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3 04:49:43
序论:在您撰写教学设计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1教学设计
1.1教材内容分析及教学设计构思硫酸是人类最早制得的化工产品之一,早在1000多年前,就有过史料记载。硫酸工业作为化工产业的基础,其发展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硫酸是化学工业许多产品的原料(大致有上千种化工新产品需要硫酸为原料),大量用于化肥、农药、医药、化学纤维等的生产,在冶金工业、石油工业、国防工业、轻工业等被广泛应用,被称为“化学工业之母”。硫酸在化工中的重要性决定了它与一个国家的化工发展密切相关,硫酸的制备方法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原理与生产方法的改变是人类知识进步和智慧的结晶。在硫酸制备方法的学习过程中,融入相关化工发展史的了解,一方面可加深学生对硫酸应用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使他们在学习有关原理与设备的改进过程中,提高分析、对比和思辨能力,了解工业发展的过程,感悟人类知识和技术进步的魅力。硫酸制法是中学阶段为数不多的作为重点化工知识学习的内容,其历史生产方法的3个阶段[1]:热分解法、硝化法、接触法,特征显着,条理清晰,易于在教学中整合,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技术原理及技术思想。基于硫酸工业在教材和工业生产中的特殊地位,为了体现其重要性和所蕴含的化学科学的人文内涵,落实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通过化学发展史的线索,使学生认识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是不断发展和深化的”[2]的建议,合理地将硫酸制备的化工发展史融入教学之中,可以更深入地使学生了解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培养技术素养和创造精神,并有效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1.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并对比历史上硫酸的制备方法;(2)学习现代硫酸工业的反应原理,了解工业生产装置的工作原理。[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对比、讨论,思考历史上关于硫酸工业原理的优点与缺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加深对硫酸制备原理与装置的认识和理解,在反思和比较中体会科技创新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硫酸工业发展的历史,感受科技进步发展的过程;(2)了解我国硫酸工业发展历史和现状,增强为科技进步和祖国强盛而学习的动力。
1.3教学过程[引入]硫酸是最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被誉为“化学工业之母”,我国自2004年硫酸产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至2011年已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从表1和表2可看出硫酸应用范围之广、产量之大。[过渡]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之一,硫酸的制备应用经历了很漫长的历史。生产硫酸最古老的方法是用胆矾或绿矾为原料,在蒸馏釜中煅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一、历史上硫酸的工业制取方法:1.加热分解法CuSO4?5H2O高温CuO+SO3+5H2O2FeSO4?7H2O高温Fe2O3+SO2+SO3+14H2O。其中三氧化硫与水蒸气同时冷凝便得到硫酸。欧洲在中世纪曾称硫酸为绿矾油。[设疑]以上2种制硫酸的方法有明显的缺点,请同学们思考。[生答]固体加热高温能耗大;原料来源少,价格昂贵;副产物多,产量小,不易利用;难以大规模生产等。[过渡]硫黄是一种使用较多的化学药品,人们逐渐发现用硫黄与硝石(主要成分是KNO3)混合加热也能产生硫酸(硫黄燃烧可产生SO2,硝石加热可产生NO2)。具体反应原理可简略表示如下:
2.氮氧化物氧化法———硝化法
SO2+NO2+H2O=H2SO4+NO2NO+O2=2NO2[投影并讲述]1736年,英国人瓦德最早将这一原理应用于大规模生产硫酸,他通过特殊方法制得了大容积(300L左右)的球形玻璃容器,用大铁盘装上硫黄与硝石在预先加入水的玻璃容器中点燃。瓦德的工厂有近百个大玻璃容器,大规模的生产使当时的硫酸价格下降到了原先的1/16。[问题]这种方法虽然使硫酸的产量提高,成本下降了很多,但也还存在不少缺陷,请同学们思考。[生答]玻璃仪器易碎,容积不大,铁盘易腐蚀,产量还不能很高等。[投影并讲述]很快地,瓦德的生产方法被一位名叫加贝特的技术员改进了。他选择了不易被硫酸腐蚀的铅制成铅室,铅室的体积可以达到近10m
3,不断地放入硫黄与硝石,每4个星期取出1次酸,使硫酸的产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到后来最大的铅室一直做到了近200m3。[设疑]工业的发展对硫酸的需求量越来越高,大规模化的工业生产要求生产过程必须是连续的。不论是瓦德的玻璃容器还是加贝特的铅室,制备原理都是相同的,它们的生产过程有一个极大的弱点。请同学们讨论后回答。(学生讨论)[生答]间断性生产,不能连续(因每4个星期要打开铅室取酸)。[提出问题]那么,如何解决不能连续生产的问题?(启发并让学生讨论)[生答]向铅室中喷水,另置燃烧硫黄与硝石的炉子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铅室等。[过渡讲解]以上在技术设备上对硫酸制备的改进,取得了很好的经济与生产的效益,但在原理上还是相同的,都是氮氧化物氧化法的具体应用。因为游离态硫单质硫黄的分布较低,自然界中存在较多的是硫的化合物,为了降低成本,人们开始使用含硫的矿物产生SO2,开始使用氧气氧化氨气替代较昂贵的硝石产生氮的氧化物用于氧化SO2转变为SO3。[提出问题]回到上述化学反应,要求学生根据反应原理,思考氮的氧化物在反应中的用途?[生答]起催化剂作用,实质上并没有消耗。[过渡提问]因此,在工业上合理循环使用氮的氧化物就显得很重要,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投影展示]盖吕萨克的思路与管道工人格洛弗的设计组合完善了铅室法在技术上的设计(见图1)。一个普通工人完善了一位着名化学家的设计,在硫酸制造业中被传为美谈。铅室法在硫酸工业200多年的生产历史中沿用了100多年。(在教学案上作为问题展示,让学生课后思考铅室法的氮氧化物的循环利用装置的原理。给予必要提示:氮氧化物溶于冷硫酸,受热时会逸出)[设问]因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都是通过氮的氧化物氧化实现的,在生产过程中会存在什么弊端?[生答]氮的氧化物有毒,会随尾气排出,对空气产生污染。[再问]前面我们分析了,氮氧化物理论上来看并没消耗,起了催化作用,从绿色化学的角度思考,将SO2氧化为SO3最好是通过什么氧化?[生答]用氧气氧化最好,也最直接。[讲述]现代工业的硫酸制法正是变革了沿用多年的氮氧化物氧化法,改用直接用氧气氧化的方法来制得SO3。引入接触法制硫酸。
二、硫酸的现代工业制法———接触法制硫酸
1.二氧化硫的制取和净化(沸腾炉)———造气过程S+O2点燃SO24FeS2+11O2高温2Fe2O3+8SO2
2.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接触室)———催化氧化过程2SO2+O2催化剂幑帯幐加热2SO3
3.三氧化硫的吸收和硫酸的生成(吸收塔)———吸收成酸过 程SO3+H2OH2SO4[动画演示]接触法制硫酸的工业流程,介绍热交换器的工作原理。[思考]阅读课本,思考硫酸制取过程中以下一些生产工艺中所包含的原理。(1)硫铁矿石在进入沸腾炉前为何要粉碎?(2)SO2气体在进入接触室前为何要除尘、洗涤并干燥?(3)接触室中的热交换器的作用及工作原理是什么?(投影动画分析)(4)为何要用98.3%的浓硫酸吸收SO3而不用水?[总结]学生在阅读讨论后,进行归纳总结。[比较分析]将硫酸的几个不同阶段的制法进行比较分析。(投影)[资料]我国硫酸工业的发展情况,结合前面表1。(1)我国硫酸工业发展状况(投影展示:已取得的成绩,缺点:产能过剩、硫资源对外依存度过高、产业集中度偏低、资源利用率待提高等)(2)对我国硫酸工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孙师白(下发阅读材料)[未来发展]硫酸工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投影展示。摘自中国硫酸工业协会专论:我国硫酸工业现状及“十二五”发展规划思路[4])(1)充分开发利用工业烟气、工业用煤中的硫的回收,弥补我国硫黄主要依赖进口的现状;(2)研制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装备,提高硫酸行业整体技术和装备水平,制造高性能钒催化剂;(3)提高硫酸行业整体废热回收利用水平等。[作业与任务](1)试分析:SO2溶于水生成亚硫酸后,可直接氧化为硫酸,能否用这一方法生产硫酸?(SO2在常温下的溶解度约为1∶40)(2)硫酸生产厂产生的尾气中会含有一定量的SO2气体,查找资料并思考,如何吸收并处理尾气。(3)研究性学习课题:如何从冶炼烟气中制得硫酸?
