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3 10:59:11
序论:在您撰写小学生科学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论文关键词:激励性评价;小学科学;自信
论文摘要:激励学生是小学科学教学的关键,激励性评价能强化学生学习的意识,培养良好的习惯。运用激励性评价的方法,可组织竞争;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巧妙运用否定激励评价。
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情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科学探究方面,应重点评价学生动手动脑“做”科学的兴趣、技能、思维水平和活动能力;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应重点评价小学生科学学习的态度;在科学知识方面,应重点评价小学生对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诸方面最基本的概念和技能的理解过程和应用情况。
关于激励,西方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不会把生命卖给你,但却会为了一条彩色的绶带把生命奉献给你。可见,激励的作用之大。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激励,特别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对激励的渴望更甚。在新课程倡导发展性评价的同时,评价以人为本,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和体现个体差异,激发主体精神,以促使每个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自身价值。
我在教学中不断尝试各种激励性评价方法共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从而使我深深体会到: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句激励性的评语、一个充满爱意的眼神、一个鼓动上进的动作,给同学加一颗“小红星”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一、教师“语言”激励评价的魅力
及时评价,适时发现,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在实施激励性语言评价时,要用发展的观点,以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对学生学习的任何一个方面的进步,无论其现状何等不理想,离教育目标有多远,都应该通过评价加以肯定,鼓励学生不断进步,不断发展。一句简单的“你真棒”,“老师非常喜欢你”,“你的想法很独特”,“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你很善于思考”等等,都能拉近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增强亲切感。就算当时学生在发言时出现困难,教师的一句“我想你一定在思考,大家再给他一点时间,好吗?”这样不仅使学生确立学习的信心,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还使学生更爱学习。
教师的体态语言同样能使学生体验成功,它传递着丰富的信息。如:点头表示同意、赞同、肯定;侧头表示关注、倾听、感兴趣……。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所以,教学中对学生激励性评价,要具有真情实感,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成功之乐,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应如此。在他们做巩固练习时,即使是错了,只要字写得好,也边点头边说:“老师真喜欢你写的字。”当他们面对简单的问题勇敢地站起来,并回答正确时,边侧头倾听边点头边说:“今天你真了不起,能有这么大的进步,老师感到非常高兴。”这样评价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他们内心的激动是可想而知的,而这种激动是来源于老师真情的评价,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因此,教师不但善于捕捉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闪光点,及时鼓励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而且还要全面关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各种心理需求。教学中给予他们适当的激励性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获得自主探究的动力源,强化积极主动学习的意识。
我在讲授四年级下册第九课《雨的形成》时谈到:“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在空气中静置一会儿,饮料瓶壁上会结小水珠儿。”
通过学习,学生们知道这是因为空气中有水蒸气,从而产生了探究空气成分的兴趣,于是我就把这个探究活动延伸到了课外,让学生通过书籍、网络来查找相关知识。我告诉大家:“第一个把正确答案告诉我的,会得到一颗小红星”。第二天一早,班上的一名平时很不遵守纪律的学生捧着《少儿百科全书》站在我的办公室门口,见到我高兴地喊:“王老师,我找到答案了!”然后又很期待地问我:“王老师,我是第一名吗?”多么可爱的孩子!我赶忙接过书,对他说:“对,你是第一名!”接着我用欣赏的眼光看着他说:“你真是爱科学的好孩子,再上课时请你把答案告诉全班同学好吗?”他高兴得使劲点头。从此,这个学生成了我的“小助手”,听说他上其它课的课堂纪律也好多了。
二、利用激励性评价培养良好习惯
在科学教学中,学生对教材、练习册以及学具材料的使用和保管有些欠缺,有的时候上课来忘记带书了,实验用品还没等用就丢失的现象屡屡发生。我就采用激励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每次上课都要求学生带书,而且每次课后都在书上印上“真棒”,以表示今天你的学习习惯和态度真棒。另外,我还在上课发言、小组讨论、填写实验报告单、全班交流时,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行为,也在表现出色的学生或小组中印上“真棒”来鼓励他们。并在一阶段的学习结束时,或期中、期末时进行评比,“比一比谁最棒”。对此,学生非常重视,教育教学效果也非常好。
三、组组竞争,激励合作
采用小组之间的竞争机制。即实验前提出探索目标,激励学生:看哪组互相配合得好,最先找到实验方法、观察到实验的现象、得出实验结果,及时给予精神奖励,如发小红花或多记分。最后请领先的小组介绍经验,强调取得优秀成绩不仅仅是因为某个同学的敏捷,而主要是大家合作的结果。如:在讲授三年级上册第三课《寻找动物和植物》时,我就鼓励有条件的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休息日选择植物园、田野、花圃、学校小花园等动植物丰富的地方去实实在在地寻找和观察。小组的竞争与协作使学生体会到:每个人的努力都关系到集体的荣誉,关系到竞争的成功与否,每个人都要为小组的成功尽力。合作氛围的形成,使那些忽视集体荣誉、责任感不强的同学意识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也要为集体效力才对。并根据学生个人的能力不同、表现差异,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评价时设立多种的奖励项目,开展“看谁寻访的动植物多”观察探究活动,设立积极探究奖、最佳拍档奖、最具创意发现奖、最有进步奖等等。学生们的合作探究意识和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四、学生自我评价激励自信
评价中,只有尊重被评价者的人格,让被评价者主动参与评价。同时,要将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这样学生更乐于接受,才会达到最佳的评价效果。如评价学生制作的“纸飞翼”时,开展“为自己的作品获星”的自我评价,要求学生说出自己作品最好的地方,应获多少颗星(一般最高五颗星),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创新等等,学生通过对自己作品的分析,加深对空气知识的理解,也认识自己的长处,在剖析自己之中完善自我。
五、巧妙运用否定激励性评价
“激励”的内涵中包含了“鼓励”的意思。“鼓励”是“用道理说服人”,主要采用正面的表扬、奖励、成功体验等手段进行“鼓励”;也要适当采用负面的批评、惩罚、挫折体验等手段进行“激”励。
诚然,正面的肯定性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但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也有很多的时候,我们为了评价的准确性又不得不从反面作出否定性评价。当难免要用“不”来评价时,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有的甚至于影响学生的一生。那么,该如何来巧妙处理、合理运用否定来达到激励性评价的目的呢?
1.挖掘学习结果的价值。
任何事物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当学生在参与学习时产生了错误的结果时,我们应该给出正确的评价“你错了”,但同时,我们应该尽量从这一结果中挖掘有效因素并加以肯定,或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挖掘该结果产生的值得借鉴或引以为戒的价值,从而让学生知道自己错了,但其中也有得到肯定的部分,从而同样得到成功的喜悦,产生一种心理安慰,冲淡否定评价带来的负面效应。比如:当有同学争着回答,但答错了时,用以下几种评价用语效果不错:“xx同学虽然没答对,但他是第一个站起来回答的,多勇敢啊!”“x x 同学尽管答错了,但他能虚心听别人的意见,马上改正,值得大家学习。”“x x 同学脑筋动得真快,可惜答错了,老师相信他再细心点就能答对了。”一个错误换来的是大家深刻的记忆,在对他的否定评价中,挖掘到了更有意义的价值,那个学生将会永远铭记这次大家对他的否定评价,但决不会影响他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评价。
虽然否定性评价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发展,但用发展的眼光看,人的一生不可能只得到肯定性评价,我们该让学生从小就认识到,评价不管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只要是正确的,就应该接受。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否定性评价,使其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我主要采用为学生提供向老师说“不”的机会的方法来引导,即在教学中,教师故意出错或做的不够好让学生来帮助,在得到否定性评价后教师以正确积极的态度来接受,改正了,而且心平气和,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让学生懂得如何正确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否定性评价。例如:一次,学生发现老师将板书中的一个字写错了,举手指出后,老师并没有悄然改正,而是面带微笑说:“谢谢你!”同时,边改边冲大家说:“你们看,老师也粗心了,你们可不能学噢!”同学们会意地笑了。这样,既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否定性评价,形成健康的心理,又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可见,否定性评价对促进学生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针对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采用多种方法,巧妙地引导、实施,有助于学生健康发展,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科学课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的灵魂就在于探究,在探究中发现科学的本质。作为新时代的科学教师要适应时代的要求,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善于运用一些激励性的评价和语言把更多的时间和自主性交还到学生的手中。让激励性评价成为小学生科学探究的动力源;让我们的学生在更加融洽的环境中进行有效学习和探索;让科学课的灵魂——“探究与发现”得到更好的体现。
总之,只要我们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发展学生”的理念,用我们的爱心去正确地进行评价,恰如其分的表扬、充满关怀的批评、满怀希望的鼓励,学生从中得到的将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雨露和不断正确认识自我的阳光。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已经成为各个层面较为普及的交流方式,也成为学校师生、家校互动交流的平台之一。开展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科学学习交流,促进学生的科学学习,提升教学效率是当下科学教学的有益补充。笔者尝试在网络环境下引领小学生科学学习的策略研究,通过网络展示课内学习风采、网络实施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引领学生的科学问题解决,有效地促进了小学生的科学探究性学习,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课堂学习范式的网络引领
