谱,我们基本上就会接收他,哪怕女生的最后成绩比男生好!”某企业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透露。
在桐乡就业市场上,对于同等条件经济类的本科毕业生,甚至女生条件远远优于男生的,为何女生求职竞争力仍旧不及男生?造成这种女子不如男情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作为经济类专业,尤其是会计财务方向,男性本身就是稀缺性人才,因为男性相比女性就业时间充足且抗压能力较好,因此许多企业在招聘财务主管、主办会计时,都偏向于男性。其次,参加工作的本科女性多为25岁左右,她们今后要结婚生子,顾及家庭,连孩子的医药费也由女方单位负责,对企业的经济利益自然会有影响。此外,一些企业工作需要长期驻外地,或者需要经常出差,这时男性相比女性明显有优势。
2 针对毕业生对策和建议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经济类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中已有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结合具体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对在读和已毕业的经济类学生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伴随全球经济化进程的日益加深,很多落后腐朽的思想侵蚀了经济类专业大学生的心灵。因此,当代国贸专业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很重要。
大学期间应培养自己积极的心态,使自己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完成规定的课程,并取得合格的成绩,掌握所学专业要求的各项技能。
面对用人单位注重求职者实践工作经验的现实,经济类专业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仅要在学业方面成绩优秀,更要注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去做一些与专业相关或与未来从事的行业有关的工作,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弥补自己所学的不足,以加深对社会的认识,从而为自己的就业作好铺垫。
【摘 要】如何培养和提升经济类专业本科生的思维和能力一直是国内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我国大学经济类专业教学一直以来都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轻视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训练,针对这一现状,本文结合国外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以英国胡弗汉顿大学商学院为例,比较中英两国经济类本科专业在教学内容方面的差异,并尝试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类专业本科生的思维和能力训练的教学内容改革。
【关键词】中英 经济类专业 教学内容
目前国内、外经济类本科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还有许多差异,本文拟在我们以往教学和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对经济类本科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过我国高校经济类本科专业与英国胡弗汉顿大学商学院在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学内容开发等几个方面的系统比较研究,并借鉴胡弗汉顿大学的长处,改进本校的教学内容,找出适合培养高素质的经济类本科专业毕业生的最佳途径,使学生得到全面训练,从而不仅具备必要的知识结构,更具备较好的适应未来工作所需的心理素质和操作能力。
一 胡弗汉顿大学商学院教学内容
本文选择教育发达国家――英国的胡弗汉顿大学商学院为例,比较该校商学院与我国特别是地方高校经济类本科专业的教学内容。之所以选择该校,一方面是因为胡弗汉顿大学是英国第五大公立大学,是一所教学型大学,也是中国与英国政府首批公布互认学历的英国院校之一。胡弗汉顿大学设有商学院、教育学院、健康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应用科学学院、科技学院、法律、社科及传媒学院、体育、表演艺术和休闲学院八大学院,共开设有280多个本科专业课程以及90多个硕士和博士专业课程,学科门类广泛。学校目前拥有23000多名在读学生,其中来自120多个国家的国际学生人数约2500名,中国学生有200多名。另一方面,本文作者先后于2009年、2010年到胡弗汉顿大学商学院访问,对该校的教学进行了全方位的实地调研。
胡弗汉顿大学商学院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经济学原理、国际商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及惯例、具有较强的国际贸易业务素质和能力,能熟练掌握运用英语和计算机从事国际贸易业务的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胡弗汉顿大学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避免纯粹知识的传授,因而其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教师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手段和考查方式、教务管理方面都围绕着其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来设计。其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实行模块化教学,教学内容实时更新,同时避免各模块内容的重复和交叉。英国的大学,经济类专业几乎没有统一的教材,学生也没有统一的课本。胡弗汉顿大学的教师在参阅了众多相关教材的基础上来确定每个教学模块的内容,避免了片面依赖某一本教材导致的内容落后或各科课程在内容上的重复和交叉。各个教学模块的内容每年都会有所更新,教师总是千方百计地选择最新的、最有发展前景的、就业率最好的内容来组织教学。无疑,不局限于教材、注重实践的开放式教学更易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第二,重视教学模块内容层次上的差异和衔接。胡弗汉顿大学商学院一年制是无文凭的,两年制专科、三年制本科、一年制研究生,每一学年学六个教学模块,教学模块设置层次分明,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相互衔接,如一年级时学了Managing Individuals at work,内容主要是管理学、组织践案例,二年级时学习International Human Resources:The Key Issues,内容主要是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问题。各学年课程也会根据形势每年不断翻新。
