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古代文学论文

时间:2022-03-19 06:07:16

序论:在您撰写古代文学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古代文学论文

古代文学论文:论女性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

我国封建社会中,男性在社会生活中占主导地位,这是个不争的事实。而且在文学领域。几乎也是男性一统天下。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在这样的男权社会的夹缝中,依然有女性文学的出现,者为数不多的女性文学家的点缀,使得我国古代文学的星空更加绚烂多姿。此外,女性一直是美的代表,作为审美对象,她们成为男作家创作灵感的源泉,古代文学作品中,歌咏女性的诗文俯拾即是。在历史上有着一定知名度的女性,不仅名留史册,在文学史上也同样留下了她们的身影。甚至可以说,没有女性,就没有多姿多彩的古代文学。

一、女性是古代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

1.说起女性题材,我们不得不想起四大名着之一的《红楼梦》,鲁迅先生曾说“自从有了《红楼梦》,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显然,这是对红楼梦小说创作的影响而言的,但事实是,《红楼梦》的文学价值远不止于此,而是《红楼梦》出现以后,源远流长的女性文学有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中国文学史出现巾帼不让须眉的盛况。女性文学创作在后期出现繁荣是有多方面原因的,清代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集大成时期,这个时期的女性文学也可以看做是对之前女性文学的集中发展。曾有人说过“女性的进步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清朝后期女性文学的繁荣也是因为女性地位的提高红楼梦是女性话题,是一部女性主义的小说,它虽然不是女作家的创作实践,但是它的作者曹雪芹不仅以女性命运和女性生活作为创作题材,而且在小说中,对女性的美有独特的看法,打破了传统的男权意识,对女性经验、女性意识加以肯定和探讨。红楼梦描绘了建立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之上的婚姻理想,也表现出了鲜明的女性特色。

2.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不乏经典的女性形象,如:《孔雀东南飞》中的美丽善良的刘兰芝、《窦娥冤》中不肯向恶势力低头的窦娥、《木兰诗》中代父出征的花木兰,在她们身上,表现出古代人们对女性性格理想化的追求,更是蕴涵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意义。

争取婚姻自主,追求幸福生活,坚决扞卫自己的人格尊严,顽强反抗封建家长制,这些都体现了刘兰芝性格中“刚强、刚烈”的一面。出嫁以后,刘兰芝的勤劳善良孝顺由体现除作为女人的温柔一面。当刘兰芝最后无路可走,她毅然选择了以死抗争。用自己年轻的生命殉了自己的尊严和理想。但是文中,刘兰芝和焦仲卿分手时,情意绵绵,她既要他有充分的的心理准备,又不忍心打破他破镜重圆的幻想,这段描述把刘兰芝多情、体贴和善良表达得淋漓尽致,催人泪下。

花木兰则是在国难当头的时刻,冲破男尊女卑的世俗偏见,驰骋疆场,像男子一样保家卫国,这些都表现出木兰性格中的“勇敢、刚毅”。她出生入死的驰骋于沙场,“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十多年征战岁月里,木兰在艰苦的战场上,一边打仗一边还要克服女性生理和心理的障碍。这些都需要她具有异乎寻常的毅力和坚强的个性。木兰虽然是个巾帼英雄,但也具备女子柔情。出征途中,她表达出“不闻爷娘唤女声”的思亲情怀,这正是她难以摆脱初离爷娘膝下的少女心理的表现。战争结束、木兰胜利凯旋之后,一进卧房,便“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一个红装女郎的形象立刻展现。这样的举动都表现出浓浓的女性印记。

这三位女性,虽然有着不同的经历和不同的思想意识,性格上也各具风采,她们的性格中都存在着“刚”性的光芒,也正是由于这种刚性,她们才能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光辉女性形象的代表。但是作为女性本身而言,她们又具有善良、温婉、多情等的传统女性特征,在她们身上看到的是“刚”与“柔”的完美统一。

二、女性对文学创作的贡献

在男权当道的我国封建社会,其实也不乏优秀的女性文学家,其中着名女词人李清照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李清照是我国两宋之交的一位着名女词人,她以才名于世,并影响后世,称誉百年。刘大杰说李清照是“中国古典文学史有崇高地位的天才女作家。”这并非都是溢美之词,有其充分理由的。一个文学家在文学史上地位的,最根本的的是要看她的作品。清照于词史地位的确立,主要依凭于其出色的文学作品,她的词引出了人们对人类精神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女性情感世界的关注。李清照所作的词可以说是集情感、理想和文采于一体。她在词作中,完美的艺术技巧和精湛的语言,揭示了女性生活中婉美、多情的特点。她一生创作的所有作品集中起来,完全可以构成一部女性情感历程的巨着。文学是形象思维的“人学”,它完全不同于思辨的科学,文学反映的是人类自身的情感,以及人与人之间密切相关的道德伦理等,李清照的词通过完美展示了女性情感世界,构成了一部展示心灵历程描述人性变化的宏着,并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系统。开创了婉约派词风的先河。她对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贡献比起很多男性文学家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女性对我国古代文学的贡献是巨大的,她们美好的形象成为很多文学作品的素材,促使女性文学的产生,使我国古代文学更加精彩纷呈。而且,以李清照为代表的女性文学家以女性特有的敏感细腻创作出的作品,以其独有的特色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光彩熠熠。

古代文学论文:从古代文学作品看我国体育的发展

文学传播作为大众传媒层面之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也是文学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中国古代文学传播作为古代传播信息、传承文化、传达感情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古文化传承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主要从传播方式、类型、思想以及传播的价值取向几个方面对社会政治文明和道德建设起了重要作用。文学传播作为文学价值的社会中介,它的传播历史沿革以及传播方式的变化不仅影响着文学的发展,还会引起新的传播方式的产生,所以说,研究我国古代文学传播的目的和方式,对现代大众媒体发展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古代文学传目的初探

1、直接目的——对情感波澜和心灵世界的言说

自我心灵和情感的表达是一直以来都是文学创作得以源源不断创新的直接目的。人的主观情感需求,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体验,文学创作则是要表达自己对这种体验的感受。这种文学方式的表达和传播对后人而言,是一种原创性的表达方式,值得珍视和赞誉。这种传播方式表达的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体验和认识感受,更多的是出于个人的心理感受和自我情感态度的变化。由此可见,心灵的感受才是创作的核

心因素。人们在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中,往往都是要寻求心理的满足和愉悦,以引发心灵世界的情感波澜的涌动。

2、现实目的——为了满足人的欲望和好奇心

人的欲望和好奇心是永远止境的, 在我国古代,人们企图揭示宇宙奥秘,试图以自己的认识对社会改革起到建设性的作用,以建立起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秩序,这就是人们进行文学创作的客观需求。比如在我国周代,当神灵让位于君主进入人治社会后,人们便不再相信神是主宰一切的力量。那么,过去的以神灵秩序为主的世界就转变为以人治为主体的社会 。这一点足以说明人类是具有能动性的高级智慧生物, 也说明了当社会生产力达到一定层次时,社会关系就会发生变化,变得更加的敏锐和复杂。当信仰缺失时,人们往往会希望重建灵魂的秩序。当权力失衡时,人们也热衷于建立新的社会秩序。这时,文学创作就充当了人类表达思想的媒介。

3、功利目的——为了获得生存知识和技能的需求

在我国古代,文学的创作,不仅为了满足精神需要,人们更倾向于寻求生存技能和生活技能,这种功利性的需要进一步促成了文学的创作和传播。在我国古代,人们的生存技能, 主要集中于用火、采集、狩猎、 种植以及用各种方式抵御外敌的入侵。在生存环境比较恶劣的古代,每个生命诞生以后,都必须学习这种生存本领,依靠掌握前辈们所创造和积累的生存经验来保证自身生命的延续和安全。例如: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是源于人们对生命起源的认识。而在生存过程中会遭遇各种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干旱等,为了预防和弥补这些灾害造成的损失,人们就创造了女娲补天这种类型的神话,也由此带来了冶炼技术的萌芽和发展。

二、古代文学传播方式初探

从传播学中的一般传播方式角度来看,我国古代文学的传播主要遵循以下几种传播方式:

1.比乐弦歌

比乐弦歌,顾名思义,就是把当时的诗、词、曲等文学作品配上乐谱,然后通过乐器演奏的方式,再配以人们的吟唱进行传播。这种传播类型的代表作品就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和战国时期屈原的《九章》等作品。比乐弦歌的文学传播方式发展到汉代以后,就有了专门的国家机关汉“乐府”。再到后来,就发展出词、杂剧、等专门依靠歌唱来传播的文学,例如宋代柳永的词,语言优美,唱出来委婉动听,深受人们好评。

2.吟

吟,主要有行吟与吟游两种方式。限于当时传播媒介和传播技术水平的落后,先秦时代文学几乎都是靠作者自己进行传播,行吟便是其中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例如“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所用的就是“行吟泽畔”的传播方式。行吟这种传播方式发展到后来,就演化为诗人在游历过程中以文学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时,便出现了另外一种传播方式,即吟游。这种传播方式的代表人物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和李白同时代的还有一个壮游塞外的诗人群落,形成了流传后世的边塞诗派。

3.周游列国和聚徒讲学。

这主要是散文传播所凭借的方式。代表者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孔子、墨子、孟子、韩非子都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聚徒讲学的另一个作用在于,拓展出一个延续千余年的科举制度。 这些都为后来的文学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

4.传抄、印刷、题壁

传抄是印刷的原始方式,印刷出现于宋元,到了明代末年印刷术有了很大进步,印刷的传播方式也得到了空前发展,成为当时最主要的文学传播形式。在古代中国,印刷技术尚未出现时,文学作品便通过刻石和碑刻的方式进行,分别以李斯的泰山石刻和苏轼的《题西林壁》代表。

古代文学论文:外国留学生的古代文学教学刍议

论文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中国古代文学

论文摘要: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极具代表性的部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日益显着。如何介绍这部分中国文化的精髓,本着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教学,如何创新教学的手段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依据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留学生汉语言专业需要而设置的课程。一般在留学生本科四年级讲授。“古代文学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留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如何介绍这部分中国文化的精髓,本着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教学,如何创新教学的手段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一、明确中国古代文学史与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我国现行的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汉语言技能课程、汉语言理论课程、中国人文知识课程、经济管理课程。汉语言技能课程包括综合汉语、汉语口语、汉语阅读、汉语听力、汉语写作、汉语翻译、商务汉语等;汉语言理论课程包括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字与文化、汉语语法精讲、现代修辞学引论等;中国人文知识课程包括中国概况、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化概论、中国简史、跨文化交流导论等;经济管理课程包括进出口贸易实务、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等。通过讲授这些课程力求优化留学生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其中,中国古代文学课主要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知识,要求学生大致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概况,熟悉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样式、源流变化,以及有代表性的重要作家。要求学生了解、熟悉一定数量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并对古代作品的艺术表现特点有初步认识。在内容安排上以时代先后为序,将中国古代文学分为诗歌(词曲)、散文和小说三大类,突出重要作家作品的介绍,力求突出重点,让学生形象而具体地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这门课程能使外国留学生较多地了解中国优秀的文学遗产,提高对中国古代文学的阅读能力,属于提高留学生整体汉语水平的课程,为留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文化课程奠定基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进行汉语教授的同时,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切实提高学生素质,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目的。

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来表现中国古代文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教授中国古代文学非常具有特殊性——外国留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知之甚少,或者根本就是一窍不通,想要把精深而悠久的中国古典文化向他们展现开来,得到共鸣,非常困难。所以,当代对外汉语教学应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使用多媒体技术向外国学生教授中国古代文学,是切实的选择。

多媒体技术能拓展课堂,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和热情。因此,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应当尽可能地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来表现中国传统文化。教师应注意搜集和整理有关素材,向学生传播。比如周杰伦的《发如雪》、《菊花台》,林俊杰的《江南》等意境古典、唱词含蓄优美的佳作、香港艺人黄沾创作的许多古韵词曲运用得炉火纯青的影视歌曲,教师还可以自己动手创作一些中国古代文学课件。

但是,推行教学手段的改革,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表现中国古代文学应注意适度原则。不能将多媒体的“白板”变成扩大的“黑板”,不能将古代文学课变成影视赏析课。多媒体技术手段只是教学的手段之一,不是教学的目的。一定不能俗用滥用、喧宾夺主。在影视作品的使用中,要注意改编的问题,教师要以文本为主体,处理好原着和改编的关系,切忌以改编代替原着,混淆视听。

三、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突出现代思想,体现当代意义

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界对古代文学课的定位多是服务于语言的研究,认为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留学生的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古代文学课是为学习语言而设置的课型,将古代文学课边缘化、弱势化和冷漠化。其实,留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非常感兴趣。国外中文系的课程设置中,中国古代文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汉城大学为例,29个课目中与古文相关的课目就有11个。

古代文学课是为了培养学生们讲授、阐释、鉴赏和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进而借助文学这一载体传播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专业基础课,它是通过对语言艺术的审美鉴赏进而吸收和理解中国文化,在传授文化知识之外,通过文学作品的内容辐射出中华优良传统的精神内核,通过作家的人格魅力和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集德育、智育、美育等多重功能于一身,具有独特价值的课程。对留学生的古代文学教学正是出于这个目的。对教师来说,更重要的任务是如何突出现代思想,体现当代意义,将古代文学课程的讲授真正应用于当代留学生的生活。如何用当代意识去激活古代文学,将“死”的文本还原为活生生的生活,是古代文学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也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首要问题。

四、切实处理好文学史与作品选的比重问题

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由文学发展史与作品选两大部分组成。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衔接文学史与作品选的内容,如何具体分配它们在课堂教学中的时间比例,怎样更合理地采用与各自的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是教学的重中之重。不能只讲作品,不讲文学史,也不能只侧重文学史。目前此方面教材很少,笔者建议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主持编写的“对外汉语教学· 中国文化系列”教材。该教材收录了从先秦至明清的文学作品二百多篇,涉及到散文、小说、诗歌、赋等多种体裁。每篇作品后面都有详尽的注释,以便于留学生理解。书中还对每个时代的文学发展情况进行了概述。该书适合中级以上汉语水平的外国留学生学习或自读,也是普通高校大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是一项非常复杂、具有很大难度的工作,它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灵活的现代意识,同时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必须熟练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将对外古代文学课传授好。

