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水利水电专业论文

时间:2022-04-23 05:33:10

序论:在您撰写水利水电专业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水利水电专业论文

水利水电专业论文:浅谈“卓越计划”下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课改革

摘 要:该文分析了目前培养模式下课程的基本情况,提出了基于“卓越计划”的课程改革内容及思路,对培养“卓越计划”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的知识储备及实践能力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卓越计划 水利水电工程 课程改革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计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创新型国家,我国教育部于2010年6月启动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1]。

为提高工程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卓越计划”创立高校与行业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要求学生在企业学习一段时间[2]。本科采用4年学制,推荐“3+1”模式,即3年在校学习,累计1年进行企业学习和毕业设计。

笔者学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于2013年被列入教育部“卓越计划”培养行列,学生有1年的时间在企业学习实践,因此需要对现有课程进行改革,在符合基本教学规律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压缩部分课程的学时学分,让学生能尽快地到实际工程中学习锻炼。现以《水电站建筑物》为例,浅谈在“卓越计划”下,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课改革的问题。

1 课程介绍

《水电站建筑物》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核心课程,开设于第7学期。教学环节主要由课堂教学(36学时)、实验教学(8学时)、课程设计(2周)、实习(2周)四部分组成。该门课程主要介绍水电站输水系统、水电站厂房两大部分设计理论,涉及水电站进水口、渠道隧洞、压力钢管、水击与调保计算、调压室以及厂房布置设计等设计内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有关水电站建筑物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和培养学生综合的思维方法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运行和管理打下基础。

考虑到水电站建筑物课程需要大量的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为先导,又为基础课尤其是技术基础课提供应用对象,增加这些课程的活力,将其结合起来,将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亦将大大节省学时,解决学时不够的问题。为此,将水电站建筑物课程划为两块,由浅入深穿插在高低年级授课,课堂讲授、课程设计、实验教学、生产实习4个环节交替进行,从而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目前的培养方案中,关于水电站的课程有两门,即《水力机械及电器设备》和《水电站建筑物》。《水力机械及电器设备》为专业基础课,开设于第6学期,32学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根据水电站基本资料选择合适的水轮发电机组,确定水轮发电机组参数,进而确定水电站厂房尺寸。《水电站建筑物》为专业核心课程,两门课程各自教学内容完整,教材经多次修编,基本满足了教学的需求。

但就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水力机械及电器设备》仅仅服务于《水电站建筑物》厂房布置设计的内容。《水电站建筑物》厂房的布置设计内容中,需要根据水轮发电机组的参数确定厂房尺寸。前期学习过的《水力机械及电器设备》就是为了确定水轮发电机组参数。由于《水力机械及电器设备》目的单一且明确,单独开设,当学生在第7学期学习《水电站建筑物》厂房布置设计时,水轮发电机组参数确定等内容时已基本忘完了,需要重新花时间来讲解回忆,知识学习过于零散,不便于相关知识的结合运用。为了增强系统性、可用性及实用性,将《水力机械及电器设备》整合到《水电站建筑物》中,将《水电站建筑物》归纳集中为三部分内容:水轮机、水电站输水系统及水电站厂房,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知识的整体性。

2 课程改革内容

(1)结合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特点,将专业核心课程资源《水力C械及电器设备》和《水电站建筑物》两门课程进行整合,编写新教材。

在强调课程自身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新理论、新方法的介绍,增加最新工程实例,注重水利专业培养体系的完备性及课程教学知识的系统性。将两学科(或多门相关学科)最新科研成果融进教材,使课程内容具有前瞻性、新颖性;增强这两门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机联系,注重知识的相互渗透,提高课程的综合化和系统化程度。

(2)加强专业导论、水利工程概论等概论课。

《水电站建筑物》课程的一部分内容不需要许多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知识,但可为某些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提供一定的工程背景。其教学方法可与认识实习结合,采用大量的现场教学及课堂讲授中穿插投影、幻灯、录像等多媒体方式授课,把水电站建筑物的概貌形象生动地授给学生,提前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这部分内容可划进土木工程概论课及专业导论课,在低年级进行。因此,加强土木工程概论课及认识实习是水电站建筑物课程改革的重要部分。

(3)提高水电站建筑物基本理论的授课水平。

由于将水电站建筑物课程中大量的关于“分类”“特点”“优缺点”之类泛泛叙述剔除,移入专业导论课,变为低年级的生动活泼的现场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使水电站建筑物课程的理论分量增加,平淡叙述减少。同时,删除过时的和繁琐的内容,腾出学时系统讲授水电站输水系统、水电站厂房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力求讲深讲透,使本课程的授课水平得以提高。

(4)形成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建立教学大纲、教学周历等基础性教学资料,对课程方案实施过程、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按照“理论够用、强化实践、综合提高、全面发展”的教学思路,以改革考试内容、考核形式和考核评价体系为核心,探索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即在以往考虑实验成绩、考勤、作业等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期末考试所占比重,增加综合性课外训练、分知识单元阶段性考核及平时课堂讨论等考核形式,形成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考核模式。

3 课程改革思路

(1)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在沿用主流的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从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工程意识,增加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可以在讲授完一个章节后,给学生布置综合性的大作业,培养自学能力;或者让学生自己在课后对比总结不同建筑物之间的差别与联系,在课堂上进行讨论等,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

(2)采用高科技丰富教学手段。

通过收集、制作动画、图片、录像等资料,使抽象、复杂的建筑物结构、工作原理等内容形象化,进一步提高教学现代化水平。

(3)建立课程网站。

将教学大纲、教学周历、多媒体课件、课后练习共享在网站上,便于学生课后自学,提高自学能力。同时,可以在网站上设立互动渠道,通过网络答疑等措施,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4)实践教学改革。

《水电站建筑物》课程的生命力在于工程实践,实践教学的新鲜感、生动感是多媒体教学所不能代替的。针对目前该课程实践教学效果不良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3种措施改进。

①丰富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每年安排1~2名教师利用暑假等空余时间到设计院、施工单位进行锻炼,丰富、补充自身的实践经验,从而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也可以不定期邀请设计院、企业等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专家到学校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进一步加深理解所学课程知识,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

②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充分利用学校每年给实验室拨发的年度实验教学仪器设备购置费,购置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加强实验教学硬件环境,增加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可操作实验设备及实验项目,从而提高实践教W的质量。

③增加经费,巩固和加强认识实习及课程实习。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联系,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建立稳定的现场教学点和生产实习基地,加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低年级的认识实习以及《水电站建筑物》课程实习环节,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4 结语

在现有“卓越计划”培养目标下,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课程改革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完善和发展。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教学改革为先导,更新教育理念,才能培养出“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善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水利水电专业论文:水利水电专业女生求职技巧

摘要: 本文从水利水电专业女生求职难这一现实问题出发,分析了水利水电专业女生的优点和不足,提出了求职的建议,对水利水电专业女生求职有一定的参考和启发作用。

关键词: 水利水电专业;女生;求职

0引言

在今天求职择业上,女生比男生面临更多的困难,尤其是水利水电专业的女生,事实上,女大学毕业生择业难已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难!找份好工作真难!许多女生求职时常常这样抱怨,男女待遇之别、脸蛋与学历、家庭与工作,这些隐形的羁绊让女大学生一路辛苦地走在求职路上。水利水电专业女大学生如何正视社会现实,正确分析自身优势及不足,主动迎接挑战,以赢得择业的成功呢?对此本人谈点看法。

1水利水电专业女大学生择业难的原因

水利水电专业女大学生择业难的问题既有社会和历史的原因,也有自身的原因。从社会历史原因分析,至少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男尊女卑”等传统思维仍有一定影响,一些水利用人单位片面地认为“女子不如男”,将女大学生拒之门外;二是水利单位流动性大,工作环境差,且经常要出差,且水利工程大都有在偏远山区,女生的确不太适合。用人单位为了自身的利益和发展,在挑选毕业生时要求毕业生不仅要素质高,而且还要尽可能地为本单位创造效益。而女职工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结婚、抚养孩子和照顾家庭,其生育期间所享受的福利待遇主要由所在单位负担,导致许多单位不愿接收女生;三是现行的大学毕业生择业政策和市场运行机制缺乏保护女大学生择业权利的具体措施。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男女平等,赋予女性和男性同等的权利、义务和地位,这其中包括升学、择业和工作的权利。但是随着择业制度的改革,大学生择业逐步变成了一种市场行为,用人单位有了很大的自主权,而保护女大学生择业的具体措施和法规又尚未建立健全,因此,水利水电专业女大学生择业难的问题,将在一定范围内继续存在。

从水利水电专业女大学毕业生自身情况分析,也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①心理因素。不少女大学生存在诸如自卑、依赖等消极心理,缺乏自主自立能力和竞争意识;②择业观因素。一些水电专业女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只向往大城市、大企业,追求高薪水、高待遇,不喜欢水利水电专业,更不愿到水利基层、到需要水利人才的地方去建功立业;③自身素质因素。部分女生不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职业能力,而是把时间和精力过多地用在衣着打扮,恋爱闲聊上,怕苦怕累,在择业时,往往因自身专业素质不高、能力不足而缺乏竞争力。

2水利水电专业女大学生的优势

据我的调查,水利水电专业女生偏少,且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生活朴素,能吃苦是她们的最大优点。女大学生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2.1 思维能力的优势女性形象思维明显高于男性,思考问题也普遍具有细致、周全的优势。女性的记忆力强,贮存的大量信息易激发她们思维中的联想与想象,因此,女性在担任水电工程设计、制定工作计划、构思规划方案等方面,往往使人感到优美、典雅、直观新颖。

2.2 语言能力的优势女性的音质悦耳,音调柔和,总体上女性运用语言的能力强于男性,并有较好的语感和外语接受能力。因此,从事水电专业翻译、编辑、文秘、公关以及教育工作正是女性发挥特长的好选择。

2.3 忍耐能力的优势忍耐力强使得女性在相对水电施工环境下仍能孜孜不倦地长期工作。女性的忍耐力还表现在当工作、事业面临紧急、不可预料的情况时,有时甚至比男性更坚强、冷静。

2.4 交际能力的优势女性普遍具有态度温柔和蔼、感情丰富且善于体谅别人的处境和困难的优势,在社交场合或工作协作中能表现出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更能赢得别人的好感。因此,女性从事水电工程项目联系、签订合同等工作有较大的优势。

2.5 管理能力的优势受过良好的水电专业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个人修养好,善于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并认真分析、采纳,同时女性温和、谦逊的品格使她们易于与人共事,友好相处。加之人际交往方面的特长,更能够在水利机关、企事业单位管理中发挥自己的才能。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利作用更加突出,社会上对“水”的认识和“水利”意识得到加强,女生择业时,很多单位都可以考虑,如水务部门、自来水公司、农业、气象部门、国土部门等等。还可以选择铁路桥梁,结构,市政工程等基础设施相关单位,水利水电专业学的东西还是比较多的,结构力学,水力学,土力学,CAD绘图等等和其他相关专业都是一样的,我们大多数人头脑中都想着毕业后一定就离不开水利专业的,其实不然,很多基础设施相关的土建行业我们是都可以选择的,而且很可能比水利行业前景和待遇要好!女生不要以为只有男生才适合。其实只要有真才实学,女生也一定表现得很优秀,一样可以成为工程师,总工程师。

3目前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大学生的就业前景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大学生的就业前景究竟如何呢?特别是女生的就业环境又是怎样的呢?总体看来,水利水电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有这么几个去向:

3.1 设计单位市县水电设计院。由于近几年水电开发高潮,这些单位,设计任务较多,待遇不错,但工作辛苦。

3.2 业主单位譬如省水电总公司、水务局、水电厅局、中南水电院、三峡开发总公司、各流域水电开发公司等。这些单位的待遇相对较好,工作轻松,但是同样是在工程现场或者是在水电站,远离城市的。

