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教改类论文

时间:2022-04-17 11:35:42

序论:在您撰写教改类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教改类论文

教改论文:农业工程类专业《工程力学》教改研究

摘要:根据《工程力学》课程特点,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和经验,文章就《工程力学》课程的体系设计、教学内容编排、多媒体运用与模拟实验等几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工程力学》课程建设应结合具体实际,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为核心,将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人才的思想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关键词:农业工程专业;《工程力学》;教学改革

一、引言

《工程力学》这门课的教学由我校工学院力学教研室承担,开设专业有环境工程、设施农业、食品工程和工程管理等,其中仅环境工程专业为必修课,其他专业均为选修课,总共56学时。课程体系包括静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部分,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客观地说,《工程力学》这门课对非机械类学生,尤其对缺少必要的先修课程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由于这门课理论性强、概念多,教师要讲清讲透问题本质,需要联系众多工程实例来建立概念,通过力学公理、法则及规律,经数学逻辑推理建立得出理论,然后应用于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生产实际中,物体的受力、变形、失效、破坏等现象随处可见;工程设计中,力学分析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引领指导作用。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农业工程专业《工程力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部分学生对《工程力学》课程不够重视,存在认识误区,认为与自己所学专业关系不大,学习时所花的精力和时间不够;甚至还有学生觉得公式定理太多,理论抽象,不易理解,存在畏难情绪,缺乏兴趣,这样导致学习这门课的效果不佳。经典力学包括工程力学,理论体系严密,逻辑性很强,我们学习《工程力学》,最重要的是学习它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学好力学,对我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从事生产科研具有指导作用。我们在建设《工程力学》优质课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特点,教师在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要求

我校农业工程类专业《工程力学》课程已开设多年,学生反映良好,教师在多年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建设《工程力学》优质课程,可以作如下概括和总结。首先,凝聚共识,通过对《工程力学》进行改革,把基础公共工程教育和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提高学生通过自学获取和更新知识的能力、独立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其次,改革着眼于我校农业工程类各专业本科教学的实际,把“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的教育思想理念付诸具体实践;第三,力学教学的改革同样要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要求,适应国民经济对新时代大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培养的需要,适应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总体要求,这是我们进行《工程力学》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要求。我校农业工程类专业学生(环境工程、食品工程、设施农业和工程管理等)与力学教研室所在的工学院(机电、能源和自动化类)学生在基本素质、基础知识的掌握等方面,客观上存在一定差距,实验教学要求不一样,教学培养目标不一样,学生今后的去向更是不同。机电、能源和自动化类学生有前修课程如机械制图、大学物理、金工实习、机械原理等知识做基础,在讲授材料力学内容时,学生较容易接受。农业工程类专业学生不同,有些专业学生学过大学物理、画法几何,有些专业甚至连这样的前修课程也没开设,如果不区别对待,采用同样的讲课模式,同样的语速,同样的互动方式,不少学生要即刻消化吸收教师讲授的内容就比较困难。因此,在《工程力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循序渐进地引入《工程力学》的实例和概念,让学生深入理解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重点突出农业工程类专业实际应用的特色,注重能力的培养,满足并保证教育部提出的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针对农业工程类专业的学生,教师授课的着力点应侧重工程应用和拓宽拓展知识面,培养工程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内容编排与创新

针对农业工程类学生的特点、接受能力和教学大纲要求,在课程的内容编排上,力求做到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静力学部分包括静力学基本概念、汇交力系、力偶系、平面任意力系、空间任意力系与静力学专题等六章。如果以研究的问题进行重新整合,可以简单地划分为两部分,即力系的简化与等效替换一部分,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应用一部分。组织教学通常按照由一般到特殊的顺序,注意前后内容的衔接,可以很好地避免内容上的重复,使得力系的合力矩定理以及力的平衡方程的证明与推导等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够做到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既减轻了学习负担,又提高了效率。实践证明这样编排和讲授学生易于接受,是可行的,可以推广。材料力学部分主要讲授四种基本变形,即轴向拉伸与压缩、扭转、剪切和弯曲;另外还介绍组合变形、应力状态、强度理论和压杆稳定等问题。先讲解基本变形,后介绍组合变形,甚至可以把组合变形安排在应力状态之后讲解。四种基本变形其内力、应力公式是不一样的,但其研究方法和思路其实都是相通的。先作外力分析和内力分析,再作应力分析,建立强度条件及应用,最后作变形分析,建立刚度条件及应用。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对比各部分内容的知识点,可以让学生课后列一张基本内容一览表,表示四种基本变形的内力、应力、强度及刚度的计算式。这样,学生会加深对各种基本变形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四、多媒体运用与模拟实验

《工程力学》优质课程的建设,离不开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支持。《工程力学》这门课工程背景很强,一些工程实例,如工程结构、机构的动作及机器设备的工作状况可以通过屏幕活灵活现地展现,使学生能够将该课程与实际工程背景联系起来,增加感性认识,理解基本的概念和理论。多媒体图文并茂,动静结合,新颖有趣,生动形象,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同时,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教师的教学过程得到充分展示,尤其充分展现启发式教学的全过程。就拿“静力学基本概念”、“约束与约束力”、“材料在拉伸与压缩时的力学性能”这些单元来说,因为抽象概念较多,需要的图形和图片数量较多,以往教师课堂上板书的工作量很大。而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绝大多数学生基本上能够当堂消化课程的内容,而且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不断在提高。采用现代化的先进的教学手段并不意味着完全离开黑板粉笔。农业工程类专业开设《工程力学》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有些时候更能将这一分析思考的过程直接地再现,尤其是在推导力学公式时,有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作用。授课教师应根据各教学环节的具体内容适时采用最恰当的教学形式。引入力学概念时,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出直观生动形象的例子,便于学生理解消化;分析求解问题时,可借助粉笔黑板逐步展开,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力学的美、逻辑的美。

从当前的教学形式来看,《工程力学》实验课依然是理论课的补充,基本任务是验证定理和公式,所以一般为验证型实验。从实验内容看,教师进行实验演示,学生用已经制作好的试件进行加载,测取实验数据。学生通过实验分析、归纳和讨论工程实际问题,有所收获,但这样的实验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我校目前的现状是,由于授课班级较多,软硬件跟不上,把《工程力学》作为必修课的相关专业的学生才能进入实验室,选修课的学生甚至连实验室也进不了。为弥补这一缺憾,教师只能通过多媒体技术演示力学实验过程。目前国内不少大学网上模拟实验做得比较成功,可以有效利用网上资源,这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堂知识的认识理解。

五、结语

以上就建设《工程力学》优质课程谈了一下个人体会和粗略见解,还有不少模块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比如网上例题、习题的精选、师生互动、网上综合测试等环节都需要我们做深入讨论与研究。总而言之,优质课程建设的首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这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关心。一个体系全新,内容适应新时展要求的《工程力学》优质课程的建设和完善是有相当难度的,这项工作既不可能一步到位,也不会只有唯一的“解答”,愿本文能成为农业工程类专业《工程力学》优质课程建设的铺垫。

教改类论文:专科学校电类专业C++课程教改的探讨

摘要: 在我校电类专业C++课程教改实践的基础上,从专科电类专业C++课程存在的弊端和目前电类专业毕业生对C++课程实际需要出发,总结了我校专科电类专业C++课程教改的内容和方法,与相关同仁共勉。

关键词: 学用并存;交叉融合;面向对象

0引言

随着工业现代化的进展,微机控制技术在自动控制中使用越来越多,其中基于PC总线的工控机系统占了相当大的部分。这些系统多数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采用建立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的组态软件作为控制软件,因此,微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对专科电类专业的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转科电类专业讲授Basic语言和C语言,这些语言已经不能满足对控制用的组态软件等的设计和维护的任务。C++语言是从C语言发展来的,它继承了C语言程序设计作为一门高级实用的程序设计语言,因此我校在2000年将C++程序设计语言引入电类专业的教学中,经过多年的学习实践,探索出了一部分经验,现总结如下:

1提高专科电类专业C++课程的定位准确性

专科电类专业主要培养获得电气工程师基本的训练,具有较高素质的综合性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主要在生产一线工作,这就要求学生具有对较先进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和维护能力。专科电类专业C++课程的教学目标首先应是满足学生对VC++或VB总结学习,从而能够满足其对控制软件进行设计使用维护的要求。作为VC++或VB的基础,学生需全面掌握C++语言的基本概念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的思想,因此,C++课程首先应是一门语言基础课,其次,电类专业的学生多数都学习计算机控制技术和单片机,而单片机的程序设计现在多采用C语言设计,因此学习C++需同时照顾到学生学习单片机程序的要求,所以C++课程同时也是一门专业实践课。

2提高C++课程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C++语言所涉及的概念很多,要全部学习需要很多的课时,对于专科电类专业的学生来说,课时往往都很少,因此,C++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有所侧重,针对学生学习单片机课程的需要,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应用出发,将C++语言中过程化语言的部分安排1/2以上的课时,其中函数的概念、数组的概念、指针的概念、结构的概念、三种程序的基本结构及流程控制语句应详细讲透。而针对继续学习VC或VB等程序语言的要求,引用、继承与函数的概念应是重点讲授的内容。

3C++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C++课程内容很多,专科学校所安排的课时较少,因此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需采取一定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尽快掌握C++的精髓,实际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下方法:

3.1 联系实际,提高兴趣,学用并存单纯的语言学习往往比较单调、枯燥,因此学生往往厌学,在课程学习开始阶段,我们给学生放一些先进的计算机控制的现场画面,演示一下组态软件在计算机控制中的作用,并告诉学生这些软件是用建立在C++语言基础上的VC++等语言做成的,使学生看到C++语言的应用前景,从而树立起明确的学习目标,这样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C++语言的学习兴趣。

由于C++语言的前半部分是过程性语言部分,本质上是高版本的C,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单片机的程序设计编一些短小实用的控制程序,并用单片机给学生作一些演示,让学生体会一下用C语言来设计程序相对于汇编语言的优点,同时用一些实际小问题,让学生自己编写程序,解决问题,学用并行,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实际动手能力。

3.2 针对电类专业的特点,突出C++语言的控制特点电类专业的学生学习C++语言主要是以控制为目的,因此,在讲授C++时应突出其控制特色,C++语言程序的基本结构及流程控制语句、函数、指针、数组、结构的概念作为与单片机的控制有关的概念是C++的重要概念,结合单片机的C语言程序设计,让学生明白C++程序是函数驱动的,在讲述它的概念时,要突出它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础,具有在它的基础上控制用的组态软件才能够进行模块化设计,具有突出控制的特色。

