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传统教育论文

时间:2022-03-29 11:27:02

序论:在您撰写传统教育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传统教育论文

传统教育论文: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文化传统教育模式探讨

一、传统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

高职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职业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成为与专业化人才市场对接最为紧密的高等教育。近些年来,高职教育快速发展,高职学生人数日益增多,但高职生自身存在的自信心缺乏、学习基础薄弱、功利观念严重等问题,一方面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另一方面也给学生就业带来了困难,同时也加大了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难度。改善这一现状的有效途径就是通过在高职院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用优秀的文化营养滋补高职学生的心灵,营造人文气息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从而形成优良的校园文化传统,为社会提供高素质型的高等职业人才。

传统文化教育指的是中华民族悠久传承的、经过历史过滤和筛选并融入中华族人血脉之中的文化精华和人格精髓。“文化传统主要蕴涵在古代文化经典之中,古代文化经典凝聚着中华民族先哲们的思想精华,其思想既有那个时代的先进性,也有人类社会的普遍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灵魂。”当代大学生是未来中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深深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哺育,才能实现文化的回归与振兴,担负起民族复兴崛起的重任。

校园文化包括物质、精神、文化三部分内容,其核心是精神文化。高职校园文化是在此基础上融入了职业特点、职业技能、职业道德等要素的校园文化。高职院校和谐发展的力量和源泉来自于和谐的校园文化,“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汲取传统文化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渗透、感染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性情,建立起昂扬向上的品质精神,并由个体扩展到整个学生群体、整个校园,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优良的文化传统和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

现阶段招生和就业的双重压力迫使高职院校更多关注的是专业类型的多样化和市场化、专业课程的设置和优化以及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但“大学生在思想品质方面表现出来的许多问题,实际上可以归纳为德育对‘做人’教育的偏失,而这种偏失主要是缺乏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大学生优良的人文素养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因此,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院校必须将传统文化教育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开辟多种渠道,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推动高职文化教育的深入开展。

二、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目前,在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还处于探索过程中。笔者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综合国内外高校文化教育经验,结合本人在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过程中的积累和体会,对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进行探究,也是对这一问题研究的有意义尝试。

1.利用课堂主渠道,设置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各地区各层次的高职院校在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设置上普遍存在两方面的问题。首先,课程开设的范围十分有限。其次,课程开设的种类相对比较单一。针对此种现状,在高职院校各专业中加强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结合专业内容和特点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具体可以有两种途径:第一,辅修专业史。如建筑史学、财经史学、算术史学等。第二,引入经典专业著述。在一些专业学科中将古代经典的专业论著引入教学,用其中的经验、理论与现代社会的专业方法相比较。一方面,可以完善学生专业知识体系,激发学生的专业探索热情;另一方面,还可以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另外,在计划课程之外,通过举办讲座、开设选修课等形式,营造校园的人文气息和文化氛围。总之,建设人文型高校,打造和谐校园文化,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发挥课堂教育的重要作用,处理好与专业教学的关系,合理安排课时,将文化教育系统、长期地开展下去。

2.以文化主题宣传带动文化传统教育。文化教育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为关键的是将之转化为意识从而指导行为。因此,在实践活动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尤为重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活动,首先必须明确主题内容。文化传统教育实践环节的主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人格主题。孙中山先生说过:“国民要以人格救国,有好人格才会有好国家。”优秀文化能够育化大学生的精神和心理,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刚强不屈的奋斗精神和自我情绪的调控能力,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内涵,提升大学生的人格修养。(2)爱国主义主题。中国古代社会有杰出卓越的历史人物,如岳飞、戚继光、郑成功、文天祥、林则徐;有领先世界的创造性科学成果,如四大发明;有堪称经典的专业著述,如《周髀算经》《伤寒论》《九章算术》《内经》。只有使大学生认识到民族的优秀、传统的伟大,激发起民族的自信、民族的豪情,才能具备民族的自尊、民族的自豪,也才能从心底产生爱国、爱校、爱家、爱人的自觉。(3)美德主题。美德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体现,是具有民族特征的文化传统,诚信、孝义、崇俭、尚德,来源于人们的生活而又经过提炼、凝结回到生活,倡导美好的德行,从而进一步强化道德传统,这些是大学生思想行为最直接的典范。

文化主题宣传可以采用以下途径:(1)主题班会。学生组织、参与班会活动,通过沟通交流,相互感染,实现自我教育。(2)主题征文。面对全校师生有计划、分阶段地开展文化主题的征文活动。(3)多媒介主题宣传。利用校园内的广播、院刊校报、宣传板栏以及局域网等媒介形式开展文化主题宣传。(4)外接型主题活动。即走出校园,与社会对接,发挥社会的资源优势,如建立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历史遗址、名人故居,观看文化题材的文学、艺术、戏剧、影视作品,发放主题宣传材料,开展文化互动活动,参加省市级文化活动等。

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还应该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用教师的言传身教影响大学生;并且尽可能地挖掘本地区的文化资源,发挥地域文化的优势。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目标是建立一种反映全校师生价值观念、理想观念、共同利益的一种理性文化,使这种文化成为继承优秀文化传统,顺应时代潮流,反映时代精神,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主题实践活动为手段,以地域文化为补充,多要素、多途径、多层次地推进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必将构建起具有人文内涵的和谐校园文化。

传统教育论文: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主体问性思想初探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教育 主体间性思想 师生关系

论文摘要:如何认识和处理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是一个基本的教育理论问题。过去,教育理论研究的重心是师生主客体关系,现在则转向了师生主体问性。我国的传统教育思想是人类教育思想的重要渊源之一,其中也包含有很多主体问性思想,如困材施教、启发式教学、教学相长,这些对现代教育的发展仍然具有相当的普遍意义。

一、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主体间性思想

教师和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要素。20世纪初,教育界围绕着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的“教师中心说”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的“学生中心论”这两种观点引发了一场大争论。后来,德国的胡塞尔提出了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的概念,它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一种交往和理解的关系。随着对胡塞尔主体间性理论的普遍认可,人们开始研究教育领域的主体间性问题。所谓教育主体间性,是指在教育活动中的教师和学生双方在分别促进自身主体性发展的同时,通过二者的平等交往和主动对话去发挥对方的主体性并由此获得双方的共同发展。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汽长、博大精深,在教育领域更是如此。中国传统教育是指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已定型的教育遗产,是已经成为实际的教育历史实体,是中华民族文明进化过程的教育渊源。我国近代以来的一次次教育改革,大都在模仿西方教育,至今也没有形成一个符合我国实际的教育模式,面对新世纪,回顾和反思我国传统教育中所包含的优秀思想,对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现代化道路、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主体间性思想内容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涌现出了众多的教育家和思想家、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特色和优秀传统,并成为世界传统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中蕴涵着较为丰富的教育主体间性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1.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教育主体间性理论认为,教育活动要重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和生活中积极地进行自我教育。我国传统教育中就蕴涵着这种思想。

孟子认为,“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离娄下》)就是说,只有让学生通过努力追求而获得的知识才能彻底掌握。朱熹说:“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不干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自家不得。”(《语类》)明朝的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也主张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强调“君子之学求以得之与心”(《观德亭记》),即只有通过自己思考得来的知识才是有效的学习。在激励学生学习方面,传统教育强调学生要有“天道酬勤”、“自强不息”的精神。颜之推在《勉学》中列举了很多勤学的例子—“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亦为勤笃”,以此来激励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目的。

除此之外,我国传统教育思想还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怀疑与创新精神。北宋的张载教导学生“学则须疑”,认为“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理窟·义理》)。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名言也强调了怀疑的重要性。柳宗元主张,学习要在“读百家书,上下驰骋”、博采众长的同时,还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去自著伟词。韩愈要求学生不要一味背诵文章,而是要吸收前人的优秀思想,即“师其意不师其辞”(《答刘正夫书》),主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发挥创造性思维,从而达到“抒意立言,自成一家新语”的良好效果。宋代的程颖和程颐也强调“学者求有益,须是日新”((遗书)十九)。

2.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非就要削弱教师的作用,而是通过教师的积极指引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我国最早的教育学专著《学记》指出,“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师要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去解决问题。朱熹更是强调,教师的作用就是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要在学习的开始阶段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指点,在结束阶段去检验学习的效果,正所谓“师友之功,但能示之于始,而正之于终尔”。荀子提出,学生应当“隆师”,即主动接近教师,因为“人有师法而知,则速通”(《儒效》)。和朱熹同时代的陆九渊认为,“学者须先立志,志既立,却要遇明师”,“天下若无着实师友,不是各抒己见,便是态情纵欲。”这些都强调了教育中教师指导的重要性。我国特有的书院制度对我国的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院制度萌芽于唐,完备于宋。书院教育采用的是自学、共同讲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形式,并且以自学为主。这种教育方式深刻体现了主体间性理论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宗旨。

教师要指导好学生的学习就必须自己先学习,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对此也有许多论述,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无私无隐等,这些都是合乎教学规律的、有价值的见解。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这个平凡而伟大的职业从古至今就肩负着培育人才的作用,需要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发展而发展。正如叶澜教授所言:“我们坚信,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总之,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与发展。”

3教师妥运用好教学方法

关于指导方法,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也十分丰富,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因材施教,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早在2001〕多年前,孔子就在长期讲学过程中创造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注意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在《论语·先进》中有这样一个因材施教的经典例子,子路和冉求都问孔子“听到一个很好的想法要立即去做吗?,,这样同一个问题。孔子对子路说“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却对冉求说“闻斯行之”。后来,孔子这样解释:“子路遇事轻率鲁莽,所以要抑制他一下使他谨慎些;而冉求遇事畏缩不前,所以要鼓励他大胆去做。”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施教,各因其才”,这是“因材施教”一词的来源。北宋的张载说,“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语录抄》),教师要做到“知至学之难易,知人之美恶”(《正蒙·中正》)。明清的王夫之强调,每个学生都有“刚柔敏钝之异”,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进行教育,正所谓“教思之无穷也,必知其人德性之长而利导之”((四书训义)卷十五)。由此可见,我国传统教育比较注重针对不同学生的思想、性格、情感、意志、爱好、能力等个性特征因材施教,并且也很注重通过教育来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是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启发式教学是中国传统教育的精髓。孔子在《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排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在《论语章句集注》中对此做了精辟的分析:“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排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孟子同孔子一样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他要求教师不要急于代替学生下结论,而是“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尽心上》)。张载认为,教师首先要“答问者必知问之所由”,回答学生问题来引导学生自求通达,以培养学生自己获求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式教学的实质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就是教师围绕着学生的问题来步步深入、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从而使其以学生主体的姿态来参与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4.师生双方要教学相长、互促共进

教育主体间性理论认为,师生在发挥各自主观能动性、促进自身主体性发展的同时,还要通过交往实现师生主体的共同发展。而孔子所说的“教学相长”便是这一思想的高度概括。

“教学相长”的思想,最早出现在《学记》中,“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应通过交往和互动来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唐代的韩愈也主张:“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他把教师和学生放在了平等的地位上。荀子在《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强调每个人都要善于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进步,提倡学生敢于超过老师。王守仁提倡“谏师”,更进一步地发展了“教学相长”的思想。他指出:“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也,安可以不乐受而心感之乎?”在这种双向互动的教育氛围中,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教学相长’反映了师生交往的平等思想,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包含着师生平等和教育民主的进步因素,是难能可贵的。”“教学相长”的思想直到今天对我们仍然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三、中国传统教育中主体间性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1.我们要认真研究和挖掘中国传统教育思想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主体间性思想,许多熠熠生辉的教育思想和规律方法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传承和发扬。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教师要运用好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和启发式教学,师生双方要教学相长、互促共进,这些教育思想都是经过历史检验而保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不仅是我国教育宝库中一笔独特的宝贵财富,同样这也是世界人民教育宝库中的精华。

