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8 02:47:16
序论:在您撰写新型农业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摘要:生态环境恶化以及土地流失严重等等自然灾害都阻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而新技术革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很好解决这一问题。从新技术革命的主要内容出发,研究了对我国新型农业的直观影响,同时还深层次的探讨了新型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以及路径,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新技术革命;新型农业;发展模式与路径
1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高的工业化程度导致的问题也逐渐增多,包括环境、资源以及能源问题日益突出,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制约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时人们也逐渐意识到目前人类面临的人口、粮食、环境等等危机。在资源普遍缺乏的今天作为全球一个拥有农民9亿多的农业大国来说,发展新技术农业革命,利用新型农业产业来带动以及推动现代化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1-2〕。国内外都积极发展新兴农业,在这些发展农业的大潮流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会一味否定常规农业的存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出现否定农业投入的唯生态倾向方式心态〔3〕。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来看,目前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往现代农业发展突破的实际性阶段,因此在考虑我国农业现有的新技术革命时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清晰的认识到我国国情的基本情况以及与其他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实际性差别。因此在考虑现阶段的新技术革命时,要充分了解和实行基本政策,以可应用化的新技术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从而再实现技术性突破。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新技术革命的基础上,实现国家农业产业突破方面的研究已经有很多,并且在生活中也有了相应的实例。国外学者包括GillesDuraaton(2011)〔4〕普遍认为,农业产业新技术革命的开端始源于上世纪30年代,鉴于工业发展逐渐趋于饱和化,发达国家为了将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化的农业,已经开始对农业进行相当全面改造。同时LindJ.(2010)〔5〕也指出农业产业化的模式主要有美国农业模式、日本以及部分西欧的农业模式,都是依据本国发展的现状,局域现实情况进行了相当程度上的模式变化,逐步向现代化农业发展改变。与此同时国外还有某些学者从宏观方面的角度对全球范围内一些主要的具有相对代表性国家,目前所采取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了一系列与之更加相关的决定性研究。与此同时也有学者指现阶段美国主要采用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是属于机械化的先进仪器耕种模式这与英国政府主导的引导型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有很大程度上的不同,相对来说法国更加环保采取了链条式环保型的发展模式,德国则主要是基于信息化生态的技术性基础而实现了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而在国内相关研究主要是突出不能照搬国外发展,但是必须借鉴其发展模式来实现农业发展的突破。于允充(2012)〔6〕指出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必须要结合我国现在的国情,充分考虑当地的发展,利用产品化机械化来实现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目标,形成独有的农业发展模式。温琦(2010)〔7〕认为就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而言,领土辽阔导致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自然以及社会条件的水平出现很大程度的差距,各地区的农业生产者之间的水平能力也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现代农业的发展首先必须要满足的就是能够同时实现各地的均衡性发展,其发展的模式不能采用套路式进行,需要因地制宜,以点制点,使得各地之间的发展都能够实现友好突破。方志权(2013)〔8〕则进一步指出目前国内采取外向出口型的农业发展模式以及都市城郊农业发展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现有的优势农产品产业,使其带动整个地区的模式发展,与此同时也能够实现当地地区整体资源综合性开发以及不断推动的商业化模式。综上所述,在基于现代化新技术革命的基础之上实行农业产业的模式发展路径需要不断探寻,充分利用包括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微生物技术等等在内的时代革命结果壮大农业产业的发展,实现独有的农业社会发展模式。
3现代农业新技术革命的基本内涵和影响
3.1新技术革命的基本内涵
中国现阶段的农业产业新兴技术革命,在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应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以及相应的装备,来从事广泛意义上的农业生产,从而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传统农业技术革新,进一步实现农业产业化,推动现代农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在推动技术飞跃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新技术主要包括不断成熟的生物、信息化等等技术,从根本上实现传统农业革命性突破以及新发展,从而使农业产业化在更加高技术化方向发展。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要能够贯穿于我国农业全面建设的单一过程中,使其具有相对明显的时代特征,以及更为珍贵的丰富内涵。在本世纪就我国农业新技术革命来看,其重点主要是包括四大应用技术,即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微生物技术以及可大力发展的海洋农业技术。
3.2新技术革命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
农业的发展是与时俱进的,农业产业化的实现需要依赖于先进的高新技术,其快速迅猛的发展需要经济腾飞的支撑。在现阶段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能够拓展到农业应用领域,而这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关键性的方面,主要是生物技术培育新品种、新种质、提高动植物抗性等方面,是基于提高农产品的关键品质从而提高其实用化的可行程度。与此同时与之相关的电子技术、遥感和激光技术、航天技术、核能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等等都可以与常规的农业技术进行一定程度的结合,并且已经拥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这之中最值得指出的就是生物工程技术有了最新的进展〔10〕。在目前已经可以利用组培花培的技术进行选育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培育出了其他多种作物的新品种,在这当中稻谷、小麦、烟草已经用作大规模的生产;马铃薯等的脱毒以及快繁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商品化以及产业化。也有一些作物细胞事例通过新技术革命实现了再生植物,转基因的抗虫棉已进入田间,牛胚胎有效的分割以及早期性能识别等技术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克隆也日益完善,在基因工程疫苗方面也达到了示范级别的要求,并且取得了极为重大的研究型进展,以上的这些技术成果的应用使得我国的农业产值实现了极为庞大的发展。虽然就目前态势而言我国农业产业化科技与国际先进国家相比总体水平相差很多,但是蕴藏的潜力确实极为巨大的。尤其是在本世纪,技术革命的不断突破能够再次发展农业产业化,从而进行新的技术革命,为中国农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4我国新型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与路径
在目前的研究当中,我国的农业发展其展现的现状以及相对所面临的一系列的实战挑战,发展农业产业化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必要门径。而在发展我国新型农业的产业模式时需要借鉴于现代不断出现的新科技革命,以技术革命推动社会产业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从而能够形成拥有自己本色的新型农业发展〔11〕。因此基于技术革命的基础上采取的农业产业发展的模式与路径,这将会依据针对不同地区以及不同的现实情况来进一步釆用其他更多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与路径,从而能够实现更好、更快地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在目前的研究当中基于新技术革命下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4种。
4.1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动模式
在现代化的发展当中,利用生物技术以及信息化技术作为产品生产以及销售的两大法宝,针对大量生产农产品的地带采用生物技术进行规模化,产业化的生产,进而再利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网上宣传以及地面推广等等,确保其优势的售出路径,同时还需要借鉴与优势地带的发展模式,利用各个地区不同的优势农产品,结合当地特色充分利用整体的新型技术,包括基因工程、克隆技术等等,将其做大做强形成一定的规模化生产从而推动整个农业的发展,再利用现有的农业产业基础进一步带动下游产品的加工、合理销售、运输等等其他一系列相关的朝阳产业进一步发展,进而能够开辟出一条真正属于农民的新式就业新渠道。
4.2生态以及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生态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这不仅与农业生长的环境有关,同时还关系到未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在生态特色上的农业发展要充分利用生物技术,包括海洋微生物技术,利用其快速规模化的生产以及低廉且易生长的本质,使现代化的技术能够越来越深入到农业生产当中,使其之间的发展日益紧密。另外健康农业、绿色食品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因此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重点应逐渐转移到生态化的发展,同时还需要结合水土流失、森林资源和旅游资源等进行合理的开发,从而形成合理的动植物资源体系,同时还需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将有机农产品与山区资源相结合,继而开拓出属于我国的独特的农业发展模式,进一步开拓国外生态特色农业发展市场。与此同时在发展生态农业基础上还需要注重实施退耕还林等一系列保护生态环境,要从根本上改善现有的相关性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产业的整体产业形式,使其更加的合理化以及制度化。
4.3城郊都市农业发展模式
城郊农业的发展主要信息化的变化,因此信息的搜集以及辨别与此息息相关,城郊农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城市居民需求的基础之上的,从而需要充分了解到各自之间的需求,在需求的基础之上进行了解和掌握进而能够包含发展的需求,因此在整个过程当中需要根据事实的需求充分了解以及掌握动向,利用信息化的平衡来实现这一目标。发展城郊都市农业是基于现有的城市化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城郊农业产品主要的销售群体就是城市居民,因此农业产品具有相对较强的时效性,能够为城市具名提供必要的日常所需。与此同时城郊都是农业要肩负起相当程度上的保护生态环境、优化生活质量的重任,平衡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环境问题。现阶段都市农业的发展日益加快,因此需要不断更新都市农村的发展技术,加强都市农民的技术水平,改善现有的农业设备使其更加现代化。
4.4以出口为主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我国的农业发展模式不能仅仅局限于国内的初步发展,还要能够实现其市场化和国际化,因此对于具有外向型农业的基础和潜在能力的地区要大力推进鼓励其快速发展,选择性发展此类商品。各地方地区根据自身农业特色情况,选取最具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形式来作为对外发展的输出端,同时还需要以国际市场目标,不局限于国内市场,利用自身的优势做出自身的品牌,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依靠现代化先进的技术来不断提高自身的生产力,从而提升全方面的竞争力,最终建立属于中国特色的新兴农业。
5基于技术革命的我国新型农业产业对策
研究农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已经开始摆脱原有的发展模式,新技术革命也已经开始逐渐深入到农业发展当中,并且已经凸显出更多的优势,农业、技术已经不再如以往的发展模式一般,单一发展、没有关联,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技术以及农业之间也实现了紧密化关联化,从生产到销售,从研发到推广这一系列的农业活动已经与新技术革命的成果紧密相连,相信在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未来的联系也会越来越紧密。
5.1全面提高整体农民素质打造新型农民队伍,实现农民工人化
鉴于时代对于农民素质发展的需要,需要做到逐渐提高当下农民教育,从制度上改善现有的体制,做到制度创新,同时还需要借助政府以及知识分子的力量,邀请农业专家对当代农民进行新式培训,远离以往无知的阶段,打造出一只新兴的知识体系农民队伍。主要做到以下两点:①从教育入手,由政府倡导利用现有的公共资源为农民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物质以及精神基础,例如公共设施、指导老师等等,从根本上提高整体农民的专业素质,使其专业化合理化技能化;②进一步整合当地的地方教育资源,对外邀请农业技术专家,对内要靠当地的本地农民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合作,更大程度上的实现知识水平最大化和技能最大化。
5.2改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在提出以新技术革命来推动社会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就需要在此基础上巩固以及不断探索已有的产品销售模式,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产销结合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最大化利益,结束以往因信息滞后导致的产品脱销的状况。要从根本上调整优化现有的农业产业结构,在确保农业产业继续发展的前提下,在不断推进整个产业的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整体产业的稳步前进。而在产业优化的同时还要不断推进其他相关产业的共同前进发展,尽可能的实现产业链的逐步增长,提高整个农业的附加值。
5.3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业是国家发展的根本,是重中之重因此需要着力发展农业的产前、产中服务业,推动产业优势前进。同时还要发展现有的农产品,不断推广从而达到实现最优化的技术水平。农业生产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因此也要完善相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并且提供具有一定优质的金融以及相关保险服务。努力拓展涉农服务项目,支持农村广播、电视、电话、互联网事业发展,为农民提供天气预报、农产品供求与价格等信息服务。
5.4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在农业产业的过程当中,遵循技术革命的优势,并且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号召力和资源性能,利用已有的整体公共资源主体,从制度上改善现有的地方基础设施,同时还要对已经拥有的农业基础设施进行相当程度上维修,为农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与此同时还要尽可能的挖掘农业产业的相关行业,提高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加强整体农业相关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方向和物质指导〔12〕。
作者:王智伟 王树进 单位: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发展,连云港市已初步建立起了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各级政府的公益性公共服务机构为主导、多元化市场主体广泛参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各类服务主体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上与农民有机结合,探索创新出很多有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然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能力弱、服务内容单一、服务对接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大力构建新型农业服务体系。
一、连云港市农业服务体系现状
1.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近年来,连云港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有了显著进展,基本建立了以市为中心、以县为中枢、以乡镇为纽带、以村组为补充“上下成线,左右成网”的比较完备的四级农技科技推广网络。2014年,全市农技推广机构139个,其中:市本级7个,县级37个,乡镇级95个;全市农技推广人员1589人,其中:市本级75人,县区级581人,乡镇级933人。全市农技推广人员中,从职称上划分,正高级(推广研究员)28人,副高级(高级农艺师)171人,中级职称624人,中级职称624人,初级569人。
2.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基本形成
全市已初步建立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为中心,以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市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为龙头,以县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为主导,以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为抓手的农产品监管网络体系。各县农委统一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对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的指导、监督和管理,进一步健全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完善运行机制,提高服务效能,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工作有据可依。一是建立主体责任制度,包括农产品生产经营责任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与相关单位及人员签订责任状,明确服务要求,层层落实责任。对未认真履行应尽监管职责而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二是建立监管职责制度,包括产地环境监管、农业投入品监管、检测管理、巡查指导等,加强管理,规范监管工作程序。三是建立工作保障制度,包括监管人员岗位职责、宣传培训制度、信息报送制度、投诉举报制度、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制度等。