3.3 突出对象,重点培养学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现代计算机控制系统所有的组态软件种类很多,比如国外的IFLX,国内的组态王等,这些软件各有特色,但其共有的特色是可以自由组态,设计快捷方便,维护简单。而要实现这些功能,没有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的支持是不可能的,而C++语言正是由于引入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后,才变得功能强大而使用灵活方便,因此在讲授C++程序设计语言时需重点培养学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让学生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指导下来理解和掌握对象的概念,从而能够更好的理解组态软件的设计基础,有利于自己对组态软件的应用和维护。

3.4 从工程实际应用出发,加强课程之间的交叉融合C++课程理论性较强,因此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将 C++语言程序设计和单片机应用与开发,以及拖动控制系统课程的部分内容进行有机整合,通过课程之间的交叉渗透,以及对实际调速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的语言程序设计的应用能力。我校将C++语言程序课程设计、单片机应用课程设计,以及拖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结合一起,用C++语言程序设计,实现了对步进电机、交直流电机调速的微机控制。既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又提高了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效果突出,受到学生的好评。

4总结

通过多年来,对电类专业C++课程教改的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但是此类教学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欢迎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教改类论文:经贸类高职院校思政课与专业结合教改的研究

摘 要: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其中开展与高职学生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是创新经贸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式,是提高经贸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相结合;教学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提出,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力争在几年内,使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有明显的改善。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大成效。然而,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仍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其中较多高职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也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成为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断探索的迫切课题。

一、与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根据调查得知,目前在经贸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仍然有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采用老一套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即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理论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案例选用时仍然是选用为学生所熟悉的、普遍适用的案例,与高职学生所学专业没有关联度,难以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尤其是在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及就业市场化的今天,高职学生的关注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习普遍趋于实用性,关注的重点则是学习能否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较少关注职业发展的长远需要。因而,部分高职学生对于能帮助就业的课程和感兴趣的课程就会认真学习,对于具有“隐性”效果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不太感兴趣。而对于经贸类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思想政治素质显得更为重要,因为经贸类高职院校学生现在所学专业的“技术性”不像工科专业那样直接体现技术性,将来从事的职业主要是与人打交道的职业,其思想境界、职业道德素质、与人交往的能力等直接影响到个人的职业发展。因此,经贸类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顺应这一变化,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力度,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其中与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改革就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即在教学过程中要因人而异、因专业而异,只有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具体专业结合起来,根据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使学生真切感觉到学习对今后的个人前途、职业发展的巨大作用,真正感受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魅力。因此,可以说,与专业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是提高经贸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专业相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适合生产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首先,作为经贸类高职院校与工科类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具有较大的区别,工科类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所培养的技能是显性的,在较短时间内就能表现出来,而经贸类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培养的技能大多数属于“隐性”的,需要较长时间的工作方能检验其掌握得如何。经贸类高职院校学生除了要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外,更重要强调的是关键能力的培养及掌握。其次,工科类高职院校的专业没有经过专门的专业训练是无法参与其中的,而经贸类高职院校的专业之间具有同质性,是相融相通的,即使没有大学学习的基础,经过短期的学习及培训也可以开展相关的工作。“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社会经济领域对职业人才的要求在不断变化,现代职场对职业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突出表现在职业岗位所要求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核心能力(或关键能力)等职业综合素质越来越成为用人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加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提高职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也是当今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1]。可见,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核心能力对于经贸类高职学生的就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这些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专业课程的培养目标,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教育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与专业课教学目标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因此,与专业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是可行的,有利于提高经贸类高职院校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经贸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三、与专业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索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相结合,指的是“要在遵循教育部制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贴近学生所学专业,自主、适当、生动地带入专业知识、技能、实训,顺乎自然地联系专业所对应的产业、行业和企业,增进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对相关产业、行业和企业的发展趋势、伦理规范、职业能力要求等的认知,在释疑解惑中促进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思政课,以积极的态度获得专业发展”[2]。与专业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具体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

(一)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及岗位工作要求,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体系

职业教育最根本的就是职业能力的培养。每一个高职学生都非常关心自己的前途,尤其是希望毕业就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因此,经贸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工作要求,构建与专业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体系,将国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在本高职院校的实施具体化,与大学生的专业、成才目标、个人生活学习做到良性结合,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个人所需吻合,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育的过程之中,自觉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着一个重要的不足之处,就是缺乏结合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标准,一般只按照国家制定的课程标准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育工作,行为目标缺乏可操作性,导致学生被动接受教育形式,不能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从而导致高职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未能调动起来。因此,科学、恰当、客观、合理地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体系,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工作要求,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

教学内容的专业针对性就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和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充分满足企业岗位特定需要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人文综合素质。每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涵盖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且均从普遍的要求上进行阐述,面对专业的不同及教学课时的有限,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而内容取舍及案例选择的依据就是学生专业的特点。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涉及职业道德的内容,教材从一般内涵阐述职业道德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职业道德的要求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延伸,如对会计专业的学生应该讲述会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选择的案例是相关会计人员的案例;对会展专业的学生讲述会展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选择的案例是涉及会展专业的相关案例;对金融专业的学生讲述金融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选择的案例应是涉及金融从业人员的案例;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讲述营销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选择的案例则应是市场营销的相关案例。总之,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构建不同的教学体系,延伸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案例,与学生的专业相融合,必然会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从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三)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工作要求,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采取的各种方法和手段,而教无定法、教学有法。高职学生生源结构比较复杂,一部分是参加高考录取的;一部分是中职毕业生,即使是高考录取的高职学生一般也是分数较低的部分,总的来说基础比较差,学习的积极性比较欠缺,因而,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理论教学中心”的“灌输式”方法恐怕难以较好地适应高职学生的需要,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方法的选择及运用根据专业学生的特点及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这样选择易于本专业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理论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对职业综合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的重视。探索与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应注意专业特点,用行动导向推进课程改革,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教学、项目教学、问题导向等教学方法进行授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如市场营销及导游专业的学生,除了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外,更需要增强心理抗压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更多地采用讨论法、辩论法甚至学生模拟教师上课的方式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上台锻炼;对于会计类专业及文秘类专业的学生,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细心、耐心等。

(四)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工作要求,打造一支“双师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如何关键在教师。要开展与专业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必须有一支既懂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又熟悉专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只有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相一致。建立一支具有“双师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应该做到: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及时关注行业动态,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积累素材;二是保持与专业课教师密切联系,了解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三是教师应多参与学生的社团、专业活动以及班会,了解学生的真实生活和思想状况。总而言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进一步加强学习,坚持深入企业,走访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了解专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了解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只有这样方能较好地结合专业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

(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工作要求,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

“所谓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是指在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的指导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安排和指导下,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大纲,以专业实践为载体,在学生开展专业实践的同时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活动。”[3]教育部等部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中指出:“实践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众所周知,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仍然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尤其是课外实践教学,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承担教学任务的繁重、外出安全及经费等原因,课外实践教学基本上是流于形式。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势在必行。具体做法为:一是确立与专业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二是建构与专业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三是设计与专业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容。“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专业教学、学习环境和实践场所相吻合,针对具体的职业岗位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并引导学生在仿真或真实的职业场景中锻炼”[4]。四是掌握与专业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方法方式。五是建立与专业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比如,依据不同专业学生,设计不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项目,通过学生的亲身调查,使其深刻感受到职业活动中对职业道德及法律知识的基本要求,增强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提高高职学生在职业活动中的职业道德意识及法律知识,为高职学生顺利走进职业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与专业的实践活动相结合,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了解学生专业实践情况,及时依据专业实践内容确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主题,将任务布置下去,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实践全过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

(六)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工作要求,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评价体系

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既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检查教学成果和发现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核的重点应该是过程,学生的“行”应该是考核的重中之重,不同专业应该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考核。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采用的仍是理论考试加课堂表现为主。在理论考试中笔试仍是考核的主要形式,考试内容为课本的理论知识,方法单一,题型陈旧,评分标准不科学,忽视对过程的评价,影响了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探索与专业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在理论考试中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增加与专业相关的案例,要求学生用所学的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强调过程考核,增加考核日常的表现及学生在专业实践过程中的表现,突出职业素质培养的重点,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职业素质考核评价,包括自我管理能力、情感信念、遵纪守法、工作态度、动手能力等非智力方面的评价。

总而言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政治性很强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其教学有着自身的规律,与专业相结合并不能上成专业课,用专业课的知识来取代,更不能用专业课的教学来取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及要求,在与专业相结合的过程中应把握好尺度,不应让专业知识内容冲淡主题,削弱这门课的政治性、思想性的内在属性。

教改类论文:现代企管方法在管理类专业课教改中的应用分析

摘 要:国家的强盛需要大量的人才做贡献,而人才基本上也决定了一个国家或者企业的强弱。为了能够培养出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高校现在开始了教学模式的转变。本文先简单叙述了教学改革,接着结合现代企业管理的办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实践具体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现代企管方法;管理类专业课;教改;应用分析

伴随着国家实力的强盛,人才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或者企业致胜的关键因素。现今社会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之间的竞争,而只有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才能够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更是被社会大众给予了厚望。现代企业管理专业作为高校经济管理类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为各个企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管理人才[1]。

1 概述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开始追随着时代的脚步,这就要求教育要实行相对应的改革,而教学改革最终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向社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从而推进社会向前进一步发展。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其实还是提升教学质量,与传统时期的教学相比,传统教学只注重学和教,而现今在这个基础上增添了“管”。总的来说,如果想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那么除去教师自身的教学之外,教师还要对整个教学过程实施有效的管理。根据现代企业管理的办法,我们从ABC管理方法和目标管理这两种方法中提取精华来和教学管理相结合,从而形成了新的教育管理模式。

2 ABC式教学管理模式

ABC的管理办法实际上指的是对于现代的经济活动进行实质性分析,找出问题所在,抓住中心,对于一般的给予照顾的管理模式。而把ABC管理法移植到教学活动中之后,这个办法就要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它可能就会遍布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可能在备课阶段开始,一直到最后的考试才能够结束。综合这些环节,我们发现其实最重要的环节实际上是备课阶段,因为备课要根据课程的总目标,渗透整个教材,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后续分层次的教学模式。比如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的时候,我们一般都是按照从整体到单元再到章节最后到具体的小节,通过每个循环的环环相扣,最后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这样最后形成的模式才能环环紧扣而不会出现问题。

ABC管理办法一直秉承着重点和次要相结合的办理办法,而在ABC式教学管理中这个办法也是行得通的,我们要在整个过程中抓住主次要矛盾,针对重点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从细节到大局整体全面结合,这样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解决了。