第三,教学内容和时数远低于我国,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自学。每一学年的六个教学模块,其中两个模块是一学期学完,每个模块周学时4个学时,另外两个模块是要学一年的,每个模块周学时2个学时,也就是说每学期学生同时只学四个教学模块,每周仅12个学时,胡弗汉顿大学的大学生没有国内学生要学的语言课(如英语)、公共课(如马史哲、体育等),12个学时之外的时间都是学生自学的时间。
第四,在大学一年级设置经济学方法论课程,学生一开始便进入经济学研究的角色。网络教育平台上还有很多师生间、学生间互动的学术论坛,鼓励本科生为主的俱乐部,他们在这里可以与教授和校友进行交流,并可参加由俱乐部组织的其他实践活动。甚至有些课程的考查方式也是要求学生在线撰写学术博客,要求评论同学的观点等。
第五,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手段配套,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而非理论知识的传授。教师讲述相关理论为学生提供课程知识的总体了解并激发学生兴趣,而不是传授详细具体的事实,课堂辅导课时较多,辅导内容多是帮助学生锻炼思维、掌握实际计算、实践操作等能力,重视实践性教学,有的课程指导学生进行真实的创业实践活动,实际检验和锻炼自己的企业家能力,重视计算机辅助教学,胡弗汉顿大学利用网络教育平台提供所有课件和大量学习资料以及师生间、学生间互动的学术论坛、学术博客。
第六,注重文理学科相互渗透和融合,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弹性大。胡弗汉顿大学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拓展知识技能,胡弗汉顿大学所有课件上网,应用网络教育平台提供大量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
第七,重视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和网络技术的培训与支持。胡弗汉顿大学定期举办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研讨和专家讲座,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网上报名预订。如果想学习胡弗汉顿大学的校园网和教务管理系统如何使用等,教师可预约IT部门,IT部门会专门安排技术人员对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二 目前国内经济类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经济类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在有效培养不仅具备必要的知识结构,更具备较好的适应未来工作所需的心理素质和操作能力的经济类本科毕业生方面,我国高校经济类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学内容开发等多个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第一,我国高校经济类本科专业学生上课任务太重,自主学习不足。在我国高校经济类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公共课占有很大比重,如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还有英语、数学等课程,此外,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也有很多。在大学一二年级,马史哲平均每学期3个学时,英语平均每周4个学时、数学平均每周4个学时,导致学生一周五天、每天近6~8节课时都在听课。三、四年级虽没有公共课,但学生的课程也能达到6~7门之多,也是一周五天、每天近6~8节课时都在听课。学生每周自主学习的时间较少,填鸭式的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二,经济类专业各科课程教师教学依赖教材,教学内容开发、更新不足。我国经济类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一般四年一调整,经济类专业各科课程教学由主讲教师负责,由于对教师没有提供持续的师资培训,教师知识更新、教学能力提升都依赖自身的自学和摸索,因而很多课程教学的主讲教师片面依赖教材,不能自主开发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更新缓慢。
第三,经济类专业不同课程教学内容有重复交叉。如国际贸易、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技术贸易、国际经济合作、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使用的教材内容均有部分重复,教师在教学实际中,照本宣科,把握不好课程的侧重点,往往忽视了因材施教。
第四,经济类专业一到四年级课程设置没有把握好内容层次上的差异和衔接。不同课程的开课学期安排应考虑课程的难易、课程间在知识上的联系,如应先学完高等数学、统计学,再学计量经济学,而且应将计量经济学安排在刚刚学完高等数学、统计学之后的学期,否则学生在开课前就已经遗忘了相关的准备知识了。
第五,教师教学时在教学内容、案例选择等方面重视理论的传授,轻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通常是先把经济理论讲给学生听,然后选择相关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理论、记忆理论,这样的教学方法,理论知识传授的效率较高,但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能力没有得到训练。而国外高校是先让学生分析相关案例,指导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相关理论。显然,由学生自主思考得出相关理论,学生会理解、记忆该理论更深刻,而且锻炼了学生自己思考的能力。