3.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基本覆盖
近几年来,连云港市在搭建信息平台、拓宽信息网络、搞好信息服务方面下功夫,初步实现网络服务、信息技术和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促进了连云港市现代农业发展。目前,全市乡镇信息服务站建设基本覆盖,建成了市农业信息中心为主导,县区农业信息中心为纽带,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为依托,村级农业信息服务点为抓手的四级农业信息服务覆盖网络,以此来指导农业生产、推广农业科技、传达农业政策、传播致富经验、交流市场信息。充分利用“农信通”、“12316”热线电话和短信业务,提供科技兴农、农产品流通、农业政策、农产品市场、气象预警等信息服务,切实解决信息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问题、“有效”信息提供问题和信息交流互动问题。
4.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体系初见雏形
按照“政府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积极争取扶持政策,树立了一批市场化、规范化运作的典型;通过加强技术指导和管理,规范防治服务行为,培育一批拉得出、打得响的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队伍和组织。到2014年底,全市农业专业统防组织288个,专业化防治服务队659个,拥有机动、电动防控机械9348台套,其中大中型防控机械1669台套,日防控作业能力29.63万亩,全年统防统治面积244.1万亩。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体系已见雏形。
二、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技科研与推广机构缺乏有效的协调和沟通
从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相关环境来看,农业科技推广与农业科研、教育分离,系统间相互协调困难,难以产生协同效应,弱化了农户应用科技的积极性及主动性。由于科技供给系统和应用系统之间缺乏足够的信息交流,农业科研成果与农业生产实际经济利益脱节问题突出,使农业科技研究、推广和应用主体都缺乏积极性,如农业科研教育推广部门联系松散,政出多门,形不成强大的合力,由于没有顺畅的技术来源,对于作为市场主体的农户而言,往往需要的技术得不到,得到的技术又不需要,造成供求矛盾。
2.农技推广机构软硬件建设亟待加强
一是利用现代化的信息设备进行大规模农技推广能力不足。信息和技术是当前农业生产中最活跃的生产力,由于农技推广经费少,农技推广设施设备滞后,加之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通道并未完全打通,变“一张嘴、两条腿”为“三电合一”的现代推广模式还一定程度上停留在口头上。二是农技推广人员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由于农技推广工作待遇低,工作条件差,有的甚至出现农技人员应享受的工资福利待遇不能兑现,推广活动经费很少,使从事农技推广的专业人员逐年减少,年龄偏大、知识老化,高学历、高职称的人员不愿从事农技推广工作,使农技推广人员队伍整体素质有所下降。
3.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还相对滞后
专业合作组织及一些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已经成为农业技术推广的生力军。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政策配套、资金扶持、技术指导服务,很难适应农户的需求。
三、构建“一主多元”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关键措施
1.加快构建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网络
按照“有先进服务手段、有优良专业人员、有规模示范基地、有严格责任制度、有稳定财政保障”和“有配套村级规范化农技推广服务示范站点”的“5+1”基层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要求,投入专项资金,建设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中心,设立农民培训公益性岗位,提供农民培训、农技推广、品种技术展示等平台,充分发挥乡镇农技中心的农技推广主渠道作用。开展“一村一名农技员”行动计划,确保每个行政村至少有1名农技人员。
2.构建农科教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联合协作推广机制
在充分发挥公益性农技推广主渠道作用的同时,探索农技推广服务的多种实现形式。一是采用招投标、政府订购、委托服务等方式,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农技推广,重点培育和支持农民合作组织、专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参与农业服务;二是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农业龙头企业、现代农业园区等涉农科技资源优势,加强生产一线农技推广服务;三是引导、鼓励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地方农技推广部门、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业园区等共建区域性、专业性专家工作站等农业研发推广机构,建在田头,方便农民学习观摩;四是实施农业信息服务全覆盖工程,办好“12316”农业服务热线、农业技术网站,提供农业信息、技术服务。
3.打造一批农业科技成果综合展示转化基地
结合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建、农业“三新”工程、“五有”乡镇农技综合服务中心有规模示范基地、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创建,市县乡三级建设100个农业科技成果综合或专业技术展示转化基地,通过新品种展示区、新技术展示区、新技术创新试验区、新产品试验区、新型农业机械作业区等功能区划分,将农业科技展示基地建设成具有成果展示、科技推广、现场培训、科技创新、专家决策等多项功能,打造便民、快捷优新品种主体化、高新技术普及化、高效模式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绿色通道。
4.切实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技术水平
一是启动基层农技推广特设岗位计划,制订人才激励措施,引导农业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工作,择优选择涉农专业毕业生充实到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确保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新增岗位80%以上面向涉农专业大学生;二是实施村级农技人员中专学历提升工程,利用市县农广校开展涉农专业免费教育,每个行政村至少培育1名具有中专及中专以上学历农技人员;三是建立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终身教育机制,广泛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分层分类定期培训,有计划地安排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开展知识更新;四是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职称评定标准,注重工作业绩和推广实效,积极发挥农民技术人员示范带动作用,按承担任务量给予相应补助;五是推进基层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鼓励和支持农业科技人员采取成果转让、技术入股、合作研发、创办科技型企业、有偿技术承包和技术服务等方式创新创业,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作者:1章跃树 2宋冉 3郑燕 单位:1.江苏省连云港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江苏省灌云县商务局 3.江苏省连云港市农业委员会
[摘要]在新型城镇化视域下,从产业融合的视角来系统分析农业旅游,着重总结出一套具有指导意义的农业旅游发展新模式,以使产业相关者能更深入、透彻地认识农业旅游,促进农业旅游更好发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业旅游;新形态
一、引言
十八大后,国务院领导层明确提出:中国未来最大发展潜力在城镇化[1]。2013年7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在广西主持召开部分省区经济形势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说,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2]。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3]。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是一个概念或一件事,也不仅是城镇化率这个简单的数字,而是一个包括了产业开发与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纲,纲举目张,行行业业都在这个网络之中。旅游强大的动力价值及区域综合发展协调能力,决定了其将在这一进程中,尤其是农业旅游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进入后工业时代的今天,对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而言,农业旅游发展是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农业旅游发展新模式的逻辑构架:中心———后向———旁侧———前向
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农业旅游发展新模式的逻辑构架,就是要根据产业融合的特点,将农业旅游与农业、旅游业、农村、农民甚至更多的相关要素纳入一个系统,多方位、系统地、关联性地考虑农业旅游的发展,即:中心问题考虑如何将农业与旅游业两大不同产业很好地融合在一起,顺利完成农业提供资源、旅游延伸服务的对接过程;后向考虑农业旅游如何反哺农业、旅游业,促原先两大产业的优化发展;旁侧考虑新型城镇化建设背后的区域一体化问题,农业旅游的发展如何促进农村的现代化与农民的市民化;前向考虑如何与更多相关要素融合,推动农业旅游的创新可持续发展。
三、中心: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产业整合———农业与旅游业相互融合
1.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农业与旅游业相互融合融合过程中涉及人群的转变:农民=农民+市民。农业在与旅游业融合的过程中,劳动中所涉及的人群发生了转变,随着旅游活动的展开,市民从城市向农业所在地流动,使得劳动涉及人群扩展到了农民与市民两大群体。融合过程中劳动内容的转变:农事活动=农事活动+服务活动。农业在与旅游的融合过程中,从业人员的劳动内容发生了转变,从原来的只从事农事活动,转变为既从事农事活动又从事服务活动,有些农民完全从原来的农事活动中摆脱出来,专门从事农业旅游的接待服务工作。融合过程中劳动所在地的转变:乡村=乡村+旅游目的地。农业在与旅游业融合的过程中,劳动所在地的性质也在发生变化,从原来的只是农民生活的乡村扩展到具有旅游吸引力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2.融合过程中要消除排斥力,完成三大提升硬件的提升:农业旅游的游客基本上来自城市,他们参加农业旅游活动,希望体验农事劳动、乡村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愿意吃苦,生活条件决不能过分偏离他们的习惯生活,尤其是一定要保证干净、卫生。因此,民俗特色固然要保留,硬件设施更要提升。软件的提升:在硬件完善的同时,促进当地从业人员服务水平的提升也至关重要,从业人员提供服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人们对农业旅游体验经历的评价。内容的提升:城市居民文化程度较高,品位较高,所以在旅游产品内容的发掘上,必须以目标市场的喜好为导向,以自身资源条件为基础,注重产品内容的体验性,实现在内容方面的提升。
四、后向: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产业优化———农业旅游反哺农业、旅游业
1.农业旅游———促旅游产业优化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农业旅游促旅游产业优化的新形态(1)要素资源化:旅游产品的差异取决于要素结构的差异,要实现旅游产品结构的优化就要促进食、住、行等传统观光辅助要素的资源化,使之成为主导的吸引物。农业资源在除“游”之外的其他几个要素上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理应将这些优势充分发挥,也就是要将食、住、行、购、娱要素进一步做深、做透、做精、做出特色。(2)时空丰富化:农业资源使传统旅游资源的外延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扩大,丰富了传统旅游活动内容。基于融合的视角,可以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深层次挖掘旅游产品,丰富、拓展旅游活动内容,弥补传统旅游产品的一些缺陷。应该运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创新的思维,针对旅游产品季节性、异地性特点深层次发掘、开发农业旅游产品。
2.农业旅游———促农业产业优化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农业旅游促农业产业优化的新形态(1)休闲化形态:农业旅游对于农业的提升促进作用,重要的一点在于它使农业成为能够提供休闲娱乐产品的产业,从主要满足生存需要扩展到满足发展、享受的需要,这种新型的休闲化形态,能够让农业更快、更好发展,获得更好的效益。实现方式:农业劳作休闲活动。目前一种比较常见的形式是将农业劳作开发成休闲活动,如让游客体验耕种、采摘、垂钓等乐趣;农业产品休闲产品:农业产品向休闲产品的转换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方式如改变农产品的用途,如将特色蔬菜制作成蔬菜盆栽,作为特殊的装饰品让游人买回家装饰家居等;农业用具休闲用具:农业用具经过改造也可开发成为独特的休闲用具,如河南信阳南湾湖渔民就将自家打鱼的渔船改造成了旅馆,设立了水上餐厅、水上旅馆等。(2)专业化形态:农业旅游能帮助农业产品产前调研、产后营销,促进农业企业产品的专业化形态,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对于这类专业化形态应当积极推广,并不断深化升级。产前调研:产前调研关系到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是否适销对路,是否被市场认可。农业旅游使大量的市民来到农村,十分有利于农产品的市场调研。一些地方已有意识地赋予农业旅游活动以市场调研的内涵,如一些地方就将各种各样的南瓜混种在一起供游客采摘、品尝、购买。通过游客的反映来考察哪种类型的瓜果更加吸引人,更加适合扩大生产与推广。产后营销:产后营销对于农业产业至关重要。能否接触到相应的消费人群,让他们知晓、进而接受;能否树立起农产品的品牌,让产品销售顺畅;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要靠宣传营销来完成。近年来,一些地方节庆活动的成功举办使不少农产品声名大振,如何把这些活动搞得更好、更有效是接下来要思考的问题。
五、旁侧: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城乡一体———农村现代化与农民市民化
1.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现代化新形态:旅游式的田园城市特征:城市吸引力十乡村吸引力+旅游特质旅游式的田园城市是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农村现代化的一种新形态,它的构建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意义非凡,是解决城乡统筹问题的重要手段。它保留了农村生活的元素,自然、生态、清闲、恬静、健康、和谐,同时又具备了城市的内在生活质量,有较多的社会机会。它以农业为基础,以旅游为驱动,并用旅游带来的收益来实现农村硬件设施的改造和服务系统的完善。实现方式:前台+后台。北大吴必虎提出了乡村旅游舞台化发展理念,就是要按照游客实际的需求,将乡村生活划分为“前台”和“后台”,将游客所追求的要素置于前台,满足游客体验乡村生活及风土人情;同时,将农民所追求的要素置于后台,顺应农民对农村现代化的要求。可在乡村中划出几块核心区域进行建设,让农民有机会享受现代化生活,而在核心区域四周则保留大片农田、传统民居,供游客体验。
2.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农民市民化新形态:导游式的田园市民特征:农民的身份+市民的观念、素养、收入水平+旅游知识。导游式的田园市民是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农民市民化的一种新形态,他们是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依附于田园的别样市民。他们仍保留着农民的身份,却具有市民的观念、素养及收入水平。实现形式:深层次的参与。应让农民深层次地参与到农业旅游的开发、发展,让他们与市民深层次交流,了解市民需求,参与产品的开发设计、旅游的经营管理,而不只是提供简单的服务。这样农民才会从农业旅游发展中获得较多的收益,主动性才会不断增强,乡村许多有价值的资源才能被进一步发掘、开发,农民也才能真正向田园市民发展。
六、前向: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产业发展———多要素融合的产业创新发展
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融合产业是创新的产物,它的可持续发展更需要不断创新驱动。可考虑引入的要素以及相应的农业旅游发展新形态大致有如下几种:
1.艺术:吸引热爱摄影、绘画、音乐、民俗等艺术活动的爱好者、艺术家来田间地头采风,提高乡村旅游地知名度、美誉度;积极对各种农产品进行艺术加工,提升农业旅游商品档次。
2.网络:建立农业旅游网站,在网上虚拟田地、鱼塘、农作过程,展示各种新奇的农产品,吸引游客,同时也可通过点击率的统计以及网友的相关评论了解游客喜好,与游客互动,改进、完善自己的产品。
3.拓展训练:可以设计一些艰苦的拉练、农业劳作项目等,让团队成员在互帮互助中增进感情,协助企业提升员工核心价值;设计需要团队成员合作完成的农事活动,使团队内部互相磨合、协作,增强团队战斗力,有效地拓展企业员工的潜能。
4.素质教育:可开辟农业科普夏令营,让孩子远离城市,走进乡间田头,了解农业知识,体验当农民的滋味。与其他伙伴共同完成某些农业劳动,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精神、艰苦朴素的美德、自理能力、团队精神等。
5.婚庆:设计与农业旅游相关的主题特色婚典,将婚典与郊游结合起来,让来宾在参加婚典的同时,也有机会到郊外走走看看,体验农村风土人情。
七、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旅游作为既能满足人们休闲需要又能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新业态,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及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站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从产业融合的视角来系统分析农业旅游,着重总结出一套具有指导意义的农业旅游发展新模式,以使产业相关者能更深入、透彻地认识农业旅游,拓展农业旅游开发新思路,克服发展中的问题,促进农业旅游更好发展。
作者:陈婷 单位:信阳农林学院旅游管理学院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已经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提出要积极培育新型农民,以更好地适应我国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曾就“谁来种地”的问题进行专门阐述,他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认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其关键在于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党和国家关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给现代农业发展带来了重大历史性机遇。
1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和外延
