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交通运输专业论文

时间:2022-05-04 11:42:15

序论:在您撰写交通运输专业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交通运输专业论文

交通运输专业论文:以需求为导向的交通运输专业多元化实践教学研究

摘要:交通运输专业与运输生产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应该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实践教学是连接学生职业生涯与理论学习生涯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目前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内容繁杂,缺乏针对性;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教学手段落后;学生对实践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实践效果的考核;缺少长期稳定协作的教学实践基地等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交通运输;实践教学;教学改革;需求导向

高等教育的职能定位从中世纪的科学研究,到后来的教学与科研并重。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人们普遍接受了大学的多功能论,即大学应该是教学、科研与服务社会多种功能的集成体。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然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在大学生接受基本人文素质培养、道德品质培养等之外,工程素质的培养对于工科大学生而言,是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在工程素质的培养中,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从理论到生产一线,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实践教学如何满足学生与社会的双重需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河北工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于2000年开始招生。从专业发展来看,交通运输专业最初的课程设置,考虑到当时的师资、教学条件等因素,设置的课程偏向交通土建方向。因为学校位于天津市,从目前交通运输的就业情况看,天津港对交通运输专业有广泛的需求。运输、物流领域的很多工作和海运有关。从课程设置上,专业课程已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但实践环节没有相应跟上。如何立足于京津冀的发展需要,考虑学生主要的就业去向,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改革,成为专业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研究综述

交通运输学科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个学科。与运输生产活动紧密联系,具有显著的工程特点,实践性很强。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上强调专业技能、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同时要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的原理与方法,具备应用这些原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实验方法与原理。因此,社会需求的交通运输专业的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综合能力、扎实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良好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教育部要求,交通运输专业具有“宽口径、厚基础、大平台”的培养目标,各个有交通运输专业的高校对交通运输实践教学也进行了相关的改革研究。其中,西南交通大学的马驷等人指出,交通运输的实践教学体系由基础实践环节、专业实践环节、综合实践环节和创新实践环节构成,并且实践教学内容应该与课程体系有机结合;采取构建高水平实验平台、专业课程精品化、改革专业实习模式、强化科研训练、加强毕业设计的教学管理等措施,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石晶、魏丹等人从校企合作、教学内容的组织、实践能力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这几个方面对交通运输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马永财、毛欣等人指出,以理论课教育为基础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由基础实践教学环节、专业基础实践教学环节、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综合实践教学环节、创新实践教学环节构成。余静、刘华等人从交通运输实习基地建设角度分析了交通运输专业的实践教学。从上述已有文献的研究内容看,多家高校在交通运输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很多专家对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也提出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目前的分析有两大方向,一个是依托大专业,实践教学涵盖交通运输多个研究方向,研究面比较广;另一个是过于强调“专”,例如仅仅研究汽车运用方向的实践教学,缺乏面向社会需求和实践需要的实践教学的系统设计,没有对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统一规划。交通运输专业的实践教学应该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在考虑交通运输的总体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针对毕业生的去向,建立有特色的交通运输实践教学体系。

二、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内容繁杂,缺乏针对性。目前,交通运输专业的实践内容有两大部分,一个是公共模块,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课、“、邓小平、三个代表”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课、软件技术基础设计、驾驶实习、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另一个是专业模块,内容涉及运输设备、信息、组织、场站等内容。从实践内容设计上,有些内容有重复,例如,集装箱运输实习和水路运输和港口商务实习内容,存在交叉重复。学生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很难真正形成对某一专业领域的操作技能和管理能力。

2.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教学手段落后,时间安排有待于改进。实践教学的形式主要有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三种,时间安排在学期初或者学期末。这种集中学习模式有利于教学安排,但对于学生在专业理论学习中产生的问题不容易及时通过实践环节加以解惑,从而使得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松散,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在毕业设计环节,虽然学校有了毕业设计系统,可以使得学生及时完成相应工作,学生能够通过毕业设计锻炼基本的科研思维,但因为毕业设计多为校内教师指导,没有和运输的实践活动相结合,应用性不足,通过毕业设计使得学生的实际职业技能得到提升的目的并未达到。

3.学生对实践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实践效果的考核。学生对于实践教学的内容,没有从思想上加以重视。很多学生仍然是把实践活动当成一门课程,在乎的是实践报告的成绩而不是实践过程的收获。造成在实践活动中,有些学生只是走过场,敷衍了事,不是带着问题实践,没有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实践环节一般是以报告的形式提交成果,指导教师根据报告给出相应成绩,这种考核方法没有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起到督促良性指引的作用。

4.指导教师本身缺乏实践经验。与欧美发达国家工科专业教师多是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情况不同,我国高等工科院校的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本身就缺乏工程素质。很多高学历的研究生没有实践经验,直接进入高校,由没有工程实践的老师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效果显然会大打折扣。

交通运输专业论文:关于交通运输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与协同发展的探索

摘要:针对高校建设中学科与学科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科研与教学之间、学科与专业彼此之间边界清晰难以做到资源共享的问题,探索建立“开放、集成、高效”的外部协同创新机制,努力突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壁垒,提出关于交通运输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与协同发展的观点。

关键词:协同发展;交通运输学科;一体化建设

协同创新有助于高校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多元办学职能,有助于我们解决长期困扰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和难题。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以专业、学科建设为平台,整合学院各类资源,协同发展,既可发挥学科特色,又能有效促进专业建设。以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协同发展为契机,依托社会、企业和行业机构资源,实现高校―企业、高校―职业院校、高校―科研院所、高校―行政机构的高效联合,即可积极促进学院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又可辐射式的服务并带动社会与行业进步。

一、依托交通运输行业,全面促进学科、专业发展

2001年经天津市教委批准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设置交通运输本科专业,并于2002年开始招生,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累积了丰富的优质办学资源与学科资源。实现人才培养是办学的根本宗旨,在学院发展中,我院紧密结合时代背景,跟踪汽车产业、国家与区域“交通一体化”的发展新形势,注重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在汽车与交通运输领域重点开展工程化、应用技术研究。通过依托行业、服务企业、提升实力以培养人才,力争实现“科研做在企业项目上、论文写在技术专利上、成果转化在科技产品上”的特色科研目标。

专业建设立足天津特别是滨海新区,面向全国,充分发挥我校“双证书一体化”职教师资人才培养的办学特色与优势,密切结合交通运输行业需求,针对汽车职教师资与应用型人才紧缺的现状,以及城市轨道运营管理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更新办学理念,加强教学改革与实践,强化专业内涵与特色建设;构建适应行业发展需要和我校办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围绕核心课程群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创建良好的教学条件和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产生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优秀教学研究成果。

专业与学科建设中,一方面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在交通运输重点学科的支撑下,加强学院原有专业结构的内涵建设。传统汽车装备制造及汽车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在人才培养中将着重突出智能交通、新能源汽车、汽车电子、轨道交通、汽车服务等交通运输相关的人才培养,为行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同时,主动适应交通运输行业需求,在学校的支持下,面向战略新兴产业开设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方向,为学院长远发展作科学规划。

另一方面,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探索合作式的开放教学。[1]我院先后与多个地区和企业形成合作办学机制,与贵州教育厅促成学生顶岗实习计划、与青岛教育部签订“3+4”培养方案、与博世公司成立卓越班培养职教师资、与天津地铁集团等合作实现城市轨道运营管理方向建设方案等,取得良好效果。依托社会资源,实现开放式培养模式的探索,极大的促进了学院教学与育人工作。

二、“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实现共生双赢

学院在学科、专业建设中,以交通运输工程为天津市重点学科、交通运输品牌专业建设为引领,带动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汽车维修工程教育本科专业的大力发展,形成了以市级重点学科、天津市品牌专业、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天津市卓越工程师计划相互支撑的“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模式。

在学科和专业发展的平台上,获批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三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在智能交通、新能源汽车与排放控制、汽车电子、汽车职业教育等领域开展应用研究,培养汽车职教师资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在重点学科中设置汽车职业教育研究方向,以学科建设推动教学改革,在全校率先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改革;培养方案中学科体系与行动体系课程双线并存互融,教学改革成效较为显著。近三年,汽车维修工程教育专业毕业生到中高职就业的比例近70%。

三、协同外部创新主体,科学配置资源搭建创新平台

整合优质资源,聚集人才,构建道路交通安全优势产业创新联盟,引进吸收国内外交通安全先进管理技术,开展面向交通安全行业的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和高端人才培养,推动交通安全技术的应用和成果转化,打造天津智能交通产业技术高地,提升天津市交通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

发挥各个协同单位的优势,组建“天津交通安全与控制协同创新中心”、“天津市智能交通技术工程中心”、“天津市新能源汽车驱动技术工程中心”等省部级平台。平台立足于车辆道路交通安全问题,联合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天津易华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公安交通管理局等创新主体,将以道路交通事故再现与鉴定技术、道路交通信息采集技术、车辆运行安全仿真与控制技术、车辆安全检测与诊断技术、车路信息交互与行车安全协同控制技术为基础,车路协同安全技术研究为目标,为天津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安全交通保障。

协同各创新主体,紧密围绕智能交通技术开展研究。(1)在道路交通信息辨识、采集与信息融合技术方面,开发基于视频的交通目标跟踪技术,研究运用无人机等新技术在交通信息采集、交通监控、海洋溢油事件监控等方面开展应用研究。(2)在车辆运行安全仿真控制与辅助驾驶方面,如重型半挂车的侧向行驶稳定性及控制,通过对车辆稳定性进行动力学理论分析、建模、仿真和优化,提高车辆行车安全性;在此基础上,开展汽车安全辅助驾驶、车辆运行环境检测技术研究,如预紧式汽车安全带及驾驶员疲劳监测预警系统。(3)在智能交通前沿技术方面,开展车路信息交互与行车安全协同控制技术研究,基于多模式通信平台,开展车车、车路协同控制实验,紧急救援、道路事故处理和远程监控等研究。

四、学科专业协同建设,提升师资教学科研综合水平

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培养和引进并重,建立竞争和激励机制,以教师核心课程群培养为宗旨,完善教师引进、培养、管理考核制度,建设一支专兼教师结合、满足教学和科研要求的教学团队;注重专业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在专业建设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重点建设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2]

近几年学院先后成立了14个课程组的教学团队和6个研究所的科研团队。教学团队中对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听课制度和评课制度,有助促进课程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科研团队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构建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组成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团队。在团队运行过程中,加大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培养力度,借助外部资源,积极组织教师申报国家“千人计划”、天津市131人才计划、天津市重点学科领军人才、中青年骨干等人才计划,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脱颖而出,提升了师资队伍的综合实力。

重视外部协同,促进与社会资源有机联合。自2012年5月校级协同创新中心正式成立以来,各协同单位高度重视,在政策、人才、资金等方面给予特殊支持。通过人事制度改革,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协同创新团队以高水平人才为领军,由学术带头人、骨干人才、优秀青年人才、应用型工程人才组成。学术带头人、研究骨干负责团队的对外交流、申请课题、产学研合作。团队从组建初期的10人发展到47人,其中教授17人,建成学校、行业、政府、研究院所一体化创新机制和多元协同创新团队。研究工作以行业重大需求为导向,已建成交通环境与安全实验室、汽车检测实验室、车路协同实验室、多传感器交通信息检测实验室、智能交通示范实验场等多学科、多领域、多行业协同创新实验平台。该团队以项目研究为导向,将相关学科的优秀学者聚集起来共同完成项目,为建设美丽天津、实现绿色出行提供技术支撑。

五、协同企业与高校教学平台,加强教学评价体系建设

在坚持学校和学院各项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完善和细化专业教学管理措施,坚持教研活动经常化、制度化;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工作能力等基本素质的培养。[3]不断总结与比较校、企、社会三方面对培养质量的评价信息,完善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由市场需求及对用人单位的调研反馈完成,并利用反馈信息调整教学体系。逐步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结果的考核,促进理论测试、操作、答辩、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等多样化评价方式的结合。通过校企合作完善教学管理与评价体制,建立学校、用人单位和实习企业共同参与的学生考核评价体制,不断优化考核目标,完善考核内容,提高考核认证的适用性。