3.3 监理单位由于水电项目的特殊性,国家强制规定必须要有监理。监理单位的人也是常年呆在工地,但是工作相对施工单位较轻松。

3.4 施工单位各水电工程局等施工单位也是大部分水利水电专业毕业生去的单位。这种单位工作辛苦,待遇较低,但是由于是处在水电建设的第一线,接触到很多工程实践,所以很容易积累大量经验,而且这些具有大量工程实践经验的技术人才正是业主单位、设计单位所需求的,上面几种类型的单位就是水利水电专业毕业生的主要选择,但是由于大学扩招,大学生过剩,一般来说本科生想要到业主、设计单位是比较困难的,监理、施工单位是主要选择。

4几点求职建议

对水利专业女大学生来说,择业更比男生难,的确是一个现实问题,要突破难关获得成功,建议注意以下几点:

4.1 四年精心打造自卑是女生走向成功的大敌,没有应有的自信,就不可能有竞争的勇气,从而失去择业竞争的主动权。应该看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水利水电专业女生的择业领域会更加宽广,关键是女大学生自己应树立起足够的信心和勇气,抓住大学四年宝贵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中去。 既要有专业知识上的提高,又要有为人处事知识的储备,语言沟通、制图、写作能力也要有目的的练习,在毕业之前都要作好充分的准备,还尽量考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资格证。如监理、CAD制图,预算等与专业相关的证件。我对毕业生的要求是写得一手好字,画得一副好图(CAD工程制图),讲得一口好话(善与别人沟通);水电专业的女生能歌善舞,能言善辩,更是不可少的素质。

4.2 塑造良好形象四年的大学生活,女生更应注重自己的形象培养,工科的女生一般比较朴素,不太注重打扮,既是优点也是不足。在职场上,我们看到一些刚毕业的女大学生手拿着应聘材料前来应聘,给人的感觉有些不好意思,特别是当递上应聘材料,面对招聘人的提问时,更是一问脸就红,回答问题时连抬眼看人都不敢。试想,如此“羞答答”的表现能给招聘单位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吗?在求职面试过程中,每个毕业生都不能忽视仪表和举止,而女大学生在应聘中的外在表现更为重要,而其总的原则是热情、大方、端庄、优雅,体现形象美、涵养深。要注重仪表,选择与自己的兴趣爱好、内部气质相符合的衣着打扮;要表现出良好的风度,落落大方,表现自然;要谈吐得当,充分发挥语言表达上的优势,女生要敢于和“陌生人”说话。总之,一切行动都应体现出内在的修养和自我的个性,给人留下美好的形象。

4.3 准备好一份精美简历个人求职简历是求职的敲门砖。对用人单位而言,个人简历材料意味着对求职者的筛选,所以,一份好的个人简历应该是一篇引人注目的文章,是推销自己的广告。因此,必须精心策划和写作,以期引起对方注意,从而做出积极的评价,产生再次见面的欲望,引出下一个求职的关键环节:面试。如何写?重在精、简,你的专业课成绩,你的英语是否过四级或六级,你的优点有哪些?你适合于做哪些水电工程方面的工作,假话空话不应有,要具体,实实在在,自己的不足也要实事求是写清楚。简历内容一定要真实客观,不掺水分。绝不要为了迎合用人单位的需求而虚构自己的经历和才华。如果用人单位认为你在说假话,对你的人品产生怀疑的话,那么他肯定不会录用一个在 “德”上有疵点的人。女生更应突出自己的性别特点和优势,千万不要写得让对方觉得你是男生。

4.4 如何发求职电子邮件在充满求职竞争的今天,靠关系、走捷径,对自己的成才、择业都是极为不利的,女大学生只有摆脱依赖心理,牢固树立自主、自立意识,才能在竞争中获得优势,才会让用人单位更信任你并录用你。有些女生毕业之际外出寻找工作,既不经济,也不可靠,盲目性很大,其实发电子邮件是个不错的选择,但许多同学喜欢在人事网上寻找大型水利单位招聘信息,然后将求职信发过去,殊不知,这样求职效果并不好,因为这样的信息,浏览量大,对个体求职价值就不大了。即使得到了工作,待遇可能也并不好。因为一般大单位招的人多才会信息,有些小的水利行业的单位,如县水利局、设计院,水电职业学院,由于招的人少,可能只要一个或两个水电专业的毕业生,也许根本就不会在网上招聘信息,如果你上其单位网站主动给人事部门发一封求职信过去,也许那个工作就是你的了!我总是建议毕业生往一些不同省市地区及县级水利部门或其它与水电专业相关部门(如自来水公司、市政排水处等)多发求职信,尽管可能会石沉大海,但机会总还是有的,并且自已主动和用人单位联系,从中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并不难。

水利水电专业论文:浅谈水利水电专业土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土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覆盖土木工程专业下属的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岩土工程等专业方向。同时,也是我院水利水电专业必开的专业基础课。本文针对土力学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土力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强化实践性教学在土力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土力学;课程改革;实践能力;实践教学

1土力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传统土力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本门课程主要讲述土的形成和分类方法,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土的物理指标含义与换算,土体渗流理论,土的压缩固结理论和强度理论;任务是要求学生掌握土体渗流计算与分析、地基应力计算与沉降计算、地基承载力计算、土压力计算和进行土坡稳定分析;掌握常规的土工试验技能和确定计算参数的方法,达到能自由运用土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工程中与土体有关的稳定、变形和渗流等工程问题,最终要求学生初步具有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为以后从事专业工作和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1.2 传统土力学教学目标中存在的问题传统的课程教学目标十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则稍显薄弱,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土力学教学仍然以课堂为主,教师把大部分时间放在土力学理论教学方面,而轻视或忽视了与实际工程的联系与教学。由于学生很少接触岩土工程实践,对与专业有关的工程实践内容比较陌生,所以他们感到老师课堂讲授的内容非常抽象。教学计划中开设的试验课时又相对比较少,有的学期甚至没有开设试验课,这样实践教学环节与理论教学内容严重脱节,教学效果不理想。

2土力学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2.1 教育理念的转变在专业课教学中我总发现有些学生认为在大学所学到的东西并不一定就能够直接用于工作中,因为大学的学习不只是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中再三提醒学生:“在大学,学习知识是一方面,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更重要”。在讲课中我一般都按照“教、学、做”这条线进行讲授,学生的思维将能够从听课中一次次得到锻炼和加强。学生在大学里既有较宽的专业知识,又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走出校门,无论参加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性大还是小,都能很快胜任。

2.2 教学方式的改革土力学课程知识点多、重要公式多、复杂例题多、图形图表多,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由于板书速度慢,很多重要的内容、复杂公式的推导、例题的讲解都很不方便,课时少、内容多、内容复杂与以板书为主的课堂教学手段表现力差使土力学教学面临尴尬。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手段。多媒体具有图文并茂,可以使用声音、视频等特点,表现力丰富。对于加大教学信息,解决教学难点、重点十分适宜。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把大量的文字、图形等信息的输入工作从课堂上写板书移到了课前,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在土力学教学中积极利用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在土力学课件制作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点,在教学中将工程图片、施工过程、土力学模型、模拟实验等用动画生动形象地演示出来;课堂讲解需要的插图、繁杂公式的具体推导过程等可以用多媒体课件一步步展现出来,这样课堂上就不用再写,直接演示讲解即可,可以增强趣味性和形象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还可节省大量时间,提高课堂效率。但我们同时强调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应该有选择性地去利用,在课堂教学中也不宜用多媒体教学完全代替传统教学方法。

2.3 教学内容的改革更新现有教学内容也是更新教学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土力学这门课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教学内容主要取决于所使用的教材,为了增强土力学教学的时代性,力求教材版本新、质量高,我院学生现在使用的教材是高职高专水利水电类专业规划教材,是我院教师针对土力学课程改革编写的教材,教材将工程案例、土力学基本理论、土工试验、土工技术有机的融合为一体,充分体现本学科的实用性。每一章内容相对自成体系,与其相关的理论、试验到土工实践的知识可以独立完成一项土工任务。同时,各章节之间又是紧密联系的整体,共同形成完整的土力学知识框架,使知识内容系统化。教师在教学中力求结合教材从土工实用技术返塑理论支撑点,从土工理论、土工实验、土工设计和施工技术三方面入手讲解,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对这个领域的兴趣。

土力学是一门与工程实践结合较强的课程,学生在学习阶段就应培养较强的实践能力,以便毕业后能够较快地适应工作要求,在努力抓好课堂理论教学的同时,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一是组织学生在学校土力学实验室开展“土的含水率试验、液塑限实验、渗透实验、压缩实验、直接剪切实验和三轴实验”等室内实验,实验中做到每人必须动手操作,边做实验边讲解基本原理;二是组织学生参加老师的科研和工程设计项目,并请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讲解设计和施工的技术要点,让学生熟悉图纸,以便对实际工程有较好的感性认识,同时,注重结合书本知识促进相互的理解;三是组织学生到生产设计单位以及实习基地进行生产和毕业实习,我院曾组织水利水电专业学生参与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施工,学生在第五学期去企业顶岗实习,实习过程中请企业里有经验的工程师“传”、“帮”、“带”,提高了学生现场工程技术水平,然后让学生独立负责现场技术问题,并在现场工程师和教师指导下对新技术新问题和书本知识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增强了理解力,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总而言之,土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专业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学生自身能力等各个方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放在首要位置,加强与科研生产设计单位的联系与合作,加强土力学教师自身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的提高,不断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我院水利水电专业合格人才的培养。

水利水电专业论文:浅谈高职学院水利水电专业土力学教学改革

摘要: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工程项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十二五规划又将水利事业放在了国计民生的重要位置,所以说水利水电工程事业又将迎来一个新的春天,然而,随之而来的将是水利人才的紧缺现象,抓好人才的培养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试图就土力学教学改革作一较为全面的阐述。

研究土力学教学改革,首先要研究土力学理论与专业课教学的关系,土力学课程的教学要根据学科特点和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根据高职院校土力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从土力学的特点、土力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教学等方面探讨土力学课程的教学模式。

土力学是一门涉及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市政工程等多学科的专业基础课,是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水利水电枢纽建筑和道路与桥梁工程、地下工程、岩土环境治理、工程管理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土力学课程特点是理论多与解决实际问题有关,具有理论繁多、应用具体、实践性强、内容的连贯性相对较差、应用公式多、推导公式的假设条件多等。土力学.研究对象复杂,土是长期自然风化的产物,具有不均匀性、多相性,其物理力学性质不确定性大;土工实验所占比重较大。由于土的过程性质千差万别,必须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实验测试土的各项物理性质指标和力学指标。土力学理论是随着工程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其工程应用性强;因此,土力学有很多半经验、半理论的知识内容,理论知识与实际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高职土力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强调基本概念,弱化公式推理、注重工程应用。教师如何把握高职土力学课程的特点,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高质量的完成土力学的教学任务,这对高职院校土力学教师来说是一个值得研究实践的课题。

针对土力学的特点,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要求和学习特点,需要将课程内容按照土工技术的要求进行优化整合,使其符合高职教学的特点,是教师教好这门课的前提。首先要为学生选用或自编优秀教材,并配备各种教辅资料(包括工程实例、工程录像、工程图片以及教辅课件等等)、习题以及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指定有效的文献资料等。其次教师必须吃透教材,能够灵活处理教材内容。教师要参阅大量的参考资料,掌握教材的实质,弄清基本原理、基本理论的来龙去脉,做到融会贯通,讲课中先提出问题,后给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思维方法,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然后引导其转入工程应用。高职院校教学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就要求教师本身就有很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传统的教育方式“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根本无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保证学习效果。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要尊重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个性,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进行。启发式教学首先体现在教师在课堂教学方面的整体设计上。教学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把握内容的脉络,突出分析思路和分析方法,站在学生的角度自问自答,课堂自始至终使学生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在讲清课程重点难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把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学、思考寻找答案。同时,注意各章节知识的联系,让学生掌握要点。再通过基本原理的工程应用或工程实例,引导、启发学生向更深层次、更宽范围思考。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将实物模型和挂图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能够加强学生的感性与理性认识,并且使课程教学的组织、设计多样化,从而增强教学效果。如:将收集整理的工程图片、资料加入到所讲的理论知识中,将枯燥的理论转换为直观形象的图片,也可把一些实验制作成录像。会大大方便教师教学,也可供学生反复学习。