三 开发我国高校经济类本科专业教学内容的思考
了解了胡弗汉顿大学教学内容安排的特点,笔者认为我国高校经济类本科专业应切实改变重视知识传授轻视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课程设置方面进行改革,教学内容实时更新,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选择方面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教师应当在分析课程特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创业、就业需求,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选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改变教学中以教师为主的模式,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
第二,在教务管理、考核方式方面采取有效的辅助措施,强化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而不是对理论知识记忆的考查,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生在教与学中的主体作用。应在网络教学平台应用、学生考查方法等几个方面创新,系统地研究针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从根本上实现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的培养方法。
摘 要:教材建设是提升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根本措施,也是提高教师水平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而目前独立学院的教材建设存在缺乏规划、定位模糊、内容更新滞后以及实践性差等问题。本文以《西方经济学》教材建设为例,提出教材的编写要适合独立学院经济类人才培养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创新,突出实验环节,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同时实现教材辅助资源的网络共享。
关键词:独立学院;建材建设;西方经济学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是人才培养工作的一项基础性措施,它与师资、教学设备共同构成兴教办学的必要条件,因此,教材建设一直得到人们的充分重视。
一、教材建设对独立学院发展的意义
(一)教材建设是提高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根本措施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里一项新生事物,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其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教材又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如果教材不适应独立学院的需要,教学质量就难以得到保障,因此迫切需要建设适应独立学院需要的新教材。
(二)教材建设是提高独立学院教师水平的重要途经
教材编写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它是教师对平时教学任务的提炼、总结过程,也是提高骨干教师理论水平、教学水平和教学成果的最佳途径。同时结合新教材的使用,进行教师培训,会更好更广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教材建设是独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课程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教材又是教学的核心,教材建设作为首当其冲的改革内容,会同时兼顾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体系、课程标准的建设,带动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从而成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二、独立学院经济类教材建设的现状分析
随着教育从精英型过渡到大众化之后,我国高等教育中孕育出了一个新的办学群体—独立学院,目前的在校生有190多万人,发展势头非常迅猛,据不完全统计,经济类专业的设置率最高,但是,其教材建设却远远落后于形势发展。
(一)教材建设规划缺失
经过10多年的发展,独立学院规模和影响日趋扩大,但由于许多专业的课程体系尚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与之相配套的教材体系很不成熟,而且目前市场上没有一套完整的适用于独立学院的经济类教材。大部分独立学院没有严格的教材审批制度,也没有设立专门的教材建设委员会,由于资金、编写成员等问题的限制也都没有将教材建设的规划提上日程,这就使得独立学院的教材使用混乱,缺乏长期规划。
(二)教材建设定位模糊
独立学院有其独特的生源情况和人才培养定位,相应的课程定位及教材建设也应该和人才培养目标一致。但是大部分独立院校的教材依然是遵循母体院校的选择标准选用理论性极强的教材,或是为追求较宽的适用面而放弃自己的特色,编纂内容庞杂、面面俱到的大众教材,这都无法体现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
(三)教材内容更新滞后
经济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随着社会环境的日新月异,新的经济理论和研究方法也不断涌现,这就要求经济学教材也要与时俱进以反映新的发展趋势,同时又必须保持教材的系统性和持续一致性。但是独立学院的教材更新很慢,有的老师甚至用同一本教材,同一份讲义连续讲了多年,对新理论、新观念的介绍较少,引用的案例也比较陈旧,不能及时反映当前经济领域中出现的新问题、面临的新挑战和机遇。
(四)实践性教学环节较弱
经济学是一门和实际联系紧密的学科,它的每一个理论都可以用社会现象进行解释,在利用网络平台进行随机调查的学生中,93%认为经济学可以讲得更生动些,而不是单纯的以作图和计算的方式学习推导理论。但是目前多数经济学教材重理论陈述而轻实践能力培养,教育不应该仅仅是以教材的方式向受教育者灌输绝对真理,而应是以教材为载体,启发受教育者思考,对课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积极思考,并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西方经济学》教材的特点及创新之处
