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8 11:00:28
序论:在您撰写货币银行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摘要:基础货币包括流通中的通货,而流通中的通货是公众再熟悉不过的东西了,我们每天都在与它打交道。它也是经济生活中大部分问题的根源。流通中通货的多少与通货膨胀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就业状况。但现行基础货币由国家授权中央银行垄断发行并强制流通,公众已习惯了它,也更关心其购买力,而渐渐不在乎它的可赎回性。本文在分析现行基础货币实际上是中央银行对货币持有人的负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讨论基础货币与中央银行的诸多关系。
关键词:基础货币 中央银行 商业银行
一、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对公众和各商业银行的负债
基础货币,或称高能货币、强力货币,在西方经济学中,它通常指创造存款货币的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与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这两者的总和。
为了了解基础货币怎么成为中央银行的负债,我们有必要回顾货币的发展史。托马斯·梅耶认为,任何一种能执行交换中介、价值标准或具有完全流动的财富贮藏手段职能的物品都可能是货币(广义)。门格尔认为,使用任一特定的物品作为货币(狭义),是一种社会习惯,而这种习惯是通过某种历史过程发展而来的。那么,为什么每人都愿意以有用的东西去交换现在仅仅是交换中介的货币呢?
在门格尔看来,初期人类交换的目的,针对最眼前的需要,因而无论何人都只着眼于通过交换所能获得的各种财货的使用价值。当财货所有者认为其自己所拥有的财货的使用价值,但较另一人所拥有的财货的使用价值为小,而另一人对于这两个财货恰好作相反评价时,交换才得以成立。但这种直接交换要取得成功,并非容易之事。
由于需求的直接满足是人们一切经济努力的最后目标,但假如这个最后目标不能立即达到或直接达到,人们就必须采取接近这个目标的一切办法,即以其商品与使用价值较大的财货相交换。这样,他能够先用他初始拥有的东西较可靠、较迅速并较经济地换得所需财货,达到其最后目标。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在习惯的强力影响之下,就到处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在当时当地销售力最大的财货,在交换中最为一般人所乐于接受,因而也最能与其他任何商品相交换。这样一种财货,到最后发展为“货币”(狭义),所以货币本身含有要求权之意。货币是人类经济的自然产物,丝毫不需要国家的力量,它的形态亦由各地各时的特别经济状态所形成。由于金属具有的天然优势,货币渐渐从家畜等发展成一般金属、贵金属货币形态。
当然,由于贵金属难以检验其真假及成色,并且切凿困难,铸币出现了,也使得贵金属的销售量较以前有更大提高。各国政府也以铸造交易所需的铸币当作自己的职责,不过政府在执行这种职责时,往往滥用其权力,遂使人们忘却铸币成色与质量的保证为铸造者应有的责任。为适应小额交易的需要,以低质金属铸造的小铸币也相应出现。但这类辅币必须按交易所需之数量铸造发行,并能随时兑换为贵金属铸币,才能防止政府滥用铸币发行权。
由铸币发展到商业银行签发银行券,再到中央银行将发行货币权垄断也是一个极长的过程。有实体的铸币和其他实体商品货币源于银行系统之外,被称为“外部货币”(广义),而银行发行的货币被称为“内部货币”。银行券是商业银行签发给持有人的,对外部货币的要求权,但它对任何持有人都可支付并可赎回。银行券是签发银行对持有人的负债。每一家银行的银行券以黄金或白银的单位计值,且都能被其他银行普遍按平价(面值)承兑,从而每一家银行的负债在整个经济区域内能平价流通。当银行券处于流通之时,纸币也出现了。两者的分工仅在面额上,银行券多是大面额钞票,纸币则是小面额的。随着政府偏好的中央银行的出现,中央银行便垄断了货币发行权。各商业银行也就将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中央银行的负债)当作自己的资产在中央银行作为存款准备金进行储备。因为大多数国家一般规定,各商业银行除留备用金(将其归为“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用于日常的支付外,还需将存款准备金包括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存入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就是中央银行对各商业银行的负债,而中央银行投入市场的每张纸币则是其对社会公众的负债。
所以,从货币的发展史来看,货币自始至终都代表着一种对外部货币从而最终对物的要求权。更准确地说,外部货币是持有人的资产,而内部货币却是对银行自身的要求权。今天,既然基础货币发行人是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持有人包括公众和各商业银行就对中央银行拥有对外部货币的要求权,中央银行就是全部基础货币持有人的债务人。
二、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不可兑现的负债
不兑现货币的应用,离不开早期使用商品货币习惯的形成和发展,因为不兑现货币是由可兑现货币发展而来的,而货币发行的垄断权为不兑现货币的实行铺好了道路。一国转向不兑现货币,一般是由中央政府赋予单个机构(即中央银行)具有垄断发行货币的特权开始的。中央银行的负债如同黄金白银被广泛接受,并且成为其他银行的储备。然后,政府持久性地取消了中央银行负债的可赎回性,中央银行发行的基础货币也就成为不可兑现的货币。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虽然也将此列入负债,但在一般情况下,却是一种长期无需清偿的债务。当今,对货币发行人的要求权不可兑现。此不可兑现货币能够持续流通的首要原因在于国家法律的强制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十六条就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再者,人们已经熟悉它,并可用自己的物品去交换货币(卖出物品),再用所交换的货币购买自己想买的在购买能力范围内的任何东西。这样,继续接受它也就有了自我强化的性质:如果交易者知晓其他交易者都接受他们,那么拒绝它对任何交易者都不是自利的。
就中央银行投入市场的纸币而言,人们手中持有它,并不认为自己握有中央银行的债权,倒是认为握有社会财富。人们也逐渐忘记了持有纸币本身对发行人的要求权,人们也忘记了自己的债权人身份。在纸币购买力不变至少是不减少的情况下,人们完全可不考虑它对外部货币的要求权,因为它本身可直接实现人们换得所需物品的最终目标,而不必将它换成外部货币从而间接换得自己的所需物品,且这在目前也是不现实的。但关键是纸币并不具有稳定的购买力,它可能随着通货膨胀而贬值,这样人们对物的要求权可能无法实现,或实现得很少,也就满足不了人们的最终目标。而纸币购买力的不稳定很大程度上应归因于不兑现的货币制度。正是这种制度,使央行能按照政府意志随意操纵基础货币量,这是以损失大多数人的福利为代价的。
在可兑现货币制度下,基础货币必须以该国的黄金量为基础发行,如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即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若美元的发行超过了美国拥有的与其等价的黄金量,超过的美元也就不能换取黄金,这种制度将崩溃。实际上,当初这种体系的崩溃,很大程度上也就是因为美国陷于越战的泥潭不可自拔,财政赤字迅速增加从而大量发行美元造成的。在不兑现货币制度下,由于中央银行不兑现其负债,基础货币量发行的多少对中央银行也就无约束作用。中央银行可通过操纵基础货币量的变化为政府融资、敛取铸币税并实施货币政策以实现政府的目标。
三、中央银行通过垄断对基础货币的铸造来为政府获取铸币税
铸币税,是中央银行从发行货币中获得的净收入,它等于发行出来的货币的交换价值与制造货币和维护货币流通的成本之间的差额。如果新旧货币没有差别,通过将新货币投入流通,则基础货币的扩张意味着现有货币的价值缩水,也就对货币持有人进行了课税。显然,铸币税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税收。而在征收铸币税时,往往伴随着货币供给的增长。
在金银铸币本位下,铸币税指封建主从铸币中所获得的收益,即铸币的面值与实际的金银含量、铸造货币的成本之差。即 s=m-pq-c,s为名义铸币税,m为该批铸币的面值,p为铸币厂为每单位金属支付的名义价格,q是该批铸币所含金属的重量,c是铸造货币的成本。铸币厂常常通过减少铸币重量和贵金属含量、降低贵金属价格等手段增加每批铸币的铸币税。如果在一个完全竞争的行业中,竞争将促使铸币面值等于其边际成本,铸币税s=0。但政府竭力在货币生产上推行垄断,希望赚取铸币税。
在不兑现货币制度下,基础货币的黄金含量为0,生产成本也几乎为0,假定q =0和c=0,则m=s,在不考虑物价水平变化的情况下,每年的名义铸币税即为基础货币存量的变化。在现代金融体系下,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控制并发行的,中央银行通过增加基础货币即可增加铸币税。由于中央银行与政府的特殊关系,铸币税大部分为政府获得。如果政府将获取的铸币税再投入基础设施等公共领域,既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又能通过基础设施等的建设为公众谋福利,那么这部分铸币税对公众来说是乐意接受的。但是政府本来就有为其公民提供各种设施的义务,在通过制定十分复杂完备的税法向公民征收各种税收后,它就不应该再征收铸币税这种隐性税收,这样的重复征税牺牲了公民的福利。假如这部分铸币税用于清偿自己的债务或其他用途,那更是对公民福利的巨大牺牲。
中央银行在向市场注入基础货币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可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市场的货币供应具有一定的弹性,但作为政府的银行,在政府出现财政赤字时,有责任为政府筹措资金和提供信贷。如果中央银行简单地通过印刷纸币直接为政府偿债,因增加基础货币量而获取的铸币税有助于为政府弥补赤字,但却容易造成通货膨胀,所以很多国家从法律上对央行向政府的贷款加以限制。
就我国来说,在《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实施之前,中国人民银行可通过增加基础货币量,直接借款给政府以解决政府赤字。在《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实施之后,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政府债券,也不提供临时贷款。中国政府发生财政赤字,除了可以增税外,应通过发行期限不等的国债解决。但是,中国人民银行可以间接购买政府公债,即社会公众和各商业银行先买下政府公债,中国人民银行再从他们的手中买入,其结果可能比直接买入投入更多的基础货币量,显然间接购买成本高于直接购买成本。所以,中国人民银行只要能间接购买政府债券,就仍是政府赤字的融资人,其在向市场投入基础货币量时,获取铸币税,间接了结政府的债务。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实行独立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中国人民银行的预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审核后,纳入中央预算,接受国务院财政部门的预算执行监督。”第三十九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每一会计年度的收入减除该年度支出,并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核定的比例提取总准备金后的净利润,全部上缴中央财政。中国人民银行的亏损由中央财政拨款弥补。”所以,中国人民银行创造的铸币税全部归属财政。
四、基础货币是形成中央银行资产的主要来源
虽然不同的国家,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不同,资本构成也不同。不过,从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来看,其资金来源大体由资本金、流通中货币、各种存款等构成。资本金包括中央银行实收资本(初始资本金)和在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得利润进行分配和上交财政税金后剩余的公积金。有些国有化的中央银行还包括财政增拨信贷基金。按照资本金所有的形式,中央银行可分为全部资本金国家所有、公私股份混合所有、全部股本私人所有、资本金没有等类型。为了更清楚中央银行资产的来源,我们试着寻找其发展路径。
新建立的中央银行要么依靠国家的力量授权和没收某一或某几个私有银行而来,要么国家自己先建立银行再来没收和改造原来的私有银行(如中国),要么采用其他一些方式。中央银行不是银行业发展的自然产物,而是外部力量强加的或者是政府偏好的结果。由于中央银行的发展路径有很多,初始资本金所采取的形态也较为复杂。
如果中央银行从私有银行转变而来,其私有银行原来的资本金构成是影响现有资本金构成的重要因素,不管它是否是因为国家授权或没收(没收只是改变了所有权人而已)。而私有银行原来的初始资本金构成应该不是它自己所发行的银行券或货币,只可能是某种外部货币,如黄金、白银等,或者是先于它的银行所发行的、被普遍接受的内部货币,因为在它建立时还未发行自己的银行券或货币。如此类推,最早的银行的初始资本金构成只可能是外部货币。 如果中央银行的发展走的是中国式道路,其建立之初的初始资本金构成(如果有的话)也只可能是外部货币或先于它的银行所发行的货币。关键是,由于中央银行被赋予的强大力量和特殊地位,它一建立就能发行自己的新货币或统一发行原来的货币(统称为“新货币”),而旧货币(包括外部货币)必然对新货币具有可赎回性,并且在新货币被广泛认可和流通时,旧货币也必须兑换成新货币。所以,中央银行是否拥有初始资本金的意义并不是很大。虽然为维护币值稳定,中央银行发行货币须具备一定的准备金,诸如以金、银、外汇、证券作发行准备的现金准备和以短期商业票据、财政短期库券、政府公债等为准备的保证准备。但是中央银行可更多地使用保证准备,如先用自己发行的纸币从公开市场上购进政府发行的公债,再以政府的公债作为准备发行纸币。
中央银行既然自己能发行货币,并且其货币即负债被社会公众和各商业银行作为资产和财富储备广泛接受,这样,它发行的基础货币对自己而言也就是资产和财富的代名词。它的收益和公积金也采用了自己发行的货币形式。这样,它发行的基础货币即自己无须清偿的负债成为其资产的来源。它的资产业务也就是通过基础货币对商业银行办理再贴现和再贷款、收购黄金和白银、在公开市场上买卖证券等。通过将基础货币投放到各领域,带动各种资产业务的发展从而形成自己的资产,中央银行就可以调整自己的资本构成。随着基础货币总额的增加,中央银行资产总额也跟着增加。
五、中央银行通过控制基础货币投放量来调控经济
基础货币是银行体系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是中央银行各政策措施与最终目标之间关系的重要中介指标之一。在现代银行体系中,中央银行对经济的调节,主要是通过控制基础货币的数量来实现的。而中央银行在使用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率等货币政策时,都是通过影响基础货币中的准备金而发挥作用的。中央银行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各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将增加,它们在其他情况不变时可动用的基础货币量相应减少,信贷规模减少,从而通过乘数效应减少了货币供应量,造成通货紧缩,抑制投资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中央银行若在公开市场上从商业银行或公众手中买进证券,便向市场投放了基础货币,虽然各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将增加,但可动用的基础货币较之增加更大,信贷规模增大,从而通过乘数效应增加了货币供应量,促进投资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并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外汇储备是一国综合实力的象征,它具有调节国际收支、稳定币值和汇率、应付政治经济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等功能。所以,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渠道除了对商业银行进行再贷款和购入公债外,还要购入外汇。我国外汇储备是由国家授权中央银行购买并持有的。从我国汇率形成机制的角度看,我国外汇储备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表现为对外债权的快速上升,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央行基础货币投放的急剧增长,央行外汇占款比重日益增加。外汇储备并不是越多越好,外汇储备越多,投放在此领域的基础货币(外汇占款)也就越多,再通过货币乘数效应便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长,并可能诱导通货膨胀。国际上常用的衡量外汇储备是否适度的指标是外汇储备量与全年进口额之比,若它在25%左右,并能满足三个月的进口需要即为适度。近年,我国外汇储备激增,我国不得不在此渠道投入大量的基础货币,以消化每年回笼的大量外汇储备,从而稳定币值,调控经济。
摘要:为了抑制经济过热,央行果断采取了紧缩的货币政策,这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以及流动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商业银行应该采取积极的对策来应对。
关键词:从紧货币政策;商业银行;影响;对策
1 我国实施紧缩货币政策的背景及其情况
从紧货币政策就是通过减少货币供应量达到紧缩经济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以及公开市场业务来实施。在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过热运行,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为了防止通货膨胀,央行果断采取行动,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自2010年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2.25%提高到2.50%。时隔半个月,中国人民银行11月10日晚宣布,从11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9天之后,中国人民银行19日晚间再次消息,决定从11月29日起,再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进入2011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1月14日宣布,从2011年1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月18日宣布,从2011年2月24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2 从紧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2.1 从紧货币政策有利于商业银行调整经营策略
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与政策的实施密切相关。从紧的货币政策使得商业银行的贷款明显减少,这就不得不去发展其他业务。比如说是资金业务和中间业务,来改变其单一的经营策略,这也是我国商业银行的未来的发展趋势。
2.2 从紧货币政策促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能力提高
从紧的货币政策使得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趋紧,使得商业银行必须进行加强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对资金进行合理的配置与使用,并且提高其使用效率,来监控流动性风险。再者,资产负债管理的水平也应提高,对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进行科学的匹配。
2.3 从紧货币政策使得风险集中,增加信贷成本
从紧货币政策控制了信贷总量,这就使得商业银行调整资产组合的能力受到了一些限制,非常有限的信贷资源逐渐地被少部分大客户所控制,导致商业银行不能进行分散经营。如果贷款的利率持续提高的话,使得一部分人就难以承受,那么就不能及时偿还贷款,这就造成了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的增加。
