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6 02:52:50
序论:在您撰写海报设计毕业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摘要:
海报是通过图片、文字、色彩等元素构建而成的艺术品,是大众信息的传媒方式和视觉传达表现的重要手段。通过设计元素的搭配和变化,海报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语言和新的创意。在形式美法则指导下构思动态交互海报,并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使之达到互动的目的。以此为基础,对相关案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强调了将美学、交互方式与人的视觉高度融合的“动态海报”新理念,进而预测了未来动态交互海报设计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动态交互海报设计;形式美法则;交互方式;视觉感
一、引言
近年来,“动态交互海报”已经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且不断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动态交互海报的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企业宣传、产品展示、公益广告都会与其关联。尤其是伴随着交互设计与可持续设计理念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设计师都会关注作品与大众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及体验感受,因而将设计创意重点投向了人的感受,其目的不仅仅要在视觉上吸引观众,更多的是要在触觉、嗅觉等感官及大脑的联想力方面左右观众。如此设计就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活力满满,就可以使作品具有更加强烈的震撼力。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进入人类大脑的信息约有85%来自眼睛、10%来自耳朵,余下的5%则来自其他的器官[1]。这就证明人的感官反应不再停留在视觉方面,而其他的感觉也起到了协助作用。毋庸置疑,具有交互性质的动态设计产品更能扩大观众的愉悦感及其审美能力。因此,这种以视觉形式美法则为基础并且加入了“动态交互性”元素的设计理念所形成的艺术品,就可以定义为“动态交互设计”。动态交互设计在艺术设计领域尤其是海报设计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基于此,本文拟从传统海报的定义及特点入手,扩展至动态交互海报的定义及特点,将两者对比,借以考察新的设计方法,进而以相关的动态交互海报作为案例,对其中关键性的设计思维进行分析与探讨,并预测动态交互海报的发展前景。
二、传统海报的定义及特点
1.定义
中国的“海报”最早问世于上海。它是伴随着商业活动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而登上历史舞台的,至今已经成了一种社会化的传播工具,具有向大众介绍某一物品、事件的属性;海报也是从视觉传达中派生出来的平面设计形式与信息交互传达相互结合的产物[2]。从严格意义上讲,海报是以形象化的语言和艺术美的形式传递信息并作用于大众的一种工具[3]11。
2.特点
(1)视觉冲击力。视觉冲击力是人情感的瞬间产物。海报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在固有媒体制约下制造出意想不到的画面效果,在顷刻间就能够抓住人的视觉感受,并且让其迅速理解具体的内容。根据“视觉停留”理念,其含义为人的眼睛在观看某种物体时,停留时间的长短,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颜色都能够给人的大脑记忆系统留下深刻的印象[4]。因为现代社会的快速度和高频率的影响,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据研究,人的视觉接触物品的时间正在逐步缩短,而在海报上停留的时间也在成正比例的减少,因此海报的特点之一就是要求视觉上具有冲击力,在短时间内能够有效地吸引人的眼球,并尽可能地延长其停留的时间。
(2)制作手段的多样性。传统海报的制作是没有方法限制的,也没有大小、尺寸等的统一规定。也就是说海报可以让设计师随心所欲,既能设计巨幅的,也可以是小型的,而且在制作手法上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丝网版画印刷、手绘形式、摄影形式或者借助计算机软件。海报的制作在空间上没有任何限制,可以通过不同的手法和途径以实施设计,达到有效传递信息的目的。海报制作手法的多样性也证实了海报设计的包容性,即根据不同的手法与所使用的元素将视觉属性中的颜色、形状、位置等进行组合与设计,最终以图形或图案的形式阐述相关的内容。利用视觉暗示和启示的手法将信息传达给大众,使大众的心理行为与海报的视觉目的高度配合,这也是传统海报的特点之一。
三、动态交互海报的定义及特点
动态交互海报对观者有着强烈的吸引力,“2016年上海艺术设计展”中展示的“设计之变——动态交互海报”提升了整个展会的观赏价值,使会场充满了新媒体的艺术气息;因其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使观者随时随地地体验着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设计之变”展览充分证明动态交互设计为人的视听生活带来的变化与创新。这种将图形、图案有机结合的设计,通过声音以及画面的不断变化,产生的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情景,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之中,故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由此可见,动态交互海报已然成了一种新型的信息传达手段,它可以极大地增强人们对艺术和美学的理解与欣赏以及心理的需求,使动态交互设计拥有了最为广阔的前途。
1.定义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多媒体艺术的发展,海报的展现形式也从传统的二维模式转变为以人为本、融入现代科技并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三维立体化形态[3]17。所谓的“动态交互海报”是借助强烈的动态和具有交互性能的画面而引发人的注意力的一种海报形式,其图形、图案和颜色通过“不断运动”所产生的变化而形成的新的画面,既能迅速吸引人的眼球,更能唤起观赏者的思考直至高度交互。其目的是为了更好、更容易地吸引人的注意力并让其产生兴趣,因此在数字化时代对动态交互海报认真研究就十分必要了。
2.特点
(1)设计元素的变化具有方向性。孙辛欣在《基于移动终端应用软件的动态交互设计研究》中指出,“方向运动指代的是物体从起始点到最终点的位置,其中位移的趋势称之为运动走向,其运动方向有着多样性,指示性和隐喻性。”[5]这一特性也适用于动态交互海报的设计。也就是说,在动态交互海报设计中,设计元素的动态变化控制着整个画面的节奏,设计元素在方向上的变化是信息传达必须依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方向性是一个变量,所以在动态交互海报的设计中,针对图形形状,方向性变化就成了一种传达矢量的工具,因为它可以使设计作品更趋向于统一化、科技化,能与观者的心理活动紧密契合。
(2)图形变化的交互性。图形不仅仅在包装、广告等设计中有着特别的作用,在如今的新媒体设计中,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图形在整个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既包括格调、风格和品牌信息的传达,也能使图形所表达的信息更加清晰化和更具可读性。图形的变化是信息传达的一种方式,观者对图形或图案变化的理解经过大脑的加工,其所得到信息的这一过程称之为“图形变化的交互方式过程”。图形变化的交互性是动态交互海报设计的重要目标之一;正确的、统一的向众多的观者传递动态的交互变化的表达形式而形成的设计理念是极具挑战力的。
四、动态交互海报与传统海报的差异性比对
通过对传统海报和动态交互海报定义和特点的探讨及分析,大致能够看出两者的差异。
1.真实变化成虚拟
传统海报是设计师依靠笔和纸进行设计然后通过排版等方式制作并印刷而成,动态交互海报则是基于计算机软件的设计活动,是一种真实存在却不需要借助纸张进行的设计与制作,之后通过计算机或者电子屏幕给予展示与,即以网络和数字技术为手段将图形、文字等巨量的信息传递给人们。虚拟化、场景化是其最大的特点。
2.静态变化成动态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海报的展示形态从静止的状态到动画的状态是时代进步的必然趋势。动态交互海报则是通过二维或者三维的形式从各个角度以及细节反复设计,并以动画的形式展示,亦即加入了连贯性的图像、声音等多元化的因素,从触觉、听觉和一些特殊的感官信息中,能使海报真实、生动并且富有运动感。以往那种固定的、静态的形式正在向动态感丰富、主体性明确、画面流动性特强的展示方式转化。
五、动态交互海报设计基于形式美法则的延伸以及相关案例
刘勰的《文心雕龙》就有“望今制奇,参古定法”的观点,其大意是说创新要在原有事物的基础上进行,并在相应理论支持下,经过创新思维与反复创作之后才能获得新的创造物或者新的产品。动态交互海报就是在基于形式美法则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创新与提高,而所形成的新的交互方式与信息传达手段,不仅满足了人们在视觉上的美感需求,而且体现了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形式美法则的构成原理作基础,对图形与动态效果不断变化,而形成的新的信息图像的一种交互方式。动态交互设计的含义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用科技手段表达海报的内容以及人文情怀;第二,在对形式美法则认可与肯定的基础上再对设计理念与方法进行延伸,即运用交互理念实施重构和解析,进而派生出新的设计思维与设计联想。因此在展现手法上还可以作如下的归纳。
1.对比与统一
在形式美法则指导下的对比与统一所表达的是根据基本的定型技巧,将不同的事物、形体、色彩等进行对比,即把两个明显对立的元素置放在同一空间之中,经过设计,使其既对立又和谐,既矛盾又统一,通过强烈反差获得鲜明对比,以求得互补和互助的效果[6]89-92。“上海”的字体设计直接使用了对比与统一的手段,即将蓝色斜条图案与黄色方形图案拼贴而成的中文文字进行了形状上的统一与视觉上的强烈对比,以此为基础再加入红色的英文字母,而变化的方向及过程则采用统一的自下而上的变换方式。在最终展现的形式上其设计元素仍然是统一的方块及斜条图案样式,但是其颜色和位置却具有了动态的交互变化。
2.分散与交融
形式美法则对“对称”问题是这样表述的:对称的构成能表达秩序、安静和稳定、庄重与威严等心理感觉,并能给人以美感[6]92。在动态交互海报中,以蓝色点状作为最基本的设计元素,通过分散和交融的方式实施变化。在整个变化的过程中,将蓝色的点状汇集而形成了字母“h”。这就是典型的分散和交融手法的综合应用,其结果展示的是一种字体。分散的蓝色点状和字母h两种元素相结合,创造出新的图案,能够给观者的视觉造就运动感,于是也就创造了多种思维的可能。
3.拆解与重构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美学的诉求与鉴赏能力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一些动态交互海报对设计元素的加工、提炼以及处理,创作出新形象的艺术形式,能够增强海报的视觉冲击力,也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要以及美学诉求。在形式美法则中强调节奏与韵律,不仅要求画面具有统一的节奏感还要求画面具有统一的韵律感,如此,就可以使整个画面在结构上具有故事性以及强烈的运动氛围。在图3的动态交互海报中,其设计元素都是人们习见的标点符号,在设计师的安排下,将同一画面中的标点符号实施方向和角度的变化甚至是拆分,即对顺序进行重构,而安排符号的运动轨迹和运动方向。在重构的最后阶段拼凑出新的图案。此种拆解与重构的设计手法也能体现现代人的审美意识,更能体现形式美法则。
4.夸张与变形
夸张与变形的基础都是针对客观事物和客观现象的一种具有人类强烈情感因素的再次创作。将不同的设计元素重新组合,运用独特的交互方式推动运动和画面的不断变化,通过图形化设计将设计理念借助创新手段进行展示。如海报是要告诉人们电影“港囧”在18天后上映。在这个动态的交互电影海报中,运用日本浮世绘的艺术手段传达其视觉效果,将所要的18天之后电影上映的信息借助海报中的灯笼给予展现,下部的海浪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在视觉上紧紧抓住观者的同时,也将重要的信息传递出去了。这个动态的电影海报运用夸张和变形的手法展示了设计师的设计思维和设计理念。又如瑞典的一家药店品牌Apotek海报也是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内容展示得淋漓尽致的。这张海报安置在地铁站,其目的是要推广药店的护发素产品。在列车没有抵达车站时,海报中模特的发型是固定的;当列车即将驶入时,由于特定的感应装置激活了广告牌中的相关元素,动态交互开始,随之着重介绍产品的性能、特点和用法。在视觉和触觉上能够给观者提供一种错觉,以为海报真的可以随着列车的运行而不断运动和变化。
六、动态交互海报的发展趋势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动态海报的广泛应用可以为广告带来更多的商业利益[7]。动态海报能够借助多维的动感体验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以吸引人的注意力,可以更好地表达主题,在满足人的审美需求的同时,也能够让人在动态交互海报中接受和寻找更多的信息。在人们的生活中,经常能够和“H5页面广告”打交道,这则根基于智能手机的使用,可以说H5页面开启了动态海报设计的历史。通过人机互动,海报与动态与交互有机结合,亦即通过交互方式的变化和用户的参与感觉,甚至可以让用户加入到动态海报的设计活动之中,形成全新的、个体意识强烈的创作效果。动态交互海报不仅推动了动态交互海报的设计,甚至加速了互联网设计的步伐。
七、语结
在大数据的影响下,人们对视觉冲击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视觉美感和动态感以及参与感的结合也更加紧密。因此设计师再也不能将动态和画面截然分成两个对立的部分,动态交互设计可以与任何设计实行视觉和触觉上的高度结合。如今,数字化设计是当今设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动态交互海报设计也是广告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水墨元素承载着中国五千年的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气质,将传统水墨元素与现代电影海报设计融到一起,可以使电影海报的魅力抒发到极致,从而产生一种更为神奇灵动的艺术表现形式。水墨形式的视觉语言作为千年的绘画形式之一,水墨有其唯美意境和高雅情趣,几千年来为人们所深深喜爱。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中国经济文化在世界地位的增强,艺术表现形式越发的多元化、民族化、特色化,这种新的发展态势也为中国水墨艺术元素注入了新鲜的生命力,提供了崭新的舞台并重新挖掘了其重生的空间,这种变化可以在电影海报设计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和认可,当今很多中外设计师都认识到这一趋势,都在立足于水墨艺术元素的探索和应用。
一、意境美之水墨的艺术
