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7 10:01:30
序论:在您撰写特色农业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云南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政资金不足,农机投入资金短缺
云南省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财力弱,农民收入低,用于农机购置资金不足。2008年云南省农机化投入资金总额是16359921万元,其中中央农机购置补贴1006000万元,占61%,地方财政1292750万元,占79%;农民个人投入13619620万元占832%[5]。虽然购机补贴一直再增加,提高了农民购置农机具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农机生产企业的积极性,但用于农机购置的资金还是不足,以致农机数量少、装备差、分布较为分散,进一步造成农业生产率低。同时农机购置补贴范围有限,覆盖面积不广,各种机械所享受的补贴又不同,没有突出农机补贴多元化的特点。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机化的发展。
(二)农业机械装备发展不平衡,农机作业水平与农业产业发展不相适应
2008年末,云南省农机总动力201392万kW,联合收获机2537台,农用大中型拖拉机175087台,农用小型拖拉机295727台,机械动力充足。但是大中型拖拉机机引农具有19081部,小型拖拉机机引农具222962部[5],农用拖拉机与农机具配套比仅为1∶011。并且用于耕地、播种、收获等关键环节的配套机械结构不合理,装备结构单一,数量还严重不足。“十一五”期间,云南省机耕面积11495万hm2,占云南省实际总耕地面积的193%,占粮食播种面积的281%,机耕作业面积比“十五”末增长了2226%;机收面积l058万hm2,占总播种面积18%,占粮食播种面积的26%,机收作业面积比“十五”末增长13183%[5]。虽然全省部分农田作业过程已初步实现了机械化,但养殖业、渔业、畜牧业、林业、果业等产业的机械化作业水平很低,有些产业仍是空白。
(三)农机科研与推广相对薄弱,相互结合深度不高
由于云南省特殊的地理和区域特性,对农机装备有特殊要求。而云南的农机科研工作相对落后,研究经费严重不足、技术人才缺乏,农机研发与生产相对落后,缺乏适合于本地区的农机产品。多数农机具主要从外省购进,不能很好地适应我省的土壤和农艺要求,农机产品性能及质量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从而也影响了农民使用机械的积极性。目前,云南省农机科研推广工作同存在着一个全国的一样共性问题,科研与推广体制分割,合作关系比较薄弱。各级农机推广部门与科研机构隶属于不同的政府部门,在职能上长期分离,农机推广部门只负责成果的转化和推广,而农机科研机构只负责农机具的研发,造成了农机科技成果转化率和推广率双低。虽然云南省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中,形成了科、教、推一体化,将科研与推广放在同一条线上,取得较大成绩,但是从广度、深度上来讲,还远远不够。
二、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机械化的对策
(一)落实政策扶持,明确重点,创造农机化发展良好环境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发挥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上形成以国家财政资金扶持为导向,农民自主投入为主体,吸引社会资金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投入机制。引导农民购置先进、实用、安全、节能和环保的农业机械,真正解决农民买不起又急需农机具的客观问题。同时还要抓好农民购机后的农机购置补贴跟踪调查、技术培训、售后服务等工作。让农民购机后“养得起”、“有活干”、“能致富”,充分发挥出购机补贴政策的带动性作用。加快农业机械由农民被动应用向主动推广转变,促进农业机械总量持续增长。立足云南省粮食生产和优势特色产业的需求,优先发展高性能的农业机械装备。鼓励和引导农民使用高性能、多功能复式作业机械。推进以水稻为重点的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通过优先发展主要作物、主要作业环节和生产领域的农业机械,增加所需的农业机械装备,快速提升云南农业机械化水平。
(二)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化发展质量
坚持农业机械数量增长与结构优化并举的措施,以数量带动存量优化,促进农业机械装备的结构升级。根据云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以及土地规模小和山区较多的实际情况出发,在确保农业机械总量稳步增长的前提下,积极发展适应家庭经营需要的中小型农业机械,加大力度研发推广适应我省地形和土质的小型农业机械。
(三)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特色农业机械发展
充分考虑云南省人多地少、农村经济底子薄、文化和科学技术不发达、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等实际情况,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需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发展特色农业机械。统筹推进云南省坝区与山区、经济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突出重点区域和重点机型。坝区推广以大马力、高性能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为重点的农业机械;半山区着重推广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的耕种、收获机械;在山区重点推广以微型耕整机、排灌机械为主的小型农业机械。而粮食生产推广以机插秧、联合收割、烘干为重点的农业机械;养殖业中主要发展以饲料加工、奶业加工、粪便处理和微孔增氧设备为重点的农业机械;蔬菜、花卉等特色产业着重推广大棚移栽机、植保机具、滴灌和微灌等设施农业装备。同时,结合产业特点,选择不同类型的示范区,开展农业机械化推广试点,率先实现全程机械化,为全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探索推广应用经验。
(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农机服务总体水平
政府要加强高原特色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要紧紧围绕高原特色农业机械化建设和发展的要求,健全职能、完善手段,发挥各自作用,切实履行好管理、规划、协调、指导和服务等职能,努力提高农机部门的公共服务能力;并且要创新公共服务机制,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机社会化 服务组织,逐步形成形式多样、功能齐全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农机服务组织的多元化。农业机械推广服务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示范推广和普及应用;农机监理要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保障操作者的人身安全,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安全监管执法水平;农业机械教育培训部门要加强培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分层次、分阶段、多渠道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培养一大批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急需的新型农村农业机械专业人才队伍,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五)加快农机与农艺结合,推进农机科技的创新和进步
农机与农艺部门要积极的合作,统一目标,建立好农机与农艺协作的攻关机制,科学合理地确定农业生产技术路线,制定好农艺标准和农机作业规范,共同承担的相关科研课题项、联合攻关;还应建立一个好的交流平台,促进多学科学术的交流,促进农机农艺更好的结合和运用,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集成和装备配套水平。同时农机与农艺部门还应通力合作加快我省主要作物重点关键环节农业机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不断提升我省农机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
国家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示代农业 进1步增强农村发展活气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增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持,深刻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鼎力培养现代流通方式以及新型流通业态,发展农产品网上交易、连锁分销以及农民网店。继续施行“北粮南运”、“南菜北运”、“西果东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启动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示范区创立。
1、当前农业电子商务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最近几年来,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迅猛,逐步遭到企业界以及政府部门注重。作为我国立国之基的农业,要解脱传统的约束,立异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是明智之举。而在当前农业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阶段,咱们也看到了1些现实问题。
一、“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1些涉农网站只以及自己的上级网站“接头”,网站间缺少信息交流机制,网站内容复杂、雷同,农民难以从海量信息中查找真正有用的内容,各网站只是1个信息的传递平台,并未成为实质性的信息同享以及交易平台。
二、受众局限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二0一0年底,我国农村互联网用户破亿,但仅占中国农村人口的一五%.除了了部份青年农民,大部份农民仍未养成上网的习气,而即便是有上网习气的农民,也更多地将上网视之为文娱方式而非“致富之路”。
三、农业电子商务配套环节薄弱
商务部信息化司副司长聂林海曾经表示:“我国目前农产品的出产以及加工能力相对于比较后进,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也尚无完整树立,与国际农产品质量体系脱节。而且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的气力也比较薄弱,网站建设的高素质人材也不是良多。”另外,农产品的物流、配送机制不健全,涉农网站、平台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等也是制约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
针对于这些情况,有关专家建议由政府引导,处所调和,搭建笼盖全国规模的电子商务试点平台,提高涉农网站的笼盖面。同时,树立农业信息的资源数据库,打破涉农网站各自为政的局面,整合、同享相干信息,还要打造国家处所结合的专业同盟物流公司体系,匡助农业电子商务解决后顾之忧。
2、农业电子商务立异发展的几种方式
鼠标1点,新鲜生果就能送到家。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让人们感遭到糊口的便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还存在必定差距,应鼎力培育农业电子商务人材,加强农业电子商务基础技术设施建设,立异电子商务组织,进1步加强政府支撑。
一、立足区域经济发展,依托政府平台突破发展瓶颈
在阿里巴巴公司的电子商务利用平台交易额排名中,湖北省位列全国第8、中部地区第1,因而可知,电子商务的利用发展空间还很大。湖北省是农业大省,传统农业转型难题。二0一二年一二月由武汉市武汉农畜产品交易所搭建的湖北省农业淘宝网上线运营,为农户开拓了销售农产品的新渠道,让优质农产品有了更高的身价,价格公然透明。作为1种全国开创的信誉农业交易模式,上线两个月来,网上交易量直线爬升。据初步统计,平台上共卖出鸡蛋四亿多元。武汉市新洲区潘塘街道办的养殖户陈群宏刚说,这类方式“解决了鸡蛋积存,能够及时销出去。之前老是局限于本地区经销商,滞销的时候,蛋品积存上千件。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在网上找到全国性的买家”。
二、借助知名电商平台,打造农业电子商务品牌
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淘宝、一号店、京东商城、出色网、苏宁易购、铛铛等主流第3方电商平台都开拓了农业专栏,而且中粮、山东寿光、湖北周黑鸭等传统农业企业依托本身资源优势也开拓了专门的农产品购物平台,这预示着新型农业发展之路逐步铺开。
二0一三年一月八日,聚拢浙江省遂昌县原生态农产品、美食、竹炭、高山茶、游览产品等特点商品的淘宝网“特点中国—遂昌馆”正式上线。这也是淘宝网特点中国全国首家县级特点馆。“特点中国()”是淘宝网倾力打造的中国处所特点特产专业市场,从二0一0年开始就踊跃与各省市政府紧密合作,精选全国各地的名优土特产及名优企业,联手搭建以省级为单位的特点中国处所馆,共同推动土特产网上零售市场。在特点中国馆咱们可以购买湖北的武昌鱼、孝感麻糖、荆州鱼糕、武汉热干面等几10种品牌的土特产,也能够购买上线的湖南、新疆、浙江等全国几10个省分的特产。据统计,其中湖南馆上线短短四个月,点击率高达五八七万人次,三三个品牌农产品借助该网络平台实现了销售四00多万元的优良事迹。
三、依托现代科技,优化农业发展渠道
近3年来,农产品的交易额在各个平台均在延续上升。以淘宝网为例,二0一0年触及农产品的类目以干果山货、粮油米面、鲜花园艺为主,交易额为三七.三五 亿元;二0一一年增添了花卉蔬果、植物树木等类目后,同年交易额爬升到了一一三.六六亿元;二0一二年又增添了茶叶以及生鲜水产两大类目,交易额则到达了 一九八.六一亿元。
从具体类目来看,传统滋补养分品(包含蜂蜜/蜂产品、燕窝、灵芝、冬虫夏草等)、粮油米面/干货/调味品、茶叶是淘宝网二0一二年交易额最大的几个农产品类目,分别为六一.四一亿元、三四.五三亿元以及三四.一六亿元。而从增长趋势来看,生鲜类目(海鲜/水产品、新鲜生果等)是增长最快的类目,二0一二年同比增幅到达四二.0六%。这些统计数据可以引导农民种植,将农业种植从看天色转变成看数据、看信息,使农民做到提早豫备、心中有数,并认识到农业并不是单纯地跟风或者者逃避,而是现代科技与信息的结合,是渠道的优化。
四、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快农村电子商务人材培育
二0一三年一月一五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第三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态统计讲演》。截至二0一二年一二月底,我国网民范围到达五.六四亿,全年总计新增网民五0九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四二.一%,较二0一一年底晋升三.八%,维持低速增长。与之相比,手机网络各项指标增长速度全面超出传统网络,手机在微博用户及电子商务利用方面也呈现较快增长。这显示出网络的普及率发展迅速,特别是挪动商务这类新兴的网络方式,在农村也是如斯。但笔者认为目前的网络利用主要仍集中在社交、文娱、游戏等方面,在农业经济利用领域还需下鼎力气推动,对于于新生代农村人员更需着力宣扬培育。
一、云南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政资金不足,农机投入资金短缺
云南省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财力弱,农民收入低,用于农机购置资金不足。2008年云南省农机化投入资金总额是16359921万元,其中中央农机购置补贴1006000万元,占61%,地方财政1292750万元,占79%;农民个人投入13619620万元占832%[5]。虽然购机补贴一直再增加,提高了农民购置农机具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农机生产企业的积极性,但用于农机购置的资金还是不足,以致农机数量少、装备差、分布较为分散,进一步造成农业生产率低。同时农机购置补贴范围有限,覆盖面积不广,各种机械所享受的补贴又不同,没有突出农机补贴多元化的特点。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机化的发展。
(二)农业机械装备发展不平衡,农机作业水平与农业产业发展不相适应
2008年末,云南省农机总动力201392万kW,联合收获机2537台,农用大中型拖拉机175087台,农用小型拖拉机295727台,机械动力充足。但是大中型拖拉机机引农具有19081部,小型拖拉机机引农具222962部[5],农用拖拉机与农机具配套比仅为1∶011。并且用于耕地、播种、收获等关键环节的配套机械结构不合理,装备结构单一,数量还严重不足。“十一五”期间,云南省机耕面积11495万hm2,占云南省实际总耕地面积的193%,占粮食播种面积的281%,机耕作业面积比“十五”末增长了2226%;机收面积l058万hm2,占总播种面积18%,占粮食播种面积的26%,机收作业面积比“十五”末增长13183%[5]。虽然全省部分农田作业过程已初步实现了机械化,但养殖业、渔业、畜牧业、林业、果业等产业的机械化作业水平很低,有些产业仍是空白。
(三)农机科研与推广相对薄弱,相互结合深度不高
由于云南省特殊的地理和区域特性,对农机装备有特殊要求。而云南的农机科研工作相对落后,研究经费严重不足、技术人才缺乏,农机研发与生产相对落后,缺乏适合于本地区的农机产品。多数农机具主要从外省购进,不能很好地适应我省的土壤和农艺要求,农机产品性能及质量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从而也影响了农民使用机械的积极性。目前,云南省农机科研推广工作同存在着一个全国的一样共性问题,科研与推广体制分割,合作关系比较薄弱。各级农机推广部门与科研机构隶属于不同的政府部门,在职能上长期分离,农机推广部门只负责成果的转化和推广,而农机科研机构只负责农机具的研发,造成了农机科技成果转化率和推广率双低。虽然云南省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中,形成了科、教、推一体化,将科研与推广放在同一条线上,取得较大成绩,但是从广度、深度上来讲,还远远不够。
二、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机械化的对策
(一)落实政策扶持,明确重点,创造农机化发展良好环境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发挥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上形成以国家财政资金扶持为导向,农民自主投入为主体,吸引社会资金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投入机制。引导农民购置先进、实用、安全、节能和环保的农业机械,真正解决农民买不起又急需农机具的客观问题。同时还要抓好农民购机后的农机购置补贴跟踪调查、技术培训、售后服务等工作。让农民购机后“养得起”、“有活干”、“能致富”,充分发挥出购机补贴政策的带动性作用。加快农业机械由农民被动应用向主动推广转变,促进农业机械总量持续增长。立足云南省粮食生产和优势特色产业的需求,优先发展高性能的农业机械装备。鼓励和引导农民使用高性能、多功能复式作业机械。推进以水稻为重点的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通过优先发展主要作物、主要作业环节和生产领域的农业机械,增加所需的农业机械装备,快速提升云南农业机械化水平。
(二)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化发展质量
坚持农业机械数量增长与结构优化并举的措施,以数量带动存量优化,促进农业机械装备的结构升级。根据云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以及土地规模小和山区较多的实际情况出发,在确保农业机械总量稳步增长的前提下,积极发展适应家庭经营需要的中小型农业机械,加大力度研发推广适应我省地形和土质的小型农业机械。
(三)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特色农业机械发展