科学的课堂学习涉及科学实验范式、科学交流范式、科学记录范式等等,培养学生的这些科学学习范式,对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浙江省特级教师、省教研员喻伯军老师多次提出,要培养学生静静地实验探究、静静地科学思考的学习习惯。但科学学习的标准范式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有着一定的内在矛盾,如何让学生自觉遵守探究规律,实现科学探究活动的标准范式,笔者通过多元记录、定格经典、网络展示等方法,有效引领了科学学习的范式。
1.科学交流中即时定格经典
科学学习有着独特的学科特色,学生科学探究过程中所开展的思考、交流讨论是科学学习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科学智慧的碰撞闪光点,学生会在这个时段产生众多非常有价值的经典表述,得到大家的赞赏。但很多时候,学生的经典表述都是在课堂上转瞬而过,未能将这种经典定格,“经典表述”记录卡则有效激励了学生的表述热情。笔者将学生在课堂交流过程中的“经典问题” “经典解释” “经典推论”以音频格式进行及时记录,并将“经典表述”在“小学生学科学”等网络平台以音频和文字形式进一步展示。在不断的积累中,形成学生的“科学经典表述”个人电子册,大大激励了学生的科学学习热情,促进了学生课堂交流范式的自觉形成。家长也可以从网络平台上对学生的科学学习进行了解和关注,为孩子的科学学习增添了一个家校沟通的渠道。
2.实验探究后记录心路历程
科学学习的主要活动是探究活动,但是学生的科学实验到底做得怎样,是家长最想了解的,也恰恰是最难以了解的一个内容。它不具备科学知识具有表述性明显、记录性清晰的特点,也不是情感目标具有“态度”显性化的特点,它只是一个过程,经历这个过程的亲历者才有体会。“经典实验”展示的正是这样一个让外人知晓“内情”的途径,记录的是活动之后的内心体验、探究活动收获等等。笔者尝试在每周的探究实验中,让学生自主选择1至2个实验进行“经典实验”过程的记录和整理,同时将学生科学探究后的心路历程在网站上以学生专页的形式进行展示。学生之间、家长之间开展交流、评价活动,定期进行“经典实验”的评比活动,并引导家长参与科学“经典实验”的网络互动评价,对于优秀作品颁发“经典实验”奖励卡。这不仅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课内科学探究范式的形成,还引领学生积极参与课外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此外,科学记录的文本展示、探究材料的自觉整理等等通过视频、文字描述等方式开展网络交流,辅之评价激励卡,整体构建了学生科学课堂学习的良好范式。还使家长及时、准确地获知孩子科学学习的情况,实现了科学学习的家校沟通,增强了学生科学学习的热情、动力和竞争性。
二、科学创新实践的网络引领
科学学了科学概念的生动建构外,还应有科学创新实践制作的效果体现,教科版小学科学课程大多在每一个单元设置实践制作内容。如六上第一单元《简单机械》就有“小杆秤的制作”内容,六下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有“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此外还有科技节等小学科学创新制作内容的竞赛活动等等。但是很多实践成果一般都是随活动结束而结束,没有长期、积极的影响。基于上述原因,笔者尝试基于网络引领的创新实践活动。
1.视频实景开展创新实践成果展示
创新制作成品包含着制作者的汗水、智慧,积极给予制作者一个中肯的评价并让制作品及时广泛的展示,其效果甚至超出评一个奖项。实物展示是最重要的平台,在展示中人与人之间语言的、眼神的沟通都会给制作者一种莫大的激励和支持。但实物展示会受到时空、参与者等方面的制约,网络视频展播是实景展示后一种最为及时有效的补充。笔者在每一次的学生成品制作后,都将学生的创新制作成品制作成视频三维照片,上传至小学生学科学专题网络平台,组织开展网络交流活动。促进家长、学生的参与情况,实现了多途径、多时空的参与优点。
2.网络时空实现创新实践成果评价
创新制作成品的评价活动在传统视野下都是教师评学生,家长和学生则等待评价结果。这种被动的评价模式,往往将学生置之评价系统之外,网络时空的创新制作评价将学生、家长纳入评价体系中,实现了评价的三维体系。笔者尝试将学生创新制作成品、科学实践报告在科学网站进行视频照片展示,学生、家长行使评价权。该模式得到了学生、家长的大力参与和支持,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学生在科学创新制作方面的积极性、实践制作品的创新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动手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高。
三、问题解决意识的网络引领
一切的科学研究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能力,开展“问题解决”式的科学思考活动,是科学教学的根本所在。在科学课堂教学之外,qq在线实时传输、博客及时跟帖、论坛随时回复等网络沟通和传递有效实现学生的差异性成长、自主性成长。在没有外在压力的情形下,自由充分的表述对问题的理解,在具备即时性、快速性之外还具备了延时性、背靠背等优点,学生有充分的选择权。
1.“问题发现”树立思考习惯
开展长期、分阶段的“科学问题”竞赛活动,学生的观察发现能力、问题提炼能力会有很大的提升。学生通过网络学习以及“科学问题”的互评活动,不仅增强了思维的发散性、表述的严密性,还增强了思考习惯。“科学问题”将课堂中的“经典表述”与课堂外的思考发现都纳入其中,使得“科学问题”贯穿课堂内外,联系学习、生活中的一切发现。使不同层面发展的学生,都有一个可以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2.“思维碰撞”培养解决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他们常常依靠动手操作来认识和理解世界。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启迪各项思维,发展各种能力,基于这一认识笔者开展了网络版“思维碰撞”专栏——“手指尖上的科学智慧”活动。这是一个由教师、学生自主根据生活问题、科学资源开设的具有一定科学挑战性的实践性、探究性研究专栏,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自主实践、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科学思考。可以以探究报告、观察日记、小论文、小制作等方式自己的研究成果,并通过网络方式和实物展示进行答题和评价。在网络平台上的思维碰撞,激活了思维的灵魂、放飞了思考的翅膀、点燃了解决问题的热情,学生在思考、实践中,表现出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折射出他们对证据的关心、分析问题的理性,和公开讨论中批判性思维等科学精神。
笔者的实践表明:网络技术将引领学生突破时间、空间的局限,充分运用网络多维展示功能和丰富的学习资源,有效建构科学学习范式,提升科学创新实践能力以及科学问题的解决能力。学生的自主能力、交流水平和发展意识都得到了培养,为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在实践中也还发现诸如网络研讨、学生团队组建等方面存在需要完善的问题,需要教师不断研究、分析和提升,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自我成长让我们充满希望。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当主动设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教学就能获得较大的成功。下面,结合本人科学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探索,谈谈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思维从吃惊开始的。要想让学生爱上科学,就必须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那么,首先就是要引起他们对知识强烈的渴求感。我们知道小学生天生爱新鲜、好奇心强,因此,我在每次课前,都精心设计准备一些学生觉得新鲜有趣的话题或安排一些新奇有趣的实验,在上课伊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带领他们到探求科学世界的情境中区。
如在教学《瓶内吹气球》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课一开始,老师做了一个小魔术——不泄气的气球。我首先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然后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将瓶盖盖在瓶口上,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学生惊奇得瞪大了眼睛,有的禁不住发出了惊叹声。
这时,我又说“瓶内吹起的气球,为什么松开气球口,气球不会变的奥妙在哪里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知道了。”短短几分钟的演示,通过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了他们的求知欲望,产生了学习的兴趣,我把同学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新知识的学习上来了。
二、组织饶有趣味的游戏
游戏是每个孩子最喜欢的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轻松学知识,是提高学生科学兴趣的有效方法。
如在教学《静电》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游戏“看谁先分出来”。我故意把粗盐粒和胡椒面掺和在一起,问学生:谁能很快把它们再分开来?这个游戏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几个人同时进行,看谁用最好的办法,最先分出来。这个游戏的玩法是这样的:先给每人发一把塑料小汤勺,然后在每人桌前放一勺盐、半勺胡椒面。准备好后,裁判就可以发令,让参赛者开始分了。谁最先分完,谁为优胜。
参赛者听到裁判“开始”的口令后,把塑料汤勺先在毛衣或别的毛料布上摩擦一会儿,然后把汤勺逐渐靠近盐和胡椒面的混合物。这时,胡椒面就会跳起来吸附在塑料汤勺上。用这个方法,会很快把盐粒和胡椒面分开这是因为塑料汤勺经过摩擦带有电荷,产生了吸引力,胡椒面比盐粒轻,所以被吸起来。这是什么道理?同学们学习兴趣一下子激发起来了。
三、通过实践学习提高兴趣
要上好科学课,关键在于设计好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长知识,在活动中锻炼能力。正如著名教育家杜威所说:“个体要获得真知,就必须在活动中主动体验,尝试、改造,必须去做。”其主要精神在于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在发展中掌握知识。
教《根和茎》一课时,我就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菜地亲自去实践,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兴趣,对神秘的自然界充满了好奇,对探索自然奥秘充满了自信。这时教师设计实践活动,主要是以一种引路的方式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自己动手实践获得结论,并自己设计实践验证结论。
小学科学教育在价值取向上与其他专业教育有所不同,不是着眼于培养科学家或某一领域的专门人才,而是把提升以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为内核的科学素养作为其价值定位。基于这一定位,紧密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笔者剖析了发展农村小学生科学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探寻提升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方法与策略。
一、农村小学科学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重知识传授,轻自主探究。新课程理念强调,科学课程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和生活经验,使之在探究的情境中通过实践获得感悟和发现,进而建构知识体系。但在实践中,仍有不少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总是摆脱不了直接传授客观规律、原理和结论的教学套路,无法让学生亲历科学发现的思维过程;重视知识结论的直接传授(或变相传授),轻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及其过程中的感悟、发现和生成性知识的获得。
2、重陈旧的学科体系,轻科学技术的新发展。虽然我国科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也随着国际大背景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但总不能突破过于注重科学知识教学的怪圈。也正是因为过于重视科学教育的学科体系,我国的中小学科学教育不能及时地反映科技发展的新成果。
3、重科学研究实用价值,轻科学研究经历。科学研究是经历多次甚至无数次的困难和失败后才成功的。成功地开展科学研究,不仅需要专业的科学知识,更需要科学的精神、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但是,我们的教材仅断章取义地介绍了与科学成就紧密相关的科学研究过程和内容,很少介绍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走的弯路及所犯的错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完整地介绍科学研究的真实背景。小学科学素养教育只重视科学研究的实用价值,轻视科学研究的真实历程,也就无法引导学生理解科学发现的真实过程,更不能引导学生理解科学研究中存在的矛盾及研究的局限性、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等。这又怎么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和探究科学未知的原动力?