2.4 从紧货币政策加大了商业银行的汇率风险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外汇储备大国,由于经营的需要,在这些外汇储备当中有一些注入到了商业银行。而且商业银行自身也引进了不少外币资产,在实施从紧货币政策下,人民币的汇率就会上升,造成了外汇的贬值,这就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汇率风险,从而有可能带来损失。
3 商业银行应对紧缩货币政策的对策
3.1 根据自身经营状况,优化调整资产负债结构
从紧的货币政策使得法定准备金比率比较高,导致商业银行可利用的存款的比例比较低,这就要求在资金的利用上要合理,达到最大效率的利用。但是不同的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状况不尽相同,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规模比较小的商业银行在存贷款方面要保持合理的比例,提高利用资金的能力。规模比较大的商业银行,要增加安全性比较高的金融工具的持有比例,比如说,政府债券等,还可以向央行进行贷款,满足流动性的需求。总之,不管哪种银行都要提高自身利用资金的能力和效率。
3.2 促进中间业务创新, 增加中间业务收入
从发展趋势来看,中间业务是以后银行竞争的重要部分,是一个重要的利润增长点,也是衡量金融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长期以来, 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总业务收入的比例比较低,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实施限制了信贷业务,却是中间业务发展的契机。商业银行对此应该高度重视,加大中间业务的开发力度,创新发展中间业务,使之成为银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3.3 建立健全流动性风险预警机制
充足的流动性对银行来说至关重要,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对流动性管理更是重中之重。要充分掌握本省的财务状况,通过各种财务分析工具对资产负债的流动性进行预测和分析,密切关注市场的资金的供求变化,从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与此同时,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及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将流动性风险最小化。
3.4 积极发展综合经营,加快国际化进程
在现在的全球化的浪潮当中,商业银行也应该积极发展自己的综合经营,加快自己的国际化进程。通过兼并与收购,使得商业的银行的资产规模迅速扩大,经营范围增加,经营地域得到扩张。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银行可以发展金融租赁,基金等业务,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在全球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
摘要:股份制商业银行近年来资本金比率不断下降反映出我国银行业面,临着资本金困境,而资本金困境背后的原因涉及资本市场制度、居民投资结构、企业融资结构、金融市场结构等金融体制层面的一系列问题。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银行业只有通过优化资产结构、拓展中间业务等措施来应对资本金困境。同时,宏观层面的配套改革措施主要包括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完善资本市场制度、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培育机构投资者等。
关键词:资本金困境;金融体制;货币紧缩
2008年3月,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提出拟公开增发不超过8亿股、融资额不超过200亿元的再融资方案,募集资金将全部用来补充核心资本。此次增发距上次增发仅相隔一年多的时间。2006年11月,浦发银行曾公开增发4.4亿股,募集资金59亿元;再之前是2003年1月,浦发公开增发3亿股,募集资金25亿元,而该次增发也离浦发银行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1999年9月只有三年多的时间。无独有偶,招商银行在2003年8月曾推出了100亿元的可转债融资计划,最后由于代表流通股股东的基金公司的集体反对,可转债发行额度降为65亿元,并最终于2004年11月在上交所发行。2006年9月,招商银行又在香港联交所通过发行h股筹资205亿元人民币。从浦发银行和招商银行上市以来再融资频度加快和力度加大的事实可看出,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是对资本金的饥渴。表1列出浦发银行近五年来的资本金、存贷款和净利润变化的情况。2003年至2007年,浦发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仅维持在稍高于监管标准8%的水平,而核心资本充足率也仅维持在稍高于监管标准4%的水平。在2003年及2006年的增发完成后,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曾短暂上升,但不久就回落。由于资本充足率的下行趋势,为符合监管标准,浦发银行不得不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考虑补充资本,由于核心资本充足率也仅稍高于监管标准,因此通过补充附属资本来提高资本充足率的空间十分有限,所以补充资本主要是考虑补充核心资本。
一、银行业资本金的深层次问题
(一)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困境。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主要包括普通股、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在我国,财政部规定金融企业应在税后利润中计提一定比例的一般风险准备,这类准备金也归在核心资本范畴。我国上市公司的利润分配比例一般不超过五成。浦发银行2007年分配的利润仅占税后总利润的34%,2006年的分配比例仅为20%,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商业银行通过盈余公积、留存利润和一般风险准备等手段来补充核心资本应该就能满足监管的要求。但从浦发银行看,其资本充足率资本资产比率都基本处于下行趋势。可见,仅靠盈利转化并不能满足资本监管的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寻找除利润外的其他渠道来补充资本。通过资本市场融资(首发或增发)是补充核心资本的一种重要方式,且在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制度环境下,这种方式既不会让大股东失去控制权,也不需要大股东出资,因此就成为一种成本最低的选择。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股票市场的制度性缺陷已基本消除,但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市场透明度的提高和对投资者保护的加强等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国资本市场在这些方面还需改进和完善。
(二)贷款扩张导致资本比率下降。相对于资本金的增长速度,资产扩张的程度更为剧烈。由于贷款占据了我国银行业总资产构成的主要部分,因此考察贷款的增长情况就能看出总资产变化情况。表1显示浦发银行近五年来贷款增长速度平均为26.3%,虽然逐年有所下降,但这种下降是建立在贷款规模不断扩大的基础上的,其增长的绝对额每年都在扩大。股份制商业银行整体的状况与浦发银行基本相同,近几年内其贷款扩张速度维持在30%左右。仅通过盈利转化而不通过其他渠道补充核心资本,其资本比率必定会逐步下降。贷款的高速扩张是造成银行资本比率下降的背后原因,而银行业为何有如此强烈的贷款冲动?这是因为:存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我国的实际存贷款利差较高,银行贷款意愿较强,仅靠存贷款的利差收入银行就能获得高额的利润,因此,其开拓中间业务的动力不强。浦发银行2007年的非利息收入仅占总营业收入的6.55%,即使在中间业务做得最好的中国银行,其2007年的手续费和佣金收入也仅占总营业收入的13.6%,这两个数据远低于西方同业约一半的水平。由于中间业务基本不占用银行资金,不会增加银行的资产总额,因此不会有相应的资本要求。但在我国,由于利率管制形成的高利差使商业银行大部分的资产业务集中在贷款上,当经济形势下行时,会使不良贷款比率上升,给银行经营带来风险。
(三)居民存款增长促进了银行业贷款的扩张。银行贷款扩张的另一个原因是存款的高速扩张,浦发银行近五年的存款增长率基本维持在20%以上,五年平均值为25.7%,尤其是2004年后存款增长率平均高于贷款增长率2.9%。1995年我国金融机构开始由贷差转变为存差,此后存差逐年扩大,贷存比逐年下降,这使银行业面临着很大的资金运用压力。由于金融机构存款中超过一半的比重是居民存款,因此重点分析居民存款的增长原因。从2001年到2005年间,我国居民的资金运用结构中,存款始终占70%以上。证券投资部分到2005年其比重一直持续下降,这是因为证券投资的主要部分是股票投资,而股票投资受股票市场行情波动的影响很大。在证券投资中的债券投资部分,居民的主要投资品种是国债,企业债券数量很少。由于2006年股票市场行情开始上涨,因此居民资金运用结构中证券投资的比例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但其投资结构不会有大的改变。在保险金部分,其所占比重逐年上升,说明我国保险市场近些年来稳步快速发展。可见,我国银行业存款快速增长的原因在于居民投资渠道狭窄,大部分资金只能存在银行。虽然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但却很少有其他金融产品来适应居民对资金运用的收益性和流动性的更高要求,尽管基金产品和保险产品近些年发展很快,但其在居民资金运用的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仍然不大,这就使资金大部分以存款形式集中在银行内部,从而使得银行的资金运用压力加大。
(四)企业融资结构促进了银行贷款的扩张。银行贷款的主要客户是非金融企业,企业对贷款的需求弹性和利率弹性很小,尤其是当企业处在扩张阶段时,其对贷款的需求更是被放大。2001年到2004年间,我国企业直接融资的比例处于下降趋势,2005年后有所上升。其原因是由于2003年后我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的扩张时期,而同期股票市场持续低迷,其融资功能几乎丧失殆尽,因此,企业的资金需求主要通过银行来满足。2005年后,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逐渐转暖,股票市场融资额开始上涨,同期由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加快,银行贷款的扩张速度也在加快,总体看,直接融资的比例有所上升。在我国企业的融资渠道中,企业债券所占的比重一直较低,
二、货币紧缩形势下银行业摆脱资本金困境的对策
2006年和2007年我国gdp的实际增长率分别为11.6%和11.9%,与此同时,通货膨胀率也逐渐走高,2008年第一季度cpi指数平均已达8.0%,经济过热的特征越来越明显。为此,央行从2007年底开始首提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其主要措施就是严格控制银行的信贷投放。在新的形势下,银行业应该采取适当措施,走出资本金困境。
(一)控制信贷风险,适当减少信贷投放。在存款准备金率不断提高和加息预期不断高涨的情形下,银行业的信贷投放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同时股票市场也在调整,居民投资会从证券市场转移到银行体系,存款的增长速度会加快,因此银行业的资金运用压力会更大。另一方面,当经济从高处回落时,银行信贷的风险将会加大,不良贷款的比率将会上升,如果银行通过提高拨备覆盖率来应对不良贷款比率的上升,则会直接造成利润下降,从而导致资本比率的下降。因此,宏观经济形势和银行自身运营两方面都表明,严格控制信贷风险、减少信贷投放、优化资产结构才是商业银行正确的努力方向。控制信贷风险、减少信贷投放并不意味着对所有贷款实行“一刀切”式的削减,对于行业成长良好、信用记录优良、各种担保齐全的企业可适当增加贷款,而对经济回落敏感的行业和风险集中的行业(如部分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等)要严格控制贷款投向和总规模,优化贷款的行业结构,降低贷款的行业集中度,分散贷款风险。在优化资产结构方面,增加非信贷资产如证券类资产的比重,同时在规则的允许下适当增加股权类投资。
(二)大力拓展中间业务。这有利于商业银行改变收入结构,增加利润。银行业可利用自身的网点优势积极开发和各种基金、保险、、银行卡、电子银行等中间业务,加快产品创新,积极提供面向投资主体对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的组合需求相适应的产品。同时,结合负债结构的优化,引导存款资金流向中间业务市场,降低存款增长的度,从而降低资金运用的压力。
(三)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首先,通过资金价格的市场化来引导企业合理选择融资方式。有研究表明,2004年10月央行取消贷款利率上限后,企业的融资结构更趋合理,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有所提高。由此可见,利率市场化具有积极的意义,下一步的改革重点可放在取消贷款利率下限和放松存款利率上限上。其次,进一步改革资本市场制度,完善股票市场的发行、交易和监管制度,增加市场透明度和投资者保护力度,引导股票市场走向理性投资;逐步消除阻碍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促使优质企业通过发行债券与投资者建立起直接融资的联系渠道。第三,通过促进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培育机构投资者,完善现有的市场交易制度等来合理分流居民储蓄资金。这些措施的实施能为银行业创造一个竞争性的、有益的外部环境,能够迫使银行提高运营效率,增加利润来源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从而为银行业建立起一个合理高效的资本金补充渠道创造有利的条件。
论文关键词:流动性过剩 货币政策 存款准备金 商业银行对策
论文提要: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带来外汇储备增加局面长期存在,为对冲银行体系过剩的流动性,央行将在较长时期内执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对银行存款、信贷、资金等业务以及银行收入、资产质量的影响利弊共存,商业银行应正确应对,做好相应的准备。
近期央行不断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包括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大央行票据的发行量,实施窗口指导等, 这些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是否会有影响,成为需要加以关注的问题。本文拟研究紧缩性货币政策实施的内在原因,探讨紧缩性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并提出有关对策建议。
一、紧缩性货币政策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国内经济结构失衡造成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2002年以来,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局面进一步发展,带来外汇储备快速增长,而且每年新增数量不断上升。受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影响,企业和居民大部分不愿意持有外汇,藏汇于民的政策变成了结汇于官,使得企业居民的大部分外汇都变成了金融机构的外汇占款。2001年外汇储备增加投入的货币中93%变成了外汇占款,到2006年这一比例达到98%。强制结售汇制度下,金融机构的外汇占款最终成为央行的资产,而央行资产方的增加即表明流动性的增加。当前,央行对金融机构贷款数量、有价证券的数量都较少,外汇储备超常规增长由此带来外汇占款快速投放,超出经济增长所需要的货币供应量,成为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的主因。
为了控制日益突出的流动性过剩问题,避免银行信贷过快扩张并可能由此带来经济过热和不良贷款增加的风险,从2002年起,央行开始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主要是采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回收银行体系过剩的流动性,利用窗口指导和上调基准利率控制银行贷款过快增长。
由于全球经济失衡是各国内外经济失衡的表现,短期内难以有大的改变,而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要假以时日,没有一定的时间是难以到位,人民币不断增加的升值预期将加快投资、投机资金的进入,这些因素的长期性决定了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也将长期存在,因此,从较长时期来看央行将实施以紧缩为主的货币政策。
二、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1、商业银行宽松的资金环境和信贷扩张的货币基础仍将维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增加利息收入有利
据测算,维持每年gdp增长10%、贷款增长16%、m2增长16%的水平,需要投放基础货币约5000亿元左右。2002年以后,外汇占款的增量已远远超过了经济金融发展所需基础货币量。为了抑制流动性过剩,对冲外汇占款大于基础货币增量的部分,央行频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央行票据。从政策实施效果来看,2002年以来基础货币的增长额仍然保持较高的水平,2000年和2001年基础货币比上年增加分别为2871和3360亿元,2002-2006年,则分别比上年增加5286、7703、6015、5487和13415亿元,紧缩性货币政策下商业银行经营的基础货币环境仍然偏松。
在主动投放基础货币的时候,中央银行会把社会的超额储备的流动性控制在尽可能少的数量上。各国通行的无息存款准备金制度也使得商业银行尽可能保留最低超额准备金率。但是由于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被动性以及特殊的准备金收益率制度,当前银行体系存在较高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存款准备金仅是使部分超额准备金变成法定准备金,因此不会对银行的存贷款业务产生紧缩作用。从实际运作结果来看,2002年以来,商业银行存贷款规模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存贷比不断下降,银行体系并不存在资金面紧张的问题。
由于未来央行上调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主要目的在于控制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这些紧缩性的措施将不会影响商业银行整体宽松的资金环境和信贷业务快速扩张的货币基础。此外,由于目前法定准备金利率为1.89%,高于超额准备金0.99%的水平,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使部分超额准备金转变为法定准备金,对增加银行利息收入有利。
2、央票发行对银行贷款存在挤出效应,对银行盈利造成负面影响
目前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主要有贷款、有价证券投资和外汇占款等三部分, 2006年末,这三部分资金运用分别占资金运用总量的62%、11%和27%。从商业银行资金运用的增量来看,2003年以来,随着央行票据发行量的不断增加,央票占金融机构资金运用的占比也在不断增加,2003-2006年央票当年增加值占当年金融机构资金运用总量分别为4.6%、22.8%和16%,央票对贷款的挤出效应趋于明显。
由于一年期央票到期收益率在2.9%左右,远低于一年期贷款6.39%的收益率,央票对银行贷款挤出将对银行盈利产生负面影响。而定向发行央票属惩罚性手段,发行对象主要是贷款发放较多的银行,在于抑止贷款的过快增长,其收益率要低于一年期央票,对银行盈利负面影响更大。
3、窗口指导将控制贷款过快增长态势,但对盈利的负面影响有限