水墨,是水与墨的艺术,水与墨、黑与白形成不同层次丰富的艺术形式。在水墨艺术的意境中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所谓浓墨重彩点江山的意境就在于此。水墨的“形”不是只追求形似,而是一种意境美,意境是通过水墨表达思想的,讲究笔墨的神韵,从而达到“形神兼备”。水墨艺术的意境美体现在简约唯美上,仅用简练的笔墨就可以表达丰富的内涵是水墨艺术的精髓所在。“简”在中国传统艺术中被视为凝练升华的过程,人们常说的简约不简单就是对水墨最好的形容,形象简约但寓意丰富,可以用最少的艺术元素表达出最多的文化内涵,在追求外在形式与内在精神完美结合的同时,更是设计师简朴无华和阅尽繁华后的返璞归真。
二、电影海报中的水墨情结
有人说电影海报就像是电影的一张名片,凝结了设计师的智慧与创意。而今电影海报设计变成了一种平面设计艺术作品,更是汲取中国传统精髓——水墨的意境和情结,加以描绘出更加动人的魅力。中国水墨艺术的主体是水墨,当电影海报恋上水墨艺术的意境美时,设计师不但要突出对电影主题的深刻诠释,还要将水墨艺术的意境美与电影海报设计主题唯美结合并着力描写。
在2015年上映的《捉妖记》曝光了两款国际版海报,这两幅海报都是以巨妖为主角设计的,将中国风元素中水墨山水的艺术形式与妖的形象结合并创新,一幅是头上布满青叶的绿色巨妖头部特写,眼神中流露出好奇和疑惑,配合水墨远山飘云的意境,描绘出特有的中国风韵;另一幅是隐藏在群山云海中的巨妖的鳍的特写,没有完整的头部,只露出锋利的鳍,却让人类对巨妖的世界充满了好奇。背景衬托大气磅礴的国画写意山水更显神秘。两幅用妖的局部特征震撼地展现了全新的东方的妖世界,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组电影海报,那么左面的是“灵动”,而右面的是“神秘”,这也是当今电影海报设计师对水墨情结的集中体现。在电影海报形式构成上,这水墨元素在电影海报设计的运用中,要力求简约而不简单,应用简洁的视觉艺术清晰地反映电影海报设计的主题。同时要形成视觉上的空间感,也就是所谓的留白设计。乐视影业张艺谋的电影《归来》的海报设计就是一幅水墨意境的画作,黑白颜色为主色调,白色风雪中隐含着一条黑色水墨的道路和走在布满风雪的路途上的孤独男人,海报运用的线墨的形式,黑白的色彩,留白的艺术,诠释着电影海报对电影主题的理解。例如电影《白银帝国》为亮相柏林电影节,设计海报水墨意境主打中国风,整张海报的设计很简单,却具有极强的哲学意味,水墨的流动形成一种韵律之美,以静制动,动静结合,在动与静之间体现一种对比和谐之美,契合影片主题的同时又将水墨艺术元素与现代电影海报设计完美地合二为一。
三、电影海报设计融合水墨艺术元素之美
水墨艺术元素与电影海报设计的这种古典与现代的碰撞,更加体现了当代设计独特的时尚感。水墨元素在电影海报设计中作为设计符号出现,其应用主要体现在艺术形式和意境上,水墨艺术元素与现代电影海报设计的完美融合使电影海报更具深层次的民族文化内涵,突出了中国风走向世界的趋势。泼墨是中国水墨形式中常见的一种,将泼墨与电影海报设计相结合是精髓相容、相辅相成,是在视觉表现语言上另辟蹊径的独到尝试。这种结合能更好地激发起人们内心对民族优秀文化的潜在情结。中国设计师做了很多的努力和探索,例如《太极2》的电影海报利用泼墨形式浓墨重彩地渲染了人物的形象与气势,怀旧的颜色与人物泼墨的气势烘托了热血功夫风格的电影主题,完美地将水墨与太极这中国两大精髓相融合。
四、水墨艺术在电影海报设计的未来将何去何从
设计师作为时代潮流的先行者,既要创新艺术表现形式,摆脱传统的羁绊与时俱进,又要吸取传统艺术形式的精粹,创造出符合电影主题的海报设计,这一设计不仅表现手法新颖,又要设计出具有深远文化艺术内涵的电影海报设计作品。现在越来越多的设计者认识到了这一点,不仅仅是中国本土设计师,亚洲各国乃至欧美的设计师也充分意识到了中国水墨艺术的魅力,也在不断进行着尝试。例如韩国电影《美人图》的电影海报设计正是美人背影与蓝色水墨的结合,视觉冲击力强,大气唯美。而根据漫威漫画改编,由休•杰克曼回归主演的二十世纪福克斯3D巨制《金刚狼2》曝光的多款水墨风人物海报,角色海报都采用了水墨风格,十分符合本次电影的东方韵味,特别是金刚狼和毒蛇的红色舌尖更引人注目。这一组海报的问世同时彰显了中国传统元素在国际的地位与认可度,为中国水墨艺术走向国际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更多的人认识到水墨不只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结语:
民族的即世界的,越来越多的国际电影海报和电影海报设计师都开始立足于这点,将水墨运用其中,我们中国设计师更应该发掘中国传统水墨艺术所蕴含的哲理性与意境,了解水墨元素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并将其更好地融入电影海报设计中,这才是当代中国设计师的使命。继承水墨艺术表现形式五千年积淀的生命力和艺术渲染力,发扬电影海报强大的宣传效应和文化缩影的特质,为中国水墨艺术走向国际化奠定良好的基础,使更多的人认识到水墨不只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这才是未来中国设计师的思考与方向。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呈现多样化。商业海报作为一种有效的营销手段,其特殊性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各大企业也意识到了海报设计的重要性,同时这也对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商业海报的设计要包含很多内容,其设计风格要具备创新性,外观与内容兼具的原则,体现出企业的文化和理念,突出宣传产品的特点和价值,实现商品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从而使企业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
【关键词】
商业海报;设计;方法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快速吸引顾客的眼球从而达到良好的广告效益是商业海报的价值所在。商业海报的设计主要由文字、图形和色彩构成。通过得体美观的排版和设计,给人以良好的视觉感受和艺术享受。商业海报以其独特的设计特点吸引着消费者的注意,使产品和企业得到了有效宣传。然而在设计商业海报过程中,如何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以及如何提高产品的宣传价值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1商业海报的特点和作用
什么是商业海报?商业海报是指产品宣传或商业服务的商业广告性海报。其在设计方面要很好地结合宣传产品的特点和消费群体,通过文字描述、图形设计以及色彩搭配的平面设计,将信息进行传递,向大众传播产品和企业理念。设计师将构思和艺术相结合,以商业海报作为载体传递商品信息、树立品牌形象、引起消费者的兴趣、使消费者产生购买的欲望,达到宣传效果。这也是企业开拓市场、占据市场的关键,是当前企业不可或缺的营销手段。市场经济的发展伴随着市场竞争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自身形象,设计成功的商业海报不仅可以加强企业的文化内涵,提升品牌意识,而且能够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信誉度。商业海报可以给企业带来的效果是多方面的,在宣传产品或者是企业理念时,商业海报不但可以直观的展示产品特点和企业文化,而且还能最大程度的宣传品牌的价值。带给消费者直观的体验,让消费者能在第一眼就清楚地知道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
2商业海报设计方法
(1)图形的设计。商业海报的图形设计包含很多,海报里面的插图和起到辅助、美化作用的辅助图形是较为常见的两种。插图在结合文字的基础上要考虑文字大小、尺寸是否相匹配,辅助图更多地应该考虑衬托、美化的作用。插图可以很好地表现出商业海报宣传目的,也可以美化海报,给消费者良好的审美体验。矩形是商业海报设计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图形,但是设计师们不能局限于传统的图形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要进行创新,设计出圆形、心形、三角形,甚至是多种图形相结合,达到艺术效果和吸引消费者目光的图形。(2)文字的设计。文字的设计和编辑,在商业海报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商品的价值通过商业海报特殊的艺术字体表现出来,主要体现在艺术字体的设计编排、字体外形美观度以及文字寓意深刻等方面。外观造型显现出的特色,更能体现企业的内涵和深度,文字是最直接的表达形式,利用文字清晰地表达了商品的特点和价值,从最基本的层次来宣传,简单明了。加上了艺术字的编辑,令商业海报看上去美观而且与众不同,生动活泼,使消费者眼前一亮,顿时引起了消费者兴趣。(3)色彩的运用。在千变万化的色彩世界中,人们视觉感受到的色彩也不尽相同。商业海报画面的色彩,是带给消费者的第一印象,而这个第一印象将会深深的影响消费者的判断。合理的运用色彩,也是商业海报设计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色彩的运用要符合宣传产品的特点,不能偏离产品的立意。不能纯粹追求艺术效果,运用不合要求的颜色,这样会造成色彩复杂,视觉混乱,令消费者反感,甚至对整个企业形象产生厌恶的心态。特殊的产品要用特殊的色彩来宣传,对消费者造成视觉冲击,有时候甚至可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3商业海报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1)每一份商业海报的设计都必须有设计中心思想,设计人员或者是设计团队要集中开会讨论,在找到合适、清晰的设计思路之后努力向这个中心思想靠拢,不能背离。(2)要激发想象力和创新精神,最大程度的吸引顾客的注意力。立意新颖、想法独特。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设计出最有特色的商业海报。(3)选用图形时要尽量做到简约而不简单。用最清晰明了的图形结构来表达设计的产品以及理念,让消费者一目了然。(4)运用色彩时要把握好力度,不能造成色彩复杂视觉污染等影响。结合宣传的产品,运用合理的色彩,运用最具有代表产品价值的色彩,营造出整体和谐的画面感。(5)商业海报还要充分运用图形和色彩所代表的含义,尽量把构图与艺术完美结合,实现有效的统一。在视觉上,做到宣传效果与审美的高度统一。
结语
商业海报的设计一方面要注重海报的实用性,使其起到良好的广告效果,另一方面要实现艺术审美与视觉的高度统一,不能为了纯粹的感官体验而偏离设计目的,加强图形、文字和色彩这三方面设计统一。一个好的商业海报设计师不但要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而且还要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更重要的是,他们要学会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积极思考,激发想象力,努力提升自己的设计水平,实现商业海报的真正意义。
作者:曲鸣石 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
摘要:
海报是一种常见的广告表现形式,在传达主题、渲染氛围、艺术表现等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图形和标题是其主要元素。文章通过分析一些优秀的海报作品,讨论图形表现对于海报的重要作用,从而总结海报设计创意表现的方法。
关键词:
海报设计;创意图形;案例分析
平面类广告多以海报的形式展现,具有多样的表现形式。为了丰富海报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增强视觉表现效果,设计师进行了相关的尝试。下面笔者将对各种表现形式进行分析。
一、人物写真类海报
此类广告通常请明星进行相关诉求的表达,包括广告片的拍摄、线下互动等一系列活动。所选择的明星要在相关领域有突出成绩且无不良行为史,这样广告才能在公众中取得良好的信息传达效果。明星代言广告不仅是回馈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正面力量,也是提升自我道德形象和公信力的加分之举。演员濮存昕曾代言防治艾滋病的广告。在广告海报中,濮存昕身穿警察制服,口中含着哨子,做出了禁止通行的手势。意在提示人们,务必在社会生活中洁身自好,防止艾滋病的传染。濮存昕的正能量形象配以醒目的标题和红丝带,让观众可以直观地接收到信息。辅以名人效应,此广告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明星代言的海报具有明显的优点:一是借助明星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提高了信息的传播效率。受众在接触到这类广告时,会首先被海报中的明星形象吸引,继而关注信息。这类广告在受关注度和广告效果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二是此类广告往往简单易懂。因为画面中有明星的形象,因此往往不需要在创意方面下太多功夫,只需要简单的标题和说明性文字即可。
二、图形创意类海报
商业广告设计普遍采用这类表现方式。设计师可以根据主题的需要采用适当的图片素材,经过电脑后期加工处理,制作成巧妙的创意海报。图片的选择和处理取决于设计师的创意需要,因此设计师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制作出的广告内涵更为深刻,更易引起关注,广告效果往往较好。在一组表达语言暴力危害的海报中,画面上的男子面目狰狞,从口中伸出侵略性的“手”,欺侮着面前的女性,虽然他没有拳脚相向,但是语言的暴力仿佛一记狠狠的拳头砸在受害者的脸上。海报之所以如此形象地表现出这些的效果,就是因为对创意图片进行了后期处理,使得不可能出现的画面展现在受众眼前,原本难以表现的内容通过这样的表现形式生动地展现出来,准确地向受众传达了语言暴力的巨大危害。图形创意类海报有以下几个优点:其一,发挥空间大。设计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采集相关图片进行处理。素材的采集几乎是不受限制的,辅以后期的电脑技术处理,设计师的创意可以得到充分展现。其二,表达效果好。通过图形创意表现的海报,画面不再单调,比单纯的名人形象或者标题文字更加丰富,受众在阅读广告时,增加了一个理解的过程,对海报的印象会更深。其三,可读性强。海报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增强了,受众会停留更多的时间,提升了传播的效率。当然,图形创意类海报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对创意表现的要求较高,设计师需要有较高的创意能力和后期处理技能。图形创意本身就是多种元素的结合,因此对设计师的综合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当创意理念传达给受众后,受众需要自己进行理解和分析。此时,如果受众的理解不到位,就会出现一定的信息接收偏差。可见,这是难度较高的一种表现形式。
三、矢量图形创意类海报
这一类海报也以创意表现为主,但是在图形的制作上更为轻松。画面往往是简单的图形和标题,设计师的创意比较容易实现。在一张反对使用童工的海报中,钢笔和铁锹的同构表达出受教育的权利与被迫工作之间的矛盾。虽然标题没有点出“反对”两字,但是这样两件特征明显的事物的组合突显了这一主题。此类海报设计通常容易理解,且相对容易制作。单纯的色彩和简明的画面可以直达主题,免去了多余的缀饰。但是,此类海报表现力略显不足,内涵不够丰富,因此存活期也会缩矩。虽然受众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广告所要表达的含义,但是广告本身无法长久存在,故传播效果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四、大字标题类海报