六、结语

通过对交通运输“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达到使交通运输工程成为天津市重点学科和交通运输天津市品牌专业建设的双赢共生。以天津市“十二五”学科专业建设为契机,通过统筹人才、统筹师资、统筹科研、统筹资源、统筹校企合作与产学研,取得了专业、学科建设的一批标志性成果。“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促进教学团队、精品课程建设,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对专业课教学满意度明显提高。

交通运输专业论文: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 要: 轨道交通调度人员承担着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重要责任,调度人员素质与行车安全密切相关。本文从高校行业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入手,针对当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基于人才培养的原则和指导思想,通过明确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途径和步骤,采用四层次模式构建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对策和一套新的培养方案,以进一步完善宽口径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 轨道交通 人才培养 四层次模式

随着我国大中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城市交通系统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日益复杂的轨道交通路网结构使系统的运行保障面临严峻挑战,轨道交通调度员能否胜任岗位工作主要取决于能否把所学知识熟练运用到工作中,但目前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系统的体系构建方面尚需进一步完善,在内容上较偏重知识的传授而对相应的工作素质和能力重视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显得必要。

1.现行人才培养模式

轨道交通调度人员的培养单位主要由院校承担,另外,部分轨道交通运营企业也拥有独立的培训中心,对于刚毕业的院校毕业生,首先安排理论学习和模拟训练,然后分批分组到各运行岗位进行跟班实习,最终确定见习人员所分配的部门,这种人员培养模式的主要缺陷是成熟周期比较长,由于院校学习课时的限制,在培训过程中的部分非专业技能的掌握主要靠培养对象自己摸索,关于轨道交通调度相关的完整知识结构的形成和掌握有所欠缺。

2.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应用由威斯康星大学L.Kirkatrick教授提出的四层次评估模式,重构轨道交通调度人员院校培养模式。通过完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2.1反应层次理论课程体系构建

反应层次课程体系内容主要涉及人才培养的相关理论知识,就交通运输专业讲,它涉及的理论知识内容主要包括:(1)车辆硬件类: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等课程;(2)车辆软件类: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软件等课程;(3)系统运行类:城市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等课程;(4)管理科学类: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管理等课程。此外,由于轨道交通系统是一类由人参与的混杂系统,因此在已有课程体系设置的基础上还可以考虑将《工业心理学》等课程加入其中。

2.2学习层次实验课程体系构建

在调度控制技术能力实验内容的设置上,培养对象对还需要掌握的内容包括:常见车地通信设备的操作、为维护人员和突发状况提供及时的警告服务及特情处置能力等。已有实验内容的设置更强调的是常见调度方法在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应用,而对线路上异常状况的处置等实验内容涉及较少,可以考虑将某些特情的处理内容加入其中。此外,为了更好地增强实验效果,还可以聘请一线运营单位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参与实验课程内容的设计[1-3]。

2.3行为层次交际课程体系构建

基本认知能力包含的内容主要有:对调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所做出的反应速度和灵活应变能力等,可将以上非技术能力进一步细分为人际沟通能力和合作协调技能等。通过对学生实验过程的观察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具有较强或很强的认知能力,但在某些项目中存在一些不足,如空间感知能力和心算能力较弱等。此外,部分学生在人际沟通和合作协调技能等方面的能力比较薄弱,可考虑增设人际交往方面的课程以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全面素质。

2.4绩效层次综合评价方案构建

当前考核过程立足于教师个人分析,缺乏从系统小组的角度进行评估。针对院校人员培养过程,绩效层次的评价结果可以通过一些指标衡量,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了解人员培养效果。在具体指标内容的设计方面,不仅要充分考核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更要对学生的性格和行为方式的养成进行评价,通过进一步改进已有评价模式,将针对学生个人的评价方式过渡到针对系统小组的评价方式,从内外两方面充分获取综合评价效果[4,5]。

3.试验性新方案

在学生接受系统实验的训练之前,首先对其进行行为层次和危机意识方面的培训。其次,在理论学习和实验开展中适时融入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训,这样既可以做到学习内容的多面性,又可以避免学习过程的枯燥性。再次,可考虑加入角色扮演环节,加大特殊情况下调度人员技能掌握的力度,使其在遇到突发问题和险情时做到思路清楚和措施得当。最后,注重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可以实行分级编组训练。在考核评价中,从个人和系统小组两方面对培养结果进行全面评价,避免评价的单一化和主观性。

针对交通运输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基于人才培养的原则和指导思想,通过明确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途径和步骤,从高校行业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入手,针对当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采用四层次模式提出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对策和一套新的培养方案,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与方法,可望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交通运输专业论文: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

【摘要】本文围绕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提出了评价教学质量的五大指标,探讨了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

【关键词】轨道交通 教学质量 评价体系

一、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为实现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能否适应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人才需求、获得用人单位的好评为最高标准的专业教学质量目标,必须逐步建立以专业建设科学性评价、教学条件质量评价、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学生的基本素质评价和社会声誉评价为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为交通服务业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一)专业建设科学性评价

1.专业设置科学性评价

专业设置是否科学在整个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所以,对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价,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设置的科学性是重要的一环。

2.课程开发科学性评价

课程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所建构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它是职业教学的核心,其设置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课程是由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教材建设、课程考核等方面组成。

(二)教学条件质量评价

1.师资队伍

教师,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本专业教师应具有“双师”素质,既要有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理论水平和能力,又要有专业实践技能和经验,并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和良好的专业素养。

2.实验实训条件

包括校内实训条件和校外实践基地。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站务员、票务员、行车值班员、客运值班员职业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突出职业岗位技能模拟训练,培养学生的技术运用能力是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重点,同时又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3.教学管理制度

它是规范教学工作,实施教学管理的重要依据,用于保证教学工作有秩序、有成效地进行。学校建立并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制定了23个程序文件及71个作业指导文件定期开展内部质量审核,规范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效保障教学质量。

(三)教师教学质量的教学过程评价

所有的专业建设、课程开发、人才培养方案最终都要落实到教师的教学过程,所以要制定有效的制度公平、公正评价教师教学质量,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听课制度

一方面成立由主要校领导、教学管理部门及教研组长参加的听课小组,组织听课、评课活动;另一方面建立任课教师相互听课制度,每学期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3次。

2.督导制度

学校非常重视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和提升。2001年成立教学督导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建立了校、科、组三级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对教学质量进行管理和监控。

3.教学检查制度

一方面,学校对各教学部门教学文件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另一方面,对教师阶段教学工作各环节进行检查,实行三查两控制。

4.学生信息反馈制度

每周收集《学生学习信息记录表》,注重学生信息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

5.强化实践教学能力制度

实行教师两年两个月到生产一线顶岗实践、到企业参观学习、举办教师下企业实践汇报会等活动,使教师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了解行业人才新需求,市场发展新方向。

6.学生评教制度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他们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比较客观,但有时会出现主观偏差,通过数理统计并借助微机处理以达到学生评价的公正性。

(四)学生基本素质的教学结果评价

这是针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核心是看学生的发展进步,是否有就业能力和职业竞争力,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职业关键能力

关键能力是一种跨专业的能力,具体包括职业道德规范、胜任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一线的站务员、票务员、行车值班员、客运值班员等职业岗位的意志品质;群体中的行为合作能力;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具有为任职后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应变的能力,如自我调节的良好心理素质等。

2.必备知识与理论

必备知识与理论是指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对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的基本理论掌握与应用的能力。应该看到,胜任站务员、票务员、行车值班员、客运值班员的职业岗位工作,是本学生毕业的最基本标准;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与技能是学生走向职业生涯进行的必备条件;而一定的文化基础既是培养扎实专业知识、技能的基础,也是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础。

3.职业技能水平与“双证”率

作为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本专业所对应的某一职业岗位的专业技能(包括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而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是用职业资格证书来衡量的,所以用职业资格证书取证率来进行学生技能水平评价,标准是较为客观的。本专业要全面推行“双证书”制度,将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学生获得毕业证书的必要条件,实现了教学质量的第三方评价。

4.获奖情况和成才典型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在校生的校内外获奖情况和毕业生的成才典型,反映了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潜力,也是本专业教学质量社会评价的一个重要外在指标。

(五)社会声誉的评价

该指标的目的是看社会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社会评价,以反映本专业在社会声誉中所处的地位。具体包括就业率、就业质量、学生报到率和流失率、短期培训、技术开发与推广五部分内容。

1.就业率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其吸引生源的最大优势就是就业率。就业率是学生是否受用人单位欢迎的主要标志,能直接反映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并具有较高的公信力和可比性。

2.就业质量

就业质量是就业率的一个延伸的指标。它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而是一个综合的、比较宽泛的概念,主要包括专业对口率、职业稳定率、工作称职率、岗位晋升率、平均工资水平及自主创业及对口升学等。

3.学生报到率和流失率

录取学生的报到率以及学生在不同学期(学年)的流失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家长、学生对学校的认可程度。是学校社会声誉的表现形式之一。

4.短期培训

本专业设置的功能除了提供正规的学历教育外,还应该包含为社会主动、积极地举办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相关工种短期培训的功能。短期培训既有相对灵活、变化较快的特点,同时也有各种实践性教育占突出地位的特色。社会选择短训时,讲求“实用”、“时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办学水平和行业地位。

5.教科研与成果推广

本专业要发挥本专业教师教科研优势,联合广州地铁公司、深圳地铁公司,进行交通行业相关科研课题的研究,服务交通,为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作贡献。

二、提高教学质量的探讨

(一)深入调研、科学设置专业

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深入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调研就难以遵循交通行业人才需求,科学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就会导致专业设置不适合生产需求、不服务“市场”,也会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教学资源浪费,专业招生的困难。所以,专业设置前一定要了解国家《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广东省城市、城际轨道交通线网建设,以及人才需求状况,科学设置专业,真正体现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精神。

(二)科学开发课程和教材

职业学校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所以本专业课程开发务必根据站务员、票务员、行车值班员、客运值班员等岗位工作的技能操作要求产生一个完整课程方案的全过程。包括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学时数、考试考查、实验实训等,是学校确定教学内容和实施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开发技能型实用教材等的总和。

(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要改革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与广东地方铁路有限公司,广州地下铁道总公司,深圳地下铁道总公司等交通服务行业建立深度的校企合作关系,巩固和完善“2+1”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适应交通运输行业生产特点的“旺入淡出、工学交替”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交通客运高峰周期的生产规律特点,每年的“五一”、“十一”和“春运”等客运繁忙阶段,学校根据行业和企业的用人需求,实时调整教学计划,安排学生到行业和企业进行阶段性实习。全面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特色。

(四)建设有专业特色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办学的主要条件,是教学的主导力量,因此从专任教师的数量和结构看,要保持合理的生师比例、职称结构比例,提高专任教师在师资队伍中的比例,专业课教师数量要充足;从教师自身的素质来看,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应具有“双师”素质,并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和良好的专业素养,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

(五)建设和完善教学设施

包括校内实训条件和校外实践基地。本专业必须设有工位充足轨道交通实训室,包括轨道交通模拟沙盘,供电系统和行车组织基本操作和展示,以及行车组织实训室等到校内实训条件,培养学生岗位技能。

(六)采用的有效教学方法

根据城市轨道运输服务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教学中务必针对学生特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教学实践,目前,在城市轨道运输与管理专业教学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当推动导向教学方法的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研究性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最大限度地实现以素质教育为基、能力培养为本、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为目的。