2.1 教材中的ABC管理模式

我们一般在备课的时候就会对教材进行相对应的处理,总的来说,对于教材的内容我们主要划分为5种等级,重点以及次重点占据整体比例的20%,而次要、一般以及不重点的内容则占据了剩余的80%,在进行等级层次划分的时候,除了教师有概念之外,还必须在自身的教案或者讲义中体现出来,这几个等级必须在教材的整体、单元、章、节中体现出来,通过一个循环模式确定一个等级。比如说这个知识点对于很多行业的企管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这一类的归为A等级,这一部分的内容除开老师要认真讲解之外,我们还要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补充这方面的专业知识。

2.2 课堂教学中的ABC管理模式

课堂教学中的ABC管理模式操作的重点其实在于要讲透知识点,把重点和难点问题标记出来,营造一种愉悦宽松的教学模式。这种管理模式要求上课的教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本次教学的重点(也就是A类),而不是停留在一般的内容上面,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索,从而去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这样的话,学生不仅学习到了基础性的知识,也能够调动他们自身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从最根本上激发学生自身的求知欲本能。

而对于知识点相对比较轻松的C类知识点,我们可以基本抱着轻松愉快的状态去听课,这样不仅是学生,就包括老师自己讲课也是处在一种轻松自在的状态下,这样反而学生能够更加快速的记下这些知识点。

3 教学目标管理

教学目标管理其实就是由老师组织管理制定相对应的目标,而通过一定的办法使目标得以实现,最后完成目标的教学管理办法。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确定教学目标,根据相对应的提纲去完成所对应的教学内容,使教学目标能够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得以渗透。不过教学目标其实也有不同的等级,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层层分解,使其能够充分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相结合,这样才能提高整体的教学模式。

而对于教学目标的理解就要依靠教师个人了,结合当下社会的走向和风向标形成相对应的教学目标,所以在目标的制定上就有了很大的主观性,我们就要全面充分去考虑,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2]。

3.1 教材中的目标管理

教材上的目标管理就要求教师将学习的内容与培养的目标相结合,这就要求老师要在整个学习管理中倾付很多心血,要对教材认真研读,科学编排,认真组织。所以,对于整个教材的目标管理,我们基本遵守一个原则:在突出专业特点的基础上,给学生教授的知识点只要够用就可以了,适度的教学反而更加有利于学生掌握已学的知识。

3.2 教学要求的目标化管理

根据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将教学目标划分成这四个关键点:“学会、会用、反馈、反思”。“学会”――实际上说的是在整个教学中,要让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以及学习办法;“会用”――在实际的工作中,能够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结合具体情况运用到实际中;“反馈”――整体学习的效果如何?能不能达到该有的目的?“反思”――如果发现学习的东西不够用,或者运用不到实际中的时候,我们就要去反思自己的学习效果了。教学目标一旦成立,我们就要在整个课堂中去贯穿,最后还要通过一定的形式给予检测,比如说考试、实习等。

至于对于某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的确定,我们还是要站在总目标的基础上去细化和具体,尽量将东西细化。上面说的四个关键点其实就很能够去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整体的教学达到应该有的效果。

4 结语

综合上述的观点,我们可以发现现今社会的发展急需要人才,而高校作为人才的聚集地,我们就需要从中去挑选合适的人才。而为了使培养的学生能够更加符合企业的要求,我们就必须根据企业自身的特色去调整专业课程的教学办法。这样才能保证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得以生存发展,从而为社会。国家培养出大量的优秀人才。

教改类论文:高校工商管理类课程教改方法探析

摘 要:工商管理是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社会对工商管理类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因而要对工商管理类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本文就高校工商管理类教改方法进行了探索,首先分析了教改的具体目标,然后对教改的方法进行了阐述,试图为高校更好地进行工商管理类教学提供一定依据。

关键词:高校;工商管理类课程;教改方法

工商管理类课程是普通高等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课程。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对课程的教学质量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工商管理类课程教改成为了高校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高校工商管理类教改的具体目标

1.工商管理类课程的职业定向性

在我国当前阶段中,高等职业院校最主要的目标是培养职业技术型人才。具体到工商管理类专业中,主要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到基本的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具备较高的工商管理能力,以达到社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要求,更好地推动社会发展。因此,高校在进行工商管理类教学时,要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基本要求。

2.注重理论与技能的结合

在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学生的理论学习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专业技能起到的作用更加重要。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知识和技能往往具有一定的联系,知识为实际的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在实际应用中能将技能体现出来,因而,习得丰富的专业知识,可以为掌握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尤其是工商管理课程,更是如此,如果只注重理论知识,忽略了技能,就会导致学生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在工商管理实践中,会降低工作质量。因此,在对工商管理人员进行培养时,要将理论与技能结合作为目标。

二、高校工商管理类教改的方法

1. 转变教学思想

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包含很多课程,对不同的课程进行教学时,要根据课程的特色,结合人才能力的培养目标,将课程简化,将其中存在的“学科本位”课程难度降低,使课程内容更加充实,课程结构更加合理。有很多课程是具有一定联系的,如经营管理、销售管理以及市场营销等,这些课程的内容当中,具有一定的贯通性,可以为对方提供理论支撑。因此,要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对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定期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有效地对市场进行调查,提高学生对经济状况的了解程度,促进其实践经验的增加,同时,有效地将理论融入实践当中。

2.改变课程结构

在高校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还要对课程的结构进行相应的改变,以使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要求。在传统的高校教学过程中,数学、文学等学科一直处于重要的地位,而这些课程对工商管理工作的影响不是很大,因此,就要适当地降低这些课程的比重,将更多与工商管理相关的课程安排进去,以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得到进一步扩充;另一方面,加强对各个工商管理类课程的研究,尽可能地消除其中存在的界限,重新设置课程,并根据课程的重要程度,将其分为不同等级的课程,形成一体两翼式课程结构。

3.整合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为了使工商管理类教学能够更好地进行,可以将教学方法进行整合,加强对学生的培养。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都会处在主导的地位,通过灌输的方式,将知识传递给学生。现在要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采用情景模式教学、案例教学等创新的教学方法来对学生进行培养。

三、结语

在当前阶段中,社会对工商管理类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教学的弊端越来越突出,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时,无法对教育质量做出保障,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改革过程中,不仅要从教学本体的角度出发,而且还要对其相关的各个方面进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使工商管理类教学向着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有效提高人才的质量,满足社会对工商管理类人才的要求。

教改类论文:浅析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课程的教改措施

摘 要:对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统计课程应该是整个学科中最基础的一门学科,但因为一些原因它在整个教学中反而是教学难度最大的。本文在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改革的办法,希望对后续课程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经济管理类;统计课程;教改;措施

一个高校的办学宗旨及目标,是培养有能力的大学生,而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一般很适合去保险公司、银行、企业管理等一些工作岗位。而这些岗位又相对来说随机性比较大,这就要求这部分的人才必须对统计学有所了解。当然,随着世界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人们对于经济也开始了数量化的统计和分析,所以自然就出现了“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课程,[1]而这些课程一出现就变成了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所以作为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关于统计的课程就显得格外有必要。

1 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落后的教学方式

现阶段,我国有很多专业课程的学习还是受传统教学方式以及应考模式的影响,整体的教学方式还是停留在最原始的状态,当然,其中就包括现在新兴起的统计课程,它的教学模式整体还是处在落后的状态。总体来说,主要集中表现在下面这三个方面:第一,统计课程没有专门的教师,多是由经济管理专业其他的老师兼职任教,而这些学科的老师又不能充分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实用性,即教师的专业性不够;第二,因为不是相应科目的老师,所以在课堂上,老师就极容易会忽视学生自身的感受,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这样的教学方式很不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会对教师产生厌烦心理,这也就会极大影响学生最终的学习考试成绩;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方式还是停留在最原始的时期。老师,粉笔,黑板,这就是整个教学课堂的全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最终导致教学效率不高,也达不到原来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不能够合理的选择统计课程的教材

通过分析调查,我们发现很多经济管理类专业在选择统计课程教材的时候,他们忽视了经济管理专业的实际性,[2]选用的教材全部都是一大推的理论,完全是理论性的教材,而统计课程实质上是一门实用性的学科,这样的错误选择很容易破坏掉学生对于统计课程的兴趣,而且这种类型的教材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以及实践能力。在实际的生活中,统计学的运用是十分广泛的,我们选用这种理论性的教材只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经济管理类专业在选择教材的时候要结合教材自身实际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材。注意培养理论和实践二者兼得的优秀人才,这样才能符合社会对于经济类学生的要求。

(三)专业教师队伍的壮大,素质的加强

这几年,随着国家对于人才需求的扩大,学校开展了扩招的政策,受这个政策的影响,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统计教师显得数量紧缺,而且整体的专业素质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影响这个学校这门学科的教学质量,也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特别是有些老师的年纪比较大,思想比较古板,不易接受新鲜事物,更不注重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这样一来学生就是牺牲品,他们的专业性就很大程度上被束缚住了,这样其实很不利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发展。因此,壮大专业教师的队伍,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就显得迫在眉睫,至关重要。

2 关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办法

(一)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发现多种教学手段

其实对于经济管理类的教师而言,尤其是统计课程的教师,首先必须要改变自身原来的思维模式,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多去培养实用性人才,而不是科研型的人才,另外,还要有系统科学的教育理念,不断去培养和发展经济管理类学生的统计思想,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统计能力。另外,教师还应该多借助各种多媒体工具为学生立体生动的展示统计学的相关知识理念,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才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最后,教师要多注意对学生统计应用能力的培养,慢慢将统计学的相关知识渗透到学习中。

(二)在具体实践中实现教学,整理教学内容

之前我们就说过统计学实际上是一门实践操作的学科,所以,对于统计学的学习我们不能只停留在最基础的课本上,我们必须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去实践统计学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两种办法去学习统计课程。第一,统计课程中,案例分析和情景再现应该成为主要的教学办法,通过对于实际案例的分析,整理,以及整体思路的探索,最后依靠计算机的分析功能,我们就可以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处理,而最后结论的得出必定可以使学生的信心大增。这样的办法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很有效的,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信心;第二,我们要注意统计学科和经济管理类专业其他学科之间的内容整合,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科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的,统计学作为一门入门级别的学科,它在别的学科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整个统计学的学习中,教师应该结合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这样就可以为别的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强大教师,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结合上述说到的教师数量紧张,教师整体的综合素质不高的情况,现阶段必须想办法加强教师队伍的壮大,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其实这是确保经济管理类统计学科质量的最重要的一环坏,也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素质的重要基础。所以,帮办法去提升教师的统计能力和水平,完善老师原来的统计知识体系,整体提升教师的综合水平才是现阶段工作的重点。这个主要从三方面去实现:第一,在保证原有教师数量的基础上,积极吸引更多的教师,不断完善教师的结构体系;第二,要定期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使教师能够掌握专业的知识体系,另外,教师还要熟练的操作计算机;第三,教师必须要通过自身的学习能力去对统计课程研究,深入认识统计课程,从而能够从整个宏观上去把握整个课程的学习。