大字标题类海报内容非常直白,受众第一眼就能接收所有重要的信息,这在信息时代是非常有利的。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受众一般没有很多时间细细品读海报,大字标题方便人们快速阅读。但是,由于缺乏含义深刻的图形,这类海报的表现力较弱。由于字母或者汉字的约束,大字标题海报的创意表现只能从文字的变形或者装饰出发,受众可能很快地接受了信息,但停留时间一般不会很长。
结语
在众多的海报表现形式中,人们对于图形创意的表现形式最为喜爱。人们比较欣赏那些图片美观、色彩丰富,同时具有创意的海报,这体现了受众较高的审美品位,也对设计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相对于国外的优秀海报,我国的海报设计在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形式新颖性方面略显不足,但是公众对国内的海报是一种鼓励的态度,这对于设计师来说是有利的。因此设计师既要取国外广告在创意表现方面的长处,又要深入我国传统文化汲取精华。
作者:李骏祥 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一、图形化文字
图像是传达影片主题信息的重要手段,能够吸引更多观众的眼球。而文字是人们为了记录思想、语言和信息传达时所采用的一种记录手段,可以全面的反映信息内容。文字与图像存在两个不同的领域,前者具有抽象意义,后者则具有具象意义。图形化文字设计其实就是在图像的基础上了解文字的形态,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及方法将文字和图像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有机结合,不仅反映了文字的抽象含意,同时还突出了图像的具象特征。实际采用的形式与方法所涉及的内容较广,除了利用图像来装饰文字外,还围绕构成的角度,把文字视作为一种既有单字的独立形态,通过图像化语言赋予文字更多的表现形式,同时又能实现多字组合,以点、线、面的角度体现各图像元素。传统的电影海报图像化文字设计,主要基于作品的艺术吸引力而不断的发展,但随着发展的不断深入,在各方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下,我国的图像化文字设计始终处于模糊的发展阶段,更有甚者将图像化文字设计定义为对笔画的简单装饰,而忽视了对其整体性钻研及全面认知。在现代世界领域中,字体设计水平得到了提高及完善,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兴起,将该项技术作为了现代设计业的核心工具,图像化文字也因此涌现了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当前,在信息环境下,网络与数字化技术在社会上得到了全面普及,有效促进了信息的全面传达。而这个时候,视觉传达就成为了现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文字在视觉传达中也发挥着信息的及时全面传达的作用。
二、电影海报图形化文字的视觉传达功能
电影海报主要根据观众的视觉认知程度来传达影片主题内容,同时信息传达者还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观众进行良好沟通。图像化文字已经成为了现代海报设计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文字基础上而设计的海报具有时效性,让观众更好的观看与阅读,并且自觉迅速的解析信息,而不用再像以往那样被动地,一字一句深沉地思考。这就强调实际传达的内容必须是生动形象、准确可靠的,表现形式应呈现出美感,文字编排应有条理,从而吸引广大受众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为其阅读、理解提供便捷性,深入分析和关注文字图像实际要传达的信息。
(一)吸引受众的视觉
电影海报要想及时传达影片信息,就需要设计出能够深刻影响观众视觉器官的文字,从而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设计者设计中应对各相关要素进行全面考虑,深入细致分析思考个性化的视觉形式。图像化文字不同于一般性印刷文字,其无论是造型还是编排形式都呈现出多样化。与此同时,观众通过图像能够清晰的获悉影片信息,是视觉的直接感知。此外,图像的多样化层次、形式以及具象直观的特性,散发着强烈的动感。所以,电影海报设计中将图像和文字有机结合,受众会先观察图像,再阅读文字信息。之所以受众有这样的表现,是因为动比静更能吸引人。而图像化文字就是汲取图像的优势,在传达字面信息的同时,融入了图像化的表现形式,使得整个版面生动形象,这是对印刷字体的一种创新。
(二)调动受众愉悦的心理
为了保证电影海报具有较好的可视性,应增强文字表现形式的美感,使其更加活泼生动,让人赏心悦目。图像化文字采用具有美观性和趣味性的表现形式,以愉悦观众的心理,从而自觉地将目光投向文字内容。由于一般性印刷文字是整套规范使用,在文字造型上存在一定的限制,无法和图像化文字一样针对具体的设计主题,通过少量的文字进行相应的形态设计。所以不能像图像化文字具有多样化的造型与形式,视觉效果也相对不够理想。
(三)文字信息通俗易懂
为了提高电影海报的阅读及欣赏价值,在文字编排时必须做到突出重点,及时为观众传达信息传达者的目的。尽管一般性印刷文字能准确传达信息,但其缺乏丰富多样的文本编排形式和形态表现,因此并没有更好的视觉效果。枯燥乏味,没有条理的设计是很难俘获众多观众的。为了保证受众积极主动的接受,应有条理地、声情并茂地进行构图元素的设计。比如《功夫之王》电影海报版面上的“功夫之王”四个字,字体以粗壮、厚实的形态表现,向受众传达力量感。该电影海报主要是基于印刷字体而进一步加工和装饰文字内容。设计人员在对这四个字进行相应的切角处理后,使得文字更具统一性。
三、图形化文字在电影海报设计中的应用
电影海报文字设计中,并非单单掌握图像化文字的概念及特征,而是要深入研究海报中的文字以突出影片思想,如何体现文字的特性;探索更具视觉艺术表现力的方法以及适合不同类型海报内容的艺术表现手法。
(一)笔画替换
笔画是文字的重要构成部分,所以笔画的走势至关重要,可通过一定的图像来转换文字的全部或部分笔画,并且还应做到文字中有图像,图像中有文字,实现文字与图像的紧密结合,从而给观众带来虚实相生的效果。实际设计过程中,我们应掌握和了解笔画与图像结合后而产生的艺术性及和谐性,文字信息和海报画面应深入融合,并形成完美的画面意境。通过图像化文字的设计,不仅保证了影片信息的及时传达,而且还能够使文字的表达意涵更加丰富多彩。需要注意的是,图像化文字并非是单纯的将文字和图像组合在一起,而是进行创造性的融合,科学合理的配置图像,集文字与图像为一体反映影片的主题。
(二)文字重构
文字重构在海报主题信息的基础上对文字进行了重新组合,并通过一些夸张的图像来构成,从而产生强烈的文字表现形式,冲击着每位受众的视觉,让受众产生深刻的印象。这种通过数字重构的方式进行的设计,使图像化文字更具趣味性、吸引力,不仅给受众带来美感,而且还使其了解影片的信息。比如《向左走,向右走》的电影海报就是通过文字重构的方式来进行图形化文字的设计。
(三)字形同构
字形同构是将各类或具有一定联系的笔画和形组合起来,同时还对笔画和形进行相互转换,以确保两者间巧妙的结合,最终构成新型的文字图像,并给受众带来新的视觉感受。其实,字形同构只是一种共生同构,实现笔画与笔画间的相互转换,并互为所用,这样就使文字图像得到了进一步升华。而文字同构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隐藏在字形中,不易发现。设计者实际设计字形笔画时,一般会通过重叠、共生等方式手段设计出具有创新性特征的文字图像,这样的创作方法与表现形式成为了现代设计者出于给受众新的视觉感受而采用的核心创新手法。电影海报图像化设计中,设计者应紧密结合设计主题完成相应的图像设计,并充分挖掘影片内容中与海报相关的含义,同时还要从生活实际中找寻易于受众接受及使用的图像、文字,将获取的文字和图像有机结合,既要突出文字深刻的文化意涵,又要体现图像的审美感。
(四)文字解构
解构主义最初是法国哲学家德里达而提出的,将解构主义与艺术有机融合,则构成了一种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目的在于对整体性的解构,并侧重于局部的艺术表现。现阶段,广告海报设计中通常遵循的是同构的设计理念,但这种反向思维的解构理念还未得到全面普及。就好像人们习惯运用正向思维,设计中只注重于“加法”的使用,不断增强图像与文字的画面感;却很少运用“减法”进行图像文字的设计。电影海报设计中的文字解构主要是根据设计实际需求,不认可文字笔画、结构整体性,并对其进行破坏和肢解,然后进行重新组合,构建一个完整性的视觉形态,以相应降低文字的阅读功能,赋予图像化文字更高的视觉魅力。但文字解构设计并非任意的对文字进行破坏和肢解,而是在深入细致的设计下,摒弃传统的设计形式和设计原则,设计具有创造性的视觉作品。
(五)虚构空间
在平面海报中可以利用多样化的方式来获得三维空间的视觉感受,是较为理想的设计。在二维中通过视觉原理塑造出来的空间立体的幻象,以虚拟的视觉错觉而形成的景象,当然获得实际并不存在的虚拟空间假象会散发较好的视觉形象效果。虚拟空间通常运用图底反转的正负性表现形式,平面设计中正形与负形所反映的是格式塔心理学派确立的一个“图底”概念范畴中描述的与图底反转相关的视觉心理形象。比如《人工智能》中,AI是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机器人小孩大卫,突出自我、探索人性的故事,海报通过金属质感的文字A与I通过图底关系予以表现,A中所呈现的小人侧影,和I中孤独的小人相同;《非诚勿扰》海报设计也运用了这一手法。在幻觉性的空间原理上,可试图进行图形化文字的创意设计。比如《闪灵侠》海报版面中闪灵侠伫立在用片名字母立体化组成的高楼上,用傲视的眼光注视着黑夜。该电影海报中的文字是运用添加阴影、体块化,或者通过其他物象衬托、叠影等手段实现一定的空间感受,达到视线文字图形化的艺术创意。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电影海报图形化文字设计并非机械式的填塞海报文字,而是有针对性的通过文字自身固有的意义、形态,并密切联系各类艺术表现手法,全面挖掘语言中存在的视觉效果,合理巧妙的控制文字元素,能够充分反映影片主题的核心思想,进而发挥意想不到的宣传推广效果。
作者:谭琢麒 齐志永 单位: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承德广播电视台
一、传统艺术元素
传统文化艺术是拥有蕴涵富足的宝藏,它所蕴含的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审美角度、立异精神和艺术作品都对现代海报设计有着深刻的启示与借鉴作用。中国富含深厚的文化特性决定了现代海报设计独特的东方文化韵味,也形成了大量具备东方神韵的海报设计元素,这些元素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早已渗透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些元素运用在旅游海报设计中就可以被更多的人所认可,由于在中国这个特定的区域里,这些具有深刻涵义的传统文化也只是自己本民族的人们才能理解读懂。在现代旅游海报设计作品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浓浓的传统中国味。如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人们对中国红的喜爱、对祥云、龙图腾的认可等等。优秀的传统艺术丰富我们视觉艺术语言,是我们探索和发现新的视觉语言、创新视觉文化的源头。首先,确定“天人合一”的审美标准。“天人合一”思想在自然观上强调的“浑然天成”“物我为一”。这样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世界观造就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统一性、辩证性、因果循环的整体思维方式,强调事物各方面辩证统一和相辅相成,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观念。将这种特殊的思维方式,运用到艺术创作当中,则形成了中国当下特有的审美习惯和美学标准。同样,“天人合一”的抽象观念并没有完全停留在哲学的理念中,也渗透到我国古代旅游文化观念中,强调在旅游过程当中不光注重山水的自然特征,更多在意的是人与自然相互交融的境界。晋代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反映出来的归依自然、物我两忘的境界,正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因此,旅游海报设计要根植于传统艺术精华的土壤中,把设计思维糅合到中华民族传统的自然观、哲学、思维方式中,取得意想不到的审美效果。其次,追求“发于天然”的艺术造诣。唐代张璪则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意在把绘画艺术融入自然中,以自然为师,结合创作者心理情感,并将情感与写实融合在一起,两者交融呈现出最好的作品。这种追求“发于天然”的艺术精神反映在旅游海报设计中,则更多的是强调人们通过海报视觉符号而达到身临其境、置身其中的感受和体验,缩短游客和旅游地之间的空间和心理距离。再次,符合“美善统一”的价值规范。“美”与“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因此产生的传统审美形态就必定带着极高的道德意识。也就是说,艺术作品不但是视觉刺激的产物,也是社会价值规范的产物,包涵了人对自然生命欲求和现实社会的道德规范。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松竹梅象征友请与坚贞,大象宝瓶象征太平吉祥,石榴桂圆象征多子多福,仙鹤青松象征延年益寿等等,它都表达了人们求美求善的和谐愿望。因此,旅游海报设计不仅要表现旅游景区美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而且不能脱离人们的审美标准和道德规范。孔子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君子比德”之说就是寓道德修养于旅游审美活动的突出表现,对旅游者的道德感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宗教文化元素
“宗教情感与艺术的审美情感存在一定的差别,宗教中的如痴如狂的崇拜、义无返顾的献身、惊心动魄的自残行为,往往是与个人的生活目的、人生的价值等道德观念直接相联,而艺术审美情感与道德观念的联系则是间接的。审美活动本身只诉诸人的感情,通过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认识,获得精神上的愉悦。”由此可以看出,宗教与艺术两种思惟方式在运用想象和幻想把握世界的过程中异曲同工,相互共存,异同结合,使它们在对世界的认知和反映中,形成了相互浸透、相互交融的现象,使宗教中融入了艺术元素,艺术中渗透着宗教因素。同时,宗教与艺术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本领与方法又是同根共源,相辅相成,都运用了丰富的思维方式。黑格尔在《美学》中说:“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而民间传说,图腾符号,原始歌舞、艺术与仪式等宗教活动同样使用了丰富的想象,并且最大程度的利用与发展了这种想象。丰富的联想和幻想,既是艺术思维的首要特征,也是宗教活动的主要方法。在现代社会当中,当宗教与旅游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时,旅游成了宗教传播、交流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宗教则成了旅游活动的重要动力和目的,宗教蕴涵富足的旅游资源,旅游则增进这一资源价值的完成,将其转变为现实的旅游产品。在漫漫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宗教造就了绚烂的精神文化和光鲜的物质文明,开辟了丰富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许多宗教文化的景区已成为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优秀宗教文化资源与文明旅游行为充分结合,更好地宏扬传统宗教文化的精髓,尽显宗教规范人道德、净化人心灵、升华人境界的积极作用,更好地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宗教文化元素在现代旅游设计中的运用,首先要建立在对宗教理解的基础之上,而绝非的轻易挪用对某个图形符号。只有宗教思想与旅游海报设计语言完美结合,精确传达设计理念,才是宗教文化与旅游广告互动关系的体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宗教思想的逐步认识,使得宗教信仰中图腾符号的利用价值得到不断延展,虽然图腾的原始意义发生了本质的改变,但体现宗教意义的图腾符号或宗教传说也已成为某个宗教旅游的象征或标识,给现代旅游海报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元素。如中国联通标志,选用的是源于佛教八宝题材的“盘长”造型,取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之意,通过其文化的气息与亲和力来传递企业的精神理念。