虽然目前有关西方经济学的教材很多,其中不乏权威和优秀的著作。然而已有的教材大部分偏重于理论分析或数学论证与推导,这不仅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一些难度,也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觉得枯燥和乏味,大大降低了学习的主动性。针对经济类应用型本科学生的教材应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让学生读着有趣,教师用着顺手,同时又不失理论的深刻与准确。
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是教育部较早批准设立的独立院校,多年来致力于培养“外语+专业”的应用型人才,为滨海新区输送了大量优秀毕业生。尤其是经济系一直走在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前沿,以“实践教学”为培养特色,组织了从事经济学课程一线教学的教师,并邀请了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和高校教授指导,经过反复讨论和研究,及多次修改与完善,最终完成了这部特色鲜明的《西方经济学》教材的编写。
(一)教材特点
1.运用提问法,增加“引例”
本教材在每章开始时,均以一个例子引出本章的内容,所举的例子大多发生在读者身边,并与该章的内容紧密关联,而且每个引例都提出与本章知识点相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兴趣和寻找答案的欲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2.运用案例法,增加“现实中的经济学”
本教材在每节都增设了“现实中的经济学”栏目,其中所举案例均来自新闻时事、具体的社会经济现象或经济问题,通过真实案例来解释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将理论与实际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降低了学生学习理论的枯燥感,同时提高了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3.运用归纳法,增加“知识结构图”
本教材在每章结束后,均以知识结构图的方式作为小结,层次分明,结构清晰,简单明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结构的把握,和对本章知识点的理解,进而更加系统性地学习本章内容。
4.运用实验法,增加“实验环节”
本教材在每章结束后,均设定一个围绕该章内容的实验环节。实验环节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教材的实验环节设置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设立了三大模块,分别是“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的检验”。它不仅考查学生对本章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还能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的创新之处
1.教材内容的创新
本教材注重基础专业知识的讲授,实现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创新,加强了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训练。该教材在编写时,对理论问题以简练、通俗的语言阐述,每一章的学习内容以最新的案例引导将要阐述的问题,以现实中的经济学总结本章所学的重点知识,增强了可读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在每章最后增加了实验环节,以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2.突出实验环节
本教材在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突出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应用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实验教学,展开对热点经济问题的讨论,讨论的经济问题或现象主要涉及以下内容,如“房价的需求和供给及其均衡价格,占座的成本和收益,农村的春联市场,现阶段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走向,我国通货膨胀(紧缩)现象”等等。这些讨论增加了学生对相关知识深入探索的欲望。
3.教材使用中多种教学方式结合
转变以往《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单一的“以教师为中心”,即“以教为中心”灌输式教学方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即“以学为中心”启发式教学方式,倡导个性化培养,积极试行提问式教学、讨论式教学、辩论式教学、师生反串式教学、案例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性和创新性,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提高学习效果。
4.教材的辅助资源共享便捷
建设网络教学平台,充分利用其开放性和便利性的特点,开设了经济博客、经济系专业邮箱、微博答疑等网络平台,将和教材相关的资料上传,以便于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及同学们分享。
四、结束语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是独立学院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因此以培养现代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理念指导教材建设成为独立学院发展的当务之急。面对独立学院教材建设的空白历史,要积极借鉴国外先进教材的建设经验,同时加强对独立学院教材编写、出版队伍的建设,保证教材内容的编写质量和与时俱进的前瞻性,建设出适合独立学院使用的精品教材,提高独立学院的竞争力。