2教学反思
2.1融入化工发展史的课堂教学效果(1)培养发展眼光,提升思维品质融入化工发展史的课堂教学将历史上的化工原理深入辨析,论弊明利,说“长”道“短”,并非是历史材料简单地堆积和简单地介绍,也不是简单地“故事性”叙说,而是学生在思考、讨论与分析中不断地将旧的原理与技术予以否定,在探究、分析与推理中引出新的方法和新的工艺,在这样的化学史的穿越之中特别有助于学生形成发展的观点和思想,在分析对比、归纳提炼中提升了学生质疑、反思、概括、综合等多种思维品质。(2)培养创新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融入化工发展史的课堂教学将一些重要的技术原理的变革,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思考解决,是一个在思想上进行变革、创新的过程。我国化学工业中技术原理应用与改革的一些典型案例与个人,强化了学生对创新、创造价值的认识。通过化工发展史,认识化学科学与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效果。(3)培养技术意识,提高技术素养重理论、轻技术是多年来理科教学存在的一个弊端。目前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渗透技术教育已成为共识,技术课程已成为学生的重要学习领域。渗透化工发展史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的一个良好途径。化学原理在化工生产中的运用总是与一定的技术与工艺相联系,如循环利用、逆流原理、热交换器的使用等;原理的变革、产品质量和效益的提升也总是与一定的工艺创新、技术创新密切相关。这能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体会到技术的独特魅力,以培养学生的技术意识,形成一定的技术素养。
2.2融入化工发展史的课堂教学的适用性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适用性高中化学教材中有关化工原理与技术应用的内容除硫酸工业外,还有其他不少内容也具有相同的教学要求。如氯碱工业[5]、纯碱工业、合成氨工业等,这些化工知识内容的学习,也都可以沿用本案例硫酸工业中的教学设计流程,达到相同的教学效果。总结本节课的设计思想,得出基于“化工发展史”的课堂教学基本授课流程如图2。(2)应注意的问题融入“基础化工发展史”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设置合适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思考历史上曾经沿用的技术方法的合理性与局限性,而不能以简单的故事式的描述来学习,否则就违背了这种教学形式的设计初衷。另外,这种课堂教学的安排,每节课涉及内容较多,课堂涉及的问题和阅读量都较大。必须认真分配好一节课的时间,对一些数据、图片或文字材料尽量整合为连贯的课件,以便提高课堂效率,节省时间。涉及文字量较大的内容可事先以讲义的形式提前印制好,让学生预习或课前、课后阅读交流,也可以适当留白,让思维的锤炼引向课后,如本设计中的“铅室法的改进之妙”留作课后思考就是一种妥善的安排。
新课程改革以来,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组成的课程目标得到了一线教师的广泛认同,但是将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相混淆、套用滥用课程目标的现象也非常突出,其结果是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正确理解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关系,掌握设计并落实教学目标的原则和方法,已经成为亟待引起广大教师重视和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是一种从教学目标出发并以目标为核心的教学设计模式,最早由皮连生教授在其《智育心理学》中提出。笔者根据相关课题的研究,将目标导向课堂教学设计的流程概括简化为两个基本步骤:一是设计精确的课堂教学目标;二是基于教学目标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包括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评价设计和教学过程设计。
一、精确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作为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全部运作都是围绕目标展开并逐步逼近目标的过程[1],因此,科学设计并精确陈述课堂教学目标,既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也是目标导向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时,首先,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等,并结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明确学习任务或学习活动。其次,要以某一知识内容为主线,将与其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融合在一起进行整体构思与设计。最后,结合学生实际和地理学科特点,设置合适的行为条件或活动情境,选择合适的行为动词,并用规范的语句清楚地陈述出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常用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与陈述方法主要有行为目标陈述法和表现性目标陈述法。
1.行为目标陈述法
行为目标陈述法是通过明确规定教学活动后,预期学生应该达到的具体的、可测量的行为结果来设计与陈述教学目标的方法,一般由四大要素组成,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或行为标准)。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知识与技能”等结果性目标和部分可以结果化或需要结果化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与陈述。其主要特征是行为动词要具体、可测量、可操作,行为结果具有相对统一或共同的最低标准。
例1.在观察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模型(或熟鸡蛋、熟鸭蛋结构)的基础上,运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说出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及其分界面,简要说明地震波的传播特点,归纳概括(或列表比较)各内部圈层的主要特点。
2.表现性目标陈述法
表现性目标陈述法是通过明确规定学生应参与的具体活动或任务,但不规定学生在活动中应取得的具体结果或统一标准,来设计与陈述教学目标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和部分难于结果化或无需结果化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与陈述。
表现性目标陈述法一般也是由四个要素组成,即活动主体、活动情境、行为动词和表现性任务。其主要特征:一方面,学习活动或任务是具体的,但活动结果是开放的或个性化的;另一方面,行为动词具有过程性或体验性特征,如经历、参观、访问、考察、感受、分享、参与、尝试、调查、绘制、讨论、交流以及合作等。
例2.在教师的指导下或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合作观察某种天文现象,并选择一种方式向同学介绍这次观测活动的体会或成果(如特征、规律等)。
二、基于教学目标的课堂教学设计
根据现代教学论的观点,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起点与终点,也是教学活动的指向标。教学目标制约着教学内容、过程、方法和师生的课堂活动方式,也决定着教学结果的测量和评价。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在选择和采用一切教学行为、教学步骤、方法以及媒体等时,都要考虑教学的终点目标和子目标[2]。因此,基于教学目标的课堂教学设计可用图1表示,即目标决定内容、目标决定策略、目标决定评价;每个教学目标都可以分为若干个子目标,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其实就是为了达成一个个子目标的过程。
1.基于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设计
一般来说,教学内容设计的主要依据是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基础和学校环境条件等。但是,在目标导向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在之前精确的教学目标设计时,已经充分并综合考虑到了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等,因此,教学目标就成为教学内容选择与重组的重要和直接依据,即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处理必须服从于教学目标的需要,并为有效达到目标提供支持。
基于目标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首先,要非常熟悉教学目标及其子目标的要求。其次,要结合教科书上的学习材料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织或改编。最后,通过适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在重组或改编教学内容时,一般应以学生使用的教材(包括教科书和地理图册)为主,但又不能局限于某一版本的教材,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适当替换或补充一些其他版本上的内容或学习材料。
例3.阅读教材并结合“太阳系示意图”,说出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例4.运用太阳系示意图(或太阳系模拟动画)和八大行星的轨道倾角和偏心率比较表,概括说明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感受天体运动的规律性。
如果按照例3目标来组织教学,只要学生结合太阳系示意图,能在教材中找到并说出相关结果(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圆性),就算达成了教学目标。如果按照例4目标来设计教学,在使用中图版教材的学校,则需要在用好教材中“太阳系示意图”的基础上,将人教版教材中的“表1.1八大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补充并呈现给学生,然后,引导学生在阅读分析这个数据表的基础上,总结出八大行星具有共面性和近圆性的特征。显然,例4目标更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也更有利于导教、导学和导测评。
此外,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还要根据教学目标及其教学活动的需要,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师自身素养等,适当补充或改编一些教材外的学习材料,如地理学最新成果、时政热点等,以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提高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常用的补充或改编策略和方法,有教学内容案例化、教学内容地方化、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内容图表化、教学内容结 构化以及教学内容试题化等。
2.基于教学目标的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活动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3]。因此,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应用必须服务于特定教学目标的需要,不同的教学目标往往需要通过不同的教学策略来实现。具体来说,教学策略的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或手段的选择与应用等。
(1)教学方法的选用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地理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妥善地选择教学方法[4]。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点及其学习基础、教师自身素养和学校环境条件等。在目标导向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是教学方法选择、应用与组合的最重要依据。在精确设计与表述的教学目标中,其行为条件和行为动词往往隐含有对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媒体的要求。
例5.运用八大行星主要物理特征比较数据,对八大行星进行分类(或归类),归纳概括(或列表比较)三大类行星的主要特征。
从例5目标中的行为条件和行为动词分析,该教学目标的要求并不是要学生识记三大类行星的名称和特征,更不是让学生记住这些行星的相关数据,即学习的重点不是要让学生记住这些“知识”,而是运用地理图表的“过程与方法”,以及地理图表的分析与运用能力,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组织形式一般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主要教学活动和任务都应在课堂上完成,具体的学习方式最好以小组合作学习或讨论式学习进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最好是读图(表)启发式教学,或发现教学法等。
该目标后半句提供了两个行为动词,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选择。如果选“归纳概括”,主要的教学方法是在读图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概括并简要表述即可;如果选“列表比较”,则要求学生能在读图分析和归纳概括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列表比较。显然,后者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要求更高,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各种教学方法均有其不同的特点,都要求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发挥效用。因而,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突出一两种主要的方法,辅以多种方法交替使用,使各种方法相互渗透和相互补充[5]。在新课程背景下的目标导向课堂教学中,应结合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的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尽可能以读图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为主,或多选用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方法,如发现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问题解决教学法等。
