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典、 解释、 应用( 实践) 是儒者事业的核心所在.经典是儒家价值的承载物, 儒家经典通过读书人而影响政治与社会.然而, 也会被各流派以各自的目的去解释而为其所用, 由此乱解淆乱正经.面对重大时代问题之际, 儒者不断回归经典, 一方面通过解释经典推出新的义理以解决时代问题, 一方面又不断把经典的解释权收回儒家手中, 即限制解释的方向.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就是典型的例子.遭逢明亡的惨痛教训而反思, 他发现道家之阴柔、 佛教之寂灭以及权谋术数者流之贪名幸利畏祸徼福等是明亡之文化原因, 而出现这些异说的原因是没有全面把握儒家经典中所蕴含的大中至正之道.因此, 他以“ 乾坤并建” 的命题作为易学之纲领: 一方面重构了《 周易》 文本的理解向度; 另一方面批判佛老权谋术数家利用《 周易》 做法, 把易学推向新的高度.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船山学刊杂志, 双月刊,本刊重视学术导向,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刊载内容涉及的栏目:船山学研究、湖湘文化研究、经典新诠、传统与现代等。于1915年经新闻总署批准的正规刊物。