交通运输专业论文: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重构及实施模式研究

摘 要:为满足交通运输行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提出按照“行业和学生需求――培养目标――职业能力――课程体系――执业能力――目标实现”的思路,重构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从课程资源平台建设、训练式教学、校企合作双元教学以及课程学习达标检验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建立实施模式。提出运用DMAIC六西格玛管理方法,持续改进课程体系的流程模型。最后提出建立“内部协同、外部融合、工读结合、创新培养”的教育保障措施,以确保研究生教育质量。

关键词: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重构;实施模式

0 引 言

我国自1991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和建设,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迅速,专业学位种类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有关资料统计,2014年专业硕士招生比例已达到40.3%,2015年我国的专业学位硕士与学术型硕士比例达1:1。这充分体现了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然而,总体上看,我国研究生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培养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近年来,交通运输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成为主线,“智慧、高效、安全、环保”成为主题,各种新型设施、新设备、新技术、新管理模式和方法不断涌现并得到应用,对交通运输工程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形势下,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以培养交通运输行业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应用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工程师和管理者为目标,以提高质量为主线,推进改革,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如何突破传统培养方式,建立一套更具有工程实践特点,满足国家特殊人才需求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是当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重构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为切入点,从行业人才需求、学生成长、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实施模式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为培养符合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硕士学位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提供一条可行的路径。

1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首先产生于美国,并以美国最为成熟和最有影响。按照美国教育主管部门的界定,专业硕士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完成在一个特定职业领域内开展实践所必须的理论性学习,获得高于学士学位水平所应具备的职业技能。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形式,美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学计划与全日制的基本相同,要求研究生每学期至少完成2门课程,对于课程学习一般采取注册制和学分制,每学期注册1次,注册后至少要修满3个学分,1个学分约为15~16个学时[1]。在20世纪50~60年代,英国出现了修课式研究生教育,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实用,注重与工业相结合,通过修读课程而获得硕士学位。

总体来看,国外专业学位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更加突出学习和研究的实践性、实效性和应用性,强调理论课程学习与实践环节紧密衔接,教学计划中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相对较高。其次,国外大学把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过程视为一种实践活动,提倡灵活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课堂讲授、实验、案例分析、模拟训练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的有机结合。再次,由于工程实践问题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一些发达国家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具有学科交叉与综合的特点;此外,随着全球化发展浪潮,专业学位教育的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强。

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课程设置、培养环节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区分度不高;案例分析、实践教学的比重较低,职业导向性不足;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认证以及职业能力标准缺乏衔接[2]。针对这些问题,我国一些学者提出了措施。张兰[3]提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课程教学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对形成实践能力要素的培养,要构建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必须考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对象、市场机制的导向及导师的作用等。徐巍华[4]提出建立可与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资格认证对接的课程体系,并在控制工程领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中加以实践。陈志祥[5]提出在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中开展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姚王信[6]提出基于生源差异的课程设置模式。马健生[7]总结了北京师范大学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有效实践和经验。刘国福[8]以微弱信号检测课程建设为例总结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的建设实践。浙江大学[9]以学科文化为核心,将语言的学习与学科知识的学习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对提高研究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起到了良好效果。

2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重构及实施模式研究

2.1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需求分析

首先,基于我国“调结构、转方式”背景以及全球化发展格局,分析我国经济区域发展战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以及经济新形态(互联网+、工业4.0)对交通运输行业结构性变革的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交通运输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特点。比如调研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交通运输行业设施、设备、技术以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新需求、新动向;采用座谈、问卷调查、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了解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运营管理、工程建设等岗位规范、职责和技能。

其次,调研本专业研究生专业基础、兴趣和职业倾向,发现其成长内驱力;按照研究生自我成长的意愿,设计相应的课程模块。

然后,按照“行业和学生需求―培养目标―职业能力―课程体系―执业能力―目标实现”的逻辑,结合《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等规范,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提炼专业硕士研究生必备的素养和职业能力,归纳梳理形成满足职业要求的知识体系,建立培养目标―职业能力―课程匹配矩阵(如表1所示)。

2.2 课程体系设计

在行业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从研究生专业基础、兴趣和职业倾向等方面进行分类,按照定制化培养思路,研究如何合理设置专业基础课、选修课和学术讲座等课程模块,体现服务行业特殊需求的特色。此外,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要求,建立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课程模块,打造以“课程对接、学分互认、学生互换”为基础的国际化教育,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课程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2.3 课程体系实施模式研究

一是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突出职业认证、企业实践,培养职业能力,规划建设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资源平台(包括实用教材、开放性实验和案例库)。二是采用训练式教学方法,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螺旋互动转化机制。优化课程体系中实验、实训和工程实践内容所占比例,建立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结构化配置关系;通过案例研讨、角色扮演以及项目演练等手段,使课堂教学项目化、情景化,加强职业技能训练;通过项目综合训练实现理论/实践教学的一体化。三是引入校企双元教学模式,建设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利用企业商学院资源,在企业学习内容注重企业业务流程、交通运输设施设备运用、物流项目规划设计、工程技术规范标准等。四是建立综合课程考试、职业资格认证、企业顶岗评价等在内的课程学习达标检验体系。课程体系实施模式如图2所示。

2.4 持续改进

建立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为检验课程体系实施效果提供评价依据。对课程实施过程持续跟踪,采集有关数据,进行效果评价。运用DMAIC六西格玛管理流程改善方法,优化课程体系及实施模型。具体做法如图3所示。

3 保障措施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能力和素养的交通运输行业的工程师和管理者。为此,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高校要建立“内部协同、外部融合、工读结合、创新培养”的教育保障体系,以确保培养质量。

首先,高校内部各部门应改革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制度、流程,创新服务形式、内容和手段,逐步建立服务主动推送机制,形成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协作共同体。其次,高校应整合自己的教育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并合理配置,主动融入企业价值链条,以项目研发、技术培训以及人才输送等多元合作形式,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再次,为了培养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应用型研究与设计能力,高校应利用好企业这个大课堂,采用工读结合方式,实现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的有机统一。最后,高校要善于利用互联网+教育思维和教育认证理念,创新交通运输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方式,并着力加强研究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训练以及创业意识培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行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

交通运输专业论文:交通运输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课程认证模式探索

摘要:针对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探索通过课程认证的新模式以提升教学质量、保障教学效果。在界定课程认证的概念与操作流程基础上,从课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师资安排、课程作业及考核方式5个方面对课程认证的要求进行了全面分析。

关键词:卓越计划;课程认证;课程教学;模式创新

专业课程教学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是全面培养学生“工程素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力的关键环节之一。为推进“卓越工程师”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规范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出进行专业课程认证的新模式。

专业课程认证是保障卓越工程师班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其宗旨在于充分保障课程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具有较高工程素养,具备较强社会责任感和良好人文素养、工程职业道德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交通运输工程技术人才。课程认证指教师依据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总体要求,进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参与由学校教务处或者二级学院组织的课程认证过程,认证结果达到或高于相应标准即视为课程认证通过。

一、专业课程认证流程

每年度符合任课条件的教师可根据专业课程教学目录,提出相应课程教学申请,并提交课程教学初次认证相关材料。如果目录中的某些课程此次无人申请,则本年度不纳入改革范围,下一年度继续在专业课程教学目录中遴选教师;如果某些课程仅有一人申请,则该申请教师将结合专家初次认证建议进行本年度该课程教学;如果某些课程有多名教师同时申请,则首先由教学管理工作小组对申请的多名教师进行协调,协调成功将由申请教师共同组建该课程教学团队,根据初次认证建议进行本年度该课程教学,协调不成功则根据初次认证结果选择认证最优的教师承担本年度该课程教学。

本年度课程结束,任课教师须提交课程教学目标评价材料,根据评价结果确定该课程下一年度教师人选。如果评价结果为“合格”,则教师获得该课程长期教学资格;如为“基本合格”且问题较少,则教师在下一年度该课程教学中须结合评价意见改进教学中的不足;如为“基本合格”且问题较多或评价结果为“不合格”,则教师失去下一年度该课程教学资格,该课程将重新出现在下一年度专业课程教学目录中,供教师申请选择。具体教学管理流程见图1。

二、课程认证内容

1.教学方法。鼓励教师开展探究式教学、案例驱动式教学、基于问题的教学、产学合作等多样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以及从工程全局出发,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积极推行项目式、问题式、研讨式、辩论式和换位式等方法改革,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可采取现场教学为主、课堂教学为辅的方式组织教学。

2.教学内容。应结合当前学科、行业前沿发展动态,围绕学生和社会需求,突破现有教材体系,采用“专题形式”组织教学内容。教学资料可来源于最新教材、期刊杂志、专业网站等。

3.师资安排。鼓励采用“多主讲教师”制,可根据课程专题内容合理安排多名主讲教师,各门课程应聘任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认真负责的教师担任主讲,并逐步形成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学梯队。有条件的课程可根据需要聘任1名企业主讲教师,以专题的形式讲授课程相关应用与发展情况。

4.课程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项具有探索性大作业,如调研报告、论文、设计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5.考核方式。积极推进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改变单一笔试和标准答案的评价方式,努力从考核“学习成绩”向评价“学习成效”转变,引导学生从注重“考核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从“注重掌握知识”向“注重发展能力”的转变。课程成绩应由学生出勤、随堂测验、实验、大作业、期末考试等部分成绩组成,明确各部分比重,其中期末考试成绩不超过总成绩的40%。

三、课程认证目录

根据交通运输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确定现代综合运输系统、机械工程概论、批判性思维、汽车构造理论与原理、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运输组织学、交通枢纽与场站、交通运输商务、交通与能源等9门专业核心课程为认证目录,各课程具体情况见下表1。

四、结束语

结合交通运输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总体要求,提出通过课程认证的新模式有效促进课程教学环节质量提升的观点,明确了专业课程认证的概念及认证流程,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师资安排、课程作业、考核方式5个维度研究了课程认证的核心内容。建立了适合课程认证的课程名称目录,为开展课程认证提供参考借鉴。

交通运输专业论文:国内交通运输专业实习环节调研及对交通运输卓越班培养的启示

摘要:实习环节在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国内以铁路运输为主的交通运输专业所进行的实习种类、实习内容及实习质量评价措施进行调研,在进行详细分析后,提出交通运输卓越班应对实习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丰富生产实习内容、明确毕业实习定位等建议以及实现途径。

关键词:交通运输;实习环节;卓越计划;质量控制

石家庄铁道大学交通运输专业于200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13获教育部批准设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班(以下简称“卓越班”),并于2014年开始招生。卓越班的一个最大特征就是与现场结合紧密,要求学生有不少于32周的现场实习、实验或实训等实践环节。如何通过合理安排这32周的实习、实验或实训经历,最终实现实践环节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的作用,对于交通运输卓越班学生的培养将会非常重要[1,2]。本文首先对国内交通运输专业实习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然后提出对交通运输卓越班学生培养的启示。