将新型农民与职业农民结合起来,即为新型职业农民,新型农民适应了农民劳动力结构的调整,而职业农民则是现代农业的主体,笼统来讲,就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一代农民阶层,这部分群体在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同时,还能够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相应的服务。新型职业农民是市场主体,要能够充分进入市场,使收益最大化,所谓职业,强调的是身份的稳定性,即将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作为终身职业,再就是要有一定的现代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更够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农业。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四化”同步的短腿,信息化、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而农业现代化却还处在成长阶段,严重限制了我国现代化的进程,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在于农业人才的缺乏,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从根本上来讲,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构建职业农民队伍,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实现的战略需求。
2关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策略
2.1重视农村基础教育,转变农民传统观念
从整体和长远来看,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是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的关键,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扩大现有农业院校的招生规模,加大涉农专业的比重。在降低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门槛的同时,还要注重转变农民的传统观念,让其认识到农民是一项光荣的职业,增强对这一职业的社会认可度,从而调动新生代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将农民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新型职业农民要普遍具备农村资金、劳动力、技术、信息以及产权等意识,可以通过播放反映“三农”新面貌的影视剧以及文化团体下乡演出、农业技术讲座等多种形式,使其不断接受新的思想观念和经营观念。
2.2扩大职业农民群体,营造良好培训环境
新型职业农民的来源并不仅仅局限在农村,城镇人才也可以进入农业领域,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现阶段,要想扩大职业农民群体,必须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壁垒限制,实现城乡的双向互动,补充农业人力资源缺口。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必须保持同步,只有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并融入城镇,才能够更好地推动城镇化,同时也能够给城镇人才进入农村创造良好的条件,为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提供广阔的空间。无论是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还是引进城镇人才,要想使二者能够成为新型职业农民,还要健全相关的工作机制,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营造良好的培训环境,如建立目标责任机制、就业跟踪服务于维权机制以及健全政策鼓励与扶持机制,一方面要调动农民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要避免培训工作的盲目性,真正能够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型职业农民群体。
2.3启动培育试点工程,建设终身教育体系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形成长效发展机制,在此建议以启动相关试点工程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加快农业职业教育实训中心建设,重视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仅仅依靠政府专项资金的注入,只能解决燃眉之急,应以建立农民公益性培训制度为目标,重视农村的教育改革,构建我国现代农民终身教育体系,将农民学历与培训结合起来、农村职教与普教成教相互渗透、农业推广系统与信息化教育相互合作,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可持续开展。
3结语
综上所述,新型职业农民强调的是农民身份的职业转变和专业转变,符合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农业的生产主体,重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意义重大,已经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重大发展战略,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越寒 王晔 单位: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吉林农业杂志社
1、农业生态观光园规划设计原则
1.1特色与乡土
特色是旅游的魅力所在,也是农业生态观光园旅游活动吸引游客的保证,更是旅游经济的生命所在。农业生态观光园的特色应定位于:旅游与生态农业协调所体现的地域特色,即地域生态农业特色和地域农业文化特色。其景观要求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突出“乡趣”、“野趣”,特别强调经济、实用,营造出有地方特色的观光农业景观。
1.2主题明确
主题就是旅游地发展的主要理念或核心内容,其主要目的是形成或强化旅游地特色,增强其竞争优势,满足核心客源市场的休闲、娱乐的需要。因此农业生态观光园的题是其建设、经营的核心,也是其卖点之一。“田园性”、“乡村性”和“生态性”是农业生态观光园的基本出发点。
1.3兼顾生态与开发
(1)生态旅游是崇尚自然、亲近自然和保护自然;
(2)生态旅游开展的前提是在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生态的基础上进行的:
(3)通过生态旅游的开展来宣传生态旅游的思想,明确生态保护的意义;
(4)通过居民的积极参与实现生态旅游的发展与当地社区的建设的互动推进。这四项标准初步判定观光农园生态旅游的基本条件。
1.4以人为本,重在参与
现代旅游者越来越看重旅游经历,渴望参与,应设计一系列供旅游者参与的农业旅游项目,如跳民族舞蹈、钓鱼、野炊等,以丰富游客的旅游经历,提高游客的满意程度。强调对游客参与性活动的项目的开发建设游人在观光农业园区中是“看”与“被看”的主体,观光农业园最大的特色是,通过游人作为劳动(活动)的主体来体验和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快乐,并成为园区一景。
2、农业生态观光园规划设计的内容
2.1入口的规划设计
园区入口是面向游客的门户,是农业生态观光园的印象所在,在规划设计上遵循其生态、乡土的设计原则,可以考虑在入口处放置广场,在广场上设置具有民俗特色、富有田园气息的雕塑小品等,例如在入口处设置景观水车,既能吸引游客的视线,造成震撼感,同时又能体现出农业园的乡土特色。
2.2生产体验区的规划设计
生产体验区主要为进行农作物的生产,可细分为畜牧区、森林经营区、渔业生产区等。同时设有可供游人参与体验的蔬菜、花卉园艺生产,让游客认识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参与农事活动并体验到农业生产的乐趣。
2.3科普示范区的规划设计
园内可架设玻璃温室大棚,种植日常生活中少见的新奇品种、野生品种,展示当今先进的无土栽培方式,如水培法、基质培、立体栽培等。以浓缩的典型农业或高科技模式传授系统的农业知识,增长教益。
2.4观光游览区的规划设计
观光游览区一般地形多变,同时栽培多种观赏型农田、瓜果,通过对不同植物或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姿态、花期、花色、季相、香、果、叶等的合理配植,形成高低错落、层次丰富的景观效果,加上珍稀动物的饲养观赏等,使游人身临其境感受田园风光和自然生机。
2.5水体景观区的规划设计
在农业生态观光园中存在水体形式有湖、溪、泉、瀑等。为体现其生态自然性,溪流多为自然水体,一般是以观景、休闲娱乐为主,而湖塘大多则是用于生产的鱼塘、荷塘,在景观营造上应兼具生产、观景、娱乐的功能。在满足生产功能的同时也可满足游客观景娱乐的需求。游人也可泛舟其间自行采摘莲子、菱角或于岸边挥杆垂钓、捕虾捉蟹。
2.6休闲娱乐区的规划设计
本区应为农业生态观光园的核心区。在规划过程中应充分站在游客角度,开设尽可能多的游客感兴趣的娱乐活动,并进行大概划分,从而形成趣味丰富、适用面广的娱乐活动,满足游客的需要。
2.7民俗文化展示规划设计
民俗文化的体现应应用于园区的各处,大到园区主入口,小到角落的景观小品,都能体现其文化性,在规划设计中应注意通过强调园区设计的民俗文化性为园区整体增添魅力,主要的表现形式有景观小品的文化体现,设计主题的文化展示,景物景点的命名来展示、特色民俗活动展示等。
2.8管理服务区
该区可设有行政办公楼、职工宿舍、综合性招待所等,并配套各种服务娱乐设施,为团体会议、一般游客留宿提供服务。
作者:张锐 刘浩然 杜洁 伍敏华 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东北石油大学秦皇岛分校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
[摘要]环境问题是我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在生态现代化视域下,我国新型农业现代化应寻求发展、环境、公平的有机统一,注重从科技、经济、文化、政治等多维协调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从生产端和消费端“双管齐下”推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并推动农业生产地方化,以有助于解决区域农业发展失衡问题。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生态现代化;环境治理
一、生态现代化理论嬗变及其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
(一)生态现代化理论嬗变
生态现代化概念一般认为是由德国学者MartinJänicke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次柏林州议会辩论中最早提出(郇庆治和马丁•耶内克,2010)。生态现代化理论发展大致经历了强调在工业生产中以科技创新来应对环境危机(从20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关注经济和文化因素以及产品消费而转向科技、经济市场、政府三者协调平衡(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关注全球化影响及制度本身(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三个阶段,研究区域从西欧国家逐渐扩展到中欧、东欧、北美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Mol,2000)。进入21世纪以来,生态现代化理论仍处在不断发展完善当中,并进一步在世界范围内扩散,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理论(Jänicke,2008)。生态理性是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根本,生态理性使人们开始将经济的生产和消费过程视为生态过程,而不仅仅是经济过程。生态现代化理论不断地丰富发展,由单纯地关注科技转向政治、经济、文化,逐渐包含科技、经济和市场、政府、环境运动、环境意识形态五个方面内容(Mol,2010):(1)科技不仅仅是应对已经产生的环境问题,而是更多地转向环境改善和预防环境危机,将环境保护纳入技术和组织创新的设计当中,而不再过多依靠传统的修复式技术;(2)经济市场要素和组织在环境改善中的作用日益增长,生产者、消费者、信用机构、保险公司、商业协会等成为生态重构、生态创新、生态改善的重要承担者,带来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变化,并且将环境成本以货币、价格、供需、产品、服务等清晰地表达出来;(3)政府的角色、位置、运作发生改变,政府管治由从自上到下的命令式的方式转向权力分散下放、更加灵活、更加趋向于公众参与的管治方式,非政府以及跨国、全球性组织和机构逐渐发挥影响;(4)环境运动的角色、指导思想发生了转变,环境运动在环境决策中作用得到显著增强,环境运动指导思想也从单纯的反现代主义转向以合法性、负责任、公开透明、广泛参与为原则;(5)环境意识形态从纯粹地反对经济增长和完全忽视环境保护两个极端转向两者的协调统一,并被广泛接受。
(二)生态现代化理论与农业发展
工业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危机同样蔓延到农业当中,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的挑战,现实困境促使人们开始寻求转变农业发展理念。在发达国家,以现代工业技术为基础的“石油农业”带来严重的环境危机,产生空气和水污染、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食品安全受到威胁、能源消耗巨大等诸多问题(Kimbrell,2002)。值得关注是,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的“绿色革命”,虽然促进了粮食产量的快速增加,有效降低了全球粮食价格,大大缓解了一些地区的粮食紧张问题,但是“绿色革命”也引发了土壤退化、化学污染、地下水枯竭、土地盐碱化等环境问题,迫使人们转向环境友好型技术,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Evenson,2003)。此外,“绿色革命”带来生物多样性和地方传统知识的破坏,同时引起贫富分化加深和区域农业发展失衡的问题。“绿色革命”并不是可持续的,农业生态科学成为农业发展的新理念,而在农业生态理念下进行新的绿色革命不仅要注重科技创新,还应与社会调整或变革结合,农业生态视角下政治、经济、文化转向明显(Altieri,2009)。农业发展研究中存在生产主义和后生产主义的二元分立,生态现代化理论则是超越二元论的比较可取的理论分析框架(Evansetal.,2002)。农业生态现代化是生态现代化理论与农业发展相结合产生的,日益表现出一种多维、综合的整体性分析框架,逐渐拓展到科技、经济、生态、社会文化、空间、政治等多个维度,“弱农业生态现代化”正转向“强农业生态现代化”(HorlingsandMarsden,2011):科技上,从注重经济驱动科技发展、科技解决问题、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转向需求驱动科技创新、科技适应地方性;经济上,从强调企业化经营、效率优先、追求节约成本,转向推动生产经营网络化、综合化、整体化以及立足于农场水平追求高附加值、多功能农业;生态上,从较多采用生态和基因工程的产业生态视角转向较多采用生物型防护的农业生态视角;社会文化上,从提倡运用现代科技、理性的人地关系转向地方自主内生、人地协同、生产服务化;空间上,从偏重全球化、出口导向、外来资源大量使用,转向关注生产嵌入地方社区,注重本地资源利用;政治上,从自上到下式的单一方向的管治,转向内生扶持政策、参与式方法应用、社区发挥影响以及地方和区域灵活管治。
二、生态现代化视域下农业发展思维
生态现代化理论嬗变过程伴随着发展问题、环境问题、公平问题的继生转换,三个问题日益呈现出交叉、复杂的态势,而西方发达国家多年的环境治理表明,环境问题的解决最终有赖于公平问题的解决。农业发展问题涉及农业环境治理问题,而环境治理牵扯到公平问题。生态现代化视域下农业发展思维转向整体统一的系统视角,农业生态现代化关注目标的平衡性、应对的多维性、行动的多元化。
(一)目标层:发展、环境、公平的统一
工业文明时代的科技进步使人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改造自然的能力,促使人类中心主义思潮蔓延,引发了深刻的环境危机。人类不得不反思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问题,增长受制于环境和社会的原因而存在极限问题,技术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环境危机的根源不仅仅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涉及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环境问题是社会公平问题的反映。从社会公平拓展到环境公平,将完善发展人类内部以及人与自然的正义,走向兼顾环境问题和公平问题(O'Connor,1998),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离不开公平问题的解决。生态现代化视域逐渐从单纯关注环境问题转向环境问题的深层次的社会根源。生态现代化视域下农业发展寻求发展、环境、公平的统一。以现代工业技术为基础的“石油农业”引发严重的环境危机,促使农业发展寻求发展与环境的统一,而环境问题不仅仅与“石油农业”生产技术有关,同样有其深层次的社会根源,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公平问题一定程度转嫁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从而加深环境危机。农业环境治理成败关键在于能否实现发展、环境、公平的有机统一。
(二)应对层:科技、经济、生态、文化、空间、政治等多维治理
发展问题、环境问题、公平问题的日益交叉复杂化,对问题应对提出了空前的挑战。生态现代化视域下环境危机发生不仅仅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涉及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环境治理的视角突破科技局限,拓展到经济、文化、政治等多维视角,环境治理应对从单一向多维转向。西方国家环境治理经历了从单纯关注科技创新逐渐关注到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过程。发达国家由于基本完成农业现代化,农业发展开始面向农业现代化过程产生的环境问题和公平问题,而发展中国家则更多地面对粮食安全和农业收入增加问题,并着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但环境问题和公平问题已经显现(Pingali,2007)。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中都涉及环境问题和公平问题,使得农业发展问题复杂化。问题复杂性迫切需要全面、系统的分析与应对。生态现代化理论将环境问题嵌入农业发展本身当中,使农业发展兼顾环境问题,同时指出环境问题有其深层次的社会根源,从而使农业发展本身不是仅仅停留在科技上,而是拓展到经济、文化、政治等多个维度。生态现代化理论为农业发展适应环境问题和公平问题的挑战提供一个可行的框架。
(三)行动层: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协同
生态现代化视域下环境问题的关注从生产领域拓展到消费领域。面对发展中面临的环境问题,消费领域是整个经济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可持续发展中重要的影响因素。环境治理不仅需要生产方式发生转变,更重要的是消费方式的转变,从而通过市场机制有效地推动生产方式的转变。可持续性消费是环境问题应对中的重要策略。消费者本身行为则是可持续消费的关键一环,而个人之间可以通过协作消费减少不必要的消费和生产,从而形成新的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生产者与消费者塑造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环节,两者缺一不可。农业有机生产可以提供健康、天然的不含有毒杀虫剂的高质量产品,同时维持土地肥力和生物多样性,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欧美国家得到相当重视并发展壮大(Badgleyetal.,2007)。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需求成为生产的目的,消费成为生产的调节器,因而消费者塑造的重要性凸显,成为转变生产方式的重要助推器。生态公民是农业可持续消费的重要驱动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促成农业可持续消费的根本力量,可克服一些农业可持续消费面临的重要障碍(Seyfang,2006)。
三、生态现代化视域下我国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我国农业正处在现代化进程当中,农业现代化进程仍处在较低水平,农业发展面临环境保护的问题,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随着现代化程度加深将会加剧,农业污染已然不容小视(温铁军等,2013),关系到国家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发达国家的环境治理经验表明,环境治理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离不开公平问题的解决。农业环境治理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是我国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面对日益严重的农业环境问题,生态现代化理论为我国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提供了重要借鉴与启示。