(2)教学媒体的选用
在现代教学实践中,教学媒体是指在教学活动中用于传播、解读或展示知识的手段与技术,包括教材、教学参考资料、教学模型、挂图、图片、音频、视频、动画、课件等媒介资料,以及多媒体教学平台和网络技术等。一般来说,教学媒体有利于丰富教学资源,增加教学容量,增强教学直观性,提高学习兴趣等,但是,不同的教学媒体有不同的功效和适用性。因此,在目标导向课堂教学中,教学媒体的选用首先要服务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其次要适合学生特点和学校条件。此外,教学媒体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媒体选择实用性要强。
基于目标选择教学媒体时,主要可以从教学目标中的行为条件或活动情境来思考,因为这些行为条件或活动情境一般隐含对学习材料或教学媒体的要求。如例5目标中的行为条件是“运用八大行星主要物理特征比较数据”,所以,其学习媒介可以是中图版教材中的“表1-1-2八颗行星主要物理性质比较”,也可以是其他版本教材上主题相同的数据图表,如人教版教材中的“图1.5太阳系其他行星与地球的质量和体积比”等。这些教学材料既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来展示或呈现,也可以通过导学案、学习任务单等方式印发给学生。又如,在例4目标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能选用“太阳系的模拟动画”,则更有利于目标的达成。
3.基于教学目标的教学评价设计
广义的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师教学的情况和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情况的评价。本文所说的教学评价仅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即学习评价。从具体的操作层面看,常见或常用学习评价类型可以分为纸笔测验(包括以试题形式呈现的课堂练习或课外作业等)、档案袋评价和表现性评价等,其中表现性评价的基本方式主要有课堂提问法、学习报告法、开放性作业评价法、评定量表评价法等。各种学习评价信息的收集途径主要有观察、访谈、问卷、测验等。
教学目标为教学评价提供了标准和依据,同时,也决定着评价的方式、方法,或评价技术与程序的选择与应用。但是,由于教学目标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方式特点不同,各种评价方式的适应范围也不同。因此,在选择与应用评价类型和方式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的类型和内容;然后,结合学生实际和学科特点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如知识与技能目标可以结果化,或需要结果化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应以纸笔测验为主,以表现性评价为辅进行测评。其中,课堂教学中的纸笔测验,从评价功能看,应以形成性测试为主;从评价标准来说,应以标准参照评价为主;从学科特点看,测试题型应以读图(表)分析为主。但是,有些难以结果化,或无需结果化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等,应以表现性评价或档案袋评价等质性评价为主。
如例2目标,该目标侧重于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及地理观测技能方面的要求。从目标内容和要求来看,这些目标无需结果化,主要属于过程性和体验性目标,因此,该目标的测评多采用质性评价的方法,侧重于过程性评价。具体的评价方法可以是表现性评价中的学习(活动)报告法、评定量表评价法等,评价的主体应包括学生本人、同学和指导老师。评价的对象可以是学生个人,也可以是学习小组。
又如例5目标,该目标既有“知识与技能”的要求,也有“过程与方法”的内容。其测评内容主要是八大行星的分类(包括分类依据、类型名称等)和三大类行星主要特征的分析方法;具体测评方式可以是完成课堂练习(如形成性评价试题)或课外书面作业(列表比较三大类行星的主要特征);形成性练习或测试题型最好以图表分析题为主。
4.基于教学目标的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目标只是确定了学生学习的最后结果,即一节课或一个教学单元后预期的终点目标,终点目标可以被细分为一系列彼此关联的子目标[6]。因此,在目标导向教学设计中,不但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总目标,还要将总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子目标(如图1)。每个子目标的达成过程可能就是一个教学环节或步骤,或者说,每一个教学环节侧重实现一个或至少一个子目标。因此,教学过程的设计是为了更好地达成各个子目标和总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媒体等教学基本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规划 和设计。
基于教学目标中教学过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任务:一是根据教学目标及其子目标的具体要求,合理安排课堂教学进程与环节,明确各环节的教学内容或主题,并对各环节教学时间等进行预设,即先学什么,后学什么,大约需要多少时间等;二是根据教学目标及其子目标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和学生特点,对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任务和教与学的活动进行具体设计,如采取何种教学手段引起注意,采取何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如何选用和呈现学习材料或教学媒体,以及如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测量与评价等。以例1目标为例,基于该教学目标的教学过程可设计如下表。
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及效果的影响贯穿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而我国传统的备课侧重研究教学步骤、方法和技术,很少研究教学目标对教学步骤、方法或技术、选择的制约作用[7]。因此,在目标导向的课堂教学设计中,要科学设计并精确表述课堂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主导”下,服从或服务于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的需要,进行教材内容的处理、教学策略的选用、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评价的设
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与数学教学设计的优劣密切相关,数学教学设计则往往取决于数学教学理念,数学教学理念是数学教学设计的“导航仪”.时下,新的课程改革也在不断影响着人们的教学理念,尤其是教师的数学观、数学学习观、数学教学观.我国学生的数学基础扎实有余却创造力不足——张奠宙老师称之为“花岗岩的基础上盖茅草房”[1]的现象着实让所有的数学教育工作者担心,我们出于研究教学设计的需要,查阅了不少中学数学教学设计,发现一些老师的教学设计往往被应试教育这一“紧箍咒”束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教学理念.限于篇幅,我们仅例举部分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中所反映出来的教学理念并提出我们的一些想法.
一、结论与过程的倾斜
“重结论,轻过程”似乎成为人们对知识教学进行批评的常用词,我们在不少的场合及杂志上遇到过,甚至出现了有些极端的口号:“知识仅为思维的载体,知识不重要,重要的在于过程.”仔细思考一下,发现问题并非那么简单.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对数学过程及结论是需要一个抉择的,里面也充满着设计者的智慧!
案例1 立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教学设计
我们查阅了不少的资料,也听过一些老师的课.发现一些老师在立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教学设计中,把立方体展开图各种可能的情况都罗列出来,然后让学生观察展开图的规律,最后用一句口诀:“‘一四一’‘一三二’,‘一’在同层可任意;‘三个二’,成阶梯,‘二个三’,‘日’状连;整体无‘田’.”来概括,并且要求学生记住.我们想:“观察立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并下结论无可厚非,记住就免了!”理由有两个:一是学生即使记不住,看到展开图想象一下就可以了;二是试题是多变的,假如考到一个无盖的立方体展开图,一些靠死记硬背的学生恐怕就“没辙”了!
其实,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结论与过程的抉择有四种:一是数学结论与过程并重,例如圆周角定理,它的发现与结论都很重要;二是知识产生的过程相对不重要但知识本身作为结论的作用则要重要一些.例如,有些数学名词的由来,一些教师即使不清楚也不太会影响教学.另外,有些数学知识形[!]成过程非常复杂,超越学生的能力,暂时不让学生知道其形成过程是完全可以的,也是教学的一种策略.例如,为什么是无理数?圆锥侧面为什么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而球面则不可以?等等.三是知识产生的过程重要但知识本身作为结论的作用则相对不重要.中学生所做的练习(包括证明题)大部分都是为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服务的,教师教学设计关注的应该是其过程,而对这些习题(本身也是知识)的结论关注度就要相对弱些,除非某些习题的结论具有“特殊的用途”.四是知识产生的过程和知识本身作为结论的作用都相对不重要.陈省身先生在回答梁东元的提问时说:“举个例子,大家也许知道有个拿破仑定理,据说这个定理和拿破仑有点关系,它的意思是说,任何一个三角形,各边上各作等边三角形,接下来将这三个三角形的重心联结起来,那么就必定是一个等边的三角形,各边上的等边三角形也可以朝里面作,于是可以得到两个解.像这样的数学,就不是好的数学,为什么?因为它难以有进一步的发展.”[2]我们认为,凡是数学都需要“人在动脑筋”,都具有“训练思维的作用”,但对学生而言,应该让他们学习一些对培养他们的思维和能力具有很强迁移效果且结论对后续知识及现实实际都有重大作用的数学:(1)结论并不重要的数学知识对以后学习起不了多少平台作用,就像陈省身所说的,“难以有进一步的发展.”记住反而加重记忆负担;(2)过程不重要,有些甚至使学生对数学产生误解.例如,观察数列的前五项,写出这个数列的第六项:61,52,63,94,46,答案是18.理由是把这个数列的每一项数码的个位数与十位数对调:16,25,36,49,64,按照这个规律,接下去是81,然后调换个位数与十位数,即得答案.按照现在时髦的语言,这是“脑筋急转弯”!我们认为,这种“整人的数学”还是少出现为妙!这种数学或许可以作为一种“茶余饭后”的“游戏数学”但不能成为数学教学的主角.
二、宏观与微观的协调
在阅读一些教学设计时,我们发现“宏观思维”的培养设计存在明显的不足,往往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上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结局.我们经常在听完一些老师的授课后,询问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本节课的内容?”非常遗憾:经常出现绝大多数学生回答不出来的尴尬局面!得到的答案要么是“课本里有!”“老师叫学就学!”“考试有用!”等,或者干脆就摇摇头:“不知道!”
案例2 整式的教学设计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教材中的每一章甚至每一节中都有一个导言,而有些老师往往“性子急”,对这个导言(这个导言其实往往是从宏观思维到微观思维的引导)经常视而不见,起始就把学生往细节上引导.这种做法对学生宏观的思维培养很不利,而宏观把握是一个人聪明才智的一个很重要特征,忽视不得!
三、感性与理性的抉择
数学教学讲究理性,但不否认感性,尤其是数学灵感.灵感在数学发现中所起的作用我们不再细述,数学史上很多重大发现与灵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数学灵感的培养纯粹靠数学推理的训练来达到目的恐怕少有人赞同.新课程强调数学直觉思维的培养,为此,针对中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师必须对感性与理性的培养设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合理的安排.
案例3 勾股定理的教学设计
勾股定理的教学设计一直是我们数学教师喜欢讨论的重要课题,我们也阅读了不少关于勾股定理的教学设计,发现不少老师是先创设一个关于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问题情境(比如:一棵树半腰处被雷劈折但未完全断开,树尖触地,留余部分长为4米,被劈折部分长5米,树尖触地点距树根部恰好是3米),要求学生算这三边的平方(或者算以这三边分别为三个正方形边长的三个正方形面积),并问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有的老师甚至要求学生把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算出来并和斜边的平方进行比较),以期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勾股定理.这种煞费苦心的设计似乎想培养学生的运算、推理及发现的能力,但我们认为这是对数学灵感的“不尊”,也对学生的发现能力培养起不到多少作用.因为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根本想不到去关注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平方关系.在查阅一些教学设计中,我们隐约感觉到目前似乎存在这样的一种认识:数学发现都是有章可循的.其实,关于数学灵感还有很多方面我们目前仍无法解释.我们大家应该有这样的一种体会:一些问题当我们自己解决后,人家问我们是如何找到解决方案的,我们自己可能也讲不清楚,因为它是属于“灵光一现的产物”.试想,一些前人都讲不清楚自己是如何发现的东西,在后人的教育中似乎一切都顺理成章,这是否是教育成功的表现?