一、国内交通运输专业实习环节现状

本文通过现场、电话等形式对国内相关高校的交通运输专业实习环节进行调研,具体内容分为两部分阐述。

1.交通运输专业实习种类及内容。目前国内开设交通运输专业的高校有很多,但和我校以“铁路运输”办学方向相近或相同的高校主要有北京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徐州)等。其中,前6所高校及我校原来都隶属于原铁道部,培养方案内容基本相同,只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很多高校在办学定位上进行了相应调整,但铁路运输的主方向并未发生改变。尽管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所设交通运输专业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铁路运输,但由于其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煤矿区的运输岗位,故其还增加了采矿相关的课程。通过对这些兄弟院校交通运输专业培养计划的调研,发现实习环节一般是由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组成,有的高校并未将毕业实习进行单列,而是将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合在一起。①认识实习内容。认识实习一般以参观实习为主,通过理论学习,然后进行实验室或现场参观,达到对现场设备或铁路运输生产过程进行感性认识的目的。目前,各个高校在这一环节上的教学内容基本一致,只是实验室参观和现场参观的比例不同。我校的做法是为期两周的时间里,由指导教师利用1周左右的时间进行理论讲授,讲授内容主要有交通工程和交通运输专业的专业介绍、学科发展现状、研究前沿、设备认识、就业去向及针对实验室或现场参观内容的理论知识等。利用1天在实验室和校内实训基地参观,4天进行铁路货场设备及作业内容、铁路车站设备及作业内容、城市市内交通设备、城市规划等现场参观。②生产实习内容。生产实习是在大部分专业课已经学习完毕,对所学专业的理论知识具备了一定认识或掌握,对现场作业过程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以实验室动手操作和现场跟班参观为主。目前,各个高校在这一环节上的教学内容基本一致,只是现场跟班参观的地点、时间、岗位不相同。我校的做法是在为期3周的时间里,首先由指导教师或聘请现场人员利用1周左右的时间进行理论讲授,讲授内容主要有学科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就业岗位及工作内容、现场对待毕业生的政策以及培养过程、现场工作注意事项、针对实验室或现场参观内容的理论知识等。利用2―3天的时间在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动手操作,7―8天的时间在铁路车站的客运、运转、调度、货检、货运等车间,车站或车务段机关的调度指挥监控等业务处室进行现场参观。中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一般是去贵阳、广州、成都等城市的编组站进行跟班实习,联系这些地点主要是因为这些城市编组站的领导一般是该校的校友,联系起来相对方便。兰州交通大学主要是选择西北地区的车站进行跟班参观。北京交通大学也主要是联系有校友的编组站,如济南、呼和浩特铁路局所属车站。由于责任重大,且部分内容需要保密,所以很少有高校能够去路局调度所进行跟班参观。我校近两年基本固定,主要选择石家庄南站下属的工业站、运转车间、调度车间等进行跟班参观,但由于学生人数较多,目前已经和衡水车务段达成协议,每年也有去该段下属的客运、运转、行装、调度、二场等车间进行跟班参观的机会。③毕业实习内容。毕业实习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主要是为了毕业设计而进行的现场调研,目的是为了获取毕业设计过程中需要的各种数据、操作规程、实施文件等各种资料,以锻炼学生独立查阅信息和获取信息的能力。目前,兰州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并未设立毕业实习这一环节,中南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将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合在一起,我校将二者分离。我校的做法是:毕业实习由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负责,根据毕业设计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现场调研,对于无需现场调研的毕业设计题目,则由多个教师共同负责,进行现场参观,可以理解为生产实习的深入,但目前这种情况的比例在减小。④专业创新实践内容。目前所调研的高校中,只有我校交通运输专业在实习环节中设立了“专业创新实践”,且对该环节的教学内容也处于探索阶段。尽管形成一套相对稳定的教学体系,但还须进一步探索和实践,以便更加成熟。我校的做法是:选择多个合适的主题,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现场调研收集所需的数据和相应信息,对所选主题进行分析,进而解决问题,最后形成一篇实习报告,使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逐步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初步具备科技论文写作的能力。近几年的主题,主要有大型场馆疏散、旅游资源开发、我校停车规划等。

2.交通运输专业实习质量评价措施。如何对实习环节质量进行科学、合理、公平的评价,是指导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目前很多高校会从实验室条件、指导教师条件、现场操作条件等进行综合评价。我们所调研的高校和我校在评价方法上基本相同,主要是学校教务部门或学院教务部门对实习指导教师进行监督或控制,学生实习质量由指导教师进行评价。前者主要是通过实习实施计划和实结来实现,实施计划中会相对详细地列出实习时间及实习内容,实结中会对实习效果和不足之处进行总结。后者主要是通过实习报告的评判来体现,通过调研发现,部分高校要求学生上交的不仅是实习报告,还要求上交实习日志,会对学生进行简单答辩,对学生的实习效果有一个直观、准确的了解。具体见表1。

3.交通运输专业实习环节总体评价。通过对国内交通运输专业实习环节的调研,可以看出,不同高校在实习环节中会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实习内容以及实习地点。通过比较可知,我校的实习环节既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我校交通运输专业实习种类较为全面,多出了一个“专业创新实践”,而且将“毕业实习”进行单列,这就使得每年夏季学期都有与专业相关的实践环节,对于增加学生对于专业的认识和理解非常有帮助;对于指导教师的控制也较为规范,指导教师需要填写实施计划以及实结,从制度层面尽可能保证实习效果和质量。但也存在诸如对学生实习质量的控制较为宽松、实习内容尚需丰富、毕业实习定位尚需明确等诸多问题。比如,学生实习报告的批改较为宽松,缺少答辩环节,对学生的掌握情况不能做到十分了解。由于和现场联系存在一定难度,每次的实习内容较为单一。目前的实习基本上以运转内容为主,缺少对客运、货运岗位的参观。由于种种原因,毕业实习无法与毕业设计结合,致使毕业实习名不副实。解决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师资情况、现场条件、环境因素等。由于每年交通运输专业参与实习环节的人数太多,这些问题解决起来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假以时日,慢慢处理。

二、对交通运输卓越班学生培养的启示

我校交通运输卓越班每年只招收35人,相比较于交通运输专业招生超过160人的情况,具备在实习环节上追求高质量的可能性。

1.对学生实习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根据兄弟院校的经验,加之交通运输卓越班学生实习时间较长,建议除上交实习报告以外,还要上交实习日志。前者主要是对某一实习的综合概括以及某些重点内容的详细描述,后者主要记录当日的实习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理论依据。二者都需要学生的心得体会,并在某一实习岗位参观的最后一天或两天,对所有学生进行简单答辩。根据答辩情况,了解学生对理论的掌握情况以及对现场的认识情况。要对学生的答辩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与实习报告和实习日志一起存档,以备查询。

2.生产实习内容。生产实习在整个实习环节中占有很大比重,在实习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如果能够在石家庄市内完成,就可以节省住宿费用。如何与石家庄站、石家庄南站、石家庄客运段、石家庄货运中心进行良好沟通,让他们提供相应的岗位供学生进行跟班实习,对于能否高质量地完成生产实习任务,便显得极为重要。目前,我校与石家庄南站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但考虑需要学生在客运、货运等岗位参观,故还须与石家庄站、石家庄客运段以及石家庄货运中心进行联系。本文认为,首先,与石家庄南站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保证现有实习岗位;其次,挑选出部分有意在客运站或客运段工作的学生,与石家庄站和石家庄客运段协商进行跟班实习。在人数少的情况下,安全容易得到保证,也许会有积极的协商结果。

3.毕业实习定位。毕业实习应该是为了顺利完成毕业设计而进行的现场调研,内容应该与毕业设计内容相关。故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在提交毕业设计题目时,应该考虑到学生如何进行毕业实习,联系哪些单位。对于交通运输卓越班的学生而言,由于人数较少,建议各位指导教师应认真考虑,将毕业实习落到实处。

三、结论

本文首先对国内高校以铁路运输为主的交通运输专业的实习环节进行调研,对其实习种类、实习内容和实习质量评价措施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对我校交通运输卓越班学生培养的几点启示,给出了具体的实现途径。

交通运输专业论文: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是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前和今后10年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一项任务。本文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总体要求,结合我校交通运输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目前交通运输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该专业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交通运输;卓越工程师培养;人才培养;校企联合

一、引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推行卓越计划的目的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业和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如何将社会、市场、企业的需求压力转化成高等教育汽车人才培养的培养目标,是很重要的课题。我校交通运输专业作为广东省名牌专业,在专业改革建设过程中,应率先实施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过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等方式,加强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培养造就一批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多种类型优秀工程师。

二、目前我校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交通运输专业(汽车运用工程方向)主要培养能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能满足汽车后市场技术服务和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目前在人才培养中主要存在以下的几个方面问题:一是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虽然设置了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和学科专业选修课程模块,但是交通运输专业和车辆工程专业相似性大,没有很好地突出交通运输专业的特色,尤其是体现交通运输特色的物流工程方向和交通运输工程方向的主干课程薄弱;二是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教学方法上仍然以理论知识灌输为主,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应用不足;三是实践能力培养不足。交通运输专业目前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习(电子工艺实习、金工实习、汽车驾驶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以及其他实践环节,这样的实践教学体系仍面临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原有的实践环节主要是以车辆使用与维修为主线,而与运输组织、交通规划相适应的实验与实习则很少,以现代高科技汽车产品为主的实验、实习也较少;四是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缺失。我校交通运输专业学生均实行四年制本科在校学习,虽然有为期一个月的毕业实习采取以企业为主导的单位实习,但实习过程与就业相脱节,校内实训教学环节没有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校企合作建立试验室投入较少;五是缺乏“双师型”教师队伍。“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要求所有高校工科专业的任职教师将是具有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而我校交通运输专业还缺乏这样的“双师型”教师。

三、交通运输专业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针对以上我校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施“交通运输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作者对交通运输专业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

1.确定科学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是实施人才培养的纲领。我校交通运输专业应根据交通运输行业对创新型、工程型、复合型人才的大力需求,围绕汽车运用和运输组织及现代管理技术、汽车服务技术的基本要求,确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汽车运用和运输组织管理技术、具备汽车服务、汽车维修、汽车销售和保险理赔、交通运输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汽车生产与流通企业维修、汽车检测、汽车服务、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以及汽车检测维修、汽车贸易、车辆保险等行业从事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检测、汽车服务、交通运输组织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以及能够进一步从事交通运输工程及相关学科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2.设置系统的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体现,系统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可以培养出“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善创新”的交通运输卓越工程人才。“交通运输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要注重以下三方面:(1)注重交通运输领域工程素质培养。基础教育课程及专业教育课程要突出工程师素养的培育,如注重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具备工程师的基本品质;在交通运输学科的基本理论框架之下,进一步拓宽学科的知识范围,加强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建立交通运输系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系列课程,使交通运输工程人才具有必备的自然科学和相应学科工程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从而逐步形成交通运输领域工程师应具备的系统性、完整性、综合性和创造性的素质。(2)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应着重突出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专业课程组和综合实践类教学环节。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专业课程组涵盖交通运输主要技术领域的综合性课程,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的发展前沿,了解和掌握现代汽车新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综合集成技术以及物流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汽车运用工程等,能从事汽车的运行品质、安全可靠度和监测维修、物流服务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工作,从而培养交通运输复合型工程人才。(3)注重工程研究能力培养。开设文献检索、课题综述、专题讲座以及研究方法等课程,提高学生的工程研究能力,通过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倡导探索,强化实践;实践环节加强企业实习,使学生深入企业参与实践和项目研究,并实施企业和学校双导师指导,使学生具备工程创新型人才的潜质,切实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3.创建交通运输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模式是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交通运输专业的工程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要改变传统的单一、封闭的模式,实行校企联合培养,向企业和社会开放。根据我校交通运输专业的现实情况,可采取基于开放的培养模式和基于探索研究的教学模式。(1)基于开放的培养模式。一是创建校企双导师“2+2”模式。在交通运输专业进行两年的学科基础教育,由学科建立的专业导师进行学业的规划和指导;进入大三后,实施校企教师联合指导的模式,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采取以企业为主导的单位实习,由企业导师指导,要求学生有不少于1年的企业学习实践。二是创建校企“3+1”订单式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建设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研究能力,为企业输送迫切需求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2)基于探索研究的教学模式。在交通运输基础教育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过程中,建立基于问题式、探索式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包括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协作式学习等。采取以问题为导向,以大作业、专题研究报告、文献综述报告、研究性实验报告等为载体的探索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引入学生学科竞赛机制,组织学生有计划地参与课题研究和科研实践,从而提升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4.建立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建立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是交通运输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有效实施的质量保障,主要体现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1)通过校企合作构建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交通运输专业培养的是应用性人才,其培育目标和社会需求决定了教师既要有较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较高的教学水平和一定的科研能力,又要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从企业引进有实践经验的高学历的技术人才,充实师资队伍;二是有计划地选派在职专业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定期到校外实习基地挂职锻炼,使教师深入生产实际,增强其职业技能和科研能力,并使教师成为具有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三是聘请企业合作单位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到校兼职,担任学校的专业课或实践教学工作。(2)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实验室建设。通过与企业合作,采取企业独资或与企业合资等方式为学校购置实验、实训设备,加强实验室建设,可以解决实验室设备陈旧、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学校为企业订单式培养学生或每年向投资企业交纳一定的费用,同时企业也可在这些地方安排合理的经营项目。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积极申报科研项目,争取省级以及市级政府的产学研基金,利用该项基金购置一批研究项目所需的设备,这些设备将成为实验室、实训室设备的一部分。(3)通过校企合作推行校外实践教学。学校要充分利用企业的人才、技术、设备和生产现场优势,与企业建立长期的、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的实习和毕业设计,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技术开发与应用提供保障。学生在企业真实的职业环境中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实习,在实践中增加工作经验,并选择企业急需解决的技术课题作为毕业设计课题,由学校的指导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联合指导,实现综合毕业实践与就业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学校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优势完成实践教学,也大大减轻了学校在实践教学方面的投资压力,为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交通运输专业论文:独立学院交通运输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探讨