2006年以来央行多次实施窗口指导,都是要求商业银行控制贷款过快增长。年初以来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召开窗口指导会议,提醒各家银行要对过快增长的信贷投放保持警惕,严格控制过度投资行业的贷款;银监会则明确表示所有违规违法的信贷资金都要查处。受窗口指导的影响,商业银行贷款过快增长势头将会受到控制,但由于总体上银行信贷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对银行的盈利增长不会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
4、加息有助于扩大银行利差,增加利息收入
加息将有助于提高贷款平均利率水平。在宏观经济快速发展,投资需求较为旺盛的情况下,贷款需求不会因加息而受到影响,贷款平均利率上浮水平不会因为加息而缩小。2006年央行于4月和8月两次上调贷款基准利率合计54个百分点, 2006年1季度贷款利率为5.85%,为基准利率的1.05倍,到4季度的1年期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升高到6.58%,为基准利率的1.08倍,4季度较1季度提高了73个基点,要明显大于贷款基准利率54个基点的提高。贷款平均利率上浮水平不仅没有因加息而缩小,反而略有扩大。
加息对于存款平均利率上调影响弱于贷款。央行数次加息没有调整活期存款的利率,仅仅提高了银行定期存款的成本,在目前存款利率存在法定上限的条件下,加息对于银行存款平均成本的影响主要由银行定活期存款结构决定。尽管加息使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利率的差距有所扩大,可能使企业和居民选择期限更长的存款,进而提高银行的资金成本。但实际上,由于居民和企业选择定期存款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利息收入,而选择活期存款是为了满足流动性需要,投资和消费支出的增加才是驱动活期存款比重上升的主要因素。在目前股票市场火爆,企业投资增长较快的情况下,加息不会降低银行活期存款的比重,银行存款仍将呈现明显活期化的趋势,加息对银行存款成本影响不大。
由于加息使商业银行平均存款利率有所提高,但要明显低于贷款平均利率的提高,将使银行利差收入得到扩大。加息对宏观经济紧缩作用有限,并不足以降低信贷的增长,因此加息后银行净利息收入增长会有所提高。
5、银行资金运用压力将加大,但金融市场利率走高对商业银行资金业务带来积极影响
随着外汇占款和市场流动性不断提高,银行体系存款规模将不断增加,定向发行央票、窗口指导、加息等紧缩性货币政策将起到抑制银行信贷扩张作用,加上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发展对企业信贷起到分流影响。银行体系存差规模将持续提高,存贷比趋于下降,银行资金运用压力将会增加。
2006年以来,受货币政策紧缩预期和央行加大基础货币回笼力度的影响,银行间市场利率大幅上升。未来一段时间央行仍将执行紧缩为主的货币政策,带动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利率持续走高。金融市场利率走高尽管会影响现有票据和债券的市值,但由于银行债券投资的久期只有2年左右,现有债券市值所受影响较小。但是,债券市场收益率的上升会提高银行未来的债券投资收益。因此债券市场收益率的提高,对银行资金业务收入的影响正面为主。
6、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所受负面影响有限
加息主要目的是遏制过快增长的贷款需求,防止经济过热,因此不会影响宏观经济形势。由于央行加息主要考虑cpi上涨的因素,扣除cpi加息后客户实际利息负担不会增加,对于经济增长和企业盈利的影响很小,加息并不会对银行贷款质量带来负面影响。相反,由于加息会增加资金边际成本,降低收益率较低的企业的贷款需求,有助于银行对借款企业进一步优选,改善商业银行新增资产的质量。
综上所述,当前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利弊共存,有利之处在于:一是银行资金面宽松的环境不会改变;二是增加银行利差和资金业务收益率;三是有利于银行调整资产结构,优化资产质量。弊端在于贷款快速增长势头将有所放缓,对利息收入总额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对策建议
总体来看,央行实施的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央行票据为主的紧缩性货币政策主要目的在于控制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不会对经济增长和金融环境产生严重的冲击,不会改变银行资金面持续宽松的局面,对银行经营环境的负面影响有限。商业银行不应过分担心央行紧缩性货币政策,而应抓住经济快速发展、金融环境较为宽松的良好发展环境,加快各项业务又好又快发展。
但是,央行发行央票、窗口指导、上调利率等政策会对银行贷款增长、资金运作、资产质量、净息差和利润产生一些影响,商业银行应正视这些影响,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做好以下应对准备。
1、积极调整优化存款结构,提高存款收益贡献度
在市场流动性持续宽松的情况下,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将推动同业存款快速发展以及企业和居民存款活期化倾向。由于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持续上升,银行信贷增幅居高不下,cpi高位运行,未来央行加息的可能性较大,并有可能成为今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主要选择工具之一。在加息周期中,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占比越高,加息得到的收益将越大。对此,商业银行应认清当前金融发展形势,抓住机遇,加快低成本活期存款业务较快发展。特别是应从强化品牌形象,加快产品开发,提升服务入手,加快企业、个人活期存款业务发展;同时应加强金融机构同业的市场营销力度,积极吸收金融机构的同业存款,改善自身的存款结构,提高存款对银行收益的贡献度。
2、有针对性得加快内向型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不会影响银行存款快速增长的整体趋势,但是银行的信贷扩张受窗口指导等政策影响将有所放慢,而资本市场发展带来的金融脱媒使优质大企业客户,进而优质中型企业客户的贷款迅速分流,因此商业银行将长期面临资金宽裕、存贷差持续扩大的局面。在银行利差保持上升趋势的情况下,拓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获取利息收入将是商业银行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商业银行可加强细分市场研究,有针对性的寻找目标客户。由于国际收支顺差主要由对外部门的对外经济交往引起,对外部门的资金充裕,紧缩性货币政策可能使内向型企业面临资金面紧张的问题,信贷需求将会较为迫切。为此,商业银行应加强对市场资金供求结构的研究,重点加快资金压力较大、具有较好发展潜力、盈利情况良好的内向型中小企业客户信贷业务发展,达到较好的营销效果。
3、大力提高产品创新、市场交易和风险管理的能力,促进资金业务快速发展
随着商业银行存差的不断扩大,银行的资金运用压力将增加,但是金融市场产品创新的加大以及市场利率的逐步走高,为银行资金业务发展提供机遇。商业银行应积极提升自身的资金产品创新、市场交易和风险管理能力,增强资金业务获利能力。重点在于培育和引进资金交易人员,大力提高交易能力,提升盈利水平。增强营销意识和营销力度,加快本外币资金产品的创新能力,拓展资金交易产品品种,以更好得把握业务发展机遇,增加业务收入。
4、大力发展新兴中间业务,拓宽收入来源
应对流动性以及市场资金面长期宽松的局面,在贷款增长受限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应尽快调整经营思路,着力发展理财、基金、保险等各类中间业务,以及短期融资券承销、境外上市为主的投资银行业务,将之成为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重点来看,一是加强产品创新能力,不失时机的开发与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境外投资相关的理财等金融产品,大力拓展零售业务,特别是中高端零售业务市场。二是密切对公对私、总分行、境内外行的业务联动,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和一揽子解决方案,促进承销等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三是加快专业理财师、投资银行队伍建设,通过薪酬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保持员工队伍的稳定性,培养和引进相关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加快理财业务发展。
[论文关键词] 货币政策工具;宏观调控;商业银行;影响分析
[论文摘要] 近期,央行通过对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连续多次调整,明显加大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力度,对经济 的调整作用将逐渐显现出来,同时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和盈利能力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商业银行应积极响应央 行的货币政策,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优化盈利模式,加快金融创新步伐。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5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决定,从2007年6月5日起提高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央行年内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第二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近几个月来,央行明显加大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力度,其背景是什么,对商业银行会产生那些方面的影响?商业银行应如何响应央行的货币政策措施?这是本文所要阐述的问题。
一、关于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相关理论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管理一国货币供给的条件下,为了指导、影响经济活动,保证国家宏观经济目标得以实现,而由国家制定、通过中央银行付诸实施的有关控制货币发行和信贷规模的方针、政策与措施的总称。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必须通过一系列与中央银行业务相联系的措施和手段来完成,这些措施或手段称为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最主要的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的调控和影响是非常大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或降低,将带来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资产业务规模的变化,从而对货币供给有重大影响。也就是说,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增加,可供自主运用的资金减少,其放款和投资能力削弱,全社会货币供给随之减少;相反,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缴存的法定准备金存款减少,可用资金增加,其放款和投资能力增强,货币供给随之扩张。
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也是货币政策考虑的范畴。通过加息,可调控资产价格,令过热的股市和房屋市场降温。自2006年7月5日以来,央行出台了包括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在内的多种调控措施。特别是2007年5月18日,央行同时推出三项政策措施,即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升息、扩大汇率波幅。政策组合的推出,有利于增强政策的综合效应,加大调控的力度,综合治理经济偏快。上调准备金率旨在降低货币乘数与银行可贷资金规模,抑制货币信贷增速;贷款利率上调以及降低银行存贷利差意在抑制信贷需求和银行的放贷冲动,同时从供给和需求两端为信贷减速;存款利率上调有助于修正过低的实际利率,长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超过短期以及活期存款利率不变有助于减缓存款活期化和储蓄分流的趋势;扩大汇率波幅有助于提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增强汇率弹性,为扭转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平衡人民币有效汇率创造条件。
二、当前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背景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2007年在经济出现局部地区和部分行业过热、通胀上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央行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治理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近期,促使中央银行多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率的主要原因是货币信贷增长偏快。中央银行所担心的是,贷款的过快增长会助长经济的低水平扩张,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准备金率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防止经济过热,并由此导致通货膨胀。在当前房地产投资偏快、证券市场持续升温、国际资本大量流入的情况下,既凸现了央行加大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同时也增加了其政策工具运用的难度。
当前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对资金市场、证券市场及商业银行经营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看:
一是抑制商业银行货币信贷过快增长。根据货币乘数理论,货币供应量为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决定乘数大小从而决定派生存款倍增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商业银行而言,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意味着信贷扩张能力的削弱。
2007年1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2万亿元,同比多增1678亿元。央行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收回流动性,每次调整50个基点,每次收回货币1500亿元,虽然相对于银行十几万亿元的流动性,不能造成实质性的影响。但是如果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工具进行流动性和资产价格管理,连续调整累积到一定的时候,对经济的调整作用就将逐渐显现出来。成熟的市场经济一般都会出现利率调整的周期性。近5个月来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就显示出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调整的周期。5个月内的第5次准备金率调整,以及两次存贷款利率的调整,除了在银行信贷发放与市场利率基准上将产生实质影响外,更表达了央行在流动性治理上从紧把握的强烈决心,也彻底打消了部分商业银行对央行货币政策严肃性所抱有的侥幸心理。
二是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将作出一定程度的调整,并对盈利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以及获利能力来看,存贷款利差收入仍然是经营利润的主要来源。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则意味着增加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金额,这将直接导致其可以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减少。由于商业银行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因此,商业银行实际减少的可以用来创造利润的资金将比增加的准备金数额成倍放大。
目前,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1.89%,存款的综合筹资成本大约在2.55%左右,贷款一年期利率6.39%,存贷款与准备金利率的利差分别为0.66%和3.84%。那么在现有存贷款规模上,经过测算:假设调高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冻结商业银行可用资金1500亿元,按此连续调整四次则减少由于发放贷款而获得的利差收入为3.84%*1500*4=230.4亿元。同时,由于商业银行存款的综合筹资成本大于存款准备金利率,商业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还需要倒贴部分利息支出,补贴息差支出达0.66%*1500*4=39.6亿元。因此,据此估算,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的调整,将影响商业银行利润达270亿元。
三、商业银行响应央行货币政策应采取的措施
为积极响应央行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应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优化盈利模式,加快金融创新步伐。
一是要管住信贷总量,优化新增贷款投向。当前,在资产价格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下,商业银行有必要控制过度的信贷行为,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同时,要着力优化信贷结构,严格信贷市场准入门槛,特别是要严格控制产能过剩和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信贷投放,注重提高信贷资金营运效益。据分析,各行业对升息的反应程度由机械制造业到农业依次递减,其中资金较为密集行业的影响度要高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而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行业,如建材水泥、房地产、纺织等行业的影响度极其自然地排在了前列。农业、交通运输、水电生产供应行业受影响甚微,这些也恰恰是国家目前产业倾斜及扶持的行业。顺应国家的产业政策,根据各行业受升息影响程度的不同,商业银行在贷款投向上应有所侧重,尤其是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行业的中长期贷款应该有所抑制,切实提高全面风险控制水平。
二是要完善风险定价机制,提高贷款综合收益水平。在贷款粗放经营受到遏制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应当积极完善风险定价机制,提高贷款综合收益水平。目前各商业银行对贷款风险定价日趋重视,致力于开发科学、适用的定价模型,但由于受历史数据积累不够和实际经验不足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多数商业银行风险定价能力仍然较低。对此,应参照《巴赛尔新资本协议》的技术要求,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加快建立一套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准确地对风险进行定价,进而实现对贷款的风险差别定价,以降低信用风险,提高银行盈利水平。