(一)我国新型农业现代化应是发展、环境、公平的统一
我国人多地少,人均土地资源相对较少,由此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将会长期存在,而在农业发展中出现的农业污染问题进一步加剧人地关系矛盾。当前中国农业仍然以相对落后的小农经济为主,农业经济效益不高,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相对缓慢,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加剧,并引发一系列文化衰落和社会失衡等问题。我国农业现代化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拓展到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问题。一些欠发达贫困地区环境破坏事件时有发生,甚至一些地区形成恶性循环,区域发展公平问题成为不可忽视的根源,这些地区的环境问题根本解决有赖于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面临两大选择问题:一是继续走发达国家曾经经历的“先污染再治理”的“石油农业”道路,还是探索一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二是继续走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历的“强发展、弱公平”的农业发展道路,还是走发展与公平相统一的农业发展道路。中国人多地少,生态环境脆弱,城乡、区域差距巨大,难以承受“石油农业”带来的严重的环境压力以及公平问题带来的环境风险转嫁,必须走一条发展、环境、公平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新型农业现代化需要多维协调推进
我国农业现代化本身面临多重挑战,生态现代化视域下我国农业发展同样面临发展问题、环境问题、公平问题。当前我国农业区域发展不平衡,一方面造成农业生产中心地资源环境承载负荷过重,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另一方面,造成一些非中心生产地的小农生产者破产并由此引发土地荒芜浪费,同时造成一些小农生产者迫于竞争而加大对土地和资源过度开发,从而引发环境破坏问题。问题的交织复杂性需要多维综合应对:(1)在科技上,在关注环境修复技术的同时应更加注重预防性技术创新,从农业生产设计阶段就考虑不同区域的环境因素,最大程度提前规避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而环境恢复往往耗费更大,并造成不良的现实后果;(2)在经济上,在追求农业生产效率和压缩成本的同时更加关注生产网络化、本地化以及提升产品的品质,以带动本地经济和满足更加多样化的需求;(3)在生态上,在关注以工业技术为基础的工业生态技术的同时,应当遵循农业生态理念更多地采用生物型技术,并适应不同地方特性;(4)在社会文化上,在关注依靠科技来专业化生产和协调人地关系的同时,更加主动地根据地方需求展开研究,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和劳动力实现人地协同发展;(5)在空间上,在关注农业外向型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更加注重与本地生产和消费的联结,避免出现“飞地式”发展;(6)在政治上,在关注从上而下的集中、单一的管治手段的同时,应更加注重管治地方化和内生化,充分发挥地方的自主性,防止区域发展失衡。
(三)新型农业现代化需从生产端和消费端两端并举
我国农业现代化不仅包括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而且包括农业消费方式的转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业生产走向商品化,市场消费需求在农业生产发展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当前我国更多是关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对农业消费方式关注程度并不够,农业消费方式转变迟缓往往拖累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一是虽然我国居民对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相当部分居民仍然趋向价格偏好,对质量较低水平的产品耐受较强,往往使一些落后生产方式得以存在,这些现象在经济落后的地区问题比较严重。二是随着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一些消费者对国家保护的动植物或者由其生产的产品产生不合理的消费需求,推动一些不合理的产业发展,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破坏了生态环境。三是由于不合理的消费方式,产生了大量食物浪费,耗费大量的农业生产资源,变相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压力,而食物里程的拉长也同样会产生间接的资源消耗。农业现代化生态转型应生产端和消费端两端并举:(1)从生产端来说,农业有机生产与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相契合,应不断推动农业有机生产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着力提高农业有机生产的效率,通过有机农业生产的不断提升来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同时调整和增强农业认证管理机构,加强构建和完善有机认证体系,为农业生产有机化提供良好环境和重要保证;(2)从消费端来说,对于个人而言,应加强环境教育,塑造生态公民,提倡个人节约消费、绿色消费,摒弃过度消费和不当消费行为,而对于整个农业生产网络而言,应充分考虑食物里程因素,构建合理的生产和消费的空间耦合结构,强化农业本地化生产的内生作用,带动本地资源和劳动力的充分利用,减少资源间接浪费。
(四)农业生产地方化有助于解决区域农业发展失衡问题
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农业生产中心化并不总是意味着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当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发生由负荷过载引发的环境外部性以及由食物里程过长引发的间接浪费剧增。而另一方面,生产地产品由于产品成本优势或者质量优势不断扩大消费地,对消费地产品产生强大的竞争压力,一定程度抑制消费地农业生产。随着经济发展知识化,产品竞争逐渐转向技术竞争,农业技术生产地由于技术先进性不断扩散其技术,对消费地落后技术同样形成强大的竞争,又在一定程度压制消费地技术生产。生产地由于产品优势或者技术优势往往形成一定程度的产品垄断或者技术垄断,对于消费地的产品生产或者技术进步形成抑制作用,从而形成区域农业发展不平衡,引发区域公平问题。从国际来看,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由于其产品优势大力推动农业国际贸易,对一些较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形成巨大的竞争压力,发展中国家很多农业生产者负债或者破产,区域公平问题产生,而随着贸易摩擦和壁垒日益增多,农业生产本土化成为一种重要的策略,但是由于发达国家技术优势仍然存在,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发达国家在技术贸易方面仍然有相当优势,给发展中国家的技术生产和创新带来较强的竞争和抑制。从国内来看,我国农业总体上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中,农业产业化快速推进,一些专业化生产区迅速形成和发展,由于产品成本或者质量优势,产品不断扩散去开拓消费地,消费地的农业生产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从而出现本地生产衰落或者调整。另一方面,国内一些发达地区科研基础雄厚,往往成为农业技术创新的产生地,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往往拥有范围较大的技术服务区域,而技术消费地由于技术研发面临较大的竞争以及本身基础薄弱,农业科技创新和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压制。农业生产本地化成为克服区域公平问题的重要途径,包括产品本地化和技术本地化。(1)我国农业科技相比较发达国家仍相对落后,经济效益不高,产业化水平较低,产品竞争力不强,农业生产将面临巨大的竞争,对中国国内的农业生产将产生较大的冲击,拉大我国农业与发达国家农业之间的差距。所以,在产品成本和质量差距短期内无法缩小的情况下,一方面,应合理保护国内农业以免受较大冲击,并加快推进国内企业发展;另一方面,应在保证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发达国家农产品农业生产本土化,充分利用中国本地资源和劳动力,推动中国农业发展,减小发达国家农业与中国农业发展差距。而从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异来说,则应推动发达国家展开与中国本土机构技术研发合作,促进中国农业技术本身的创新和进步,缩小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的差距。(2)对中国国内的农业生产而言,为促进区域农业协调发展,应当鼓励农业生产本地化,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充分利用当地农业资源和劳动力,以克服现代农业过度集约带来的区域环境压力和食物里程增加,减少直接和间接的食物浪费,促进区域农业均衡发展,同时加强全国重要农业科技研发中心与地方农业技术机构合作,增强地方科技内生创新能力,促进地方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缩小区域间农业科技水平之间的差距。
作者:郭艳军 陈秧分 单位: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摘要:本文所研究的农业价值链主要是以“上游农户+中间龙头企业+下游销售商+融资机构”为主体构成的。该价值链对于保证农民、企业和销售商生产经营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笔者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企业普遍存在融资不足、依赖政府等问题。为了进一步优化其运营模式和融资模式,本文提出农业物联融资平台的概念,充分发挥平台信息优势,并与银行相互结合,以此扩大融资规模,推动农业价值链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订单农业;农业价值链;物联融资平台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使之带动农业和农村发展对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意义变得更加重大。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能够促进第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积极发展出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从而形成新产业、新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农业价值链是指农产品从农户投入资金生产到农业企业收购成熟的农产品,再到企业销售给经销商,最后经由销售商销售给消费者的一系列价值增值行为[5]。对于农户、加工商、销售商等农业价值链上的经营主体而言,农业价值链融资可以拓宽其融资渠道,降低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因此,研究农业价值链融资模式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有效手段。农业价值链融资一般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通过订单农业进行的内部融资有助于加强价值链各环节之间的联系、降低价值链风险,外部融资则是价值链主要的增值资金来源。但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几乎不存在针对农业价值链的产品,农业价值链融资严重依赖政府资金,农业生产融资依旧面临着较大困境,因此,本文试图结合“互联网+”的概念提出一种结合农业价值链内外部融资的农业价值链物联融资模式,以助力农业产业化发展。
2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StevenL.Klose(2005)认为,农业产业的资金短缺、融资困难是其产业化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因此,构建农业产业化的支持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因此,若想实现农业的大规模产业化,必须寻求金融支持以突破这一束缚。Clarketal(2011)强调,近年来国际上对农产品价值链融资开始广泛关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银行、信用社、小额信贷组织等金融机构专门围绕农业价值链融资开展产品和服务创新。农产品价值链模式以肯尼亚的DrumNet项目为代表,DrumNet项目自2005年起开始在肯尼亚运作,通过小额信贷支持和建立价值链的方法来促进农业贷款。国内学者任长青(2009)认为,农业价值链融资可以有利于农信社增加农村信贷供给,开发适合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产品与服务。马九杰、张永升(2011)认为价值链参与主体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中分别发挥不同的职能,它们通过利益机制联结在一起,而政府的职能尤为重要。国内外学者通过案例和理论分析证明价值链融资成为破解农业融资难的有效方法,并且,多数认为政府应成为农业价值链推行的主要力量。但通过我们的实地调研发现,目前农业中实际存在的农业价值链在外部融资方面都存在较大问题,银行缺乏创新的金融产品对农业价值链进行融资,龙头企业的外部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支持,而政府补贴是有限的,为了使农业价值链获得足够的资金进行延长和升级,必须探索出新的农业价值链融资方式,此即本文所提出的“农业价值链物联融资平台”想要实现的目标。
3现状
本文主要探究的农业价值链是基于订单农业的农业价值链,即“公司+基地+农户”。在这种农业价值链中,一方面,公司和农户之间存在着订单农业模式的合作关系,农户可以与公司签订合同,该合同规定农户在接下来的一个或几个农业生产周期内进行特定的农作物生产,在约定时间以约定好的价格和数量向公司出售该农作物,实际上是一种期货合同。所谓基于订单农业的农业价值链的融资模式,农户以签订的合同作为凭证、公司的信用作为担保对金融机构进行贷款;另一方面,公司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获得土地作为农业生产基地。公司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运作,从而向与其合作的农户提供可以用来进行农业生产的基地和支持农业物资的资金,使农户顺利进行与公司约定好的农业生产。关于融资渠道,农户借款主要依托于以公司信用为基础的金融机构借款;对于公司,一般进行上述合作关系的公司都是涉农企业,而且与农户存在合作关系,所以融资结构中政府的补贴和支持占很大一部分。本团队实地调研的玖星农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其与农户之间的合作关系是一种典型的“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玖星通过土地流转获得大量的韭菜生产基地,然后与农户签订合同,合同约定农户在获得玖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放的韭菜种子和分配的农业生产基地后进行韭菜种植,只能特定几次收割和出售韭菜,从而可以按时收获韭菜种子,玖星农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出售韭菜种子而获利。在融资方面,农户可以用其与玖星公司签订的韭菜种子回收协议向当地金融机构进行抵押贷款,以订单作为抵押物借贷相应数额的款项,用于韭菜的种植和管理。玖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平顶山市著名的龙头企业之一,获得政府的特殊政策,比如贴息贷款、资金补贴等。而玖星出现这种融资结构的原因,是玖星公司拥有的资产是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的基地和自己建造的厂房,但是,以上资产都没有产权,不能成为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时用作抵押的物品。同时,玖星作为平顶山市的龙头涉农企业,能获得政府的关注和扶持,故而其资金来源以自身积累和政府补贴为主,不过,这并不能满足玖星扩大生产规模,延长农业产业链,获取更多农产品附加值的资金需要,从而使其陷入融资难的困境。以上所介绍的玖星农业科技公司和农户为主体构成的农业价值链便是一种标准的基于订单农业的融资模式,这种价值链以订单和基地将涉农企业和农户连接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资金融通问题,是一个以订单农业为基础的农业价值链融资模式的实践,是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新型融资模式,但是也存在发展不完善等问题。
4问题分析
4.1订单农业签订不规范、违约成本低
订单农业是一种“先找市场后生产”的产销模式,理论上讲,这是一种企业与农户双赢的模式,既将分散的小农户与大市场连接起来,解决了农户对销路的后顾之忧,又帮企业分担了远期价格风险。但在实际操作中,订单农业的履约率仅有20%。其中包括企业违约和农户违约,根据实际调查,在平顶山园艺科学研究所中,公司与农民之间仅靠订单和一定的违约金来维持关系,没有引入外在约束机制。
4.2融资途径少且受限
调研发现,农户融资方式主要有:资金互助社、农村商业银行的五户联保以及订单农业中以龙头企业信用进行的订单抵押贷款。其中,玖星农业价值链中所进行的订单抵押贷款涉及金额都较小,并且范围小。农商行所开办的五户联保由于对担保人要求较高,所以,一般农户也无法通过该途径筹集资金。资金互助社作为新兴的农村金融互助形式,由于它的扶贫性质,只允许社员进行一万元以下的贷款,村民通过这些借款单独进行经济活动只能够脱贫,却无法实现致富。
4.3农业价值链风险控制机构缺位
农业是典型的高风险基础产业,通过保险分散农业风险是重要的风险防范手段。通过对河南省西刘庄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农户不参保的原因包括不知道有该项惠农政策,认为自己的农业生产风险低不需要保险,或者是不相信保险公司。同时,通过与平顶山市农业局工作人员交流,发现地方农业局在农业保险方面并无特殊政策,而只是国家每年会给予农民一定的补助金,通过农村信用社发放。综上所述,河南省平顶山市农业价值链中的农业保险缓解严重缺位。
4.4农村商业银行偏向城镇项目,对农户贷款额度小
通过走访当地农村商业银行发现,农户在进行贷款时受到非常严格的约束,负责人表示,给农户贷款交易成本高,信用风险也高,银行需要在事业单位工作的有固定收入的人为贷款农户作担保,或用五户联保制度,总之,如果单单依靠订单抵押,只能获得很少一部分贷款,使得签订单的农户没有获得资金而无法开始生产,影响价值链的运作。
5解决方案
我们通过对平顶山市农业价值链中的涉农龙头企业(例如平顶山园艺科学研究所、瑞祥农牧发展基地等)进行调查发现,它们虽然有特色值得发展推广,但普遍存在依赖政府资金支持、融资模式单一的问题。一旦脱离了政府的支持,企业扩大再生产就会出现资金不足的问题;而政府想要提供财政支持以实现推广这些涉农龙头企业的模式的目标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平顶山市对大香山企业进行调研时,我们接触了该企业的物联网模式,并了解到农业4.0的概念,认为这是农业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基于京东的经营模式,我们设想探索出一种新型融资模式,使价值链上的主体(尤其是龙头企业)的资金来源脱离对政府的依赖,延长产业链,并推动龙头企业模式真正的推广。农业物联融资平台便是我们提出的设想。农业物联融资平台是一个基于互联网运作的农业融资平台,通过连接当地农业领域尽可能多的价值链上的主体,各主体利用平台提供的信息,寻找合适的上下游,与其他主体发生联系,组成产业链。平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整合产业链各环节,实现了信息和资金的最优匹配,降低了系统成本,使价值链获得可持续优势。平台各价值链上下游主体联系的媒介是新型电子化订单,通过借助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构建遍布农村的金融电子化发展,实现线上交易。平台利用其信息化优势,监督订单的实施,随机抽查,对于可能出现违约的主体重点关注,确保订单的顺利实施。一方面,平台对每一个农业主体收取佣金,也可以理解为保险费,之后对每一笔银行贷款进行担保,当遇到特殊情况,农业主体无法偿还贷款时,平台在规定的限额内予以代付。这一做法大大提高了农业贷款主体的信用;同时,如果平台足够大,根据统计学大数定理和保险中不确定性的思想,只有很少一部分主体无力偿还贷款,平台收取的佣金从长期来看是足够支付违约贷款的。另一方面,银行拥有资金,但是缺乏单个农户以及小微企业的相关信息;平台拥有价值链各主体的信息,但不能提供足够的资金,由此平台可以与银行构成互补关系。平台全方位24小时掌握上下游企业的信用状况、物流情况、发货记录及相应的企业信息,由此建立自己独立的信用评级机制并将掌握的信用信息给予银行。银行利用这些信息,将资金贷给需要生产的信用主体。在防范风险方面,平台会严格审查企业的准入资格,对企业的历史交易情况、财务状况等进行严格审查,另外,平台通过建立网络监测系统,对平台价值链各主体的订单履行情况、付款记录等进行监控,做到及时发现并防范潜在风险。此外,平台是专属农业的融资地,可以寻求政府的帮助,申请政府的财政支持,以此提高平台的信用等级,降低融资风险。通过构建这一平台,原来政府支持一条产业链融资的方式就转变为多条产业链间主体互相提供信用保障,从而更容易从融资机构获得融资支持的方式,农业产业链的融资困境将会得到很大的缓解,摆脱只能依赖政府支持和向熟人借钱的制约。