【摘要】本文根据交通运输专业的特点及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结合管理信息系统教学过程中现存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及实践和考核要求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独立学院 交通运输专业 管理信息系统 教学改革

引言

独立学院的办学机制及收费情况,决定了进入独立学院学习的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控制力较公办学生要差。独立学院的学生头脑大部分都很聪明,思维都很活跃。但学习目标不明确、自身纪律约束观念淡薄、持之以恒的能力欠缺、学习实用主义倾向明显、学习挫败感强烈。[1]

交通运输专业侧重培养学生现代运输管理思想,结合交通运输专业特点及学生培养要求,发现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1)对课程存在错误认识,学习兴趣不高;(2)社会实践缺乏,学生自主创造性差。通过对这门课程的教学,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改革措施来增强教学效果。

1.改革教学体系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了管理学、运筹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边缘性交叉学科,是现代管理理念、方法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体,该课程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对相关知识的有序性要求比较高,因此,学生只有先具备了一定的背景知识,才有可能充分理解和掌握它的思想和方法。因此,交通运输专业开设管理信息系统应该在学生学完计算机相关课程及管理学课程之后。

2.转变教学理念

交通运输专业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偏向管理方面,教学的侧重点要探讨运输过程中利用管理信息系统提升运输企业的运作效率,在授课时注重让学生产生知识迁移,将以往的知识结构引入本课程,学会融会贯通,形成新的知识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还应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要考虑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剔除与专业相关不大的知识点,补充专业特色相关内容,还应注意补充最新信息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等)的内容,将交通运输领域的前沿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有意识地融合到课程教学中,开拓学生的视野。[2]

3.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理论和实践性都很强,必须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提高课程的可听性和可学性,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率、课程的趣味性和学生的积极性。根据交通运输专业的特点,笔者认为可以采用课堂教学与专业特色案例教学相结合、板书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分组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并根据教学的需要灵活使用,选择一本合理的教材,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教学方法由注入式向启发式、讨论和研究式的跨越,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潜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4.注重实践环节

本课程实践性强,深刻理解信息系统的各种概念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积累,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践培养,使学生能在具体应用环境下综合运用基本原理和规则,使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一个系统,使学生养成系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应加强课程设计环节;鼓励学生实地参观调研;实行开放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以讲座的形式邀请企业信息系统负责人为学生讲授现实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案例;还可以鼓励一部分优秀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校内外科研活动;有条件的还可以进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

5.改革考试方式,达到检验真实水平的效果

考试不是目的,只是检测学习效果的一个常用工具,因此要改变传统考试只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的做法,更应该注重考查学生的实际应用情况,考核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比如具体一个案例的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分析,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注重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与此同时,应加强实践环节的考核,把各小组研究的系统开发的各过程讨论形成的文档以及最后的开发成果作为实践考核成绩的一部分,能更好地督促学生的平时学习,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小结

交通运输专业旨在为交通运输领域输送掌握运输系统知识的优秀人才,其课程的学习应当时刻遵循交通运输专业培养目标。文章结合交通运输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目标,对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实践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教学改革方法。笔者在这几年教学过程中一直在尝试采用以上方法进行教学,并取得了一定效果,因此有一定适用性。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还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实践和总结,努力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对培养交通运输行业人才起到推动作用。

交通运输专业论文:面向继续教育综合改革的交通运输特色专业建设研究

摘要:交通运输特色专业建设是面向继续教育综合改革的基础与核心。本文分析了轨道交通运输行业发展需求与成人继续教育的特点,明确基于继续教育综合改革的交通运输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了面向继续教育综合改革的交通运输专业的课程体系,并围绕网络教学应用的理论框架,对网络课程的筛选与设计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继续教育;综合改革;课程体系优化;网络教学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网与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以及轨道交通运输设备与设施的现代化,对轨道交通运输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对教育学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交通运输专业面向交通运输系统的基础设施规划和运行管理,我校交通运输专业教育重点在轨道交通运输方式生产作业过程的技术管理理论、知识、技术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定位于兼有工程应用背景和管理色彩的工科专业。目前交通运输专业的继续教育虽有基础、资源和载体,但总体上还不能适应轨道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广大继续教育学员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同时伴随着高校继续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化以及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逐步融合的推进,需要强化网络教育对校内学习的支持服务,推动优质继续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因此,需要基于继续教育综合改革,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融入培养方案的制订,优化交通运输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设网络课程进行教学,提高成人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以便更好地满足轨道交通运输发展的人才需求。

本文将结合交通运输专业发展需求与成人继续教育的特点,明确交通运输专业继续教育的培养目标,优化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好地探索面向行业发展和学习者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成人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二、面向继续教育综合改革的交通运输专业的培养目标

为适应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面对高校继续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化,需要积极发展继续教育,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着力培养知识型、技术型、应用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继续教育要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服务,需要面向社会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的新体制、新机制,切实深化产学研结合,高度重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优化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探索面向学习者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面对高校继续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化以及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逐步融合的推进,针对参与继续教育的学生通常都是在职工作人员的特点,需要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结合成人继续教育的实际情况以及轨道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和参与继续教育学生个人自身发展的需求,确定本专业培养目标,梳理专业课程设置。

我校交通运输专业正是面向社会对轨道交通运输人才的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上海铁路局合作办学,培养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人才。

交通运输专业(专升本)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轨道交通运输方面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掌握从事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工作所需的相关科学知识、经济管理知识、轨道交通运输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技术手段,具有本专业综合职业能力。毕业后能在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等相关领域从事规划设计、运营组织、生产管理、咨询服务等工作。

三、面向继续教育综合改革的交通运输的课程体系优化

根据交通运输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导向,加强实践环节,优化优化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

1.课程体系对比分析。通过与相关同类院校如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的交通运输(专升本)专业课程设置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各学校的培养目标大致相同,都是轨道交通运输方面的管理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课程类型也大致相同,包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教学。就实践教学环节而言,其他学校只包含毕业设计,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济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增设了课程设计环节,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课程体系优化。交通运输特色专业(专升本)课程体系设计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工程专业课程和工程实践环节三部分(如图1所示),形成知识―应用两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以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着重工程实践与专业技能的训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加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1)公共基础课程包括人文知识、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基本技能三个模块:①人文知识模块主要设置由“政治思想理论课”等系列课程构成的课程。②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模块主要设置数学、物理类、应用数学类等基础性课程,使学生拥有基本的分析与解决的问题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③基本技能模块主要设置计算机类(数据库及原理和计算机程序设计C语言)、英语类等理论和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良好的中英文沟通、表达能力。

(2)工程专业课程由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两个模块组成。①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包含交通运输设备、运输规划、运输经济学、运筹学和系统仿真基础等课程,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交通运输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建立科学思维方式。②专业核心课程模块设置了列车运行组织、车站与枢纽运输组织、线路工程、站场与枢纽规划设计、货物运输组织、运输安全系统工程等专业课程,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工程理论和应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应用能力。

(3)工程实践环节以专业知识体系为主线,以专业基础型和综合型为内涵,构建了多层次、系统化的实践教学框架体系,包含课程设计模块和毕业设计模块。①课程设计模块,在对比了各校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进一步加强实践环节的训练,针对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列车运行组织”、“车站与枢纽运输组织”以及“站场与枢纽规划设计”分别设计了相应配套的课程设计,以加强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解决管理与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②毕业设计模块,对交通运输专业的专业理论进行综合运用,是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该环节的设置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解决工作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网络教学的应用

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继续教育发展的方向,网络教学日益成为继续教育的重要教学传递模式。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基础上,需要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融入到教学方法的改革中,考虑到参加继续教育学生通常都是在职工作人员,日常工作繁忙,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通过制作网络课件等形式满足成人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缓解工学矛盾引起的学习困难等问题,保证和提高成人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1.网络教学应用的理论框架。网络教学应由网络学习平台、网络学习课程、网络导学和支持、网络教学管理以及质量保证5个部分组成。其中网络平台是网络教学的基础设施和技术工具,网络学习课程是核心。网络教学需要开发优质的网络课程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在网络课程开发中,需要制定网络课程建设的规划。网络教学需要根据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特征和学习时间安排,进行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撰写学习资源,拍摄和制作教学视频,制作互动学习课件,制作互动练习课件,使网络学习资源灵活多样,丰富多彩,以维持学习者在网络学习环境中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同时为了确保网络课程学习的质量,还需要网络导学和支持、网络教学管理以及质量评价等系统的配合。

2.交通运输专业网络课程的筛选与设计。在网络教学体系中,核心的内容应当是网络课程的筛选、设计和开发。针对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大多是企事业单位一线的人员,存在工学矛盾,可利用网络教学等形式满足成人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1)网络课程的筛选网络课程的选择可以首先考虑公共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原理、计算机程序设计C语言、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线性代数及普通物理。这些课作为继续教育的必修基础课,受众广基础性强,学生对网络课程的需求也大。

对于专业课程模板,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授课的形式可以采用网络授课与课堂授课相结合,一部分学时分配给网络自学,一部分学时进行面授,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两者的优势,同学先通过网络课程进行学习后,再由教师针对学习中的难点,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对这些知识点及其运用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并通过课堂交流为同学进行答疑解惑,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

工程实践环节包括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专业课程设计(运行图课程设计、站场课程设计、车站运输组织课程设计)涉及较多实际操作方法与技巧,需要通过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共同完成。毕业设计类题目通常结合交通运输工程的实际情况,每人布置一题,独立完成,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与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一对一的交流与互动采用完成。因此,工程实践环节不适合开设网络课程。

(2)课程开发及设计。对于已选定需开发网络教学的课程,该课程的开发与设计需要一个团队共同完成,包括责任教师、学科专家、网络技术人员、多媒体制作人员、美工、编辑等。同时,需要制定网络课程规划,网络课程开发与设计规划应包括以下12项内容:团队的人员组成和任务、课程背景、课程介绍、课程目标、课程单元和主题、学习目标、学习资源、作业和考试、交流及合作学习、课程开发进度、学习进度安排和课程版权等。通过细致的网络课程规划,团队人员都能清楚地了解课程目标和要求,才能通力合作,共同为达到课程目标而进行有效合作。

五、结语

本文结合轨道交通行业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现状与继续教育教学特点,明确了交通运输专业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与目标,通过对比取长补短优化了原有的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并改进教学方法,拟建立网络平台,开设网络课程实施网络教学,采用课堂授课与网络授课相结合的方式,更好地探索面向行业发展和学习者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成人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交通运输专业论文:基于CDIO的应用型本科交通运输类专业系统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 要:针对应用型本科交通运输类专业系统工程学课程侧重于理论教学,无法使学生满足产业需求的问题,本文将CDIO工程教育模式引入到系统工程学课程建设中,分析系统工程学课程教学的难点,提出基于CDIO的系统工程学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CDIO;应用型本科;系统工程学;教学改革