随着校园网络的发展普及,学生可以在不同时间地点触及到网上的信息资源。将可以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课件、难点剖析、实例讲解、专题讲座等各种资料制作成播放软件,通过网络。学生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复习,随时解决学习中的难题。除利用教材后的练习外,还要增加土力学单元测试题。练习的题型多种多样,同一个问题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提出,做到举一反三。学生的基础不一,理解能力参差不齐。为了让每个学生跟上课程进度,可对其进行强化练习,这将有助于保证整体教学质量。营造开放实验室,加强实验教学,学院要建设完善的实验室,试验仪器设备配比情况符合本校学生的需求。将固定时间、固定实验的这种实验上课模式调整为开放的、自由的上课模式,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营造开放的实验室,学生可以根据修课时间及自身的学习情况自愿组合并选择实验项目,然后与实验室老师约定实验时间。这种模式学生既可重复进行课堂教学中的实验,也可拓展教学大纲以外的实验项目。教师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协助他们进行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的设计,并对实验操作加以辅导,对实验成果进行整理,并且在试验结束后,针对报告中的试验结果进行误差分析。结合实际工程教学,高职教育目标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教师是否在教学中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应用紧密结合,是高职土力学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

土力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探讨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专业技术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等各个方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放在首要位置。针对土力学课程的特点,在教学中灵活应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活动,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认知能力;加强土力学实践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加学生的创新意识。

水利水电专业论文:浅谈关于高职学院水利水电专业《土力学》学科理论知识的教学问题

摘要:土力学是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重要技术基础课,关于土力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讨说法繁多,莫衷一是,通过对土力学教学改革课题研究与实践,认为如何有效地处理好土力学学科理论学习内容和方式是课改成功的关键,尤其是处理好技术技能点、理论知识点、技能操作点之间的关系,对课改成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土力学;理论;教学

土力学学科是水利水电专业重要技术基础课程,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采取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将结合的方式,主要教学思路还是基于学科体系的发展脉络,而与水利水电专业实务技术还有相当的距离,学生结业后还不能直接将其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生产实践中,目前倡导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正好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土力学的教学方式将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而有所改变,下面就从工作导向教学角度谈一下高职学院水利水电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中土力学的理论知识的学习问题。

工作导向教学的要求是理论知识的学习都要以实际工作需要而定,所学到的知识应该是综合全面而适用的,一般按照适度够用的原则,将理论知识与实用技术将融合,充分发挥理论知识的指导意义,就土力学学科来说,在生产实践中与其密切相关的技术领域主要是土工技术方面,涉及到工程地基基础、基坑开挖等工程构件的设计和施工等,所以,土力学教学应该将土力学理论知识与土工技术密切相关,学生应该通过土力学学科知识的学习掌握,能够运用学过的书本知识去解决实际土工问题,具有工程实践的操作能力。我们在高职学院土力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项目中,本着这样的观点,采取了以下一些做法,有效的解决了土力学学科理论知识的教学问题。

首先,从土工技术体系角度进行分析,将土工技术细化分解并且提炼技能知识点。土工技术自成体系,是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的有机组成部分,按照土工施工技术特点,可分成土的鉴别和命名技术、防渗技术、防冻技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基坑开挖技术、挡土工程技术、加固技术、填筑技术、灌浆技术等等,土的命名技术是基本的技术,只有先对土的性质和特性有所了解,才能更好的掌握土的用途,其包含的土力学原理主要是依据土的颗粒组成、结构和性质,具体方法主要是通过实验鉴定,所以要先介绍土的物理性质及其控制指标,以及土的性质指标参数的测定方法,而后再进一步学习土的工程分类、命名及鉴别技术;水利水电工程离不开水,防渗技术就显尤为重要,主要解决土的渗透破坏问题,解决土工建筑的安全问题,主要包含的土力学原理就是达西定律等原理,所以教材中以介绍土的渗透原理为切入点,同时着重介绍土渗透指标及参数测定实验,防渗技术中还同时包括土工材料技术、灌浆技术等,而这些内容与土力学原理关系较远,所以在土力学课教材处理上只是粗浅介绍,而在施工课中再做重点研究。防冻技术是专门针对北方地区而设立的一项专门技术,水利水电防冻技术是一项科技含量高、各科知识综合力强的技术,目前我国对冻土的研究水平相对还比较高的,尤其是青藏铁路的修建,在冻土领域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在土力学课堂上要结合气象、气候、地质等相关科目内容和相关科研院所成果对防冻技术做进一步阐释。第二,按照技能知识点为核心进行组织教学。技能知识点是连接土力学学科理论与实用技术的纽带,比如说土的渗透一章,就要按照以上提炼出的知识点,从土的渗透原理入手,揭示达西定律,突出几个关键渗透指标如渗透系数、临界水力坡降、渗透力等等参数的物理意义及确定方法,明确其在工程技术中的指导意义,从中可见,以技能知识点为核心展开专业知识的学习可以达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效果,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第三,按照技能操作点组织实训,吃透知识点。单纯的课堂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当下教育的需求,纯粹的理论知识又显抽象难懂,尤其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犹如天书,但学生多数动手能力还可以,所以说以必要的操作实训手段是可行的,我们的做法是找准技能操作点,还拿土的渗透来说,结合配合理论教学,先做土渗透指标测定实验,比如渗透系数的测定实验,组织学生在实验室操作,测出某土样的渗透系数值,在做实验过程中,使学生深化理解土渗透系数的物理意义;在介绍土工防渗技术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组织学生参观和现场操作演示等,比如在铺设土工膜、铺粘土、安装止水等教学项目情景过程中,使学生深化理解土渗透原理的指导意义。通过技能操作点深化理论,可以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达到极佳的教学效果。最后,按照技术流程将土工技术与土力学知识全方位内化。还拿土防渗技术为例,其技术流程为根据基面情况选择防渗材料、铺设安装、衔接收尾等工序组成,所以学生完成课堂教学后,应该在工程现场按照技术流程顺序完成一项土工项目的防渗设计和施工过程,在实际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掌握土工防渗技术,在掌握技术过程中更加深入理解土工原理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通过所学到的土工理论与实践应用的有效融合,可以使学生自觉不自觉的去学会学习和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去做实务运作,从而完成知识内化的过程。

以上是笔者通过一年时间的努力,通过科研课题研究得出的粗浅认识,难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希望能够与广大教育同行共同切磋探讨。

水利水电专业论文:非英语国家留学生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课教学实践与思考

摘要:

以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留学生专业课程英语教学实践为背景,通过调查和分析非英语国家留学生的学习现状,探讨了母语非英语的留学生专业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调整了教学内容,并对常规教学方式进行了改进。安哥拉班和厄瓜多尔班的教学实践表明,所做的教学调整切实有效,可供其他院校在非英语国家留学生类似专业课教学实践中借鉴。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非英语国家;留学生;专业课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界的热点之一。中国是水利大国,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力发电工程和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以三峡、锦屏、南水北调等为代表的一批巨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成和运营,中国水利水电工程勘探、设计、施工技术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1]。

水利水电国际化市场也随着国内的水电建设高潮退去而向外拓展,走向世界。目前,中国的水利水电建设技术输出主要面向东南亚、非洲和南美等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水电资源蕴藏量十分丰富,但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相对落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管理人才匮乏,需求旺盛,在进入当地的中国施工企业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到中国来交流学习,特别是非洲、亚洲和南美洲的一些母语非英语国家[2]。因此,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母语非英语国家留学生专业课教学的思考与总结,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促进对外交流与合作,提升国际形象均具有重要意义。

武汉大学作为百年名校,早已明确了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的发展定位。2000年12月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的水力发电工程系、水利工程系、水资源与河流工程系及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整合组成。经过六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院现已成为综合实力突出、享誉国内外的水利水电高级人才培养的摇篮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目前,整个水利行业高等教育国际化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了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在培养母语非英语国家留学生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安哥拉留学生是由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委托武汉大学培养的60名留学生,由武汉大学留学生教育学院和水利水电学院联合培养。分为2009级和2010级两个年级,土木工程和电气工程两个专业。厄瓜多尔留学生班是2013年12月长江水利委员会与水利水电学院联合举办的厄瓜多尔共和国流域和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培训班,对来自厄瓜多尔的30多名工程师进行相关专业培训,内容涵盖水文水资源规划、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等内容。

笔者从事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施工课程教学多年,近5年来先后承担了两届安哥拉班、一届厄瓜多尔班和国内学有余力的学生组成的全英文班的水电和土木工程施工专业课教学,现将教学实践中的想法和认识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一、非英语国家留学生教育现状

(一)存在语言障碍,学生背景千差万别

目前,对学历留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普遍采用“趋同管理”的理念,即学历留学生进入各自院系,按照中国学生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培养[3]。虽然在相关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双语教学(英语和汉语),但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来自母语非英语国家的留学生,英语水平一般有限。来华前无汉语基础或没有接受过正规汉语教育的留学生在入系开始专业学习之前,一般进行了为期一年左右的汉语预备学习(如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招收的安哥拉留学生),目的是使留学生具备能听懂用汉语讲授的专业课、看懂相关书籍,能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理工科专业课程,尤其是土木、水利类专业,专业性强,专业术语多,表达方式也较日常汉语晦涩难懂。很多学历留学生对以汉语为教学语言的专业课学习的困难程度估计不足,在预备学习阶段,很多学生只满足于日常生活的简单交流,却没有进行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汉语知识的预备学习。由于对困难估计不足,很多学生没有充分利用好一年的预备学习时间,导致在专业课的学习中遇到诸多困难[3-7]。

部分留学生自身素质较高,学习主动,能够用英文进行学习、交流和生活[1]。但多数留学生属于被动学习,英语水平不高(汉语水平也有限),上课基本听不懂,因此出现迟到、旷课行为,自暴自弃、随波逐流,导致跟不上教学进度,形成恶性循环。

(二)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差异很大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也是留学生融入整个教学环节的一个障碍。学生个体之间的学习背景、知识结构和专业素养也存在差异,学习目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方法更是千差万别。2013-2014学年,笔者同时承担了学院开办的安哥拉留学生班和厄瓜多尔留学生班的专业课教学工作,对此体会颇深。留学生往往表现为课堂思维活跃,在行为方式上比较开放随意,经常在授课过程中提问,打断教师的教学思路,课堂气氛热烈,甚至混乱。留学生在学习的行为方式上比较随意,如果对所听课程没有兴趣,缺课现象很常见,或者对教师授课不满意,会随时离开教室,这是令国内教师比较尴尬的情形。按照西方大多数国家大多数人的思维,课堂表现随意热烈并不意味着对教师的不尊重[4],而中国学生在课堂上小心翼翼,不敢随意对教师发问,这种尊重在留学生看来只是缺乏自信的表现。有的学生在课堂上交头接耳、吃东西,甚至传纸条等,在西方留学生看来则是有违社会公德的现象。

(三)缺乏合适的教材

全英语教学模式是国际高等教育的潮流,母语非英语国家留学生一般具备用英语进行日常沟通的能力,而汉语基础一般比较差,尽管有的学生接受了半年或一年的汉语培训,具有一定的日常汉语交流能力,但远不能达到专业学习的要求。因此,选择了全英文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蓝本和依据,适宜的英文教材是进行高质量全英语教学的重要基础。一本好的全英文或双语教材不仅可以使教师在教学过程流畅自如,也使学生的预习、学习、复习有了基本依托[4]。目前,国内尚没有统一的全英文教学的《水利工程施工》教材,现有的教材、大纲等都是汉语版,没有对应的英语教学材料。从图书馆或互联网上找到的一些资料过于零散、不成体系,代表性不够。另外,留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文化背景与中国学生差异很大,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也很不一样,这些根据中国学生特点编写的教材和大纲,其体系和重难点选择上不适应外国留学生,再加上语言障碍,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因此,急需针对非英语国家留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重新编写教材。