充分考虑云南省人多地少、农村经济底子薄、文化和科学技术不发达、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等实际情况,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需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发展特色农业机械。统筹推进云南省坝区与山区、经济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突出重点区域和重点机型。坝区推广以大马力、高性能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为重点的农业机械;半山区着重推广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的耕种、收获机械;在山区重点推广以微型耕整机、排灌机械为主的小型农业机械。而粮食生产推广以机插秧、联合收割、烘干为重点的农业机械;养殖业中主要发展以饲料加工、奶业加工、粪便处理和微孔增氧设备为重点的农业机械;蔬菜、花卉等特色产业着重推广大棚移栽机、植保机具、滴灌和微灌等设施农业装备。同时,结合产业特点,选择不同类型的示范区,开展农业机械化推广试点,率先实现全程机械化,为全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探索推广应用经验。
(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农机服务总体水平
政府要加强高原特色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要紧紧围绕高原特色农业机械化建设和发展的要求,健全职能、完善手段,发挥各自作用,切实履行好管理、规划、协调、指导和服务等职能,努力提高农机部门的公共服务能力;并且要创新公共服务机制,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机社会化 服务组织,逐步形成形式多样、功能齐全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农机服务组织的多元化。农业机械推广服务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示范推广和普及应用;农机监理要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保障操作者的人身安全,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安全监管执法水平;农业机械教育培训部门要加强培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分层次、分阶段、多渠道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培养一大批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急需的新型农村农业机械专业人才队伍,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五)加快农机与农艺结合,推进农机科技的创新和进步
农机与农艺部门要积极的合作,统一目标,建立好农机与农艺协作的攻关机制,科学合理地确定农业生产技术路线,制定好农艺标准和农机作业规范,共同承担的相关科研课题项、联合攻关;还应建立一个好的交流平台,促进多学科学术的交流,促进农机农艺更好的结合和运用,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集成和装备配套水平。同时农机与农艺部门还应通力合作加快我省主要作物重点关键环节农业机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不断提升我省农机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
1 濉溪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近年来,濉溪县委、县政府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障粮食安全的重大部署,以及省长抓“米袋子”、市长抓“菜篮子”的具体要求,发挥濉溪县农业资源优势,在狠抓粮食生产、建设规模化养殖小区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发展高效的特色农业产业,不断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益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保持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为建设美好乡村、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支持。目前,全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
1.1 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异彩纷呈 各镇依托资源优势和传统农业发展基础,注重培育新兴产业,引入工商资本,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特色产业基地,果树、花卉苗木、瓜菜、食用菌、中药材、红薯等特色种植基地不断涌现。据统计,全县特色种植面积1.12万hm2,其中,果树0.13万hm2、花卉苗木133.33hm2、瓜菜0.85万hm2、食用菌12.33hm2、中药材600hm2、红薯400hm2,黑糯玉米266.67hm2。种植规模33.33hm2以上的特色种植基地22个,0.26万hm2。
1.2 特色产品市场化崭露头角 各镇在发展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的同时,注重特色产品品牌化、市场化。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注册农产品“商标”,开展特色农产品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现已获特色农产品商标注册182个,已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26个。双堆集镇以淮北市浩强菇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建设工厂化珍稀食用菌产业园,以“浩强菇业+图形”商标、绿色食品标志统一生产销售,年产杏鲍菇1 350t,年产值1 620万元,利润560万元。四铺镇颜道口村组建濉溪县四铺颜道口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为西瓜注册了“隋园蜜”牌商标,并申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统一组织西瓜销售,辐射面积近333.33hm2,形成了以颜道口村为中心的产地销售市场。
1.3 特色农业产业经营农场化、产业化 特色农业产业经营主体(公司、合作社)以流转农民土地经营权为主要方式,逐步扩大经营规模,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营机制,集中资源、资金,使农业生产资料、技术和物资装备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并促进了农民增收。孙疃镇陈楼村农民陈印节发起组建黑糯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农民土地近133.33hm2,种植黑糯玉米,注册成立濉溪县金之田食品有限公司,订单收购、加工真空包装鲜食黑糯玉米,年加工能力达500万穗,销售额1 150万元。同时,农民种植黑糯玉米,667m2产值1 750元,纯收入1 200元以上。
2 存在问题
从对濉溪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可以看出,还存在着基地分散、规模较小,产品品牌不响、市场占有份额不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等急需解决的问题,特色产业发展有待提升档次和水平。
3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3.1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提高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转化能力为重点,突破产业瓶颈制约,强化产业升级整合,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区域带动能力,加速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生产力布局,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3.2 基本原则
3.2.1 坚持市场导向原则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导向性作用。立足省内、国内市场,积极开拓国外市场,瞄准市场现实需求,超前预测潜在需求,坚持扩量、提质、增效并举,确保主要农产品生产总量合理有序增长,全面提升特色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3.2.2 坚持比较优势原则 立足县域资源禀赋,综合考虑特色农业产业基础、市场条件及生态环境等因素,优先发展资源条件好、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农产品。促进生产要素在空间和产业上的优化配置,集聚形成具有规模优势的产业带、产业园。
3.2.3 坚持统筹协调原则 加速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兼顾带动发展相关产业,加快构建特色优势产业规模集群,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统筹产前、产中、产后全程协调性构建,强化生产、加工、流通的有效衔接,不断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和效益。
3.2.4 坚持科技引领原则 紧紧围绕做大做强做精特色农业产业目标,以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突破口,推进产业技术研发、示范、推广有机结合,构建产加销、农工贸各环节紧密衔接的现代特色农业技术支撑体系,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引领特色农业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2.5 坚持农民自主原则 坚持落实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保障农民市场主体地位。通过政策、资金引导、市场带动、信息服务等途径,调动农民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3 发展目标 经过5a(2013-2017年)的努力,全县特色农业产业基地每年新增1 333.33hm2,总规模达到2万hm2以上,基本实现最佳适宜区域全覆盖;对现有种植业基地加强综合管理,提高基地产能,提质增效。特色农业产业总产值达2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特色农业产业的收入达1 600元以上,占13.5%。
4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重点
根据濉溪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特点,今后发展的总体规划思路是建设路域经济带、提升特色产业园,发展一村一品,点状辐射带动,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全面发展。
4.1 建设路域经济带 一是泗永路粮瓜菜立体多熟制。铁佛镇、百善镇、四铺镇沿泗永路的行政村,发挥隋唐运河两岸土壤质地优势,推广小麦套种西瓜、蔬菜三熟、四熟种植模式,面积0.67万hm2,形成粮瓜菜路域经济带。二是泗许高速沿途栽植果树,一边10行,形成林果经济带,面积666.7hm2。
4.2 提升特色产业园 一是建设百善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对前营村、百善村设施蔬菜温室大棚进行改造,推广物联网技术,结合田间工程整治,实现美化、硬化、科学化,建设现代化、标准化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二是打造五铺农场生态循环农业园。以生猪养殖为基础、沼气站建设为促进、设施蔬菜、果园无害化生产为主要方式,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综合利用循环发展。三是双堆集镇食用菌产业园提升产能。以陈桥村杏鲍菇工厂化生产为基础,扩大种植规模,发展生态猪养殖,建设沼气发电站和有机生物肥厂,利用沼渣、沼液生产有机生物肥,发展绿色果菜生产,提升产能。
4.3 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 以现代特色农业产业面积大、生产经营良好的村为核心区域,扩大种植规模,快速形成一村一品,并整村推进,多村联合发展,逐步壮大成为一镇一业。如孙疃镇陈楼村黑糯玉米,百善镇龙桥村设施蔬菜,四铺镇颜道口西瓜,刘桥镇小城村中药材等,将建成各具特色的666.7hm2小麦良繁——黑糯玉米基地,666.7hm2设施蔬菜基地,666.7hm2西瓜基地,666.7hm2中药材基地。
4.4 以点带面,辐射发展 在现有的已具6.67hm2以上规模的特色产业种植基地,如濉溪镇蒙村果树,韩村村设施蔬菜,小湖孜村莲藕+泥鳅,刘桥镇关帝庙村、四铺镇新庄村花卉,五沟镇北湖南村苗木,百善镇张庄村红芋等等,示范推广成功的种植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并组织农民积极参与,共同发展,实行企业建基地,订单式产销,形成一户带多户,一场带全村,一村带一镇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格局。
5 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5.1 加强组织领导 各镇要把加快集聚提升特色农业产业作为“三农”工作的大事要事来抓,突出发挥规划目标的导向作用,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精心部署,强力推进。要按照县委、县政府总体规划,科学确定本镇的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园、示范基地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层层建立目标责任制,加强督查考核。要按照相关产业区域布局,研究解决产业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强村与村、镇与镇之间的区域协调,实现整体推进。县农林、发改、财政、科技、水利等有关部门要强化大局意识,加强协调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措施,积极做好引导、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形成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各镇要立足各自的镇情,从实现出发,认真制定各产业单项规划和实施方案。镇党委、政府要健全完善目标管理考核体系,调整充实考核内容,改进优化考核办法,认真考核,严格奖罚,促进工作落实。
5.2 加大资金投入 要积极筛选、论证、申报一批争取国家投资的项目,特别要抢抓县委、政府加大对果树、苗木花卉、瓜菜、中药材、红芋等特色农业产业专项扶持的政策机遇,加大争取力度。要用好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县财政每年都要安排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基金2 000万元,并纳入财政预算,且确保逐年增加。要管好用好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基金,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要加大信贷投入,积极探索建立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贷款担保基金,逐步形成政府扶持、市场运作、多方参与的特色农业产业开发投资机制。要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按照统一规划、集中使用、渠道不变的原则,把财政支农等项目资金,向特色农业产业聚集。
5.3 提升产业化水平 立足产业整体开发,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确定发展重点,加大对龙头企业基地建设、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品牌创建、市场开拓等支持力度,扶持壮大一批龙头企业集群,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大力引导、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加快发展,鼓励农民围绕产业链延伸开展多元化、多形式合作,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鼓励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农户签订产销合同,为农户提供种植技术、市场信息、生产资料、产品销售等全方位服务,推广“企业+基地+合作组织+农户”等发展模式,引导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5.4 强化科技支撑 引导、鼓励县、镇干部、科技人员到基层从事科技承包或创办、领办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实体,并对其在政治、生活、工作等方面给予关心,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要高度重视对各产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在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员作用的同时,加强与县内外企业的联系与合作,邀请相关技术人员到我县传经送宝,进行技术指导,破解发展难题,开展人员培训,研发特色产品,借助外力提高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5.5 落实惠农政策 要全面落实扶持龙头企业、经合组织、家庭农场发展的用水、用电、用地、税费等优惠政策,认真落实良种、种苗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取消不合理的有关收费项目,严禁向龙头企业、经合组织、家庭农场等农业产业化组织收取其它费用。
5.6 深化农村改革 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农民以出租、转让、入股等方式流转土地经营权,建立镇土地经营权流转调控中心,加快土地流转步伐,促使特色农业规模化经营。严格遵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程序,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及时有效地解决林改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围绕行政管理、农业执法、技术支撑,健全基层农技服务体系,理顺关系,强化职能,提高服务水平。