系统工程学是交通运输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起到承上启下作用,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利用系统工程方法论解决交通规划、设计、管理等方面的具体问题。目前应用型本科交通运输类专业系统工程学课程仍然大多仍侧重于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基本原理的讲解,而忽略了系统工程学的具体实践,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学生往往在学完系统工程学后仍然不能用系统工程方法论考虑专业问题。

1 系统工程学教学难点

系统工程学课程教学体系包括课堂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三个部分。课堂理论教学主要教学系统工程的方法论及具体的系统工程技术;实验教学主要是验证系统工程技术,如系统分析、系统预测及系统评价等;课程设计则是综合利用所学系统工程方法解决交通运输具体问题。

一方面,在理论教学中,诸多原理的学习以及模型的计算(如层次分析法、线性回归模型的构建与检验等)对学生来抽象且枯燥,自然也就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另一方面,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内容虽然相对具体,学生通过实践可以较快地掌握相关知识,但这两部分内容在传统设置中往往比较零散,仅针对单个知识点,而没有形成一个前后连贯的实践体系,因此学生虽然可能掌握局部知识点,但无法构建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完整全局体系,从而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总会呈现或多或少的形而上学问题。

2 CDIO工程教育模式

CDIO (conceive, design, implement, operate),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是构思、设计、实施和运作的合称,且将其体现在学生培养的全生命周期、旨在通过项目带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一种工程教育模式[1,2]。CDIO是“做中学”的一种模式,是对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的改革。CDIO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1)以系统的思想培养人才。CDIO模式打破学科、专业、文理之间的限制,在教学工程中首先统一确定培养目标,明确工程师的目标与技能,界定工程师的社会责任,要求学生能在特定要求下实现对行业项目的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

(2)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导向。CDIO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不仅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更将培养目标融入到具体的项目中,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加强与他人的沟通协调能力。

(3)以产业需求为基准。CDIO模式要求学生以项目为中心,开展理论与实践学习,使学生能将学科知识融入到真实的项目实施中。CDIO模式中所运用的项目均来源于行业产业,因此是不断满足产业变化的工程教育模式[3,4]。

3 基于CDIO的应用型本科交通运输类专业系统工程学教学改革方案

(1) 基于项目的课堂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是系统工程学教学的首要环节,传统方法往往按照课本顺序依次讲解,教师以实践案例为基本时间轴,依次讲解实践案例所用到的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具体技术。例如,通过针对公交车服务质量评价实践案例的讲解,重点依次讲解公交系统与要素、公交系统分析、公交系统优化、公交系统评价指标的选取、公交系统评价等知识点。理论教学中所讲解的实践案例均来源于教师团队的科研项目。

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中,更加注重使得学生理解系统工程方法论的运用。每5人一组,为每组分配不同的项目,要求每组学生之间充分讨论,对课堂所讲到的知识点进行验证及运用。

(2) 基于项目的实践教学

在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中,同样采取分组形式,为各组学生分配不同的项目,各组之间互不相同。系统工程学实验目前共6学时,均为验证型实验,要求所有学生独立完成。而课程设计中,为每组分配的项目则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项目,要求每组学生通过内部合作完成,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求每一名学生通过内部协调,获得各自不同的具体分工,完成1-2个知识点,最后所有人的完成内容综合成课程设计报告。

(3) 成绩评定

依据CDIO思想,将系统工程学课程理论考核成绩分为三个部分:平时成绩、阶段考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三者在总成绩中的权重分别为2:3:5。其中,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成绩以及实验成绩;阶段考共有2次,分别通过项目的形式,随堂让学生基于系统工程方法论提出项目的实施方案,并进行适当地计算。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在利用系统工程学方法论解决具体问题时所涉及的基本知识点。

4 结论

系统工程学是交通运输类专业的核心课,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深刻理解这门课的教学内容,探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难点,从而不断改革教学方法。通过基于CDIO的系统工程学教学改革实践,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热情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对具体项目实施也有了贯穿全周期的实践机会,不仅提高了学生利用系统工程方法论解决具体项目的能力,更提高了学生相互协作和沟通的能力,从而能够快速适应后续的专业课学习,更能快速适应交通运输行业岗位的专业需求,因此CDIO模式可以在应用型本科中工程教育类课程中进一步作推广。

交通运输专业论文: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交通运输专业企业实习体系研究

摘要:基于同济大学卓越人才培养规划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根据交通运输专业教学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以及实习面广、点多的特点,围绕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运管理的突出技术问题,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出发,构建车站-列车-运行调度的三层次的企业实习体系,并对该体系的特色和近年来建设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总结。

关键词:交通运输专业;企业实习体系;卓越人才培养

一、引言

同济大学在卓越人才培养规划中强调以卓越人才培养为主线,强化实践教育的传统特色,构建以“三大联盟与三线联动”为核心,课程教学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开放式、立体化的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

交通运输专业以培养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管理与技术人才作为基本目标,该专业实践性强。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快速发展以及运输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对交通运输人才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作为未来轨道交通运输企业的经营者,学生们必须提前掌握本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自觉形成最佳的知识和能力结构。通过组织学生到铁路运输企业实习,让企业直接对未来所需人才进行引导,将使本专业培养出来的运输管理人才更容易达到“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能够“适销对路”。

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包含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两个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理论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掌握较为全面的必备知识,实践环节则是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够锻炼学生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更是学生在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前最好的“模拟练习”。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本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并培养和锻炼出较好的实践动手能力,达到了“卓越工程师”对交通运输专业的要求。

二、交通运输专业传统企业实习存在问题

交通运输专业在实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之前,本专业的生产实习时间只有两周,一周在上海铁路局调度所,另一周在学校的实验室进行接发列车实训。传统的交通运输专业生产实习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制约着实习效果和学生实践水平的提高。

1.在企业实习时间短,对企业生产实践了解少。在实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之前,企业实习仅占用两周的时间,且其中一周在学校的实验室进行接发列车实训,这样的安排显然不能使学生对企业生产实践有全面、细致而深入的了解,不能满足“卓越工程师”对交通运输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

2.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快速,理论教学与实践需求脱节。近年来年我国轨道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迅速,大批新技术运用于轨道交通运输的规划与管理。通过企业实习能让学生了解与学习新技术的运用,满足企业对未来人才的需求。

3.校企联合培养不足。改革前交通运输专业企业实习学生只去上海铁路局调度所一个部门实习,实习面窄,实习岗位过少,上海铁路局的其他部门未能有效地参与人才培养过程。需结合交通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过校企实践基地的建设,以此为依托进行交通运输专业企业实习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三、交通运输专业生产实习体系的构建

(一)交通运输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

卓越实习要以运输生产环境作为支撑,实习基地的建设是必要前提,是开展实习工作的保证。上海铁路局是教育部确立的第一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同济大学共建。由上海铁路局和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的专家组成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指导委员会,审核中心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和工作计划,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下设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开展。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运输管理工程系以此为依托,结合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设计了车站-列车-运行调度的三层次的实习体系,选取了铁路编组站、高铁客运站、高铁客运段、调度所四个单位作为校企实习开展的对象。系领导亲自主持召开座谈会,与上海铁路局人事处共同确定了南翔编组站、虹桥高铁站、上海客运段、上海铁路局调度所作为实习基地。上海铁路局在每个实习单位都指派了实习组织领导、兼职教师、后勤保障人员。同时,结合交通运输专业学科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拓展了交通运输专业的实习基地,与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同济大学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合作协议书。

(二)交通运输专业生产实习体系构成

根据本专业教学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以及实习面广、点多的特点,围绕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突出技术问题,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出发,对企业专业实习教学体系进行拓展。结合交通运输专业实习的特点及主要专业技术问题,设计了车站―列车―运行调度的三层次的实习体系,突出了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专业共性问题,并安排了学生进行高铁随车调查、行车调度指挥现代化的研究分析,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卓越”实习是一个有机体系,其中包括:

1.校内实训部分。校内实训包括列车接发实训、Railsys实训等综合型实训,学生通过计算机模拟系统完成电话闭塞法、半自动闭塞法、自动站间闭塞法的实操学习,并学习利用Railsys运行图软件编制及管理运行图。校内实训为后续开展企业实习做好过渡准备。

2.企业实习部分。企业实习内容包括两大板块:铁路运输企业实习和地铁运营企业实习,前者是主体,在总计六周的实习时间中占4~5周。

(1)铁路部分:对于铁路运输管理工程人才,需要对车流汇集、列车生成、按图行车的整个行车组织过程有清晰了解,通过生产实习可以把交通运输专业所学专业课程知识系统集成,因此在铁路运输企业实习中设置了多个实习项目。

①铁路编组站实习,实习地点为上海铁路局南翔编组站。学生主要了解编组站运输组织机构设置和运输岗位职责,熟悉《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中关于编组站技术作业的有关规定,学生在跟班实习中需要系统了解编组站到、解、编、发各个生产环节的作业内容和流程等。

②铁路调度所实习,实习地点为上海铁路局调度所。学生主要了解上海铁路局管辖范围、上海铁路局调度所生产组织系统及各调度工种的主要作业内容;对行调、货调、机调等调度员岗位跟班实习,了解调度员应具备的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所实习岗位的计划内容、编制办法。

③铁路货运中心实习,实习地点为上海铁路货运中心北郊站和杨浦站。学生主要了解货运调度室内车站调度员和货运调度员的岗位职责,铁路货运改革后综合服务窗口办理货运作业的流程,以及货运员的岗位职责。

④高铁列车乘务实习,实习地点为高铁列车。实习以跟车、跟班实习的形式开展,学生重点了解高铁动车内主要设备设施、高铁列车动车组营业规章、乘务员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高铁列车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内容,完成高铁列车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

⑤高铁车站客运服务实习,实习地点为上海铁路虹桥站。实习以参观结合形式开展,学生主要了解上海虹桥高铁站服务设施布局、客流到达及出发特点、站内中转、铁路与其他交通方式换乘过程中的流线组织,掌握高铁客运站客运组织内容、岗位设置及岗位责任。

(2)地铁部分。地铁运营企业实习则主要依托上海地铁调度所OCC以参观、模拟、实训形式开展,学生将系统了解地铁生产组织系统架构、各调度工种的主要作业内容,重点关注地铁运营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方法、预案要点及地铁施工作业管理规定及流程。

(三)实习保障体系

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卓越”实习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相关的保障体系。每次企业实习前学院教务主管领导都亲自做实习动员,院办领导安排好后勤工作,系领导部署实习计划并安排带班教师,带班教师都能够做到认真负责、按时参加。上海铁路局和上海地铁运营公司均成立了专门的实习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全程指导实习工作,各一线实习单位均成立了工作小组具体与实习带队老师对接,双方畅通联络、紧密协作。应该说整个实习的组织和后勤保障工作都是非常出色的。

“安全第一”是运输实习的首要原则,每个实习单位在同学到来的第一天都组织了安全教育培训,不仅有规章学习还要进行安全防护能力训练、这为确保现场实习安全、有序提供了重要保障。

运输管理工程系为了保障实习有序,精细编制了教师值班表,确保每日都有教师在现场。学院安排了接送车辆,保障每日在铁路现场交接班后规定窗口时间准确到达,以减小对铁路现场工作的影响。铁路局则安排了站内短驳车辆,安全快速地将学生送达站内各实习岗位。至今,交通运输专业已有3届同学按照卓越工程师计划参加了企业实习,实习全程未发生一例安全事件,同学经过现场观摩、实践、听讲较好地完成实纲任务并全部通过实习答辩,实习内容逐年拓展、深化,实习组织工作获得了参与师生的一致好评。

四、交通运输专业生产实习的特色和实施效果

运输管理工程系将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卓越”实习建设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工程来抓,带动了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完善、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创新及其教学条件的改善等多方面的建设,为交通运输专业的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实施效果。