三是增强主动负债能力,合理匹配资产负债结构。存款基准利率的上调,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的吸储能力,但付息负债利率的提高,也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筹资成本。同时,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意味着银行增加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金额,商业银行的新增存款之中可用资金比例降低,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的自我约束管理体制下,促使商业银行更重视存款工作,以便进一步增强资金实力。因此,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增强主动负债能力,认真落实差异化服务措施,加快网点功能转型,真正实现客户分层、功能分区、业务分流,在增加存款总量的同时,优化负债结构;另一方面,要根据负债的期限、利率结构,合理安排资产的期限、利率结构,将资产与负债在资金种类和数量上的联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保持资金合理流动性的条件下,根据利率变化的预测和资产负债对利率的敏感性分析,及时调整各种不同利率资产和负债的敏感性缺口,扩大利差,达到净利差收入最大化的目标。
四是要加快业务创新,优化经营收入结构。今年5月份的这次加息与之前几次加息的重要区别是央行缩减了银行的存贷利差,特别是中长期存贷利差,压缩了银行贷款利润的空间。多年来,出于扶持国有金融体系的政策需要,中国银行业长期享受远高于国外同行的存贷利差,尽管这一过高的利差水平一直受到质疑和批评,但央行长期保持了银行业偏高的存贷利差水平。此次央行打破多年政策壁垒缩减存贷利差,显示央行抑制信贷增长的坚定决心。对此,商业银行必须顺应银行业务发展趋势,在业务增长方式上从外延粗放型增长向内涵集约型增长转变,在经营结构上由传统的存贷业务结构向资本节约型的综合金融服务转变,在竞争手段上由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竞争转变。
今后,尤其要重视科技创新和业务创新,拓宽金融服务领域,努力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等非利息收入占比。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波动愈益频繁,西方商业银行加快了金融服务创新步伐,通过开拓中间业务市场,降低净利息收入占经营总收入的比重,以规避利率风险。如目前发达国家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高的甚至已经超过了60%,而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比重一般还不到10%,大力拓展中间业务是国有商业银行规避利率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国内商业银行要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的经验,通过增大技术投资,加快引进电子技术,提供电子银行服务;通过整合业务流程、调整组织结构,增加基金、保险、代客理财等中间业务品种,来适应和满足客户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通过服务的全能化,实现客户的多样化和收益来源的多样化,从而有效地分散经营风险。
四、央行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应关注的问题
2007年5月央行三项调控政策的同步推出,既反映央行货币调控思路的重要转变,也显示央行驾驭货币手段更趋熟练和灵活应变,相信对市场和经济的调控效应也将逐步显现。但是,?在存款准备金率成为央行常规性工具的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一是合理掌握货币政策运用的频率和调整区间。准备金率的提高,在意味央行将冻结金融机构更多资金的同时,也必须为此承担更多的利息支出。就商业银行来讲,准备金率的提高,限制了信用扩张,而存款利率的提高,又增加了筹资成本。因此,存款准备金率的运用有必要设定一个合理区间,抑制央行利息支出的增加,同时兼顾商业银行的利益;如果继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或存贷款利率,希望也能够相应提高存款准备金的利率,适度弥补对商业银行净利润的影响。
二是进一步加强多种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在当前中国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压力日益增大、信贷扩张过快、货币投资反弹压力巨大、物价上行风险加剧的严峻形势下,单项政策的效力日趋弱化。因此,应在加强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组合运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产业、外贸、金融监管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多管齐下实现多目标调控,并借助政策组合集中推出的力量增强政策的综合效应。
三是应注意调控政策的协同效应问题。我国宏观调控关注多个经济目标,这使得央行在政策的协同和配套上需要更多的艺术性。比如提高准备金率和利率均是紧缩性政策,为了巩固我国宏观调控的成果,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央行的政策导向,但升息又将提高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比价吸引力,加速国际资金的涌入,加剧国内市场的流动性过剩问题。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对流动性的关联影响预计还将显现和强化,这将对准备金率等数量型政策工具的运用产生更多的影响。因此,研究货币政策的协同和配套,谋划取得同向的效应,在我国宏观控制更加注重内在和结构的趋势之下显得更为重要。
四是应实行差异化的货币政策。针对目前农村资金存在着一定的“离农”倾向,为鼓励商业银行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加大对“三农”的有效信贷投入,县域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应低于城市行金融机构。比如,目前农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高于其他三家国有商业银行0.5个百分点,高于信用社法定准备金率3个百分点。建议今后应区别各商业银行服务对象的不同,实行差异化的货币政策,合理确定县域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以鼓励进一步加大县域有效信贷投入,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论文关键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有效性
【论文摘要】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推进,中国人民银行已逐渐演变成了国民经济的重要宏观调控部门,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笔者阐述了货币政策理论及其相关研究,对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进行探讨。
1998年以来,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以及国内经济结构性改革的影响,我国经济呈现出通货紧缩的明显特点,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最主要的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2008年以来,在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我国经济遭受冲击日益显现的背景下,中国宏观调控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将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在今后两年多时间内安排4万亿元资金强力启动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加大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这次也是中国10多年来货币政策中首次使用“宽松”的说法。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意在增加货币供给,在继续稳定价格总水平的同时,要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的进一步的深化,各个国家的中央银行,更是以政府的银行、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的特殊身份在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货币政策的制定直接影响着本国经济的发展,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国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如何,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1 我国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和控制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实施宏观调控,是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责之一。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间接调控的重要手段,在整个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1993年以前我国的货币政策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1993年,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把货币政策目标规定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1995年3月,公布并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把这一货币政策目标以法律形式规定下来,这样就从本质上坚持了货币政策维护币值稳定这一单一目。
1998年在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2007年下半年,针对经济中呈现的物价上涨过快、投资信贷高增等现象,货币政策由“稳健”转为“从紧”。如今,货币政策转为“适当宽松”,意味在货币供给取向上进行重大转变。
2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货币政策是否有效是各国中央银行关注的问题,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密切相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灵敏有效是货币政策有效的基础。我想先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方面分析货币政策有效的条件。
企业和居民的行为是货币政策传导的经济基础,是决定性因素;金融机构行为是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中间环节,也是关键环节;金融市场建设和中央银行是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市场基础和政策因素。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也就对这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要求:首先,要求央行比较强大,足以干预和控制整个金融市场。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能有效地将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联系起来,并能引导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放款业务;其二,在金融市场方面,要求一个市场容量大、信息传递快、交易成本低、交易活跃持续的货币市场和一个规模较大、竞争充分、市场一体化程度高、运作效率高、市场预期良好的资本市场,要有比较完善的金融机制;其三,在金融机构方面,要求商业银行等商业性金融机构作为金融企业真正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成本为约束,以客户为中心。其四,在微观经济主体方面,要求工商企业是真正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居民个人具备较成熟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
随着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改革,我国已初步建立了“政策工具—中介目标—最终目标?”的间接传导机制和“中央银行—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企业居民户”的间接传导体系。但在中央银行、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微观经济主体层面上存在的诸种障碍却导致了我国货币政策的微效。这里仅就中央银行层面上的障碍做简要分析。
货币政策传导在中央银行层面上遇到的障碍主要是我国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但同时实行利率管制,利率并未完全市场化。我国虽然放开了同业拆借利率的上限控制、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和票据贴现利率,逐步扩大贷款利率波动幅度,但是我国仍然是以管制利率为主的国家,影响了利率对资源配置的结构调整作用。同时,使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难以发挥作用,影响了货币政策信号的传导。此外,在公开市场上,由于资金宽松导致央行收回资金容易,投放资金困难;在外汇市场上,外汇储备受贸易逆差影响和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政策约束,央行只能被动地买卖外汇,银行结售汇差构成了央行在外汇市场上的数量限制,导致公开市场操作对利率控制乏力,利率机制作用难以发挥。
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特别是2001年底我国加入wto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有专家专门就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效应从理论到实证进行了分析,他们从固定汇率制下开放经济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入手,根据m-f(mundell-fleming)模型,得出结论:在固定汇率制下,封闭经济条件下的货币政策效应比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政策效应大。
从而进一步推出,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影响,开放度与经济增长存在着负相关关系,说明随着经济开放度的提高将导致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降低。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下,我国必须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调整我国的货币政策操作模式,建立和完善适应开放经济的货币政策运行机制,应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扩大汇率浮动范围,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准确把握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调整;在积极推进货币市场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扩大公开市场操作;积极参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以提高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货币政策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当更多地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我国的货币政策操作模式,立主从制度上创新,改变我国经济结构,促进我国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摘要: 电子 货币作为货币演进的最新形态,与传统货币相比,能够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电子货币取代传统的银行券和硬币作为主要的交易和支付工具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世界性 发展 趋势。本文解析了商业银行电子货币发行原理,并就我国商业银行电子货币产品提出了新的想法。
关键词:电子货币;银行; 金融
1发行原理
电子货币由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甚至部分 企业 发行,本文只讨论商业银行的电子货币发行。电子货币的发行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电子货币作为现金替代和预付费用发行,另一种是电子货币作为债权形式发行。
1.1发行作为现金替代和预付费的电子货币
商业银行在发行电子货币时,客户是用其在该银行的活期存款购买的,这符合目前商业银行的业务情况:以活期存款为依据申请电子货币——银行卡。该过程减少了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是其超额储备,而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的减少,或等额增加流通中现金,现金进入流通领域,或等额增加了另一家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现金作为存款流入另一家银行,因此,这种电子货币发行对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没有影响,也不会增减基础货币。如果客户用现金购买银行卡,商业银行把增加的活期存款存入央行的准备金账户,流通中现金减少,但基础货币并没有减少。
1.2作为债权形式发行的电子货币
商业银行通过预付费业务发行电子货币类似于代币券,商业银行没有从电子货币的发行中获得铸币税,也就没有发行任何货币,这时电子货币就不是真正的货币。商业银行还有一种发行电子货币的方式,就是通过增加债权的方式发行出去。但商业银行能否发行如此流通的电子货币?也就是说电子货币的结算是否可以不同步?第一,在用卡消费时,银行账户、商业企业账户和个人账户之间的资金划拨是同步的;第二,目前的银行发卡仅限于付费或代币功能,没有通过贷款和购买证券发行电子货币的业务。因此,这种理论上可能的电子货币在实际中不存在,其对央行垄断货币发行权的挑战只是虚拟的存在,而非现实的威胁。
1.3其他形式的电子货币信用化渠道
有些信用形式能替代央行现金在商业 经济 中流通,对央行的货币发行造成了替代。如商业银行不用现金支付购买资产,而是开具债务凭证,用债务凭证作为支付工具在市场流通,这种流通的债务凭证充当了货币的职能,银行则在开出这些债务凭证的同时发行了货币。再如,商业银行签发本票或者给贷款人开立支票,企业或个人用本票或支票通过不断的背书方式进行支付,这张本票或支票从银行开出,经过一系列的支付,最末的持票人到期到银行要求兑现,期间,这张本票或者支票的“发行”等同于货币,因为银行通过“发行”本票或支票发行了货币并获得了铸币税收入。