教育是一个连续的、发展的过程,现代教育思想是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我们要站在社会发展的角度继承、汲取其中的积极成分,将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思想有机结合,进而丰富和发展我国的现代教育体系,成为我国再度腾飞的新起点。

2.我们要在教育实戏中认真贯彻主体间性思想

主体间性思想的提出为当今教育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它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让我们用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教育活动。教育主体间性最重要的一点突破就是打破了传统的认知模式,超越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模式,进人了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模式。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与教学资源共同构成了主客体关系,有利于师生之间建立和谐平等的关系,共同发挥双方的主观能动性。教育在其本质上是人与人的一种交往和沟通,主体间性思想倡导在教育实践中,既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又要注重教师主体性的发展,师生双方不断地自我超越并且不断地获得双方共同发展。第一要注重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教会学生学习;第二要激发和强化教师的教学动力,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第三要建立灵活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的主体性目标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第四要促使师生积极交往、相互促进,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我们要深入地分析师生的主体间关系,不断提高教育活动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增强教育实践的有效性,最终实现我国教育更广阔的发展。

传统教育论文: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主体问性思想初探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教育 主体间性思想 师生关系

论文摘要:如何认识和处理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是一个基本的教育理论问题。过去,教育理论研究的重心是师生主客体关系,现在则转向了师生主体问性。我国的传统教育思想是人类教育思想的重要渊源之一,其中也包含有很多主体问性思想,如困材施教、启发式教学、教学相长,这些对现代教育的发展仍然具有相当的普遍意义。

一、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主体间性思想

教师和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要素。20世纪初,教育界围绕着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的“教师中心说”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的“学生中心论”这两种观点引发了一场大争论。后来,德国的胡塞尔提出了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的概念,它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一种交往和理解的关系。随着对胡塞尔主体间性理论的普遍认可,人们开始研究教育领域的主体间性问题。所谓教育主体间性,是指在教育活动中的教师和学生双方在分别促进自身主体性发展的同时,通过二者的平等交往和主动对话去发挥对方的主体性并由此获得双方的共同发展。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汽长、博大精深,在教育领域更是如此。中国传统教育是指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已定型的教育遗产,是已经成为实际的教育历史实体,是中华民族文明进化过程的教育渊源。我国近代以来的一次次教育改革,大都在模仿西方教育,至今也没有形成一个符合我国实际的教育模式,面对新世纪,回顾和反思我国传统教育中所包含的优秀思想,对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现代化道路、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主体间性思想内容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涌现出了众多的教育家和思想家、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特色和优秀传统,并成为世界传统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中蕴涵着较为丰富的教育主体间性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1.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教育主体间性理论认为,教育活动要重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和生活中积极地进行自我教育。我国传统教育中就蕴涵着这种思想。

孟子认为,“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离娄下》)就是说,只有让学生通过努力追求而获得的知识才能彻底掌握。朱熹说:“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不干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自家不得。”(《语类》)明朝的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也主张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强调“君子之学求以得之与心”(《观德亭记》),即只有通过自己思考得来的知识才是有效的学习。在激励学生学习方面,传统教育强调学生要有“天道酬勤”、“自强不息”的精神。颜之推在《勉学》中列举了很多勤学的例子—“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亦为勤笃”,以此来激励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目的。

除此之外,我国传统教育思想还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怀疑与创新精神。北宋的张载教导学生“学则须疑”,认为“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理窟·义理》)。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名言也强调了怀疑的重要性。柳宗元主张,学习要在“读百家书,上下驰骋”、博采众长的同时,还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去自著伟词。韩愈要求学生不要一味背诵文章,而是要吸收前人的优秀思想,即“师其意不师其辞”(《答刘正夫书》),主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发挥创造性思维,从而达到“抒意立言,自成一家新语”的良好效果。宋代的程颖和程颐也强调“学者求有益,须是日新”((遗书)十九)。

2.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非就要削弱教师的作用,而是通过教师的积极指引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我国最早的教育学专著《学记》指出,“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师要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去解决问题。朱熹更是强调,教师的作用就是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要在学习的开始阶段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指点,在结束阶段去检验学习的效果,正所谓“师友之功,但能示之于始,而正之于终尔”。荀子提出,学生应当“隆师”,即主动接近教师,因为“人有师法而知,则速通”(《儒效》)。和朱熹同时代的陆九渊认为,“学者须先立志,志既立,却要遇明师”,“天下若无着实师友,不是各抒己见,便是态情纵欲。”这些都强调了教育中教师指导的重要性。我国特有的书院制度对我国的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院制度萌芽于唐,完备于宋。书院教育采用的是自学、共同讲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形式,并且以自学为主。这种教育方式深刻体现了主体间性理论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宗旨。

教师要指导好学生的学习就必须自己先学习,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对此也有许多论述,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无私无隐等,这些都是合乎教学规律的、有价值的见解。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这个平凡而伟大的职业从古至今就肩负着培育人才的作用,需要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发展而发展。正如叶澜教授所言:“我们坚信,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总之,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与发展。”

3教师妥运用好教学方法

关于指导方法,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也十分丰富,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因材施教,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早在2001〕多年前,孔子就在长期讲学过程中创造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注意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在《论语·先进》中有这样一个因材施教的经典例子,子路和冉求都问孔子“听到一个很好的想法要立即去做吗?,,这样同一个问题。孔子对子路说“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却对冉求说“闻斯行之”。后来,孔子这样解释:“子路遇事轻率鲁莽,所以要抑制他一下使他谨慎些;而冉求遇事畏缩不前,所以要鼓励他大胆去做。”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施教,各因其才”,这是“因材施教”一词的来源。北宋的张载说,“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语录抄》),教师要做到“知至学之难易,知人之美恶”(《正蒙·中正》)。明清的王夫之强调,每个学生都有“刚柔敏钝之异”,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进行教育,正所谓“教思之无穷也,必知其人德性之长而利导之”((四书训义)卷十五)。由此可见,我国传统教育比较注重针对不同学生的思想、性格、情感、意志、爱好、能力等个性特征因材施教,并且也很注重通过教育来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是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启发式教学是中国传统教育的精髓。孔子在《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排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在《论语章句集注》中对此做了精辟的分析:“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排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孟子同孔子一样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他要求教师不要急于代替学生下结论,而是“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尽心上》)。张载认为,教师首先要“答问者必知问之所由”,回答学生问题来引导学生自求通达,以培养学生自己获求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式教学的实质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就是教师围绕着学生的问题来步步深入、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从而使其以学生主体的姿态来参与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4.师生双方要教学相长、互促共进

教育主体间性理论认为,师生在发挥各自主观能动性、促进自身主体性发展的同时,还要通过交往实现师生主体的共同发展。而孔子所说的“教学相长”便是这一思想的高度概括。

“教学相长”的思想,最早出现在《学记》中,“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应通过交往和互动来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唐代的韩愈也主张:“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他把教师和学生放在了平等的地位上。荀子在《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强调每个人都要善于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进步,提倡学生敢于超过老师。王守仁提倡“谏师”,更进一步地发展了“教学相长”的思想。他指出:“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也,安可以不乐受而心感之乎?”在这种双向互动的教育氛围中,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教学相长’反映了师生交往的平等思想,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包含着师生平等和教育民主的进步因素,是难能可贵的。”“教学相长”的思想直到今天对我们仍然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三、中国传统教育中主体间性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1.我们要认真研究和挖掘中国传统教育思想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主体间性思想,许多熠熠生辉的教育思想和规律方法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传承和发扬。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教师要运用好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和启发式教学,师生双方要教学相长、互促共进,这些教育思想都是经过历史检验而保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不仅是我国教育宝库中一笔独特的宝贵财富,同样这也是世界人民教育宝库中的精华。

教育是一个连续的、发展的过程,现代教育思想是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我们要站在社会发展的角度继承、汲取其中的积极成分,将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思想有机结合,进而丰富和发展我国的现代教育体系,成为我国再度腾飞的新起点。

2.我们要在教育实戏中认真贯彻主体间性思想

主体间性思想的提出为当今教育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它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让我们用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教育活动。教育主体间性最重要的一点突破就是打破了传统的认知模式,超越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模式,进人了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模式。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与教学资源共同构成了主客体关系,有利于师生之间建立和谐平等的关系,共同发挥双方的主观能动性。教育在其本质上是人与人的一种交往和沟通,主体间性思想倡导在教育实践中,既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又要注重教师主体性的发展,师生双方不断地自我超越并且不断地获得双方共同发展。第一要注重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教会学生学习;第二要激发和强化教师的教学动力,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第三要建立灵活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的主体性目标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第四要促使师生积极交往、相互促进,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我们要深入地分析师生的主体间关系,不断提高教育活动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增强教育实践的有效性,最终实现我国教育更广阔的发展。

传统教育论文:新课程理念与传统教育理论之碰撞与融合

新课程改革是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而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的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更加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新课程理念与传统教育理论的渊源、碰撞及在实践过程中的偏差予以澄清和矫正,以促进新课程改革顺利推进。

一、新课程改革现状分析

(一)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新课程理念已经内化为广大教师的思想并外化为教师的新的教学行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已经由师本位、知识本位向生本位方向发展,由“双基”目标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发展。课堂教学形式由“传道、授业、解惑”向“探究式”、“互动式”方向发展,这不能不说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但是,在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当中,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新课程理念的历史渊源?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最好的教育?传统教育理论的作用何在?