3 结语

综合上述观点,我们发现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统计课程其实相当重要的,它作为整个专业基础性的学科,必须受到充分重视。而在学习统计课程的时候,一定要立足学科的实际,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该加强对于统计学科的研究和分析,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这个基础之上,在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整体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国家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

教改类论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类课程教改模式分析

摘 要:在当前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实践中,往往存在很多教学实践上的问题。在目前的课程教改模式的探索下,针对此类问题也有较多的积极探索。笔者以高职教师的角度,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从教学方法改革、考评制度改革、强化评价机制等方面探索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改革方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类课程;教改模式

高职院校主要立足于技术人才的需求,从而对各行业高等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培养,因此高职院校在施教方法、施教目的上具有很突出的自身特点。针对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类课程教育教学,也应当切合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和发展实际,重视改革传统的教育方式,探索符合当前高职院校发展需求的课程教改模式。

1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的现状

1.1 缺乏有效的组织教学方法

多数高职院校存在着因缺乏有效的组织教学方法,导致在应对新教材和新课程的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影响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弊端。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类课程中,教师通常以书本内容为主,较少联系实际,造成理论和实际的脱节。同时,枯燥的教学方式很难提起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课程效率不高、学习情况较差[1]。

1.2 缺乏有效的课程体系规划

在当前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由于教育部的课程改革,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课程简化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四门主要课程。但在高职院校的实际教学中,由于需要考虑到学生学制年限短,课程的设置安排相当紧凑,因此多数院校只选择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思想东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两门课程学习,缺乏完善的课程体系规划,很难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效。

1.3 缺乏有针对性的课程安排

在高职教育中,存在着多样性的学生来源,主要是成教生、单招生、普招生,这些生源所具备的文化素质基础不一,具有不同的教育教学适应性,应当能采取不同的程度上的不同课程安排才能满足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成效。但往往在思想政治类课程的教育上,缺乏科学的针对性课程安排,造成一定程度上影响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目标的达成。特别是针对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综合评价管理还远远不够,还存在着较为单一片面的课程评价状况。

1.4 缺乏充足的师资队伍建设

从当前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安排上来看,由于更加重视专业课,导致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相关课程的课时安排不充裕,特别是课程时间安排上存在冲突,就轻率的决定延时安排相关课程;而由于缺乏充足的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导致通常以合班教学的方式来实现教学课程安排,这些不仅不能缓解教学课程设置压力,更是造成了受制于办学条件、课程进度安排、教学内容枯燥的综合因素影响,极大降低了教学质量[2]。

2 解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问题的几项有效措施

2.1 科学施行行之有效的组织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首先应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建设,加大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教学交流和研讨,形成综合性强、交流性强、课程教学组织能力强的教学研讨和研究班子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并且对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专项的扶持,运用专家讲座、多方面技术研讨、教学方法交流促进活动等综合方式,改变当前缺乏有效教学组织方法的困境。另外还可以充分发动学生集体,参与建设“第二课堂”,将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学生中去,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并直接引导和影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达成。通过具有延伸性和延展性的拓展式教学、丰富的课外教学活动,实现具有影响力的全面深入的教学引导,改变受制于课堂的紧凑教学组织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2 科学组织高效的课程体系规划

高职院校课程安排的整体规划应结合学生的学制年限和就业导向安排,合理设置较为高效的课程体系规划,将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教学重点回归到学生思想素质提高这一目标上来。可以打破束缚在相关课程课本的内容上这种现有的课程体系规划原则,多结合学生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调整课程内容架构的比例和重点关系。尤其需要课程教师充分把握学生整理和个体的关系,结合当前学习阶段的特点和实际,合理进行课程规划;并需要在高职院校的整体课程安排设计上,考虑较为完善的思想政治类课程的整体课程体系规划,丰富原本具有缺陷的不完整课程体系内容,减少形式化的、按部就班的采用高校课程教材安排的繁复内容。还可以通过丰富课外内容的方式,来形成较为完整的思想政治课程体系[3]。

2.3 根据学生实际,科学安排课程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较为多样,应根据学生知识能力水平和不同类别上的生源的自身需要,减少缺乏实践调研的不符合实际情况要求的合班教学,应当较为灵活的组织课程设置,按照“循其所需”的原则,有计划地调整针对性课程安排。例如按照学生的专业性质和生源状况,科学合理安排课程课时,对一些重点内容可以尝试设置一些具有特色的小班课,对一些较为基础的内容,应当组织一定的研讨活动和应知应会能力的专项培养,设置一些形式多样的辅助课程加以配合,以有效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2.4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完善课程所需的相关配置

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在师资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多考虑综合全面的实际情况,补齐所缺乏的师资力量,并对现有教师进行合理的调整安排,针对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的现实需要,完善课程所需的人员、资料、基础设施和活动安排上的相关配置。

3 总结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要解决其在思想政治类课程教育中面临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问题,就必须紧抓教学模式改革,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和发展实际,并根据当前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教学所突出表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研分析,做出适当的课程教改模式探索,以提高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改类论文: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务类课程教改探讨

摘 要 国际经济与贸易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也比较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教育质量也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更要让学生学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现阶段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务类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探讨了具体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 国际经济与贸易 实务类课程 教学改革

随着经济全球化影响的不断深入,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也在不断推动着国际贸易的发展。现阶段,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方面的人才较为稀缺,他们自身的综合能力还远远没有达到要求。外贸经济领域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更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更新,加强实务类课程教学改革,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加强实务类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分析

由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性较强,因而教学时也比较注重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实务类的课程比较关注现阶段人们所真正接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实践,通过开展实务类课程的教学,让学生进一步认清自身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对人才的要求求就是希望相应的从业人员能主动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现阶段的各个外贸领域,促进国家经济的良好发展。

2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务类课程教改革的问题分析

2.1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不相符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在接触相关知识的时候,基本都是先从课本上开始接触的。教学内容是根据教学要求来安排的,任课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尽管教学内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但是就目前教学现状来看,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仍存在很大的差距。社会需要的是实用型人才,即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需要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和实践技能,更能符合社会的需求。现阶段使用的实务类教材,内容相对比较陈旧,并且教材中的经典理论所占的比例过大,对近几年出现的新理论没有及时更新和完善,因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学生的专业成长必然受限。

2.2 课程设置不合理

大学生的课程安排都是按照具体的教学大纲进行设定的,课时的多少,每个星期的课程量,都是教务处按照之前的规定进行安排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务类课程较少,专业的主干课程方向设置比较偏,在选修课程方面比较窄,实际的教学手段较为落后。在信息化时代,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开展也是大有裨益。现阶段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大多数学生并没有积极投入学习活动中,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2.3 实践经验较为丰富的教师比较缺乏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从事外贸出口方面的工作。学生在开始接触这门学科的时候,主要还是通过教师的授课,阅读基本的理论性教材,进而获取基本的专业知识。尽管大学里,教师是课堂的配角,需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但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进行实务类课程教学的时候,还需要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授课。拥有一支实践经验丰富、工作阅历丰富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保障。就现阶段高校的发展情况来看,高校在招聘老师的时候更加注重的是教师的学历和科研水平,对教师的实践经历并没有予以重视。长此以往,很多教师也会强化自己的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对实践技能的学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性较强,必须由实践经验较为丰富的教师进行讲授,能够更加深入实际,让学生获得深刻的体验。但是有些长期工作在外经贸领域第一线的人员,拥有丰富的阅历和实践经历,由于学历、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的限制,想进入高校任教也是很难的。因而就目前来看,缺乏实践经验丰富、科研教学水平高的教师是高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务类课程教学改革的优化措施

加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务类课程的教学,是顺应时展的趋势,也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进行改革的关键举措。实务类课程教学可以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强化应用,对今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

3.1 优化课程资源,完善课程体系

实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有所突破。首先,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资源中,实务类课程资源还是比较匮乏的。教师在授课之前,可以先整理部分资料,供学生一起学习。构建一个有序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在深入接触这方面的知识之前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其次,把实务类课程中不同内容进行协调,并能够有效明确其逻辑关系和区别,从而形成互相影响和促进的课程体系。接着对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处理,要对课程内容体系重新界定,突出重点难点,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3.2 遵循其专业的原则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开展教学的时候,需要紧紧围绕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并重应用作为前提。教学内容也要紧密结合现阶段的发展现状,着眼于市场的发展状况,了解世界经济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与国家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尽管很多时候需要看个人的能力,但是必须要结合国家的发展状况,在外贸领域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教学改革也要以此为基础,才能更好地对实务类课程进行改革,从而推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3.3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不论处在教育的哪个阶段,教师都是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教学的具体状况,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在注重教师的学历、科研水平的同时,还要注重教师的实践能力,着力打造优秀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为教学改革奠定基础。一方面,学校要建立相应的“实践锻炼”机制,鼓励教师利用各种挂职锻炼机会,深入到外贸企业进行学习,亲身实践实际业务的具体流程,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和对行业的了解程度,便于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加具体地向学生阐述行业发展状况。另一方面,学校也应加强与外贸公司的合作,积极聘请一些长期在外经贸领域工作的一线资深高管到学校开展讲座,给学生普及一些基本的行业常识,并将最新的国际贸易知识和动态讲授给学生听,加深学生对行业的理解,从而有效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在实务类课程改革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注重其实践能力的提升,对教学的良好开展有很大的帮助。

3.4 严抓教学的实验环节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比较关注学生的实践教学。首先,强化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毕竟理论知识是学好这门课程的基础。掌握好基础的理论知识,对于后续开展的实验环节才能更加投入。实验环节主要是结合现阶段国家外贸经济中反映出来的一些现状,让学生加入其中,并对其发表自己的观点。根据教师的安排,可以参与某个项目,并从中学习一些有用的知识。实验环节对于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很是关键。

3.5 采用多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教学中。实务类课程教学改革,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这类课程的重要性。通过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加强实务类课程的教学。通过引进一些实用的学习软件,应用于国际贸易业务教学中,从多方面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可以从多方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不断为课堂教学增添新的活力。采取多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以提升教学成效。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强化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改革,是顺应时展的必然趋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现阶段国家的发展状况,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实务类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完善教学体制,从而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教改类论文:多维健康观下高校球类专项课教改研究