要指出的是,商业银行、企业发行货币和央行不同,央行发行的货币是法币,是不可兑换的货币——不能到央行去要求兑换等值黄金等,而商业银行发行的货币是可兑换货币,在流通一段时间,到期有人到商业银行要求兑换成法币——央行发行的现钞。因此,商业银行发行货币是阶段性的,但如果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包括银行体系中的所有商业银行“发行”本票或支票,则商业银行包括商业企业发行的货币对央行货币发行的影响是连续的;经济中市场化程度越高,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就越普遍,这样,商业银行的货币发行对央行垄断货币发行权的冲击就越大。设想由于技术进步和管制放松,商业银行等以信用为支撑,能够发行电子记账式本票和支票,假设这种本票和支票的期限足够长并且能够突破现有本票和支票的物理限制,可无限背书和随意分割,这样,该电子货币就可无限次进行支付,这种本票和支票便充当了不可兑换的信用货币,无限期作为支付等手段流通,它可完全替代央行发行的现钞在经济中流通,对央行垄断的货币发行权造成颠覆。所以,一切以银行或商业信用为基础、以电子技术为支撑,由商业银行或者商业企业发行的、可用来支付、流通的债权、债务工具都可能充当真正的电子货币,从而对央行垄断的货币发行权形成冲击,如果 现代 电子技术支持下的金融创新发展到这个阶段,央行货币发行的职能就要重新界定。这时对什么是货币也要重新界定,与之相联系的经济、金融活动的内涵和外延等一系列活动都应重新界定。
2商业银行电子货币产品
2.1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增加债权的方式发行电子货币
参照目前的电子货币和支付系统,可设计出如下的商业银行电子货币产品:
企业到商业银行注册账户,并留下书面凭证。商业银行以低于票面价值的价格(如2%)把加密的电子货币借贷给企业a。企业a凭借商业银行的电子货币到 网络 上向客商b购买虚拟物品,首先向商业银行提出申请,商业银行在接受a的请求后,进行验证,确认无误后,向客商b提出a的购买请求。客商b接受后,由商业银行对a的电子货币的密码进行修改,并把修改密码后加密的电子货币转移给客商b。如此类推,到最后,当用户n凭借商业银行的原始电子货币在线提出兑现请求后,商业银行要求企业a偿还债务。企业a除了偿还本金外,还要支付利息。这里只是其中一条发行链,当然商业银行还可以广发电子货币债券凭证,这样可以获得更多的铸币税即利息。
2.1.1防窜改的硬件设施
在一个单纯依靠算法而没有应用防窜改的硬件设施的电子货币系统中,如果要阻止客户2次消费一个货币是不可行的。因为客户可以在支付前备份它的 计算 机的全部状态,然后在支付结束后重新恢复他的计算机的状态,这在一个单纯的离线系统中只能发现客户2次消费结果而不能阻止违法行为。为有效阻止2次消费行为,应用防窜改的硬件设施是必要的。具有防窜改的硬件设施的电子货币的模型与一般离线电子货币模型不同之处在于有一个由银行提供给每个客户的,以防窜改的硬件设施形式存在的“监视者”增加在模型中。
由于客户充当监视者和银行的中间人,协议的构造必须保证:①没有监视者的同意,客户不能消费货币;②监视者不允许客户有多次消费行为;③客户隐藏所有监视者和银行之间交互的信息。
这些要求使银行即使得到监视者也不能跟踪客户的支付。尽管在这种模型中又加了一层保护,应用防窜改的硬件设施仍然不是防止2次消费的良方。因为这些设备不是真正防窜改的,它里面的内容只要采取正确的方法仍可被攻击者读取,而且离线电子货币是以双重模式工作,即高额交易在线确认,小额交易才离线确认,这已经将2次消费的损失进行了限制。因此,考虑到提供防窜改的硬件设施增加的成本和其有限的安全作用,这种技术已引起争议。
2.1.2密码技术
在电子货币的研究中,已应用到的密码技术主要有零知识证明、比特承诺、分割选择技术和盲签名技术。
(1)零知识证明。其思想是:证明人向验证人除了证明一个陈述是正确之外,不泄露任何信息,无论验证人采取任何攻击方法。在电子货币的研究中零知识证明尤为有用,如身份证明即一方向另一方证明知道他的密钥而不泄露密钥、知道某些信息的证明,如客户在支付时证明他知道货币的内部结构、加密消息的有效性证明等都要应用零知识证明。
(2)比特承诺。承诺方案是许多密码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得甲方向乙方承诺一个比特串而不泄露它。在随后的一个时间,乙方打开这个比特串时,协议可以保证该值就是甲方承诺的比特串。
(3)分割选择技术。它是 电子 货币正确性的零知识证明的一个工具,流程是:在取款时,客户向银行提供2 n(n是安全参数)个嵌有客户身份信息的电子货币,银行随机选择n个揭示其内部结构,银行验证这 n个的正确性以后,对剩余的 n个进行盲签名;在支付时,商家应用上述方法去验证货币中隐含的客户的部分身份信息,使得2 次消费就暴露客户的身份。尽管该技术的应用保证了系统的安全,但过多的 计算 、存储和通信负荷影响了系统的有效实施。于是产生了针对它的单项技术,即客户为获得银行的签名,只提交一个电子货币,采取其他相应的措施应用该技术的系统具有同样的安全性,而且降低了计算、存储和通信负荷,从而增加有效性。
(4)盲签名技术。由chaum引入的盲签名技术,主要是保护电子货币用户的隐私。与一般的签名方案相比,一个盲签名方案是一个签名者和签名接受者之间信息交互两方协议。它允许接收人得到一个消息的签名,而签名者却既不知消息又不知对消息的签名结果。目前已应用的方案有由chaum提出的基于rsa签名的盲签名方案和由okamoto提出基于schnorr签名的盲签名方案。
2.2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发行债务凭证换取 企业 股权、债券或基金
由于我国 法律 规定,不得以法币以外的货币或代币来进行交易,在此前提下,可设想发行债务凭证,并以此来交换企业股权、债券或基金。不过,由于投资股票、基金的风险较大,下面仅以债券为例说明:
商业银行发行债务凭证,公司a、b、c——向银行提出申请,以等面额的公司债券进行交换,a、b、c分别获得不同序列号的债务凭证。由于商业银行的债务凭证具有比公司债券更小的风险,可以与a、b、c——约定借贷期限和利息率。公司a获得商业银行债务凭证后,可用来向b购买原材料,a、b互换债务凭证。当到约定的期限后,商业银行凭借序列号向a、b、c——索取本金和利息。不过,这种商业银行债务凭证必须在签约的客户间流通,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如何扩大其应用范畴依然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面对信息技术进步、 金融 国际化、传统银行业务衰退等国际性 发展 趋势,重新认识银行固有的结算、信用创造、资金中介等职能,重新检讨银行业务的发展方向,制定新的经营战略,是经营管理层当前的重要任务,否则,将会丧失发展机遇,其损失无可估量。
论文关键词:货币银行学;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必须要通过学习《货币银行学》课程.掌握必要的金融知识。文章总结了作者在《货币银行学》教学工作方面的经验和体会.通过分析教材选择的原则、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为提高教学质量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金融业在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作为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有必要掌握基础性的金融理论知识,而《货币银行学》作为经济类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就是向学生讲授有关货币、信用、银行理论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为后续各专业课的掌握打下良好的基础。此课程具有专业性较强、涉及知识面广、与现实经济生活密切联系等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时,注重各个教学环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尽快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确实不易。通过这五年的摸索与实践,得到一些经验和体会,诚与同龄人共勉。
一、根据教学要求,合理选用教材教材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教材的选择一定要合适,因此,在选择教材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 、教材内容的先进性
教材内容应当反映本学科领域最新的发展现状,对于经济学类教材更是如此。随着西方金融理论研究的不断深人和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货币银行学》教材应尽可能选择最新出版的教材,将新的、先进的金融知识传授给学生。
(二) 、教材内容体系的合理性
由于我国过去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因此,在有关经济理论的教材编写方面,一般是将资本主义部分与社会主义部分分开编著。例如,《货币银行学》只讲述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理论,而《社会主义金融理论》则介绍我国情况。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以及银行业逐渐与国际接轨,将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理论截然分开的教材体系显然已不适应当前教学需要。所以,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二者结合程度的如何,也是选择教材的标准之一。
(三) 、教材内容的难易性
教材内容一定要深浅结合,如果内容过易,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就会觉得空洞乏味,调动不起他们的兴趣;而如果过难,学生学起来吃力,同样没有效果。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有意选择既有启发性,又有一定难度的内容,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主动、自觉的学习。
目前,《货币银行学》的教材很多,各名牌大学都出版了自编教材,教师选择教材的自由度增大,有很大灵活性。根据两年的摸索与实践,目前采用的教材是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由夏德仁编著的《货币银行学》,该书内容较新颖,重点突出,并在介绍各种货币银行学原理、金融理论的同时,还讲述了近几年来中国金融业的一些改革情况,从教材使用效果看,还是比较理想的。
二、区分不同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货币银行学》课程内容庞杂,主要包括:货币理论,信用、利息理论,银行体系,商业银行经营,中央银行制度,通货膨胀理论,外汇理论,国际收支理论等,所需知识涉及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由于内容丰富而课时又有所压缩,单一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必然会造成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且知识点量大时,学生往往很难记住的现象。鉴于此,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 、重点、难点内容,以教师精讲为主
对于货币银行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宜采用教师精讲的方式。尽管这些年来,许多教育学者对这种传统型的教学方法提出了质疑,但是,就一些原理、概念、学证明等内容而言,采用此法是较适宜的。当然,要避免“填鸭式”、“满堂灌”的现象,采取一些配套教学手段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注重课前提问环节。课堂提问,使学生的思想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逼”他们快速回忆起前一节课相关内容,以有利于本次教学。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学生,引导他们的思路。比如,在讲授凯恩斯的货币传导机制:ms r i gnp 的时候,就要启发学生,如果货币供应量 ms 上升,利率是上升还是下降? 为什么? 利率下降,投资上升吗?投资增加,gnp 如何变化? 通过这种集体提问方式,使学生自己推导出作用原理。实践证明,通过这样的方式,同学们能够较快理解凯恩斯货币传导机制,效果较教师单一传授要好得多。最后,还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经济学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通过学习《货币银行学》,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有关原理解释现实经济现象,同时,通过分析经济现象,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所以,讲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运用实例。例如,在讲完中央银行的三大传统政策工具后,结合我国目前通货紧缩、总需求不足的宏观经济情况,向学生讲授了中国人民银行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收购债券来刺激经济的发展;再比如,在讲授商业银行资产业务时,结合了中国商业银行现在新开展的各种消费信贷业务。通过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一方面,避免了单纯讲授理论时的枯燥无味,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的兴趣,使他们真正理解货币银行学中的有关理论,活学活用,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的死记硬背。
( 二) 、学生已有所掌握的内容,采用教师、学生换位法
这种方法也就是以学生讲授为主。具体操作如下:(1)教师于下课前将讲授内容列出,引导学生准备。(2)给予充分准备时间,学生上台讲课。(3)讲完后,其他同学提问。(4)教师总结,点评。并对其中的难点重点给予正确解释。
教学实践中,我在讲述完凯恩斯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后,布置了一道题目:凯恩斯理论和弗里德曼理论的区别与联系。规定下次上课时由学生主讲。一开始,没有人愿意上台,经过一番鼓励,一个平时成绩较优秀的同学主动走上讲台,有了这个开头,随后的气氛开始活跃起来,同学们也更加积极了,主讲之后的课堂提问也非常精彩。显而易见,这一方法的效果是明显的,它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通过“认真备课”,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当然,换位法的使用也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应选择学生有一定掌握基础的内容,或在以前相关课程中有所涉及,或已有过必要的讲授;另外,教师最后的总结必不可少,避免主讲学生中一些不正确的内容误导其他同学。
(三) 、学生较易理解掌握的内容,采用讨论法
讨论法一般是由教师提出论题,学生围绕论题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相互启发并达成共识。讨论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7- 8 人为宜,教师在课堂内巡视,做辅导答疑,最后,教师要及时总结评价,并对问题进行概括小结。例如,在讲授“利率对经济的影响”一节时,我提前布置了讨论题:降息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要求学生课后找资料,下节课分组讨论。讨论时,各组成员就自己搜集的材料,分别展开讨论,我在巡视过程中,提示学生运用实证分析法,重点分析降息对我国就业、产出、储蓄的影响。在随后的各组发言中,小组代表运用相关理论,结合真实数据,得出了降息对我国宏观经济目前影响尚不明显的结论。通过讨论,加强了书本知识和实际的联系,也使学生敢于大胆提出自己的建议与看法,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四) 、与热点问题相关的内容,采用学生提问法
由于教材受到编写、出版等时滞的影响,往往很难将最新的东西容纳进去,而我国的金融改革措施又不断推出,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不能仅仅满足于课本内容,应将最新的金融发展状况介绍给同学们,使学生获得最新的信息。例如,在讲完“金融市场”一章后,由于受多方因素所限,目前暂不能组织学生去银行、证券公司实地参观,为了有助于学生对该章内容的理解,我将《中国证券报》上的“货币市场”、“股票市场”、“资本市场”专版分别复印下来,人手一份,指导学生如何读懂金融类报刊,学会看股指、拆息以及金融专家写的评论文章。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自由提问,例如股指的计算,银行拆息的行情解读等。通过接触一些实践性强的热点问题,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助于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此法很欢迎,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三、合理设计作业,提高学生科研能力
要提高教学质量,自然应抓好每一个环节,而高质量的完成作业是学生学好一门课的关键,故科学的布置作业,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也是很重要的。而《货币银行学》这样的经济学课程,不同于理工类的专业课,需要大量的计算练习方能掌握。所以,布置作业时,除了设计一些讨论题目和学生主讲课题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布置一些论文题目,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也为他们四年级做毕业设计打基础。我一般是一个月布置一个题目,并将论文成绩作为平时成绩计入期末总评。为了交作业,学生不得不查阅课外资料,这有助于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而通过写论文,也提高了他们的科研能力,为毕业设计乃至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上就是笔者在提高《货币银行学》教学质量方面所做的一些探索,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教师毕生的追求和探索。笔者相信,只要肯下工夫,虚心求教,定能取得良好效果。
[摘 要]为了抑制经济过热,央行果断采取了紧缩的货币政策,这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以及流动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商业银行应该采取积极的对策来应对。
[关键词]从紧货币政策;商业银行;影响;对策
1 我国实施紧缩货币政策的背景及其情况
从紧货币政策就是通过减少货币供应量达到紧缩经济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以及公开市场业务来实施。在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过热运行,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为了防止通货膨胀,央行果断采取行动,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自2010年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2.25%提高到2.50%。时隔半个月,中国人民银行11月10日晚宣布,从11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9天之后,中国人民银行19日晚间再次消息,决定从11月29日起,再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进入2011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1月14日宣布,从2011年1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月18日宣布,从2011年2月24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2 从紧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2.1 从紧货币政策有利于商业银行调整经营策略
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与政策的实施密切相关。从紧的货币政策使得商业银行的贷款明显减少,这就不得不去发展其他业务。比如说是资金业务和中间业务,来改变其单一的经营策略,这也是我国商业银行的未来的发展趋势。
2.2 从紧货币政策促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能力提高
从紧的货币政策使得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趋紧,使得商业银行必须进行加强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对资金进行合理的配置与使用,并且提高其使用效率,来监控流动性风险。再者,资产负债管理的水平也应提高,对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进行科学的匹配。