(二)世界上没有什么最好的教育理念,因此,不要盲目追“星”,不要机械套用所谓的经验。当前“生命教育”、“创新教育”、“赏识教育”、“超越教育”等以及由西方引入的人本主义、建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等各种新概念新名词陆续涌现,老师们颇感茫然。我们还发现,有的教师在没有真正理解新课程理念的情况下,囫囵吞枣并义无反顾地去贯彻执行。与其这样,倒不如去探讨新课程理念的渊源,从博大精深的心理学实验宝库中吸取营养并在实践中创新、发展。将“皮格马利翁效应”、“海因兹偷药”等实践成果直接应用于我们当前的教育,也不失为一条捷径。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的教育理论与新课程理念并不矛盾,也不抵触,传统教育理论并没有作废,也不能作废。

(三)新课程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但它也决不是最好的和经典的,只能说,在经过38个国家级课改实验区实验结论是肯定的,是可用的。既然如此,不可避免的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过多地关注了中等生,学困生也被一定程度地关注,但“尖子生”、“吃不饱”的问题则被忽视,而这一问题,在传统的教育理论中就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因材施教,亦即根据学生不同的资质、潜能、个性有选择的施以合适的教育。这样,才是发展全面和全面发展的教育。

(四)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还有一种困惑,即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这是需要肯定的,但是在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同时,教师的主导地位应该如何把握?我们认为,在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同时,教师的主导地位丝毫不能低估和消弱,否则,还给学生的课堂就不是课堂,探究、合作、目标达成就是一句空话。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但不能消弱,而且还应加强。而主体作用的发挥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课堂调控、调动、激励等一系列教育教学艺术功力方面,而不是回归“一言堂”、“满堂灌”的师本位,也绝非儿童中心主义。

二、新课程理念的历史渊源

新课程理念的产生是时展的必然产物,是教育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既不是传统教育理论的照搬照抄,也不是对传统教育理论的全盘否定,而是对传统教育理论精华的提炼、浓缩、延伸和发展。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曾主张“儿童中心主义”,我国古代的教育专著《学记》明确提出:“时观而弗语”,“学不躐等”,“时教正业”,“退息居学”,“藏焉修焉、息焉游焉”,“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及”、“预”、“时”、“孙”、“摩”的教学原则及方法,甚至对教师的语言要求也提到了“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的高度,对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提出了“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才,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弗”的尖锐批评,这些传统教育理论的精华及包括孔、孟、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凯洛夫、布鲁姆、布鲁纳、陶行知等教育大家在内的各种教育流派、教育理论,都会对指导我们今天的新课程改革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新课程的标准

新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

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新一轮课程改革将我国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反映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基础教育各门课程标准的研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工作,经过全国近300名专家的共同努力,18种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新的阶段。

四、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1、“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2、开放型的新课程观是建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必然选择。3、民主化是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和课程管理体制的牢固基石。4、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5、树立终身学习观,终身学习将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6、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静止观,树立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7、批判与创新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灵魂。8、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归属。

五、意义及展望

基于上述分析,新课程理念与传统教育理论的激烈碰撞也是必然的,而且对于我们现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也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任何事物,没有矛盾,就没有斗争;没有斗争,就没有进步。新课程理念与传统教育理论的多次碰撞,必将引发广大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性思考和对传统教育理论的重新认识,最终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同时,努力学习、吸纳、借鉴古今中外优秀教育理论,使我们的新课程改革逐步完善。

传统教育论文:浅谈在古诗教学中加强文化传统教育

论文关键词:古诗教学 爱国主义 人生观 价值观

论文摘要:古诗是我国悠久诗文化的一朵奇葩,是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学习古诗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够使学生学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在古诗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学生从小就具有爱国主义情感,懂情懂意,并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最精华的部分是诗。在我国,诗从《诗经》始,可以说是历史悠久。诗人各朝各代各时期都有很多,尤其是出现了很多著名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作的内容也包罗万象,题材不拘一格,特别令人称道的是其高超的技巧,一词一句都经过千锤百炼。在悠久的诗文化中,古诗是一朵奇葩,它意境优美,含义隽永,语言形象,韵律和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现代教育应特别注重古诗教学,意在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古诗教学从小学开始,学生学习古诗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还可以从中学习到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小学古诗教学。那么,对于蕴涵着优良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诗,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呢?

一、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德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教育学生具有爱国主义情感。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具体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教育学生热爱祖国

历朝历代都有好多爱国诗人,他们的很多诗篇都饱含着深深的爱国之情,如南宋诗人陆游、抗金名将岳飞、爱国主义诗文文天祥等。唐代诗人杜甫一生爱国忧民,他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写道:“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听闻收复河南河北后喜极而泣的心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关心国家、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王昌龄在《出塞》一诗中写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体现了诗人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情感。这样的诗人和诗作还有很多。在教学时,教师要使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的发展出力献策。

(二)教育学生热爱家乡

古诗有云:“人是故乡亲,月是故乡明。”可见其对家乡的热爱。唐代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诗作《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句传达的便是诗人思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情感。宋代诗人王安石在诗作《泊船瓜洲》中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炽烈情感。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对这些千古佳句进行深入解读,进而教育学生热爱家乡。

(三)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人民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尤其是广大劳动人民在人类历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身上散发着自强不息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芒。因此,热爱劳动人民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唐代诗人李绅在《悯农》这样感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尊敬。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感受诗人对劳动人民尊敬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二、加强对学生情谊的教育

除了有表达爱国主义情感,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情感的诗作之外,还有很多是表达亲情、友情的诗作。情谊是十分美好的东西,每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都会产生或深或浅的情谊。在当前快节奏的生活中,人际关系淡漠已成普遍事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情谊教育。

(一)亲情教育

爱家才能爱国。家是亲情维系的一个团体,父母之情、手足之情是亲情的体现。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充满了对兄弟的思念之情,读来使人颇为感动。诗人孟郊在《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歌颂了母爱的伟大至极。著名的《七步诗》虽然反映的是手足相残,但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间要和睦相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切体会亲人的关爱,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道德品质,使学生与父母、兄弟姐妹在家中营造一种和谐的亲情关系。

(二)友情教育

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又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与朋友交往是学生学习、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有朋友学生才不会囿于自己的小圈子,才会博闻。而益友又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朋友的选择也大有学问。因此,对学生的友情教育不容忽视。古人就十分重视朋友间的交情,在诗作中多有反映。如李白的《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高适的《别董大》,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间的深厚情谊。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刻体悟诗中所表达的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教育学生要珍惜友情,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三、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才能成为社会的优秀人才。引导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靠单纯的说教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使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教学中有所感知,有所体悟。

古诗中,有很多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诗作,教师可以拿来一用。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现了诗人不断进取的精神。明代诗人于谦在《石灰吟》一诗中写道:“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表达了诗人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王安石的《梅》中有一句 “凌寒独自开”,不但歌颂了梅不屈不挠的精神,也表达了自己变法的决心。教师在教学这些古诗的过程中要特别强化其中蕴含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在优美的诗句学习中受到教育。

诗歌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还兼有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情谊和正确、积极人生观、价值观的任务。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所认识,有所学习,有所发展,这样中华民族的才能始终屹立不倒。

传统教育论文:探析传统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摘要:世纪之交,我国教育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并着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教育提出巨大的需求。必须承认,我国的传统教育对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是有重要贡献的。然而,只有敢于面对问题,我们才能进步,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进入21世纪,对我国来说,就要迈上新的50年在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征程,其中最重要的准备,就是人才的准备。问题的重要性使我们不得不去审视我们的教育观和人才观。目前在基础教育界已形成了共识,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而且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形式主义、表面文章,究其原因,我认为实施素质教育既要尊重教育现实也要注重教育发展的战略。

关键词:实施素质 素质教育 教育战略

一、传统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 这就需要认真的研究我国的传统教育理论,了解它的局限性:

第一,只面对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使多数的人成为“失败者”,以“失败者”的心态进入社会。

第二,我国的传统教育大多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灌输,而对获得知识的方法注重不够。

第三,我国的传统教育对如何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实际能力注重不够,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重知轻能”。

第四,我国的传统教育就是致力于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不大强调使学生创造出新东西,不去自觉地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五,学生读书学习多是为了应付考试、升学,但对所学的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对这些知识的反思注重不够。

第六,在知识的学习、巩固和提高上采取违背教育规律的“加班、加点、加压”的办法对待学生、摧残学生。

从以上分析就可以明确的告诉我们传统教育是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

一九九九年年初由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素质教育研讨会”上,各地的学者、专家对如何界定和理解素质教育有着各自不同的观点,但都一致地认为,现代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已由重知识向重能力和素质转移,把知识的提高同能力和素质的发展联系起来,把知识转化成能力和素质,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旧教育观和人才观的根本区别。而传统教育的本质是“应试教育”,既以应付考试、取得好的考分为教育目的,并为达到这个目的而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素质教育的教育目的是要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目的的根本不同是传统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但更重要的是要充分认清传统教育既“应试教育”的危害性,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二、教育发展战略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障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明确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为了实现党的十四大所确定的战略任务,指导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指明了方向。

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六大指导纲领中明确提出了“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必须走建设一支人员精干,素质优良、待遇较高的师资队伍的路子。”和“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等条文,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人员、经费和政策的保障。随

后人大在制定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的基础上,又通过和公布了《教育法》和《教师法》,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以法治校、以法治教,提供了根本保障。

三、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教育现实 素质教育是一种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牵扯整个体制的系统工程,是重大改革,决非有些人认为的只是中小学的事,或是让学生玩玩乐乐的事,这是国家重大历史时期的重大改革,用新的教育观、人才观培养人,全国人民都要转变观念。但是实施起来,还有很多盘根错节的问题要解决和完善。第一,中小学课程教材内容、难度问题。六天工作制改为五天工作制,而课程设置不但未改,相反学科教材难度增加,广度增大,分量加重,内容增多,每周30多个课时排得满满的,高年级一节自习课都没有,尽管教育部已决定适当删减教学内容,适当降低教学要求层次,把部分教学内容改为选学内容,适当缩小考试内容的范围,但至今并未见太大成效。第二,中小学课程设置问题。除以前实施的课程设置方案未做太大修改外,而且增加了健康教育、计算机教育、劳技教育、三防教育、人口教育、环境教育、科普教育等等,其中前三、四项已要求列入正式课程,排入正式课表。课程设置总量已超过周总课时量。一方面,“开足开齐课程”是教育行政部门检查督导学校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另一方面,开设“选修课”、“活动课”的多少,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好坏,又是上级评价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并未注重学生的个性教育和学校的自主办学、特色办学,学校和学生的自由活动的空间没有了,只好加班加点,这就是政策和要求上的自相矛盾产生的恶果。第三,升学压力的问题。一方面,中高考升学率是学生、家长、社会评价学校和教师的最主要标准,是学校真正的生命线。另一方面,就是学校减负,家长增负现象。第四,部分教师自身科学文化素质和教学水平达不到要求的问题和教师教学成果如何及时评价的问题。部分农村中学甚至于代课教师、民办教师占教师比例过大,而教师学识水平无法达标,教学水平无法保障。无论从师资的继续教育还是师资的选派上都一时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因为继续教育是面对在职专任教师的且在提高实际教学能力上所起的作用极为有限;而师资的选派也存在着大中城市过剩与边远地区极度缺乏的问题。另一方面教师教学成果的评价本身就具有滞后性,面对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最终评价是学生进入社会后,才能得以充分体现的,然而对于教师教学成果的评价应该是及时的、有效的,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从教育的目标出发,对教师教学成果的评价应是对教育对象进行全面考察的结果,这就需要尽快的组织专家制定出可作参考的指导性意见来,以供学校参照执行。第五,教师继续教育的形式主义,内容陈旧,方式死板,学习对口性差,对教学水平促进不大,而多以完成任务为主的问题。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应紧紧贴近中小学教学的课程、教材、教法、教研、科研的实际,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考核。而广大教师也要切实认识到继续教育的深远意义,自觉参与,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通过培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使继续教育起到真正教育的作用。第六,中小学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虽然教师的工资有了基本保障,但部分城镇中小学和农村的多数学校(尤其是贫困地区),由于公用经费的严重不足,造成大部分实验学科不能开足开齐,文体活动器材匮乏等等。发展中国家办大教育,要加大政府投入的力度,建立保障教育经费稳定增长的机制。并要建立

和完善教育经费的分担机制和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实现教育投资的多元化。只有在承认以上问题和困难的基础上,实施素质教育应落实在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上来,更重要的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要真正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学生创新意识的体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教师。我相信随着以上问题的逐步解决和完善,我们教育事业的前景是美好的,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步伐会更大、更深入,尤其是把教育已经看成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来,对教育的进一步“松帮”,为教育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可以说是为实施素质教育注射了一支强兴剂。四、全力以赴做好学校的“硬件”和“软件”建设,为实施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里所谈的“硬件”,既学校的各种教学设施、装备以及所有的配套设施和校园的美化、绿化、厢化、硬化。学校“硬件”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尤其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诱发学生求新求异的精神,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而学校校园的绿化、美化、厢化、硬化建设,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优美的环境,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国家的情感,促进身心健康,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起到环境育人的作用。