作者:顾季尧 李泽玉 王首妃 邵云 农雅芳 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1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的意义
1.1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的含义
农业科技通道的建设是指建设一条顺畅、高效的途径,使农业科技从科研机构研究成熟后,经过农业专家有针对性的采用,农技员将技术规程后,最终被广大农户接受并掌握这些技术,使农业生产率得到提高的整个过程建设。新型农业的科技通道建设不仅包括农技以最低成本顺畅的到达农户手里,而且还包括农技推广被农户掌握之后的一系列农技服务和农业知识的更新问题。
1.2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是农业技术快速转变为现实生产率的主要途径,农业科技的迅速转化急需高效、便捷的科技通道。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农业发展的成绩和速度,所以,农业科技通道的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关键。农业要发展,农民要增收,农村面貌要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绩等等有关“三农”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科技的力量,而农业科技要成为生产力,必须要为农牧民掌握,通过农牧民具体运用于生产过程中,取得农牧业发展的新成果。现在青海省农牧业亟需用现代先进的科技知识发展农业,农业科技通道建设是发展青海现代新型农业,用科技推动农业发展,促进“三农”问题解决的根本途径。
2青海省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2.1青海省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基层农业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的实施,青海农业科技通道建设取得了重要成绩。启动了农业科技服务的建设工作。农业科技服务通道建设是指农业科技研发成功后,经过专家、农技人员推广到农牧民手中的顺向推广过程。目前,青海省通过农技推广补助项目,能够将农业科研院所针对农牧业发展需要研究的技术,经过专家和农技人员迅速推广农户手中,被农户掌握并用于生产实践,各补助项目县农技推广率达到95%以上,农业实现了大幅度增产,农民获得了收益,取得了成效。农业反馈通道建设有待建设。农业科技反馈通道是指农技被推广到农牧民手中,农户应用于生产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新问题,并反馈到农技推广的相关部门,试图得到解决的过程。目前,青海各补助项目县还没有很好的建成这种反向的农技推广过程。农技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农牧民遇到的新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现象还普遍存在。评价通道建设还需要完善。评价通道是指对农业科技的评价和农技服务有员的评价途径。青海各补助项目县正在努力建设和完善由政府、农技管理机构和农牧民三方考核的评价机制,建设农技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
2.2青海省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一,制度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机构设置和布局不合理,乡镇农技站所职能定位不明确,农技推广员管理体制不顺;激励保障机制缺乏弹性,人员编制不合理,不能激发农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绩效考评机制不健全,已有的绩效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第二,组织能力不得力。很多项目补助县还没有开展农村综合改革,存在人员人事管理与业务管理隶属于不同的部门,出现多头领导,一些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农技创新人才队伍培养,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队伍素质不高。对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缺乏规范的管理和引导,降低了工作效率。第三,人员队伍素质不高。人才队伍建设滞后,服务质量整体不强。总量不足的农业科技人员缺乏专业性的农业知识,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第四,技术、资金保障不到位。农牧民亟需的技术还没有形成或不完善,经费投入不足,硬件建设滞后,推广经费缺乏,服务手段落后,许多农技推广、科普工作无法开展,导致科技转化受到阻碍。第五,宣传工作不到位。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渠道较少,很多农户不能及时得到科技知识和农技人员的指导。
3青海省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问题的探索
3.1青海省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的目标
科技能被农牧民迅速掌握并运用于农业生产,达到预期的效果,实现双向沟通,农牧民对科技的需求能迅速反馈到相关部门并及时得到解决。在此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产业效率、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重点发展区域性农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促进我省现代农业的发展。
3.2青海省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的内容
技术创新是中心任务。农业科技通道建设应该以围绕科技创新为中心,不断研究出新的适合农牧业生产需要的技术,解决农牧民遇到的技术难题。队伍是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的核心。大力提升人员队伍素质,使之适合农技发展的需要,能够有效解决农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因人员素质问题而使农业科技通道建设受到阻碍。制度是农业科技通道的保障。建设好有关农业科技的制度,明确科技通道中的各主体职责,是农技通道建设的最根本保障。资金保障是根本前提。农业科技通道建设需要大量的人、财、物的参与,需要建立长期的有效机制,资金保障是建设科技通道的根本前提条件。
3.3青海省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的原则
经济高效原则。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要充分利用有限资金,建设低成本的结构简明的短距离科技通道,同时,这条科技通道还需要操作简便、易于监管的、高效顺畅的通道。双向互动原则。科技通道建设应的两个方向,包括自上往下推广,还包括自下往上反馈需求的通道建设,即“政府—专家—农技人员—农户(示范户、辐射户)”和反向的反馈通道,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农牧民对科技的需求,促进农业的发展。弹性原则。科技通道建设应该充分考虑到农业科技传播的多元化主体,同时还要满足在具体条件下科技推广的灵活性,注重达到科技通道的目的,淡化中间的具体操作过程。创新原则。科技通道建设要注重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过程创新、技术创新等,以适应当地实际需要。
3.4青海省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的目标
建立以“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为主结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快速通道,首先,必须加强主管部门的组织领导。农业主管部门必须精心组织农业科技通道建设所需的各种资源,加强对科技通道建设工作的领导,使之能够高效、低成本建成;其次,制度保障,明确产权,理顺体制机制,完善管理,改革体制以明确各参与主体的职能,建立灵活的机制以激发相关人员在农技推广方面的积极性;再次,资金支持,确保专款专用;最后,人员队伍素质保证科技创新和高效的农技推广。
4青海省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4.1加强制度建设
农业科技通道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受到多方行为的博弈,只有建立有效的制度,明确各方人员职能,规范各方工作,才能保证科技通道的顺畅和适用,取得预期成果。
4.2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实际的农业技术进行推广
青海各地生态环境相差甚远,东部是农业区,青南地区则是纯牧业区,能够发展的产业各异,加水人员素质各异,各民族聚居在不同的地区,文化差异大,所以要根据当地的实际选择适合当地的农业科技,建立当地人支持的农业科技通道。
4.3加大技术服务力度
为了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要采取多种手段层层抓好技术的培训和指导。组织科技人员下乡,直接向农民传授技术,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提高科技人员及农户的知识水平,解决实际的技术问题。通过电视广播、演讲、印发科技手册等手段向农牧民介绍各种应用技术、推动生产技术科学化。
4.4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
聘请专业对口的农业技术指导员,根据科技知识水平及能力大小,量才使用,合理安排项目,注重科技人员知识更新,强化科技人员的组织结构,开展全员性培训。
4.5强化农业科技入户工作
通过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组织动员广大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农技推广和技术服务,做到技术人员入户、研发成果到田、技术要领到人,以集中开展与分散组织相结合。入户与农时相结合的科技培训、农业新成果试验示范等主要方式,整合资源,推动科技下乡,发展农牧业。
4.6建立多元化信息传播途径和教育服务方式
充分利用农技人员、当地政府、村委会、广播电视、农技服务热线12316及网络平台向农民宣讲农业科技知识,努力建设以科技示范户(土专家)、田间地头、观摩交流及科研机构的专家箅各产业专家为主要途径的综合多元化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途径和教育服务方式,培训教育农牧民,从而获得农业科技知识。
作者:许小宁 单位:青海省乡镇企业技术推广站
一、实证分析——以四川省为例
结合指标设置原则,最终设置两系统的输入指标有农业从业人员、城镇从业人员、农业投资总额、城镇基础设施投资总额,输出指标有农业产业化率、乡镇企业利润率、城镇化率、人均GDP。数据来源2013年四川统计年鉴和各市州统计局。以2012年四川省的21个地级市州区域为决策单元,运用线性规划软件LINDO,将各个区域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效度定量化,以便对系统的协调发展程度作出客观的评价。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先计算出C2R模型中各个系统之间的相对有效性,以确定其协调程度以及发展效度;对DEA非有效的区域,再计算其C2GS2模型的相对有效性,重新界定其协调效度,即以C2GS2模型计算出的协调效度作为该区域的最终协调效度。通过计算四川省新型城镇与农业产业化的平均协调发展综合效度低于0.5。其中比较高的是成都(0.6)和乐山(0.8),其余市州均在0.6以下。成都在加快城镇化的同时也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打造世界生态田园城市,政府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化,各个区县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色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如金堂的脐橙,已形成了较大规模,并向品牌发展战略上靠拢,努力实现一村一品、一县一品。乐山市在发展农业产业化方面也有很好的经验,比如五通桥牛华芽菜协会采取“公司+协会+基地+农户”模式,农户不仅可以出售新鲜的青菜,还可以对青菜进行加工后出售给企业,获得一定的加工费。总的来说,四川省农业产业化对新型城镇化的综合协调发展效度较低,说明农业的生产经营还处于传统阶段,急需改革,与不断进行的新型城镇化比较还处于落后阶段,两者的协调性差。
二、在新型城镇化视角下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1.加快中心城市发展,推进城市群建设。
成都平原城市群优势很明显,全国第四大航空港、西部交通枢纽和西部金融中心,进一步加强巩固成都在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财富论坛也给成都带来了极大地机遇,全球500强企业一半以上进驻成都,打造国际经济金融、IT中心。同时积极建设绵阳科技中心和德阳制造业中心,形成成德绵经济带。川南城市群具有产业和区位优势,宜宾、泸州的白酒、化工业发达,优先发展白酒产业,推进白酒金三角发展。并且川南四个城市都靠近长江或支流,泸州、宜宾是省内重要的码头港口。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也很发达。川东北城市群的资源优势主要是天然气,因此应该充分利用天然气发展产业来壮大经济实力。攀西城市群的旅游资源和农业资源、矿产资源很丰富,以凉山和攀枝花为支撑点,凉山优先发展旅游业,追求“绿色GDP”,变劣势为优势,攀枝花重点发展铁矿产业。
2.以龙头企业为重点,并行发展各种行业协会,加快农民组织化进程。
首先,必须有龙头企业带动。政府要提供资金、政策支持,为龙头企业提供低息贷款或无息贷款,对龙头企业的税收方面给予优惠。龙头企业自身要改善管理水平,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发挥好辐射带头作用。另外,积极组建各类农产品行业协会,加速农民组织化。农产品协会负责与政府沟通,为农民或龙头企业提供市场信息和技术服务,协调市场价格和行业管理,分工合作,反对不正当竞争,一致对外,反倾销、反歧视。同时因其带有公益性,省及地方政府应给予农产品行业协会资金和政策支持。
3.建立区域农业信息平台。
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建立全省的信息化网络平台。建立全省的五大农业信息数据库,并定期出版有关全省及其各市州的重大农业问题研究报告,为农民、龙头企业和农业协会提供决策的依据。报告要通俗易懂,能较快被农民所认可。以农业信息为平台,建立六大服务系统,即全省及各市州农业信息综合处理系统、农产品供求信息系统、农产品销售系统、农产品价格预测系统、农作物病虫害诊断防治系统、龙头企业经营辅助决策系统。
作者:张泽义 单位: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经过几年的发展,以家庭农场、合作社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成效显著。但随着经营规模逐渐扩大,过去的经营方式、经营理念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生产、经营等方面亟需专业人才。本文从市场需求入手,通过调研,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农村;经营主体;人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土地规模、技术装备、资金投入、经营理念、农产品供给等方面,明显优于普通农户。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普通农户仍然占大多数,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逐渐崭露头角,成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现代农业的新生力量。目前看,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发展的难题是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也就是农业发展的后劲不足。为此,笔者针对辽宁省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调研,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背景分析
中央规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包括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目前,农业部农经统计报表系统中,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的数据每年都进行统计,可以了解到相关情况。而专业大户、农业企业并未统计,无数据来源。因此,仅对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数据进行分析。
1.家庭农场。据统计,截止到2016年底,辽宁省在县级农业部门登记备案的家庭农场5321家。其中,有4620个家庭农场从事种植业,占总数的86.8%;家庭农场共有2.6万劳动力,平均每个家庭农场4.9人左右。
2.农民合作社。据统计,截止到2016年底,辽宁省农民合作社4.8万个。其中,有2.69万个合作社从事种植业,占总数的56%;有4134个合作社从事农机、土肥、植保等服务,占总数的8.6%;合作社社员165.66万人,平均每个合作社社员34.5人左右。
3.示范家庭农场主结构。据我们对2014年200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主有关情况统计分析:从文化程度看,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102人,占总数的51%;高中、中专等文化程度的67人,占总数的33.5%;大学以上文化水平的仅有8人,仅占总数的4%。从家庭农场主的年龄结构看,30周岁以下的16个;而40-49岁之间的有78个,50-59岁之间的有53个,这两个年龄段的群体,成为家庭农场经营的主力。
二、主要问题
1.文化程度、学历水平普遍不高。国家将家庭农场定位为“是农户家庭承包经营的升级版”,从辽宁省农民文化程度分析,初中文化程度占56.8%、高中文化程度占3%(资料来源2008年辽宁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整体看,农户文化程度水平不高。据“辽宁家庭农场信息应用平台”统计分析,家庭农场主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占比为55.7%,高中文化程度的占比为18.6%,虽然明显高于普通农户,但与城镇居民文化程度差距较大。
2.年龄结构偏大。家庭农场主、合作社负责人,承担了带领组织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力量。因此,需要这些人员头脑灵活、接受新事物快、精力充沛,要有冲劲干劲、勇于实践的精神头,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现实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年龄较大,与现代农业对农业经营者的要求存在差距。据“辽宁家庭农场信息应用平台”统计分析,家庭农场主年龄在31-40岁的占比为20%,而41-50岁的占比为41%,51-60的占比为26.4%。甚至出现了60岁以上的家庭农场主人数比30岁以下都多的现象,真实反映了家庭农场主老龄化的问题。
3.“农二代非农化”的问题比较普遍。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获得产品的产业。因此,农业劳动生产率普遍不高,存在富余时间,收益也不高。特别是农村改革开放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普遍加快,进一步影响了农业后备力量。据统计,2016年农村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290.3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3.2%。据典型调查,虽然家庭农场主想要其子女“子承父业”,安心种田,但“农二代”大部分都在外打工,由于年轻、适应能力强,时间一长,基本不愿意返乡务农。
4.带头人管理能力不高。辽宁省合作社大部分由农民领办,农民领办的合作社约占93%。这些带头人是生产或者销售方面的行家里手,但对于合作社组织建设、民主管理、规范建设等经验不足,重视不够,缺少专业管理知识的培训。比如农民合作社的会计岗位,一般聘请的会计是从事企业或事业单位会计,他们对合作社的特点不太清楚,对会计业务的特殊规定没有完全掌握,所以直接影响了合作社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三、对策建议
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代表了农业未来发展方向,将承担起现代农业的建设工作。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农村人才”培育计划,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为此,我们建议:
1.明确培训对象。为实现培训目的、效果统一原则,建议对纳入家庭农场名录系统(在农业部门登记备案)、农业部门掌握的合作社(正常、规范运转的)负责人开展专门培训。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辽宁省家庭农场登记备案5844个,农民合作社5.08万个,全省大致需要培训6万人左右。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培训,可以安排3年、按照年度实施培训,逐步实现所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轮训一次,解决他们生产、经营、销售、管理等问题,提升他们的个人素质和经营能力。
2.确定培训形式。培训可以采用比较灵活的方式进行,如聘请专家学者就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讲解;可以请种植大户讲解种植经验,讲心得体会;也可以实践操作,互动交流。一是在培训时间安排上,建议利用农闲季节(每年的11月到来年2月之间),组织开展对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负责人的培训,培训时间可以在10天左右。二是在培训内容设计上,可以按照种植品种、农机、设施农业等分类培训,培训生产技术、法律政策、产品营销、经营管理、惠农政策等,使培训内容具有针对性、操作性。三是在培训场所上,可以利用现有农业职业学校的教育资源和场地,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培训工作。
3.建立农村人才库。经过培训后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纳入农村人才库中,并通过互联网,建立紧密型管理模式。一是建议依托农村人才库,投资开发手机应用APP,通过智能手机端,实现农村人才之间“供需”互动,参考“滴滴打车”模式,解决农业生产者临时用工(帮工)、技术服务、资金拆借等问题。二是开展农村人才表彰活动,每年评选一批示范带动力强、影响力大的农村人才,并实施物资奖励政策。三是对纳入农村人库管理的,金融部门放宽抵押担保条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放款,解决新型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
4.调动培训对象积极性。一是与涉农大专院校沟通,逐步开展学历教育,解决农业经营者学历较低的问题。或者针对家庭农场主的“农二代”,开展农业专业学历教育,引导“农二代”返乡从事农业生产,解决就业问题。二是继续实施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奖补政策,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大规模,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三是对参加“农村人才”培训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免费培训;对参加学历教育的,可以实施财政补贴政策。
另外,对于高校大学生到农村创新创业,应当鼓励长期扎根农村,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富裕做贡献,不提倡、不鼓励短期、投机行为。对他们的最佳褒奖,就是对带领农民共同致富贡献突出、从事农业生产时间较长的大学生,应当制定政策,引导鼓励当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他们接纳为组织的一员,让他们与当地农民融为一体,增强光荣感、使命感,这也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留住人才的一种好办法。
作者:孙娟1;孙军2 单位:1.辽宁省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2.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农经处
一、湖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
1.湖南农业经营主体的现状家庭承包户。家庭经营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主体,相对于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和公司农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而言,它是旧经营主体,但仍然是基础。截至2011年6月,湖南已有65个县(市、区)建立了土地流转有形市场,1042个乡镇设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流转面积达2425万亩,占农地面积的10.1%,其中耕地流转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20.4%,比全国的平均水平高訛譻。农林牧渔业的劳动力为1857.39万人,这表明家庭承包经营仍是湖南农业中最多的生产经营主体。家庭农场。由于家庭农场有较大的种养规模,能够使经营者获得与当地城镇居民相当、比较体面的收入,当前湖南家庭农场数目偏小,为此,湖南省委2014年1号文件里明确提出将重点扶持10000户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在农业不同领域大户的标准不尽相同,粮食作物与特色种植、养殖差别明显。2011年湖南2公顷以上的种粮大户租赁转包耕地面积达36.07万公顷,占湖南省耕地面积的9.55%,2012年湖南租赁转包耕地面积在2公顷以上的种粮大户有11.56万户訛譼。专业合作社。当前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社户数增长高于全国,资金总额低于全国。截至2013年底,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2.5万户,占全国的2.5%;出资总额569.6亿元,占全国的3%訛譽;至2013年6月,湖南农业专业合作社成员达182.9万人(户)訛譾。公司农业。截至2014年5月,湖南农业产业化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总数达到577家,其中国家重点龙头企业50余家。龙头企业行业分布有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业服务、休闲等,结构不断优化,主要农产品加工能力不断增强,湖南农业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的潜力明显。
2.当前湖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的主要问题(1)土地流转难,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生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求土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但这必须以规模较大、租期较长的成片土地为前提。尽管空心化背景下农地流转较普遍,但真正要流转规模较大的成片土地实不容易;少部分细碎化的承包地农户因种种原因(观念上怕失地失权訛譿、自己耕种、对流转条件不满意、社会保障訛讀等)不同意流转土地,意味着成片土地流转的规模化经营难以形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便没了基础。(2)融资渠道窄,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前期投资较大、周期相对较长且见效慢。目前商业资本投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体较少,主要依靠返乡的经商者和打工人士、有一定眼光和实力的当地农民,面对高额的前期投入,融资却很困难。当前政策加大了对“三农”的信贷支持,但以主要是10万元以下的小额贷款为主,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资相比差距大。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抵押还缺乏物权属性,银行很难认可农业机械等资产为抵押物。加之小额信贷交易成本高,农业经营主体资金难以持续,制约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3)基础设施落后,阻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运营健全配套的基础设施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助推器。承包责任制推行后,农村基础设施年久失修,严重阻碍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突出表现在细碎土地不适合机耕;农田水利设施落后,大多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水库及相应设施严重老化,水利设施与新型农业主体的要求不匹配;耕地受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化肥大量使用致土壤板结等因素,农业潜在产能大受影响。(4)新型职业农民缺乏,导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人才不足农村人力资本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核心,新型职业农民能促进人才、资本等要素向农村流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资源配置效率,是促进城乡统筹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但目前“空心化”下的农村极其缺乏新型职业农民,影响了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的发展。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仅要引进杂交种子、农业机械这些物的要素,更要引进具有现代科学技术、能运用新生产要素的人。(5)农业产业化服务滞后,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育农业生产周期长,面临自然风险、技术问题等各种不确定性因素,需要精心的服务。当前农业服务滞后突出体现在:农业保险服务覆盖面窄、保险种类少、防灾避灾机制不畅和赔付水平受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面临灾害之忧。公共技术服务比较落后,如乡镇农技服务机构出现在人员上的断层、经费投入不足、农技服务设施落后。新型的社会化、市场化专业服务组织又没有及时补充,造成农业技术信息与生产需求不对称;农业产前缺乏有效的规划指导、产后缺乏销售服务和渠道。(6)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削弱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动力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农民参与组织化的选择渠道不宽,2013年6月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达182.9万人,不到我省农民数量的10%,分散的普通农民难以抵抗市场风险;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机制不完善,农民各自为政的现象较普遍,经营收益不能以较民主的方式分配,常被少数负责人占有,参与农民利益得不到保障;三是农业公司和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由于农产品的自身的特征和农民的弱势地位,农业公司和农户没有稳定的契约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訛讁,难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7)农产品营销难,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市场价值的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家庭农场与专业大户的农产品销售渠道窄、品牌意识不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种少、品牌分散、以缺乏加工的初级农产品为主、与鲜活农产品相匹配的物流配送体系有待完善;农村的营销队伍、思路和观念有待加强。
二、基于农地流转的湖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模式
面对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与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湖南各地进行了大量具有首创精神的实践探索,归纳起来,目前我省农业经营主体的创新主要有三种:
1.衡阳“安邦农业模式”:市场主导现代农业服务模式“安邦农业模式”可分解为三个有机组成部分“:点菜模式”“、管家模式”和“帮扶模式”。“点菜模式”就是对部分不愿意进行农地流转的农户,为其提供全套餐服务,如为农户提供“种子、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专业防治、机耕、机插、机收、谷物烘干脱粒等全套服务”,实行规模种植,这被形象地称为“点菜模式”。“管家模式”是从农民手中收集土地,然后委托给代管户,由代管户负责日常的田间管理。“帮扶模式”则是把种植大户的土地面积扩大到200~1000亩,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种植。通过这三种模式,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套服务,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现代农业服务新模式。“安邦农业模式”要防范的风险:一是作为服务型的龙头公司自身要有稳定的经营收益,规避购买农业机械等融资带来的金融风险;二是要注重农业保险,规避自然灾害造成种巨额亏损。“安邦模式”的优势在于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重新找准了定位:在经济“利益”驱使下承担了发展农业的社会责任,还让农民增收,企业、社会和农民出现赢局面,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此种模式对于只要通公路的中国乡村都具有普适价值,在农村空心化和人口老龄化的背景农村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2.益阳“草尾模式”:政府主导农业组织模式益阳“草尾模式”是“由政府出资设立土地信托机构(公司),农民在自愿的前提下,将名下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委托给土地信托机构,并签订土地信托合同,农业企业再从政府土地信托公司手中连片租赁土地,从事农业开发经营活动,变过去农户和企业两个角色间的流转为农户、企业、政府三个角色间的流转。”“草尾模式”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带动资本下乡,推进村镇建设,改善乡村治理。益阳“草尾模式”也给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一是土地信托不但与当地的湖区相适应,也可与山丘区相适应;二是土地信托不但与水田耕地流转相适应,也与经济作物相适应,甚至还适合林地、养殖水面等;三是土地信托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势明显,得到了农民、企业家、基层干部较高程度的欢迎。
3.岳阳县农地经营权“竞拍与抵押模式”:市场主导探索模式2014年5月9日,岳阳县麻塘镇畔湖村一块30亩农地的11年经营权流转权进行迫卖,公开拍卖出了41.8万元的高流转价,每年租金收益由3000元一下子变成了3.8万元,飙升近十三倍。此案例意义重大:一是杜绝了农地流转中的人情交易、私下交易,维护了农民利益。二是为岳阳乃至湖南农村集体用地如何“增值”提供了范例,为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做了探索。2014年6月27日,岳阳县举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农民可凭农地承包经营权证向银行贷款。此举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试点进一步丰富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为农民经营现代农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将有力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在可作为资本的农地确权背景下,这种模式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这三种典型模式突出特点表现有三:一是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找到了小规模分散经营农户的“分”与新模式的“统”的有机统一;二是找到了确保农业收益和实现农业产业安全的结合点与突破点;三是促进了工商资本下乡,在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的情况下,促进了农工商资本的互动和优化配置,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实现意义重大。
三、湖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三大关键与五大举措
1.湖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三大关键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我们建议重点解决“农地流转难”“、融资难”和“营销难”三大关键问题。(1)前提:加速农地经营权有效流转。1)推进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离,加快完成农地的登记确权,规避土地权属纠纷,让农民安心流转;不愿流转农户可借鉴安邦“点餐服务模式”。2)乘户籍制度改革东风,在农地确权基础上落实进城农民的市民待遇,鼓励农民进城。3)借鉴益阳“草尾模式”,农地以信托方式向村委集中,再成规模地流转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完善农地流转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户采取转包、租赁、互换、转让、入股等多种形式促进农地流转。5)设立农地流转交易中心、管理服务中心,以挂牌竞拍方式形成农地流转价格由市场发现和决定的机制,如2014年岳阳县麻塘镇促成了我省首宗农地经营权的“入市”交易。6)规范企业与农户合作,引导农业企业采取订单、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促使农户支持农地流转輮訛輥。(2)核心:完善农村财政金融支持的政策机制。1)创新财政支持方式。整合各类财政支农资金,改变农业补贴发放分散的现状,新增农业补贴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对具备一定经营规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行奖励,以奖代补。2)对处于不同时期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行税收分段式优惠政策。可对新型主体前三年免税,后三年减税。3)建立湖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基金,以财政拨款、社会捐赠、募资等多方式融资,对达到一定规模的新型主体进行认证、公示和专项配套资助,以起示范带动作用。4)加快金融资源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配置。支持涉农金融机构运用支农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投入;引导民间资本成立服务“三农”的中小银行与金融租赁公司;吸收外资投入特色农业经营主体。5)稳妥推进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农地确权后要加快农地交易市场,建立市场价格机制,促进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目前岳阳县、汉寿县等地已先行先试;鼓励地方政府和民间出资成立融资性担保公司,简化抵押贷款程序。6)积极建设农村金融组织。有条件的乡镇或村先行开展信用合作、资金互助和贷款担保,发展信用合作社、资金互助社、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组织。(3)保障:加快农产品营销网络服务体系构建。1)成立农民经营主体联盟,使之与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建立较稳定的产供销利益联结机制,以减少市场风险和降低交易成本;鼓励联盟体在城区开直营店;联盟联营解决营销品种单一和缺乏规模等问题。2)规范营销环节利益联结机制,做好农产品生产、加工、经销和消费对接,如“农超对接”,提高农产品生产与流通效率。3)积极举办好各级农业博览会等农业展会,支持有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赴境外、国外参加国际农产品博览会。4)推广“线上交易,线下配送”的电子商务模式,促进农产品特别是高附加值农产品营销。5)力推观光采摘等体验式的新型农产品营销模式,拓展家庭农场等新型主体的营销渠道。6)完善政府参与的农产品营销扶持机制,搭台建立第三方物流配送体系,落实好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
