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苏北盆地曲塘次凹阜三段研究成果,结合取心井岩心资料,重点研究了陆相湖盆砂质碎屑流与底流改造砂的成因机制、岩性特征、沉积构造及物性特征差异。对比结果表明:砂质碎屑流属于块体流沉积,而底流改造砂的形成机制受到风驱底流的控制,主要为长期活跃的底流;底流改造砂较碎屑流砂体而言,石英体积分数降低,岩屑体积分数升高,黏土体积分数升高,砂体明显减薄;碎屑流砂体沉积构造主要是块状层理,而底流改造砂体的沉积构造主要有波状交错层理和水平层理,普遍发育泥岩纹层;底流改造砂体储层物性差,孔渗相关性差。这2类砂体在湖相深水区中呈交互沉积,为苏北盆地曲塘次凹阜三段地层“满凹含砂”奠定了物质基础。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断块油气田杂志, 双月刊,本刊重视学术导向,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刊载内容涉及的栏目:地质勘探、开发工程、钻采工艺、测井测试、专论综述、国外新技术、信息简讯等。于1994年经新闻总署批准的正规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