5.7 优化发展环境 各镇、各部门要切实改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简化办事程序,削减审批事项,提高工作效率,全力为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搞好服务。宣传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大造舆论,积极推介我县特色农业产业优势资源和优势产品,形成全社会支持特色农业产业发 展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合力。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产业聚集区水、电、路、通讯和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等配套设施建设。要抓好退耕还林等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加强农村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要用工业化的思惟抓农业,依托科技来晋升农业,依托农业机械化来进行范围经营,依托农业龙头企业来组织高效农业。中国特点农业现代化道路,也就是咱们所说的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道路,可以概括为: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添农民收入、增进可延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出产率、资源产出率以及产品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以及设备为支持,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施展市场机制以及政府调控的作用,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供销融为1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以及多功能的产业体系。这是在总结国内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经验、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示状以及基本国情、概括许多专家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患上出的结论。
这样理解中国特点农业现代化道路,有下列几点缘由:第1,目前我国农业出产力水平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第2,现代农业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民从事农业的主要目的是为市场提供商品,实现利润最大化。我国农户的经营范围普遍较小,农产品商品率以及农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因而迫切需要加强市场机制以及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第3,以产业化方式经营农业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首要特征。第4,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至多的发展中国家,食粮安全瓜葛重大,解决好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
长时间以来,我国泛博农村存在自然前提以及资源天赋的缺点,农业出产经营粗放,加之城市歪斜的2元经济结构致使工业抽吸农业、城市吸吮农村,国家对于农业投入不足,宏观调控体系不健全,农业科技含量低,技术设备水平差,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低,农业劳动出产率低,仅至关于国内第2产业劳动出产率的l/八以及第3产业的一/四摆布,农村生态环境不佳。农产品供给处于紧平衡状况,农民踊跃性遭到影响。尤其是最近几年来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二00六年,我国耕地有效的灌溉面积为八.四八亿亩,仅占总面积的四六.四一%,每一年自然灾难损失的食粮就超过七00亿斤。农业基础薄弱,影响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一、建设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优化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本专业将围绕我国及四川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人才需求形势,对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改革与建设。基于水资源循环利用、低碳经济等新兴产业的社会需求,针对农村病险水库整治、水工建筑物安全检测、农业污水灌溉、农村水安全健康风险评估及整治等问题大力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并形成鲜明的特色。
1.以科研及教改项目为抓手,积极推进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以09年省教育厅已批准立项的科研项目《四川盆地西缘典型区农村饮水水质健康风险评估》以及教改项目《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为抓手,通过改革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构建更加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体系。继续推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加大网上教学资源建设力度。
2.以培养质量为着力点,进一步强化实验、实践、课程设计及野外教学实习。①实验教学方面:实验类型:专业基础———专业课———核心课程———综合设计。由单纯技能培养,转化为系统综合的能力培养,增强学生对各学科内在有机联系的认识,避免实验内容的重复。教学途径:必修实验-选修实验-开放实验-探索实验。通过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校大学生兴趣培养计划项目的实施,营造工程意识、科学精神的培养氛围,加强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辅助方法:模拟演示—电子教案—课件—微机数据处理。把各核心课程及实验形象而直观地介绍给学生。②野外教学实习方面:校区周边地区及岷江流域水电能资源十分丰富,蕴含着丰富的农业水利教学资源,地缘优势特别突出。根据西部大开发、四川省农业水利工程现状、新农村建设及灾后重建等的社会需求导向的新特点及发展态势,从实习内容、实习方式、实习时间等方面努力探索,改善实践效果,大力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3.以学校“双支计划”和百名博士招聘为平台,加大师资培养及引进力度。以学校“双支”计划为平台,大力加强师资培养,加强对外合作;加强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派遣校内专任教师到相关产业领域学习交流,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引进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与聘用具有实践经验的校外兼职教师相结合,以此作为现有专职教师队伍的补充。
4.以教学管理的改革和创新为突破口,强化并加强专业教学的标准化管。建立健全严格、科学的教学管理体系与管理制度,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本着规范教学管理,依据教学管理的规律,着重加强教学管理队伍结构的优化。规范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教学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以水利与建筑工程系的自身建设为重点,切实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强调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和具体教学实施者的作用。
二、建设进展
1.人才培养。以学校本科生导师制为依托,从大三上学期开始,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毕业论文题目,切实做到因材施教。继续保持和完善现有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探索定单式培养、开放式办学模式;聘请国内、外高级专家学者、企业高层主管和实习基地技术人员作毕业生实习和就业的指导教师,增强学生与社会的和生产一线接触的机会;对具备良好科研潜质的优秀学生,进行科研专项辅导,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发表科研论文,确保免推或考取“985”或“211”高校的研究生。
2.专业师资队伍、课程、教材建设。已引进人才4人;构建专业负责人———专业方向负责人———学术骨干有机结合的金字塔形专业梯 队;增强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鼓励教师攻读学位和外出进修,加强科研课题和教学课题的申报工作。
3.大力推进科学研究与国际交流。突出优势,体现特色。积极组织申报省部级以上纵向课题,力争国家课题,同时进一步加强与相关企业及水利部门的横向合作力度。
4.教学设施建设。再建校外实习基地、就业基地2个。通过与企业联合等方式建立高水平的实践与创新平台,与生产实际实现无缝对接。
5.教学改革。①在课程设置上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实际需要,调整课程设置的针对性,突出综合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②在教学内容上,构建科学、合理、特色鲜明的课程教育体系。③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上,增设设计型和综合型的实验内容,推动研究性教学。④在实践教学方面,构建校地研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⑤在教育质量评价方面,进一步完善“技能达标”的“循环教练考”的教学与考核模式,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和监督机制。
本文对中国的国情和资源禀赋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在建设特色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作者认为像中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基础薄弱的国家建设特色农业现代化,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只有靠我们自己探索和试验。由于我国大量的人口沉积在农业领域,造成农业就业比重过高,农户土地经营规模过小,农业劳动生产率过低等难题,要解决这些难题并非易事,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长的过程。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分地区、分阶段、分层次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及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七大发展战略和四大技术路线。为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技术路线
一个国家所走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是由其历史背景和资源条件的客观性所决定的。同样,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应选择什么道路,必须考虑中国的国情,它既要遵循世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把握时代特征和国情、资源禀赋,选择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和技术路线,这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一、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快速发展,农业经济增长的速度不断提高,科学技术不断得到应用,农业经营理念不断创新,农业发展趋势看好。但是,从整体水平上看,中国农业发展的科技水平还不高,经营效率还较低,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农业的低水平生产力现状。
(一)在建设特色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农业资源短缺,人多地少矛盾突出,严重制约农业经济发展
土地资源的充裕与稀缺和人均耕地的多寡是决定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实现难易程度的关键。据国家统计局提供数据,1996年我国耕地总面积是1.301亿公顷,到2006年底已降为1.218公顷。而在土地资源锐减的同时,我国人口增长却很快,尤其是农村人口增长很快。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农村劳动力每年增加600多万人,加上近年来工业化、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今后即使采取各种措施保持耕地面积不再下降,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仍会呈现减少的趋势。在耕地资源短缺,人地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将严重制约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也影响农业现代化的顺利实现。
2、一家一户的家庭经营,使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严重影响农村经济发展
首先,一家一户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经济力量单薄,难以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信息,对市场价格的不敏感挫伤了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使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十分缓慢。其次,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也难以使农业生产结构得以调整。由于地块细碎、分散经营,农民信息渠道不畅,使许多农户增收艰难。第三,一家一户的家庭经营对农业生产难以进行科学经营管理,会造成农业固定资产的重复购置和低效率使用,从而加大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并严重阻碍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
3、农户收入少、积累能力低,影响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进程
从世界农业现代化进程来看,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有赖于农民自己提供的资本积累。对于广大农民来说,积累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收入多少,而中国农户固定资产微薄,积累极为有限,加上近些年来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并不太高,农用生产资料和物价水平居高不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又重新拉大。据牛若峰(2001年)等人的研究,如果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则城乡居民收入(不考虑物价因素)之比,1978年为2.56:1,1982年为1.82:1,1994年最高为2.86:1,1999年又回到改革初期的水平,为2.65:1。根据我们的测算,2008年为3.38:1。由于我国农民收入不高,指望农户拿出很多钱进行投资,来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不切实际的。
4、大量剩余劳动力存在影响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从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经验来看,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高低与农业部门承受的人口压力大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传统农业要过渡到现代农业的必要条件,是农业劳动力比重的下降和农村人口压力的缓解。虽然改革三十年来,我国已有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部门,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到2006年我国已转移农村劳动力2.1亿人左右,2006年末,农村劳动力总量53100万人,除去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13181万人,全国农业从业人员34874万人,还剩下5045万人,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趋势严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农业普查公报,2006年末,全国农业从业人员34874万人中,41-50岁占23.1%,51岁以上占32.5%,40岁以上占到全部人数的一半以上,而这部分由于年龄较大,转移非常困难。
5、农业科技进步难以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情况看,尽管在杂交水稻、转基因抗虫棉、抗禽流感疫苗等领域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对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从整体来讲,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据农业部科教司提供的数据,2007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48%,比发达国家低20--30个百分点。而农业科研财政投入占农业gdp比重仅为0.49%,低于1%的国际平均水平,不仅导致农业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明显降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薄弱,又产生了原始性科技创新成果少、突破性重大科技成果缺乏以及科技成果储备的明显不足等问题。
(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是一个渐进过程
农业现代化是从传统农业逐步转向现代农业的过程,它是动态的,不断地采用现代农业科技和先进生产要素的过程。像我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基础薄弱的国家建设特色农业现代化,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只有靠我们自己探索和试验,加上我国大量的人口沉积在农业领域,造成农业就业比重过高,农户土地经营规模过小,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等制约难题,要解决这些难题都需要较长的时间。
1.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需要较长的过程
众所周知,在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就意味着从根本改变农民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局面,逐步把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根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提供数据,2007年全国农业劳动人数占社会就业人员总数的比例在40.8%,要达到建国100年以后降到20%以下,每年至少需要减少0.4--0.5个百分点,也并非易事,需要付出很长时间的努力。
2.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需要较长的过程
按照世界银行的测算,中国1994--1996年平均每个农业就业者创造的农业增加值为193美元(按1987年美元计算),美国约为中国的103倍,日本是中国的86倍。1979-1981年3年平均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中国为161美元(按1995年汇率计算),排在有数据的86个国家的第83位,属最低国家之列;1996--1998年在有数据的115个国家中,中国为307美元(按1995年汇率计算),排在第95位。2001年,农业劳动力人均生产谷物783公斤,仅为美国的7%、英国的20%、日本的18%;农业劳动力人均生产肉类126公斤,仅为美国的10%、英国的19%、日本的12%。