我们认为,数学学科的教学设计有时应该向语文、历史等学科学习,语文老师绝对不会把李白的诗词“剖析”得似乎是很自然、应该写得出的事情,而是和学生一起欣赏李白的诗词,努力带领学生去体会李白当时醉酒写诗的意境,边欣赏边引导学生反思和感 悟如何写好一首诗,因为语文老师深知李白自己可能也不知道自己在几乎醉酒状态下是如何写出这些流传千古的诗词.受此启发,我们觉得,数学中有很多发现及采取构造性证明的数学问题(很多数学名题正是因为它很难发现或很难证明而出名的,如勾股定理、韦达定理、多面体的欧拉公式等)的教学策略,应该与语文、历史等学科一样引导学生欣赏的同时,让学生带着仰慕的心情在欣赏前人勤劳和聪明才智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反思.
勾股定理的教学真正是集灵感欣赏与逻辑推理的“一道数学文化教育的大餐”:从设计一定逻辑关联(也是教育学生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开始,提出即将要研究的问题,从对前人劳动的欣赏到引导学生进行猜测与反思,无不显示着教学设计者的数学教育观念和聪明才智.也有学者通过文化视角审视勾股定理的设计[3],让我们耳目一新,值得我们借鉴.
四、发现与技能的博弈
“发现”与“技能”似乎不是在“同一个范畴”上的用词,但在课堂教学中,它们往往存在着时间上的“博弈”.荷兰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提倡“再创造教学”,指出我们数学教学应该像数学家发现数学一样让学生经历这一发现过程,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到底是需要让学生经历这一发现过程还是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训练数学技能?这往往是我们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
案例4 圆周角定理的教学设计
“圆周角定理”的教学被一些老师称为“数学教学的一道大餐”,因为它涵盖了数学发现、数学技能形成的“整个过程”,这道“大餐”往往被要求“在一节课内完成”,这堂课有两个难点:一是圆周角定理的发现;二是圆周角定理的证明.这两个环节都需要相当时间和一定的教学技巧.这迫使一些老师进行抉择:到底哪个更重要?从理论上讲,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人若发现能力得到加强,那他将终生受用,但是,数学技能的形成却是眼前的需要,甚至是急需.或许有人会说:“这两者不一定是矛盾的双方.”我们也无意让这两者成为“对立派”,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不同的教师由于观念的差异往往在时间的分配上会有所博弈.有的老师就干脆先给出圆周角的概念,然后用几何画板边演示边问学生:“圆周角的顶点在圆周上移动的时候,圆周角大小有什么变化?”得到的答案自然是“没有变化!”甚至是“等于同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我们认为,这种设计表面上也有“发现”过程的设计,而且“很顺”,节省了时间!其实,这无助于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提高!
假如我们肯在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能力上花时间,或许这样的设计思路可以一试:教师先在引导学生回顾圆心角的概念后,问:“假如我们把圆心角的顶点移动,角度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当得到学生的肯定回答后,教师顺势引导:“我们能否把这些角分分类?”在学生得出“依据顶点在圆内、圆上、圆外进行分类”的时候,教师继续追问:“它们各自的变化范围是什么?”显然,圆周角定理这一美妙的结果自然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这里还自然引发了几个副产品:“圆内角、圆外角能否可以继续研究?它们能否与所‘截’的两弧的度数有关?”“当我们移动圆心角顶点的时候,这样的角不能称圆心角了,但它的大小是否一定会发生变化?不会发生变化的点的轨迹是什么?”尽管这种设计也有教师的“引导因素”,但,这种设计无疑让学生领悟到一些数学发现的“再创造过程”.
假如,我们用再创造的眼光来审视我们的教学设计,会发现一些过程“很需要时间”.在我国,更多的教师愿意在数学技能形成中花时间,而对数学发现的“再创造过程”在“博弈”中处于时间劣势.我们认为,重视数学技能的形成无可厚非,但有时我们对数学发现的“再创造过程”可以在“设计”上动一些脑筋,比如:采取督促反思的手段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即在课堂小结的时候,可以布置思考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今天为什么对圆周角感兴趣吗?猜猜看,人类是怎么发现圆周角定理的?请查阅相关资料,下节课谈一下你的猜想和认识.”
以上是我们在阅读一些中学教学设计的时候所产生的一些想法.其实,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师对数学及数学教学的眼界及境界密切相关.加强专业学习,提高数学修养是正确教学观念形成的重要一环,或许,本文只是我们眼界不高的“陋想”,至于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如何操作,期待更多的讨论
崧厦中学 陈勇
现代教育正面临着一个改革的时代,教育模式、教育思想,乃至物理教材都在进行着全方位的改革,对教学的目标,也提升到培养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的能力。而广大的中学物理教师也在积极地探索教学的改革路子。但在当今的教育体制下,课堂还将是教学的主要渠道。所以教师进行恰当的课堂教学设计成为我们积极思考的问题。当然,课堂教学并不仅仅是向学生传递知识,更重要的应该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观。
如何正确的课堂设计,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成为我们每位物理教师思考和探索的问题。通过这次浙江省优质课的观摩,参赛教师对课堂教学设计的探索已有一定的成果,对刚走上讲台的我来说,启发很大。
一、 课堂教学设计的多样化
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常常是,教师是一只粉笔、一张嘴,课讲得是头头是道,例题分析也十分透彻,但教学效果却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是由于物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忽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本次省优质课中,许多新课程理念:自主性学习、探索性学习、合作学习、设置情景教学层出不穷,展示给我们的是一个“激情、对话、开放”的课堂。例如:在“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这一节课中,教学采用诗歌引入“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及“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再配合动画效果,使学生在诗情画意中体验到自然界是运动的,运动是美丽的,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再比如:在“位移和时间关系”中,教师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某一位移时间图象,让两位学生来模拟运动,而使学生深刻地领悟到图象非轨迹。这一开放学习,不是指“放羊式”的教学方式,是在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让学生来充分展示自己、体验成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 课堂教学充分体现科学方法的教育
在新《物理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标这一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在《物理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到高中物理课程要有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
在本次省优质课中,在“速度”和“电阻定律、电阻率”两节课中,都充分体现了科学的教育。在“速度”这一节中,首先速度的定义式 是用比值法定义,参赛教师都有充分的体现。特别是对“瞬时速度”的理解,教师以光电门实验为基础,逐步减小运动物体的大小,配合多媒体的使用,充分体现了极限方法。而在“电阻定律、电阻率”的一节课中,电阻定律的推导过程我们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实验方法,而学生在“牛顿第二定律”中已有接触,所以参赛教师先和学生一起猜测电阻和长度、横截面积及材料的关系,然后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自己设计实验,让学生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教给学生方法应该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因为有了科学的方法,学生就能建立起正确的思维过程,而科学的方法则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的必备条件,所以我们在课堂上注意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引导学生利用科学的方法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 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合理应用
多媒体的出现和普遍应用可以说是教学手段的一大革命,在这次省优质课中参赛教师基本上都是将多媒体与演示实验有机的结合起来,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利用多媒体提供了样板。比如:利用多媒体来表现曲化直的思想,对一圆弧逐渐地切割,再逐渐地放大,最后曲面几乎可以看成是一直线。特别是对某些实验数据的处理,教师充分利用了Excel的数据处理功能,形象、快速、简捷的给学生数据处理结果。
但现在不少教师过分依赖和崇拜多媒体教学,使物理多媒体教学走进了一个误区。如在这次声优质课中,由于计算机故障原因,多媒体投影在上课时坏了,而教师也只能等待机器的修复,既影响教师的心理,又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如,教师常仅仅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各式各样的新奇“物理图象”的展示,如各种动画、文本、声音等,而忽视了物理学的学科特点——物理学是一门实验学。
充分利用多媒体可以使我们的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但我们必须注意一定要合理利用,切忌过多过滥,要结合物理学的学科特点进行多媒体教学。
对当今的物理教学,广大的教师对教育模式,教育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但无论采取何种教学设计,学习何种教育理念,物理教学的目标始终是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很多杂志上都有类似“教学案例设计”和“课堂教学实录”的栏目,这些栏目中的文章确实让我们欣赏到很多优秀的案例设计和课堂教学过程,使广大的教师受益匪浅。但是,这些文章由于只是一个平面的流程,教师不能深入地了解这样设计的原因,因此,对于教师的可借鉴性来说,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虽然有的教学实录后面会配上专家的点评,但是专家的点评也是专家根据自己看到的课堂情况,然后通过对执教者的做法和有关的理论对比后做出的判断。其实,专家也未必对执教者真实的心理活动了解得很清楚,对教学设计意图的理解未必就和执教者的想法一致。所以“教学设计的思维暴露”就非常有必要了,因为通过“教学设计的思维暴露”,读者能非常清晰地知道设计者的想法,这样不仅让读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更有利于教师的理解和借鉴,也更有利于教师的思维品质的培养。
教学设计是一种重要的思维过程,也是体现教师创造性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志。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同样的道理,教学设计的成败也决定于细节。因此,教学设计要做到精细化的思维处理,这样才能落实高效课堂。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地感到一个优秀的教学设计应该遵循:“分解目标、精雕细节、关注思维、注重落实”四个要素。下面就以“铁的冶炼”为例,对教学设计的思维过程进行展示和暴露。
一、分解目标
分解目标就是通过对教材、课程标准和中考的研究,把握教学的整体要求和目标,继而确定每节课的教学要求,清晰每节课 的教学重难点,确定每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例如,对于“铁的冶炼”的教学设计,与之对应的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为“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通过对教材和课程标准的研究,我们可以生出下列问题:为什么要炼铁?怎样炼铁?炼铁的原料是什么?原理是什么?装置是什么?注意事项是什么?工业炼铁又如何呢?