古代文学论文:谈多媒体用于古代文学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古代文学 误区

论文摘 要:古代文学是一门传统课程,本文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对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古代文学实际教学中教学效果的探究, 分析了多媒体技术手段在古代文学课堂教学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或误区:过分追求多媒体表面效应,忽视传统教学手段;违反信息量适度原则,忽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过分依赖多媒体资源,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论述以期对古代文学教学有所裨益。

古代文学课程是所有综合性及师范类大学的一门传统课程, 是高校中文系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基础课。近几年来传统的教学方法受到多媒体技术的巨大冲击,如今,仅仅运用板书和教师口授的方法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难以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更不能把古代文学的优势充分地表现出来。而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视觉和听觉综合形象,声像兼备,将古代文学知识与传统的音乐、书画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将学习古代文学知识当作一种享受,同时扩大了课堂的知识容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趣味性,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更有利于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提高;它使教学方法多样化,教育手段多样化,信息技术传递立体化,具备了以往教具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符合认知理论模型,对现代教育技术产生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为我们的古代文学教学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在教学中受到很多教师的欢迎。但是这毕竟是一种新兴事物,还处于发展阶段,同时它也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于我们来说,任何真理走向极端就会变成谬误,在这种手段的具体操作运用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或者误区,还有许多领域有待探索。比如在理论上显得超前和乐观,把多媒体技术会带来优质课堂教学的可能性当成了必然性,同时片面地否定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多媒体教学模式难以发挥应有的优势等等。本文试就如下几个问题做些探讨。

一、过分追求多媒体表面效应,忽视传统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总结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手段仍不能脱离传统的教学手段,必须承认传统教学手段仍然具有生命力,多媒体教学只能作为“辅助”的手段,而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模式。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同教学方法一样,只有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才是有效的。否则,就不可用,也不能用。比如经常见到有的教师将教案内容原原本本搬到了电脑屏幕上,再用投影仪设备投射到大屏幕上,用课件替代黑板,学生拼命记笔记,但也赶不上教师的讲课速度。而其他教学方法依旧。老师眼不离显示器,手不离鼠标、键盘,无章法的机械式教学模式,实际上是把课件变成了单纯的“黑板搬家”或“课本搬家”,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精力的极大浪费。过多地使用这种方式,也会造成“审美疲劳”,使学生出现厌学症。长此以往学生必然失去学习兴趣,多媒体也起不到辅助教学的作用了,这样的教学效果也绝对不如板书。还有的教师认为多媒体课堂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没有的优势,于是他们为了哗众取宠以达到烘托课堂气氛的效果,竟做得花里胡哨。更有甚者,竟故弄玄虚,给课堂教学造成了负面影响。这都是没有把握好尺度、过于极端的表现。由此可见,把课件作为教案的翻版或完全替代黑板的教学,弊大于利,应慎之又慎。

二、违反信息量适度原则,忽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

教学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信息传输过程。课件教学以其容量大、速度快、易操作、课堂教学效率高而备受青睐,是不是课件教学过程中就要无限制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呢?显然不能。但是,在多媒体教学中我们是否真正重视了这个问题呢?众所周知,传统教学都能存在“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何况在多媒体课件教学中,如果稍不注意,就更容易发生“吃不了”的现象,从而严重制约多媒体教学优越性的发挥。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出现信息量堆积过多过大、画面切换得太快的现象,像电视或电影画面那样一闪而过,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速度,不容学生细看和思考,学生难以消化吸收,违背了信息量适度这一条教学原则,过犹不及,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另外还有些课件教学把所有抽象思维、文字语言的理解都用多媒体形象展现出来,实际上是扼杀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有的教师违反多样性的教学规律,上课时只顾用事先设计好的课件,单方面地一味播放、讲解,而无暇顾及学生听课时的表情反应,结果使多媒体教学成了讲稿演示。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都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被动接受知识,无法与教师进行很好的交流,无法进行教学互动,也就无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组织信息资源,提供适度的信息量,在解决教学难点、重点、扩大视野的同时,又能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理解、思考、交流和质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以后更需要教师的激情、学术修养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也应该站在讲台前面,面向学生,有表情、有手势、抑扬顿挫、即兴发挥,和学生要有交流,对学生的表现和表情要有所反应,要让学生感到面对的是一个人而不是一台机器。否则,学生完全可以自学。也就是说,有了好的工具,还要有好的使用者,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过分依赖多媒体资源,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多媒体技术与课程整合,其主体是课程,而非多媒体技术。不能为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更不能以牺牲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代价,应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以改善学习者的学习为目的,选用合适的技术。切忌在使用传统教学手段就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情况下,还 去生硬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如有的教师在进行网络教学时,即使与学生近在咫尺,却非得通过BBS对话方式才可以交流,认为这才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其实恰恰相反,这样反而人为地拉远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我们经常说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网络上的课程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侧重点发生了变化。当我们创建了公共学习邮箱、讨论区、把学习资料挂到网上后,有些教师随之在实际教学中把主体回归的课堂变成了主体放任自流的课堂,过度弱化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教学中出现了放手让学生在网络中自学而不进行监控,在讨论区中自由发言而不围绕主题的现象。这样,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优势不但没有发挥出来,而且连传统教学的任务也没有完成。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系统考虑教学活动诸要素和诸环节的相互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优化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在通过多媒体技术、多种学习策略和多种活动形式主动学习的同时,不断地将反馈信息传递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地对教学过程实施随机调控,达到和谐共振的状态。整个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双向交流互动、不断循环、不断调控的过程。可见多媒体仅仅是教学的辅助工具,教学中教师还要发挥其主导作用,也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过分夸大课件的作用,不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古代文学论文:古代文学思维与视角的转换

一、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思维与视角的实践探索

(一)创新性思维

1.从教师的角度

传统的古代文学课堂上枯燥乏味的现象并不少见,通常是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从时代背景、题目分析、作者简介、思想内容、艺术特征多方面鉴赏并解读文本,从不同层面和角度肢解一部作品,虽然“面面俱到”却难以抓住作品的个性与特征,缺乏针对性和深刻性,更缺少联系实际需要这一层面。大多数学生也是被动去听,记笔记、背笔记来应对考试,理解、感受、体验文本并学有所用付诸于实践的学生少之又少。所以对教师来说,改变传统教法、设计好课堂、增强自身修养尤为重要。改变传统的方法和模式,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用全新的观念融入到课堂当中。当讲到庄子的《逍遥游》时,可以把一些新奇问题穿插融入进来,如:提出“你自由吗,庄子所追求的这种精神上的自由,我们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吗?庄子超凡绝俗,追求自然、自由,孔孟周游列国,致力于实现仁政的理想,追求建功立业,他们谁更可贵?谁更可取?在当今社会,是否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庄子?这个社会还需要他吗?你想成为他吗?”等等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这样创设问题,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体验去回答问题,进而达到鉴赏的目的。在培养学生的同时,教师也要注重自身的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要不断充实丰富自己的见识,拓宽视野,在教学内容方法,教学理念、模式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改革,把这样的状态和创新性思维投入到教学中去,才会更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所以说,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与教师自身的思维视角不断更新息息相关。

2.从学生的角度

教师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的同时,也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向学生传达一个信息:要求他们也改变以往的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使其逐步适应由束缚到自主,由思索到讨论,由体悟到创造的过程。课上自读并思考讨论回答出老师设计的问题,自由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课外学生大量增加自己的阅读量,开展一些定期交流、辩论比赛的活动,一方面检验了古代文学作品鉴赏的收获,更重要的是使这个收获有了一个施展的平台。

(二)综合性视角

很多研究者已从美学、文化学、心理学等视角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了多角度解读,在前人的基础上,笔者选择采用针对古代文学作品鉴赏的特点,结合社会现实需求去探索,具体表现为审美与实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视角。

1.审美与实用相结合

文学作品鉴赏的根本还是要注重所具有的审美性: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能力,在教授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时,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关照作品,从艺术美、情感美等角度去评析作品,比如:我们赏读陆游《钗头凤》,要抓住其音律节奏和谐的语言美,那透过“一双红酥手”的间接形象美,还有那“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的美人、美酒、美景的境界美,这些都是艺术层面的审视,我们还应该把握作品的情感美,堪称千古绝唱的爱恋与相思感人肺腑、催人泪下,让我们在审美愉悦中享受到了这种人类普遍情感,感应到人美情更美。除了审美,在作品鉴赏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结合现实的应用。比如:在注重鉴赏审美的同时,要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目标学生的实际,这就需要教师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充实自己的专业及实践技能。如果针对考研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外找一些相关的历年考研试题,在鉴赏作品的同时,可以有针对性地提一提,使部分想考研的同学复习的时候也会有一定的偏重。如果面对部分未来要做中学教师的同学,因为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传统的模式存在问题,如何适应并改变中学的教学,在鉴赏教学中也可渗透并涉猎到相关的层面。还有很多同学毕业要从事其他的工作,如:文化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办公室管理和文员、秘书工作,那鉴赏时的思维训练及领略精神内涵的层面对其走上工作岗位都会有一定的潜移默化的帮助。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时,应坚持传统文论和西方理论相结合,使理论丰富起来,更能全面地阐述作品。比如:通过中国传统与西方现论相结合解读杜甫的《登高》,解读这首诗之前,我们自然要用到知人论世、以意逆志这样的传统文论,在了解作者的基础上,才能对作品进行更具体深刻的分析。在赏读过程中,我们可运用西方的互文性理论,互文性理论强调任何一个文本都不是孤立的,与其他的文本有很大的关联性,研究文本应放在更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中探讨,所以我们应以这种开放性的视角去审视《登高》,把其放在唐代甚至整个诗歌史上研究其地位和价值更有意义。解读作品应该多维度,作者、作品还有读者,如果从不同时代读者对《登高》的阅读接受来加以补充阐释,可以丰富我们对其的解读。讲授理论的同时,要适时地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如:作品鉴赏就是评价作品,可以让学生尝试去写一写短小的文艺评论,为今后的毕业论文打基础。还可以针对所讲作品情节和人物形象,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尝试即兴地创作,例如散文、散文诗等文学文体,要求学生课下将课上 所写加以整理,并在下节课前加以点评。而且如果鉴赏的篇目很适合朗诵,也可以给学生上讲台上诵读的机会,一方面锻炼学生的胆量,另一方面也可以规范学生的语言。

二、结语

在社会需求及学科改革这个大环境下,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思维与视角转换有其必要性,但对它的实践探索还在进行中,还需要更多的同人投入到研究和探索的行列中来,以促进和完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学的思维与视角,并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对其他相关学科的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古代文学论文:以现代文化解读古代文学

一.先声夺人

激趣入境刚一上课,教者便用多媒体音频展示了“台湾第一词人”方文山的作品 《菊花台》,然后在优美的旋律中抛出一连串的问题:这是谁的作品?你们喜欢这歌词吗?为什么喜欢?这种音乐鉴赏与语文结合的方式首先拉近了课程与学生的距离,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为下一步教学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学生回答中老师可以见缝插针地渗透中国古典文学语言的魅力,以及审美观点与批评方法对认识事物的重要性。

二.趁热打铁

合作探究借学生热烈讨论的热情,再把问题深入。这首词作中“菊花”这一“意象”的来源是什么?在学生思考中,播放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片尾视频:夫妻反目,父子相残一系列惊悚的血腥宫斗后,成千上万朵菊花“淡定、从容、优雅”地掩盖一切恩怨情仇,与电影开头的满眼“素菊”前后呼应,仿若一切未曾发生一样,全片运用了“菊”这一意象,以其典雅暗示了人本应有的价值观。然后给出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典雅》中的核心句“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从而介绍作者和典雅的全文。指出“人淡如菊”是唐人所推崇和追求的境界和品格。然后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问题:若以画面形式展现,这首典雅包含了几个画面?又召示出几层境界?探究后得出结论,典雅全诗里包含了三种境界:第一种是“人生得意须尽欢”的雅致,如文“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表露得势时的内敛洒脱;第二种是“孤云独去闲”的雅趣,如文所述“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荫,上有飞瀑。”尽显于无拘束中率意适情的风雅;第三种境界是“身无锦绣,心无明月”的雅德,如文所述“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终归恬淡脱尘的心境。

三.依本溯源

深入浅出解析了文本,再展示《菊花台》的歌词。重点指出:典雅全文不仅本身堪称一首耐人寻味的佳诗,更为重要的是它还是评价其它诗、词乃至艺术作品的一把标尺。武汉大学李建中教授说过:“中国传统文论的批评文体不同于西方‘分科治学’批评,文学是文学,批评是批评,中国传统文论的批评文体常常是在叙事和抒情中明理。”方文山将“菊”作为其歌词的意象,虚实相生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类似于中国诗的境界。“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花落人断肠/我心事/静静淌”,“断肠”出自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秋风凄,菊花零,伊人的模样也已然在泪水中模糊。此句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将视觉中“菊花的黄”与触觉下“黄的笑容”混淆一起,自然深刻,使人感到,那温暖的笑容正在逐渐淡化、如逝,哀婉而又揪心的情感自然流露。无论字词的斟酌,还是用典,修辞格的使用,尽得古典文学创作中的典雅与庄重。因此这种只可意会,不尽言说的“古典美”,使得方文山的歌词在白话盛行的年代“鹤立鸡群”。