(四)缺少合格师资

对母语非英语的留学生,英语成为学生教学中师生交流的唯一工具,故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留学生授课的教师除了具有本学科的知识、技能外,还需要具备用英语表达专业知识及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能力[8]。

由于中国英语教学长期处于应试模式,一些教师在这种教育下成为所谓的“哑巴英语”者,即英文阅读、写作游刃有余,但是听说能力较弱[4]。加之非英语国家留学生英语发音并不标准,带有浓厚的地方口音。在与这些非英语国家留学生的交流中,中国教师面临着不小的挑战。教师必须具有充分的语言水准,能够比较流利地进行日常的口语与专业术语表达,可以流利运用英语授课,甚至可以按照英语思维习惯理解问题。

此外,教师还应对留学生的母语的简单词汇有所了解,课堂上适当穿插,活跃气氛,使学生有亲切,拉近彼此的距离。教师还应对留学生的表达习惯和他们国家的风俗习惯有所了解。

二、教学内容规划

(一)课堂内容宜精不宜多

受语言障碍的限制,留学生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的速度远远慢于中国学生,如果教师保持原有的教学速度,会导致教学“有数量没质量”。留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也与中国学生不一样,中国学生习惯于被动,将教师所授的内容牢记于心,最后所学大而全。虽然中国学生在应用和主动思考上稍显不足,但随着理解的深入和实践的积累,则可融会贯通;而留学生则喜欢挑战权威、提出质疑,喜欢在讨论中深入学习某个知识点,学的少而精,所以面对非英语国家留学生,教学内容宜精不宜多,应重点突出,选择专业课的核心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剖析。

此外,授课内容也应根据不同国家或背景的留学生有所侧重和调整。如对安哥拉留学生,他们的母语是葡萄牙语,来到中国后仅进行了一年的汉语培训,日常交流尚存在较大问题,在汉语环境中学习的困难更是可想而知。对安哥拉班的学生,笔者在教学时,针对他们汉语和英语词汇量均有限的特点,课前将部分专业词汇用中英文对照的方式列出,上课时先解释词汇,再开始常规教学。而对厄瓜多尔留学生,虽然他们的母语为西班牙语,但英语在其国内也较为流行,且厄瓜多尔班的学生大多为工程师,有的在国内已经从事相关工作数年,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且英语水平大大优于安哥拉留学生,因此,这些学生的专业课可以讲得稍微深入。

(二)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留学生在来华之前的学习背景、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为了照顾到大多数学生,教师需要介绍专业大背景,使他们掌握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水电工程专业的留学生大多以工程师为培养方向,应该重点学习与应用相关的知识点,所以对于每门课程,教师应花较多的精力介绍专业背景知识,便于不同文化背景和专业背景的人理解。小处着手,即讲课的内容应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牢牢把握核心知识点。

(三)注重工程实例教学

合理选择工程实例,以工程实例为基础开展重要知识点的教学。例如,现有的《水利工程施工(第五版)》教材以中国广西红水河上龙滩水电站工程为例讲解大型地下厂房的开挖。按教材的编排,是先讲完本节的所有内容,再讲工程实例,以便让学生融会贯通。在留学生班教学时,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识背景,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先抛出工程实例,提出相关问题,再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解决问题。此方法在拆开讲解各种规模隧洞的施工方法时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结合安哥拉或厄瓜多尔的工程实例介绍和讲解,或者选择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工程为背景,是减少语言障碍,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留学生们来华之前就对这些工程有过一定了解,甚至到实地参观过。这样在教学中就有了师生双方都熟知的主体,大大降低想象的难度,提高教学速度和质量。

三、教学方式改革

由于留学生群体本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已经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必须要结合留学生自身的特点,发展和创新现有的教学方式[6]。

(一)综合运用多种教学工具

多媒体教学是目前国内外普遍应用的教学工具,它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4]。在教学中应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制作中英文课件,使用中英文双语教学;课件尽量减少文字,多配插图和动画,如果有视频教学材料,效果尤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编写适合双语教学的教材,以供留学生预习、复习使用。

购买制作教学模型,尤其是一些特种、专业设备或建筑,如水工混凝土拌合系统、大型岩石铣挖机、大坝混凝土浇筑缆机、门机及塔机等。

(二)组织课堂讨论,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

组织课堂讨论,避免填鸭式教学。相对于中国学生,留学生思维敏捷、善于思考、表现欲较强。上课时,他们喜欢与老师互动交流,及时反馈自己的想法、困惑、感兴趣的问题等[5]。由于留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思维积极活跃,教师要因势利导,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方式,鼓励留学生踊跃发言,积极与授课教师沟通,实现教与学互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7]。

留学生教学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量体裁衣,根据留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目前,国际上甚为流行基于解决问题作为基础的学习方式(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设计一系列问题,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主动思考,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9]。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PBL将“以教师为中心,通过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被动学习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中获取知识”的主动学习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其获得大量应用知识的机会。

笔者在安哥拉班及厄瓜多尔班教学过程中,尝试使用了该方法,组织了多次重点内容交流讨论会。对核心内容,请每个学生制作图文并茂的PPT,通过演讲与讨论,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同时,通过PPT的制作,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活学活用。通过学生的演讲,教师也理解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看问题的角度,这对改善日后的教学大有裨益。

(三)组织实践参观,增大实践教学的比重

实践是水电工程专业学习中的重要一环,是理论联系实际,理性认识结合感性认识,从而加深知识理解的重要步骤。由于语言、教材等多种因素影响,留学生的课堂教学效果不及中国学生,这时实践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应当更多地组织留学生参观实验设备和实际工程,在不涉密的前提下,通过实践环节来弥补课堂教学的缺陷。

四、结语

留学生教育是一个学校发展壮大、日益国际化的具体体现,其数量的逐年增长也是中国在世界舞台影响力的体现。虽然目前中国的留学生教育存在缺少高水平留学生教学师资团队、缺乏合适的教材、教学内容安排不够合理等问题,尤其是非英语国家留学生,还存在较大语言障碍,但是留学生规模越来越大的趋势不会改变。

因此,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顺应专业发展的趋势,结合陆续开设的安哥拉、厄瓜多尔等留学生班,一方面加大安排教师出国访学进修的力度,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启动了有针对性的教材编写工作,改革了教学方式,有效保证了留学生的教育质量,为加快中国大学教育的国家化进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水利水电专业论文: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设置的必要性

摘 要:水利水电工程在我国农业和工业以及生活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当前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也逐渐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在实际的建设中对施工企业而言,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关系到了建设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本文主要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设置的必要性,以供相关人员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设置必要性;人才素质要求

在很多高等院校尤其是理科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中都有水利水电工程的造价管理专业,它要求对学生相关专业素质的培养,同时也要培养该专业学生的预算和编算的能力,还要完成相应的施工分析,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充分发挥其在学校中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充分的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在自己的工作当中。

1 水利水电造价管理专业设置的基本情况

按照教育部的相关标准和要求,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是水利专业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在教育部所设置的水利水电工程在家管理和工程造价在培养目标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但是在很多高等院校中,很少有学校设置这个专业,主要是在这个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培养目标要更加的明确,而且专业性也更强,在就业时也会涉及到水利的相关工作,而且在实际的工作中会涉及到很多的内容,这些工作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都非常高,就业面明显没有工程造价专业的就业面广,所以很多院校也只开设了工程造价专业,而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学校开设了该专业,其他的高等院校都没有开设本专业。

2 设置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的必要性

我国的水利部门和教育部门在近几年的工作中制定了水利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意见,转让个文件中明确的规定了水利专业培养人才的相关要求,初步的计划是到来年,我国的水利专业毕业生能够到达15万人,在这15万人中很多人都是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但是就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从事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人员是学习建筑或者是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学生经过转岗考核上来的一批专业性人员,但是毕竟是转岗,这些人员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缺憾,这些人员中很多人都没有在上岗之前非常系统的学习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建筑工程主抓的是建筑,电力工程主抓的是电力,但是在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中主要是水利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所以在这些人员上岗之前只是学习了一些比较基础和浅显的知识,在水利知识上还没有深度和广度,专业性也要差很多,所以,高等院校一定要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的重视,在人才培养方面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人才的专业性,普及和开展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就能够很好的解决相关人员在这方面的欠缺,从而也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与进步。

这个专业中要涉及的知识包含了很多层面,对造价的控制也相对比较复杂,在造价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对价格机制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也能够更好的提高造价管理的质量,从而使得工程的投资方能够有较高的经济收益,所以这就需要在国家宏观调控的过程中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价格机制,在管理的过程中还容易出现管理不规范、管理成本预算部准确的现象,这也对我国的造价管理工作形成了一定的阻碍,从而也对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而且在成本管理中它也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如果在一些方面出现了问题也没有及时的解决就会在实际的工作中影响工作的效果,所以为了培养更具专业性的人员,高等院校开设这一专业是十分必要的。

这些学校现在只开设了工程造价专业,该专业同时培养建筑工程造价、水利水电工程造价、市政工程造价多个方向,学生所学的课程多,但是每个专业造价方向又学得不够精,不能从基础到专业非常系统的进行学习,开设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之后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的专业人才可以在本专业培养,建筑工程造价在工程造价专业培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对造价专业的人才需求。因此我院设置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可以完善我院的专业设置,突出学院的水利特色,避免工程造价专业同时为水利和民建两个方向培养人才,培养方向不明确,培养出的学生专业面广而不精,毕业就业遇到水利类单位和建筑工程类单位都觉得培养深度不够的尴尬局面,使每个专业更有特色,同时完善水利类专业,突出水利特色,更好地服务水利事业发展。

3 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的人才素质培养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需要水利工程管理的综合素质,不仅懂得水利工程造价管理的知识,还需要懂得水利工程施工与组织、水工建筑物、水工建筑材料的综合素质。因此传统的工程造价专业是无法提供这些水利工程的综合素质的,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可以根据新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从而确定有别于传统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培养出适应现代水利发展的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的综合素质人才。

水利水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基于高职高专以及本科水利传统院校的特点,寻求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资源来建设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建构具有校本特质的比较稳定的水利文化、学科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德育体系。建设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要紧跟新时代脚步,把培养动手能力强,与工程零距离接触的理念融人实训场所建设。师资的培养与引进通过课程渗透、活动体验、环境熏陶、学校管理等多种途径,发挥水利文化德育对师生价值观的导向功能,通过引进工程一线专兼职教师,补充师资力量。专业教材尽量校企合作开发,借助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为水利部示范建设专业的平台,充分发挥水利资源,校友资源,与企业共同开发教材。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使我院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培养出的人才能够达到专业培养目标,满足社会对水利水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更好的服务社会需求。重点培养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围绕水利造价设置相关课程与教学标准;(2)以项目驱动改革教学方法;(3)以能力培养与训练为主突出教学内容和要点。

结束语

实际上,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和工程造价管理是存在着很大区别的,二者所属的门类就有很大的差别,前者所属的是水利范围,后者所属的是建筑工程范围,所以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在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高等院校一定要在课程设置中做出相应的调整,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

水利水电专业论文:昆明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生就业状况分析研究

摘要:通过对昆明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工程毕业本科生6届845毕业生的整体调查,从就业去向、职业取向、求职指导与信息、期望薪资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了一些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毕业生在这四方面的趋势和规律,并提出了相应问题的解决思路,可以作为以后此专业在招生人数、学生培养方面进行改革重要参考依据,以便更好地培养人才。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本科生;就业状况

0 引言

昆明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近六年保持了相对稳定学生就业率,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0%左右。1999-2009年为我国水电发展的黄金时期,全国水电工程技术人员需求远大于供给,基于此全国各大高校纷纷设立水利水电工程相关专业,培养出大批该专业学生导致该专业大学生过剩。自2009年大中型水电项目筹建和在建项目缩减,中水各工程局也逐渐将市场由原来的水电建设为主转向工民建和其他市政基础建设,华能集团、金沙江中游公司等业主单位、各大设计院、科研所招聘水利水电工程毕业生也逐年减小[1]。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依托水电施工和设计单位为就业主体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就业面临严峻挑战。基于此,本文于2010-2015年连续6年对昆明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毕业本科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跟踪调查,通过就业去向、职业取向、期望薪资等方面系统地分析研究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发现问题,为今后的招生规模、学生培养等方面提出解决方案,探索解决思路。