在这些问题中,炼铁的原理和炼铁的装置以及注意事项应该是本节课中的核心知识。那么如何突破这些核心知识,如何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使能力得以提高,知识得以落实呢?这些都应该成为教学设计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精雕细节
所谓精雕细节,就是要将教学的要求和目标进行细化和落实。要对文本进行细化和研究,从中找出可供思维的内容,然后确定破解这些问题的行为手段和方法。
例如,在“铁的冶炼”的教学设计中,首先让学生复习下列内容:请写出能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总结一氧化碳的性质;总结有关单质铁的性质及其用途。
为什么要复习上述内容呢?这样做的目的何在呢?关于这个问题可以在后面的设计中得到解答。
再例如,怎么解决“为什么要炼铁”这个问题呢?
其实,当我们看到课题“铁的冶炼”时,就会在脑海里产生这样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要炼铁呢?答案不言而喻,一是铁的用途广泛,在国民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二是在自然界中没有单质铁,所以要进行冶炼。
那么如何突破“铁的用途广泛”这个问题呢?通过什么手段来解决呢?在教学设计上,可以采用的是图片展示的方法,通过图片展示出钢铁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用途。
但是,当我们这样决定的时候,我们还要思考下面的问题:这个方法是否合适?还有无更好的方法呢?
再例如,关于“铁的用途广泛”的内容,我们也可以通过视频介绍。
实际上,方案的确定有很多种,关键是我们要选择最适合学生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时间、环境、资料、条件等因素。
接下来,教师可以追问:铁虽然重要,但是自然界中有无单质铁呢?请说出理由。这样的问题,当然需要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学生之所以能回答出这个问题,有一部分应该得益于课前的复习内容:“总结有关单质铁的性质及其用途。”
正是因为自然界中没有单质铁,而且铁又很重要,所以才会炼铁。下面紧接着就会产生新的问题。怎样炼铁呢?如果要炼铁的话,首先要知道原料,原料中一定含有铁元素,也就是要有铁矿石。
那么原理是什么呢?通过什么方法来解决原理的问题呢?其实只要通过一个问题:转化为Fe单质,只需去氧就可以了,但是,去氧的方法有哪些呢?
此时可以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去思考、讨论,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发散性的回答。
学生可能回答:直接去除氧元素,可以通过加热、催化剂或者电解等方法来实现。
加其他物质去除氧元素:例如,金属单质(镁、铝、铜等),非金属单质(碳、氢气、硫等),一氧化碳等。
注释:学生之所以回答“直接去除氧元素,可以通过加热、催化剂或者电解等方法来实现”,是由于看到从到Fe非常像一个分解反应,而以前学过的分解反应中,最重要的就是高锰酸钾的加热分解、双氧水的催化分解和电解水。
之所以有“加入物质去除氧元素”的答案,其实正是基于刚开始上课时的复习内容——请写出能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是由于这样的复习,学生才会从物质与氧气反应迁移到与氧元素结合。这样,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就不会感到困难,这样的回答就是一种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所以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我们的每一个教学设计都要有目的,那就是为了学生的活动和思维。
此时继续提出问题:在实际炼铁中,我们通常用一氧化碳和铁矿石反应来炼铁,你能否说出其中的原因呢?能否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一氧化碳和铁矿石反应的原理呢?
教师可以提醒学生从原料价 格、环保、反应难易程度等方面去思考、讨论和分析,最后得出:其他的方法都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一些缺陷,通过比较最后选择一氧化碳最为合适(学生回答的详细内容略)。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原理的问题,学生应该比较容易书写,只是对于如何配平方程式可能有一些困难,此时只需要指出一个一氧化碳分子结合一个氧原子可以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那么氧化铁中有三个氧原子,可以生成多少个二氧化碳分子呢?学生就应该很快能配平了。
原理解决后,下面需要解决的就是实验装置的问题,那么,装置问题如何解决呢?如何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逐渐向指定方向迁移呢?在学过的加热装置中,以前只学习过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如何通过这个学生熟悉的装置向炼铁的实验装置转化呢?要让气体进去和出来,就需要一个双孔塞,但是一氧化碳有毒,又该如何处理?需要收集起来或者处理掉。以上问题都解决了,然后让学生设计几套装置。并且进行比较,讲述出优缺点,最后选择出最好的装置。
例如,图1的装置有很多优点: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可以检验和吸收产物;可以收集尾气CO;可以判断玻璃管内空气何时排尽,当排出石灰水的体积等于 玻璃管的容积时,可以认为管内空气基本排除干净,这样就可以完全避免加热仪器时发生爆炸的危险了。当实验结束时,只需要打开锥形瓶上的塞子,然后直接点燃,就可以看到蓝色的火焰,这样就能把剩余的一氧化碳处理掉,防止污染。
装置解决了,但是实验过程中又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阅读课本,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讨论解决问题。
课本上对于实验操作有这样的描述:在下页图2所示装置的硬质粗玻璃管中,放入少量氧化铁粉末,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内的空气后,加热氧化铁,当红棕色粉末变成黑色时停止加热。试管内物质冷却后,停止通入一氧化碳,观察石灰水有什么变化。把得到的黑色粉末倒在白纸上观察,试验它能不能被磁铁吸起,判断反应中生成了什么物质。
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后,一般情况下可能会提出下列问题:为什么要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内的空气后,再加热氧化铁呢?为什么先停止加热,等试管内物质冷却后,再停止通入一氧化碳呢?黑色物质到底是什么呢?如何进行检验呢?
如果学生无法提出上述问题,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导慢慢地将上述问题一点一点地给出。
质疑品质是非常重要的品质,教师要给学生留出时空,让学生先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果学生实在没有质疑,教师再提出问题也不迟。但是质疑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教师要有耐心,要给学生尝试的机会。
说明:黑色物质的成分和反应的温度有关,如果三氧化二铁粉末比较潮湿,酒精灯温度比较低的时候,生成的黑色粉末加入到盐酸中,不会产生气泡,说明此时黑色粉末中单质铁很少,大都是铁的氧化物而已,所以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氧化铁粉末最好事先烘干,其次还要提高温度,这样生成的黑色物质加入到盐酸中的时候,才会有大量气泡冒出。由此说来,教材中采用磁铁吸引的方法来判断产物是否为铁单质,其实是不科学的,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将黑色物质加入到盐酸中,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更加科学合理,当然最好还要对产生的气泡进行爆鸣气体检验。
上述问题的学习和解决,其实也都是建立在课前“总结一氧化碳的性质”和“总结上节有关单质铁的性质及其用途”的复习基础上的。有了课前这些知识的复习,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就会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迁移和运用。
对于工业炼铁的处理,可以让学生观察炼铁的设备——高炉的图片(如图3所示),然后思考下列问题:工业炼铁和实验室炼铁的原理相同,但是原料不同,请你根据课后练习题进行解决。
三、关注思维
教学设计始终贯穿问题的设计和思维的碰撞。教学就是由很多个具有一定思维价值的问题串联起来的一种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如果问题由学生提出来,当然是最佳选择,如果学生无法提供问题,教师可以预设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是无法代替的。但是问题如何解决,却是一个理念的问题,请大家记住:只要学生有能力完成的事情,教师就要大胆地、放心地把这样的机会留给学生,哪怕会耽误一些时间,哪怕可能有很多的问题具有挑战性,教师也可能无法预料和解决,但是这样的做法对学生非常有益,所以还是应该把学生放在第一位。
四、注重落实
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落实。教学无论如何设计,都要最终落实在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上。基础知识的落实可以通过课堂上学生的回答、练习、检测等各种手段来观察和反馈,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问题的解决、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等方面来进行观察和评估。
综上所述,“教学设计的思维暴露”不仅可以对整节课的设计进行思维暴露,也可以是教学环节上的思维暴露,所以开展“教学设计的思维暴露”活动,可以对更多的片段进行研究,其实一节课不正是由很多的片段组成的吗?只要每个片段都能处理好,那么整节课也就没有问题了
随着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如何进一步学好新课程理念,树立起“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发展意识,搞好课堂教学设计,是抓好课程实施、实现课改目标的重要环节之一。
那么,作为课程的具体实施者——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学好新课程理念,搞好课堂教学设计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树立课程的目标意识,由“纯工具性的单一目标”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多维目标”转变,把握好教学目标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首先必须树立起课程的目标意识,明确《标准》到底对语文课程提出了哪些目标要求,并以此为依据来把握某一具体教学活动的目标要求。
1.把握教学目标要明确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标准》的设计思路是:①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在“总目标”之下,分学段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②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③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可见,《标准》已由传统的“纯工具性的单一目标”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多维目标”转变,这是把握课堂教学目标的根本着眼点。
2.把握教学目标要整合对应项目的目标要求。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设计中,必须把上述多维目标中对应项目的目标要求整合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去,做到:①从总目标与阶段目标相结合的角度把握教学目标,既立足于阶段目标的现实性,又着眼于整体目标的长远性;②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相融合的角度把握教学目标,既立足于单一目标的达成度,又着眼于综合素养的提升和发展;③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相互渗透的角度把握教学目标,既立足于单项训练的效果,又着眼于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④从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角度把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目标,既立足于语文学科特点,又着眼于学科间、课内外、校内外的互补与衔接。
二、树立课程的主体意识,由“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转变,处理好教学关系