三、民俗民风元素
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目的也向文化旅游发展,以展示民族地区风貌、弘扬民族文化的民族区域旅游愈来愈受到大家重视,地位日趋提升。一些具有民俗文化特点的旅游区将该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吸收并加以发展利用,开拓了通过旅游发展,开发宣传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通道。通过旅游开发,政府大力加强对当地民俗文化宣传的扶持,加强对旅游目的地的重视和保护,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参观,在资金和管理上的投入,将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和条件。如屈原故乡每一年端午节前后举办赛龙舟活动,已成为三峡地区主要的民俗文化旅游活动,并利用这一特殊性主题开拓其它更多的旅游活动。现在对旅游地的欣赏更多的人已经开始转向民俗文化的审美。春节期间越来越多的人走向农村,关注那里的腰鼓、社火、庙会。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民族,因为生存讲条件、历史境遇的差异,构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俗民风,这是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一笔具有极高价值的民族旅游资源。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民族文化、民间传统、古老风俗的情景再现,更加迎合和丰富生活在现代多元文化社会中的人们的求新、求知、求同、寻根等心理满足感。民风民俗指那些突出表现每个民族特点和他们所居住地区的地方性特征的因素,从服饰、饮食、礼仪、节庆活动、婚丧嫁娶、文体娱乐、乡土工艺,到需要细心观察、深入体会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审美趣味等。在相应的旅游广告中应突出民俗文化元素,如刺绣、剪纸、年画等都是带有民俗特色的民间装饰风格的饰物,了解各个装饰饰物的特点、风格、寓意,就可采用其特征进行艺术提炼。以现代的审美意趣对已有造型和文化元素加以提取、改造和运用,使作品保存了传统艺术的神韵,带有鲜明地域特征,同时也更富有时代特色。面对日趋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旅游即将进入销售导向的营销主导时期,旅游海报在广告宣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把旅游海报作为跨文化交流的营销工具,进行系统的营销规划和运作,抓住民族文化传统视觉符号所蕴含的精神方式与审美内涵,汲取外来优秀的思想意识、方法手段,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创作一批既具有民族化特色,又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旅游海报,不断推进民族地区旅游广告产业化进程,全面带动我国内陆开放的生动局面。
作者:张莉 单位:宁夏大学美术学院
一、色彩在海报运用中的现状分析
现代的海报是工业革命的历史产物,它随着商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应运而生,逐渐呈现出多媒体化的传播形式。与其他任何一种艺术设计形式相同的是,海报除不仅本身具有广泛传播、引起受众注意的功能外,而且它具有“从教化、促人伦”的警示教导作用,在此点上面,公益海报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公益海报利用一些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形、文字和色彩来充当以解决不同的社会问题,充当其社会营销的工具,进而以教化社会。设计语言需要通过强有力的听觉穿透力,能够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和长久的感动效应,而色彩往往是创造这些效果的最为有效的手段和工具。
二、色彩的相关概念界定
1、色彩的概念
简单的来说,色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色彩,一类是无色彩。无色彩就如我们平日说的黑白灰,而有色彩就是我们所讲的七彩色了,如:红黄蓝等。有色彩就是具备光谱上的某种色相,我们称之为彩调。而与之相反的,无色彩即指那些没有色调表现,无色彩在明度上进行变化,其色调的表现即为黑、白、灰。有色彩的表现虽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复杂性,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通过一些特定的数值来对其进行确定与区分,分别是色相、明度、纯度,而这也就是色彩的三属性。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我们视觉所接触到的物体并不会发光,也就是说在黑暗中我们人眼是看不到这些物体的,因而,我们对其颜色也就更无从所知了。我们人类的眼睛可以看见色彩,是源于光的折射原理,光源通过发光折射到物体上随后被人眼所察觉,比如月光折射到路面上。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光与色是分不开的,而且,先有了光才有了色彩,我们所看见的色彩也就是对人眼对光感的反映。
2、色彩的科学定义
1)关于色彩科学
色彩研究,我们称之为色彩工程学,它包含了:表色法、测色法以及对色彩的规划与设计,色调的调节和对色彩进行管理。
2)关于色彩心理学
事实上色彩在现实的角度上会对我们产生了一种刺激和激励的作用。色彩心理由视觉反映开始,通过视知觉逐渐引申到情感与记忆,而情感与记忆通过深化,就产生了思想、意志与象征。这些反应是极度复杂却又具有真实性的。实际上,色彩生理和色彩心理它们是一种共生的关系,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互相制约。众所周知,色彩不同,人们感受不同。同一色彩,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人会做出不同的判断。因此,我们在色彩的运用中,要重视到这种由因及果,由表及里的关系,也就是我们积累到了一定经验程度时而升华形成的色彩学心里规范。
3)色彩密码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任何一种色彩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当我们看见了某种颜色,大脑神经便收到视觉神经传达的信号,从而产生了一定的联想。比如说,看到红色,我们就会想到热情的火焰,所以红色带给人们振奋的心情,人的血压会有所升高,情绪也会兴奋冲动。其实,色彩心理学并不仅仅停留在色彩与心理两个学科的范围之内,它囊括了美学、民俗学、心理学。我们设计师在设计时要懂得掌握色彩的运用,通过色彩引起受众在心理上的联想,最终达到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三、色彩心理在公益海报设计中的应用
虽然同样的色彩可能因为受众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但是,基于人类共同的生理构造,以及生活环境的相似性,我们可以归纳出色彩心理的共同规律。将此规律应用于公益海报的设计,根据不同的宣传主题,我们可以选择与之相对应的颜色载体,从而更加明确的表现出了海报想要宣传的主题,继而可以将设计者的思想传达给受众,引导受众群体朝着所宣传的目的靠拢。现代人们生活在高强度的压力之下,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并且有害于身体健康,因此,我们需要倡导人类健康生活,注意饮食类的公益海报,而这类公益海报我们常常用蓝色与绿色调来进行表达。绿色和蓝色是最能体现出大自然的颜色,绿色象征着声明与希望,蓝色表达了广阔与静谧。通常,我们感到心情郁闷时,倘若在森林或者大海边漫步便会心情平和,因此,蓝色与绿色实际上是来自大自然对人类心灵慰藉,可以让我们变得平静。
四、色彩在公益海报中的意义
不同的色彩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将象征不同意义的颜色运用在公益海报中,可以借此更好的向受众传达出设计者的设计理念,也通过色彩营造出的氛围感染受众,使其与设计者达到思想上的共鸣,从而更加深刻的表达出公益海报所要宣传的主题。一个好的公益海报是可以深入人们的内心深处,通过不同的色彩所营造出来的的气氛和气势不是其他艺术宣传形式所能体现的。随着新媒体科技的发展,公益的海报的传达形式,越来越趋于多元化,色彩的表达也越来越丰富,优秀的公益海报能够正确的引导社会的价值观,建设社会的真善美,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五、结语
色彩是最吸引人类视觉的东西,在公益海报的设计中,我们合理的运用色彩,可以在宣传海报的主题上更加深入人心,达到长久的效果与影响,在运用色彩时,我们要充分思考如何对色彩进行表达,把握色彩心理学,同时要考虑到我们的传统文化与时代特点。我们运用色彩,既表现出主题思想又要表现出形式的美感,那么,我们将设计出具有独特风格与视觉冲击力,并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公益海报。
作者:徐磊基 单位: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
一、中国电影海报设计风格的主要特点
1、强烈的时代特征
电影海报作为电影的衍生物,反正和记录着人们的生活,通过电影海报,人们可以发现许多现实生活的影子。在我国电影发展的早期,电影的制作往往是通过还原现实生活实现的,在电影海报中,也可以发现人们生活的场景。时代特征作为电影海报的重要特征,体现为不同阶段的海报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联,电影海报的制作往往受到制作技术、绘图技术等的影响。不同时代的电影海报都着不同的特征,有的强调手绘,有的注重特技,这些都是时展的反映。
2、深厚的中国意蕴
不管是电影的制作还是电影海报的制作,都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大量的中国元素如汉字和民族图画等被运用到电影海报中,展现出强烈的中国意蕴特征。通过将文化元素运用到电影海报中,传达着电影的主题思想,并展现出许多电影以外所包含的内容。同时,加之电影台词的合理运用,结合图片设计与制作,展现出中国电影海报的中国特色。
二、中国电影海报设计风格成因
近年来,中国电影海报设计处于飞速上升时期,具有本土特色的海报不断涌现,并且在全球电影海报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中国电影海报设计风格化的成就与中国国内外的环境息息相关。
1、中国传统文化为电影海报设计提供创新思维
中国上千年的传统历史文化与民族思想体系是中国电影海报设计中得天独厚、别具特色的艺术源泉。在我国的电影海报设计中,无不散发着浓浓的传统的中国风韵:色彩、山川、书法、花鸟、图腾、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增加了电影本身的厚重感、关注度。民族化、本土化使中国电影海报设计具有独一无二的文化特色、艺术特质,因而能够迅速成长发展起来。
2、剧烈转型的社会环境为电影海报设计创造了时空机遇
技术、经济的发展转型,带动整个中国社会的重大变化,电脑特技、现代器械、信息技术、现代思维等的多元融合为电影海报设计提供了不断创新、不断突破的重要机遇。中国电影在国内外多元思潮的影响下也出现多元流派共存发展的良好局面。中国数以亿计的电影观众受到空前丰富的思想潮流及审美情趣的冲击洗礼,反过来又激发中国电影海报设计从各个方面取得突破。首先是推动中国电影海报设计从外在形式、内在内容等层面表现出流畅性、开放性、动态性的展示效果,其次这种情境也无时无刻的给电影海报设计从业人员以压力、动力,促使其进一步为中国电影海报设计提供更高水平、多元思维的成果。
三、中国电影海报设计风格流派演化
从过去近百年的中国电影海报演化史可以看出,中国电影海报设计风格流派经历了大致三个路径的演化。
1、从“繁”到“简”
九十年代之前的中国电影海报设计多是以大幅剧照或人物画面为主体,影片名字多是用浓重的颜色和大大的字号来展现,表现形式单一,视觉效果沉闷,给人一种繁冗之感。而现代的中国电影海报设计不断追求的设计风格是“大道至简”,留白、重构、变异等表现手段被大量运用,营造出一种深邃广博的艺术意境。
2、由“大”变“小”
“大”“小”是指海报表达的主题。早期海报突出对电影情节的夸张表现,而现在则以简约的人物、意境展示主题内容,这反映出中国电影海报设计的演化取向——以小见大、大题小做。
3、由“浅”到“深”
由“浅”到“深”反映了中国电影海报设计思想内涵的演化。当前中国电影海报设计不断地通过简约的形象编码来展示电影的内在意蕴,而不再是以显性图画、外在语言传递主题信息,图片、符号、数字、色彩、光线等的多元运用,强化了观众对电影的主题内容、艺术风格、文化哲理等的认同。
作者:姚韵 单位: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一、中国电影海报的起源
中国的平面设计相比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来说起步较晚,特别是电影海报的产生就更晚一些。中国第一部电影诞生于1905年的《定军山》,随着20世纪初期电影走进中国,电影海报也渐渐开始起步,电影事业的迅速发展,印刷、摄影行业的成熟,电影海报也成长起来。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随着人们经济能力和消费水平的提高,电影院数量的增加,据研究,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在文教娱乐方面现金消费支出为2233.3元,是1990年的20倍。这带动了电影产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鉴赏能力也进一步提高,这就要求电影海报的设计水平需要更上一层楼,因为电影海报是一部电影的精髓汇总,是消费者了解一部电影的第一印象。
二、中国电影海报的弊端
而在现代的电影海报设计中,能看到很多模仿与抄袭的影子。与动辄10万的欧美电影海报设计费用而言,中国电影行业普遍对海报设计的投入过少,这也是由于中国设计行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原因导致。还有一些原因是某些电影制作公司对电影海报设计干预过多,往往给设计师一个欧美电影海报,并赤裸裸要求抄袭其画面构图,于是现在很多中国的电影海报在有形无形中打上了抄袭或模仿的烙印。太过相似的画面不仅令很多平面设计师汗颜,更是让消费者质疑电影制作的水平及内容水分过多,严重的影响了电影行业的声誉。当然,不仅中国的电影海报设计中存在质疑的问题,国外电影海报中的抄袭也不胜枚举。我们的电影海报设计行业似乎在面临着一个重要的挑战,如何能制作创意独到的精美海报?