“软件”,既学校的师资、教学体系和教学管理。而其中师资力量,也就是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和敬业精神的总和。教师素质的培养和观念的更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教师是一种知识面广博、懂得教育、善于育人的复合型人才,对其要求更高,需热爱学生,能为人师表。教师的劳动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而教师教育观、人才观的更新、转变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之所在。在今天这样一个学生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的时代,作为一名教师应以高尚的师德感召学生,以高超的教学技艺引导学生,以严谨的行为教育学生,以广博的学识、全新的知识结构吸引学生。教师应该站在时代精神的潮头,充当学生的主心骨,为学生梳理出一个明晰的价值范畴体系。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要以创新教育为灵魂,以学生发展为本职,要做到有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目前,主体教育、成功教育、愉快教育、创造教育等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模式的探索,在中小学普遍开展。同时,分类指导、分层教学,使全体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已在广大教师中深入人心。

总而言之,从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势在必行,而它又是关系全社会 的系统工程,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因此,我们一定要将影响素质教育发展进程的诸多因素协调一致,加大改革、调整的力度,减少滞后因素给改革带来的不利条件,使素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早日实现中共中央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所提出的战略构想。

传统教育论文:浅析现代传播手段在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论文关键词:人文传统教育 现代传播手段 凝聚激励

论文摘 要:人文传统教育是以人的道德感、崇高感、理智感、美感为内容,以情感状态、感觉水平、想象加工为形式,以自我愿望、情绪调控、体验理解为功能,它既不脱离也不隶属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而是作为教育的理念渗透,贯通于诸教育之中。随着科技进步,利用现代传播手段进行高校人文传统教育越来越重要。本文从教育导向作用、凝聚激励功能以及创新功能三方面阐述现代传播手段在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一、教育导向作用

现代传播手段的教育行为导向功能,就是在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的过程中,运用良好而恰当的现代传播手段对受教育者进行引导的功能。高校人文教育通过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和行为导向,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从而促进我国高校人文教育的发展。

(一)整合信息,提高传承品质

在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中,内容包含了文、史、哲、艺等学科总论性质的人文科学,该教育内容资源庞杂、信息量大,古今中外的一切文化积淀都有可能被纳入其视野。这不但对参与者的资料掌控、知识积累和学术视野是一个全面的检阅,同时也对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提出极高的要求。因此高校的人文传统教育既需要集成丰富的素材,同时要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表达出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轻松接受。运用现代传播手段并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开展的教学,将文字、音、图片、影像等灵活集成起来,通过选择适当的媒介方式来呈现各种不同种类和用途的教学材料,使得需要具体展示的内容形象化,单一传播形式生动多样化,增强教学内容的表现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信息传播的效率和品质。

根据认知理论,人类信息加工系统包括两个独立的通道,即加工听觉输入和言语表征的听觉通道和加工视觉输入和图片表征的视觉通道,每个通道的加工容量是有限的。即仅有有限的加工发生在听觉通道,同时也仅有有限的加工发生在视觉通道。人文传统教育的大量信息,对学生接受来说,如果仅通过单一的通道加工,很容易造成高校人文传统教育的思考负荷超载,而通过现代传播手段的加工形式呈现的信息,让学生能够利用听觉通道和视觉通道同时进行认知加工,从而提高他们获得信息的效率。

(二)发展观念,引领传承方向

教育思想一般是较深层次的认识,是经过比较深入的研究形成的比较系统的稳定的思想体系,主要包括教育价值观、教师观、学生观以及教育发展观等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知识的传递,高校人文传统教育是对人文社会知识的传递与创新,并为社会提供服务。现代传播手段改变了以往的教育价值观念,以传递和创造知识、科技为主要责任的高等教育不仅在经济上具有服务性的“外在价值”或“工具价值”,而且在经济上具有独立的“内在价值”。 现代传播手段的发展为我国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的跨跃式发展提供新的机遇,数字产品和网络生存的普遍化使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观念面临新的挑战。现代高校应把现代传播手段作为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文化教育发展的立足点,提高一个认识层次,把现代传播手段看做是学校在人文教育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平台,它应是高校提升水平和层次的最重要的立足点和支撑点。目前我们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实现信息传播的自动化,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文化传承。从本质上说,现代传播手段之所以能使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产生革命性的变化,不在于它能提高传统教学的效率和范围,而在于它能创造出一种新的知识探求方法和学习方法。

二、凝聚激励功能

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仅出现了大学生“国学热”等现象,而且正逐步引领和示范着一个民族文化基础的形成,这也表明现代传播手段对我国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发挥着凝聚激励的功能。现代传播手段对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的凝聚激励功能主要体现在引导、凝聚、规范、精神激励,通过现代传播手段的应用,促使高校人文教育积极开展,对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模式、机制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并努力实现理想的目标。

(一)凝聚力量,传承优秀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来源于我们对价值观的认同,使我们个人把自己和国家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自愿遵循这些原则,创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高校作为文化重要的传播地,现代传播手段的在高效的应用加速了文化的传播,大学生们亦因该强大的凝聚力而紧紧地走在了一起,激励大学生团结合作,奋发进取。

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在自然环境、经济模式、政治结构等客观条件的作用下所形成的文化现象与文化沉积。它既有深刻的内涵又有广泛的外延,它散见于经典文献、制度规章等客体形式之中,又存在于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知识结构、价值取向、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等主体形式之内,经过数千年的演绎与扬弃,这种文化沉积已经深深的融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精神生活等各个领域,成为制约社会历史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它是中国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传播手段极大的促进了文化的传播,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也得到大力发展,对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对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以及重视大学生情操的陶冶,都因现代传播手段的应用而得到极大的改善。现代传播手段以计算机技术作为支撑,灵活应用计算机处理文本、图形、音频、视频的功能,并采用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图像、声音,生动逼真地传播和传承传统文化。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相互糅合,相互贯通,相互渗透,培养大学生团结协作、刚毅奋进、厚德载物、爱国爱家、忧国忧民、不屈不挠的基本精神。

(二)整合资源,协同文化传承

现代社会价值观逐步呈现多元化趋势,文化的核心是价值。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未曾中断的根本原因,是其价值的连续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君子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和为贵”,“仁、义、礼、智、信”等这些已是进入到我们民族血液中的文化基因。科学与真理、民主与法治、自由与平等,这些共同的价值,既是中华民族团结凝聚的纽带,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指导。文化的纽带是知识,大学的全部活动以知识为联结。大学的教学是传播知识,大学的科研是创新知识,大学的为社会服务是运用知识,大学的图书情报是收藏和处理知识,大学的国际交流是交换知识。知识就是大学的内涵,大学是文化的集中概括。

在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生成要素看,它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和依托,以传统文化本质为组成要件,并在形并包含了传统伦理观中的忠、仁、智、良、义、信、礼、俭、勇等基本要素,而这些恰恰是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的基石与基因。一方面,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显现着传统文化的丰厚积淀,是精神与文化的结晶,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对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民族精神起着决定作用,它制约民族精神的走向与发展,是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是民族的灵魂。同时,民族凝聚力和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巩固,又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强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知识大爆炸的今天,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我国高校传承文化传统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现代传播手段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该整合多方面的文化资源,通过扩大现代传播手段的有力方面,协同文化传承。

(三) 兼容并蓄,激励文化创新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精神激励是长期的,现代传播技术日新月异,为我国高校传承文化传统教育带来了契机。我国的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文化的兼容。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重视人、相信人、理解人、尊重人、发动人、引导人、教育人、培养人和塑造人的人本主义。它就好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常常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对大学生产生巨大的精神激励作用,使大学生们处于一种和谐人际关系的文化氛围之中,拥有一种自信与自豪感,保持一种高昂的、积极的精神状态。传统文化让大学生从内心产生一种高昂向上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它对人的激励不是一种外在的推动,而是一种内在的引导,它不是被动消极地满足人们对实现自身价值的心理需求,而是通过文化的塑造,在企业群体中产生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每个成员从内心深处自觉地产生为国家走向成功而努拼搏的献身精神。

三、创新功能

创新能力中最重要的心理品质和能力有三个方面:一是创新精神,即在创新活动中高度的热情、自信心、独立思考的品质和探索精神;二是创造性思维,即在创新过程中的思维,它是创新活动的核心;三是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一切创新都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只有在活动中依靠勤奋的劳动、高超的技术,才能把创新的思想变为现实。这种高水平的能力——创新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以扎实的知识和一般能力为基础,从一般能力发展而来的。就是说,创新能力是和不同领域的学科知识及有关能力相联系的。创造性思维不是一种单一的思维,而主要是两种思维(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新颖的、灵活的、有机的结合。

(一)突破思维定势,注重教学多元化

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强调在既定的目标下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学生总是照教师设计好的模式、计划和教学步骤去学习,往往是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机械地记笔记,教师和学生都停留在“学会”的要求上,最终局限了创造思维和发展的空间。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应用,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要注重培养创造思维,拓宽发展的空间,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运用启发式、谈话法、讨论式、研究式、实验式的教学,将讲授、自学、讨论、研究、实践结合起来,重视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学生从“学会”转向“会学”。

目前对大学生的创新方面的教育多放在“实”的方面,即在开发脑功能,培养创新思维和观察、想象、实验、推理、分析、综合等各种具体技能上下工夫,而对“虚”的一面,对创新的人文因素、环境的作用讨论较少。但创新的原动力恰恰在“虚” 的一面,在人文,在人际环境。创新是在一定的知识、能力的培养训练基础上依靠环境的酝酿、启迪、激励而爆发出来的。人的创新思维也是这种起潜移默化作用的环境的引致变量。

因此,现代传播技术为基础,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且直接参与思考和交流的过程,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同时注重营建浓郁的人文气氛,以实现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文化的教育多元化。

(二) 改革教学内容,高度注重个性的发展

一般而言,创新人才是有个性的人才,他之所以能够创新,是在具备良好的全面素质基础上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个性。由于先天禀赋和后天养成的个体差异,大学生必然有自己不同的个性特征,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创新型教师是进行教育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客观需要和基本保证。教师队伍只有具备创新素质,才能担当起培养创新人才的重大历史使命。应当从知识、能力和个性品质三个维度来构建创新型教师的综合素质结构。创新型教师同时需要对知识结构有深入的把握。合理的知识结构是进行创新思维的硬件系统,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基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同专业同年级学生按统一的学制、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学习同样的课程,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多样化。因此必须根据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精选经典教学内容,注意把体现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特征的、多学科的知识交叉与渗透的趋势和动向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

因此,将学生的可塑性和教育的针对性有机结合起来,就要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强个性培养。我们的事业需要大量的个性鲜明的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把“基本要求+特色”当作人才培养的总模式,其中的“基本要求”是指全面素质的培养,“特色”是指个性的发展。坚持这种模式,可望造就出一批顶尖人才来。现代传播手段的应用,为教学内容的丰富化和多元化,培养个性人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传统教育论文:浅谈新课改下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新模式的几点思考

论文关键词:教学评价 角色缺失 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

论文摘 要:本文针对我国教育在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就新课标开展过程中与之并存的传统教育两者的相互影响为线索,就我国目前的教育进行反思并且提出几点建议。