《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因此,教学设计时要树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课程主体意识,把准“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定位,根据“以学定教”的原则,考虑并设计如何通过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放手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参与学习,演好学习的“主角”。
1.从“学”的角度,定学生“学”的任务。即要求教学设计时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来确定学生“学”的任务。一是定“学”的内容(包括知识、方法、能力、情感等),变“知识性学习”为“综合性学习”;二是定“学”的形式(包括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选择性学习、积累性学习、体验性学习、观察性学习、策划性学习等形式),变“被动接受识记式”为“自主合作探究式”;三是定“学”的机会(包括预习、读书、思考、讨论、质疑、想像、查询、交流、演练、展示、评价等机会),变“教师主演”为“学生主演”,从而使语文教学更贴近学生,在内容上更适合不同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水平和需求;在形式上更适合不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和兴趣爱好,便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时机上更充分地给予学生学习、实践和发展的空间。
2.从“学”的角度,定教师“教”的任务。即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让“教”服务“学”,让“师”协助“生”。一是定“教”的任务。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并设计如何完成“指明目标、引导深入、鼓励进步、点拨偏差”四大任务的内容、时机和方式。二是定“教”的方式。考虑并设计如何变“讲授分析问答式”为“启发式、讨论式”,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三是定“教”的角色。考虑并设计如何当好“主持人”角色,控制教学过程,控制学习方向,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如何当好“向导”角色,在哪些字词句段篇的难点上、读写训练的重点上、读写方法的指导上用力,应为学生提供哪些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工具;如何当好“咨询者”角色,及时释疑解惑;如何当好“发动机”角色,应提供哪些成功的机会,如何通过评价及情境的创设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信心,鼓足学习干劲;如何当好“榜样”角色,范之以“字”、范之以“声”、范之以“文”、范之以“情”,做好学生学习语文的榜样。
三、树立课程的实践意识,由“重现成结论的传授”向“重学习过程的体验”转变,设计好教学流程
《标准》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所以,教师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规律,树立课程的实践意识,在设计教学结构、教学活动时应重视学习过程的体验,重视在学习实践中进行语文教育,在学习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在教学结构的设计上突出多样化、个性化。要改变过去“以文章分析为重点、以师生问答为主要方法、以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分析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语文教学模式,由“重现成结论的传授”向“重学习过程的体验”转变,必须提倡教学结构的多样化、个性化。杨再隋教授所倡导的四种教学结构值得借鉴:①有的课,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感兴趣的段落入手来设计结构,但注意不要割裂课文,不要打乱作者的表达思路。②有的课,以学生自读为主,辅之以合作学习,教师从旁指点。在读的过程中,学生的读中感悟与教师的读中指导要自然、和谐。③有的课,以合作学习为主,先分组,后交流,然后提取各组之长,师生共同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的重点以及作者的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④有的课,可直接从课文的重点切入,以点带面,从部分返回整体,引导学生用学习重点段的方法去自学其他段落。 2.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突出实践性、体验性。①在设计上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学生多样、具体的生活来感悟语文教材的抽象性、概括性。②在设计上重视诵读和探究,通过感受、体会、体验,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和制作"电子",让学生理解,掌握并熟练运用"WORD"一章的各知识点.2,能力目标:通过制作"电子":
a,熟练运用WORD软件进行复杂图文排版.
b,培养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传输信息的能力.
c,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
d,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
a,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
b,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c,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分析
WORD是应用广泛,功能强大的文字处理软件,兼有完善的排版功能.熟练运用WORD软件,是社会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基本要求.WORD软件的应用领域是文字处理和排版,当然WORD的软件的教学之重点也就是这两点.文字处理包括文字的录入(这有涉及到汉字输入法的知识),编辑,格式设置(字体,字号,颜色,特殊格式);版式设置包括页面设置(纸张,边距,缩进,间距,边框,背景),对象(图片,文本框,艺术字)插入及版式;表格制作包括表格插入,修饰.
教学重点:格式设置(文字,图片),表格制作
教学难点:版式设置(页面,分栏,文本框)
三,教学指导思想(建构主义)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同时信息技术课内容更新很快,又要求学生具有自主积极学习的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教师,学习伙伴,网络工具等)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建构既是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建构主义教学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激发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创建宽松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任务和问题去学习;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是引导者,不断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同时也是学生的学习伙伴.
四,教学模式(任务驱动)
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指导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我们会发现"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很适合这一课程的教与学.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出发点是:抓住信息技术学科特点,以信息处理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对象,改变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以完成和实现"任务"为线索,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整合信息于学科的学习应用中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带动学生创新能力,自学能力,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提高,增强学生独立意识和团体协作精神.
对于WORD这一章的教学,我采取的是:"布置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自学教师穿插介绍知识重点和难点归纳结论,评价成果",即学生通过制作一份电子,在学中练,在练中学,并在其中要求融入审美情趣,网络技术,社交能力的展示.教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指导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综合能力的发挥.我在WORD这一章的教学前,对我任课的高一六个班的学生作了一次问卷调查,发现有30的学生已会熟练运用WORD;有30的学生会一点;40的学生一点不会,但通过前面几章的学习,如果根据课本的介绍,能自学.于是我把每班分成"四个人为一组"的多个小组(小组成员是这样搭配的:能熟练操作电脑,熟练运用WORD同学;上高一前没有接触过电脑并对WORD一点不会的同学;男同学;女同学.尽量使各小组成员知识水平平衡).
1,"电子制作"任务设置
每组学生利用WORD制作一份漂亮的电子,要求:(1)电子有一个明确的主题"第二课堂",但内容各组自定;(2)电子应含有图片,艺术字及各种字体风格;(3)电子应含有制表;(4)电子制作版面至少有四张A4纸;(5)提供网上下载,扫描输入,数码输入等技术条件;(6)评测的重要依据是"创新",体现时代特色和个性张扬,内容没有科学性错误.
2,版面栏目设置参考
校园新闻:报道学校"第二课堂"活动及学校的大事情.人物专访:可采访校长,教师和有代表性的同学等.校园情报:报道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的最新情况和动态.指点江山:发表对某些事的看法,或抒写自己的志向与抱负.开心往事:写出难忘的经历和令人高兴的趣事.丑闻一瞥:对校园内不文明的人和事进行曝光.友情难忘:记同学或师生之间相互勉励,共同进步的情谊."我也谈学校建设",青春,奇思妙想,教你一招,万花筒,小幽默,小常识等.
五,教学过程(开放型,小组协作学习)
(一)新课导入
教师:你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报纸和杂志,你们在吸取它们精彩知识的同时,有没有想过这些知识是通过什么软件,什么途径和什么方法编排在一起的(学生说没想过)你们想不想看一些网上的电子和你们的师姐师哥们制作的电子(学生兴趣大增,急切地想看电子)
教师演示:网上学生制作的电子(进入新浪或搜狐网站,输入关键词"电子",显示搜索结果,进入相关网页,演示);
高一其它班制作的电子
教师:这些电子整体如何是用什么软件编排的
学生:得真好,内容真丰富,用WORD,W软件制作的.
教师:你们有没有信心办一份能和它们相媲美的报纸呢
学生:有,比他们做的更好!(学生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教师:现在各小组根据给定的主题,运用WORD软件完成任务.
(二)教与学的过程
各小组成员聚集在一起,很严肃又很热烈地讨论着,讨论一 段时间分配好任务后,有的小组各成员回到自己的座位,翻开书,打开WORD软件,一步一步地自学,并不时地和同组其它同学讨论着;有的小组成员聚集在一起,一个同学在讲解,其它同学在听讲,并不时地记笔记和提问,能者为师,互相学习,气氛融洽活泼又严肃.
教师在巡视辅导过程中,密切注意各组对各知识点在理解和运用上存在的共性问题,并及时在学生自学过程中穿插讲解.如"如何使分成两栏的左右两栏文字行数相等"quot;如何在正文随意定位插入的图片"quot;怎样改变文本框的形状"等等.对于这章中的重点和难点:格式设置(文字,图片),表格制作;版式设置(页面,分栏,文本框),教师要根据全班同学掌握知识的程度和进度,及时讲解这些,学生反而很愿意听,有一种恍然大悟的表情.
教师在教室内走动,融入到学生中,随时点拨他们在完成电子过程中遇到的全组都不能解决的新问题.有时候,教师发现学生提出的问题,连教师都没有遇到过.此时,教师学生共同去查资料或互联网解决,真可谓教学相长,又增强了师生间的朋友伙伴关系.
整个过程是开放的,随时有同学请假到图书馆查资料(互联网上查不到时),有同学去采访校长,教师及社会人士,有同学借数码像机去拍图片,有同学在忙着扫描资料,有同学在网上咨询查找信息.
各小组有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遇到不懂的问题,互相讨论;有的同学想贪玩,其它同学就提醒监督.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六,资源整合,素质整合(美学,文化知识,计算机网络技术,社交能力等)
电子制作运用的是WORD一章的知识,但整个过程涉及并整合了美学,文化知识,计算机网络技术,社交能力,组织能力和自学能力等等.如:在版面布局上既要注意视觉习惯,但又要打破常规,新颖,有的同学提出:在A4纸的黄金分割处,设置头版头条.有的小组好自己的版面后,还要去请教美术教师.