由此可见,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甚至更低。尽管我国的土地生产率已经不低,主要农产品单产超过世界的平均水平,但劳动生产率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因此,提高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并非易事,需要较长的过程。
3、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需要较长的时间
改革开放后,虽然三十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但国民经济分配重工轻农、重城轻乡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据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张忠法等人(2004年)的研究,1953--1978年的25年间,中央政府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差获得收入总额达7000--8000亿元。改革以后,中国城乡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在扩大:一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从1978年的2.57:1扩大到2008年的3.38:1。二是城乡社会保障差距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已基本实现全面覆盖,2002年全国农村养老覆盖率仅为2.3%,大多数农村地区没有实现养老保险。三是城乡基础设施差距扩大,大多数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滞后于城市。据农业部统计,2004年全国仍有46%的村不通自来水,4%的村不通汽车,7%的村不通电话,相当多的农村没有卫生厕所,没有粪便无害化和污水处理设施。要改变这种不合理的城乡关系,逐步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和较长的过程。
4、提高农民整体素质需要较长过程
据《中国农业年鉴》的统计,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8年,大专以上程度仅占1.06%,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仅占12.62%,初中文化程度占52.22%,小学文化程度占27.23%,文盲半文盲占6.87%。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左右,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者培训的仅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只有0.13%。美国农民高中毕业的比例在20世纪70年代就达到了37%,大学毕业的比例达到5.3%。由此可见,我国农民整体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培训新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需要较长的过程。
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必须分地区、分阶段、分层次推进
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对传统农业改造的程度不同,农业现代化不可能同步实现,只能分地区、分阶段、分层次推进建设。
1.分地区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建设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地貌、资源、气候和生产资源差异很大,农业生产显示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形成了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不同发展水平的经济地带。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思路应该以发展区域农业经济为突破口,围绕农业部制订(2008—2015年)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构建我国现代农业的区域平台,按照“重点突出、梯度递进”的原则,重点抓好东部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的现代农业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中西部地区的现代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农业的比较优势,基本形成合理的农业区域布局和产业分工,提高我国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
2.分阶段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建设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其内涵随着技术、经济和社会的进步而变化,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现代化只有阶段性目标,而没有终极目标,即在不同时期应当有不同的阶段目标,不同阶段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征。经过近60年的努力,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发达省份已经基本实现了小康,这些省份的乡镇企业发展带动了农业的发展,农产品商品率、农村城镇化水平和就业水平都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它们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优越条件。而对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从建设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条件来看,有些处于起步阶段,有些还没有进入起步阶段,无论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农业技术水平和农民收入都与东部地区有不小的差距。因此,东部地区要利用有利条件,可以考虑选择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内容安排上,可以考虑同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有机结合,适时发展适度农业规模经营,进一步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和农村社会化服务水平,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为基本实现特色农业现代化创造积极条件。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在建设内容安排上,应重点放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适用农业技术,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切实提高林牧渔业的产值比重,发展乡镇企业,提高农村工业化水平,加强与东部地区联合与协作,组织劳动力跨地区流动与转移,对特别贫困地区农业发展应给予重点扶持。不断改善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装备条件和生态环境,为推进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创造积极条件。
3.分层次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
在我国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地区会形成不同层次的农业发展水平,表现为不同的农业生产力水平、等级、规模等的差异,从现代化进程水平分析,存在着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层次等;从区位上划分,存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农业;从劳动工具使用上,也存在不同的层次,有畜力农业、半机械化农业、机械化农业等;从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划分,存在家庭经营、合作形式、国有农场、公司制农业、外资农业等不同生产组织形式,反应不同的农业生产层次,这就是农业发展的层次性。从区域的差异性出发,根据各地不同的农业发展层次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投入,要求不同的农业发展政策与之相适应。应根据各地不同农业发展的层次,建立一个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目标明确、手段适应的农业生产经营系统,对此系统加以调控与管理,通过优化配置其资源与投入要素的组合,实现各个层次的经济均能最大化生产和更快增长。从而指导各地在推进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既要不失时机地促进层次提高,又要避免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盲目跨越层次发展,导致不应有的资源浪费与损失。
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战略和技术路线
(一)实施战略
1.实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的战略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产品供给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首要目标和重要任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从根本上来说要靠提高国内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此,一方面要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工作,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推进科技进步为重点,着力提高农作物单产水平,始终不懈地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政策,把支农和惠农政策完全落实到农民身上,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同时,建立农业科技带动农民增收的机制,通过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使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努力实现四个增收:一是加强农作物和粮食作物重大增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实现增产增收。二是加强农业节本增效技术研发和推广,实现节本增收。三是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和推广,实现增殖增收。四是加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保护技术研发和推广,实现持续增收。
2.实施农村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战略
1978年开始的农村改革,使农村二、三产业迅速崛起,不仅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较多的启动资金和广阔的农产品消费市场,而且还吸纳了农村大量劳动力,使农村劳动力得到转移。这个事实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只有农村自身的工业化,才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资金不足的根本出路。因此,逐步实现城乡统筹,使农村工业化必须与城市化结合进行,尽快拆除实际存在的城乡壁垒,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努力形成城乡发展、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一体化新格局,实现城乡经济社会良性互动。要让乡镇企业逐步向工业园区集中,让务工经商的离农的农业人口既离土又离乡,引导土地合理流转相对集中,实行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的产业化、专业化和社会化。使农业现代化跟上工业化、城市化的步伐,最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3.实施以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
借用工业的理念来发展现代农业:一是借鉴工业注重科技创新的理念,发挥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的带动作用,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引进新技术、新设施、新品种、新材料,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改造。二是借鉴工业资本运作的理念,拓宽农业的投融资渠道。三是借鉴工业重视组织形式的理念,培育现代农业的市场主体。加快现代农业的建设,要特别注重推进农村组织形式创新,要特别注重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市场中介组织、家庭农场等市场主体。四是借鉴工业注重产品营销的理念。运用工业中的现代营销策略,多方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积极采用会展促销、销售、物流配送、连锁经营、期货交易等现代营销手段和流通方式,使农产品尽快走出买方市场的困境,让我国农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多的利益。
4.实施农业产业化与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同步推进战略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就是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过程。农业产业化促进了农业专业化和规模经营的发展,反过来农业专业化和规模经营又促进了农业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应用,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体系,既要加强龙头企业的建设,又要大力发展各种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户与市场的对接能力。在发展农民合作组织的同时,培育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等,使产业服务体系全面化、多元化,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合作经济体系。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产业化起带动作用,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基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又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平台和有效的发展模式,两者相互作用,相互推进。
5.实施从生产到消费的产业链发展战略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延长产业链,对生产、销售、消费等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连接和整合,拓展主要环节的覆盖面,在每个主要环节追加资金和投入,吸纳农业劳动力就业,增加每一个环节的附加值。农业的产业链条的延长和发展,一方面在农产品通过加工、销售环节不断增值的同时,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诸环节结成利益共同体,让农民通过产业化链上的各个环节多层次获利,不但增加了农户的积累能力,又增强了农户参与大市场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农业产业链条的拓展,促进了主导产业的发展,拓宽了农民的就业领域,增加了农民的致富门路。
6.实施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并重的战略
发展现代农业须加快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但归根到底是要依靠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注重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同时,还要更加注重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培养,造就现代化的农业经营主体。在这方面,要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农业的目标和任务,以满足农民需求,让农民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贴近农民、方便农民”为原则,以先进的理念教育农民,以丰富的内容培训农民,以生动的教学形式吸引农民,以便捷的手段服务农民,大规模培养创业农民和新型农民,为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现代农民。
7.实施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切忌急功近利和形式主义行为,要警惕某些发达国家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对先进技术的不合理利用,从而导致了农业发展的缓慢甚至停滞,如过量使用石油产品、化肥、农药等造成环境破坏、粮食减产等。有了前车之鉴,我国要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生态农作制的宝贵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发达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吸取某些国家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失败的教训,使我国传统的生态农作制与现代生产要素相结合,并赋予其新的内涵,走出有中国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技术路线
1.实施稳定小农、发展大农并举的技术路线
在现阶段,我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经营模式,适宜走的是一条将两种农业经营模式并举的新路。一方面,在坚持土地的集体所有即家庭联产承包的前提下,稳定发展以小农家庭经营为基础,走内涵式的小农集约经营的道路。即在小农家庭经营的前提下,通过增加生物技术(主要是良种良法)、农业设施(设施农业和农田水利设施)、物质和资金投入,引导小农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在集约化种养殖、高效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领域发展合作化经营,生产一些高附加值农产品,以达到尽可能扩大农业内部劳动力吸纳率,提高农民收入的目的。另一方面,在坚持土地的集体所有前提下实行多种形式土地流转,实行有偿转让土地,选择国有集体农场、龙头企业、种养殖专业大户;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大农经济,走内涵式的大农集约经营的道路。在规模经营的前提下,通过增加物质和高新技术的投入,提高农业高新技术的支撑,降低劳动投入的比重,在高效种养业、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域发展产业化、规模化经营,采用技术含量高,资金投入适度,产品附加值高,经济效益显著的经营项目,以达到以较少的投入,获取较高收入的目的。把加快对我国传统农业改造,促进农业转型升级,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作为发展我国大农经济的主攻方向。其重点是要加快“三大转型”:即向种养殖业与加工销售农业一体化相结合的转型,向种养殖业与观光休闲农业的功能拓展相结合的转型,向种养殖业与循环生态经济相结合的转型,实现四大升级:一是农业发展理念上由传统农业的产中领域向现代农业的产前、产后、产后的产业链延伸升级,发展方式上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升级,发展策略上由传统的农产品价格竞争向以质取胜的差别化品牌战略升级,发展主体上由传统农民向新型、经营型的现代农民升级。