4、重理科课程的学习,轻文科课程的运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把学校课程分为理科课程与文科课程,由科学的档案记录而形成的学科在学校课程中直接体现为理科课程。在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途径上,认为只有理科课程才能形成科学素养,文科课程则少有形成科学素养的价值。
二、农村小学生科学素养教育问题解决的策略与思考
1、搭建校本课程,开设科普选修课。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笔者认为,应充分利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阵地,在小学广泛开设科普教育选修课,将克隆技术、基因工程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纳米技术、磁悬浮技术、航天技术等学生感兴趣的当代科学技术最新发展成果和前沿动态纳入选修课程。也可紧密联系当地特色编写校本课程。如果地处山区,可建立中药园等,农村可建立蔬菜基地、花卉基地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活泼、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提升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和科学素养。
2、现行教材中增加人文教育和科学史的内容。在科学教育的教材中增加科学研究小资料、科学家解读等内容,把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科学家从事该研究的背景、实验中的得失、研究采用的科学方法、表现出的科学情感和价值观以及科学家的兴趣和爱好等真实地展示给学生,可以消除学生对科学和科学家的神秘感,使之学会正确地认识科学和科学家的平凡与伟大之处。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一些探究情境和环节,以引导学生体会和感受科学研究的真实历程,拉近学生与科学探究的距离。
3、提升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教师是学生进行科学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引领者,是学生科学学习的伙伴,这是科学课程标准对科学教师的定位。教师要胜任这一角色,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至关重要。要通过广博阅读和参加多种形式的培训,引导科学教师理解科学课程标准以及教材力图体现的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各个目标及其内涵,感悟新课程理念下的科学教育本质及其实施方法,从而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式。培训从层次上可分为校级、区(县)级、市级、省级等;从培训形式上可参加现场培训,如各级骨干教师培训、金钥匙教练员培训、三模一电教练员培训、各级教学研讨活动等,也可参加网络培训学习,如网络科学教育论坛、qq科学教育群等等。
4、坚决执行以科学探究为中心的教与学。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不仅要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订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收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和交流等,而且要形成科学的认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真实的探究活动,为此,教师必须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不是简单地通过讲授把知识和结论教给学生。教师可在每一个单元设计一个探究性问题,制订好探究计划、表格等,一边开展单元教学一边引导学生探究与本单元所学内容相关的问题。
5、分层次教学,螺旋式上升。小学科学素养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在科学素养教育中要有层次地安排科学教育内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成功和发展。学生只有理解了科学的价值、体验到了成功,才不会丧失对科学的兴趣,提升小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当前,科学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情况分年级制定一个低、中、高的标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果子,即每一个学生在达到基本的科学素养要求后,可继续努力实现更高标准,在不断努力的过程中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摘要: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追求目标。反观我国中小学教育实践,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上实际上存在着五个方面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是工业经济教育观、科学主义知识观、教育选拔功能的强化和教育者科学素养的欠缺。这导致了科学素养被曲解、学生发展片面化、教育背离社会需要等后果。学校教育应树立起正确的学生科学素养观和恰当的知识观,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建立起宽松的学习氛围,以真正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学校教育;中小学生;科学素养
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这是当代社会发展对每一个人提出的新要求。我国历次对教育发展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教育改革,都包含了对科学素养的追求。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培养科学素养。但我国在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教育实践上,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揭示这些问题,探讨其原因,提出改善科学素养培养的建议,应是当前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紧迫问题。
一、我国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的问题
1.重科学的实用价值,轻学生的发展价值
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实际上是学生自身的发展。因此,实现学生的有效发展应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根本目的。但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目的不是着眼于学生本身的发展,而是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用价值。一般认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这种重科学实用价值、轻学生发展价值的倾向,充分体现在对学生提出的学习目的要求中。人们一般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科学知识,并能运用知识去分析解决预先设计好的问题。这个要求,归根结底是为了科学的运用目的,而主要不是学生自身的发展。
2.畸重知识与能力,忽视非认知因素
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内容上,片面强调知识与能力层面的内容,而忽视非认知因素层面的内容。这表现为三种情况:其一,在课堂学习中仅提出知识和能力要求,不提非认知因素的要求。其二,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仅注重考试范围中的知识与接受知识的能力,探究、批判、创造的能力则不在学习的视野中。其三,误解非认知因素,仅把它视为掌握知识的手段,而不是学习的内容。如认真的态度、学习的兴趣被认为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手段。其实以科学旨趣和科学精神为核心的非认知因素,是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也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标志。
3.重理科课程的学习,轻文科课程的运用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把学校课程分为理科课程与文科课程,由科学的档案记录而形成的学科在学校课程中直接体现为理科课程。在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途径上,认为只有理科课程才能形成科学素养,文科课程则少有形成科学素养的价值。新课程改革前的义务教育教学大纲,大都包含着这种思想。综合课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新内容,在小学以综合课为主,但在小学综合课中,科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其他综合课程中则较少提到科学素养的要求。
4.重课程学习,轻学生生活经验
课程学习主要是以学科教材为依据、受教师课堂教学制约的学习。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方法上,强调课程学习,轻视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这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在认识上,认为学生的发展是教师教的结果,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主要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结果。在学习时间的安排上,只有课程学习时间,缺少学生独立钻研时间。在学习管理上,对课程学习有严格的管理、指导和检查,对学生课外的学习生活则缺乏足够的关心。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独立钻研被排除在科学素养的形成方法之外。其实,科学研究能力、科学精神只有在学生直接的钻研活动中才能真正产生和发展。
5.重学习结果,轻钻研过程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在科学素养形成的实际评价上,常常只重终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在终结性评价中,又常常只重知识和在试卷上知识运用的评价,忽视只有在活动过程中才能反映出来的实际能力和非认知因素的评价。在试卷评价上,常常只重解题结果,忽视解题过程,标准化的考试是其典型表现。因此,科学素养的形成最终被看成是一个静止的状态,而不是一个随着学习生活的进行而不断变化的过程。
二、我国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诸问题的影响
学生在科学素养形成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了许多不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科学素养被曲解
学生的科学素养应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形成的以科学文化为来源、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的个体素质。它应是一个以科学文化为支撑、体现着科学文化的事实存在与个体素质的内在逻辑结构系统,包括知识、能力和非认知因素三个层面。前述五种现象,实际上曲解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其一,颠倒了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目的,将为了学生发展的目的转换成了科学的直接运用。其二,割裂了科学素养的内容,将知识、能力、非认知因素分离,并将作为科学素养核心内容的非认知因素排除在学习生活外。其三,割裂了科学与教育。科学内含着丰富的非认知因素,它们作为思想、观念和情感,既充盈在科学活动中,也表现在人文学科的内容和学习过程中。在科学素养的形成中将理科课程与文科课程分立并对立,客观上造成了理科方向的迷失和科学素养中人文精神的失落。因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成为书本知识的记忆,远离学生生活,学习成为一种负担,科学越发展,学习越艰难,厌学越严重。
2.学生发展片面化
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曲解,实际上将学生视做为了科学的附载体,而不是将科学作为学生发展的原材料。因而导致学生片面发展的结果。这具体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以学科的完整性取代学生发展的完整性,表现为单一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内在逻辑性。但是,学科本身的完整性并不等同于学生发展的完整性,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并不是各门完整学科学习内容之和。二是学生的畸形发展。由于割裂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内容,学生这种被割裂的科学素养越发展,学生的发展就越畸形,如知识日益丰富,情感日益消失,学习兴趣日益削弱。科学过程本来是一个反复与失败斗争的过程,是一个不怕失败与挫折的过程,由于科学素养中非认知因素被排除,尽管学生的科学知识日益丰富,认知能力日益增强,但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却越来越弱。
3.教育背离社会需要
当代社会是一个充满发展机遇与危机的社会。知识经济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新的发展曙光,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被破坏,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过分压制,导致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新的困境。不论是满足新的发展需要,还是克服危机,当代社会都需要具有高度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从最基本的要求来看,他们应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能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具有基本的知识、技能与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能够生存下去,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能充分参与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做出有见识的决策并能继续学习。我国学校学习生活中片面强调知识与识记知识能力的科学素养,与当代社会对人的这种需要是不相符合的。它能培养出有知识的人,但不能形成创造性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人;它能培养出学校学习生活中需要的读书能力,但不能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它能培养出工具理性高扬的生产者,但不能形成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情感和态度的社会人。
三、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产生诸多问题的原因
1.工业经济教育观的支撑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工业经济下的教育观,以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生产者和劳动者、成为生产和消费工具为根本目的,其着眼点在经济的增长,而非人的发展。因此,它强调的是人的劳动力价值,而非人之为人的价值。现代工业生产以科学技术为基础,因此学校教育和学习突出科学的实用价值,学习科学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使科学技术从潜在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第一生产力。从劳动者角度来看,知识和能力正是人成为劳动力的重要要素,是劳动力水平高低的评判依据。工业生产中的劳动力,从本质上讲是活的机器,它们获得生产中所需要的自然科学知识,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课堂教学学习理科课程。夸美纽斯在论证班级授课制时,也正是从工业生产需要出发,把工业生产模式运用于学校教育中,将人的培养活动转变为劳动力的生产活动,人从本质上转变为“物”,学校中的人被赋予了更多的物的因素。因此,作为整个工业经济的折射,在教育上则形成了科学知识灌输、培养人力的教育观,它内在地忽视了人之为人的要求,强调人之为物的因素;在科学素养的形成上,则必然强调科学知识的获得与运用。
2.科学主义知识观的影响
科学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揭示,真正的知识是实证的知识,与客观事物的本质相符合,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知识是发现的,只有科学家或研究人员通过观察、实验或推理的方式去发现知识,其他人只能学习科学家发现的知识,而不能自己去发现知识;科学家发现的知识是通过概念、范畴、符号和命题加以表述的,是客观、确实和唯一的。科学知识在学校通过教材的形式来呈现,因此,学校教学被认为是知识的授受过程,学生学习的根本目的则是发挥科学知识的作用,学生被视为知识的潜在作用与现实作用之间转化的中介和工具,学习过程就是记住已有知识的过程,学习结果的好坏以知识的再现程度来衡量。
3.教育选拔功能的强化
教育本是培养人的活动,但我国的教育负载着更多的人才选拔功能。自我国学校教育出现以来,人们就将教育与人才选拔相联系。1840年以后的一系列民族屈辱,使得“强国”成为人们一直以来的追求。这种“强国梦”民族情结进一步加强了教育的人才选拔功能。强国需要人才,人才就是较好地掌握着科学知识的人,就是在学校教育系统中能够不断升学的人。因此,整个学校课程定位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侧重于科学知识的学习。这种课程定位,从根本上限制了学习生活在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的范围与程度,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接受得到了突显,而科学旨趣与科学精神的形成则被削弱。
4.教育者科学素养的欠缺
教育者缺乏科学素养,这是我国教师职前教育的一个固有毛病。我国教师培养采取分学科专业方式进行,这有效地提高了培养效率,使得每一门学科的教师在自己学科范围内的技能得以比较熟练。但是,在科学素养的发展上则存在诸多的残缺。其一,文科教师缺乏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训练;其二,理科教师也只懂自己的专业领域知识和基本技能;其三,理科教师的科学素养呈现出片面性,表现为有知识而没有科学精神与科学旨趣。因此,从师范教育出来的教育者能够胜任教书的工作,但却难以胜任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工作。教师们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难以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就是一个典型表现。教育者科学素养的欠缺正是成为影响教育实践中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最大障碍。
四、当前改善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基本措施
1.树立正确的学生科学素养观
科学是人类对自然认识的结果,也是人类本质力量的自我印证。科学是以人为依托的,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也就是从科学的角度对人自身素质的一种认识。科学素养,就人的精神而言,是一种内心自由的精神,表明人在处理与他者的关系上,在多大程度上是自由的;就人的行动而言,表现为人的创造性,人在行动中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完成各项任务。因此,内心自由精神和人在行动上的创造性实际上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只有创造,才有自由;只有自由的,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创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以科学文化为材料来培养学生内心自由的精神和行动上的创造性,而不是让学生臣服于科学。
2.树立恰当的知识观
尽管后现代主义对科学主义的知识观进行了解构,但从学校教育角度来讲,必须要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知识观。它至少应包括如下要点:其一,知识是人们经验的总结。这种经验既可能是人们解决生产生活中具体问题的经验,也可能是人们观察事物得出的经验。因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都有产生知识的可能性,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每一个人都具有潜在的创造性。其二,知识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产物。知识总是人的知识,人只有在活动中通过与对象的相互作用才可能产生知识,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每个人的创造性只能表现在活动中。其三,知识具有视角性。它是与问题相联系、从某一个视角得出来的一整套方法体系,掌握知识就是掌握与某一个问题相关的一整套方法系统。因此,培养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培养中小学生拥有或创造新的方法系统的品质。
3.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素质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方向。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才有可能指导学生通过科学研究式的学习形成自己的科学素养。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应实现两个转变。其一,从专业型教师走向综合型教师,实现文理兼顾;其二,从教学者走向教育者,从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转变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教师要实现这两个转变,必须要走研究型教师之路。通过研究,使自身得以成长,在内心自由与外在创造性上都有新的发展,从而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4.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学生的科学素养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养成的。学生没有一定自由度的活动,就没有真正意义的科学素养。因此,学校应建立一个人才选拔与学生发展相结合的宽松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创造性地尝试错误;教师也应从注重活动结果转变为注重活动过程,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需要付出大量劳动的过程,它既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也是学生亲自钻研的过程。学校教育只有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教育行为,才能真正达到有效形成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实验小组成员的学习成绩不能够代表他们的实验水平,反而一些成绩好的学生想不到的方法,做不到的实验就会被成绩差的学生轻易地做出来,所以在科学实验中教师的态度一定要公平对待,要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实验当中来,满足每个学生探究的欲望,或许正因为他们的努力促使实验的成功,这样可能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科学实验的过程中,也能把文化成绩提高上去,即使实验没有成功,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也了解了科学实验探究的意义,也会最大限度地提高团队的协作能力,增进学生间的了解。教师在分组时要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接触到实验的每一个环节,可以在学生中选出一个组长,组长要有责任心,充分考虑到每一位学生的科学实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长的选择也可以是轮流性的,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当组长的责任感。
一、科学实验的研究
学生进行科学实验之前,教师一定要亲手做一次,这样在小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教师才能够针对实验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想出应对措施,或者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做出合理的解释。同时在小组中能够让学生自己讨论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要干涉,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结果会比教师直接给出的答案记得更加深刻。教师的演示实验一定要规范、科学,教师就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不经意的举动很有可能会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教师也可以在做第一遍实验的同时指导每一组的组长,要求他们在实验过程中兼顾到自己的组员,这样不仅可以增加科学知识的见解,提高实验的效率,也可以增强小组长的责任心。教师在实验之前要对每位学生说清要求,每一位学生都是第一次进行科学实验,一定会感到新奇,教师一定要在第一次的科学实验就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但是由于学生的年龄小,很有可能会不够仔细,教师不会兼顾到每一位学生,这时,小组长就要更加认真,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
二、科学实验的总结
小学生做完实验之后,要对自己做的实验总结一下,将小组中每一位成员做过的每一个环节想过之后,了解实验过程中的科学知识,联系实际生活,将实验总结报告完成,教师可以从旁指导,引导学生在正确的路上,对科学研究愈加有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科学实验在小学生中开展得顺利与否直接影响小学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所以在科学实验中,教师会积极地为学生提供最好的实验平台,为学生分好组,首先让他们在一个愉悦的环境中进行科学实验,学生对一个新鲜的学习方式有兴趣,就会上好科学实验,小学高年级学生自己观察,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科学实验的设计和科学实验的探究,其中无论是小组长还是普通的组员,无论学习成绩好还是学习成绩差,全都一起探究科学的奥秘,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科学的知识,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提高了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作者:季勇 单位: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要以科学探究为重要的学习方式,要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支持者和引导者。以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把固体放入水中》这一课的几个教学片段为例,就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谈几点想法。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在教学《把固体放入水中》之前,为了设计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并引入本课要学习的知识,最终选取了孩子们很喜欢看的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一个片段,以图文并茂的方式通过多媒体将故事呈现给学生:新中国成立前,国民党反动派把红军围困在山上,不让老百姓把盐等物品送上山,看见反动派查得如此严厉,潘冬子和宋爷爷发了愁,面对这一情况,潘冬子是怎样做的呢?聪明的冬子把盐水倒在了棉袄上,躲过了反动派的盘查,宋爷爷连声夸赞:“好孩子,真是个好孩子!”