(作者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 经济系主任)
摘 要:在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是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等教育人才的重要生力军。在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着多种学科交叉与新型学生不同要求下的双重挑战,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构建和完善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统一教学标准、完善以现代经济发展为核心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打造观念与专业双重过硬的高校师资队伍、充分借鉴国外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建设的经验是解决此类困境的主要出路。
关键词:本科院校;专业教学;经济类
处于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中核心层级的本科院校教学,承担着向国家和社会输送优质人才的主要任务,本科教学的质量保障与未来发展远景是关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处于知识经济飞速发展与社会进一步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需要大批高素养、多学科、应用性的专业人才,特别是具有深谙经济发展规律、具有扎实经济类专业的高级人才,因此,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的教育教学便显得格外突出和重要。继“211工程”、“985工程”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之后,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为本科院校的持续稳定发展给予了重要的政策保障。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力量,本科院校每年为所在地区输送了大批经济类专业人才,他们构成当地经济建设影响力的重要一极,成为各企事业单位发展的中坚力量。
一、经济一体化下经济类专业本科教学面临的挑战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快速增长,整个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是国家发展与人才培养不可规避的问题。经济一体化包括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两个层面,其中全球经济一体化是指世界各国经济之间彼此相互开放,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有机体;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则是指通过降低各方之间的交易成本,提高贸易自由度,实现要素、产品的自由流动,达到资源的一种优化配置。[1]在此背景下,经济类人才培养在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性日趋明显,同时,传统经济类人才培养模式也面临诸多挑战。
(一)多学科交叉背景下的课程体系重构
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将世界各国拖入一个不可分割的球形体里,任何国家、任何个人都不再是封闭发展的个体,体现在经济类专业教学上,高等院校必须以宽阔、长远和高效的发展眼光进行专业开发与课程设置,其中多学科性是专业培育中的最突出特征。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一员,我国必须遵守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遵守相关的国际法规和国际惯例,同时也要运用这些法规和惯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这需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法学知识;信息技术的更迭换代使世界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地球村,经济类专业依靠信息网络改善自身的运行方式和运行效率;数字是经济类专业人才赖以生存的基本技能,特别是一些以数理模型为基础才能开展的微观金融学、金融工程学,数字应用能力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除经济学知识与法学、信息技术、法学等知识进行交叉教学外,经济类的专业课程还要整合人文学科等众多知识,不仅将学生培养成为专业人才,更要将其培养成为综合型、复合型人才。
(二)新学生特征要求下的教学方式转变
目前,我国本科院校学生基本处在“90”后,他们具有鲜明的思维特点和认知特征。在思维方面,他们思想前卫、观念超前,特别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他们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具有超前的成熟和缜密;在认知方面,他们智商高、创造力强、具有较强的认知和运用新事物的能力。[2] 同时,他们在学习知识时,具有很强的叛逆意识和功利思想,需要高等院校与专业教师的正确引导。“90”后大学生有着以往世代大学生不同的性格特质,这决定高校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不断转换教学方式。传统单一的、僵硬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越来越无法满足和适应现代学生的发展需求,如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是包括本科院校在内的各级各类高等院校思考的重要问题。现代大学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高校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和校园,经济类专业教学需要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增强与企业的互动与合作,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知识也是本科教学中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当前地方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教学的现实困境