三、中国电影海报设计的模仿度把握
对于平面设计行业来说,借鉴是将别人的作品深入研究,熟悉并了解其创造思路和理念之后进行再创作的过程,这样的方式能够让作品会有新的创意出现,甚至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而模仿是在了解了别人的作品创意理念以后只是生硬的将其中一小部分做简单的修改处理;最恶劣的是抄袭,就是直接把别人的作品据为己有的,这样的行为是要追究其法律责任的。作为一个设计师,初期模仿是做好设计的基础,所以学习平面设计专业学生前期会学习视觉流程、形式美法则,以及字体设计、版式设计等相关的内容,同时会模仿一些优秀设计作品,以便能学会运用适合的文字、制作出一张相对规范有美感的作品。设计不是高空造楼,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看大量的设计作品,在其中得到启发和帮助,模仿能让我们学习到最合理的设计方法,但是很多人误解了模仿的真正意义,忘记了设计的初衷。模仿只是一种有效快速的设计学习方法,我们需要使用借鉴的方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很多中国的电影海报设计参杂了模仿的影子,当时这是因为中国的平面设计行业起步较晚,而设计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很多的学习过程,这个阶段的模仿就是一种学习。我们要把握住的度是能够在创作中加入自己的灵感,作品能很好的反映电影的内涵,传达给消费者准确的意思。之后再渐渐加入更多自己的风格理念,脱离模仿的影响自成一派。
四、电影海报版式的设计思考
在优秀的电影海报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设计者首先考虑的是电影的信息传达功能,合理有效的在第一时间把电影的剧情内容融合在一张剧照中表现出来,因为图形信息是最能抓住人眼球的东西,所以大多数优秀的电影海报会利用具象或抽象的图形吸引观者眼球。其次合理的色彩搭配能反应出电影的内涵。色彩会给人强烈的情感刺激,因为不同的颜色本身就有一点的情感因素,比如明快的橙色或黄色一般会用于主题活泼幽默的电影中,例如《老雷斯的故事》用比较明快的颜色,让观者在第一次观看时就被欢快的气氛所感染到。相对具有科幻性的电影会偏向于用深蓝色和黑色作为设计的主题,蓝色是冷色调,从色彩感觉上带有科幻、寒冷的感觉,给人未知领域的一些指向性,给人思考的空间。如电影《2012》的海报设计,用了纯度和明度很低的蓝色给人想像的空间。在恐怖电影中常用暗红色和黑色的的色彩搭配来表现血腥、恐怖的主题。暗红色有血液的暗示感,而黑色是明度最低的颜色,能带给人恐惧感。如电影《左岸魔屋》,虽然没有出现恐怖的图片,但是黑红色搭配带给观者一种紧张窒息的感觉。色彩在电影海报设计中尤为重要,利用好色彩的个性就能很好的传递电影的内涵主题。版式编排也是电影海报里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字体的设计、字号的大小、文字位置的摆放也非常关键。很多时候,一个具有设计感的电影名称文字设计能有效的提升电影海报的档次,甚至具有剧情代入感。《教父》电影海报中“father”几个文字运用提线木偶的感觉进行设计,很好的反映里电影的主题——他能够操纵很多人的命运,同时又被上帝操纵着自己的命运。中国汉字是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各种变化,运用在现代的电影海报中,更要考虑到文字的性格特点和电影的文化内涵。电影《画壁》的海报设计中,电影名称使用隶书的形式,用印章阴刻的方式来设计,像刻在石壁上被磨损过的感觉,和电影主题呼应。《让子弹飞》电影海报设计中,文字拦腰切断的方式也能很好的呼应电影主题,有很强的代入感。
五、现代中国电影海报在反思中进步
中国电影海报发展到现在,已然越来越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在海报的版式风格、字体、色彩、图形上已经慢慢摆脱了国外海报设计的特点。比如《大圣归来》的海报设计。从主要图形的设计上,有融入国外手绘风格的同时加入了中国画风的体现,文字也具有独特的设计感,鲜艳的红色有英雄气息和情景代入感,是一张具有个性特点的中国电影海报设计。相信中国的电影海报在国外电影海报的影响和刺激下,设计者能够很好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很多设计师越来越注重本国的文化内涵,在设计中尊重我们自己的文化特点,了解历史和电影内涵,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平,越来越多优秀的电影海报逐渐出现在各大影院,影响着我们的娱乐生活。
作者:陈秀珍 单位: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
一、商业电影海报审丑现象的出现
“审丑”是相对审美而言的,审丑现象的出现一方面以其敢于打破传统,质疑权威而受到关注,另一方面又因其哗众取宠而遭到批判。近年来出现“审丑”现象的文化和产品已经渗透于很多领域,并有扩张和蔓延的态势。审丑现象通常以设计作品颠覆公众的常规审美观或传统道德观来获得人们的关注。本论文以这种审丑现象为切入点,对电影海报设计中出现的这种现象的成因、影响进行研究。电影海报设计由于娱乐、大众消费等特性,审丑现象尤为明显。本应具备一定收藏价值和纪念价值的电影海报都沦为简单的明星大头照拼贴,甚至是耗资巨大的名片如《赤壁》《建国大业》等,都是明星堆砌,把极具意义的历史电影宣传低俗化。更甚有电影海报,直接照搬国外海报,无论是构图、色调还是文字编排都如出一辙,这种忽视知识产权的做法会让观者误认为该电影也是抄袭之作。还有一些海报,夸大电影的暴力血腥,呈现出一种极端的病态画面,对社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总之,商业电影海报的审丑现象是一种常见的、有特点的现象,研究这种现象的特点和成因,有助于改善这种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商业电影海报审丑现象特点
一张优秀的电影海报除了其商业上的成功外,还应具备原创性、电影代表性、脱离低俗趣味等。如果不具备前述特性,而是以抄袭、堆砌、低俗为主体,则会出现审丑现象。具体而言,商业电影海报审丑现象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直接照搬他人作品,进行简单复制。
直接照搬他人作品,进行简单复制。如果没有见过好莱坞电影Loveactually的海报,这也不失为一张出色的海报。遗憾的是《爱情呼叫转移2》的海报所呈现的细节和构图方式都表明这是一张有抄袭嫌疑的作品。这不是个例:电影《全城热恋》和《Valentine’sday》《非常完美》和AddictedtoLove、《唐琅探案》和《大侦探福尔摩斯》《惊天动地》和《父辈的旗帜》等等,可以说电影海报的抄袭几乎成了惯例。这种海报设计的抄袭会让电影原创性降低。
(二)对人物身体与精神的病态的描绘;对暴力、流血场面情有独钟的展示。
海报在表达色情暴力题材的时候,不应哗众取宠,过于强化色情、暴力、流血场面。例如电影《恰同学少年》实际上是内容为青春的文艺电影,其电影海报却是两个激吻男女和躶体女性;完全脱离实际。又如恐怖片《惊魂游戏》,其海报表现的是一张巨大的人脸布满血管,口被铁器撑裂,色调昏暗不明,对人形成极大的心里恐惧。这类因题材需要或是宣传需要而呈现的色情、暴力的海报,应经过艺术处理表达。古希腊群体雕塑拉奥孔是以表达暴力流血场面的经典作品,其化丑为美上的做法值得学习。“雕刻家要在既定的身体苦痛的情况下表现出最高度的美。身体极度苦痛情况下的扭曲变形同高度的美是不相容的……不得不把身体的苦痛冲淡,把哀号化为轻微的叹息”这种在创作中刻意地冲淡其情绪的表达,为的是不影响美。这种化丑为美的价值观同样也适用于商业电影海报。大部分有色情暴力场面的电影都是18岁以上观看;但电影海报作为宣传是无处不在,观者也是随机的,如果海报无所顾忌的展示暴力、色情、流血场面,甚至将其强化,对社会的影响是负面的。商业电影海报传播范围极广,即使电影题材本身有暴力色情的内容,也应进行艺术处理。电影海报《南京大屠杀》《金陵十二钗》等都没有过分的宣扬其中的色情暴力部分,而是将影片中核心表达的精神以优美的画面展开。这也说明大部分优秀的电影海报不会出现审丑现象,这种现象也是可以避免的。
(三)进行杂烩式堆砌的表达。
电影海报采取堆砌明星的方式进行设计,是大部分海报的惯有手法。这类海报大部分都是明星,和剧情没有绝对的关系,观众只能从海报上获知这部电影有哪些明星出演。结果看电影也就纯粹成了追星族了。这种做法虽然不如前面两种审丑现象的影响那么大,但也使得电影低俗化,强化了快餐文化的负面影响。商业电影强调明星的号召力本无可厚非,但不能脱离电影只宣传明星。
三、商业电影海报审丑现象的成因
商业电影海报的审丑现象是显而易见的,但其成因却十分复杂,细而述之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电影周期而导致的,二是人的文化心理因素,三是社会伦理因素。这三个主要因素导致电影海报的设计质量参差不齐,成为许多人的诟病的地方。
(一)电影周期因素。
这是导致电影海报优良变化的主要因素。电影海报的分前期、中期、后期,这三种电影海报由于需求不同、制作目的不同、决定方不同,结果也不尽相同。以张艺谋的《山楂树之恋》海报为例。1.前期:这时候的海报以展示影片概念、气氛做主导。前期海报的风格基本是导演、制片人说了算,由于电影还没开拍,可能是演员的定妆照,或者剧照,所以海报展示的往往是一种场景和气氛。《山楂树之恋》是一部要冲击国际奖项的大片,所以在前期的海报中尽可能的展现出东方特色艺术氛围。海报呈现的是主角在电影中的生活状态,配合海报下方的书法字体,呈现隽永的年代感。张艺谋作为前期海报的决定人,具有较高的艺术眼光,所以前期海报呈现出来的构图、色彩、字体等都十分出色。2.中期:中期海报大部分是在电影上映前的半年或两三个月期间。其作用是披露电影剧情、人物关系。《山楂树之恋》男女主角的“偶然相遇美丽邂逅,便使双方产生了一见钟情式的爱情,虽说他们之间的爱情以悲剧结束,但在爱的过程中他们的爱非常纯粹,也充满了浪漫情调。”中期海报正是以油画风格来表达电影的基调和故事情节:电影角色在类似于梵高绘画的漫天笔触中出现,男女主角对视但身体方向不同的肢体语言暗示影片的人物关系,也暗示纯洁爱情表现。这种海报艺术性强、富有想象力,具有收藏价值。3.后期:后期海报主要在影片即将上映前的最后阶段推出,被称为“主海报”。主海报的作用是在电影发行环节,比如在电影院里张贴、户外路牌、灯箱广告里展示,曝光率极高,最大程度地吸引观众购票入座。这时候的海报主要是由投资方决定。而投资方认为突出影片的大牌明星作为吸引眼球的因素,能更有力的推广电影,以至于曝光最多的便是大头照式的海报。所以《山楂树之恋》的后期海报也不能免俗的出现被炒热的男女主角的形象。海报拼贴生硬,人物在画面的右下方表情平淡、肢体语言匮乏无表现力。后期海报的粗制滥造、堆砌明星或者抄袭,是因为曝光率最高的主海报由非专业的投资方决定。
(二)文化心理因素。
部分审丑现象是由于不同的文化而导致的。文化“从其广泛的民族意义来说,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人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所以文化具有极大的惯性,能左右世界上存在的几乎所有东西,其中当然包括电影海报设计。仍以《山楂树之恋》为例,该片是名导演的大片,完全有望冲击国际奖项,所以针对不同国家所设计的电影海报也完全不同。如英美版的海报,连人物形象都没有,只有一个下巴的特写被拍得莹润光泽,引人遐思。画面上的人物通过乌黑的头发、绑在脖子上的帽绳、白色的衬衫等细节,让人明白这是一个关于知青的故事。反观西班牙版本的,无论是构图和色调都照搬《断背山》海报套路;虽然人物的头像完全展现,但是由于尺寸过小,无细节。同样,以色列版本直接表现男主角背负女主角的画面也过于直白,胜在构图清晰,人们可以通过两人的服饰和身体动态完全明了影片的时代背景。该电影还有台湾版、日本版等都出现完全不同的效果。作为一个成功的电影海报设计者,只有将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的共通性意念,通过民族化装饰方式表现出来,免去因文化、地域、语言等使人们交流产生阻碍的因素,通过视觉图形进行心灵沟通,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和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之路。不过这种因文化而导致的审丑现象还是较为少见,是成因的一个小分支。
(三)社会伦理因素。
商业电影海报审丑现象的成因除了前面所说的以外,社会伦理所产生的影响也是较为巨大的。其一是因为制作成本等原因,导致电影的海报设计人员非专攻人员;其二是电影海报的制作不受重视,流程过于复杂;其三是海报的设计诉求过多,意见无法统一。1.海报设计人员非专攻人员。根据中国新闻网的记者调查,国内的电影海报大部分是由从事广告、平面设计的公司会兼做电影海报设计业务,而并非影视从业者。电影海报由于片方的重视程度不够,制作费十分低廉,这也意味着如果广告公司如果耗费人力物力去打造一张海报是无法盈利的。所以广告公司为了保证最高的利润,选择了以抄袭、照搬,堆砌演员大头照的做法。2.制作不受重视,流程过于复杂。国内大部分片方对海报并不重视,没有具体的负责人,也没有固定的流程,这导致制作时间拖沓、无人担纲。3.设计诉求过多,意见无法统一。北京异开视觉艺术设计创意总监马超曾在采访中说过:“有时候一款海报差不多要耗一年,做了无数个版,一会繁体字版,一会英文版……有时候导演一套意见,制片人一套意见,发行公司也有一套意见……最后我们的稿子被改成不知道什么样。”而更严重的是,每一部电影的广告商、投资商都喜欢发表意见,对其商标的尺寸、大小、颜色乃至位置都有要求,这都会对电影海报产生巨大的影响。