看到孩子们眉头一会儿紧锁,一会儿舒展,我知道他们已经被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接下来问题来了:“潘冬子把盐水倒在了棉袄上,这不是把盐水白白浪费掉了吗?可宋爷爷为什么还夸他是个好孩子呢?他们还有没有办法再得到盐呢?”这一连串的问题把孩子们学习的热情一下子调动了起来,一个个开始跃跃欲试,议论纷纷,我乘机卖了个关子,告诉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他们一定会找到答案的。孩子们的兴趣再一次被激发了,他们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充满了期待。
二、谁主沉浮,合作探究
在教学“固体的沉浮”的环节中,我设计了让学生分小组学习的方式,让组内成员先预测一下各种固体的沉浮。对于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体如:木质棋子、小石子、铁块等,学生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能做出正确的预测,而有些物体如:鸡蛋、苹果、马铃薯、蜡烛等学生在预测时却无法达成共识,孩子们有了疑问,自然得出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
俗话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一见不如实验。”小学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许多困难,更需要互相协作,合作可以让学生能在短时间内轻松完成实验,也能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引导学生明确目的、分工,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完成实验,填写好实验记录单。他们明白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三、化难为易,趣在其中
本节课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一颗小石子会下沉,而一艘巨大的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呢?这个问题对于三年级的孩子们而言有些难度,为了让孩子们轻松地掌握其中的道理,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这样的道理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未免太枯燥了一些,孩子们也无法理解,并且教参上对影响浮力的因素这方面也未作要求,只要求学生了解就行。如何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备课时上网搜了一段关于浮力的动画视频,以浅显的道理将轮船比喻成一个大铁碗,恰当的比喻,生动的画面,从儿童的角度以儿童的口吻讲解了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上,让学生易于接受,让原本难以理解的问题变得容易,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生活中的很多素材,只要我们肯去发现,并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经过巧妙的设计,就能以浅显的方式解释深奥的道理,起到化难为易的效果。
四、学以致用,其乐无穷
科学与技术主要是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变革来推动社会发展。科学的学习要激发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热情,运用学得的科学知识和思维方式服务生活、改善生活。学习要坚持学用结合,这样让学习更真实,更亲近,更富有乐趣。例如,在探究完固体在水中有溶解现象后,呼应前面的问题“宋爷爷和潘冬子还有没有办法再得到盐呢?”通过继续观看电影,明白用火烧的方法使水分蒸发掉得到盐。同时介绍,蒸发是分离固体和液体常用的方法之一,除此之外还有过滤和沉淀。
为了巩固所学并让孩子们能做到学以致用,我设计了@样一个讨论题:“张奶奶买了一包盐,可是不小心全撒了,里面掺杂了好些泥土,老人舍不得扔掉,你能帮帮她吗?”经过孩子们分组讨论,他们觉得应先将盐充分溶解在水里,再通过沉淀将不溶于水的泥沙分离,然后通过过滤和蒸发的方法得到盐。如此一来,孩子们既巩固了所学,又运用所学帮张奶奶解决了烦恼,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和助人的快乐。
在科学的教学中如何使孩子们保持对科学的兴趣,坚持科学的探究之路,将需要我们的小学科学教师慧眼独具,匠心独运,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作者单位:东台市唐洋镇小学 江苏】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核心的课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全面发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掘教材内涵,通过学习生活中的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活动带来的乐趣,全面提高学生科学能力。本文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发展要求及课标教学要求,从多方面讨论如何提高小学生科学能力。
二十世纪以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生产、生活及思维方式,科技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力量,每一位生活在当前时代的人,都应该掌握一定科学知识,适应当前科学生活。小学《科学》教学目标也是基于此时代要求,通过《科学》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科学知识与技能,培养科学兴趣与思维习惯,让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发展成为科学探索的潜力,为他们今后生活学习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而小学生科学意识处于启蒙阶段,部分教师本末倒置,在《科学》教学中,重知识而轻能力,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挖掘教材内涵,注重学生科学能力培养,实现能力与知识双重发展,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强调科学态度
科学态度是《科学》学习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包括对科学事件的好奇心、关心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科学问题意识等多方面。一方面,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开放地接纳他人意见与见解,能够包容不同科学视角与论点;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引导,以身作则,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证据的科学意识,促进学生良好科学态度的形成。科学态度是《科学》学习的基础,教师要从学生认知出发,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学习态度。
二、深钻教材,制定合理教学方案
知识学习是能力培养的基石,而教材则是知识学习的载体,教师在教学前要深钻教材,根据课标要求合理制定教学方式与教学目标,使得教学过程最优化。例如,在学习《声音的传播》一课时,其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声音通过介质传播,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阶段设置一个小实验,让学生耳朵贴着桌子,教师敲打黑板,看一看是贴着桌子的声音大还是像平时一样听起来声音更大,也可以对比一下是坐前排的同学听到的声音大还是坐后排的同学听到的声音大。通过趣味小实验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题教学中来。再让学生总结实验能够证明的问题,一是传播介质不同其声音强弱也就不同,二是声音传播是会衰减的,教师再对声音的传播性质及特征进行系统讲解,完成教学目标。最后再进行课后拓展,如电话是如何实现“千里传音”的?我们大声喊叫时为何要用手在嘴边做成喇叭状等问题,实现拓展提升。通过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充分发掘教材内涵,让学生感受《科学》学习带来的乐趣,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获得长足发展。
三、动手探究
探究是《科学》学习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通过探究实践能够发展学生问题发现能力、质疑能力、实践能力等多方面思维能力,是每一位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学习方式。小学生探究能力处于培养阶段,教师在探究学习过程中要做好两方面准备。其一是激发探究兴趣,保护学生学习自信心,好奇心与求知欲是学生探究的根本动力。其二是提出恰当问题,问题要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且契合教学目标,学生通过问题解答能够达到相应学习目标。其三是引导学生选择正确探究方式,一般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通过讨论、质疑、实践、总结等方式完成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发掘教材内涵,使学生思维能力获得多方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在科学课堂上要重视这一教学方法,运用探究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课外拓展
课外拓展是进一步发展学生科学意识及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只有把学生引入广阔的自然生活中,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科学精神与科学能力。例如在学习《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出课后拓展问题:地形对人类活动有何限制?通过逆向思维,让学生系统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科学发展观。
五、恰当交流
适时地组织交流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科学能力,激发学生《科学》学习兴趣,形成良好学习风气。一方面,通过有组织的交流,学生进行有序发言,学生观摩他人优秀科学学习、探究方法,能够实现思维的交流与碰撞,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并在班级掀起科学学习风气,取长补短,实现共同进步。另一方面,通过交流教师能够清晰地发现教学方式上存在的不足,有利于教师查漏补缺,优化教学方式。
六、结语
小学《科学》学习不仅仅是知识学习,更是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本人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了五点关于小学生科学能力培养建议。学生科学能力的长足进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在长期教学中善加引导,优化教学结构,促进学生对事物的科学认知,为学生今后学习与研究做好充分铺垫。
【作者单位:扬州市广陵区湾头中心小学 江苏】
众所周知,阅读是人类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重要渠道之一。在小学科学学习过程中,科学阅读能力占有重要的地位,小学生科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本文首先U述了科学阅读在小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然后针对小学科学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怎样有效地培养起小学生的科学阅读能力进行了研究。
一、科学阅读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科学阅读促进科学本质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科学阅读的作用在于通过阅读一些信息,学生对每个学科概念背后的信息进行判断后,培养学生科学真实性和真理性的追求,使学生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例如:在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章节进行教学时,可在学生对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有关的理论知识阅读之后,让学生去区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两个角色进行扮演,具体的扮演的内容可由学生自由发挥。在表演活动过程中,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如此,学生的科学素养会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究中不知不觉得到提高。
2.科学阅读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科学概念
通过分析小学科学教学教材内容可发现,每本教材的内容范围较广,专业性术语和概念较多,这样的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讲难度较大。所以,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引导小学生去学习和了解这些内容。有实践表明:学生如果能很好地把握好科学概念和知识,那么他们的阅读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到一个层次。科学阅读被各个学科教学所运用,其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对科学概念认识的深度。例如:教师在教授胚芽、胚根、胚乳等科学专有名词之前,可以举学生平时吃的玉米为例子,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专业名词。通过科学阅读,学生发现“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的区别,对小麦、水稻等种子大部分是胚乳的认识也会加深。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学生对科学概念有了正确的理解后,对科学内容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最后形成科学阅读体系,达到对科学知识的升华作用。
3.科学阅读帮助学生增强对科学学习的信心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小学教育的关键部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学生害怕学习小学科学,认为学习该学科内容繁杂、抽象,不知道怎么学习,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科学学习产生了畏惧情绪。所以,本文认为在科学阅读教学过程中,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二、小学生科学阅读能力培养实践
1.师生共同参与科学阅读
对于小学科学教师而言,通过广泛阅读,对科学原理知识和方法进行详细了解是专业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这也会对学生的科学阅读有积极的影响作用。首先,我们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发现他们往往有很强的跟随老师学习的心理,当老师喜欢做什么事情时,学生也会不知不觉地进行模仿学习。其次,一个老师,如果知识面广,那么学生就会乐意跟老师沟通,而且沟通起来也很轻松愉快。当学生因为老师的知识渊博而惊诧不已时,老师可告诉它们自己的知识是来源于《科学大众》等书籍。那么,在这个时候,学生就会自己主动去阅读这类书籍。诚然,会有一些学生不会去行动,那么这时候老师应该进一步开展工作。可在恰当的时机向学生提问题,当学生不能回答时,可让他们到相应的书籍中查找资料。让学生带着目的去阅读,让学生领悟到阅读的价值,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
2.建立评价激励机制,增强学生科学阅读的积极性
学生科学阅读的积极性对于学生的阅读行为可以产生驱动作用。在学生科学阅读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只能保持短暂的学习热情的现象非常普遍,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恰当的方法去鼓励他们保持科学阅读的热情。具体的方法有很多,例如讲科学故事比赛、阅读之星评比等。科学知识竞赛往往是集中于某一主题开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需要事先进行专题性阅读,先了解一些相关的科学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可以获得大量的科学知识,还能进一步学习科学阅读材料的技巧。所谓阅读之星评比就是指一种综合性引导手段,详细地说,就是通过运用“累计积分制”来开展科学阅读,比如,学生阅读一本书积分成绩可加1分,学生参加一次信息会或者科学知识竞赛加1分,写一篇研究报告加1分……累计积分达到一定值是一星,依此类推二星、三星等,这样,学生就会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进而对科学阅读产生持续有效的热情,从而有效预防学生在科学阅读过程中的“一阵风”现象的发生。
3.适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培养科学阅读能力