1 样本研究

在2010-2015年,课题组选取昆明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简称昆工水电毕业生)进行了调查研究,6年共调查本科生845名。样本情况详见表1。

2 调查结果

2.1 就业去向

①工作落实率。为了更加准确地反映昆工水电毕业生毕业时的状况,本次调查将近6年的就业状况分为4类:1)已经签约;2)升学、出境;3)自主创业;4)未就业。

2010-2015年,昆工水电本科毕业生签约率呈整体下降趋势,尤其是近4年下降明显,而未就业的学生比例逐年增加(表2)。这说明水电行业整体处于下坡趋势对水电本科毕业生就业产生了很大、直接的影响。自主创业一直未实现“零突破”,体现出水电本科学生自主创业意识和能力较弱。

②已签约毕业生去向。

第一、按就业地区划分。近6年,已经签约的本科毕业生就业地区排序为西部、东、中、北部地区,留在云贵川等西部地区工作认识毕业生的首选。纵向分析发现,到西部地区就业毕业生的比例呈下降趋势,由2010届的97.66%下降到2015届的80.00%,而到中、东、北部地区就业毕业生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分别由2010届的0.78%、1.56%、0.00%上升到2015届的4.14%、11.03%、4.83%,其中到东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增幅最大,6年间增长了11.03%;在2015届到中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稍微有点下降,但近6年总体上也呈上升趋势(表3)。

第二、按就业地点划分。近6年,已经签约的本科毕业生就业地点排序依次为省会城市、直辖市等大城市、省会以下中小城市、乡镇、农村。到省会城市、直辖市等大城市就业仍是学生的首选,但比例呈下降趋势,由2010届的70.31%下降到2015届的47.10%;相应的到省会以下中小城市的比例呈快速上升趋势,由2010届的25.00%上升到2015届的43.15%,增长了18.15%,增幅较大;到乡镇、农村就业的毕业生比例较低,且变化不大,尤其是到农村就业的毕业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表4)。

第三、按就业单位性质划分。国有企业、私有企业、事业单位是水电毕业本科生就业的主渠道(表5)。尽管在排序上稍有变化,到国有企业、科研机构就业的毕业生比例逐年下降,到私有企业就业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另外到事业单位、升学就业的比例波动较大。

2.2 职业取向

①择业时考虑因素。通过对水电专业毕业本科生择业时考虑的因素进行调查,6届毕业生在选择个人职业时考虑最多的是“个人是否适合该职业”,“薪酬收入”,“个人今后发展”和“行业发展前景”各因素排序在近6年内是比较稳定的。6届毕业生对比,考虑“薪酬收入”和“行业发展前景”的比例是逐年增加的;考虑“专业对口”的毕业生比例逐年下降(表6)。

②理想工作单位。通过对水电专业毕业本科生择业时理想工作单位进行调查,6届毕业生理想工作单位排序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排序在近6年内是比较稳定的。6届毕业生对比,选择“外资企业”和“乡镇企业”的比例是逐年增加的;选择“科研机构”的毕业生比例较为稳定(表7)。

③自主创业的意愿。通过对水电专业毕业本科生自主创业的原因进行调查,2010-2015届毕业生有有意愿自主创业的学生比例逐年增加。对于选择自主创业的原因,感觉“创业可以实现自我价值”、“工作时间自由”和“偶像崇拜心理”排前三位,其中“偶像崇拜”占有很高的比例,而且呈上升趋势;“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被迫创业比例逐年增长(表8)。

2.3 求职指导与信息

①就业指导。根据问卷调查,从就业指导内容上看,“就业面试技巧指导”一直是毕业生最需要的,但所占比例在逐年下降,由2010届的46.09%下降到2015届的23.97%;而“行业形势发展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2015届比2010届分别高出11.86%、10.49%(表9)。

②就业信息。“学校、学院就业部门”、“老师推荐”和“招聘会、双选会”是毕业生获得就业信息最主要的渠道,6年的排序比较稳定。近6年通过以上三种方式获得就业信息的毕业生占到70.00%以上,最高的一年2010届有82.82%的毕业生通过上述三种方式获得就业信息(表10)。

2.4 期望薪资

期望薪资是指求职者在应聘时预设的一个最低“工资水平”,当单位给出的工资水平低于期望薪资时,一般求职者会拒绝接受这个职位[4,5,6]。分析6年来调查问卷,本科生择业时要求的期望薪资呈上升趋势,2015届较2010届高471.19元。不同性别、不同就业地区、不同就业地点的毕业生最低期望月薪存在差异。男生期望薪资高于女生;就业到东部地区毕业生期望薪资高于中部、北部、西部地区;就业到省会城市、直辖市等大城市毕业生期望薪资高于省会以下中小城市、乡镇、农村;当期望薪资达不到个人要求时,愿意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期望薪资人的比例逐年增加,呈上升趋势,说明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部门本科生愿意根据就业市场的要求来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表11)

3 结论

第一、水电毕业生就业率相对稳定,但下滑趋势明显。高校应主动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引导毕业生走出行业局限、面向相关新兴行业就业。

第二、毕业生眼界不宽,扎堆严重。学生就业仍偏向于中、东部地区,省会城市以及国企,传统水电行业,自主创业意识和能力薄弱。高校因引导学生分层次、分类就业。加强职业生涯教育,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树立学生正确就业观;做实国家“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特岗教师”等专项工作,扎实推进学生到基层就业;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引导,大力扶持,鼓励和帮助毕业生自主创业。

第三、毕业生对个人待遇过于看重,个人职业取向太过功利,超前意识不够。对于高校,要合理引导,告诫学生要结合行业发展和个人发展来理性看待薪资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第四、有70.00%以上的水电本科毕业生需要学校、学院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就业指导单位引导作用还应继续强化,形式也应该紧跟社会发展,更加多样化。

水利水电专业论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摘 要 专业认证对于确保工程教育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它有助于引导专业办学模式由重规模的外延式发展向重效果的内涵式发展转变。地方高校的特色专业应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通过与用人单位共同商讨明确专业目标,制定合理培养方案,依托区位优势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可以全面提升水利水电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高水平的水电工程师。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 培养模式

0 概述

专业认证是指专门职业或行业协会、专业学会会同该领域的教育和相关企业专家针对高校开设的工程类专业教育实施的专门性认证,旨在为相关技术人才进入工程界执业提供预备教育质量保证。教育部于2006年正式启动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并聘任了工程教育界和企业界的专家组。2013年6月19日,国际工程联盟大会在韩国首都首尔召开,接纳我国为《华盛顿协议》签约成员。2016年6月2日,在吉隆坡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中国成为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的正式会员。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是国家重点发展和培育的本科专业。三峡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源于1978年原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1998年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3年水利工程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2014年被批准新设水利工程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为进一步提升该专业工教育质量,学校于2014年决定申请专业认证,并成立了专业认证工作领导小组,即将迎接2017年专业认证复评。本文阐述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分析专业认证前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浅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水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我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建设水平及在行业内的影响力。

1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必将是一个更加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求从业者具有广泛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工程动手能力,其核心工程能力包括:资料分析能力、简单的计算能力、绘图和报告编写能力、施工方案制定与施工组织管理能力、施工质量控制能力等。该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国内外各型水利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及基层水利管理等工作。其中从事施工的毕业生包括施工员、测量员、质检员、材料员等;从事监理的毕业生就业岗位是监理员,主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质量、进度、合同、造价等进行管理;从事工程管理的毕业生就业岗位是管理科员。

2 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自设立以来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水工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人才,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行业的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培养具有创新型和强应用能力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人才,使该专业毕业生将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是该专业在教学改革中面临的重要且具体现实意义的课题。我国的教育教学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则被动地按着教师的安排学习,这种模式基本忽略了国高等教育对创新人才的培养的初衷,导致的结果是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应用能力日趋降低。因此,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创新型的人才,这也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点和方向所在。

3 专业认证背景下水工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是工科中最强调学生实际工程应用能力的专业之一。其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应以学生为主体,学校、教师只是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在这种理念下,学生要具有清晰的水工创新发展方向,进而获取创新方法、途径的能力。对于以专业为特色的院校来说,专业认证意义更为重大。专业认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充分领悟认证标准,扎实推进工程教育专业建设,通过专业认证,可以更加明确和细化针对工程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需整合学校教学资源并优化课程体系、提升教师工程教育素质、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促进专业的良性发展(图1)。

图1 专业认证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

3.1 综合考虑各方期待明确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需要在培养方案中予以明确,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国家及社会需求、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学校定位和发展目标、学生发展及家长校友期望的实际情况明确专业定位。三峡大学作为水利部与湖北省共建、以湖北省为主的水电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水平大学,须认真调研师资和生源情况,从而明确水工专业以获取知识为基础,以增强能力为核心,以提升素质为宗旨,培养具有扎实的工科和人文社科基础,具备较强的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在国内外水利及相关行业从事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建筑和运行管理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3.2 面向目标精心制定培养方案

在明确培养目标后,培养方案的制定应以工程化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准绳,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用人单位需求,对现行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调整,充分听取用人单位和行业专家的意见,认真考虑企业技术领域的要求,设置具有水电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时要根据具体就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重组本专业的专业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增强人才培养的岗位针对性和适应性。

3.3 依托区位优势,培养水电英才

三峡大学坐落于湖北省宜昌市,宜昌市是世界水电之都、三峡工程和葛洲坝工程所在地。学校水电特色鲜明,周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星罗棋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工程有长江上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清江上的水布垭、隔河岩、高坝洲水利枢纽工程,黄柏河上的西北口水库等,水电总装机容量超过3 000万kW(见图2)。距离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仅2.0 km ,距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仅40 km。同时,宜昌有三峡集团公司(三峡枢纽建设运行管理局、长江电力)、长江水利水利委员会(三峡勘测研究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宜昌设计院、清江水电开发公司、葛洲坝集团等大型水电开发的业主、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单位。因此在实践方面学校具有很强的区位优势,而且学校还聘请了葛洲坝、三峡集团清江公司的具体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定期来校开设专题讲座或学术报告。这种举措可将水工专业的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 对培养用型人才极为有利,这也是三峡大学发挥独特的区域优势、突出水电特色的体现之一。

图2 学校周边大型水利枢纽分布图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习分为三个层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认知实习针对水工专业的大一学生,以短期定点参观形式进行,至少要参观三种不同类型的大坝,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水利工程的基本概况,获得对自己将来的就业性质和方向的感性认识。生产实习主要针对大二、大三学生,毕业实习针对水工专业大四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后,结合实际工程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有助于毕业后尽早熟悉工作岗位。为使学生有稳定的实习场所,学校从2005 年开始陆续与三峡集团公司、葛洲坝集团公司、清江水电开发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建立了实践教学示范中心。通过在以上实习基地进行学习,接触到工程实际,锻炼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4 结束语

专业认证对促进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用途,学校应以专业认证的理念明确专业定位,制定合理培养方案。在学校培养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区域优势,突出水电特色,加强水工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进而全面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培养高水平的水电工程师。

水利水电专业论文: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摘 要]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是一门综合应用性很强的专业,除要求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要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在强调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今天,结合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特点,如何设置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强能力、高素质的高级应用型水利水电工程专门人才,促进我国水利水电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这值得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们去认真思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一、引言

实践教学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教学环节,它要求大学生能把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于实践中去,它着力于培养学生较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着力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然而,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以及各种客观条件的制约,很多学校在实践教学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还较为缺乏。[1] [2] [3] [4] [5] [6]本文基于我校多年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教学实践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谈谈对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些看法与思考。

二、水利水电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性不强,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1.实验教学方法陈旧

目前湖南农业大学工学院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基本上都是依据专业教学计划来组织教学工作。我校虽然已经建成了水力学、土力学、水泵及水泵站、水工建筑物模型、灌溉排水、工程水文等10个实验室,实验用房达1120m2,室验教学能力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实验开出率也达到了95%,室验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总体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实验大多是结合理论课程开设,并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学生主要依照教师的布置或者指导书上的步骤,按部就班,完成实验操作,实验内容一致,结果唯一。学生虽然参与了实验教学活动,但实验仅是被当作技能并以“知识”的形式加以传授,学生“创造性”应用能力的培养缺乏。