要制作一份内容详实的电子,就要找资料,网络技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各组同学能熟练从网上下载文字,图片,动画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看到别人的作品,能极大地刺激学生的创作灵感和欲望,所以许多学生在"HOTOSHOquotquot;画图"等软件里制作和处理有自己个性的作品,有的学生挥毫作画,通过扫描仪输入电脑,经过处理修饰后,把它们放到电子中.
有个小组的一个小板块叫"小爱迪生",他们把收集到的同学小发明,一个个请教相关的物理化学老师,并亲自试验一遍,论证它们的可行性后,才放到电子上.有的小组要访问校长,教导主任,甚至是教育局长.他们先列出了访问提纲,然后到学校电教室借有关"采访"的录像片,学习和模仿记者的提问,并要求在我面前模拟一遍.
在电子制作过程中,也出现过学生没有预料到的许多问题,如有的小组已完成近一半的任务时,因计算机病毒的入侵而造成数据全部丢失,全班同学为之惋惜,也由此认识到"网络需要文明,文明就在你的一举一动中",有的小组在采访中,因遇到拒绝而丧气,不过最终因自己的诚恳和锲而不舍的精神使采访成功.
正是在这一系列的学习,追求,尝试,失败中,学生不仅学到了书本上的知识,而且也学到了书本以外的知识.
七,教学成果评价(成果展示并评价,评述)
在规定的时间内,每个小组完成了任务.作品风格各异,布局,审美,制作无不体现了各小组成员的智慧和汗水.作品统一在多媒体教室展示.请了一些相关科目的教师来评价,指导.每个小组派一名同学,讲述自己小组电子制作过程,介绍如何学习WORD这一章的重点难点的方法,并对教师和其它同学现场提问给予回答,(若回答不出,同组同学可以补充).从学生的介绍和回答中,我了解了各组已掌握WORD这一章节知识点,基本已熟练运用WORD综合排版.
最后由同学选出从内容到版面都优秀的作品,推荐到报刊或网站发表.所有作品在学校的网站发表,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的兴趣.
八,教师总结
"同学们做的电子都非常好,每个同学在制作电子过程中,肯定或多或少都学到了课堂上的或课堂外的知识.(学生都发出会心的微笑)下面我们一起把WORD这一章的重点和难点再简单回顾一下,我还要讲解你们各小组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的关于WORD的小难题."
九,教学延伸(自选"研究性学习"课题)
通过WORD这一章的学习,学生已较熟练地运用各种资源,希望能通过这种方法,联系身边的事,景,情,自然界等等,选一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所谓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的一般原理和教学内容、目标、要求,结合自身的经验、特点,从学生知识、能力状况的实际出发,对各种教学要素进行统筹整合,制订教学方案的技术性活动,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备课。作为课堂教学的前奏,教学设计对于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效率和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探讨这个问题,有必要先对传统教学设计作一番审视。
一、 对传统教学设计的基本分析
传统教学设计曾经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左右着我们的课堂教学。这种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是:
第一步,从教材出发,确立教学目标;
第二步,根据教学目标确立教学重点和难点;
第三步,综合考虑教师自身的优势制订教学策略(包括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第四步,安排教学活动进程;
第五步,形成教学实施方案。
应当承认,这种教学设计与以往人们对教学的认识和理解是一脉相承的,它反映了一定时期教学的原则和要求,在当时的特定条件和背景下,对课堂教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任何一种教学设计,其表现形式(或者说模式)本身并不是最为重要的,它应该有也必须有各种各样的模式。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学模式只不过是一定教学思想观念的载体,是教学思想观念内在实质的外在表现。因此,我们所要看重的并非模式本身,而是模式背后所反映出来的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
传统教学模式是以“三中心”(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为标志的传统教学理念的产物。其主要特征是:
1、以“教”为转移,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指向于怎样做使教师好“教”,而不是去考虑怎样做使学生好“学”;
2、从教材出发,教学设计的内容更多的是对教材的分析与研究,而忽略了对教学的主体——学生的分析和研究;
3、课堂成为教师设计教学时最为关注的因素之一,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更多的在意怎样在规定的时间内无遗漏的实施通盘教学计划,而忽略了学生的反应情况。
综上所述,传统的教学设计曾经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左右着我们的课堂教学,而这种设计理念从今天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水准来看,无疑已经不能胜任了,更何况传统教学设计模式使教师在教学中的功能和角色作用并不是足够充分了。由此可见,教学设计上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 教学设计模式的新思维
㈠ 新模式的提出
看到了这种传统教学设计模式存在的弊端,我校大胆改革,创造了新的教学设计模式,就是在原有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策略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这一整个教学设计中最为重要的环节用表格的方式增加了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测与对策、设计意图。
其基本架构为: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测与对策 设计意图 教学反思
这一基本架构,大体反映了这样一条教学逻辑思路: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怎么样,从而完成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教学同期。
㈡ 新模式的优势分析
这一教学设计模式,与传统的教学设计模式相比较,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设计的理念上都有很大的改革,并且有很大的进步。近几年来,世界上的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在进行课程改革,我国当前开展的大规模的“二期课改”,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课程结构上有所突破,更倾向于综合性课程。“二期课改”更加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表现,更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也更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而我校在看到了传统的教学设计模式的弊端后而做出的大胆改革,无疑是与时俱进的,并且与“二期课改”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是相一致的。
首先,新的表格式教学设计模式细化了教学过程这一环节,使备课进一步具体化、精细化。传统的教学设计模式到教学过程这里,基本上就是一系列问题的罗列,虽然有教师对问题的设计意图,但还没有系统化。而新的教学设计模式将教学过程细化成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测与对策、设计意图、教学反思这六个环节,使备课内容不再是许多问题的罗列,更是一种有的放矢的过程。
第二,传统的教学设计更多的是教师对教材的分析,新的教学设计则是将教师对学生的分析放到了同等的地位,不仅是“备课”,更是“备学生”。如在学生活动这一环节,教师就要根据教师活动的内容考虑相应的学生活动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是钻研于教材,而是有了更高的要求——钻研学生。并且,用“活动”一词,从侧面可以反映新的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教师单纯的教授,而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在“活动”中完成教学任务,这在适应现代教育方面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第三,新的教学设计真正的将课堂教学融入教案的写作当中,“预测与对策”这一环节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考虑,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所谓“预测”,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或安排的活动可能作出的反应;而“对策”,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可能出现的状况所采取的对应措施。在以往教案的设计中,教师很少将学生对一个问题的反应考虑进去,这就导致在课堂中,教师盲目的问,如果学生对这个问题没有作出反应,或者回答的跟教师预想的不一样时,就不得不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的答案,再进行下一个问题的探讨,这就使学生一味的跟着教师的问题转,无法将思维充分打开,真正通过自己动脑解决问题。“二期课改”中的一个标志性内容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就是改变传统的以接受学习一统天下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注重开放式的学习结果。传统的教学设计无疑跟“二期课改”的精神在有些方面是不符合的,而新的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从而一改原先的盲目教学。使教师更好的把握课堂,全面的考虑到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从而也使学生能充分开动脑筋,在教师适时的引导下解决问题。
第四,“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使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所做的活动有强烈的目的性,避免了问题的盲目性。要想做好一件事情,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要想成功的上好一堂课,也必须让每一个问题和活动都有一个明确的方向。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就在把握整体的基础上步步为营,一环紧扣一环,扎实的完成教学目标。“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就把每个问题和活动紧紧的扣在了一起,使它们不在是孤立的个体,带着学生朝着明确的方向前进。
新的教学设计模式除了上述优点以外,这种设计以表格的形式呈现,更加清晰、明了,这是有目共睹的。并且,我校将其作为电子教案在校园网上共享,这样就让 老师们可以看到不同教师的不同教案,如果想有改动也可以将自己的意见提交到网上,更加有利于教师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在教学方面进行更全面、有效的交流。
三、新模式实施中的若干问题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改革也一样,我校在教学设计模式上所做出的重大改革,无疑是教学领域的重大突破,当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局限,主要表现为:
有的老师提出,这样的备课方式在将备课细化的同时,也容易走上教条、生搬硬套的歧路,有时还会限制教师在课堂上的发挥;
作为教师大家都知道,在课堂上,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有时候,学生对同一问题有很多不同的理解,要想都能预测到,也是不大可能的事,这就要求教师有及时应变的能力,不能一味生搬硬套教案上的。
改革之初,不免在各方面都显得有些青涩,但我坚信,教学设计上的改革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日益成熟起来,同时这一改革一定会为老师们开创大显身手的创新天地。那还等待什么,让我们为新的教学设计的崛起鸣锣开道,进一步焕发课堂教学的勃勃生机!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而课堂教学效果如何,除教师本身的素质外,则取决于教学设计的优劣,即看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的构思和安排是否达到最优化。下面就我们的教学体会,谈几点看法。
一、坚持教学目标多元化是前提
教学目标是教学双方积极活动的准绳,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尺度。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的方式以及学生学的方式起着决定和制约作用。因此,制订教学目标时要考虑以下问题:(1)使学生学到哪些知识?学到什么程度?(2)巩固哪些知识?为学习哪些知识作准备?(3)要结合哪些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内容?(4)要培养学生哪方面的技能?并达到什么程度?(5)使学生受到哪些思想教育?纠正哪些错误的观点?(6)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结合哪些知识、技能的教学来培养?等等。教学目标要定得恰如其分,提法过高、过低或模糊不清,都不便于执行和落实。
当然,并非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都要包括上述的各个方面,但必须有所依据,例如《卤族元素》这节教材的教学目标可确定为:①在学习氯的性质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氟、溴、碘的主要性质以及它们一些重要化合物的用途;②使学生初步掌握卤素的原子结构及其性质的关系,并通过卤素性质的比较,初步形成元素自然族的概念,为学习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作准备;③通过卤素性质的比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依据现象作出结论的能力;④对学生进行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目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对教学的认知目标突出了,但对教学的非认知目标比较忽视。如在教学的知识运用和发展阶段,把练习内容一步到位与高考“接轨”等,而较少考虑教学内容联系社会和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较少考虑对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指导及创造精神的培养等,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日,我们应该自觉地坚持教学目标的多元化,让化学教学围绕提高公民素质的总体目标运作。