埃德加・富尔说过一句名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我想,这个观点是不是对我们科学阅读也有一定的启示呢。在小学科学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让学生“想阅读”,还要让学生“会阅读”,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三、小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教育体系中,科学阅读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它能有效推动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本质观,提高科学素养。所以,对于小学教师而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因人而异制定出一套可行的科学阅读策略,为培养学生的科学阅读能力而努力。
【作者单位: 无锡市滨湖区胡埭中心小学 江苏】
【摘要】小学科学也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课程,近年来,各地陆续都在开展拓展性课程,小学科学作为涵盖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的综合性学科,其拓展的内容十分广泛,对小学生核心科学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
【关键词】科学素养 拓展性 探究
正文:
目前科学界普遍将科学素养概括为三个部分,即对于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因此提升科学素养是世界各国科学教育的最主要目标。
就小学科学而言,《课程标准》也把小学科学定位为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课程,其基本理念之一是“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我想提升小学生的核心科学素养是一项大工程,这个工程中必须有科学课的教学,当然也离不开科学拓展性课程的辅助。拓展性课程是基础性课程的拓展与延伸,它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深广度等方面加以拓展对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学习方法训练等方面加以强化,同时可以满足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本学科的真正需求。
一、小学科学拓展性课程在学校的现状
在小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现阶段学校拓展性课程的开展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结合课程安排,拓展相关内容进行探究。
1、整合专题型探究:如四下《食物》单元教学的尾声可以安排与饮食健康或养生有关的知识,既拓展了生活经验,又把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做了一个提升,让学生能学有所用,真正让科学服务于生活。
2、课外延伸型探究:有些探究活动,受课堂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可能在课堂上全部完成,而学生又有很大兴趣,教师就可顺势布置为课外延伸探究内容。如对凤仙花的种植、养蚕等需要较长时间的动植物观察饲养活动及天象观察活动。对于这些活动只能安排在课余时间,或者集体种植养殖,摆放在班级生物角,以供师生可以实时交流。
3、科技制作类探究:教师为了鼓励学生学有所得又有所创新,五六年级每学期都有一个科学小制作、学生往往跃跃欲试,可在课堂上讲清原理要点后,作为课外作业,小发明探究活动,如五上《光》单元的制作潜望镜,除了学具中提供的材料,提倡学生其他材料如牙膏盒,PP管等做出别具一格的潜望镜。五下《沉浮》单元的制作一艘船,可以用多种材料制作帆船,气垫船,货轮甚至航母。六上《简单机械》单元制作小杆秤。
(二)、拓展学生的视野。
1、组建生物角。核心科学素养的培养是长期的过程,有限的课堂无法完成目标,因此必须要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对中段学生来说,班级的“生物角”是一个很好的载体。与教材内容配套的小饲养(养一些金鱼、小乌龟、蚕等)、小种植(比如凤仙花等)活动,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相互交流学习体会,增加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从而有力地提高科学教学质量,完成课堂上不能完成的任务。
2、参观科技馆和博物馆。《标准》中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博物馆、科技馆应该成为学生拓展科学知识的另一个重要场所。教师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引领他们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
核心科学素养的培养仅仅靠40分钟的课堂是远远不够的,40分钟很快过去,还有那么多的疑问,争议,针对这种情况,就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或回家后继续探索。因此在科学课教学中,还要注重在真实的场景中进行教学,积极地把学生学习的场所引向生活和大自然。
二、拓展性课程开展中遇到的问题
1、课程教师专职比例低。各地学校的科学教师专职比例较低,尤其是农村小学,而城区小学虽有专职教师,但课务较多,对开展拓展性课程有时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2、课程设置不连续性。有些学校对拓展性课程设置安排没有连续性,时而设置,时而取消,这样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和积累。
3、拓展性课程不够系统化。由于大多拓展性课程都零散,相对独立,而省教育厅出台文件要求课程化,对课程的编写和实施有一定难度和复杂性。
三、小学科学拓展性课程开展的建议
1、精心准备,有效指导拓展性课程的学习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体现指导性,学生的拓展性活动更是如此,切记“放羊式”的随意收放。教师对学生课外活动的指导要讲究一定的策略,可采用“积分”奖励等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的活动能坚持下去。在拓展性活动前,提供可行的方法或计划,为学生的观察、探究搭好框架,引导他们学会观察、比较,分析、整理。
2、结合各区当地的比赛项目,设置课程内容。
趣味实验,科技制作,船模航模,Diy机器人,电子科技等系统化的课程内容。趣味实验的内容符合小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理解能力,可以是个人的,小组合作的,甚至是大型项目。例如《小学生神奇实验》《77*2个经典科学游戏》都可以作为参考书籍,大型项目如大型多米诺骨牌,多米诺雪糕棍等都曾在我区开展过,内容不错,很受学生欢迎。
3、学科前沿知R的传递。
教师要适合学科领域的快速发展,不学习就会落后,更不上别人的步伐,小学生也需要不断接触尖端科学领域发生着的变化,例如2015年流行的3D打印,高科技发展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程度,用意念或脑电波控制机器人等。
我们都知道,每个孩子都各有所长,其思维、智力和才能各有其独特的发展道路。只要遇到合适的土壤,每个人都能取得成功。而传统课程设置面较窄,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因此,为了让每位学生都能实现个性化发展,学校必须通过个别化、多元化的拓展性课程,来培养学生肯定自我、创新思维、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以及学生合作、动手、探究、创新等方面的能力,我们也相信通过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能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开启另一扇窗。
在小学阶段,科学课中有许多自己动手的小实验让学生倍感兴趣。但如果没有引导好学生实验,最终不仅达不到自己的教学目的,而且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兴趣也会锐减。小学科学课百分之七十的内容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如何做好实验是让学生更有学习兴趣的主要途径。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教学应当是开放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所以如何有效开展科学学科教学,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开放科学实验教学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科学的感性认识主要靠科学实验提供,重视科学实验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充分利用科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基本特征,挖掘和开发科学实验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精心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自参加实验获得知识是搞好小学科学教学的关键。教学实践证明,实验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
一、实验设计与教学要符合科学学科的特点
一切自然科学都来自实践,都是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小学科学也不例外。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探求自然知识的兴趣、爱好,增强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认识自然始于观察自然,让学生用观察的方法认识自然。
二、实验设计与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实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实验得出结论,达到认识周围自然现象的目的。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感知世界往往从兴趣出发,抓不住事物主要特征等特点。设计实验时要采取多种方式,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有意识地直接观察事物。
三、做准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根据科学研究的目的,尽可能地排除外界的影响,突出主要因素并利用一些专门的仪器设备,人为地变革、控制或模拟研究对象,使某一些事物(或过程)发生或再现,从而去认识自然现象、自然性质、自然规律。对于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实验是没有那么高深、系统、复杂,但小学实验同样遵循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实验的准备、过程、结论是判断一节科学课,是否成功的标准。而实验过程、结论、评价是否准确,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做准实验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实验前要分工明确、合理
在实验课上我们普遍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通常按照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实行分层搭配,可是由于小组成员的综合水平参差不齐,起主导作用的都是少数几人,有的甚至就组长一个人,其他的学生基本上没有动手和发言的机会,常常会出现“权威至上”的小组长或带头人,其他学生的发现和思维也就变得可有可无。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同学们说的他们不一定能听懂,最终只能成为看客,从而减弱大部分学生对科学课以及实验的兴趣。而且小组成员之间没有合作好,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故实验前的小组划分要以水平相近为原则,同时还要坚持小组成员明确分工,不能越俎代庖,让学生人人参与到其中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开始。
2、实验时要合理调控、引导
刚接触科学实验教学时,教师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喜欢打断学生的实验思路――再补充说明几点注意事项说明的。这样做容易打断实验的连续性,让本就好动、喜欢新奇事物的小学生没有继续坚持做实验的兴趣。有时习惯站在一旁看学生自己摆弄,不说也不做,这也不利于保持学生的兴趣,然而有经验的老师此时不会闲着,他们会很自然地融到学生的实验中,哪个小组材料少了及时给补上,出现意外时引导学生自行解决,让学生把新发现在第一时间记录下来,为接下来的汇报工作奠定基础。对做的好的小组给予积极评价,做的不够好的小组及时给予引导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所做没有白费,感受努力实验过程的开心,加强做实验的兴趣。
3、实验后要及时总结、评价
实验结束后除了学生进行汇报交流,教师还应该及时总结、评价。在关注各小组之间总体情况的同时,也对学生个体做出合理的评价,对于各小组的后进生,采用纵向评价,使每个学生每次实验后都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避免长期只有个别成员受到青睐或者“一美遮全丑”“一人成功全组光荣”的现象发生,这样,不管是好的小组还是相对较“弱势”小组都有得到肯定的机会,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热情、兴趣就会越来越高
四、做活实验,提高学习兴趣
科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离开了生活,科学将是一片死海,没有生活的科学是没有魅力的科学。在教学中,要时时领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科学”、“身边的科学”。尤其是小学科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若利用身边的材料去设计一些简单实验,寓教于乐,使比较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刺激性,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科学课的兴趣。
与生活相关的实验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不仅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内容多变、方法灵活,而且每个学生都可以动手操作,有利于学生发现身边的科学,巩固课堂知识,故课堂上要多增添生活中的例子来提高小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总之,小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是能否积极思考和培养求知欲望的重要前提。如何充分发挥实验魅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去探索的。
【摘 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方法途径很多,我们教师要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加强科学探究和实验,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科学;素养;培养
2011年6月份,中国多地出现的抢购食盐潮,是源于日本3月11日的海啸。这次海啸导致日本核电厂核泄漏,核泄漏污染了海水和大气层。传言说食用加碘盐可以预防核辐射,所以就有了全国各地抢购加碘盐的风潮。加碘盐防治核辐射并无科学依据。凡学过初中地理的人都知道,我国不会缺少食盐。即便我国近海真的被核辐射了,我们还有陆地盐。有人估计我国内陆湖盐可以吃上亿年是没问题的,青臧公路、铁路的路基就是用湖盐块垫起来的。这件事告诉我们,有很多人的科普素养是跟不上时展的。所以,要提高科学素养,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小学抓起。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所以,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让学生体验探究活动,参与课外实践,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笔者从教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上好科学课,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激发兴趣,产生学习源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的本职不是谋生,而是唤起兴趣,鼓舞精神。”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在小学段,学生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遇到感兴趣的问题总要弄个究竟,学生的学习动机大都取决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
由此,我在每次教学新知识前,尽量设计一些学生觉得新鲜有趣的问题或安排一些新奇有趣的实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就能在最短的时间,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帮助他们高度集中地进入探求新知识的情境中来,提高教学效果。
二、培养观察力