四.诗音画舞

拓展延宕在学生意犹未尽中指出各类艺术形式的审美理论和批评方法都是相通的,然后快速切换画面王亚彬的《扇舞丹青》舞蹈视频。音乐背景配以《高山流水》的曲子,舞台背景配以张大千的泼墨山水画,王亚彬一袭白衣,如“仙子天中来,飘落尘世开,随风入画里,仙境几徘徊,飘缈云烟过,悠悠六出开,苍山遮不住,丝丝墨香来。”可以让学生谈观后的感受,90%以上的学生都会有谈感受的主动要求,这种美的享受使人很难不用“典雅”“飘逸”来解读。经此顺理成章地将《典雅》引渡到文艺评论的标尺上,完成了教学难点的传达,而此时也把“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理念完美地付诸了实践。

五.回归主旨

美的发现最后做回归主旨的总结。罗丹说过“世界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通过现代元素音、诗、画、论的多角度结合,让学生发现中国古典文学的美,了解中国古典文论的的精妙,学会用古典文艺理论的“以文学模式去鉴赏文学作品”的“体味方法”去揭示现代世界的美。可以说在整个教学中,我们摆脱了知识灌输式的单调授课模式.充分运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全新教学理念,用现代流行元素深入浅出地把这些古典佳文当成一个鲜活的审美对象,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这篇文章是美文,从而引导学生欣赏古典名着,培养学生古文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审美情趣,以彰现语文所蕴涵的人文张力。

古代文学论文:分析古代文学课应重视古汉语知识的渗透

古代文学课与古代汉语课是师范院校中文专业两门重要的基础课。这两门课程虽然有各自不同的性质、内容和教学方法,但两者之间也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古代汉语课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为语言材料来进行教学的,如果离开了这些作品,古代汉语课的教学只能从理性到理性,不能联系古代的语言实际,这样势必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这两门课的教学任务也是密切相关的。古代文学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育和提高学员阅读、欣赏、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从而胜任初中语文课的文言文教学”;一个重在赏析,一个重在阅读,但二者都要落实到培育学生胜任中学文言文教学的能力上,彼此是相通的。阅读是鉴赏的前提。只有认认真真地“咬文嚼字”(进行语言训练),才能实实在在地“含英咀华”(进行鉴赏训练)。因此,师范院校古代文学课的教学中注意古汉语知识的渗透,是十分必要的。下面从几个方面举例谈谈。

语音是古代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一些古汉语的音韵常识,对于鉴赏古代文学作品,尤其是韵文作品是很有帮助的。例如在《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描写冯谖开始投奔到孟尝君门下做食客时未被重用,受到不公正待遇——“食以草具”。于是他便三次“弹铗而歌”。第一次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第二次又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第三次又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既然是“歌”,那么这三句歌词就应当是押韵的。可是,“鱼”、“车”、“家”这三个韵脚字在今天普通话里声、韵母都不相同,不能相押。教材(朱东润主编《中国收集整理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下同)的注释中对此也未作说明。如果老师能在讲授时向学生简单说明一下古今语音的发展变化,指出这三个韵脚字在上古语音系统中同属“鱼”部,是完全可以押韵的(车,古读若“居”,家,古读若“姑”)。这样一提示,学生对冯谖弹铗而歌的声情就能领会得更为传神,有助于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字词是构成作品的基本元素。学习古代文学作品,首先应明字词。正如吴小如先生所说的:“如果连字句都没有弄懂,那么分析得天花乱坠也不会得出正确结论,还谈什么赏析。”这句可谓切中肯綮。文学课不是语言课,不可能也不必要对每篇作品都去下一番字斟句酌的功夫,但在字词方面至少应注意两点:一、词的古义与今义的联系;二、词的本义与引申义的联系。这两点有时会直接影响到对作品理解的准确程度和深刻程度。例如谢灵运的《登池上楼》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山水诗佳作,其中“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一联更是历来为人称美的字句。“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这二句诗教材中未作解释,仅对“变”的词义稍作提示。有的学生读后产生疑问:诗人描写的既然是初春景色,那么,绿茸茸的嫩草为什么会浮像萍一样生长在池塘的水中呢?如果我们在教学时能从古汉语词汇学的角度稍作分析,这一疑问就会焕然冰释了。因为“塘”在唐以前的古义是“堤”的意思。这里的“池塘”意即“池的堤岸”,是一个偏正词组,而不是一个名词。这样,“池塘生春草”的含义就好理解了;而且我们还能看出,它与下句“园柳变鸣禽”正好构成工整的对仗(“池之塘”对“园之柳”)。在古典诗词教学中对此作出适当的提示,既可印证已学过的古汉语词汇知识,更能帮助学生真正领会诗词的意蕴,并通过赏析获得审美的享受。

语法是文章遣词造句的规律法则。古今汉语的语法大致相同,但由于语言的历史演变,古代汉语中也存在一些比较特殊的语法现象,如词类活用,特殊语序以及多种省略等。这些也充分地体现在古代诗文作品之中,例如古典诗词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特殊的语序变化,它们有些是为了适应诗歌声律的要求,但也有很多是出于表达的需要。如杜甫的名句“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这一联如还原为常规语序应为“风折(之)笋垂绿,雨肥(之)梅绽红”。语序倒装之后,不仅增添了诗的韵味,给人一种新奇、典雅的美感,而且还极为真切细腻地表现出诗人对景物的感知过程:开始扑入诗人眼帘的是一团翠绿,走近一看,又发现这段翠绿呈下垂的形状,再经过观察分析,最后才得出了“风折笋”的结论(下句分析略)。如果教学中能从语序变换的角度来指导学生进行赏析,就能更为深刻地领会到诗句新奇的意境和诗人独运的匠心。可见,在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中适当地进行语法分析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修辞也是古汉语一个组成部分。它对文章的表达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古人写文章是十分重视修辞的,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古典文学作品的凝练、含蓄、生动,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修辞手法的运用。如《荀子·劝学》通篇用比喻以及比喻构成的对比手法来阐明刻苦学习的重要性,生动形象,发人深思。古代文学作品教学尤其是要注意那些古代汉语特有的修辞现象。如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中有“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的话,教材仅对“隳突”一词作了解释,对全句的表达方法未作提示。在讲授时教师应指出这是互文修辞手法的运用。全句的意思应理解为:“(悍吏来吾乡之后),东西南北,到处骚扰破坏,(弄得鸡犬不宁)”。如果学生不理解这一文义互补的修辞现象,仅扣字面理解为“(悍吏)在东西方叫嚣,在南北方隳突”,那就未免胶柱鼓瑟,有乖原意了。其他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等,都是互文句,其前后语义是互为呼应、彼此渗透的,这样能表达出更为丰富的涵义。教学时应向学生作必要的提示,以免误解。

以上从语音、字词、语法、修辞四个方面举例分析了师范院校古代文学课的教学中渗透古汉语知识的必要性。这种“渗透”能帮助学生克服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语言障碍,准确地理解作品的含义,把握作品的题旨和艺术特色,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员阅读、欣赏、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的目的。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我们师范院校的学生毕业后都要从事中学语文教学,都要教文言文,而从目前现状来看,中学文言文教学的重点难点都是字、词、句等语言方面的问题,因此,这种“渗透”还能帮助学生毕业后更好地胜任中学语文课的文言文教学。

古代文学论文:古代文学中多媒体素材的实用性

一、图片素材的使用

相较于文字素材而言,图片及音频、视频素材更能展示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传统教学模式下,板书加教师讲解的方式,很难达到形象再现的效果,合理利用图片及音频、视频素材却能够事半功倍。对于图片素材,一个误区是仅把图片作为多媒体课件的装饰品,只将其用于美化课件,对教学起不到真正的促进作用。合理地使用图片素材,是多媒体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下文就个人教学实践,浅谈几点拙见。

(一)引证参考图片文献

在教学活动中,对某一个文学现象进行解读,单纯的文字说明比较抽象,适当地引用图片文献,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讲解元杂剧的舞台演出情况,用文字介绍诸如角色、乐工、戏台等,始终比较抽象,如果结合泰定元年山西洪洞县霍山明应王庙(俗称龙王庙)正殿墙面壁画“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讲解,则会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再如讲解《西游记》成书过程时,结合唐僧取经故事遗迹———两处“西游记壁画”:甘肃安西县境内榆林窟和东千佛洞的六幅取经壁画及张掖大佛寺(建于西夏永安元年即1098年)的《西游记》连环壁画,学生对取经人物的形象演变以及故事内容的转变,都会形成更为直观深刻的印象,促进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再现情景,营造氛围

古代文学与现代生活相隔较远,很多古代文学作品必须在其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才能够深刻理解。那么,该怎样再现情景,将学生引入到古代文学情境中,营造良好的讲读氛围呢?利用图片拉近古今,切入主题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以笔者个人教学经验为例,讲解陆游《沈园》一诗的时候,以沈园园景图片为媒介,讲解历史上的沈园故事,何处是传说发生“惊鸿照影来”的地点,尤其是刻有《钗头凤》的石壁等景物,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共鸣,拉近了古今的时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讲解赵孟頫《岳鄂王墓》一诗时,将岳飞墓图片投影给学生,介绍墓地雕像的寓意,四大奸臣跪像的历史等,将岳飞故事讲给学生,把诗的文化背景形象地再现给学生。学生对岳飞形象有了深刻的理解,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诗歌的讲解也就变得生动形象,令人印象深刻了。

(三)历史实物直观展示

多媒体技术的一大优势,便是其直观性。讲解古代文学作品时,常常涉及古代典章名物、历史遗迹、服饰文物等,传统教学方式很难使学生形成直观的印象,这时便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比如讲解元代文学背景时,介绍元朝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币来发行,便可以图片形式展示“交钞”实物,加深学生印象;元代的青花瓷艺术、渎山大玉海(酒具)等都可以通过图片方式加以展示,如果能与文字解说(文献)配合使用,会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再如讲解《儒林外史》时,涉及科举考试,如“周进撞号板”,如果能结合江南贡院的实物图片,配以讲解科举考试的实际情况,可以使学生形成更为形象直观的印象。这方面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诸如《诗经》《山海经》的名物,《楚辞》的服饰,古代书籍的版式等,合理使用会对教学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复杂结构关系整理

古代文学作品,尤其是长篇作品,其内在线索或人物关系常常非常复杂,讲授时学生非常容易混淆,而且也难以理清,这种情况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来进行处理。比如讲解《红楼梦》这样的作品,涉及到四大家族,人物关系非常繁复,仅就贾氏宁荣二府理清五代人物关系就非常困难,如果加上旁支及丫鬟就更加繁乱。这时就可以将主要人物关系列表,以图片形式展示给学生,讲课时据此讲解,就不会出现学生分不清人物身份的问题。处理复杂的线索,同样可以用此方法来列表图示解决。

(五)地图平面图等应用

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涉及大量地理名词,而由于时代久远的原因,学生经常难以理解。如杜甫《潼关吏》中强调潼关地理位置的重要,如何重要?柳永《望海潮》的“东南形胜”又从何而来?如果能借助地图讲解其特点,则明白易晓。《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隆中对”特别强调荆州的战略意义,其后来北伐时“六出祁山”,为什么不选择别的路线?如果只是口头讲解,很难真正明白,结合三国地图,则一目了然。《三国演义》的“失、空、斩”情节非常有名,涉及极为详细的战略部署,充分显示了诸葛亮及司马懿的才能。其中涉及地名众多,如街亭、阳平关、箕谷、新城、列柳城、郿城等,如不知道山川形貌的地理特点及战略位置,是很难理解二人运筹帷幄的的才能的。配以三国地图讲解,则问题迎刃而解。再如讲解《红楼梦》,涉及到贾府大量居所,单就大观园就有怡红院、潇湘馆、蘅芜苑等,文字解说很难表述,这种情况就可以借助贾府平面图来讲解,以收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二、音频与视频素材的使用

音频、视频的使用范围广泛,诸如范读、再现实物等,都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而且具有比图片更加形象生动、信息容量更大等特点,优点自不必言。但是,有一个问题必须特别注意,运用图片素材时教师的讲解依然是课堂的中心,教师依然主宰课堂教学;运用音视频素材时,教师则退居次要地位,如果使用过度,很容易喧宾夺主。使用音频、视频素材时,“度”的把握及对素材精当剪裁是必不可少的,一定要注意控制课堂,不可被多媒体控制“,以播代讲”。音视频素材的应用,以下几个方面比较突出:

(一)营造艺术氛围

图片素材的形象性来自于视觉效果,而音频、视频可以营造艺术氛围、再现情景,在视听两个方面形成立体感知,具有其他素材所不具备的优势。如讲解柳永《雨霖铃》之“寒蝉凄切”,阐释蝉的文化内涵,可以讲得清晰明了,但对“凄切”两字,还是很难有更直观深刻的感受。现在的学生生活远离自然,对自然事物比较陌生,对蝉的形貌及特点很难有深刻了解。如果结合音频和视频,不但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蝉的习性及特点,还可以对其“高洁”的象征意义尤其是“凄切”的悲鸣形成深刻认知。而且,很多时候音频、视频可以让学生在声、光、电多角度的刺激下,更快进入艺术氛围。讲解《红楼梦》时,笔者曾用电视剧《红楼梦》的《枉凝眉》曲引入正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直观感知艺术

古代文学与音乐关系密切,早期诗歌本就是诗、乐、舞三者一体,词与散曲更是本身就具有抒情歌曲的功能。从文体上讲,中国古典戏剧都是可以配乐演唱的诗剧。虽然一些艺术形式的演出情况已不能得知(如元杂剧),但还是有部分剧本保留了原貌,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比如昆曲。在讲授《牡丹亭》的时候,便可以适当地使用昆曲《牡丹亭》的音频资料。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其艺术魅力,不但可以了解昆曲的特点,也能更加深刻地体会不同艺术的差异。徐渭《南词叙录》说“:听北曲使人神气鹰扬,毛发洒淅,足以作人勇往之志……南曲则纡徐绵渺,流丽婉转,使人飘飘然丧其所守而不自觉,信南方之柔媚也。”[8(]P.245)这段文献所谓的“柔媚”,不亲身体验,很难真正理解。当然,所选音频、视频的时间不能过长,而且要精当剪裁,如可选择最经典的《游园惊梦》一段,否则会影响教学效果,喧宾夺主。