2.实施以节省土地资源,实现土地替代为主,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并重的技术路线
由于我国是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国家,所以,应更多地采用土地节约型技术,如推广设施农业栽培技术、间套种技术、复种以及立体种养等集约用地技术。从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三大区域来看,东部地区对采用土地节约型技术更显得紧迫和重要。强调土地节约型技术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劳动节约型技术,以机械化、电气化为标志的劳动节约型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它与先进的节地技术相辅相成。如提高耕地复种指数是一项重要的节地型技术措施,但复种指数提高后将是农民的劳动强度加大,劳动季节性不足的矛盾更为凸显,如没有适宜的机械技术相配合也是难以为继的。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情况上看,目前尚不具备大规模推进节地型机械技术的条件,应选择一些经济条件和规模较好的沿海地区和东北粮食主产区率先推行农业机械技术,根据条件的成熟再向其他地区逐步转移。因此,在技术选择取向上,我国应坚持节地型技术和节劳型技术相结合,以节约土地型技术为主的技术路线。以土地替代和劳动替代相结合,在近期要在以土地替代和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的前提下,实行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并重的策略。
3.实施开发人力资源的高就业、低成本的技术路线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必须推行高就业和低成本的技术路线,实现高就业要靠两条:一是拓展农业集约经营领域和范围,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一方面,要积极开拓农业产前、产后的服务领域,适当分流生产过程中过量投入的劳动力,另一方面是实行劳动集约和技术集约相结合,利用现有的农业资源和劳动力,发展高附加值种养产业和优势农产品生产,如优质水果、蔬菜、花卉、畜牧水产养殖、食用菌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尽量高的附加值,有利于实现农民增收;二是充分利用我国各地气候、土壤和自然资源千差万别,农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的优势,应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三是加强农村综合开’发,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与非农产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另外,农村的休闲观光产业也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应针对不同市场需求,做好规划,大力发展。
实现低成本发展农业路径,具体办法有:政府投资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提供其它公共物品;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推广主要由政府组织和提供,让农民免费或低偿采用农业科研成果和技术服务;对农民种粮购买农用生产资料如良种、农机具购置、化肥、农药给予直接补贴,并控制这些投入品的价格;对农民转产、退耕还草、还林、还湖实行扶持政策,给予受损补贴或支持性补助。
高就业、低成本路线的关键在于开发人力资本。下功夫开发人力资本。这也是中国实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培养大量新型农民。要通过多种渠道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培植农村科技示范大户和种养殖专业大户的计划,并结合农民培训工程的实施,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使他们的素质由体力型向智能型转变,使大户的队伍更加壮大,形成“培训大户、大户带动农民”的运作模式,通过大户在农村地区发挥更大的带动作用。
4.实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技术路线
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就是使高新技术向传统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领域迅速地渗透和扩散,使高新技术不断地渗透到传统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关联环节,从而造成农业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农业科技产业不断出现,农业关联产业不断扩大,形成和构建一个全新的现代农业产业链系统。
我们认为,在推进高新技术与我国农业经济结合进程中,我们要努力发扬我国的生态农作制、再生能源、有机肥料等传统农业的精华。以家庭经营为基础,逐步建立“一业为主、多业互促、多级利用、良性循环”的生态经营模式;使有机肥料与新型肥料加工、沼气能结合起来,形成新型的农业能源体系;逐步使新材料用之于农业机械设备,形成小巧灵活多功能的农业机械化模式;并逐步使所有这些方面同生物工程以及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相结合。可以设想,我国农业的生态经营模式,如果进一步的同遗传工程、良种工程和酶工程等生物技术相结合,与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工程设施相结合,在管理上同信息技术相结合,在体制上同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高新技术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将不可估量。因此,“生态农作制+生物工程(良种技术和转基因技术)+农业工程(设施种养殖技术+农业机械化)+信息技术(因特网+农业专家系统)+农业产业化经营”将成为我国未来农业技术改造的模式。
摘要: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特色农业在地方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竞争优势日益明显。河南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其战略地位决定作为河南主要粮食产区之一的许昌,应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机遇,加快特色农业发展。本文对许昌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应对等方面展开探讨。
关键词:
许昌;特色农业;竞争力
河南省农业生产历史悠久,被国务院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而许昌作为河南省主要粮食产区之一,地处暖温带季风区,以平原为主,可耕地面积丰富,拥有优越的自然资源和条件,应借助中原经济区建设机遇,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特色农业发展,取得区域竞争优势。
1许昌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许昌依托产业园区建设,由政府统一规划协调指挥,创新运作模式,采取“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运作方式,大力开发特色农产品,稳步推进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目前,许昌特色农业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特色农产品种类显著增加,种植规模和产量也呈上升趋势。如鄢陵花卉苗木、河街腐竹、禹州中药材、襄城蔬菜、长葛畜禽肉等。(2)扶持并打造出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近年来,在“谁有能力谁牵头,谁牵头就扶持谁“的政策推动下,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快速成长了起来,从事特色农产品加工、销售等,延长了产业链条,促进了特色农产品的流通与增值。比如:粮油食品加工以山花粮油集团、湖雪面粉公司为龙头,中药材产业以禹州中药材市场为龙头,花卉产业以鄢陵北方花卉集团为龙头,畜牧产业以长葛众品食业公司为龙头。(3)规划并建立了一批特色农产品种养殖基地。比如鄢陵县把种植花卉园艺业作为支柱产业,发展特色花卉系列,构建了集科研、生产、销售、观光为一体的花卉基地;长葛则以众品食业公司为龙头,带动建立了畜牧禽类养殖基地;许昌县则依托以河街为中心的腐竹工业园和以蒋官池镇为中心的食品加工业园,带动形成了以小麦、大豆为主的种植基地。这些种养殖基地的建设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4)培育了一批有较高知名度的特色农业品牌。经过近几年对特色农业的大力发展,许昌已初步培育出了一批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业品牌,如鄢陵苗木基地是全国北方市场最大苗木交易基地;许昌县河街乡腐竹已占领全国60%以上的市场份额,闻名全国;长葛众品食业公司生产的类鲜肉及加工品已对全国知名的双汇集团生产的肉类产品形成了巨大的挑战,成为知名品牌。(5)开发了一些新兴特色农业类型,如鄢陵花木博览园,每年举行盛大的花木博览会,集旅游、观光、交易为一体,带动了花木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收益的多元化增值。
2许昌特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许昌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通过近年来的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其进一步做大做强。
2.1农户生产较分散,经营管理水平不高
目前许昌在发展特色农业的过程中农户生产分散,生产规模小,难以实行标准化生产,生产过程缺乏有效的质量监控,流通机制也难以有序进行,散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规模化生产与批量化销售存在一定难度,致使特色农业的发展仍处在粗放管理层面,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例如,河街腐竹原料大豆的生产多以家庭农户为单位,单家独户自行决策生产,没有统一的生产标准与技术标准,管理方式上多属于粗放管理,重量而不重质,最终也必然因为原料的低品质致使腐竹加工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没有精细化的统一标准,也难以生产出科技含量高、质量稳定、高品质的精品腐竹。
2.2产业化水平不高,规模效益不突出
目前许昌特色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农户生产呈现出很强的分散性,加工和营销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规模小,经济实力薄弱,技术水平不高,普遍存在着“低、小、弱、散”的问题,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业产业化开发过程,需要农业本身、其周围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就是农业产业链条的纵向与横向发展。从纵向上看,特色农业产业链一般包括“研发—培育—推广—生产—加工—流通—销售—消费”等诸多环节,而许昌特色农业产业链目前仍比较短,研发、培育、推广、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都还比较薄弱,消费环节消费者参与体验度较低。从横向上看,许昌特色农业产业链条也比较单一,缺少关联、辅助产业,尤其是农业信息化服务产业发展滞后。正是因为许昌特色农业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不高,导致规模化效益不显著。
2.3品牌营销力度不高,品牌发展缓慢
特色农业的发展依赖资源比较优势基础,但这种由比较优势带来的竞争力是浅层次的、短暂的,只有将比较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后,靠品牌带来的竞争力才是深层次的、持久的。目前许昌特色农业的发展仍停留在比较优势的开发层面,对品牌内涵的挖掘与营销力度欠缺。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品牌的建设与打造,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打造原产地品牌或区域品牌,利用区域品牌的光环效应来带动整个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品牌发展。另一方面是鼓励龙头企业的发展,注重企业品牌的打造。目前,由于龙头企业实力不强,许昌从事特色农产品开发的企业还没有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品牌;另一方面,对许昌传统特色农产品的产地品牌或区域品牌开发和保护力度不够,在原产地品牌的建设过程中,许昌特色农业品牌建设与营销意识不强,没有充分挖掘特色农产品的区域品牌内涵,没能把区域独特的土质、气候、地形、人文历史、风俗习惯等因素与产品品质和品牌文化关联起来,忽视打造品牌的独特性与文化内涵;在品牌的推广方面,除了鄢陵花木、禹州百年粉坊的推广外,其他特色农产品的品牌推广力度不足。
2.4配套设施与服务不健全,生产经营风险偏高
在特色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配套设施和服务是制约其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健全程度直接影响着特色农业生产经营的风险程度。目前许昌在配套设施与服务方面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1)在基础水利灌溉设施方面,由于许昌是一个相对缺水的城市,降雨季节分配不均,对农业发展影响较大,需建立健全水利灌溉设施,但目前仍有许多县域水利灌溉设施跟不上,存在“碰天收”现象。(2)在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方面,也存在不足。在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信息是关键因素,直接影响企业和农户对市场需求状况的了解程度,及提供产品能满足市场需求的程度,和对经营风险的控制能力。目前许昌在特色农业发展中,尚未建立健全信息服务化平台。(3)在金融支持服务方面,由于农业本身是弱质农业,抗风险能力差,尤其是在特色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农户资金来源渠道非常有限,需政府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服务,目前许昌在特色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已出台了一些资金支持政策,但仍不能满足需求。
3促进许昌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发展特色农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面广、牵动性强,需要广大干部和农民上下同心,针对所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全面推进,不断提高许昌特色农业的发展水平。
3.1加强农户生产组织化程度,提高特色农业经营管理水平
农户的分散生产,导致整个产业管理水平低下,缺乏合力和竞争力。许昌应通过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来加强农户组织化程度,依靠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实力和带动作用实现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和成效,提高特色农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目前许昌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至今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对于农户的覆盖面和带动力较弱,远远不能满足特色农业发展的需要。政府应采取多种措施扶持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并创新组织合作模式,加快发展,充分调动发挥他们在特色农业发展中的组织带动作用。
3.2扶持龙头企业,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化水平
农业产业化是推动我国农业向市场化、专业化和现代化转变的重要途径。龙头企业是产业化的关键。特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规模化的生产和经营。因此,许昌在发展特色农业时,应着重扶持和打造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进行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并鼓励龙头企业进行纵向一体化经营,延伸并整合整个产业链,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化水平。同时,还应大力推动从事相关农业服务的关联性、辅助性中小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农业信息化服务型企业,以繁荣横向产业链,推动特色农业向区域产业集群化和网络化的模式发展。
3.3实施品牌战略,加大品牌营销力度,提高品牌竞争力
发展特色农业必须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因此,许昌在发展特色农业的过程中应强化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加大品牌营销力度,提高特色农业品牌竞争力。(1)要适应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新产品开发方面应不断推出新产品迎合新的需求点。质量方面应实行标准化,并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控。品牌标示、包装设计方面要进一步规范化,做到既要体现产品特色,又要向分级化、方便化、环保化方向发展,确保产品内在品质和外部包装完美统一,以提高许昌特色农产品的档次和品牌形象。(2)注重原产地品牌或区域品牌的建设,充分挖掘当地独特的资源优势、气候、土壤、风俗习惯、传统文化等与产品品质或特色密切相关的因素,塑造区域品牌内涵和文化,让独特的产品品质与特定的地域联系起来。并通过原产地品牌的打造,带动相关企业品牌的发展;在发展企业品牌的时候应重点扶持龙头企业。(3)品牌的打造离不开有效的传播与推广。许昌政府、行业协会和农业企业应联合起来,加大对特色农业品牌的推广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借助传统的推广方式的基础上,借助“互联网+”融入全民娱乐文化潮流构建亲民、娱乐化的推广模式,提高消费者的参与度和体验价值,从而让品牌走进消费者的心里。
3.4建立健全配套设施与服务体系,提高产业经营抗风险能力