观察是现代许多学科最常用的科研方法之一,如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植物新生命的开始》“观察植物的种子”要求观察种子的结构、准备材料用具(浸软的菜豆或者大豆、蚕豆、花生、玉米,刀片、放大镜、滴管、碘液等)设计观察步骤,记录、讨论。在整个观察过程中无论是材料的准备,实验方案的设计(观察记录),还是最后的检验设计(讨论结论),都需要学生有认真、细致、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品质。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需要仔细观察。最后分析归纳会有一个科学正确的结论。又如《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蚯蚓与环境)可以让学生观察蚯蚓对土地的作用,对农作物生长的贡献,进而思考能否培养蚯蚓来改良土壤,可以试做这样的实验(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还可以让学生每天观察自己家乡饲养场、工厂、生活垃圾对环境、空气、饮用水源、河流的影响。特别是可以比较农家肥、化肥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的影响,让学生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学会思考、学会观察、学会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品质。
三、体验探究的妙趣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课堂探究氛围,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科学气息的课堂探究环境。例如,在一节《光的传播》的科学公开课上,上课后,教师关上了门窗、拉上了所有的窗帘,将学生带入了一个黑暗的课堂环境,接着教师问学生:今天的教室与以往有什么不同?在黑暗的环境中,调动了学生对光的探究的好奇心。在教《蜗牛》一课时,我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研究蜗牛,我只是在用“你是怎么想的”“你怎么认为”等话语,不断地引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去探究。又如在上“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时,我是这样做的。虽然学生知道一些物体在水中沉浮,但是没有认真仔细去探究物体的沉浮,不知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要搞清楚物体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首先要考虑控制其他因素进行研究,物体的轻重和体积大小都在同时影响它们的沉浮,设计一套实施方案,最后小组讨论方案的可行性,修改方案。通过实验,学生发现体积大小一样的不同物体,重的下沉、轻的上浮。相同重的物体,体积大的物体上浮,体积小的物体下沉。课堂教学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动手、探究的时间,教师只是要不断的启发引导。课堂将时间要让给学生,让他们拥有充分的动脑思考、动手实践的时间。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过程。
课堂上科学探究要具有新颖性、趣味性、生活性。在动手实验之前,让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假设和预测。教师应善于调动学生已学过的知识,鼓励他们大胆去想,猜想的过程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培养了学生思维力求与客观实际相符合这一科学思维素养。
四、学以致用,解决生活问题
“科学寓生活,生活有科学”。科学教育不能局限于书本和课堂,需要不断开拓、引入鲜活课程资源,学生的亲历活动是科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有的学生上课玩手机、听音乐(长时间听音乐、长时间打手机)会损伤我们的鼓膜,并且还会对大脑有影响。通过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保护我们的听力》相关知识写一份调查报告或者科学小论文,对那些有不良行为的同学加以劝阻。当学习了《植物的花》以后,教师设计了一份实验表格,让学生观察自己家里蔬菜基地开花植物的花萼、花瓣、花蕊(雄蕊、雌蕊)各自的数量。蔬菜基地是学生课余生活非常关注的一个地方,观察研究这些开花的蔬菜,学生并没有感到这是一种作业的负担,都欣然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这就是将课堂学得的科学知识、技能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学以致用。久而久之,学生乐于对周围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现象提出问题,并自己想办法探究解决,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总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运用多种方法,让小学阶段早期的科学教育对学生的科学素养打好奠基的作用。
前言:科学观察是培养小学生对陌生事物的一种探究和发现能力,并在与自然接触的过程中认识科学、了解科学,学会对自然现象产生疑问,最后学会分享与合作。任何的科学活动都离不开观察,观察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始。由于农村小学教学条件的落后,使得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培养受到阻碍,为此,本文将根据具体事例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够为小学科学观察教学带来启示。
一、农村小学科学观察教学的现状
(一)观察实验盲目性
小学生天性多动,对于新鲜事物好奇,但是没有持久观察能力。在课堂观察中,发现很多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转移,不能对一种现象进行长久观察,学生不能对科学观察的目的进行掌握,大部分学生存在“看热闹”的心理。而造成这一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本身不能把科学观察项目设计得具有趣味性,不能捕捉到学生感兴趣的点。教师在带领学生观察淀粉中加碘的科学实验中,当学生看见淀粉加入碘变成蓝色时,学生们都兴奋地叫起来,但是在实际的观察陈述中,学生观察到的并不是整个现象的全部过程,仅仅是现象的片段而已。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并不知道观察现象的目的,只是在教师指挥下观察与记录。
(二)学生不能积极参与观察活动
在学生观察与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热衷于对结果的谈论,但是在实际的科学观察时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投入到任务中去。造成这样的结果主要有两方面:第一,学生对观察的事物不感兴趣;第二,教师不能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不能鼓励学生全员参与其中。
二、提高科学观察能力的策略
(一)加强学生观察结果的讨论
观察实验从日常观察到科学观察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共同参与和交流来达到目的。科学的观察实验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进行思考、讨论和组织他们观察现象变化。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可以让学生能够进行自我调整,并且寻找观察中现象产生的证据。例如在植物生长高度观察实验中,首先要学生连续数周对植物的高度进行观察与记录,观察完毕时,需要教师公布所有学生的测量结果,并让学生对这些数据进行组织展示。计划以学生分组形式进行观察与学习,使学生集中讨论植物一天的变化,然后小组成员一起绘制变化图形进行分组展示。讨论对于小学生科学观察能力非常重要,学生在对新鲜事物具有认知的情况下进行观察实践,有助于主动投入。而观察之后的讨论部分是将学科知识、问题和实践相结合的共同问题。在讨论中学生能够提升自己的逻辑分析能力。
(二)观察绿豆芽生长的教学实例
观察课题1: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传统的教科书是教师在课堂上发出疑问,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得更好?并且让学生们感受植物生长需要哪些必须条件。围绕着豆芽生长与阳光的话题进行对比试验。由于该试验需要学生在课下进行,因此,在课前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将绿豆芽种子分为在阳光下和黑暗中状态下种下,然后让学生在家中对发芽状态进行观察与记录。
观察课题2: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这部分的活动需要教师来完成,然后由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与记录。因此,在上课之前,教师应该对实验进行充分的准备。在具体观察中发现绿豆芽的跟向着纸潮湿的方向生长,教师在帮助学生理解现象的同时,需要让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让学生们分析植物为什么会这样生长。将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渗透给学生,以此感受大自然神奇的力量。
观察课题3:植物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联系
香蕉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由于阳光充足、水分多,因此,叶子比较大,而松树生长在温带地区,针形叶子有效减少水分蒸发。这些植物形态说明植物本身具有自适应能力。在以上的讨论,可以让学生明白,不同植物生长在不同的环境中,环境能够影响植物生长,而植物也能适应环境。为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学生就能结合植物的自适应特质,对本节课中绿豆芽为什么在不同环境中呈现出不同状态进行解释。在观察中,细心的学生能够将绿豆芽变化用相机记录下来,用极具说服力的实验证据说明观察过程。
结论:综上所述,在农村小学科学观察能力培养中,学生在学习上遇到一些阻碍,例如对现象观察的盲目性,并且有很多同学不主动参与到观察实验中来。这些都是科学观察不能深入人心的结果,不能与生活接轨。在农村小学中开展切合实际的科学观察实践,需要加强学生之间的成果讨论,将科学观察理论教学融入具体实验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
【作者单位:三明市三元区莘口中心小学 福建】
摘 要: 本文旨在研究如何提高小学生科学学习兴趣,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科学教学。
关键词: 科学 学习兴趣 小学生
兴趣是知识的源泉,是成功的秘诀,是学生获取知识的直接动力。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重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尤其科学课要注意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因为科学课每周仅两节,老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较少,有很多课外观察与实验、制作、写科技小论文等作业,学生如果不对科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持续坚持,就不可能自觉地、主动地完成,因此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是学好科学的重要一环。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科学课学习活动中
有人说,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颗沙粒;绿叶如云,寻不见完全雷同的一双叶片,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人海茫茫,教海无边,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又不会找到适合任何学生的教学方法。传统教学中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种标准……这是要把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学生“培养”成模式化的人,这样统一规格的教育既不符合学生实际,又不利于人才培养,只有了解学生的差异性,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
在《科学》实验班上,我首先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了《科学成长记录袋》,收集了学生在不同时期的科学日记、科学作品、实验记录、科技小制作等,由此把握不同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轨迹。在科学学习过程中,我一般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因此分组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状况。分组时,考虑到每个学生自身的性格、态度、学业情况、家境等多方面因素,尽可能使每个小组趋于平衡。如根据学生性格不同,将性格外向、热情、开朗的学生与性格内向、胆小、不善言语的学生相结合;根据家庭住址的远近,将家离得较近的学生安排在一组,以便使他们有更多机会开展课外小组探究性活动;根据学业情况将优、中、差学生相结合,并设立小帮手,让优生与后进生结对子、做朋友;根据性别的不同将男女生搭配;根据家庭经济状况将家境富裕的学生与家境贫困的学生相结合……通过一段时期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相互学习风气日益增长,曾经学业较差的学生对科学学习充满兴趣和信心。
二、教学应当从呵护学生探究兴趣出发
我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精心设计好一节课,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设计了一系列连环问题,想方设法把学生思维纳入老师的教学设计中,一旦学生回答错误或不是我需要的,就左右提示,让学生重新走回“正途”。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甚至开始揣摩老师的心思,专找我“需要”的话来说,全然不管自己有什么需要。新课改的到来使我意识到传统教学中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的弊端,长此以往,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学习主动性渐渐丧失,甚至影响学生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只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为主,才有利于学生发展。
在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材中,教授《电路出故障了》一课时,课前一名学生拿着组装好的电路,请我帮她解决电灯不亮的问题。这是一个奇特的案例,原因出在灯座上,灯座在生产过程中误将两片带圆形缺口的铁片上下组装,灯泡下端的连接点没有接在铁片上,而是与圆形缺口中央的塑料连接,同时下端的铁片过长与上端铁片接触在一起造成短路。我立即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抛弃教学设计预案,在课堂上请学生帮她想办法解决问题,同学们热情高涨,争先恐后地猜测:“电池没电了吧”,“电线可能断了”,“电池盒两端没有与电池连接好”,“灯泡坏了”……就连平时胆小、不爱发言的学生也高高地举起小手。我把学生各种猜测记录在黑板上,可是面对这么多不同的猜测,怎样才能找出导致灯泡不亮的真正原因呢?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经过各种实验验证、排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促进者”,在学生自主观察或讨论时,教师细心地观察,认真地倾听学生的意见,在实验失败或讨论出错时,我不是指责,而是给予鼓励和理解,尽力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使他们敢于行动,不断探索和思考。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发现组装的电路可能会出现种种故障,并根据各种不同方法加以验证,从而排除故障。这种学生自发的学习过程远比教师反复“教授”更为生动、更加深刻。事实上,在许多科学课上都会随着探究进程而生成一些研究问题,如果我们置之不理,就有可能挫伤学生探究欲。因此,我们既要认真搞好教学设计,又不能完全拘泥于教学设计,应该因地制宜,从学生科学探究需要出发。课程标准指出低估儿童学习科学的潜能远比高估更可怕,因此,我们应相信学生有足够的学习能力,并敢于放手让学生“学”知识。
三、注重过程与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知识结论、教学结果,忽略知识形成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压缩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由于学生对概念、原理、定理和规律不了解,没有能力开发和完善自己的学习策略,对知识的学习只能是死记硬背和生搬硬套。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儿童来说,态度的形成需要实践的过程,技能的形成需要反复的模仿练习,而知识的获取主要通过感性经验积累。因此教师应把教学重点放在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发现真理、掌握规律。教学中我利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
例如,在教学《分离盐和水的方法》时,我首先出示上次课中学生溶解的达到饱和的盐水,让学生观察盐水的变化。很多学生发现:“杯中的水面比原来低了”,“盐水表面有一层‘冰’,用手一捅就破了”,“杯底有一些盐粒”,“杯壁周围有许多小盐粒”……针对学生的发现,让他们猜测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可能盐水蒸发了,所以水面比原来低了”,“上次盐放多了,可能没溶解完”,“杯壁上的水蒸发了,盐留下来了”……学生争论的焦点最终停留在“盐会不会随水一块蒸发”上。在充分研究、讨论之后,我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实验中,学生不停地惊呼“快看,我们小组盐水又结‘冰’了”,“我们的水煮起来越稠了”……学生通过经历实验的全过程从而发现水蒸发了,盐不会和水一起蒸发,进而使学生联想到怎样把海水中的盐分离出来,把海水变成人们需要的淡水水源。结论的出现是水到渠成的,学生探究过程经历了较长时间。过去我们处理这样的问题往往是用验证的办法简单处理,学生固然有一些满足感,但仅限于获得一个结论。现在我感到在探究活动过程中体验到的快乐是任何别的形式都无法取代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