摘要:多维健康观要求实现身体、生理、心理等多个维度的健康。本文以多维健康观为指导,就如何更好地促进高校球类专项课教改进行了总结,期望可以为高校球类专项课教改的推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球类专项课;教改;多维健康观

多维健康观强调身体、生理、心理、社会等多个维度的健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强化了以球类为主的专项课教改,以期适应多维健康观需要,培养社会所需要人才。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就多维健康观下高校球类专项课教改进行了探讨。

1强调兴趣为本,注重兴趣激发和培养

目前高校球类专项课教学,过于强调技能的培训,忽视了兴趣的培养。这样一种模式,背离了专项课教学的根本目标。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以专项课教改为契机,在球类专项课教学中,以兴趣培养为本,在保障基本技能教学之外,通过举办知识竞赛、观看专业比赛、进行技战术辩论、模拟比赛解说、竞彩比赛结果等非对抗性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球类专项课教学不仅仅是训练自己的球技,更是提升本人对球类项目的全面认知,从而激发学习兴趣。除了丰富教学内容外,还创新教学方法。传统教学以老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我校将教学方法创新作为教改的内容之一,积极采取“程序式+主体式”的教学方法,既发挥了老师的作用,又尊重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培养了学生兴趣。

2以心理健康为中心,着重培养健全的人

球类项目已经被证实在调节学生心理状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增强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我校在球类专项课教改中,以促进身体健康为基本手段,注重心理健康,强调培养健全人为教改着眼点。主要的手段包括对抗、组织比赛、模拟情景、观看专业竞赛等。通过适当的对抗,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竞争意识。采取分组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了团队的价值,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组织比赛和情景模拟则提升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统筹能力。观看专业比赛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休闲需要,起到了压力舒缓效果。在整个教改中,把尊重学生的创造性作为最基本和最核心的原则,取得了较好效果。

3创新教学内容,减少基本技能的教学时数

普通高校和专业体育院校球类专项课教学的目标存在明显的差异。后者旨在为专业运动队伍提供后备人才,因此更强调基本技能的习得。我校针对普通高校和专业体育院校球类专项课教学重点的差异,利用教改机会,减少了基本技能的教学时数,增加了基本理论知识、课外实践等方面的教学时数。目前,我校球类专项课约50%的教学时数用于技能教学,10%的教学数用于基本理论教学,40%则用于组织能力培育、观看专业比赛、小规模对抗及情景模拟等,契合了普通高校球类专项课教改的时代需求,扭转了普通高校和专业院校专项课“一个样”的局面,更符合多维健康观和培养全面人才的育人要求。

4优化评价模式,减少运动技能评分占比

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高校球类专项课评价存在运动技能评分过重的弊端。由于评价反作用于教学,又导致教学过于强调技能教育,形成了教学―评价的恶性性循环。为此,我校在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努力减少基本技能教学时数的同时,还进行了评价的配套改革。在整个评价中,运动技能评分占比从曾经的70%下降到30%,减少了技能评分项目,技能评分主要集中在发球、运球、传球等基本技能方面,取消了技巧评分。基本理论知识采取开卷笔试,占比为30%。10%为学习态度评分。上述三个项目由任课老师评分。剩余的30%为心理和社会适应力评分,由学生相互打分,重点围绕学生的竞争意识、组织能力、合作精神、自信心、抗压能力等进行评分。

总之,现代健康观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维的健康观。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力才符合现代健康观。高校球类专项课必须以多维健康观为指导,深入改革,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教改类论文:也谈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下的汽车维修类专业教改

摘 要:汽车行业人才已经成为紧缺型人才,要满足市场对高技能型汽车人才的迫切需求,改革现行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已势在必行。为此,我们经过多年的探索,克服重重困难,制定出一套即符合市场需要,又迎合学校现状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其中包括个性化实训室建设方案;18个领域的课程置换;集中教师培训;第三方考核制度等。

关键词:个性化 双元制 理实一体化 第三方考核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科学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维修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培养汽车维修人才的方式要适应市场需求,培养出汽车人才的质量更能够经得住市场的考验,然而目前我国无论中职还是高职都面临与工作岗位脱节、书本上的知识陈旧的现状,改变这一现状已经是迫在眉睫。汽车行业人才已经成为紧缺型人才,要满足市场对高技能型汽车人才的迫切需求,改革现行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已势在必行。为此,我们经过多年的探索,克服重重困难,制定出一套即符合市场需要,又迎合学校现状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其中包括个性化实训室建设方案;18个领域的课程置换;每年暑期为时一个月的教师培训;三阶段的学生实习和毕业生就业推荐;第三方考核制度等。

一、结合学校实际状况,制定符合市场需要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

要进行专业教学改革,就必须要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把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确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为此,我们召集了一批具有丰富维修经验的维修人员,和在教学一线从业多年的资深教师,经过多年走访国内著名汽车品牌的4S店及一类、二类维修企业共400余家,根据企业组织机构图和标准化企业工作流程及岗位需求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对已经合作的院校我们均由专人负责,并与校方负责人协商共同制定即符合学校实际情况又紧密贴合企业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

二、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

在全面引进先进的德国“双元制”汽车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后,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根据国内汽车行业的特点以及4S店标准、规范的管理流程进行了本土化,将德国现行汽车领域转变成适合本土需求的学习领域模块,整个课程体系设置以企业要求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导向;以课堂实践为核心;以双元交替为特征;以学生为主体;以法律制度为规范。分阶段、分层次、分领域的培养方式,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开发了适用于高职诊断与维修方向的18个领域教材;适用于高职服务与营销方向的18个领域教材;适用于中职维护与保养方向的12个领域教材;适用于中职服务与营销方向的12个领域教材,目前全国有近百所中、高职院校正在使用该教材。

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将“双元制”本土化到我们的课堂

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对汽车维修行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直接反映出汽车维修专业内涵的多样化和技术发展要求。我们打破了“先学基础理论再进行实践实习”的传统教学方法,大力推行一体化教学方法,把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把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

教学上我们采用工作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拆装学习元件的位置以及构造;通过实际的案例分析学习元件的作用以及系统的工作原理;通过仪器设备的使用学习故障检测的一般方法;通过实车的操作学习故障排除的流程和方法。如:将企业实景搬进课堂,把课堂搬到车间,课堂再现生产车间的真实场景,场景按照4S店实际商务环境搭建,课堂再现企业商务真实环境,这种方法我们称为情景教学法。严格按照一线生产与服务流程,将每个知识点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然后完成整车实验,在实际操作中充分理解和运用理论知识,继而达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方法称为工作流程导向法。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引导,充分的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充分应用,并在实践中充分的证实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这种方法称为项目教学法。

在教学模式上还要注意三个转变,一是将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而现在主体变成了学生,教师只起到辅助的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直是学生在不停的要求掌握各种知识与能力来完成项目的实施;二是将专注于阅读课本转变为专注于完成任务或项目,从而把课本转变为学生随时填写的项目单;第三,将课堂转变为与企业相同的工作场所。我们就是利用这三个转变来完成贴合企业实际的各实训项目教学。

三、培养素质过硬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对于师资力量,我们要求合作院校为本项目组建专职的专业教师队伍,专业教师具备汽车及汽车相关专业基础且通过中德诺浩考核后持证上岗。为了能让合作院校的教师满足相关要求,我们又为合作院校提供了专门的师资培训服务,其中包括在每年的暑期召集全国的合作院校教师进行定点集中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为中德诺浩汽车教学模式方法的培训、汽车服务与维修技能的培训和示范课。

四、加强建设理实一体化实训基地

为了能够使三年18个领域的教学任务顺利实施并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会帮助合作院校设计相关实训室与服务大厅,其中包括汽车认识与维护保养实训室、发动机机械构造实训室、汽车地盘机械构造实训室、汽车电子与电器实训室、汽车发动机管理系统实训室、汽车底盘(AT)管理系统实训室、汽车车身管理系统实训室、汽车整车拆装检测实训室、奔驰宝马实训室以及多功能服务大厅。每个实训室都具备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功能,学生可以边学习边实践,使学生对专业学习目的更为明确,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五、建立第三方考核体系

中德诺浩还秉着贴合企业实际的原则,在对学生每学期末进行的期末统考中,会有企业中的资深技师围绕当前任务结合企业典型案例来进行现场考核。在毕业结课考核中,还邀请德方专家来到国内对每一位学生进行综合考评,考评内容包括三项理论、八项实操、一项专业会谈。主要考核学生的还是各方面综合能力,考试合格的学生还可以拿到德国手工业协会颁发的证书。

教改类论文:中职教学工厂模式对电工电子类课程教改的积极作用研究

摘要:近年来,中职院校发展速度较快,其在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以及缓解我国就业难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职院校是中专生掌握专业技术以及提高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中职院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当前,在中职电工电子类课程教学中,我国大多数中职院校都存在很多的问题。中职教学工厂模式能够有效提高电工电子类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中职教学;教学工厂模式;作用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工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电气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电工电子类课程是中职院校的重要课程,其与中职院校后续专业性课程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关系。电工电子类课程具有很多电工电子产品的基本操作技能以及生产方式等知识,这有助于提高中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然而,我国中职院校的电工电子类课程教学存在很多的问题。教学工厂模式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模式,其有利于提高中职电工电子类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模式在中职电工电子类课程教改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教学工厂模式

最先采用教学工厂模式的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南洋理工学院是新加坡较为著名的高职院校,其采用了教学工厂模式,为新加坡培养了很多优秀人才,为新加坡产业结构调整做了很大贡献。由此之后,教学工厂模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得到大力推广。“教学工厂”即将工厂中的工作环境以及工作技术等运用到学校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教学工厂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够体验工厂的实际氛围,并针对自身的特点学到良好的工作技能。在这种教学中,课堂即工厂,而学校即社会,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

目前,“教学工厂”模式受到我国各大高等院校以及中职院校的大力追捧,越来越多的中职院校纷纷采纳“教学工厂”的教学模式,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教学工厂”的内涵主要体现在教学理念,教学工厂模式的教学理念是“模拟、模仿、融合”。教学工厂模式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首先,中职院校在采用教学工厂模式时,其设计的课程体系以及课程模式都将充分体现企业与学校、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参与度。其次,中职院校在采用教学工厂模式时,其课程教学模式不仅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环境的仿真性,而且充分体现了课程内容的灵活性。再次,中职院校在采用教学工厂模式后,该校学生的学习充分展现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通过运用教学工厂模式,中职院校将工厂的环境引入学校,并在学校内建立设备完善、技术先进以及环境逼真的教学工厂,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在学校学到实用的工作技能。教学工厂是一个集教学、培训以及工作实践于一体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政府直接参与或者统筹兼顾下,中职院校能够构建具有现代企业性质的教学组织。在教学工厂模式中,学校和企业都是中职院校的教学主体,也是教学工厂的组织主体。