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实验,似滚滚洪流不可阻挡。拒绝课改,就会被淘汰;被动适应,就会落后。在新课程下,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向“自主、合作、探究”转变,教师正在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成为“平等中的首席”,而教研工作的策略也需作相应的调整,将重心从“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转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的教育观念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但强大的应试教育压力,学校、家长的习惯思维方式并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新的教育模式与传统的教育模式在我国特有的传统背景下逐渐出现了一些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在实践中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矛盾地并行

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传统教学中,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及自我意识,多被动地接受;教师、教材、课堂压抑和扼制了学生的创造性。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个矛盾:课堂时间只有45分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既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又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在学习文史类课程时也就很难有高的积极性,如果教师此时不过多参与指导,那么在预定时间里完成预定的教学内容也不可能,由于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也只好选择全程指导教学,这一现象在硬件设施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相当多见。因此,解决不了这一问题,我们的教育改革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所以各个学校在发展教研组研究教学理论,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互相支持,切磋技艺,资源共享等最基层的学习化组织的同时,也应当同步在相应学生群体中加大教育投入。如中学生心理指导可帮助他们屏弃不良的生活和学习态度,产生健康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同时再增加相应的教学辅助材料和设施,如书籍,影视资料,多媒体资料等等来开阔视野,也有助于课本知识的吸收。

二、考试制度和教学评价改革严重滞后

新课标在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陈旧的课堂模式,探索有利于学生主体发挥,主动参与精神的同时,没有同步对我国相应的评价机制进行同步改革。这一现象则直接导致课堂评价的不足,体现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表扬的泛化,优劣界限模糊,教师在课堂上少评价或不评价来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好声一片”,实际造成的结果之一就是教师角色的缺失。这样也不利于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容易使其养成骄燥情绪从而缺乏必要的抗挫折能力。因此没有直观的标准衡量学生的综合能力,家长及学校就难免要沿用老标准“分数”来体现自身优于他人之处了。这一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综合课相对缺乏重视,处于对分数的追求,科学,艺术类课程被打入“冷宫”,这也违背了新课标“顺应学科之间融合和交叉的趋势,建立学科之间的联系”这一初衷。

由于以上几个比较突出的矛盾,使得教师——教学的主导,在新课改的洪流中徘徊了,甚至缩手缩脚,不知道该怎么做,于是,他们的困惑也相应地产生了:

(一)一定要让学生自主学习,绝不能被圈入‘满堂灌?、‘一言堂?”。就这样,教师在一节课中几乎不讲解,学生自学、自读、自练成了课堂主线。课后,评课者意见纷纷,莫衷一是,有人说,现在的课就是要这样上,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有人说,这样的课,学生能学到知识?不可思议。上课者彷徨了,听课者也迷茫了。

(二)“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核心理念,“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成了教育的价值取向,学生主体被凸显出来。学生的不良行为被姑息迁就,教师生怕沾上“变相体罚”的骂名,教师角色的缺失在这一点上表现尤为明显。

(三)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师能力的评价手段单一,其根源应直指高考这根指挥棒。教师在实施新课改过程中,既不能应试教育又不得不应试教育,要为学生减负,但往往“后果自负”;实际并未跳出旧的评价模式,教师感觉到被成绩所逼,自然也会给学生压力了。

(四)教师是教育改革的主要执行者,改革效果的评价自然离不开老师的参与,正因为执行过程中有一些难以处理的矛盾,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使得老师不敢挺而走险有大胆新的尝试,只好持观望态度,别人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害怕成为一旦教育改革失败的责任人而承担骂名。到最后可能所有的教学思路都会单一,谈不上创新了。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课改中遇到一些困惑,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新课改以其破竹之势长驱直入,不以教师的困惑而停滞,不因暂时的逆境而驻足。我们必须正视问题,想办法妥善处理这些问题。

一、教师从实际出发,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理念调整教学策略,让更多的学生高质量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对学生的评价要更科学合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即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在让学生的个性充分张扬的同时也努力创新出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把形式的创新与效益的提高密切结合,努力创设融“情感、互动、创新”于一体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二、建立和完善教师工作质量综合评价制度与奖励制度,发挥评价与奖励机制的激励、促进作用。克服“应试教育"在评价、奖励中的负作用。不能把考试结果做为评价教师的目标,不能把考试分数做为评价教师工作质量的唯一标准,不能把考试各种"率"做为奖励教师的唯一依据。奖励制度的基础是评价。我们各项表彰和奖励都是建立在评价基础之上的。科学的评价奖励机制必须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总之,我们必须在各个层面上行动起来,在继承中创新,在继承中突破。打破已有的束缚,坚持素质教育,服务国家建设。

传统教育论文:运用计算机音乐技术改革高校音乐传统教育模式

1 高校音乐教学现状

当前,对于学生的教育得到社会人群的广泛关注。2000年,全国高校开始实施大批量的招生,我国对于高等教育的重视及普通高校的在校人数都有明显的提升。高等学校中升学录取率也相应的上升,充分发挥了高等学校其教学水平、办学能力及潜力,让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和升学效益都得到进一步增强,同时加快了高等教育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从另一角度来看,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也相应地推动了教育改革模式的不断完善和深化。在这个大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也随着高校的课改浪潮开始进行深化与进步,可以说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应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模式及教学体系的一种教学方法。就目前各高校中的音乐教育学科来说,不论是从音乐科目的招生数量、授课教师的培养、教学环境的改善等软件条件,还是从音乐设施等硬件建设方面来看,都有了非常乐观的改善与提高。

但是,从高等学校的音乐教育发展过程来看,同时发现一些实际生活中出现或潜在的问题及矛盾,这些问题及矛盾的产生也会对我国高校中的音乐教育实施改革及发展造成障碍。在这些问题和矛盾中,最突出的就是招生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同现实中的教学设备、教学资源缺失的矛盾。高校中音乐教学资源一般可以总结成两种类型:其一为教学中的客观资源,如教学设备和仪器等;其二为教学中的主观资源,如各个音乐类型的专职教师等。如想要解决招生数量越来越多而现实中教学资源相对紧缺这对矛盾,就应该对新型计算机音乐技术和高校音乐传统教育模式相结合的问题进行正确的处理,也就是应该应用计算机音乐技术对高校音乐教育方法进行改革和补充,这也是提高我国国内各高校音乐教学方法效率及节约高校音乐教学资源的主要措施之一。

2 计算机音乐技术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音乐,又称为电脑音乐、数字化技术音乐,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同音乐相融合的产物。计算机音乐发展的源头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从它面世的第一天开始,计算机音乐就给音乐欣赏者带来感官上的冲击。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相关软件的开发,计算机音乐作为一种新生代艺术逐步成形,并且不断渗透到音乐创作、乐器演奏、商业音乐、娱乐等各个方面。与此同时,创作者和欣赏者的队伍日益壮大,目前已经由专业化向社会化、家庭化延伸,成为数字化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艺术殿堂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当代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长处就在于它拥有高水平的数字化信息处理能力。计算机音乐的特点之一就是其对声音的数字化处理能力,数字化处理声音的技术有着对声音很好的保留度,增加音响效果,同时加大了音乐的感染力,让音乐中的声音质量及结构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提升,是一项质的飞跃。数字化的音频同midi技术是让音乐同计算机进行结合的关键所在。其实,现代人的生活中经常与数字音频打交道,如收音机、电视机、电影放映机、录像机等电子产品中出现的音乐都采用了这项技术。计算机音乐创作应该以计算机为控制中心,用midi技术同数字化的音频等技术为控制方法及信息沟通的语言,再加以合成器、采集器等电子乐器的配合,最终成为一种电子音乐。从对音乐进行创作的角度看来,应用这种技术所创作出来的音乐是一种独特的音乐,其有着特有的音乐类型及表现形式。人们为了区分,就把这种音乐命名为计算机音乐。

计算机音乐有着特有的音乐曲风、语言表达及美学等特性。它在旋律的运用、歌曲的结构、和声部分的配合、乐器的音效等方面都形成自己特有的体系,同以往的传统音乐都不尽相同。从制作的技术手段方面看来,计算机音乐涉及的音乐剪辑、音乐录音、音乐韵律、电学等数字化的技术手段等,都应该归属于音乐学这个新兴的学科中,供人们进行学习与探讨。

3 应用计算机音乐技术改革高校音乐传统教育模式的意义

计算机音乐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对于高校中固有的音乐教学方法形成较强的影响和冲击,有助于帮助高校音乐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应用计算机音乐技术对高校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应用计算机音乐的技术进行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有助于高校音乐教学客观资源的使用率的提升,让教师不再因客观原因导致音乐教学课程无法顺利进行。自从我国高等学校进行扩展招生以来,音乐学科的招生数目也相应地提高,高等院校音乐系的学生规模也大幅度增大,这样就使学校中的教学客观资源产生供不应求的状况。因此,高校采用不断增加教学资源的办法来进行音乐教学,从而提高经费的使用,减少学校教学收入的比例,这样也无法第一时间让学生开始音乐的学习。应用计算机音乐技术对高校中的音乐课程进行改革,可以更全面地避免教学客观资源的重复建设、投入,从而提高高校音乐教育教学客观资源的利用率。例如,可以在开展相同科目的教学中共用或者继续使用计算机技术的复制教材,从而减少教学资金的投入。

2)应用计算机音乐技术进行高校音乐教育改革,有助于高校音乐教学主观资源使用率的提升,让教师不再因主观原因导致音乐学科无法顺利进行。自从我国高校实行扩招以来,音乐招生的规模不断扩大,高校音乐在校学生数量不断增长,这也对高校音乐教育的教学主观资源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主要表现在高校音乐专职教师的数量和质量的增长和提高方面。传统的高校音乐教育模式采用的是“一对一”的教学方式,在目前高校音乐教育形势下,这一教学方式无法满足高校音乐教学的需要。而计算机音乐技术的广泛推广和普遍运用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它可以更好地降低音乐教师重复备课和重复讲授的发生,节约了教学主观资源,降低了音乐教师的工作强度,减少了工作量。

3)应用计算机音乐技术进行高校音乐教育改革,有助于教育模式的自身发展与完善。在总结传统的高等学校音乐教育方法上存在的不足与结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计算机音乐技术优势,将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与计算机音乐技术相结合,优势互补,不仅有利于提高现行高校音乐教育的教学效率,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

4 小结

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任务。探讨运用计算机音乐技术改革高校音乐传统教育模式,值得广大教育人士共同关注。

传统教育论文:传统教育与新课改关系

一、继承传统精髓、促进新课改发展

课改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无本之木,它是在扬弃过程中发展的。特别是传统教育的理论,是多少贤能志士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理应在发展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可是有的老师不能理智地看待传统教育理论,采取了全盘否定的态度,把传统的东西批得一文不值,仿佛要打进十八层地狱。在这些老师的眼里不打倒旧的东西,新的东西就没有立足之地。其实新的东西都是从旧的东西中演变发展过来的,离开了旧的基床,新的东西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诚然旧东西客观上阻碍着改革进程,妨碍着新的东西的发展,不破不立,但要看怎么破,怎么立。改革中,我们要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看问题,客观公正地对待传统的东西,不要像马克思批判的那样,为了泼洗澡水,不惜把澡盆里的婴儿一起泼掉。我们应该把婴儿抱起来再去泼水,这才是唯一正确的方法。