2.完善湖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五大举措(1)完善多元化农业服务机制,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等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经营及生产率的提高离不开完善的农业服务体系輯訛輥。具体包括:1)完善政府主导型的农业服务体系。由于农业生产不仅有自然风险,还有市场风险,农业生产和技术有着一定的公共性,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提供服务是不行的。因此政府通过农技推广部门等来直接提供服务,或政府购买服务,如通过支付农村基层懂生产、有经验和技术的土专家(他们很多为农业生产的经营主体)来推广技术服务。2)力推企业主导型的农业服务体系,如衡阳县的安邦农资公司。3)完善合作社主导的服务体系,降低交易成本。4)完善科研部门和行业组织主导型的服务体系,以实现政产学研的结合輰訛輥。(2)构建农业规模经营的多元化机制,完善新型农业规模经营体系。1)完善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业设施利用的规模化,倡导农业服务的规模化,大力发展农业综合经营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2)扶持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为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奠定好制度基础。3)加快具有规模经营、集约经营特征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基础。4)加大对农业规模经营的配套扶持政策与补贴政策。(3)构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机制,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长效机制,对有志于成为新型职业农民者进行培训;制订新型职业农民评定标准和评定程序,对培训合格者进行认定,并搭建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和发展的平台,从产业、科技、社保、财政、金融等方面对新型职业农民给予扶持。2)营造农业创业和就业的良好环境,以吸引富裕农民、返乡农民工、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并设立农业创业基金和贴息贷款,以不断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建立“政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服务体系,保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需求。1)依托高等院校、农业科研部门和农业行业协会等组织,通过科研与推广体制与机制的创新,形成“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农推联盟与服务平台。2)构建以农技推广专家为龙头、农技指导员为骨干、农技员为基础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3)为农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提供农业技术保障,解决农业种植养殖过程中的技术难题。(5)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提升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组织化程度。1)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其话语权,切实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选好、培育好专业合作社领头人,使之成为农民利益代言人,以解决分散的普通农民谈判能力和话语权弱的问题。2)规范农业主体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完善农户与有直接利益关联的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民专业协会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使之能共享增值收益带来的好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的各主体之间加强联合合作,形成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业组织创新的规模与范围经济、网络效应、协同效应輱訛輥。3)成立农业行业协会或产业联盟,从而增进农业行业的共同利益和化解农业产业(链)的共性问题,为各经营主体的现代农业产业链整合提供平台。4)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产业集群化发展,形成品牌效应、网络效应。
作者:皮修平周镕基单位:衡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系教授衡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系副教授
1抓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化
通过抓好农业产业化项目,拓宽粮食销售渠道,增加农民种粮收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证粮食种植面积,稳定提高粮食产量,深入实施“千万头猪富民工程”,促进粮食“过腹转化”;大力发展粮食精深加工业,促进粮食“过机转化”。积极发展和培育粮食副产品加工业,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效益。通过发展生物质能源等项目,提高玉米秸秆、稻草、玉米须、玉米芯等副产品的工业利用率。
2重视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力
通过打造全程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和深松、深翻项目建设,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标准,作业质量及耕、种、收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在不断增加农机补贴规模的基础上,鼓励发展节油、节水、节肥、节药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节约型农业机械,大力推广玉米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高效植保、保护性耕作等环保型机械化技术;从政府公共投入的角度,大力加强与农业机械化相匹配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机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创新人员技能培训和技术服务体系;在市场层面,通过一系列优惠措施的引导,扶持农机经营服务的中介组织,开创农机维修、作业、运输等服务市场,促进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
3科技和创业培训,提高生产和就业能力
一是用技术培训提高素质。通过科技大集、科技培训、广播电视、报纸,进行全面培训,提高农民生产的科技水平;二是就业培训增强能力。通过“阳光工程”、“春风行动”等项目,整合农广校、职业培训中心、农机校、广播电视大学、就业培训机构等各方面资源,对农民开展多形式、经常性的职业教育。
4打造品牌带动,提升影响扩大市场
利用农产品品质的优势和量的优势,打造自己的品牌。为了提高效益、提升影响、扩大市场,重点从三个层面推动。一是企业层面,推动做大优势龙头企业,增强企业的品牌整合能力;二是行业层面,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管理和组织协调,实现农超对接,降低流通成本;三是政府层面,加大对优势品牌和具有一定潜力品牌的扶持力度,优化品牌建设环境,有序推进同类农产品的品牌整合,打造一批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5建设体制机制,强化保障功能
一是政策措施机制。下发了《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做到了有目标、有任务、有措施、有保障;二是责任落实机制。对发展农村合作组织、发展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重点工作,年初就分解到乡镇和相关部门,并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三是激励约束机制。制定了《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考评办法》和实施细则;四是督导包保机制。成立督导推进组,分别由市领导牵头,对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工作进行常年督导。对土地流转等重点工作实行四级包保,即市级领导包片、农口部门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屯。体制机制的建立,从根本上保障了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立和完善。
作者:陈立波单位:公主岭市杨大城子镇农村经济管理站
1太原生态工程学校“送教下乡”的主要做法
1.1以产业定专业,搞好学生管理为了有的放矢地设置好专业,学校对各教学点开展了深入调研,发放基本情况调查表和班级问卷调查表,按照以产业定专业,分区域选专业的原则,确定各教学点专业。针对农民学生年龄结构不一、素质高低不一的情况,学校对班主任和教学点负责人进行岗前培训,与教学点负责人签订了责任状,严把学生日常管理关,做到“三严格”,即严格考勤、严格纪律、严格督查,确保教学时数的落实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1.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严格教学管理师资力量是办学质量的保证,是学校发展的源泉。学校采取教师自愿报名、校内赛讲、综合考评的方法,选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100名校内专职教师和从科研单位、技术部门、生产第一线聘请的80名本地化、专业化、技能化专家,组成了“送教下乡”教师队伍。为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结合山西省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学校组织相关专业骨干教师,专门编写了《蔬菜栽培》、《果树栽培》、《花卉栽培》、《植物保护》、《园林规划设计》、《食用菌》、《农村法律》等涉及5个专业的35套“送教下乡”系列校本教材或讲义,免费向农民学生发放,实现了教材的本土化、特色化。为了保证整个“送教下乡”过程中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有序,教学管理处专门制定了相关的教学管理办法、教学安排、教学计划、外聘教师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根据送教下乡的季节性和实践性两大特点,尽量在农闲时集中学员上理论课,农忙时把课堂设在温室大棚和田间地头,开展现场教学,进行技术指导,做到了“农闲教不闲,农忙教更忙”。
1.3加强制度建设,健全资料管理“送教下乡”工作涉及到学校的各个部门,其教学、管理、运作各个环节的可变因素较大,为了使该项工作有章可循,学校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出了4大板块,28个分项的教学、管理制度,并汇编成册下发各部门遵照实行。太原生态工程学校在“送教下乡”过程中摸索出来的经验、收集到的资料都弥足珍贵,为此学校领导组专门在下设办公室,设置了档案柜,将送教下乡各级各类资料分类归档保存。教材、学生手册等学习资料都有专人保管、发放,并有严格的资料保存、发放、登记流程。
1.4多方筹集资金,做好后勤保障“送教下乡”教学点都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分布面广,学校为了保障该工作的高效、机动运作,投资15万元配置了10余套活动投影仪及配套设施,另投资8万多元为40多名送教下乡教师以每台补贴2000元的标准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在自愿的基础上,征集教师私家车作为送教下乡专用车,并为这些专用车实行按公里数燃油补贴。
1.5做好评估督察,树立典型引路如何保证“送教下乡”教学的高质量,送教下乡领导组专门制定了送教下乡督导工作制度,同时责成送教下乡督导检查处对整个送教下乡过程中的授课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督导评估,填写详细的督导工作检查表,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领导组。根据不同教学点的产业特色和地域特点,学校确立了一些教学点作为典型教学点进行重点打造,利用这些教学点的成功案例来扩大送教下乡工作的影响力。如,晋祠镇东庄营村教学点的大棚蔬菜种植成果非常显著,该教学点是太原市著名的集采摘、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循环农业示范园区,省、市领导都多次到该教学点进行调研指导;古交市邢家社乡龙子村教学点是古交市的蔬菜生产专业村,冬春茬黄瓜、秋延后西红市、紫球葱头是该村的品牌产品。该村成立的德胜全蔬菜开发合作社拥有560m3的冷藏库,年加工、贮存蔬菜40×104kg,是典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村党支部书记、全国劳动模范成拉旺同志毕业于太原生态工程学校,是该村的教学点负责人;清徐县中辽西村教学点是传统的葡萄主产业区,该村大学生村官张新苗是该教学点的负责人,他创立的新苗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改良、引进新品种,替换原有的退化、老化葡萄品种,再加上学校定期选派优秀专业教师赴田间地头进行跟踪指导,使该教学点效益显著提高。把这些教学点确立为典型,对整个“送教下乡”工作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能够让更多的农民学员参与到这一重大的惠民工程中来,对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
2太原生态工程学校“送教下乡”的主要成效
2.1提高了生产技术,增加了农民收入通过近几年来的“送教下乡”的学习,农民学生掌握了农业科学生产技术,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加了农业生产收入。如,平遥县罗鸣后村教学点是老梨区,梨园面积较大,栽培技术水平、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和土窑洞贮藏水平较低,尤其是梨果中的公梨(果实品质较低)占到30%以上,严重影响了产品的商品性、价格和收入。学校教师实地调研后,查阅了大量资料,精心研究,找到了公梨产生的原因是树体生长势太旺,解决办法是控旺趋中,即采用控肥水、喷布PBO和夏季修剪的办法使旺树趋于中庸,使梨农们豁然开朗,解决了梨果增产不增收的问题。
22拓展了产业思路,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古交市邢家社龙子村教学点有菜地32.3hm2,日光节能温室2000间,蔬菜生产是该村的支柱产业,但存在品种老化、营销观念落后的问题。学校在该村设立“送教下乡”教学点后,老师们通过调研,积极帮助村里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提高蔬菜品质,提升营销理念,建设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葱头、西红柿、西芹获得了无公害认证,年产高品质、优品牌蔬菜125×104kg,保护地每0.067hm2产值达到了2.4万元,村民仅蔬菜一项人均收入达到9800元,较之前提高20%。
2.3提高了农民综合素质,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学校开展“送教下乡”,不仅送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下乡,还送政策法规和精神文明下乡。按照全省统一的教学计划,该校在每个乡村班都开设了农村政策法规、公关礼仪、个人道德修养等德育课程和应用计算机等基础文化课程,大部分参加学习的农民如今都能熟练读写教材和资料,懂得运用所学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解决纠纷,农民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构建。在太原市晋源区姚村镇枣园头村教学点了解到,正在大力推进的山西省新农保政策在该村却无人问津,“年轻时靠土地,老了靠儿女”的观念仍然占据主流,错误地认为参加农保是瞎扔钱。教学点老师给大家仔细讲解了新农保政策,举例计算了个人缴费与将来养老金领取的关系,使大家认识到新农保政策是一项重大的惠民工程,现在交钱入保,老来可领养老金,减轻了子女的负担。在课后不久,该村就掀起了参加新农保的热潮,2010年该村村民参保率达到了100%,一些老年人已经领上了养老金。如今,村里老人的生活有了保障,子女负担轻了,家里闹架的少了,妯娌关系、婆媳关系、家庭关系明显改善了。
2.4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增强了教师专业素质在“送教下乡”工作中,教师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找到了服务的方向和施展的舞台,由最初的“不愿下乡”变为“抢着下乡”,由“厌农”变为“恋农”,由理论型变为实用型,不仅赢得了农民的尊重,而且体现了教师的人生价值,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同时也锻炼了一支深受农民朋友欢迎的教师队伍。
2.5盘活了教育资源,促进了学校全面发展这些年,农业学校涉农专业的招生数量日益减少,而且其中的大部分毕业生还参加了“对口升学”,真正回到农村想从事农业生产的几乎没有。农村职业教育陷入了这样尴尬的境地:面向不想务农的初中生招生,生源越来越少;务农的农民想上学,但各种条件已不允许。“送教下乡”打破固有招生限制,把招生对象定在了坚持在农村生产第一线的农民,把正规的农业职业教育送到农民家门口,让他们在不离家门、不离土地、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系统学习中职课程。如,晋祠镇东庄营村近几年蔬菜发展很快,2013年全村120多名菜农参加了“送教下乡”的学习,见到了实效,第二批“送教下乡”招生计划中,学校本来不考虑再从该村招生,但村民要求强烈,村委主任邓万杰几次找到学校要求学校在该村增加生源。
3农业职业院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思考
“送教下乡”工作从2009年启动以来,有效地缓解了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与职业教育的培养能力、服务能力之间的突出矛盾,充分发挥了农业类中等职业学校的作用,培养了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增强了农民创业致富的勇气,稳定了一大批农民来发展现代农业。
3.1专业教学应该与当地政府产业政策相对接在教学点的遴选中,优先考虑当地产业特点明显的乡村作为设点对象。专业教学只有与当地的产业政策相契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送教下乡”的功效,实际效果也更为明显,在真正解决了当地政府和农民所需的同时,无形之中也成为送教下乡工作的实例宣传,对后续工作的开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2政府部门的支持是“送教下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送教下乡”工作实施以来,各级领导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山西省教育厅领导多次到学校各个教学点进行考察调研,充分肯定了太原生态学校“送教下乡”工作,在政策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坚定了该校把“送教下乡”工作做实做好的决心和信心。教育部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组、职成教司的领导和专家都专程到学校进行“送教下乡”工作调研,充分肯定了这种教学模式,同时对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指出“送教下乡”教学模式是职业教育的一朵奇葩,对职业教育的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3.3农民受益是“送教下乡”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清徐县柳杜乡成子村是传统的大棚蔬菜和红香梨种植区,多年来一直受绿叶菜“金边问题”和红香梨春季管理技术问题的困扰,规模始终不能扩大。成为“送教下乡”教学点后,通过专业教师的悉心指导,彻底解决了困扰农民兄弟多年的种植难题,农民学员的学习劲头被广泛调动起来。晋源区要子庄村民过去以采煤为主要职业,国家限制私挖乱采后转型从事了种植业。由于缺乏相关的种植经验,信息也相对闭塞,导致转型后村民的腰包始终鼓不起来。“送教下乡”在该村开展以来,由于其紧邻学校,送教老师只要有时间就去进行技术指导,该教学点学员的种植技能显著提高,随之带来的是村民丰收的喜悦。在“送教下乡”成果展示会和技能大赛中,该教学点学员都积极要求参加比拼,并做起了“送教下乡”义务宣传员。该教学点现已成为太原市首批休闲农业观光点。