三、中职电工电子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的教学模式。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我国中职院校电工电子类课程教学模式较为传统。在电工电子类课程教学中,教师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教学思维,并采用知识满堂灌的形式传授知识,其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以及实践综合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专业成绩,而非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电工电子类课程的实验课堂中,教师粗略地演示了电工电子技术,而学生只能观察技术操作过程,而极少有实践演练的机会。因此,严重影响了对学生的动手以及动脑能力的培养,进而导致学生缺乏对电工电子类课程的学习兴趣。

2.实验教学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电工电子类课程是一门实践要求较高的课程,实验是其最为重要的教学方式。然而,电工电子类实验教学容易产生很大的安全隐患。电工电子类实验教学需要配备很多教学仪器,例如,电工电子类教学设备、仪器仪表以及电子元器,等等。在电工电子类实验教学中,如果这些仪器没有被正确使用,那么这些教学仪器极容易发生损坏。当前,中职院校实验室中的电源是220V的市电,其远远高于36V的安全电压。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如果操作不当,实验室极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我国中职院校的学生纪律观念普遍较弱,因此,中职院校的实验室很容易发生安全问题。

3.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在电工电子类课程教学中,中职院校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目前,在我国中职院校电工电子类课程教学中,教师先讲解理论知识,然后再进行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虚拟的实践教学方式。在电工电子类课程教学中,教师没有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效结合,导致学生无法深入地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原理。如果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脱节,那么学生将无法充分理解电工电子类知识,更无法运用电工电子类课程的理论知识。由此可见,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教学方式将导致学生无法成为真正的电工电子学科的应用型人才。

四、教学工厂模式对中职电工电子类课程教改的作用

1.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目前,中职院校的教学管理部门非常重视教学工厂的作用,并引导教师利用教学工厂模式进行教学。在未采用教学工厂模式时,教师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并依靠自身的专业知识进行教学。自采用教学工厂模式后,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可以架构教学的教学工厂,并集中专业的教师解决分散的问题,进而创建相对集中的学习社区。当中职院校建立了教学工厂后,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并引导教师去校外承接校外电子产品项目。自承接电子产品项目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共同参与电工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在教学工厂模式中,教师越来越专业化。教学工厂的出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而且很多电工电子类课程的教师已经自愿参与社会实践。通过采用教学工厂模式,教师可以记录自己对电工电子类课程的教学思考,并不断地参与、学习以及交流,从而不断成长。

2.完善电工电子类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工厂”模式下开发的课程体系,从课程开设的门类、项目体系的架构、专能与综合能力的定位、教学组织管理、教师职教能力水平评估、团队合作、成本的控制等全方位的、科学的、人本的角度出发,保证用人单位在课程设置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及决策权。在采用教学工厂模式后,中职院校设置的电工电子类课程将能体现市场的需求,并具备先进性以及实用性的特点。电工电子类课程体系体现了教学工厂的教学理念,即“模拟、模仿、融合”。随着先进职教理念的融入,中职院校在设置电工电子类课程体系时,主动走进用人单位,立足于人才市场,以“工学结合”模式为出发点,打破本科“压缩型”的学科体系,摆脱了“三段”学科体系对课程体系的约束与影响,在借鉴先进教学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办学实际,课程体系开发是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五、结语

当前,教学工厂模式备受中职院校的青睐。很多中职院校都已采用教学工厂模式进行教学。电工电子类课程是中职院校的重要课程,其与中职院校后续专业性课程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关系。教学工厂模式是将工厂中的工作环境以及工作技术等运用到学校的课堂教学过程。教学工厂模式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模式,其有利于提高中职电工电子类课程的教学效果。

教改类论文: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改研究

摘 要: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一直是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分析了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特点,对经管类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如何进行有效的课程教学改革,寻找新的适合社会需要的经管类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

关键词 :管理信息系统 经管类专业 教学研究 教学改革

一、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特点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是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涉及管理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科学,综合了社会科学与技术领域等多个交叉学科[1]。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信息系统建设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成为现代管理者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管类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为了满足社会对管理信息系统专门人才的需求而设置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已成为经管类本科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

由于经济管理现代化的需要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管理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管理信息系统在概念、内容、体系上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对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既懂管理,又懂信息系统开发原理的满足企业的专业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2]。因此,分析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课程教学改革,寻找新的适合社会需要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模式和方法,对于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前续课程少

根据经管类专业培养目标,课程应侧重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掌握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的方法以及开发过程的管理.并适当增加管理信息系统如何将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大部分高校经管类专业开设的信息技术类的前期课程不够支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学习,而且目前国内大部分的教材内容陈旧,课程理论较多,综合性强,在这种方式下学生很难透彻理解课程的内容,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学生容易对课程失去兴趣,教学效果较差。

2.2 缺乏实践经验

实践性是管理信息系统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而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教学过程中对实践环节不够重视,有些没有安排实践和课程设计等环节,有些教学过程有实践环节,但安排实践课时太短,实验教学方法不合理。我国高等院校在很多课程中都成功地采用了案例教学,但在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中却没得到好的推广,由于学生基础薄弱,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于案例教学普遍不适应,感觉难度大,在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地参与案例讨论对整个课程的教学效果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3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难融合。

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要求教师有宏观的管理视角,熟练掌握现有的先进信息技术,有一定的企业实践经验。课程的许多理论和方法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充分地理解和领会,但很多教师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运作缺乏深层次的理解,这就造成了这类教师在案例的讲解等方面有所欠缺,使得案例教学法很可能脱离企业实际情况,从而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从教学方法来看,该门课程主要以讲授法为主,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和实践结合为辅。由于学生缺乏对企业实际生产运营管理的了解,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总是缺乏感性知识,而被动地接受新知识,不能很好地理解管理信息系统是如何在企业中发挥支持决策作用的。究其原因,就是由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难融合。

三、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思路

为了解决当前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其教学改革目标入手,结合本人教学实践,结合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特点提出了教学改革思路。

3.1 合理设置先导课程加强、课程体系优化

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应侧重管理而非信息技术本身,针对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授课内容和重点也应有所区别,经济和管理知识是他们特长,但计算机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相对薄弱。在学生学习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前,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将来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以及课程间的前后相互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先导课程的重要性,先导课程的授课教师应强调管理信息系统与该课程的关系,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能将相关知识进行综合,在思想上认识到大学课程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由于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对基础知识相对要求较高,课程应尽量设置在大三或者大四较为合理。

信息技术飞速的发展,应将信息领域中的最新技术和研究成果融合到教材中,对课程内容和体系进行优化。在管理信息系统教材和教学内容设计上应该更加具有针对性,对于经管类学生.应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当作经管类课程来学习,主要讲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论、信息化管理思想,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和过程,使学生清楚地知道管理人员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再者,针对市场上的管理信息系统人才需求状况的变化,应该动态地调整教学计划,适当开设市场上迫切需要的数据库技术、JAVA等实践课程,使学生尽量学习和掌握最新的系统开发方法、工具和技术。

3.2 建设专业教师队伍

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技术和管理理论紧密结合的科学,随着管理理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了通过课程把学生培养为既懂管理和经济知识,又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要求教师将相关理论的前沿技术纳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应当提高的就是教师的综合素质,作为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师,需要融会贯通多学科和宽领域的相关知识的复合型教师,解决好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至关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推荐课前需要阅读的书目、期刊论文和网页等资料,辅助学生课前进一步补充基础知识、扩大视野,提高教学效果。课程开始从简单问题开始讲解,因为大部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这就要求每个授课教师在案例选择后要进行科学的制作,循序渐进,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教学的效果。随着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再逐步提升讲解的难度和深度。在课程讨论中,教师要精心组织,对于比较复杂的内容等需要提前告知学生阅读相关的知识,这样学生课程听课能够更有针对性。同时,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讨论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3.3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考虑到经管类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不是软件开发课,在实验课中学生重点不在于软件开发本身,具体进行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实践教学可以通过案例教学、ERP沙盘模拟训练和组织学生到实际企业进行调研等方式来完成。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基本流程和技术。首先可以用一个相对比较简单的管理信息系统如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贯穿教学始终,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突出讲解从需求分析、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等整个开发过程的各个环节的思路。对于系统分析和设计等主要部分,可添加相应的案例,在课程中让学生绘制企业的组织结构图、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等,同时,可以以学生熟悉的某一个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为背景,让学生进行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写出相应的过程文档,并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管理信息系统的课程要加强理论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安排实际软件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体会软件的功能进行ERP沙盘模拟训练等是不错的方式,可以以分角色的方式让学生置身于企业的管理流程中去,体会信息技术在企业流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此外,通过组织学生到实际企业进行调研和操作,可以进一步熟悉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基本流程等,这样既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现状的深人分析,分析了目前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思路,旨在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教改类论文: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改探讨

摘要: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具体做法就是在班级教学中,依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规定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对物理学习有兴趣,个个有所得,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域内得到充分的发展,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差异;因材施教;评价多元

一、实验的做法

我校于2003年春,根据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因材施教”和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班内分组教学”的理论,由点到面进行了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课题的实验。具体做法如下:

(一)了解差异

分类建组实验前,对全班学生进行前期调查了解,内容包括学生的智能,技能、心理、物理成绩、在校表现、家庭环境等,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分类归档。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成好、中、差层次的学习小组,让师生知道每个学生在某一阶段所处的层次。教师掌握各类学生层次后,学生的座位按优差搭配的原则编排。把学生分成甲(优生)、乙、丙、丁(差生)四个程度级,再接甲盯丙乙、乙丙、丁甲的搭配方法编座。

(二)针对实际

分类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教学大纲为准绳,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合理地确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要求。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做法,对差生采用低起点,先慢后快,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办法,把教材的训练目标分解成有梯度的连贯的几个分目标,允许差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步或几步逐步达到大纲的要求;对优生则允许他们超大纲、超进度学习。拟订各层次教学要求既不能过高,增加教学难度,加重学生负担,使学生消化不良,丧失信心;也不能太低,降低大纲要求,过分放慢教学进度,完不成学习任务,力求准确地把握各类学生的认知“最近发展区域”,较好地解决“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矛盾。