(一)教学观念滞后,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
经济类专业是与社会相伴相生的专业,具有明确的促进社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的基本功能。我们培养高层次、高质量的经济类实用型人才,必须具备国际化的视野。目前,由于国家在政策上、制度上、经费上投入的不足,使众多地方性本科院校缺少优质的师资培训机会,加上教师队伍在学历、资历以及专业水平方面的限制,导致教学观念陈旧,不能在教学内容上加以改革和创新,缺少主动将课程开发与最新的专业发展动态进行有效地结合起来。我们处在知识快速更替的时代,高校教学内容应走在经济发展的前端,成为社会发展的引领者,然而事实往往事与愿违,一些学生在高校中学习到的知识,当走入社会往往成为无用的陈旧品,面对新工作往往要重新学起。从我国目前经济类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取得的成就来看,尽管比以前具有一定程度的更新,但真正从理论体系上全面更新经济类教学内容,增加实践内容的份额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专业设置的呆板与课程内容的陈旧,使得地方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发展缺少活力,不仅不能和国际高校同等专业相比,甚至被国内重点大学的相关专业抛在后面。
(二)教学方式单一,学生主体地位缺失
教育教学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一直倡导的重要思想,如果说在基础教育中取得良好效果的话,那么在地方高校本科教学上却存在诸多问题。目前,我国经济类人才市场出现严重的供需脱节现象。一方面,众多本科院校的经济类人才严重过剩,另一方面,符合企业需求的实用人才却又相当缺乏。究其原因,包括经济类专业教育在内的高等教育,仍未摆脱过去传统的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如不能充分利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和实际调研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教师机械式的填鸭教学严重损伤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在教学中主体地位的严重缺失。现代教学应是教学相长理念的充分贯彻,应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的重要平台,但是在现实教学活动中,不仅学生关键能力没能得到充分彰显,教师教学经验往往未能得到预期性地增长。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来说,在生存与发展空间日益狭小的情况下,需要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经济类人才增强国家整体的竞争力。因此,从根本上改善传统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主体能动性,走出一条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模式是增强地方本科院校社会贡献力的重要途径。
(三)课程定位模糊,地方服务功能不足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学生培养方案,自从专业开设后,基本没变过,教学计划陈旧,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灵活性。[3]其中课程定位模糊是课程设置的主要问题,体现在经济类专业上,众多地方本科高校在课程定位上前瞻性不强和专业性不足是制约专业发展的两大因素。前瞻性不强主要表现在高校不能依据国际或国家经济发展态势、行业信息来进行课程设置和定位,往往造成课程跟着行业跑的被动局面;专业型不足主要是指高校经济类课程包含内容过多,重视专业通识性的同时,却忽视了专业性。地方本科高校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主要发展基础,特别是对于实用性和应用性较强的经济类专业。加强与高校所在地区的互动,促进与企业的有效合作交流不仅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地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从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教学现状来看,教师与学生实践能力严重缺乏。由于地方高校没有诸如省部级高校严格的评估体系,教师仅仅满足于教学与科研工作,而与企业之间的互动较少,获得行业发展信息的路径也较为狭窄,仅依靠原有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维持教学现状。教师知识与技术的老化,进一步影响到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这种与地方发展、行业发展等完全割裂的教育教学行为,不仅使高等教育社会服务功能无从体现,也影响到经济类后备优质人才的培养。
三、地方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教学的出路与思考
经济类专业是一门致用学科,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基本要务的本科院校,应不断规避现有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地区实际、高校情况与专业特色,在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框架下,进行最大程度的改革与创新,培养更多观念新、能力强、素养高的国际化经济类专业型人才。
(一)构建和完善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统一教学标准