3.4基层政府配合是“送教下乡”顺利开展的保障清徐县东于镇两个教学点———水屯营教学点和新民村教学点开班时,东于镇镇长和两教学点村干部都推掉了其他工作而出席了开学典礼。镇长在与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交流中说道,“由于各种原因致使农村不能再进学校进行继续教育的人特别多,可是社会在快速发展,不论从事什么行业都必须要有知识,要有技能,农民要想致富就更需要科学知识的武装。多年来,当地政府也一直在努力采取措施改变这种现状,但收效甚微。这次“送教下乡”工作的开展,可以说是真正立足当地条件,深入农村、对接农业、服务农民的利国利民的惠民举措,更安定了社会,提高了农民素养,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而且学校课程的设置贴近农民生产实际,老师讲课通俗易懂,农民的听课热情高涨,这正是我们一直以来希望的景象,希望今后学校加大这方面的送教力度,我们地方政府一定全力支持”。从以上各个层面上来分析,“送教下乡”工作真正打开了农村市场。我国是农业大国,打开农村市场,就等于盘活了农业资源,这是根植于乡土的科技、文化传播,是一项创新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彰显“以人为本”理念的科学发展之举。“不一样的教室,不一样的课堂,不一样的收获”,传承着“送教下乡”试点院校同样的信念———服务“三农”,振兴职教。
作者:李颖单位:太原生态工程学校
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核心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点就是要围绕农业规模化经营组建新型经营模式。我国已进入工业化社会,工业化社会能生产出大量现代化的农业机具,这些机具能成倍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工业化社会能生产出大量农药、化肥、良种,并能极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1]。因此,工业化社会中的农业生产必须采用规模化经营的生产方式。土地规模利用会造成大量原有涉农劳动力被迫离开土地,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尚无力吸纳那些因失地而被迫向非农转移的农业弱势群体时,强行完成土地流转和规模扩大,只能使失地农民的境况更糟糕,这也不利于我国第二、第三产业的未来发展,因此需要根据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采取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创新农业经营模式,统筹安排失地农民在农村就地城镇化以适应我国城镇化进程并维持社会稳定。
1.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研究关于农业经营主体研究,罗必良认为家庭农场是未来农业生产组织的重要形式[2];朱学新认为家庭农场是农业集约化经营的现实选择[3];李炳坤认为农业龙头企业在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和应对激励的竞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在不断完善与广大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基础上,农业龙头企业将作为产业化经营的先导力量[4];孙中华认为建设现代化农业必须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经营有重要作用[5];巴特尔认为公司化、园区化、合作化是农业经营形式的三大新趋势[6];陈晓华认为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需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7]。学者们对创新农业经营方式、主体和体制还没有实质性研究,而涉及利用电子商务促进农业企业开展适度规模化经营的研究尚未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农业经营主体,明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整个体系实现四化建设目标的重要环节。在我国现有的农业基本经营制度条件下,农业经营主体很大部分还是以小农为主体,然而小农细碎化的土地规模难以支撑起现代农业的经营手段与方式,当农业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成本上升时,很难通过内部规模经济来降低经营的平均成本,这必然导致农业投入的降低或弃耕[8]。因此,发展和培育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就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然选择,而企业主导的农业合作组织经营模式是实现农业适度规模化和现代化的有效出路[9]。江苏常熟“田娘经验”与山东乐陵“希森”模式由两个企业主导,以合作社发展为载体的新农村建设典型案例显示,由龙头企业牵头,整合合作社与农户的方式来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可以统筹解决土地流转、农民增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乡村治理等现代农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1.2河北省构建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现代农业产业新体系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一条重要途径,它通过社会化、专业化、一体化生产,不仅有利于扩大经营主体的规模,还有利于形成关联产业群体的优势[10]。按照河北省农业产业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河北已初步构建起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带动力的现代农业产业新体系,河北农业正逐渐向现代化、规模化和信息化等方向发展。农业产业化中主要包括龙头企业、中介组织(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专业市场和农户等主体。不同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对电子商务认识及应用差距很大,目前农户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不够,导致其对电子商务的应用较少,中介组织对电子商务的应用较分散,且应用电子商务情况的数据难以收集,因此在此暂不涉及农户和中介组织对电子商务的应用情况。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具有较强的组织性和市场适应性,资金规模相对其他主体要大,投资吸引力较强,带动农民从业的能力强,龙头企业所能带来的效益比其他主体所能带来效益之和还要多,其社会效益突出,是农业产业化中最典型的经营主体之一。2013年河北省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366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46家,有中国驰名商标18个,中国名牌产品16个。目前建有38个农产品加工园区,入园企业达1405家,形成了以乳品、粮食和肉类加工等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818.3万户,参与度达53.2%,户均来自产业化经营的纯收入达7743元。具体情况如表2。通过表2可以得知,龙头企业的规模要明显高于中介组织及专业市场,体现了作为产业化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河北省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向优势产业区域聚集,全省各主要优势产业均有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形成了种子产业以大地种业为代表,乳品产业以君乐宝公司为代表,肉类产业以福成五丰公司为代表,果品产业以承德露露公司为代表,小麦玉米产业以今麦郎公司为代表,棉花加工产业以常山纺织公司为代表,食用油产业以兴龙粮食生化公司为代表,葡萄酿酒产业以长城葡萄酒公司为代表,中药材产业以药都制药集团为代表的不同产业龙头企业群。龙头企业集群不仅提升了产业影响力,而且有力推动了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对河北省农业电子商务现状研究可通过分析农业龙头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应用来开展。
2河北省农业龙头企业门户网站建设及电子商务应用分析
农业企业门户网站是一个集信息、互动和产品交易的平台。很多农业企业通过建立企业门户网站模式来宣传企业形象、推广企业产品及扩大销售渠道。本文以河北省2012年公布的454家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作为调查样本,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称为搜索关键字,在百度等搜索引擎上进行详细的网络调查记录,如果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有门户网站,记录其门户网站网址。根据调查结果,454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中有187家建有门户网站。再根据产业来分,河北的果品、葡萄酿酒、奶业、花卉园艺、棉粮加工、食用油、中药材等优势产业建立门户网站的不在少数。葡萄酿酒7家中有5家建有门户网站,占比71.4%,果品一直以来是河北的优势产业,59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有41家拥有门户网站,占比69.5%,19家食用油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中有11家建立了门户网站,占比57.9%,分类统计数据见表。农业龙头企业应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可以解决目前多数企业存在的农业电子商务人才缺乏、投入资金有限等问题。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报告,截至2013年底淘宝注册地在农村(含县)的网店达到203.9万个,比上年增长24.9%,交易额超过500亿元。河北省农业龙头企业中绝大多数都在河北省农产品电子交易中心、阿里巴巴网、中国供应商网和中国农业网这类B2B电子商务平台上开设企业店铺,有一些企业还在上面做国际贸易。还有一部分企业在淘宝网、京东商城等网站开设网上商店,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中有8家(其中7家是在淘宝网开设网上商店,1家在阿里巴巴网开设企业店铺)的门户网站能够把淘宝网等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整合进网站,通过导航条可以直接外链到企业在其他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设的店铺从而实现在线销售。
3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政策建议
3.1鼓励农业企业自建门户网站及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涉农企业等相关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自建门户网站,并加强网站商务功能的利用和开发。农业企业通过门户网站整合企业资源,整合供应商加入企业门户网站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参与服务分销商及最终客户,见图2。调查发现河北众多农业企业门户网站内容长期不更新,缺乏与用户间的互动,未能发挥电子商务平台对市场快速反应的特点。农业企业还应该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拓展业务,通过淘宝网、阿里巴巴网、金农网等综合性高流量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在线销售。
3.2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实现联合经营把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农户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组织起来,发挥省内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利用多种组织形式与农户建立联结关系,联接的对象也可以包括农业大户或者农业合作社,从而集中小规模分散经营形成虚拟经济实体,实现规模化。联合的平台即为龙头企业的电子商务门户网站,使龙头企业门户网站由信息型改变为综合电子商务平台,众多农户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这种虚拟联合经营模式可以减轻农户对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农户直接参与了企业的分工与协作,可以大幅提高生成效率。通过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等途径,逐步推进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型的适度规模化经营。
3.3建设农业电子商务核心示范园区实现规模经营按照河北“十二五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结合本地农业特色产业,指定优惠政策,在河北特色农产品聚集地区建设一批现代化农业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提升地区特色农业产业竞争力。通过园区电子商务平台整合农企资源,完善平台交易体系,从而实现农业产业集约化、特色农产品开发、农业生产新技术应用和优势农产品品牌化设计。应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休闲观光农业等新型业态,争取重点引进一批龙头型、基地型农业大项目。园区内构建“科技+商业”的特色农业产业链,把园区电子商务平台打造成农技成果转化平台。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平台产业化推广优势,打造河北省富有优势的生物种业、林果和蔬菜等优势品牌产业链。
3.4发展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现代股份公司经营型农业龙头企业改变过去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的传统经营模式,发展股份制公司经营型农业龙头企业。通过股份制农业龙头企业把农户、农业合作组织的土地经营权和劳务入股。这种改变的关键是要掌握好利益分配,通过股份公司电子商务平台及时公布企业经营信息,制定明确清晰透明的利益分配制度,加强与农户的互动,使其充分发挥服务“三农”的功能。股份制企业在赚取利润的同时,要反哺农业产业,解决失地农户的就地就业问题,做好培训工作,实现农户由小生产者向农业产业工人的过渡转变。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进一步创新农业经营制度。
作者:陆刚赵蕾安海岗单位:石家庄经济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临夏回族自治州是一个多民族地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马铃薯、蚕豆、油菜等作物。耕地面积少,山旱地面积大,气候条件复杂,地形多样,农业条件薄弱,水资源缺乏,降雨季节错位,时空分布不均,雨养农业特征明显,春旱和初夏旱发生频率高,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干旱问题是长期以来制约我州旱作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显得尤为重要,从而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就是在地表起大小垄后,用地膜全覆盖,在沟内播种的种植技术。该技术也适应其他地区和作物,在全国长时间大面积干旱,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形势下,在全国其他地区和作物上试验、示范、推广,定能开辟抗旱保丰收的一条新路。
一、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发展概述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2005年在我州广河县南部干旱山区试种玉米获得成功;2006年该县示范种植玉米2500亩,平均亩产707.25公斤,比半膜玉米亩产511.75公斤增产195.5公斤,增产38.2%,亩增收300元左右;2007年在广河县、东乡县、永靖县、临夏县示范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2.8万亩,平均亩产727.58公斤,比半膜玉米亩增产144.03公斤,增产20.21%,亩增产值215.61元;2008年扩大到全州七县一市,共推广36.1万亩,比2007年增加了12.89倍,玉米平均亩产722.49公斤,比半膜玉米亩增产162.10公斤,增产29.9%,玉米、马铃薯共增产8.14万吨,增加收入1.22亿元,推广区农民户均增收1350元左右,人均增收270元左右, 涌现了了许多高产典型,如广河县齐家镇周家山村五社马海禄种植的3亩豫玉22号,亩产达1015.89公斤;2009年全州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68.65万亩,其中秋季覆膜7.5万亩,顶凌覆膜47.5万亩,播前覆膜13.65万亩,比2008年增加32.55万亩,增长90.2%,推广工作覆盖全州8县(市)的78个乡镇,452个行政村。按2008年的增产幅度和各县测产,预计可增产粮食13.6万吨,可增加经济收入(不计秸秆)2亿多元,推广区户均增收1538元,人均增收319元。2010年我州计划完成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面积达到100万亩,已完成95%以上。共需地膜6000吨,省州补助2000吨,县配套2000吨,农民自筹2000吨,为确保今年推广任务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的物资基础。
二、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的主要做法
1.各级党政领导非常重视,齐抓共管。州委、州政府与各县(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将这项工作纳入县(市)目标考核内容。州、县、乡、村建立了“一把手”负责制,落实了行政责任。州县(市)领导多次深入一线,调研指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为全面完成任务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2.州上始终将宣传发动、舆论引导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思想动员,把全州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为推广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3.物资保障供应足。州县(市)都制订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实施方案》。严格按项目要求积极整合落实配套资金,在物资保障上,创新机制做好物资的调度、供应和发放到户。2009年省、州、县共投入资金4944.24万元,其中州上配套502.8万元。各县(市)配套1981万元,共购置落实地膜4120吨。
4.技术培训指导强。全州农技人员共下乡1.52万人(次),培训、指导农民56.37万人次,为顺利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撑。
5.按照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要求,2009年全州建立跨乡镇、跨村社的示范区(点)234个,其中万亩示范区12个,示范面积达42万亩。
三、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存在问题与建议
1.示范区过分强调集中连片,种植规模较大,有些村社70%~80%的土地面积种植全膜玉米,致使部分农户种植面积过大、出现了劳力不足、肥料不足的矛盾,种植单一,连作严重;轮作倒茬困难,抗灾能力减弱,而未规划在示范区(点)范围内的村社,该技术推广不到位,导致整体科技普及率不高,技术覆盖范围得不到有效扩大。建议今后不要过分强调集中连片种植,种植面积应控制在每个县(市)、乡(镇)、村社播种面积的50%以下。加强对示范区(点)规划外的偏远村社的推广力度,提高整体科技普及率。
2.该技术亩投入成本高,每亩投入地膜6~7公斤,约100元左右,比半膜覆盖亩投入高约50元左右,而旱作区农民群众本来经济困难,推广有很大的困难和阻力。建议继续加大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推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进一步又快又好发展。
3.部分田块没有进行土内施药,导致地下害虫发生。建议今后加强土内施药,避免连作、实行轮作倒茬,防止地下害虫发生。
4.存在海拔2300米以上和降水较多的地区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现象,导致成本高,增产不明显,效益低,并且秋季雨水过多易造成倒伏。建议加强对马铃薯、蚕豆、小麦、向日葵等农作物全膜覆盖种植技术的研究。
5.部分农户选地不严格,有在瘠薄地、陡坡地、树荫地种植的现象。应严格按技术规程要求选地,严禁在坡度大于15度的地块和上述不适宜地块铺膜种植。
甘肃临夏州农广校辛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