(三)重现经典章节

在文学作品讲解中,经常有一些经典段落,人物众多,剧情复杂,教师讲解可以清晰地分析文本,但当时的故事场景却很难再现。比如《三国演义》之“舌战群儒”一段,描写诸葛亮只身过江,与东吴群儒辩论的场景,写得极为精彩,极见诸葛亮的气度风神。这时完全可以借助影视作品《三国演义》的片段,复现当时的历史场景,将学生带入到场景之中。结合视频讲解这一段落,可以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其他方面诸如文化背景介绍、 历史概述等,都有音频、视频发挥作用的空间。多媒体素材的应用方式必须结合课堂实际情况,这是最基本的问题。这里仅就个人教学实践经验浅谈几点,不足之处请方家指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空间非常广泛,有很多细节问题值得探讨。但是应当注意,任何教学手段都不是万能的,它只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种辅助手段。多媒体技术也有它的缺点,比如受光线影响较大,阳光明亮时投影不清;严密遮挡光源会使教室环境较暗,容易影响视力;课堂笔记记录困难,课件信息量大,学生容易“消化”不良等。当然,若想更充分地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除了硬件方面的建设之外,教师还必须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合理运用素材,扬长避短,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组织好教学活动。

古代文学论文:分析古代文学作品的特性

1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的分类

总结我国古代的诗词,不难看出这些词中运用的意境大多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情境交融。其中情境交融又包括情中见景、景中藏情、情景并茂等三个类型。情境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2)虚实相生。即作品中有虚有实,描写的景象虚实相结合。这是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3)韵味无穷。这是意境的最高一个级别,也是意境创造的审美特征。

2意境特征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1)情景交融

情境交融就是作者的情感和画面和眼前的景物相结合,景象勾起作者的思绪,感染作者的情感,而作者因为自己的思绪又联想到景物,两者结合使得情境交融作者的思维会更上一个层次,勾勒一个独立的意念中的精神世界。具体来说:1)景中藏情。景中藏情的有唐代诗人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中这样写道“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一首景中藏情的送别诗,李白送别好朋友孟浩然感情是十分恋恋不舍的留恋之情,诗词的前两句描写出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分别是三月和黄鹤楼,而后两句则是以帆船的远去和浩瀚的长江为背景渲染出作者送别友人时看着帆船越走越远消失在无尽的长江尽头的留恋之情。浩瀚的长江,远去的故人的帆船,远处的天际等相互结合生成一幅意境开阔的送别画面,表达出作者的情思不绝。2)情中见景。情中见景一般都是作者直抒胸臆,表现方式一般是作者因为自身的情感因素而联想到相应的情境,;例如杜秋娘的《金缕衣》中这样写,“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一首诗本来是劝解人珍惜时间的,但是作者利用的花开这折枝的比喻来更好的说明这一问题,使得花开折枝的景象明朗的出现在读者的眼前,更加明了。并且作者把这一情感寓于花身上,是在这样的情感中才想到了利用花的这个比喻,是作者在怀揣这样的情感时在意境中看到了这样的场景。3)情景并茂。情景并茂是作者把写景和抒情混为一体,把自身的情感和景物的景象融为一体,达到一种“景我相融”的意境高度,使得作者直接景物中获得情感上的共通。例如在张继的《枫桥夜泊》中这样的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中的景物有“月落”“江枫”“渔火”“寒山寺”“钟声”还有作者听到的“乌啼”等,这些一个个的单独的景物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江南水乡夜桥枫泊”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悲伤寂凉的意境,也表达出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凄凉。这首诗中,作者把自身的感情寄托于夜晚窗外的种种景物,使得景物也蒙上了作者悲凉的感情色彩,可以说是情景并茂。清代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就已经分出了物我之境,具体是“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物,何者为我”。这就是说在情感的表达方面要依赖于主人公的自身的情感,这个时候看到的景物,景物就会带上作者的主观认识事物的思想,而如果在看景物的时候没有带有任何的感情色彩,景物和景象也就和作者无关,更不存在感情上的交融。那么如果用“有我之境”观察事物就会直抒胸臆地把作者的情感作用于景物上,也是表达情感的直接方式。而无我之境在表达感情的时候就相对比较含蓄,作者的感情都隐藏在景物中。但是人物感情的表达都和借助与景物分不开,因此情境交融是主要的意境特征。

(2)虚实结合

在文学中进行表达的时候有时候是为了帮助表达主题,有时候是情境的需要很多时候会用到虚实结合的手法来展现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感情。虚实结合的表现方式也是中国古代文学意境的一个主要特征。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首诗的前两句主要是写实景,即诗人去游园的时候看到了台阶上的苔藓,并且看到了很久没有开的院子小门,觉得这次的游园很扫兴,于是转身要走。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作者虽然没有进到院子里面去,却在墙外看到了一直跃出墙来的红杏枝,这是作者就产生了联想“院子里的植物一定长得很茂盛,要么怎么这支红杏会隔着墙就生长出来了呢?由此可见虽然我没有看到院子里的茂盛景象,但是通过这一支出墙的红杏的就可以推断墙里面的茂盛景象。”这一种把眼前看到的较为惨淡的景象和作者心中由推测虚构的较为繁华的景象是虚实结合的描写,也表达出作者由一开始的游园失望,后来因为对园中的茂盛景象感到欣喜的一个情感变化过程,这中间有一种意境变化到了另外一种意境,两种意境的变化和作者的自身情感变化是息息相关的。又如贾岛的《剑客》中这样写,“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这一首诗的表面意思是作者用了十年的时间打磨了自己的宝剑,却没有用过一次,今天把这把宝剑拿出来试试,看看谁有不平之事就可以为他打抱不平。这是诗词的表面意思也是作者表述的实景。但是细细读来,作者表达的深层次意思却是自身寒窗苦读十年却没有被重用,如果自己的才华得到了重用和认可,就一定会为百姓做好事为百姓打抱不平。这一层意思作者没有在诗词中用文字表达出来,但是作者通过磨砺宝剑的实在情境联想到了自身的命运,使得文章即使没有提及自己寒窗苦读的经历也会联想到这样的意境。这样,可以让读者意味无穷的同时,也会同情作者的命运,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这就是虚实结合后产生的另外一种完全升华于纯粹写实的情境所带来的震撼的效果。读者在欣赏的时候也只有读懂了作者实际上想要表达的思想也才能真正理解这首诗的意思,理解作者的用心良苦。

(3)韵味无穷

韵味是文学作品中意境的审美特征。韵味是一种奇妙的东西,是作者想要表达倒是没有明确表达出来的东西,要靠读者的悟性和领会能力来体会作者的感情去向。而在读者领会这种韵味的时候,又会因为读者的认识和阅历的不同而对这种意蕴产生不尽相同的理解。这种韵味是一种咀嚼不尽的回味无穷的美好感觉,作者即使收住了笔锋但是其心理上的感情还在延续,而相对来说读者即使是读完了文字作品,但是这种文字中蕴含的情调还在心间荡漾,难以戛然而止,因此在情感上和思绪上都会绵延不尽。例如《三国演义》首页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楮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4]。《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着名小说,这一开头词中的每一句都是对小说中的一个阶段或是一个整体的概括总结。描写出了《三国演义》故事中的人物的斗争,英雄的成败,世事变迁,有得有失,恢弘的气势等,将这一部恢弘巨制用区区几个字概括的淋漓尽致却又巧妙恰当,让人读起来就能够联想到其中的各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并感受到小说所展现出来的巨大的吸引力,令人回味无穷,意味犹尽。总的来说,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意境主要呈现出情景交融、虚实结合、韵味无穷的特征。但是这三个特征在意境表现中又有不同的分工,其中情境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虚实结合是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韵味是意境创造的审美特征。这几种特征的恰当结合可以很好地展现出文学作品的生命活力和文学的魅力。

3结语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特征大体来说是可以划分成几个大类的,这些作品中意境的运用都离不开这几种模式,即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总结出了这几个特征对于其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也有很大的帮助。

古代文学论文:古代文学视域下体育教育的论述

对于姜太公来说,他自己把“人鱼”都忘却了,所以在这首诗中主要突出的是一种乐观、宽容的初始心态。白居易在对待人和事物方面,也积极地提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当他面临人生困境时,就算是奉献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所以无论是遭遇到了怎样的打击和挫折,都要笃定地生存下去。或许通过这样还有机会为社会奉献出自己的价值,并有机会洗刷莫须有的罪名。白居易正是通过此诗,借助垂钓这一活动来展现自己内心中的思想情操。在另一个诗人吕从庆的创作中,通过以钓鱼为主题,说道“我志不在鱼,毋问寡与多”,其中传达出来的思想境界与白居易的有异曲同工之妙。相同的,宋代苏轼创作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和明代王兆云的《王世懋性嗜佳山水》等都共同展现了这种积极向上的生活心态和人生志趣。古人一直以来都十分注重养身,并说道“养身先养心”。的确,无论是做什么工作,首先应该追求的是一份好心情,体育运动不仅仅能锻炼身体,更主要的是借助体育锻炼这一形式能获取好心情。明代刘基着的《郁离子》一书中,其中讲到一个《郑有躁人》的寓言故事,从反面来说明一个不擅长射箭等体育活动的人就无法进行自我改善。寓言中的人物直到病死后,都还不明白他的病源是因为内心的暴躁。

体育运动是一种健康的锻炼方式,体育运动中有一些是竞技型的活动,与同伴之间的相互搏击有很大的关系性。有些体育特长者不仅身强力壮,还在搏击、砍杀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造诣。因此,从古至今,所有练习武功和刀剑的人,都十分注重自身的道德熏陶。

我国古代也有很多文学作品对这些道德高尚和严以律己的人进行歌颂,而对于一些居心不良、欺世盗名的人则进行批判和讽刺。在清代纪昀着作的《阅微草堂笔记》中就记录了打虎的事情。书中说道安徽旌德县有老虎已经打伤猎户多人,于是当地人特地去请远近闻名的唐氏打虎家族,把人请来后,其中一个是老翁,已经长满了须发,并不断地咳嗽;另外一人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众人对此感到十分失望,但在最后还是依靠这祖孙两人的力量杀死了老虎。从这一则故事中可以得知,祖孙两人自身拥有不凡的绝技,但他们只是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有需要的地方,而并没有以来博得众人的热捧。在《清史稿》中,王来咸是一个专门帮助人解决纠纷的人,有一个人愿意出高价让他杀害他的弟弟,王来咸果断地拒绝了。他认为兄弟之间的不和睦很多都是为了争夺家财,但不论责任在谁的身上,兄长找人去伤害弟弟都是禽兽行为。只要是真正武艺高强的人,往往都是不轻易显露出来的,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轻易地使出自己的绝招来伤害他人的。

在《甘凤池》一书中,大力士张大义听闻甘凤池的名声后,特地从济南来到了京师想和甘凤池一较高下,但甘凤池拒绝了他,而张大义则执意要和他比武,并在脚拇指上佩戴了一个铁套,意图通过这样来处死甘凤池。出乎意料的是甘凤池借助他的脚,反而使张大义的拇指套入了铁套之中。甘凤池在扬州的时候遇到了身强力壮又懂轻功的马玉麟,马玉麟看到甘凤池坐在地上心中感到一阵不悦,于是要和甘凤池比武,但在最后他却十分羞愧地狼狈而逃。最有趣的是清代吴炽昌着写的《淮阳难子》中,描写了一群脚夫和一个力气可以劈断树木而又十分自大的人,这些人竟然都不及一个遇难沿路乞讨的女子。最让人深深折服的是当这个女子把这件事告诉她父亲后,她父亲严厉责骂了她,训斥她不应该用泰山压顶势来伤害别人,并责骂她说,这样的行为是会“败人衣食”的。

从中可以看到其父是一个十分注重道德修养和人格情操的人,而这个女子也是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施以颜色的,并不是做得很出格。这些摘选自不同朝代和文本的故事,都采用生动的语言和情节来说明了一个道理,即思想道德和个人的修养在一个擅长武功的人的身上是很重要的。在《礼记?射义》中也记述道,一个惨败的将军和亡国的士大夫以及不能守护家族利益的人虽然不能参加射箭活动,但对他们应该以礼相待,这是因为永不倦怠的学习和根深蒂固的礼仪是不会发生改变的。从中可以说明,体育活动实质上是一种民族的文化,它的总体状况可以集中展现出一个民族自身的文化程度和水平,而反映在个人的身上,就集中展现在运动员的文化素质之上。

文章中所摘选的一些以体育运动为主题的文学作品,都在学习态度和方法中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在《庄子?达生》中记录了一则故事,吕梁游在三十里外的飞瀑下面,而在四十里外鼋鼍鱼鳖都不能够适应,更别说吕梁在这个之下。所以孔子认为他必定会死,并命令弟子沿着河流去救援他,但令人吃惊的是吕梁竟然毫发无损地回来了。孔子问他其中的缘由,吕梁说他是随着水的漩涡而前进,与上涌的水一同出现,并且完全依照了水的性子,这也正说明了吕梁熟悉水性的原因。无论是哪一种技能,都必然是在长时间的训练过程中积累而来。还有些古代文学作品则详细地讲解了日常学习和体育训练中应当遵循的规律,并在这些规律的指导下取得成效,反之相悖而行,只会带来害处。在《孟子?告子上》中描写了一个《二子学弈》的寓言故事,说明在学习和运动训练中都要十分的用心和专心;摘选自《吕氏春秋古代文学论文:审己》中的《列子问射》一书中,则主要强调“悟”在学习和运动中的积极作用,领悟其中的道义和规律是极其重要的;在《庄子?达生》一书中记录了《东野稷败马》的故事,说明人在进行体育训练时要根据自身体力的承受情况来看,这和训练马的道理是一致的;在《孟子?滕文公》中讲述的《王良与嬖奚》的故事中,特别强调学习一门技术应重视规律性的作用,并应遵循公众共同遵守的规则。古代文学作品中,无论是前秦时期着作的寓言故事《羿射不中》,还是《赵襄主学御》,都共同说明了:无论是在学御上,还是在学习射箭的过程中,都不应该把成败看得过重,而是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并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技能。而在《吕氏春秋?壅塞》中讲述的《齐宣王好射》的故事中,则从反面印证,如果学习射箭时只喜欢听别人的夸奖,并欺骗自己,是永远都不可能学好一门技能的。另外在《列子?汤问》一书中所记述的《造父学御》的故事中,专门讲述了学习御术过程中的规律性问题。