四、小结
商业电影海报作为推广电影作品的重要形式,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它不仅具有商业价值,更应具有艺术价值。在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商业电影海报设计也迎来了新的平台和契机。如何去其糟粕,保证高质量的视觉传达效果,同时具备原创性,避免抄袭、堆砌和低俗化,是商业电影海报设计面对的命题。要彻底改变电影海报的审丑现象,首先要认识到电影海报的重要性,勇于反省自身的不足,再根据行业的规则进行改善。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商业电影海报审丑现象的产生,消除其不良影响。
作者:吴冠聪 单位:惠州学院
一、法国新艺术运动影响下的装饰情结
美国嬉皮士海报广泛继承了许多优秀的设计风格,其中借鉴最完整、特点最突出的要数法国新艺术运动中诞生的新艺术风格。许多嬉皮士海报大师,如奥尔顿•凯利、维斯•威尔逊、大卫•博德和史丹利•茅斯等都是新艺术风格的忠实崇拜者。他们认为新艺术风格中出现的具有强烈戏剧效果的装饰元素与嬉皮士年代的精神特质非常吻合,这促使了嬉皮士海报装饰情结的形成。下面笔者就以新艺术运动中的主流艺术家风格——穆夏风格与奥布里•比尔兹利风格为论述依据,详细分析嬉皮士海报装饰情结的表现。
1.穆夏风格。穆夏是新艺术运动平面设计领域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充斥着精致、细腻,带有极端唯美效果的蜿蜒曲线、拜占庭的华丽色彩、洛可可与巴洛克的奢华几何装饰,展现出了令人动容的装饰主义情调。穆夏的这种富于戏剧张力与浪漫情怀的装饰风格让嬉皮士设计师们所折服,他们争相效仿,于是就诞生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装饰趣味浓烈的嬉皮士海报。如奥尔顿•凯利与史丹利•茅斯合作设计的阿瓦隆舞厅海报,两位设计师参考了1898年穆夏为烟草公司设计的招贴,画面中一位身材曲线玲珑、有一头飘逸卷发的曼妙女郎被手中香烟的烟气萦绕——漩祸形状夸张、浓密卷发与四周装饰效果强烈的藤蔓缠绕在一起,视觉效果极富张力,精致而不失大气,再搭配嬉皮士夸张的迷幻色彩展现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美感。
2.奥布里•比尔兹利风格。奥布里•比尔兹利是19世纪英国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其创作风格深受印象派、古典主义、巴洛克以及日本浮世绘等装饰意味浓厚的艺术流派或艺术形式的影响。他的作品线条流畅、前卫,唯美中又带有一点颓废、怪诞的气氛,这种感觉正是嬉皮士设计师所寻求的。60年代,许多设计师将比尔兹利的颓靡装饰风格作为典范,以大卫•辛格创作的西菲尔莫尔会堂海报为例,设计师将孔雀和老鹰的下半身线条抽象为一个诡怪的人物侧脸——黑白交错的曲线搭配版画般的色彩平涂处理,不仅使作品张力十足,更传达出了嬉皮士文化的魔幻气质。
二、光效应艺术影响下的视错倾向
起源于德国包豪斯学院的光效应艺术又被称为“光学艺术”或“视觉艺术”,其主张利用光学原理绘制几何图形,制造令人眩晕的视觉幻象。嬉皮士们被这种能够创造出主观色彩的视觉艺术所吸引,创作出了大量带有光效应艺术风格的海报作品。这些作品绚丽多彩,充斥着诡异、瑰丽的虚拟光感,如同舞会上的灯光秀一般令人着迷。下面笔者就分别从几何式视错觉风格和色彩视错觉风格两方面详细分析美国嬉皮士海报在光效应影响下表现出的视错特征。
1.几何式视错觉风格。光效应艺术通常会将正方形、圆形、矩形等常见的几何图案进行切分拆解,而后以大小不一的、重复的方式重新组合,使重组图案在人的眼睛快速移动过程中产生一种线条游动、色块抖动的视觉怪相。如迷幻大师维克多•莫斯科苏为阿瓦隆舞厅设计的人物版海报作品,画面中头戴礼帽、嘴叼雪茄的嬉皮士由黑白两色构成,设计师在人物背景和人物身体白色平涂部分加入了六瓣风车状的圆形图像,当人们的目光游走于海报人物主体与背景之间时,风车状图片便会产生顺时针转动的视错效果,令人感觉十分新奇、有趣。
2.色彩视错觉风格。早期的光效应艺术主要通过黑白两种对比效果强烈的色彩制造视错效果,到了20世纪50年代后,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尝试用色彩之间的冷暖关系差异制造平面作品的纵深感、光感和空间感。这大大拓宽了色彩的选择范围,得到了嬉皮士们的广泛欢迎。如创作于1968年的Y-Knot舞厅海报,画面中央是两朵盛开的花朵,背景为放射状的线条,设计师通过红色、橘色、蓝色的暖色到冷色的过渡,使画面产生了有深度的立体幻象,大大提升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三、迷幻、迷离的感觉传达
迷幻是嬉皮士海报最基本的视觉特征,设计师需要通过精心计算和处理才能将主体意识强烈的嬉皮士迷幻精神传达出来。具体来讲,嬉皮士海报迷幻、迷离的感觉传达主要体现在迷幻图形与迷幻影像两方面。
1.迷幻图形。在最初,海报设计师们大多通过类似于新艺术运动交错重叠的曲线形象或文字来塑造繁复而带有迷幻气质的视觉图形,在光效应引入后,他们开始寻求使整个画面流动、转移、收缩、扩张的图形表现手法。这为嬉皮士海报图形的迷幻感传达提供了更多可能。以迷幻图形创作先驱维斯•威尔逊为菲尔莫尔会堂设计的火焰海报为例,画面中的“火焰”线条妖娆、细腻,层层“火光”中隐约透出一张“人脸”,再搭配红、黑的配色,便使海报产生了一种诡异、神秘、似有还无的迷离感。又如,李•康克林为纽约音乐会创作的海报,画面中的图形和文字以毫无规律的方式扭动、摇摆,产生了一种犹如油滴入水中的魔幻意境,令观者沉迷于其中。
2.迷幻影像。迷幻影像是当时流行的一种照片处理手法,其能将客观影像处理成光怪陆离的迷幻影像,给人一种迷离、颓废的视觉感受。如维克多•莫斯科苏用迷幻影像处理手法创作的Matrix舞厅海报,设计师将原本的人物照片处理成了相片底板效果的影像——原素材中的深色部分变为了影像的浅色部分,原素材的浅色部分则变成了影像的深色部分。这种颠覆常理、色差强烈的视觉效果恰好同嬉皮士们所迷恋的“脑中幻境”相吻合,受到了当时青年群体的广泛欢迎。
四、自由、随意、对抗的视觉诉求
与当时以机械性的文字样式、图形、摄影为主要表达手段的严谨的主流设计风格不同,嬉皮士海报带有一种自由、随意,同理性的现代主义思潮相对抗的精神。很多嬉皮士设计师并不太关注海报作品对信息的传递功能,而是把目光更多地集中于设计个性以及审美价值的表现,甚至将海报看作是一种纯粹的视觉艺术形式。下面笔者就分别从对文字的否定和对图片的否定两方面对嬉皮士海报的这一风格特点进行详细分析。
1.否定文字信息的功能性。嬉皮士海报设计师们往往只注重字体的艺术性,而忽略了其信息载体的功能,这使得嬉皮士海报中的文字阅读性不强,甚至根本不能正常阅读。如维克多•莫斯科苏创作的海报《God’seye》,画面中的主体文字化身为了图形元素,并组成了若干个大小不一、层层套嵌的正方形,乍看之,受众能够体会到海报造型的精妙,却察觉不到其中隐藏的字体,更很难读出其所传达的信息。
2.否定图片信息的功能性。嬉皮士海报中的主体图像通常是设计师天马行空的幻想或是信手拈来的素材,同作品的创作主旨往往关联不大。如大卫•辛格为菲尔莫尔西会堂舞会设计的海报,设计师将自我意识里美好的事物拼贴在海报中作为画面的主体图像——月亮、森林以及天使雕塑由远及近,交错排列,这看起来同舞会的主题并没有什么紧密的联系,但却传达了一种宁静、安详的主观情感。虽然嬉皮士海报在世界设计史上只是昙花一现,但时至今日仍有许多嬉皮士迷幻海报的推崇者们为其风格的延续与创新不断努力着。可以说,画面语言丰富、色彩构成绚丽的嬉皮士海报并没有随着岁月的流失而淘汰,而是被新的技术所接纳,并逐步发展出新的个性和精神。
作者:周潇 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一、网格化的编排布局
顾名思义,网格是由垂直线和水平线交叉而形成的一种格子状的坐标系统,这种说法最早来源于编织工艺。早在人类早期文明开始的时候,网格纹样就已经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之中,如我国出土的一些陶瓷瓦罐等日常生活用品就经常以网格状的编织纹样作为装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网格不再仅仅作为一种装饰纹样,而被人类应用到了各种编排布局定位或是计算之中,最常见的米字格、九宫格、田字格等都是来源于此。当然,作为一种辅助设计手段,网格化的编排布局也被应用到了现代海报设计之中,并成为现代海报设计的主要创作特征之一。在具体的海报编排布局过程中,网格能够将各种图文信息有效地组织起来,使整幅海报作品系统化、逻辑化,从而赋予了海报作品一种严谨的秩序感和冷峻的现代主义理性美。这种风格特征甚至曾被评为“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此外,由于网格化的编排布局过于理性、冷静,为了达到一种更为和谐的视觉美感,设计师在进行编排布局时往往会对每一个小格子、每一个小的构成元素都进行精心、多样化的改善,从而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的编排布局。以韩国设计师LeeYong-Kyu的海报作品《BIGMONEY》为例,该海报作品好似一幅色彩斑斓的印染织物,仔细观看就会发现该幅海报采用的是网格化的编排布局,且不同方向位置的网格都有自己不同的特色,从而形成了复合的网格结构。第一层的网格系统是水平线与垂直线等距离交叉而形成的正方形网格,每一个小格子内都被填充了图案,并且这些图案巧妙地形成了一种文字语言;第二层的网格系统则是由位于中间水平方向位置的旋转四十五度的小方格构成,这些小方格经过旋转之后悬浮于第一层上方,从而使整体海报形成一种双层次网格编排布局形式,琐碎繁复但不杂乱,充满了浓郁的历史感和鲜明的时代气息,非常符合该海报的主题思想。
二、图案化的视觉语言
图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图案多是手工艺人或是艺术家的意念体现,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手段所创作出的具体实物产物;狭义的图案则是指各种器物类表面或是特定平面作品上所形成的装饰纹样图案。随着设计理念的不断强化以及细分化发展,图案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而我们所艺论述的图案则主要是指狭义概念上的图案,是用来做织物、墙纸等的装饰纹理、产品的外在包装设计或是平面作品设计等,即装饰性的图案。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一个图形是多么得完美或是复杂,其都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图案,只能称之为图案的构成要素,只有多个、连续的图案排列组合在一起的图案才可称之为完整的图案。在具体的海报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常常利用二方连续或是四方连续的图案构成方式将图案的基本单位进行有规则的排列,从而形成视觉上的连续感、韵律感和节奏感。此外,设计师还经常借助归纳简化、强调特征、夸张变形、添加组合、分解重构等设计手法将表现对象平面化,以消除过于冗杂的体积感或层次感,突出物象上下左右的平面感和轮廓外形,这样更有利于图案化视觉语言的呈现。例如,加州艺术学院创作的海报作品《ToOceansofJoy》就呈现出了图案化的视觉语言这种创作特征,设计师将海鸥、龙虾、鱿鱼、轮船等各种海洋世界的视觉元素都应用到了海报平面中。整幅画面以蓝色为主,象征着辽阔的大海,蓝色上边则用规整的把波浪线来代表海面上的浪花,中间画有船、虾、鱼等,海报四周则是绳索状的装饰边框,而海鸥则和文字共同构成二方的连续纹样,以传递出海报的思想主题。总之,这种处理手法不仅提高了现代海报的装饰性意味,还提升了海报阅读的趣味性。
三、隐匿的文字信息
无论是传统的海报设计还是现代海报设计,文字都是其重要的构成要素,精彩的文字设计以及条理化的文字编排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海报设计的传达效率,还能形成强烈的视觉震撼力。相较于传统海报而言,现代海报设计中的文字摆脱了传统单一无趣的字体设计原则,形成了别具匠心的文字特征,即隐匿化的文字信息。所谓的隐匿化的文字信息是指海报设计中的文字像是一个透明的容器,只是为了承装一定的内容、传递一定的信息而存在,其依附于图案图形,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也不需要任何多余的空间。在具体的海报设计过程中,这种隐匿的文字常常被放置于画面的显要位置,详细文字则以中规中矩的无衬线的形式出现,没有过多繁琐的文字笔画和装饰,且主题文字和画面中的图案、图形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好似隐匿于图案之中,若即若离、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生动而又趣味。此外,由于现代海报设计中的文字和图形具有同样的构形形式,所以整体画面效果也比较统一,可谓“远观有整体,近看有细节”。以加拿大设计公司MarianBantjes设计的宣传海报作品《设计关乎生活》为例,该海报作品中的文字就呈现出了隐匿化的信息。海报的主体图形为卷曲的纹样图案,而文字部分也以一种类似的简单化的卷曲纹样形式出现,从而和主体图形巧妙地融合到了一起,受众需要仔细观看才能找到隐匿于其中的文字信息。虽然这种隐匿化的处理手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文字的辨识度,但也为海报设计增添了一丝趣味,具有一种独特的视觉美感。