二、坚持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是根本
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是指以最少时间和精力,求得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达到这一点,要求教师依据教学目标精心搞好以下四个设计。
一是课堂教学结构设计。一般认为,按时间序列把化学课划分为课的开始、课的中心和课的结尾,这样固定的三个部分较为合适,这种划分适合于任何一种课型。课的开始,重要的是应该向学生明确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使他们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课的中心部分是一节课的核心,课的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这部分,所以课的开始和课的结尾都要紧密围绕课的中心来进行。在课的结尾部分,要使学生对所学到知识得以归纳、概括,重点强化,加深理解和记忆,便于使本节课和下节课更好地衔接起来。
二是问题设计。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将对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创设多种问题情境,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高潮叠起。如在《盐类的水解》这节课中,首先设疑:“盐溶液是显中性还是显碱性或显酸性?为什么?”接着通过实验演示说明现象,最后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再如学习《氮气》一节,讲氮气的化学性质时,首先分析分子的键能,提出:氮气在通常情况下化学性质如何?当在高温等条件下,氮气分子获得足够能量后,从氮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来看,氮气可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由于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必然对所学内容产生一股强大的吸引力,效果不言而喻。
三是课堂练习和作业设计。《全日制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布置适当数量的考查学生最基本最主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各种类型的习题,以便打好基矗还要注意布置综合性和有一定灵活性的习题,并加强解题指导,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不要布置学习解答过深、过难和过量的习题,以减轻学生负担。”认真实施这一要求,加强化学课堂练习和作业的设计是极为必要的。对于课堂练习的设计,主要是着重考察学生刚学过的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起到及时反馈,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所以要紧密配合上课内容,适时地穿插安排,多选用难度不大,全班学生绝大多数都可以答对的习题;对于课外作业的设计,要配合学生已学过的知识,达到加深理解,综合运用,并逐步形成化学知识结构的作用。
因此,课外作业题的综合性、题型的多样性、例题的灵活性及答案的隐蔽性等都要比课堂练习高一些。这样经过相当时间的培养、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就会伴随教学进程的发展得到提高。四是板书设计。课堂教学的板书,是教师教学思维的文字表达形式,它既可以弥补语言难以表达的不足,如化学用语,又可达到形象直观的效果。一份好的化学教学板书,应有科学性、直观性和艺术性。板书设计要体现以下原则:①体现教学目标性,能揭示一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是一堂课的精髓;②体现教授的系统性,能形成完整的知识链;③体现教学的全过程,成为上课的注意中心。
三、坚持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关键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要得法。目前书刊上介绍的化学教学方法种类繁多,如探索法、自学辅导法、发现法、程序教学法、单元结构教学法、“读读、议议、练练、讲讲”教学法、“边实验、边观察、边讨论”教学法……一堂课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要视课型、内容及教师、学生的实际而定。只要“省时、启智、轻负、高效”就是好方法。在化学教学实践中要重视掌握好化学教学中的基本方法,如启发性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练习地等,针对高中学生的认识水平,还可着重运用探索法、讨论法、自学法等。应用时要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保证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特别要注意的是,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会过分。”化学教师必须充分运用化学实验这一重要的教学方法,认真开展实验设计,让学生动手实验,在实验中发展问题、研究问题,这样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原电池》一节可设计以下实验来突破:①观察锌板和稀硫酸的反应;②在锌板和稀硫酸的反应中用铜板接触锌板,有何现象?③在锌板和铜板在稀硫酸中不接触,用导线在外电路通过电流计连结,观察现象;④将稀硫酸换成蒸馏水重复上述实验,发现什么问题?上述实验问题是按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的,学生在完成一系列实验的进程中,经老师点拨,不但掌握了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和提高。由上可知,化学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值得去探讨,教师在这方面下的功夫越多,教学效果就越好。
一、设计思想:
初中化学是基础学科,侧重于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并能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训练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思维方法。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虽有一定的发展,但仍以经验型的抽象思维占优势。综合启发性教学的起点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基础是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其特点是以下几方面:
1、主导和主体结合:
教师启迪、引导、学生及时反馈,自我调控。
2、加强双基和发展智能同步:
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并对这些感性知识进行分析和综合,得到理性知识,才能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和形成各种能力。
3、学习过程和认识过程统一:
化学的学习包括了知识技能、智力能力和思想品德的学习过程。而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知识、技能的学习,思想品德的养成还是智力发展和个性的培养均离不开人的认识规律,所以,一个好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应将二者有机的统一。
二、综合启发性教学的形式:
谈话式、讨论式、探索式、实验式
三、启发教学的四个阶段:
1、自学阶段
2、探索阶段
3、整理阶段
4、发展阶段
四、对课堂教学设计的评价:
1、各种启发性问题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围绕着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2、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是否出色?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参与讨论的程度和收效怎样?
3、学习过程和认识过程能否统一?
课题:第五节、盐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了解盐的化学性质,在此基础上理解复分解反应。
2、使学生自己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金属和盐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并结合有关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
1、盐的化学性质,强调金属和盐的反应以及盐和盐的反应。
2、复分解反应的判断及其发生条件。
(三)、教学难点:
对盐的性质以及复分解反应规律性的掌握和应用。
(四)、实验用品和仪器:
小黑板、投影仪、NaCl溶液、AgNO3溶液、Na2SO4溶液,BaCl2溶液,Fe丝,铜丝,CuSO4溶液,ZnSO4溶液
(五)、教学过程:
(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盐的分类和命名,以及盐的溶解性规律,这一节学习盐的化学性质以及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请一学生上黑板完成化学方程式,其他同学可在笔记本上完成。
(讲述):现在我们来分析以上的四个反应,并观察它们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它们分别是哪一类物质和哪一类物质之间的反应?
(讨论):1、2是酸与盐的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在学习酸的性质时学习过。3、4是碱与盐的反应,在学习碱的性质时学习过。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认识到,1、2既是酸的化学性质,也是盐的化学性质,3、4既是碱的化学性质,也是盐的化学性质。
(讨论):
1、盐的化学性质:
(1)、盐+酸新盐+新酸
(2)、盐+碱新盐+新碱
(演示):下面请大家观察两个实验,仔细观察反应现象,并完成化学方程式。
向NaCl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
反应方程式:
向Na2SO4溶液中BaCl2滴加溶液:
反应方程式:
(启发):白色沉淀是什么?
(板书):
(3)、盐+盐另两种盐
(启发):除了具有以上的化学性质以外,还有其它的化学性质吗?下面请同学们观察实验,观察生成物的特征和溶液颜色的变化。
(演示):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铜丝放入硫酸锌溶液中
(讨论):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可以看到,盐可以和金属发生置换反应。但并非所有的金属均可和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在学酸的性质时我们知道,只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H之前的金属才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那么盐和金属的反应又有什么条件呢?请看刚才的实验结果。
(投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讨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Fe在Cu之前,可以将Cu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Cu在Ag之前,可以将Ag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Cu在Zn的后面,则不可将Zn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启发):由以上的实验,同学们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呢?(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活动性较强,可以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讲述):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早在宋代,于盛产胆矾的地方,利用置换反应,进行"湿法炼铜"。可见我们的祖先是非常的聪>!
(强调):通过以上的实验分析和讨论,我们得出了盐的四条化学性质,但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反应条件。
(投影):
反应条件:
(1)酸和盐反应时,盐必须可溶,碳酸盐可不溶。
(2)碱和盐反应时,二者均可溶,生成物中至少有一种是沉淀。
(3)盐和盐反应时,反应物必须可溶,生成物至少有一种是沉淀。
(4)盐和金属反应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要求盐是可溶性的盐,反应在溶液中进行。(K、Ca、Na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很强,和盐溶液反应较复杂,一般不用于此类反应)
(设问):黑板上的六个反应,从反应的基本类型上看,属于什么反应?
(引导):学生分析反应的特点,可初步归纳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归纳):是两种化合物之间的反应,反应特点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且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水或沉淀生成。
(板书):
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设问):那么不符合以上条件的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举例:NaCl+ KNO3
(说明):假设它们能反应,生成物应该是NaNO3、KCl,但二者均可溶,反应前后溶液中始终是 四种离子:Na+、Cl-、K+、NO-3,没有产生新物质,也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所以,此反应因没有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难以进行的。
(练习):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这节课我们所学的盐的化学性质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来做练习:判断下列反应能否进行?能反应的请完成化学方程式,不能反应的说明理由:
(1)、BaCO3+HCl
(2)、MgCl2+NaOH
(3)、Fe+ZnCl2
(总结):我们学习了盐的化学性质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并应用它们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要求会正确书与有关的反应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