二、剖析传统优劣、认识新课改意义

传统课堂“师道尊严”,造就了传统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宰者,学生是被动者,是被支配者。建构主义学家维果茨基强调:知识不能直接灌输,应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中,运用认知能力自行建构。他认为学习及发展是一个社会化及协作的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协作学习,教师的角色是学习的促进者,学习活动应取代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是过程导向而不是成果导向,教学设计是学习导向的,教师设计适当的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在已有的学习基础上,丰富他们的经验,使他们在认知的阶段上,有所超越和突破,以提升他们的认知水平。传统小学语文教育强调“工具性”,把语文课仅仅看作是识字课、讲解课、把能力训练当作题型训练,让学生“题海无涯苦作舟”,既没有兴趣培养,也不注重人格价值引领,忽视了语文还有“人文性”特点。在人文方面,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它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素养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取代的优势。改革语文教学是为了培养创造性人才,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的统一,培养出21世纪的合格人才。当今的语文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既要重视双基、强调工具性,又要抓好以人为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即人文性,这是语文教学的走向,也是新课改的要求,我们必须从传统的单一性中走出来,顾及两点,整体推进语文教学。

三、改革传统教育、促进新课改创新

语文不仅能使学生熟练掌握语言文字,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也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其他学科知识,并促进学生个性、人格全面和谐地发展。使之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传统语文教学属于语文知识教学层面,本质上是一种维持性学习,教学内容主要是关于汉语语法、词汇、阅读分析教学,几代学生做着同样的作业,把作业的反复训练作为能力的培养。这种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忽略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训练,忽略了应用知识逻辑综合分析问题的训练,抑制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灵活运用、勇于创新知识的能力。从社会及文化的角度来看,这种教学忽略了对学生进行社会文化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减弱,结果,使社会对学生语言素质的高度期望值与学生对学习的淡漠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社会公民有更高的人格独立性,思维独创性以及更强的社会责任感。从语文教育的未来发展来看,语文教学格局需要转变,素质教育应提上日程,“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育人思想应成为语文教学新课改的指导思想。语文教学的目的将必然由侧重于知识积累转向强调能力的训练,思维训练和以社会责任感为核心的人格素养的培养,表现出强烈的时代意识和鲜明的时代色彩。语文教学内容将必然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转向学生素质全面培养,从对知识接受性的学习转向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此看来,现代语文教学应该拓宽、务实、求活,应以学生实际的学习可能性为出发点,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并以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兴趣动机为基础,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应该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协调统一,强调教学方法的针对性,有区别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强调充分合理使用多种教学资源,使其最大可能地发挥效益;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不但使学生学会学习,而且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作者:翁艳玲 单位:山西省孝义市青年路小学

传统教育论文: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教学分析

1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教学的共同特点

1.1将教师的讲授与自我学习向结合

传统教育方法,通过课堂为基础,将教师的授课与学生之间的讨论研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这个体系之中教师是主导者,学生讨论起到辅助作用。将自主学习与接受性的学习相互结合,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加师生之间交流的机会。而在远程教育之中,虽然并没有学生之间的讨论,但是对于自主学习的要求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强,学生要自行的对学习的目标和重点来进行学习,同时进行时间的规划,最后取得成果。

1.2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不足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实践,那么学生在完成了学习之后就不知道如何在实际情况中将知识加以应用。目前来说教育的目标已经从单纯的知识教学向实践教学不断地进行转化,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增长,这样才能在毕业之后适应实际的工作情况。虽然说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重视时间的部分,但已经有很多学校在传统教学的方法之中加入了越来越多的实践学习的部分。要注意到,远程教育的应用者主要都是在职者,他们对实践经验的重视程度比起传统教育方法的学习者来说更为迫切。但是远程教育由于自身的形式限制,并不能提供场地或者条件来为学生增长实践的经验,只能以一些毕业设计之类的形式来对学生的施加能力来做出考验,这当然是远远不足够的。

2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模式的区别

2.1教学模式方面存在差异

教学模式之间的差异是远程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之间显而易见的区别所在。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的各项内容,教学节奏都是由教师来进行决定,而学生对学习次序和重点不能自行决定,只能靠教师的讲述,在学习姿态上属于被动的接受者。而远程教育对这个方面则是截然相反的,教师只是担任学习资源的提供者,而学生在学习上更为主动和自由。

2.2师生交流方式的差异

通过传统教育模式教师与学生同聚一堂,在教室中进行讲授,教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学习,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可以直接的向教师提问并获得解答,教师也能够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来讲教学内容进行个性化的设置,同时学生之间也能获得交流。而在远程教育的方式下就不同,教师与学生之间并不能进行当面的交流,学生也只能自行记下笔记。若要对教师的教学提出疑问或者建议就只能在课后通过电话或网上聊天的方法。这就是远程教学中的一个重大的缺点。总的来说,远程教育模式在课程的选择和学习时间的决定上更加自由,但是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自由性就大大降低了。要注意到,常规的课堂教学方法有着电脑所难以代替的教学氛围,在课堂上活跃的气氛和教师针对问题给出的解答能够大大的增进学习成果,教师也可以自由的发挥自身的教学才华和课程设计方法,而远程教育在这方面就远远不及。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自认为学习条件(时间精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习者更加倾向于选择远程教学的学习方法,同时惯于传统学习方法的学生也能够很快的对远程教学法得到适应,并不会出现难以适应或者学习效果大幅下降的情况。与此同时远程教育的学习者明显的对于学习内容的交流程度较少,对于学习内容的心得体会难以得到交流和修正,但是获得的学习资料明显的更加丰富,可以在学习资料上获得更多的参考。

3完善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策略

3.1可以考虑在学生开始学习之前进行预先培训

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主要过程都是需要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考虑到参与远程教育的学生大多数都是正在工作的人员,首先对于相关的知识已经多半淡忘,对于学习也很有可能不太适应,在开设学习之前需要进行相关的资料学习或者工作人员的介绍或者培训,帮组学习者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让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

3.2采用虚拟技术,让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随着我国的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越来越重视,而对于远程教育来说,假如缺少了实践环节,那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就会大幅降低,达不到远程教育的成果。因此,如果要提高远程教育的工作成果,就有必要对远程教育过程中的实践学习做出提升。对于远程学习来说,一般学生时间不多,学校也缺乏条件来给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因为这样的原因,就需要应用虚拟技术来建立模拟实际情况的实践学习条件。利用现代技术来对实际中可能面对情况来进行模拟,让学生获得接近现实的实践经验。通过采用网络虚拟实验室可以获得以下优势:①由于是在网络上构建的虚拟实验环境,除了软件费用之外不需要太多的支出,相比于实际利用设备来进行操作来说,在经济性上有着明显的优势。②符合远程教育更好的利用零碎时间和便利的特性,使得学习者可以在网络环境下在自己选择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模拟现实的学习,这样的便利性是传统教育远远无法做到的。③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与能力自由的定制实践学习的内容,充分的培养各方面的能力。④虚拟实验环境对于很多工科和理科的内容也可以进行模拟,既不存在实践中的危险性,同时也拓展了远程学习的范围。

3.3增强师生间的教学交流

之前已经提到过,传统教育模式教师可以在教师与学生展开交流并对教学内容作出修改,但是在远程教育之中这一点就无法做到,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交流的渠道。这就要求学校对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途径进行拓展,不断丰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渠道。比如说,学校可以建立相关的讨论群组和论坛,并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和有建设性意见的时候与老师或者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从而提高工作成果与工作质量。

3.4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教学资源

由于远程接受教育者的能力水平和学习能力还有学习目的都各不相同,一些学习者已经具备了很多的实践经验,需要更多的理论知识来进行指导,另一部分学生则没什么知识基础,需要一些基础性的知识来强化自身。学校在进行远程教育的时候也要充分的考虑到这些问题,在教学资源的设置上秉承丰富化和广泛性的原则,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来获得知识的补充,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果,这也是提高远程教育水平的重要努力方向。同时,对于远程教育的课程而言,要提高实用性,不能是机械的对课本的复述,而是要与时俱进并结合技术应用的实际,从而更好的创造教育成果。

4结语

我们知道,远程教育具备着相当多传统教育所不具备的优势,相比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来说,对学生显得更加灵活,也更加便利,是进行在职教育的有效补充,也能够对那些正在学习的学生构成有效的知识与能力的补充。总之,远程教育在未来的发展中要不断发挥自身优势,从而获得不断的前进与发展。

作者:江为苍 单位:安徽省安庆市人事考试院人事培训中心培训科

传统教育论文:传统教育图式大学英语论文

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1.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在课堂上反复讲解课文中的英语知识却没有将其作为一种应用性技能,而学生则只是被动地接受这些知识。这对于头脑活跃、喜欢新鲜事物、身处信息时代的大学生来说,不但没有吸引力,甚至让他们厌倦。其次,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相脱节。目前公共英语的教学内容主要还是以应付考试为目标的基础英语知识,很少涉及到专业英语,不能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不能体现出鲜明的专业性特色,造成英语教学和学生所学专业相脱节,学生体验不到学以致用的乐趣,从而很难调动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第三,师生课堂交流少。在我国传统教育图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和权威,学生认为老师讲的知识都是正确的,不容置疑,自己只需要被动地听讲并将老师的所讲所授全盘接受即可,没有必要也不敢提出质疑或异议,与老师交流少。另一方面,一些学生认为自己英语成绩差,自轻自鄙,不敢主动与老师交流,不敢多方面地展示自己来获得老师的认可和关注,造成师生关系疏远,课堂气氛不活跃,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此外,考核方式比较单一。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的是应试教育,简单直观、可操作性强的考试则是评价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的主要手段。大学虽然没有了升学的压力,但仍然逃不脱考试的“魔咒”。学生的各项评优、先进、奖学金等都无不与考试成绩挂钩。这就导致学生片面追求高分数,从而造成成绩等同于能力的误区。高等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主要也是采用统一的期末考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的考核只占很小的比重,这种近乎“一刀切”的考核方式基本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更不能兼顾作为个体的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的表现及个体的差异。

2.学生因素造成的问题。

首先,由于这些年普通高等院校的扩招,生源情况比较复杂,学生的水平良莠不齐,一些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比较消极。很多学生还没有明确的英语学习的意识,对于需要大量输入的语法知识和词汇提不起兴趣,学习英语的动机仍然停留在应付考试与学校要求的层面上,学习兴趣不高,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效果不佳,一部分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甚至直接放弃英语学习。其次,学生学习目的比较单一,过于功利化。长期的传统应试教育片面重视学生的英语解题能力,忽视了听、说、读、写、译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忽视了语言交际能力、语言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对很多学生来讲,学习英语就是为了拿到相关的证书,在毕业之后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因而,学生片面地重视考试,重视书本知识的吸收,死记硬背,大量输入,以期在考试的时候能够“再现”,派上用场,取得好分数。然而学习英语只学习其语法、词汇,只为应付考试是远远不够的,且枯燥的语法、词汇知识不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此外,学生的英语学习方法不得当。很多学生从小学开始就一直在学英语,到了大学仍然学不好,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学习方法不得当。他们学英语就是背单词、记语法,简单地认为记住单词学好语法就是学好了英语,而实际上背的单词很快就忘掉了,繁杂的语法也经常令学生无所适从,因而产生“不知道要学什么”“不知道从何学起”“不会学”的困惑。很多对英语原先抱有学习热情的学生,也时常因为找不到恰当的学习方法而逐渐产生消极情绪。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受我国传统教育图式的影响而产生的,以西方为参照,通过中西方教育图式的对比可以找出我国教育图式中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内容。