当前许昌应尽快建立健全特色农业配套设施与服务体系,提高产业经营抗风险能力。(1)在水利灌溉设施建设方面,完善水利设施,实施水利工程到田到位,形成有保障的水利灌溉网,保证旱期农田灌溉用水的有效供给,切实解决一些地区因降水不足导致的“碰天收”现象。(2)在信息化平台建设方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扶持优势产区优先建立网络信息服务平台,以整合开发农业信息资源和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为重点,借助“互联网+”构建全链条、全方位的产业化服务平台,为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需求供给信息的收集、专家诊断与管理、专业的推广,甚至是专门的策划等。通过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实现许昌特色农业的产业链条一体化有机融合。(3)在资金支持方面,政府应制定特色农业发展优惠政策,并提供多种融资渠道和方案,切实解决农户在资金投入和周转方面的难题。
作者:安书芳 单位:许昌学院商学院
摘要:
发展特色产业是推进传统农业向特色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途径。该文结合陕西农业发展实际,提出了陕西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主要包括:有效挖掘特色资源,有序扩大产业规模,突出产品特色,注重品牌培育和宣传工作,搭建市场平台,培育懂市场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对陕西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品牌培育;市场培育
陕西是中国农业发祥地之一,有6000~7000a的农耕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曾创造了中国古代农牧业文明。进入21世纪以后,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证明,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和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1]。所谓特色农业,就是开发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形成特有的名优产品,进而转化为特色商品的产业[1-3]。目前,陕西省已基本形成产业布局合理、主导产业明晰、主导产品特色较为突出的3个特色产业带,即以设施果蔬为主的关中高效农业产业带、以茶叶和魔芋为主的陕南生态农业、以小杂粮为主的陕北有机农业产业带,陕西农业正逐步由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转变。有资料显示,特色农业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也为陕西省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奠定了产业基础[2-4]。因此,把握特色农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对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有重要意义。
1以特色为根本,有效利用资源禀赋
陕西省南北狭长,横跨8个纬度和3个气候带,物种丰富,资源禀赋多样。陕北地区干旱少雨、地域辽阔,具有建立优质小杂粮、设施蔬菜、薯类、牧草生产基地的独特优势;渭北旱原气候、土壤要素组合良好,是闻名全国的优质苹果和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关中平原土地肥沃,灌溉条件优越,又有临近大中城市的区位优势,适宜建立设施蔬菜、优质小麦、优质玉米及其它高效经济作物生产基地;陕南水热资源和植物资源丰富,工业污染少,是生产无公害蔬菜、茶叶、中药材及其它绿色产品的天然基地。发展特色产业,必须植根于资源禀赋[1],一是确保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不能以牺牲生态资源为代价,以特色为根本,有效利用生态资源和农产品资源,集中精力做大做强做好特色产品;二是在明确规划的基础上,着力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三是挖掘特色产品潜力,以优质的的特色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如石泉的蚕桑产业,石泉素有“小江南”之称,有传统养蚕习惯,兴桑养蚕历史悠久,科学饲育管理条件下茧丝质量优于南方主产区。因此,石泉县可倡导在退耕还林的宜林山地广栽桑树,并给予积极扶持引导,做强产业基础,做好市场开发和综合利用工作,完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延伸产业链条,使终端产品由白厂丝向丝、绸、服装、食品及蚕桑副品等发展,同时围绕行业内“天虹牌”蚕种、“鎏金蚕牌”白厂丝、“雨花牌”蚕茧等主导产品,积极推进名牌产品发展战略,使石泉蚕桑产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2扩张规模,强化组织集聚产能
规模是特色产业中技术创新和品牌创新的先决条件[5]。发展特色产业,要以产业规模扩张、标准化生产、农民综合素质与组织化程度提高、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为基础。规模扩张,不是简单的数量增加和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是以提高特色产品产量和品质为中心,在保持特色的前提下,“趋同类”产业加速向特色产业转型和聚集,大幅度提升特色农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在传统产业中,也有“名、特、优”产品,但由于缺乏专业化和批量生产而不能形成明显市场优势和快速的集聚发展。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特色产品要形成巨大的经济优势,必须依托大规模的产业开发,即通过人才、经济、资源的高度集中,专业整合区域经济结构,形成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推动特色产品进行批量生产并获得应有的市场占有率。就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形势分析,“撒胡椒面”式产业布局难以形成竞争优势和聚集效应。在创新品牌和强化组织聚集产能方面,也要以区域经济特色为基础,放弃、淘汰资源消耗度高的的低效产业,整合资源发展高效产业,提高产业的聚集度和专业度,以此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如武功县的手织布产业,当地百姓素有手摇纺纱车、脚蹬织布机的习惯,几乎家家户户都可为之,这为有序扩大产业规模奠定了基础。武功县在既有规模基础上,统一行业标准、创新花色品种,有序扩大了“手工作坊”,集聚十里八村、千家万户的产能,强化后整理阶段工作,提升产品档次,形成了“苏绘”、“若兰”等知名度高的手织布品牌,并获得了大额的市场占有率。
3以“新奇早优”为关键,发展培养特色产业
开发特色产品,必须挖掘地方特色,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产品,并通过技术革新,培育“人优我特、人优我新”的优特产品[6]。如渭北苹果、眉县猕猴桃、大荔冬枣、陕北红枣、紫阳富硒茶、韩城花椒、甘泉豆腐干、千阳刺绣等一系列地方特色鲜明的产品闻名中外,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发展特色产业,必须以开发特色产品为核心。开发特色产品,一是要在保持地方特色的基础上,优化栽培技术或品种资源,为原有的特色产品赋予新的内容,以“新奇”吸引更多的产品受众;二是时令、鲜食产品上市要早,提前占领市场高地,以“早”俘获消费者芳心;三是要在农产品种植、生产、加工、运输、贮藏等过程实行全程质量监控,将技术手段和法律手段有机结合,规范生产组织和管理过程,提升产品品质,以“优”赢取消费者放心。如“长安草莓”产业,西安市长安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光照充分,昼夜温差较大,有助于植物糖分的积累。长安区充分利用优良资源禀赋,引进“丰香”、“章姬”等新优良草莓新品种,上市期由11月底延伸至翌年5月,这在深冬季节新鲜水果匮乏的西北地区获得了良好的市场效果。同时,长安区还采用生产园区化、包装工业化、销售商业化的生产管理模式,实现了草莓从产品向产业的转变。
4以品牌培植为重点,做好市场和人才培育
农产品品牌培养是引领农村结构调整、提升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动力[7-8]。因此,品牌培育被认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8]。在农产品品牌市场培育中应注意几个问题,一是科学规划引导,单家独户的生产方式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对市场形势判断能力差,缺乏统一标准,难以培育出有影响力的品牌,此时应发挥政府、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在品牌建设方面的作用,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7];二是实行品牌创建奖补机制,政府在融资、品牌建设、产地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出台相关政策,并实行有效的奖补机制;三是强化市场监管,依据有关法律,联合有关执法部门,查处虚假产品生产经营,加强农产品品牌保护,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特色产品的市场开发关键在于把握市场动向,掌握市场运作的方法。这就要求各级政府、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特色产业、培育特色产品市场过程中,要注重培训农民打造市场、树立品牌、创新科技、避免风险等方面的意识,帮助其转变传统种植观念,不断提高其对市场经济的驾御能力和通过科技致富的能力。如韩城市花椒产业,韩城市政府投资在市内建成西源花椒贸易城和芝阳花椒批发交易市场,吸纳专业销售经销户140户,专业经销人员2600多人,年经销花椒总量2000万kg,年销售额达5亿万。不但解决了市场问题,还培育了数千人的农民营销大军,形成了直销网点链接批发市场的加购销队伍及以农民为主力军的销售网络,架起了完整的“大红袍”花椒特色产业链。
作者:罗创国 张俊丽 李五建 单位:陕西省发展一村一品指导中心 渭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摘要:
临沧市是一个以农业为基本生产方式,以农村为基本生活空间,以农业人口为主要社会成员的典型农业市,农业是临沧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在经济发展整体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抓好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业的发展是临沧农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一环,同时对促进临沧市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实现全面小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临沧市在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临沧市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临沧市;高原特色农业;发展
近年来,各地区都在探索农业发展的新模式,都在寻求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以期实现农业跨越式的大发展。临沧是一个以农业为基本生产方式,以农村为基本生活空间,以农业人口为主要社会成员的典型农业市,农业是临沧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临沧在经济发展整体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抓好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业的发展,积极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与临沧市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潜力与目标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临沧市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临沧市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
一、临沧市发展高原特色农业面临的问题
1、农产品流通体系不健全
(1)农产品流通中信息服务薄弱。
一是信息化硬件建设落后。由于经济效益差、信息意识落后等原因,大多数市场没有配备信息设备,致使市场信息情报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一些市场采用传统的广播、板报等方式少量品种、价格信息,有的市场根本没有信息服务,更谈不上为农户生产、产品流通、产品加工提供全面、持续的信息。二是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县级以上政府的信息网络较健全,信息量也较大,但缺乏一个把政府、市场、客户和生产者联接起来的网络,市场供求信息不能快速传递,致使批发市场价格发现功能不能发挥很好的作用。三是对农民的信息服务不到位。农民习惯于听从行政号召,缺乏对市场的分析能力。虽然当前涉农部门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络,但主要问题是网络在乡、村出现断层,使农民获取信息成本很高。而且大多数农民因自身素质原因缺乏对信息的分析、选择能力,因而造成农民生产和农产品流通的盲目性。
(2)农产品流通滞后于生产,生产又缺乏市场信息指导。
一是各地普遍存在重农产品生产、轻农产品流通的现象,造成农产品流通滞后于生产。有些人认为农村经济工作主要是要抓生产,流通工作不用抓。有的人虽然认识到流通的重要性,却又不知如何抓,最终导致农产品卖难或买难的现象时常发生。自发形成的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农产品民间流通组织普遍缺乏管理和指导,他们受利益驱使,在农产品短缺时为从中牟利高价抢购,在农产品过剩价低时为规避风险一哄而散,从而加剧了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二是有些地方重市场建设,轻市场预测,不注重分析市场需求变化,造成农产品生产滞后于市场。由于市场分析、预测难度较大,因而在农产品流通工作中,各地只重视市场的场地建设,不搞农产品市场分析、预测,缺乏对生产的正确指导。农民由于自身文化素质、掌握信息、市场经济意识等方面条件的限制,不能掌握市场行情,生产决策的盲目性较大,经常出现“什么价高,大家就种什么,种什么,什么就难卖”的尴尬局面。
(3)农产品运输成本高。
目前,临沧市既没有高速公路,又没有铁路,物资运输主要靠汽车,农产品外销运距远、速度慢、成本高,既严重制约着高原特色农产品规模化开发特别是鲜活农产品的开发,又制约着临沧农业的对外开放。
2、农产品品牌建设滞后
(1)经营者缺乏品牌意识。
临沧初级农产品的生产者主要以小规模农户为主,缺乏企业化经营的实体,相当多的农民以及农业管理部门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惯性约束,在他们的思想中,收获便是生产的结束,市场意识、品牌意识非常淡薄。许多农民对农产品的认识仍停留在初级农产品上,即便更深层次的认识也仅仅是初级农产品加工上,不能有效地开展农产品品牌经营。临沧的许多绿色、生态、优质特产因无注册品牌,造成农产品土味浓、精品少、附加值不高,从而失去了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有效载体,也因此使得临沧的农产品在市场竞争和价格方面的优势大大削弱。比如,临沧黑肉土鸡,无论是省内还是省外的客人都对其赞不绝口,但至今也没有形成具有品牌的特色农产品。
(2)区域品牌分散经营。
分散经营往往由于经营的分散性和不规范性导致品牌效应难以体现。临沧的知名农产品经营主体多数是分散的个体,难以形成规模化经营。例如,区域性茶叶品牌“滇红”,曾先后获国家质量银质奖、中国名茶、国家外事礼茶等荣誉称号,1986年集团生产的滇红茶被当作国礼赠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据说,英国女王将“滇红”置于透明器皿内作为观赏之物,视为珍品。但遗憾的是,就是这样的特色品牌产品的销量却没有与其知名度成正比,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当地的企业各自为政、分散经营,没有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格局。比如,仅“滇红”之乡凤庆茶叶企业就有40多家,年生产规模大多仅在50吨左右,大量的个体小茶厂遍地开花。这也是临沧市农业企业的缩影,这极不利于临沧农产品品牌的打造与品牌形象的升级。
(3)农产品品牌宣传创新不足。
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保证品牌价值得以顺利实现的前提,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高离不开对品牌的宣传。全市通过“三品”认证基地556.7万亩,获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商标57个、云南名牌农产品20个,农产品品牌创建取得了一定实效。近年来,围绕临沧市主导产业,各级政府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对外宣传活动,“天下普洱第一仓”等品牌效应已初步形成,但还存在宣传的广度、深度不够的问题,必须继续加大品牌效应的宣传力度。
3、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农民创业能力弱
(1)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弱。
农业科技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不仅包含硬技术创新和软技术创新,同时还包括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多次应用。临沧农业科技创新受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以及创新资金和创新团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虽然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创新平台不断趋向完善,企业主体作用日益凸显,但是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仍然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障碍。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供需存在较大矛盾。一方面是农业科技成果的质量和结构存在问题,主要是由于农业科技的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其中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能够显著增产、增收的突破性成果少,一般性成果占主要部分。另一方面,农业技术提供的质量和结构也存在问题,导致农民(企业)无法获得生产中迫切需要的技术与服务,存在着产前愁信息、愁资金、愁种苗;产中愁技术、愁服务;产后愁加工、愁运输、愁销路等问题。
(2)农民创业发展能力弱。
全市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不稳定,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占的比重低。农民群众的吃饭问题基本解决,但收入水平低,投入创业发展的能力弱,因病返贫、因灾返贫、因供孩子上学返贫的问题普遍存在,城乡发展差距大。农村大量有知识的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农村的农业劳动力素质呈结构性下降,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既缺乏劳动力,更缺乏人才。
二、促进临沧市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
1、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打通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生命线