四、和学生成为平等的“研究者
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处于“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地位,学生完全任教师摆布、受教师灌输。教师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现代教学论研究表明,学生学习存在两个心理过程,一种是认知过程,是智力活动;一种是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两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传统教学理论只看重认知过程,忽略情感过程,丢弃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巨大作用,从而造成个别学生厌学和课堂教学效率低的现象。通过近两年课改,我体会到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平等的“研究者”身份,以开放的教学观念和心态,为他们营造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引领他们到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学科学、用科学。
在三年级下册《科学》有关“蚕的生命周期”的长期观察研究活动中,我和学生一起养殖了五六盒蚕,并亲自经历了从蚕卵孵化出蚁蚕直至蚕蛾产卵死亡的全过程。在活动中,我和学生共同制订计划,分工合作,安排好包括“我”在内的每个人的职责。如谁负责采集桑叶,谁负责打扫粪便和残叶,谁负责定时喂食等,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始终把自己和学生处于同等地位,和学生一起观察、记录蚕的生长变化,交流养蚕的经验体会,为取得的点滴成绩而感到高兴。我从不以师长的身份要求他们干些什么,学生却以十二分的热情投入科学研究中,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与学生建立起朋友式深厚感情。在对学生的学业评价上,我从多个角度考虑,对待每一位学生尽可能多地找出闪光点。我常在对学生的评价中以商量的口吻对其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加上鼓励性语言,如“你的爸爸、妈妈、老师和同学们都相信你,一定会学得更好”等。在对待学生的作品或考试成绩上我采取等级制,按“优、良、中、差”四种情况分别标记“A、B、C、D”,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从不因学业问题而轻视任何一名学生。
孩子的潜在创造力是无限的,教师不能以分数论“英雄”,而应当主动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保护他们的创造力。实验班学生经过一段时期的科学学习后,在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均有大幅度提高,用他们的话说:“我们感到科学太有趣了,学起来非常轻松,我们乐意学科学。”两年来的课改经历是值得回味的,在科学课实验中我获得了“新生”,促使我不断学习、不断进取,同时把我从应试教育的边缘拯救回来,在如火如荼的课改天地中,许多新的课题有待我们去探索、去研究,我愿尽我所能奋力拼搏,与新课改同行。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大胆探索,放开手脚,努力构建一种自主发展的教学环境。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手段;自主学习;能力提高
在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之下,提倡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其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中反对传统的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教学中我注重渗透新课程理念,尝试自主学习的探索,下面几点是我的做法是。
一、创设情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首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传统的教学理念使不少教师把课堂当作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在不知不觉中垄断了学生的学习主权。而作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本应该具有自己支配学习时间的权利。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保证学生拥有自己支配的课堂自学时间,这是自主学习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有安静地自读自悟的机会,真正落实从学习过程走向知识的体验,达到自得的效果。其次要确保全体学生的参与。课堂教学应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活动,使所有学生都能够跳一跳摘到果子,享受成功的喜悦,继而以更饱满的热情参与下面的学习。对“学困生”还要有一个倾斜政策,不但要多给他们吃偏饭的机会,还要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
二、教师应做引领学生发展的导师
1.多导读,少讲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遵循“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古训,要引导学生多读,或默读、朗读、品读、分角色读、表演读、跟录音读……或齐读,或个别读,或选择自己喜欢的伙伴读,或小组竞赛读……不同的读法,不同的形式,目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去读懂,自己在读中去感悟文章的真情,去感悟人生的真谛。教师少讲一些,做到学生能读懂的地方不讲,学生通过讨论能理解的问题不讲,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能解决的问题不讲,优生能帮助差生解决的问题不讲
2. 多情趣,少刻板。语文课要上得情趣盎然,应杜绝一板一眼地照本宣科,杜绝统一,杜绝标准答案;课堂上要允许学生插嘴,允许激动的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表情达意,允许学生出错。在语文课堂中,即使是教学生字,也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有的教师把学生读书的方式教得整整齐齐,还自以为“漂亮”,殊不知这种追求统一、追求标准的刻板教学方式曾扼杀了孩子们的多少灵性。作为教师,何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记忆的支点,寻找震撼学生心灵的情感,为何要像填鸭子似的硬“塞”知识给学生呢?
3.多民主,少特权。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权威”角色。教师不是简单的教学管理者,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是学生学习的伙伴。
师生之间应该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小学语文课堂也应该成为民主化的课堂。在此,教师没有特权,教师应做的是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作适当的点拨,恰到好处的引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任何一个学生都没有特权,任何一个人也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合作的伙伴关系,全体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自由和权利。
三、提供实践空间,巩固学习成果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也是“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我个人认为,这个“实践”应该包括阅读实践和生活实践。阅读实践就是引导学生获取间接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而生活实践,简单一点说,就是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现行语文教材就体现了要引导学生亲自实践的开放性教学的特点。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为学生多提供一些实践的空间。如教学四季的脚步时,在引导学生领悟了“四季”以后,学生兴趣盎然。教师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四季的喜爱。有的同学画了一幅画,有的同学作了一首诗,有的同学来个即兴表演……这些都充分表达了对四季的喜爱。整堂课气氛活跃,达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给学生“捕鱼”的“方法”和“场所”
面对这个知识爆炸的知识经济时代,今天的知识明天就不够用的现实,我们不能只注重教给学生“如何捕鱼”的学习方法,还需要告诉学生 “捕鱼”的场所,告诉学生学习的多种渠道和网上的庞大资源应该在何处去找、在何处去学、在何处去发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怎样去收集一些资料,从哪儿去获取资料,即告诉学生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渠道。如通过报纸剪贴、通过书刊摘抄、电视录音、收音机录音、光碟、磁盘、网上下载、实地调查、自己生活体验、专题采访等。对于收集到的材料又怎样来整理、处理这些资料,使之成为自己有用的资料呢?如从“电视”上知道“明天有雨”,你将怎样处理这个信息呢?如明天你就要带雨伞。又如你从“报纸上”看到一个中学生因考试成绩不好,竟跳楼自杀轻生,你会怎样想,你的心理会产生怎样的启示,如果自己也是一个承受力差,经不起挫折的人,你面对这种情况会怎样处理,是不是该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正确对待考试呢?等等一些怎样收集信息、获取知识的途径和处理信息的方法。
总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大胆探索,放开手脚,努力构建一种自主发展的教学环境。
【摘 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类作为社会的主体所具有的知识、能力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具备高水平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显得更加突出和重大。新的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小学科学课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基础性课程,重视科学课、上好科学课,对于培养适应时展要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创新能力;教育;培养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基础性课程。”由此可以看出,在小学科学课中,教师通过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和给予学生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充分参与科学探究过程,能够让学生获得充足的切身体验,初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科学创新能力。然而,在实际的科学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小学生科学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适合我国小学生科学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落实好小学生科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更新教育理念,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教师要努力更新教育理念,充分相信并且尊重学生,放手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要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让他们感觉到科学探究活动本身是有意义的、充满乐趣的,以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科学探究活动;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给学生有结构的材料,保证科学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要俯下身去观察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发展,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予以帮助。
1.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一些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胆子较小,动手能力较差,在探究活动中不敢动手,在汇报交流时由于担心自己得不到老师认同,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大胆动手,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比如,当学生遇到挫折时,要俯下身,帮助学生找出失败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当学生有畏难情绪时,教师要走到学生的身边,轻轻摸一摸学生的头,眼睛看着学生说“老师相信你能行”。当学生终于完成探究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说“你做得很棒”。在汇报交流时,要有意识地让他们发言,并给予积极的即时评价,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2.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比教师的“灌输”要深刻得多,记忆也牢固得多。因此,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要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获得这种独特体验。例如,教师在设计《怎样加快溶解》这一课时,可以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自主讨论。第一,怎样让一种物体在水中更快地溶解;第二,怎样证明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学生说出方法――对液体进行加热或搅拌,接着教师要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证明自己提出的方法可行,使科学探究不断深入,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更新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现代教学技术
教无定法。在教学中永远没有最好的教法,只有最适合的方法。不论使用哪一种教学方法,都要与实际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和学生已有的能力、知识水平等因素相联系。
1.探究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当前,广大小学科学教师使用较多的为自主探究式教学法,小学科学课程本身的特点也适合这种教学法。从教育的角度看,科学探究是指学生建构知识、丰富体验、形成科学观念的过程。从儿童学习的角度,施瓦布更是有针对性地指出,探究学习是指这样的一种学习活动:儿童通过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探索世界的积极态度。从教的角度,安德森认为,探究教学的本质特征是不直接把构成教学目标的有关概念和认知策略告诉学生。取而代之,教师创造一种智力和社会交往环境,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有利于开展这种探索的学习内容要素和认知策略。
探究式教学方法虽然有明显的优势,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恰当且合理地运用探究式教学法,且注意并非任何一堂科学课都用探究式教学法;要避免形式化、赶场式的探究教学,否则探究的效率会大打折扣,甚至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切实避免为探究而探究,使科学探究流于形式。
2.小组合作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小组合作式教学法同探究式教学法两者都是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方法,但小组合作学习在以合作交流为核心的科学课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式教学方法的优势尤为突出。这种教学方法不但能够使教师有效避免“一言堂”,而且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参与探究,在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充分交流。
教师运用小组合作式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综合发展。怎样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更有效地应用小组合作式教学方法?