这些摘选于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例子,对我们今后学习任何一门技能都具有积极的教育作用,同时也借助这些体育上的技能来说明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潜在规律。综合来说,以体育作为主题的古代文学作品中,分别从多个方面给我们一些思想上的教育和学习上的启迪。每一个求学者,都应积极地完善自身的人格和思想情操,并要适当地规范自己,从而进一步来指导我们今后的人生,做一个积极进取、海纳百川的人。

古代文学论文:分析新闻传播广告的古代文学教育

一、教学重点

汉语言文学传统的教学重点一般放在知人论世,详解作者的生平以及时代背景、重点还在于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并重点强调作家作品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并以此来理解文学史的演变过程。而在新闻与广告专业古代文学教学中,应该结合新闻学广告学的理论知识,把教学研讨的重点放在二者相结合的地方。首先,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看到新闻传播广告的内容。例如《西厢记》教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重点一般放在反封建的思想、浪漫主义的艺术特征等等。而对于新闻与广告专业来说,教学的重点不妨放在由元稹《莺莺传》到王实甫《西厢记》的演变过程,用传播学的理论解释其中的原因。元稹的《莺莺传》张生对莺莺始乱终弃,并受到时人的称赞。《莺莺传》的思想观念是唐朝门第观念和门阀制度的婚姻观念下的产物。而王实甫的《西厢记》创作于元代,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日益壮大的情况下,尊重个人意愿、感情乃至欲望,开始成为人们自觉的追求。所以产生了以“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为主题的《西厢记》。从中可以看到,对于作品的改编也是一个接受的过程,与时代的影响息息相关。同样,还可以引述后人对于王实甫《西厢记》的评价,启发学生思考《西厢记》的传播。同样,在《梧桐雨》教学中可以介绍引述《汉书》等资料,联系王安石《和王介甫明妃曲》等昭君题材的作品分析梳理昭君故事的演变过程,结合传播学理论分析不同时代的读者对于昭君的不同理解。其次,在新闻广告专业古代文学教学中,还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新闻广告素养。现有的古代文学教育多反映的主流思维,大学生尤其是新闻学、广告学的大学生,不仅需要文化基础知识,而且要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角度,对同一件事的不同看法。换句话说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还以《西厢记》为例。主流观点认为该部作品具有反封建的意义。在选读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的时候,不妨让学生提前读一读司马光给王安石的来信《与王介甫书》。司马光曾说当时朝廷上下对于变法的态度是“士夫沸腾,黎民骚动”(《赐参政知事王安石不允断来章批答》)。并给王安石写了一封长信,即《与王介甫书》,来反对变法。王安石在回信中言:“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可见悔故也。”说明王安石决定抛开其他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坚持推行自己的既定方针。结果,变法还是失败了。关于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后人从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讨论。而对于新闻传播与广告方面的学生来说,不妨从舆论舆情的方面讨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二、教材引申

面对新闻与广告专业的学生,除了让他们了解一些文学史的基本知识以外,还应该关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新闻广告元素,对此要发挥引申。例如讲《诗经?卫风?氓》,可以讲讲“氓之蚩蚩,抱布贸丝”中包含的古代实物交易中的广告元素:实物广告。讲白居易《曲江》“细草岸西东,酒旗摇水风”的时候,可以结合张籍《江南行》“长干午日沽春酒,高高酒旗悬江口”、李中《江边吟》“闪闪酒旗招醉客,深深绿树隐啼莺”,谈谈其中的酒旗文化,谈谈古代的招牌广告。关于教材的引申发挥,教师可以启发引导学生发现现代新闻广告对于古代文学的运用。例如讲杜甫时。可以联系《杜甫很忙》事件。杜甫很忙是2012年3月发生在新浪微博上的一个涂鸦、恶搞语文课本插图《杜甫像》的网络活动、话题,“杜甫很忙”成为3月末中国互联网的热词之一,并被商业广告利用。某公关团队和新浪微博先后声称此次网络行销为其策划。从传播的角度看,可以看到现代网络对于经典的解构,反映了当下人们的解构心态。此后。“杜甫很忙”事件继续发酵。众多商业人士继续演绎“杜甫很忙”的创作,推出各种各样的广告。例如:2012年4月2日,杭州市,街头出现了“杜甫很忙”的广告。被恶搞的杜甫推着一辆购物车,旁边配着文字称:“杜甫很忙,现在买钻流行去卖场。”4月,在京东商城首页,杜甫成为三星笔记本的“代言人”。沈阳华邑世纪城的房地产广告打着杜甫很忙的图片,配着“安得广厦千万间,买到现房才欢颜”。除此之外,长春中冶蓝城、重庆金悦城、重庆中房千寻等项目也运用了杜甫形象进行宣传炒作。尽管,这种恶搞的经典人物的方式有待商榷,但至少说明了古代文学与现代广告的结合。再如讲白居易《长恨歌》的时候,可以引申发挥到西安华清池的大型历史实景山水歌舞剧《长恨歌》。该剧斥资5000万元,打造具有亚洲唯一的全天候折叠式全色真彩LED软屏、国内首创水中机械组合多变式立体活动舞台和户外演出设施全隐蔽式设计,成为中国最大的水上舞台,并请来了国内一流的音、舞美、灯光、音响、服装、道具大师和阵容庞大的专业演出团体,倾力打造这台完美的演出。该剧以骊山山体为背景,以华清池九龙湖做舞台,以亭、榭、廊、殿、垂柳、湖水为舞台组合元素,以白氏《长恨歌》为歌舞剧情节线索。集历史文化之韵、山水自然之美与科技之奇为一体;将历史与现实、自然与文化、人间与仙境、传统与时尚交融一起,较好地演绎了该诗主旨,给人无限遐思。由此,可以启发学生引申思考当代旅游业与中国古典文学、古典文化的结合:随着张艺谋发展了中国第一台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以后,中国各大景区都对当地古典文化资源进行了开发利用。比如三峡艺术团的《盛世三峡》,张家界的《天门狐仙》《魅力湘西》,西安的《大唐芙蓉园》《梦回大唐》等。启发学生把古典文学与广告结合,经典的古典文学本身已经为人所熟知,广告在古典文学与文化的基础上创作发挥,自然达到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在讲《西游记》的时候,可以联系近年来对于《西游记》的影视剧改编。1982年,用六年时间拍成了25集电视连续剧《西游记》,轰动一时。上世纪90年代,香港TVB电视台分别拍出了《西游记》(1996)和《西游记2》(1999)。到了2002年,台湾八大电视台与香港中天 公司联合投资,再次拍摄了《齐天大圣孙悟空》。接着刘镇伟和周星驰合作了《大话西游》系列。

2010年,浙江永乐影视制作公司制作了《西游记》。在讲《红楼梦》的时候,可以联系87版的经典《红楼梦》,也联系当下出现的红楼梦热潮,百家讲坛的《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以及由韩三平担任总制片人,李少红担任总导演的电视剧新版《红楼梦》。启发学生分析在光电媒体下中国古代经典的传播的优劣得失和当代人对于古代经典的接受心理,进而鼓励学生研究在新的技术下、当下的社会环境中传播古代经典的对策。以上从三个方面谈了为新闻传播与广告专业学生讲授《古代文学》的教学策略。其实,还可以运用设置思考题,推荐课外阅读书目等方法,引导学生把两个专业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只要教师主动了解一些新闻传播与广告专业的知识,结合古代文学的知识,用心思考,总是可以发现两个专业的知识结合点,给新闻传播与广告专业的学生以更多的古代文学知识、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启发。

古代文学论文: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体验式教学

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但是在长期的工具理性的教学背景下,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逐渐僵化枯燥。随着对工具理性的反思和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和深入,古文教学的价值逐渐被发现,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乃至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而独特的价值。体验式教学则消解了语文学科的工具理性,将生命、生活、文化和情感融为一体,打破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界限,既体现了古代文学作品的基本面貌和特征,也是语文学科的价值所在。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体验是非规定性的思,从而也是非统治、非宰制存在的思,它倾听着、感受着、领悟着,在主客统一性中经历着生命过程和周遭世界的变化。”[1]体验是生命个体的直接经验,通过体验,生命个体成为自然性、社会性和自主性的有机统一体,体验将自然、社会和个人有机联系起来,打破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界限。文学作为抒情言志的一种表达方式,不仅体现了生命个体独有的个性与风格,凝聚了他的情感和体验,而且因为“艺术家所经历的那部分人类生活在审美体验的瞬息获得了新的改造与美化”[2],具有了永恒的意义,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工具理性指导下的语文教学,以知识为本位,割裂了作品的意义世界,忽视了语言的人文意蕴,造成了教育价值的失落。文言文被很多人当成“第二外语”,与受教育者的阅读、写作、思维训练无关,更与他们的生活、心灵无关,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远离了生活,远离了大众,缺少对生命、情感和精神的深切关怀,拒人于千里之外,其中蕴含的文化传统、民族精神也被遗忘,古文教学甚至成了一种毫无价值的知识游戏。而体验式教学就是要跳出工具理性的束缚,从体验古文的文化意蕴出发,通过与古人心灵的对话,提高语文素养,理解生命的意义,唤醒生命的自觉意识,促进文化的传承与更新。

体验式古文教学有利于受教育者个性的陶冶。个体的素质离不开文化,尤其是民族文化的影响,而阅读恰是愉悦情性、抒怀明智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传统的道德和价值观逐渐沦丧,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我们的心境能够得到慰藉,性灵得到舒展。古文作品包含的文化意义和价值意义,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体验式古文教学注重对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培养和提高,在民族文化的长河中,追溯、探寻民族精神。通过对先民文化精神和实践的触摸和巡礼,理性地继承和发扬其中的优秀传统,面向未来,面向世界,以敞开的心境对待每一个独特的个体,促进多元化、创造性的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实现生命主体的自主建构。

体验式古文教学强调对生命和文化的观照,这种观照不是空泛的玄想,而是要落实到古文教学的实践中。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天然载体,虽然时代变换,古文中的汉语形态与现代汉语有了很大差异,但它们之间的血脉关系是抹杀不掉的,在人文精神上也是一致的。中国古代文人的抒情言志之作,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精神品格,其中蕴含的生命体验和主体精神可以跨越时空的藩篱,在人与我、古与今融通的过程中,将对古文的学习扩展到受教育者的阅读和写作中去,扩展到日常生活和实践中去,让学习对象和受教育者的心灵互相碰撞。

古文教学的意义并不能简单地用获得多少知识、掌握多少技能来衡量,在工具理性和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下,古文独特的文化魅力被简单化,甚至忽略掉了,“人情或人性不相远,而历史是连续的,这才说得上接受古文学。”[3]体验式的古文教学要求把人文精神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注重生命意义的彰显和拓展。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并发挥受教育者的自主性,致力于他们自主精神的培养,通过探索世界、探索自我,体验到情感的满足、意志的独立和自由。

在课堂教学中,工具理性强调客观,注重分析,而体验式教学关注的对象则是丰富多彩、变化多样的,将学生的知、情、意、行等各种认知和技能融汇到特定的情境中,以诚挚、敞开的胸怀,追寻文本的审美价值和情感意蕴。因此,体验式古文教学需要调动受教育者丰富的情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体验文本的多重阐释和解读。这种个性化、开放的体验方式,将受教育者从繁琐的知识教学和观念灌输中解放出来,发现了自我的力量和价值,开始积极、主动地理解他人和融入社会。在讲到《爱莲说》时,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到盛开的荷塘,去观察莲的姿态,感受莲的品格。在讲到《鸿门宴》时,可以通过分角色表演,模拟每个人物的神态、言行。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对文本的体验,对自我的体验,自然会不断深化。

体验式教学注重感同身受,因为感同身受是体验产生的基础,文学作品是作者情感体验的抒写和生动形象的展示,古文阅读和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内涵和意蕴进行细致的品味,更要将文本置于相应的历史视野中去观照。《孟子·万章下》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是间接的知识,但他们能够在历史的同情中,在与他人的交流、沟通中,开阔视野,获取有益的启示,从而重塑自我。生命个体在不断成长,他们的期待视野随着理解的逐步深入,也在不断提升,教师作为引导者和组织者,或给予恰当的点拨,或营造相应的氛围,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带领学生以积极、开放的心态进入到古文世界中去。

可以说,体验式古文教学更加注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情感性,更加注重人文关怀,更符合语文教育“立人”的宗旨。

古代文学论文:对于古代文学中的梅雨意向论述

一、梅雨意象内涵的丰富

(一)梅雨特征描述的细致化

到了宋代,由于南宋时期文化政治中心发生了南移,江南地区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熟悉,这一时期的人们对于梅雨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也就有了更加丰富的文献记载。陆佃在《埤雅》中对于梅雨的地理范围、特征、发生和持续的时间等都做了详细的描述。罗愿在《尔雅翼》中对梅雨的记载说其“连日不绝,衣物皆裛”,又说明了梅雨持续时间长、容易使衣物发霉的特征。地理环境能够对人的心理活动产生直接的影响,梅雨细密绵长的特征往往会给人们带来敏感和消沉的情绪,而且梅雨天气一般伴随着高温、无风,会使人感觉到湿热、沉闷和压抑。文学作品中也对此有着很多的描写,如陆游在《枕上》中写道:“冥冥梅雨暗江天,汗浃衣裳失夜眠。商略明朝当少霁,南檐风佩已锵然。”写出了长时间的梅雨天气下空气湿度较大、万物容易发霉的特征。