1.设计了车站―列车―运行调度的三层次的实习体系。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围绕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特出技术问题,设计了车站―列车―运行调度的三层次的实习体系,突出了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专业共性问题,并安排了学生进行高铁随车调查、行车调度指挥现代化的研究分析,让学生通过现场实习、调研,分析总结相关实际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企业生产实习内容组织创新,实习对毕业设计选题支撑效果凸显。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卓越”实习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实习内容紧密围绕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多个铁路实习项目关联紧密。首先,实习让学生系统地观摩了铁路运输设备的全貌,特别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高速列车装备和集各类先进控制系统于一体的调度指挥中心让同学增强了专业自豪感。第二,先编组站和货运站,后调度所的实习安排使学生对铁路既有线车流汇集、列车生成、到按图行车的整个行车组织过程有了清晰了解,有利于学生把所学专业课程知识串连起来,为来年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奠定了基础。第三,高铁列车乘务实习和高铁车站实习安排紧凑让学生系统了解高铁客运“站、车”服务之间的接口关系,对旅客出行全程服务质量的影响要素有了亲身体会。第四,铁路调度所与地铁调度所OCC实习紧凑安排让学生更加清晰地对比了铁路和地铁行车环境、调度信息系统和调度职责的差异,也让学生对未来的论文选题乃至毕业择业有了感性和理性支撑。

3.形成了双导师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创建高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建立了专业实习组织管理体系,实行校内专业指导教师和实习基地兼职指导教师双轨制,聘任了一批企业兼职导师,与校内导师共同精心设计了企业专业实习教学大纲与教学指导书,共同指导学生的专业实习。铁路局兼职导师结合实习进度组织了多次分专题讲席,学生获得了书本上无法学到的新知识、新信息、新技能。

4.加强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推动本专业就业率的提升。交通运输专业改革后的企业实习,为学生巩固所学专业知识、系统了解铁路运输专业现场工作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择业观,提升了交通运输专业学生毕业后去铁路局和地铁公司就业的人数。

5.同济大学交通运输专业认可度得到显著提升。同济大学交通运输专业以工程实践为驱动的企业实习计划得到了上海铁路局企业高管和同行业专家的支持,同济大学的卓越人才培养理念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学生在参与实习的过程中,积极提出问题与建议,逐步打开思维、活学活用专业理论,用人单位上海铁路局对实习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进行了肯定。

五、结语

交通运输专业的企业实习,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要求进行不断调整和优化,在理论教学上调整相关课程的设置,使各个课程间更加协调,也为实践环节打下良好基础。实践环节不断增加企业实习的单位和内容,力求符合交通运输专业本行业生产工作的实际,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有重要的积极作用。经过多年的努力,交通运输专业学生的“卓越工程师”企业实习工作扎实开展,继往开来,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企业实习工作还将谋求更大的创新,为交通运输卓越人才的培养和行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交通运输专业论文:交通运输专业《运筹学》实验教学方法初探

摘要:系统总结国内外运筹学实验教学经验,面向交通运输卓越人才培养需求研究本科运筹学实验课程教学目标、实验内容、实验手段以及综合实验案例设计方法,探讨如何推进运筹学实验教学理念由理论“验证”向专业“探究”方向转化。

关键词:交通运输;运筹学;实验教学;卓越人才;教学方法

运筹学方法在交通运输管理中广泛运用,其核心思想是对交通运输决策的实际问题进行提炼,建立成数学模型,综合运用数学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在交通运输专业的后续专业课中运筹学的建模方法与专业知识结合,形成了诸多方法和技术。

我国高校交通运输专业《运筹学》教学较为注重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在教学内容上介绍算法的学时在总学时中普遍占有较高比例,课后作业中对求解算法的训练花费学生的时间精力最多。相比国外高校同类专业,国内的教学设计中对建模思想讲解和建模能力训练投入的课内、课外学时都是不够的。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提升学生解题效率,将“求解”时间还给“建模”时间。要提升解题效率的最好办法无疑是教会学生使用计算机求解工具。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对交通运输专业《运筹学》实验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希望推进相关教学改革工作。

一、国内外《运筹学》实验教学开展情况

1.国外情况。国外《运筹学》课程建设具有悠久历史,如194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独立设置运筹学课程,1950年英国伯明翰大学开设了运筹学课程[1]。在法国高校[2]中,运筹学是工学、管理学、经济性专业的重要基础性课程,面向不同专业授课内容及难点有所区别,其中交通运输专业运筹学的教学和考查要求都比较高。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的高校,运筹学建模及在实践中的运用都被视作教学中的重点,而算法的实现几乎清一色的交给计算机工具。学生可以在学校开放的免费数学软件资源中轻松找到多种求解工具。

表1列出了部分有交通运输类专业大学的运筹学课程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其中实验课往往结合习题课一并设置。在实验课,教师或助教会给学生发放软件工具的使用说明,演示并举例讲解基本操作方法。除了部分算法推导作业之外,模型求解类的课程作业全部要求用软件工具完成算法程序的编写,软件输出结果被作为作业的附件提交审查。其中麻省理工学院的习题(实验)课还设有团队实验项目,要求学生合力完成较大规模问题的建模、求解和分析。

从美国高校情况可以看出,交通运输类专业的运筹学课程有如下特点:(1)课时多,平均每周有2~3小时理论课,此外还有1~2小时习题课或讨论课;(2)重视案例教学,将运筹学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如麻省理工学院运筹学习题(实验)课往往会结合专业问题设置题目;(3)均有实验教学内容,课后作业和课外项目都需要借力软件工具完成、形成规范化成果报告。

2.国内情况。在国内,管理类专业采用运筹学实验教学的案例最多,如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开发了基于Excel的运筹学求解模板和求解程序[3];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运筹学成实验类课程,采用Excel软件辅助求解,教师和学生在计算机实验室内完成全部课程[4];上海海洋大学物流工程专业的运筹学实验依托于“Xpress-MP”软件,设置综合性项目,学生以小组模式自行进行任务分工,完成模型建立、编写程序、数据分析等步骤[5];河南理工大学采用WinQSB软件进行运筹学上机实验。工程类专业的运筹学教学中开设实验课的较少,实验辅助软件多数为Lingo和Matlab,要求学生编写代码设计求解算法。

综合来看,国内高校管理类专业开设运筹学实验教学的,基本以非独立实验形式为主。实验课教学内容多为辅助完成课本中的习题作业,结合专业设置综合性实验的较少,探究性实验数量甚少。工程类专业中设置运筹学实验课的高校鲜见。

基于以上国内外高校在运筹学实验教学开展的经验,针对交通运输专业兼具工程专业和管理专业的特点,拟采用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实验教学内容设计。在软件工具的选择上则既考虑对算法步骤直观演示的要求也考虑培养学生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的要求,以便使其未来能运用软件工具独立开展探究性实验、支持对较复杂工程问题的求解。

二、运筹学实验教学体系设计

1.实验教学目标及能力培养。为训练学生在解决交通运输专业问题中运用运筹学思维,为给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提供优化求解方面的方法和工具做准备,拟在运筹学课程中加入实验教学内容来提升学生问题分析、建模、算法设计、编程及软件应用能力,使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

2.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实验教学内容包括两部分:运筹学软件工具基本使用方法实训和案例实验。运筹学软件工具初步考虑WinQSB和Lingo,前者通过视窗能直观展示运算步骤、有利于学生对算法原理的学习,适合对算法开展验证性实验;后者允许学生对算法进行自主设计,适合开展探究性实验。

案例实验是运筹学实验教学的主体,具体分为面向算法的验证性实验和面向建模的探究性实验,见图1。对于本科运筹学来说两部分的实验课课内学时比例建议在3∶2,课外作业学时建议在1∶3。验证性实验在探究性实验之前开展,可以基于课本上例题或作业题进行实验设计,实验课上教师通过上机讲解、演示,帮助学生消化理论课上介绍的算法原理和步骤。验证性实验学习使得学生能较为熟练的使用软件工具,独立对一般模型进行算法设计和求解。探究性实验宜给学生留有较多的课外作业时间,课内以思路启发和成果讨论为主要内容。对不同高校,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的课内学时分配可灵活掌握。

三、运筹学综合性实验案例设计

运筹学综合性实验是实验教学中的重点,实验案例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面向交通运输管理的实际问题选题,有一定的问题复杂度和建模难度;(2)用到所学算法,手工无法求解,必须利用软件工具;(3)计算结果适合分析讨论,体现决策支持的价值。下面举一例简要说明[6]。

1.案例问题描述。设有x1,x2和x3三个化肥厂供应y1,y2和y3三个地区农用化肥,有关参数见下表。假设3个化肥厂的化肥供应量a1,a2和a3必须全部运完。

(1)根据以上要求,试建立运输模型使总运费最省,并求解(验证性质);(2)若3个地区的需求量为70,20,60,受到各方向运输能力的制约,发点至收点的运量不超过,试建立运输模型使总运费最省,并求解。(探究性质)

2.知识点选择和模型建立。运输问题建模思想是构建运输收发平衡表格,基本建模方法已在理论课部分讲授。本题目在基本方法之上又增加了难度。该题的建模技巧教师应该予以引导、启发。问题(1)为需求量有上下界问题,建模技巧是分离出虚拟收点,其收量为“最高需求量-最低需求量”,见表3;问题(2)为运量有界问题,建模技巧是增加虚拟点,既做发点又做收点,并按照原题意巧妙地设置相关单位运价,见表4。本问题要用表上作业法手工求解非常复杂,正好可以通过实验课训练学生利用软件工具完成求解,并观察解方案与题意的吻合情况。

3.算法设计及软件应用。问题(1)为简单的四发点五收点的小规模运输问题,因此在求解方面要设置难度,要求学生用Lingo编程求解,训练其对基本编程语言的学习,见图2。问题(2)强调建模过程,WinQSB软件对运输问题模型录入更加直观,因此可布置学生选用该软件求解,见图3。

4.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设计。

用软件求解后,分别得到以下结果:

学生可以自行整理成标准答案,填写在课程报告上,见表5和表6。

四、结语

现有交通运输专业运筹学教学中大多没有设置同程的实验教学环节,学生解题没有数学软件工具。无论是例题还是习题都被大大简化以使得决策变量的个数易于手工求解,然而这使得学生难以领会到运筹学方法用于解决现实问题的真正效果。国外高校在运筹学教学中普遍引入了数学软件工具,配合理论教学设置了同程实验教学内容,这大大提升了学生解题的效率同时使学生对算法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在解决了费时最多的求解问题后,教师将能够有更多的课内学时用于基础理论和建模方法教学,以及增加运筹学用于解决复杂交通运输问题的案例剖析,这显然有利于拓展知识点和信息量并能够提升学生对运筹学课程学习的兴趣。

交通运输专业论文:新开办交通运输专业建设措施探讨

摘 要 根据交通运输行业智能化发展形势,分析了交通运输专业的人才需求。围绕新办交通运输专业所面临的挑战,从加强学科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专业建设的若干措施。

关键词 交通运输 专业建设 措施

交通运输是研究交通基础设施的布局及修建、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经营和管理的理工科基础的专业。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铁路、公路、水路及航空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强,同时智能交通技术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交通运输专业技术人才需求大幅度增加。为了适应交通运输科学技术发展对交通运输人才的需求,积极响应广东省政府在2016年1月出台的《关于加强理工科大学和理工类学科建设服务创新发展的意见》(粤发[2016]1号),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于2016年开办了交通运输专业,目前正大力加强该学科专业的建设。本文针对交通运输专业的人才需求、面临的挑战和具体建设措施方面进行探讨。

1交通运输专业的人才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交通运输业的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成为重要发展方向,交通运输将进入智能化和高速化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系统工程等高科技在交通领域的广泛应用,交通运输行业的各种运输生产效率将产生巨大的飞跃,一种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的新型运输系统将形成。同时,交通运输行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行业,需要大量能从事智能交通系统下的、涉及多个交叉学科的交通运输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加盟。