二、中西传统教育图式的根源性差异

教育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集中体现和重要的创造和传播途径,一个国家的教育受其政治、经济体制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并反过来服务于其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每一种图式无不烙上该国文化的印迹,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也会折射出不同的教育价值观。

1.文化差异。

中国是典型的农耕文明。在生产力极度低下的远古时代,先民们对神秘未知的自然界充满着敬畏,他们战战兢兢,顺天应物,以企望能够风调雨顺,安居乐业,因此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平等,强调“天人合一”。衍生于这种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中的中国教育,其特征就在于强调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的整体把握,注重整体的认识与内心的感悟,培养学生综合性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安分守己,修身养性,以达到自我身心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共生。强调统一性和群体性,忽视个体和个性差异。这种“和谐”的宏观式教育限制了人对自然的追求与探索,一味遵从自然,而不能积极地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寻求自身的创造力量和生命价值,缺乏对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认识能力,缺乏微观的分析思辨能力。此外,这种以知识的静态接受为特点的教育敬重权威,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形象示范作用,通过其传道授业解惑来达到一种文化的传承、知识的传递和能力的培养,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专制主义,约束、压抑了人的个性与能动性。导致学生唯“权威”马首是瞻,畏手畏脚,自卑自抑,使个体淹没在群体之中,缺乏竞争的动力,缺乏主动进取的挑战精神。西方是典型的海洋文明。西方人类始祖长期以海为生,凭借一叶扁舟驰骋于大海风浪之中,充分享受自由与冒险。他们强调人与自然对抗,主张人要征服自然、控制自然,崇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鼓励以自我为中心,运用理性获得真理,勇于展现自我,追求和实现个人的价值,注重人格和尊严,肯定个人的主体性地位。这就使得西方的文化传统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义、抗争主义的色彩。西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充满着竞争,以竞争为特质的传统文化渗透于西方教育理念,从而决定了西方社会建立的是一套重视个体,重视权利,崇尚个人自由发展的“民主”教育。这种重个体的激励性教育价值取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独立性和个性的张扬,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在独立思考中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在教育方式上也比较宽松开放,有利于学生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却也极易造成个人主义。

2.政治经济体制差异。

我国传统教育起源于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植根于中国传统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相应的阶级关系之中。在中国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生产力的发展长期处于手工操作的水平上,这种以经验和体力为主要构成要素的生产方式,客观上决定了当时生产力的维护和稳定对学校教育没有直接的要求。这样,学校教育始终远离生产,为统治阶级的政治文化所独占。为了维护中央集权和严密的君父宗法制度,统治阶级推崇儒学的伦理纲常,政治与伦理道德结为一体,教育则成为实现政治统治和教化臣民的手段。因而学校教育始终以灌输伦理知识、进行道德训练为主要内容和核心任务,这就决定了我国古代阶级社会中人们将政治与伦理等同起来,“政教合一”,并将之付诸教育实践当中,内容固定,形式统一,注重整体性。另一方面为了维护其政治秩序,统治阶级大力宣传“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吸引学者向其政治体制靠拢,“学而优则仕”,鼓励为学不离从政,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强调教育治国安邦、教化人民的政治功能。西方社会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它追逐利润和剩余价值,崇尚资本。出于推销其商品、扩大商品销路、不断积累资本的需要,资产阶级四处奔走,在世界各地建立联系,开拓和扩大市场。这样,资本主义世界就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同时,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规范资本主义世界的竞争,资产阶级提出了“法律至上”“契约自由”等一系列的统治原则。资本集团为追逐更多的剩余价值,高度重视对个人的教育,从个人的成长需要出发,以学生兴趣需要和发展需要为主导,注重人格独立和行为自主,强调学生具备独立意识,养成自立能力,鼓励求新求异,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学习中的各种行为极大地包容,鼓励自我表现,追求竞争性和学生个体价值的实现。

三、中西传统教育图式差异的外在表现

1.教育方式上的差异。

中国强调整体的统一性,崇尚师道尊严,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和绝对权威,在教师的统一“领导”下,所有学生步调一致,课堂秩序“一片井然”。以教师为主,不太关注情感意识的表达和个性的张扬;注重教师的“教”,教学内容整齐划一,多采用单一、固定的课本,重教材的知识性、系统性和权威性,但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实际需要;教学方法单一刻板,认为只有通过老师教,学生才能学,学生易产生依赖心理。西方重视个体,强调和崇尚人人平等,推崇个性独立,课堂注重学生的“学”,放手让学生去解决现实中出现的种种情况和问题;教学形式灵活多样,鼓励学生情感的自由表达,塑造学生的个性。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促进者而非领导或权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教材,重教材的实用性;欣赏交际法,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高。

2.教育评价中的差异。

教育评价是教育进行和发展的“指挥棒”。在我国教育评价主要来自政府的鉴定、审验性质的总结性评价,比较注重结果;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教育评价的对象主要是学生整体的学习成绩,对象单一。这种简单的、封闭式的评价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市场脱节,形成“两张皮”。在美国等西方国家,高校教育评价的权力属于社会,由一些民间机构来承担,具有较强的科学民主性和积极开放性。其通过民间机构对教育进行评价和控制,为学校与社会构建起沟通的重要渠道,使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接轨,切实获得社会的认可与支持。西方高校内部评价形式灵活多样,重视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和课堂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馈于教师教学改进之中。

四、促进我国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思考

中西方传统教育图式核心观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两者各有利弊,互有优势,因此在借鉴西方教育理念的时候,不能一味照搬、全盘西化,而应参照西方教育图式的优势,结合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对二者各取其长,融会贯通,为我们历代先贤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下的优秀传统增添新的活力。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在我国的教育教学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源于西方,要在中国的土壤里生根发芽枝繁叶茂,更应该发扬西方教育的优势。在促进大学生英语学习上,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转变观念,改革教学内容。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转变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指导学生对英语学习形成正确的认识,不再把英语学习当成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一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是要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的需要。因此教学应由单纯重视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转变为既重视语言知识又重视语言运用,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英语文化,增添英语学习的乐趣;教学内容上重视语言交际,按照专业选择相应的英语教学内容,注重英语与学生所学专业挂钩,学以致用,将学习内容与专业相结合,实现“教、学、练”一体化,为学生营造出真实的语言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把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由语言能力培养转变到语用能力培养上来。

2.改革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师生课堂角色。

新形势下,高校英语教学应摒弃“以教师为中心”“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要认识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都依赖学生的自主学习,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因此要合理调控课堂和组织教学,充分发挥教师“施动者”的作用: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充当学生与知识间的中介,而非全盘包办,不做学生“知识的保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的主动性;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使学生在讨论时发散思维,畅所欲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观点,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其学习英语的信心和积极性,形成持久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还要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营造真实的教学环境,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3.重视地域差异和学生个体差异,以人为本。

由于我国地域经济、文化基础等的现实差异,英语学习不可实行“一刀切”的统一模式,而是应该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的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例如在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由于对外经济等活动频繁,具有比较良好的英语氛围,因此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要求可适当提高;在西部等欠发达地区,英语学习则不能过度“拔高”,而是应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循序渐进,以人为本。而就学生个体而言,其学习呈现明显的阶段性,不同的学习阶段需要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因而教师在不同教学阶段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4.建立合理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

英语教学的重点应该是英语本身,而不是考试,单纯地通过考试来衡量学生的英语水平是不科学、不合理的。依据教育评价理论,评价的过程应是一个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展示自己的才华,促进学生自我完善的过程,而不是着眼于他们的单项素质方面的发展,更不应该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对英语教学的评价首先必须从单一的考试转化为全面的综合能力的考察,从简单的分数评价转化为全方位的学习能力的评价;其次,充分发挥人文化评价和实证化评价的优势,实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和学习结果;此外还应转变评价角度,从紧盯学生的不足的“纠错”式的评价转化为关注学生的长处的激励式的评价,消除学生的学习焦虑,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引导和鼓励学生查漏补缺,提高其英语综合能力,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激励和改进的功能。

五、小结与展望

受传统教育图式的影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在新时期,我们应该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西方传统教育图式为参照,深入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借鉴西方教育中的优势,中西合璧,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使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朝着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

作者:龚艳 单位:宝鸡文理学院

传统教育论文:述评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

1教学形式多样化

网络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的“一书一本一粉笔”的教学形式,将教学内容通过文字、声音、图形、动画等多种形式来进行展现,将复杂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积累,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2教学方法灵活性

网络教学提供了灵活的教学方法,实现了学生与信息、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学生可以通过E—mail、QQ、微博、论坛等多种形式向教师进行提问,与同学之间进行课程的探讨与学习的心得,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提问及意见修改自己的教学计划,这些都体现了网络教育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3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互补研究

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各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具体表现如表1所示。如果将二者进行优化整合,发挥各自优势,必将得到更优的教学效果。

3.1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实现教育公平

我国目前仍处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传统教育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教育公平的一大难题,虽然现在许多城市进行教育改革,尽量达到教学及师资在一个地区内的均衡,但在不同地区间仍然存在着不平衡现象,而网络教育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2]。网络教育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的资源共享性,通过它就可以解决教育公平性问题。此外,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改变了信息单向的、被动的传播的局限,实现了学习者对信息的主动获取和控制,从而使学习交往模式由单向式向交互式转变[3]。学生可以通过多样的网络形式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实现师生间相互平等、相互影响的交往模式,教师从原来高高在上的长者变成了学生的朋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并逐渐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转变。

3.2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提高学习效率

在传统教育中,规范化的课堂教学,严谨的教学节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由于课堂紧张的气氛,及过于教条的教学方法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可以将网络教育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带入传统的教学课堂,将复杂化、抽象化的问题通过动画、声音、视频的形式穿插在教学内容中展示给学习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接受知识,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得学习的印象深刻,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3.3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优化教学方式

网络教育在教学形式上虽然不受时间、空间地限制,但对于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要求极高,没有了课堂的学习氛围,没有了老师的督促,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就要发挥传统教学对于课堂有效控制的优势,教师在开学初为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期中可以进行测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进行分析和总结,另外在网络教育中可以安排一些课堂教学的课程,定期安排学生与教师的见面会,增加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3.4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使得人们在学校接受的教育很难满足社会的竞争、工作的需要及自身对知识的渴求,网络教育弥补了这一缺陷,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工作的需要进行相关的网络课程的学习,以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能力,延续传统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终身教育的要求,符合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总之,无论是网络教育还是传统教育都有着自身独特的优点和不容忽视的缺点,通过上面的研究发现,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相结合是可行的、有效的,结合的方式也是多样的,但对于二者的完全融合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如何使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互补更加系统化是未来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