2.3 从紧货币政策使得风险集中,增加信贷成本
从紧货币政策控制了信贷总量,这就使得商业银行调整资产组合的能力受到了一些限制,非常有限的信贷资源逐渐地被少部分大客户所控制,导致商业银行不能进行分散经营。如果贷款的利率持续提高的话,使得一部分人就难以承受,那么就不能及时偿还贷款,这就造成了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的增加。
2.4 从紧货币政策加大了商业银行的汇率风险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外汇储备大国,由于经营的需要,在这些外汇储备当中有一些注入到了商业银行。而且商业银行自身也引进了不少外币资产,在实施从紧货币政策下,人民币的汇率就会上升,造成了外汇的贬值,这就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汇率风险,从而有可能带来损失。
3 商业银行应对紧缩货币政策的对策
3.1 根据自身经营状况,优化调整资产负债结构
从紧的货币政策使得法定准备金比率比较高,导致商业银行可利用的存款的比例比较低,这就要求在资金的利用上要合理,达到最大效率的利用。但是不同的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状况不尽相同,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规模比较小的商业银行在存贷款方面要保持合理的比例,提高利用资金的能力。规模比较大的商业银行,要增加安全性比较高的金融工具的持有比例,比如说,政府债券等,还可以向央行进行贷款,满足流动性的需求。总之,不管哪种银行都要提高自身利用资金的能力和效率。
3.2 促进中间业务创新, 增加中间业务收入
从发展趋势来看,中间业务是以后银行竞争的重要部分,是一个重要的利润增长点,也是衡量金融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长期以来, 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总业务收入的比例比较低,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实施限制了信贷业务,却是中间业务发展的契机。商业银行对此应该高度重视,加大中间业务的开发力度,创新发展中间业务,使之成为银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3.3 建立健全流动性风险预警机制
充足的流动性对银行来说至关重要,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对流动性管理更是重中之重。要充分掌握本省的财务状况,通过各种财务分析工具对资产负债的流动性进行预测和分析,密切关注市场的资金的供求变化,从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与此同时,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及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将流动性风险最小化。
3.4 积极发展综合经营,加快国际化进程
在现在的全球化的浪潮当中,商业银行也应该积极发展自己的综合经营,加快自己的国际化进程。通过兼并与收购,使得商业的银行的资产规模迅速扩大,经营范围增加,经营地域得到扩张。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银行可以发展金融租赁,基金等业务,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在全球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
摘要:文章结合当前稳健货币政策,分析了2010年金融运行情况、2011年经济形势以及稳健货币政策对邮政储蓄银行的影响,提出邮政储蓄银行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使邮政储蓄银行摆脱经营困境,实现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稳健;货币;政策;影响;措施。
2010年12月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了2011年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总理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里再次强调了上述政策,货币政策由此前的“适度宽松”调整为 “稳健”,这是中国货币政策基调的重大转变。这一政策基调的确定,表明我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暂时终结。这一政策的转向对邮政储蓄银行 (以下简称邮储银行)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如何依据政策进行转型是当前邮储银行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1 2011年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背景解读。
本轮货币政策的调整周期可以追溯到2008年底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我国采用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放松了新增人民币贷款管制,2009年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9。59万亿元,创历史天量。为了更好地分析稳健货币政策对邮储银行的影响,有必要对2011年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背景进行解读。
1。1 2010年金融运行情况。
2010年以来,央行先后6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累计上调3%,大型金融机构达到18。5%,中小金融机构达到15%。2010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2011年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调整为稳健的货币政策,对金融机构的信贷规模管控力度会进一步加强。在此之前,美国启动了第二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日本也将注入5万亿日元货币以刺激经济发展,在国际通胀预期的影响下,国内出现了流动性过剩,物价上涨压力不断加剧。据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的cpi指数达3。3%,我国广义货币 (m2)同比增长19。7%,超出年初制定的17%的增长目标;2010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7。95万亿元,同比减少1。65万亿元,但超出年初制定的7。5万亿元的信贷目标。
1。2 2011年经济形势分析。
2011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极其复杂。世界经济将继续缓慢复苏,但复苏的基础不牢。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居高难下,希腊、冰岛、阿联酋等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隐患仍未消除,主要发达经济体进一步推行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大量增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主要货币汇率波动加剧,新兴市场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加大,保护主义继续升温,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此外,我国经济运行中一些长期问题和短期问题相互交织,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问题叠加在一起,加大了宏观调控难度。
透过上述数据和分析不难看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是2011年宏观调控的两大主旋律。
2011年2月8日央行再次加息的举措已经显示出经济形势的严峻性,通胀的压力使货币紧缩政策和再次加息的形势更加明朗。这些会给邮储银行的经营带来哪些影响,邮储银行又应如何应对,成为当前邮储银行必须研究的课题,也是必须面对的挑战。
2稳健货币政策对邮政储蓄银行的影响。
由于稳健的货币政策对邮储银行带来一系列影响,因此,邮储银行必须适应这一政策转向,及时调整战略并细分市场。本文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分析了稳健货币政策对邮储银行的影响。
2。1积极影响。
2。1。1促使切实转变经营理念。
稳健的货币政策能够为银行业创造一个稳定、协调、健康的货币环境,有利于邮储银行进行结构调整,尤其是要求邮储银行进行经营收入和客户结构的调整,主动改变利润来源于存贷利差的观念,逐步与先进的国际银行业接轨。邮储银行在理解货币政策转向的同时,要转换思路,调整理念,有针对性地进行业务转型和经营转型,把商业行为和经营原则统一到中央的决策上来,从而构建顺周期盈利模式和逆周期风险管控模式。
2。1。2促使积极创新信贷产品。
为解决优质客户的资金来源,邮储银行应在监管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加大信贷替代型理财产品创新力度。根据客户需求和监管部门的要求,主动加大信贷产品的创新力度,调整信贷产品结构,多研发一些符合客户需求和监管部门要求的替代产品,既解决客户的有效融资需求,又能增加信贷业务和中间业务收入。在2011年银行可放贷额度收缩的情况下,邮储银行应对贷款客户的选择更加谨慎,在优质客户中选择更优者,同时提高邮储银行的议价能力,贷款投向偏向于优质客户。
2。1。3促使主动调整收入结构。
在2011年信贷相对偏紧的环境下,主要靠吃存贷差,经营收入主要来源于利息收入的商业银行将面临一系列考验,单纯依靠信贷扩张实现资产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也将受到挑战。商业银行资产规模的增长不只依赖于贷款的增长,还包括负债种类与规模的拓展、票据贴现规模的扩张、债券投资数量的增加以及所有者权益的增长等。因此,邮储银行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收入转型和收入结构的调整,多发展风险低收益高的中间业务和零售业务,深入研究并做好理财产品、信用卡、资金结算等一系列中间业务。
2。2消极影响。
2。2。1对资金组织工作的影响。
央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是对金融机构最有影响力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稳健从紧的货币政策会迫使银根收紧,直接影响货币增量,降低包括邮储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存款增幅。
一方面,目前邮储银行的客户以小企业、商户、农户为多,这些客户对贷款依赖程度较高,如信贷规模受到控制,其资金缺口势必增加,为了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小企业、商户、农户会寻求新的融资渠道,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高息向个人或企业举债,与邮储银行争夺储源,从而影响邮储银行吸收存款。另一方面,由于通胀加剧,居民在银行的存款贬值,从而降低了在银行存款的信心,导致居民转移储蓄资金。这样直接加大了邮储银行资金组织工作难度,影响邮储银行的规模扩张和经营效益。因此,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使货币增量出现逐月下降的态势,邮储银行的存款组织工作较往年更为艰难。
2。2。2对信贷投放的影响。
紧缩的货币政策对邮储银行的贷款投放影响显著。由于货币紧缩,央行会加大对贷款规模的控制,缩小新增贷款规模,2010年全国新增贷款投放量为7。95万亿元,同比减少1。65万亿元,但超出年初制定的7。5万亿元信贷目标。尽管2011年 “两会”期间银监会刘明康主席向 《华尔街日报》
表示,2011年新增贷款总量将与2010年持平,实际上由于通胀压力较大,2011年实际新增贷款总量应该在7~7。5万亿元,否则将无法完成广义货币增速为16%的目标。新增贷款规模的缩减会弱化邮储银行的信贷投放力度,信贷资金投放不足的情况已经在2010年邮储银行的经营中显现出来。
2。2。3对经营效益的影响。
稳健货币政策对邮储银行经营效益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市场对邮储银行的影响。由于通胀压力加剧,2011年的部分农产品价格会持续上涨,这其中有成本因素,也有市场因素,还有国际热钱融入的因素。而由于国家的宏观调控,要采取措施控制农产品的价格,同时也会降低老百姓对农产品的消费意愿,使农业产业经营受损,影响农村经济发展。而邮储银行以 “根植城乡,服务大众”为市场定位,农村经济基础是邮储银行发展的主要根基之一,这也会影响到邮储银行的经营效益。二是居民消费对邮储银行的影响。尽管国务院2011年继续增加政府用于改善和扩大消费的支出,但是,由于稳健从紧的货币政策会直接缩减市场的货币供应量,从而缩减总需求,同时由于通胀预期,物价上涨,在收入增幅远远低于cpi涨幅的情况下,居民会降低消费意愿,导致消费不足,而消费不足直接影响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地方经济发展的萎靡同样也会影响邮储银行的经营效益。
3邮政储蓄银行的应对策略。
面对宏观调控及货币政策的新变化,邮储银行必须客观、审慎地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和政策,统一认识、果断行动,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使邮储银行摆脱经营困境,健康快速发展。
3。1抓好资金组织,实现稳步发展。
稳健的货币政策环境下,为确保存款有效增长,一是要充分捕捉信息,增加吸储渠道。当前要特别防范农村土地流转、惠农补贴、征地补偿等款项流入到其他银行,牢牢守住农村储源阵地。二是要加大对公存款力度,提高知名度。加强与党政及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加大对公存款份额,并开展上门服务,努力打造邮储银行品牌,促进各项存款的稳步增长。三是要加强网点建设,健全服务网络。以网点规范化建设为契机,加大营业环境的费用投入,对营业网点进行重新装修、改造或迁址,为顾客提供更为舒适的服务环境。
四是要改善服务质量,提升社会形象。努力提高服务水平,缩短与其他商业银行的差距。对存款多、增储潜力大的重点客户,由专人进行一对一攻关,上门营销,挖掘潜力,从源头抢占市场份额。
3。2把握信贷导向,助推结构调整。
面对当前的形势,在贷款额度受限的情况下,邮储银行要合理分析、灵活调整经营重心。一是降低对信贷投放获得盈利的依赖程度,把经营重心合理分散,寻求新的空间。特别是要大力发展中间业务,转变邮储银行以存贷款业务为主、收益来源渠道单一的现状,拓展盈利空间,强化发展的可持续性。二是加快综合化经营步伐,加强经营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借鉴国内外成熟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创新产品种类,努力拓宽收入渠道,提高盈利水平,重点要在开发结算业务、贴现业务、账户服务、现金管理服务等业务上下功夫,利用创新带动邮储银行的经营发展。三是进一步做好小额信贷业务,将信贷资金优先用于 “三农”领域,保证足够支农资金的投入,从而赢得地方政府对邮储银行的支持,为发展掌握主动权。
3。3严格信贷管理,优化信贷结构。
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各项措施,强调加强和完善贷款风险管理是2011年工作和政策的主基调。首先,邮储银行在新一轮经济发展阶段既要把握发展机遇,又要改变片面追求贷款规模,盲目扩张的经营模式。其次,要坚持总量调控和结构相结合,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的研究,注意贷款的期限结构,优化贷款投向,避免贷款过度集中,加强对利率定价机制的研究,提升利率管理水平。
3。4争取政府支持,促进良性循环。
邮储银行应积极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联系,取得政府部门的理解和支持,采取措施支持邮储银行发展。例如,让政府部门出台税收优惠、财政贴息等政策,合理补偿金融运行中因风险过高造成的损失;进一步畅通银企对接渠道,降低银企信息的不对称性,增加邮储银行的信贷资金供给,形成“政府扶助邮储,邮储支持经济”的良性循环,从而实现地方和邮储银行持续健康发展。另外,与公、检、法等部门进行协调,帮助邮储银行及时清收不良贷款,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氛围。
3。5加强风险管理,规避信贷风险。
经过四年的曲折发展,邮储银行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当前面临着稳健从紧的货币政策,以及通胀加剧带来的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在这种形势下,邮储银行必须加强风险管理,对于受政策影响较大的客户要谨慎选择,同时又要利用好政策,按照政策导向做实业务,夯实发展。在信贷方面对潜存风险的贷款抓紧收回,对一时难以收回的贷款要采取合理、合法的措施,尽可能规避信贷风险。
3。6强化文化建设,优化信贷队伍。
积极探索适合邮储银行的信贷文化。一是制订和出台有利于服务客户的信贷扶持政策,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信贷管理制度,建立信贷结果评价体系,完善信贷风险预警、控制和保全体系,纠正信贷业务管理过程中的偏差,建立良性互动的沟通渠道,确保服务水平、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确保信贷资金安全。二是 “以人为本”,提高信贷人员素质,加强信贷队伍建设,探索信贷员等级管理制度。三是严格考核,加大对信贷员考核力度,对完成目标任务并经过检查验收的信贷员,要按照激励办法兑现薪酬。
2011年是 “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按照规划应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深化农村金融服务,因此邮储银行必须抢抓机遇,以“十二五”规划为蓝图,推动自身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以更快的步伐走出经营困境,提升经营效益。只要合理地把握政策,合理地分析经济规律和市场动向,就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原文作者:孟阳
摘要:本文以2013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预期增长目标调低至13%为背景,阐述了13%在稳健货币政策中的含义,以及未来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调控的影响,剖析了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产生影响的深层次原因,并对未来货币政策调控目标的选择进行分析和预测。
关键词:货币政策 影子银行 社会融资规模
今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公布了2013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预期增长目标为13%左右,相比2011年16%和2012年14%的增长目标,今年的增长目标显然是降低了。究竟该如何理解m2调控目标的走低?13%的调控目标是否意味着今年的资金供给将全面收紧?本文在此作以分析。
如何看待13%在稳健的货币政策中的具体含义
2012年末,我国 m2的预期目标为14%,实际增速为13.8%,与年初的目标相当。由于货币政策已经从应对金融危机时的非常态宽松回归至正常。因此今年货币政策适度“收紧”,以遏制通胀的上升,并不令人感到意外。从央行春节过后持续数周的正回购操作来看,其“收紧”流动性的意图非常明显。
但从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长来看,今年的资金供给并不紧张。今年1月份,在1.25万亿元新增本外币贷款之外,非信贷融资新增1.28万亿元。2月份,新增本外币信贷7300亿元,非信贷融资新增3400亿元。今年1-2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合计为3.61万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02万亿元,增加了79%。实际上,近年来,我国社会融资总量迅速扩大,由2002年的2万亿元扩大至2012年的15.76万亿元,年增速超过了25%,同期m2平均增速为17%。