(二)梅雨内涵情感的丰富

潮湿闷热的空气容易使人心情压抑、愁苦,而且淅沥绵长的雨丝往往会触动文人的愁情。比如王之道在《相山集》中写道,“昏沉浑似醉,憔悴不禁愁”,其中饱含了浓浓的愁思,还有刘敞和袁燮的两首《梅雨》诗,都写出了梅雨所蕴涵的这一感情特点。虽然梅雨的持续时间长,然而梅雨中农人们却可以借此时间暂将农事放下,享受一下难得的闲适和逍遥。宋代的文学作品里面有着很多这一类生活的描写,比如袁燮笔下有“小小闷人人莫厌,解教禾稼勃然兴”的诗句,表达了梅雨带给人们的悠闲惬意的感受。宋代文人经常赋予梅雨以“轻”“细”的特点,用“溟蒙”“处处”等词语来描写如烟如幕的梅雨景色,如李纲《梅雨》诗中写道:“小麦青青梅正黄,连山雾雨湿溪乡。轻丝袅袅摇空界,重滴涓涓响暮廊。”着重描写梅雨的缥缈、细密、轻柔的特征。还有赵师秀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把梅雨时节描写得清新自然,富有自然和生活情趣。梅雨有着如烟如雾、丝丝缕缕的自然状态,与爱情的缠绵悱恻极为相似,因此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经常使用梅雨来比喻男女之间绵绵的情思。如晏殊的《鹧鸪天》、程垓的《忆秦娥》、向子諲《鹧鸪天》等诗词,都抓住梅雨的缠绵、轻柔、无绪的特征,梅雨的这些特征像极了男女的离愁别恨,因此能够恰当地把男女感情表现出来。

(三)梅雨意象和江南地域特征的联系

由于江南地区在宋代成为文人墨客聚集活动较为频繁的地区,而且描写梅雨的作品也大大增加,梅雨的意象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其文学意蕴和艺术美感的得到了突出,这也就使得梅雨的意象和江南的地域特征有了紧密的联系。梅雨落在江南的暮春时节,其自然有序的情境很容易引发文人的春愁和感叹。梅雨意象的文学和情感内涵在宋代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丰富,而且自宋代以后,梅雨和江南文学象征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形成了如“烟雨江南”这一种意象的固定表达。

二、梅雨意象经典表述的形成

(一)“烟雨江南”经典表述的形成

自宋代以来的文学作品中,梅雨似乎已成为江南的标志。在王琪《望江南》中有着“江南雨,风送满长川。碧瓦烟昏沈柳岸,红绡香润入梅天,飘洒正潇然”的诗句,描述了江南的一川无边烟雨中,碧瓦、杨柳、红墙相互掩映、若隐若现的场景,这是江南梅雨时节的典型写照。元代《平江记事》中细致地描写了梅雨对吴地居民生活的影响,这说明在元代,梅雨已经成为江南地区民俗中重要的一部分。从地理意义上看,说起“梅雨”,即令人首先想到江南。从美学上来看,梅雨意象的江南地域性在地域、心理和文化优势三个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强化,在人们的心理认知上,“烟雨江南”即指的是梅雨季节的江南景色,如古诗中常用的“江南风物”“江南烟雨梅子肥”等词句就说明了这一点。从实际生活来看,梅雨和江南仍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茶叶出产自江南,而采茶的习俗和梅雨有着重要的关系,清代《续茶经》中关于梅茶的记载说明了这一点。古代作品中对于梅雨的描写大多和江南有关,比如“迷蒙”“烟雨”“溟蒙”等词语,而这些词语正是如烟似雾的梅雨的真实写照,这在雨的意象中是独特和别有韵味的。

(二)苏州的“烟雨江南”意象

明清以来,浙江、江苏等地由于其文化和经济方面的优势,不仅成为地理意义上的江南,也逐渐成为人们心理认知中的江南,因此苏州也就逐渐成了烟雨江南意象的代表地。苏州地处江南,由于其地势较低,在梅雨的时节,池塘青草、树木、山峦、黛瓦粉墙在迷蒙的烟雨中若隐若现,别有一番韵味。以清代王士祯的“诗地相肖”的文学理论来看,梅雨和苏州正是绝妙的搭配,宋代王仲甫也有“好去渡江千里梦,满天梅雨是苏州”的诗句。

(三)明清时期“烟雨江南”表述的固化

在明清时期,“梅雨”和“江南”的经典意象表述组合已经逐渐固化,梅雨有着迷蒙如雾的状貌特征,迷蒙的江南正是对梅雨意象之美的最好体现者。在明清时期,描写江南的诗句中无不是这一点的突出体现。明代高启的《梅雨》诗中有“江南烟雨苦冥蒙,梅实黄时正满空”一句,写出了梅雨江南迷蒙满空、婉约缠绵之美。而“烟雨江南”这种极富诗意和离愁别绪意味的表述方式又成为明清文人常用来抒发情怀的意象,无论是诗句还是书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明代《清河书画舫》《续书画题跋记》,清代《式古堂书画汇考》等书画典籍中,可以看到很多相关的意象。

三、结语

梅雨由单纯的气象学方面的意义逐渐变为文学中的意象,经历了漫长的时间。从西晋和南北朝时期的“梅雨”概念的出现,到唐朝梅雨文学意象的基本形成,再到宋代梅雨作为文学意象其情感内涵的丰富和细致化以及明清时期“烟雨江南”的经典表述的定型固化。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记载较为丰富、较为特别的意象之一,梅雨这一文学意象有着独特的美感和文学内涵,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着独特的韵味和魅力。

古代文学论文:论在中专古代文学教学中要恰当运用多媒体

古代文学课程是一门传统课程, 是中专教师必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基础课。近几年来传统的教学方法受到多媒体技术的巨大冲击,如今,仅仅运用板书和教师口授的方法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难以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更不能把古代文学的优势充分地表现出来。而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视觉和听觉综合形象,声像兼备,将古代文学知识与传统的音乐、书画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将学习古代文学知识当作一种享受,同时扩大了课堂的知识容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趣味性,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更有利于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提高;它使教学方法多样化,教育手段多样化,信息技术传递立体化,具备了以往教具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符合认知理论模型,对现代教育技术产生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为我们的古代文学教学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在教学中受到很多教师的欢迎。但是这毕竟是一种新兴事物,还处于发展阶段,同时它也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于我们来说,任何真理走向极端就会变成谬误,在这种手段的具体操作运用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或者误区,还有许多领域有待探索。比如在理论上显得超前和乐观,把多媒体技术会带来优质课堂教学的可能性当成了必然性,同时片面地否定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多媒体教学模式难以发挥应有的优势等等。本文试就如下几个问题做些探讨。

一、过分追求多媒体表面效应,忽视传统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总结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手段仍不能脱离传统的教学手段,必须承认传统教学手段仍然具有生命力,多媒体教学只能作为“辅助”的手段,而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模式。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同教学方法一样,只有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才是有效的。否则,就不可用,也不能用。比如经常见到有的教师将教案内容原原本本搬到了电脑屏幕上,再用投影仪设备投射到大屏幕上,用课件替代黑板,学生拼命记笔记,但也赶不上教师的讲课速度。而其他教学方法依旧。老师眼不离显示器,手不离鼠标、键盘,无章法的机械式教学模式,实际上是把课件变成了单纯的“黑板搬家”或“课本搬家”,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精力的极大浪费。过多地使用这种方式,也会造成“审美疲劳”,使学生出现厌学症。

二、违反信息量适度原则,忽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

教学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信息传输过程。课件教学以其容量大、速度快、易操作、课堂教学效率高而备受青睐,是不是课件教学过程中就要无限制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呢?显然不能。但是,在多媒体教学中我们是否真正重视了这个问题呢?众所周知,传统教学都能存在“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何况在多媒体课件教学中,如果稍不注意,就更容易发生“吃不了”的现象,从而严重制约多媒体教学优越性的发挥。有的教师违反多样性的教学规律,上课时只顾用事先设计好的课件,单方面地一味播放、讲解,而无暇顾及学生听课时的表情反应,结果使多媒体教学成了讲稿演示。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都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被动接受知识,无法与教师进行很好的交流,无法进行教学互动,也就无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三、过分依赖多媒体资源,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多媒体技术与课程整合,其主体是课程,而非多媒体技术。不能为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更不能以牺牲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代价,应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以改善学习者的学习为目的,选用合适的技术。切忌在使用传统教学手段就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情况下,还去生硬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如有的教师在进行网络教学时,即使与学生近在咫尺,却非得通过BBS对话方式才可以交流,认为这才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其实恰恰相反,这样反而人为地拉远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网络上的课程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侧重点发生了变化。当我们创建了公共学习邮箱、讨论区、把学习资料挂到网上后,有些教师随之在实际教学中把主体回归的课堂变成了主体放任自流的课堂,过度弱化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教学中出现了放手让学生在网络中自学而不进行监控,在讨论区中自由发言而不围绕主题的现象。这样,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优势不但没有发挥出来,而且连传统教学的任务也没有完成。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系统考虑教学活动诸要素和诸环节的相互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优化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在通过多媒体技术、多种学习策略和多种活动形式主动学习的同时,不断地将反馈信息传递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地对教学过程实施随机调控,达到和谐共振的状态。整个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双向交流互动、不断循环、不断调控的过程。可见多媒体仅仅是教学的辅助工具,教学中教师还要发挥其主导作用,也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过分夸大课件的作用,不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古代文学论文: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诵读法

论文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 诵读教学法 原因 价值 运用

论文摘 要: 当下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诵读法运用不尽如人意,这主要源于外部环境的制约,以及师生自身的素质缺陷和认识偏差。诵读的显着价值在于“因声而见情”和“传情发于声”,诵读教学法的宗旨在于体认到声情统一的神妙。强化古代文学中诵读法的教学,要从改善客观环境和改造主观认识着手,在具体运用层面,诵读教学法应与注意培养、文意理解、写作训练、考试测评等手段相结合。

凡是出声念读,广义上都可以称为诵读。对于我国古代文学作品来说,诵读方法很多,但朗读和吟诵是其中最基本的两类。在国学热方兴未艾的今天,大规模经典作品诵读活动在全社会渐成热潮,这当然令人欣慰。很多有识之士深切认识到,经典诵读必须从基础抓起。因此他们有意识地将诵读活动推广到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园,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效。与经典诵读活动相呼应,在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主战场,大多数老师在文言文教学中能积极运用诵读法。“稚儿勤诵读,音节更琅琅”(孙枝蔚,《无酒》诗之一),古人理想中的良好读书氛围正在幼儿和少年段的人群中复兴。

令人遗憾的是,大学却并没有很好地保持这种氛围。朗朗书声陡然变得微弱,满校园除了听到些许诵读英语的声音外,包括文学作品在内的传统经典都快成“绝响”了。经典诵读的这种一头热、一头冷的非正常现象,必须得到有效纠正。承担经典特别是文学经典教学任务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理应恢复诵读法的基础地位。时不我待,适逢其时,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强化诵读法毋庸置疑。因为它不只是方法上的革新,更是引领大学校园乃至社会文化氛围的推手。

造成中国古代文学课堂上绝少书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总体概括起来,无非是外部环境的制约,以及师生自身素质和认识上的问题所导致的。

从客观的外部环境来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在当今浮躁实用的社会心态影响下,重要性与日俱降,边缘化速度之快正考验着人们的想象力。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本是中文系的主干课程,在一些学校的关联文科专业也有开设。该课程一般由“中国古代文学史”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两部分构成。在市场化和功利化专业设置的影响下,包括古代文学在内的许多基础理论课程在大多数大学里突然变得很不吃香。它们不得不让出部分教学时间,以保证那些市场反应灵敏、应用性强的时兴课程的开设。在这种大背景下,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普遍受到严重削弱。由于课时的大幅压缩,这就不得不迫使授课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做出调整。一般情况下,教师在有限的时量内,会最大限度地保证文学史知识的系统传授,相应的文学作品部分的教学时间就要大幅减少。作品讲得不多,自然诵读法也就没有多少用武之地,久而久之,老师也就只知道讲课,而对诵读一事就选择性遗忘了。

从主观因素来看,诵读法运用不多跟师生的素质和认识有很大关系。现在不少古代文学教师特别是年青一代的,几乎没有受到过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教育。他们都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哺育下成长起来的,对旧式的诵读法已经相当陌生。这直接导致了他们素质上的致命缺陷。不少老师自己朗读功底不行,由于缺乏自信,有意识地在课堂上忽略这种方法的运用。就吟诵而言,现在除了老一辈的霍松林、叶嘉莹、袁行霈、周有光等先生还深谙此道外,能继承者实属凤毛麟角,真担心过不了多久,吟诵又要变成真正的文化遗产。既然如此,吟诵在古代文学的课堂上又怎么不成为绝响?在对教学方法的认知上,许多老师也出现了偏差。他们认为,诵读属于摇头晃脑的旧式先生,这种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的课堂了。他们甚至将诵读看成是死记硬背的代名词,干脆视之为封建糟粕加以抛弃。由于普遍地采用“满堂灌”的授课方式,整个大学课堂都是出奇安静。有些古代文学老师还担心,叫学生诵读产生的声响未免会影响邻近的课堂,因而认为这种方法不合时宜。