2.实验教学手段落后

目前,我校该专业的实验教学大多处于演示型实验,而验证型实验、综合型实验、设计创新型实验较缺乏,仿真实习技术也较少,学生无法产生真实的企业运行过程的临境感受,实验教学基本上还是处于“看”实验而不是做实验阶段,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锻炼。

(二)专业的特殊性,导致实践教学难度加大

实践教学需要理论与现场指导相结合,需要协调与校内、校外各有关单位的关系,从实验设计、准备到实验报告、实习报告的批改,以及学生衣食住行的安排都要做周密详细的安排,工作组织起来较为复杂,实践教学难度较大。

我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省内的有韶山灌区、岳阳铁山水库、长沙航电枢纽等,省外的有四川和云南境内在建的大型水利枢纽、三峡枢纽和葛洲坝电站等,大多是较为偏远地方的在建或已建的水电工程,三四个老师带着上百个从没体验过施工现场的学生,不仅要经历路途遥远的巅跛,而且在那些深山僻水、飞沙走石的窄小施工现场,面对各种大型设备以及立体式的高空、地下作业,学生的交通安全、实习现场安全问题就变得尤为突出,一旦出现问题,老师无疑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这无形中加大了实习组织工作的压力和难度,也使得指导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当好安全员和保姆,而把传授知识放之其次,这不仅限制了教师能动性的发挥,也降低了实习教学的效果。

(三)难以参与生产环节,学生对课程实践兴趣不大

我校水利水电专业的相关课程都安排有实践教学,但大多数实践特别是校外实践,由于专业操作的危险性,实习单位一般不可能让学生直接参与生产环节,仅仅是让他们做走马观花式的参观了解,学生实践操作得不到保障。加之,我们对专业实习计划要求较为笼统,缺少专业特色,学生无法了解自己本专业的较为具体详细的实践操作,很多专业实践仅仅是走走过场,应付过关了事,这都影响到学生对课程实践的兴趣。

(四)实习基地建设不足,实习场所联系困难

我校水利水电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很少,使得学生的毕业实习必须自己去寻找实习单位,而大多单位又不愿意接待学生实习,导致有的学生找不到实习单位,而为了应付学校只能开假实习证明蒙混过关,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的培养便是一纸空文。就目前而言,这是多数水利水电专业的学校共同存在的一个问题,找不到实习单位,必然影响到学生的实践操作,影响到实践教学的效果,这已经成为实践教学顺利完成的一个重要“瓶颈”。

三、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对策

抓好实践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针对目前我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改革方案,使学生的工程能力得到极大的培养和锻炼。

(一)统一认识,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实践教学

作为学院各级管理部门的领导,应及时地关注并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大胆鼓励老师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作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到施工现场去学习当前施工工程中的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积累工程实践经验,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作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学生,要认识到,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和技能,只有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才有利于今后的就业和工作。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深化教学改革

面对新世纪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及社会和科技发展,我们在抓好理论教学的同时,要以提高本专业人才的素质和能力为中心,构建一个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结合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特点,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采用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以“技能和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实验测试技能、工程实践初步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由“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三个大体系,由“社会实践与调查报告、基本实验教学、专业认识实习、课程实习、课程设计、科技活动、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校内工程实践”等实践教学模块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针对不同年级段,将实践教学内容划分为基础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科技创新活动三大平台,同时,根据学生的需求,对各模块设置了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四个层次的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各个阶段都能得到严格的良好实践训练,把创新型教学思想贯穿始终,使学生获得水利工程实践能力、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通过系统的实践训练,使学生加深对专业、行业、社会的认识,掌握工程测绘、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察、土工和水力基本参数测试等基本技能,具备从事水利水电工程相关工作的能力。

(三)全面整合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我们需要全方面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更新实验教学模式。

首先,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可以尝试将具备条件的课程实验从理论课程中分离出来,将课程实验改为实验课程,或者将几门相关的课程实验综合为一门实验课程。例如对灌溉排水工程学等试验学时较多的课程实行单独设课,单独记成绩,强化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我们进行了实验内容、方法、仪器设备等方面的改革,注意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设立了实验库,供学生进行“点菜单”式的选做,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从实验库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实验。同时,实验库要不断更新内容,而老师只需要告诉学生相关实验知识、操作规程的使用即可,让学生自己在实验过程中去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实验原理、目的、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写出实验报告。这既可满足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也最大限度地强化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强化了独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丰富第二课堂活动,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第二课堂活动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综合校内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搭建成专业综合实践平台,以各种形式的技能竞赛、社会服务和学术活动,通过学生自主设计、自主研究活动,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建立起科研创新的概念;让学生积极参与科研、生产实践活动,锻炼和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

(五)加强校内校外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

在校内教学实践基地这方面,学院要考虑水利水电专业的教学模式及特点,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改善实验教学条件,着力搞好水利实验室、土工实验室、水泵实验室的建设,并创建坡面径流试验小区和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基地、水工建筑物、实验教学实习基地。例如可以构建水利工程模型实验室,通过沙盘模型将各种典型水利工程、水工建筑物、灌溉排水工程等反映出来,使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均可观看、思考,加深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同时,要购进一些仿真实验设备,例如水力学小型自循环等,把演示实验更新为验证试验、综合实验及设计创新型实验,有利于学生今后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分析、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单项实习和综合实习。

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这方面,除了目前我国已公布的50个国家级专业实习基地(如三峡水利枢纽等)外,学院可与相关单位(如水文勘测局,水利管理局等)建设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共建单位,与实习基地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全方位开拓实习、实训基地,并以产、学、研结合为发展方向,以校企合作,顶岗实训等方式扩大实习范围。[7]其次,也可与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建立企业合作关系,建立随企业流动的实习基地,为学生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提供良好的实习条件,提升实践教学的效果。

(六)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针对水利水电专业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学院要在最大限度上为专业教师创造条件,加强对专业课老师的工程实践锻炼,要求凡无工程实践经历(包括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的新进老师,必须到施工单位或生产单位锻炼至少半年,提高他们的实践业务水平,有利于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实践操作。

与此同时,聘任校外专业技术过硬、工作经验丰富的实习基地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给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创造条件。

四、结语

总之,在强调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今天,结合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特点,如何设置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强能力、高素质的高级应用型水利水电工程专门人才,促进我国水利水电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这值得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们去认真思考。

水利水电专业论文:水利水电专业英语教学实践与探索

【摘要】水利水电专业英语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所修的一门专业课,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及施工的日益国际化,专业英语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也愈发突出。在阐述专业英语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最终考核方式、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更好完成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专业英语 水利水电工程 教学模式改革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对外交流的需要,中国工程企业参与的涉外工程日益增多,国内水电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逐渐将企业发展重点涉足海外市场[1]。水利水电专业英语是水利水电工程本科专业所修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如何提高学生专业英语的应用水平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结合笔者多年的专业英语教学经验,在阐述水利水电专业英语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最终考核方式、教学模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更好地完成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

1.水利水电专业英语的特点

与基础英语相比,水利水电专业英语语言相对周密严谨、逻辑性强[2],具有如下特点:(1)词汇专业性强,派生词较多,存在大量前后缀词汇、缩略词和数学公式表达符号;(2)遣词造句被动语态使用较多;常使用分词短语代替定语从句或状语从句;使用不定式短语代替各种从句;大量使用后置定语、介词短语、形容词及短语;(3)专业英语书写没有冗余和过度的修饰。

2.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水利水电专业英语涵盖的内容较多,涉及水工建筑物、水文地质、水力发电、水力机械、地基处理、施工机械等多个方面,学时数在24~36之间。教学实践过程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内容设置相对滞后; (2)专业英语师资力量相对缺乏; (3)大班教学问题严重;(4)教学方法相对单一,造成学生被动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

3.教学模式及方法的探索

(1)教学模式探索。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提前布置下节课要讲授的内容,让学生提前预习;同时,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教师要首先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初步讲解与分析,包括专业词汇、难句等,扫除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的语言障碍;为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遵从先举手先回答问题的原则,让学生先朗读英文原文,再进行中文翻译及解释,作为老师,要对本次学生回答问题的效果进行一次成绩记分(可以分为A优、B良、C中、D及格等几个级别);对于比较难理解的部分,可以让多为同学进行朗读与翻译,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到“主动学习”。这样到学期末考评时,平时成绩的给定就会有理有据。

(2)教学方法探索。专业英语的流利阅读与交流首先必须解决专业词汇问题,丰富专业词汇量。专业英语词汇大致可分为三类:“记忆”型单词、“认识”型单词和“不做要求”型单词。“记忆”型单词数量较少,必须牢记。“认识”型单词重点要求学生掌握这类词的构词法及其特点,能够通过字型和上下文理解词义及整体含义并做到融会贯通与熟练应用。对于构词复杂生僻的专业词汇,则为“不做要求”型单词。

为提高课堂学习效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走到学生中去。实践证明,教师与学生越近,学生课堂的专注度越大,课堂学习效果越好。同时,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和对话水平,缓解课堂翻译的疲劳效应,可以选择专业相关的外文音像给学生看。

分组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与学习方法。分组采取教师调配与学生自愿组合相结合的方式,并任命小组长来负责每个小组学习任务的分配与监管工作。在此基础上,由教师根据水利水电专业的内容需要,结合当前水利科学发展情况,提出3-5个专题进行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选题并查阅英文文献,制成PowerPoint 以便进行课堂交流和讨论。教师在小组汇报后马上点评,或者邀请其他小组成员进行点评,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3)专业英语的考核方式。语言学习必须重视学习过程,在第一节可时就要告诉学生平时成绩将按一定的比例(20-30%)计入期末总成绩。专业英语课学习应重在平时,所以在考核方式上要采用多种形式。既有最后考试卷面成绩,也重视学生的平时表现,如学生的出勤、平时小测试的成绩、课堂回答问题情况、小组成果汇报情况等,这些都可作为考核的一部分。

在水利水电专业英语课程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最终考核方式、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可为水利水电专业英语及相关课程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水利水电专业论文: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在省级示范院校建设过程中,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依托四川水利职业教育集团和四川水利职教大校园,深化校企合作,实行工学结合,创新育人机制,探索出了“一主线,三层次,五模块,进阶入岗”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

一、引言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作为水利类高职院校的主要专业,其教育模式和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和制约学院的发展。多年来,发现在专业教学中,教育模式传统,教学目标模糊,教学方法单一,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上课睡觉、玩手机等现象日益突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程度不够,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学不能致用,毕业后不能适应岗位需求,这样发展下去久而久之便会导致学生的就业率逐步下降,从而影响专业和学院的发展。因此,探索出一个能适应当今社会和高职学生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

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在现在的教育领域中,办学层次、形式、模式堪称丰富,而每个层次的教育模式根据自己的教育目标均不一样,高等职业教育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有着自身与众不同的特点,我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根据专业特点和区域需求,一直在不断探索着符合职教特色和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如下:

(一)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创新合作育人机制

1.深化校企合作,整合社会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1)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成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建设委员会,制订共建专业、共育人才的管理细则,校企共同研讨论证专业定位(含服务面向定位、职业岗位群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学标准等。

(2)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课程建设。在学院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的指导下,聘请行业和企业的专家以及能工巧匠组建本专业兼职教师团队,与专职教师团队共同研讨本专业课程标准、开发教材、参与教学活动。

(3)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发挥企业优势,接纳在校学生开展跟岗实训和顶岗实训,并依托企业建立毕业生的就业平台。四川都成泽源工程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与我院共同建设水利工程技术实训基地,双方共同完成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方案、实习实训项目开发和实习实训文件编制等工作。