近两年来,同样是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可以看到m2增速目标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同时社会融资规模总量却在快速扩张,这其中揭示着非银社会融资规模(其中包含影子银行的部分组成)正在快速增长,更多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依靠信托贷款、委托贷款、企业债券、银行承兑汇票等方式获得满足。随着金融深化的推进,我国原来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体系正在发生显著变化。如图1所示,2002年,本外币贷款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曾高达95.5%,几乎垄断了整个社会融资需求,整个货币信用的创造几乎都是由商业银行贷款派生而来。但在2012年,伴随着表外融资的大力发展,这一比例已经下降至57.9%。而表外融资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例则由2006的11.7%提升至2012年的23%。
因此,现在如果仅用m2和新增贷款来衡量中国实际货币供应的松紧程度已经较为片面。单从m2调控目标的走低,不能直接得出货币政策全面收紧的结论,毕竟它只是社会融资总量的组成部分。为了实现2013年全年经济增长7.5%的目标,同时结合通胀3.5%的预期,预计社会融资总量仍将保持适度增长。在结构方面,预计非信贷融资占比仍将延续增大的趋势。因此作为平衡多种货币政策目标的结果,就很容易理解为何将m2调控目标调降1个百分点。
未来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力将逐渐加大
(一)影子银行的界定及未来发展空间
西方发达市场的影子银行,一般指通过杠杆操作持有大量证券、复杂金融工具等的金融中介机构,包括投资银行、货币市场基金、对冲基金、结构性投资工具等非银行金融机构。2008年,现任美国财长盖特纳提出,传统银行系统之外存在“非银行”运营的融资安排,即“平行银行系统”(parallel banking system)。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首次提出“准(类)银行”的概念,这与影子银行、平行银行是类似的概念。
在我国,目前对影子银行尚无一个明确的公认的定义。因此学者和市场人士的统计口径不尽相同。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曾表示,目前国内的信托、银行理财产品和银行表外业务等均处于严格监管下,实际上都不是影子银行。这实际上是从是否掌握监管数据的角度出发的。
如果从影子银行迅速扩张的根源来看,统计口径如果从“银行的影子”的角度来说或许更为贴切。近几年来,在传统的银行信贷业务受到贷存比、资本充足率、信贷投向政策指导等监管约束,难以完全满足经济发展中的资金需求时,全社会融资的资金缺口就会显现,融资多元化的需求就会催生金融模式的创新,一部分企业也越来越倾向,甚至被迫通过影子银行等非传统的融资渠道,以绕开信贷监管的方式来补充资金缺口。同时,从资金的供给方来看,商业银行在基础货币投放和信用创造双受限的情况下,存在向资产负债表外发展新的融资体系的冲动。[论文网]
从实践中看,我国的影子银行业务究其实质是商业银行的影子业务,由商业银行主导的表外融资活动构成了影子银行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其他金融机构由于受到资金来源的约束,更多的是通过向商业银行提供通道等方式参与到影子银行的发展中。实际上,从社会融资总量统计口径中可以看到影子银行的部分组成项目,包括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但是并不全面,比如民间融资业务(民间借贷、典当行、小贷公司),再如表内隐藏在同业往来项下的银银、银证、银信等业务并未统计在内。
据巴曙松的研究,在美国受到监管的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和没有受到监管的影子银行的规模差不多是1:1,我国现在被监管的这部分被怀疑像影子银行的规模也不过5.2%。影子银行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金融创新,因此,如果从服务实体经济、促进非传统的银行业务健康发展的角度来说,其未来的发展空间仍然很大,对其发展应当在有序管理与监管下促进其健康发展。
(二)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力逐渐加大
1.影子银行的扩张导致m2等货币信贷指标意义减弱
随着影子银行的快速扩张,明显带来了传统意义上货币政策调控目标的指导意义下降的现实问题。从图2中可以看出,从2011年9月份以来,社会融资总量保持快速增长,但同期m2稳定在13%-16%左右,新增贷款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虽然央行已经开始关注并公布社会融资总量指标,以试图纠正m2和信贷指标意义减弱的问题,但是如前所述,在从目前央行公布的社会融资总量的口径中,也仍然没有完全统计影子银行的所有业务规模。
2.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带来挑战
如前所述,随着影子银行的发展,传统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似乎难以完全涵盖流动性的真实水平,同时年度新增贷款总量目标也难以反映全社会融资的全貌。而目前在我国的实践中,仍是以盯住m2增速、控制贷款规模为主要调控目标,这势必会对货币政策的制定带来一定的困扰。
3.影子银行的活跃将加快货币流通速度
影子银行丰富了融资多元化体系,其业务的扩展势必加快货币流动速度,这将对央行基础货币调控及货币供应量调控产生潜在的影响。
4.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效力造成直接冲击
影子银行使得融资行为脱媒化,将贷款通过各种形式转移至表外或进行会计科目的转换,势必会导致信贷规模控制等数量型货币工具的效力减弱。此外,影子银行是规避监管的金融创新事物,理论上其实际利率情况可能对利率政策形成一定干扰。如:比较典型的就是民间借贷,据统计,其平均收益率为21%,而在银行利率4倍以内才受法律保护。再比如,信托业务收益率区间一般在9%—11%,银行理财业务收益率一般也有4%—6%左右。
(三)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扰动的原因探析
目前,影子银行的扩张已经导致货币信贷等调控指标的意义有所削弱。这其中的原因,或许可以从影子银行是否影响到货币供应的角度来分析。
1.银行表外业务不会创造新的货币
银行的表外融资业务,特别是银信合作业务,大多是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其占比在70%左右。它不是直接由银行放贷,而是银行通过发售理财等产品将客户的资金运用起来做表外业务,这种货币的腾挪,理论上只是存款在实体部门之间的转移,对货币供应量并没有影响,只是结构的调整。比如,银行客户的存款用于购买信托产品、理财产品、债券、股票、保单等,这些金融产品只是一部分人放弃货币使用权,让渡给筹资人去使用货币,改变的只是货币的形态,并没有增加货币供应量的总量。
2.同业往来项下的银银、银证、银信、银租等表内业务将创造货币
由于资本充足率、贷存比、信贷额度等硬性约束,银行通过扩大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同业拆出等通道,利用同业会计科目,从而绕开贷存比、贷款投向等监管。但由于资产依然在银行同业项下,银行依然是该资产的销售者、托管者、甚至是实质持有者。银行在同业项下的融资,本质上是信贷,拥有派生存款的功能。如:银行a受监管限制,可以通过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向对手方银行b提供一笔融资。对应的,银行b则是通过卖出回购金融资产获得了该笔资金。银行b在政策许可范围内,可以向企业c提供融资,这相当于发放了一笔贷款,创造了货币,拥有存款派生的功能。
况且,同业资产项下,如果对手方是银行,其风险资产权重3个月以下为20%,3个月以上为25%。如果对手方是非银行金融机构,则为100%。总体来看,显著低于贷款和企业债券100%的风险权重。因此银行可以在较低的资本消耗下增加杠杠,扩张资产,提高资产的收益率。
因此如果仅仅盯住传统意义上的新增贷款规模,是无法全面反映广义流动性的情况,进而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制定及调控产生一定的扰动。
未来央行货币供应量调控目标设想
影子银行体系及其信用创造功能对货币政策形成了诸多挑战。影子银行创造的工具和资产属于广义流动性的范畴,未来对货币政策的分析如果只看到传统的信贷等融资方式是不够的,更应全面地分析金融体系和市场的发展,重点关注多元化融资方式及其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同时在微观层面,密切监测广义流动性的创造及其资产价格的变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目前社会融资规模在传统的由信贷主导的统计口径上有所扩大,既包括银行体系的间接融资,又包括资本市场的债券、股票的直接融资。从公布的细项来看,存在以下关系:
社会融资规模=人民币各项贷款+外币各项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股票+保险公司赔偿+保险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其他。
但是其监测数据还有待进一步完备,比如民间融资业务(民间借贷、典当行、小贷公司),再如表内隐藏在同业往来项下的银银、银证、银信等业务并未统计在内。同时如何将社会融资总量与货币政策操作进行定量化对应,可能央行需要从政策调控的角度进一步考虑,这也可能是央行目前尚未将社会融资总量增速作为定量化目标的重要原因,因而现阶段仍是采用较好统计与监管的m2及信贷数据作为调控目标。随着监测与监管数据的不断完备,预计未来社会融资规模指标的内涵将进一步扩大,将与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定量对接。
1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渠道特征
1.1银行在信贷渠道中占主要影响地位
我国直接融资市场起步较晚,且有我国居民和企业的高储蓄率支持,使得银行信贷的间接融资方式在我国融资结构中占据绝对优势。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我国直接融资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传统优势和法律限制,银行贷款依然是我国企业资金来源的主渠道。商业银行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重要的微观主体,其控制和影响着数量庞大的资金,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通畅。同时,我国商业银行渠道广、网点多,可对社会经济产生广泛而直接的影响。
1.2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为存款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居民与企事业单位存款、金融债券、政府注资及国际融资,其中存款为主要来源,居民和企业的存款属于银行的被动负债,由于高比例被动负债的存在,一般银行主动信贷的动力不强,即使是近几年银行发行债券量上升,主动负债比例仍较低。理论上,当存款占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绝大比例时,央行能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紧缩型货币政策有效减少银行的可贷资金,从而收缩信贷规模,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但在实际中,存款属于银行的被动负债,不受央行和商业银行控制,且居民与企业存款主要受前期和当期经济形势影响。因此,当经济过度繁荣时,尽管央行希望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限制银行的可贷资金规模,但由于良好的经济形势,存款规模继续上升为银行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商业银行能够不受存款准备金率的约束,继续提供贷款释放流动性。所以大量被动负债的存在将限制央行紧缩型货币政策的效果。
2商业银行信贷渠道对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
从货币当局的实践来说,判断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最终标准为:在既定的经济制度、金融结构和金融制度下,货币当局选择特定的货币政策体系,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实现最终目标的程度和时滞。国内外经济理论界对货币政策是否有效的判断不一:凯恩斯学派和后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家通过构造IS—LM模型证明了在长期经济增长过程中,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者在肯定货币政策重要性的前提下,认为货币政策只在短期内有效,而在长期内无效;而理性预期学派则强调预期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从根本上否定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认为货币政策即使在短期内也不能持久地影响实际产量。首先,作为央行调控货币政策的工具,货币供应量、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利率的变动可以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表明我国央行的货币政策信号传导至商业银行的渠道是比较通畅的。同时,国内生产总值和物价指数也能有效影响银行的信贷增量,验证了商业银行借贷行为的“顺周期性”,也反映了商业银行信贷会受实体经济“倒逼”的影响。其次,商业银行会根据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作出独立信贷决策。根据前文的分析可知,当中央银行提升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来收缩流动性时,商业银行信贷量会下降,这从脉冲响应函数中可以看出,但针对利率上升,银行信贷量会先下降再上升,由于利差水平的提高,银行有足够的动力扩大信贷规模。同时当货币供应量M2增加时,宽松的流动性会促使商业银行扩大贷款规模。此外,当银行信贷受到国内生产总值和物价指数的正向冲击时,会因为利差下降而缩减贷款,但最终随着时期推移会扩大贷款规模。在贷款存量增长率GL的方差分解中,第一期GL仅受自身和CPI的影响,这与银行信贷决策主要参考已有信息有关;同时,CPI对GL的贡献度大于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这也说明了当银行预期经济形势良好时,可能会逆紧缩政策行事,继续扩张贷款。这些都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的反应比较强烈,且商业银行作为微观主体有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因此在作信贷决策时有时会偏离货币政策目标。最后,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对货币政策有效性能产生一定影响。实体经济对信贷冲击的反映略有滞后,但信贷增长能有效提升经济增长,商业银行释放的流动性也会推高物价。经济过热时,尽管央行会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紧缩经济,但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充足,会顺经济形势扩大贷款,进一步推动经济和物价的增长。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和资金来源比较充足,因此,受到央行和银行监管部门的约束较小,商业银行的信贷决策可能与货币政策目标相悖,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3结语
货币政策的效应能否发挥,关键还要看政策传导渠道是否畅通。在当前信贷渠道传导仍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主渠道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效应能否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用渠道是否畅通,而后者又取决于央行货币政策对信贷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影响程度以及微观经济主体对银行贷款的可获得性和依赖程度。
作者:杨和文 单位:中国工商银行连云港分行
1模型的构建与数据描述
1.1变量选取
1.1.1银行风险承担变量
现有文献关于银行风险承担的变量指标主要有衡量破产风险的Z值,衡量银行贷款违约风险的不良贷款率,以及风险加权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和预期违约概率。考虑到我国银行业受到政府的完全隐性保险制度,几乎不存在破产风险,而预期违约概率虽是衡量银行事前风险承担的指标,但由于数据可获得性较差,在计算上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选择能衡量银行事中风险承担的风险资产占比指标和衡量银行事后风险承担的不良贷款率指标作为银行风险承担的变量。
1.1.2货币政策变量
货币政策变量虽因各国的国情不同而有所区别,但选取的基本原则是要符合一国货币政策调控制度特征,要具备可控性、可测性和相关性。国外文献多以银行间市场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变量,而中国的利率至今仍未完全市场化,公开市场操作的影响也难以直接通过价格机制传导到银行的存贷款市场,考虑到央行近年来多次通过调节存款准备率来实现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尤其在2010~2011年间,中国人民银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分别调整了6次和7次之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我国已成为央行常规的流动性管理工具。因此为保证模型估计的有效性,本文主要使用一年期加权的存款基准利率和加权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分别检验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
1.1.3其他控制变量
为有效识别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我们还需要控制住宏观经济状况和银行异质性方面的变量。这是因为经济繁荣时期,银行对未来保持乐观,往往更倾向于承担更大的风险,而银行自身的规模、杠杆率水平以及盈利性可能会影响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宏观经济状况的变量主要选择表示经济发展状况的GDP指标和能预示物价变化的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其中,为消除异方差,对样本区间的GDP指标取自然对数。银行异质性方面的变量主要是银行的类型、资产规模的自然对数、核心资本充足率、加权净资产收益率和成本收入比。
1.2模型构建
综上所述,本文借鉴Delis和Kouretas(2011)的方法,采用风险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和不良贷款占总贷款的比率作为风险承担的变量,并控制银行特征和宏观经济状况方面的变量,构建以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RISKit=α1RISKit-1+β1MPit+β2PPIit+β3GDPit+β4SIZEit+β5CCARit+β6ROEit+β7COSTit+β8STATE+εit其中,RISK为银行风险承担的变量,MP为货币政策的变量,PPI为预示物价走势的生产物价指数,GDP为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的自然对数,SIZE为银行资产规模的自然对数,CCAR为核心资本充足率*100,ROE为加权的资本利润率*100,COST为银行的成本收入比*100,STATE为表示银行是否国有的虚拟变量,5家国有银行取值为1,其余银行取值为0。