从学生方面看来,很大一部分已经对文言形式陌生到令人惊讶的程度。他们在新式标点下读好一篇古文都觉得费劲,指望他们在情感上产生同情和共鸣无异于缘木求鱼。在这种没有兴趣的状态下,要他们主动去诵读显然是不现实的。还有一部分同学对诵读有种厌倦和反感,这是中学过于功利化教育的后遗症。为了高考,将诵读与分数目的直接挂起钩来,被动重复,死记硬背,物极必反,到大学以后必然产生对诵读的“仇恨”感。再加上在现代科技的推动下,人类已经走进了图像时代。图画的直观性和音频的立体性,使很大一部分同学产生了依赖性和惰性。经典的诗文诵读在图像的包装下,已经包办一切了。学生若有兴趣,则只要带着耳朵享受一番就好,亲自开腔显得多余,而且没有自信。在功利化程度已经很高的校园,人们已经习惯于听到英文诵读,若偶然听到有人高声诵读古诗文,一定会惊诧莫名。整个氛围的丧失,乃是文学诵读无法展开的根本原因。学生的种种情绪,有意无意间影响到老师,一旦师生有所“共鸣”,古代文学课堂上诵读展开不充分、效果不理想也就毫不奇怪了。

开口发声在古代文学课堂竟然成为奢侈,这在古人看来真是咄咄怪事。诵读法不但是过去启蒙教育的第一方法,而且在各级学校的教学中,它的基础地位从未曾动摇过。史载教育家胡瑗办学时的盛况:“掌仪率诸生会于肯善堂,合雅乐歌诗,至夜乃散。诸斋亦自歌诗奏乐,琴瑟之声彻于外。”[1]朗朗书声和着悦耳琴声,响彻课堂内外,像这样的动人场景,在古代是十分常见的。

一篇优秀的古典诗文,人们常用“声情并茂”这样的词语来形容,这是恰如其分的形象描述。诵读法的好处有很多,但我以为,其最显着者当在“因声而见情”和“传情发于声”上。“声”与“情”一而二,二而一,互为表里,彼此生发,其妙处非反复诵读不能体会。这种关系正如曾国藩在《处事金针·学问之道》中所描述的那样:“情以生文,文亦足以生情;文以引声,声亦足以引文,循环互发,油然不能自已,庶可渐入佳境。”

一方面,诵读可以体会到中国文字的音韵之美。久之便能披音入情,从而体会到不可言传的巨大愉悦感,这就是所谓的“因声而见情”。因声韵而产生押韵和平仄,这是中国古典诗文格律美的重要体现,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正如陆机《文赋》所言:“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声音之美如同五色相映,其抑扬顿挫的转折变化正是情感的外在表现。循着声音一路探美 ,情怀随之次第展开,境界自然也别开生面,读者往往因为这文学的美景激动而陶醉。四声之说明确提出虽说是在南朝,但注意音韵美在《诗》、《骚》中就成为高度自觉。《离骚》鸿篇,若默读不足以体会其波澜壮阔的情怀。唯有高声诵读,其自信、激越、悲愤、悱恻、坚定、深沉、流连等百般滋味,万种情感才能娓娓展开,声促情涨,到高潮处已难辨读者和屈原之别。我每次在课堂诵读《离骚》,情感就要受到新的洗礼,心灵无不受到震撼。这也更让我深刻地理解了“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2]这句话,与其说这话是赞美名士风度,不如说是倾倒于《离骚》的声韵之美。能在酒精的作用下,自由解放自己,旁若无人诵读美文,听着自己的声音,感受到君心我心原为一心,这才是真正的名士境界。

另一方面,诵读有利于还原文学场景,将古人之情传达于读者之心。古今人同心会意后发之于口,这份激荡的情感便有如平上去入四声调,拍打于心岸,带来审美的别样冲击波,这就是所谓的“传情发于声”。值得注意的是,古人在论述“情”之所托时,都不是对应“文”,而是“音”或“声”。“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由此可见,音声之重要性高于字句。因此古人进一步明确说:“诗有比兴不能尽者,故被之声歌,使抑扬以毕其意。”(李调元,《雨村诗话》卷上)又云:“性情,诗之体;音节,诗之用。”(乔亿,《剑溪说诗》)这都直接说明了“声”和“情”之间的一体两面关系。明乎此,我们在诵读之前,不妨先默读精思,用心捕捉和体会到作者的情感。识得其酸甜苦辣之后,在深得我心的状态下脱口而出,即能收声情一致之妙,这也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3]叶先生的这段话,精辟地点出了情由声出的道理,对诵读在读者和作者之间的沟通作用作了特别的强调。

“声”与“情”之间的关系是如此亲密,缺少了诵读这个环节,关系怎么能得到体现?因此,诵读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揣摩和理解的过程,简单地认为诵读是死记硬背的一种手段,实在是过于肤浅。

要在古代文学课堂上强化诵读法的运用,必须改善客观环境和改变主观认识。从客观条件来看,改善古代文学的生存环境,提高该课程的尊严和地位,从而创造出一个诗意葱郁的氛围是迫在眉睫的任务。弦歌讽诵满校园之日,便是民族文化自信饱满之时,遗憾的是我们现在只有憧憬。从主观改造来看,师生必须提升自身的素质,提高对诵读教学法的认识,尽其所能创造出课堂改革的良好气氛。

在具体实施诵读教学法的时候,教师应该注意发挥好引导作用。不能单纯为诵读而诵读,而应当将诵读与其他教学任务结合起来,在适度压力下提高效率。在目前的情况下,追求审美和功利的统一,是诵读教学法的现实可行之路。

第一,诵读教学与注意培养相结合。集中注意力是高效率完成事情的重要条件,诵读亦是如此。明代薛碹说得好:“凡读书须虚心定气,缓声以诵之,则可以密察其意。若心杂气粗,急声以诵,真村学小儿读诵斗高声,又岂能识其旨趣之所在耶?”(《薛文清公读书录》卷五)朱熹认为,读书必须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训学斋规》)因此,教师在实施诵读法的时候,千万告诫学生聚集精气神,细看文字响亮读,以不读错一字作为检验标准。注意力一旦成为习惯,便能心平气和,有如此好的心态作保障,阻碍诵读教学的其他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

第二,诵读教学与文意理解相结合。“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能生巧,温故知新,对文意理解的加深有时候是和诵读的频率成正比的。因此,教师不只是在古代文学课堂上要求学生诵读,更要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诵读和精思要同步进行,要仔细揣摩作品奥义,以及作者境况和情志,将心比心,成为作者千古知音。正如黄子云《野鸿诗韵》云:“当于吟咏时,先揣知作者当日所处境遇,然后以我之心,求无象于窅冥惚恍之间,或得或丧,若有若亡,始也茫焉无所遇,终焉元珠垂曜,灼然毕现我目中矣。”达到知己境界,则作者之言仿佛出于我之口,作者之意仿佛凝于我之声,诵读境界至此,方为有得。

第三,诵读教学与写作训练相结合。“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诗句所揭示的道理广为人知。写作时语感非常重要,而语感的获得显然需要大量阅读的积累。诵读不只是能得到文意的语感,肖其神气,而且能获取文声的语感,合其音节。相对于默读,诵读在语感训练方面的优势是明显的。有了很好的语感,就会产生模仿创作的冲动。正如曾国藩在《家训》中所言:“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读则不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则下笔时必有句调凑赴腕下,字觉琅琅可诵矣。”若能臻于此境界,诵读教学法的效果就会有所增强。因此,教师要将诵读与学写古典诗文联系起来。提醒学生在创作时注意音感,完成作品后,在节奏、平仄、押韵等方面与诵读的原作比较。培养学生通过念诵来修改文章的习惯,使他们体认到“遇到念来不顺的地方,就是要修改的地方”。

第四,诵读教学与考试测评相结合。没有压力便没有动力,适当采用一些功利手段来促进教学是必要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诵读经典作品来进行普通话训练,并将这视作通过普通话等级考试的一步骤来实施。加强对诵读作品的考核,在数量和质量上提出要求。一些特别经典的作品可要求学生背诵,并在试卷上明确考核内容。除书面考核后,平时课堂上也可随机抽查,期末甚至可以集中时段当面考查诵读情况,将其结果列入平时成绩。教师还可以采用激励机制,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各种诵读活动和比赛。比如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诵读作品做成音频文件上传网络与同好分享,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级别的经典诗文朗读大赛,邀请高水平专家为学生举办朗读、吟诵等讲座,并为他们与专家的交流搭好平台等。

世上之事看起来难,但只要努力去做,难事就会变得容易。相信通过全体古代文学教师和爱好者的共同奋斗,诵读之风一定会蔚起校园,广及社会。当诵读经典成为一种大众自觉时,人们随处可以听到吐珠纳玉之声。和着铿锵悦耳的声调,精神为之轩昂,境界为之高尚,人生因为这样的诗意而无限美好。

古代文学论文:论中国古代文学互动式教学模式

中国古代文学的科研与教学现代化是近年来研究和教育界共同关注的热点。20世纪90年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改革和研究,要求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改革教育模式等。“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使人在其纯粹自然状态的生活中也受到形式的支配,使其在美的王国所涉及的领域里成为审美的人。”[1]老学科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其教学模式经历了由“灌输式”“理论式”“压迫式”到“启发式”“案例式”“互动式”的探索。

一、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教学模式是指授课过程的组织形式。以往古代文学授课多“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即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每节课教师从头讲到尾,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和附庸的地位。这种教学模式既不能体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创造性,又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然而约定俗成,每一节课,老师从上课铃响讲到下课铃响,因而往往远离作品本身而肆意发挥,学生则无暇看课文,只忙于记笔记。花同样的时间精力,究竟是读名篇名着好,还是记笔记、背笔记好,似乎不难做出合理的结论。”[2]互动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强调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是目前教育界研究的重要的教学模式之一。

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后的延展式教育较少,学生除了完成教师留下的作业外,对文学作品的把握往往以考试为导向。考试多为笔试评定,文学史的内容占试卷的60%,文学作品分析占40%。这种评估体系只能体现学生对于文学史的熟知程度,对其提高写作能力与综合素质并没有很大的帮助。古代文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其实践创新能力。“近几十年来,由于对于传统的错误认识,以及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成长的新生代才学的不足,原本在高校古典文学教学中还尚存一线的写作练习几乎绝迹,与古代文学的隔膜越来越深。于是学生鉴赏时莫名其妙,老师评点时隔靴搔痒。”[3]文学作品中的仁义礼智信只有被学生化为人文素质,才能实现真正的文化传承。互动式教学模式克服了传统教育的弊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和实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的能力。

二、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建立

互动教学模式互动作为教授和学习的手段,在互动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学,通过教学、讨论和交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配合。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模式了解文学的经典作品,掌握评价和审视文学作品的方法。它分为课前、授课和课后互动三类。

(一)课前互动包括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和收集材料。我院创立了《中国古代文学网上教学资源库》,通过网络课程提前将讲授课程的预习和思考题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对所讲授的知识有所了解。学生通过查询资料的过程中寻求答案,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如在讲授《牡丹亭》前请学生查阅其的版本,很多学生在查询中发现其版本在科白上存在很大变动,得出舞台表演和文学剧本之间是有很大差距的结论。

(二)授课互动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运用提问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情景模仿式教学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授《鸿门宴》时运用情景模仿式教学,教师让学生扮演《鸿门宴》中的角色,对鸿门宴的场景进行了模仿,课堂妙趣横生。最后的作业是每个班级编一个短剧《鸿门宴》。有的学生用现代人的观点戏说鸿门宴,表演时尚幽默,经过多年演绎已经成为话剧社节日表演的保留剧目。运用这种授课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创作的热情。

(三)课后互动以网络为平台,教师答疑,指导学生阅读、写作和实践。教师指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和生活中。学生创办具有特色的文学社、戏剧社和杂志。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引入了对联、绝句、律诗、长调词之类的写作训练。我校成立了徐州高校诗词协会、楹联协会和话剧社,每年都举办采风活动、诗词朗诵和创作大赛。戏剧社创作课本剧参加高校大学生DV大赛。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写作和社会实践能力。

三、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成效

古代文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大学的素质教育,特别是文化素质教育,其宗旨、其核心是育人,或让学生学会做人。但是这种教育不能仅仅依靠课程教学,课程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却不是唯一的形式,育人、素质教育很重要的一环是‘养成’,即通过大量日常生活和环境的熏陶,潜移默化地、润物细无声地对人的心灵予以感染、纯化。”[4]互动式教学在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和评估体系上取得了显着的成效。

(一)增强趣味参与性教学。互动式教学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愉快的美学享受,如在教授《春江花月夜》时可以安排多媒体教学播放古筝曲《春江花月夜》,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同时安排周期性讨论会,师生共同评议文章,各抒己见,见仁见智。先让学生评议,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然后教师进行修改、评议和总结。一篇文章经过师生的反复评议会出现很多亮点。学生的思维和参与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二)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通过假期社会调查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比如2012年的暑期社会实践题目是结合中国古代文学的知识调查和研究你感兴趣的地方传统文化。很多学生通过调查和研究写出了不少好文章。如《唐代徐州进士考》《宋代徐州进士考》《明代徐州进士考》《清代徐州进士考》《苏轼在徐州文学创作研究》《苏轼在徐遗迹的考证和研究》《徐州古代名人遗迹考察与研究——以彭祖、项羽、刘邦为例》和《张竹坡文化遗迹调查与研究》等。学生运用学到的中国古代文学知识进行调查和研究,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三)形成开放灵活的评估体系。在考核考试方式上将参与讨论、 学期论文和课外实践与期末考试一起计入学期总成绩。用灵活的评估体系扭转学生被动、应试学习的不良倾向。采用考查和考试相结合的评估体系,考查的成绩占30%,考试的成绩占70%。考查内容分为平时的课堂讨论、学业论文的写作和课外实践三个部分,各占三分之一。考试采取笔试方式,试卷考查的重点突出学生对重名家名篇的掌握,通过具体作品的分析达到以点概面的效果。通过这种考试方式,学生在具有扎实的文学基础知识功底的同时,也提高了古文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下,中国古代文学面临着推进课程向综合化发展,教学内容、教学技术和教学模式现代化的课题。加强学科建设,改革教学手段和模式,全面发挥课程在德育、智育、美育等方面对学生的作用是改革的重点。互动教学模式将交流和对话作为教学实施的核心和灵魂,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学实践,通过讨论交流相互作用、影响和配合。它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和自主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增强教育效果。

古代文学论文:论古代文学鉴赏课中的细节教学意义

论文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 细节教学

论文摘 要: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鉴赏课讲授当中,细节教学受到的重视程度随着教育层次的提升而逐渐呈下降趋势甚至被忽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想象能力及其感悟和把握作品能力都是十分不利的,应该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细节”,按《汉语大词典》释为“细小的环节和情节”。字面上的理解,细者,小也;节者,单位或要点也。“细节教学”顾名思义是指教育者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去引导教育对象去关注一些不易察觉的小处从而发现一些问题作出一定的思考并得出结论。教师在中小学阶段善抓细节教学这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细节的能力无疑是有利的。可是到了大学这种良好的教育方法就逐渐地被淡出视野,老师更注重教授学生宏观地把握作品。这对开拓学生知识面固然有所帮助,可是在教学中弱化或丢掉细节教学必然会导致这样的恶果:“文学与诗意光辉的暗淡,想象的翅膀的折断,创造的智慧的夭折,几乎是无可避免的。”[1](卷首)

下面以《木兰诗》为例进一步谈谈这一问题。我们对于这篇作品的教授往往只集中在木兰形象的分析上或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上。而关于诗中的“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这句常常一笔带过、忽略不计。关于诗中的“十二”大部分资料都认为是非确指为多年的意思。课改后的各种版本的教材和《教师用书》也仍然沿用这一注释。与“军书十二卷”,“十二”表示多数情形相同。不管是确指还是不确指,有一点是肯定的即木兰在军中数年未被别人发觉是女性不禁让人生疑,可能吗?