本科教学质量标准主要是指由公认机构制定和批准的,关于本科教学活动或活动结果并反映本科教学质量的指标和参数的规范性文件。[4]本科教学质量标准不仅能对高校教育教学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也能起到重要的评价和管理作用。目前,我国还没有明确出台一套针对地方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教学的质量标准体系,因此,构建和完善该套体系应成为我国未来本科院校建设和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制定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统一教学标准,应遵循质量标准应与高校自身办学和人才培养目标一致的原则,即国家相关质量标准的出台应充分考虑地区差异、高校差异与专业差异,在标准体系不失原则性的情况下,增强其弹性机制。同时,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统一教学标准应正确合理。合理的教学质量标准期望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减少教学质量固有误差的关键。[5]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在衡量地方院校本科教学质量标准时,既要使其满足一般的学术标准,也要建立正确的教学质量期望,并根据社会与行业的不断变化来调整这种标准与期望。专业统一教学标准的构建是规范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教学的基础环节,只有在该标准体系下进行本科院校教学改革,才能对我国本科层次的经济类专业人才培养起到良好的制度性保障。
(二)完善以现代经济发展为核心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现代经济发展需求是我国各级各类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地方经济类人才输出机构的生力军,本科院校在教育教学中,必须逐渐祛除与现代经济发展要求不相符的各项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加强本科院校教师驾驭观念提升基础上,彻底转变我国经济学科以传统经济学为主的教学思路,在不断创新经济分支学科的基础上,构建新型经济学教学观。在具体教学环节中,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并将之贯彻于实践,突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第二,学术型与应用型课程同时并举。高等教育具有教学、科研与服务的三项基本功能。诸如国际金融、国际商法等理论性课程应保证其学术性特质,注重理论宽度与深度。而如公司融资、金融机构经营与管理、投资理论等微观类课程,应突出其应用性、操作性和前沿性等特点,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对业务知识的感性认识,增强理解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第三,注重经济类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调节市场运行和交易行为的最重要制度基础就是法律。[6]因此,进行建设符合现代教育与现代经济双重标准的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必须融合以法学、数学、统计学等多门类、多学科知识。
(三)积极打造观念与专业双重过硬的高校师资队伍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各类本科院校应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提升教师教学理念,如研讨会、学术报告、实地调研、校企合作等多种方式,打破教师原有的工作和生活范畴,增强教师的社会性和复合型特质。在专业水平提高方面,各类本科院校应积极鼓励通过学历提升、校际访学、在岗培训、科研合作等多种手段提升教师综合素养。由于经济类专业特有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高校应鼓励教师参与本地区的经济建设工作,如参与社会兼职、承接社会项目等方式,使教师的发展真正融入到本地区的社会发展中。在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应贯彻“走出去、请进来”的师资培育策略,在鼓励高校教师外出学习和培训的同时,积极引进海外杰出人才或留学人员,将国际先进的经济理念注入到高校整体发展中来。在师资培育的同时,各类本科院校应完善自身的教师奖惩制度和制定防止优秀教师流失策略。通过实施奖惩制度,激发教师教学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通过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制度留人等多种手段保证教师队伍的长效稳定。
(四)充分借鉴国外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建设的经验
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教学的有益经验,是促进我国相关专业教学质量提高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先进的教育理念、完善的学科体系、灵活的培养模式、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欧美国家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并形成了教育与产业间的良性互动和循环。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在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专业特色,将国外有益办学经验整合到高校整体建设架构中。例如,澳大利亚高校会计专业在学位种类方面,具有单一方向和双方向两种,学生可根据自己未来的职业设计或理想选择不同的学位课程进行学习,以满足社会或企业中不同职业的实际要求。[7]诸如此类的国外高等院校办学模式为我国经济类专业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模板,各类本科院校根据自己实际需要“各取所需”。在借鉴国外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建设经验的同时,要重点明确两个问题:第一,借鉴国外高校办学经验,必须以充分了解本国、本校的实际情况为基础,避免外国经验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第二,借鉴国外高校办学经验,必须以科学的精神、务实的态度将有益经验落到实处,避免流于形式、拿来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