(三)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1.备课从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到实验准备课都坚持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相适应。如针对学生接受能力不同,在课堂容量上有不同的要求;针对学生智能的差异,在课堂提问、例题讲解、巩固练习上有区别,所要求的思维程度不同,强调针对性,既保证“面向全体”,又兼顾“提优”、“补差”。

2.课堂教学中改变授课形式,保证在同一节课内既有面向全体的“合”环节,又有兼顾优、差生的“分”环节。一般步骤按:分(分类自学)――合(集体讲授)――分(分层质疑)――分(分类指导)――分(分类练习)――合(集体归纳)。

这“四分二合”的课堂结构,“分”而不散,“合”而不死,不但自然地融进了预习、新授、质疑、辅导、巩固、小结的正常教学程序,而且较好地解决了好、中、差各层次间的动静支配的矛盾。此外,我从各类学生听课神情、解题准确率中搜集信息,及时调控教学节奏和教学进程,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果。

3.学生作业分课内、课外两类。课内作业全班统一标准,统一要求。这是根据大纲、教材的基本要求设计的,面向中等学生,差生经过努力也能完成。课外作业则分层设计。一是拔尖提高题,即是根据优生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设计的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题目;二是巩固练习题,即是根据中等生设计的,一般指教材后的习题;三是放缓坡度题,也就是根据差生的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将难度较大的课后习题分解成几个小题或给予具体提示。这样既缓和了差生学物理难的状况,切实减轻了差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增强了他们求知的积极性。

4.辅导实行分类型、多形式的辅导。一方面侧重于完成现阶段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类辅导以不增加课时,不搞全班性补课为原则,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辅导。具体地说,对差生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辅导内容从最低点开始,提倡“三超”,即旧知超前铺垫,新知超前预授,差错超前抑制,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思考,掌握学习方法,逐步形成自学能力;对中等生采用分组讨论、教师提示的方法,促使中等生相互取长补短,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对优生除给予较多的独立思考和个别点拨外,主要通过物理兴趣小组,组织各种物理竞赛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另一方面侧重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激发兴趣、爱好,培养其优良品德和创造才能。对中、差生主要让他们动眼、动口、动手操作物理实验,培养其观察、理解、表达、实验的能力;而优生主要培养其思维、想象、创造的能力。

5.考查即抓关键重补缺的过关考查。过关考查是根据物理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命题,实行分类考查。每份物理试卷都包括基本题、提高题和深化题三大类。基本题是面向全体学生设计的;提高题是供差生选做,中等生和优生必做的;深化题是供中等生选做,优生必做的。三类题的比例是基本题占85%,提高题占10%,深化题占5%。分类考查后,根据物理考查的不同结果,采用不同的矫正措施。对没有过关的学生,除通过补课、个别辅导、建立帮学小组等方法进行帮助外,还组织平行检测,对在平行检测中达标的学生给予肯定、鼓励,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确保各类学生都能达标。

6.评价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考卷、回答问题,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学习有困难、自卑感强的学生,要多给予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逐渐消除自卑;对成绩一般的学生,采用激励评价,既指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对成绩好、自信心强的学生,采用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更加努力拼搏。

二、实验的效果

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分类辅导”通过6年的实验,现已取得可喜的收获。

(一)大面积提高学生的素质。以往初中毕业生不升高中留在当地,对于农业生产或乡办企业的需要毫无准备,所学到的物理知识不知道怎样去运用,造成学用脱节。通过实验,使各层次的学生基本上都能适应社会各个领域的需要。

(二)转化了差生,培养了优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2006年秋我接教的初三(4)班,原来在初二年级全市期末统考检测中,物理成绩较差,及格率只有34.7%,优秀率在10%左右。我接班后实施这种教学改革实验,经过一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效果。在2007年全市统一举行的初三毕业、升学考试中,及格率达80%,优秀率达28.1%。可见,通过教学改革实验,两率上升幅度较大,学生学习的效果明显提高。

三、实验的体会

(一)实验发挥了班级授课制的优点,摒弃了缺点,最大限度地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内在潜力,较好地处理了面向全体与照顾个别的矛盾,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有利于转化差生,培养优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二)实验突出了教师主导,强化了课内外的结合,真正把学生从“满堂灌”、“齐步走”、“题海战”中解放出来,减轻了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他们的全面素质。

(三)实验重视了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和教学信息的反馈,引进了平等竞争的激励机制,使各类学生始终都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班级形成好的学习风气。

教改类论文: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改探讨

1.实验的原因

长期以来,初中物理教学,由于受班级授课制的束缚,教师从备课、授课、作业、辅导、考查到评价,很少顾及好、中、差各类学生的智能差异,均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得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特别是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95%以上的小学生进入了初中,而初中毕业生大约只有1/3能进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2/3的毕业生将直接进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即使升入高中的比例增大到1/2或4/5,仍然需要从义务教育的性质、任务上全面考虑初中物理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以便更主动积极地适应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而不应仅仅局限于适应升学的需要,为此在教育科研部门的配合下,根据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因材施教”和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班内分组教学”的理论,由点到面进行了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课题的实验。

2.实验的做法

所谓“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就是在班级教学中,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规定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学习物理人人有兴趣,个个有所得,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域内”得到充分的发展,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具体做法如下:

2.1 了解差异,分类建组实验前,对全班学生进行前期调查了解,内容包括学生的智能,技能、心理、物理成绩、在校表现、家庭环境等,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分类归档。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成好、中、差层次的学习小组,让师生知道每个学生在某一阶段所处的层次。在实施分层教学时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在班级上公布好、中、差学生的名单,真正使学生在学校里处于主体地位,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使每个学生在学习物理各项知识的同时,找到自己最喜爱的部分,并在这部分知识上可以超出课本的范围,这是符合个性全面发展规律的。同时师生要共同树立好对教学的乐观主义态度和信心,并使学生明确这种分组方式的意义。教师掌握各类学生层次后,学生的座位按优差搭配的原则编排。把学生分成甲(优生)、乙、丙、丁(差生)四个程度级,再接甲盯丙乙、乙丙、丁甲的搭配方法编座。这种编座法有两大优点:1.乙类集中在中间两纵排,两旁是丙类,丙类两旁是丁类,丁类左右是甲类,这种安排给教师按层次教学带来了便利;2.每一桌都有一个甲类(或乙类)学生和一个丙类(或丁类)学生,这样便于组织优良生辅导中差生活动,教师能巡回了解中差生的学习情况及优良学生的表现,使各类学生生活在和谐平等友好的学习气氛之中,共同奋发进龋

2.2 针对实际,分类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教学大纲为准绳,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合理地确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要求。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做法,对差生采用低起点,先慢后快,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办法,把教材的训练目标分解成有梯度的连贯的几个分目标,允许差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步或几步逐步达到大纲的要求;对优生则允许他们超大纲、超进度学习。拟订各层次教学要求既不能过高,增加教学难度,加重学生负担,使学生消化不良,丧失信心;也不能太低,降低大纲要求,过分放漫教学进度,完不成学习任务。力求准确地把握各类学生的认知“最近发展区域”,较好地解决“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矛盾。

2.3 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2.3.1 备课从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到实验准备课都坚持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相适应。如针对学生接受能力不同,在课堂容量上有不同的要求;针对学生智能的差异,在课堂提问、例题讲解、巩固练习上有区别,所要求的思维程度不同,强调针对性,既保证“面向全体”,又兼顾“提优”、“补差”。

2.3.2 上课课堂教学中改变授课形式,保证在同一节课内既有面向全体的“合”环节,又有兼顾优、差生的“分”环节。一般步骤按:分(分类自学)一合(集体讲授)一分(分层质疑)一分(分类指导)一分(分类练习)一合(集体归纳)。

这“四分二合”的课堂结构,“分”而不散,“合”而不死,不但自然地融进了预习、新授、质疑、辅导、巩固、小结的正常教学程序,而且较好地解决了好、中、差各层次间的动静支配的矛盾。此外,我从各类学生听课神情、解题准确率中搜集信息,及时调控教学节奏和教学进程,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强化目标意识,做到课前公布各层次的学习目标,课终检查是否达标。另一方面把握课堂提问的策略,让各类学生均有输出信息的机会。通常在讲授知识时提问中等生,利用他们在认识上的不完善,把问题展开,进行知识的研究;在突破重、难点或概括知识时,发挥优生的作用,启发全体学生深刻理解;在巩固练习时,检查差生的理解程度,及时查漏补缺,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知识。这样能够较好地解决教材的统一性和学生个性差异的矛盾,使学生各有所得。

2.3.3 作业学生作业分课内、课外两类。课内作业全班统一标准,统一要求。

这是根据大纲、教材的基本要求设计的,面向中等学生,差生经过努力也能完成。

课外作业则分层设计。一是拔尖提高题,即是根据优生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设计的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题目;二是巩固练习题,即是根据中等生设计的,一般指教材后的习题;三是放缓坡度题,也就是根据差生的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将难度较大的课后习题分解成几个小题或给予具体提示。这样,既缓和了差生学物理难的状况,切实减轻了差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增强了他们求知的积极性。

2.3.4 辅导实行分类型、多形式的辅导。一方面侧重于完成现阶段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类辅导以不增加课时,不搞全班性补课为原则,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辅导。具体地说,对差生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辅导内容从最低点开始,提倡“三超”,即旧知超前铺垫,新知超前预授,差错超前抑制,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思考,完成学习任务,掌握学习方法,逐步形成自学能力;对中等生采用分组讨论、教师提示的方法,促使中等生相互取长补短,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对优生除给予较多的独立思考和个别点拨外,主要通过成立物理兴趣小组,组织参加各种物理竞赛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辅导内容主要是拓宽、加深,以可接受为原则,不受大纲约束。另一方面侧重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激发兴趣、爱好,培养其优良品德和创造才能。对中、差生主要让他们参加动眼、动口、动手操作物理实验,培养其观察、理解、表达、实验的能力;而优生主要培养其思维、想象、创造的能力。

2.3.5 考查即抓关键重补缺的过关考查。过关考查是根据物理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命题,实行分类考查。每份物理试卷都包括基本题、提高题和深化题三大类。基本题是面向全体学生设计的;提高题是供差生选做,中等生和优生必做的;深化题是供中等生选做,优生必做的。三类题的比例是基本题占85%,提高题占10%,深化题占5%。分类考查后,根据物理考查的不同结果,采用不同的矫正措施。对没有过关的学生,除通过补课、个别辅导、建立帮学小组等方法进行帮助外,还组织平行检测,对在平行检测中达标的学生给予肯定、鼓励,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确保各类学生都能达标。