(1)要做好小组的组建工作。对于小组的组建工作,教师要以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为原则。在分组时,可以让拥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同学自由组合在一组。但由于小学生缺乏成熟的理性思考,在自由组合时通常缺乏全面客观的思考,只是依照自己的意愿去组合,有的时候会产生一个小组内都是学习比较优秀学生的现象,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强强联手”现象,也会产生部分学生没有归属的现象。遇到这种问题时,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耐心指导,并对小组进行调整。但是教师在对小组进行调整时,要尽力做到听取学生们的意见。教师对小组进行调整时,需要考虑的客观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小组的人数要适宜,一般为4到6人;二是小组成员的学习能力要相当,以确保小组合作活动的顺利进行。
(2)做好小组成员的分工工作。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组内自己推荐组长,以便后续工作的开展更顺利探究。这时教师可以对各组组长进行指导,让小组长掌握一些简单的分工技巧。教师在分工时要遵循学生的优势互补原则,使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都能够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组内各成员可以互相扬长补短,各尽其才,发展自己的个性,培养自己的合作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在进行小组合作活动时使学生努力做到责任分配到人头,并且在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积极辅助他人,使整个小组的工作有序进行。这样可以发挥每个组员的价值,并在活动中激发全体组员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实践能力。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也应有不同的对策,低年级学生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小组合作,而高年级学生应该采用岗位轮换的方法,以此来激发每个人的积极性,给大家以平等的发展机会。
(3)开展小组组际之间的竞争。这样不但能激发组内同学的学习动机,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锻炼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例如在《测量摆的快慢》一课中,在教学活动展开前,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制定一些规则,包括:①主动思考,看看哪个小组最有自己的想法;②效率,看看哪个小组完成任务用时最短;③成果,看看哪个小组的合作成果最为切题。规则一旦制定,既可以约束学生,也可以激励他们。此外,教师应该在学生活动时对他们进行评价,及时表扬他们的奇思妙想,对于他们的创新性思维给以肯定。在活动结束后也要对他们进行总结性评价,师生根据活动规则公共评选出优秀小组,这样可以使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并且促进了他们发散性思维的形成,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三、更新教学条件,因地制宜丰富探究材料
为了提高小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效率,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有结构的、丰富的探究实验材料。在准备探究实验材料时,要坚持从本地、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同时要善于动脑、勤于动手,改造常见器材,为我所用。可以让学生参与实验材料的准备工作,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特别是目前,一些科学教师教学任务重、工作压力大。例如,在做“观察影子”这一实验时,由于普通手电筒的反光碗会对实验现象产生影响,使用点状的无反射光源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实验时可以把手电筒的反光碗去掉,但市面上手电筒都是一体的,反光碗去掉后小灯泡就不容易固定住,影响实验效果,因此,可以选用LED强光手电筒代替普通手电筒,有效解决反光碗不能拆卸的问题。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敢于突破常规,打破传统,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敢于动手、勤于观察、大胆汇报交流的习惯,自主探究、创新实践的能力,为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新时展要求的创新型人才打好扎实的基础。
兴趣是指一个人要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好乐之者。”兴趣可以说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引导学生进入知识宫殿的向导,学生对科学课感兴趣,就会孜孜不倦地学习钻研,学习起来就会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课内学,课外也学。所以兴趣对学生学习科学课具有重大意义。但如何针对小学生年龄心理特点,激发培养他们学习科学课的兴趣呢?
一、利用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经常爱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还要寻根觅底地追问这是为什么?这种由好奇心产生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是十分可贵的。从科学教学出发,能推动科学知识的学习。在这个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能使他们明确学好科学知识的重要意义。如教学“淀粉的踪迹”一课,讲到用碘酒检验淀粉时,我让学生把手指洗干净,再把碘酒涂在手指上消毒,随后让学生把饭粒放在桌子上摆整齐,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有学生报告,饭粒变脏了,手指也变脏了,饭粒和手指都出现了蓝黑色,这是怎么回事?此时此刻学生都产生奇妙的感觉,要研究的问题竟是如此奇妙,还能不情绪高昂,精神振奋?
二、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兴趣
小学科学课以科学活动为载体,以探究为核心。传统的教育由于受教育条件、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讲授的多,学生自行实践的少。老师在上科学课的过程中枯燥无味地讲授一些知识,往往让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对科学课没有多少激情。现行的科学教材以科学活动为途径,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探究。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制订简单的实验计划,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以感受科学知识和参与科学研究带给他们的快乐。为了让孩子喜欢科学和乐于探究,如精选活动内容和联系农村小学的实际,和孩子们一起养小猫、养小兔、种花、采落叶等。通过一系列活动,学生更喜欢科学课。他们不但获取书本的知识,而且联系生活实际,这样就更喜爱科学研究,情操也得到熏陶。
三、组织动手实践,激起学习兴趣
好动是儿童的特点,他们拿到一些新奇的东西,总希望拆开来看个究竟。组织学生做一些实验或制作一些东西,他们总是感到十分有趣。在科学教学中安排一些由学生动手的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动手过程中可以体会到知识的实践意义,有时也会发挥自己的知识不足,从而引起新的学习需要。例如我教学《电路》一课后,布置给学生课外作业(实验):用自选材料制作一个并联电路。两天后,一名男学生将自己的“得意之作”送来。原来他用的灯座和电池夹都是用健力宝盒拧成的,而开关竟是用破旧的门插销和橡皮筋儿做成的弹性开关。一名女学生受到电路组装的启发,将一开即响的音乐卡改装到自己的笔记本和文具盒上,给它们安上“报警”装置。此外,还可围绕教材利用活动课时间,认真组织有趣的科学课外活动,把学和做、学和玩、学和用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学习兴趣。
四、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兴趣
不同的学生在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具有不同的个性。这些不同的个性,在学生中都会表现出来,有的内向,有的外向,有的固执,有的灵活,有的能力强,有的能力弱等。科学课老师要不失时机地认真地认知、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把握准科学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的结合点,开动脑筋,将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发现老师特别了解自己,老师的教学使得每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事干,学生发现在科学课中还学会做人和做事等,就会不由自主地喜欢上科学课。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科学课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各种兴趣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能充分地调动起来,学生就会喜欢上科学课。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高每个小学生的科学科学素养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科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学科,教学内容覆盖面广,有利于多层次、多渠道地实施科学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但学生的科学素养无法象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必须通过科学教学与学生自身的需要结合起来协调一致才能真正达到目的。
一、挖掘教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培养崇尚科学的态度
小学科学学科的内容不仅包括大量的科学知识,还包括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教材中记述了不少科学发现的经过及科学家成就。教材中有很多科学史话,如眼镜的发明改进,显微镜的发明、傅科摆等,阐明了生活中有些工具是通过一个个实验被人们所逐步发现和确认的,给了学生生动的启示:平时只要细心观察、认真思索、大胆猜测,勇于实验,就有可能发现自然界中的奥秘。这些内容不仅可开阔学生的眼界,还能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训练以及科学精神的熏陶。
(二)强化实践应用意识
小学科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很紧密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再能把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将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在学习《一天的食物》中“我们的营养”这部分内容时,如果照本宣科,学生听起来肯定没什么意思,也不能体会到淀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水这六大营养素对人体的重要性,更谈不上能合理配置一日三餐。为了增强教学效果,对于这部分内容我作了这样的安排:课前让学生自己记录今天的早餐食谱,回忆昨天中餐晚餐的食谱,在小组进行交流,找出相同处进行食材分类,然后教师提供链接资料,让学生阅读常见食材的主要营养素是什么,学生再一一对照每日三餐结合自身身体发育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胖瘦、长矮与摄取营养不全有关。通过这样简单的生活联系理论知识的教学活动,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二、培养科学思维方法
科学方法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科学家们从来不满足于接受现成的结论,而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这种潜在因素,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和训练。如通过三下材料单元、五上浮力、热学单元的学习,结合这些典型的比较探究、实验数据分析,使学生充分领会小学科学学科的研究方法,从而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其次,掌握正确的科学思维方法。教师应尽力在教材内容中为学生寻找供他们进行思考和概括的材料,引导他们通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形式的训练,培养分析和概括能力。如讲述植物光合作用、蒸腾作用时,学生通过对盆栽植物进行对比实验,其中一株植物套黑袋,经过一天的光照进行分析比较,发现黑袋内植株的水分和叶子的情况与另一植株对比概括出反应的大体过程、反应条件,这一操作是学生科学素养培养中不可缺少的途径。
三、发挥实验探究作用,培养科学的实证精神
(一)优化演示实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演示实验具有鲜明、生动和真实性,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要注意打破常规,创设有趣的实验情景。例如在讲授“流动的空气形成风”时,我没有照本宣读,而是做了一个“空瓶生烟”、“香溢满室”的演示实验。顿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眼睛看见浓浓的空气,鼻子嗅到香香的空气,使学生体会到流动的空气把香味、烟雾送到了眼前,教学效果很好。同时,对于一些现象明显,操作简便且安全的实验,上课时由学生充当“小老师”登台演示,并引导其他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等,使“小老师”们得到独立锻炼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改进学生实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科学态度的核心就是“实事求是”。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总是带着既定结论做实验。由于习惯于“验证”,因而他们根本不注意从实验中主动获取感性认识,很少去理性的思考实验中蕴含的科学认知过程和科学方法,只是照搬照抄实验结论,因而学生实验形同虚设。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提出让学生带着“手”、“眼”、“脑”做实验的要求,实验中学生除了做记录之外,还要求学生对实验中出现的偏差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探讨与分析,寻找原因。从而使“看一步做一步”转变为“一边想一边做”,达到了手的操作,眼的观察,脑的思考协同发展的目的。
(三)实施探究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小学科学教科书中学生探究的活动基本布满三到六年级每一课内容,就看教师如何处理教材加以运用,只要稍作有心人很多内容都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例如,探究物质变化时将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看到接触硫酸铜的那截铁丝慢慢变色,红褐色越来越深、溶液底出现沉淀物的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再如小苏打与醋的混合实验,当一份小苏打倒入三份白醋中,产生大量气泡,将点燃的木条伸进瓶口,还没到瓶口木条火焰就熄灭了,学生的好奇心都被调动起来。
(四)开展科学小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造性思维是所有思维形式中品质最高、最有价值的一种思维形式。我会结合教学内容开展一些简单容易制作的科学小探究,如“会动的纸鱼”, 三年级学生学完磁铁这个单元后,布置学生设计制作一条会动的纸鱼,来一场小鱼的游泳比赛,学生动手动脑学科学,又能巩固磁铁同极相斥的性质。因为小鱼游泳比赛大家都不能触碰小鱼。再比如说简易风力发电机的制作,水火箭的制作,学生在学完某一块知识后,或小组或个体完成这些小制作,然后创设条件让学生展示亮相,可以使学生从中领略到从未有过的成功喜悦。
诚然,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只有认真解读课程标准,深刻领会课程宗旨,领悟“科学素养”的真正内涵,在教学中,重现教材实验研究,能让学生们在分享科学研究的成果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品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才能通过科学教学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由此带动全民众科学素养的普及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