(1)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化建设。
首先,要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工程建设,加快建立具有权威性、快速、准确、高效的农副产品信息网络,建立健全信息收集制度,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每天向社会农产品供求信息、价格信息等;其次,建立信息中介组织,从事农副产品短期、中期、长期市场信息分析预测工作,适时向农民准确、实用的信息,以便指导生产,促进流通;再次,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不断扩大农产品的网上销售,积极推动种植、养殖大户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充分利用网络,将自己生产的农副产品供应信息上网,寻求消费者或经销商联系销售签约,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节约流通成本,探索信用交易、委托交易、电话交易等农产品流通新方式,逐步推动农产品市场由以即期交易为主向以远期交易为主转变,以降低交易成本。
(2)加强和完善对农产品流通的宏观调控。
发展农产品流通,离不开政府的公共服务与宏观调控。政府为农产品流通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宏观调控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加强法制建设。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方面的法律法规,调整规范流通环节各主体的经济行为。政府应运用法律手段实施对农产品流通系统的监管,为发展农产品流通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以达到促进农产品流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要加快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三是建立并完善对农产品流通的调控制度,特别是建立市场运行监测制度、重要农产品储备制度等,以保障农产品流通顺利运行。
(3)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输成本。
一是铁路建设。启动祥云至临沧铁路建设,加快推进临翔至清水河、临沧至普洱铁路前期工作。二是公路建设。力争开工建设玉溪新平至普洱镇沅至临沧临翔高速公路;加快推进云凤一级路、3条(段)沿边二级公路、永德德党至镇康勐堆二级公路建设;完成643公里通畅工程建设任务;全力推进清水河至缅甸腊戍二级公路建设;加快推进大理至临沧至普洱高速公路、云县至习谦高速公路、凤庆勐佑至永德永康二级路、澜沧江沿江公路建设前期工作。三是机场建设。加快临沧机场改扩建工作,推进孟定、永德、凤庆通用机场前期工作。
2、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竞争力
(1)转变观念,树立农产品品牌意识。
从市场和消费者的角度来说,日益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有了“食以安为先”的消费理念。在无明确安全辨别标准的情况下,消费者自然以是否大品牌、知名品牌为安全的判断标准。此外,经济发展、收入增长带来的消费升级也直接带来品牌消费需求的提升,成为农产品品牌化最直接的驱动力。从临沧发展的角度来讲,在经济发展整体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抓好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业的发展,建设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做好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是临沧农业发展的关键。因此,临沧市、县各级政府以及农业相关部门要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广泛进行农产品质量、品牌、商标、广告以及营销策略的宣传教育和培训。要让产品市场经营者树立新的农业发展观,即由传统的农产品运销观向营销观的转变,增强品牌意识,使其认识到创立品牌是提升农产品档次,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首先,提高企业管理者的品牌意识。企业品牌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品牌建设的力度与深度都取决于管理者的品牌意识的强弱。其次,要帮助和引导农民群众提高品牌意识,可通过召开品牌座谈会、品牌培训会等多种易于群众接收的方式,广泛宣传建设品牌、保护品牌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启发农民提高拥有品牌、重视品牌和利用品牌的观念和意识。
(2)提升龙头企业在品牌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塑造地区特色的统一品牌。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组织,提升龙头企业在品牌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从拥有强势地位农产品品牌企业和地区的成功经验来看,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的前提,通过组织化的方式,可实现农业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的经营战略。可以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力推主打品牌来达到打响农产品品牌的效果。这些龙头企业把分散的农户紧密的联系起来,成为利益共用体,使千家万户的小生产更有能力去应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形成“龙头企业带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其中,龙头企业是品牌经营的核心,“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可以使生产和流通的各个主体相互协作、共同发展,既有利于规模化生产,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更有利于市场化运作,树立品牌的统一形象,建立地区特色的统一品牌。
(3)积极融入“互联网+农业”新时代,加强对农产品品牌的传播。
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保证品牌价值得以顺利实现的前提,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高离不开对品牌的宣传。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正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传播渠道。通过网络传播品牌,可以消除时空限制,向更广的范围宣传品牌,提高传播效率。因此,可以利用政府网站或者电子商务网对临沧的特色农产品进行三个方面的宣传。一是企业形象展示,通过简介、荣誉等全面展示品牌企业的风采和实力;二是农产品形象展示,分门别类地展示临沧知名品牌的农产品,展示出临沧生态、优质的富有特色的、不为外地人所知的农产品,利用互联网推到前台,让大家有所认知,进而尝试、接受它;三是产品品牌形象展示,通过“滇红”等一批大家熟知的知名品牌商标的展示,引领临沧农产品品牌形象的整体提升。
3、依靠科技和人才创新,增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后劲
(1)坚持改革,创新农业科技体制机制。
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新型农业科技体制机制。一要加强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的紧密联系。在实践中,基于充分调研的前提下,合理统筹和配置区域、产业间的技术难题和创新资源,以确保农业科研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建立合理、规范的农业科研项目审批和立项制度,使科研与生产能够顺利对接,从而形成科学、高效的农业科技管理机制。二要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建设力度。农业科技研发机构是农业科技研发的重要载体,农业领域基础性研究以及相关共性技术的研发都离不开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大量投入。为保障农业领域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实施,弥补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在基础性和共性技术研究方面的资金不足,应在政府财政支持的同时,以委托企业承担科研任务等形式和方式来拓宽投入渠道。三要充分发挥各级农科教协调领导小组的作用。按照农业科技管理统一规划、地方和部门共同实施的原则,完善由科技、教育、农业、计划、财政、金融、林业、水利、环保、气象等政府主导、市场多元的农业科技协商机制,切实加强农科教、产学研结合。
(2)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
一是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进一步完善农业科研人才激励机制、自主流动机制,制定以科研质量、创新能力和成果应用为导向的评价标准;广泛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分层分类定期培训;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职称评定标准,注重工作业绩和推广实效,评聘职数向乡镇和生产一线倾斜;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特岗计划试点,选拔一批大学生到乡镇担任特岗人员;积极发挥农民技术人员示范带动作用,按承担任务量给予相应补助。二是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充分发挥各部门各行业作用,加大各类农村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力度,扩大培训规模,提高补助标准;加快培养村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到村任职大学生等农村发展带头人,农民植保员、防疫员、水利员、信息员、沼气工等农村技能服务型人才,种养大户、农机大户、经纪人等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未升学的农村高初中毕业生免费提供农业技能培训,对符合条件的农村青年务农创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给予补助和贷款支持。
作者:李如英 单位:中共临沧市委党校
1特色精品农业发展的市场背景
1.1绿色农产品市场需求激增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各类食品安全事件的频频曝光,广大消费者对于绿色、安全农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一方面,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极度敏感,一旦农产品质量被曝出问题,对农产品的销售乃至整个产业链都产生严重的打击。例如,受“速生鸡”事件影响,2013年春节期间全国范围内肉鸡价格较往年明显下降。浙江温岭草鸡批发价从往年的14元•kg-1下降到10.4元•kg-1,仅温岭草鸡合作社一家就亏损达500万元。另一方面,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价格不敏感。据万泰认证公司统计结果,尽管我国有机农产品价格远高于普通农产品的2~6倍,但是消费市场前景仍相当可观。
1.2农产品开始步入网销时代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持续升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果农、菜农或农产品经纪人开始将农产品放到各类网店出售。在浙江省遂昌县,目前已有2000多家网店出售当地生产的菌菇等农产品,2012年销售额超1.5亿元。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浙江80%以上的特色精品农产品产销主体看好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近60%的主体正在或计划涉足农产品电子商务。目前,浙江农产品网络销售主要有3种模式:一是藤桥模式,即产销主体利用知名网销平台直接销售农产品;二是农民巴巴模式,即销售主体自建网销平台销售各类农产品;三是遂昌模式,即农民网商通过第三方如网商协会等,在知名网销平台搭建的地方销售平台抱团销售当地农产品。
1.3消费者偏好悄然发生改变
人们消费农产品的观念和偏好不断发生变化,这不仅体现在消费结构方面的变化,而且还体现在对产品形态的需求和消费方式等方面的变化。调查发现,当前农产品消费呈现3个新的偏好:一是偏好原生态消费,“土”“野”农产品如土蜂蜜、山茶原油等更加受到欢迎;二是偏好休闲消费,2013年春节期间浙江传统食品青鱼干销售低迷,而作为休闲食品新开发的小包装醉鱼干销售却异常火爆;三是偏好体验消费,近年来农业休闲观光的发展和乡村旅游景点的开发,使通过农业休闲和观光旅游带动本地农产品消费成为农产品销售的一条捷径。
1.4礼品消费份额呈缩减态势
在全球市场需求复苏缓慢、欧债危机深入演化的大背景下,国内外向型经济受到牵连,并在短期内难以全面改善,浙江很多企业采取了节约成本的方式应对,再加上我国政府机关廉政建设和改革的深入推进,农产品作为礼品的销售空间受到挤压。据统计,浙江约有1/4的产销主体通过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礼品订购渠道销售农产品的份额超过30%,近1/10的主体礼品销售份额超过50%,这部分主体面临着产品结构、营销策略调整的迫切要求和严峻挑战。可以预计,礼品份额的缩减将使农产品消费进一步回归市场理性。此外,特色精品农产品节庆购销井喷之势也将得到缓解,节前消费强劲、节后迅速回落的态势将逐步改变。
2特色精品农业经营的主要问题
2.1市场变化难以预测,产品价格波动巨大
由于特色精品农业经济效益较高,近年来全国各地发展速度加快。而目前农业生产“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依然突出,从而造成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对于普通生产经营主体来说,很难及时、准确把握市场变化规律。如芦笋是浙江省平湖市近年来发展的一项特色新兴产业,前几年芦笋产量供不应求,市场价格也节节攀升,农户的种植热情越来越高,目前全市芦笋种植面积已达293.3hm2,而上海、江苏等省市,以及浙江省内的湖州、温岭、嵊州、建德等地也开始大面积种植芦笋。随着各地芦笋的大量上市,2013年春季芦笋价格一路下滑,售价从2012年同期的10元•kg-1跌破成本价7元•kg-1,大量种植户面临亏本的危险。从调查结果来看,“市场需求波动大,难以预测”已成为当前浙江特色精品农业经营的最大问题。
2.2销售渠道相对单一,产业市场风险较大
目前,浙江特色精品农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仍然是实体店零售、卖给下一级中间商和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订购这3大传统形式,近年来除了网店销售渠道发展迅猛外,其他一些新型渠道还有待于进一步开拓。高端产品、节庆产品等依赖于特定销售渠道的情况仍然比较突出,加大了产业发展的市场风险。据调查,2013年以来,由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订购大量减少,高端产品如浙江的乌牛早茶叶、铁皮石斛、冬笋、山茶油、生态甲鱼、鹅肝等,以及节庆产品如年宵花、青鱼干等销量大幅下滑,近1/2的产销主体受到了明显影响,几乎波及到全省各个主导产业类型。
2.3产销衔接依然不紧,销售组织成本较高
近年来,浙江在开展“农超对接”、创新农产品产销对接机制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目前产销衔接仍然不够紧密,农产品销售组织成本较高。销售主体通常对本地的优质农产品情况较为熟悉,但对本区域以外的优质农产品却苦于没有很好的途径了解和联系,影响了销售经营主体的做大做强,也阻碍了特色精品农产品在区域外的市场拓展。问卷调查显示,目前“质优稳定的货源难以保证”已经成为特色精品农产品在组织销售环节存在的最大问题。
2.4品牌知名度普遍不高,难以开拓新的市场
在调查的特色精品农产品产销主体中,注册并使用了自有品牌的比例高达90%以上。这一结果反映出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浙江省特色精品农产品品牌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各类主体的品牌意识得到增强,但也暴露出特色精品农业发展存在品牌数量过多、规模偏小的问题,广大主体对品牌化的认识还停留在注册品牌层面。品牌“诸侯割据、各自为政”现象较为突出,难以形成组团出击、集中打响品牌的合力,导致在全国范围内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普遍不高。以浙江山茶油品牌“括苍”为例,该品牌在原产地台州地区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卖到省城杭州就只能给祐康公司的“优谷大地”贴牌,在省外市场更是鲜有知晓。
2.5物流体系尚不健全,流通成本依然较大
目前,浙江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尚未健全,全省范围或更广范围的物流配送能力尚显不足,物流网络体系效率不高,导致农产品物流过程中损耗较大,增加了农产品的流通成本。农产品物流环节多,增加了农产品运输路线、装卸搬运和包装次数,加大了物流损耗和物流成本,降低了物流效益。农产品物流信息体系仍不健全,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所能提供的信息类别和质量不能满足需要,在整个农产品供应链上各节点间缺乏信息交换与协同平台。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缓慢,约有80%的水果、蔬菜、肉类和水产以传统的车厢(常温和保温车)进行运输。农产品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专业的农产品第三方物流企业数量还很少,且规模普遍都很小,物流的集约化、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3特色精品农业发展的转型思路
在信息化带来人们生产生活方式重大变革及我国经济、社会、政治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当前浙江特色精品农业发展必须实现从理念到实践、从生产到经营的一系列转型。
3.1调整发展理念,实现礼品到大众消费品的转型
新的市场形势赋予了特色精品农业发展新的内涵,当前,应在准确把握新内涵的基础上,调整浙江特色精品农业的发展理念,使特色精品农业发展走上回归之路。农产品特色精品不等于礼品、贡品和奢侈品,发展特色精品农业不能脱离大众消费。从长远来看,礼品只能占较小份额,特色精品农产品更多的是要面向大众消费者,走市场化之路才有生命力。因此,发展特色精品农业必须准确把握市场信息,迎合市场消费需求,适应大众消费变化,根据市场需求来引导生产、加工、销售。特色精品农业是集精品生产、名品销售、极品服务于一体的产业。发展特色精品农业不仅仅是指特色精品农产品的生产过程,生产出高品质、高营养、高安全、高科技、高创意、高效益的精品农产品。在各种技术手段使“生产什么不再成为问题”的情况下,发展特色精品农业,更重要的是强化品牌建设和现代流通。此外,提供强大的消费服务如提供营养菜单、烹调食谱等,以及满足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如开发研制半成品菜等,也应逐渐纳入特色精品农业的发展内涵。
3.2调整产品生产,实现“以产定销”到“以销定产”的转型
立足于精品农产品也是“大众消费品”的定位,精品农产品开发应认真研究大众消费的变化,从市场需求出发调整产品生产,实现“以产定销”到“以销定产”的转型。调整产品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和标准化生产,深入推进“三品”认证工作。适应于产品省外、国外市场的开拓,根据当地的饮食习惯调整产品生产,例如龙游富硒大米应随着外地市场的开发,调整籼米与粳米的生产比例。调整产品供应时间。适应于传统节庆消费回落的态势,适当压缩节庆生产比例,例如调减春节期间鸡、鸭、鱼等年货的上市,并在节后保持正常的供应量。采用技术手段延长产出期,缓解时令产品集中上市,保证较长时间的供应。开发各类休闲食品。干果、水果可以开发成休闲食品,畜产品、水产品甚至食用菌、蔬菜等也可以开发为休闲食品,特别是开发小规格、系列化的休闲食品。调整产品包装。例如,适应于大众消费需求,将礼品包装变成简包装;适应于网销要求,将蜂蜜、油脂类的包装由玻璃瓶变成塑料瓶;适应于旅游产品开发,产品包装应当融入当地文化元素等。
