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主义翻译观视域下文学作品不可译性探究

作者:付巧玉 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西南昌330022

摘要:译者与原作者在共时性与历时性、文化态度、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差异,加之某些因“不在场”引起的不确定因素,导致文学作品具有不可译性特质。既然传统的结构主义翻译理论无法阐释文学作品的多歧义性,必然产生一种新的、实用的翻译理论来补充。解构主义翻译理论是在传统的结构主义翻译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解构主义翻译观强调翻译的多元性和创造性,强调译文的重构性和意义的延异性,认为历时性与共时性、部分与整体、能指(文字)与所指(内容)、作者与译者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解构主义翻译理论适用于文学作品的翻译,该理论提倡的开放性思维、多元性和创造性与文学语言的特征(开放性、多义性、模糊性、含蓄性和不确定性)不谋而合,成为打开文学作品不可译性的一把钥匙。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南大期刊 下单

国际刊号:1001-6201

国内刊号:22-1062/C

杂志详情
相关热门期刊
  • 细读
    CSSCI南大期刊 下单
  • 职业
    CSSCI南大期刊 下单

    国际刊号:1009-9573

    国内刊号:11-4601/D

  • 西部论丛
    CSSCI南大期刊 下单

    国际刊号:1671-6698

    国内刊号:62-1166/F

服务介绍LITERATURE

正规发表流程 全程指导

多年专注期刊服务,熟悉发表政策,投稿全程指导。因为专注所以专业。

保障正刊 双刊号

推荐期刊保障正刊,评职认可,企业资质合规可查。

用户信息严格保密

诚信服务,签订协议,严格保密用户信息,提供正规票据。

不成功可退款

如果发表不成功可退款或转刊。资金受第三方支付宝监管,安全放心。

学术顾问

发表咨询 加急见刊 文秘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