相关调查显示:珠三角地区对交通运输高技能人才需求较大,主要集中于高速公路、城市道路、智能站场、电子地图、卫星导航、停车管理、物流运输等行业,其中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和智能站场三个领域智能交通高技能人才需求占需求总量的一半以上。调研显示,75%参与调查的公司目前都急缺智能交通方面的人才,90%以上的智能交通系统工程师及行业人士都认为智能交通非常有发展前途,且有一半以上的工程师对此充满信心。而目前广东省内开设交通运输类的本科院校仅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等12所,每年毕业生人数约为400人,人才缺口巨大,供不应求。

2新办专业面临的挑战

交通运输专业依托汽车学院现有的办学条件进行建设,具有一定优势与特色,但作为新开办的专业,在专业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实验场地等方面仍然面临较大的挑战。

2.1专业基础及课程建设亟待完善

由于新专业刚刚开始招生,加强招生宣传,完成招生目标,围绕人才培养定位和特色,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为专业建设的首要问题。另外,如何逐步形成完整合理的课程体系,完成系统全面的教材建设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2师资力量仍比较薄弱

目前学院虽有一批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但具有交通运输专业背景的教师较少,教师缺口仍然较大。如今面临新专业招生,在校学生数量将逐年增加,师资不足将严重影响课程体系建设。急需引进高职称、高学历的学术带头人、实验系列人员及交通运输专业骨干教师三方面人才,逐步形成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交通运输专业师资团队。

2.3教学实验场地及设备缺乏

作为新专业,目前相应的专业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配套较薄弱,为较好的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需新建交通运输专业相关实验室若干个,用地总需求约为3000 m2。除此之外,还需新购置一批交通运输专业相关教学实验硬件和软件设备,实验设备资金需求300-1000万元。

2.4校企合作尚待建立

作为应用型工科专业,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必不可少。需要在短时间内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能满足教学实习要求的各类单位,建立校外教学实习基地。主要建设课程教学需要的教学实习基地、专业教学需要的培训实习基地、其它短期分散的实习单位三种类型的基地。

2.5科研团队和平台仍未建成

目前,汽车学院交通运输专业教师队伍多为新入职员工,职称及年龄结构仍不够合理。在引进新教师完善师资团队和科研资金辅助支持的前提下,依托科研项目凝炼团队,引进和培养学科带头人,建设科研平台,带动整个学术团队的发展,并逐渐有所突破。

3专业建设具体措施

3.1加强学科建设

面向国家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瞄准市场的人才需求,紧贴智能交通行业“以信息化、网络化为基础,加快智能型交通的发展”的发展规划,充分利用汽车学院现有专业优势,加强交通运输学科建设,构建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突出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相结合,着力加强交通运输专业师资队伍和实验室的建设,大力推进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改革,不断扩大交通运输专业的招生规模,将交通运输专业建成基础扎实、特色鲜明、工程应用性强、在省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高水平的理工类学科和省级特色专业。

3.2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以本科教学为中心,以服务城市智能交通行业为起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主动适应广东省交通运输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智能交通系统、车联网、交通信息与控制、交通运输组织学、运筹学等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和学校等从事交通运输领域的组织、设计、生产、经营、管理、科研和教学等方面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尤其是与智能交通系统的控制与应用、车联网技术、交通运输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相关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人才。

健全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理论、实践、工程协同发展的科学的课程体系;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理论课程体系,建立“基础-应用-提高”为主线的实验实践教学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采用校企联合教学、区域与国际交流的“协同创新”的教学方式,加大校内与校外、区域与国际交流合作,不断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打造行业领域应用型人才。

3.3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1)立足于已成立的学生科技社,继续加强对科技社的管理和建设,组建科技创新核心团队,争取辐射60-100人。以各类学生竞赛平台为载体,按照“一年出几个项目,几年出一个精品”的目标,引导学生参与课外学术科技创作与竞赛,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2)依托科技社,围绕科技创新竞赛,更多地吸纳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新成员,以核心成员带动新成员的方式,切实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3)依托学生的科技项目,教师指导学生发表相应的论文、专利等,力争在2025年,学生累计总数5篇以上,申请专利累计总数5项以上。

(4)号召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来,进入企业辅助教师完成科研项目,在这方面,汽车学院也卓有成效。在今后,希望在资金有所保障的前提下,学生能够切实深入到这类科研项目中来,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5)完全开放实验室和实验设备,给学生在课余时间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场地。

3.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围绕交通运输专业的特色,落实校、院师资队伍建设发展思路,以优秀教学团队为平台、专业负责人为带头人为核心,采用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结合方式,着力提升学科教师队伍的综合水平。围绕学科主攻方向,引进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综合教学科研能力突出的博士和教授。同时,重点培养有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教师,使其迅速成长。

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推动教师活跃海外(国际)学术舞台、扩大学术的国际视野。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选派符合条件的本院教师赴外国进行学术和教学访问活动,聘请具有丰富教学或任职经验的外籍专业人士来学院授课或者讲学,活跃学校气氛,扩大师生的国际视野,积极拓展交流合作的领域和空间,建设具有战略性和可持续性的国际科技合作体制和机制,促进专业建设。

3.5增强服务社会能力

按照 “立足广州,辐射广东,面向全国”的发展思路,围绕行业人才需求,每年为社会输送50-100名高素质的交通运输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并利用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构建产学研结合的协同人才培养新机制,积极与企事业单位合作,重视科技开发、成果转化等工作,为社会创造效益的同时实现互利共赢。

4结语

在未来交通运输业的智能化发展新形势下,交通运输高科技人才需求大大增加,高校交通运输专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然而作为一个新开办的专业,在开办初期往往面临着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缺乏、课程建设不完善等问题。本文围绕这些问题探讨了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的若干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还需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为保障,尤其重要的是需要加大政策方面的支持和资金方面的投入。

交通运输专业论文:关于高校交通运输专业建设与实践性教学探讨

摘要:本文在分析国内外交通运输专业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交通运输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明确交通运输专业的培养目标、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几方面给出了相关建议,对高校交通运输的专业建设与实践性教学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交通运输;专业建设;实践教学;校企联合培养

一、概述

近几十年来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社会对交通运输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得更为迫切,对交通运输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设立交通运输专业的院校大约有104所,跻身2014中国交通运输高水平学科专业的院校有21所。其中,东南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的交通运输专业入选中国顶尖学科专业,武汉理工大学的交通运输专业入选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由于交通运输专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用性,所以传统的实践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面对新型社会对新型专业人才的需求,改革大学的教育模式显得至关重要。

二、国内外高校交通运输专业建设现状

由于交通运输专业涉及面比较广,所以我国有很多院校设立了交通运输专业,但是设置方向却各不相同。以同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东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为代表,在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五种运输方式中各有侧重。武汉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的交通运输专业都是以航海运输为特色;同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的交通运输专业侧重铁路方面的运输;东南大学、长安大学的交通运输专业以公路运输立校;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是以航空运输见长。

同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东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五所高校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学分要求以及所占的学分比例如表1所示。由表可知,同济大学本科生修满262个学分就可以拿到学位证书,其中实践课程所占学分比较高,达到了41个,占总学分的比例为15.65%;北京交通大学比较注重实践教学,总学分为165分,实践课程占25.15%,同时北京交通大学除了理论和实践课程外,还设置了理论与实践通选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的31.21%,即理论教学学分所占比例最多达到74.85%,实践教学学分所占比例最多达56.36%,占总学分的一半还要多。表1中武汉理工大学交通运输专业的实践课程学分最高,达到了50个学分,占总学分的26.3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东南大学的总学分分别是150和179.5,实践课程学分所占比例分别是17.67%和17.27%。由此可知,各高校的交通运输专业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都比较注重。

三、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交通运输专业的培养目标有待完善。国内有些学校在追求宽口径的培养模式时,将交通运输专业的培养目标定得过宽,在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方面,既要工科管理学科,还要大交通和单一的运输方式,使专业培养计划中基础课学时过多,造成实践环节学时严重缺失,失去了本专业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特色,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有待改善。很多高校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实习等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导致传统实践教学对人才的培养效果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产生了很大的差距,培养出的人才后劲不足,难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3.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及硬件设施有待加强。很多高校的年轻教师工作时间短,虽然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但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不够,不能很好的指导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影响了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培养目标和改革思路

1.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时代高素质人才,不但要培养具有数学、外语、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还要熟悉交通运输方面的政策和法规,了解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该专业需要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出能够在国家及省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通企事业单位从事交通运输政策研究、规划设计等工作的高级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

2.改革思路。针对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明确实践教学目标为先导,优化实践环节设置为核心,注重创新培养――校企联合培养为关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学生配备企业导师为保障”的改革思路。

五、交通运输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建议

(一)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1.改善校内外实践教学体系。建立校内的实习基地,处理好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保证学生的实习时间,增加综合型、设计型实验,并积极推进实验室开放,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造条件,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还要建立校外的实习基地,学校与实习单位合作,加强校企联合机制的建设,加强实习监管机制,保证学生的实习质量。

2.优化实践教学环节。交通运输专业院校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时要特别注重规范实践环节流程,严格管理程序。根据这几年的调查研究和实践教学经验发现,将创新实践环节放在专业实践环节之后,能够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将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分为四个实践环节,即基础实践环节、专业实践环节、创新实践环节和综合实践环节。首先,在基础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基本的实践动手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然后进行创新实践环节的训练,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是综合实践环节,此环节主要通过课程综合设计,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样不仅保证了各实践环节间的协调统一,还保证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时效性。

(二)师资队伍建设方案

1.提高学校教师的工程研究能力。对教师队伍中工程实践经历不足的教师,学校可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让教师直接参与到企业的一些工程项目中,帮助企业完成相应的工程项目研究或技术改造等工作,实现校企双赢;学校还可以引进工程经历丰富的教师,对工程经历不足的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在校教师的工程研究能力。

2.聘用企业兼职教师。针对交通运输专业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学校可以为学生聘用企业的相关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以现场教学的形式为学生提供指导,让学生在企业这个大环境中,学习相关的职业技能,将自己学习的基础知识应用于实际,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学的专业理论。实施“双师制”――学校教师和企业导师,学校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基础的专业理论知识,企业导师为学生在企业实习的过程中提供工程实践方面的指导。

(三)加强学校实验实习基地的建设

要想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不仅需要合格的实践教师队伍,还需要加强教学仪器设备的建设,建立较完善的、功能齐全的实验实习基地。努力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及时更新教学设备,积极申请学校财政支持,建设一流水平实验室,为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提供有利保障。

(四)建立校企联合的培养机制

学校是企业的人才摇篮,企业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好市场,学校与企业建立高效的合作机制,可以实现校企双赢。学习国外“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推动前厂后院、前店后校、一专业一实体、订单式教学,建立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工程实践相互渗透的多维度的新型教学组织模式。

结合交通运输专业实用性较强的特点,学校可实行“3+1”的培养模式,即学生三年在校学习,着重进行工科基础教育;一年在企业实习,企业可以为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实习、实践环境,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实际生产和工程项目的研究。企业为学生配备企业导师,负责学生在企业的培养工作;同时还可以让工程经历不足或没有工程经历的教师融入企业的生产实践中去,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获得一定的工程实践经历

六、结语

实践证明,武汉理工大学根据“明确实践教学目标为先导,优化实践环节设置为核心,注重创新培养―校企联合培养为关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学生配备企业导师为保障”的改革思路,对传统的实践教学进行了大胆改革,实施了交通运输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方案,实行了“3+1”的培养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

“十三五”时期就要到来,交通运输业迅猛发展已势不可挡,社会对交通运输专业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时期的机遇和挑战,学校要想培养出创新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就应该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创新实践教学,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出适应社会高速发展需求的新时代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