1.3数据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本文的研究样本区间为2005~2013年,该区间基本涵盖了货币政策稳健、宽松和紧缩的时期。样本选取工农中建交5家国有商业银行、招商银行等10家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南京银行等10家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北京农商银行等3家农村商业银行在内的28家不同性质商业银行的年度数据。其中银行数据来自CSMAR数据库和Bankscope数据库,宏观变量数据和货币政策变量数据均来自CCER数据库。
2计量结果与分析
在惯性效应(Campbell&Cochrane,1999)下银行的风险承担会受到上一期的影响,因此为更好地考察银行风险承担的动态滞后效应,本文所用估计模型为采用了被解释变量的一阶滞后项作为解释变量的动态面板模型,考虑到引入被解释变量的滞后项往往会造成内生性问题,本文采用系统广义矩(SystemGMM)估计方法。
2.1模型计量的结果
本文运用Stata12.0软件对该动态面板模型进行系统广义矩估计。表2分别给出了以风险加权资产占比作为被解释变量时,银行一年期加权存款利率为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1)和法定存款准备金为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2)以及以不良贷款率作为被解释变量时,银行一年期加权存款利率为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3)和法定存款准备金为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4)。同时为判断工具变量选取是否合理以及扰动项是否存在序列自相关,本文采用过度识别约束检验(Sargan检验)和Arrelano—Bond序列相关检验AR(1)和AR(2)来检验工具变量的联合有效性和差分方程残差是否存在一阶和二阶自相关。
2.2计量结果分析
第一,从回归结果看,不论银行风险承担的变量是衡量事中风险容忍度的风险加权资产的占比还是事后风险承担测算的不良贷款率,也不论货币政策的变量是价格型的存款利率还是数量型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MPit的回归系数都显著为负,且除模型(2)在5%的水平下显著外,其余均在1%的水平下显著。这意味着我国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随着存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下降,银行对风险的容忍度和接受度增加,从而表明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在我国是存在的,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将刺激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容易造成系统性风险。第二,RISKit-1的回归系数都为正,说明银行当期的风险承担行为会受到上一期行为的正向影响,当以不良贷款率作为风险承担的变量时,RISKit-1在1%的水平下显著,且系数均大于0.3,表明银行的事后风险接受度存在一定的惯性效应,对风险承担的调整需要一定的时间。第三,从宏观经济状况变量看,PPIit的回归系数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但当银行风险承担的变量选择不同时,其符号亦不同,具体而言,当采用表示事中风险指标的风险资产占比作为风险承担的变量时,其系数为正,说明银行在经济出现通胀迹象时,银行会增加事中风险承担;而当采用衡量事后风险指标的不良贷款率作为风险承担变量时,其系数虽为负,但其绝对值不足0.02,影响甚微。同时,GDPit在所有模型中的系数都为正,除模型(3)不显著外,模型(1)、(2)、(4)分别在10%、5%、1%水平下显著,说明总体而言当宏观经济运行良好,经济处于上行时期时银行存在过度承担风险的冲动,银行的风险承担具有一定的顺周期性。第四,从杠杆率看,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的系数在四个模型中均为负。当采用风险加权资产为变量时,其系数在5%的水平下显著,当采用不良贷款率为变量时,其系数在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说明资本充足率与银行的风险承担呈反向变动关系,从而说明了资本充足率监管的有效性,与Furlong和Keely(1989)关于提高资本充足率能降低银行资产风险的理论相一致,同时也支持了巴塞尔协议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银行监管思想。第五,从盈利能力看,在四个模型中,银行成本收入比的系数均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负,说明成本收入比越高的银行,其风险承担意愿越强,这可能是因为银行在逐利效应的作用下,成本管理水平较低的银行为实现成本管理水平较高银行相同的收益率,有增加风险承担意愿,较为激进地扩张信贷的冲动。银行净资产收益率的系数在模型(1)、(2)中显著为负,在模型(3)、(4)中为正,显著水平均为1%,意味着当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指标选取不同时,其影响也大相径庭,这也恰好解释了学者们在这一观点上的看法不尽相同的原因,说明银行的盈利能力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关系是不确定的。一般而言,银行盈利能力越强,其承担风险的动机越低,然而,宽松货币政策下,银行对未来预期乐观,在估值效应和逐利效应的作用下,往往更倾向于投资高收益高风险的资产组合,从而导致在经济繁荣时期,盈利能力高的银行往往是风险承担意愿强的银行。第六,银行的规模和银行的类型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不完全显著,且其符号也与风险承担变量的选择有关,说明规模大的银行一方面风险承担能力较强,可以利用多元化投资来分散和降低风险,但另一方面由于规模大的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在“大而不倒”原则和国家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庇佑下,又有动机从事高风险投资,增加对风险的识别度和容忍度。
3结论及政策建议
利用中国2005~2013年间28家商业银行的数据,采用动态面板系统广义矩估计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货币政策是非中性的,存在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长期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导致商业银行提高风险识别度和容忍度,增加银行的风险承担。同时,银行的风险承担具有顺周期性,在经济上行时期银行有过度承担风险的意愿和行为。此外,银行的异质性对会对风险承担产生影响,核心资本充足率和成本管控水平较高的银行,其风险承担较低,银行规模、银行的性质以及净资产收益率与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不稳定,可能会随风险承担变量选择的不同而变化。据此,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基于货币政策不仅会影响经济增长,还会影响金融稳定的角度,央行应重新审视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在传统的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四个目标之外是否还应将金融稳定目标纳入其中。同时,央行在物价稳定的基础上,为促进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而实行稳健甚至宽松的货币政策时,应充分考虑货币政策对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风险承担的影响,对政策可能导致的银行及金融系统整体风险偏好增加并由此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做出前瞻性和系统性的把控。第二,鉴于银行的风险承担意愿和行为具有顺周期性,因此银监会应建立逆周期的动态信贷调控机制,实行逆周期监管措施和动态逆周期资本缓冲制度,在经济上行时期,加大银行信贷监管的力度,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提高信贷质量监管标准,细化银行信息披露制度,建立资金流向的动态监测机制,尽可能杜绝银行为规避监管而出现表内资产表外化的现象。第三,考虑到银行异质性会对风险承担产生影响,监管当局应实施差别化的监管措施。对于那些资本充足率和成本管理能力较低的银行应实行较为严格的监管措施,而对规模较大的银行,应积极防范其道德风险,防止银行信贷业务的过度扩张。第四,我国现行的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机制不仅存在监管真空地带,还会弱化人民银行在整体把控风险方面的能力和宏观审慎监管的主导作用,因此应强化人民银行的统筹协调和核心领导地位,发挥其在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加强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之间的合作和信息共享,建立人民银行负责宏观审慎监管,其他监管部门参与并负责微观审慎的监管体系,全方位地制定并实施金融稳定的政策措施。
作者:李裕坤 单位:四川大学 宜宾学院政府管理学院
摘要:
如果把一个国家作为一个经济体,那该国中央银行的资产负责债表所反映的就是该国经济活动的结果体现,从政府职能分配来看,则主要体现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结果。因此通过分析不同货币政策下的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信息变化情况,能够较好地把握该国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和有效性,判断央行调控宏观经济的力度、政策走向以及与经济的关联度,以便于及时调整货币政策,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更好地推进央行开展宏观调控,更好地应对国际金融形势的发展变化。
关键词:
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货币政策
一国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效果集中体现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上,因此通过分析不同货币政策下的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信息变化情况,能够较好地把握货币政策的实施的有效性,判断央行调控宏观经济的力度,以便于及时调整货币政策,对促进中央银行积极有效地发挥职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2007-2014年以来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探讨我国中央银行在不同经济背景下的货币政策演变情况,了解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力度,从而更好地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更好地推进央行履行宏调控职能,更好地应对国际金融形势的发展变化。
一、2007-2014年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变化情况
根据我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显示,2007年至2014年末,我国的资产负债表规模由169140亿元增长到了338248.79亿元,增长99.98%,居全球中央银行首位,其主要特点体现在:(一)规模居全球第一,扩张速度自金融危机后放缓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单位:亿元从图1可以看出,从2007年到2014年我国的资产负债规模由169140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338249亿元,增幅99.98%,规模居全球第一,高于美联储、欧洲央行等国家的水平,占GDP的比重一直在60%左右的高位,2009年达到最高值67.85%;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资产负债的扩张速度放缓,占GDP的比重也在逐年下调,从2007年至2014年的逐年增速来看,2008-2010年年增速为22.44%、9.92%、13.9%,2011-2014年增速放缓,分别为8.4%、7.7%、6.6%。
(二)中央银行各项资产结构分析1、国外资产主导资产变化趋势。2007-2014年的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显示,国外资产项目是资产的主要项目,如图2所示,2007-2014年,国外资产在中央银行资产结构中的比例从73.80%上升到82.37%,2014年末达到278623亿元。国外资产中又以外汇占款为主,其比重一直保持在92%以上,2014年末高达97.15%。2、债权维持较低水平。在我国中央银行资产项目中,债权所占比重一直维持的较低水平,且呈逐年下降趋势,其占总资产比重在2007年达到最高点9.65%,之后一直处于下降趋势,2014年降至4.53%。3、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增长显著。2007年度2014年间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绝对额增长2490664亿元,增长316倍,期间只有2009年比2008年有所减少。特别是2012年-2014年以来,分别同比增长63.14%、577%、2108.21%。
(三)中央银行各项负债结构分析1、储备货币占主导地位,货币发行占比下降。如图3所示,我国中央银行负债项目中,储备货币一直是重要组成部分。2007-2014年,我国储备货币的规模不断扩张,由101545亿元增长至294093亿元,增幅为189.62%,占总负债比重也不断增大,由60.04%上升至86.95%。在储备货币中货币发行占比不但没有增加,反而从原来的32.47%一路降至22.83%,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则大幅增长,在总负债的占比从40.26%增加至67.09%。2、发行债券呈下降趋势。发债规模由2007年的34469亿元下降到2014年的6522亿元,下降81.08%,其中2008年发债规模到达45780亿元的高峰后持续减少,占总负债比重也从最高点的22.11%下降至2014年末的1.93%。3、政府性存款大幅增加。2007年至2014年政府性存款由17121亿元增长到31275亿元,增长82.67%。政府存款在总负债的占比较为稳定,从2008年达到最低点后持续增长,一直在7%-10%之间浮动,逐渐成为储备货币以外中央银行负债资金的重要来源。
二、基于资产负债表的货币政策分析
(一)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与现行汇率制度的相互作用导致外汇储备大幅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定了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的战略,出口型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出口创汇规模逐年增长。2007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3718亿美元,2014年国际收支顺差2318亿美元,外汇资产比2013年增加外汇1181亿美元,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导致外汇储备逐年增长。而现行的汇率制度是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取消了经常项目下的强制结售汇制度,但资本项目未开放,美元仍是国际主要支付货币,而且自2008年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企业和个人都不愿意持有过多的外汇资产,避免外汇贬值损失,于是导致央行资产债表的外汇占款始终居高不下。
(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储备货币大幅增长。2007年的货币政策基调为稳中适度从紧,2007年至2008年10月人民银行16次上调准备金率。而2008年下半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剧、国内通胀压力减缓等情况,2008、2009、2010、2011年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从资产负债表上来看,中国人民银行调整金融宏观调控措施,连续三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约束,并引导商业银行扩大贷款总量,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上为规模迅速扩张。2008年储备货币比2007年增长27.26%,2010年、2011年、2012年同比分别增长28.79%、21.22%、12.33%。
(三)多项经济刺激措施使政府存款显著增长。近年来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政府存款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国库集中收付改革要求预算单位将经常性存款逐步集中到中国人民银行的单一账户中,导致政府存款科目余额走高。
(四)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改变了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和结构,使资产负债规模持续扩张。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为了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广泛和灵活地采用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等多项货币政策工具,对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等方面具较强的指向性和灵活性。连续多次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等从总量上对货币供应和信贷规模进行调节;大规模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动用大量外汇储备对国有商业银行注资、2013年实施的常备借贷便利政策满足金融机构大额流动性需求等等,大量增加市场流动性,扩张资产负债表规模。
三、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调整及货币政策路径选择
(一)改革现有外汇政策,使其与经济发展策略相协调。外汇占款受制于我国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资本项目的管制及结售汇制度等诸多因素,因此,我国应当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在资产项目管理上,采取措施适当减少外汇资产的规模或减缓其增加的速度,变藏汇于“国”为藏“汇”于“民”,缓解中央银行资产规模过快增长的压力,也能解决中央银行对冲外汇占款的被动局面;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适当增加人民币为国际结算货币的途径。
(二)提高对政府债权在资产的比重。从资产负债上来看,2007-2014年“对政府债权”占其全部资产的比重平均只有6.29%,2014年仅为4.5%,这与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控基础货币的要求不相匹配,制约了中央银行调控基础货币的手段应加快完善国债的发行与流通市场建设,增大国债的发行规模,优化国债的结构,增加发行短期国债的比例,不断丰富国债品种,提高资产负债表中地政府债权的比重,便于中央银行更好地进行公开市场操作。
(三)推动国库现金管理,实现对货币政策的有效调节。政府存款作为中央银行用来调控社会货币供应量的基础货币,其流入、流出对全社会资金流量和货币供应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应进一步推动国库现金管理,实现国库存款在央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合理分配,从而有效调控社会资金供应量,调节中央银行负债结构。
作者:戴晚莲 彭珏 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株洲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