2.3.6 评价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考卷、回答问题,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学习有困难、自卑感强的学生,要多给予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逐渐消除自卑;对成绩一般的学生,采用激励评价,既指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对成绩好、自信心强的学生,采用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更加努力拼搏。

在考查、评价的基础上,每学期集中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分析两到三次,并进行必要的层次调整。对进步明显的学生提高一个层次,对有退步的学生则提醒、鼓励、热情关心,帮助分析原因,树立信心。这样做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调整适应自身发展的教学起点,而且有利于学生看到自身的进步和不足,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热情。

3.实验的原则

3.1 主体性原则。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这个过程的主体是学生。教学过程是建立在学生的全部心理活动基础上的。实验中,从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承认差异,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启发他们自觉地学习,积极地思考,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增强他们学习的内驱力。

3.2 主导性原则。由于一个班级有几十名学生,他们不但存在差异,而且在不同时期存在差异的程度也不同,不同班级学生群体的差异也不尽一致。因此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并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区别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时期,及时灵活地调控自己的教学安排,使各类学生得到的帮助与他们的个别需要相适应。

3.3 保底性原则。这是保证实验能获得教学质量大面积丰收的根本。R・M・托马斯的“掌握学习原则”认为每个学生都应有均等的机会去达到学习目标,尽管每位学生达标的速度不同,但只要提供适当的条件,世界上任何能够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人都能掌握、学会。所谓保底,即最终必须保证学习后进的学生达到大纲、教材的基本要求,促使中等生向优等生靠近,允许成绩好的学生超大纲学习。

4.实验的体会

4.1 实验发挥了班级授课制的优点,摒弃了缺点,最大限度地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内在潜力,较好地处理了面向全体与照顾个别的矛盾,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有利于转化差生,培养优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4.2 实验突出了教师主导,强化了课内外的结合,真正把学生从“满堂灌”、“齐步走”、“题海战”中解放出来,减轻了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他们的全面素质。

4.3 实验重视了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和教学信息的反馈,引进了平等竞争的激励机制,使各类学生始终都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班级形成好的学习风气。

教改类论文:机械类特色专业建设中机械原理双语课程的教改实践

[摘 要]在建设机械类特色专业的大背景下,机械原理双语课程应适应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文章结合教学实际,就教材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手段和课程设计这四个方面,阐述了机械原理双语课程的改革措施及效果,并就机械原理双语课程教学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特色专业 机械原理 双语课程 教学改革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发展,人才培养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工程正全面展开,高等教育已逐步从数量满足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变,专业人才培养也由原来的“趋同”向“特色”转变。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是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专业水平和特色的重要措施。[1]国内许多高校都在把特色专业建设作为求生存、求发展、提升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教学改革内容。[2]作为机械类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程之一,机械原理课程对本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内部分高校已逐步开展机械原理双语教学,并就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等做了有益的探讨。[3-6]由于我国相当一部分高等院校的机械类专业具有特定的行业背景,所建设的机械类特色专业也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在此背景下开设的机械原理双语课程如何适应特色专业建设的要求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长江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10年获批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并于2012年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该专业的前身是江汉石油学院石油矿场机械专业,具有浓厚的石油行业背景。近年来,石油工业国际化合作越来越深入,为了促进学科发展, 办出专业特色,本专业就机械原理双语课程的教学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改革。

一、教材及教学内容选取

从学习英文专业术语和表达方法的角度出发,机械原理双语课程最好选用国外原版教材,目前较好的原版教材有《Design of Machinery》(Fifth Edition)、《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Mechanical Engineering Design》等。但上述教材的覆盖面太宽,知识体系庞杂,不但囊括了国内机械原理教材的所有知识点,而且包含人机工程学、引擎动力学等内容,大大超过了国内普通高校对机械原理的教学要求,不符合国内机械原理的教学实际。因此在本专业开设机械原理双语课程时,根据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选用了福州大学叶仲和等编写的《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作为教材,该教材主要教学内容与国内普遍使用的《机械原理》(西北工业大学)相近,部分章节顺序作了适当调整。该教材难易适中,学生在预习、复习时困难不大,同时其结构体系与西工大的机械原理接近,便于教师从汉语教学向双语教学过渡。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该教材在机构的组成原理、运动分析及机构综合方面的内容基本满足教学需要,但对机器动力学及机构现代分析和综合方法讲解不够深入,难以有效指导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工程问题;同时由于该教材面向通用机械专业,书中实例偏少且缺乏针对性,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将来面向石油行业就业的作用不大。为解决上述矛盾,我们在教学内容上做了适当调整,增加了国外原版教材《Design of Machinery》中第11章“Dynamic Force Analysis”的部分内容,并将该书中“Oil field pump”等与石油机械相关的实例引入课堂教学。此外我们还将教学与科研实际相结合,如以新研制的钻机用多级行星变速器为例说明行星传动的组成及设计要点,既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又丰富了教学内容,还突出了本课程的石油机械特色。

二、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我校机械原理双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机构学和机器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学会常用机构的分析和综合方法,具有进行机构系统运动方案设计的初步能力,同时通过读、听、写、说等方式,培养利用英语学习新知识和进行学术交流的基本能力。

为达到上述教学目的,在教学方法上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将以“教”为主转变成“教”与“学”并重,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又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在课堂上,我们注重给学生安排适当时间,让学生提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完成课堂作业等,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听说读写环节,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其次,注重将传统的板书教学与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我们充分利用本特色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资源,通过拍摄照片、视频和制作动画等方式,积累了大量机构原理和应用方面的多媒体素材,并适当配以英文说明,将静态的、抽象的机构模型转变为形象的、动态的机构实例,不但能够充分发扬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的优点,而且为将来到上述企业就业的同学预先提供了熟悉相关产品和设备的机会。同时,在授课过程中,将重要知识点和结论书写在黑板上,可弥补多媒体教学呈现较快、不利于学生思考、记笔记和听课不能同步的缺点。最后,在双语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我校开设双语课程的要求之一是课堂上英文比例不少于50%,但执行过程中我们发现,如果从第一节课起就严格执行此标准,不少学生会因不适应双语教学环境、英语听力不足等原因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我们采用由双语交叉渗透教学到完全渗透教学的方式,前15-20个学时课程中,英语比例逐步由30%上升到50%,易于理解的部分用英文讲解,重难点部分用汉语讲解,允许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时兼用英语和汉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适应英语授课的意识。在后50-55个学时的课程中,则进一步增大英语的比重,力争达到授课、讨论、练习和考试的全英语化,只对少数难以理解的内容适当用汉语引导。

三、考核手段改进

在机械原理课程双语教学中,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对检验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传统考核方式主要依据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进行,其中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考勤、课堂提问等)占20%,这种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但存在以下缺点:(1)考试题目以基本概念和公式为主,题型呆板,不能体现特色专业建设中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要求。(2)考试成绩所占比重太大,存在严重的“一卷定乾坤”现象。(3)考试内容单一,短时间内死记硬背也可应付,助长了部分学生的投机心理。因此,传统的以考试为主的考核手段,难以全面反映机械原理双语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利于双语教学的发展。

鉴于此,对机械原理双语课程的考核方法作了如下改进:(1)增加平时成绩在考核结果中的比重,相应降低考试成绩的比重,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了持续学习的动力,提高了课堂互动效果,消除了期末突击复习的种种弊端。(2)实行半开卷考试,增加应用型题目的比重。在半开卷考试中,学生可携带一页书写有与本课程相关内容的A4纸张进入考场。这样可减少大量机械背诵的负担,但一页纸所记载的信息量是有限的。学生要想取得好成绩,就必须认真理解课本内容,用心领会教师在课堂上加入的新知识,将重要知识点进行筛选、综合和整理,浓缩于一张A4纸上。整个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对知识进行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增加应用型题目的比重则进一步侧重于考核学生运用机构分析和综合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认真观察、思考,做到学以致用。(3)将机械原理实验成绩列入考核范围。在以往机械原理教学中,实验作为教学环节的一部分,但未纳入考核范围,致使少数学生敷衍应对。为此,我们将实验成绩以10%的权重纳入考核范畴,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压力和动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课程设计改革

机械原理双语理论课结束以后,学生将接受为期两周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训练。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和深化本课程的基本理论的方法,是培养学生初步具有机械运动方案设计和分析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工程设计,特别是机构创新设计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在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与创新能力是基本建设任务之一。为此提出如下改革方法:(1)课程设计题目围绕石油机械主线,彰显石油特色。我们拟定了“游梁式抽油机连杆机构的分析与综合”及“往复泵动力端传动机构设计和分析”这两大类题目,并根据实际设备给定不同的已知参数,做到了同班学生之间不重题,既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学习,又有效避免了抄袭现象。(2)鼓励学生自报题目,培养创新氛围。对于平时学习表现良好、有明确意愿参加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且已确定题目的学生,鼓励其以创新设计大赛题目进行课程设计。(3)鼓励学生采用英文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巩固双语教学效果。由于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中大篇幅的文字论述较少,以公式推导和结论性叙述较多,所以对学生而言,难度并不大,在2周的时间内能够完成。对于采用英文撰写报告的学生,适当拔高其报告成绩。这样可有效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巩固机械原理课程中相关英文专业术语和表达方法的热情。

五、教学效果

近年来我校机械原理双语课程的教学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从历年对学生发放的调查问卷来看,77.8%的学生表示完全接受全英文课件,92.6%的学生认可机械原理双语课程的教学安排,93.5%的学生认为本课程紧密联系实际,体现了石油特色。本课程的主讲教师在学生的评教中得分均在90分(优秀)以上,说明绝大部分学生对机械原理双语课程的改革持肯定态度。从近5年来我校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成果来看,“后置三角摆架式长冲程抽油机”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基于反馈原理的高楼缓降器”获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含油污水分离器”等20余项作品在省级竞赛中获奖,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一种双驴头前置式异相曲柄长冲程节能抽油机”等11项国家专利,30余篇,不但其中大部分成果涉及石油装备及设备,而且是学生在学习机械原理双语课程之后创作产生的,充分体现了机械原理双语课程在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特色专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六、结束语

通过机械原理双语课程的教学改革,我校总体上摸索出了一套适应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要求、培养既懂专业又通英语、在石油机械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的机械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教改方案。由于目前双语课程本身在国内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尚存在一定争议,所以给特色专业建设环境下的机械原理双语课程提出三点建议:(1)大力培养具有良好专业素质和外语素质的教师,尤其要加强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2)在教学中应始终将传授专业知识放在第一位,外语知识放在第二位,不可本末倒置。(3)无论何时都不应忽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