2.设立水利工程系校企合作部和专业建设委员会,建立相关制度

依托四川水利职教集团和水利职教大校园,在学院校企合作办公室和教学工作委员会引领下,设立水利工程系校企合作部和水利工程系专业建设委员会,由水利工程系主任担任部长和委员会主任,实训教研室主任担任副部长,下设行业单位合作室和企业单位合作室两个机构,分别负责与行业单位与企业单位的合作联络。在组织完善的基础上,制订了《水利工程系校企合作部管理制度》、《水利工程系校外实训基地教学管理制度》、《水利工程系校外实训基地管理运行制度》等一系列校企合作规章管理制度,保证了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的顺利推进,使校企合作落到实处。

(二)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水利工程系校企合作部和水利工程系专业建设委员会成立以后,校企共同研讨和创新了本专业“一主线、三层次、五模块、进阶入岗”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立足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懂设计,会施工,能管理”)、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对接国家、行业职业标准和岗位群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实现基本技能、专项技能和综合能力的三层次训练;紧跟市场需求,适应不同岗位需求,设置重力坝设计与施工、土石坝设计与施工、渠系建筑物设计与施工、水闸设计与施工、水电站厂区建筑物设计与施工五个模块实施选择性教学;充分利用行业企业资源,实施认岗、跟岗与顶岗实习,进行进阶入岗。其模式构架见图1。

三、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一)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

“一主线,三层次,五模块,进阶入岗”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为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定下了基调,我们以此为导向,校企合作,广泛调研,专家论证,依据岗位群所需的专业能力,按照各专业能力的工作过程确定行动领域,从而明确学生所需的基本技能、专项技能和综合能力,最终确定相关课程,构建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见图2。

根据新的培养模式建立的课程体系有如下的特点:

1.以项目化教学完成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第五学期将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课程分列为五个教学项目,即重力坝设计与施工、土石坝设计与施工、水闸设计与施工、渠系建筑物设计与施工和水电站厂区建筑物设计与施工,利用真实的典型工程项目作为教学载体,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体现学生认岗―跟岗―顶岗的岗位训练过程

利用行业企业资源,安排学生到典型水利水电工程现场进行认识实习,实现认岗;利用第一、二学年暑假集中到企业进行跟岗实习,实现跟岗;第六学期进行顶岗实习,锻炼工作实践能力,实现顶岗。

3.课程排序符合职业能力递进规律

《水利工程制图与CAD》、《工程测量》和《水工建筑材料检测与应用》等课程完成对学生制图能力、测量能力和检测能力等通用能力的培养;《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和《水利工程管理》等课程实现对学生设计、施工和管理等专项能力的培养;《重力坝设计与施工》、《渠系建筑物设计和施工》等课程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4.“双证融通”体现职业成长规律

将国家职业标准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学生在我院建筑技术实训基地技能训练后考取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颁发的钢筋工等工种的中级工证书,在四川省水利厅的指导下,组织学生考取施工员等管理岗位证书。

5.职业素养养成贯穿整个课程体系

任务驱动的教学将法律法规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成本意识、责任意识、可持续发展、系统思维等职业素养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中。

水利水电建筑专业的人才培养具体的实施过程见图3。

(二)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效果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2012级和2013级分别选择了一个试点班用于践行“一主线,三层次,五模块,进阶入岗”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调查数据显示,2012级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毕业生对学校的满意度达到81%,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满意度达到93.75%,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能力、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和团队意识等均明显强于原有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结语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对人才培养模式有自己独特的要求,有别于其他任何形式和层次的教育目标,研讨和创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无疑是极具意义也是极为重要的,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完成高职教育的任务,达到高职教育的目标,我们在这方面做了粗浅的尝试,取得了一些效果,但这并不意味着该项工作的结束,我们会紧跟社会和专业的发展,不断改进、完善甚至继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让它能更地好适应社会和岗位新的需求,同时,我们认识到一个完善的教学体系仅仅有一个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不够的,还必须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不断调整课程体系,逐步加强实训条件的建设,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强内涵建设,最终使培养的学生能适应不断发展的岗位需求。

水利水电专业论文:《拱坝设计》在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中的指导心得

摘要:《拱坝设计》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检验,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精神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为了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本文从设计任务书编制和指导方法两方面提出了指导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拱坝设计;水利水电工程;指导实践;心得

水利水电工程(简称水工)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基础扎实、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在水利、水电等部门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实现该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必修静力学、动力学、结构力学、水力学、土力学、工程地质、工程测量、工程水文学、工程材料等基础课程,以及水资源规划与利用、水工建筑学等专业课程。然而,如何检验学生能否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呢?毕业设计无疑是一块重要的试金石,并且毕业设计的选题是重中之重。《拱坝设计》就经常被高等学校的水工专业选为毕业设计的课题,一方面,拱坝是一种经济性和安全性都比较优越的坝型,我国已建或在建了一批世界前列的300m级拱坝[1];另一方面,拱坝结构复杂,在设计过程中牵涉的知识点多,能将水工专业毕业生所学课程有机结合。因此,《拱坝设计》作为水工专业毕业设计课题不仅具有很好的理论意义,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2]。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学生做毕业设计的时间是有限的,通常为14周,要在14周的时间内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拱坝设计》,并重点培养他们的独立工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绘图和写作实践能力,就得在设计任务书的编制和指导方法上下功夫。笔者结合《拱坝设计》指导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在设计任务书的编制和指导方法两个方面分享一些心得体会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设计任务书的编制方面

1.设计任务要明确且工作量合适。目前《拱坝设计》的设计要求如下[3,4]:对水库进行洪水调节计算,确定坝顶高程及溢洪道孔口尺寸;对可能的方案进行比选,确定枢纽建筑物型式、轮廓尺寸及水利枢纽布置方案;通过比较确定坝的基本剖面与轮廓尺寸,拟定地基处理方案与坝身构造,进行水力、静力计算;对拱坝进行设计:选择建筑物的型式与轮廓尺寸,确定布置方案;拟定细部构造,进行水力、静力计算;决定枢纽的施工导流方案,安排施工的控制性进度。上述可见,目前设计任务不仅包括坝体以及泄水建筑物的轮廓尺寸确定,还包括细部构造的拟定和施工导流方案的选择,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建筑物尺寸确定和细部构造的拟定部分学生们普遍做得较好,而施工导流方案部分则因为时间关系,鲜有做出细致方案者,基本流于泛泛而谈,因此,可把施工导流方案的确定和施工进度安排任务删减。这是笔者在任务书编制方面的建议之一。另外,设计坝体尺寸时,通常是先根据拱冠梁尺寸对坝体轮廓进行初步设计,然后对其进行应力和稳定验算,以便确定最终尺寸,在学生们的实际设计过程中,应力验算环节有的学生采用电算方法,有的采用手算方法。电算法利用计算机程序能够快速得到计算结果,但是具体计算步骤由于学生没有一步一步操作,会造成计算原理的不甚明了;手算法是学生一步一步进行计算的过程,加深了计算过程中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但在计算机程序方面的锻炼欠缺。为了既培养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又提高其计算机语言方面的能力,笔者建议在任务书里明确需要采用电算法和手算法两种方法分别进行验算,这也是笔者在任务书编制方面的第二条建议。

2.原始资料编制要详细具体。拱坝设计通常是设计一座具有防洪、发电、灌溉、渔业等综合作用的大坝,为此需要给出相应的自然地理、工程地质、筑坝材料、库区经济等方面的原始资料,主要包括流域概况、气候特性、水文特性、库区工程地质、坝址处工程地质、砂石料、库区作物种植情况等。目前这些原始资料的编制已较为详细,只是有些图(包括水位―容积关系曲线、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和设计洪水过程线图)的坐标刻度偏于稀疏,致使学生在读图时存在较大误差,从而影响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这一实际情况,笔者建议在任务书所涉及的图形资料制作时可以尽量缩小刻度使得图形更加详细,以方便学生读取数据并减小误差。

二、指导方法方面

1.引导适度重在启发。所谓“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指导教师顾名思义是对学生起指导作用的教师,而具体指导时也存在“度”的问题。设计之初,如果只是给学生下发设计任务,不进行讲解,学生难免会出现“面对原始资料和设计任务,不知如何下手”的情况,这不仅会浪费时间还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不利于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假如直接告诉学生采用何种方法通过哪些步骤进行设计,又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起不到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作用。只有循循善诱的给学生讲解设计任务和原始资料,使其对拱坝设计有清晰的认识,并激发其兴趣,才能调动学生进行设计的积极性。设计之中,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如果一味地让学生自己思考、钻研,便起不到指导教师的指导作用;相反,只是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问题看似解决了,但学生遇到类似问题时,不一定能很好地解决。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逐步给学生讲明问题的来龙去脉,让学生切实参与其中进行思考,并给予适时地启发,才能使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更掌握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比如,针对拱坝设计时泄洪方案的选取问题,首先和学生探讨泄洪方案有哪些,该工程坝址处的地形地质条件如何,初选的泄洪方式是什么,通过这一系列的发问与思考,可以初步设计为坝身泄洪方式,而细化到坝身泄洪的具体形式,还需要引导学生思考是利用表孔还是浅孔,抑或是中孔进行泄洪,这些又需要根据什么确定,使学生在思考之后能自然想到“泄洪量”这一概念,它是由调洪演算得来,用于泄洪设计的一个重要参数,起着贯通前后的作用。那么,思考到这里思路就明朗了:先进行调洪演算求得设计水位下的下泄流量;根据坝址处地形地质条件初选坝身泄洪方式;利用已经求得的下泄流量设计孔口尺寸,并对表孔泄流、中空泄流等方案进行比选,最终确定泄洪方案。综上所述,适度引导和重点启发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还能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激发其创新潜能。因此,笔者建议在拱坝设计时指导教师引导适度、重点启发,这种方法除了能指导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还能在实现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2.严格要求重在培养。《拱坝设计》涉及静力学、动力学、结构力学、水力学、土力学、工程地质、工程水文学、工程材料、水资源规划与利用、水工建筑学等课程知识,设计内容不仅包括枢纽建筑物的总体布置、拱坝剖面尺寸设计、泄水建筑物设计等计算内容,还包括设计说明书的编制,以及设计图纸的绘制,所以,拱坝设计是一项艰巨的毕业设计任务。但是,在实际的指导过程中发现:尽管设计任务相对较重,最终学生们还是能够圆满完成了设计任务。笔者认为这与平时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重视对学生的培养是分不开的。这里的严格要求主要包括考勤严格、计算严谨、图文规范等方面。学生的出勤率反映了其认真刻苦的程度,所谓天道酬勤,只有脚踏实地付出努力,才有可能收获胜利的果实,尤其是对于普遍认为艰苦的水利行业,艰苦耐劳是一名优秀的水利工作者应有的重要品质。水利工程的设计经常需要“经济性”与“安全性”之间的平衡,只顾经济性可能会导致工程存在不安全的隐患,然而太关注安全性,又有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使得所设计的工程经济性不够,只有对各种方案进行“经济性”和“安全性”方面的比选,才能寻找出最优方案,而这个过程离不开缜密的思维和严谨的计算,所以严格要求学生计算严谨也有着重要意义。在设计说明书编制时,严格要求学生采用统一、规范的格式,这也是写作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内容,而在图形绘制时更应该规范绘制,这样才能方便读者查阅。由上可见,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不仅在于做好《拱坝设计》本身,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将其培养成一名优秀的本科毕业生,进而为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拱坝设计》对水工专业本科生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可用于检验并提高水工专业本科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绘图写作实践能力等方面。然而,由于《拱坝设计》涉及知识点多,设计内容丰富,对于学生和指导教师而言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结合《拱坝设计》的指导经历,总结一些心得和建议,希望能为高等学校相关学科的教学指导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水利水电专业论文: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工程能力培养体系构建探析

[摘 要]作为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要求非常强的一个专业,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本文首先阐述了工程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同时,细致的阐述了工程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问题,希望能够为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工程能力,培养体系

作为工科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工程能力培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这决定着所教育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还能够为社会培养大量应用型人才,加强工程能力培养已经成为一些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