刘勰说:“歌谣文理,与世推移,风动于上,而波震于下者也。”(《文心雕龙·时序》)也就是说歌谣的文辞思想与社会的风尚是紧密相连的。那么从《木兰诗》中“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这一细节,我们可以窥视出北朝有着怎样的习俗呢?

在《木兰诗》中我们发现木兰是一个习武之人而且对于所使用的武器装备非常熟悉,在出征前她曾到集市有条不紊准备自己所需之物:“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而且她英勇善战、冒死前行,临死不惧,“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妇女习武,魏晋之前,史籍不多见。而北朝妇女习武似乎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并出现了一些出类拔萃的巾帼英雄。《魏书·李安世传》所载《李波小妹歌》就反映了这种时代特点:“李波小妹字雍容,赛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妇女尚如此,男子那可逢!”有学者认为:“这诗咏叹李波小妹武艺高超,藉以显示李波的人马精良,势力强大。”[2](P263)歌词重在“妇女尚如此,男子那可逢”二句,表明妇女尚武直追男子。又如北魏名将杨大眼的妻子潘氏善骑射,身穿戎装,驰骋沙场,时人谓之曰“潘将军”。北齐高欢娶尔朱荣之女为别室,此人善于弯弓射箭,曾与蠕蠕公主有过较量:“公主引角弓仰射翔鸱,应弦而落。妃引长弓斜射飞乌,亦一发而中。”[3](P518)北朝女子受少数民族尚武之风的影响,普遍习武而其中又不乏武艺高强之人,甚至可以与男子一比高低。也就说,从技能上看,木兰虽为女性但很难与男性区分开来,大有“巾帼不让须眉”之势。文学作品是以社会生活为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现实的。它从一个侧面表现出北朝妇女尚武的特色风采。

其二,北方民族以畜牧为业,善于骑射,男子锻炼出了雄健强悍的体魄、粗犷豪迈的个性。如《企喻歌辞》中“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波”。他们热爱武器甚至超过妙龄女子。“新买五尺刀,悬着中梁柱。一日三摩挲,剧于十五女。”(《琅琊王歌辞》)这说明北朝的男子他们的兴趣点与生活关注的重心显然不在女子身上,他们情感不够细腻,在与女子交往的过程中缺少应有的观察,男女情感问题似乎是他们的一个盲区。因为北方没有像南方那样繁密而多彩的植被、曲折而温润的水网,景观缺乏细部的变化。然而,大自然就在这单调之中充分显示出它的雄伟、严峻、粗犷。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不会去注意细微的东西,目光总是被引向高远之处,看到的是巍峨的高山、广漠的草原。久而久之,人们的心胸也就随之扩展开来,形成粗犷豪放的性格。北方人民多生活在高原,连年的战争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动荡,“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又培养了他们自由独立、好勇尚武的性格。他们从小就受到了环境的艰苦磨炼,受到了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深刻影响。他们能骑善射,英勇异常。“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足必跋黄尘下,然后决雌雄。”(《折杨柳歌辞》)健儿与快马,快马与健儿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构成了草原游牧生活中最动人的图景。对于汉民族文学作品中细腻曲折地表达情感难以体会和捕捉,所以亦有北朝乐府民歌中的“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折杨柳歌辞》)。所以,即便有女子出入身旁他们也并不在意更何况是身着戎装的木兰呢?

其三,在语言上,北朝女子传情达意的时候直率大胆与男子区别不大。“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诗歌以问答体的形式,将木兰内心的隐忧和一种急不可耐地为家庭承担责任的心情毫不掩饰地表现出来。即便是在最高统治者面前她也毫不掩饰自己的想法,“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这一特点也同样体现在北朝情诗上,女子表现出了异样的大胆与直率。“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阿婆不嫁女,哪得儿孙抱。”(《折杨柳枝歌》)“月明光光星欲堕,欲来不来早语我。”(《地驱乐歌》)“腹中愁不乐,愿作郎马鞭。出入擐郎臂,蹀坐郎膝边。”(《折杨柳歌辞》)“天生男女共一处,愿得两个成翁妪。”(《捉搦歌》)加之北朝女子礼教束缚不严,关于这一点《颜氏家训·治家》就写道:在北方,夫妇之间,你我相呼,不讲妇人敬夫的礼节。看来少数民族受儒教的熏陶甚少,没有像汉儒鼓吹的那样,把男子看成“天”,礼法束缚松驰,妇女说话时心态放松、比较自由随意,在家庭中没有表现出男性话语霸权的现象,女子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均较为优越。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从话语方面男女差异不大。

其四,永嘉之乱后,晋室南渡,整个北方长期处于混乱状态。从公元318年到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大地上出现了十六个国家之多,史称五胡乱中华时期。因此,频繁的战争是北朝社会一个严重而突出的问题,因而北朝民歌中反映战争的诗也较多。如《企喻歌辞》中的后三首,《紫骝马歌辞》中的第三首,《慕容垂歌辞》三首,《隔谷歌》二首,以及《陇上歌》(《杂歌谣辞三》)等,均属此类题材的作品。《陇上歌》对战争的描写较为具体:

陇上壮士有陈安,躯干虽小腹中宽,爱养将士同心肝。聂骢父马铁锻鞍,七尺大刀奋如湍,丈八蛇矛左右盘,十荡十决无当前。战始三交失蛇矛,弃我聂骢窜岩幽,为我外援而悬头。西流之水东流河,一去不还奈子何!

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男儿可怜虫,出门怀死忧。尸丧狭谷中,白骨无人收。”(《企喻歌辞》)“兄在城中弟在外 ,弓无弦,箭无括,食粮乏尽若为活!救我来!救我来!”(《隔谷歌》)这些发自内心的悲吟与呼号,真实地反映出当时广大人民悲剧的命运。所以,如何在残酷的战争中获胜并保全自己的性命成为他们生活的全部。因此,本是粗线条的北朝男子加之在沙尘滚滚的战场更是无暇顾及身边之人的性别了,诗中的女主人翁也不乏骄傲地说“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这明显是一个比喻,说的是兔子在奔跑时很难分辨出性别来。以此说明在烟尘弥漫激烈厮杀的战场上要分出男女来同样也是十分困难的。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千万不要忽视对作品的细节的阅读,细节之中往往藏着大学问。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呵护和激发学生的感悟作品的能力,其根本做法就是:逐渐培养他们的细节观念,多留心作品中的“小”并从中及时发现有价值的事物,这样学习的态度必将使他们终生受益。

古代文学论文:古代文学教学实践

一、诗歌部分

作为广义的概念,诗歌在中国古代涵盖了古诗、词、曲、民歌等内容。从认知、能力、素质三方面的教学目标来说,古诗、词、曲的实现途径和效果是基本一致的。对这一部分内容,我们设计了三个实践教学目标:识记、背诵名篇;理解、鉴赏古诗;对古诗进行文本解读、设计教学方案并付诸实践。下面依次谈谈具体操作。

1.识记与背诵。在本专业的培养方案中,职业及专业技能训练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所有本专业的学生在入学初就按学号顺序划分为若干小组,每组最多10人,安排一名指导老师,按照系部制定的职业及专业技能训练方案在两年理论学习同时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也依赖于这一前提,二者紧密配合,互为体系的组成部分。一定阶段的内容结束后,老师给出必背篇目,每个小组的成员到本组小组长那里背诵过关,小组长做出详细记录并评分;小组长集中到学习委员那里过关并评分;学习委员的背诵情况则由任课教师直接负责。同时,老师在课堂上会进行不定时不定人数的随机抽查背诵,抽查到的同学的背诵情况若与小组长记录情况不符,本组同学需抽时间接受学习委员的检查过关。这种方法比之期末试卷中的填空默写更能落到实处。此外,职业技能训练中每学期都有古诗背诵的任务。

2.理解与鉴赏。这一目标和实践任务安排在第二学期专业技能训练中的“文学作品欣赏”中,学生对给出的古诗篇目进行鉴赏,写出书面的小文章,同组成员间互相交流,老师评改。

3.古诗解读、讲好一首古诗。古诗解读安排在第三学期专业技能训练的“文本解读”中,学生从分析文本的角度写出书面的文章,小组交流教师评改。诗歌部分结束后,安排时间由各组准备教案,选派一人在课堂上讲一首古代诗词。

4.在识记、理解、鉴赏、深入认识之后,分班组织古诗词朗诵会,使学生对古代诗词有一个感情上的升华。给出一定的准备时间,期间参赛选手可以请老师指导。班委做好会务工作。朗诵完毕,由学习委员、普通同学、老师组成的评委评分并确定名次,给出相应的奖励。通过这样扎实的过关,到综合性活动朗诵古诗词、讲一首古诗词的时候,学生基本上可以表现的游刃有余,也为他们今后在中小学课堂上讲授古诗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散文部分

古代散文一个是语言的隔阂,一个是与政治、道德的紧密联系,都使得学生学起来比较费劲。而要集中在课堂上去疏通文意,再去理解、分析文章,是很不现实的。因此需要学生在课前利用课余时间去自主学习,搞清楚文中的字词、特殊用法、句式等,大体上搞懂文章的字面意思。课堂上,大家先互相汇报自主学习的成果,然后再分小组讨论文章的主题、写法、结构等。

1.课前预习。在每次课前一周布置预习内容,包括文学常识、文言字词读法意义、文章大意结构以及相关的问题。学生自己利用工具书、网络等自主学习,并分组整理学习成果。

2.汇报学习成果。用一堂课时间让学生分组解决上述基本问题,采用面对全班讲解的方式,过后老师不再重复,只对缺漏的部分做出补充。

3.提高与升华。解决基本问题之后,针对选文中涉及的观点提出一些问题进行讨论、论辩,如王安石在《读孟尝君传》中认为“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得一士”就可以称霸天下,让学生结合战国历史对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树立自己观点并证明自己观点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另外,学生口头讨论之后,形成文字,在此过程中学习古人立论的构思和写作技巧。散文部分的实践性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点燃他们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同时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课堂气氛也从之前老师一言堂时的沉闷而变得比较活跃。

三、小说与戏剧部分

小说和戏剧都属于叙事性文体,很多古代的小说和戏剧也都搬上了现代荧屏。但总体来说,学生在这两个方面的基础仍然有很大差距。因此,在具体操作方面,有细微的差别。

1.小说

唐传奇、明清小说的故事是学生之前都有一定了解的。因此很大一部分内容基本上交给学生自主学习。大家互相讲一讲小说所写的故事、对人物的看法以及对主题的讨论,自由发表观点。老师只对一些重要的文学常识和主题趋向进行总结和点拨。这样就有效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也避免了在课堂上占用过多的时间去叙述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学生感觉到自己参与其中了,会增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和动力。

2.戏剧

戏剧部分是整个古代文学中比较难的地方,同时也是学生基础比较薄弱的地方。虽然它与现代影视在性质、作用上有一致之处,但因为年代久远资料缺失,学生很难直观地去把握古代戏剧的真正面貌。所以在进入这一部分之前,先放映电影《霸王别姬》,里面有许多古代戏剧唱段、扮相等,虽然主要是京剧,但已经足以让学生对古代戏剧有所认识了。看完之后,就结合影片内容讲解古代戏剧的一些常识,并让学生写观后感。

3.综合性实践活动

小说、戏剧部分结束以后,布置学生按照分组,每组同学选取古代小说或戏剧中的某个片段或场景,自编自导自演一个小的舞台剧。给出一定的准备时间,然后在班上表演并上交剧本。学生通过选题、改编、分派角色到具体揣摩人物的语言、动作乃至心理活动,不止对戏剧和小说的文体性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对古老的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亲近感。

四、小结

总之,我们正在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并基本上形成一定的体系。各文体的实践性学习各成 体系:既有分散进行、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性学习,又有相对独立、承担多项教学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同时,课堂内的实践教学与职业、专业技能训练中的实践学习双线并行、互相配合。经过这一系列的主动参与和探索,学生不仅在活动中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不再像以前一样对古代文学“高山仰止”、望而生畏了,而是从内心里感受到了古代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和活力,甚至喜欢上古代文学。这正是我们古代文学教学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那就是——发掘古代文学和文化的现代意义,使她进入现代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现代人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