作者:赵艳 单位:通化师范学院物理学院

传统教育论文:项目教育法与传统教育法的差异

两者之间不同点分析

(1)教学形式不同。在“课程制教学”中我们的教学总是以“课程”来安排教学。教学内容可分为室内设计、家具设计、模型制作、设计表现等课程,由此也派生出色彩课老师、表现课老师等。在“项目制教学”中教学是以职业岗位为单元展开。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设立不同的工作岗位,围绕工作岗位完成不同的项目任务。相应的有家居设计工作室指导教师、小产品工作室指导教师等。(2)学科关联性不同。在“课程制教学”中如模型课程老师,他的教学任务是落实模型制作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很少关联到人体工程学课程和材料课程的知识。在“项目制教学”中,要完成某个项目单靠某一门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很难完成,大多要运用好几门课程的知识和技能,是一项综合性的知识运用。(3)教学的目的和侧重点不同。在“课程制教学”模式下,老师上课运用的例子是为了讲清或巩固知识点,操作课的实例或任务是为了强化技能点,课程突出系统性和基础性,至于该知识点及技能点的实用性不太在意。“项目制教学”模式下教学要求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形成工作经验。“项目”内容要来自职业岗位中的实例,对于那些工作中很少遇到的事情则不必强调,对于那些没有条件开设的项目也只能去掉。完成“项目”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形成工作经验。(4)教学方法不同。“课程制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方法很多如“尝试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暗示教学法”、“设喻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等。这些教学方法各有特点,都只是为了满足某一个知识点的教学需要。“项目制教学”模式是一种特别的教学模式,它自身的特点注定了它有着特别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是指将传统的学科系列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组织或开展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5)教学课时安排不同。“课程制教学”模式下为了适应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心理特点,每次教学内容分为几个知识点,所需教学时间不需太长,因而学校通常都采用传统的45min一节课。“项目制教学”下,因为完成某个“项目”所需的时间通常比较长,45min往往不能完成项目。要形成工作经验必须反复完成项目,需要时间更长。所以项目制教学采用上班制,以整天安排比较合理。(6)教学场所不同。对于需电脑操作的教学大多学校采用“课程制教学”。教学安排一般分为理论课教学和上机练习课教学。学校的机房不足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大家熟悉了这种排安排。但是,对于“项目制教学”而言,这种安排不太合理,对于应用设计来讲,电脑是必须随时具备的工具,即使是最初学习电脑软件知识的阶段,也会联系一定的实际案例训练,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工作经验。平时的教室也应模拟为工作场景,以便工作时的合作与交流。(7)实例特点不同。在“课程制教学”模式下,老师总会举些例子或做个小练习,但举例的目的就是为了落实知识点,因而其例子必然小而简单,并对例子进行了简化,使其突出知识点。“项目制教学”的特点是围绕项目展开教学。“项目”本身就要求是相对完整、实用、贴近实战的实例。尽管对“项目”可以适当简化,但项目规模较大,花费时间较长,同时为了形成经验,对项目还要反复训练,不是“会了就行”。

项目制的优势

(1)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一个项目的实施和完成是由众多的环节编织而成的,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这就需要工作室整个团队通力协作共同完成。“项目制教学”模式将从企业接到的真实项目按照企业的运作程序来进行,学生通过与指导教师、工作室成员之间的交流、讨论、辩论,可以使项目更好更快地完成。通过工作室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展现自我,发挥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同时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2)推动高职院校“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搭建起教学与实践、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桥梁,是学校面向社会和企业的窗口,它以较多的实际项目来代替部分专业课程,打破了传统教学纸上谈兵的弊病。通过承接各类设计任务,师生共同研发项目、共同开展科研活动,大大激发了课堂教学的活力,丰富了教学形式。同时,学生在参与设计项目的实践中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资料汇总等工作,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信息反馈给学校,使学校及时把握市场脉搏,在社会和市场中找到准确定位,为学校提高办学效益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市场前景。(3)提高学生职业能力。“项目制教学”模式是以明确的项目展开的,在工作室教师的指导下,工作室成员按照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分工协作,在校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市场的最新信息,获得合作企业或单位对应岗位上的第一手信息和实践知识,积累丰富的市场经验,在项目的实际完成过程中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为今后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4)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式。“工作室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教师走下三尺讲台,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企业和市场去洽谈项目,接受来自企业一线的真实项目和信息,由照本宣科改变为与学生一起共同研究、探讨,单一式的课堂主讲转变为“教与学”的互动。项目制教学形式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可以让学生感悟到书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的差异。

结论

“项目制教学”模式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高校应用型教育教学模式自我完善的需要,也是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项目制教学”模式不仅通过项目的衔接,使学校与企业、市场有机结合,解决了学生的实践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通过工作室的项目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项目制教学”模式将设计作为一种高度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来组织教学,为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运行方式,带动了专业建设的整体发展,形成有效的“产学研”一体化教学。可以说走向综合既是设计发展的大趋势,也是设计教育必须遵循的发展方向。但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认为,“项目制教学”模式要依据具体学生基础、课程性质、教学阶段来进行,而不是一味地推行。学校的教学既要保留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优点,又要发挥项目之特长。具体的说:在基础教学部分,如: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设计形态、模型制作、设计表现等课程仍然采用“课程制教学模式”,学习各门课程的基本知识,一方面发挥了教师传统的教学经验,另一方面为解决下阶段“项目制教学”做师资和经验上的过度和准备;在进入专业案例教学阶段采用“项目制教学”模式,扬长避短,充分发挥项目制教学的优越性,利用课程制的优势弥补项目制教学的不足,做到交叉互补,使项目制教学在设计教学改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张婷 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传统教育论文:网络教育对传统教育的特性及挑战

作者:汤燕妮 单位:四川科技职工大学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美国的网络成人学校、网上教学日益显示出其强大的活力。网络教育打破了传统的学校教育的理念,跨越时空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自由安排学习活动,这给成人特别是家务繁忙以及工作时间、地点经常变动的成人学习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使那些因各种原因无法涉足校园或从来没有机会上大学的普通人,也可以通过网络接受正规大学的课程和教学。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呆板枯燥的成人教育变成生动形象的教学,有力地推动了成人教育的发展。

一、传统教育的特点

传统的教育系统是由教师、学生和教材这三个要素构成,在现代化教学环境下还要多增加一个要素,这就是教学媒体。对教学系统的控制主要来自教师,而学生这个学习主体未能参与控制。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教师传授知识的方法,学生一般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它不仅主张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任意夸大并绝对化。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倡导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在教学中只重视教师单向的提问、启发、引导和讲解的质量,在实际中,把讲授的问题讲得过细,对问题的解决时常是教师一讲到底,而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都很有限,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真正体现。传统教育模式是师生面对面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有许多的优点,例如,学生可看到教师的讲解过程和教师的各种表情,也可随时进行讨论和感情交流。这种通过校园氛围对学生的熏陶和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享受。但传统教育也有很多的弊病,例如,这种教学模式本身就容易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信息反馈渠道不畅通。教育模式封闭,当坐在一个教室的学生层次不同、基础不同时,采取“等量、同速、同要求”的教学,集体化的无个性的统一学习,统一教学进度,造成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局面。教师们在选择授课内容或确定教学进度时往往会觉得众口难调,制订教学计划无从着手。它们的最大缺点是不能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扼杀了个性的发挥和创意的产生。

二、网络教育对传统教育的挑战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很少有—种技术能够像网络一样唤起公众如此的热情,激发整个社会对未来的想象力,网络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变革涉及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在网络的催化作用下,整个教育系统已经并还在不断地进行着解构与整合。不可否认,目前的教育制度在完成教育的社会职能,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的作用上是不可替代的。然而,工业时代的教育也就必然地带有工业社会的特征,即强调专业化、标准化、统一化甚至批量化生产。制度化教育特别是制度化的学校几乎成了教育发挥其功能的唯一途径,其后果是造成了教育自我封闭的系统、机械的评价标准、僵化的管理模式、以升学为宗旨的培养目标等现状。很显然,这种状况已难以适应网络时代人们对多元、多变、民主、平等等价值观念的追寻。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传统教育将面临着整合。其主要特征表现在:教育的物质要素、人员要素(教师、学生)、时空要素(时间与窄间)、内容要素(课程)等教育的基本要素的发展变化上。

(一)教育投资的重心由物质资源转向信息资源在传统社会中,教育的决定性因素是对物质资源的控制。正如农业社会,人类主要从土壤、水域或林木等资源索取财富,工业社会则通过消耗煤、油及其他矿物等资源进行生产一样,教育同样以消耗物质资源(如校舍、桌椅、书籍、粉笔、电力等)维持运转,因而教育越发展,所消耗的物质资源就越多。然而,不可再生资源的加速开发和使用,终;有一天会枯竭,并会导致环境的污染。因此。教育要想进一步发展,就要突破物质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呼唤一种新的可再生的资源。网络时代的到来将使这一设想变为现实。在网络时代,信息将取代自然资源、资金、人力等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其原因在于,信息资源相对于物质资源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优点:(1)无损使用。物品一经使用即在不同程度上被损耗,而信息可经无数次使用而自身没有减少。(2)无损分享。信息无论如何传输仍可以在原地存在,(3)不可分割。多数物品必须分割才能使用,但信息只能成套使用,绝大部分经分割的信息没有使用价值。

(二)教师、学习主体角色的转变不同一方面,教师除了要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教学技能之外,还要吸收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技能,不断地学会应用网络资源为教学服务,对学习主体遇到的技术问题给予快速的解决;另一方面,网络学习对于学习主体各方面的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主体不应当只停留在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上,还应积极地利用网络资源和通信手段,吸收和共享各种资源和服务。此外,在网络化教学环境中教师和学习主体的角色是一种相对的概念,知识更新的速度之快,科学技术的发展之迅速,教师在某些特定的方面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往往没有学习主体那些迅速,此时学习主体就充当了教师的角色。

三、网络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网络教学它的开放性、交互性、时空无限性,但是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通过口语、文字甚至肢体语言等面对面的交流,相互的情感传递迅速而有效,与此同时,固定的学习空间,也让所有的学生能有时间聚集在一起,相互之间的讨论、协作、研究经常发生,他们之间的感情传递也比网络来得直接的多,有效的多。相比较而言,网络教学则缺乏这种情感的沟通,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陌生,直接导致了人文环境的缺失,这个已经成为网络教学发展过程的一个巨大的瓶颈。网络是一个可以储存无限资源的数据库,学生可以根据专业或课程的需要,方便自由地寻求课堂之外的许多辅导材料或知识,补充课堂学习的不足,进一步提高专业素养,也可以方便自由地寻求专业之外的各种各样的知识。现代社会的进步,在各种思潮的影响下,需要寻求一种合理的张力来保持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要求彰显一种新的思想道德价值观,由于现代社会经济、文化、信息的多样化发展,大大增强了人们的独立性、自主性和选择性,价值取向的多元性,思想表现的层次性,道德要求的广泛性,对于这些社会思潮变迁带来的影响,传统的教育方式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要适应这种要求,确立一种动态的、立体的、辐射的教育观念,一种高效的教育观念。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弊端是仅限于面对面的说服教育,有时候花费很多时间,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此外,由于对学生其他方面的情况了解不多,使得老师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的信息滞后于学生的实际。这些弊端使得我们的思想教育必须要有新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由“灌输式”向“交互式”转变,打破思想道德教育仅仅局限于书本、课堂、理论的界限,确立开放的教育观念,这样才能与网络时代的发展相一致。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用网上教育来取代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网上与网下配合教育,网上运用多种手段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具体问题特别是一些敏感、热点、疑难和深层次问题,仍要坚持在网下做耐心细致的深入工作,探求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合点,把进网络看成思想政治工作在网络领域的有效延伸和有益补充,与传统而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矛盾。同时要注意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产生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机制,使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得到显著提高。结论网络时代拥有知识并不必然具有教师权威,教师自身不懈追求真知,不断学习的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显现的对于学习的热望和信心,学习者从教师言传身教中所感受到的一种旺盛的精神生命力。网络教育模式的构建以建构主义为指导符合网络教育教学规律,然而,传统教学中好的一面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弃,关键是如何把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优势部分拿过来为远程教育所用,做好教学设计,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