四、反色彩的设色理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审美理念的提升,设计师开始在具体的海报设计过程中加入各种色彩以博取眼球,但这不仅没有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反而造成了相反的效果。现代海报设计师应摒弃五颜六色的设色理念,在“节俭、自然”的生活理念指导下追求简洁明快、形式简约而又清晰的反色彩设计。反色彩并没有否认色彩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只是针对色彩的过度使用提出了一种解决办法,是针对现有的视觉疲劳以及心理厌腻感而生发的一种改变现有视觉观念的表现手法。具体而言,反色彩设计包含黑、白、灰三色设计,单色设计,对色设计及白色设计这四种主要的表现形式,其有效消除了受众的审美疲劳,营造出了一种简洁、统一的色彩,能够更加有效地传递出海报信息。例如,岗特•兰堡系列海报作品《去年圣诞》就是使用的反色彩设计,黑色的大背景之上点缀着许多白色的小蜡烛,且这些小蜡烛组合成了圣诞树的形状,在这些小鞋子下边则随意散放着两只白色的小靴子。整个设计只有黑白两种颜色,摆脱了过多色彩所带来的杂乱感和窒息感,色彩虽简单但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内容却不简单,且没有一丝一毫的严肃感,整个设计作品都充满了欢快色彩,从而传递出了圣诞节的热闹气氛。又如,《全球变暖》海报作品也仅仅采用了蓝色和白色两种色彩,且将两种颜色以海水和人体的形象表现出来,好似将要被海水淹没的人类,以促使受众产生一丝紧迫感,意识到全球变暖的危害性,从而号召大家好好保护环境。
五、总结
综上所述,无论在编排布局、视觉语言、文字信息还是色彩表现方面,现代海报设计都拥有自己独树一帜的创作特征,这些创作特征和时代紧密结合,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现代受众的审美观念。作为一名现代海报设计师,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现有成就,而要站在时展的最前沿,以最新的眼光来审视现有的海报设计,并不断改革、创新海报设计形式,以最大限度地保持海报设计的时代性和潮流性。
作者:孙大力 单位:大庆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
一、什么是极简主义
极简主义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简约主义,它主张把绘画语言削减至仅剩色彩与形的关系,即用极少的色彩和极少的形象去简化画面,摒弃一切干扰主题的不必要的东西,将更多的精力、时间用在研究色彩、形象与所要表达的思想之间的关系上。在平面设计中,它使广告变得简短有力,使内容突出来成为焦点。如果把极简主义当成一种风格,那它就存在流行时限的问题。但是极简主义所推崇的思维方式却包涵着一些永恒的价值观,也就是说极简主义能够将我们的思想带回本真:“万物之始,大道至简”。
二、包豪斯设计思想对极简主义平面设计的影响
提到极简主义,不得不说包豪斯设计思想对它的影响。包豪斯(Bauhaus)的建立,标志着现代设计的诞生,其完整的教育体系、先进的教学手段以及前卫的教学理念,使其成为当时世界设计运动的中心。艺术和设计大师在学院里进行的大胆的艺术探索和教学改革,包括立体主义、达达、风格派、构成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各种艺术思潮在这里交汇、碰撞,从而刺激了新的设计方法和风格的产生。包豪斯设计教育观念讲求:视觉敏感性达到理性的水平,技术和艺术应该和谐统一,设计与材料相融合,以人为本,坚持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约翰•伊顿(JohannesItten)是包豪斯最重要的教员之一,是现代设计基础课程的创建者,他的最大成就在于开设了现代色彩学的课程,他认为基本的几何造型要素与色彩有着必然的内在关系。因此,他在教学中从一开始便强调几何形态训练和色彩训练的合一,他对于明度对于色彩的影响、色相的对比、冷暖色调的心理感受都非常重视。这也是后来极简主义平面设计中把元素削减至仅仅是色彩与形的关系。对于色彩和形体,瓦西里•康定斯基(VasilyKandinsky)与约翰•伊顿有着相同的看法,他的课程并没有超过伊顿的发展范围,也可以说其就是伊顿的延续,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康定斯基更重视形式和色彩的细节关系,比较集中研究形式和色彩具体到设计项目中的运用。包豪斯对平面设计的影响还有两位比较重要的人物。一位是拉兹罗•莫霍里•纳吉(LaszloMoholyNagy),另一位是赫伯特•拜尔(HerbertBayer)。纳吉创作了大量的平面设计作品和绘画,他相信简单语言的力量,多利用平面设计手法来表达这种力量。他的设计强调非对称性平衡的几何结构,完全不采用任何装饰细节,严谨的结构有着简单扼要、主题鲜明和富有时代感的特点,这对于极简主义平面设计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赫伯特•拜尔是康定斯基和纳吉的学生。他的设计主要集中在字体设计上,习惯采用非常简单的字体。他不喜欢大写字母,认为字体的装饰线体是多余的累赘,因而创造了无衬线字体和以小写字母为中心的新字体。包豪斯学院的出版物基本上都出于他的设计,从而形成了当时在平面设计、字体设计领域最为前沿的格局。现在,无衬线字体已经是世界字体中最重要和应用最广的类型之一,可以说,无衬线字体与包豪斯设计理念就是无法分割的整体。包豪斯对点、线、面、色彩、形态等这些最基本的造型元素进行了重新归纳整理,将其精简到了无法再精简的程度后,由此向大众宣布新时代的造型开始了。其在设计上广泛采用无装饰线体,以简单的版面编排、构成主义的形式,达到极度功能化的效果。包豪斯这种简洁的现代平面设计风格可以说是极简主义平面设计的发源地。
三、极简主义形式在海报设计中的体现
作为一种视觉语言,海报的表现形式可谓丰富多彩、精彩纷呈。极简主义作为一种艺术流派,主张把视觉语言形式精简至仅仅剩下色彩和形的关系,抛弃一切不必要的装饰,用极少的色彩和极少的形象去简化画面,以精妙的版式来构成画面、诠释主题。海报设计的极简主义形式主要体现在文字、图形、色彩和编排设计上。图形化文字。文字是人类用来交流的符号系统,是用来记录思想和事件的书写形式。我们以汉字为例,汉字是中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与符号,“象征、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造字法使汉字图形具有了很强的创意设计的可能性。汉字的音、形、意如此的和谐统一,其内涵和外延带给了人们无穷的想象空间,从而为汉字的图形化设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天地。现代随着字体的不断发展,在各式各样的字体中,那些笔画越是简单的字体越是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在海报设计中,我们可将文字与图形结合形成一个整体,或将文字作为主体去掉字的一部分,使之图形化。比如中央美术学院蒋华老师为浙东文化杂志做的推广海报“浙东文化”,就将宋体字“浙东文化”四字作为主体,去掉了横的笔画保留了尾部的衬线,将文字简化为了图形,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图形化文字的海报设计强调了文字图形化语言的视觉冲击力,又有文字的阅读功能,既增强了人们对海报涵义的理解,又更好地表达了设计意图。图形语言少即是多。极简主义的海报设计非常注重事物的本质——摒弃与主体无关的元素,利用取舍、夸张等手法是极简主义海报图形创意的原则。设计元素的简单化,并不意味着表现内容的空洞,我们利用最精炼、最具代表性的图形元素来表达设计内涵,去除糟粕,取其精华,运用解构、同构、图地转换等设计手法将元素整合到不可再少,也不可再多时,就形成了简单而有视觉冲击力的图形语言。比如波兰设计师莱西•德文斯基(LexDrewinski)设计的海报作品《种族主义》,作品以黑色为底,白色为图。画面中是一只脚的图形,而脚底边缘却是一个人的脸型,从而用极简的图形表现了深刻的主题。图形不仅仅是形状上的相似与同构,更是对作品主题“种族主义”的深刻阐释。德文斯基正是在脚与被践踏的人之间进行思维的积聚而迸发创作出了这一发人深省的图形。
图形精炼到不能再少,也不能添加任何元素,可以说是海报设计中经典的极简主义作品。以色传神,依神设色。色彩的感染力是巨大的,甚至在某些时候超越了图形带给我们的感动。世界上本来无所谓好看或不好看的颜色,关键在于这个色是否符合主题的需要和如何搭配。当一张海报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作品的色彩,其次才是图形、文字。一幅好的海报要想给人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力,首先色的选取、搭配、运用非常重要。极简主义形式中的设计采用了极少的色彩,而这些极少的色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是与图形、文字和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相辅相成的一个统一体,这样的色彩在画面上才更具有说服力和视觉冲击力。比如日本平面设计大师福田繁雄(ShigeoFukuda)1975年为纪念二战结束20周年所创作的海报《1945年的胜利》中,除了运用极简的图形来表现炮弹打回炮管的瞬间外,最强烈莫过于画面中运用了极少的两个颜色,这两种颜色都有效诠释了主题,形成了强有力的色彩对比——黑色的炮弹和炮管隐含了战争的恐惧和死亡的含义,黄色的背景给人一种谁先发动战争谁将灭亡的警示。空白的编排设计。在海报设计中,我们经常把注意力都放在了文字、图形和色彩等元素上去,而忽视了海报版面的空间运用。而极简主义设计思想把空白的研究看得和图形、文字、色彩同等重要,海报设计中的空白部分在版面中所占的比例、位置、大小直接影响到了作品的品味和风格。巧妙地运用空白,能够突出主体形象,使其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空白的多少对海报的意境也有决定性的影响,恰当的空白会给人宁静、深邃、博大的感受。极简主义空白的理念更像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空白和文字、图形等元素相结合,形成了虚实、疏密的对比关系,把疏密的布局做到极致,就增强了视觉感受,强化了极简主义的表现形式。这种极简主义空白理念在当下的众多设计理念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推崇。
四、总结
总之,正如田中一光所说:“海报,仿佛一只不死鸟,在每个濒临死亡的瞬间换颜重生。”海报中的极简主义表现随着时代的演变,在不同的时期都有着微妙的变化,早期的极简主义强调图形、文字、色彩的高度提炼、明确,但缺少感性的成分。而当下海报设计中的极简主义虽然还是用极少的色彩和极少的图形来表达主题,但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却加入了感性的认识,使设计充满了生命力,真正诠释了极简主义的“简约而不简单”。
作者:丁浩 单位:绵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讲师
一、海报设计中色彩的主要功能
1.艺术氛围的烘托性
色彩对人们的感觉,知觉具有很大影响,可以让人们产生一定的联想和对背景的暗示作用。从心理学上来说,合理恰当的使用色彩可以诱发人们情感上的共鸣,还可以渲染和烘托作品的主题,帮助人们很快的接受海报所宣传的思想,得到大家的肯定和赞赏。强有力的色彩使用,可以加强对作品人物塑造和环境场景的假设,让浏览者身临其境,更快理解海报宣传的主题。
2.视觉感官上的冲击性
鲜明亮丽的色彩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使我们的海报设计作品在其他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很快的吸引浏览者的眼球,因为人们的视觉神经对色彩是最为敏感的,永远比黑白色更容易刺激视觉神经,并给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有利于海报主题的快速传达并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这样色彩就起到很关键的作用,一副黑白作品和五颜六色的作品,浏览者会选择先看哪一个很重要,当然色彩选择也不是胡乱用的,要根据海报主题的要求和针对的消费群体来合理使用。
3.增强海报的审美性
美妙的颜色组合造成完美的艺术境界,让人陶醉在色彩的海洋里。惊艳的色彩搭配能够使海报主题明确突出,整体看上去很美观,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和赞同,使人们在了解内容的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鲜艳亮丽的色彩可以增大海报注意力的价值,吸引人们的眼球。色彩是一种艺术语言,可以引起不同联想和感觉,让人们在极其放松的情况下左右人们的情感。审美是一种精神食粮,对于海报浏览者来说很重要,要想吸引眼球,必须增强海报的美感。