3.3调整产品营销,实现传统营销到现代营销的转型
随着特色精品农产品的市场定位的变化,其营销思路也应及时调整。扩大销售市场。为应对当前礼品销售份额的大幅减少,以及今后生产能力的不断提升,加快开拓区外、省外乃至国外销售市场成为浙江特色精品农产品营销的当务之急。应加强前期市场研究,先从经济发达、文化同源的长三角地区入手,针对省内外、国内外不同市场的消费文化、消费规模和消费能力,匹配不同的产品组合及营销策略。拓宽销售渠道。产品销售“渠道为王”,应在发展传统渠道的同时,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农超对接、农产品连锁超市等新型渠道,特别是在电子商务发展迅猛的势头下,抢占先机,重点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创新营销手段。不断创新产品概念,加强体验消费,如将特色精品农业与旅游、农业休闲观光相结合,利用旅游、农业休闲观光销售特色精品农产品,并对旅游市场进行细分,深度开发旅游农产品。此外,还应充分利用全国各地的农展会平台进行集中推介,提高浙江特色精品农产品在消费者中的感知度和认可度。
4特色精品农业转型发展的对策措施
4.1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为重点,加快健全符合实际的农业标准体系,继续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扩大标准化技术应用面,促进农产品按标生产、按标上市、按标流通。健全农产品编码标准,加快建立以产地质量追溯为核心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强化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质量安全职责。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提高农产品检验检测能力,试点将农产品检测作为农业龙头企业产品上市的准入条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重点强化“三品一标”农产品监管,强化监管岗位责任。对农产品检测不合格的生产主体和经营主体实行“黑名单”制度,取消其申报省、市、县各级农业部门各种形式的扶持项目的资格。
4.2加大浙江土特农产品宣传力度
加强主动宣传。除了参加省内外举办的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外,还要积极主动策划宣传,制定浙江省名特优农产品推荐目录,在重点推广城市召开产品推介会、开展市民试吃活动等。组织抱团宣传。争取政府财政支持,以行业抱团或地区抱团的形式,对浙江特色精品农产品进行整体营销。依靠文化宣传。加强与文化、旅游管理等部门的合作,在对外输出浙江文化和旅游产品的同时,带动特色精品农产品的输出。如参与央视烹饪类栏目制作,从教会怎么吃甲鱼开始,启动甲鱼等水产品的北方市场销售;或通过拍摄诸如“舌尖上的浙江”之类的纪录片,对浙江特色农产品进行软宣传。重视网络宣传。利用“网络无处不在”的力量,加快建设浙江特色农产品宣传和营销的省级平台。
4.3培育特色农产品网络销售体系
把握当前浙江农业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契机,推动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农产品网络营销全新模式,迎接农产品E时代的到来。积极推进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建设。利用地域优势,争取与淘宝网等知名网购平台合作共建网络销售平台,合力打造特色精品农产品销售的“浙江馆”。制定农产品网络销售人员培训计划。针对农产品电子商务专门人才缺乏的问题,结合农产品网络营销特点,开展专业化新型人才教育培养,定期组织生产经营主体、返乡青年、大学生“村官”等进行农产品网络营销技术的教育培训。加强农产品网络销售线下安全品质管理。应研究建设农产品网络营销标准化体系,探索并完善电商+政府+协会+网商的模式,积极消除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安全隐患。
4.4推动特色农产品行业协会建设
加快推进特色农产品行业协会建设,通过行业协会,解决单个主体难以完成或完成成本过高,而又具有公共性的问题。行业协会主要功能定位:市场信息服务,对市场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与,开展市场研究和预警;产销衔接服务,通过协会活动,加强产销主体之间的联系,降低产品供销组织成本;培训交流服务,开展技术培训,帮助会员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新设备、新工艺;生产要素服务,如争取银行授信贷款,帮助会员解决融资难题,开展省内外劳动力经纪,满足农业生产环节的劳动力需求等;市场拓展服务,组织举办特色农产品推介活动,扩大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参考国外经验,行业协会建设应从官办或半官办行业协会起步,待产业发展时机成熟,再从政府管理部门中剥离。
4.5加强特色农产品公共品牌建设
继续培育农产品品牌。鼓励企业深入、持续、有效地进行品牌宣传和营销工作,培育一批在省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实现从商标到品牌的转变。大力整合农产品品牌。针对企业自主品牌众多但影响力普遍不高的问题,督促地方政府部门把区域公共品牌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公共工程,以地理标志认定为依托,充分挖掘特色农产品的独特价值及当地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塑造品牌形象和产品故事,形成以区域公共品牌为统领、带动企业自主品牌创建的“众星捧月”式的品牌格局。依法保护农产品品牌。安排专门机构从事区域公共农产品品牌的创建、管理、维护和发展工作,通过制定区域品牌保护法规,加强品牌和标识使用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毁牌行为,促进品牌农业健康发展。
4.6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鼓励农产品经营主体以合作共建的形式,建设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通过共享各经营主体的物流资源,改变现有的单打独斗的区域农产品物流方式,形成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的“大一统”,减少运营成本,提高运作效率。加快培育农产品第三方冷链物流。重点培育一批潜力大、经营效益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鼓励大型零售企业加快生鲜食品配送中心建设,在做好企业内部配送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中心。扶持连锁经营、直供配送等新型流通业态发展,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加快现代农产品物流人才培训,在加强在职从业人员培训的同时,引导物流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办学,培养农产品物流专门人才。
作者:王丽娟 陈百生 王慧智 吴力 胡豹 杨良山 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浙江省农业厅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
1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1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我国现阶段农业经济的增长主要是依靠增加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模式,从长远来看这种模式不能满足经济的持续增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必然趋势。各地区应在最适宜的条件下,发挥地区优势,开发具有优势的特色农业产品,促进优势产品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特色农业并不仅限于田间的作业和产品的不同,而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特色农产品为基础的产业链,在这条延伸的产业链上需要供、产、销的有机结合,同时也衍生出了第二(例如农产品深加工等)、第三产业(例如运输,技术咨询等),改变了过去农业单一的经济结构局面。
1.2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增加农民收入
随着农业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市场对农业的“倒逼机制”迫使农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而特色农业顺应了国内外市场的变化趋势,显示出强大的市场开拓功能。消费者的需求呈现多样化,更加关注农产品的安全性,无公害无污染的特色农产品已经越来越受到欢迎。我国“入世”之后,农产品将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非关税壁垒使贸易的环境更加险峻。从国内外市场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特色农产品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大力发展生态化特色农业是传统农业改造的一个方向。发展农业最终目的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尤其在我国西部地区还存在着贫困乡、贫困县;打破传统小农意识,因地制宜开发出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可以尽早脱贫致富。
1.3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要考虑到环境的承受能力。以前的目光主要聚集在工业上,从近年来农业发展的情况来看,农业的低效运行、滥用肥料和农药、废弃物随意丢弃,对水、土壤和大气构成的污染同样比较严重。《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发展农村经济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特色农业的发展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经济利益与生态环境相挂钩,这就形成了一种激励措施,要求特色农业的利益相关者有动力来保护好环境。
2发展特色农业需要政策性金融
2.1农业弱质性
农业也是国民经济中的弱质产业,受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的制约明显,其生产力水平较低,组织程度不高,规模较小,应付经济风险的能力较差,特别需要政府的支持和保护。“入世”以来,政府补贴越来越敏感,对农业的支持只剩下运用政策性金融这一途径。特色农业作为农业中的新兴产业,面临着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更大的威胁。自然风险主要体现在两方面:①特色农业对自然灾害的无法抗拒性,洪涝、冰雹、干旱、霜冻等极端天气都可能造成灭顶之灾。②在引进特色农产品的过程中,可能会对本地土壤和气候不适应,无法获得经济效益。市场风险主要是生产者在根据价格调节生产时,供求之间存在时滞,农产品的生产具有季节性的特点,不能及时的根据市场做出准确的判断。农户在遭遇损失之后,积极性受挫,进行再生产面临资金不足,政策性金融的资金投入是非常必要的。农村各产业的发展状况由资本投入、劳动力、土地、技术所决定,其中资本的投入起到关键的作用,特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从目前我国农村资金配置的现状来看,资金的匮乏在农村经济发展中问题突出。从国家宏观经济来看,特色农业的发展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健康增长;从微观上来讲,有利于提高农户生活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政策性金融对基础产业和农业的直接扶植及强力推进的特殊功能就应当发挥出来了。
2.2市场的失灵
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农业收入的不确定性、农业投资的长期性、低收益性以及生产的分散性等特点,农村金融的交易成本和资金的使用成本都比较高,正规的商业性金融机构一般不愿意涉足农村金融市场,产生了市场引导的失效。农户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和特色农业的正外部性同时存在,市场不能对金融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就需要政府通过创立政策性金融机构来校正,以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经济有效性和社会合理性的有机统一。政策性金融机制也不是完全同市场机制相反的行政机制,它具有财政“无偿拨付”和金融“有偿借贷”的双重性,是两者的巧妙结合而不是简单加总。
2.3农村金融排斥与金融空洞
金融机构能够在分配信贷配额时,遵循风险与收益相匹配原则,选择预期收益较高、风险适度、偿债能力比较强的群体提供金融服务,农民作为信贷的弱势群体,很容易遭到金融排斥。衡量金融排斥,目前最受学界推崇的是坎普森与韦利提出的六个维度指标:农村特色农业的金融排斥具体体现为:①地理排斥,金融机构在选择网点时主要选择交通和基础设施比较好的发达地区,增加了农村居民获得金融服务的难度。②评估排斥,从事特色农业生产的农户往往对资金要求较少、次数频繁,要对未来收益以及农户的信用状况进行准确的评价将产生过高的成本,评估程序限制了农户获得金融资源。③条件排斥,农村信用基础薄弱,投资特色农业有更大的风险,一旦失败,很难向金融机构证明还款能力。④价格排斥,农业收益率较低并且不稳定,农户往往难以接受较高的利率。⑤营销排斥,金融机构在设计金融产品时主要针对优质客户,忽略了农村。⑥自我排斥,农民的保守封闭意识,不愿意向金融机构借款。由于资本的逐利本性,包括四大行在内的商业性银行正在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去寻找潜在的优质客户,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农村金融资源反而被吸收到更发达的地区,农村金融出现了空洞化。农村贫困地区金融资源配置的扭曲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陷入了贫困恶性循环中,形成了“金融资源配置扭曲—贫困—金融资源配置扭曲”的“恶性循环圈”。政策性银行对农业特色产业的投资,为其他金融机构指示了国家经济政策导向和支持重心,从而诱导了商业性资金的参与;同时在农村构成适当地竞争,有利于抑制民间的高利贷、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3政策性金融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3.1健全政策性金融制度和功能
传统政策性金融经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政府全额提供资金、主导信贷投向和贷款利率、为经营亏损提供补贴,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管理人员则只要听命于政府就无须为经营管理失败承担责任,降低了资金使用的效率。政策性金融在支持特色农业的同时,也要综合考虑政策的实现和资金使用的安全性、流动性,制订科学合理的借贷计划和还款方式,在信用评级、借款利率、还款期限、借贷对象、担保方式上都应有严格的规定。为了保证政策性信贷的安全性、效益性及流动性,对部分专项信贷资金还需进行封闭运行和封闭管理,严格信贷监控。目前农业政策性金融贷款严重缺位,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采取增加财政投入和中央银行的再贷款、以国家信用为担保发行金融债券等方式,拓宽资金来源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3.2拓展业务范围创新金融产品
长期以来,农户只能在农村金融机构和农业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中选择,没有考虑到农户的需求。特色农业的发展需要建立配套的服务体系,农业政策性金融可为农民提供专业性的服务,如提供农民技能培训、农业投资咨询、农村企业经营情况诊断、农村市场信息等服务,全方位地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由粮棉流通领域延伸到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流通、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农村工业建设、农村小城镇建设、农村能源、气象、良种、病虫害预报和防治、各类农产品进出口、农业生态、农业科研与推广和农业高、中等国民教育等领域。3.3做好对特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金融支持特色农业的龙头企业肩负着开拓市场、树立品牌、引导生产、吸收剩余劳动力的重任,对特色农业的发展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功能,其经营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户的收益。特色农业龙头企业大多从事农副产品加工和销售,对资金的需求量大;政策性金融要依据国家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与龙头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信贷关系,创新金融产品,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增强竞争能力。
3.4政策性金融引导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和金融生态
特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金融体系,仅仅依靠农业发展银行难以支撑发展特色农业的全部政策性金融业务,设立遍布农村的分支网点也不现实。农村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农村信用社应各自突出业务重点,与民间金融展开适度竞争,建立一个功能互补、分工合理的农村金融体系。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性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色农业大型项目的开发、特色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在降低交易成本的条件下,国家财政和政策性金融通过向农村信用社贴息或提供担保等方式,间接性的将政策性资源输送到农户和小企业,缓解弱势群体金融排斥。
3.5出台相关政策性金融法律
我国从1994年开始建立了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但是至今仍然没有相应的法规和条例对政策性金融的经营宗旨、经营原则予以明确,确保其稳健持久运营。政策性金融机构在从事金融活动和参与金融法律关系时,与商业性金融机构一样具有独立的法律主体资格和平等的法律地位。立法时明确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经营原则、职能定位,避免政策性银行在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两个方面自行或人为调整,偏离政策性银行方向。要与时俱进地对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保持动态调整,与经济金融发展宏观环境相适应,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应着重实现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经济金融环境的协调均衡。
4结论
发展特色农业是发展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政策性金融与特色农业的结合改变了就金融而谈金融和就农业而谈农业的困境。特色农业的发展需要科技、人才、土地和资金的综合投入,在特色农业产业化的成长期,资金的投入成为关键因素,政策性应该走在市场前面来扶持特色农业的发展。
作者:李原 王腾飞 单位:南京审计学院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