1、工程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分析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来说,其培养出的应用型人才应当具备勘测设计、组织、施工等各种能力,因此,必须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工程能力培养,其一必须切实加强理论教学,其二还必须开展实践教学,两者有机结合。首先,对于应用型与研究型人才来说,工程能力属于两者的明显区别,对比来说,前者的工程理论与实践水平相对较强,同时还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与思维能力。其次,工程能力是教育改革成果的一项关键参数。这方面能力的提升离不开理论的积累,所以,必须注重理论教育,然而,理论唯有与实践结合才可以上升为人的能力。再次,工程能力是当前企事业部门亟需的一种能力。多少企事业单位反馈,面临非常严峻的问题:缺乏足够的技能人才,同时由于相关工作条件特殊,人员技术工作起点低等,因此,需要培养工程能力,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适应能力与操作能力。

2、培养体系的构建

2.1制定科学的教学体系与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为了培养大量高素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学生不但必须具备现代工程技术理论,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服务精神,能够适应不同环境的工作与管理能力。因此,具体教学时应当:首先,应当注重教学的前瞻性、连续性,不断改善课程结构,努力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当积极主动的向其他做的比较好的院校学习借鉴,同时还必须广泛搜集广大师生的意见建议,集思广益;其次,应当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充分融合,把两者放在一样的高度;再次,应当将基础知识灌输当做培养能力的前提条件,将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放在重要位置,打造一个能够推动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的教学体系。

2.2不断改善教师结构,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教师是整个培养体系的前提条件。近年来,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理念逐渐得到改善,同时相关技术逐渐升级,因此,学校必须具备大量专业的“双师型”教师,这样才可以将学生打造成该领域的工程师。首先,引导教师加强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宽视野,优化知识结构;其次,规定他们深入到实地培训以及相关公司(例如建设单位、设计机构等)进行实践锻炼;再次,学校应当积极主动低聘请项目一线经验丰富的技术员,来学校授课,并且安排学生到现场观摩,掌握许多课堂中学不到的内容;第四,制定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并且严格执行,切实加强对教师的绩效考核,制定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组建专门的考核领导小组,定期对教师进行考核,及时反馈考核结果,并与教师针对考核结果进行沟通。对表现突出的教师,适当的给予物质与精神上的激励,例如奖金、奖状等,同时在评先评优、职称晋升、职务升迁等方面还需要与考核结果挂钩。对于表现相对较差的教师,根据严重程度,做出相应的惩处。通过这种方式来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教研能力;打造一支过硬的教师团队。

2.3不断提升广大学生的工程意识和能力

学生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学校以及教师的付出,只要学校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同时教师以身作则,加强教研工作,才能够为学生工程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提供有利条件。所以,应当注意做好下列几点。

首先,切实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我们知道,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来说,其特点非常突出:工期相对较长,中间涉及到诸多工种同时施工,与此同时所处的现场环境十分繁琐等,然而,由于受到教学计划的影响,为充分确保教学秩序,课堂教学一般无法实现与实践教学的同步进行,并且学生在校一般是四年时间,但是许多工程项目的时间跨度往往是几年甚至十几年。所以,对于学校来说,非常有必要优化专业,切实加强实验室建设。为专业实验课的顺利进行提供条件,为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平台,为学生开展一系列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提供便利,例如,学校可以选择开放实验室或者课后集中实验的运行模式,以进一步提升实验教学质量。

其次,注重专业实习或课程设计。学校应当为学生安排课程实习与设计等方面内容,适当地提高课时比例,为他们提供机会,使他们亲在参与到项目设计之中,使他们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工程意识,并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

再次,创设一个良好的实践环境。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的校外实践教育,通过自己建立或者与公司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的方式,为培养学生工程能力提供良好的场所,把课题教学拓展至实践之中。这样,利用基地的培训与实践活动,使得广大学生可以将自己在书本中学习到的理论应用到施工之中,上升为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并能够使自己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然而,现实状况不容乐观,一般的水利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施工时间相对较长,正是上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学校为了保证学生安全,以及学校经费的制约等等因素,使得基地的实训活动始终无法取得较高的质量。因此,今后需要学校切实加强与施工企业、设计机构以及监理公司等各个相关方的合作交流,适当提高实训课时。

最后,加强毕业实习教学管理。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有机内容之一,毕业实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使学生得到锻炼。通常情况下,其主要包括分散与毕业集中实习两种类型。对于前者,某校通常是在大三课程完成以前进行,要求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在没有老师现场指导的条件下自己到企事业部门实习,基本上通过他们自己与企事业部门联系,再就是实习过程中通过单位技术人员为他们提供指导,该模式大体上和岗前培训相当,归根结底,学生其实是在进行顶岗实习。所以,他们往往会选择自己喜欢的单位与工作,为此,他们会非常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工作之中,长期的实践告诉我们,该种模式具有十分不错的效果。然而,其中仍然具有一系列的问题有待于改善,这种模式并无法对学生进行统一管理,学生也无法掌握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状况。所以,学校必须还应当将这个方式与集中实习进行结合,以进一步锻炼他们,使他们的实践能力不断提高。

3结语

总之,某校在构建起该培养体系以后,积极实施,严格按照相关制度与规程开展教学,在实践中取得非常不错的成效,所培养出的学生深受各界的好评。

水利水电专业论文:农业院校水利水电专业毕业设计的创新实践

摘要:毕业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选题方式、管理过程以及答辩与质量评价等方面,分析了农业院校水利水电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在总结了毕业设计实施情况及效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一些创新方法与实施措施。

关键词:农业院校;毕业设计;水利水电专业;创新性

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计划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以及相关领域的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和具备初步科学研究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水利水电专业学生由学校走上工作岗位的重要桥梁和过渡。因此,毕业设计在整个水利水电工程本科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无论从占用的教学时间,还是所占学分的比例来看,都是其他教学环节无法比拟的。省属农业院校在实施毕业设计教学环节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既有其普遍性,又存在其特殊性。

一、水利水电专业毕业设计质量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以农科为优势学科的省属高等农业院校培养工科类专业毕业学生,尤其以工程类为主的专业,在办学历史、师资力量、基础实验条件、学术氛围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许多明显不足,如何提升工科专业毕业设计的质量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

(一)专业设置历史短,社会认可度与可利用资源有限

高等农业院校设置工程类工科专业,其办学历史相对较短。湖南农业大学水利学科类专业是1999年经湖南省教育委员批准设置,同年开始招收农业水利工程本科专业,并在2003年调整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连续招生仅11年历史。虽然用人单位对我校培养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生质量逐步获得了认可,但是水利行业对我校水利专业建设的直接支持仍然有限,校企合作项目不多。

(二)高校连年扩招,师生比例过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1999年以来,高校招收人数迅速增加,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专业师生比例严重失调,一个教师指导的学生过多,导致精力投入不足,指导上难免顾此失彼;另一方面,教师面临着晋升压力,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情况下同时还承担大量的科研任务。加上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时间相对集中,导致老师在毕业设计环节上投入的时间、精力也有限,这直接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

(三)指导教师工程实践缺乏,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为应对高校师生比例增大的问题,高校大量引进高学历的硕士和博士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但此类人才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学校对教师业务能力培训、实践锻炼与积累方面重视不够;地方院校待遇不高、人事体制僵化,很难从生产单位引进具备工程实践能力的高职称、高学历人才。诸多因素直接导致现有教师工程实践不足,科研能力有限,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四)学生就业压力大,毕业设计投入时间少

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和扩招人数逐年增长,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因而他们在寻找未来出路时投入的精力也随之增多。我校毕业设计大都在第七学期末布置,第八学期完成。但是,这时候正是毕业生寻找就业或继续深造机会的关键时期,许多学生为寻找一份如意的工作而四处奔波,造成毕业设计精力投入不足。另外,有些与用人单位已签约的学生提前上岗,致使学生无暇顾及毕业设计。部分参加考研、考村官、考公务员的学生为了应付接二连三的笔试、复试等相关事情,毕业设计被搁置拖延。

(五)毕业设计执行程序过于繁杂,过程监控制度僵化

学校管理层为了应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逐步下滑的局面,出台了较多管理条例和规定,尤其在高校评估期间相继出台《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等一系列文件。这些文件从选题审批、选题论证、开题论证、中期检查、评阅、答辩、成绩评定等多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格式规范、形式要求和时间控制,涉及填写的表格多达7个之多,需教师和学生签字多达7处。这些规定和要求对规范和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因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脱离实际情况,毕业设计一味强调标准化,不但大大增加了教师的负担,还忽视了不同专业的具体情况。毕业设计缺少灵活的过程监控体系,毕业设计内涵质量上并未显著提高,反而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

二、毕业设计的改革与实践

(一)设计题目来源和管理模式

毕业设计的选题和内容是毕业设计工作的关键,好的课题是毕业设计工作成功的保障。

1.结合毕业实习和就业自主选题。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选择工程实践题目,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借助老师、校友、亲戚朋友关系等多渠道,协助学生联系毕业实习单位;指导学生结合他们在实习实践过程中寻找题目来源,作为毕业设计选题。这种方式选题针对性强,避免重题现象,学生通过实践更容易理解题目内容,也提高了学习主动性和毕业设计质量。因学生居住在工地现场,缺少教师面授机会,我们可采用网络、电话等通讯方式指导学生收集、消化工程资料;当学生返校后,进一步集中指导和完善。

2.指导教师指定选题。对于参加研究生考试或其他公务员、选调生、村官等一系列就业类选拔考试的部分毕业生,指导教师选用一些较成熟的毕业设计题目分配给学生做,或直接要求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来完成其毕业设计。针对这类学生的毕业设计管理,我们通常采取间隔固定时间、集中面授指导等手段,及时解决毕业设计中的相关问题。

(二)毕业设计答辩与成绩评定

答辩是毕业设计质量把关的最后一道环节,是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学校和学院制定了指导教师评价意见表、评阅人评价意见表、答辩记录及评分表,并附评分细则,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由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按百分制分别评分,加权平均得到总分,再折算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或不及格,最后由系答辩委员会审核。这样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得到全方位的评价,最后成绩评定结果与学生综合能力和所付出的时间相符合。

(三)毕业设计质量与效果

1.题型与题目。题型和题目可以反映毕业设计选题来源真实性、合理性和规范性。表1显示了近12届我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情况。从表1可见,毕业设计(论文)可分为设计题型和论文题型两大类;毕业生的设计题目绝大多数来源于生产实际,实践与教学结合更加紧密。虽然毕业论文数量在减少,从毕业论文内容看,论文质量逐年提高,大而空的题目逐年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来源于指导教师的国家级、省厅级科研课题的试验研究论文数目增多。

根据12届毕业设计题目来看,毕业设计题目逐步规范,符合我校水利水电工程本科专业培养目标;随着专业办学历史延长,毕业生选题的渠道逐步拓宽,来自生产实际工程的设计题目逐步增多;另一方面,也显示我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是以农业水利工程设计为特色的培养模式逐步凸显,与国家水利建设行业的投入方向关系密切,也充分证明了近几年国家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中小型水库塘坝出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

2.毕业设计完成效果。近年来,通过毕业设计教学过程管理措施的系统实施,毕业设计取得了以下较好的成效:(1)实现了“三年不重题”、“真题真做”,缓解了毕业学生数量多与教师资源有限的矛盾;(2)毕业设计质量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评分科学、合理;(3)毕业生的CAD绘图和文字处理水平显著提高;(4)毕业论文题目与导师科研项目结合,解决了毕业论文经费不足问题,提高了毕业论文质量;(5)“就业与毕业”得到了较好兼顾,实现了“毕业设计质量不下降,就业不落后”的局面。

三、结论

毕业设计改革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不足和有待完善的地方。(1)加强以学校为主导,与校外签约的实践教学基地的企业联系,既可以解决大部分毕业实习问题,又可弥补教师社会资源有限的局面,同时拓宽了学生就业机会。(2)制度保证、监管落实教师指导学生数量,保证教师指导时间,提升培养质量;(3)加强指导教师团队建设,结合教师研究方向,组成团队进行指导,既有利于教师间交流,又有利于提高青年教师的指导能力和教学科研水平。(4)在集中完成毕业设计时间减少的情况下,可尝试把部分毕业设计任务融入到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综合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