二、海报设计中色彩的运用技巧
色彩作为海报设计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设计作品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合理恰当的运用色彩,色彩在视觉感官上的冲击性是很强的,如何合理的运用好色彩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掌握如何运用色彩:
1.根据不同消费群体选择色彩
海报的种类繁多,大体上可分为两种类型: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商业海报一般是营利性的,公益海报、政治海报和文化海报等属于非营利性的。在这两大类海报中,色彩的运用有相同点和异同点。相同点就是为了吸引浏览者的眼球,让浏览者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阅读,从而达到宣传的目的。异同点就是,面向的消费群体不一样,大家的审美要求自然也不相同,要抓住对象对色彩审美的偏好,如老年人喜欢朴素、淡雅的颜色,儿童比较喜欢鲜艳的色彩,女性比较喜欢浪漫柔和的色彩。如我们常见的化妆品广告,女性的化妆品大多是红色、紫色粉色淡绿色等比较柔和,浪漫的色彩为主,如丸美的主打色调是红色;而男性的化妆品大多是蓝色、黑色绿色等比较强烈稳重有力的色彩为主,如妮维雅多为深蓝色。另外即使同样都是女性化妆品,根据年龄段的不同,收入水平的不同,其海报设计的色彩也不同。如兰蔻,雅诗兰黛等针对消费能力较强或者年龄稍大女性的化妆品海报大多以紫色,红黑色等较高贵,性感的色彩为主,而相宜本草更多是针对消费能力较弱或年龄较小的女性,因此色彩大多以粉色,绿色等色彩鲜艳的彩色为主。所以色彩的运用应该要以人为本,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收入、不同地域、不同性别的消费群体来选择适合的色调。
2.根据不同宣传主题运用色彩
之前说到色彩能够影响人的视觉,知觉和感觉,具有引导性和暗示性。那么不同主题的海报也要求我们选择不同的海报色彩,可以是单一的色彩,也可以是好几种组合的色彩。比如电影《京城八十一号》描述一个家族在百年前发生在一座古宅里的惨案,给人以惊悚恐怖的感觉,海报主打色就是鲜红色和黑色,红色代表了血腥、死亡和伤害,黑色则同样是与死亡有关,二者形成对比,渲染恐怖诡异的氛围,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又如夏天热销的饮料类海报,色彩就要求健康、绿色、安全,给人透心凉的感觉,多采用蓝色和绿色,鲜艳的绿色给人以健康、活力的象征意义,如七喜、千岛湖啤酒等。而蓝色比较冷,在夏季饮品类海报中使用给人一种冰凉刺激的感觉。所以这些饮料类海报在宣传的时候要给人一种纯净、冰爽可口的特性,根据夏季的这个主题来选择恰当合适的色彩会给宣传的效果而加分。
3.根据不同企业形象决定色彩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海报的形象其实是自身企业形象的一种体现,这类海报的主要颜色可以使用企业的logo颜色,这样不仅符合企业的形象战略,还可以提升和塑造企业形象。比如麦当劳公司的宣传海报主打颜色就是红色和黄色,再如可口可乐公司采用的就是大红色,因为红色可以让人产生激情,让人兴奋,从而使消费者产生共鸣,更喜欢喝可口可乐。
三、结语
在我们的生活中,色彩几乎涵盖了我们生活全部的领域,合理恰当的运用色彩在海报设计中越来越重要。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消费群体,根据表达不同的主题和反应不同的企业形象来恰当运用色彩,让我们的海报设计更容易让人们接受,更快产生宣传效力。巧妙地运用色彩和不断探索与总结运用色彩成为当代广告设计者迫切需要做的事情,只有这样才可以使我们的海报在竞争激烈的传媒行业中处于不败之地。
作者:邹羽 单位:武汉工程科技学院
一、现代海报设计的符号性表现手法
符号性表现手法即利用某种特殊的符号去表现海报图形,具有象征性、隐喻性、形象性、指示性的特征,能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并带给受众耳目一新的视觉感受。在现代海报设计过程中,符号性的表现手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手绘技法。手绘是最具有特色的一种绘画语言,受各种风格流派的影响,其形成了写意手绘、豪放手绘、细致手绘以及幽默手绘等多种手绘形式。由于手绘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设计师的主观想象力和自我创造力来完成的,所以其带有很强的主观性,比较符合现代人类的审美需求,这是其他符号性表现手法所不能比拟的。此外,手绘技法具有精准的概括能力和表现力,其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为海报主题以及意境营造提供了广阔而又自由的发展空间。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许多海报设计大师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手绘技法:美国西摩的插画手绘风、日本永井一正的几何线型手绘风、波兰华德马的点彩笔触手绘风、中国靳棣强的写意水墨手绘风等,他们的手绘技法在世界平面设计界都享有极高的盛誉。例如,我国香港著名的平面设计师靳棣强海报作品《运动,阳光与健康》就是采用的手绘技法,其利用中国所惯有的水墨绘画技法绘制出体操、跨栏、举重、跳水以及射击等不同的人物形象,整体随意自然,带有浓郁的中国风和现代感。其二,电脑技法。海报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体,科技的进步也推动了海报设计的发展。在当今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的社会,海报的设计必然也随之进入到了数字化时代,越来越多的海报设计师开始转用计算机来设计海报图形。这种利用电脑技术所绘制出来的图形更具有个性化和符号性,可以制作出许多手绘技法所不能表现出来的画面,同时还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设计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例如,日本著名平面设计师胜井三雄一直都在致力于利用电脑技法来实现符号性图形的绘制,其也因此而创作出了一些精彩的图形作品,并最终以海报的形式呈现在受众面前。《胜井三雄展•视觉地平线》这幅海报作品是其最具典型的作品,该作品充分体现出了电脑技法这种特殊的符号性表现手法,这幅海报作品中的图形为一组四个的电脑图形,但作者没有对这四个图形进行平铺直叙,而是利用电脑技法使其以一种异变的形式呈现在受众眼前,表现出了强烈的时代感、时尚感和新奇感。
二、现代海报设计的动态化表现手法
传统海报作品中的图形都是以一种静态的形式出现的,受现代社会发展形势的影响,这种原有的静态传播方式已经不再符合现代受众的审美需求。在此背景之下,海报设计师在设计理念和设计形象上做出了一些创新性的改变,开始突破海报图形的静态表现方式,转而借用动态化的表现手法来传递作品信息。所谓的动态化表现手法就是在传统的海报图形中加入一定的时间概念和空间概念,以使静止的图形转变为动态的图形。这种动态化的表现手法促使海报设计由单一化走上了多元化、多维度的发展道路,从而给受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受。现笔者针对这种动态化的表现手法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一,行为参与所造成的动态。单就海报作品而言,所谓的动态手法就是利用人们看到特定刺激物时定会产生一定的行为这一特点,以此来实现海报的动态化表现。这种个性化的表现形式改变了传统海报欣赏的角度,能引导受众参与,更有利于海报信息的传达。例如,现代平面设计师王序为深圳设计展所设计的海报作品就是这种类型的表现手法,该海报被大面积的灰色覆盖,只剩下很小面积的黄颜色图形,受众走进海报作品就会发现大面积的灰色是由类似发票刮奖区的特殊材质所造成的,从而引发了受众的好奇心,就会不断用手去刮掉这些灰色区域,当所有灰色被刮完的时候一幅完整的海报作品就会随之呈现在受众面前。这种由受众亲自参与所形成的海报作品更有利于为受众留下良好印象,同时也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其二,复合功能所造成的动态。除了行为主体引发的动态效果之外,复合功能的海报作品也能够产生动态化的视觉效果。所谓的复合功能是指将两种或是两种以上的功能同时统一到海报作品中,而这两个功能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这样由一个功能过渡到另一个功能的同时自然就会产生动感。例如,第五届宁波国际海报双年展中后浪奖得主《生肖鼠纸品设计》就是一幅具有复合功能的海报作品,该海报巧妙地融合了海报与包装两种不同的设计形态,既推广了鼠年文化,同时又解决了海报张贴过后的再利用问题,充满了趣味性、个性化,深得受众喜爱。
三、现代海报设计的残缺化表现手法
顾名思义,残缺即不完整、缺失、缺损,是与完形相对的一种状态,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虚实关系。在现代社会中,残缺被应用在了各种艺术设计过程中,因而产生了不少经典的艺术作品,如断臂维纳斯就是凭借这种残缺美闻名于世的。在现代海报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也非常青睐于这种残缺化的表现手法,其看似残缺实则完整,不仅没有影响到海报内容的传递和表达,而且有效提升了画面效果,能促使受众获得良好而又完整的视觉感受。具体而言,现代海报设计中残缺化的表现手法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图形自身的残缺。著名英国艺术史大师贡布里希说过“很容易被人感知到的图形往往会让人觉得单调乏味,当预期的事物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忽视它的存在。”海报设计亦是如此,越是完整无缺的海报图形越容易引起受众的审美疲劳,反而自身带有残缺的图形会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因此,设计师在对海报作品图形进行设计的时候常常会有意造成图形自身的残缺,以产生一种极具个性的视觉美感,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以海报作品《圆》为例,该海报主题为“统一”,画面的主体物象为一支碧绿无暇的玉镯。在我国传统文化里,玉镯是一种吉祥文明之物,其代表着圆满、团圆。但作者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却故意在完美的镯子上开了一道残缺的口子,以象征台湾。这支残缺化的镯子带给受众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在痛惜之余感受到了祖国统一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同时也渲染了该海报的爱国气氛。其二,同构构成的残缺。在海报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还可以利用同构的手法来制作出残缺的海报图形,以引发受众的回味与思考,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视觉效果。所谓的同构是指根据海报设计的需要以及平面构成原则,将一个图形同另外一个异质形象进行同构,以形成一个新的富有新意的残缺图形。这种残缺式的同构图形虽使原来的形象变得模糊和陌生,但受众却能够找到同构元素之间的联系,从而领会到其所携带的信息。例如,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副教授创作的海报作品《融合》中的图形就是由同构构成的残缺。画面中心事物的外部形态是长颈鹿的形象,但是里边填充的内容却是蒙娜丽莎,设计师将这两种物象巧妙地融合同构到一起,从而提升了画面的趣味性,丰富了画面构成层次。虽然同构的过程使两种物象都变得残缺,但这种残缺却有效地传递出了“融合”这一主题思想,同时也强化了画面意境,为受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总结
综上所述,无论是哪种个性化的表现方式都颇具视觉美感和新意,并有效提升了海报图形的表现魅力,强化了海报信息的传递效果。作为一名现代平面设计师,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上述三种表现手法,而要对海报图形个性化的表现手法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分析,以探索出蕴含在其背后的深层次内涵,从而创造出更多个性化的表现手法。
作者:孙仲萍 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